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报到证的作用

报到证的作用

时间:2023-06-01 09:4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报到证的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报到证的作用

第1篇

派遣证即报到证,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它是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只有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持有,是用人单位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的有效凭证。

派遣证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六点:

1、报到证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

2、报到证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凭报到证报到以后,方可开始计算工龄。

3、报到证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文字证明。

4、报到证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

5、报到证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6、报到证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7、报到证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如果没有报到证,毕业生将会失去干部身份,成为社会劳动人员,而且人才中心无法接收毕业生的档案。按照我国目前的人事管理规定,由人事局管理干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工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交报到证流程:

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干部身份证明。

4、凭报到证以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手续。

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档案。总之,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损失。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毕业生;档案;转递;高校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15-02

收稿日期:2013-09-25

作者简介:赵湘渝(1963-),男,河南林州人,副研究馆员,从事档案规范化管理与方便利用模式探讨研究。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是毕业生本人与用人单位直接面议、双向选择、多次比较后签订三方协议书、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确定分配派遣方案,经省教育厅批准后执行的分配就业方案。这种分配就业模式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都提供了更广、更多的选择机会,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结果是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单位退档、毕业生跳槽、毁约改派、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外企、民企、私企等中小企业就业,允许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之内有一次改派机会等促进就业政策措施,特别是高校的扩招和民办高职院校雨后春笋般的兴起,致使每年有更多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去向由过去的清一色“单位人”,变为今天的就业单位无人事管理权而委托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的“社会人”,这给高校毕业生档案“安全、及时、准确、完整”转递到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只有抓住了“档随人走”的人——即个人人事档案的当事人要主动关注自己的个人档案去向与动态(档案的当事人要及时查询并确认自己档案是否转递到指定的位置),与此同时,学校方面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规范工作,才能确保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开展学生档案知识讲座,让毕业生了解个人人事档案相关知识和归档转递流程要求;学校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相关人员通力协作,切实做好毕业生归档和转递工作

(1)让毕业生了解个人人事档案的相关政策法规,知悉毕业生归档材料的清册内容,毕业生归档材料包括哪些材料,提高毕业生对个人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更多地了解毕业生归档材料要求、档案归档与转递流程、毕业生派遣工作程序、毕业生立卷归档(个人档案)要求等的相关信息。如《报到证》应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并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报到证管户口和档案的转移去向,即除北京和上海市外的任何一个城市上户口落档案。《学籍卡》是学籍认证、考学、考职、评聘职称评定、转正定级等的重要依据。个人档案内相关材料的缺失会导致本人以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个人证明等无法办理,这会直接影响到个人合法利益的维护和正常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2)让毕业生了解机要文件转递档案是怎么一回事,机要文件转递有哪些前提条件、要求和须知:机要局规定县团级以上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与机要局建立了机要投递关系后,方可为该单位投递机要文件,否则不给投递机要。如没有机要投递关系的中学就只能将机要文件投递到他的上级机关教育局;如外企、民企、私企没有国家人事部门规定的人事管事权,就只能将员工的人事档案委托给当地的人才中心进行管理。机要文件查询规定在一年内凭机要文件编号协助查询,超过一年期限后机要局就不再协助查询了。(3)个人档案是组织建立,并由组织保管和使用的个人人事材料,具有查阅和凭证作用。本人及亲属不能接触到本人的个人人事档案。个人人事档案在转递过程中,本人应当及时查询档案的转递动态,并及时到档案转入机构查询和确认个人档案是否已经准确转入到档案管理单位。(4)毕业生派遣工作规定两年之内变换用人单位必须经过改派,每位毕业生两年之内只有一次改派机会。改派必须有原单位的解约函(证明信)、交回第一个报到证、提供第二个用人单位的调档函或劳资协议书。改派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省教育厅批准后执行。改派后持报到证到户口迁出地公安机关改变户口迁入地并加盖公章。改派后持报到证的附件通知书到个人档案所在单位转递个人档案,将通知书交给个人档案所在单位,请求将过时的通知书取出销毁,将新通知书装入个人档案并按照通知书上的转入单位转递个人档案。(5)“档随人走”是档案转递的原则,包括人档不能分离,毕业生上户口时要求见该毕业生的个人档案后,才能上户口。深圳市人才中心要求毕业生档案与户口同步管理。

二、通过机要方式转递毕业生档案校院分工及注意事项

(1)档案馆专职档案员负责找好“时点”拷贝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的《毕业生派遣数据》,打印“机要转递四联单”,裁切“机要转递四联单”,在“机要转递四联单”上加盖公章。负责联系省机要局上传下达机要文件转递要求,了解机要接收单位的要求,确定学校毕业生档案送到省机要局时间,订专业车辆、定人员和搬运工人。(2)档案馆安排布置本校各二级学院归档、整理、移交时间、召开培训会、下达文件、确定联系人员建立联系(专职人员指导监督、兼职人员)确定各二级学院的装档时间。(3)毕业生档案以个人为归档单位,该生的所有归档材料都应夹在该生的《毕业生登记表》中,包括学年鉴定、思想品德鉴定表、学籍卡、体检表、党团材料、奖惩材料、报到证等。(4)学院分班为装档单元,按要求规范整理毕业生材料,并在专职档案员的检查和指导下完成装档封袋工作。(5)学院分班提取毕业生的高中档案,检查、清点、确认毕业班各班学生的高中档案准确无误后签字验收;然后按学号排序(小号在上,大号在下)检查是否有误,检查无误后方可与大学期间产生的档案材料合并装档。(6)学院提前安排专人到档案馆粘贴机要文件信封,并负责将《机要转递通知单》和《机要转递回执单》装入机要信封。专职档案员负责检查机要转递信息是否准确无误!接收机要文件单位是否建立了机要文件投递关系,机要文件信封的书写是否符合机要文件投递要求。(7)学院分班汇总毕业生在校期间产生的档案材料,特别是存放在党支部书记处的党员材料,应当归入毕业生的个人人事档案袋内,学院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将学院带来的大学期间档案材料与入学前的高中档案合并后装入本人的机要信封,同时对照《毕业生归档材料清单》检查每一位毕业生材料归档情况,确认每个毕业生已经装档的材料名称和份数。专兼职档案员共同确认全部个人档案材料装完后,再进行检查,经过抽查无误后封袋转递。(8)学院负责将异常情况在《毕业生归档材料清单》的备注栏内特别注明,确认是专升本、本校保研、考上本校或外校研究生、存档或缓期转递、留降级、待补考延迟毕业等情况。(9)学院根据以上情况分门别类处置毕业生档案,按《本校专升本、本校保研和考上本校研究生清单》、《存档或缓期转递清单》、《留降级、待补考延迟毕业清单》要求,分别打綑向档案馆移交以上学生档案。(10)对正常毕业生和考上外单位研究生的档案,按照每一张《机要转递清单》上的顺序排列和打綑毕业生档案等待转递,在等待转递过程中《机要转递清单》上的档案发生变化,如毁约改派、要求存档或缓期转递的,必须在《机要转递清单》上特别注明情况,处置人必须签名。(11)档案馆负责“安全、及时、准确、完整”地将毕业生档案材料转递到用人单位或档案托管机构(毕业生档案材料齐全,机要文件袋严密包封)。

