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

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

时间:2023-06-02 09:1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

第1篇

关键词: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24

低值易耗品在现代高校中占有一定的资产比例,但是并未像固定资产那样引起资产管理部门的重视,原因如下:首先,低值易耗品价值都比较低,通常标准为200元以下,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为500元以下,按照现在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等因素,跟固定资产仪器设备等资产值比起来确实不值得一提。其次,低值易耗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消耗也比较大,比如说实验室用的药品、玻璃器皿等,管理标准不能量化,可能一支试剂只能做一次实验而且不能回收,那么管理它的意义也确实不大。

1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现状

1.1低值易耗品定义模糊,不易界定

低值易耗品不像固定资产的定义那样严格明确,但基本上都是从价值金额作为区分是否为低值易耗品的第一要义,在一定标准之上的就属于低值易耗品,标准以下的就是非低值易耗品。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可能原来属于低值易耗品的物品按照现行标准已经不属于低值易耗品的范围了,也有可能原来不属于低值易耗品的物品按照现行标准是属于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定义该如何界定,是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关键。

1.2与固定资产相比,高校对低值易耗品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现代高校的硬件设施是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有的高校资产价值几十亿元,普通高校资产价值也过亿,跟亿元的资产量相比,几十元几百元的低值易耗品确实不值得一提,所以高校资产管理也忽略了这个问题,就是低值易耗品的数量很大,品种多,所以其实低值易耗品在高校资产也是占了很大比重的,只是由于自身价值低消耗大的特点并没有引起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的重视。加上低值易耗品跟固定资产的计划申报和采购方式也不同,固定资产一般采取政府采购方式,而低值易耗品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行采购、自行使用、备案登记的管理方式。这也是高校资产管理对低值易耗品重视程度不足的表现。

1.3丢失浪费现象严重,盘点难度大

低值易耗品包含通用耗材和实验耗材,通用耗材一般是指行政办公用品、电脑耗材配件等,实验耗材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试剂、药品和器皿等。低值易耗品体积小、材质易耗易损,所以丢失和浪费的现象很严重,因为在一些高校,购买少量的低值易耗品是不用申请购置计划的,实报实销,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无计划的购买造成丢失和浪费。而且现在高校的固定资产量很大,每个高校都有盘点固定资产的规章制度定期盘点,但是低值易耗品消耗量比较大,也不便盘点,一般只做备案登记。

2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低值易耗品流失和浪费

现行高校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很粗糙,大部分高校都采取的是“以报列支”的管理办法,何为“以报列支”,就是在财务处报销购买低值易耗品的账务时,只需要提供发票或购买原始凭证就可以,发票上列出所购买的低值易耗品的详单即可。也有一些情况是在规定数额以内甚至不用提供详单,这样学校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监管部门根本就无从监管,很容易造成低值易耗品的流失和浪费,比如买试剂或者化学药品,由于没有标注多少量,每次购买金额都在一定范围以内,那么这些试剂和药品怎么使用、怎么存放、会不会有安全隐患都不得而知。

2.2低值易耗品流动性大,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低值易耗品的品种很多,数量也大,规格型号也五花八门,分布也相对分散,流动性也大,这会给高校资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现代高校大部分资产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管理或者是临时管理,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资产管理培训,缺乏安全管理意识,而且工作压力大,缺乏专业的管理素质。那么每年高校有那么多的低值易耗品该怎么管理,这是各个高校都面临的难题。

2.3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低值易耗品库存不科学,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低值易耗品价值低消耗大,所以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重视程度远远不如管理固定资产那样,存在一定的疏漏。尤其是对实验耗材的管理,包括化学药品和试剂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都是根据需要自行采购,购买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难保证,购买之后实验室是否具备保存药品的环境,还有库存量的标准,这些都是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的难题,高校的安全问题也是近年来大家比较重视的问题,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消除安全隐患是当下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可以重复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是不是应该参考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响应的管理机制,提高资产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这都是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面对的难题。

3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建议

3.1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科学购买、科学使用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的购买和使用标准难以量化,尤其是财务部门对低值易耗品采取“以报列支”的支出方式,就难免会存在虚报瞒报的情况。比如后勤维修材料或者是低值品由后勤管理部门自行采买、使用;实验室需要的药品试剂等耗材归实验室管理处或者实验中心采买、管理;各部门办公用品则由各部门自行采买使用,然后再去学校财务部门报销。这样的管理过程是不透明的,所以应该加强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源上避免乱买乱用的现象。

3.2提高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强化细节管理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对象是物品,但实际上是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的,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他们建立勤俭节约、科学使用管理低值易耗品的习惯,定期对资产管理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加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用药,科学管理药品试剂,建立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立资产管理考评体系,有奖有惩,刺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学校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工作增光添彩。

3.3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合理库存,定期清查,排除安全隐患

“重购买轻管理”一直以来是很多高校的弊病,大部分的高校从计划申购到审批、招标采购、入账出账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但是对于购买之后如何管理和使用却是缺失的,低值易耗品管理更是如此,买了多少,如何存放、使用量等均无标准,尤其是实验耗材,不合理的库存对实验室的环境和教师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定期清查核实账物是否相符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丢失的低值易耗品予以追偿,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浪费低值易耗品的工作人员予以批评教育;对已经损耗的物品填写清单;并及时出账,并及时调整留用量和相关记录,对余量不足的试剂和药品及时补充。定期清查还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于库存量过高的药品和试剂要调拨使用,以免储存不当造成安全事故。

4结语

低值易耗品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有重要意义,它们虽然没有很高的价值,使用期限也不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没有办公用品高校日常工作就不能正常运转,没有实验耗材,教学科研工作将停滞不前。所以,在以后的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中,各个高校应加强制度和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跃峰.高校资产管理研究[J].新会计,2015,(12):2829.

[2]王晓勇.浅议加强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J].高校讲坛,2010,(25):572573.

[3]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Z],1984.

[4]梁晓锋.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31):569570.

