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发展战略

社会发展战略

时间:2023-06-01 09:4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发展战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发展战略

第1篇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4-0044-02

一、引言

俄罗斯远东与布里亚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简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总面积占世界各国面积总和的5.37%以上,人口占世界人口的0.16%,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4人。该地区人均拥有2.7公顷农业用地、1.3公顷耕地和26 400立方米淡水,分别是中国同类指标的6.5倍、13.7倍和12倍。该地区因拥有丰富的土地、水、石油、天然气、煤炭、铀和黄金等自然资源和辽阔的野生资源区,而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地区国家的关注。

但是,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资源潜力还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今天,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用全球化的观点重新审视这个大区在俄罗斯长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依靠大自然赋予的资源潜力和先辈们积累的实力,从其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出发,着眼于亚太地区国家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正在制定地区发展的任务、目标、方法和原则。

我们普遍利用的方法和原则有:资源效益、附加值链条最大化、利用地区过境运输条件、全球发展的创新性、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建设示范发展区和选择性地引进劳动力。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专项发展目标已经得到俄联邦总统的批准。实现这些目标的机制和主要方向是:在超前发展交通运输、能源和社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落实发展示范区项目。必须指出的是,每个示范区都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做支撑,都需要劳动力的保障。每个项目都应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吸引劳动力,即引进劳动力的数量及其专业水平均应视需要而定,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吸引劳动力和移民的做法。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融合不断加强,争夺燃料能源资源,首先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趋势加剧的形势下,作为一个各种资源富集的地区,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作用将更加突显。

但是,这个大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制约因素:缺少足够的劳动力,特别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资源产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开采和精选资源需要专门的技术工艺,而俄罗斯的公司往往缺乏这样的工艺;交通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必须根据项目的要求发展相关基础设施。

在通盘考虑该地区发展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时,可以将该地区战略性的任务概括为:在全球经济中,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大区,为实现俄罗斯各族人民和本地区居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该大区应遵照俄罗斯法规和国际竞争原则,发展国际合作,实施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

二、发展构想要点

迄今为止,俄罗斯已经明确制定了加快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发展的国家政策,同时,这项政策还有大量资金予以支撑。为了明显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国家预算正在向社会领域注入资金,但仅仅依靠这种资金来源是不够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本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我们,而且我们的后代都要参加这项工程。

如果能够制定现实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战略,那么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燃料能源、土地、水、野生资源、矿产和有机物等各种具有世界意义的资源,就能成为提高俄罗斯地缘作用和保证其居民及其后代能过上体面生活的关键因素。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点如下:

(一)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俄罗斯的法规,维护俄罗斯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并坚持以下原则:

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只有在资源开发效益很高的情况下,才能着手开发。如果资源开发效益很低,其结果将对我国的环境和长远经济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在着手开发资源之前,应创造条件保证相关效益指标不低于全俄平均水平。总之,要尽量利用新技术工艺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资源节约最大化原则。着手开发自然资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采用环保性能最佳的技术设备,实施监测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安全综合纲要,修改现行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予以补偿的有关条款。

最大限度地考虑俄罗斯利益的原则。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是,应实现俄罗斯及其联邦主体的最大利益。在相关领域创办经济实体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应参与发展基础设施。

附加值最大化原则。这项原则要求把本地区资源加工程度提升到生产具有最大附加值产品的程度。

全球竞争原则。该地区经济的开放,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互利合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国财团和公司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的相互竞争,恰恰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利用本地区过境运输条件的原则。燃料价格的急剧变动以及运价更有利于发货人和收货人的趋势,有助于俄罗斯把这些因素变成竞争优势,重新占领世界交通物流系统的领头羊地位。

(二)全球创新原则有利于发展国际合作,实施全球创新项目,造福全人类。

这方面的主要条件有:

合理利用各种海洋条件――开采海洋大陆架的碳氢化合物、利用生物资源、潮汐发电等。

建立自然资源利用和再生综合系统(森林、江河、湖泊和矿山体系)。

从便于开采的资源中提取含量低的有益成分,例如开采铂砂。

新技术应该在改造经济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必须鼓励获取外国的最新技术,但是更主要的任务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着手实施开发工业新技术的大项目。只有在国家的全面支持下,发展与私人企业的伙伴关系,推进与外国的合作才能开发和得到最新技术。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现有的科技实力雄厚,加之自然资源丰富和人口稀少,因而实施上述大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