三、毕业生因特殊原因需申请办理档案暂缓转递规范

毕业生延缓转递个人档案程序:本人写出书面延缓转递个人档案申请书,说明为什么要办理个人档案暂缓转递理由,经学院考证、审批同意并明确给出处理意见(须审批人签名加盖学院公章),然后申请人持批准后的申请书到档案馆学生档案室签订《毕业生档案暂缓转递协议书》,最后由专职档案员在整理归档完成后,在转出该生档案之前抽出该生档案留下即是。

常见的延缓转递申请理由有:(1)用人单位要求有工作试用期3~6个月不等;(2)用人单位确认录用该毕业生,但是进人编制指标待审批落实;(3)西部志愿者、村官等政策允许留存的个人档案;(4)用人单位是总公司签约给出的待遇条件较高,而实际用人单位是下属子公司,学生报道上岗时才发现总公司签约给出的待遇条件不能兑现而毁约改派;(5)毕业生盲目签约或有多家用人单位表示愿意录用后,该生毁约后改派正在办理中,不能转递个人档案;(6)毕业生报道后,用人单位体检或试用期不合格,将毕业生和档案退回学校;(7)毕业生签约单位在外地离家较远,学生父母亲不愿意子女远行致使毕业生未报道而重新派遣;(8)考生父母属于支边或“三线”建设工作多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家长已经调往内地工作,毕业生毕业时派遣回原生源所在地而学生本人要求改派;(9)博士入学考试时间安排较晚,录取和发出调档函时间就更晚,这部分毕业生主动要求个人档案暂缓转递;(10)学生考上博士后调档的须在进站开题后,才能办理档案转递事宜;(11)外地生源分配到北京市或上海市工作,报道时间为1~30天,但是这两个城市要求必须有入城指标才能上户口落档案,工作单位为了避免退档和方便上户口主动要求学校办理档案暂缓转递,以便用人单位落实进城反指标。

第4篇

由于学院对招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办由原来的4名工作人员新增至6名,组成了我们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全办6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不足30岁,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特点,充满激情、相互协作、团结奋进,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也正因为年轻,工作中也难免出现年轻人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面就将一年来我办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生工作

为圆满完成招生任务,我办今年专设招就办主任助理一职,由其专门处理招生工作。回顾2014年的招生工作,我办做到了早部署、早安排、早动手。招生计划分布合理、招生咨询热情周到、招生策略调整得当,这为我院2014年圆满完成省厅下达招生计划,实现新生报到率创历年新高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我办在招生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分析,科学合理地编制招生计划

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我院2014年分省分专业本科招生计划。为使我院生源结构更加多元化,2014年,我办大胆提出在上海、青海两地增设招生计划,招生效果明显。2014年我院共计在全国30个地区(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计划3100个。

2、加强招生宣传,努力吸引优质考生报考我院

宣传材料方面,3月初我办便开始设计招生简章,在总结以往招生宣传工作的基础上,以广大考生及家长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认真撰写学校概况和专业介绍的文字材料,突出我院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办学成果,认真挑选图片,精心制作学院的招生简章。宣传形式方面,我办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做好“三个平台、一场咨询会、一条电话线”最大化地发挥宣传效果。“三个平台”主要是指学院招生信息网、江西教育考试院高考平台以及学信网阳光高考三个网络平台,做到及时更新招生信息、及时回复考生咨询,热情细致地解答考生的问题;“一场咨询会”是指江西省高招咨询会,由于我院招生重点放在江西省,因此,江西省内的宣传尤为重要,每一年都会参加江西省组织的高招咨询会,通过与家长、考生的面对面沟通了解招生形势,为考生填报志愿做指导;“一条电话线路”是指学院招生咨询热线,高考前后,尤其是填报志愿之前,来电咨询的考生家长络绎不绝,为了给考生及家长更好地服务,从高考结束后,我办安排专人负责招生咨询,晚上及周末也不例外,受到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好评。2014年,除少数地区有降分外,我院最低录取分均控制在三本线以上,确保了生源的质量,尤其部分省份最低录取分接近二本分数线,如广西、海南、福建、安徽等地。

3、实施“阳光工程”,适时调整招生策略,圆满完成2014年招生录取工作

2014年我院计划招生3100人,实际录取3597人,录取率116%,来校报到人数3162人,新生报到率87.99%。2014年在全国高招工作严格控制的前提下,我院招生工作分管院长能够根据各省不同的政策及时调整的招生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报到率。比如对山西、湖北、海南、重庆等不显示考生电话的地区,采用“根据分数高低,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尽量满足考生的第1、第2专业志愿,大大地提高了考生报到率,2014年山西省报到率达到了100%,比2013年提高近12%。

4、做好新生录取后各项后续工作

为了确保所有考生利益,在新生报到期间妥善做好考生及家长的来电来访接待工作,及时反馈新生请假信息,暂时保留学籍;对应征入伍的新生按时按要求办理学籍保留手续;新生报到结束后,及时核对已报到学生信息,及时上报录取信息,打印录取新生花名册;对新生邮寄来我办的学籍档案认真整理,及时分发;各项工作认真细致,未出现一起因工作疏忽引发的矛盾。

二、就业工作

1、认真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3月-6月期间,就业工作的重心是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继续做好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组织,就业信息的,促进毕业生就业,同事发挥就业工作二级管理的作用,督促各分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信息周报制,督促各分院及时上交已签订就业协议,并及时核对、统计、公示,通过就业办与各分院的共同努力,上报省就业办就业率达到96.42%,相比2013届提高3.32%。