第2篇

关键词: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n the innovation management model of low-value consumes management based on reform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university

Wang Zh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low-valued consumables management of the actual 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low-valued consumables operation mode innovation of ways and methods, through clarifying the service purpose, innovative management idea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so on many measures to realize low-valued consumables,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Key words: low-value consumes; management mode; operational mechanism

高校的物资管理部门在学校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资源保障作用。作为物资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低值物资的管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面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机遇,进一步加强试剂耗材的规范化管理,探索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是新形势下高校物资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我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对低值物资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纵深的探索与实践。

1 转变观念,建立新形势下低值物资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1.1 重新认识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

低值物资的管理工作是部门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与教师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等各项工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除了器件和配件、五金机电、日常办公用品等,我校的低值物资中实验试剂耗材占了很大的比例,截至目前,库存种类将近3 000种,现有库存约10万余件,每周售出的物品种类800余种,低值物资的价格和种类从几元钱的电子元件到上万元的实验试剂,品种繁多,数量庞大。

为教学科研提供技术服务,让一线教学科研工作者专心致志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始终是我校物资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学校发展的步伐不断前进,给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低值物资的管理仅仅注重“保质保量,及时供应”的原则是远远不能满足今后各项工作的发展要求的。结合实际工作和目标,我处确立了 “服务和创新,效率和效益”的低值物资现代化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发挥资源职能部门的特点,有效地推动学科发展建设。

1.2 重新定位低值物资管理职能

根据以往的管理模式,高校的低值物资是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统一管理。在我校计划建设低值物资新型的运行模式之后,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对部门内部框架做了相应的调整,将供应中心与设备采购管理、实验室管理和资产管理并列成为4个办公室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供应中心负责全校低值物资的保障供应,人数由原来的9人增至15人,约占全处人数的50%。

与处里其他几个办公室的工作性质略有不同,供应中心的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通过和全校的一线教师、研究生、行政管理人员接触来开展工作,通过这个过程了解各类教师的需求,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并且通过切实的行动向大家传达我们的工作理念,因此低值物资的管理重在服务。作为和一线教师相互沟通和了解的渠道,供应中心是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面向学校的重要服务窗口,体现的是全处的工作质量和精神面貌。

2 确立“服务一线”的核心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式

按照我校“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中的工作要求,即进一步加强药品试剂和器皿耗材等消耗性物资供应平台的建设,完善采购、入库、领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创造可持续的资源保障环境。结合工作实际,我处确立了“以服务于教学科研一线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体现效益和效能,实现规范和安全,建设学习型的优质服务团队,促进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的核心管理理念,尤其注重由经验事务型管理向研究创新型管理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贯彻科学管理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进行科学管理,以计算机手段进行系统管理[2],实现管理思想和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

3 构建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关的工作从以下四方面逐步深入开展:

3.1 梳理工作环节,完善工作流程

从细节入手,对低值物资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步骤进行重新的分析和整理,着重加强购置、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根据低值、易耗品管理工作的性质,健全实验室和物资管理工作体系,理顺采购、供应、保管、使用之间的关系[3]。

调整后,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系统性、连贯性比较强的管理链条。

3.2 完成岗位设置,明确职责分工

根据供应中心今后发展的设想和规划以及自身职能,完成供应中心的全部岗位设置,并根据工作性质搭建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岗位框架,同时明确每个具体岗位的职责分工,为今后供应中心的稳步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3.3 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团队实力

所有的管理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管理。人员既是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管理的客观对象[4],因此在补充新的管理人员的时候,要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到工作经验和经历、人员特点等方面考虑,同时要结合岗位设置进行多方面考量。在实际工作中,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强化其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努力创造以人为本的发展空间以及和谐的工作氛围,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新的形势和各项工作要求,这些工作为新型管理模式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4 健全制度体系,搭建服务平台

科学的运行模式要靠完善的管理机制去保障,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在量多、分散、琐碎的低值易耗品管理方面,完善的制度显得尤为重要[5]。因此,相关制度的完善首先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方面的需求,体现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性。根据新的运行模式,经过多次研讨,对低值物资购置、验收、使用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试剂耗材供应管理体系;建立了低值物资库房管理、特殊药品购置等工作的各项管理规定;为了更好地发挥部门职能,通过制定“优质服务公约”,对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通过这些工作,努力搭建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优质服务框架。

4 建设开放式的实体选购平台

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强化资源建设的合理性,增强对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资源的支持力度,对我校南校园供应中心1 000平方米空间的结构布局进行相应的配套条件建设,在保留了供应中心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为数十家试剂、耗材及小型设备的定点供应商提供特色展位,最终形成涵盖试剂展区、设备展区和低值物资展区三大功能区域的超市化运行环境。更好地体现了方便自主、服务周到的特点,以实现集实体储存库、实体展示供销库和网络虚拟库“三位一体”式物资供应运行模式,其功能的设计理念在于集中优势资源、挖掘使用效益,将最新研发的科研设备直观及时地送到一线教师面前。

5 搭建优质信息化服务平台

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先进性标志,高校应利用校园网实现资产的网络化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立规范的网上系统管理流程,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满足各类管理人员的需要,为实施资产的内部控制创造条件[6]。

为此,我处自行设计并研发了信息管理软件—首都医科大学低值易耗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平台(http://),该系统是一个集产品购置、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架构设计突出规范与服务的理念,内容涵盖了低值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全权应用信息网络对低值物资的采购、储备、资金等实行全方位管理,具有高效、便捷、公开、规范等特点,旨在通过科学透明的管理手段,健全本部门的内控机制,同时进一步实现对低值易耗品的宏观调控管理。功能模块具有以下特点:

项目授权管理:帮助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管理;基础资料管理:年度内所有定点供应商相关信息和约120万条产品信息的数据存储;

合同管理:订单的自动拆分功能可使用户通过最少的点击完成对多个供应商的一次性定购,并且根据订单的不同状态跟踪购置进度;

统计汇总管理:实现对项目内容和执行进度的及时、完全掌握;

在线联络:搭建用户与部门的无障碍沟通,系统采用全B/S架构,方便学校教师、各临床医院以及定点供应商使用和管理;

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可同时满足各级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插上有力的翅膀,为实现“管理出效益”拓展出广阔的空间[7]。

6 结束语

2012年6月,我校低值易耗品实施了新型的管理运行模式,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至今稳步运行并得到了学校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可。这项工作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效能工程,推动低值易耗品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有力探索,为高校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玲,赵健勇,鲍松林.做好化学试剂供应,为教学科研服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9):146-149.

