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生学习方法

时间:2023-06-01 09:4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学习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学习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学习方法;现状分析;指导;实践

一、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

“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是当前小学教学中的不良现象。一方面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加班加点,频繁考试;另一方面学生则疲于应付,逐渐厌学,并产生了依赖性。以致于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呆滞,甚至因为学习难度加深,完成作业压力大,学生学习热情不断下降。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教学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忽视学生这个最具有丰富个性的能动主体;在教学中只重视了对教法的研究,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的研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已经不只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这就为我们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高瞻远瞩,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观点。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眼光独到地提出了“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就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办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学习方法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我们总结出以下的学法指导的方法:

1.鼓励主动学习,给学生尝试,摸索学法

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传授知识的任务将事半功倍。过去我们的教学活动大多是教师按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和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教师几乎包揽了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而没有学习者主体的参与,真正的学习就不会产生。所以我们在探索中,就注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积极地尝试,摸索学法。针对一些比较浅显的课文、短文时,也可以安排学生讲授,授课的学生准备得认真细致,听课的学生即羡慕又津津有味,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生活的舞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让他们体会到了自己设计学法,参与设计的无穷乐趣,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关系。

2.提示方法

教师运用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习过程,会对学生掌握学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学法理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练有方向,学有方法。

首先,我们注重抓提示学法的“火候”,即激发掌握学法的兴趣。这从非智力因素考虑,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其次,注意从学习成功的学生经验中筛选,让学生互学方法,使学生随时随地、多种途径地明确学法。再次,抓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重点指导。例如,我们注意到学生在应用题审题上,对题意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直接理解或机械理解上,不善于间接理解,灵活理解,常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意。如应用题“小红有8个苹果,比小明少2个,小明有几个?”这题有哪些条件,学生总说“第一个条件是小红有8个苹果,第二个条件是比小明少2个”。这里学生对第二个条件的回答就不够深入,不能进一步地反映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也反映出学生没能完全领会题意。准确回答应是“第二个条件是小红比小明少 2个苹果”。如果这里匆匆而过,久而久之,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会滋长学生思维的惰性。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的讨论,使学生的理解很快加深了,也让学生知晓了思维的角度选择得当,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3.总结评价,实现学法的内化

有评价,才能辨别方法的优劣,以利扬长避短,完善学法;有总结,才利于使学法示范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启发学生发现了好的方法,如何及时提倡;遇到不当的学法,如何及时纠正。每堂课结束时,我们在对知识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习方法也回顾归纳。把零散的,点滴的学法总结起来,组建示范性的学法系列,让学生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乃至学习品质。

4.给以学法应用的快乐

第2篇

摘 要: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应该只是向学生传授语文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注重小学生语文方面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正确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都明白,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单一地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所要重视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抛砖引玉,让示范引路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受学生年龄的限制,都有一个知识认知的过程,均由感性认识过渡为理性认识。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在上课中,我们语文教师以强压灌输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结果学习的效率特别差,学生像机器一般,被动地工作着,不能自主。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如抛砖引玉一样,给学生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让学生通过师者的示范性指导,从教师的教学中知晓学法,接受学法。教师示范学法时候,应该做到目标清晰,层次面明确,而且难易适度,便于学生把握。

二、指导归纳,让认识上升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他们的感性认识得到了一定的积累。此时,还需要我们教师的指导与归纳,达到学生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目标,这样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会逐步深入,向掌握语文技能方法的目标迈进。所以,当我们所教的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程度之时,我们师者便要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及回顾,让学生在小结及回顾之中去探索、去发现、去领会学习方法,再协助他们将感悟到的语文学习方法小结归纳出来,使他们对语文学习方法的认识更加到位。