必须制定开放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和实际部门开展国际合作。科研和创新领域的多边国际合作无疑将成为保障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和整个俄罗斯稳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作为创新地区在推进国际生态合作中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生态领域的课题研究很可能成为当地发展国际合作,实现科技突破性发展的一个平台。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发展先进技术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制药业的前景非常可观,要借鉴毗邻的中国的传统经验。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科学和教育中心主要位于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发展地带上。除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三个主要中心外,还应该加上雅库茨克,它拥有强大的科学、教育和工业基地。除这四个城市外,乌兰乌德、赤塔、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比罗比詹也有科学和教育中心。另外,还须强调的是阿穆尔共青城、阿穆尔斯克东方航天城附近在建的科学中心,那里有强大的应用科学和创新研究中心。

(三)创造现代化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吸引劳动力到具有竞争力的新岗位就业。

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的制约因素是交通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落后,最主要的是人口稀少,因此实施大型发展项目的劳动力不足。为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必须鼓励人口流动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首先涉及一部分项目的建设,如建设铁路、公路、海港、机场、输电线、社会基础设施和工程基础设施。目前。仅已开工的项目所需要的建筑工人就超过了5000。

不仅仅在狭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地区存在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该地区应该实行多元化保存和扩大人力资本的政策,即应根据三个基本居民群体制定不同的政策。

首先是当地居民,必须抑制当地人口的外流。只有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达到我国欧洲部分的水平,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同时,还应鼓励当地居民在以下领域兼职:

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新矿区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开发领域;

利用创新、高效和节约工艺开发自然资源领域;

生产深加工制成鼎领域;

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领域;

交通运输业、捕鱼业、服务业、生活保障和农业领域等。

第二个群体是指来自其他地区和外国的专业人才,他们到远东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来的目的是参与东部地区大型项目的实施。为了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应该为其建立先进的生活和工作基础设施,提供新的住房。

第2篇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这是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论断,鲜明揭示了人才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处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对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历史经验证明,较之于优先积累物力资本的国家,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的国家不仅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能迅速提升,就在于人才优先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惟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才能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最根本的是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价值理念。在人们的观念和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轻视人才资源开发。比较重视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贸易结构以及其他结构调整,轻视人才结构调整。比较重视各个领域、行业、项目中的物质投入,轻视人才投入。比较重视一般管理创新、工作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轻视人才制度创新。这些都制约了我国人才作用的发挥,迫切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把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关键就是坚持“四个优先”: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即是确立人才资源相对其他资源的优先开发地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即是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即是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即是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必能使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3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

第4篇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 差别化 战略

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着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的使命。重庆市情特殊,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发展较不平衡,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客观上要求作为重庆一流经济强区之一的涪陵率先突围。

涪陵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

首先,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总量,着力增强反哺和带动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今天,涪陵如何以扩大开放为第一动力,有效汇聚国际国内生产要素,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从而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是当前涪陵统筹城乡发展亟须解决的首要任务。

其次,加快建设“双百”大城市,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了进一步助推涪陵城乡统筹,加快涪陵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12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其中明确要求涪陵加快推进城市化,早日建成100平方公里、100万城市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即“双百”大城市,从而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再次,加速推进“三化”,着力破解“三农”问题。城乡分治的二元政策,引起了城乡结构失衡,导致严重的“三农”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得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这一根本途径又是通过“三化”带“三农”来具体实现的,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

涪陵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一)差别化发展战略的内涵

所谓差别化,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就是要扬长避短,下大力培育自身比较优势,从而形成自己的经济特色,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其实质就是要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从结构上来看,差别化发展战略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宏观层面上的差别化,即避开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强势,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群体;二是中观层面上的差别化,即避免与其他区县产业结构趋同与重构,突出自己特色,整合地区优势,形成在全市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三是微观层面上的差别化,即在自身区域内部构筑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产业结构新框架,按经济地理及层次性的原理,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人口、土地等因素,按照差别化发展的理念,统一规划自身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构筑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产业结构框架。

