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4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万物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太极;图书;智慧;物理学;重建
导言:事关物理学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美国物理学家惠勒教授,于1981年10月,应邀到北京、合肥、上海等地讲学,系列的演讲集为《物理学和质朴性》一书。书中记载了惠勒教授对现代物理学下出的这样一个结论:“物理学的基础结构注定要坍塌,并将重建在一个新的基础之上。”物理学的基础结构为什么会坍塌?这是西方物理学界众所周知的问题,本文不做展开讨论。
问题二:中国文化源头的太极图为什么会出现在惠勒演讲集的第一页?为什么惠勒每一次演讲时都会谈到,玻尔同样崇尚太极图,并把阴阳视为并协原理的先河?太极内涵为何,外延为何?为什么会赢得两大物理学家的敬重?这一问题并不是物理学界众所周知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天文历法、宇宙演化、中国哲学、文化基础四大方面入手,解释太极的内涵与外延,目的是希望为物理学重建找出坚实的理论基础。当然,本文的重点在于太极的理论基础,而不是物理学重建本身。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卡普拉(FritjofCapra)说:“我觉得东方的思想家对一切已经了然,如果能够将他们的答案翻译成我们听得懂的语言,那么所有的问题就有解答了。”
一、历法中的太极
天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学,历法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法。有文字,天文历法是用文字表达的。文字之前,天文历法是用抽象符号表达的。太极、图书(河图、洛书)、八卦,都是文字之前的抽象符号。几组抽象符号可以融为一个整体,太极处于核心地位。这里的讨论以太极为主,必要时也会涉及图书、八卦。
太极,在历法中的第一重意思表示的是周日与周岁的阴阳转换。周日的阴阳是无限循环的昼夜,周岁的阴阳是无限循环的寒暑。昼夜,由日往月来所决定。寒暑,由太阳视运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来所决定。
历法中的太极,解答了这样几大问题:
1.确定了一阴一阳的无限循环。昼夜亦阴阳,寒暑亦阴阳,阳尽阴来,阴尽阳来,阴阳的基本特征是无限循环。
2.确定了阴阳两极。周日之中,阳极在日中,阴极在夜半。周岁之中,阳极在日影最短点(夏至),阴极在日影最长点(冬至)。阴阳两极可以用12地支的子午两支来表达。阴极在子,阳极在午。昼夜寒暑,一阴一阳,规律地循环在两极之间。螺旋,是循环往来的运动形式。洛书中的奇偶之数连线可以证明这一点。
3.确定了时令四点与天文三线。时令四点为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太阳视运动至(止)于南回归线;夏至,太阳视运动至(止)于北回归线。春分、秋分,太阳视运动相交于赤道线。冬至、夏至为阴阳两极点,春分、秋分为阴阳平分点。太阳视运动无限循环在天文三线、时令四点之间。
4.确定了阴阳转换的大小周期。日往月来,为周日阴阳转换之小周期。寒往暑来,为周岁阴阳转换之大周期。
小周期,被归纳在12时辰之中。12时辰用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达。周日小周期,一日一循环。一日如此,日日如此。大周期的数据规律性地变化在365—366天之间。《周髀算经》:“三百六十五日者三,三百六十六日者一。”立杆测影,日影数据变化的规律为四年之中三年为365天,一年366天。准确地说,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来的大周期为1461日。
5.确定了岁、月、日的时间单位。“阴阳之义配日月。”《周易•系辞上》这一论断指出,阴阳观念首先是从日月出发的。“故月与日合,为一月。日复日,为一日。日复星,为一岁。”《周髀算经•日月历法》告诉世人,岁、月、日这三大时间单位是按照日、月、星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来的。
6.确定了阴阳转换的三大基本形式。无限循环,圆周运动,不匀速,是阴阳转换的三大基本形式。阴阳转换,无限循环。无限循环,轨迹为椭圆。这里不存在直线运动。365—366天,这两个数据说明,椭圆的运动不是匀速运动而是不匀速运动。椭圆中应该有一阴一阳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焦点。
7.确定了时空物三位一体的时空观。日行一度,历中一天。太阳周天365—366度,回归年365—366天。度论空间,天论时间。时间空间,上关乎天文,下关乎万物。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视运动的周期决定着万物生命的周期。太阳回归年时间长度一分为四为春夏秋冬四时,一分为五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四时对应东西南北四方,五行对应东西南北中五方。万物生长在空间之中,万物随时间而变化。时间、空间一不远物,二不远人,这里的时空观为时空物三位一体的时空观。
8.确定了阴阳转换与气候转换的关系。阴阳两极的转换,决定着气候两分的转换。“一年分两截,两截分阴阳。”彝族十月太阳历,将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一分为二,前半年为阳,后半年为阴。苗族古历以冬至为阳旦,以夏至为阴旦。以冬至夏至为界,分出了阴阳两个半年——前半年为阳,后半年为阴。阳年,气候一步步变暖。阴年,气候一步步变寒。一年阴阳两分,可以在中午日影最长与最短两点这里得到实证。
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一分为二,为阴阳两截;一分为四,为春夏秋冬四季;一分为五,为木火金土水五行;一分为十二,为十二月;一分为二十四,为二十四节气。阴阳转换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具有规律性与永恒性。
阴阳五行学说,是天文历法中出现的,首先是在十月太阳历中出现的。历法中的阴阳五行一可以重复,二可以实证,三可以测量,四可以定量。
9.揭示了阴阳转换与万物生命的关系。阴阳转换、气候转换决定着万物的生命。
周日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动静。牵牛花昼而开夜而闭,公鸡晨而鸣夜而息。万物的动静,遵循着周日阴阳转换的规律。
周岁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生长收藏,决定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万物的生死,遵循着周岁阴阳转换的规律。
万物动静、生死之周期与阴阳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间不容发”四字来形容。
二、宇宙演化中的太极
宇宙演化中的太极,解答了这样几大问题:
1.确定了宇宙演化的起点。宇宙演化的起点在上帝,这是《圣经》的结论。宇宙演化的起点在太极,这是《周易》的结论。太极,有许多代名词,道、大一、一,均可以等同于太极。
2.确定了宇宙演化的形式。上帝说要有A,于是就有了A;上帝说要有B,于是就有了B。命令式,这是《圣经》中的宇宙演化形式。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八六十四。阴阳分裂式,是《周易》中的宇宙演化形式。阴阳分裂而变,演化出了生气勃勃的繁华世界。
3.统一了六种世界。太极可以表达至大无外的宏观世界,可以表达至小无内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在太极这里得到了统一。
太极可以表达无形的先天世界,可以表达有形的后天世界,先后天世界在太极这里得到了统一。
太极可以表达无气无血的物质世界,可以表达有气有血的生命世界,物质与生命两个世界在太极这里得到了统一。
4.揭示了运动所需要的多种力。太极,自动恒动。自动需要原动力,恒动需要恒动力,原动力与恒动力均源于太极体内的阴阳相推。
一阴一阳永不可分,这需要相互吸引力;一阴一阳永不重合,这需要相互排斥力。相互吸引力与相互排斥力均源于太极本身。
太极循环,需要旋转力;阴阳平衡,需要平衡力,旋转力与平衡力均源于太极本身。
5.揭示了万物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成分。“万物负阴而抱阳。”太极所含有的一阴一阳,可以表达万物阴阳两种基本成分,可以表达万物阴阳两分的基本结构。
6.揭示了有形、无形两种因素的基本联系。世界有有形的一面,有无形的一面,例如人的形体与精神。人体通于天体,天体之中同样存在着有形、无形两种因素。阴有形阳无形,有形无形两种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太极将这两种因素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
7.揭示了一阴一阳的对称关系。太极中的一阴一阳,大可以论宇宙,小可以论基本粒子,大宇宙与基本粒子内部均为对称的镜像关系,无论成分还是结构。
太极中的一阴一阳,既可以论天体,也可以论人体。天体与人体内部均为对称的镜像关系,无论成分还是结构。
8.揭示了一阴一阳的相互作用。相推、相摩、相荡,描述阴阳互动,《周易》使用了这三个动词。动,有多种形态;而相互作用,始终如一。
三、中国哲学中的太极
中国哲学中的太极,解答了这样几大问题:
1.确定了生生之源。有生生之物必有生生之源,先天之中的生生之源是阴阳二气,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演化出了天地。
后天之中的生生之源为天地水火,天地水火相互作用演化出了万物与男女。阴阳可以喻天地,可以喻水火,在万物的演化过程中,天地水火的作用一样都不能少。
2.确定了事物间的基本关系。太极内一分为二,外合二而一,事物间的基本关系,就此确立。
3.确定了事物间的平衡关系。阴阳之间的关系,是平衡关系。天地之间、人际之间、人体气血之间,均应该以阴阳平衡关系为基准。平衡为常态,偏颇为病态。和平,是《周易》治理天下的终极目标。以平为期,则是《黄帝内经》医病的终极目标。
4.确定了描述宇宙的奇偶之数。河图洛书、八卦用奇偶之数表达了文字之前的天文历法,表达了天体与人体。阴阳即奇偶,奇偶即阴阳。阳奇阴偶可以完美地描述宇宙。
5.确定了归纳与推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太极,是现实世界的归纳。太极,可以推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归纳与推理,两种基本方法,始于太极。
6.确定了“以道论之”的思路与方法。论证问题,善不善、是不是、该不该,不能以“我”论之,应该站在生生之源的立场上去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即道,道即太极。早期中华大地上产生的一部部经典,一件件先进器具,均产生于“以道论之”的思路与方法之下。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文明也正是产生于这一思路与方法之下。
四、文化基础中的阴阳
文化基础中的阴阳,奠定了各个学科的理论基础:
1.奠定了礼仪的理论基础。《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2.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阴阳学说,是中医文化的第一大基石。天地、日月、男女、气血、脏腑、经络、疾病,均是用阴阳学说统领的。
奠定了经络的理论基础。人体经络分阴分阳,阴六经阳六经,《黄帝内经》论经络,阴阳是论证经络的基础。
3.奠定了数理化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在中华大地上,奠定了各个学科的基础。
(1)数学。“观阴阳之裂变,总算术之根源。”刘徽在《九章算术•序》说,阴阳是算术的基础。
三角形。立竿测影,竿为股,影为勾,竿端与影端相连的斜线为弦,直角三角形就此成立。中华先贤在测影的过程中发现了直角三角形。
32+42=52,这个公式是在《周髀算经•商高定理》中出现的。商高说,大禹治水治天下时广泛运用了勾股定律。
(2)化学。《周易参同契》:“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连。”没有公鸡母鸡,有鸡蛋而无雏鸡。《周易参同契》用阴阳模型,解开了元素化合的秘密。在世界化学史中,《周易参同契》为奠基之作。
(3)物理学。前面已经谈到,以阴阳转换为基础时空观,是时空物一体、无限循环的时空观。
阴质阳力,不可分离的质力关系,就此确立。苗族文化解释阴阳,不但解释出了质与力,还解释出了结构。质力与结构,为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的统一体。
有生于无,无中生有;阴阳自动恒动,相互作用;阴阳永不重合,永不分离;阴阳圆周循环,对称平衡……
以上这些均相关于物理学。
4.奠定了音律的理论基础。“六律、六吕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周礼•春官》以阴阳论律吕,十二平均律是从阴阳出发的。十二平均律,今天仍然在使用。
5.奠定了仿生学的理论基础。阳奇阴偶,奇偶之数组成了河图洛书。阳奇阴偶,阴阳两爻组成了八卦。据彝族典籍《土鲁窦吉》(宇宙生化)记载,洛书表达的是十月太阳历,河图表达的是十二月阴阳合历。《周易》中的八卦,有无限的象征性,可以表达天体,可以表达人体,但首先表达的是四时八节与四面八方。《尸子》记载,八卦首先表达的是八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中华先贤以天文为坐标制定了历法,以天文为坐标创造了人文,仿生学于此诞生。和谐自然的哲理,诞生于此。天人合一的的哲理,诞生于此。
6.奠定了论技论术的理论基础。解牛之技论道,承蜩之技论道,剑术论道,棋技论道,品茶论道……构成中华文明的成果,无一不与道相关。
7.奠定了诸子的理论基础。一阴一阳合而为道。道,是先秦诸子论证问题的基本依据。儒家论礼,道家论德,兵家论兵,阴阳家论历,医家论医……诸子论证问题,无一不是以道论之。
结语:刀叉有刀叉的智慧,筷子有筷子的智慧,如果将两种文化背后的智慧加以融合,不但能解答当代一系列难题,而且能创造出利用自然、和谐自然的新文明。
参考文献
[1]惠勒演讲集:物理学和质朴性[M].方励之编.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土鲁窦吉[M].王子国译.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3]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学术讨论论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4]吴心源.苗族古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李维宝等.云南少数民族历法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6]周易[M].苏勇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有趣的《万物简史》
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 六(2)班 郑 睿
《万物简史》以简短的文字、生动的图画描述了世间万物如何演变而来,并揭示了许多科学理论。
作者是一位英国人,他从小就喜欢科学读物。每当读了以后,总是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这本书恰恰回答了自己思考的问题。当前,初中和高中的物理所讲的科学理论,由于许多高深的专业术语,学生们并不完全理解,而他以浅显的文字加以阐述,则更容易被我们接受。
书中讲到的“万有引力”,虽然我很早便听说牛顿的这个著名理论,但并不完全理解它的意思,但是,读完了关于它的叙述,才彻底明白了它的含义。作者这样写道:也许你正在看电视,这时,你吸引着电视机,电视机也正吸引着你;你吸引着椅子,椅子也吸引着你;桌子和天花板也相互吸引着。世间万物都有引力,物体越大,引力就越大,有时你感觉不到,只是引力太小的缘故。
经过这样的解释,我也就懂了“万有引力”地道理。所以,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科学类书籍最好看、最有价值的一本书。阅读这本书,真正使我了解了宇宙的一切奥秘。
【关键词】物理教学哲学问题物理研究步骤
物理,在中国的古代称为格物致知,而在西方的古代则被称为自然哲学。顾名思义,所谓物理学,就是研究宇宙中万事万物的产生、运动、演化以及消亡等过程中的一些道理的一门学问。由于研究者是我们人类,因而简明扼要地说,物理研究的步骤应该分为以下几步:首先,人类通过自身的感官(比如眼睛、耳朵和鼻子等)或者通过基于一定原理所发明的探测器,来感觉或者探测周围一些事物在运动、演化过程中所给出的信号。然后,通过人类的思维(比如根据以往的经历所得到的一些经验、理论等)来对这些信号进行一定的抽象理解与解释。最后,通过在一些新事物的类似的运动、演化过程中来验证此解释以及相应的理论。在上述的三个物理研究步骤中,我们来谈一谈几个哲学问题。
1.感性与理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古代的人无法理解海市蜃楼,或者水中的筷子为什么看上去是弯折的。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光在不同的介质中运动会发生折射,折射的原因是为了最快地达到目的地(费马原理[1]),而人类总是感观地认为光永远是走直线运动的。再比如说:古代人们感观地认为物体的质量越大,自由下落时的速度就越大。这个观点统治人类的思想长达几百年,直到伽利略通过思想实验和比萨斜塔的自由落体实验才被打破[2]。由此可见,作为接受事物信息的工具之一的人类的感官,在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基于一定原理的探测器等测量工具在有些时候也是不可靠的,因为任何测量都会对被测量物体产生影响[3]。此外,大家都知道出色的技术师都是通过各自的经验而非某个理论来打磨样本(比如子弹头等)的。那么,人们在具体研究物理问题的时候应该怎样取舍感观的判断与抽象的逻辑思维呢?