三、自主实践,让学法转化

历经前两个环节的指导训练,学生已经对语文学习方法有了一些经验及方法,只是学习方法作为一种自身掌握的本领,既要凭借语文教师的传授、指导,又需要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开展。因为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训练活动会让学生加强方法的掌握,更能够让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为此,以上学习方法的学习并非学习方法指导的最终目标,只能说是一个开始,一个起步,在此方法掌握的基础上还应该给学生自主实践的锻炼时机,使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巩固学法,将学法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最终变为学生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词汇记忆教学 改进方法

语言学同小异,无论是汉语学习还是英语学习,词汇的记忆都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英语的词汇相当于汉语的词汇,我们都是从学习词汇开始,再运用词汇进行语言组织,构成句子,然后才能与别人沟通。由此可见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国的学生学习英语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再加上各个学科对小学英语的要求提高,促使小学英语教学向素质教育看齐。然而,目前小学英语词汇教育并不能满足英语学习的新要求,所以需要改进方法,弥补现阶段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不足。

1.目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状态

1.1机械化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加深小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印象,仅仅让小学生进行机械化的跟读。这种方法对小学生理解能力要求不高,看似是一种快捷的词汇学习方法,实际上这种机械跟读的方法不利于小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也不能提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能让小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真正含义,自然不能满足小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要求。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隐藏着极大的负面因素。

1.2不全面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现在大部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仅仅让学生记住英语单词,并不注重学生是否将词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并不能用学到的词汇造句,更别说进行英语的日常交流。这就是小学英语教师只知道一味地讲解英语词汇知识点,而不重视“听说读写”即英语实际运用的后果。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不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小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词汇记忆加深的过程,缺少对词汇的练习和巩固,我们之所以能学好汉语,是因为我们每天在说,在对汉字词汇进行巩固练习。我国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只知道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并没养成自学的习惯,一旦离开课堂和老师,就不能自己学习英语词汇。

1.3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兴致不高

在小学教育启蒙阶段,学习兴趣是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形成及保持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至关重要。但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枯燥的课堂,让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小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2.改进小学英语词汇学习效率的对策

词汇对于英语学习十分重要,现阶段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以下的几个方法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为了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效率,一定要将以下方法付诸实践。

2.1应用适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正确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实现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如让学生在记忆英语词汇时运用谐音记忆的办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记忆英语词汇等,丰富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英文版的动画、发一些英语图画卡片来丰富课堂。学校要完善教学的基础设施,为小学生营造学习运用英语词汇的环境,如定期举行英语类活动、开办英语角等。

2.2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学习能力

由于教师固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低下。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各自独特的词汇学习方法和策略,如借助词典协助记忆词汇、和同学一起做英语词汇接龙的小游戏等;还要培养学生自觉复习巩固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温习旧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复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将词汇运用到交流中,在词汇学习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造句能力。

2.3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

兴趣的提高是教学方式改变的附属产品。小学生都是孩子,都对新鲜事物存在极大的兴趣,教师在小学英语词汇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引入新事物,如为学生提供英语语境、用图片和动画片辅助教学等,便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小学英语词汇的效果。

3.结语

要改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在面对小学词汇教学这一门科学时,教师要做出改变,引导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学校要全力支持英语词汇教学,完善教学的基础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词汇学习环境,让英语词汇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盛桂娟.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策略初探[J].辽宁教育,2013(3):62-64.

第4篇

摘 要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将有利于激l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的时候,教师就指导他们掌握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受益非浅的。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习惯培养 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7-0024-01

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认为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必须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教给好的学习方法。本文就我在小学英语教学实际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1.《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小学英语教学要具有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英语学习方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益。比如正确书写的习惯,课堂上听录音的习惯,平时大胆说英语的习惯等等,这不管是对学生的考试还是以后出社会都是非常有用的。

2.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学生对它感兴趣,他们才会享受学习的欢乐,从而更加热爱学习。对英语而言尤其重要,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小学生刚刚接触到英语这门学科,既新鲜有好奇,又怕学不好,这是很自然普遍的现象。因此要着重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因势利导,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他们领进英语这扇大门。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他们才会去好好的学,争取做到最好。

