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1 09:4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品德 社会 人文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这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一个完整实在的人。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

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讲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为核心。它包括一种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情感的体验。通俗来讲,就是人的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体现。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对一个人来讲是何等的重要,它使人不断地去思考自己的一切,重新审视自己,关注自己的一切变化,并努力使其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可以说人文精神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就是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材资源,以人的人性完善为最高教学目标,体现主要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让儿童从小就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交际合作、学会生存,使每个人都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而社会关系、社会活动正是依赖语言才得以体现、运转、展开。所以说人与社会不可分离。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就是指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成长、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由于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人文性,它的教学也就具有了人文性。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人,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学中必须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人文化改造,培育学生自尊、自主、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培养有完善人格、有创新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三、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成长的过程。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场,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的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多样性,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内在特征。教师以关注社会,关注整体人类的博怀,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场所。

(一)学会反思,认识自我

反思是个体成熟的标志。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与习惯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课堂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方法,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从而培养反思力。比如《我有一把金钥匙》,把课文中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反思,知道学什么本领都要有有耐心,肯下苦工夫。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

(二)尊重差异,发展个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的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被扼杀殆尽。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首先,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次,对于教材内容来说,由于生活经验差别极大,因此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以从若干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认识实践。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今天我进步了吗》这一课,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不同,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就会乐意地、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十分有利。在学习《我爱我的家人》时,我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都十分自觉的进行了准备工作,汇报时都用不同形式的表演表达了对家人的爱,比如小品,朗诵,诗歌等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展现个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第2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新思路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与基本的社会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

一、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般来说,人之根本就是品德,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直接影响了这个人的灵魂。因此,我国作为礼仪之邦,一个人的品德高低不仅代表着这个人,同时也可以展现出这个人家庭中的品德,甚至是这个国家中的品德。所以也就充分证明了思想品德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综合型人才,就要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正确地引导学生,摒弃传统教学中的错误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适当地融入品德与社会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来主动掌握思想品德知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

1.做好教材的研究工作,及时关注好学生

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来说,它是建立在小学生社会生活中实际事件以及情感体验基础上的,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意识,从而实现长远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材只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教学上的素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就要保证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随着学生的特点以及事件的变化等方面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分析好教学大纲,同时还要研读好课本,以此来分析出准确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提炼出重点与难点,从而保证教学过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2.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情操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情感体验,从而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提升自身的情操。如,学生在学习《家人的爱》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炼出教学内容的主题“爱”,以此来通过课堂再现生活中的实际事件,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父母的爱,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母鸡保护小鸡的游戏,以此来让学生受到感染,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3.南质瞪活内容出发做好品德教育工作

教师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做好品德教学工作。(1)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优化好教学内容。对于教材来说,是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从社会生活入手,选择好教学内容,保证教学与学生实际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教师要做好生活教学工作。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感悟与反思,从而促进学生实现良好的品德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强化学生的品德意识,做课外指导与教学工作,不断扩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可以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满足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保证教学思路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峡,赵亚夫.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3(4):31-33.

第3篇

一、让准确的评价定位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航标灯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但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导向、激励和反思、改进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其功能在于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了解学习的成绩、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通过评价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鼓励,对其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因此,教师必须为自己针对学生所实施的每一次评价进行准确的定位: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活动组织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用眼睛和心灵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状态,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状态。创造出适宜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的各种状态达到最佳,并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参照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通过对学生表现的分析找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设计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以此为定位领航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让多元的评价主体成为学生焕发崇高品德的引路人

传统的评价模式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没有活力的客体。科学评价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者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也可以是家长或其他人员。所以,我在教学中常常会设置“说说这节课自己的表现与收获”“谈谈你最敬佩哪个同学的表现”等环节。既能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也能使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在每个教学主题结束后,我会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下发一个品德评价表。围绕学生在这一学习主题方面的品德形成情况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让学生本人、小组成员、教师、家长、社会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使学生在与同学、教师、家长的有效交流中,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促使学生自觉地内省与反思,认真总结自己的前期行为,思考今后的行为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反思与总结的习惯,不断地改变、完善。让多元的评价主体共同引领学生,促进其崇高品德的形成。

