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性投资项目

基础性投资项目

时间:2023-06-01 09:4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性投资项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性投资项目

第1篇

(一)按建设性质一般分类

1.按行业分类:能源项目、交通项目、原材料工业项目、装备工业项目、农业项目、林业项目、水利项目、生态和环境保护项目、商业和服务业项目、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项目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等。

2.按投资主体分类:政府投资项目(又分为中央项目、地方项目)、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含外商投资项目、合资项目、民营企业投资项目、社会团体投资项目)、个人投资项目。

3.按项目建设性质分类: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

4.按项目建设阶段分类:筹建项目、开工项目、在建项目、建成投产项目、收尾工程项目。

(二)按建设项目的市场性能分类

1.公益性建设项目,主要指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建设项目,包括国防、科学研究、教育、文化设施、医疗卫生、体育运动、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建设项目。

2.基础性建设项目,主要指具有自然垄断性、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低的基础设施和部分基础工业建设项目,如能源项目、交通项目、水利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等。

3.竞争性建设项目(又称经营性项目),主要指投资收益好、对市场反应灵敏,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建设项目,如加工工业项目、商业及服务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等。

(三)按政府管理权限分类

划分为实行审批制、核准制、备案制项目。

1、核准类:工业类、仓储物流的项目大部分属于备案类,其中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工、石油、爆炸等、还有外资企业的工厂类项目属于核准类。对于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企业仅需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即可,不再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和开工报告的程序。

2、审核类:所有的房地产项目由国家财政出钱建设的项目属于审批类,包含文、教、卫系统,即图书馆、文化宫、音像器材、书店,教育系统等。对于政府直接投资或以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的项目,需报送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投资补贴、贷款贴息、转贷的项目,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3、备案类:即自然人自筹资金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如商品房、商业大楼、住宅小区、幼儿园、私立学校、办公大楼等等均属备案类,重点是自然人自筹资金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第2篇

关键词:政府投资;投资效率;改善

自我国经济进入转轨期以来,政府投资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1992~1997年为政府投资平稳增长时期,投资规模从2193.75亿元上升到5775.49亿元;1998~2000年,政府投资增长较为缓慢,2000年增长仅为1.98%2从2001年开始,政府投资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投资规模共9483.76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6277.26亿元。政府投资增长幅度较大。除2000年以外,我国政府投资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GDP的增长速度,政府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私人投资,但政府投资却面临着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政府投资效率低下的原因

1.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资金浪费的现象

在政府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了政府投资效率低和资金浪费的问题: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注重经济核算;“烂尾”工程和“钓鱼”工程不断出现;资金大量流向自立性项目。

2.政府投资方向单一

由于各级政府都把发展经济,促进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因而政府投资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某些竞争性投资项目和基础性项目。近十年来,竞争性投资项目一直是政府投资的重点,比重保持在45%左右,基础性投资项目则从39.22%增长到43%,公益性投资比重却从18.67%下降到8.2%。

3.政府投资透明度不高

主要表现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决策上。例如,在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上,一些政府主管部门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根据政绩的需要,随意立项审批;在一些项目决策中,违背基本的科学常识和项目的基本要求,盲目求大,随意拍脑袋决定等。除此之外,政府投资透明度差,还表现在博弈信息的传递上合对参加博弈的限制上。

二、政府投资的必要性

虽然政府投资效率较低但却有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均衡社会投资,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政府投资量不占据主导地位,但对社会投资总量的均衡能够起到调节作用。当社会投资量呈扩张势头,通货膨胀趋势严重时,政府投资主体通过减少投资量,缓解投资膨胀。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投资主体采取增加投资量的途径,扩大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2.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现实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后发展国家要想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发挥政府的投资主导作用,依靠国家的力量弥补市场的不足,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国家急需并积极引导的方向去。

3.为社会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好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公用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公用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及软环境建设,有相当部分是无法实现商品化经营或者商品化程度很低,即不能实现投资经济活动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因此这方面的投资是政府投资主体的义务和责任,是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

三、政府投资效率的改善

1.始终坚持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的方针,是提高投资效益的指导思想、

我国投资效益长期以来不够理想,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脱离实际,片面追求高速度,急于求成,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形成因素。实践证明,投资规模能否同省情相适应,是投资效益能否提高的界限。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投资规模过大,超过所能承受的能力,必然会带来比例失调,效益下降,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陷入困境。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几次大折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速度过快,规模过大,超越国力,急于求成的负效应。

2.优化投资结构,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

在宏观经济中,影响投资效益的最大因素,除了投资规模而外,就是投资结构问题。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使各个企业,各种经济实体有着自身的利益,责任及相应的投资自,如何使在自身利益支配下的投资行为与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吻合,是投资结构调整的难度所在。

3.健全项目管理秩序,是提高地方投资效益的主要手段

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需要。加强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效益,发展,贡献。管理出效益,效益好经济就发展快,经济发展快贡献就大。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3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一、我国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建设投资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投资机制的突出问题是政府建设项目中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三分离的投资体制落实不到位。投资与建设、建设与管理混为一体。政府在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将行政行为直接融入工程项目的具体过程中,因此,这种行政权力过度集中的行为体现在工程质量、财务管理、招投标等关键环节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政府肩负着双重身份,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结果导致项目投资工期较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而且难以实施有效监管,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2、投资主体格局单一化

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紧缺。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建设虽然通过改革引入了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方式,初步打破了财政投资的单一渠道,但单一的政府投资主体格局仍未发生多元化和丰富化。当前,在城市建设项目投资中,政府虽处在投资的主体地位,但权责利和产权关系不明确,导致建设、管理、处置脱节,投入产出效益差,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因而,必须引入其他的投资主体,实现多渠道多主体融资,方能解决当前城市建设中资金紧缺的瓶颈。

3、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一方面大多处于封闭式运作,缺乏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这为很多企业在建设投资项目过程中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导致投资支出远远超出预算,甚至带来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都带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这种高度垄断经营的局面严重有悖市场竞争机制,必然会导致服务质量低下、效率低下等严重现象。

4、城市建设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

我国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普遍存在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许多项目存在规避招标或招标不规范现象。有的企业钻政策的空子,有的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利用职权违法分包,还有一些项目标底编制粗糙,项目内容不完整,存在漏算多算这种不符合规定的违法现象司空见惯,严重影响城市建设的总体效果。

5、投资管理急需改进

由于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诱发了政府部门的行政乱作为和管理机构的不规范行为,同时也给少数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国家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加强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的管理已是刻不容缓。

二、加强和改进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建议

要解决好城市建设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改革和完善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及投资管理、投资控制。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制度首要的是完善招投标制度,招标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遴选合适的承包商,也是为了保证建设市场的规范化和秩序化。依照招投标法的规定,城市建设工程不仅施工、监理,设备采购要招标,而且在招投标工作中要严格实施阳光工程,避免暗箱操作。其次,则要完善投资控制和审计监督制度。最后,则是完善现行的监督制度。城市建设工程目前还是以政府财政投资和政府直属国有公司,如城司、地产集团等投资为主,往往项目的投资额巨大,因此,必须建立监督制衡机制,纪检、监察、建设、审计和工程项目的使用部门,都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此类投资项目运作过程的监督。

2、转变政府行政思路和职能,发挥市场在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要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要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就必须切实转变政府的行政思路和行政职能,树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作用。政府投资应逐步从经营性项目中退出,集中精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在投资的过程中,不以直接投资者或直接借款人的身份介入项目,而是通过为项目提供市场优惠、特许经营权或管理等方式来组织投融资的机制有效明确产权、分散风险。

3、改革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的模式

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投资项目市场化进程,把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各项改革统筹起来,总体规划部署,妥善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的活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重点加强政府监督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公司的企业作用,最终实现决策和监督的科学化,合理化。

4、完善城市建设投资项目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和重要环节,因此,要实现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的有效管理,就要理顺政府与工程企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可以参照政府财政的拨付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资金在项目各个流程中的积压,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更有效的防止腐败和违法现象的产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循序渐进地推进其发展和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尤其是城市建设投资环境的改善,极大的推动着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市公益性建设和基础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环境面貌,也增强了城市的综合实力。我国各地许多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都在此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因此我们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体系一定会走向全新的明天,我们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的许多问题也一定能迎刃而解,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将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艳.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整体整合[J]. 现代商业. 2007(23)

[2] 王旨.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工程咨询. 2007(07)

[3] 张忠涛.造价工程师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 石油工程建设. 2008(06)

第4篇

预算管理是国家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合理规划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用途,确保资金安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能够有效规范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本文主要从财政投资评审和预算管理工作出现的不足之处,提出如何加强投资评审和预算管理结合措施。