(二)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差别化发展战略有利于涪陵跨越式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当前发展面临着的重要机遇期,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涪陵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庆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律揭示,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一个地方的发展,在坚守固有优势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政策、宏观规划的导向,竞争对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发展路径,才能实现与邻近区域的既竞争又合作共发展。这意味着:涪陵的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特色定位、错位发展。以差别化发展促进优势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是涪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2.差别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聚集生产要素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在于城乡发展速度差距,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生产要素的投入差距。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聚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涪陵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缓慢。中西部各个地区“生产要素争夺战”日趋激烈,唯有通过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努力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体系,才能避开与周边区县的过度竞争、恶性竞争、无序竞争,从而吸引和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3.差别化发展战略有利于发掘城乡资源禀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资源是发展的基础,资源禀赋理论表明,城乡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首先要有资源的投入;其次资源的投入应从城乡发展的实际出发,从资源的量和资源的质两个方面进行统筹兼顾。各种资源量的搭配合理,质的要求符合标准,组合运行有序,这样就能大大减少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矛盾和磨擦,实现最佳组合,最终求得平衡、协调发展。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立足城乡资源禀赋差异,将城乡发展纳入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以一体化为目标,在资源配置上充分发掘城乡资源各自禀赋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资源再分配、组合,矫正城乡发展中的失衡问题,推动城乡资源合理、有序、双向流动,从而不断提高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

涪陵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差别定位,构建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

第5篇

关键词:创新;河南;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3)01-0082-02

一、创新型国家的含义

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国内学术界的看法不一。一些科技工作者和经济学家从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认为所谓“创新型国家”,就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从而“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u-。这种观点在我国比较普遍。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这种观点提出了异议:创新型国家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更要注重文化创新,因为“创新受到文化的极大影响”,“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创造力、工作和行为准则所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创新行为的源泉和形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离不开文化的”。

“创新型国家”这个概念的核心在于“创新”二字。“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的运用。它追求的是新异、独特、最佳、强势。”因此,创新在本质上是对原有人类经验或知识的突破、颠覆、重构与建设,而这种经验或者知识可能是属于科学技术方面,也可能是属于文化艺术方面,还可能是属于政治、军事或者教育方面。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创新过程中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在理解创新型国家的内涵时,不能把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割裂开来,也不能把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与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创新等割裂开来。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所谓“创新型国家”,就是以自主创新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取向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企业为自主创新主体,以国家创新体系为依托,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不断把国民经济推向高技术经济活动,从而处在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链条高端的一种国家类型。

二、创新型河南的含义

在国务院把创新型国家建设正式确定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后,许多省市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名义陆续了建设“创新型省份”或“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或“意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区域”指空间接近,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相似,具有一定凝聚力的地理单元。在区域经济学中“区域”被视为动态的有机整体,其定义为“地球表面上被某种特征(特别是具有社会经济学意义的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本文中的“区域”仅指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区域,包括省份和城市。

关于创新型区域的内涵,学术界主要有以下认识。蒋玉涛等从区域发展的驱动要素角度,定义“创新型区域是指那些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省份和城市”,并根据创新驱动过程模型析出创新型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创新投入、知识创造、技术应用、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石忆邵从产业、城市和区域协同发展的系统论视角,认为“创新型区域建设是一项涉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服务创新及创新环境等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创新工程”。刘玉梅等认为“创新型河南作为一个战略目标,一是要实现依靠创新支撑经济的发展;二是必须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基础,使创新成为社会普遍行为;三是在制度层面上能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基础”。

综合上述对创新型区域(省份)的认识与诠释,本文认为,所谓“创新型河南”,是指以科技创新为基本支撑,以创新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河南省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在科技、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在观念、组织、体制、制度、技术、文化等各个方面,不断对原有的经验与知识进行突破、颠覆、重构与再建,并赢得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形成强大区域竞争优势的新河南。创新型河南既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更是一项伟大的系统过程。

三、地方高校服务于创新型河南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实施分层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