三、让多种的评价方法成为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助推器

在评价方法上,我除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成长记录袋、学生作品分析、测验等方法外,还结合学校实际,利用有效宣传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表扬与肯定。如,学校有校报、校园电视台,楼道两侧设有校园明星展示区,我将其与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巧妙结合,使其成为特有的评价方式,助推学生高尚品德行为的良性发展。品德与社会课中经常会开展一些画画自己的家乡、制订暑假计划、进行社会调查实践等活动,我及时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感受、活动体验和收获、调查报告、绘画作品等进行整理,向校报投稿;将学生的成长故事、突出事迹推荐给校园电视台;推荐事迹特别突出的学生参加校园明星的评选等。通过这些特有的、积极向上的宣传评价方式使小学生内心渴望得到关注、渴望成为校园名人、明星的心绪得到极大的满足,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同时,为更多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取得了很好的评价效果。

四、让全面的评价内容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绚丽的七色花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的内容上,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对学生学习技能、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特长才艺等各方面素质的全方位评价。不能仅局限于学科和课堂,还要关注学生在校内外各种活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多年来,蓟县城关小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与评价展示的空间。学校创立了机器人工作室、小天使艺术团、合唱团、芭蕾舞队、鼓乐队、小交警支队等团队;连续举办25届“我伴一同开”系列创新创优活动和20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培养德、才、艺、能兼备的未来优秀人才搭建了成长平台。在教学中,我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根据年级、教学内容的不同,将品德与社会课中对学生的评价与学校各种特色活动的开展及与之相关的评价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活动的参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及道德体验,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每学期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之星、艺术之星、礼仪之星、进步之星、劳动小能手、体育小健将、学习雷锋标兵、环保小卫士等评选表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受表彰的机会,从而激励他们取长补短、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五、让恰当的评价时机成为激发学生成长动力的点金石

第4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社会实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02-01

纵观当前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它几乎是小学生们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了。究其原因,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上,还存在着教师照本宣科,讲究死记硬背,反复抄写、默写的教学方式,虽然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这一现状有所改进,但不可否认其不良影响在短时间内还将挥之不尽,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对其兴味寡然便不足为怪了。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性展开论述,试图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性活动来使得品德与社会焕发崭新的学科风采与活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人才划好一条闪亮的起跑线。

1 深化课堂改革,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一方沃土

谈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践性,很多老师首先就会把思路与目光投向五彩斑斓的具体生活与课外基地,这本无可厚非,但笔者以为,我们更要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开始入手,毕竟校内课堂才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诚如笔者在前面所述,我们的课本内容就来源于具体生活,它其实和我们的真实生活与社会状况是一致的,只不过我们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下,销蚀了这个学科内容的多样性与精彩度。面对这个现实,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当痛下决心,从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开始,为实践性教学提供沃土般的基础。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有效地使用现代电教教学设备。由于小学生还没有独立走向生活,他们对于具体生活的感知就全部依靠于父母的描述,以及电视电影等媒介的传播,而鉴于许多家长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作压力,以及影视材料的艺术化处理,都很难给学生以一个全面而真实的情景再现,影响着学生具体能力的提升与学习效果的达成。而在这方面,多媒体等电教设备的出现就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憾。譬如笔者在讲授《战争与和平》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声光电等多种感官角度的整合,给学生们在教室里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使得他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激发了他们对于当前和平而美好生活的珍惜。之后,笔者又组织同学们利用“班班通”电教设备的强大优势,把自己对于这堂课的具体感受通过文档、图片、小诗抑或学校论坛、年级QQ群等多种方式进行了相互的沟通与交流,虽然没有教师的直接参与,但他们对于具体问题的看法却都出奇地一致,令老师之前的担心一扫而空,并使得教师们由衷的感叹,传统的教学方式既费力,又不讨好,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我们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授课理念与方式,将课堂表演这种情境创设方式落在实处。很多教师在讲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时,习惯于从我们成人的角度,以麻木的心态来审视我们的学科价值与课本内容,认为这些理论常识在学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将会自然明白,渐渐懂得,没有必要大动干戈,至于考试,让学生背诵几个典型答案与案例就可以应付了。鉴于此,我们的课堂逐渐沉闷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品德与社会学科知识的魅力与乐趣,自然也便谈不上创新能力与探究意识的提升。笔者以为,我们应当将课堂实践有效融入具体的授课过程,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便是编排课本剧表演活动。通过课本剧的编排与表演,学生能够在这个准备与展示的过程中,将具体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深刻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的具体内涵,另一方面还懂得了它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还有利于这个学科的兴趣培养,促进其良性发展。譬如像《尝尝苦滋味》、《吃穿住话古今》等多个教学课堂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也确实有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2 进行社会活动,为实践性教学注入活力