2、努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为了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经申报教务处同意,拟在全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课,为此,在本年度,我办在分管院长的带领下,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编撰了《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不久将出版;此外,我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讲座以及各类创业设计大赛,2014年3月-5月,我办举办了“道亨斯”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有12支队伍参赛,参赛人员达到120余人,大赛经过报名启动、初赛、网上评选、决赛四个环节,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院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点子受到了专家评委的充分肯定;2014年10月10日,我办邀请道亨斯经济牧场总经理张模兵来校开展了以“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为主题的创业知识讲座,通过各类创业讲座、大赛的组织,大大增强了学院的创业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我院2014届毕业生共计11人创业,在江西省高校位于前列。

3、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一是加强就业指导课管理,规范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要求各就业指导课老师统一授课内容,注重就业指导课的实际作用;二是邀请上海乔布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志想老师来我院主讲“简历特训—打造个人职业品牌”大型讲座;三是开展“ 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四是加强学院就业信息网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就业指导咨讯。

5、认真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我办非常重视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14年,我院家庭困难毕业生649名、残疾人毕业生1名、就业困难和残疾毕业生1名、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毕业生1名,通过建立困难毕业生档案、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等措施,实现了我院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87.06%,其余三类毕业生完全就业的成绩。同时,为了尽量帮助困难毕业生,我办认真组织做好“2014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申领、发放工作,全院共计42名困难毕业生申请成功,我办工作人员虞赞华认真、负责、急学生所急的工作态度受到了省人力资源省会保障厅及毕业生的好评。

6、做好2014届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为了使2014届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更通畅、更顺利,我办坚持“四个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和落实到位,想毕业生所想、急毕业生所急,由丰艳兰、虞赞华、章翠萍、全哲君4名同志分别负责5各分院的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办理方式既可以是集中办理也可以是个别办理,具体办理方式与各分院沟通确定,在离校手续办理高峰期,我们全办人员放弃午休、放弃周末,为的就是能让毕业生能尽快办完手续,开开心心离校。

7、认真做好毕业生报到证发放及学生档案的邮寄工作,努力实现“零误差”工作目标。为了使毕业清楚自己的毕业档案将寄向何地,以及如何办理报到手续,针对2014届毕业生,我办专门设计制定了毕业生档案邮寄告知单;在档案封装、邮寄过程中反复核查档案封装是否存在错装、漏装等问题,反复核对邮寄封面单位地址与报到证单位是否一致,努力实现“零误差”。

8、积极引进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择业就业搭建平台。2014年共组织专场招聘会58场,中小型集中招聘会5场,就业信息网全年招聘信息222条(统计期间为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共引进197家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截止目前,根据江西省高等院校就业状况月报(2015年第1期),我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3.84%,在全省独立学院就业率排名第一。

9、做好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补充上报工作。截至2014年8月31日,经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核查后,经江西省教育厅赣教就字【2014】4号文件确认,我院共计2375人就业,初次就业率为81.79%。在6月10报盘就业数据基础上核查出530人为虚假就业,经将数据分解反馈至各分院,在各分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255人的就业信息补报工作,补报后就业率达90.53%。

10、做好2014届毕业生问卷调查及单位问卷调查,完成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关于做好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赣教就办字【2014】7号)文件精神,要求本科院校于12月25日前编制并本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真实、客观地撰写我院就业质量报告,我办早着手、早做准备,提前设计好调查问卷,通过各分院、各2014届毕业班辅导员发放给2014届毕业生并收回,顺利完成了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此次调查各分院共计回收513份学生问卷,35份单位问卷,回收率偏低,望各分院认真总结此次调查经验,今后在此项工作中争取更好的效果。

三、其他工作

1、提高认识、明确思路、科学分工。我办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为此,年初便根据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同时明确部门办事流程,全办6人各司其职,运转顺畅。

2、加强内部学习,提高工作素质。由于部门人员流动性较大,为了尽快提高新进员工的工作能力,部门从本年度开始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例会主要是学习省厅下发的各类工作文件、了解招生就业形势、讨论工作思路、布置工作任务。通过例会,迅速地提升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更增进了部门的凝聚力。

3、梳理规章制度,简明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2014年,在院办的统一要求下,本部门对相关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摒弃了一些过时的、低效率的规定,明确了学生办事流程并公布于就业信息网,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及学生满意度。

4、认真配合学院综治管理、资产管理各项工作要求,完成相关台账;认真履行学院指示,完成招生、就业评估材料。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在全院各部门的配合下,我办圆满完成了招生、就业各项任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

(1)招生宣传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学院招生宣传仅通过有限平台开展,虽然目前我院保持较好的社会声誉,生源充足,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我办应积极思考新的宣传推广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招生宣传效果。

(2)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相对薄弱。

在信息化时代,职业活动将逐渐转向以网络为主,如由现场招聘转向网络招聘,报到证、毕业生档案由纸质全部转向电子信息等。我院就业工作也需要紧紧跟随时展的脚步,全面建立起就业工作信息化体系。但目前我院就业工作信息平台单一,就业工作信息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3)就业指导的方式需不断创新。

近年来,我院就业指导方式不断创新,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课,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但是在开展团体咨询、网络职业测评与网络咨询方面还有欠缺。

(4)就业市场拓展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院就业市场拓展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的起色,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来校招聘的企业质量也逐渐提高。但是,在优质就业企业挖掘、优质岗位提供、毕业生回访、就业基地建设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5)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各高校要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创业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2014届毕业生创业人数11人,在全省位于前列,但我们深知学院的创业工作还需不断完善,比如创业典型案例的收集太少,创业活动的开展仍需增加,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仍需加紧。

(6)国家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组织、统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7)与各分院、各部门的沟通需进一步加强。

第5篇

1 学校建立学生档案的好处

学生的档案管理是学校档案管理的一部分,是重要的学校活动历史资料,这个资料是学校发展的见证,是展示学校工作实绩的一个窗口,是学校评估资料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将班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能为学校学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毕业几年了,可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其实不然,这里,只作简要说明。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信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在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人事档案。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给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损失。