关键词:

财政;投资评审;预算管理;结合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和预算资金管理逐渐被人们关注,政府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能够有效加强财政投资预算管理是否合理,提高财政投资效益。将财政投资评审英语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能够及时有效发现并解决财政评审和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一、财政投资评审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编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财政局应在平时工作中,应及时发现各级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才能保障财政预算管理能够有效进行。

(一)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

财政预算编制不能详细考察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投资情况进行预算编制,压低预算指标,预算单位经费和预算人员投入量不够,这造成了预算资金周转困难,常发生上半年预算资金紧张,下半年以预算追加等方式弥补预算资金紧张,预算编制不严谨,有些单位在预算编制的实际操作工作中,决策带有随意性,这样的预算追加不具科学性、合理性。财政预算编制时间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单位部门编制预算报告的时间在下班半年,仅仅用两三个月就把财政预算报告编制完成,由于编制时间很短,很多资料无法收集完整,很多基础性工作也无法全面展开,一些政策性、技术性的工作很难做到细致周密。单位预算的编制任务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许多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相互推诿,影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二)财政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财政预算资金经过高价政府层层审批后拨付到各个单位部门,供单位实行预算投资项目的建设。部分工作虽已安排到预算方案,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期开展,形成大量财政存量资金;部分项目建设时间较长,往年的结转和结语都有可能影响到预算执行力度。但经调查发现,有些财政单位存在随意改变资金适用方向和挪用资金等违法行为,导致大量公共基础建设项目无法正常建设。财政预算资金超支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没有合理估计预算资金额和财政资金浪费,导致有些项目资金支出紧凑甚至不能正常开展工作,这些现象大大削弱了预算编制的作用,增加财政负担,引发分配不公,甚至给有些不守规矩的财政人员提供机会,扰乱政府正常开展工作。

(三)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200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如预算法不能全面指导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编制时间、细化程度、公开程度都无法可依。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时无法可依,只能根据财务人员的经验和领导的主观意见来决策投资项目是否合理。

(四)预算监督管理落实不到位

单位虽然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财政资金的编制和使用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但若预算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这些预算管理工作就不能有效执行,发挥出真正的意义。有些单位缺乏实施有效的预算资金监督管理工作,使得财政部门不能实施有效掌握预算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效率,弱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甚至出现有些单位领导没有认识到预算监督的重要性,导致整个单位自上而下忽视预算管理监督工作完成进度。

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现状

单位领导必须重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才能保障国家财政投资项目方向的正确性,确保每一笔预算资金能够落实到投资项目中去,从无形中提高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投资评审工作的必要性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财政部门内部专设财政评审的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从工程经济和财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财政支出项目全过程进行技术性审核与评价的财政监督管理活动。投资评审工作能够利用自身业务特点和先进技术,达到依法行政、科学理财,建设公共财政设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效果。

(二)投资评审工作的不足

目前我国财政投资审评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仅仅依靠国家政府机构的授权形式评审工作;审评范围较为狭窄,不能全方位设计机构预算资金来源去向,更不能保障预算资金的安全性。评审工作只注重事后评审工作,缺乏从源头上对财政投资的控制,财政投资评审小组建设基础薄弱,评审小组成员人数较少且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不能利用先进有效评价方法来审评预算工作。

三、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不足

单位应根据自身的法阵水平,合理构建评审小组成员并配备专业的基础设施,保障评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积极扩展评审工作的工作范围,广泛调查各个单位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审报告。从源头上对财政资金投入项目的预算进行评审,给财务部门提供评审意见,确保每一笔资金的安全性。

四、财政投资评审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保障单位正常开展预算项目投资

(一)事前评审投资项目预算编制,确保投资合理性

单位的财政投资评审小组应事前对财政预算编制进行审评,规范预算编制流程,评估投资项目是否合理。财政投资预算编制应根据单位上一年度的资金使用状况和未来经济发展特征,运用一系列计算方法,计算出单位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同时财政投资预算资金编制工作应从年初开始,报账资料收集全面,在长时间的编制过程中能够保障发现的错误能够及时有效解决。将财政资金预算工作落实到每一部门中,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保障财务部门能够及时收集预算编制依据。

(二)利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督促预算执行工作

单位机构应利用平时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总结的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够请款,反应到单位领导或上级单位,利用领导施压,确保财政投资项目能够正常开展。单位可将预算报告中的项目投资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或工作人员身上,合理授权,明确每个人的权责。完善单位预算资金使用制度,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能够用到投资项目建设中去,严查项目资金使用方向,不得随意更改财政资金使用用途,杜绝资金浪费,保障单位财政投资项目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三)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首先国家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预算管理程序规范性文件,利用投资评审中反映出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各单位预算编制时间、程序、方法和预算管理措施。是单位行使预算管理时变无法为有法,这能够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消除现象,提高单位财政投资评审和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投资评审能够促进预算管理监督工作落实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能够利用评审报告判断出单位是否落实预算监督管理工作,从而达到单位真正实施监督管理效果。首先对单位领导的工作行为进行全方位监控,以防他们授意指使财务人员谋取私利;对财政资金的接触人员也要落实监督管理工作,监督他们的工作行为是否规范;对投资项目的监督工位可谓是重中之重,有些投资项目所涉及的资金较大,所以监管工作必不可少,在监管的过程中,要落实资金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以防他人挪用资金。单位还应建立奖惩机制,这不仅能够保障财政投资项目的执行力度,还能够提高单位监督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要督促预算管理监督的落实,保障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

五、总结

完善财政投资项目的实施为国家的发展做基础性建设,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单位必须重视财政投资评审和预算管理两项基础工作。投资评审工作能够有效加强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在评审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而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能够提高评审工作效率,所以单位应将投资评审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利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重视问题、解决问题,正确判定单位财政投资项目是否合理,为单位创造更多利益。

参考文献:

[1]广西财政厅课题组.财政投资评审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17:14-18.

[2]汲燕.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

[3]黄喆旻.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及其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第5篇

关键词:展会项目;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隶属度

0 引言

企业投资项目是指企业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或资产投入到某种具有特定目标的对象或事业,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任务。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分析,是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提高项目效益及其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企业投资项目从项目资产的构成来分,可以分为有形资产较多的实体项目及无形资产较多的价值服务项目。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完善,投资项目日益增加。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评价已成为项目投资前的必备工作,其中以有形资产较多的实体投资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这类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的研究也逐步成熟。但是对于无形资产较多的投资项目,像展会、博览会等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尚未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对于项目中较多的无形资产无法定量化,因此在使用以往的评价方法时会出现评价精准度较低甚至失真的情况。随着项目评价方法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可以用于将定性指标定量化处理的方法逐渐出现在国内外学者的视野中,同时得益于大批学者对于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大量研究和创新,类似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很大的应用和推广。同时,类似于展会、博览会等价值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众多投资企业青睐的对象。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成就一时美谈,也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因此选择合适的项目评价方法并加以改进,在保证较高的评价精准度的前提下,实现定性指标定量化的研究成为评价此类项目的关键。

本文以展会项目为例,对企业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此类无形资产较多的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的选择研究,提出如何合理选择此类项目的评价方法并加以改进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定性指标定量化及评价精准度两方面的要求。

1 文献综述

1.1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综述

综观现有投资项目评价研究文献,投资评价理论方法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净现值法(NPV)为代表的传统投资评价方法;第二阶段是以加强传统投资评价方法对不确定性的分析能力为目标的风险分析技术;第三阶段是以B1ack和Scholes(1973)的期权定价理论为基础,并由Myers(1977)首次将其用于实物投资决策而形成的实物期权(Real Option)方法;第四阶段是在期权定价理论方法基础上,利用博弈论思想和建模方法形成的期权博弈(Option Games)方法[1]。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理论均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原有方法在某一方面的缺陷,但是总体来讲不同的评价方法成立的前提假设存在差异,适用的条件也存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的差异。因此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现行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通常将投资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分为风险评估子系统和效益评估子系统。目前国内外对于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l)在该问题研究的起步阶段,主要以投资项目的财务资料为基础,采用技术经济学的一些原理与方法进行评价决策,典型的方法为净现值法;(2)依据现代管理理论进行评价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模糊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2],这些是目前使用相对较多的方法;(3)将金融资产定价模型,主要包括CAPM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3],运用于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价决策;(4)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如数学规划、灰色函数及仿真等对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价决策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价不够重视、评价指标体系的不标准以及隶属度函数确定的方法存在缺陷。

由于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投资方案原始数据的处理、权数的确定、对评价方法本身掌握的标准以及采用的计算方法的不同,同时由于单个评价方法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限制和缺陷,因此需要我们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组合,扬长避短,把多种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兼容起来对研究对线进行判定。