3.在平时用英语不断地交流中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今后学生学习英语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交际,而英语学习语言交流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平时用英语不断地交流中逐步提高。但一口地道标准的英语口语需要很好的英语基本功。这些基本功体现在语音、语调上。学生要想学到标准的英语就只有从基础抓起。虽然在以后的学习中通过交流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但如果小学英语学习中没有很好的习惯培养和方法,所费的时间是很大的;若有了好的习惯培养和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将字母教学和音标教学相结合。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因此如何教学好音标非常重要。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将字母教学和音标教学结合起来。比如说,在教字母D的时候就将它的音标写出来/di:/,然后将此音标分成/d/和/i:/两个教会学生发这两个音标,再将两个音标象拼音一样拼起来就得出了D字母的发音。这样学生学会了音标也学会了字母,还学会了如何拼音标。26个字母教学完毕音标也基本教学完毕,达到一举几得的效果。

4.教授英语学习方法,避免学生的两级分化。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放在应有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就是起始年级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它是避免学生的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学生适应英语新学法的开始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为了使小学生开好这个头,我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和复习巩固工作,并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和复习的方法,如何记笔记,如何听课的方法,也避免了分化的扩大,增强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也喜欢自己的才华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积极发言,喜爱表演,这给今后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内在潜力的正常发挥和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丰富了词汇量,增强了重点、难点的巩固率。教师要给那些实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请一位成绩好的学生做小老师,进行“一对一”帮助。

第5篇

一、转变观念,变教学为导学

要突出“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必须确定“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的任务来完成,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关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该引的引,该点的点。以往那种注入式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和程式化,小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语文成绩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处于听众的地位,即使有时能举手回答问题,也不过是配角罢了。因此,要破除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的做法,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树立相信学生的意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小学生,让学生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进程轨迹。从而达到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境界,使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有收益,提高素养,让学习过程辉煌。

二、激发小学生兴趣,使小学生主动去学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以前便先去把铁打热……一个做教员的人在传授小学生知识之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小学生渴求知识。”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之母。”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倍功半。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方法,做好导向作用,让小学生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借助课件展示――老师漂亮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让小学生对比,直击课文内容: “孩子们,谁的住宅大?漂亮?”生:“老师的漂亮。”师:“对,可老师的住宅一点也不出名呢,出名的却是蟋蟀的住宅。老师还真有点不服气呢,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蟋蟀的住宅,看看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独特之处,好吗?”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就顺即引导小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这节课中,我一直让小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我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先知道蟋蟀住宅出名的这个结果,再寻求出名的原因。这样,小学生有了一种强烈的自主探索的欲望。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愈来愈浓,真正使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三、指导学法,让小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学会自己学,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中,要改变学习的被动状态,有意识在教给学习方法,使小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指导小学生学会不同的学习方法,其目的之一在于教给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授之以渔,也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多创施展才能的空间

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小学生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更要善于创设条件,为小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应该给小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小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使小学生更多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小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中,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开展小组合作时,我认真编设学习小组,按座位就近四人一组,按学习能力有机组合,指定组长负责本组学习讨论活动的开展,发挥“小能手”作用。集体交流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四名成员先后分别汇报发言,也可以先由组长主要发言,其他成员补充。这样,让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更多了。

另外,我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开展制作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故事会、诗歌朗诵、词语接龙、口语交际课等,同时指导小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提议学生广泛阅读文学、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让他们在书本和报纸,甚至网络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从中学生可以得到丰富的知识。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巩固,自主学习得到了延伸,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练习,多活动,增长知识,开拓知识视野的平台,发展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感受成功喜悦,让小学生乐学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小学生有所获。在教学中,我采用分层式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快乐地学习。

六、培养小学生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小学生自学能力贵在坚持,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能一步登天,切忌一暴十寒。要做到逐步引导,长期坚持,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学习方法