同时,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这正是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所以,有些学生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但学校保存的只是个人的“学籍档案”,真正发挥作用的却是人事档案,如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到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到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由此可见,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

2 如何加强学校学生档案的管理

2.1 准备好档案所需要的各种表格。在以上档案内容中,无论是学生的个人档案,还是班级的整体档案,都涉及很多表格,表格中实际上包含大量的信息,因此,表格如果设计不好,档案的信息就不全、不完整,档案的用途就大打折扣。因此,在建立档案前就必须将档案涉及的各种表格设计好,甚至打印准备好。

2.2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具体做法是:第一,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随时收集、存放学生的各种个人纸质档案材料;第二,为班级准备几个档案盒,随时收集、存放班级的各种纸质档案材料;第三,在电脑上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文件夹,装入设计好的各种表格,随时收集、输入学生的各种个人电子档案材料;第四,在电脑上为班级建立一个管理系统,随时收集、输入班级的电子档案材料。

2.3 有强烈的收集意识,并及时存放。对学生及班级的任何材料,要有强烈的收集意识,不要怕麻烦。有时,看似无用的材料在关键时却派上了大用场,因此,不要随手将“废物”扔掉,放放再看是否还有价值。并且,对材料要及时记录,及时存放,以免事后遗忘,使有用的材料失去它应有的意义。

2.4 材料的分类、书写和档案的移交。材料有了,但杂乱无章,使用的时候常常找不到。因此,应根据档案的属性进行分类,清晰地列出目录,使档案材料有“归属”,对号入座,便于及时查找。档案材料要保存的时间长久,书写时要使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绝不能使用圆珠笔。

第6篇

二、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版权所有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06届毕业生只有2003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06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版权所有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06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x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工程测量工

39人40人29人22人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07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06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07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07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07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9、继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工作。

第7篇

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生经历的起点记载和今后参加社会活动的重要依据,其对大中专毕业生今后的社会保险、职称评聘、出国政审、异地调动办理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规范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对于促进人才交流,发现、推荐、使用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全面考察学生多年来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也是为用人单位提供评价人才使用的重要客观依据。但从人才中心所接转的的大中专毕业生档案情况来看:部分档案存在材料不全、散乱、错寄、自带甚至拆封等现象,造成无论是给毕业生的就业还是后期政审、利用等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人事档案的散乱、缺失。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主要包括登记表、成绩单、学年鉴定表、奖励处分材料、党团组织材料等等。但在毕业生档案接收中经常出现档案材料错放、寄错,甚至出现一些重要的报到证、党团组织材料缺失等情况。由于没有专门的人事档案库房以及专业的登记保管等,在收集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材料过程中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同时,由于毕业生众多,大多需要新建档案,因此在存放过程中容易与其他毕业生档案混装在一起,存在档案保管不规范现象。2.人事档案的专业性、保密性不强。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需要严格依据国家档案转递、管理规定要求执行,但现实中由于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少,毕业生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往往由辅导员、班主任甚至是学生代为转递,非专业人员的过多介入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不强。此外,大中专毕业生在后期为了提高知识,参加相关的成人教育、远程教育或自考,这些后添加的重要的档案资料为了查阅、复印等在拆封后没有及时密封,减弱了档案的保密性和真实性。

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基于麦可思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光明日报》于2015年7月20日的《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但2014年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失业率为8.5%,每年有数十万的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因此,做好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和开发工作意义重大。1.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企事业单位招聘、选拔人才是一种人力资源的资本投资,是为了通过对人进行资本投入、提高人的职业技能或体能,增加劳动产生的一种投资行为。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将闲置、滞留在社会上的人力资源有效利用,避免人力资源浪费。2.扩大流动人员就业服务保障。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往往辗转多个城市就业,根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需要做好流动人员流动人事档案的转递、保管工作。一方面,各地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因掌握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故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事业、教育以及劳动人事等部门的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就业人员人事档案的建档、转递工作,为流动人员就业做好服务。

三、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对策

1.在思想上,要重视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开发工作。无论是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还是用人企业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一方面,要做好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的接收、保管、开发和利用工作,进一步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作为档案保管机构要增加投入,提高专业人员档案管理和开发素能,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从思想和硬件建设上为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做好准备。2.在管理上,要加强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就业渠道选择的多元化,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成为时展的趋势和必要手段。要建立类似于学历查询网络一样的全国大中专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开发专门的人事管理软件,为用人单位查询、利用档案提供便利。3.在开发上,要拓宽大中专毕业生人事档案的信息收集、利用渠道。运用新兴网络媒体,建立人才开发网络,开辟大中专毕业生就职和企事业人才招聘板块。一方面,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专业平台和渠道;另一方面,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委托,提供学历验证、背景调查等服务,进一步延伸档案管理、开发利用触角,做好专业服务工作。

作者:王斌辉

第8篇

1997年3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第24条规定:“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订的协议无效。”根据这条规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就业协议的统一样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方协议”)。就业协议,是高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及派遣(即发放“就业报到证”)的依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书面形式,目前我国立法对就业协议法律地位的规定尚不明确,这使其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下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就业规模日益庞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完善和规范就业协议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于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为合同说,此学说认为就业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则就业协议“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应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第二种观点为行政合同说,此观点认为就业协议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由计划分配就业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这一就业市场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行政合同;第三种观点为预约说,此学说认为就业协议是劳动合同的预约合同,就业协议仅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对即将确立的劳动关系达成的意向;第四种为先合同义务说,此观点认为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必不可少的步骤,其性质属于劳动合同的先合同义务;第五种观点为劳动合同说,此种观点主张就业协议就是劳动合同,认为只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就确定了两者之间劳动关系,因此与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相一致,就业协议应当遵循《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上述几种观点各有侧重,争议的焦点则集中在就业协议性质的定性上。就业协议更多体现出的是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自由意志,所以更应当保护作为弱势地位的毕业生的权益。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就业协议应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动合同:

首先,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设立目的一致。大多数毕业生是初次就业,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甚了解,相对于用人单位处于弱者地位,国家设立就业协议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平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劳动合同法》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立法目的才能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真正的公平和平等,也是由劳动者“弱者”地位和法律维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方式决定的。