第一层次是具有研究生培养能力的学校,如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要实施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承担各类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有选择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解决我国、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科技支撑。第二层次是我省其他的本科院校,这类学校应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之中,其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教育创新,注重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其科学研究的目标应选准并培植科研主攻方向,逐渐形成学校的研究特色,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地方企业的科技含量等方面提供人才、智力与技术支持。第三层次的高校主要是我省专科院校。这类学校在我省所占的比重很大,其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重点在于培养能够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抓好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队伍,是提升我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引进,用政策、事业、待遇和环境吸引优秀人才,使河南高校成为优秀人才向往的创新创业基地。大力吸引留学生和海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努力做到“引进一个人才,推动一项科研,带动一门学科,形成一种优势”。要充分依据学术发展规律建设学术团队和学术梯队,走一条既重视引进大师级领军人物,又注重培养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学术团队的“连点成线、由线到面”的科研队伍发展之路。要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要通过提高学历层次、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参加国际交流合作等形式,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加快培养和聚集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发展潜力突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真正形成科技工作者在成长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的良性循环。要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注重发现、吸引和大胆使用那些素质好、有发展潜力但尚未成为“将帅”的青年优秀人才,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注重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创新支撑体系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创新的基础。第一,要继续推进知识创新平台建设。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兴学科建设的需要,选择若干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点建设。以省级重点学科为主要依托,整合资源,支持一批研究基地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第二,要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通过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大学与产业联盟等合作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和培训活动,大力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转化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功能。第三,要努力做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我省高校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建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共享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平台运转机制上,坚持市场化运作、多方投入、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和吸引企业参与平台建设,逐步使企业成为平台建设投入的主体。

第6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第7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公共投资体制 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84-0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新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归根结底靠人才,而当前新疆人才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高层次人才总量匮乏,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缺乏保障性举措等等。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更是新疆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建立以保障性住房供给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公共投资保障体制,对促进新疆人才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新疆高校在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肩负重大使命,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实施保障性住房供给,是实现新疆人才发展战略的重大保障性举措,是促进新疆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新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稳定大局中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高层次人才是引领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是实现新疆社会和谐稳定、民族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新疆高校既是新疆高层次人才资源高地,又是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边疆建设者的殿堂,更是新疆人力资本总量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泉。

当前,新疆经济和社会还面临很多突出的问题,尤其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高层次人才匮乏,人力资本存量较低,增量不足,人力资本要素配置与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不相协调,这种现状如不迅速加以改变,将会严重制约我区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校是汇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进程中需要应对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以人才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以高等教育发展推动我区人力资本增值,以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总量来努力适应新疆长期发展战略的艰巨任务和重大使命。

在新疆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格局中,高层次人才是高校人才队伍的集中代表,也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长期以来,新疆高校以构建并完善支撑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学科体系、教育创新体系为主导,为新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发展培养了大批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疆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使高校成为地方政府政策咨询的智力库,成为传播、发展和引领先进文化的阵地,而高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从来就是当之无愧的担当者。因此,对关系新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安居乐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住房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并给予保障性供给,免除其生活压力和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智力优势,集中精力投身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以高校人才队伍中无福利性住房的博士和相关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对象,构建住房供给保障体系,是促进新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性举措,是促进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新疆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战略地位更加突出。面向未来,新疆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新疆发展推向新阶段。

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先导型作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关人才战略,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相匹配。新疆高等教育近年来有很大发展,但与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总体需要尚有很大差距,与内地同类院校更不能同日而语。以新疆普通高校为例,尽管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需求,战略性、前瞻性地确立了各自的长期目标定位,即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但真正的瓶颈在高层次人才的匮乏。所谓高层次人才是相对所指,对新疆这样一个边远欠发达地区及其所属高校,博士就属于高层次人才,博士培养是全国范围的,博士的标准具有普遍性。从新疆目前情况来看,高层次人才不仅包括博士,也包括部分具有高级职务、高级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国内外现实和新疆高等教育长期趋势来看,若干年后高校高层次人才必然是以博士为主体。以国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队伍现状为例,一般来说博士比例大体在40%以上,而新疆的各大高校教师队伍博士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与内地同类高校差距明显。这一差距在未来仍将是动态变化的,内地高校凭借优良的地缘和资源优势,极有很可能继续拉大这一差距。根据发展经验和人才成长规律判断,新疆的高校要实现教师队伍博士比例40%的目标需8年左右时间,若要基本上达到与内地高校同等水平则更是一场持久战,且前提是具备能够引得进、稳得住、用得好的基础条件。差距即是方向,这就决定了新疆高校今后10年左右时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仍在于引进或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新疆特殊的区域位置及欠发达地区的不利因素使得新疆高校在人才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客观上要求我们制定出更好的、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建立更具力度的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方能扭转或平衡不利因素的影响。