有效学习方法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与保障。在学习中掌握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极为重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般不会认真思考和分析,思维较为单一,也就是缺乏自己的思想与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依据实际来指导学生掌握实用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我结合教学实例对数学有效学习方法谈谈看法。

1.兴趣激发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与知识入手来创设符合其兴趣的情境。所以,在实施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数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小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相互联系起来,让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形象而直观,从而激发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其能够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而且是教学的难点。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设计: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框架并告诉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再让学生们说出其面积大小。随后,我捏住长方形框架中的一组对角往外拉,这时,长方形就转化成为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教师再进行提问:同学们能够说出其面积是否有所变化?学生甲的回答是:它的面积不会改变,依然是6平方分米。学生乙的回答则是:它的面积改变了,要比5平方分米还小。这时,我并不急于肯定或者否定两位同学所作出的回答,而是为学生留下了一个悬念: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究竟是多少?应当如何得出?按照小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他们必然会积极地探求其中的奥秘。通过创设这一情境,他们自主积极探讨,并得出结论。如此一来,他们的求知欲就被强有力地激发出来了,这样的学习成效要比老师生硬灌输公式要好很多。

2.倾听学习法

现代心理学证实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非纯认识之过程。学习主要包括了认识与情感等两个不同方面。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智力因素具有信息加工的重要任务,也就是对信息实施感知、加工与应用等。它能让人类所积累的经验真正转换成为个体性知识结构,这属于主体性的操作。另外,非智力因素具有信息选择之重任,也就是对信息实施鉴别与筛选,当学生认为其有趣而有价值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加以吸收。反之,这就是为何一部分教师不断加大知识的信息量却难以真正让学生接受的原因所在。所以,非智力因素发挥了定向、维持与调节等作用。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一般都较为枯燥、抽象而乏味。因为其缺乏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故事情节等,所以难以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对于学生的认数与记数等,我引用了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和有趣故事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为了使学生能够记住1至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下面这个顺口溜:1如粉笔,2如鸭子,3如耳朵,4如旗子,5五如钩子,6如口哨,7如锄头等。以此来帮助小学生记住字形,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学习方法,从而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习方法变革的过程中,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其理解数学知识极为重要,以上生活经验不但数学现实,而且是其通过经验来经历一个具体到逐渐抽象活动之过程。因此,要让小学生学会通过自我观察与分析来找到其对于社会与数学的认识历程。如此,自然也就能找到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游戏学习法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而游戏正好符合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书本教学内容,合理地采用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教学中探索与运用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游戏当中学会求知、做人、合作与交流,在游戏学习之中品味到成功之乐趣,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为其学习数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小游戏,让他们能够在数学游戏之中学习,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就在教学中开展过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让一位同学充当鼓手,用布蒙住其眼睛,而其余学生则在十分急促的鼓声当中依次传出同一个信封,其中有一些数学题目。当鼓声停下后,信封在哪位学生的手里,就由其抽出信封中的一张小纸条,要求其在读出题目后在短时间内进行回答,而其他同学则用手势来判断是对还是错。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课堂上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同学们在兴致勃勃地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时还满足了好动与好玩之心理需求,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再如,我在教学“乘法”时,先做了一个“看谁算得既对又快”的游戏。我先出示题目:2+2+2,3+3+3,4+4+4……学生觉得容易,争先恐后地进行抢答。正当他们为自己的神算而得意时,我再增加算式当中的相同加数。这样一来,题目就变成了:2+2+2+2+2+2+2,3+3+3+3+3+3+3……学生们顿时觉得这太难了,我在这时就很快地说出了结果。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是怎么算出来的,从而带着疑问进入到“乘法”的学习之中。