1.2 展会项目评价综述

目前对于展会项目的前期评价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后期的展会绩效的评价,研究的角度也是基于展会筹办方或者第三方监管部门。国外对于展会的评价体系在逐步成熟地发展中,其中以德国的FKM组织、法国的的国际展览联盟(UFI)及美国的成熟展会公司的评价最为成熟。以美国为例,美国参展公司对展览会常使用34种评估标准,其中14项被普遍认为非常重要。这16项标准可以归为4类:即参展企业质量、参加数量、展出位置和展出管理。

在国内,主要以《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行业标准SB/T 10358-2002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作为展会评价的主要指标,该评定将专业性展览会的等级评定分为四个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A级、B级、C级、D级。等级的划分是以专业性展览会的主要构成要素为依据,包括:展览面积、参展商、观众、展览的连续性、参展商满意率和相关活动等方面。其中对专业展览会等级的具体评定标准做出规定。这个规定是采用对专业性展会各构成要素的评分来最后确定其等级的,所有构成要素的满分是720分,其中“展出净面积及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一项分值为150分,“参展商”一项的分值是70分,“观众”为100分,“展览连续性”占50分,“参展满意率”占150分,“相关活动”占80分。在附录中还规定,A级的最低分数线是546分,B级为420分,C级是216分,D级则为108分。2003年末,为了促进展览城市办展环境的优化,帮助和引导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定位,经济日报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务部国际经贸研究院、全国城贸联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组成专家组,制定了国内第一个“展览城市办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综合了区域经济、城市竞争力、会展经济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了22项与办展环境相关的指标,力图对我国的城市展览环境有一个较客观和科学的评价[4]。尽管如此,国内对于展会的评价体系仍处于没有系统性的状态,需要很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在展会评价方法的选择上,由于展会项目中无形资产的大量存在,并且构成了对展会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而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展会“价值”或“服务水平”等无形资产指标无法进行准备的定量评价,同时评价方法的精准度也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对于我国展会项目的评价一方面要结合以往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对展会投资项目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该项目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另一方面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对评价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评价效果的精准度。

1.3 小结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及差异性需要与特定的评价对象相符合才能正确实施评价,进而保证评价的精准度。在上文的综述中不难发现,展会项目的特殊性要求研究者在对其评价时要能合理地分析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以最合适的评价方法组合完成评价。其中,难点就在于展会项目中众多无形资产的评价,因此合理确定评价方法组合是影响展会评价成败的关键。为后续研究方便,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文献对展会投资项目界定如下:风险投资企业以一定数量的资金或资产投入到某特定的展会中去,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展会投资项目来讲,于其他项目不同之处在于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强、项目评价困难等。

2 展会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选择

2.1 基于展会项目指标分类的评价方法选择

自1999年以来对于展会项目的评价就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由于展会项目的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其他投资项目的普遍特征,另外还包含了由很多无形资产构成的因素,诸如品牌因素、价值因素等。在前人的研究中对于展会项目的评价主要是从基础性指标、产业特性指标及品牌无形资产指标[5]三方面入手的。接下来本文就三类评价指标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展会项目评价方法选择的标准。

基础指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有展会项目所共有的,包括客观的、有形的硬性指标,例如展览面积、参展人数等;另外一类是所有投资项目共有的指标,如财务指标等。基础指标具有客观性、时效性和普遍性。对于基础指标的数据采集一般可通过审计公司或者政府监管部门获得,数据的可靠性及客观性可以得到保证。鉴于展会项目的基础指标具有客观性强,可得性高的特点,因此传统的评价方法即可实现,比如财务评价可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等,对于财务风险的评价可以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对于展会项目共有的硬性指标可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等。总的来讲,展会项目的基础指标在评价时适用的评价方法众多,因此在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大,在后续分析中可以根据以下两类指标的特点选择整体适用性最高的方法进行评价。展会项目基础指标的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法可多选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应注意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中的客观和实事求是,进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准度。

产业特性指标,具有浓厚的行业特色,主要是对展览会项目的整体进行评估,包括展览前台工作和后台工作,涉及对展览环境、展览主题、展台设计与装饰、广告及公关宣传力度、展会后勤服务、展会的即时效果及潜在效果,展会的社会效果及经济效果等,属于展会价值评价的一部分。这部分指标行业区别度大,并且绝大多数属于主观性的软性指标。因此这类指标具有主观性强、标准不统一、测量难等特点,是否能实现对于该类指标的采集和量化是选择评价方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评价方法选择上的首要要求就是能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将软性指标的信息量化处理,在保证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后续的项目评价。因此在评价方法选择上,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对于以上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如下:因子分析法利用李克特量表将软性指标量化处理,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程度,同时处理过程和评价过程简单易于操作,缺点在于量化处理的过程中主观性太强,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避免主观性造成的差异;对于模糊综合评价及AHP方法,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分层处理,确定了权重,同时在模糊综合评价时,利用隶属度函数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主观性造成的差异进行了最小化处理,同时该方法体系中还包括一些验证方法,进一步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缺点在于计算繁琐,工作量大。因此总的来讲,对于展会项目的行业特性指标,将定性指标定量化处理是关键,在此基础上权衡各方面的意见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品牌无形资产指标,是从品牌资产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展会项目的无形资产,同样也属于展会价值评价的一部分,该类指标具有难量化、难评价等特点。在数据采集方面与产业特性指标的不同之处在于品牌无形资产的评价要集合消费者的看法。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价在项目评价中暂无前例可循,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首先要结合展会项目的特点及无形资产的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遵循《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和《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等有关评估准则的相关规定。同时品牌无行资产又存在不同与其他无形资产的特点,它的调查对象为消费者,需要结合消费者的反应和企业的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因此以往只适用于企业技术、专利等的单方面的评价方法,诸如市场法、收益现值法和成本法等均不适用于品牌资产的评估,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AHP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进行评估,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对这些定性信息定量化处理,另一方面将信息分层处理,确定权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缺点在于消费者群体这个样本很大,打分过程可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结合上述三类展会项目评价指标特点的分析,接下来本文指出了针对展会项目评价方法的选择标准:第一,能够客观地进行数据采集;第二,能够根据展会特点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分析;第三,能够综合全面对展会项目进行评价;第四,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准度。因此按照对于展会项目指标的三种分类,在对展会项目进行评价时可采用组合的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和AHP结合、AHP-ANN相结合等组合方法,利用方法的互补性,扬长避短。

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介绍

例如模糊评价的指标因素即C层因素共有m个,C = {c1,c2,…,cm}。评价等级选用常用的五个等级V = {v1,v2,v3,v4,v5},即{优、良、一般、较差、差},对单因素ci(i =1,2,…,m)做评判,通过前述方法得到单因素ci对等级vj(j=1,2,…,5)的隶属度rij,即因素ci的单因素评判向量ri=(ri1,ri2,…,ri5),这样m个因素的评价向量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即每个被评价对象确定了从C到V的模糊关系R,矩阵为:

一般将其归一化使∑rij=1。然后根据层次分析确定的C层因素对于总目标A的权重有P=A*R。将P归一化,可得P''=p''1+p''2+p''3+p''4+p''5=1。

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是被评价事物对各等级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它一般是一个模糊向量,而非一个点值,因为它能提供的信息比其他方法更为丰富,若对多个事物比较并排序,就需要进一步处理,即计算每个对象的综合分值,按大小排序,按序择优。比如对上述5个等级,好为100分、较好为50分、一般为25分、较差为12·5分、差为6·25分。可以根据对各个等级的隶属度计算出综合得分,即S=■p''j×Sj,S为相应的分数。

2.3 评价方法的改进

以上本文分析了基于不同分类指标的评价方法的选择问题,在解决了方法选择问题之后,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准度又是一个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结合以上评价方法的选择分析的基础上,以模糊综合评价和AHP相结合法为例,本文认为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准度重点在于把握隶属度函数的确定问题。

隶属度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类,一是根据数据特点选用法国的卡夫曼教授曾经确定的28种隶属度函数;二是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隶属度。此外为了提高隶属度确定的精准程度可以根据行业或者同类公司情况模拟隶属度函数进而确定隶属度。