其次,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主要当事人一致。我国《劳动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主要当事人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就业协议的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三方当事人中,高校作为鉴证方仅对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实行监督管理,并不会影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真实的意思表示,由此不难看出,就业协议的主要当事人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最后,就业协议是一种附条件、附期限的劳动合同。我国《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用人单位可以在就业协议中与毕业生约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作为就业协议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依据;《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附期限的相关规定,仅存在附终止期限的劳动合同,根据终止期限的不同,又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已完成一定工作的劳动合同。就业协议这种形式比较特殊,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距离到用人单位报到还有一段时间,要等到毕业后。因此就业协议应当属于附生效期限的劳动合同。

二、就业协议存在的不足

就业协议曾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就业协议原有的内容和形式已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伴随着就业协议而产生的纠纷日趋增多,矛盾日渐突出。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协议主体不规范

通过《暂行规定》中高校所承担的主要义务来分析,高校所承担的只是基于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职能而产生的行政管理义务。《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法》第3条第2款规定:“依法订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可见,就业是劳动者的自主、自愿行为,在符合相应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必须充分保护其契约自由,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非法干涉。将高校作为“三方协议”的一方当事人显然背离了我国《宪法》和《劳动法》中关于公民自由就业权和劳动权的规定。《暂行规定》第24条的内容亦不适用于就业协议作为合同的效力,它仅针对就业协议能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进行了规定,高校同意与否并不影响就业协议作为一种特殊劳动合同的效力。因此,高校并不应该成为就业协议中的一方当事人。

(二)就业协议内容不具体、不明确

以山东省为例,毕业生与本省的企业网上签约使用的是山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自动生成的就业协议,与省外的企业签约须填写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作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统一样本,这两种协议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的权利与义务所做的规定相当笼统,对工作期限、工作时间、薪酬福利等与毕业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使本来就处于“弱者”地位的毕业生面临就业权益遭受侵害的更大可能。

(三)司法救济困难

针对就业协议纠纷的解决途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任何规定,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因就业协议发生纠纷时,毕业生不知通过何种法律途径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假使毕业生诉至法院,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法院会以就业协议纠纷不属于劳动纠纷为由不予受理;二是虽然受理,但又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法院只是告知其劳动纠纷须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先行仲裁,但是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会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的规定认定就业协议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故在其管辖范围之外(毕业生如直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也会导致相同结果);第二种是法院受理就业协议纠纷案件后,大多依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笔者认为就业协议属特殊的劳动合同,适用《合同法》来处理劳动争议颇为不妥,因为《合同法》强调保护的是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初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相较于普通劳动者而言更是处于“弱者”地位,更应当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三、完善就业协议的建议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就业协议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充分发挥其保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作用的同时应当积极修正在实践运用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厘清就业协议主体

应当明确高校不可再作为就业协议的主体,就业协议主体仅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两方。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大环境之下,如今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已与往日不同,主要是进行就业指导等一些服务性职能,其对就业协议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就业协议审查和登记以实现就业率的统计,其他职能的实现也完全可以通过高校鉴证的方式,高校直接作为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实属没有必要。上海市和广东省已经进行了针对就业协议书的改革,高校已退出三方协议。从就业协议当事人中退出,是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二)充实就业协议内容

结合《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将就业协议的规定扩充为以下内容:1.工作期限、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工资薪酬;2.明确就业协议何时生效何时终止:学生和用人单位均在就业协议上签字和盖章后方生效,自毕业生报到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终止;3.用人单位自毕业生报到时,应按原就业协议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与就业协议相违背,尤其是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就业协议中约定的最低标准。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武汉市;创业环境

大学生创业环境,是围绕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它是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目前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部门出台的创业政策之间缺乏协调,没有形成合力,也缺乏部门特色,有些政策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很困难,并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实施等等,这些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

一、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

1.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2008年武汉市政府正式提出“全民创业”口号,作为武汉市一项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的重大举措和重点工作,全市各区、各部门于上半年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落实创业政策,大力推进武汉市全民创业活动,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响应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决策的同时,武汉市委、市政府推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武汉市工商局除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还深入高校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服务,在创业街“现场办公”使不少高校毕业生所办企业享受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企业年检事务的服务。

2.积极解决大学生创业资源。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资源包括创业资金的扶持政策、创业培训中心的建立以及创业基地的建设等。全民创业活动开展以来,武汉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大中专毕业生创办企业贷款工作的意见》,共青团武汉市委也设立了创业基金,解决大学生创业时的资金难题;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分别创办了武汉市中小企业职业教育指导中心、武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培训和指导;大学生创业基地正在构建和发展,武汉市人事局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共同创办“武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设立了富有特色的创业街。

3.创业教育逐步启动。自从2008年武汉市提出全民创业发展战略后,全民创业教育随之蓬勃开展,主要体现为:高校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武汉地区较早进行创业教育的高校。随后,武汉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了创业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都进行了形式不同的创业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每年都举行大学生科技文化节,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每所高校团委都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

4.大学生创业意愿增强。大学生创业在武汉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武汉市内各高校,到处都不缺乏大学生创业者的身影。李国珍、宋波等人2006年12月对武汉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在问及“大学四年里或毕业后有没有打算创业”时,有60.4%的人表示有这种打算,并且有少数(8.4%)人已经有过创业的经历。这说明武汉市的大学生对创业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现在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有所了解。在各年级中有创业想法的大一为57%,大二为62.6%,大三为60.4%,大四为63.3%,他们的区别也不大,但是总体来看年级越高,有过创业经历的比例就越高。说明大学生在校时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大学生创业趋势的影响,也会慢慢的加入到创业大军中去。

二、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1.创业资金问题。虽然武汉市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的相关政策扶持,但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基金和贷款申请手续复杂、门槛高、周期长,贷款困难特别是有些部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服务意识淡薄,作风不实。一些工作人员在办事时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性,只按程序办事,也不帮助大学生提供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贷款问题需要改善,目前要取得贷款十分困难,而低息贷款更是很少,银行没有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贷款业务,目前质押贷款、存单贷款和第三方担保贷款等是个人商业贷款主要形式,而这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方面也亟待改善,尽管有的机构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但数量很少且获得较困难,而风险投资的可得性就更差了,可以说资金问题成为目前大学生创业中的最大难题。

