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01 09:4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第1篇

一、全国康体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康体养生、康疗度假型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康体养生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体验性、绿色健康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要积极发展老年旅游以及中医药健康旅游,足以体现国家对健康旅游的重视程度。目前,学术界还没有针对康体养生旅游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结合已有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康体养生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既满足自身游览观光、休闲度假需要又能达到强身健体、陶冶心灵目的的一种专项旅游。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将康体养生旅游作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一大发展方向,例如都江堰市在2015年5月正式对外宣布,将用10-15年时间建成中国・青城山全民健康教育与养生实践基地暨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立志于打造全国首个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

二、青城山镇康体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青城山镇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南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城山下,距都江堰市区15公里,距成都市区60公里,目前该镇有2.8万余人。由于青城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因此青城山镇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此外,该镇还是道教文化发祥地、著名的长寿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笔者于2015年9月针对青城山镇康体养生旅游产业进行了调查。

(一)旅游地产的发展现状

根据青城山镇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得知:在2009年至2011年,青城山旅游地产产品新增面积逐年增加,但市场成交量逐年下滑;销售面积在2010年达到12.71万平方米,该数值在2007年至2013年处于最高值,之后便一直下滑,到2013年成交量便只有1.73万平方米。市场存量面积则一路攀升至31.17万平方米,新增面积与销售面积逐年减少,存量面积递增的现象表明青城山镇旅游地产房屋空置率比较高,整个市场进入疲软状态。

(二)酒店等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青城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青城山镇旅游度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城山镇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酒店以及在建在洽谈的酒店数量众多,青城山镇酒店等服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目前青城山镇共有各类酒店宾馆共12家,但是多数酒店与青城山镇康体养生产业融合还不够紧密。现存青城山镇酒店类型主要以度假型、快捷型酒店类型为主体,康体养生类酒店偏少,除高星级的酒店内部具有一定的康体养生设施,如SPA、游泳池、泰式按摩、室内高尔夫球场之外,其余快捷型酒店均缺乏康体养生所需的设施设备。

(三)农家乐发展现状

青城山镇农家乐主要分为前山和后山两大板块布局,前山主要以“青城人家”片区农家乐为主,以经营农家餐饮、住宿为主,业态较为低端。后山主要集中在泰安古镇,部分沿后山旅游公路两侧分布,除了经营农家餐饮之外,还配套一系列休闲娱乐活动等。截止2015年9月底,青城山镇共有农家乐513家,其中四川省四星级农家乐4家、三星级农家乐12家,餐位总数26456个,房间总数7536间,床位总数14732个,从业人员总数约1237人。近年来,青城山镇农家乐发展迅速,农家乐设施设备有了较大完善,具备了发展康体养生农家乐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大部分青城山镇农家乐发展与康体养生产业相互融合还不够紧密,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是农户自主经营,缺少道家文化元素,尚未形成特色高端康养农家乐品牌。

(四)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健康产业是一种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健康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健康产业也极具投资潜力,如今它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一大“朝阳产业”。

通过实地调查得知:青城山镇健康产业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青城山镇主要的医疗机构有三家卫生院,六家卫生服务站,20所美容美体机构,主要药店药房约20家,康体健身娱乐机构约10余家,多集中在高星级的酒店、宾馆及特色山庄内部。

三、青城山镇康体养生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旅游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地产与康体养生产业融合不深,未形成高端产业链

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主要以投资型、度假型住宅开发为主,未能形成高水平、高附加值的高端康养产业链。未来加强旅游地产与康体养生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将是青城山镇现有旅游地产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为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的号召,绿色地产亦是青城山镇今后旅游地产发展的一个方向。

2、旅游地产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产业支撑

青城山镇的旅游地产主要发展模式是“资源+主题酒店”,利用青城山世界级的自然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大量主题酒店,但真正的康体养生地产项目数量偏少。地产开发与配套软硬脱节,缺乏文化支撑、产业支撑(包括养生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复合型的地产),难以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养生与投资的双重追求。

3、目前旅游地产出现了空置、闲置及运营难等问题

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业虽取得了长足的快速发展,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青城山旅游地产业主购买旅游地产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度假及投资,因此经常会出现房屋长期空置的情况,并且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度假酒店、主题酒店、经济酒店及度假山庄等酒店业态,总体经营业态较为单一,现代化的主题养生步行街、高档次、高附加值的购物娱乐场所较少。综合这些原因造成目前旅游地产空置、招商和运营难等一系列问题。

(二)酒店等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

1、酒店缺乏高端康体养生品牌

经调查得知:青城山镇共有酒店、宾馆山庄24家,天府熊猫驿站乡村度假连锁酒店5家,其中只有青城豪生、青源酒店、六善等少数酒店为高端酒店,其余酒店多为星级较低的酒店,随着青城山打造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中国国际康体养生目的地名镇目标的建设,现有的高端酒店的康体养生设施设备、康体养生服务、医疗管理等还不能满足旅游者对高端康体养生服务的要求,并且青城山镇大多数酒店只在名称上体现以道家养生为主题,品牌知名度较低,还未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以道家文化为特色的高端康体养生品牌

2、现有酒店与康体养生产业融合不紧密

虽然当前青城山镇主题酒店市场前景十分良好,康体养生产业发展道路也十分广阔,但是就目前来看,青城山镇康体养生酒店总体来说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康体养生经营管理缺乏系统化、标准化运作。主要表现为酒店对道家康体养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没有找到切合自身特点的康体养生经营模式,从而导致有些酒店管理者盲目跟风,缺少创意和新意,酒店差异化不明显,康体养生核心竞争力不够。所以未来加强酒店产业与康体养生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将是青城山镇酒店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农家乐存在问题

1、农家乐数量众多,但服务项目和质量缺乏康体养生特色

截止2015年9月底,青城山镇共有农家乐518家,数量虽然众多,但是高星级、高标准、有特色的农家乐数量所占比重较小。现青城山镇农家乐普遍存在着康体养生特色不鲜明、经营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未来加强农家乐向康养方向的进一步融合协调发展就成为青城山镇农家乐发展的主要目标。

2、粗放经营,未形成影响力较大的康体养生农家乐品牌

目前青城山镇农家乐经营方式还处于轻管理、低质量的管理方式,农家乐经营者缺少康体养生品牌意识,未注重康体养生农家乐品牌的建设和打造,使青城山镇未能形成影响力较大的康体养生农家乐品牌,严重制约了青城山镇康体养生农家乐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

(四)健康产业存在问题

1、健康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健康产业体系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青城山镇的健康产业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青城山镇的健康产业相关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为薄弱,布局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产业体系。未来加强引进高端康体养生项目,进一步提升健康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将成为青城山镇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健康产业市场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运作

由于青城山镇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乏健康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运作。且健康产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导致商家服务鱼龙混杂,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突出,不利于推进青城山镇健康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3、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不足

青城山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生态农业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服务业、新型社会服务产业等共同发展的多类型产业发展格局。但是健康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体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房地产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深度还不够,产业间的渗透性、关联度、集群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青城山镇康体养生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一)发展定位

1、中国青城山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名镇

以青城山镇道文化资源为核心,整合山、水、熊猫等旅游资源,融合康养、颐养、医养等康体养生理念,全面提升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在国际上以“道家康体养生”为主题进行宣传,打造集养生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康体养生度假目的地,使青城山镇成为成都市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都江堰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核心支撑。

(二)发展思路

1、加快产业联动发展,着重发展健康服务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产业创新为突破,以核心产业提升素质、产业拓展市场、跨界产业共谋发展为基本思路,瞄准大青城旅游区和特色旅游重点镇产业发展定位,加快构建以康体养生产业为主导的精品旅游产业体系,把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成为青城山镇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并重点突出“道文化”理念,重点发展康体养生产业,打造青城山镇产业竞争新优势。

2、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充分利用健康资源优势,突出文化特色

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改进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深入发掘青城山镇旅游产品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特色。并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发具有现代气息的、科技含量高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旅游消费心理。最终由单一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向健康养生服务为基础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转变。

3、引资与引智结合,培育健康服务骨干企业

第2篇

1.1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最早于1993年在天津体育学院创办。作为开办时间较久的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培养了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比如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就业岗位不对口等。2012年教育部在原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力求使该专业更贴近市场实际需求。各高校随后纷纷开办新设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1.2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该文在重点调查研究了我国40多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等综合信息基础上,在查阅收集和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基础上,着重从培养目标、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等专业建设总体状况,进行归纳与综合比较。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2.1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

绝大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依然按照传统的项目进行培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雷同,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

1.2.2人才培养“低端化”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大多集中在传统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没有面向较高层次的项目,导致学生就业一般在低端就业市场。

1.2.3毕业生就业难

由于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人才培养“低端化”等问题的困扰,导致该专业无法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使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在2014年的我国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名列其中。

2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产业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健康管理的定义有很多,较为普遍的定义为:“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针对个体及群体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系统的检测、评估、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健康管理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建立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学院,并开始招收第一届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2.2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存在的问题

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健康管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极度短缺。特别是与健康管理产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健康管理人才缺口更显巨大。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推算,这么巨大的健康服务业市场需要的健康管理相关人才在百万人左右,而目前我国拥有的健康管理相关人才不足十万人,这说明我国健康管理人才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3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