对于基础类指标,由于其客观性强,同时很多指标存在行业标准值;而对于行业特性指标,其行业特性较强,行业差别及评价标准也较大。因此对于这两类指标在隶属度确定时应采用第三种方法:根据行业标准值及同行业多家公司估算隶属度函数。其原理如下:利用统计学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隶属度函数。设在某一区间的样本观察值为Xl,X2,…,Xn,由于样本观察值来自总体,故反映了总体的客观实际。区间两个端点的隶属度是己知的,如图4一2中所示,“好”的隶属度,100为1,50为0,即该区间内“好”的隶属函数一定通过两点:(100,l),(50,0)。由于确定一条曲线至少需要三个点的坐标,因此除两个端点外,还需要找出另一个点。考虑样本均值这个特殊点,隶属度应该要反应指标之间的对比程度,因此某一区间内的样本均值的隶属度应该是0.5那么选取参数a,b,C的值,从而确定该区间上的隶属度函数。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对于行业特性指标的评价,由于专家的权威性较高,因此在打分时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而后根据不同行业进行区分评价,在同一行业内根据专家打分模拟隶属度函数,尽量规避由于行业不同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

对于品牌资产指标,由于其调查对象为消费者,数据量较大,因此样本可以假设为来自正态分布的样本,在确定隶属度时可以采用法国的卡夫曼教授曾经确定的正态型隶属函数g(x)=e- (x-μ)2/2o2。

综上分析,基于不同指标分类进行了方法的选择问题的分析,在评价结果精准度的问题上,结合不同的指标特点进行了改进,进一步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展会项目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定性指标较多,存在大量无形资产的展会项目在评价方法的选择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及在提高展会项目评价结果精准度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以基于指标分类的评价指标选择为例对于三类展会项目指标:基础性指标、行业特性指标和品牌资产指标,根据不同的指标特性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并推荐了该类项目评价的方法组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AHP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方法间的互补性,扬长避短。此外对于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准度问题,本文同样以各类指标特性为依据在隶属度的确定上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对于基础类和行业特性指标根据行业标注值和同类公司的数据进行模拟估算隶属度函数,以提高隶属度确定的准确性。

鱼和熊掌常是不可兼得的,本文在提高隶属度的精确性上有了一定的方法改进,但是同时增加了工作量和计算量,处理过程相对繁琐,消耗的时间较长。因此在选用时需根据评价方的要求及展会项目的情况选择综合合适的方法进行项目评价。此外,本文是基于不同分类指标的评价方法选择和改进,针对性较强,在后续展会项目评价问题的研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何德忠,孟卫东.期权博弈理论发展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7(2):148-150.

[2] 王敏.风险资本投资方法浅析[J].运筹与管理,2002(6):I19-123.

[3] 刘思峰.赵亮.风险投资评价的一种新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1(2):22-26.

[4] 隋鑫.模糊综合评价技术在展会评估中的应用初探[A].2006中国首届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P178-192.

[5] 杨芳平.关于品牌会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探[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6] 司浩婷.ABC公司无形资产评估研究[D].兰州大学,2010.

[7] 张红.基于AHP-ANN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

[8] 彭佑元,颜实.不同行业投资项目评价核心指标体系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9(12).

[9] 杨杰,辜应康.基于展会商的展览会选择与评估研究——以2007年上海电子工业展为例[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9(3).

[10] 单荣,张潇日.基于因子分析方法下的创业投资项目评估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7(12).

第6篇

关键词:政府投资 工程造价控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as the construction use of "financial capital construction funds" invest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the investment amount is huge, strong, social welfare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extent. Project cost control process at any time during the process of its implementation is correct of the deviations, to ensure that the stage in established within the limit cost investment. The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impact the stages of project cost to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are analyzed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st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cost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为了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政府投资和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就必须提高政府投资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水平,强化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措施。但是,通过近几年来对政府投资工程价款结算和工程决算审计监督发现,政府投资工程在造价控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意义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就是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将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在预期投资目标以内,每个环节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作为使用“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具有投资数额巨大、公益性和基础性强、社会影响面广的特点。建设项目法人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控制的责任主体。原国家计委 1996 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建设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增值保值,实行全过程负责。对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而言,建设项目法人就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行政机关。鉴于现阶段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即“三超”

现象)屡屡出现的情况,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对于具有法人资格的行政机关摆脱投资责任,建设高质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控制措施

2.1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其对整个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起着决定作用,并直接影响后序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项目的决策依据是可行性研究,而投资估算是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总投资的限额,可行性研究要评价项目是否可行及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投资估算要求其准确性和满足限额要求,设计概算则不允许突破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该阶段的造价控制应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变化,力求编制准确合理的投资估算。

2.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所需费用一般占项目投资的3%~5%,而该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则高达 75%左右,由此可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是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批复概算下达后如何有效的落实限额设计等是防止预算超概算的关键,也是做到技术与经济统一的保证。

该阶段为了能够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相关各单位应共同做好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建设单位及咨询单位应在该阶段及时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比较,并对造价信息及时反馈,以便于能动的影响设计;设计单位也应同建设及咨询单位紧密配合,严格按照被批准的概算定额做好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最终设计成果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

2.3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严格控制进度款拨付。施工过程中进度款的拨付应避免超付和拖欠现象发生,超付进度款则会占用甲方资金降低投资效益,甚至引起经济损失或坏账,工程款拖欠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给施工企业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应由监理工程师对照形象进度和工作量检验结果等位依据,造价人员以此审核付款的合理性,同时为避免超付工程款应采取明确进度款拨付不得超过合同价款的 80%~85%等措施。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由于变更涉及到工程造价的变化,而变化发生的越早则建设单位损失越小,因此应尽量控制变更发生在实施前;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以及施工单位进行论证,最终确定其合理性;对于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及功能要求,存在设计遗漏、错误或导致现场无法施工的现象必须采取变更;坚决避免由于未做好开工准备或设计深度不够,或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不完善的三边项目出现变更。

2.4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审查工程量的真实性。工程量审核是结算中最基础的数据,其将直接影响工程的直接费用和其他费用,工程量的计算也是结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在审核时应注意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按照竣工图和预算定额规定进行计算,工程量与实际完成工程量是否相符,有无虚报结算情况等;审查材料价格。现实中存在施工所用材料质量规格、型号与工程结算提供的材料不符,材料质量及功能不合乎图纸要求,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现象,因此工程结算中对材料审核应按照双方合同规定的差价补差或按各地市场信息价按合同工期前 80%均价计算等措施;套用定额的审查。应查看定额编号及工程项目名称及规格等,应注意各专业定额的适用范围及使用界限的划分,并应注意所套用定额的编号及工作内容和材料含量,防止低价工程套用高价定额或将工程项目分成几个子项目重复计算来记取费用现象,对于定额中缺少的项目应编制补充单位估价,并附有单价明细分析表;

3 结语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只有从建设项目建设的立项、设计、招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及工程验收等阶段进行全过程专业化管理,通过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位一体的控制体系,并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和工作内容来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避免出现“三超”

现象对建设资金造成损失浪费,最大限度的提高建设资金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第7篇

《现代妇女杂志》2014年第七期

(一)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地方政府融资主要是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的项目,由于这些项目具有风险大、投资期限长、利润低但社会效益明显的特征,其在市场机制下很难受到资金的关注,这就需要政策上的扶持和资金上的补充。地方政府要重新界定自身在投融资职能中的位置,把职能向服务和支持的角色上转变,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重要的生产服务领域,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在全社会中的份额。在政府转变角色的过程中,要坚持一下几个原则:其一是减少政府的直接投资领域,让位于市场和企业去做,把投资领域集中到关键领域上来;其二是政府要做到不越位也不缺位,始终把职能定义在公共服务的目标上。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市场化

融资平台的市场化包括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资产证券化,它们为解决地方政府的融资和偿债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利用市场化手段组建的项目可以在降低融资平台监管困难基础上提高融资的透明度。市场化的重点还需要落在开发债券市场上,它可以将巨大规模的资金以规范的方式运转起来,当然这么做首先需要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存量和偿债能力进行衡量。同时,政府资产的债券化进程为转移融资平台的风险提供了很好的出路,需要我们在运用时严格把控监管,守好投资者利益保护这根底线。

(三)政府投资领域引入民间资本

地方政府融资能否取得良好成果还需要社会资金与政府投资项目的结合。很多以政府投资项目为基础的领域,例如教育和医疗等行业为民间资本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营企业或资金要想找到稳值增值的目标,正好可以抓住地方政府投融资搭建的平台,将资金投入到未来前景较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领域。这种民间资本与政府财政资源的结合,可以避免以前政府独家垄断时对私人实体经济的排挤,有利于资本的创新使用和民间资本拓宽投资途径。

(四)改革单一的土地财政模式

地方政府偏好使用土地融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特征。但是,经济发展进入一定轨道后,这种融资模式就不适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了,可能会损害经济与金融的稳定。当然,今后一段时期还不能完全取消土地融资手段,关键是把它纳入国家正规的财政规划体系当中,设置专门的土地出让金账户,定期检查和监督这笔财政资金的收支流向,每笔资金的使用都要经过预算与决算的程序审核。地方政府要形成自己规范化的财政预算体系,对于可能出现的资金挪用等问题提前制定预案,涉及到土地出让金滥用甚至违法现象的,给予行政处分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用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手段维护土地市场的正常运行。