2.变与不变
众所周知,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对称性[4]。与对称性相对应是守恒律,即很多物理量(质量、能量、动量、角动量和重子数等等)在物体或者系统运动、演化的过程中都是不变的。而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和发展的。因为根据相对论理论,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没有时间和三维空间的存在[2]。世间万物的一些属性永远不会改变,而另外一些则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究竟是什么在决定着这些呢?
3.表象与本质
1687年牛顿提出力学三定律,随后被拉格朗日、哈密尔顿等人以一种更为“本质”的方式所代替(即分析力学)。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对应原理将所有这些经典力学放到了一个“表象”的地位,即认为它们只不过是更基本的量子力学理论在宏观世界的近似表示。另一方面,对于物质结构的问题,古往今来都是见仁见智。有人认为物质可无限分下去,而有人则认为必定存在着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但是事实上,从原子到原子核再到核子、夸克等,往往会出现“基本粒子”不基本的现象[5]。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事物和物理规律的表象性和本质性呢?
4.理想与现实
什么样的理想才可能成为现实呢?很多学生在学习角动量的相关理论的时候都是通过以前所学的动量的相关知识来类比记忆和理解的。比如角动量类比动量、转动惯量类比质量、力矩类比力以及角速度类比速度等。然而,事实上很多东西是不能类比着去理解的。比如很多学生可能会认为能跳一米多高的跳蚤,如果长成人那么高的话就可以跳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但是通过简单的量纲分析我们就会知道,这些都是不可能的。长人一样高的跳蚤也只能跳一米来高[4]!另一方面,当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类比轨道角动量提出电子的自旋的时候,泡利曾以电子表面速度将大于光速而否定了此提议[6]。出人意料的是,自旋概念的提出竟然对原子物理及原子核物理的发展做出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此可见,人们将现有的理论进行推广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相应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敢于挑战。这或许就是让理想成为现实的参考?
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们进行诸如此类的思考的话,那么是不是他们就不仅可以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精神呢?是否就可以摆脱高分低能呢?
参考文献
[1]钟锡华. 现代光学基础.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赵峥. 探索上帝的秘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朗道,栗弗席兹. 量子力学:非相对论理论. 严肃 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赵凯华.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科学的发展不应当看作是“范式”的更替,或者看作是“研究纲领”的变换,科学应当被看作是以“科学的理论”为基本生存单位的生态系统。“科学的理论”之间相互竞争,优胜劣汰,在遗传和变异的共同作用下,新的理论总是表现出比旧的理论更强的生命力。理论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具有的解释力。我们用Pe表示理论的解释力,用Qe表示该理论能够解释的经验事实的数量,用Qu表示该理论无法解释的经验事实的数量,用Qp表示该理论需要的假设的数量,则有:Pe=(Qe-Qu)/Qp由该公式可以看出,在Qe-Qu一定的情况下,假设数量愈少的理论,解释力愈强。在假设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解释的经验事实愈多而且不能解释的经验事实愈少的理论愈有解释力。一个理论在成长期往往表现为Qe日益增加,Qu日益减少,解释力日益提高。一个理论在成熟期则表现Qe-Qu之差相对稳定,能够解释的经验事实在增加,但不能够解释的经验事实也在增加。一个理论在衰落期则表现为Qe-Qu之差日益变小,理论的解释力逐渐下降。当不能解释的经验事实数量多于能够解释的经验事实的数量时,该理论的生命力也就完结了,必将被新的解释力更强的理论所代替。但这种代替并不是完全否定旧理论,而是像物种之间的新陈代谢,旧理论的合理因素被新理论吸收,是一个基因突变产生新物种的过程。新的科学理论的诞生大致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旧的理论由于其Qe-Qu变为负数从而丧失生命力,导致人们对其理论假设的质疑。人们开始在一定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归纳、类推并大胆提出新的假设,在新的假设的基础上结合经验事实进行演绎并大胆预测新的事实,新的事实被经验证实后,人们又将假设与新的经验事实整合为定律、法则,并将其作为进行新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前提。在定律、法则的指导下,人们日益发现新的经验事实,人们对假设更加相信,并开始着手完善理论,至此,新的科学理论就诞生了。新的科学理论的诞生好比新物种的出现,而在新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发现就好比新物种的成长,科学理论的淘汰就好比物种的灭绝。
科学理论是精神世界的生命。任何理论都必须以假设作为前提,没有假设的理论是不存在的。正因为有假设的存在,任何理论的解释力都是有限的,没有一种理论解释能够包罗万象。多种理论的相互竞争、相互配合是科学王国的常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破坏科学生态平衡的政策,只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促进科学繁荣的必由之路。世界的可理解性、人类理性与科学的合理性如果两个结构的元素集合的元素、元素子集合相互之间和两个结构的关系集合的元素、关系子集合相互之间都能形成广义映射,就说这两个结构存在广义同构关系。所谓广义映射是指两个集合的元素、子集合相互之间能形成对应关系。所谓对应是指两个对象相对。同构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宏观星系的中心—结构与微观原子的中心—结构同构,人的经验世界与现实世界同构,语言的造字、语法、发音、节奏都与宇宙同构,科学与认知模式同构,分形是一种自同构等等。可以这样说,宇宙是一个整体,宇宙内的各个部分与各种过程与宇宙整体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同构性。宇宙是以结构体的规则迭代作用而形成不同层次的,同构与被同构是宇宙中的基本活动,同构的完成是同化,被同构的完成是异化,同化、异化并存形成进化。同构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强于异构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层次的同构体之间相互作用要强于不同层次的同构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层次的同构体之间的同构程度愈高其相互作用愈强。结构迭代会促进结构层次提高,结构层次提高会带来对外部对象的同构能力的提高,宇宙中不同层次的存在者同构能力也不同,宇宙是向同构能力提高的方向进化的。上述认识可以统称为“广义同构原理”。广义同构原理对于我们理解世界非常有帮助。爱因斯坦曾经惊奇于这个神奇世界的可理解性,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同构,作为理解主体的人类的认知结构与宇宙的结构是同构的,认识本质上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相互作用,而人类在地球上是同构能力最高的生命。理解的本质就是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去将外部对象同构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思维与存在在结构上具有同构性,可以被思考的对象一定在某种空间存在,在某种空间存在的对象一定可以被思考,这里的空间包括物理空间、逻辑空间、心理空间、虚拟空间等。数学是关于抽象结构的科学,数学公式定律看起来是人类自由创造精神的产物,其实人的创造力本身也不过是宇宙同构原理的体现,是大脑中的先天认知结构通过数学符号表现出来而已,而先天认知结构是宇宙长期进化的产物,与宇宙结构是同构的。数学家的数学发明创造,竟然屡屡在现实世界找到原型,这种现象令很多人百思不解,谜底就是广义同构原理。理解何以必要?理解何以可能?运用广义同构原理可以作出完整的回答。
我们可以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理解”现象本身,所谓理解就是物质性存在者对接收到的一个个信号单元按照自己的信号机制对应到自己结构中的过程。信息与理解本质上是同一的,获得信息是理解完成的标志。一次理解活动的完成也就是一次同构活动的完成。自然界的物质性存在者普遍具有维护和完善自己的结构并将其他存在者同化于自己结构中的趋势与能力,这种本性就是自然理性,人类理性不过是自然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的理性与非理性都是自然理性。万物的普遍同构性决定了万物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理解性,万物的自然理性又决定了万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倾向与能力。理解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万物的存在方式,我理解故我在。事物的结构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与意义,摧毁了事物的结构即使该事物原有的元素都存在,但该事物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一切形式的质变、革命都是结构的转换。因为结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同构就是事物的本性。万物相互之间都在同构着他者又同时被他者同构着。同构他者会导致自身的异质性元素越来越多。元素与结构之间存在着彼此制约的关系,异质的元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使结构发生改变,因此同构也可能走向自己的反面即自我异构。自我异构就是自我异化,是自我演化的形式。泛义理性是大自然万事万物普遍具有的将其他事物同构化的倾向与能力。广义的理性特指生命体具有的将外物同构化的倾向与能力,狭义的理性特指人类具有的运用符号思维将万事万物理念化理论化理想化的倾向与能力。泛义理性又称为宇宙理性、自然理性、绝对精神。广义理性又可以称为生命意志、生命力,狭义理性即人类理性,可以分为价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手段理性)、合理理性(手段目的平衡统一的理性)。理性的基本法则是最小最大法则。最小最大法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可以有多种版本多种解释,基本精神就是一切现象不是与最小量强相关就是与最大量强相关。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空间里与最小量强相关的事件和与最大量强相关的事件二者之间的和事件概率最大,差事件概率最小,积事件概率为零。简单地说,就是又要马儿快快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又要光程最短又要光速最快也是不可能的。企业要利润最大化就不可能实现成本最小化,人生要获得幸福最大化就不可能实现痛苦最小化,车速要最大化那么风险就不可能最小化,权力要最大化那么对权力的反抗就不可能最小化。人类理性归根结底是计算的理性。所谓计算就是将一切已发生的或未发生的事件用数量量化,然后运用掌握的经验法则对数量进行演算求最大值和最小值。选择哪一个值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与心理定式决定的,价值理性是指目的的实现价值最大化,工具理性是指手段的付出价值最小化,工具理性的异化是将手段误当作目的、将价值付出误当作价值实现、将价值付出最小化变成了事实上的价值付出最大化。比如,发展经济对人类幸福而言绝对是手段,但人类普遍把发展经济本身当作目的;物质消费是获得生活意义的手段,但人类普遍把物质消费本身当作意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各自的适用范围内对于引导人类活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二者不能越俎代庖,相互侵凌对方的领地。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与平衡,对于人类的长远福祉极为必要。合理性是人类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价某对象后对该对象的评价。评价标准可能是理性、逻辑、价值、实践、正义、伦理、习惯、传统、范式、信仰等等。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形下会将自己信奉的对象作为标准去衡量被评价者。争论哪一种合理性标准是合理的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合理性本身就是指合标准性,合理性标准就是合标准性的标准,归根结底是标准之争。思想界的标准之争和经济界的标准之争一样,背后是利益与权力之争。最终确定的标准是争论各方博弈的结果,随着各方利益的此消彼长,新一轮博弈又重新开始。
科学的合理性是一个被探讨得较多的问题,国内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和在其他学术问题上的表现是一致的。国内学者主要以西方学者的思想为研究对象,而很少直接以问题本身为研究对象。西方学者长期以来都是学术思想的主要原创者,而国内许多学者长期以来甘当小学生,永远满足于当小学生。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研究水平越来越高,但研究成果的原创性还略低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种现象我们在研究“科学的合理性”问题时也必须连带解释一下它的不合理性。坦率地讲,我们过分高看了西方学者的水平,过分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西方学者以标新立异为能事,新论迭出,漏洞百出。而国内学者大多以西方学者的文本为依据,引经据典,补苴罅漏。长此以往,我们可能都不会独立思考了,我们习惯了在西方人创造的话语场内鹦鹉学舌、邯郸学步。一个不敢于独立思考的学者绝对成为不了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学者,他的作品再多也不过是文字的组合,缺少真正的思想。一个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群体不敢于独立思考,不善于提出自己原创的概念、命题,就不能帮助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话语的主动权、创设权。我们不反对学习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但要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而不能食而不化。如果不彻底扭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实际存在的唯西方学者马首是瞻的现状,我们要创建真正的文化强国只可能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科学是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文化,是通过研究具有可确定性的对象,运用可操作性的方法,获得具有可验证性的结论并使之成为系统化的活动和成果。科学的合理性来源于科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科学成果的解释力。这二者就是科学合理性的标准,二者的乘积就是科学合理性的程度。宗教学说也有解释力但不具备科学性。纯技术研究具有科学性但缺乏解释力。所谓科学性就是可确定性、可操作性、可验证性三者的乘积。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项指标为零,则科学性为零。广义行为原理与广义目的解释模式科学以解释客观现象为己任,但由于目前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分科研究阶段,不同学科形成了各自的基本信念与基本知识,也形成了不同的解释模式。这些模式把它们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目的—意向解释模式与原因—规律解释模式。目的—意向解释模式主要在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使用,而物理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则使用原因—规律解释模式。这两种解释模式目前还没有相互转化的机制。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一切待解释的陈述称为待解释事件。事件是以某一事物为主体而对该主体所作的陈述。一切命题都可以看作是事件,至少在逻辑空间中是如此。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可以分为过去事件、现在事件、将来事件;根据事件发生的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事件、心理空间事件、逻辑空间事件、虚拟空间事件等等。世界可以看作是事件的总体,事物可以看作是低于该事物存在层次的事物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事件的连续剧。事物都有一个出场到退场的过程。