首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避免出现以前社会体育专业出现的问题,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找不到对口就业的岗位,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又没有进行培养。因此,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可以更好地与社会需求衔接,避免出现社会体育专业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其次,各个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与文化区域特征,以及学校的师资条件等,将那些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专业方向设置到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健康管理作为新兴的事物,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不能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等原因,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将为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逐步形成一个产业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最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有助于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因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康管理方向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必要的健康管理与运动干预、促进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就可以改变医疗机构的体检中心或专业体检机构那种只能满足疾病的筛查,而对于身体机能状态的测试评估以及后续的运动干预指导等跟踪服务极为缺乏的传统体检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同时也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

4结论

(1)健康管理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健康管理人才需求量巨大。通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是成为合格健康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2)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错位,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具有差异性,更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第3篇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a)-0120-04

Research on 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uji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ENG Haiyuan1 ZHU Xiangzhi1 HONG Fan1 WANG Fangren2

1.Fuji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3, China; 2.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As a new indust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ultural industry has varied degre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 especially inside som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d TCM culture deep city and area where ha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ujian TCM cultural industry, this paper is point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uiting its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ujian TCM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

近年来,随着文化多样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的日益显现,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医药文化产业作为健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2009年我国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1],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2]。因此,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其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5]。

目前,国内已有研究机构开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相关研究。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张超中[6]开展了我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提出了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建设方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周钊和等[7]从中医药文化研究保护、宣传教育、行业文化、文化产业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对湖湘中央医药文化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黄冈师范学院江军民等[8]通过对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同时,我国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中医药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医药文化产业规模呈现逐步壮大的趋势。如浙江现代联合集团投资超过60亿元筹建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园;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投资近十亿元建成了省内首座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安徽启动了中华医药科技文化产业项目;黑龙江也明确了2014年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等。福建省在中医药文化开发方面也有所成就,但仍存在中医药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较少、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福建省(以下简称“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 中医药文化产业内涵

中医药文化产业是健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主要借助传媒、科技手段,将中医药的属性,蕴含的历史、地理、民族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人文元素进行文化加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其经济价值的的全新产业,涉及科研、教育、医疗、休闲娱乐、国际交流合作与传播等各个领域[9-11]。

中医药文化产业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与中医药文化相关联的历史、人物、文物等为内容,利用图文、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制作的书刊、包装、广告、广播、影视、戏剧、曲艺等产品;另一类是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各种养生保健服务项目及平台,包括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医药主题公园、医药文化会展、文化养生机构等文化服务性消费行业[12]。

1.2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借助国家扶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良好政策优势,福建省利用自身所积淀的资源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福建省在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及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并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1.2.1 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优势,引领了相关行业协同发展 我省积极推广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弘扬传统文化。据统计,我省从2006年开始开展并认定了三批共53家“福建老字号”,其中34家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中医药领域包括片仔癀、灵源、采善堂等品牌[13]。这些品牌企业依靠中医药“老字号”涉及医药、食品、餐饮、酒业等行业,牵起了整条产业链。如以漳州市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灵源药业有限公司、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中医药骨干企业依托传统品牌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基本形成从药品、保健食品到饮料、家庭药膳,从原料、片剂到胶囊、口服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链条。漳州片仔癀公司在四川阿坝州和陕西秦岭山脉以南的凤县投资建立养麝基地,产品由单一的药品发展至保健品、特色化妆品、医疗器械、日化产品及其他护理用品等多个品种,逐步覆盖了上游原材料、中游研发、下游生产销售产业链。泉州市灵源药业有限公司打造“灵源”牌,产品由“灵源”万应茶延伸至茶剂、散剂、饮料、食品和中药饮片等多系列品种。

1.2.2 加大了中医药文化宣传 发展中医药文化会展业。利用地缘优势,我省坚持办好“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闽台中医药学术论坛”“海峡两岸慈济中医药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学术交流、经贸洽谈、药物交易等形式,推广中医药品牌,吸引国内学术机构、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等各方力量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漳州片仔癀公司就常通过展览、视频及作为馈赠礼品等方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示了源于宫廷秘方、历经弥新的传统名贵中成药文化。

开发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产品。近些年,我省反映中医药内容的报刊书籍、音像制品等中医药文化产品深受观众喜爱。比如,中央电视台慕名采访、拍摄的片仔癀专题片――《国宝秘药之秘》上下集在CCTV国际频道播出后,引起海内外的强烈反响;同时,为了弘扬片仔癀文化,宣传国药普济苍生的MTV《爱的传奇》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唱;与原卫生部、国家药典委员会合作制作的大型系列专题片《中华特色药―片仔癀》专集,翻译配音了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多个版本广泛宣传;与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合作的介绍国宝名药片仔癀的专题节目播出后也在海内外引起较好反响[14]。另外,福建三明市也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并正式出版发行了保护民族中医精华的2部民间医药专著――《三明畲族民间医药》和《三明畲药彩色图谱》[15]。

参与大型科普公益宣传活动。在“中医中药中国行”福建活动中,我省也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走进社区和农村培训社区及乡村医生、举办义诊与健康讲座等,并为现场群众发放扑克牌、团扇、科普小册子、单病折页、中国中医药报特刊等宣传用品,开展草药辨识、药膳制作、膏方介绍、中药炮制、制药等服务项目,颇受群众欢迎。此外,利用地缘优势,加入海峡两岸中医业务交流活动,组织我省中医药专家奔赴马祖等地,开展肾病、胃病的中医治疗和饮食宜忌、中医保健养生等讲座,并进行学术交流。

1.2.3 推动了中医药文化融入旅游产业 在打造“海峡旅游”品牌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省越来越多企业,尤其是中医药企业选择开发品牌文化,与旅游业“结缘”,将智慧和创意注入冰冷的产品,让其华丽转身,成为给旅客带来欢乐和惊喜的时尚旅游产品。如漳州片仔癀公司打造片仔癀博物馆、中药标本馆、植物园、中成药生产车间等组成的片仔癀中药工业园浏览路线,通过物化形式,形象、客观地反映片仔癀的文化特定,展现片仔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同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工业旅游示范点供游客参观,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个团[16]。灵源药业也参与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打造以灵源山风景区、灵源禅寺、公司等为核心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使企业产品、管理、文化与游客无缝对接。

1.2.4 筹建了一批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基地) 为实现中医药相关产业有机整合,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我省积极鼓励支持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设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基地)。由万好国际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合作,投资2.5亿元,以纯药用植物为景观的中医药文化创意博览园将于2014年7月开放,园内拥有神农谷、体质辨识园、万博园、经络园、中医药文化博览馆等十八个贯穿中医药发展史的文化互动景点。2012年3月,尤溪县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合作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也正式启动,该项目提出建设一个融中医药文化、旅游、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于一体、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总体思路,园内包含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中医药休闲养生基地。2013年2月22日,融合两岸中医药科技、金融、产业等优势要素的海峡两岸中药现代(福建)产业园落户漳浦,将重点建设两岸药用植物园示范区、两岸药材集散中心、两岸现代生命科技园、中医药文化体验园等。

1.2.5 建设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是传承中医药文化和凸显中医药特色的平台、宣传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窗口。我省确定片仔癀博物馆、海沧青礁慈济宫景区闽台中医药博物馆、万好药博园等为我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另外,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联合打造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内容涵盖中医药文化起源、古近代名医介绍、杏林典故、养生保健知识、中医特色疗法及用具、常见中药展示等。

1.3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3.1 中医药文化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中医药文化产业空间巨大,中医药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但目前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主体较弱,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文化品牌较少,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发展能力明显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仅少数如漳州片仔癀、厦门中药厂等企业的经济规模、企业规模、品牌影响力等具有抗衡能力。如漳州片仔癀已形成产业链和规模经济,居我国中成药行业50强,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20强。近几年,该公司产品畅销海内外,年出口超千万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单项中成药出口金额首位。

1.3.2 中医药文化遗迹开发与利用不足 我省对中医药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规律和思路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较少,中医药文化遗迹开发与利用不足。如武夷山地区是早期福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区域,该地区的医籍医事是古代福建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出现了法医学家宋慈、理学家研医有成就者蔡元定、为官习医者钱闻礼等[17],但该地区开发利用名人品牌明显滞后,没有真正把名人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中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1.3.3 尚未形成集群优势 纵观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基本还处于单兵突进状况,布局分散,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因此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如漳州片仔癀位于漳州,灵源药业位于泉州。另外,可集群化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基地)尚未完工,大量企业、科技、人才、资金、政策等多因素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此外,我省还存在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区特点不突出、地域同构化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产业配套不到位等问题。

2 发展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2.1 制订相关发展方针,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相关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从政策、机制、投入、项目、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中医药的医疗、教育、科研、影视、出版等给予政策支持,大力扶持扩大中医药文化事业;并积极引导、鼓励中医药企业和文化产业链相关企业联合,深度开发医药文化内涵,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健康成长。同时立足全省中医药发展大局,统一规划全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结合区域文化资源特色,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体系,避免出现特点不突出、地域同构化等问题。

2.2 发挥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培育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

政府应大力推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一是培养国际中医药文化名人、国际中医药文化品牌、国际中医药文化著名企业、国际品牌中医院等,通过文化贸易、中医药服务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多种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二是采取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推进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措施,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增效益,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2.3 调研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