[2] 董大为.浅析高等学校低值易耗品的科学管理[J].绥化学院学报,2010,30(3):152-153.

[3] 杨毅萍.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的管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4):96-98.

[4] 马文权,刘晶晶,张旭.实验教学用低值易耗品供应量化管理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4):244-245.

[5] 江小琴.规范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14):128-129.

[6] 孙玉霞.浅谈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别与管理[J].经济师,2007(1):129-130.

[7] 马骏.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5):36-37.

收稿日期:2012-10-12

第3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模具费;固定资产;资本化;低值易耗品

我国小家电生产的普遍现象是:技术起点低、市场竟争激烈、产品升级换代快。为了争夺市场,厂家不得不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下功夫,以不断创新的外形式样来吸引客户,提高订货量。为此,企业每年需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产品,其中模具费支出占了较大比重。但由于市场变化、产品适销性等因素,模具的使用寿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小家电企业在模具费会计处理上,由于认识不一,又没有明确的依据可遵循,都在各行其是。本文针对小家电企业在模具费处理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模具的资产属性及会计处理作一些探讨。

一、模具的特殊性使之对其资产属性难下定论

模具是小家电企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一套模具的成本在10~15万元之间,占开发阶段支出的比例达到70%以上。模具的设计寿命一般为30万模左右,经过维修、保养,实际使用寿命可达100万模以上,正常使用情况下,其物理寿命在3年以上。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给出的定义是: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对照准则定义,模具似应确认为一项固定资产。但对模具资产定性时,不得不同时考虑以下这些实际情况:一是国内小家电产品的生产现状是进入门槛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没有可依托的高端技术,产品外观设计成为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迫于市场销售压力,企业几乎每年都要推出多款型号的新产品来争夺市场,产品更新速度比较快。模具不同于机械设备,可以适应多型号、多品种产品的生产,成型后只能专一生产某种型号的产品,如果这款产品退出了市场,生产这款产品的模具也就因此失去使用价值而寿终正寝,大部份模具都是因为产品失去市场而被提前淘汰。因此,模具的实际使用寿命远低于其设计寿命。二是小家电生产企业一般规模不大,资金积累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小家电产品外观式样仅是企业争夺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又由于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易被业内仿冒。企业出于自我保护,会提前淘汰市场关注度下降或被仿冒的老产品,推出新的产品来吸引眼球,同时给仿制者增加困难和成本。三是模具开发中会遭遇潜在的市场风险。由于小家电产品价值相对低廉,企业不可能花较大的成本作前期的市场调研和预测,开发新产品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耗费了较大的人力、物力推出的一款新产品不能被市场认同,就意味着为研制开发这款产品所做的一切都付诸东流。综上所述,由于模具使用年限及未来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根据谨慎性原则,模具不宜单独确认为一项固定资产。

二、模具费用资本化的不合理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就小家电企业而言,新的模具研发大都是外观形态的改变,罕有功能、技术上的突破,能取得的专利也仅限于外观设计专利。这种外观专利,仿制者稍加改变就能逃避追责;即使被侵权,维权成本也很大。所以企业一般在申请专利成功后不再续费而放弃专利保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观专利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外观设计专利不应资本化。其次,模具费资本化带来税负的压力,压制企业新产品研发的积极性。根据准则规定,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税法规定无形资产的最低摊销年限为10年);使用寿命不能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由于模具对企业的效益贡献缺少明确的证据支持,无论选择那一种,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虚增利润、多交企业所得税的后果,从而挫伤企业研发新产品的积极性。最后,企业不断研制、更新模具,推出新产品的目的,主要是迎合消费者的求新心理,以新颖的外观争取客户,抢占市场;同时,这也是企业的一种营销策略,即企业不完全着眼于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是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对消费群体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市场的持续关注,以求扩大影响力。因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具有不确定性,不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三、模具费计入当期损益缺乏依据

把模具费资本化不尽合理,但计入当期损益也缺乏足够的依据。持模具费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的观点的依据是国税发〔2008〕116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该“办法”的适用对象为高新技术领域,显然,小家电产品不在高新技术领域之内,即不能享受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但据实扣除也缺乏明显的依据,如果贸然打球,可能引起较大的涉税风险。模具虽不适合归为固定资产,也不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但企业需要为之作较大投入,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实质上已经形成了一项单独的资产,可能在未来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在发生当时一次性计入费用不符合配比原则;一套模具的成本在10~15万元之间,发生额较大,一次性计入费用过于谨慎,也容易引起损益的波动,不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

四、模具宜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

从模具的实物形态及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的转移特点来考察,模具资产符合周转材料的特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指南中列举的周转材料包括:企业(建造承包)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小家电企业的模具虽然没有被列举,但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可多次使用仍保持原有形态,其价值也是一个逐渐转移的过程,符合周转材料的特性,因此在不被认定为固定资产时宜确认为低值易耗品。模具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相比于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或一次计入当期费用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1)按所得税实施条例

规定的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模具的实际使用寿命很难达到5年,如果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一旦产品被市场淘汰,就需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手续。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后,可以不受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的限制,从而避免因模具不足最低折旧年限报废带来工作上的被动。(2)按会计准则规定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五五摊销法,一半在投入使用时摊销,另一半在报废时摊销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这样既可避免因一次计入费用引起的损益波动,也便于模具资产的日常管理。由于模具的特殊性,把模具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不尽合理,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也缺乏依据。把模具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对模具费用实行五五摊销,不失为一个比较合理可行的办法。

参 考 文 献

第4篇

最近,笔者所在银监分局在现场走访中发现,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会计处理与税务法规口径不一致以及对税法理解的偏差,导致所得税申报额与税务部门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存在一定差异。就此,笔者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