概率是用来表示某一可能事件变成现实的可能性的大小的量。变成现实的可能性即可实现性。对于单独事件的概率预测是理论界的难题。从哲学上分析,可实现性与不可实现性是对立的,二者概率之和为1。概率预测值是与预测者息息相关的量,与预测者获得的关于该事件的相关事件的概率信息有关,与预测者选定的事件时空范围有关。如果从全宇宙的全过程的视野来看一切都是必然的,而从量子的时空视野来看,一切都是随机的。不确定性是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的表现,而信息总是倾向于不对称不完全的。从事后来看一切都是必然的,从事前来看一切都是偶然的,从整体来看一切都是确定的,从局部来看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万事万物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历史的天空运行,而所谓事件不过是万事万物的轨迹交会点。绝对孤立的一个事物不可能在物理时空中存在,孤立的事物也构不成事件,事件是事物之间的作用。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与宇宙中的其他事物有关系,因此要精确预言某一事件发生与不发生只有上帝能做到,而我们预测的可能性是无法完全检验其正确与否的,能检验的是大量重复事件的频率,而单独的事件是不能用频率来描绘的。对于单独的不可重复事件的概率预测值只能是预测者掌握的关于该事件的相关信息的完备性准确性的反映。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收集的关于某事件可能发生的信息比不可能发生的信息多,我们就会倾向于作出事件可能发生的预测。从预测者作出预测结论到被预测事件在一定的时刻内发生与不发生这段时间称为预测的时间间距,时间间距越大,预测的准确性就越低。因为时间间距越大,没有考虑的作用变量就越多,而预测在本质上就是对影响被预测事件的多种变量的相关性的统计结果的外推。一切规律都不过是高概率事件,因此,一切规律都有例外。万事万物都有变化的可能性或者潜能。可能性可以用两个不同的量来刻画:一是变化的空间,又可称为可变化性,指可能向哪些状态变化;二是指变化的概率,又可称为可实现性,向不同状态变化各自实现的概率往往各不相同。可变化性的来源在事物内部,表现为自变性与因变性。自变性是事物具有自己改变自己的能力,是事物模糊性根源;因变性是事物对外部作用进行反应的能力,是事物随机性根源。每一个事物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看作是其他万事万物作用的总和,把万事万物看作一个个自变量,那么该一事物则是万事万物的函数。每一事物的变化都可以看作其自身的行为,看作其在自身潜能与环境潜能的共同作用下趋向其某一个变化状态并最终成为现实的行为。这里的环境是指对事物有作用的事物的总和。任何一个存在的事实都可以看作组成该事实的不同事物以不同概率奔向不同状态的事件的积事件。一切可能性状态每时每刻都在转化成为现实,一切现实状态每时每刻都在转化为不可能性。可能性正在现实化,现实正在虚无化。万事万物的可能性状态可以看作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目的,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也因此可以看作以实现目的为动力的行为。
作者:李龙强
最佳男主角提名・艾萨克斯在洛杉矶贝弗利山高德温剧院共同宣布了奥斯卡奖的提名名单。在获悉自己得到提名的最初瞬间,被提名者作何反应?
布莱德利・库珀
《美国狙击手》是对(电影原型)克里斯・凯尔、他的家人以及所有牺牲军人的致敬。能够扮演克里斯是一种荣誉,这个提名也属于西耶娜・米勒、杰森・霍尔、导演伊斯特伍德、海豹三队的其他队员以及所有参与这部电影拍摄的人。
迈克尔・基顿
我还在睡觉,结果被电话吵醒,电话是我住在东海岸的一个朋友打的,问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想”?我纳闷,“什么怎么想的?”但接下来我马上就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事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感激。这个提名具有象征意义,非常酷。《鸟人》能获得9项提名,让我很欣慰,特别是导演亚利桑德罗,能在29天拍出这样的作品,绝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我简直都傻掉了。这份认可令我兴奋不已。2014年的电影杰作太多了,《模仿游戏》能被学院选中,让我深感荣幸。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的父母,告诉同样身为演员的他们这件喜事,这是我这一生最自豪的时刻之一。
埃迪・雷德梅尼
我正在酒店的房间里睡觉,被敲门声吵醒,房间里漆黑一片,门外是我的经纪人,手里拿着手机,手机那边传出尖叫声,我当时马上就醒了,而且兴奋得不得了。一小时后我和记者通电话时都还在消化这一消息。《万物理论》还获得了最佳影片提名,主演菲丽希缇・琼斯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菲丽希缇和我都明白导演对我们的意义,我表演的一切成功都源自他,他给了我试错的空间,让我进行尝试和探究。
最佳女主角提名
玛丽昂・歌迪亚
我确实没想到会获得提名。当时我在睡觉,电话响的时候我还在想,“我的天,肯定是出事了。”但我完全没想到会是这件事。我知道提名揭晓的日期,之前有人说我会被提名,我还说开玩笑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处于极度震惊状态,也为《两天一夜》这部电影高兴,为编剧和导演达内兄弟高兴。我想带着他们的电影走上奥斯卡的舞台。之前的最佳外语片提名没能入围,我特别难过,没想到现在却收获了这样的惊喜。
罗丝蒙德・派克
我的经纪人给我打电话我才知道,这是我在过去6周来,唯一不是被孩子吵醒的一次。去年12月我迎来了第二个孩子,之后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看娃,我觉得自己在经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提不提名对我儿子一点意义都没有,我们一会儿还是会照常去公园玩,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我连奥斯卡哪天颁奖都不知道。在获得提名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导演大卫・芬奇发了邮件致谢,这是最重要的事,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的我。
菲丽希缇・琼斯 《万物理论》
我从没想过会穿着睡衣听到自己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消息,简直难以置信。电影拍完了,谁也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发展。我非常在意《万物理论》这部电影,在意我塑造的角色。整个过程很难让人理智的抽身旁观,所有拍摄人员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感情。这部作品是我们合作的产物。
最佳男配角提名
伊桑・霍克
得到消息时我正送孩子去上学,当天是我儿子13岁的生日,感觉真美妙。最初和理查德(导演)谈起拍摄《少年时代》时,我儿子才刚刚出生,现在想想真是感慨。从他出生到现在,我几乎一直在拍《少年时代》。到目前为止,这也是我拍过的最具挑战、投入个人感情最多的一部影片。它并不是一部大片,里面所讲述所呈现的全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些小事。但我知道,人们真正关心的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感受就是,我们其实很爱自己的生活,但却不愿意表现出来,影片对我个人触动很大。这部电影最动人之处在于感情,这比所谓实验性的拍摄方式,独特的构成形式都来得重要。
最佳女配角提名
凯拉・奈特莉
真是个令人兴奋的早晨!我心怀感激,能与这些杰出且具影响力的演员同时获得提名令我深感荣幸。感谢学院对我的认可,也感谢他们对《模仿游戏》这部电影的认可。我想,学院给了这部电影如此多的认可,也是对主人公阿兰・图灵的致敬。
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汉斯・季默
《星际穿越》是我和诺兰合作最密切的一部戏,里面的所有配乐都是在无数次沟通后诞生的。虽然如今是个以短信和电邮为主要交流方式的时代,但有时真的只需要导演一封简单的信,就能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灵感,成就出一系列直指内心的音乐。诺兰和我都是家庭式的电影人,片中很多配乐都是想着自家孩子写的,因此学院给这个提名才让我特别荣幸。这个提名也属于诺兰。
最佳影片提名
凯思琳・萨瑟兰,《少年时代》制片人
我感到荣幸,这么多人投入了这么多的精力、时间和才智,并非一无所获,并非毫无意义。《少年时代》和我们每一个人紧密相连,其中包括我们出色的演员和辛苦工作、专注奉献的团队。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为他们每个人都感到自豪。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为我们、为这部电影实现了当初的愿景,能与他一起工作是无与伦比的乐事。
蒂姆・贝万,《万物理论》 制片人
祝贺英国电影,祝贺《万物理论》,祝贺菲丽希缇和埃迪,我估计他们这种祝贺已经接到不少了。不过奥斯卡提名份量可不轻。令人遗憾的是导演没有获得提名,其实想想有点奇怪,编剧获得了提名、两位主演获了提名、影片还得了最佳电影的提名,可是这一切的幕后大师怎么会被遗忘了?詹姆斯・马什未获提名我们都深感遗憾,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所有其他的提名都源自他。去年2月,我们幸运地与福克斯焦点展开合作,就说明我们的创意是没问题的。从那以后这部电影就像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一样,向好的方面不断发展,人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或者体会到了这部电影中的历史意义,看到了被孤立的人如何面对偏见,依然保持自我,永不放弃。这可能是我的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电影了,现在能得到认可,感觉真是太妙了。
加里・迈克尔・沃尔特斯,《爆裂鼓手》 执行制片人
我太兴奋了,Bold Films的两部电影《夜行者》和 《爆裂鼓手》总共拿到了6项奥斯卡提名。我们以支持充满热情、创意的电影人,讲述特别故事为己任。能与丹・吉尔罗伊、杰克・吉伦哈尔、达米安・沙泽勒和J・K・西蒙斯这些天才合作让我深感荣幸,他们都太出色了。
最佳导演提名
韦斯・安德森,《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
经纪人说是让我发表个声明,可我怎么想都像是在自夸。总之,制片人和我要向学院及其8000名成员致以最深切的感谢,感谢他们对这部电影各方面的认可。特别要提的包括:我的长期伙伴、摄影罗伯特・耶曼,这应该是他和我合作的第8部电影;来自意大利的服装设计米兰拉・坎农诺、来自法国的作曲家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来自英国的剪辑师巴尼・皮林以及化妆师弗朗西斯・汉农和马克・凯奥耶,当然还有来自本地的艺术指导亚当・斯托克豪森。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激动,而且,实话实说,为自己感到非常高兴。
“有无”是老子在经中提出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无”,指无形无质的虚无。老子之言无而非无,犹佛家之言空而不空。无之为用,在于由无生有,“无”为万物之始,首先它是“道”的先天之体。其次它还是道生运衍化后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与“有”互依互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由“无”有了“有”,之后,“有”继生“有”,有有相生,日为万物之母。
“有无”这一对哲学范畴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用虚实、气形的概念比照理解。人们认识物质是从认识具体事物开始的。物质存在只有两种形式――实物和场。实物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实体物质,有气态、固态、液态、等离子态等形态。场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能量存在形式。诸如引力场、电场、磁场、强场及弱场。一个特定的实存物质,无论是场还是实体物质,都具备着能量、质量、信息三个方面的属性。这三者是一体不可割裂的。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信息不是通信理论中的信息含义,而是事物本身能量、物质结构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结构界定蕴含着事物的功能和变化发展规律、趋势。质能方程式E=MC,告诉我们质量、能量相互转换的关系。现代高能物理实验也表明,只要有足够的能量,就能产生一对粒子和反粒子,而在相反的湮灭过程中,它们又转化为纯粹的能量。可以这样理解,由“粒子”组成的实体物质,能够从能量中产生,又复归于能量,并且组成实体物质的粒子性质只能从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体现,而不能看成是孤立的实体,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粒子只是场在局限地区的凝聚,是能量的聚合体。爱因斯坦曾说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实在。”就现代物理学意义上理解,粒子(实物、实)就是能量(场、虚、气)的凝聚体,在一定条件下,又湮灭分化为能量(场)。古人日之为聚之成形,散则成气。从而老子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复归于元”,可以形象理解为虚生实,实同时再与虚的相互作用下生实,虚实相生。
为了能够在现代科学框架中得到近似的图解,我们再结合宇宙大爆炸理论描述的宇宙诞生、发展图景做一个轮廓式的对映。
大爆炸宇宙论至今虽然仍缺乏大量实验的支持,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宇宙图景理论。大约一百五十亿年前,宇宙起源于宇宙奇点。奇点是一种无形的、无限小、没有时间空间存在的能量点,宇宙万物在此统一成一种能量场,具有所有物质生成的能量,是一种纯能量状态。在某种尚不知晓的临界条件下发生了大爆炸,通过大爆炸的能量,形成了一些基本粒子(此时被形象地称之为基本粒子浓汤)。这些粒子在能量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这不正是一幅鲜明清晰的无中生有,有有相生,有无相生的写照吗?