福建省孕育了众多著名医家,如东汉建安时期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的长乐人董奉、宋代建阳法医学之父宋慈、闽台民间医神“保生大帝”吴、清代长乐著名的医学理论家、临床家和医学教育家陈修园等[18]。因此,应对福建省各地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包括中医药文化古迹的考察、传统中医药地方风俗民情的考证与开发利用研究、近代中医药贸易故址与文化研究、知名中医药种植基地、企业与医院文化的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等。通过深度挖掘、整理、研究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原创思维,把名人古迹等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

2.4 重视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力度

2.4.1 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是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中医药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文化内容的传播者往往较难替代,中医药文化产业需具有中医药知识、中医药事业管理知识、文化产业化专业知识等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因此,我省应建立集中医药、文化、创意、市场运营等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中医药文化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4.2 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 我省可从功能导向、政策扶持、制度激励等方面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从北京、广东、台湾等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引进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是那些闽籍的在外工作的高端人才,以提高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素质。

2.4.3 搭建中医药人才交流平台 福建中医药大专院校、中医医疗机构、研究机构、中医药企业以及中医药产业基地等应加强合作,共同搭建人才交流平台,达到人才培养机制共建、师资队伍互动、课程体系共享、科研项目合作等目的。

2.5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创新中医药文化产品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影视、广告、书刊音像、演出活动和动漫等形式多样、科学实用、健康向上的中医药文化精品,通过生活化、时尚化的创作,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向人们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开发新兴传播方式,创新中医药文化产品,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医药文化。如以魔方为基础,融合五行和阴阳元素的中药魔方,就是借助益智类玩具传播中医药文化理论,进而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6 加强闽台合作,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我省可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福建对台“五缘”优势和中草药资源丰富等独特的有理条件,以及台湾在现代中药制造业的优势,积极开展闽台中医药科技文化交流。通过筹办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论坛等活动,推动海峡西岸区域内中医药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人才流动、产业合作、监管联动、标准互动,实现两岸中医药优势互补;建立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中草药产业基地,使福建成为两岸中医药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和对台中草药供应集散地,形成两岸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通过闽台民间共同信仰的医神“保生大帝”吴加强合作,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2.7 深化中医药文化与金融合作,建立投融资平台

我省中医药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因此应将中医药文化产业与资本进行有效对接,为投融资双方搭建一个对话平台,应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如在相关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争取政府的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成长性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及国内外社会资金,银行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

3 结语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独特,地域性鲜明,同时也孕育了众多著名医家。因此,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发挥特色优势,通过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等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而且可以增强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从而使中医药文化得到弘扬、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2009-05-0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Z].2012-04-20.

[3] 高彦彬,赵慧玲.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J].世界中医药,2011,6(6):461-464.

[4] 肖燕,宁泽璞.略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J].世界中医药,2011,6(5):372-374.

[5] 官翠玲.中医药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3, 34(11A):75-77.

[6] 张超中.我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5-7.

[7] 周钊和,徐海燕,范霞,等.湖湘中医药文化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3,(9):165-166.

[8] 江军民,陈中文.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3,(2):100-102.

[9] 赵立冬.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意义重大[C].北京: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2009:893-896.

[10] 陈小平.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1-136.

[11] 蔡光先,陈志鹏,宁泽璞.加快中医药文化产业化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0-04-08(3).

[12] 秦伟民,刘蔚.简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桎梏及对策[J].湘潮,2013,(10):82-83.

[13] 刘文艳.泉州再增一家福建老字号[N].泉州晚报,2014-06-18(10).

[14]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宝秘药之秘――中央电视台慕名拍摄并将播出介绍片仔癀专题片[EB/OL].[EB/OL].2012-04-18/2014-07-22.

[17] 吴童,王莹颖.理学与宋代武夷山地区中医药文化[J].中华医史杂志,2011,41(4):214-216.

第4篇

关键词 健康养老 创新发展 对策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据估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突破3亿人,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针对这一发展态势,对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经济压力大

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进程短,发展时间为26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中,进程最快的日本老龄化接近30年,而美国有60年,法国达115年。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与其他老龄化国家相比,我国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发展阶段,且呈现出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特点,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二)各级政府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但政策保障明显不足

2013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10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全面部署养老产业发展事宜;同时,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形成了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但是,在政策的执行层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医疗康复服务、医养衔接、照料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动力。

(三)传统养老观念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受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深远影响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人的“反哺式”养老观念根深蒂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据调查,90%左右的老年人有这种倾向。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四)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匹配

由于地区之间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加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一床难求和床位闲置的现象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此外,有的地区养老模式失衡,注重发展机构养老,而忽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体系的建设,出现供需矛盾。

(五)社区规划中基本没有考虑社会化养老问题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房地产的功能定位上,缺少了养老功能,而专门的健康养老社区更是九牛一毛。健康养老产业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系统工程,对社会资本吸引力弱,这是造成社区养老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六)经营方式落后,专业人才缺乏

老年人的快速增长,对生活医护、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人员需求较大,但目前养老服务人员在专业人员的数量、从业经验、服务质量、专业水平等方面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较大,影响了养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分析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健康养老产业无疑是需求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因此,需要政府牵头,统筹规划。首先,要充分调研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据调查,老年人最关心的是健康管理、医疗医护、文化休闲、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体育健身、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是餐饮及硬件设施和质量的问题。所以,政府部门要根据老年人的分布及需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综合规划等因素,确定健康养老模式的类型、产品、层次、规模及布局,做好健康养老产业的顶层设计。

(二)健康养老模式的创新发展

我国目前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实践表明,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非常符合我国的实际。同时,我国也需积极创新、探索其他新型的养老模式。

1.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融合发展。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未来一对年轻的夫妇在承担工作重任的同时,面对抚养双方老人和子女的情况,完全依靠家庭养老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融合发展更符合我国实际,更符合老人和子女的意愿,这是健康养老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要做到两者的融合,首先要打造系统化的服务平台,在全面考虑老人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服务产品,老人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在不离家的情况下享受养老服务;同时,国家还应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及服务人员,以保证服务的质量。

2.建设C诺难老社区(养老公寓)。在城市建设规划中,选择合适的地段,专门规划、建设养老公寓。实践证明,公寓房间不宜过大,一般不要超过100平方米。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养老功能,做好养老硬件设施的设计,如专业服务的房屋、活动场所等。

3.发展互助型养老社区。互助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大家互帮互助,抱团取暖,虽然该模式在运行方式、法律规范、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有取得成功经验的社区。如安徽合肥的丁香社区通过“老年互助团”的方式养老互助,运作较为成功。

此外,在大型居住区中嵌入养老功能,社区周边搭建老年设施及服务机构,并做好养老功能规划等,也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有益选择。

(三)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1.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养老产业是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朝阳产业,对社会资本吸引力弱。从我国有关产业政策和实际出发,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产业的主体是大势所趋。所以,政府要充分利用政策和市场的杠杆作用,突出政策创新,采取股份制、PPP等模式来吸引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并使之成为健康养老产业的主力军,这是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2.做好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健康养老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就。要在对各层次、各模式做好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并注重示范、品牌的带动作用,总结归纳,形成标准。比如,引入知名企业入驻示范项目、公开招标引入成熟项目等。

3.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养老产业发展。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为养老产业供需双方的对接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手段。健康养老产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体系建设、紧急救助、健康管理、社区服务、远程医疗、档案管理等方面独具优势,其在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益方面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4.医养结合,形成完整体系。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的关注点,不仅是日常的生活照料,还有对健康、医疗、护理问题的关心,特别是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对此尤为重视。所以,在传统健康养老基础上,融入医疗、护理职能,形成完整体系,是健康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从现状来看,医、养结合难度较大。一方面,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属于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另一方面,有能力的医院不愿干,无能力的医院干不了。两者的结合需要政府由主导推动、市场引导带动,由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氛围,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协调解决困难,才能促使医、养结合的稳步推进。

(作者单位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作者简介:陈永顺(1963―),男,山东临朐人,大学,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 耿爱生.养老模式的变革取向:“医养结合”及其实现[J].贵州社会科学,2015

(9).