“居者有其屋”是人们的最普通的生活需要,“无恒产者无恒心”则暗合了管理之道中最广为人知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年轻的无房博士及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保障性住房则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已经在社会立足并拥有事业基础的博士,一般很少选择到边远省份高校任教。能够到新疆高校任教的博士多数都是刚刚毕业的学子,年龄大多在30~35岁,多年的学业使他们没有多少积蓄,刚刚工作其收入来源也很有限。年龄的尴尬和时机的错失,使他们成为政策面辐射不到的群体,既不符合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也无力购买商品房,可谓“夹心层”。独立购房的沉重负担,往往使他们陷入事业和赚钱养家的两难境地。很多年轻博士不得不利用本该是用来钻研学术的宝贵时光,而去从事经济效益并不高的业余工作,聊补囊中羞涩。价值错位造成大量人才浪费,无疑是很大的遗憾。当前,内地很多省市根据其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竞争需要,出台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措施及住房待遇保障办法。新疆面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于高校以博士为代表的高层次知识型群体,在他们的住房保障问题上尚没有针对性的政策出台。限于新疆高校的资源条件,依托政府主导构建人才发展保障体系是必由之路,构建高校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制定住房保障措施,创造“待遇留人”的条件,使博士们“安居乐业,人尽其才”是新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应然之举。

三、以政府财政为主导建立高校高层次人才保障性住房公共投资体制,以产权为主要内容建立高层次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政府和高校之间建立产权委托关系,是保证政府―高校―高层次人才三者稳定和谐,实现发展目标的现实需要

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期的使命要求和艰巨挑战,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举。以博士为主体,以自治区财政为主导建立高校高层次人才保障性住宅公共投资体制,是增强新疆自治区人才竞争力,实现人才发展战略的有力步骤。高校属于公共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极为有限。建立政府财政主导下的公共投资体制,采取“三个一点”,即政府出一点,学校出一点,个人出一点,不失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各方出资比例可再具体研究。

产权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产权对人才具有吸引力,可以归属于个人,但必须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可考虑将住房产权设置为期权,即博士必须服务达到一定期限(例如8~10年),方可得到全部产权。对于已购买商品房的博士,为政策公平起见,可按照无房博士的标准对等制定价格补偿,但须服务达到一定年限方可获得这部分补偿,或按照其服务时间分段补偿。

明确产权的管理方式。高校作为用人单位和投资一方,应参与产权的管理。建议政府部门与高校采取委托―模式。政府住房产权管理部门可依据高校对博士工作评价及关于产权问题的意见,依法进行产权管理或由用人单位其相关人员的产权管理,定期上报有关情况。用人单位作为投资一方,也可根据博士工作考核情况,依据协议规定,协同政府部门依法加强住房产权管理。

构建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建立高校高层次人才保障性住房公共投资体制,是充分体现高层次人才价值的重要内容,是通过产权激励体现知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重要制度创新,是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福利薪酬制度体系的重要途径,是地方主动适应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增强地区人才集聚能力、提升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保障性举措,对增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余仲华等.中国人才战略管理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第8篇

今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的开局之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对我国为何要作这样一个战略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是什么?国家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话题作了解读。

方向性重大战略部署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作出的方向性重大战略部署。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发展竞争制高点的开端,是未来能否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

从国内形势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实施了一揽子经济振兴计划,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根本转变。而第二产业中,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所占比重很大,粗放经济发展方式下形成的经济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特征是知识与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

努力实现四个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努力实现四个目标。一是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创新平台和集成工程化平台,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部分领域形成自主发展能力。二是创业创新环境更加完善,市场准入与竞争、财税激励政策、投融资机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三是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不到4%达到2015年的8%左右,形成一批具有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和若干特色鲜明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四是国际分工地位明显提高,涌现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国际化企业,国际市场的份额大幅提高,在产业分工中地位和参与标准制订的能力显著提升。

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强化科技创新市场拉动

要从国家层面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发展主动权,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因此,针对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存在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够和创新能力弱、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存在种种障碍、财税金融投资政策激励不足、国际合作渠道不畅、低水平投资建设趋势加大等问题,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落实各项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是把科技创新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强化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第9篇

十七大报告强调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是加强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从方式、体制和机制上保证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联系黑龙江省实际,就是要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