2.大学生创业缺乏积累管理经验和知识的成长环境。创业不仅需要面对一定的竞争和压力,还需要熟悉创业中的各种游戏规则,这就需要创业者具备丰富的创业管理技能知识和经验。包括商业和管理技能培训、职业技术培训等。武汉地区的高校密集、大学生数量众多,但当前高校在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上大都缺乏力度,社会缺乏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等服务体系,创业基地较少,能提供大学生实习的平台不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进行,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技能知识储备不够,仅凭热情、干劲和运气创业,其创业成功率是很小的。

3.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对滞后。2002年以来武汉地区就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从整体上来讲目前各大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都不成系列,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将其纳入到大学教学安排中,创业教育尚未形成制度化的课程安排体系。大多课程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比如《求职技巧与职业发展》等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即使在少数高校中,《大学生KAB (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基础》核心创业课程也开设了,但是囿于师资、教学场地,这些课程难以全面推广。如华中科技大学开设该课程时,在全校筛选本科学生,每班限制人数35人。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设任何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课程。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知识、方法、技能对就业者和创业者来说都是非常需要的,但零散的创业课程教学难以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不仅如此,创业教育师资也十分欠缺。创业教育主讲师资属于“学院派”师资,主要来自行政口和教学口。这些师资大多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缺乏创业实战经验,还有部分老师专业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

4.创业优惠政策未能落到实处。首先,政府对大学生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创业者对于政府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多,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即使能够了解到的政策,其优惠的含金量较小,大多为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这些费用与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资金相比,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其次,创业优惠政策的运用困难。尽管在注册、税收、收费、贷款等方面各地都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优惠政策并没能得到很好地执行,导致有政策而无实际效果。

三、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改善建议

1.优化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来讲,最大困难莫过于创业资金的筹集。由于就业压力部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自主创业,因此来不及进行创业资金的积累。很多大学生由于缺少资金放弃了创业,有的因为创业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创业失败。目前武汉地区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在创业基金、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方面加强,让大学生创业者能有多种融资渠道可以选择。

2.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关键在于进行创业教育。目前创业教育虽然在武汉地区各高校业已展开,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1)丰富创业教育的形式,增加创业实践教育内容。学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如经常邀请创业方面的成功人士或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设立创业指导机构提供创业服务、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平台。(2)根据大学生的创业实际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创业课程指导的实用性。创业课程要讲授如何创业以及如何高效地创业;既要有普遍教程,也要有个性化的辅导;要讲授如何开展创业活动,还要能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3)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是大学生、高校、商家三方进行交流的信息平台。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能给予创业者各种创业指导,可组织专家学者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导学生搞好市场调查,努力帮助学生降低创业中的各种风险。二是争取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中的各种优惠,要能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争取企业投资来资助学生的创业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和参与实践的机会。四是举办创业培训班,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举办旨在提高商业和管理技能的培训班等,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可颁发证书或承认学分,以此增加学生创业的技能。

3.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1)制定适合大学生的创业政策。当前政府制定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并没有针对大学生,很多政策的初衷只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是对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的简单修改。然而,大学生并不同于下岗失业人员,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创业行为与下岗失业人员等创业群体的创业行为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这种差异。(2)减少或取消政策的限制性条件。尽管国家和省政府都出台了很多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但政策的限制性条件较多。比如相关政策规定只有在带齐身份证、毕业证、就业报到证原件的情况下才能办理登记注册手续,而由于没有就业单位,创业的大学生无法开出就业报到证。相关政策还规定大学生要享受这种优惠,必须毕业后满两年。尽管很多创业政策看起来非常优惠,但对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其意义非常有限。因此创业政策制定上应该尽量降低门槛、减少限制、简化程序、快捷方便。(3)要注重政策执行的有效性。除了针对创业制定一定政策、法律法规外,政府还应重视政策、法律法规是否能有效执行。在很多情况下,政策的执行比制订显得更加重要,因为相关的政策的制订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它们是否能得以执行。创业者只有在政策执行中才能真正得到实惠。为此,政府可以设置一些负责监督政策的部门,保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真正发挥政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莉.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2)

[2]张帆.中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比较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2)

[3]胡亚波,沈涛,刘卫华.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第10篇

【关键词】地矿行业;紧缺专业;对策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后,我国地矿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导致对地矿类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使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业困难的地矿类专业成为紧缺专业。虽然各设置地矿类专业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适度扩大,但毕业生宽广的就业领域使供不应求的局面未能有效改变,尤其是适应国际地勘市场工作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地矿人才的稀缺,制约了地矿行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笔者结合多年的就业工作体会,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解决紧缺专业人才引进问题。

一、加强招聘宣传

用人单位广泛深入的宣传会给在校大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大学生加深对单位的了解,从而吸引毕业生到地矿行业就业。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效果也有差异,多种方式共同应用效果更佳。

1.持续宣传。面对地矿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只有持续广泛深入地宣传才能引起毕业生的密切关注。厅局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招聘宣传工作,亲自带队到学校开展合作交流,这样容易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学院与部门的大力支持。宣传要深入到学院、班级甚至宿舍,只要有诚恳的招贤态度,总会吸引学生到单位就业。近年来,西部地矿行业的单位通过持续深入的宣传,已经吸引了我校数百名毕业生前往就业,有效缓解了地矿类人才紧缺的局面,毕业生积极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已成为学生的自觉选择和学校的就业特色。

2.校友宣传。毕业生对往届校友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他们往往尊重校友、信任校友。优秀校友来学校进行招聘宣传容易赢得同学们的信赖,师兄师姐的成长感受和发展历程容易使毕业生产生共鸣,能帮助毕业生树立在西部与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与决心,对毕业生工作后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实现具有启发意义。在校园招聘宣传过程中,毕业生敢于向校友问一些对其他招聘人员不敢问或不便问的问题,会对未来的工作职场有较深入的了解。从招聘实际效果来看,凡是优秀校友来校宣传招聘的,效果普遍好于其他人员。

3.社会实践。毕业生对单位的了解越深入,签约后的稳定性越强。积极邀请或接受学校老师组织地矿类专业学生到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单位的工作状况和当地的生活条件与风土人情,可以增强学生对单位和地区的认同感。通过单位介绍、热情接待和参观考察,可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一部分参加过单位社会实践的毕业生会自愿到单位就业。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回校后要开展社会实践报告,畅谈他们的感受,也起到了在学生中宣传单位的作用。实践来看,凡是接待过学生社会实践的地矿单位都能接收到紧缺专业的毕业生。