[2] 杨孟春,徐谦.并不遥远的异托邦――健康养老设计新概念[J].城市住宅,2015

第5篇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祖国医学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中医学的源远流长使得我国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产业,那就是中药材产业[1]。中医依托着中药材而存在,因此中药材的发展前景也就不言而喻[2]。中药材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在我国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它拥有厚实的发展基础以及绝对有利的发展条件。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下:

1中药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中药材的品种存在着混杂以及退化的问题。由于中药材的种植、养育工作没有选入农作物品种的选育以及推广的计划中,市场上的中药材多数来源于药农自留的种苗或种子所产,这使得中药材的品种出现混杂以及功效退化的情况,这也体现了药材品种的选育工作存在着滞后的问题。

1.2中药材的生产没有形成规模。目前,我国的大型中药材生产基地并不多,就拿甘肃定西市的中药材生产情况来说,大批的中药材生产是药农自发的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药材的生产分散,对生产的集约化造成很大的影响。

1.3中药材的科技投入不够。我国大部分生产药材的地方都属于自然条件好,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不足的地方,地方政府对中药材生产的资金以及科技的投入程度不够,中药材的生产遭受着现实条件的制约。因此,药材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产生的盈利有限,对各地经济的带动能力也就有限[3]。

1.4中药材的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对于中药材的生产缺乏长期的、宏观的发展规划,使得中药材的生产基地、市场设施、药材的流通、药材的包装以及药材的贮藏等环节薄弱[4],且存在着大部分地区出售原料药材的情况,这直接影响到产区人民的收入、中药材的产业化程度以及中药材未来的发展前景。

1.5中药材的新药研究能力不足。由于企业的自主发展不足,科研的投入不够,导致新药的开发存在滞后的问题。

1.6对中药材产业的资源保护不够。由于资金的匮乏、科技的薄弱,对一些珍稀的野生药材资源的栽培与开发力度不足。在一些人烟稀少的偏远产区,擅自采挖野生药材的情况也比较突出,例如甘肃河西地区的麻黄草、甘草、虫草、锁阳以及陇南地区的厚朴、杜仲等珍稀的药材资源濒临着枯竭的困境[5],再加上自然环境的约束,这些原因综合导致中药材产业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

1.7中药材产业的经营体制以及生产体制不完善。相关的监管部门对中药材的产量、品种、产地分布以及种植面积的要求等问题资料记录不全,因此导致中药材产业存在着缺乏工作机制以及领导机制等问题[6]。在生产经营上,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落后,治理机构不完善,从而导致其生产效率、管理水平不高;而民营企业则存在着规模小、产品的技术过低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差。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本身都有着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产权的产品量少的问题,这导致其市场竞争优势与发展后劲不够。

2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完善生产销售的标准,保证中药材的产品质量,建立品牌战略方针。

2.2对具有中药材生产优势的区域进行规划布局,同时建立多个示范种植区。此外,对中药材的品种进行排查和选育,并制定关于中药材种苗、种子的标准,建立配套的中药材抽样检测中心,对中药材的生产源头进行严格把关。

2.3促进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以及规模化的发展,要求各中药材生产区域的政府应该因地制宜的为本地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并对药材进行有目的、有序地集中生产,加大对药材生产技术的投入,将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标准化。

2.4加大对中药材新药品开发科研人员的培养,形成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人才梯队。

2.5加大中药材的资源整合,对医药科技资源进行跨省、跨学科的合作,集中发展中药材的优势。

2.6着重对中药材的信息技术网进行建设,加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信息流通,完善经营体系。

2.7对中药材的野生资源进行保护,同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在统筹兼顾下,保证中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保护资源的的可持续发展。

2.8为使中药材产业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3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药作为我国最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产业,它立足于传统,发展于现代。中药材产业主要由中药知识产业、中药流通业、中药制造业以及中药种植业这四大环节构成,是一个以中药农业作为基础,以中药工业作为主体,以中药商业作为枢纽,以中药知识产业作为发展动力的综合产业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药材产业所具备的独特竞争力不言而喻,但是市场是优胜劣汰的"淘金场",因此,中药材产业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才能使中药材产业在我国知识经济领域中持续保持知识产业的优势。

此外,在我国对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规划中,尤其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发展规划,需要将中药现代化作为推进战略宗旨,同时进行合理的中药产业布局,指导中药材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变,以此种方式推动西部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对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西部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见,中药材产业不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中药工业在我国有着愈加重要的地位,中药材产业是一个拥有着无限发展潜力的产业。

4结论

中药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大好,主要因为:首先,近年我国居民的绿色消费以及对健康的投入逐年增长;其次,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化推广,使得中药的用量在预防机制中成倍增加;再次,《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提高了对中药材的安全指标及其浓度的要求;最后,中药饮片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我们知道,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前景大好,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通过对中药材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只要坚持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坚持中药材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药材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1]黄少军,梁庆平,戴传勇,等.广西玉林市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07-8708,8713.

[2]周学毛,周伊琦.太湖县中药材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4):135-136.

[3]李卫平,邹龙.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药业,2011,20(20):5-6.

[4]刘红勇.基层药房中药材饮片的质量现状与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8):296-296.

第6篇

摘要:基于“互联网+”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分析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不足之处,提出健康信息惠民计划、智慧医疗行动、公共卫生信息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医疗行业监管与信息标准及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等新任务。结合相关保障措施,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作用,加大拓展互联网与医疗卫生行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健康信息的有效整合,推动医疗行业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net +" of the new medical service model,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ervice model, new tasks such as the health information Huimin plan, the wisdom medical action, the public health information, the health big data management, the medical industry supervision and information standard and th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model are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security measur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the medical field, increase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achiev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health information, promote the medical industry interoperability and business collaboration.

P键词: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服务任务

Key words: Internet+;health care;service model;service task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056-03

0 引言

自党的十五中全会明确将“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未来发展战略,“互联网+健康医疗”便逐渐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新方向。2016年6月24日“首届国际互联网医疗大会暨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乌镇召开,对医疗、医药、保险等产业链各节点及线上线下更有效率地融合,如何使相关政策、行业标准的推出与产业创新更好协同,如何有效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互联网+健康医疗”新型服务模式有利于改善医疗质量、减少患者入院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率[1],是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支撑,其对于我国建设跨地域、跨机构就诊信息共享的区域医疗联合体有着较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论文首先分析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结构及其不足之处,再论述“互联网+健康医疗”的服务模式优势及其所进行的任务,通过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进行对比,阐述“互联网+健康医疗”模式的价值。

1 我国传统医疗服务模式

1.1 模式结构

我国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是以医院为中心的星型结构(如图1),医院处于中心地位。药企、医疗器械、保险公司、医保等机构以及患者、其他医疗服务都围绕医院展开。从检查、科室就医,处方药,患者就医流程都由医生主导,医患信息不透明。另外,政府对于医院财政支出不足,而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现今的医保资金难以满足逐渐增加的参保人数需求,所以医保资金的压力逐渐转移到医院。第三,处方药作为医院收入的一大来源,也是一定程度上掌握在医院手里。

1.2 传统医疗不足之处

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中,由于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料流等以医院为核心环节,其他各环节信息流通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引起以下诸多弊端。

首先,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由于三甲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和资源的虹吸效应,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基层医疗人员数量不足、诊疗水平达不到标准,导致“乡镇医院无患者可医,大医院人满为患”。

再者,就医方式效率低,就医体验“三长一短”,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且仅有单纯的院内服务,缺乏院后服务。

其次,政府财政支持不足,医保缺口明显。目前医院正常运营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自身盈利,但其本质的公益性又使得收入有所限制,加之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得医院处于两难境地。

导致这些弊端本质在于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同传统医疗服务所提供的资源不对称,无法满足当今人们需求变化的节奏。

第7篇

【关键词】智慧时代 创新发展 老龄消费

一、引言

21世纪,老龄产业被称为了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目前我国的社会老龄化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从消费角度讲,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所占的比重,老龄的人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是重大的。老龄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于老龄人群、商业领域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是有益的。因此改变对以前老龄产业的旧认知观念,突破传统的思想,结合智慧时代的理念,积极探索发现出新的适合于老龄群体生活发展的习惯,消费惯,从而推动老龄消费产业创新蓬勃的发展。

二、老龄消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增加,老龄人口的消费规模逐年不断地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消费规模已经达到10000亿元,但是为老龄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确只有3000亿元,老龄产业只占老龄人消费总量的30%。老龄消费市场成为我国老龄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老龄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目前老龄人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我国的老龄消费市场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老龄消费市场仍然是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因素则作为影响老龄人消费的主要因素。中国的老龄人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和医疗消费总量占了老龄人消费总量的很大比例,而老龄人在食品和医疗消费的支出比重高说明了老龄人消费需求大多体现在对身体健康的注意,另一方面则说明老龄人比较在意实际的生活,而对如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关注的较少。面对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在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老龄消费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老龄消费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随着智慧时代的到来,尽管发展老龄产业的市场环境宽松,但有一些决策的部门对老龄消费的认识和如何发展当代的老龄消费业缺乏新的认识,大多数企业对老龄消费业发展的规律性缺乏客观和准确的把握。在实际地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误解了目前对于老龄消费的现实意义,甚至是盲目跟风。商家对目前老龄人的商业化需求特点还是比较陌生,且把握的不准。在传统的观念上,多数人普遍会认为老龄人只能是要求老有所养及安度晚年,对于老龄消费市场、消费产业,则少有深入的研究。

2.老龄消费市场整体的有效需求不足。中国的大部分老龄人的购买力的水平不高,与经济因素有关,老龄人口的收入并不是家庭收入中的主流。同时,在消费意识、消费习惯等方面,老龄人的消费也是非常保守,少消费、省吃俭用似乎已经成为了老龄人的代名词,因此老龄人传统的消费观念限制了当今老龄消费业的发展。

3.老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面严重不足。大多数的企业仍然缺少对老龄消费规律性的正确认知,没有把握好老龄人的市场需求,因为企业没有进行深度的研究开发,所以也不能占有其应有的市场份额。目前整个老龄产业还没有在国民经济中形成具体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而真正参与到老龄消费业的企业家更是很少,没有形成对其发展的企业家群体。

4.未建立出健全完善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在智慧时代,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及时准确地信息才能提供给顾客更好的服务,而目前还没有建立出完善和统一的老龄消费业的资料库及相关的信息化平台,这样企业和消费者对于产品、政策、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就会不及时。