第一,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善于提出科学的发展战略。

领导班子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的整体规划。领导者的作用在于高瞻远瞩、统领全局,为本地区指明前进的方向,所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发展型领导班子的首要职责。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善于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上级的整体发展战略和本地区的现实优势,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但是一定要先模仿,后独创。发展战略要具有可操作性,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发展战略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家经过努力之后能够取得看得见的成绩,同时不会因人为因素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搁浅,造成资源的浪费。发展战略能够有效迎合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一个地区的发展事关方方面面的因素,十分繁杂,相互之间常常呈矛盾状态。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整体把握发展方向,综合权衡利弊,制定出最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战略。

第二,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善于发挥整体合力。

领导班子是一个由若干领导成员组成的系统,要想使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得到充分发挥,班子内部领导成员的排列组合以及各种相关要素的排列组合必须优化。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在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气质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有合理的搭配。既有懂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人才,也要有懂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人才;既有学术造诣很深的理论家,又要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实干家;既要有独立性强、能坚持自己主见的人,又要有适应性好、容易接受别人意见的人,领导成员还要形成一个年龄梯次结构。总之,发展型领导班子应该是一个优势互补、凝聚力强、整体力量得到充分发挥的领导集体。发展型领导班子内部分工必须合理。领导班子的集体力量最终要通过领导成员个人的工作来体现,所以领导成员之间必须存在适当的分工。党政领导之间要明晰工作重点,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但是不能出现多头请示、多头审批的现象。正副领导之间要经常沟通,正职该放手的放手,副职该主抓的主抓,做到责任明晰。行政领导之间分工要以“条块”为主,但是必须把相关和相近的部门划分到一个领导同志分管之下,以免造成部门之间的摩擦和扯皮,以适应大部制改革的需要,同时避免出现边缘领域无人负责的现象。

第三、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善于整体规划工作。

做出重大决策是领导班子的基本职能,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一个项目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但是又不能保证该段时间内个别领导成员的调整,因此班子必须形成一种工作机制,使既有政策能够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不会出现前后任之间的工作断档或者后任不认前任账。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整体规划工作。要善于处理好日常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的关系,避免出现顾此失彼。日常性工作是领导班子的本职工作,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不折不扣完成,而临时性工作通常时间紧、任务重,事关整个大局,也需要按时完成。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领导分工、资源调配方面整体规划。

第10篇

十七大报告强调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是加强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从方式、体制和机制上保证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联系黑龙江省实际,就是要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

第一,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善于提出科学的发展战略。

领导班子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的整体规划。领导者的作用在于高瞻远瞩、统领全局,为本地区指明前进的方向,所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发展型领导班子的首要职责。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善于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上级的整体发展战略和本地区的现实优势,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但是一定要先模仿,后独创。发展战略要具有可操作性,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发展战略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家经过努力之后能够取得看得见的成绩,同时不会因人为因素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搁浅,造成资源的浪费。发展战略能够有效迎合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一个地区的发展事关方方面面的因素,十分繁杂,相互之间常常呈矛盾状态。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整体把握发展方向,综合权衡利弊,制定出最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战略。

第二,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善于发挥整体合力。

领导班子是一个由若干领导成员组成的系统,要想使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得到充分发挥,班子内部领导成员的排列组合以及各种相关要素的排列组合必须优化。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在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气质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有合理的搭配。既有懂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人才,也要有懂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人才;既有学术造诣很深的理论家,又要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实干家;既要有独立性强、能坚持自己主见的人,又要有适应性好、容易接受别人意见的人,领导成员还要形成一个年龄梯次结构。总之,发展型领导班子应该是一个优势互补、凝聚力强、整体力量得到充分发挥的领导集体。发展型领导班子内部分工必须合理。领导班子的集体力量最终要通过领导成员个人的工作来体现,所以领导成员之间必须存在适当的分工。党政领导之间要明晰工作重点,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但是不能出现多头请示、多头审批的现象。正副领导之间要经常沟通,正职该放手的放手,副职该主抓的主抓,做到责任明晰。行政领导之间分工要以“条块”为主,但是必须把相关和相近的部门划分到一个领导同志分管之下,以免造成部门之间的摩擦和扯皮,以适应大部制改革的需要,同时避免出现边缘领域无人负责的现象。