作者:赵晶董亮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国际业务部辽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

第8篇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supervision is an important public management functions, which carries out government investment supervision by lean production theory,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o avoid and prevent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functional departments responsibilities, and discover a problem in time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f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关键词: 精益生产;政府投资;全过程监管;研究

Key words: lean production;government investment;the whole process of supervision;study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171-03

0 引言

政府投资项目主要是为了推动郭明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此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1],其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和国债资金的投资项目;国家外债资金项目;使用各类专项建设资金项目以及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政府的投资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的新型项目投资管理体系,以此规范了政府投资行为,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益及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重要基础[2]。近些年,各级政府投资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避免国有资金损失浪费,就要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显得十分重要。

1 构建政府投资全过程监管体系的意义和作用[3]

1.1 完善市场机制缺陷 政府投资是市场失灵的产物,也是市场机制在微观领域中更好地发挥资源基础性配置功能,对于公共产品供给失灵则要求政府进行投资,这样才能建立健全政府投资监督体系等。

1.2 转变政府职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稳定物价和保持社会公平等功能。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的政府管理体系正处于改革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就要我们以公平为前提。

1.3 遵循基本建设客观规律 投资项目的管理本质是为了把管理贯穿于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每一个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主体就需要对每个阶段的活动都进行相关的管理,这主要是由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因此,我们针对不同阶段项目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实施不同的项目管理。

1.4 贯彻建设项目管理法规和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建立政府投资监管联动机制,就要我们全面了解各个阶段的问题,然后便于正确判断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从整个法律法规体系出发进行综合评价。对于项目建设,要想强化项目投资意识责任,就需要加强对项目的了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建设工程中一些盲目的决策、随意指挥和胡乱变更等现象,以此促进建设单位制度健全,能够运作规范、科学管理。

1.5 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由于投资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所造成的监管困难,以及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时期,使得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就导致工程项目建设和投资领域的违法违纪的腐败现象容易滋生。为此,就需要我国政府的投资监管联动机制加以完善,强化投资管理,约束权力的滥用,有效防止经济犯罪,提高反腐倡廉制度。

2 精益生产理论在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应用

2.1 精益生产理论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汽车项目组的研究者John Krafoik给日本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起的名称,其基本思想为: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它是继大批量生产方式后,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巨大的一种生产方式。其中Womack和Jones提出的精益生产的五个基本原则是:价值(value)、价值流(value stream)、流程(flow)、拉式(pull)和完美(perfection)。

2.2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的特点 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本质上就是一个贯穿于项目生命周期的一个活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政府在投资的时候,对每个阶段的活动进行相关的管理完善,这主要根据政府项目建设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政府在项目周期的前期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投产运营阶段的要求和重点也是各不相同的。

2.3 精益生产理论在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中的具体应用 精益生产理论在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中的应用主要以生产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精益思想原则为指导,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全面涵盖全过程包括: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可行性、合理性、完整性;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概算调整的必要性;项目招标标底和工程预算控制价编制的合理性、完整性;项目预算和竣工决(结)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设备、材料和其他物资采购情况;建设项目竣工交付情况;项目后评价以及需要监管的其他情况。在保证质量以及最短的评审周期和消耗最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条件下,可以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和项目质量为目标的新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精益监管。精益监管由精益生产延伸而来,精益生产是流动的产品和固定的人来生产;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是固定的项目,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要根据精益生产的思想,发挥其管理思想特点的优势,改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实现整体水平的提高[4]。

3 基于精益生产理论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精益监管

3.1 精益监管与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方法的区别 ①精益监管有完整的传送目的体系,可以更好地达到项目监管的目标。②精益监管以政府投资效率的最大化为项目的最大目标,使政府投资的价值得到更好地认定、创造和传递。③同步项目监管过程与管理程序,减少评审时间,提高监管效率。④精益监管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监管进行了动态的控制,更好地保证项目监管完成预定的目标。整个精益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建设项目实现政府投资价值的转移。通过精益监管使得政府投资项目的目标更明确,监管结果更符合政府投资主体和项目使用单位的要求。

3.2 运用精益生产理论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精益监管的主要内容

3.2.1 价值管理 精益生产理论应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主要手段是采用价值管理,以提高政府投资效率为中心开展精益监管,最大限度地满足政府各类投资项目的管理需要为宗旨,追求零浪费(时间、资源)、零失败、零缺陷,通过与政府部门和项目最终用户保持密切联系,最大化地满足项目建设单位的功能需要和政府投资效率目标,最大程度地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质量。

3.2.2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最终质量的好坏。而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分别归属为前期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投产运营阶段。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随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逐渐展开并贯彻于项目周期的全过程,分别针对不同阶段项目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的情况实行不同的监管[5]。

3.2.3 零缺陷,追求完美 精益监管主要以“零缺陷”为工作目标,然后不断追求完美的监管质量。而精益监管主要是以提高政府投资效率为前提,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来实现政府投资项目质量的“零缺陷”,在进行监管流程中,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就立刻停止,进行问题的分析,然后直到问题解决,从而尽可能实现“零缺陷”监管目标。但是“零缺陷”只是我们一种理想的状态,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向着这个目标努力,这样才能使得政府投资的项目监管工作保持永久的进步。只有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不断地追求完美,才能使政府投资主体以达到完美价值为目的。

3.2.4 拉式JIT(准时化) 采用拉动式监管质量控制系统就是以政府投资主体的多样性需求为起点,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保证监管工作的准时完成。其中精益监管主要为了促进监管质量的提高。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完成必要的监管工作,最终实现间隔时间为零的状态,尽可能地杜绝失误发生。

3.2.5 团队工作 大力弘扬团队的核心价值,使团队成员始终保持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服务决策、服务项目、服务基层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加强对年轻干部和新入行监管人员的政治思想和廉洁从业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尽快成长,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整合团队的专业技术资源,形成监管合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原则,推动各项监管工作任务的强力落实。

3.2.6 并行工程 并列工程主要是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及其相关过程包括监管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的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它要求项目监管人员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因素,并强调各部门的工作要相互配合好,通过建立各决策者之间的有效信息的交流与管理机制,根据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后续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被发现,并得到解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政府投资评审,整个评审过程变得可以预测,从而增加了监管流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从而使政府投资项目在设计阶段便具有良好的可实现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反复、工程变更、建设周期拖延和投资浪费。

3.2.7 标准化评审 所谓标准化评审是指工程项目实施中,对提出评审标准化要求、贯彻实施标准化要求的总任务方面进行的综合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的标准化评审工作按下列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贯穿于项目监管的全过程。而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标准化工作应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各级标准化评审大纲中明确规定,并完成其规定的各项工作。

3.2.8 流程管理 精益监管用流程的思想管理评审过程,将评审过程视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活动组成的链。而监管流程是一个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从计划设想到最终建成有形的项目,都需要向政府投资主体和使用单位输送价值的持续流动的过程。我们从流程的角度管理评审行为的时候不同于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是强调政府投资项目的一体化概念,注重项目中每个环节的信息流动,以此提高整个监管流程的可靠性[6]。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标准化构造卓越项目监管流程为中心,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投资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流动管理的核心就是流程,本质是构造持续、完美的监管流程。而精益监管体系下所进行的流程管理主要目标就是获得一套高效的可预测的监管流程,以此最好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及项目评审人员的相互协调工作,最终实现持续流的创建。

3.3 政府投资项目精益监管体系基本框架

3.3.1 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监管体制 为解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管中“政出多门”的问题,消除政府投资监管领域众多规定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应规范政府部门职能,明确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切实解决职责交叉和权责脱节问题。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健全部门协调制度,涉及多个部门的重点工作和重要事项,明确主办部门,并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任务;各协作部门要主动配合,按照任务分工积极履行职责。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中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衔接和沟通,避免和防止重复检查,实行监督成果共享,提高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保障政府投资监管体制形成一个完整的联动系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全过程的政府投资监管格局。

3.3.2 利用信息平台构建有关职能部门协同监管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监管部门之间应建立联网的政府投资计划安排、投资评审、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的信息跟踪系统。大力推进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加快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步伐,实现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实现行政审批和监察方式的公开化、信息化、规范化、流程化。利用大型数据库、分布式处理技术、构筑跨平台的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环境,提供信息传递、事务处理等多项服务,实现项目征集、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核准、项目备案、资金安排、投资评审、项目监测、项目稽察的信息化。规范项目建设的业务流程,提高政府投资监管的工作效率和协同管理的能力,不断提升政府投资监管水平。