二、实行联合培养

对于紧缺专业的人才最直接有效的引进方法就是采取定向招生培养、定向就业培养、订单式培养等联合培养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定向招生培养。它是地矿单位与高校首先签订定向招生协议,共同商定招生专业和人数,录取时学生与地矿单位和高校共同签订定向就业三方协议并享受优惠录取政策,学生到校后享受单位提供的奖学金的培养模式。如新疆地勘局等多个西部地勘单位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订了定向招生培养协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每年定向单位来校招聘时,学校组织用人单位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听取学生的心声,并让学生了解单位人才需求状况,同时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希望。暑期学生到定向单位进行社会实践,了解单位的基本状况和工作情况,增强定向生的归属感。自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为地勘单位定向培养地矿类专业学生380多名。有效缓解了定向单位地矿专业人才紧缺的局面。

2.定向就业培养。它是学校鼓励学生面向西部基层地矿行业就业,与地矿单位签订毕业生定向就业协议,学生享受学校提供的优惠政策,毕业后到定向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定向就业培养一般是学校主动为地矿行业培养专业人才采取的举措。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2003年10月开始实行“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先与地矿用人单位征求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计划,然后统一协调各单位的分配名额,制定选拔方案。对志愿服务西部的优秀本科生,学校免试推荐其攻读统招公费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到定向单位就业,工作年限不少于5年。自实行“西部高水平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00多人被选入,其中两批毕业生80多人已到陕西地矿局等单位报到工作。

3.提前选拔培养。它是用人单位直接到校从二、三年级统招统分学生中进行宣传并公开遴选自愿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学生,提前预订急需的专业人才,经双方洽谈双向选择确认后,由学生与用人单位提前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向签约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帮助缴纳全部学费,学生毕业后凭学校发放的报到证直接到单位报到的培养模式。根据双方协商,学生还可以在签约单位进行生产(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如目前已有甘肃地勘局、胜利油田等多家单位到我校提前“预定”学生。该方式还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订单合作培养。它是用人单位根据特色专业人才的需要和学校教育资源,到学校提前选拔低年级相关专业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然后订制突出某种能力的特色培养计划进行培养的模式。如当前我国许多地勘单位的勘查项目已经扩展到海外,但出现了语言交流障碍,懂专业技术的人才语言交流能力欠缺,而语言交流能力强的专业技术欠缺,不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用人单位可与学校共同为在学校选拔的地矿类专业人才制定语言(特别是小语种)学习培训方案,或选拔语言(特别是小语种)专业人才制定地矿类专业培养方案,通过一至二年的系统学习,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招聘国内外留学生

为适应地矿单位走向国际化市场的需要,解决急需的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相应国家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引进人才。

第11篇

我是年6月份毕业于江西九江师范学校的。只有中专文凭的我,从来没有对自己失去过信心。毕业后,在村小学任四年级班主任及语文教师,缘于师范学校三年教育的熏陶,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那个学期我的语文教学以及班主任管理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并得到中心完小领导们的肯定。第二年,因为我们这一届师范学员还没有正式分配,我就来到新华学习电脑,因为自己接受能力还不错,而且本身也对电脑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决定放弃回家做小学教师的工作机会,而选择留校任教。凭着自己受过三年师范教育的条件,我非常自信地写了一份留校申请,结果也没让我失望。研发中心培训了三个月,2003年3月27日的上午,我踌躇满志地拿着报到证来到了新华,并从那时起,我开始了我非常喜欢的工作:电脑教学。我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充分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学习,争做名符其实的IT人才。我知道我现在还算不上人才,但我会继续努力的……

至今,我已经在新华工作了九个月。先后代过业余电脑基础班、业余电脑安装班以及全日制电脑安装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并管理四楼网络实习机房。现将本人九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做个总结,以求扬长僻短,完善自我,也为来年的工作指明方向。一开始,在原新爱特电脑电脑管理网络实习机房。因为机房只有四台计算机,管理起来非常轻松,所以我除了做好机房管理和机器维护工作外,大部分时间是查看资料,备《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教程》这门课。一个月后,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我被调至淮阜楼教学点。当时,适逢人类大敌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初现端倪,而保安招聘的来源——人才市场也因此而停业。新来的我理所当然被安排在门卫室值班。这工作我一直干到非典云消雾散时,累积将近3个月。这三个月是我永生难忘的,不仅因为它是全球公认的特殊的三个月,也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三个月。期间,对于我来说没有8小时的工作制,几乎每天都是12小时,偶尔也代业余班的课,而且没有任何额外津贴,且受过小小侮辱等等。我做个好几次思想斗争:是否辞职?但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心想就把它当做自身磨炼。门卫室值班的工作结束之后,我做了一个总结,发现那三个月里我反而得到了很多:

比如:①知道职位没有高低贵践之分,关健看你是怎么对待的;②懂得工作一定要尽职尽责,领导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③充分利用值班时间,将《安装》课程的教案认真地写了两遍;④记住了大部分学员的名字,这使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变得异常顺畅。等等等等,真的是受益匪浅。我七月份开始代全日制班的《计算机安装与维护》课程,八月份开始接手全日制班班主任工作,并接管四楼安装机房。至今,已经有六个多月了。下面我将后六个月工作中所总结出的几点做个阐述,以达促进自己进步的目的,并为来年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础:

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应该是作为教师这行必须始终坚持的道理。为了扩展自己计算机安装维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除了一遍又一遍地钻研教材外,还经常跑书店查阅课外书籍,进论坛看贴、提问,向老师谦虚请教,主动去学生机房帮忙排除故障等等。但对于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我感觉欠缺太多,致使上课时遇到的很多问题不能准备及时地解释清楚。我会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的。

二、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我认为这讲的就是备课的重要性。课常上的时间很短暂,要要求非常高:一、要保证所讲内容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二、要注意教学循序渐进;

三、要达到教学效果;四、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等,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而这些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并不是靠课上五十分钟教师的临时发挥,而是靠你课前充足的时间准备,也就是备课。这一点,我基本上做到。我承认有几次因为懒惰没有做到,导致上课是毫无头绪,但还要硬着头皮讲下去,虽然该讲的都讲到了,但非常乱,颠三倒四,没有系统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自己也感到非常的累。以后我坚决不让这种现象再发生在我的身上。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始至终,我们都应该把学生摆在主置,因为学习的主人就是学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上课时主要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对重点和难点,我一般都是自己先提出设问,并给三到五秒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进行讲解;对于比较容易的,我仔细讲解一遍,有必的话就叫学生复述或回答,之后,我再对其做补允。