第三、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善于整体规划工作。

做出重大决策是领导班子的基本职能,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一个项目总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但是又不能保证该段时间内个别领导成员的调整,因此班子必须形成一种工作机制,使既有政策能够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不会出现前后任之间的工作断档或者后任不认前任账。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整体规划工作。要善于处理好日常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的关系,避免出现顾此失彼。日常性工作是领导班子的本职工作,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不折不扣完成,而临时性工作通常时间紧、任务重,事关整个大局,也需要按时完成。发展型领导班子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领导分工、资源调配方面整体规划。

第11篇

3月中旬,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会见中国青工总会总会长侯佳龄率领的中国青工总会大陆参访团一行时,曾明确表示将为台湾青年大陆创业营造宽松的环境。5月初刚结束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中,也将两岸青年共同创业,尤其是台湾青年大陆创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研讨主题,两岸各界皆从不同角度热烈讨论。

自去年以来,大陆各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人”的原则,放宽创业登记条件、出资额、经营场所等限制。而对于台湾青年大陆创业,还将享有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为留住台湾优秀青年创业人才,大陆方面已开始积极探索包括创业人才社会医保、子女入学、养老等系列政策的制定,其中大陆沿海部分与台湾交流较为活跃的省份已相继出台促进台湾学生和居民进入大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相关政策条例,并享有同大陆同类人员在用工管理、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方面同样的权利。

台湾青年当前来大陆创业不仅能享受更优惠的政策待遇,同时还有更多的优质创业机遇等待开拓。随着大陆方面倡议主导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等重大的发展举措陆续推出实施,将为大陆提升经济发展活力提供新动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将创造无数商机,带动新的创业潮。其中“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更是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所蕴藏的发展潜力无可估量。当前大陆各省份也将这一战略纷纷写进各自的发展规划中。由此可以看出,由“一带一路”带来的投资、消费、外贸等协同发展效应、规模发展效应及杠杆效应也将非常明显。至于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将是大陆“新常态”下深化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其中福建自贸区因台而设,将为深化两岸经济对接、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除了宏观层面的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微观层面上,大陆方面也提出具体的发展措施,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4.0”“互联网+”“大数据”等等,都将在大陆社会各个领域带来重大的变革。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大陆创业环境在更大程度上为台湾青年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为台湾青年进军新领域、占据市场制高点提供了渠道,而这些市场领域也会给创业者带来优厚的创业物质回报。

对于有志于在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而言,当前应是紧跟发展潮流,以新技术、新经验、新理念来迎风击浪,抓住大陆深化改革,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优质创业机遇期。总而言之,不管是在创业的软环境上,还是硬环境上,大陆创业都处于最佳时期,台湾青年大陆创业可谓正当时。

第12篇

国务院总理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新兴”到“支柱”――四大产业十年铸剑,相关产业前景广阔。根据《决定》,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承担着缓解经济发展瓶颈的重任。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则被列为先导产业。“七朵金花”定位有别,一定激起资本市场无限遐想。

国务院发文支持战略新兴产业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决定》明确,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点,现阶段应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一是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二是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产业,四是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这是国家第一次明确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教授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关乎“十二五”及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这些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决定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中国不仅要做GDP强国,也要做现代产业强国,摆脱产业链低端。”

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据《决定》明确阐述。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确定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开拓多元化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等。

对于各产业的发展前景,首都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认为,国家希望七大产业能够全面均衡发展,但每个产业的发展都会有自身的技术瓶颈,就发展现状来说,新能源,生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已经有了良好积淀,发展可能会相对顺利。

《决定》认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创新药物、新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调节机制,实施新能源配额制,落实新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促进三网融合高效有序开展的政策和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决定》,中国将组织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加强与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成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

新经济支柱产业崛起

支柱产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栋梁,也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根据《决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承担着缓解经济发展瓶颈的重任。

根据《决定》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对于这些产业的发展目标,《决定》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并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根据《决定》,“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新兴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愿景地位,这对未来我国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而传统支柱产业的地位也正在发生改变。

2003年房地产被国务院文件正式定位为“支柱产业”。但近几年以来,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业内也反思着经济发展对房地产是否存在着过度依赖。很多专家认为,正是“支柱产业”为房地产撑腰,使得房价节节高升。

近日,国土资源部负责人对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答问时就强调,部分地区对房地产业不能作为城市经济支柱产业还有不理解情绪。该负责人强调,房地产业要以保民生为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