3.3.3 建立政府投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实行政府组织、审计机关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参加的政府投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工作联系制度,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政府投资监管工作专题会议,并形成政府会议纪要下发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明确政府投资监管体系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建设单位在政府投资监管过程中的职责,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通报项目建设情况和信息,协调政府投资监管有关事项,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互通情况、研究问题,做好个案的指导协调和对共性问题的制度规范。

3.3.4 开展政府投资监管联动绩效评价 政府投资监管联动绩效评价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①促进项目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②促进项目的后续经营达到预期效果;③促进项目达到公共服务目标;④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府投资监管联动绩效评价工作要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全周期,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前期、项目建设期、项目竣工运营期。要结合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项目进行政府投资监管联动绩效评价,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政府投资监管联动绩效评价工作体系。

4 结论

精益生产是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模式,基于精益生产理论构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新模式――精益监管,是对传统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的反思和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精益监管应从项目监管全过程本身出发,将项目建设程序、合同签订、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材料采购、隐蔽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结算和决算、资金支出等环节作为基础和重点,运用精益生产的概念,从产生监管质量问题的源头抓起,重视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质量管理,研究质量控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探索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最适宜的质量水平和最佳的质量控制方法,最终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质量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勇强,张浩然.精益建造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7,8:74-76.

[2]熊光楞.并行工程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军,于国伟.政府投资监管联动机制的构建.建筑经济,2012,3:5-7.

[4]闵永慧,苏振民.精益建造的优越性分析.经济师,2006,10:56-57.

第9篇

部门管理之间的界限,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和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在项目中的作用,从创新财政监管理念出发,实现规范财政投资行为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新常态;项目管理;投资评审;绩效评价

财政监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劳动力人口下降,资源环境成本上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GDP在震荡中下行,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财政投资项目,在保持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满足社会文化生活需要等

方面,仍发挥着带动和引领作用。新常态下,加大财政资金在项目上的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是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的监管与控制,对管理好、使用好财政项目资金,提高财政投资项

目效益具有十分现实而重大的意义。

一、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综述

(一)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的概念

财政投资项目是指为促进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部门以政府资金投资为主的项目。因此它具有与一般投资项目不同的性质,而财政投资项目管理基于这种性质,它不仅包含了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还需要工程造价管

理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支撑。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从宏观上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采用法律法规、财务和管理等措施,规范、监控项目成本的系统活动。从微观上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指参建各部门(单位)根据项目特点,依据国家规定的政策法规和市场价格信息等,针对项目策划、限

额设计、发承包、施工等各阶段意义的不同,编制和审核造价方案,其目的在改进项目拟建方案、规划设计、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项目实际费用的支出。

二、新常态下财政项目管理的特点

十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投资项目管理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制度规范逐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对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力度,项目投资领域由单一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拓展到交通、农田水利、土地治理、信息化建设、旅游文化、生态环保等全方位工程项目。为了适应今后项目支出管理的财务需要,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

益,财政部在《预算法》、《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预算法》(2014年修正)、并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财预[2015]88号)、《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通

知》(财预[2015]82号)、《关于充分发挥预算评审中心职能作用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财办预[2015]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1号—基本建设财务规则(2016)》、《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财建[2016]504号)等文件,使财政投资项目

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性、法制性和科学性。

(二)公开透明进一步提高

财政投资项目大多为服务社会发展,改善和提高大众福祉和利益的非盈利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关系到社会、民生、文化等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因如此,财政投资项目成为社会各层次关心的热点。2007年后我国政府预算公开制度实施以来,财政投资项目公示制度

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4年预算法重新修订,新预算法对政府财政财务公开事项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政府财政财务公开走上法制化道路。为保证财政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清廉、高洁、注重效益的政府形象,财政投资工程项

目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及移动端向社会通报项目建设实施具体情况及项目建成后取得的效益。在阳光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支持,同时取得人民群众及社会各阶层的信任。

(三)项目监管不断完善

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不断完善动态监控系统,加大动态监控核查力度,动态监控工作明显提速,取得较大进展和成效。利用动态监控系统可有效的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动态跟踪监管,针

对项目申报立项、招投标、施工、资金管理、验收、后期管理等环节设立监控点,使财政项目监管重心前移,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项目管理进行情况,对项目资金违规支出能做到及时发现、预警和纠正,增强了对项目资金监督的主动性,有利于督促项目资金使用单位严

格按照规定用途安排支出,提高支出规范性,降低了财政投资项目支出的安全风险。

三、新常态下如何进行财政投资项目管理

为有效加强财政投资项目资金的确定与控制,应强化部门协调机制,以项目投资评审为支撑,进一步健全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加强创新财政监督和管理思路,促进财政投资项目管理走上新台阶。

(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协同监管形成合力

对财政投资项目而言,项目全寿命周期时间长,整个过程涉及发改、国土、规划、环保、财政、建设以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为提高财政投资项目管理效果,应该理顺财政投资项目管理各部门的之间的关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完善决策机

制,使各部门做到沟通顺畅、信息共享,有助于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快工程进度,保证财政资金合理高效使用。

(二)利用财政评审专业技术优势,强化项目管理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预算法》及《关于是充分发挥预算评审中心职能作用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的新要求,财政评审工作应按要求将事前评审融入部门预算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财政项目评审机制。以项目估算评审为龙头,从源头开始控制项目成本,全面推行

工程项目从概、预算到竣工结、决算的全过程跟踪评审制度,建立“先评审,后安排项目资金,先评审,后拨付项目资金”的工作机制,开创财政项目管理新局面。一是明确(概)预算评审内容。即明确项目实施方案、规划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环保等有关政

策法规的规定,是否具有可实施的条件;项目资金支出内容、资金的大小和建设项目的标准是否合理;项目清单子项,计量单位、数量标准是否准确。从而强化项目投资管理约束力,有利于形成项目投资事前控制标准。二是明确项目评审环节。审核重点由结算逐步向前

移到设计方案、概算等影响项目投资额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设计概算进行评审,出具概、预算评审意见作为发改部门审批项目可研及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项目清单和预算控制价审核,避免高估冒算;在资金拨付环节,继续通过项目实施造价的动态监控,确保评

审结果在资金拨付过程中的作用,监督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三是强化评审结果应用。对已评审的项目的结果按专业、类型、标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数据库,通过价格信息资源共享,对类似工程或同期工程提供依据,为优化方案,节约项目资金提供技术支

持,为投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四是转变评审观念。一方面充分发挥评审人员在工程技术、项目管理和财务核算的优势,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度。其次加快专家库建设,通过向各部门、行业引进、聘请专家的方式,组建一支专业面广、业务水平高的专家队伍,夯实评审基

础。另外,按照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思路,对一些财政投资项目,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进一步提高评审效能。

(三)以项目绩效评价管理为手段,促进财政项目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近年来,绩效评价工作逐步纳入财政支出考核范围,得到各项目管理部门的广泛认同。对此,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监管制度,从确定绩效评价目标,设立、细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对财政投资项目从事前、

事中、事后进行评价考核,促使各项目管理部门工作思路真正转变,把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的重点放在绩效考评上来。一是项目部门申报绩效评价目标。从财政投资项目绩效内容入手,按照项目基本建设情况、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及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基

本要素申报绩效评价目标,针对申报内容,财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参与,从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四个方面提出审核意见,依据审核意见初步确定指标体系。对项目部门不申报控制目标或者申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安排项目

财政资金。强化项目实施部门的责任主体意识,引导部门树立绩效观。二是确定细化指标体系。根据收集到项目资料进行分析,从项目建议书阶段至生产运营阶段构建尽量细化的指标体系。通过向专家发函或通过第三咨询机构数据库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在正式全

面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前,应先试评,根据试评结果对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比重进行调整,使指标趋于完善。三是建立完善评价监督机制。在规范绩效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部门自评制度,每年对部门绩效自评的相关情况进行通报,财政部门对重点项目管理部门自评按比

例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并建立健全问题的通报、公开、整改落实制度。对未公开项目绩效评价有关信息的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介、提供意见反馈专用电话和电子邮箱,与受益群体保持多渠道沟通。提升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同时增强绩效评价的约束力。四是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对每年的绩效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汇总,对财政资金财政使用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和判断。将项目绩效管理和与资金分配有效结合起来,作为政策调整和资金安排的依据,同时把一些可以借鉴的项目绩效评价

形成案例,做好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基础工作,促进项目成本控制的标准化建设。

(四)创新监管新理,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

一是树立服务型监管理念。为适应新经济新式的的需要,项目监管需转变工作观念。以每年的重点监管的项目为基础,创新监管模式,从监管型向服务型转变,做到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做好服务,提高政府投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仅在拓宽监管渠道

,丰富监管手段,从监管实践中总结好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深入调查研究,找出规律,提出解决监管中发现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创造性的开展监管工作。二是强化依法监管理念。项目监管工作要立足于依据法律和制度履行职责,避免随意、主观的态度,实现程序、规

范的监管形式,确保监管的过程和形成的结果客观公正。在违法违规执行的问题上,要依据清晰,标准到位。三是创新信息公开形式。完善社会公示制度,对项目投资各参建单位的工作业绩、信誉进行公开,发挥人民群众及社会各阶层的督导功能,同时建立政府问责制

度和诚信黑名单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市场的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允慧.评审工作转型的几点思考[J].财政评审,2014(02).