5.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形成合力。老龄消费业的涉及面很广,在管理方面,实行垂直管理,部门分管,资金分流及目标分割,因此交叉环节的相互协调与沟通不当,很多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上存在薄弱的环节,造成效率较低,进而影响了其发展的进程。

6.政府对相关的扶持政策不得力。对于老龄消费业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竞争领域,它不仅有市场的成分,还有社会事业的成分。因此应对老龄消费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产业相关政策的鼓励与引导。目前,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保护老龄人权益的《老年法》,但仍对发展老龄消费业,缺乏具体的、配套的及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因此老龄消费业并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例如在老龄人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或引导老龄人的消费并扩大老龄消费需求等方面。尽管我国是一直重视老龄人口的国家,但目前为止无论是在宏观上的产业政策,还是在微观的具体支持与措施上,都不够得力,没有出台并完善落实实际的政策。

因此,无论是从政策方面,管理方面,还是从市场的有效供需求情况等各方面的问题来说,都充分表明了使其创新蓬勃发展的艰巨性。但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同样清楚地认识到了这里面所蕴藏的巨大机会。

三、智慧时代老龄消费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发展

智慧时代,“互联网+”为老龄消费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契机。如果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老龄消费业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老龄消费业发展的新形态。将会推动产业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升及组织的变革,进而提高了产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二)转变传统消费观念

对于老龄群体,一般大多数都是买东西讲究物美价廉,很少买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有了钱就会存起来,不提倡炫耀性消费。勤俭节约固然好,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观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龄消费业的发展。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适度消费是有必要的,要潜移默化地促进老龄群体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拉动内需,为老龄消费业发展提供动力。

(三)加强开发适合不同老龄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开发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龄人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在服务上,例如发展养老地产。基于当前房地产发展势头,结合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地即养老型社区。老龄人不仅对衣食住行有着更高要求,对健康、环境等亦有要求,尤其精神层面要求更高,而现今的养老地都是普通的小区,养老设施等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设真正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新型养老社区,积极发展养老地,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医疗保健室、文化活动站、养生堂、小花园等设施,保障室内阳光充足、自然通风,构建适宜于老年人养老的生态环境。而老龄产品不能让其成为老旧差的代名词,要追求品质、性能和价格的有机统一。

(四)建立信息化平台

可以建立完整的、开放的、统一的老龄消费业资料库,为企业和消费者提品、政策、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及时服务,完善老龄消费业的市场体系。设立出老龄消费业的产品展销平台和信息平台,扩大老龄消费业的市场空间和增加消费的人群。在平台上可以介绍并推广科技相关信息,推动老龄的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创新。

(五)行产学研合作

可以与各大科研机构或者是各大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例如可以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研发实验室,以此来对关键的技术进行攻关,也可以与各大院校实行人才培养的合作,可以与各大院校合作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或高水平技术的带头人。

(六)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

发挥政府职能,可以制定出发展老龄消费业的相关政策。例如增加优惠政策、提供财政支持,信贷支持等。也可以提倡老龄人去参加一些活动,修建老龄人活动社区,组织专业广场舞比赛,培养老龄人对其的热爱和兴趣,从而可以进一步刺激消费,促进相关类型的消费产业发展。

四、总结

目前我国的老龄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巨大的规模,并不系统和规范,与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发展老龄消费业则需要紧紧抓住老龄人口其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清楚地认识到老龄人群体特征,准确把握老龄人群需求的特点,围绕着老龄人的衣食住行医等需求特点去计划消费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实行创新的发展,为了促进在智慧时代老龄消费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不仅需要借助社会、企业的力量,自发的方式从事其产业的开发,还需要为老龄消费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政治的环境,需要有完善的配套的政策支持。首先要改变传统思想,克服体制或制度上的障碍;其次,需要政府提出有关的产业政策支持;最后,需要政府运用政策把社会的资源导入到老龄消费业中,结合智慧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让老龄消费产业实现其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奕.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前瞻[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46-48.

[2]陈友华.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11:44-49.

[3]陆杰华,王伟进,薛伟玲.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与政策支持体系[J].城市观察,2013,04:5-13.

[4]陈鹏飞,林文.中国老龄产业研究综述与展望[J].老龄科学研究,2014,06:37-44.

第8篇

关键词:工业40;再工业化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中德制造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F421;F43/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0002707

一、德国“工业40”及其他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历了“去工业化”过程,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制造业转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占发达国家GDP的比重和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发达国家对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的过度依赖及对金融市场的放松管制使虚拟经济高度膨胀,从而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市场大幅萎缩。这使得发达国家不得不重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即将产业结构转向高附加值、知识资本密集型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并由此推出一系列振兴制造业的再工业化战略举措。

1德国“工业40”战略

2013年4月,来自德国产业界、政府和学术界的产官学专家首次了《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德国“工业40”战略是德国政府确定的面向2020年的国家战略,体现了以其创新制造技术方面的优势开拓新型工业化的目标,是为进一步抵御欧洲债务危机对该国的冲击、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有效面对消费者偏好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而提出的工业升级计划,是对“工业10”(机械制造设备的引入)、“工业20”(电气化的应用)和“工业30”(信息化的发展)的延伸。

“工业40”战略通过深度应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手段,

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为重点进行工业技术领域新一代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促进产品功能多样性、个性化和产品性能大幅提升[3]。“工业40”战略作为一种全新的工业生产方式,通过技术实现了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的相互融合,反映了人机关系的深刻变革,反映了网络化和社会化组织模式的应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工业40”战略由政府出资,以德国企业、社团组织为资助对象,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德国注重产学研各个环节的紧密合作,坚持创新科技和产业相结合,注重相关部门、产业的协调发展,即“工业40”战略是政府部门、科技界、高校和企业界组成的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旨在促进不同行业组织的跨界合作,

促进传统产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由加工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

2其他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

近年来,美国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重振制造业,回归到实体经济中。2009―2012年,美国先后启动的《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等政策措施以及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提出都体现了其调整提升传统制造业结构、刺激经济复苏、将产业设备与网络融合、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以及重塑国际竞争优势的再工业化战略。

此外,美国将重点放在培育新兴产业上,2009年2月签署的《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包括新能源、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美国推出《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致力于提高国家关键产业的制造能力,开发创新型的节能制造工艺,来鼓励产学研合作,培养制造业高端人才。另外,美国着力将中小企业视为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主体力量,通过税收优惠等各项资金支持和扶持计划来引导海外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回归到本土。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其积极出台措施着力扭转制造业比重降低的局面,把信息通讯、节能等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培育领域。与此同时,

日本不断出台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完善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建立政府企业合作开发机制,尤其加强对制造业信息化、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大数据、3D打印机等项目的资助和研究。

欧债危机让整个欧洲陷入困境,但是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积极应对,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继续巩固和强化传统产业在技术含量、产品质量和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努力发展新兴技术产业。2012年的《欧盟2020战略》的、欧洲研究历史会和欧洲创新技术学院等的建立等都是欧盟为恢复工业应有地位而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中的一部分。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周晶[4]对201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如表1所示,201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5 51371亿美元,占GDP的63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中国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行业,分别占GDP的408%和125%,合计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8386%,而其他五个产业的发展并不快,增加值比较低,占GDP的比重均不到1%。

节能环保产业: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对环保和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节能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升级》会上指出,中国2014年后每年都会有1万亿元投资在环保事业上,尤其是对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2014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称,中国回收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2013年回收总量达164亿吨,回收总量超过美国,重点品种整体回收率达7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国的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地球等普遍应用于信息产业,电信、其他信息运输服务业、电子元件和电子计算机制造等方面拥有发展优势。《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到2015年中国要建立与产业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融资平台和政策环境,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3 500亿元。同时,政府将继续支持推动运营企业加快4G网络和业务创新步伐,积极开展5G研究,推动宽带通信技术持续演进。

生物产业: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能源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得到高度重视,生物医学材料不断发展,政府部门对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投入了大量专项资金,“新医改”的大环境使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摆脱了主要依靠进口的状态,逐步实现国产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健康产业需求和发展空间扩大,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体系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并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数控机床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装备,目前国产数控机床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中低档机床已达到国外水平,但高档数控机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2013年上半年,数控机床的进口额为5260亿美元,进口仍主要集中在高档数控机床方面。此外,中国正极力拓展3D打印在工业、医学和文化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加速其产业化进程。

新能源产业:传统能源日益枯竭供不应求,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建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中国光伏设备的关键技术来自国外,产品大多靠出口,下游产业尚有巨大潜力有待挖掘。总体而言,中国仍处于分布式光伏的市场培育阶段,对于无电区,应积极开发利用沼气、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来解决用电问题。

新材料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稀土生产国,也是第一大稀土出口国。目前,中国稀土储量仅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于出口,因此,国内稀土储量正在急剧下滑。

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近年来,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和销售将有望形成一定规模。纯电动汽车产量的激增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发展,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6 651辆,同比增长120%。

2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的制造业行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六大类。

在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一系列高技术产业政策的鼓励引导下,高技术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赵玉林和魏芳[5]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得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的结论。