“视之不见日夷,昕之不闻日希,抟之不得日微……故混而为一……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
“无色日夷,无声日希,无形日微”,这三者是老子从不同侧面进一步描述道体――无的性质与性状,它决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不可名非常名的,既无状之状,又无物之象,惚惚恍恍,若存若亡。篇中继而明示:“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是《道德经》中核心的哲学范畴,是阴阳、有无概念的统一和升华。用以说明世界的本源、本体、规律或者原理。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老子之道,则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用语至简至易,理解老子之道要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道有体、用之分,道为体为物就是上述有无概念中的“无”、“虚”或“气”,道之为用则为变化发展之规律。二是有层次之分,有大道、中道、末道;天道、地道、人道;先天之道、后天之道。定位准确了,读经悟经方能得法。
本章之道,还是指的先天之道体一“无”这一概念。“象物精”不是一般之物之象之精,而是“夷微希”三者一体的存在,其特征最终是“信”――如人与动物之精卵,植物之种子中的DNA遗传信息,包含着万物变化发展变化的规律、趋势与l生状。静态地看待道体是与元气论观点十分相像的。元气学说认为,元气是一种连续形态的物质,气一分为二为阴阳,阴阳二气的运动形成世界万物。“元气论的积极意义与现代科学中的场论有许多相似之处”(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但老子的道又超越了“元气”包括象“五行”这样的具体存在,这正是科学的物质观的特征所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本章之道,既为先天之始的道体,是巨大弥散的能量场,一团混沌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气”,又是道之为用之始,故道本为一,动则日之为生一。在这个原始道体中,自身蕴含着对立统一的因素――阴阳。动之则分,日之为生一。
阴阳也是中国哲学的一对哲学范畴。其最初涵义也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气候的寒暖,和上下、内外、动静等等。上升到哲学概念,则认识到,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存在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其代表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与事物的消长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与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素问・阴阳映象大论》亦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
道体内含的阴阳是对立的两种势力、力量、因素,是不可割裂的,又不是绝对平衡、静止不动的。老子继承了“易以道阴阳”的精华,以阴阳符号发展为概念,建构了阴阳统一的道之本源论和本体论。
“冲”,即阴阳之动,阴阳斗争,阴阳消长。是阴阳对立的过程,其统一的结果是和。和,或不盈,是指道经常处于不是绝对平衡盈满的状态,于是阴阳之动,“冲”之结果,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对立统一体――物。即“三”。物物合化生衍成为万物。
老子之说惊人地吻合于宇宙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宇宙生成图像。对应两种学说图像,道――奇点,能量场,混沌为一。临界状态动之则分为阴阳二物,对立统一,能量场中本身包含着对立因素,诸如吸引与排斥,扩张与约束、压缩。动之则显,为二。我们拿场形态中最基本的电磁场来说,电磁场是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随时间变化,电场产生磁场,磁场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电与磁
就是一对阴阳概念。阴阳合化,能量场聚合生成基本粒子为三。三在此也可代表着清、浊、和,或阴、阳、冲三气,相互作用组合形成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宇之日道。”
寂者,无音声。寥者,空无形。此章之道论不仅描述了先天之始,“混成、混元”之象,更阐述了道既是能量更是力量。作为本体,它是一种“无、虚、气”,做为用,即变化发展。它是循环运行,无生无灭的力量和规律,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永远推动着、决定着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此句是物质变化发展基本规律的概括。反,河上公注:“反,本也。本者,道所以动。”后人多注解为返,返本,或向相反的方向变化而又复归于本。
在此我认为,反,就是指阴阳的相反相对。乃阴阳相对、相反相成之意。道体内包含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斗争、消长。它们是道之动的内在永恒动力。
弱,河上公注解:“柔弱者,道所常用。”我认为,弱,乃渐,阴阳对立斗争过程中的量变意义,通过阴阳量变、渐变的作用,最后达到质变,从而体现道用的结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都反映了老子渐变发展规律的思想。同时,这样理解,也与上述“道冲而用之”才能很好地统一。
深刻领悟道德经阐述物质观“道”的含义,不难发现其中有鲜明的辩证观、唯物观、普遍联系发展观,而且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亦清晰可见。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道之用,为德。贵生贵和,使物得以蓄存。事物有生老病死,成住坏灭,而道则永不停息,无生无灭,长养育覆,不求所得,不去宰制,不望回报,无为无不为,无有乃大有,这是道最深最大的德情呀。
一、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物理实验能从抽象衍生到具体,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起着促进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加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达到了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在物理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具体的实验分析,把抽象的物理问题简单化,同时也让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物理实验的结果,增加了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物理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科学性。例如,在讲述物理电路图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理论学习,自行设计电路图,再动手进行试验,鼓励学生创新,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并将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进一步的对比。
2.物理实验将静态理论延伸到动态实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物理实际上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微观世界,物理主要告诉我们自然万物的生存规律以及自然现象的产生演变。物理教材是静态的,是将物理概念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些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很难正确理解吸收的。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会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例子为学生进行讲解,促进其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光反射、浮力等都是人的肉眼很难清晰看到的抽象概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存在着许多证明其存在的现象。如:镜子、水面上漂浮的木块等。然而一些公式的推导则需要教师通过物理实验进行证明,让学生不再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大大提高学生记忆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压力大小,即f=μF的关系推导公式,便能通过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说明。
二、结语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了实验,任何理论知识都显得空洞乏力。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物理现象,让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实验的演示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实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也加深了其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总结出结论显得更加有成就感。因此,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何光显 单位:江苏省盱眙县鲍集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 基数11与30、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暨11/30太极数系、洛书、麻将、三阶幻方、东方数学
1 引言
当今,以西方科学为主导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体现在探索和认识宏观宇宙与微观粒子两大领域:空间尺度上已经达到认识最远类星体137亿光年即约1.3*10^(18)米~微观粒子尺度阿米即10^(-18)米;时间尺度上已经达到推算宇宙大爆炸年龄138.2亿年即约 4.36*10^(17)秒~激光时间尺度阿秒即10^(-18)秒。作为西方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物理学发展,其终极目标是寻找宇宙“万有理论”与“上帝粒子”。
1.1 当今人类科技发展存在的最大悖论
地球上发生的特大地震能够在数十秒时间内可以将一座城市及其数万乃至数十万生命顷刻间毁灭;这既是对人类生命的巨大威胁,更是对人类智慧的最大挑战。“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当今人类科技发展,对自己脚下的地球“地震形成动因及时空分布规律”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却在试图推演数十亿~百亿年前的宇宙星体运动与演化。由此可见,西方科学观在主导和引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宇宙自然~天地人”系统整体认识上的严重偏离与割裂,这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悖论。
1.2 当今的“天问”:时空“0点”在何处?
今天,我们所用时间的计量标准是铯原子钟,它提供“秒”的计量,误差仅为一秒/2000万年内。既然物理世界时间探测尺度可以达到10^(-18)秒,那么,时间“0”点究竟在何处?决定生命存亡亦即大震发生的那一时刻或那一秒,是从何而来、如何产生的呢?
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主体是建立在西方还原论哲学思想和公理化方法逻辑基础之上的。1637年,笛卡尔创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把“点”和“数”联系了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一数学方法论上的创造成为所有近现代应用数学的基础,为近代西方科学的初创和发展开启了大门。恩格斯对笛卡尔作出这样的评价:“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与积分也就立即变成了必须。”笛卡尔哲学思想及其数学方法论的确立,与还原论结合便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使得西方近代科学得以飞速发展。
那么,自笛卡尔以来,西方科学理论大厦赖以建立的逻辑基础与科学公理有哪些呢?核心有三条:(1)西方数学中将包含整数在内的全部实数集合公理化地认为分布在一条直线或一维数轴之上;(2)近现代西方物理学中将全部自然与人为事件的时间序列集合公理化地认为分布在一条直线即一维时间轴之上;(3)并由此自然得出第三条,在一维数轴和一维时间轴上,“0”点是绝对且唯一的;在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坐标系中“0”点亦是绝对且唯一的。
基于上述还原论哲学基础及其对应的数理方法论,三百多年来,人类科学探索和技术发展的征途就是不断地逼近时空的极限“0”点,并由此演绎出关于宇宙和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众多科学理论模型或理论假说。例如,“宇宙大爆炸”、“上帝粒子”以及关于宇宙统一的“万有理论”等均是在此舞台上演绎出的一幕幕剧目。
试问,时空的“0”究竟在何处?西方科学众多理论模型是否反映了自然界真实的运动变化的时空图像?