亟待关注四大问题

调研发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得税申报中容易遭遇以下矛盾和冲突,需着力予以解决。

第一,票据贴现利息收入确认“权责发生制”与税法“收付实现制”的矛盾。

例如,2012年末,某农商行票据贴现余额为21852万元。在贴票据中,收到贴现利息227.02万元,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入当年利息收入485757.6元,剩余178.45万元作为递延收益,未计入当年利息收入。按照《商业汇票办法》规定,“票据贴现日”应是贴现人(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因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及《商业汇票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从贴现金额或票面金额中扣除的贴现利息,应即时确认收入实现,全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据此,税务部门要求该行将收到的贴现利息227.02万元全部在当年确认收入,调增2012年应纳税所得税额178.45万元。

第二,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税前扣除与未实际发放的风险金、延期支付绩效工资不准予扣除的矛盾。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010~2012年,某农商行计提风险金727.28万元、延期支付工资653.57万元,合计1380.85万元(2010年72.48万元、2011年479.49万元、2012年828.88万元)。该行认为风险金及延期支付绩效工资属于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应属准予扣除部分,故未计提缴纳所得税。但税务部门认为风险金、绩效工资延期支付等属于未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不准予税前扣除,要求该行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税额1380.85万元。

第三,行业管理制度与税法关于固定资产折旧认定的冲突。

安徽省财政厅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联合下发的《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下列物品,不论单位价值大小,均为低值易耗品:密押机、点钞机、铁皮柜、保险柜、打捆机、计息机、记账机、验钞机、印鉴鉴别仪、计算机(不包括服务器)、终端、打印机(不包括高速行打)、打码机、压数机、打孔机、UPS电源等。低值易耗品可以一次或分期摊入成本,采用分期摊入成本的,摊销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依据上述行业管理规定,某农商行2010年领用机电设备按照低值易耗品一次性摊销计入费用税前扣除。但税务部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认为,上述设备中有81.11万元属于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分类后可计提折旧10.67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规定,要求其调增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70.43万元。

第四,超诉讼时效贷款呆账核销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某农商行根据此规定核销2011年至2012年超诉讼时效贷款损失共计6247.51万元,所附外部证据为县法院出具的超诉讼时效答复函,上述损失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但税务部门认为该行已经核销的呆账6247.51元不符合《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第五条关于贷款类损失确认的条件,不允许税前全额扣除,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及《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规定,上述已核销的呆账6247.51万元符合可疑类贷款分类条件,可按50%计提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3123.75万元,核定该行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123.75万元。

纾解问题之策

一是调整票据利息收入。票据贴现利息收入因会计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机构在申报年度企业所得税时,应作纳税调整:年终将本年因票据贴现产生的递延收益余额调增,同时将上年度递延收益余额作为调减项。

二是调整工资性支出。对于未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申报个人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应予以调增。

第5篇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司管理中心财务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记载、反映公司财务状况,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资料,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政府财务管理规定》等有关财务法规、制度制定。

第三条 本规定目标:

1、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科学的内部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确保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单位资金和财产的安全、完整。

3、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可靠、完整。

4、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 货币资金管理

第四条 本规定所称货币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五条 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1、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及财务专用章。

2、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第六条 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对不符合要求或不合法的业务,财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

第七条 单位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应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设账外账。

第三章 现金管理

第八条 财务应当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核定的库存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交存银行。

第九条 必须在《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一律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现金的使用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等各类奖金、对职工个人发放的劳保、福利支出、出差人员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的其他支出。

第十条 应当加强现金的管理,明确收付款等各个环节中出纳人员与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第十一条 现金收入应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用于直接支付单位自身的支出,不得坐支现金。

第十二条 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出纳人员要认真记载现金日记账,并与会计核对总分类账,保证账账、账款相符,不得白条抵库和挪用现金。

第四章 银行存款管理

第十三条 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在银行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

第十四条 单位除了按规定留存的库存现金以外,所有货币资金都必须存入银行,单位一切收付款项,除规定可用现金支付的部分外,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第十五条 出纳人员应当及时核对银行账户,确保单位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符,并于每月底记完账后编制当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出纳报告单”,一并装订在当月会计凭证中。对核对过程中发生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

第五章 固定资产管理

第十六条 单位需要配置的固定资产应由需要部室编制计划,做出预算,呈报领导审核、批准。

第十七条 购置一般设备和专用设备数额较小的,由办公室按照部门填制的经领导审批的《购置物品申请单》,统一负责采购。数额较大,应由三人以上采购小组或向社会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择优购置,增加透明度,建立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

第十九条 会计和保管都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及台账。对于固定资产的购进、发放要严格出入库手续,必须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第二十条 各部室对领取或使用的固定资产或财产应以部室为单位造册登记,要妥善保管使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发生丢失要查明原因。

第二十一条 各部室需要维修、更换的固定资产,应由各部室负责人确认后,报领导审核同意后,再进行维修、更换。对确实不能使用和修复的固定资产,由各部室负责人及时提出意见,经领导审批后,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坚持每年对公司财产全面清查一次,并将清查结果及时报告领导。如发现财产丢失、损坏,要查明原因,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必要的处罚。对在清查中盘盈盘亏的财产,查明原因后,报有关部门批准,按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章 低值易耗品管理

第二十三条 低值易耗品的购入

1、购入低值易耗品统一由办公室负责办理。购入本着节约、实用、分批的原则,防止浪费和积压。

2、所需的各种低值易耗品均由各部门做出计划,须填写《购置物品申请单》,由部门经理和主管副总经理签字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由办公室统一负责采购。

3、一次性购入金额、数量较大的物品,要签订购入合同,合同的签订要通过总经理会议研究决定。

第二十四条 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和管理

1、办公室购入低值易耗品后应办理入库手续。保管人员根据发票清点实物,填写“实物入库单”一式两份,一份自留登记入账,一份随发票报销交财务。

2、部门领用耗品时,应填写出库单,经批准后,保管根据出库单交付实物。

3、保管人员应建立实物明细账,并根据实物入库单、出库单登记账薄。

第七章 应收款项管理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应收款项包括单位因场地租赁而发生的向场地租赁单位收取的场租收入和宣传费收入、职工个人往来欠款。