第10篇

政府投资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集中性投资,是社会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机制仍不完善,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确定我国市场经济下政府投资的职能定位,一方面需要了解和借鉴国际经验;另一方面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胶西镇位于胶州市西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庄,6.2万人。同(江)三(亚)高速公路胶州市出入口、胶新铁路胶州市货物中转站就在胶西镇镇内,胶王、胶高、朱诸等省道横贯全镇,是连接华南、华北、西北、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长期以来,政府投资项目一直是由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依靠其特有的行政权力和职能来管理和运作。政府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业主,对政府投资项目从投资决策、资金调拨、落实施工企业到建成交付使用全过程实施直接管理的模式。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政府投资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财力保证。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府投资的重点应该是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节能减排、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支持自主创新等四大领域。

(一)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内三农工作的总路线,也是各级政府支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工作主轴,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我国城乡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切实承担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在资金安排上确保存量逐步调整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增量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新农村建设,胶西镇坚持“二十字”方针,大力进行“五化”建设,到目前,全镇完成道路硬化面积达35万平方米,美化面积达2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美化墙体10万平方米,建成垃圾池80个,配备垃圾桶300多个,总投资达1,500多万元。对投资工程实行专业化统一管理,按照“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分离的原则,建立职责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运作机制,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

(二)支持节能减排,促进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奋斗目标,并强调要“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节能减排关系到能源安全和环境友好,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支持节能减排,胶西镇一直坚持“五项”措施:一是“限”“、促”结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完善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同时,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工程;三是加强管理。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四是大力宣传,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百姓的节约意识;五是政府带头,及时淘汰耗能设备,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办公设施,建设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发挥节能表率作用。

(三)继续支持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服务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和基本要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和战略地位。国际经验表明,公共基础设施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更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

近几年,胶西镇先后投资200万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了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和设施配套;投资400万元,新建了中心小学,修建了中心幼儿园,并实施了学校危房改造工程;投资100万元,新建了老年活动中心;争取投资6,000多万元,对胶王、胶高和二支路三条公路实施了翻新建设,目前三条路已全部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交通和生活。

(四)支持自主创新。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近两年胶西镇约有20多个企业增资扩产,其中如青岛康威化纤有限公司,增资6,000万元,扩建厂房10,000平方米,新上5万吨帘子聚纺项目,该项目的投产填补了省内空白。从青岛市农业部门评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也可以看出,共5家农产品龙头企业,胶西就占了两家,分别是春明和品品好。这两家企业还分别获得了省、市及全国的知名品牌称号,2005年全市仅有4家品牌企业上榜,胶西镇就占了两家,这些成绩说明,乡镇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

由此可见,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政府科技投资的重点领域应包括:知识创新工程、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基础设施、高技术产业化、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及国产化、资源节约技术研发和推广等的示范等。

三、加强监管,不断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一)加强对政府投资的全过程监管。

一是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审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强对政府投资资金使用的事前控制,控制投资领域中普遍存在的“高估冒算”现象;二是通过政府采购和项目年度财务决算审查,严格控制投资资金使用,及时掌握各方面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为财政资金拨付提供参考;三是通过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查,核减各种不合理开支,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项目投资超概算的问题,真正做到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最大的投资效益。

(二)规范政府投资资金拨款管理。

一是要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减少拨款的中间环节,避免挪用和挤占,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及时、足额拨付到建设单位,全部使用在项目建设上;二是积极探索新的拨款方式,比如借鉴世界银行的拨款方式,由财政部门直接将建设资金拨付到具体施工单位。这种拨款方式对于确保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建设单位财务管理。

当前特别要针对近两年国债投资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建设单位财务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促进建设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加强相应的监督检查,扭转财务管理弱化状况。

第11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前言:

近年来,不少地方已意识到对现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较成熟和先进的一种方式就是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

代建制与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委托管理这两种在国际上广泛运用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有着很大区别。代建单位具有项目建设阶段的法人地位,拥有法人权利(包括在业主监督下对建设资金的支配权),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投资保值责任)。而总承包商和项目管理企业都不具备项目法人地位,无法行使全部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因而项目使用单位无法从项目建设中超脱出来。

1 政府工程项目的特征

政府工程项目不同于一般个人或企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政府工程项目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资金来源具有公共性。公众让出一部分权利给政府,把资金集中起来,利用政府的强制力,集中资源的优势来为项目服务,因为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都投资巨大、影响大,产生的效益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利益,所以政府工程项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1 工程项目的非盈利性

这是由政府工程项目的性质所决定的,这种性质就是非盈利性。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般经济组织的投资活动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除政府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以外的投资都会追求高收益的回报,而对非盈利、难以盈利或投资回收期长的工程项目则不会涉足。但这些工程项目又往往是国家或区域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是关系到改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安全的设施,所以政府必须把财政资金集中投资在这些公益性的基础设施上。

1.2 投资大、周期长

政府投资的基础性项目和公益项目一般来说规模较大,建设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介入,任何其他投资者都不可能承受如此巨大的投资和风险。此外,由于投资规模大,这必然导致建设周期长,要求在投资建设之前,必须充分做好建设前期工作,通过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搞好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建设方案。

1.3 社会影响的广泛性.

由于政府工程项目涉及社会公众文化或生活的各个方面,又是花国家或地方财政的资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纳税人的钱,涉及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1.4 审批程序的严格性

相比企业或者个人投资者来说,政府出于在纳税人中树立廉洁高效的形象,保证政府工程项目的效益,一般采取更严格的管理程序。这主要表现在:要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报批手续、严格执行建设程序、严禁挪用政府投资、财政部门要执行项目评审程序等。

2 代建制在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背景及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基本上都是由使用单位通过组建临时基建班子(如基建办、工程指挥部等)进行建设管理。这些基建班子通常缺乏应有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经济等相关背景知识,不完全清楚投资规律和基本建设程序,不能掌握并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因此,难免出现各种管理不善的现象,如决策不够成熟、随意调整方案、前期及实施阶段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工程建设周期长、工作效率不高、投资效益低下等。同时,基建班子一般在项目建成后随即撤消,在建设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不能转为技术资源供其他单位或后续项目借鉴。在此情况下,一些地区逐步开始尝试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

1993年,厦门市在深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通过采用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将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的政府投资项目委托给有实力的专业公司,由这些公司代替业主对项目实施建设,并在改革中不断对这种方法加以完善,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项目代建制度。2001年7月,厦门市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上全面实施项目代建制;2002年3月,开始在土建投资总额为1500万元以上的市级财政投融资建设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中实施项目代建制度。1999年初,上海浦东咨询公司受原上海市计委委托,全过程建设上海市收教收治综合基地项目,开始了上海市财政投资项目以代建制形式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建设的试点。

3 完善我国建设项目代建制的建议

代建制是地方政府在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模式中的一项制度创新。《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但从各地实践看,对代建制的认识和做法还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提出完善代建制的建议。

3.1 代建机构以常设性事业单位为主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单位的组建或选定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组建常设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建设管理机构和选择社会中介性质的项目管理公司。这两种方式各有所长,相对而言,第一种方式即组建常设的事业性质的建设管理机构更为可取。事业性质的建设管理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项目建设实施中并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为政府把关和节约项目投资资金的责任心相对更强,更适合充当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责任主体或项目法人。而通过第二种方式选定的代建机构均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经济实体,项目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有利益关系。如投资规模越大,其获得的项目管理费可能越高,因而为政府把关和节约项目投资的动力“天然”不足。设立事业性质的建设管理单位,并由其作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责任主体和集中统一建设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特别是工程发包方分散的问题。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设备采购等工作或任务的发包方不再是临时性建设管理机构或项目使用单位,也不是投资、建设、财政或行业主管部门,而是专业化的代建机构。而通过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代建政府投资项目的模式,不能解决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或工程发包方分散的问题。如由谁作为发包方与社会中介服务公司签订代建合同,是临时性建设管理机构、项目使用单位,还是投资、建设、财政或行业主管部门的问题。由于没有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分散的问题,选择社会中介服务公司作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机构的作法显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从各地实践看,实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地区(城市),绝大多数选择组建常设性事业单位的方式。