4.电化学习法

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而对于具体而形象的实物比较有兴趣,这是由于具体而形象的内容直观而生动,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电化教学来讲课,就能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能让他们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从而弥补传统教学形式之不足,让抽象而枯燥的内容变得十分容易理解与掌握,并且取得了传统数学教学方法所难以取得的理想效果。在教学当中,通过应用电化教学,能够化难为简。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通过多媒体画面演示小熊运南瓜的情景,第一次运的是四个,第二次运来的是三个,一会儿又运来了三个,小学生依据画面就会十分容易地写出算式:4+3+3。这样一来,不经过教师的指导,他们也能正确地掌握连加运算,全过程就如同水到渠成一般。又如,在教学“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了大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并运用课件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些图形所牵涉的范围十分广,既有蜻蜓、蝴蝶、蜜蜂等动物,又有向日葵、玉米、花朵等植物,同时还有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漫画。通过认真观察以上形态各异的图形,吸引学生认真探究以上图形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由此可见,电化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之兴趣。

5.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有效的资源,从多元化的视角来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要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思维能力出发,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够掌握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来优化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让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教学评价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有着全新的改革,对新型的教育教学都比较提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教师可以在评价结果中,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学生的不足,着重培养学生的优势所在,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优秀信息技术人才,使社会得到良好发展。

1发展性教学评价内涵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对小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发现小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将独有的个性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有信心,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培养,使其可以更好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民主眼光看待学生,不仅奖励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还要鼓励学习较差的学生,评价的全过程都要实行公开、透明。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信息与知识初步积累的时期,发展性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是最为合适的,教师可以根据发展性教学的需求,对学生加以严格的监控,在此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性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授课态度有着较大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身的特性,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展性教学就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使教师可以适时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小学生能够良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良好作用。

2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评价教学应用策略

2.1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实际操作课程是较为重要的,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任务,所以,教师在设置授课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较为简单的基础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信息技术《电脑能干什么》一课时,要为学生讲解如何从计算机中获取知识,如何查找学习资料,在此之前,教师必须教授学生操作过程,此时,教师就可以应用发展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评价,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习惯,教师并不是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是要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加以了解,对操作不合理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1]。2.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加以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方法加以评价。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信息技术《大小写字母混合输入》一课时,首先,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保证学生对知识掌握良好的基础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输入字母的过程中,有没有按照教师所安排的方法进行输入,发现学习方法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立即对其进行纠正,保证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其自身发展。另外,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一阶段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字母输入比赛,要求学生以最好的输入形式进行输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程的监督,选取输入方法较好、输入速度较快的学生进行表扬与奖励,发现输入方法较差的学生,不要对其进行惩罚,教师应该适当的鼓励学生,使其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增强学习信心[2]。2.3重视系统性评价: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发展性评价中的系统性评价。目前,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注意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效率,但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记录,很容易忘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系统性评价方法,例如:教师在网络系统中,创建学生记录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效果,将学生的进步情况加以记录,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对每名学生制作教学计划,阶段性的对其进行考察,教师可以凭着对学生的记录,考察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归纳多数学生的错误性学习,教师要利用所掌握的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考核方法,考试卷只作为成绩判定的基础,教师也应该将学生的进步情况纳入到成绩判定中,学生的考试成绩要以信息档案形式公布,在表现较好的学生信息档案中,添加一些新颖的文字与图片,以达到表扬的目的。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其学习的信心,避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造成不必要的后果[3]。2.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还要重视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准备好课程的结构,在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做总结,使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反思,同时,教师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对彼此的学习进行评价,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另外,教师可以适当邀请家长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家长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之后,可以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关注,有利于发展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4]。

3结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用发展性评价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迟建华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朝阳小学

参考文献

[1]劳旭艳.整合信息技术资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实践应用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4(33):75-75.

[2]张成.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29):98-98.