1.3 研究路径与思想方法
本文将论证:作为西方科学数理逻辑体系基础的上述三条核心公理均存在着片面性的、经验性的、后天的人为假设因素;它们仅仅是科学发展中的部分“认识片段”,并不是恒久不变的“科学公理”。因为,人类科学与智慧本身是在进化发展着的;存在着不同于西方科学的、属于东方中国的自然哲学思想和宇宙观,据此能够推演出一套不同于今天西方数学体系的东方数学体系。
从2001年以来,在充分认识地球历史与地壳运动呈现出的渐变过程与突变过程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以中国古代阴阳太极理论及自然宇宙观为指导、吸收以混沌理论为主的复杂系统非线性科学理论成果基础上;在对全球地震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过程中,经过充分的数学论证,发现了全球地震时间周期分布中隐藏的两个基本周期数11与30,提出和建立了“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本质物理规律“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本文则揭示这两个理论模型赖以确立的数学基础即“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同时它也揭示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之神秘源头“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以及中国麻将的数理来源。
2 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
“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核心要点为[9]:
(1)全球地震是在地球内外动力联合作用下地球构造运动与能量转化平衡的产物,每一次地震是地球时空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点或一次事件,不同能量级别的地震对应于不同尺度的时空运动。
(2)在时间上,孤立地或绝对地去对待地球时空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点或一次地震事件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是一定时空运动尺度中各次地震事件的时间差;且不论取何种时间尺度如年、月、日等,时间差中存在且仅存在着两个基本周期数:11与30。
(3)根据两个基本周期数11与30,可以自然地建立“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依据不同的时间尺度,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发生的地震事件均分布在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中一系列对应的周期链节点上,由这些一系列周期链组成既相对独立的、又互相联系的全球地震事件多重时空分布网。
3 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
对于“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确立的数理依据及其构建方法,详见文献[9]。
如图1,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中时间“0”点的生成遵守如下公式:
“0”=k*(30*11-11*30)或“0”=k*(-30*11+11*30)(k为自然数)
在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中,事件S相对于坐标“0”点的时间差S为:
S=a*11+b*30(a、b为限定区间整数)
任意两个事件S1、S2之间的时间差S为:
S=S2-S1=(a2-a1)*11+(b2-b1)*30
对于“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物理本质,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数的极其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对时间的计量。时间的计量单位是秒、分、时、日、月、季、年、世纪等。目前人类运用的一维时间的数理基础模型是基于10进制、12进制、60进制数复合而成,由于它们存在可整除关系,几何上为一维直线,因此时间亦成为一维直线。“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数理基础模型是基于天然地震活动时间分布中发现的11与30二个基本周期数,二者不可整除,存在着非线性及其交互作用;由此确立了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物理存在。
(2)“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与“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是互为依据、互为关联、互为基础的。前者是后者的地球天然实验室的实验来源,后者是前者的数理基础与逻辑依据。对于两者的发现,可以理解为在天体运行、地球构造运动及其地震活动这一自然系统的运动演变过程中,设想存在着周期数分别为11与30的两个自然时钟运行系统。
(3)时间尺度具有相对性;自然事件的时间差及其时间“0”点的生成是11与30两个自然时钟运行系统交互作用与迭加合成的结果,符合向量合成法则;时间“0”点的生成具有相对性、非唯一性及周期性。
4 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
现在,即来论证作为“11/30地震周期分布律”与“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赖以确立的数学基础模型――“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
4.1 “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的构建
在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中,11与30二个基本周期数是独立于时间尺度而存在的。据此,依据11与30这两个数作为基数,可以将“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转换为“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其构建方法完全类同于“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构建方法;但在此坐标系中,已经不含时间概念(图2)。
横轴E――取11的连续整数倍数设为横轴E,该数轴上的一个基数元E=11(取11的英文单词首个字母E表示);
纵轴T――取30的连续整数倍数设为纵轴T,该数轴上的一个基数元T=30(取30的英文单词首个字母T表示);
坐标原点O――横轴E与纵轴T垂直相交点为坐标原点或坐标“0”点。
如图2所示,由此建立11/30二维交互数系直角坐标系,简称为“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类似于几何上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该坐标系同样分为四个象限。
4.2 “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整数的一般数学表达
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整数Z相对于坐标原点即“0”点的数学表达式为:
Z=m*11+n*30(m、n为限定区间整数)
整数Z的坐标点可简化表达为:Z(m,n)
任意两个整数Z1、Z2之差Z为:
Z=Z2-Z1=(m2-m1)*11+(n2-n1)*30
4.3 “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数“0”的生成
坐标原点即数“0”的生成遵守或满足如下公式:
0=k*(30*11-11*30)或0=k*(-30*11+11*30)(k为自然数)
基数11与30的最小公倍数为330,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第Ⅱ、Ⅳ象限中,呈正负逆向交互变化;在最小公倍数330位置点其向量之和等于0,由此生成数“0”(图2)。显然,随着最小公倍数330的整数倍数周期性地生成,会伴随着周期性地生成“0”;即数“0”不是仅坐标原点一个点,“0”点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周期性生成的。
5 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
5.1 “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基本自然数的生成及分布
为便于讨论,图2给出的是E、T取值区间为[330,-330],整数区间为[660,-660];基本自然数(1~9)在该坐标系中的生成及分布规律,与经典数学一维数轴上依大小顺序排列分布的自然数序列 【1、2、3、4、5、6、7、8、9】特征完全不同;在此基本自然数(1~9)分解为三个数组【1、4、7】、【2、5、8】、【3、6、9】,各自分开独立且平行排列,其中数组【3、6、9】过坐标原点即“0”点。
在第Ⅱ象限和第Ⅳ象限中均可生成基本自然数(1~9),但其数学生成公式不同(表1)。例如,在第Ⅱ象限中:
1=(7×30)-(19×11),2=(3×30)-(8×11),3=(10×30)-(27×11)
在第Ⅳ象限中:
1=(11×11)-(4×30),2=(22×11)-(8×30),3=(3×11)-(1×30)
其余公式见表1。
在第Ⅱ象限和第Ⅳ象限中,三个数组【1、4、7】、【2、5、8】、【3、6、9】相对位置整体排列结构是相同的或不变的,其生成特征具有平移对称性和循环周期性。
由表1公式递推可以证明,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可以生成全体整数集合。
5.2 “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整数的分布――11/30二维交互数系
全体整数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的分布集合与结构就称为“11/30二维交互数系”。
图2坐标系中,第Ⅰ象限全体为正整数;第Ⅲ象限全体为负整数,第Ⅱ、Ⅳ象限为正、负整数混合分布。若从逆时针圆的运动来看,由象限ⅠⅡⅢⅣ,生成的四象限整数极值点分别为[660、0、-660、0]。
一般地,若二维数轴E/T取值区间扩大至最小公倍数330的r倍即r×330,则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四象限整数分布四个极值点分别为[r×660、0、-r×660、0]。
由此可见,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整数的分布,呈现为在四象限极值分布点即区间[r×660、0、-r×660、0]内循环递变、“0点”周期往复生成的变化特征。
6 11/30二维交互数系与洛书
6.1 洛书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像,被公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来源古老悠久。可以归纳为: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先民在仰观日月星辰循环运动、俯察人间大地四季变换过程中发现得出的关于“天地人”整体系统变化规律的一种高度抽象数理模型表达。《易传・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学界多数认为河图与洛书同出一源,本文着重研究讨论对象是其中之一的洛书。
6.2 洛书、麻将与3×3阶幻方的数学逻辑关系
麻将是中国古人贡献给世界的一项神奇而伟大的、以人类数学智力为基础的娱乐工具。
“幻方”是指每行、每列和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的数字方阵。由麻将可以构造一个3×3阶幻方,操作方法如下图所示。
取9张同花色的1-9序数的麻将牌摆成一个3×3的方阵,先作横向操作,如图5所示:
再作纵向操作,如图6所示:
最后生成一个3×3阶幻方:每行、每列和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均等于15。图6中最后生成的数阵以中间一行数组【3、5、7】为轴,旋转180度,即可得到如图4的洛书数阵。
中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总结出了三阶幻方构造的方法,称为“九子排列,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如下表2所示,也得到如图4的洛书数阵。
6.3 洛书及麻将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
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科学与技术成就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的,而数学又是建立在对于自然数的认识基础之上的。通过上述数学逻辑推演和论证,本文获得了下列惊奇的发现:
(1)在西方经典数学中一维数轴、即同一条直线上分布的基本自然数(1~9),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分解为各自分立且平行排列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三个数组【1、4、7】、【2、5、8】、【3、6、9】;即在几何上,自然数(1~9)一分为三,分解为三组分立的、平行分布的三条直线数组【1、4、7】、【2、5、8】、【3、6、9】;每条直线数组均为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2)三分数组【1、4、7】、【2、5、8】、【3、6、9】并非是自然数集合中单纯的一种简单排列组合,而是分布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所生成的全部整数集合中的、具有基础性、结构不变性和循环周期性生成这样一种规律特征的数理组合关系。通过三阶幻方数学变换,三分数组【1、4、7】、【2、5、8】、【3、6、9】可以自然生成洛书数阵。所以,“11/30二维交互数系”从数理逻辑的根本规律上揭示了“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或数理来源。
(3)麻将是体现洛书数学原理的直观具体模型;通过幻方数学变换,即可得出洛书数阵。麻将中的口诀【1、4、7】、【2、5、8】、【3、6、9】源于三分数组【1、4、7】、【2、5、8】、【3、6、9】。中国古代最早出现过“洛书麻将”,属于原始打法,即三张同花色的序号牌相加,只要其和数为15,就可算作一成牌;这种古老打法已退出舞台,但却是麻将体现洛书数学原理的明证。
(4)相对于包含先验性假设的经典西方数学体系,“11/30二维交互数系”中不含人为假设,完全来源于自然界“数”的真实运动变化规律。本文将基本自然数(1~9)在“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中一分为三、自然生成的三分数组【1、4、7】、【2、5、8】、【3、6、9】称为中国“洛书数组”或“麻将数组”,它反映了“隔三相生”的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的分布结构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完全是自然界“数”本身所隐含的阴阳交互变化之法则的显示,完全符合中国古代“气数”概念和阴阳太极理论模型。所以,本文将“11/30二维交互数系”又称为“11/30太极数系”。
7 结语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即阴阳的交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与根本。《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国先哲老子《道德经》中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万物“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开天辟地般地指明宇宙万物呈现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时空本质特征。《国语・周语下》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又曰:“经纬天地曰文”。
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从关乎人类生命存亡的“全球地震时间分布周期”当今世界科学难题出发,(1)根据地球历史呈现的渐变与突变交替发生的演变规律;(2)运用古代中国太极理论作为指导思想;(3)吸收当今西方科学成果、特别是复杂系统非线性科学混沌理论;这三大方面研究思想和方法相结合的科学新发现。
本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分为三大部分:即反映地球运动与能量渐变与突变过程交替发生特征的“11/30全球地震周期分布律”、揭示其本质物理规律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以及这两大规律赖以确立的自然数学原理“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三者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本篇论文的科学创新价值及其重大意义可以概括为:
(1)突破了西方科学自笛卡尔以来确立的“一维时间轴”和“一维实数轴”的公理化假设;发现了全球地震时间周期分布中隐藏的两个基本周期数11与30,建立了反映自然界真实运动变化图像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和“11/30二维交互数系坐标系”。
(2)同时揭开了代表五千年古老中华文明之神秘源头“洛书”的自然数学原理及中国麻将的数理来源,即数组【1、4、7】【2、5、8】【3、6、9】的数理来源和基本自然数【1、2、3、4、5、6、7、8、9】序列为什么一分为三。
(3)完全证明了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和当代混沌理论“周期3意味着混沌”[4]的思想观点和结论的正确性。
(4)“11/30二维交互数系暨11/30太极数系”,来源于阴阳太极之道的思想指导,又符合太极模型的阴阳变化之气与阴阳变化之理,更在数千年之后的今日中国,得到更新发展,推演出太极模型的阴阳变化之数。天地阴阳之气数交互作用与运动变化,天地之和数为11,天地之乘数为30;它从自然数理上证明了中国古代“天地人”整体系统宇宙观或时空观的正确性。
将建立在11/30交互数系坐标系之上的数理体系整体称为“东方数学”;它是东西方文明在地球人类演进到今天这一时空点上完美的交互对接。“东方数学”的发现和发展,将为重新全面审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和近现代西方科学理论成果、开启人类未来科学发展新天地奠定数学新基础、物理新维度和时间新起点。东方数学是古老中华文明重获新生、东方科学文化复兴和推动人类科学文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任继愈译著.《老子新译》(修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高怀民.先秦、两汉、宋元明易学史(三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Li, T. Y. and Yorke, J. A. 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82,98592,1975.
[5]伊利亚.普利高津著,湛敏译.确定性的终结.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
[6][美]M.克莱因著,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美]R.柯朗,H.罗宾著,I.斯图尔特修订,左平,张饴慈译.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增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今天夜里,人类将试图击破夸克。
这个壮举将在位于罗布泊的东方核子中心完成。核子中心看上去只是沙漠中一群优雅的白色建筑,巨大的加速器建在沙漠地下深处的隧道中,加速器的周长有150公里。在附近专门建了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厂为加速器供电,但要完成今天的试验还远远不够,只能从西北电网临时调来电力。
今天,加速器将把粒子加速到10^20吉电子伏特,这是宇宙大爆炸开始时的能量,是万物创生时的能量。在这难以想像的能量下,目前已知的物质最小单位夸克将被撞碎,人类将窥见物质世界最深层的秘密。
核子中心的控制大厅中人不多,其中有目前世界上最杰出的两位理论物理学家,他们代表着目前对物质深层结构研究的两个不同的学派。其中之一是美国人赫尔曼·琼斯,他认为夸克是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能被击破;另一位是中国人丁仪,他的理论认为物质无限可分。控制大厅中还有负责加速器运行的总工程师以及为数不多的几名记者,其他众多的工作人员却在地下深处的十间分控室内,控制大厅只能看到综合后的数据。这里最让人惊奇的人物是一位叫迪夏提的哈萨克族牧羊老人,他的村庄就在核子中心加速器的圆周内。在昨天的野餐中,物理学家们吃了他的烤全羊,并坚持把他请来。他们认为这个物理学上的伟大时刻,也是全人类的伟大时刻,所以应该有一个最不懂物理学的人到场。
加速器已经启动,大显示屏上的能量曲线像刚苏醒的蚯蚓一样懒洋洋地爬着,向标志着临界能量的红线升去,那就是击碎夸克所需的能量。
“电视为什么不转播?”丁仪指着大厅一角的一台电视机问,电视中正转播着一场人山人海的足球赛。这位物理学家从北京到这儿一直身着一件蓝工作服,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勤杂工。
“丁博士,我们并非世界中心,试验结果出来后,能出一条三十秒的小新闻就不错了。”总工程师说。
“麻木,难以置信的麻木。”丁仪摇摇头说。
“但这是生存之必须。”琼斯说,他一副颓废派打扮,头发老长,还不时从衣袋中掏出一个银制酒瓶喝一口,“我很不幸地不麻木,所以难以生存下去。”
他说着掏出了一张纸,在空中晃着,“先生们,这是我的遗书。”
语惊四座,记者们立刻围住了琼斯。
“这个试验结束后,物质世界将不再有什么可以探索的秘密,物理学将在一个小时内完结!我是来迎接自己世界的末日,我的物理学啊,你这个冷酷的情人,你已穷尽之后我如何活得下去!”