3.2 项目范围“基本集中”。“抓大放小”常设性代建机构承接代建项目的范围,应与该机构的规模相协调。但从各地实践看,不同地区代建机构承接代建项目的范围差异较大,而且界定不很准确。如深圳市工务局负责“除规划国土、交通、水务、公安、教育五个系统外政府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基本集中:原则上,公益性项目及以社会、环境效益为主的准公益性项目均应纳入代建范围;对于建设任务较重、且具有相应项目建设管理机构或有特殊要求的交通、水利、林业、国防、公安等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可暂由相关部门继续承担建设管理职责,或设立项目法人并由项目法人负责项目全过程管理;其余项目,包括政府出资建设的市政工程、党政单位办公和业务用房以及科教、文、卫、体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原则上均应纳入代建范围。“抓大放小”:每年政府投资项目很多,且投资规模相差很大。代建制作为一种新的建设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上述几个部门以外的政府投资项目,全部纳入代建范围的难度也可能很大,至少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撑。鉴于此,纳入代建范围的项目的投资或建设规模最好在一定限额以上,各地可自行确定限额。

3.3 代建职责涵盖全过程

从国内实践看,不同地区常设性代建机构的职能界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借鉴国外设立代建机构的经验,总结国内一些地区的做法,建议按照“尽量全过程负责”的原则,设定代建机构的职责。包括:

3.3.1 参与或主持“无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的策划、项目建议书编制,主持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不包括单独成立项目法人的项目)。

3.3.2 参与代建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编制;根据项目使用单位对使用功能的要求,主持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

3.3.3 根据投资主管部门下达的政府投资计划,组织施工图设计与审查,编制项目总预算,并报投资主管部门核定。

3.3.4 负责项目招标投标、委托监理、签订合同、质监登记、安监登记、开工报告报批和施工报建等施工准备。

3.3.5 负责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的协调和监管,包括组织投资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加的现场签证(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内容及工程量的增加)和设计变更。

3.3.6 负责编制项目的结算、竣工决算并送审,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办理产权登记和资产移交手续。

3.4 人员规模适度扩大

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代建机构的规模都较庞大。如香港工务局,下辖7个专业署,拥有约2万公务员;加拿大的公共工程和政府服务部,下辖5个地区办公室,共有1.4万公务员;美国负责公共建筑建设和管理的联邦总务署,其工作人员曾多达4.5万人,目前仍有1.4万人。

而目前我国实行政府投资项目集中管理的地区,代建机构的规模普遍太小。过小的规模对这些代建机构有效或高效履行建设管理职责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一个专业人员有效管理工程的能力和精力有限,既定人员规模的代建机构的管理能力也有限。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各地设立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机构的人员规模明显偏小,而承担的建设管理任务普遍偏重。今后应该逐步扩大代建机构人员规模,或至少在事业经费核定上适当加大投入,使其能聘用一些非事业编制或临时性的专业项目管理入员。

第12篇

【关键词】投资;企业;政府;改革q

一、投资管理体制现状

投资管理包括政府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管理和对政府自身投资行为的管理两个方面。当前,各地政府对企业投资管理是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进行的。对企业投资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对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一律实行核准制。现行企业投资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审批环节多。一个企业投资项目从申请到竣工验收,审批流程涉及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水利、消防、卫生、气象、地震、安监等20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按法定时间计算,至少需要310个工作日;二是审查内容繁。很多部门在办理各自环节时,除规定材料外还要求企业额外提供其他材料;三是审批自由裁量权较大。一些事项审查标准不太清晰,审查行为主观随意性较大;四是前期工作耗时长。一些审批事项中,自由裁量权较大,难以约束在法定时间内完成,有的审批部门甚至以人手不足为由擅自延长办理时间;五是部分审批事项变相收费。有些中介服务机构是隶属审批部门的企事业单位,搞独家经营、垄断经营;六是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

目前,政府对自身投资行为的管理仍沿用传统的审批制。一个政府投资项目需依次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现行政府投资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政府与市场范围边界不清,政府投资“缺位”和“越位”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政府投资不恰当地进入商业地产等一般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另一方面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政府投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投入不足问题;二是政府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过程缺乏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公开透明、科学民主程度不高;三是政府投资资金管理部门化、零碎化,政府投资事前没有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投资规模和结构说不清楚,难以做到“看菜吃饭”,实行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四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不专业,建设实施方式单一,个别项目“三超”现象严重,投资效益低下;五是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缺失,投资失误没有纠偏制度保障;六是政府投资补助管理灵活性不够,投资安排与实际需求脱节,基层政府和项目单位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优化安排、调整使用。

二、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在新一轮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中,建议按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一方面,要系统性、全流程改革企业投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构建市场开放公平、规范有序,企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政府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的新型企业投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合理划分审批权限;加强政府投资计划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全面推行代建制;建立完善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效益,构建决策科学、执行有力、责任清晰、监管到位的新型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三、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建议

(一)针对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1.试点取消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允许个别地区先行先试,为全国做压力测试。对试点区域内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分类改革,其中不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改为备案管理,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具备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项目改为竞争性配置,从而形成以备案制为主的企业投资管理体制。

2.改革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简化企业投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备案手续,推行网上在线备案,所需提供的书面材料全部改为网上报送,逐步实现足不出户办妥备案。备案系统与工商、公安等系统联网确认企业信息的真实性,项目是否予以备案的信息即时发送企业并同时送各有关部门。企业应如实填报备案内容,并对备案信息内容真实性负责。制订出台全国统一的备案政策法规,杜绝变相审批,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备案制。

3.实行公共资源竞争性配置。创新管理,取消暗箱操作。对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经营性项目,将原实行的“先到先得”做法改为政府通过制定规划,确定开发建设总量,做好重大项目布局,明确技术标准、准入条件等,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投资主体。各类企业公平竞争取得开发经营权,依照约定自主开展投资活动。政府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一视同仁的投资环境,为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创造条件。

4.强化规划体系的指引作用。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管理,增强规划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深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扩大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在产业政策、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衔接,明确建设总量目标、区域布局和开发时序,实现投资建设“一张图”管理,指引企业开展投资活动。

5.优化企业投资审批流程。按照“凡是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达到管理要求的,凡是能够通过事后监督达到管理目的的,凡是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和行业自律达到管理效果的,一律取消审批”的要求,政府各部门重新梳理现行政策,改革传统审批模式,建立高效便捷的“并联”办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引入法定机构,把大量繁琐的报建和验收事项逐步标准化、规范化和便捷化。

6.建立“指导、服务、监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按照政府依法行政、企业自我约束、社会协同自治的原则,使企业成为投资项目决策的主体,政府成为监管的主体,逐步实现管理主体由以政府为主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管理转变;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管理方式由行政审批向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转变。

(二)针对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1.科学界定投资范围。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建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凡能够由社会投资建设的项目,尽可能利用社会资金建设。

2.健全投资决策机制。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公示和听证制度。项目审批决策前要求经过符合资质要求的工程咨询机构的评估论证。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项目,在审批决策前面向社会公示或组织听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充分发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参与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决策,创造条件让群众监督政府,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3.加强投资计划管理。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平衡、保障重点的原则,编制统一的政府投资计划,合理确定政府投资规模和方向。政府投资计划须报同级人大审查批准。政府投资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缺乏法定理由,未经法定程序,报经法定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变更,确保政府投资计划有效执行,实现政府投资有计划、资金有预算、审计有依据。

4.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合同管理、项目法人、资本金等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实行项目建设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管理等负责。对政府投资新建、改建、扩建的非经营性项目全面推行代建制。严格执行无现场签证管理制度。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建成并符合验收标准的,应及时组织验收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和项目后评价制度。

5.严格投资责任追究。制订出台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管理制度,以项目建设单位为监管追责重点,将政府投资责任落实到项目建设全过程和所有涉及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及人员,实行项目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由纪检监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实现政府投资责任清晰、追责有据,建立健全政府投资监管体系。

6.改进补助管理方式。将中央和省级政府各类投资补助资金安排,由现行事前审批项目改为确定投资目标、原则和标准,并纳入同级政府投资计划,由市县政府按照政策导向和资金管理要求分解落实到项目,中央和省级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发挥市县政府主观能动性,强化项目单位责任。

参考文献

[1]马秀岩.投资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晨.中国投资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司.投资体制改革[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