第8篇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厌学情绪成因分析

枯燥的学习、繁重的压力让许多小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过早承受了巨大压力,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厌学情绪,这些方面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小学生语文厌学情绪主要与四个方面有关。

1.学生学习环境缺乏良好氛围 小学时期属于学生情感的发展时期,他们对外界的各种反应表现比较敏感,思想观点、情感情绪受外在因素影响的概率也较大。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厌学情绪,与教师没有能够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有着密切联系,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环境的温馨,直接影响语文学习兴趣。

2.学习方法不足影响学习情绪 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效率很高,成绩进步很快,但也有些学生时间花的不少,精力也很足,但是学习效果却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这让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厌学情绪。造成学生学习成绩难以快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只注重了学习时间精力的投入,而忽视了方法技巧的研究,属于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导致学生厌学。

3.语文学习分层目标未能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兼顾学生差异,为学生打造量身定做的教学体系。而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教学要求一刀切,教学模式大呼隆,没有能够紧密结合小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设置量身定做的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语文课外活动开展空间狭隘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学科,结合课堂教学要求和学生培养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巩固学生知识理解效果,提高能力培养水平。但是有些教师一贯奉行时间战、题海战,将学生的课外时间都运用于做习题,没有因地制宜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与压力下会感到身心疲惫,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二、采取针对措施,化厌学情绪为乐学动力

面对各种因素形成的厌学情绪,广大语文教师不能气馁悲观,要深入分析研究,制定突破措施消除学生心中消极的学习情感,增强积极上进的学习动力。

1.以良好情感氛围感染学生 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一方面,教师要从自身教学情感、态度语言动作等方面着手,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使得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激励促进的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发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与成功,多表扬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这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有效路径。

2.以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没有掌握技巧方法,效率必然低下,对学生学习情绪影响较大。对此,教师应当强化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更好更快更有效学习的路径。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从各类教学刊物中搜集学习的好方法,如知识点系统归纳记忆法、五步预习法、课堂听讲五要、课后复习三步走等不同的学习经验技巧,经过稍加改造以后推荐给学生,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符合语文学科特点,这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具有积极影响。另外,笔者还强化学生现有知识技巧技能的提炼,无论是优秀生还是中等生,他们或多或少都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技巧,教师可以组织大家谈一谈学习的经验,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相互吸收借鉴,共同促进提高。

3.以分层教学要求兼顾学生 导致许多小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与教师不切实际的要求有关,特别是过高过难的学习要求,对班级语文学困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最为明显。教师应当兼顾学生发展差异性,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过关考核等各个方面都要兼顾到学生的实际差异,尤其是学困生。笔者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设置为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兼顾学生差异,每一个层面的学生学习要求都以各自的教学目标层次为基础,着力打造学生人尽其才和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这些方面的分层要求,既全面兼顾了学生发展差异,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可以依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不同层级学生完成自身学习要求之后,教师要进行表扬鼓励,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提升,让他们热爱语文学习,乐于投入学习探究,厌学情绪一扫而空。

4.以课外专题活动满足学生 让学生的语文课外活动丰富起来,让他们在课外活动中得到提高,这也是化解小学生语文厌学情绪的重要抓手。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专题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首先在课外活动时间上要予以满足,不得随意挤占,也不得无故取消。其次,在活动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既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难点进行形象化拓展,如开展诗词专题研究,开展阅读分析方法讨论等;也可以组织景色观摩、人物访问等活动,提高学生作文创作能力;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类活动融入语文内容,如作文竞赛、演讲竞赛、手抄小报比赛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9篇

关键词:情感 情感培养 情感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00-01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从直观的、感性的水平向词语的、理性的水平发展。所以教育必须考虑这些特点,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激励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其中,教育工作者不能忽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情感教学。只有教育工作者投入了情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掌握具体的知识。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投入情感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如果将“情感”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运作中,让情感与知识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体的潜质得到激活,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望得到激励,认识事物的思维得到发展,整个课堂教学在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中运作,学习效果必然会很理想。

因此,情感对教学的影响是极其复杂而具体的。情感始终与教学中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密相联系,但它本身并不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内容,而是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因素。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强调智力的发展,但忽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则是片面的。只有满足了学生情感上对于成功的渴望及自尊的要求,才能直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并能使学生的情感品质得以发展与提高。