翻开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课本,我们会发现里面有很多诸如“做一做”、“活动”、“社会小调查”之类的教学版块,它们一般都与具体单元具体章节的具体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这些内容的有效延伸与实践拓展。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认为这些内容无足重轻,属无病,也有的一瞥见实践活动版块的要求,便由衷地反对,认为其实施起来存在着诸多层面的难度与障碍,尤其在当前安全意识与任务压倒一切的情况之下。所以,教材中编者的这些良苦用心一般都被弃如敝屣,不加理睬,任其自生自灭。达不到具体的教学效果,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失去了一条高效达成的途径。

笔者以为,品德与社会的学科性质就在于其极强的实践性,以理论与实践形结合的方式来塑造孩子们健康、阳光、善良、合作的精神拼着,为他们顺利步入社会生活提供前瞻性的知识储备与社会实践。而课本教材中的实践性活动教学环节恰恰是这一学科的精华之所在,我们教师绝对不能仅仅为了试卷分数而本末倒置,买椟还珠。况且,只要我们教师精心策划,合理组织,并与学校、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我们的实践性活动一定会风生水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譬如,在《买东西的学问》这一章节的知识学习中,我们就可以联系家长,陪同孩子进行一次购物活动,活动过程中要孩子们主动选择、购买、辨别、讨价还价等,活动结束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活动,整理成相应的材料。可以说,整个设计过程几无瑕疵,还给学生注入了一支学习这门学科的兴奋剂。还有像《学习乘车和乘船》、《参加储蓄》这些章节的具体知识,只要我们用心组织,这些实践性活动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它所带给我们教学课堂的将是一派青春的活力,且活力四射,不可遏制!

总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学习内容,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与直观思维为主,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本多是教导他们如何适应五彩缤纷的社会,如何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行方面的内容,这便离不开我们师生共同参与,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的实践性活动。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把握好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构建家校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改春天一定会迎来其蓬勃的活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品格;社会;生活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根据社会发展与国情实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于实行了多年的应试体制教育进行了反思与创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全国范围内对于学生品行的教育成为一股热潮,一直延续至今。学生的人格与品行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因此小学课程中加入了《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希望从课程的开设与教师的重点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具有良好社会道德与品德的新学生,这是开始这一课程的目标与要求。近几年,我国学校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改变,逐渐明白学校的第一任务是培养学社成为一个思想上健全的人,然后才能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然而,在开设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因此,如何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更好的联系起来,是我国思想教育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当前小学品德课教学的难点。

一、当前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

当今是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信息爆炸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由于信息量大、内容没有经过筛选,同时传播的速度有非常的快,因此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的一些内容很可能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这个时代的学生也是早熟的一代。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至于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这就需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有些学习没有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品德教育课程化的重要性,当然这是极少的一部分。《品德与社会》课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轨,学习内容与行为不一致。很多学生在学校的行为与在校外的行为根本就是判若两人:在校乖巧聪明,懂礼貌,而在校外,脏话连篇,一言不合就上手等等。这不是学生的问题,更多的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没有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而仅仅是停留在浅层教育中,对于学生深层的行为指导没有产生良好的作用,这是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最为失败的地方。

二、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走进学生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成为一个人,也就是“立身”。这是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必须学会,也只有首先成为一个人,才能够谈将来的发展,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因此,我国教育希望通过在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来完成这一基本的教学目标。可见,学校与教师只有重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从根本建立正确的人格,逐渐丢掉人本身的劣根性,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品德与社会》课程只是形同虚设的随便讲讲,无法有效的指导学生的生活,那么这一门课程的开设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就没有开设的必要了。

三、《品德与社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效措施

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需要将教学生活化,通过目标的生活化、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等等方式,逐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1.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另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两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高大上的教学目标并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比如在进行酃教育的时候,我不会给学生讲大道理,我会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出发,从“我能为爱国做些什么”这个角度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意识到自我行为的约束以及正确人格的形成就是一种爱国的体现,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我们班的教学中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大多能从自身认识到如何去做一个爱国的人。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认识的程度就越高,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越强调学习情境必须生活化,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这是符合儿童品德的认知规律的。小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以及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都是从学生周围的世界出发的,因此,教学的内容必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平安回家”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会现让学生联想自己回家的情况,看看都会出现哪些问题。这时候学生会积极的讲自己遇到的事情。之后我才会引入这节课的内容,通过应用学生讲到的事情作为例子进行讲解,促使学生深入认识理论,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3.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源泉,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迸发生机和活力,取得实效。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情景模拟、模仿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些理论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我在讲到学会关爱他人这一课时,会让学生氛围不同的小组,一分人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可以是盲人、残疾人、颤颤巍巍的老人等,另一些人就扮演那些帮助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体会到被帮助者的不易,也可以感受到帮助人的乐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教育是以指导学生的生活为目的的,如果没有完成这一目标,这门课程就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的生活化,帮助学生意识到品德与社会课的实际意义,并主动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实现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