四、与学生要多交流与学生多交流,你就可以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从而改进教学;可以了解学生情况,达到有针对性地教与管;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使得学生更配合你的工作……这一点我做得不够。我只是通过每天早晨叫他们起床来达到一点点目的,以后我会增加交流机会如:晚自习后去学生寝室与他们聊聊天;利用空余时间经常找他们谈谈话;开班会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陪他们一起跑电脑城转转等等。五、一定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压力就是动力,没错。而责任心从某种角度来理解也可谓压力,只要有一棵责任心,工作就不会马虎、不会懒惰、不会受批评、不会停止不前,相反就是认真,勤奋,受表扬,不断进步。汪主任把四楼交给我管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总结一下,也就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在汪主任以及各位教师的直接与间接教育下,我感觉进步了很多。晚自习后,我总是不放心,时常检查投影是否关了,电源是否切断,门是否锁好等等。当然,在教学与班主任管理方面,责任心也是一样的重要。以上是我对我这九个月来工作的认真总结,只想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提供引导和促进作用。

第12篇

我是年6月份毕业于省市师范学校的。只有中专文凭的我,从来没有对自己失去过信心。毕业后,在村小学任四年级班主任及语文教师,缘于师范学校三年教育的熏陶,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那个学期我的语文教学以及班主任管理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并得到中心完小领导们的肯定。第二年,因为我们这一届师范学员还没有正式分配,我就来到新华学习电脑,因为自己接受能力还不错,而且本身也对电脑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决定放弃回家做小学教师的工作机会,而选择留校任教。凭着自己受过三年师范教育的条件,我非常自信地写了一份留校申请,结果也没让我失望。研发中心培训了三个月,年3月27日的上午,我踌躇满志地拿着报到证来到了新华,并从那时起,我开始了我非常喜欢的工作:电脑教学。我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充分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学习,争做名符其实的IT人才。我知道我现在还算不上人才,但我会继续努力的……

至今,我已经在新华工作了九个月。先后代过业余电脑基础班、业余电脑安装班以及全日制电脑安装班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并管理四楼网络实习机房。现将本人九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做个总结,以求扬长僻短,完善自我,也为来年的工作指明方向。一开始,在原新爱特电脑电脑管理网络实习机房。因为机房只有四台计算机,管理起来非常轻松,所以我除了做好机房管理和机器维护工作外,大部分时间是查看资料,备《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教程》这门课。一个月后,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我被调至淮阜楼教学点。当时,适逢人类大敌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初现端倪,而保安招聘的来源——人才市场也因此而停业。新来的我理所当然被安排在门卫室值班。这工作我一直干到非典云消雾散时,累积将近3个月。这三个月是我永生难忘的,不仅因为它是全球公认的特殊的三个月,也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三个月。期间,对于我来说没有8小时的工作制,几乎每天都是12小时,偶尔也代业余班的课,而且没有任何额外津贴,且受过小小侮辱等等。我做个好几次思想斗争:是否辞职?但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坚持下去,心想就把它当做自身磨炼。门卫室值班的工作结束之后,我做了一个总结,发现那三个月里我反而得到了很多:

比如:①知道职位没有高低贵践之分,关健看你是怎么对待的;②懂得工作一定要尽职尽责,领导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③充分利用值班时间,将《安装》课程的教案认真地写了两遍;④记住了大部分学员的名字,这使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变得异常顺畅。等等等等,真的是受益匪浅。我七月份开始代全日制班的《计算机安装与维护》课程,八月份开始接手全日制班班主任工作,并接管四楼安装机房。至今,已经有六个多月了。下面我将后六个月工作中所总结出的几点做个阐述,以达促进自己进步的目的,并为来年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础:

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应该是作为教师这行必须始终坚持的道理。为了扩展自己计算机安装维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除了一遍又一遍地钻研教材外,还经常跑书店查阅课外书籍,进论坛看贴、提问,向老师谦虚请教,主动去学生机房帮忙排除故障等等。但对于比较专业的理论知识我感觉欠缺太多,致使上课时遇到的很多问题不能准备及时地解释清楚。我会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的。

二、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我认为这讲的就是备课的重要性。课常上的时间很短暂,要要求非常高:

一、要保证所讲内容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二、要注意教学循序渐进;三、要达到教学效果;四、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等,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而这些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并不是靠课上五十分钟教师的临时发挥,而是靠你课前充足的时间准备,也就是备课。这一点,我基本上做到。我承认有几次因为懒惰没有做到,导致上课是毫无头绪,但还要硬着头皮讲下去,虽然该讲的都讲到了,但非常乱,颠三倒四,没有系统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自己也感到非常的累。以后我坚决不让这种现象再发生在我的身上。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始至终,我们都应该把学生摆在主置,因为学习的主人就是学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上课时主要采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对重点和难点,我一般都是自己先提出设问,并给三到五秒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进行讲解;对于比较容易的,我仔细讲解一遍,有必的话就叫学生复述或回答,之后,我再对其做补允。

四、与学生要多交流与学生多交流,你就可以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从而改进教学;可以了解学生情况,达到有针对性地教与管;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使得学生更配合你的工作……这一点我做得不够。我只是通过每天早晨叫他们起床来达到一点点目的,以后我会增加交流机会如:晚自习后去学生寝室与他们聊聊天;利用空余时间经常找他们谈谈话;开班会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陪他们一起跑电脑城转转等等。五、一定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压力就是动力,没错。而责任心从某种角度来理解也可谓压力,只要有一棵责任心,工作就不会马虎、不会懒惰、不会受批评、不会停止不前,相反就是认真,勤奋,受表扬,不断进步。汪主任把四楼交给我管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总结一下,也就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在汪主任以及各位教师的直接与间接教育下,我感觉进步了很多。晚自习后,我总是不放心,时常检查投影是否关了,电源是否切断,门是否锁好等等。当然,在教学与班主任管理方面,责任心也是一样的重要。以上是我对我这九个月来工作的认真总结,只想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提供引导和促进作用。

鉴于以上总结,我会为明年的工作写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希望明年能做得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