2009―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收入、总产值和利润额都出现了较快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980%,2100%和2476%。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59 56669亿元,总产值为60 43048亿元,利润额为3 27853亿元。2012年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2 28404亿元,利润额达到6 18634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加了1686%和1795%。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2010年、2011年与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04%、1751%和1686%,同时利润额同比增速分别为4884%、748%和1795%。随着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为29 43530亿元,2012年出口额达到46 70109亿元,同比增长1503%。

从高技术产业的R&D情况来看,中国R&D经费支出有所增加,2011年中国R&D经费支出为1 44091亿元,2012年达到1 73381亿元,同比增长2033%。基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口径的统计显示,2005―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R&D机构、R&D经费、有效发明专利数、固定资产投资额等都在持续增加,R&D机构由2005年的1 619个增加到2012年的5 158个。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高技术行业R&D经费规模为36250亿元,2012年达到了1 491亿元,占大中型企业R&D总经费的2488%。有效发明专利数也由2005年的6 658件增加到2012年的97 878件,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05年的2 14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 933亿元,大约增长了503%。

从高技术产业的细分行业发展状况来看,各行业运行相对平稳,各年各行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额、出货值和R&D经费都是整个高技术行业最高的,2012年分别占整个行业的4774%、3815%、5705%和5054%。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出货值所占比重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利润额和R&D经费所占比重却低于医药制造业。这说明中国医药制造业国内需求比较大,利润率比较高,发展受到重视,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受技术水平、政策等条件所限,除了R&D经费细项之外,其他各项指标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重都是最低的。

2012年高技术行业的R&D投入强度和利润率比较,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整个高技术行业的R&D投入强度为170%,利润率为605%。各个细分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均衡,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和利润率在高技术行业中都处于偏低水平,R&D投入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达到730%,在整个高技术行业中是最高的,但是利润率却是523%,低于高技术行业的平均水平,这说明该行业的研发创新带来的效用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医药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的R&D投入强度分别为163%、202%和186%,处于高技术行业的平均水平范围内,但利润率为1076%、938%和1009%,远高于高技术行业的平均水平,可见这三个行业的创新驱动模式已较为成熟,可以带来较高利润。

图12012年高技术行业的R&D投入强度和利润率比较

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和新一轮产业变革使得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对这些产业研发的资金支持,并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贸易保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政策扶持下,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生产规模有所增加,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高,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稳定而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保障,但是中国目前尚存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国内市场成熟度还比较低,处于发展初期,具有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和利润低等特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相互分割情况,难以市场化和规模化且仍然受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制度缺陷约束,消化能力比较弱。

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市场极易受国外市场需求的影响,而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缓慢,国际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投资幅度降低,技术壁垒封锁加大,这些都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推广遭遇市场推阻而步履维艰。

2 R&D强度低、生产率不高

虽然中国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水平,但是R&D强度仍然比较低。如表2所示,2011年中国R&D经费占GDP 比重仅为184%,低于世界平均比重的220%,也低于德国平均比重的288%。中国每百万人中有研发人员963人,而德国约有4 000人。从R&D强度(此处为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来说,2010年中国制造业以及高技术行业的R&D强度都低于德国,2011年有所增长,但仍然落后于德国。如表3所示,2006年和2007年中国制造业生产率远低于德国,且虽然中国和德国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相差不大,但是中国的高技术产业生产率远低于德国。

由表2和表3分析可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仍处在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并没有掌握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使得中国产业竞争力不强,同时中国的R&D经费主要用于技术引进,而对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支出重视度不够。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三大核心技术(电池领域、电机领域和电控系统领域技术)的决策权为西门子、德尔福和博世等合资企业的国外汽车巨头所控制,使得国内企业长期无法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3 企业存在发展困境

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但是中国目前国内投资增速下降、产能过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带来的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阻碍了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赵玉林和石璋铭[6]基于改进的Wurgler方法,用面板实证分析得出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整体不高的结论,并指出短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会制约产业配置效率。

由于中国政府过度注重培育大企业,对高度多元化的具有更强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大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加之目前“重研发,轻车间”的趋势使研发投入有所加大,但并没有有效转化为研发成果,各行业之间壁垒重重,阻碍了研发成果的共享和利用,这些都使得中国企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中。

4 缺乏高端适用人才

人才是国家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这两类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高端适用人才,而中国的高科技人才面临严重匮乏的境况。从表4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的R&D人员和R&D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远高于德国,但是每万劳动力中的R&D人员、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却远远落后于德国,这说明中国的高端适用人才从均数上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策略。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根据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并给予积极支持和引导。中国应当积极利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有利时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动自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首先需要国家通过一系列税收、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改善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应重视创造和培育市场需求,对重点产品进行包装和宣传,从而提供自主创新的动力;应重视教育发展,培养新型工业生产模式所需要的基础性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

四、中德制造业合作新发展

德国是工业强国,在传统领域和新兴制造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制造业技术与国际水平存在着差距,很多产业领域的发展落后于德国。近年来,中德两国之间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制造业是中德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目前中德正逐步加强在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合作医疗项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绿色产业方面的合作。今后中国应格外关注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利用产业改革的机会,依托各自的竞争优势,通过产业、贸易和投资的结合来实现互利共盈。

第一,借鉴德国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李程骅和黄南[7]指出,德国很少对具体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行明确规划,但是德国对产业发展所依赖的竞争环境的维护、市场体系的建设、产业的技术进步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充分重视。而中国对产业发展目标较为重视,对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的研究以及市场发展、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关注度不高。因此,中国应当加强中德产业发展政策交流,吸取德国已有标准和规范,对国内的产业规划制定进行改进。

如今主要经济大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控制权方面,这使得中国取得先导性技术突破并将其产业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将七大产业确立为发展重点,未来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关键技术,在工业革命制高点与市场先机的争夺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第二,构建两国间产业技术联盟,加强技术合作。中国和德国处于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德国R&D投入比较大,产品的技术优势明显,而中国是自动化技术需求大国,自身在技术层面与德国存在一定差距。中德之间可以构建产业技术联盟,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设立境内外合作研发中心,利用资金政策和科研设施优势加大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研究投入,共同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产品,围绕重大科技专项和技术改造发展重点产业并共享研发成果。

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借鉴德国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有益做法,改变目前“重研发、轻工艺”、“重实验室、轻车间”的做法,积极推动知识转化和技术成果转化。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借鉴“工业40”计划在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先进理念与做法,将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重点,促进信息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物流和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工业由加工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第三,加强中德企业合作。中德两国经济的互补性较强,中国拥有较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而德国拥有技术和效率优势,因此,目前德国企业和机构不断开拓中国市场,增加对华投资力度,促进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德企业应继续提升双边贸易的深度和宽度,尤其是拓展和加强在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合作。

中小企业是“创新之蚁”,在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德国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方面的启示,中国的产业组织政策思路也应有所调整,由过于强调培育大企业以提高市场集中度,转向强调促进高度多元化的、具有更强创新活力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创业型企业的发展。

第四,加大人才的培养交流和引进。人才战略是制造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应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促进中德之间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支持和鼓励两国之间的人才交流,通过国家间学生短期就业实习交流、企业间合作培训以及国家层面的人才交流等措施促进高端适用人才的培养。

因此,需要将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作为重点,开展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和企业的交流,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尤其是高层次、高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第五,夯实完善两国高层互访机制。推动两国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交流,促进中德合作论坛和产业合作会议等各种方式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合作制度,构建两国之间部门协调机制,通过组织协调两国之间的联合技术推广和重点工程的建设。政府应在融资、信息和行政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尤其是加强企业对关键技术和装备引进的支持,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合作的金融支持环境。

基于德国在推动多部门合作方面的做法,中国应着力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利益的藩篱,积极推动分行业协作,在避免同质恶性竞争的同时,促进产业链的加速形成。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统计局研究室三种密集型产业划分标准[J] 统计,1985,(2):23-24

[2]郭铁城,张赤东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究竟是多少?――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测算[J] 中国软科学,2012,(2):35-41

[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德国“工业40”及其影响[J]经济走势跟踪,2014,(13)

[4]周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J] 统计研究,2012,(9):24-30

[5]赵玉林,魏芳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6):44-54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 培养模式 可行性

1.医疗仪器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

医疗器械产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新兴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近十余年来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年增长率,被誉为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数字化医疗设备被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并把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之中。医疗器械产业的主流产品是医疗仪器,它在整个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作为现代医疗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仪器聚集和融入了大量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是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物,是把现代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激光技术、放射技术、核技术、磁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化学检测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现代高科技产品,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其基本特征[1]。

医疗仪器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如图1所示),每个阶段所需要的人才不同。第一个阶段需要高校和企业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人员进行源头技术的研究;第二阶段是技术转移和产品开发阶段主要是由医疗仪器生产企业的研发工程师来完成的;接下来医疗仪器进入市场流通,这一阶段由企业的销售人员完成。医疗仪器的使用主体为医院,现在也出现了很多家用诊断保健医疗仪器。为了提高医疗仪器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在医疗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日常的管理、保养和维修,在该阶段就需要专业的医疗仪器维修人才。在我国6.6万多所医院中约有1.6万多所县级以上医院,拥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即从事医疗仪器管理、保养和维护专门人员)10万余人。其中,省市级以上大医院5.5万余人,县级医院约4.5万余人,县一医以下五万多所医院基本上没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外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占医院科技人员的15%―20%,而我国三甲医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却仅为1%-3%;从医疗设备资产配置的比例上看,发达国家的医院是每100万元医疗设备资产配备1人,而我国医院一般在30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资产的配1人,地市级三甲以下(含三甲)医院1000万元设备资产配备不到1人[2]。此外,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和销售公司生产、售后服务,技术监督等也需要专业的医疗仪器维修人才,可见,我国医疗仪器维修人才数量需求量非常大。如何加快医疗仪器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