精巧的留白是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和践行道德的重要载体,是品德与社会课堂的一道靓丽风景,值得教师去细细研究。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留白,将其激活并使之成为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活动方式和有效的点拨策略引领学生去拓展思维、增加想象和丰富体验,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实现立德育人的教学目的。接下来,笔者将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留白教学资源的实践探索

1.留白处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经验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为课程的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要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要善于将教材的留白处作为生成点,努力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生活情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2.留白处创设有价值问题――驱动讨论

讨论是学生学习与交流的形式之一,讨论活动能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分享交流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合作水平。教材中包含丰富的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例如在教学“我是独生女(子)”一课时,笔者首先搜集整理一些当下批评独生子女的言论:独生子女是一批被宠坏了的“小皇帝”;独生子女在家中独享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得到长辈过多的照顾,缺乏独立性。然后组织学生针对这些话题展开讨论:你们还听到过哪些有关独生子女的议论?分析产生这些议论的原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周围人的例子来说明应该怎样解决此类问题。学生们在讨论时气氛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学生说自己身上存在类似问题,原因是由于家长的过度娇惯导致自己没机会得到锻炼;有的学生说虽然自己是独生子,但父母一点也不娇惯自己,教育他自己的事自己做,从而提升自理能力。非独生子女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了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笔者对他们加以引导和点拨,从而达成共识:我们必须重视此类问题,在享受父母宠爱的同时,要从小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把父母的爱化作锻炼自己的动力,这样将来才不会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和生活的强者,才能承担社会和家庭赋予我们的重任。

3.留白处创设典型性错误――追寻原因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可以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的宝贵资源,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例如在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学生的两个典型错误行为:

行为一:小强和同学在课间追打哄闹,误伤到了同学,家长请假来学校处理事情。

行为二:小青在小摊上买三无食品吃,得了急性肠炎,父母只好请假陪小青到医院看病。

小强和小青为什么成了家长的“小麻烦”?学生们通过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小强没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只顾自己玩得开心,没想到哄闹会带来什么后果,一定要选择有意义又安全的游戏,这样既有益于身心健康,也不会给父母添麻烦;有的学生认为小青应该去正规超市买绿色食品,今后一定要讲究个人卫生,不要在小摊上买垃圾食品,不然不仅耽误了学习,还影响父母的工作。

教师捕捉学生生活或学习中与教材留白处有联系的“错点”,再通过追因纠错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减轻父母负担、不给父母添麻烦”的道德情感,生成教学“亮点”。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留白教学资源开发的理性思考

对教材留白处教学资源开发的实践和探索,引发了笔者的几点思考:

1.生活化、开放式是品德与社会课“留白生成精彩、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鲁洁教授也说过:“道德产生于生活,内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依照教材的范例来满堂灌、封闭空洞地讲解,而是要在教学中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理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学习中的学生,要善于将教材的留白处作为生成点,努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活动情境,通过情境把学生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他们带入到情境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更贴近生活,体现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2.活动式、体验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留白生成精彩、走向自我教育”的良策

长期以来,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法,导致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但课外表现又是另外一种样子,教学收效甚微,这就是所谓德育教学中的“两张皮”现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须强化活动和体验,学生只有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才会有利于他们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正确价值观,进而走向“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语)。如果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道德品质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3.针对性、实效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留白生成精彩、贵在教师点拨”的追求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呈现的多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只能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学生深刻地领悟教材内容,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即利用教材中的留白,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及学生遇到的疑惑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并适时引导。问题既要突出启发性、揭示规律性,又要点到学生需要之处,点到学生困难之际,点到学生求解之时,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引导他们更积极地思考,以达到精讲点拨、释疑解难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7篇

那么,思想品德教师怎样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呢?