丁仪不以为然地说:“这话在牛顿时代和爱因斯坦时代都有人说过,比如上世纪的马克斯·玻恩和史蒂芬·霍金,但物理学并没有结束,将来也不会结束。您很快就会看到,夸克将被击破,我们在通向无限阶梯上又踏上一级,我是来迎接自己世界的早晨!”
“您这是抄袭的理论,丁博士,他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了。”琼斯反唇相讥。
“你们过分沉湎于自己的思想了。”总工程师来说,“通过阳光同一时刻在埃及和希腊的干井中不同的投影,可以推测出地球是圆的,甚至由此可以计算出它的直径,但只有麦哲伦的旅行才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你们的这些理论物理学家以前只是呆在井里,今天我们才要在微观世界做真正的环球航行!”
大屏幕上,能量曲线接近了那条红线。外面的世界似乎觉察到了这沙漠深处涌动的巨大能量,一群鸟儿从红柳丛中惊飞,在夜空中久久盘旋,远方传来阵阵狼叫……终于,能量曲线越过了红线,加速器中的粒子已获得了撞击夸克所需的能量,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获得的最高能量的粒子。
控制计算机立刻把这些超能粒子引出了加速器周长150公里的环道,进入一条支线,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靶标飞去。在这极限能量的轰击下,靶标立刻迸发出一场粒子辐射的暴雨。无数个传感器睁大眼睛盯着这场暴雨,它们能一瞬间分辨出暴雨中几个颜色稍有不同的雨滴,正是从这几个雨滴的组合中,超级计算机将判断出是否发生了撞击夸克的事件,并进一步判断夸克是否被撞碎。
超能粒子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加速器中的撞击在持续,人们在紧张地等待着。
超能粒子击中夸克的几率是很小的,他们不知道要等多长时间。
“哦,来自远方的朋友们,”迪夏提老人打破沉默,“十多年前,这些东西开始修建时我就在这里。那时工地上有上万人,钢铁和水泥堆得像山一样高,还有几百个像大楼一样高的线圈,他们告诉我那是电磁铁……我不明白,这样多的钱和物,这样多的人力,能灌溉多少沙漠,使那里长满葡萄和哈密瓜,可你们干的事情,谁都不明白。”
“迪夏提大爷,我们在寻求物质世界最深的秘密,这比什么都重要!”丁仪说。
“我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我知道,你们这些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在找世界上最小的沙粒。”
哈萨克老牧人对粒子物理出色的定义使在场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
“妙极了!”琼斯在听到翻译后叫起来,“他认为,”他指指丁仪,“沙粒要多小就有多小;而我认为,存在最小的沙粒,这粒沙子不能再小了,用最强有力的锤都不可能砸碎它,尊敬的迪夏提大爷,您认为我们谁对呢?”
迪夏提在听完翻译后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你们也不可能知道,世界万物究竟是怎么回事,凡人哪能搞清呢?”
“这么说,您是一位不可知论者?”丁仪问。
[关键词]《老子》;生态伦理;自然;无为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5-0043-04
现代工业化程度日益深化,成果丰硕,但与此同时诸多生态问题(譬如,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亦层出不穷。面对诸如此类的世界性难题,传统人际伦理学的理论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为它们的解决提供有效的建设性方案。因而重构一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范式,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对道家思想曾经做过这样的评介:“在各种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只有道家思想提供了最深刻而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本质两者的一致性。”美国环境哲学家科利考特对古典道家亦做出过高度的赞誉,认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传统的“东亚的深层生态学”。道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智慧,为我们解决日益严峻的世界性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与思路。基于此,本文试图挖掘古典道家文本《老子》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从而希冀为生态困境的解决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建设性意见。
一、《老子》生态伦理智慧的形上理据:“道法自然”
“生态伦理”以解决现代化历程中所出现的生态危机与环境难题为缘起,意指将道德权利与道德关怀推及到非人类存在物(包括动植物、大地以及荒野等)的新型伦理观,其理论基础有二: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前者以人类之善为价值旨归,后者以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为逻辑基点。就《老子》文本的意蕴而言,它归属后者,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值得指出的是,与其他诸多文化传统相比照而盲,《老子》文本却体现出一种“最深刻而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此一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其所表达的宇宙观,即“道法自然”的道论上。
“自然”是老子道家的标志性范畴,对它可以有多种理解。本文从四个层面一本根论、生成论、存在论和方法论,对“自然”范畴的具体内涵进行系统的阐释。
1 本根论:“道法自然”
本根问题是道家哲学固有的科目,“老子是第一个提起本根问题的人”。在老子以前,人们认为万物之父即是天,天是万物的依据和根源。到老子之时,他探寻天之所由生。老子认为有在天之前而为天之根本的,即所谓的“道”。道先天地生,为天下万物之母。《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谈到究竟道之为何物,《老子》说:“道盅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即是说,道之体盅虚而用不穷,是万物之宗、万物之奥,如有上帝,亦在道之后,它更不是谁之子,而乃上帝之先。万物皆根据此道,此道则更无复根据;万物皆遵循此道,道则更无所遵循;此道是自己如此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以地为法,地以天为法,天以道为法,道则唯以自己为法,更别无所法。
概而言之,本根论视野内的“自然”,代表了老子道家哲学的“第一因”{在与万物的关系上,它是万物赖以存在的终极依据和原始动力,是“三才”(人——地——天)所取法的对象。
2 生成论:“无为而才自然”
在老子看来,宇宙之生成和演化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万物,呈现出由一到多的次序。《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得一以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浑然未分的统一体,二即天地,三即阴阳和盅气,由阴阳和盅气生成万物。
道在经过诸多中间环节推动下生成万物之后,还要使它们得到培育,使它们得到成熟,使它们得到覆养,即“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道为万物依据而不生物,“物生而后畜,畜而后形,形而后成。何由而生?道也……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则莫不由乎道也……道者物,之所由也”。也就是说,万物分有道而后得“德”,因而也就具备自生、自化、自正的资质和禀赋,所以不需要外在强力刻意地作为。
3 存在论:“辅万物之自然”
《老子》说:“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万物之自然”即万物的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原初状态,而并非人为(伪)的状态。依照老子的理解,万物分有自然之道以后而有所得,这种内在于万物的自然本性即“德”性却构成它们自生、自化、自正的潜在能力和根由。既然万物具备自我生长的机能,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像农民种植、培育庄稼那样,顺任它们内在的自然之性,帮助它们生长,即“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因为如果我们不尊重客体的自然本性而刻意地有所作为的话,就会出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严重后果:不仅我们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损毁了客体的自然本性,致使它们无法持续而又健康地成长、发展。
4 方法论:“莫之命而常自然”
方法论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着两重涵义,即静态的“自然”和动态的“自然”。前者即自然而然、自己如此之意,就是尚未进入到人类活动视阔的自然,它是它自身的动力之源;后者即行为主体因循客体内在本性而为的形式。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这就是方法论意义上“自然”的具体用例之一。
“自然即无为”,无为并非意指“戒绝任何活动”,而是意味着“戒绝某类活动”即戒绝反自然的活动,从而保持与自然和谐的活动。这就是英国著名科技思想史学者李约瑟所指出的:“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为’,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为’是为了私人的利益拂逆事物之理强而行之,所以是有所待的,有求于人的;‘无为’是听任事物之自然之理而成就之。要做到‘无为’就必须取法乎自然,取法自然就要科学的观察”。就是说,老子道家将人类活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无为”,一是“有为”;或者说,一是“与自然和谐的活动”,一是“反自然的活动”,进而积极主张为“无为”、做“与自然和谐的活动”,极力反对为“有为”、做“反自然的活动”。
强调万物的自然本性,是老子道家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万物互联的宇宙之中,老子认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在于其自身,自身即目的;庄子将之进一步引申为“无用之用”。就本质内涵而言,此一思想与西方当代环境伦理学的自然内在价值论、深层生态学表现出明显的共通之处。据丁·奥尼尔之见,“内在价值”等于“非工具价值”,其具体含义是说,“如果一个对象自身就是某种目的,它就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以自身为目的的对象,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善,“内在的善就是作为其它的善之所以为善的原因的善。”深层生态学奠基者阿伦·奈斯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地球上非人类生命的良好存在本身就具有价值。这种价值是独立于有限的人类目的的工具有用性之外的”。
总而言之,“自然”是老子道家哲学的全部枢机,是价值系统的根干和关键。本根论上“自然之命”的思想,为人们提供了行为选择的标准和依据;生成论上自生自化的思想,在最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整体性的思维视野;存在论上的本性自然,则要求人们尊重客体的自然因素而不主观随意而为;方法论上的“莫之命而常自然”,为万物潜在力量的育成和发挥创设了最好的平台。
二、《老子》生态伦理智慧的具体运思
《老子》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智慧不仅存在坚实的形上学根基,而且亦有较为系统的运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生态伦理意识链:“归根”-“复命”-“知常”
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动调节、自我修复的机制与功能,因而循环往复是它的“生存智慧”。早在我国春秋时期,《老子》就表述了类似的观点,只不过它是以形而上学之思辩言说方式展现出来而已。“知常曰明”是人类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理论前提,《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里的“根”、“命”、“常”,就其终极意义而言,属于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它们仅为“道”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名称罢了。“归根”与“复命”言说天道的“环周”运动即“周而复始”,也就是生态系统的“循环往复”。“知常曰明”即是说,“‘常’就是定在,就是共相,就是法则,在纷纭变化的现象中能知其共相与法则,才是明”。在老子看来,认识到此一恒常不易之则就叫做“明”;如若没有把握到这一恒常不易之则却盲目冲动、肆意而为的话,就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危害人类生存状况的结果,譬如:生物种类骤减、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等等。
紧接其后,《老子》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认识“常”道的人,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周遍一切,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之天,符合自然之天才能符合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因而终身可免于灾祸。此处,老子从正面肯定了“知常”给万物(包括人类在内)所带来的客观效应——“久”,用现代的话语表述之,就是“可持续发展”。
2 生态平衡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是万物的根据和动力源,万物处于协调共作的自然系统中,在生态平衡观上表现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运行的法则,岂不就像拉开弓弦一样吗?弦位高了就将其放下来一些,弦位低了就将其拉高一点,弦位拉得过满就放松一些,拉得不到位就再拉一些(以补不足)。概而言之,自然运行的规律就是减损有余,用来补充不足,以此实现彼此的谐和共荣。
实际上,老子在这里以隐喻性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自然生态的运行法则: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各因子间动态的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此一动态过程有其内在的推动力和规律性。在老子的视域中,此一推动力和规律性即“自然”之道。现代生态学证明:在外来因素的干扰下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然而,一旦外来因素的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而无法恢复到它的原初状态之际,其自身就会出现结构破缺或功能衰退。这与老子“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的观点互相契合。
3 资源可持续利用观:“知足不辱”与“知止不殆”
生态危机有两种基本类型:一者自然界本身运动诱发的不良后果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二者外在人为因素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紊乱失衡,而且后者情形居多。在科学主义盛行、市场机制确立之下,“经济人”预设逐渐植入人心,从而使得我们养成了一种“自私”的人类中心主义行为模式。在此一模式支配下,人类只顾及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利益需求,无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进而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而诱发了危害人类生存条件的诸多环境问题。据此,我们找到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与环境难题的解决之道,就是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遵循自然之道,从而达到控制人类过度的欲望、进而实现人与自然谐和共荣的目的。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文本就表达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之深邃思想。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若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人类就必须践行两个适度原则:“知足”与“知止”。这是《老子》提供给我们的解决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与环境难题的伦理智慧。
《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类只有知足,方可常足,方能免遭折损,故《老子》又说:“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止”原则要求人类把握自然万物内在固有的尺度,限制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贪婪行为,从而进一步保持发展的后劲;切勿“揠苗助长”、“杀鸡取卵”。惟有如此,才能“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思想与当代西方学者的诸多睿智之见表现出惊人的趋同性,此种趋同性或者导源于《老子》对他们的深刻影响,或者基于学者本身的独立思考而与《老子》有所契合。美国学者艾伦·杜宁指出,要阻止消费社会的列车继续开足马力拉着整个地球朝着毁灭的方向狂奔,就必须彻底背离近几百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返回到扎根于人类具有数千年宝贵传统的世界各大传统文化和宗教的“知足哲学”,重新听从这种哲学的古老教诲。这其中就包括中国老庄的“知足常乐”和儒家的“过犹不足”的教导。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也曾表述过类似的看法,他说:“现代人的贪婪将会把珍贵的资源消耗殆尽,从而剥夺了后代人的生存权。而且贪欲本身就是一个罪恶。它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性的一面。不过,人类身为动物又高于动物,若一味沉溺于贪婪,就失掉了做人的尊严。因此,人类如果要治理污染,继续生存,那就不但不应刺激贪欲,还要抑制贪欲。”由此不难窥见:西方学者表现出浓厚的“老子情结”,并且可以说此情结的出现与《老子》文本所蕴涵的宝贵的生态智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性。