第二十六条 财务人员应于每月底对应收款项进行清理核对,并向总经理及主管副总经理、经营部经理上报《应收账款明细表》。协助、督促经营部门按照《应收账款明细表》内容对各应收款项予以催收、核查。经营部门收回的现金、支票要及时上交财务,由财务人员办理银行结算手续。

第二十七条 职工出差、办公事需借现金周转的,本人填写借款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给予办理。长期欠款不还或挂账不清,不予办理新借款。业务往来单位的业务人员特殊需要借款时,必须经领导审批同意后,由本单位有关人员代办,并负责收回借款。

第二十八条 职工个人欠款应于出差回来、办完公事后五日内办理报销手续,没有用完的现金应退交财务。特殊情况,不得超过半月,超过半月在考绩工资中扣除本人20分。差旅费的报销由经办人员填写《差旅费报销单》,并附报销单据,交财务人员审核后,经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报销。

第二十九条 关于经营部、公司营业款结账工作程序

1、经营部、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将合同原件交财务室备案。

2、经营部、公司各自指派专人负责,依合同内容、金额登记备查簿,根据结款情况及时登记备查簿。

3、月末由财务向总经理、主管经营的副总经理、经营部、公司提供本月及以前月份《应收账款明细表》。

4、每周一经营部、公司将本周经营收入情况报主管副总经理及总经理。

5、两个月未收回的款项由财务分别报各经营部门、主管副总经理及总经理,由主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指派专人限期催收,并相应扣罚相关部门的考绩分数。

第八章 合同管理

第三十条 经济合同是制约和规范甲乙双方经济行为的契约,凡公司与外单位发生的租赁、广告、演出等业务必须签订经济合同或协议。签订各类合同或协议必须遵守《合同法》,所列条款要科学严密。

第三十一条各部室签订的经济合同,必须报总经理审批后加盖行政章生效;经营部、公司签订的会议或演出租赁协议,由经营部、公司负责人签注意见并加盖合同专用章后生效;审批后的合同或协议原件必须二日内交财务备案。

第三十二条合同价款的支付和结算

1、施工合同签订后,工程款按所签合同执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由施工方向公司该项目负责人报送经工程项目监理签字认可的工程量和预算定额核算的工程价款结算表,按结算程序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财务办理结算手续。待工程全部完工并验收合格后,按规定留足审定值的3%—5%的工程质量保证金(期限不少于一年),其余款项进行支付。

2、设备等采购合同的支付和结算。合同签订有预付款的按合同规定支付预付款,货到验收合格后,根据验收凭据,按合同规定办理结算手续,并留合同价款的3%—5%,期限不少于一年的质量保证金。

第九章 税务发票和内部票据管理

第三十三条 票据及有关印章的保管

1、财务要加强货币资金票据(发票、门票和电影票等)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印制、保管、领用、注销,并设登记簿进行登记,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盗用。

2、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银行预留印鉴章(财务专用章和个人名章)应由会计保管。严禁一人同时保管印章和票据。

3、应确保各种票据的完整无缺。

第三十四条 发票的管理

1、发票领用、保管

①由出纳领购、保管、整理、缴销;会计设登记簿进行登记;

②发票由出纳人员专人保管、专柜存放;

③发票的开据原则上应在结账同时开据并由经办人签字。公司经营部门人员外出结款需提供发票的,由经营部门经理同意后,方可办理开票手续,并于15日内完成款项结算工作;

2、发票开据、作废

①发票要序时、序号开具,不得虚开、代开、跳号、开大头小尾发票;

②发票作废时必须一式三联加盖“作废”戳记章;

第三十五条 支票管理

1、建立支票领用登记簿,凡领用支票必须履行手续,出纳员登记、经办人签字。

2、领用空白支票,需先填写领用申请单,领导批准后方可领取支票。支票结算完毕后,由经办人将票头和经领导审批后的发票交出纳注销支票,未经出纳注销的支票由领用人负责。

3、签发空白支票必须填写日期和用途。作废支票必须加盖作废章,妥善保管。

4、接收业务单位转账及现金支票,出纳人员应及时办理转账业务,不得由他人代办。

第十章 财务开支管理

第三十五条 财务开支审批原则和管理办法

财务各项开支必须坚持先审批,后支付的原则。实行大额财务开支由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审定,总经理批准;小额财务开支由部门经理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核后,总经理审批或审批的管理办法。

第三十六条 费用报销手续

1、各项费用开支必须有合法的票据,票据背面由经办人签名并列明事由,大额或内含多项费用支出应附相关发票附表,由财务人员审核,第十八条 购入的财产必须由经手人、验收人、主管负责人、审批人四者在原始凭单上签字后,财务方可给予报销

第十一章 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第三十六条 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会计法》。

2、负责各种业务核算及账务处理。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分类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会计账薄要按月结账。

3、按时编制会计报表,按规定要求提供有关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定期与出纳及相关人员核对有关账目,协助、督促经营部门按照《应收账款明细表》内容对各类应收款项予以核查、催收。

5、按月计提各项税金,确保税金及时足额缴纳。办理税务有关事宜,提供税务部门所需各类纳税资料。

6、做好年度财务预决算的编制、汇总和上报工作,及时办理财政的资金拨付工作。

7、对指定保管的印章应加强管理,不得作为他用。

8、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及安全工作。

9、配合好各部门工作。

10、完成领导布置的临时工作。

第三十七条 出纳员岗位职责

1、负责现金、银行存款工作,登记现金、银行账,并于每月底记完账后编制当月“银行存款调节表”和“出纳报告单”。

2、出纳要随时掌握银行余额,及时向领导反映,保证资金的支付。

3、支付款项时必须复核票据数额的准确性和手续是否完备,对不符合要求的票据拒绝办理。

4、管理好空白发票、支票及有价票据,负责票据的领购、保管、整理、缴销。

5、根据办公室下发的人事通知,按时编制和发放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登记个人住房公积金台账。