一、师德修养――注重道德品质,在敬业乐业中发展自己

教师的情感是丰富的,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的职业情感更具特色。在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构成要素中,专业知识是基础,专业技能是专业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专业情意则是体现教师专业特征的重要保证。同时,教师作为完整的人不仅仅是理性的人,教师的欲望、情绪、价值信仰等人格特征更应受到重视。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新课程实施中显得尤其重要。“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就是要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政治学科教育,以喜爱专业、忠于职守的高尚情感感染学生。爱生是良好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思想品德教师只有以尊重、热爱、期望学生为基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重言传身教,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充分地尊重学生,由衷地热爱学生,才能确立教育威信,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交流――更新知识理念,在理性借鉴中完善自己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所以,教师就应热爱知识,不断追求新知识。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首先成为一个博学的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博学古今,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现有的知识与技能远远不能紧跟时代形式,要想做一位领导信任、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首先,从学习的对象来看,可以向学生学习,从师生的交流对话中学到更多来自学生的智慧;可以向同行学习,从同行真诚平等的交流中学到更多有益的知识与经验;可以向书本学习,从书的海洋中捡拾美丽的朵朵浪花;可以向报刊杂志学习,从琳琅满目的知识库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可以向网络学习,从虚拟而神奇的网络世界中搜集资源,平等交流,在搜集中积累教育教学素材,在交流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其次,从学习的内容来看,可以学些专业基础性知识,用以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断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可以学些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可以学些心理健康知识,用以应对学生身上出现的小毛病;可以学些安全方面的知识,用以应对突发事件;还可以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用以搭建思想品德课教学网络平台。

再次,从学习的形式来看,主要以坚持自学为主,辅以同伴合作、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校际交流、远程培训、网上论坛等形式,教师可根据自身所需、根据时间灵活机动地进行学习与交流,从而使教师的头脑不断充实,教育方法不断得到丰富、更新。

三、研究实践――投身教育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超越自己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教师如果不重视研究实践,或许他可以成为一个经验型的教师,但难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如果我们有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就可以让研究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也可加速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现在的问题是,教师通过什么样的研究和怎样研究,才能有效地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当然也包括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事业。

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研究的内容可以是目前教育界出现的共性问题,如:怎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也可以是本地、本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如何有效地进行“选课走班”;也可以是自己或其他老师在从事学科教学时发现的问题,如:思想品德与历史、安全教育怎样进行有效整合。而就我们教师个人而言,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比较有意义,这不仅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对教师个人的成长有很大促进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教师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学会教育技能,形成教育机智,体验教育幸福,实现超越自我。

四、反思总结――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

反思是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增强教育能力、生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他同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究,加强教学反思,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

从新教育理念出发,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是反思教学定位问题。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思考是否体现了新教育理念的要求,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做些什么。

二是反思教学设计问题。善于捕捉预设与生成不一致的现象,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自己的教学智慧。

三是反思教学效果问题。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行为是不是产生了预期的变化?等等。

第8篇

一、查阅课标、吃透教材

查阅课标是为了把握标准。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原思想政治更改为思想品德)的“前言”部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新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更加注重情感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分类目标的首位。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了活动课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

领会教育教学目标。这样能够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标高,不太深,不太难,难易适度。

二、搜集课程资源

收集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简单说:要求:用好书上的,搜集身边的、本地的、社会的 ,发动学生。

1.网络的教学设计资料。网络资料查找也是资料查找的重要来源。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分,教师在指导学生查找网络资料时要指导学生理性地处理信息。

2.最新的时政话题、热点话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感受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但仅依靠现有教材还远远不够,跟不上社会和时展的步伐,如何把教材的观点和现实发生的时事教育结合起来,让教学更有说服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个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例如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最好有视频资料。

3.学生的思想情况及表现(与教学目标相关)。这是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的放矢;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相关文化艺术体育资料等。

三、分析学情

教师教学的对象就是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班级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到学生的学情,特别是教的班级较多的时候,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对教学做相应的变动。

主要方法是观察、调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弄清楚学生的思想情况及表现。例如学生的责任心问题、学生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看法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看法问题等。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四、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优化教学组合

就教学方法来说,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不少,例如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各有优劣。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构成教学的最佳组合。

就教学媒体来说,选择怎样的教学媒体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本校的教学条件来决定。现在教学设备在不断更新,多媒体已经十分普遍,但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上述需要来决定。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第9篇

【关键词】回归;生活;品德课;光彩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现实生活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必须从学生的世界出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心灵观察社会,感受社会。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让我们的品德课绽放光彩呢?在教学《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立足生活,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教材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是在父母的呵护、关爱下生活,他们认为父母对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很少有学生能关注父母。大多学生每年堂而皇之地接受父母、长辈对他们的生日祝福,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在哪天。很多学生较少与父母交流、沟通,大部分家长也认为家庭、工作以及生活中的难处不必和孩子多交流,孩子也不懂,他们只要读好书就行。这样的结果使得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隔阂。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父母,了解家庭,奠定与父母相互交流、沟通、理解的基础。