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的理论分析

2.1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小学阶段历时较长,基本上都是6年的时间,是学生成才的关键阶段。这6年中,随着身体的发育,学生认知水平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按照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分别总结了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1)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性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

(2)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学习常规的训练,中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有所增强。感知能力的发展,注意品质的进步,记忆中有意识记忆能力的提高,都为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使小学生学习方法有了新的特点。中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在直观形象成分增加的同时,抽象逻辑成分开始增加。

(3)高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意义识记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他们初步学会对事物本质特征或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并逐步接近科学的概括。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各科学习的方法、方式、技能和技巧,自觉能力进一步增强。

2.2小学生情感的特点

喜怒哀乐是人的情绪。小学生的情绪表现比较外露,容易激动,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高年级后,情绪的冲动性和受暗示性大为减少,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随着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小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们的情绪状态总体上说是平静而愉快的。

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情绪总体上有以下特点:(1)情绪的稳定性在增长;(2)情绪的内容在不断丰富;(3)情感的深刻性在发展;(4)道德情感逐步发展起来。

3 如何进行情感教学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

向情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善于因势利导,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更要关心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他们学习及其智力的发展。在饱含积极情感的课堂氛围中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情感教学。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呢?

3.1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一些单词的记忆,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实物的演示,或者使用谐音记忆法启发学生,再让学生模仿老师发音。中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充分考虑机械识记法和意义识记法的交叉渗透,直观形象法和抽象逻辑法的自然过渡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小故事,把几个重要的语法或者单词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逐步靠理解来记忆,而不是纯粹的机械或者模仿记忆。高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注意发展思维的抽象逻辑性,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想象。

3.2变换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接受新知识

第10篇

一、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关系

一般情况,小学生年龄处于6岁至12岁,在该成长阶段的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相对较差、辨别能力不高,通常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重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方面。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首先就会吸收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只有当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会自主了解其他语文知识,基于此教师“教”决定了学生学习方向;二是教学方法方面。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什么?不教什么?

1.不单纯教教材知识,教延伸内容。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不单要教授学生语文教材知识,更要为学生讲授一些延伸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吸收、学习延伸知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就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的工作:一是分析该节课程语文知识内容,从而确定出延伸知识的主要方向;二是借助互联网,收集与该课程知识有关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不教回答问题的方法,教学习方法。虽然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此基础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为学生讲授了题目回答方法,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思维受到限制,阻碍了学生发展。因此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教授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讲授完小学语文《动手做做看》一课后,教材“说说写写”部分提出了问题,由于不同学生的表达方式不同,因此教师不应该教授给学生回答这道问题的方法,而是应该教授学生怎样分析这道问题,如何结合文章内容解答出“伊琳娜会如何说”这道题,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3.不教难度较大内容,教主题同化知识。虽然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教学而选择一些知识难度较大的内容,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还会打消学生学习自信心,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可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多为学生讲授与课堂主题同化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语文《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为学生讲授单纯描写风景的文章,避免为学生引入寓情于景文章,从而使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地走好语文学习之路。

4.不教如何避免错误,教怎样正确理解。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如果当学生还没有出现错误时,教师就为学生讲授避免错误的方法,学生不仅会对小学语文知识产生恐惧感,而且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对学生后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讲授怎样正确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理解文章。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布设不同难度的理解任务,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更好、更充实地利用课堂时间。

例如,讲授小学语文《少年闰土》一课时,会为学生讲授人物的分析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在提问前,教师不应该为学生讲授怎样避免错误的分析,而是应该为学生讲授如何正确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文章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

三、总结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语文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所以做好语文教育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语文学习中。

一、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特点

1.主动性

小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学习语言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学习不能成为他们的负担,应当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有一种愉悦的感觉,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切实需求。换而言之,就是将过去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习语言的最终结果同学校将来在社会中的生活条件紧密相连,因此语言的学习方法从本质上讲就是小学生在教室中的生活方式。只有将学习责任从教师转移至学生,学生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学习,使语言学习变得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充满色彩。