6、办理税务和银行有关事宜。

7、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

第三十八条 保管岗位职责

1、办理物品入库验收、登记和领用出库手续;

2、按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和耗材明细账,确保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3、按照常备物品的用量情况,向部门申购人提供需求建议。

4、对交还的物品,分门别类,分别上账入库。

5、负责库房物品的存放安全,严防物品霉烂变质及发生火灾、失盗、爆炸等事故,定期对库房进行清理,保证库存物品堆放有序,领用科学。

6、对库存物品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提供使用建议。

7、对各部门、各岗位设备专人管理清单做备份管理,并就相应的资产调整事宜对清单做增补、删减。

第6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a systematic, dynamic management. How to establish a set of can be implemented, but strong means operation, worthy of our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3

一、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

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从企业定额的建立入手,贯穿于项目的

实施过程,以成本管理为主线,建立并系统化各种有关的管理办法及标准,达到对成本科学化、量化的管理。

二、项目成本核算

1.市场开发部向成本核算小组进行合同交底。

2.成本核算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合同要求、施工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出工程量清单。确定各种收费标准(单价)。

3.根据企业定额,按工程量进行计价,确定项目的预算成本。

4.项目预算成本费用与项目合同书包价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项目的计划成本费用。

三、项目成本过程控制与监督

2.项目成本的控制。

(1)项目成本的控制主要由项目经理部完成,项目经理部主要从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及其他费用等方面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项目成本的控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2)项目部根据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按照确定的计划成本,将直接工程费(不含材料费)和其他费用分别按月(季)作出支出计划,并作出计划成本费用负荷图及累计曲线图。

(3)人工费及机械费的控制。项目经理部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项目部资源配置标准及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控制上线人员及机械数量,并按照企业制定的对上线人员(包括民工)及机械的使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4)材料费的控制。首先,要严把提料关。其次,必须严格执行物资采购制度,实行阳光采购。第三,要推行限额发领料制度。

(5)其他费用的控制。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有关费用支出的各种管理办法,控制其他费用的支出。

3.项目成本的监督。

(1)项目成本的监督由企业项目成本监控小组负责。

(2)项目成本过程监控小组每半年对项目的计划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项目成本过程监控小组对其进度进行检查。

(4)项目成本过程监控小组中人力资源部成员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人力投入进行检查。同时对民工使用情况按照企业的《民工使用管理办法》进行检查。

(5)材料的采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成本过程监控小组中工程部成员对项目部材料的采购价格、数量进行检查监督,并对材料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

(6)项目成本过程监控小组中工程部成员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机械及办公用品投入进行检查。按照企业的《单机燃油及维修管理办法》检查机械燃油使用及维修状况。

(7)项目成本过程监控小组中财务部及审计部成员对项目的成本支出进行全面检查。

(8)记录检查结果。(表格形式见附表)

(9)根据检查结果,项目成本过程监控小组对项目成本管理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

①项目成本管理水平评价。(见评价表)

②项目计划成本的执行情况在项目后评价。

四、项目成本考核评价

1.考核内容。

(1)项目成本的支出情况。

(2)项目成本过程管理水平。包括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情况等。

2.考核评价方法。

(1)项目结束后,由项目成本考核评价小组对该项目进行清算,确定该项目的实际支出成本。

(2)对项目计划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表如下:

(3)根据该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及计划成本执行情况的评价,确定该项目成本的综合管理水平(加权平均数)。

3.奖惩。

(1)项目成本管理采用项目经理抵押金制度。抵押金按照项目的产值确定,抵押金=产值×5/10000

(2)抵押金按照项目综合管理水平进行返还。抵押金返还额=抵押金×综合水平分/100

五、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关于工程项目资金管理问题

在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工程资金回收与使用的责任及权力在项目部,各项目部应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建立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通过预算沟通和协调资金关系。项目部不得擅自对外筹资,资金的拨付、调配应由上级资金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2.不断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

授权控制、预算管理、资金控制、委派会计主管等约束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地禁止经营承包者的投机行为。企业对属下的工程项目经理能够做到合理的设计“约束+激励”控制方式,去引导经营承包者的行为,使其发生投机行为的可能性减少或可以预期。即应该让经营者为企业付出的劳动和贡献获得“满意”的回报(包括经济报酬和名誉的满足),但是仅此还不能阻止经营者会想方设法去获取报酬之外的收入。因此必须在制度上规范管理程序和设计控制方式去禁止经营者的投机行为,以及一旦发现“经营越轨行为”所采取的严厉惩罚性措施,使得经营者能够在得失之间进行理智的权衡,引导他们放弃“非分之想”,心安理得、稳定地获得“满意”的报酬。

3.关于项目成本费用管理的问题

工程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组成。其中,“其他直接费用”包括临时设施摊销费、施工工具费、项目设备与物资的进退场费。间接费用包括项目部使用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部应按照收入与支出类别,制定成本费用计划,落实管理责任,尽量降低消耗、减少支出。要细化成本和费用的班组核算,各班组要有明确、详细的费用和成本预算,项目部将各班的费用汇总并将成本费用执行的结果与预算项目作对应比较。项目部的各项费用列销、实行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项目经理联批制度,违反联批制度的支出,将视为违规问题查处。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及良好的施工组织制度。施工技术方案是否优化,施工组织制度是否很好运行,最终通过工、料、机等相关费用的高低来体现,技术方案优化和比选,将产生同样劳动成果前提下的投入减少。施工组织有序,人工、材料和机械就能较好地有机结合,就不会出现窝工、待工、重复施工等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发生,各项成本费用就将得到有效控制。

(2)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安全是工程施工的首要保证,任何安全事故都可能导致信誉受损和项目成本的巨额亏损,因此,强化工程项目的安全规范和措施的落实是控制项目成本的重要因素。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是企业的根本,工程施工有良好的质量,就能减少工序上的重复施工和工、料、机等费用的超耗,确保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3)人工费要采取“量价分离”的控制原则,主要通过制定企业内部人工费价格和引入劳务队伍招标机制来实现对用工数量和用工单价的控制,以降低项目的人工费用支出。