所以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母对生活、工作和家庭全身心付出的艰辛,感受自己是家庭的成员之一,应该主动为父母分忧。

②使学生明白每一个家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麻烦事,作为家庭的一员,对于家中出现的烦恼事要正确对待,尽自己的力量,让家庭变得更幸福。

③让学生反思和父母形成隔阂的原因,感受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

④让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白通过努力可以克服,争做对自己负责,对家庭、集体负责的有责任感的人。

二、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的品德课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还原课本中描绘的画面、记叙的事例,再现生活的片断,引导学生开展辨析。

教学“调查父母的难处”这一环节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先让学生说说要想调查父母的难处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然后组织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接着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制订调查计划,并适时提醒学生调查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采访者的工作与学习。最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的难处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交流情况,将父母的难处分类:身体方面、经济方面、工作方面……以此发现父母的难处哪些是由自己引起的或者是与自己有关系的,做好记录,探寻原因。整个过程一改以往师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

在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比如在教学“家里的烦人事”这一环节时,我特意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幸福的全家照。教学时,学生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说说自己家庭幸福愉快的生活往事,我也出示自己的全家照,向学生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后很自然地过渡到自己的家庭生活烦恼,以此引导学生大胆说出家中的烦恼。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个个真实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引发了孩子们的心灵共鸣。

三、体验生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品德课上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是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途径之一。

我在教学“父母的难处”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将调查结果以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展示。

小品1:妈妈每天一大早起床后做好“我”的早饭、上学后就到外面帮爸爸一起摆摊做生意,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天天如此。

小品2:父母每天督促“我”写作业,看书学习,而“我”总是嫌他们烦,不听父母的话,父母特别伤心。

情境:父母身体不好,“我”不但不体谅,还责怪他们,怪他们给自己丢面子。

录像:小强的爸爸是做生意的,每天因为忙于公司的事,很少有时间与小强交流。小强这次期中测试的成绩不理想,爸爸知道后狠狠地打了小强,爸爸心理非常难受,自己忙着赚钱是为了家里人能生活得更好,可偏偏儿子不争气,是放弃生意,还是继续做生意呢?

……

学生通过对父母这一角色的演绎,切身体验到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辛苦、为子女和家庭全身心的付出,从而萌发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应该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想法。

四、回归生活,塑造健全人格

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应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通过尝试,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认识,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在教学“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环节时,让学生反思与父母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我设计以下教学步骤:

(一)我们之间有冲突吗?

1.录音播放真实的故事《他为何杀死自己的生身母亲》。

2.读一读故事中的主人公徐力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

3.交流:对故事和信的内容,你想说什么?

4.你和父母之间有冲突和矛盾吗?有哪些?

(这一教学步骤,主要是想借助活生生的事例帮助学生感受到造成这个人间悲剧的主要原因不是孩子的“狠”,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学生感悟:学会与父母交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

1.你有心事吗?是什么?请大家把心事写在老师下发的卡片上。

2.教师收回卡片,⒑⒆用堑男氖略诎嗌隙烈欢痢

(此步骤采用不记名的方法,意在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心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心事进行归类,思考这些心事分别属于哪些方面。)

3.当有了心事后,你会向谁倾诉?为什么?

(有的愿意告诉朋友或同学,小部分学生愿意告诉爸爸妈妈,大多学生谁都不愿意说。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说明原因。)

4.教师归纳总结,作为未成年人遇到自己或同伴无法解决的事情时,一定要告诉父母,这样对自己有帮助,要正确认识自己与父母的交流、沟通。

(三)集思广益,怎样与父母沟通?

方法1:留言、写信

方法2:定期家庭活动

方法3:换位思考

在和爸爸妈妈的交流沟通中,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好经验?