2.国内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

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起源于生物医学工程。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始创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工科院校的信息技术类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此后,一些医学院校也相继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截止到2004年9月,有80所高校陆续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关专业。其中医科院校27所,工科院校40所,高职高专大约5所。根据学校层次的不同,本科以上专业称“生物医学工程”,专科专业称为“医疗仪器维修专业”或“医用电子仪器专业”等。根据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上述高校可大致分为三类:(1)培养研究型、学术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实力较强的工科院校(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2)以培养能将工程技术与医学密切配合的高级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的院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等,大多为医学院校。(3)侧重医学仪器设备管理,技术服务和维修的院校,如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等,多为高职高专学校。其中,第一种类型院校的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层次较高,一般从事医疗仪器研发类工作,这类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不愿意从事医疗仪器维修工作;第二种类型主要是偏重医疗仪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该类型院校毕业生一般从事医院医学仪器的操作或相关医学信息处理。就第三种类型中高职高专层次的院校的办学的情况看,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原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各医疗仪器相关专业发展状况较好,共设有医疗器械工程系(下设精密依赖器械、医疗器械检测、临床工程技术、药剂设备等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系(下设医用电子仪器专业、计算机及应用/数字医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医疗、计算机软件技术/医用软件、计算机信息管理/医用信息系统);医学影像工程系(下设医学影象设备专科)。

3.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照国内部分高校对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将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从事医疗仪器安装、维修、计量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它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范畴,是以理工为基础,电子学为主体,维修技术为应用的高等专科教育。

依据本培养目标建立以电子技术和微机应用技术为主线,医工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础课以电工电子类为主,机械类和医学类为辅,专业课以电子类医疗仪器为主,医用制冷和电动设备为辅。在该理论教学体系中,电子技术学习是贯穿全程的主线,是专业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并由此延伸到机械和基础医学的初步知识的学习。医用电子仪器是一种特殊的电子仪器,它具有一般的电子仪器特性,又因其应用目的是对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使其本身的设计原理有别于一般的电子仪器。如前所述,医用电子仪器集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其理论基础是非常庞杂的。按照专科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基本要求,在专业课设置中,以“必需、够用、专门”为前提,专业课的设置主要强调应用性,注重基本概念,避免过于繁琐的理论推导。强化技术应用,加强了整机基础电路、典型电路和与维修工作关系密切重要电路,削弱医用电子仪器具体电路的分析及理论计算等偏重理论的内容。

4.开办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的可行性

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虽属新设专业,但它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基础上,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到实验器材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利用我校现有条件,而不必一切从头开始。具体而言,我校现有电子工程系和信息工程系,有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队伍,在电子信息专业教育教学中,均已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同时配备有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实验设施,足以开展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的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这些都是我校开办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的办学基础和有利条件。此外,由于该专业是从电子信息技术和医学工程专业结合分化而来的,其专业课程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有所区别,以医学电子仪器为主。专业课体系中还包含基础解剖学、生理学及医学物理学等课程,所需师资可通过引进相关医学专业人才或与本地医学院校开展合作教学实现。

近10年来,我国医用电子仪器一直保持很强的发展势头,该产业对医用电子仪器维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且目前国内开办医用电子仪器维修专业的高职高专学校还很少,其培养的人才也远未满足医用电子仪器行业的需求。综上所述,我校具有开办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的基础条件,也迎合了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1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相关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中药材涨价的浪潮中,由于链条长、涉及行业广、科技含量高、影响因素多等特点,中药产业链暴露出许多不协调的现象。如何构建科学的中药产业链,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和学界研究的重点。在国务院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下,如何使中药产业发展成为山西省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值得相关管理层思考的问题。笔者现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山西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产业链升级的途径,以推动中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 中药产业链的内涵

产业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自然资源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的生产链条[1]。中药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事中药的研究和经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部门,由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产业组成[2]。因此,中药产业链可解释为,围绕人们对中药的各种需求进行分工和合作,从中药材种植到中药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涉及的各种环节而形成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结构见图1。

根据中药产品的不同形式(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产业链主体环节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流通与销售等,辅助环节包括与中药有关的研究开发、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政策监管等中药知识产业,各主体环节间通过信息流、价值流、实物流相互依存与制

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1041072-02)

约。中药产业链按照中药产品的最终使用形式不同,可分为初级层次(中药材种植)、中级层次(中药饮片加工)和高级层次(中成药生产)。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中药产品附加值增加,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增强,同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提高。在中药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产业,因此,中药产业链是一个由多个相互连接和互相影响的产业所构成的完整的链条。

2 山西中药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几年,山西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18.8%,形成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药、中成药、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医疗器械、药包材等门类齐全的医药产业[3]。山特的地理环境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中药产业发展缓慢,中药产业链整体绩效水平不高,已成为影响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产业链各主体环节发展不平衡

中药产业链涉及农业、工业、商业三大产业,中药产品使用形式多样,加工和流通环节多,研究开发难度大,产业链源头――中药材的生长受到自然因素制约。各主体环节发展速度不平衡,主体企业发展水平不对等,产业链发展态势呈现“锥形”。

数据显示,山西省内现有中药材1116种,占《全国中药汇编》收载4000余种药材的25%,大宗药材就有67种,尤其是党参、远志、连翘、黄芩等单品种产量占全国40%以上。全省虽有3家种植基地通过GAP认证,但大多以散乱的小规模农户种植为主,面临“北药”其他种植省区的挑战,如内蒙古黄芪、甘肃党参和柴胡、河北黄芩等[4]。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政策支持,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规范化程度低,尚未形成结构合理的中药材种植体系。中药饮片加工环节薄弱,缺乏对中药材的深加工,导致中药材附加值低,每年有超过70%的中药材运往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江西樟树等药材批发市场,成为资源输出型省份。中药制药产业发展迅速,拥有生产12个剂型中成药的能力,形成大同、太原、晋中、长治、运城、侯马等6个中药产业集群,并出现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中药品种,如亚宝药业的丁桂儿脐贴、山西振东制药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山西太行药业的清开灵注射液[3]。中药产品的流通主要依附于医药产品的销售体系,山西省还未建立大型中药材销售平台。中药产业链呈现出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业组织化程度低,制药工业大规模生产,商业缺乏特有的销售体系的态势。

2.2 产业链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产业链各主体环节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动准则,忽视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沟通和政府政策指导,经济利益的实现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整个中药产业链中,种植、加工、制造、商业推广、研发基本处于分散状态,行业集中度低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由于中药材种植周期长,受气候环境影响大,导致中药材价格和产量不确定性强。各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部分中药商业主利用游资炒作中药材,致使中药材价格飙升;而中药制药企业在政府降价政策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亏本生产,有的甚至被迫停产或减量生产;中药材种植农户为获取经济利益,根据药材价格盲目种植,但由于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正确判断,种植药材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出现了亏本现象。

2.3 中药知识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山西省有公立中医药科研机构9所,县级以上公立中医院132所,有18家中药生产企业设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中医药从业人员41300余人。山西医药生产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2%,与全国5%~8%的研发投入有较大差距。由于研发能力薄弱,专业人才短缺,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不足10家,进入全国制药企业百强的仅有亚宝、威奇达两家。同时,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优势品种少,大多为普药和低端品种[4]。

2.4 产业链信息流不通畅

伴随中药产业链的延伸,保障各主体环节间信息流、价值流、实物流的畅通才能实现产业链整体绩效的提高。中药产业链随着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及其他相关产品实物形式的变化,价值递增。然而,各产业之间以及中药知识业与各产业的信息流通不畅。目前,我国中药知识业尤其是研究开发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部分企业研究部门,缺乏与市场的对接,因此,研究开发成果市场化过程信息沟通不畅。中药材种植户小规模生产,缺乏市场信息,信息获取成本大,农户只能依靠中药材价格的涨跌盲目跟风,难以形成理性决策,导致中药材供给和需求出现严重脱节。同样,山西省也受限于中药产业链各主体环节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平衡及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传递失真、滞后或受阻,导致中药产业链整体绩效不高。

3 山西中药产业链升级的途径

中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环节多、产业带动性强、市场需求大、提供就业机会多等特点。中药产业链的升级必将促进产业链结构更加合理有效、联系紧密,进而促进产业链运行效率和价值提高。

3.1 延伸中药产业链

现代中药产业链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涉及三大产业,具有广泛的纵向延伸性和横向拓宽性。中药产业链过窄过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药产品的获利空间。围绕中药材种植,可为种植农户提供中药材种植相关的科技、信息、金融、中介等服务,提高个体种植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可开展健康宣传教育的生态旅游;围绕中药饮片生产,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水平、保护药材资源、提高饮片的生物利用度、满足患者便捷服用为目标,开发新的现代中药饮片;围绕中药商业,建立中药商贸流通体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强产销对接,提高供销信息的透明度,防止游资炒作。