(4)控制材料物资、设备的采购成本。建立合理的采购与付款控制程序,强化对采购申请、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环节的控制,做到比质比价采购(货比三家);大型机械设备和大宗材料采购可以采用招投标方式,保证采购过程和采购决策透明,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在此基础上严把验收关,材料部门负责物资材料的验收,对材料物资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把关,符合要求的物资材料才能入库,并做好入库记录。机械部门负责机械设备和设备配件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合同把好质量关,确保配件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5)实行定额发料、控制物资材料的消耗成本。各班组在计划成本之内消耗各种资源,在正常情况下不得突破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核定的各项材料用量,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料,防止材料浪费和非正常超耗。材料部门既要保证工程施工所需各种材料的及时供应并且符合质量要求,同时要做好材料发放和现场盘点记录,关注非正常的材料消耗,及时发现材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报告相关责任人予以解决处理。

4.关于项目存货管理的问题

(1)存货采购计划。在工程项目材料采购供应总计划下,项目部还应根据施工组织计划,预算耗量及预计将发生的耗用情况,按月编制材料物资采购计划报分公司,经分公司审核后报材料管理部门(贸易公司)进行采购。项目部掌控材料采购的情况下,也应根据预算耗量及预计将发生的耗用情况,按月编制材料物资采购计划,以便采购资金的安排与调配。

(2)存货管理的基础工作。项目部要设置存货实物账,建立存货计量、验收、入库、出库、盘点、对账制度,账、卡、物必须相符,盘盈、盘亏要按规定处理。存货计入成本要以出库单和存货费用分配表为原始凭证。

(3)库存限量管理。对于工程用料,应按照工程进度、预算用量、市场供应情况等诸多因素确定适度库存量,保证施工正常进行。项目完工后,项目部库存的存货由分公司和区域财务处理收回价款或转入下一个项目使用,无法使用和处理的部分,其价值全部计入项目成本之中。

(4)周转材料管理。对于工程所需的周转材料,可由分公司组织调配,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申请购买,但必须自行入账,自行摊销。项目完工后,尚可使用的由区域财务和分公司变价处理收回残值,也可估价收回周转使用;不能使用或无法处理的,费用全部计入项目成本之中。

(5)低值易耗品管理。项目部所用的各种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五五摊销”,摊销计入项目成本。项目完工后,所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全部计入项目成本。尚可使用的,由区域财务和分公司负责变价处理收回残值,也可估价收回周转使用,取得的收入冲减项目成本。

5.关于项目债权债务管理的问题

(1)债权债务的结算登记与清理。独立核算的工程项目部应建立往来业务的结算、登记、核对清理制度,及时登记每笔债权、债务的形成、清偿及增减变化情况,每月底列出每个往来科目余额的分户清单,及时核对、清偿。

(2)债权债务的清偿责任。工程项目完工后,该项目发生的所有债务应予全部偿还,项目形成的债权应该全部收回。项目完工后,应进行项目完工清算,凡清算工作没有结束,债权债务没有全部清偿的,财务人员仍需对此负责。

五、结束语

总之,从组织管理来说,通过建立成本管理办法,制定管理措施,达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通过组织对项目成本管理理念的灌输,提高项目成本执行单位对成本的管理意识,从而切实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晋.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2010(04)

2.杨潇.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5)

第7篇

资产管理情况自查报告范文(一)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局固定资产管理,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健全管理机制、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彻底摸清家底,最大程度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益,20**年12月10日至12月31日,根据县财政局要求,我局精心组织了全局固定资产自查工作,现就在自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做如下汇报。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根据财政局现行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目前我局对价值2019元及以上,如电脑设备、打印机、相机、机器、机械、工具、生活办公用具等物品,以及上级配发、自行购买的各类警用装备类物品分别进行了定义以及明确的划分规定。

二、自查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自查工作,把自查工作作为2019年第四季度的重点工作之一。警务保障室总体负责,各部门负责人配合固定资产自查小组,负责对全局固定资产的自查工作组织实施,相关职能科、室、所、队进行了明确分工。

(二)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自查工作共分为准备、自查、总结和验收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成立固定资产自查小组,确定自查范围及工作职责。

(三)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本次自查的重点工作落在自查阶段和总结阶段上。自查阶段主要工作是自查小组对全管理处的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进行自查、盘点,落实资产存放地点、资产状况等,如实填写固定资产自查系统。对自查中发现的需要报废、报损或作其他处臵的固定资产,要求查清原因,提出处理建议。总结阶段对有异议的项目再次清点确认,确认后详细填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各自查工作组对“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进行相互复核确认,连同自查工作总结交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审阅。

三、自查的主要成果

我局领导和各部门都能高度重视自查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该项工作的落实。

经过此次自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全面落实了我局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及低值易耗品及上级配发、自行购买的各类警用装备类物品的各项基础信息,特别是针对一些实物信息与资产下转资料不相符的情况,我局以现场实物盘点为依据,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补充、修改。二是进一步完善了财务固定资产卡片以及使用部门的使用台帐的信息登记,做到帐实、帐卡、帐帐相符。三是自查出一批已报废的固定资产和各类警用装备类物品。在此次自查后汇总上报财政局申请报废。

四、下一步资产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完善制度。今后我局将根据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制定适合我局实际、便于操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二)明确职责。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统一要求、分级管理、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的新机制。

(三)加强管理。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使用、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规范程序,把好出入关,健全账、证、卡,加强核算,确保资金账、实物账一致。

(四)严格检查。各部门对各自管理的固定资产每年进行一次自查,对于违规情况进行通报。

(五)抓好落实。重点做好日常管理和制度落实工作,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抓好各项制度落实的督促检查,搞好协调、衔接,督导各部门抓好落实,努力把管理处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资产管理情况自查报告范文(二)根据财务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20**年7月15日--8月10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固定资产第二-----第九类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我单位领导对本次资产清查工作十分重视,因合校,需对很多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入账,确实是任务重压力大。为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首先成立了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总务主任为资产清查专门负责人;其次,组织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学习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明确资产清查工作要求;第三,在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总务处对本次资产清查工作的各项材料进行集中分析、简化,把跟学校有关的各个项目化解为表格式分发到各分管口,然后逐校进行审核、验收。第四,确认资产清查最终结果,并填好报表上报。经过努力,终于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资产清查,进一步规范了资产管理工作,更有效地保护了国有资产。但清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太快,学校的一些设备属于已经淘汰产品,旧的课桌凳已到更新时期,却未履行正常资产报废手续,暴露出学校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显示了日常管理工作不够扎实。