此环节中,学生认识到自己有事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第一对象,这样有利于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新课程呼唤“生活德育”。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的生命在教学中充满活力,让品德教育因生活而绽放美丽光彩!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是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带来了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新理念,这使得品德与社会教材从设计思路到呈现方式,都与传统教材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品德与社会学科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取过程。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知识介绍型的主体课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大量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了观察、体验、探究、调查等教学活动。

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留有充足的空间。不同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大都只规定了单元授课时间,对每课的授课时间没有做要求。也就是说,具体某一课上一课时还是三课时,可由老师结合自己和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进行设计和安排。如果按全学期的总课时数和教材中课文数来计算的话,教材中的一课,在教学中一般需要2~3课时完成。

鉴于教材的如上特点,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的使用教材。

1.教材中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前后调整顺序,甚至也可以用更有效的活动形式来取代它。

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成功课例大都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这样成功的课例举不胜举。这些教材之中没有的内容和活动,是老师们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是我们课堂灵动和个性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要对教材进行改编,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并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如在“选购商品”一课的教学中,老师是给学生补充诸如“消费者协会”的性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意义这类概念性的知识,还是让学生增加“当地消费者协会的位置、投诉电话是多少、如果在购物中有纠纷,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这类的知识和能力。显而易见,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学生发展的角度,我们都应选择后者。

2.对于教材中的范例老师可以用当地的、最新的、学生自己的例子来取代它。

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是教学活动中的范例,它们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这些教材中的范例,如果是经典的、合适的,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如果范例不适合当地,不适合本班学生,老师就可以用当地的、最新的、学生自己的例子来取代它。

二、教学中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1.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带进课堂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放开学生的心扉,把学生自己真实的思想和生活体验带进课堂。

比如,“熠熠生辉的中西文化”一课中,有一个教学内容是老子的辨证思想。只介绍老子和他《道德经》中的辨证思想很枯燥,如果教学中结合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试着用辨证的思想讨论“如何对待一次好成绩”、“如何对待一次坏成绩”等现实情况,学生会在明理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老子这一思想的博大精深。

2.布置学生做课外调查,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做课外的社会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农村小学教学有关环保内容的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调查他们小时候的耕地环境状况,再与现在的情况对比,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很有说服力的。

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少老师布置的调查内容与要求不当,学生的调查结果没有价值。比如,在一次听课中,老师要求学生调查去年自己家全年的家庭日常消费情况。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很明显调查结果不真实。但这并不能怪学生,因为这是一周前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作业。用一周的时间做此项工作,学生也只能自己编了。如果老师利用这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把家里这一周的每一笔收入都记录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周的花销,这不但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也会对家庭的日常消费有一个健康的指导作用。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省“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课题研究并实践了多年,在课堂上出现了很大变化,满堂灌和一节课中老师一问到底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在听课中,发现有许多老师上课时不敢多说话了,不敢指导了。我认为越是开放性的课堂,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作用和指导作用越重要,必要的知识、方法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给学生。

1.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及时解决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

这门学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和社会调查,把获得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老师要善于把握住学生思想,并及时地给予指导,以及时解决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

如,在“学校的安全生活”一课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提建议怎么避免伤害的发生?其中有两位同学提出来“老师多留作业”,作业多了,学生没有时间玩了,也就不会受伤了。老师对此却没有作任何评价。显而易见,安全的生活应靠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作保障,更何况大量无意义的作业本身就是对学生身体和心灵的伤害。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是这门学科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明显,教师和学生非常喜欢,而且这种学习过程本身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但在教学中,常会发现这些活动流于形式,在低年级或中高年级并无太大的区别和实质上的提升。

第11篇

一、在资源挖掘中,唤醒课程意识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社会的广泛性和生活的实际性,其首先是课程资源的挖掘,而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即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教师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才能理性地、心中有数地、灵活地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系统的课程资源挖掘开发。针对此,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之初,首先与教师一起评估需要,综合学校传统等各要素,从而挖掘出三大校本课程资源主题,其一是针对当时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全省没有统一的教材指导而挖掘的《早会教育》系列;其二是针对安溪地区特点——茶农特多,茶产业发达,茶经济为支柱经济,“茶是居家必备”而挖掘的《安溪的茶》;其三是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类素养课程。学校教师经历“评估需要—考察特点—确定主题—深入挖掘”等一系列过程,很好地把自己融入课程,由原来的课程“消费者”变成“生产者”,他们主动建构课程理念,思考课程问题,而“有了课程意识,课程的挖掘开发也就更为主动而顺畅了”。