生活于乱世的老子,通过对“三道”——天道、人道与世道——的反思和冥想,使“三道”统一于“自然”,建构起“道法自然”的道论;进而他又将形而上之“道法自然”的道论演绎至形而下之人生、社会乃至整个生命共同体,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生态思想:“归根”“复命”“知常”的生态伦理意识链;“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态平衡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资源适度利用观,等等。尽管生成于前现代的这些思想带有素朴的自然主义倾向,但就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利益而言,却不失为一副良好的镇静剂;加之,西方许多学者存有浓厚的“老子情结”,难怪有人说:21世纪是道家的世纪,这也不无道理。
三、《老子》生态伦理智慧的当代启示
生态危机全球化之际,生态伦理研究国际化之际,提炼与阐释《老子》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冲破当下生态危机的迷雾和险障,重返昔日和谐而美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
首先,万物互依共存、协同共作的宇宙整体主义为我们重构人与自然之关系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本体论视角。与儒家以人类自身利益为物事的尺度和准则不同的是,老子道家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个互相依存、共荣共作的有机整体,认为宇宙没有中心和主宰,人类只是万物当中的部分成员。作为整体的宇宙与人类的关系犹如人体之与器官,所以万物对人类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我们应该尊重非人类生命形式以及无机物的存在,不能将人类的意志强加给它们。因此,我们不能以人类自身的内在尺度为评价标准来衡量万物,万物的评价标准只能在它们自身之内。
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东方思想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坚固合适的哲学基础”[1-13];量子论权威海森伯也说:“东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关系”[1-6]。所指主要在于:量子论揭示了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根本不能把世界分成独立存在的最小单元;空间和时间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是观察者用于描述自己环境所用的语言要素;以通过变化产生动态模式的观念,深入理解一体化宇宙的整体有机与和谐互补。
作为华夏文明源头活水的《周易》,确实包含着这些哲理。本文依据《周易》思想形成的逻辑阐述哲理,取现代科学的实验成果予以印证,尽可能不在概念异同上浪费笔墨,还要让读者能够清楚明白。董光璧教授指出:“科学史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去寻找历史来龙去脉的做法有误入歧途的危险,转而采取从原来的境况中重新阐释科学思想”[2-2]。本文即是依据这种思路的尝试,期望能在整体文化史的视角下,把华夏先贤睿智的思想和现代科学精确的验证衔接起来,做到以古为鉴。
一、易图新解
谈到《周易》,通常都说分易经和易传,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易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不但指出在远古时代,记事主要用象和图;即使有了文字,要描述客观事物的全貌,象依旧比文字更优越。我们先从易图谈起,重点是理清先民们认识宇宙的思路。
人类所有知识的起点,开始于对自然知识的积累。面对无涯无际、无始无终的浩瀚宇宙,每个人都会有无尽的遐想。华夏先民和古希腊哲人不同,非常谦恭地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分子(后来被概括为“天人合一”),古希腊的自然观则是人与自然界分离(最终被抽象为物质和意识对立),于是先民们就以圆表示宇宙整体或现实生活中的任一事物。面对寒暑易节、日月更替,男女交媾,生生不已的自然现象,进而悟出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为了表示一切都在变易的动态模式,又在圆内加了一条S曲线,形成被称为阴阳鱼的太极图。这就是中华先贤对世间万象及宇宙本身做出的最高抽象,即一切动变皆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静态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动态是“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里的“生”并非是鸡生蛋的生,而是指负阴抱阳的整体中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变化。既然一切都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动态过程,很有必要掌握几种重要的动态模式,进而用代表阴阳的两种符号推演出必然出现8种本质不同的态,太极图周围又加添了八卦符号。
小结:宇宙是由两系统构成的整体;因为整体必然由部分构成,华夏先民即以阴阳作为最高的抽象;负阴抱阳的一体化宇宙及宇宙中的事物,都是阴阳有序、和谐互补的有机整体;阴阳一体、此消彼长的过程即是展现在眼前的纷纭万象;演化过程可以分为8种不同状态(或称模式)——这就是易图中包含的哲理。
二、易传新释
易传是许多代人智慧的结晶,孕涵着非常丰富的哲理,本文仅围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展开讨论。华夏先贤依据有形和无形将物理客体分为道和器,老子称其为无和有,后贤称其为气和物。首先必须判定这种两分法是否正确,才可以继续讨论下去。
哲学作为指导认知的学问,如不立足于二元就无法讨论变与不变,问题在于如何对整体划分。中华先贤坚持天人合一,将包括人在内的全宇宙抽象为阴阳一对范畴,属于纯客观的两分法,无论对自然、社会和生命哪种现象都适用,不妨称其为存在二元论。古希腊哲人的世界观是人和自然分离,进而演化成人与神分离,再变成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最终定位在唯物唯心之争,属于认识二元论。“人和神的分离是二元论的起点”,“思维和物质并列支持了自然科学,成为西方宇宙观的基础理论”[1-8],卡普拉的概括是准确的。董光璧又向前迈出可喜的一步:“近代科学一开始就确定了只研究被视为第一性的质量和重量,排除一切同感觉有关的第二性”[3-8]。将二元论改称二性说,意外地暴露出西方的两分法中存在着悖论:如果物质和意识这对范畴能够成立,二者都应该是第一性的;如果意识属于离不开物质的第二性,就不能跟物质构成一对范畴。因为如果允许这样做,物质和颜色、硬度等可以构成最抽象的对立。东方和西方古贤虽说都使用两分法,一个是纯客观地划分,一个是人为地构建。
问题已经转化为道、无和气是不是真实的物理客体。100年前人们对这种分类法都会持否定态度,本世纪依据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从宇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发现的许多事实,都证明华夏先贤的分类法是正确的。
60年代中期,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各向同性的3K微波背景辐射,宇观上物理客体分断续的天球和连续辐射得到普遍认可,爱因斯坦说的“真空不空”被证实。在微观领域,“量子场论给出的基本图象是:全空间充满着相互作用着的各种不同的场;场的基态是真空,激发态表现为粒子”[3-387]。即可知物理客体确实是两个系统:一个是用质量和时空描述的经验世界,一个是用能量和位形描述的无形世界。易传中关于道和器的分类没有错,二者都是真实的存在物。
承认物理客体分为两类,同时派生出两个问题:宇宙的结构究竟怎样?两类客体间如何作用?对西方学者来说,这两个问题完全属于始料未及,华夏先贤在2千年前就已经有了较成熟的见解。接下来先讨论基础物理学理论中的错谬及产生的根源。
质量、电量和能量是基础物理学中用以量度物质、电荷和能多少的三个重要概念,即此可知物理学不只研究物质,长期以来只分析物质不分析能量是一大失误。很早就弄清了光、热都是电磁波,却没有认真考虑过物质和电磁波是不是同类客体,通常所说的能量即指电磁波而言。虽说巴里·派克已明确指出:“电磁波会离开振动电荷进入空间,因而开创了一个独立的存在”,并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质量不过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即使静止物体也有储备在质量中的能量”,也明确告诉我们,质量和能量不应该属于同类物理客体。
质量是对物质多少的量度,其载体叫物体;电量是对电荷多少的量度,其载体是带电粒子;能量的载体是什么?因为质量、电量和能量都不是物理客体本身,所指皆为非实存因素。故而物理学根本就不研究物质,而物质本来就无法研究,跟无法品尝“水果”(类概念)的滋味同理。
推论1、物理客体分两个系统:一个是用质量和时空描述的有形世界,这类客体的基本量度是质量;一个是用能量和位形描述的无形世界,其基本量度是能量。经典物理和量子理论分别适用于不同系统,不应该将它们混为一谈。
“能”这个名词会造成一种假象:“‘能’是物质以外的某种东西,是加到物质里面去的某种东西”。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遥控装置发出电磁波,卫星就会改变姿态;物体吸收热能温度升高,放出热能温度降低。都足以证明“能”确实可以在物体中自由出入,如果要说经验世界中的物体具有质量,无形系统的物理客体具有能量,可能就正好说中了客观真实。
说“能(即运动)”,“热在差不多两个世纪内被看做特殊的神秘的物质,而不是被看做普遍物质的运动形式”;认为“热之唯动说”应该取代热素说,又不得不承认“被热素说所统治的物理学却发现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热学定律”,如此难以自圆其说的诸多矛盾,就因为把热素改称热能,已经统统化为乌有。一言以蔽之,质量只能量度经验世界的物体,能量是无形世界传递的振动波;既可以被物体吸收,又可以被放出;物体同时将在温度、形态、结构和状态等不同方面呈现出变化。比如冰吸收能量将变成水,进而还可以变成气,就是尽人皆知的实例。
推论2、经验世界所有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无形世界功能的显示,即能量是引起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总根源。
将物理客体分为两类,是不是囿于对《周易》的偏爱做出的牵强比附,下文围绕以太公案和时间、空间看看爱因斯坦持何种见解。
19世纪之前,以太在西方被认为是传递光、电的介质;19世纪末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测出地球相对以太速度为0,物理学界公认由之判定以太并不存在。本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时引入光速不变原理,没有涉及以太是否存在,不少人都说爱氏是抛弃以太存在之后创立了该理论。1920年爱因斯坦在一次讲演中却说,依据广义相对论,“没有以太的空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种以太又不能认为具有重量媒质所有的那些性质,也不可以认为它是由某些其运动可被追随的粒子所组成的,而且也不可能把运动概念应用于它”[6-112]。这里所描述的以太,基本上就相当于道、无和气。
目前有些人认为应该恢复以太学说,有些干脆就把“真空”说成是传递光、电的介质,这就涉及到不空的真空中的物理客体究竟是什么,要害要于必须承认还有半个宇宙长期被忽略了。爱因基坦在场方程中发现了“真空不空”,彭齐亚斯用仪器测出广袤的宇宙空域存在着连续辐射,该用什么概念称呼并不重要,不可思议的是二千年前老子就对之作出非常精当的描述:“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天津大学黄乘规教授从标准和非标准分析两个领域都证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连续统”。科学观测和数学论证都证明了老子是正确的。海森伯的矩阵理论和杰弗里·丘的“靴袢假设”,所描述的都是那半个宇宙的状况。
到底应该如何理解爱氏描写的以太,涉及到时间和空间究竟是什么,最后的一句已经包含着时空概念不再适用于以太的意思。时隔32年,他在《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英译本15版的序言中补充说:“时间—空间未必是一种可以认为离开物理实在的实际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物理客体不是在空间之中,而是这些客体有着空间的广延性(重点号为原文所有)。这样,‘空虚空间’这概念就失去了它的意义”[6-112]。显而易见这种有着空间广延性的客体,绝对不是指经验世界中的物体。可惜的是在没有讲清这种“物理实在的实际客体”究竟是什么之前,他就不得不带着深沉的困惑离开了人世。
我们只想在上述引文中补充一句:这些客体还有时间的持续性。如此即可以成就爱因斯坦的业绩:爱氏“开创了”半个宇宙,那半个宇宙的客体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假设其最小单元为普朗克子h,用时间T(周期)量度即是能量(h/T),用长度λ(波长)量度即是动量(h/λ);正是那半个宇宙的能量和动量,决定和改变着经验世界中物体的结构、状态及其运动变化。通常都说“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可以用来确定宇宙的整体结构,是现代宇宙学的出发点”[1-160]。一般的解释是“物质不仅决定了周围空间的结构,而且反过来也受其环境影响”[1-171];“物质和能量要使时空向其自身弯曲”[7-60]。实际情况则是,那半个宇宙能量的聚集形成弯曲时空,弯曲时空决定着物体的运行;并非是“物质”使时空弯曲,反过来又决定自己的运动。不立足于两系统相互作用,场方程永远不可能得到正确解释,现在的那种解释根本无法排除物质(以弯曲时空为中介)作用于自己之嫌。
以日心说为基础的开普勒三定律属于开放的动态模式,行星轨道与星体质量无关,由椭圆半长轴立方和公转周期平方(即弯曲时空R/T)决定,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切线力去平衡所谓的恒星引力。要找第一推动者,就是那半个宇宙的物理客体,第一推动即来源于特定的时空组合(R/T)。以地心说为基础的牛顿引力定律属于封闭的静态模式,其间起关键作用的引力势亦是时空组合(l/t)。二者的差异仅在于,适用于开放系统的是环形时间—周期,适用于封闭系统的是人为设定的线性时间,即时间之矢。哪种理论更贴近于自然的真实,明眼人一看便知。
推论3、时间和空间不是真实的存在,是量度那半个宇宙客体的概念构架,正象用质量和电量量度经验世界的客体一样,所指都不是物理实在本身。
推论4、爱因斯坦开创的那半个宇宙是分裂、组合、再分裂、再组合的动态网络;正是它和经验世界中分立的客体相互作用、和谐互补,保证了一体化宇宙具有动态有机的活性。
小结: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分类是正确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判断,说中了一体化宇宙动态网络的真实状况和作用机制。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虽说和这种理论吻合得很好,要使当前的诸多悖论冰释,需要做许多梳理工作,首先应该把立足于经验世界解释那半个宇宙现象的“镜像”理论倒过来。因为那半个宇宙只能从动态意义上,用过程和相互关联的术语描述,几千年来定格在人类头脑中的却是机械世界观的决定论框架。
三、易经新说
易经包括用于卜筮的八卦、六十四卦及卦辞、爻辞等内容,这里不讨论具体的应用,或是否科学、准与不准等问题,只讨论数字8。
所谓八卦,标示着那半个宇宙8种不同的时空组合,起卦和断卦特别观注24节和地理方位即是佐证。因为使用周而复始的环形时间,应该属于开放模式。不相信经验世界之外还有半个宇宙的人们,称其为神秘文化也在情理之中。近代特别是现代科学的许多发现都足以证明,8确实是个不可思议的“幻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以8为极限,呈周期性递增;轻子、重子和膺标介子都是8种。氧原子的质子、中子和电子都是8个,地壳中占48.6%,空气中占21%,生命细胞中占65%;在自然生化过程中,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要说“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也不算过分。难怪巴里·派克会说:“宇宙学有迹象表明,在各类粒子中,8是成员数的上限”[4-203]。
八卦、六十四卦的数学表达方式为2,通向混沌的分岔亦是2;粒子衰变遵从2,可视为逆过程;费米发现“能量复归”的数学实验谐振子为64个,遗传密码DNA的编排序列亦为64种。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现代科学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组织理论。顾名思义,自组织者就是不受人支配的过程,其间起决定作用的具有活性的环境,即是那半个宇宙定的时空组合,其数为8,两两叠加即为64种模式。“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就意味着物质的存在是与它的活性不可分割的”[1-158],“空和无具有无限创造的潜力”[1-175],基本上说中了自组织的物理学机制:所谓的空和无实质是特定的空组合,正是它保证了自组织的活性。通常都把这种新发现说成对哲学带来严重冲击,如果放到易哲学的背景下看待,本来都在意料之中嘛。
所谓的自组织现象,是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自然界自发演化的过程,人类就是这种自组织机制的杰作,关键在于必须找到使系统具有活性的机制。由于正反馈可以自稳,负反馈可以自生,系统要保持持续的自组织效应,就必须具有互不干扰的两条信息反馈回路;正负反馈每一条回路又必须满足整体、部分和单个循环路径固定、间隔一致的周期稳定性,前提条件是自组织系统内的单元个数必须极严格地遵从一定的数学逻辑。海南师范陈继元先生已经用图论证明,具有“比相生、间相胜”的自组织系统,单元个数必须满足P=5、8、10、12。8的特殊功能已被严格证明(详见段长山主编的《现代易学优秀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