2.体验性

在语言学习中,最为突出的风格就是经验。人类之间最主要的交际手段就是通过语言的沟通,实现了人文主义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语文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母语的学习,不单单是一个理性认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蕴含了人格、生理以及情感;学习语言的过程并非单纯的增长知识,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身体、心灵和人格。对语文学习的经验予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经验、知识作为重要资源,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独到见解,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演变为一个极富个性的旅程。

3.差异性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相同的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存在差异性,他们的知识基础不同,学习速度与所学时间也存在差别。在自主学习中,充分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合理地选取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二、激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方法

语文是口语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想要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要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是其最基本的特点。语文学科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想要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必要注重生活化,让他们懂得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并感悟生活,从听、看、感、想、做入手。语文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出发,就激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导入激发自主学习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从小学生喜欢探奇的心理出发,设计一些存在悬念的“圈套”,是激发兴趣的一种灵活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导入方法能够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情境导入、时事导入以及故事导入等。下面就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放弃射门》为例展开论述。

《放弃射门》讲述的是英超利物浦队前锋福勒在比赛中主动放弃射门的机会,尊重公平竞赛的原则。在讲解之前,首先将当年的录像播放给小学生看,伴随着紧张激烈的节奏,那些画面一幕幕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能够让小学生切身感受到当时的场景,比生涩的语言更加生动。小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其内在学习的动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最终收获满意的教学效果。

2.课堂表演激发自主学习

通过课堂表演,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很强的表现欲和好奇心,一些形象的事物能够引发特殊的视听效果,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教师有效把握小学生的特殊心理,并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能够帮助他们将这一方面的热情和兴趣转移至语文学习上,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课堂表演并非只是局限在小学生中,教师也可以亲身示范,收获意外的教学效果。

3.重视方法指导,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与接受,更为关键的在于让小学生学会、学懂,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旦小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就会游刃有余地进行学习,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但是因为每一个学生自身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掌握学习方法上因人而异。只有掌握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够称之为好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淑媛.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思[J].林区教学,2005(4):25.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方法 学习策略

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掌握学习方法和使用学习策略的问题。而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1.小学生语文的学习方法。做任何事情就要讲方法,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学习也是一样。微观具体的做法叫做学习方法,宏观整体的做法叫学习策略。语文学习有具体的方法,也有整体的策略。我们先来谈学习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未来社会里,“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因此,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语文的学习方法,有涉及语文整体的,有涉及语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体的。关于语文整体的基本学习方法,中外教育家、学者、作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论述。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和多思考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

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词的学习方法有:运用汉字的构造规律来理解字的方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词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同义词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有:审题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选材的方法,组织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2.小学生语文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研究的新兴领域,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它是认识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四个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其学习方法;三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四是学习策略和认识策略的关系。

如何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呢?首先,重视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是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和能动作用。第二,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会学习包含着学生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策略是造成其学习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要考虑到他们学习策略的差异。第三,学习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选择、使用、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动。最后,学生实施学习策略的过程,也是实行决策的过程。

通过对学习策略的分析,我们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或认知活动,一种思维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也是学习活动有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的特征。

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知识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词汇学习,其难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保持,因此,如何依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成为促进简单知识教学的主要问题。复杂知识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指概念、规则的学习和阅读、写作的学习,其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知道新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

2.1 注意策略。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注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与保持。如“带着问题读书”可能并不是一种最佳的阅读方法,而“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思考问题”,可能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学习策略。

2.2 编码与组织策略。人们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够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无论是拼音、识字还是阅读教学,语文老师都需要经常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排列,找出规律,这就是编码与组织策略的运用。

2.3 精细加工策略。如在阅读和听讲时,一边听(或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应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但真正要使做笔记成为一种促进学习的技术而非单纯的信息记录,却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为了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教师讲课时应注意语速不宜太快,复杂的、重点的内容要适当重复,对讲课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重点应进行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