3.2 拓展中药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的拓展主要指改善产业链中产业结构,提高各环节主体的技术含量、资本密集度和提高中药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提高中药产业创新研发能力对于提高中药产业链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首先,改善现有的以企业为主的创新研发体系,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制定中药产业的扶持性政策;其次,山西省应加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与质量标准、中药现代制剂技术与名优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改变中药剂型以传统剂型为主和具有山西特色的定坤丹、龟龄集等名优产品品牌美誉度与销量不符的现状;其次,加大对中药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3 整合中药产业链

整合中药产业链是指根据社会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合理配置各环节主体间生产要素,提高其联动性,促进产业间协调发展,使产业之间发生聚合效应,理顺中药产业链,提高行业的集中度。首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健全中药产业链。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与中药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牵头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和生产。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升级,培育中药大企业集团,打造“晋药”品牌,促进山西中药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其次,建立高水平的中药交易电子信息平台,提高种植户和企业在中药销售、定价及其他交易活动的主动权。避免出现作为山西的道地药材――潞党参省内交易价格远低于国际贸易市场价格的惨状[5]。

第三,利用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西)基地的契机,整合政府、科研院所、中药制药企业、医药物流和流通企业、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各方资源,完善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制剂、生产、流通等规范化体系,针对影响中药行业协调发展的瓶颈,制定切合山西省省情的中药产业政策。

4 结语

作为山西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中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改善各组织、人员和环节之间的关系,使分散的行为变为集体的行为,无序的行为变为有序的行为,冲突的行为变为合作的行为,以保证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产业链角度深刻认识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便为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 22(11):35-42.

[2] 闫希军.现代中药产业链管理系统研究[M].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32.

[3] 赵光国.加快实施“晋药战略”促进山西医药产业转型跨越发展[J].前进,2010,19(12):19-20.

[4] 周然.振兴中药科技产业 推动转型跨越发展[N].山西日报,2011,5(23):C2.

第11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 工业机器人 产业升级 政策支持 产业增长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59-02

工业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产业的细分领域之一。工业机器人综合了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工程、信息传感与控制等高新技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使用机器人及相关技术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是由于3个方面原因:其一是由于我国低成本人口红利消失而造成的人力成本上升;其二是我国科技水平及制造业的发展,具备了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条件;其三是工业机器人体现着国家高科技水平。

1 工业机器人方兴未艾,产业爆发正当时

进入21世纪,为了满足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能够以较低成本制造出品质过硬的精益工业品已经得到广大制造业企业的共识;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提升,工业机器人在不少领域已经形成了替代人工操作的大趋势,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数量得以迅速提升,未来机器人在我国其他行业的用途也将越来越广。

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以汽车制造及电子电器居多,其中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应用领域,应用比例达38%,电子工业达18.1%,此外还有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医药设备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集中地,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全国市场的50%。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逐步在军事训练、医疗手术、危险作业、生活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产业升级箭在弦上,两化融合首当其冲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其中以制造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由机械化向智能自动化转变则是未来发展的主方向。过去20年,中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则是拉动GDP增长的重点,然而随着GDP增速出现回落,中国经济整体已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转而进入了“供给侧改革”的结构调整期,我国制造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推进工业自动智能化俨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工业机器人成为了理想选择,其能够提高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稳定生产节拍。

3 政策推进力度强劲,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激励政策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良性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

工信部2015年3月《2015年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在机器人方面,将扩大关键岗位机器人应用,在危害健康和危险作业环境、重复繁重劳动等岗位推广专业机器人。同年5月,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出台,明确指出在我国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传统制造业优势丧失的不利条件下,工业机器人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2016年3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任务,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规划》提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5年总体目标,要求形成较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关键零部件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水平,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4 国内增长空间打开,弯道超车重质保量

2013年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元年,这一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69万台,同比增长36%,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20%,这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4年同比增长54%以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目前全球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62,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21,远低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在中国制造2025整体规划下,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尽管在市场与产业规模上,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均呈现增长态势,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仍依赖外国企业的尴尬现状不容忽视,尤其在减速机、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短期内我国机器人企业仍将受制于人,大多依赖进口且成本高,造成了产品价格竞争力弱,无法与国外机器人厂商竞争,这需要引起国家和相关各方的高度重视。

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突破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技术和经验积累,但对国内机器人厂商来说,下游应用环节商机则同样巨大,中小企业难以接受国外厂商提供的昂贵应用解决方案,我国机器人厂商可以借“技术红利”的低成本优势,为中小企业大量非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升级提供定制化服务,针对具体行业的应用需求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缓解并根除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弊端,从而打破工业机器人产业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5 结语

工业机器人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更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制造柔性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目前发展相对成熟的只有工业机器人,但从全球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看,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市场潜力依旧巨大,机器人未来会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服务、教育等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通过发展机器人等高新科技产业,可以有效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为提高国家在机器人等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中的话语权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刚,程建润,林源园.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8):1-4.

[2] 曲道奎.中国进入智能制造新模式[M].北京: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5.

[3] 徐方.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发展[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7(5):1-4.

[4] 江彦.战略高地:机器人技术――访国家863计划制造领域专家组组长王田苗教授[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2):67.

第12篇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统筹发展;文明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现状

东胜区城镇化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逐步回归理性,发展的脚步更趋成熟稳重。笔者调查了解到,东胜区在近些年已逐步将城镇化建设的重心从大力进行城市建设转移到提升城市品质这一工作上来,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旧东胜区作为鄂尔多斯市市府所在地,所辖的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仅有3个乡镇,耕地面积较小,农村人口也不多。因此,从我国开始进行城镇化率统计工作以来,东胜区就拥有相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根据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东胜区共拥有50.58万人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47.12万人的城镇人口,城镇化率高达93.16%,在整个鄂尔多斯市排名第二,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06个百分点。

二是效果显著的城镇化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东胜区的城镇建设工作持续发展,城镇发展速度持续加快。随着城市结构、城市建设等方面逐渐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东胜区在生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这一过程中,东胜区还坚持以“数字东胜”为依托,对整个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东胜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由于用时较短、发展速度过快、要素沉淀不足,不免衍生出一些问题。

一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镇化意味着大规模的、分散的农村人口逐步集中到城镇中来,放弃自己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转而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不能适应这突如其来的转变,特别是解决自己的就业以及生活来源问题比较困难,要真正的融入城市社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二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难以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东胜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并不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新兴产业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不足,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不同步,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目前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比重仍然偏低。2015年,东胜区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等新兴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7.8%。产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导致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不足,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三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便捷化程度不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轻基础配套以及轻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除以上问题外,东胜区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层次不优、基础设施以及基础配套保障能力薄弱等问题。特别是城市周边郊区存在供水、供热设施不完善,出行、购物不方便等基础性问题。

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与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长期存在于东胜区。与高速发展的城镇相比,农村较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公平现象长期存在且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医疗方面,农村的医疗服务供给较缺乏,农村村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较为严重;农村不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促使着东胜区政府及时健全一些基本保障制度。综合以上现状来看,东胜区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较为滞后,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的建议

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东胜区既要抓住发展机遇,同时也要遵循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城镇建设在发展时序、力度和节奏等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此才能将本区城镇建设的重点转移至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上来,才能真正实现品质东胜。

1.突出规划引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其一,东胜区应在坚持集聚高效、中心辐射、产城融合传承以及绿色低碳理念,对城镇空间布局进行科学优化。在进行城镇空间布局时需加强城市组团之间、城镇与园区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的联系,加快构建起中心集聚、辐射带动和依托轴线、层级推进的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其二,为了进一步推动东胜区由扩张性规划向集约型、功能型、效益型以及人文生态型规划转变,东胜区需在规划全过程中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观念,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标准规范和强制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东胜区城镇化与工业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领域的同步推进与互动发展。

2.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东胜区首先需对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加以充分把握,同时还需坚持服务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建设的理念。产业发展可有效提升就业率,还可充分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东胜区可通过产业发展布局的优化、极具本地特色及优势产业的大力扶植、产业链条的延伸等有效方式来强化产业支撑。此外,积极培育相关产业并依据实际发展需求进行产业转型或升级的方式也有助于产城的良性互动发展。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号召,东胜区应着重发展具有极高附加值、极大就业容量且造成环境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此外,坚持产城一体、统筹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产城的互动融合与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服务能力。为了切实提升东胜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以及城镇综合服务能力,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具体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快速建立与城镇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相适应或适度超前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二是从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生活热点出发,加强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密切关注城镇与农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尽最大可能帮助每个居民享受到高质量、无差别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4.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城镇化过程中,东胜区除需关注城镇建设外,还需更多关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区域的延伸,积极增加城镇高质量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覆盖率,最终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实现。对此,东胜区需进一步提升城镇内涵,加快搞好政策、市场、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对接,积极融入城市群发展。在农村社会建设中,东胜区需深入贯彻落实“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医疗方面,坚持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在教育及文化方面,我们需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以及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建设一定数量的农村文化室;在政治方面,各地村委会应积极配合本地政府部门,加快建设或改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努力创建美丽宜居村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5.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创新体制机制。为了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东胜区还需积极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引导城市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可有效促进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而创新体制机制则可保证城乡人口及其他要素间的合理有序流动。除扩大开放合作及创新体制机制外,我们还需加快建立起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以促进城镇公共服务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