数学证明虽不可少,最权威的应该是严格的物理学证明。天津大学崔君达教授的《晶体和分子中的对称性及其破缺》一书,从理论和物质结构两方面,都证明“理应得到一种八重的(四个左旋,四个右旋)不对称时空”[8-3],从而证实关于八种模式的判断没有错。继而又将复合时空论和八卦联系起来考察,得出“一切相互作用的本质都是不同时空结构间的相互作用”[8-133],进而指出“八重空间(对于相同的时间轴)不可区分性的破坏,所伴随的可观测现象正是神奇的生命现象”[8-133],都非常难能可贵。令人微感不足的是,作者依旧未能彻底摆脱西方哲学的禁锢,在阐述其哲理时,细微之处还有些辞不达意之微瑕。
“一个从事晶体和分子微观结构研究的人,当他考虑‘物理世界的真实客体’与空间的关系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所谓物体的‘广延伸’可以看成是晶体格子或分子骨架结构的延伸”[8-3]。物体这个概念一定指经验世界中的客体,根本就没有什么“广延性”可言。空间仅是那半个宇宙中物理客体的广延性,所谓的晶体或分子等物体,是微观粒子被嵌入特定时空结构后的产物,必须清楚的是先有时空结构的因,才会有晶体或分子的果,活性来自时空结构。微观的第一推动亦来自那半个宇宙的物理客体。化学反应釜的功能是,运用改变温度和压强组合特定的时空结构,从而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在高温高压下能造出正八面体时空结构,石墨就被变成金刚石。
“一旦把时空与晶体格子或分子骨架的微观结构联系起来,就会产生完全新的想法,从而可能同时大大扩充已有的物质结构理论和时空理论,并且由此引出某些重大结果”[8-3]。作者的预言肯定不错,但是在他的头脑中还没有能够给自己的复合时空找到准确的定位,只需要将第一句改为“一旦真正意识到晶体格子或分子骨架都是特定的时空结构”,境界可就完全不一样啦,问题出在还没有跳出物理客体仅“物质”一个系统的框架。
推论5、那半个宇宙确实存在着8种时空结构,两两叠加可以得到64种模式。生命现象跟这种具有活性的自组织环境直接相关。宇观和微观的事物都是开放的自组织系统;经验世界的纷纭万象,全是那半个宇宙物理客体功能的显示,其活性来源于特定的时空结构。当我们运用以线性时间为主要标志,在地球封闭系统中确立下来的思维模式,去描述自组织现象时,似乎无处不存在悖论。可喜的是数千年前就已经成书的《周易》,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型思维模式。自组织系统必须跟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可以保持活性;宇宙的结构如果仅物质一个系统,唯一的归宿就只能走向“死寂”!
参考书目
[1]卡普拉著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董光璧著易学科学史纲武汉人民出版社1993年
[3]董光璧等著世界物理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4]巴里派克著爱因斯坦的梦湖南师大出版社1990年
[5]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6]倪光炯等著近代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
关键词:哲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就哲学的词源而言,它的意思主要指热爱智慧。但从古希腊一直到当代,对于哲学是什么因人因时因事一直有不同的定义。就当代学术界而言,哲学主要指人们在对基本问题的研究中形成的系统化、理化的世界观,是从性质上、逻辑上对基本问题进行认识从而发现和预测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及客观趋势的学问。而哲学研究的问题,就是从总体上研究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这哲学的三大重要研究领域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对思维和存在也即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研究。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既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考察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关系的主体是人,人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是就存在性质而言人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是一个客观过程。一方面人的存在与灵长目其它动物和周围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另一方面人又与灵长目其它动物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它动物依特定本能、固定方式生存,而人则在成长早期依一定本能和一定方式生存,在生存中又发展和完善了本能、方式,如此循环,在高一级的程度上构建自己、完成自己。二是就存在状态而言,人又是有着自主思维能力的生活于社会之中的存在物。一方面通常情况下人会从自身出发,按照某一思维方式去考察和认识世界的状态和属性;另一方面人会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改造外部世界、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属性赋予外部世界、外部事物,通过实践使得主观客观化,这就必然发生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唯物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就对于哲学派别的规定而言,作为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的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问题的认识上相对立的。按照区别而言在不同时代有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相对应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就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一般坚持了存在(物质)对于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观点。就世界本原而言,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则是物质的产物或反映。反映在人的大脑里就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作用于存在。要进一步明白为何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就必须了解唯物主义的演进过程。在古代,部分人认为世界不是神的创造,而是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所形成的,具体来说他们认为世界就是由气、原子或金、木、水、火、土单独构成或组成的。例如中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而在国外,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了原子唯物论,他认为世间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究其本原而言只是原子与虚空,人的感觉和思想也是由这些原子所决定的。怎么决定?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表面会经常流溢出一些原子,形成波流之后在空气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便是这些影像对于感官和心灵的作用。以上这些人的认识,虽然谈不上科学,但都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同时,他们还尝试以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世间万物的联系与变化,推动人们对于世界本原究竟是什么继续思考。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唯物主义发展到近代之所以具备了机械的性质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就它的认识而言,哲学的考察和研究对象应该是这个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物质,物质才是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基础,它不依赖于人的思维而存在。应该肯定的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于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深化认识对于反对当时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也有它的科学之处。但是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物理学上的物质,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原子,原子有什么样的属性,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就有什么样的属性,进而由物质组成的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属性。那么整个世界就有机械以及形而上学的性质。例如霍布斯曾认为:“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他把所有的运动形式都认为是机械运动,虽然是对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概括,但是由于没有看到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将某一运动形式上升为普遍运动形式,就会在解释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时陷入困境,甚至走向唯心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人的考察和认识也带有机械性。例如拉美特利认为归根到底,人只是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至于人的感觉,则是由外界对象刺激人的感官神经,由感官神经将某一物质传入感觉中枢中,人便能接受各种感觉。拉美特利的观点,虽然把大脑看作感觉的发生地有进步之处,但是究其本质而言,还是用机械的观点去说明人的组成和功能。另外,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在自然领域也有不彻底性。因为采用机械的观点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变化,也抓不住社会的基本矛盾,甚至认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从而成了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和阶级斗争经验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具有能动性。何为能动性?一是思维(精神)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物质),二是思维(精神)通过实践能够反作用于存在(物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在说明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以新的哲学概念。列宁给物质以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里有一问题,当今自然科学的部分最新发现是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在笔者看来,关于物质的哲学定义也应随实践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发展。
二、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按照的规定,作为唯心主义哲学两种基本形式之一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被先于物质世界存在的客观精神所决定的,而物质世界仅仅是这种客观精神在历史进程和具体条件下的产物或表现。就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而言,实际上它是把人的思维(精神)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之后“飞跃大脑”成为了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某N实体,宗教就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代表。中国南宋时期的朱熹就曾主张:“理在事先”,他认为“理”是先于世间万物而存在的,世间万物各有其“理”,“理”就是世间万物运动的规律。他认为“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世间万物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国外的柏拉图和黑格尔也是类似的观点。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世界才是本原。黑格尔则把现实世界的本质归结于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他认为绝对精神在自我辩证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以及我们所在的社会。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一道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存在(物质)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区别在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因素而不是某种客观精神,例如人的感觉、经验、心灵、意志等是世间万物产生和运动的根源,而世间万物只是这些主观因素的产物或附属品。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没有自我的主观因素,就没有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例如中国明时代的王阳明,就曾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依赖于主观因素而存在,当主观因素消失时,物、事、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因。古希腊时期的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以及法国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宗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显现出了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过渡的趋势,例如过多的宣扬上帝就在你我心中。在唯心主义立场上从客观向主观的转化,不仅是宗教的一大变化特征,也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大变化特点。
三、结语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就根本上的分歧而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只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即到底是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还是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决定作用上观点和立场不同。有人认为唯物主义宣扬物质至上,唯心主义宣扬精神至上,这都是不正确的。就整个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来看,相信唯物主义的伟大人物也犯过错误,坚信唯心主义的历史人物也办过好事。谈及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要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任何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简单对立的理论观点都是有问题的。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所言:“任何极端都是它自己的另一极端。抽象唯灵论是抽象唯物主义;抽象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唯灵论。”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将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极端或绝对正确化,虽然科学已经证实了思维(精神)是人类大脑的产物,但是谁又能完全证明“缸中之脑”这样的哲学假设是根本错误的呢?况且这样的哲学假设还有很多。哲学的基本问题昨天、今天、明天总会有人去探讨,但是要想让哲学焕发出巨大的魅力、生命力,让掌握哲学的人能真真正正体会到哲学所带来的实惠和快乐,还是要靠有实践能力的人去一点一滴地践行,去变革自己、去改变世界。只有在掌握哲学的人受益之后,哲学才能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才有由“冷”变“热”,更好地发挥解释、指导作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2]霍布斯.《论物体》[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