二、在纲要编撰中,驾驭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层面上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编撰《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方面,是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主要依据。课程纲要一般包括: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3.课程实施建议;4.课程评价建议。编撰课程纲要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宏观把握及有机选择、组织。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可能一次性成型,必须经历不断的反复充实、修正、整合、提升,逐渐完善起来。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教师编写的课程纲要,每每经过一轮教学之后,学校就对课程进行评价,而教师依据评价结果再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校本课程的优势所在,这同时也是教师驾驭课程资源的体现,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阶梯。如自1999年以来,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每年组织早会教育优秀课例评选,每年组织修订,历经10年才基本完成早会教育的创编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校本教材《早会教育》,这就是教师的智慧结晶。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的校本教材《早会教育》得到省教育厅关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省教育厅原厅长、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亲自为《早会教育》作序,并组织省关工委出资在全省公开出版发行了《早会教育》上、中、下册。

三、在有机整合中,参与课程管理

实践表明,让教师参与课程管理,即让教师全程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课程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的活动,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学生个性而全面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以及上层的方针、政策等等。针对目前许多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活动时课时不能保证,课程内容单一,特长教师缺欠等问题,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经过多年的探究与实践,通过有机整合,通过让教师参与课程管理、课程领导,很好地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首先是整合课程内容。把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并进行有机整合交叉,必修课有每天早上10分钟的《早会教育》以及分配到各年段的《硬笔书法》《心理健康》《安溪的茶》。选修课有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选的科学素养类及人文素养类的《数学素养》《中华文化素养》《中华品德修养》等十几门课程。自修课则是开展全校性的诵读经典活动,学校在适当时候组织考评。其次是整合课程课时。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课时数占学校总课时的10%。每周三节课,1节为必修课,2节为选修课。第三是整合课程师资。为保证各门类校本课程的真正实施落实,我们做到了:1.参与哪个科目课程开发的教师,优先安排任教本学科的校本课程;2.优先安排有兴趣、特长的教师任教校本课程;3.利用社区资源,聘请一些有特长的社会人士到校兼课。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教师广泛地参与各项活动,教师进行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校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人员、教师与课程专家等的多方对话,在沟通协作、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中,教师很好地作为课程的主人在管理课程、领导课程,因而其专业素养必将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在教研实践中,提升课程能力

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而教研活动的开展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最好途径。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首先让教师融入集体教研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举行相应的校本课程教研活动,或县级或校际间,指定或推荐或自荐教师展示课堂教学风采。在校本课程的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经历了“选课—设计—磨课—反思”等过程,这样做,使教师能站在整个课程结构的高度上,对校本课程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与把握,从而使自己能更好地驾驭课程,提升能力。其次是要求教师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最好途径”,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究者”“反思者”的任务,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反思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反思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不仅要研究反思问题的解决,还要研究反思交往、协调的方法,不仅要研究反思课题的确定,还要研究反思课题的执行等等。“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也是进行教育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个实验的主要参与者或者说是主持者。这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包括制定课程目标的能力、确定课程内容的能力、实施课程的能力、评估课程的能力四个方面)的全面提高。

五、在多元评价中,践行课标理念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逐步完善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才能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首先是对课程纲要的审查评价。评价要素包括了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国家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否与学校教育哲学相符合。课程内容是否考虑学校的客观条件,是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程的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目标及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等。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对教师的评价。第三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的评价,在评价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是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因为多元化的评价,教师的工作乐趣专业素养在更高层次上被激活,其多元智能亦得到进一步开发,教师在践行课标理念的同时,自己的专业素养亦得到最有效的提升。

第12篇

【关键词】人格魅力;教育;提升;影响

唐代教育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古至今,教师对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怎样的教师才算是优秀的教师?我认为:优秀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

1.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会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而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最具体,其人格魅力也最能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物化模式,最容易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

2.教师人格魅力的来源

2.1 优良的品格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保证。

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希望学生彬彬有礼,那么教师就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言传身教。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教师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典范。高尚的魅力,它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格,需要站得直、走得正。所以,身为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

2.2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从两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一是要多方位地完善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二是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意义,理论联系实践,用事实说服学生。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2.3 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魅力的核心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力量源泉。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曹铁云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

2.4 执着的敬业精神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教师不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才会处理好苦与乐、贡献与报酬的关系,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

3.1 教师自我角色的准确定位

新时代的教师,不应再有居高临下的姿态,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关怀学生,视学生为朋友。在教学及生活中充当组织者、交流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3.2 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

这里的教学技能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课堂上,教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语言生动幽默、简明扼要,课程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加上合理地利用多媒体。

3.3 教师的仪表规范

仪表,不仅仅是个人的穿戴修饰,还与其道德品质、思想修养、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作为社会的先进知识分子,担负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更应注重自我的仪表规范,对学生起着表率的作用。

3.4 反思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