二、对资产清查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我们将以本次资产清查作为提高学校资产管理水平的一个契机,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加强实物管理,对于清理出来的有问题资产,及时报批并进行账务处理。针对资产清查工作发现的问题,作进一步地分析,在分清是管理责任,还是制度漏洞的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确保更有效地管理、维护、利用学校的固定资产。整改措施如下:

1、组织校管理员认真学习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阐明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引起各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

2、进一步加强对资产的管理,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严格的登记造册,建立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工作流程,做到程序化,规范化,提高其使用率。

3、固定资产的管理严格实行责任制:每一件物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使用与维护人名下,由负责该固定资产物品的保管人管理好,防止物品的损坏和遗失。

4、要求各校保管员定期(每个月)对学校的固定资产清查一次,如发现有固定资产的流失和损坏现象,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否则应负相关责任。

5、校领导加强监督工作,将不定期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抽查,以更有效地管理、保护国有资产。

6、固定资产要做到合理使用,管理完善。对因玩忽职守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财产损失者,当事人必须立即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处理。

资产管理情况自查报告范文(三)济宁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调查清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根据济纪发10号文件的精神和具体工作部署的要求,我单位极为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领导班子,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按照联席办发《关于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专项调查清理的实施方案》通知的要求,为顺利开展、按时完成本单位的自查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检查自查领导小组,下设临时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我校的国有资产拥有、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盘点。

二、工作起止时间

我校于20**月13日至20**年5月25日期间对本单位各类固定资产拥有、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工作。并将自查结果自25日起在本单位公示栏、门户网站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检查。

三、检查主要内容

1、单位基本情况;

2、单位领导情况;

2、土地、房屋、车辆等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情况;

3、各种设备、图书文物的占有使用情况;

4、债权、债务等账务情况;资产的盘盈、盘亏;已报废、损毁、盘亏资产长期未清理问题;

5、账外资产问题;;

6、未经批准自行购置政府采购目录内商品问题;

7、对外借款、投资难以收回形成潜在损失问题;

8、对外担保及成立经济实体、企业出资不到位而承担连带责任问题;

9、资产转移未及时办理调拨、过户手续问题;

10、未经批准出租、出借、出售固定资产问题;

11、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应缴未缴财政专户问题;

12、其他。

四、自查工作结果

经自查,我校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证相符,未发现有上述问题。

第8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是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第三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要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任务

第五条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第六条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应当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工作。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保障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第八条实验室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第九条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量及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第十条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三章建设

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设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等项任务;

(二)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房舍、设施及环境;

(三)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

(四)有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实验室建设、调整与撤销,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依托在高等学校中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与撤销,要经过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入学校及事业总体发展规划,要考虑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归口,全面规划。

第十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按计划进行。其中,房舍、设施及大型设备要依据规划的方案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计划;一般仪器设备和运行、维修费要纳入学校财务计划;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结构调整要纳入学校人事计划。

第十五条实验室建设经费、要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要从教育事业费、基建费、科研费、计划外收入、各种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实验室建设。凡利用实验室进行有偿服务的,都要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实验室建设。

第十六条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申请筹建开放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室,以适应高科技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十七条高等学校应通过校际间联合,共同筹建专业实验室或中心实验室。也可以同厂企业、科研单位联合,或引进外资,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对外开放的实验室。

第十八条凡具备法人条件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可取得法人资格。

第四章体制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归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或本系统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应有一名(院)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并建立或确定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处、科)。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拟定本规程的实施办法;

(二)检查督促各实验室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组织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归口拟定并审查仪器设备配备方案,负责分配实验室建设的仪器设备运行经费,并进行投资效益评估;

(四)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情况的审核评估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任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在用物资的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

(五)主管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等物资,提高其使用效益;

(六)主管实验室队伍建设。与人事部门一起做好实验室人员定编、岗位培训、考核、奖惩、晋级职务评聘工作。

规模较大的高校,系一级也可设立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岗位或机构。

第二十一条高等学校实验室逐步实行以校、系管理为主的二级管理。规模较大、师资与技术力量较强的高校、也可实行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

第二十二条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高等学校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

第二十三条高等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由主管校长、有关部门行政负责人和学术、技术、管理等主面的专家组成。对实验室建设、高档仪器设备布局科学管理、人员培训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咨询,提出建议。

第五章管理

第二十四条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毒性、激光、粉尘、超净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凡经技术安全的环境保护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验室,要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落实管理工作。待重新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条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的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二十六条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不得污染环境。

第二十七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物资的管理,按照《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高等学校物资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执行。

第二十八条实验室所需要的实验动物,要按照国家科委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及各地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具体规定,进行饲育、管理、检疫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重点高等学校综合性开放的分析测试中心等检测实验室,凡对外出具公证数据的,都要按照国家教委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进行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工作先按高校隶属关系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实验室验收合格后部委所属院校的实验室,由国家教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进行计量认证;地方院校的实验室,由各地省政府高校主管部门与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计量认证。

第三十条实验室要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要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水平考核。

第三十一条实验室要实行科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要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物资、经费、环境状态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及时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实验室情况的准确数据。

第三十二条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评估制度。高等学校的各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实验室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效益、实验室特色等方面的要求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细则,对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人员

第三十三条实验室主任要由具有较高的思想政党觉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修养,有实验教学或科研工作经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相应专业的讲师(或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学校系一级以及基础课的实验室,要由相应专业的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

第三十四条高等学校的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均由学校聘任或任命;国家、部门或地区的实验室、实验中心的主任,副主任,由上级主管部门聘任或任命。

第三十五条实验室主任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编制实验室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二)领导并组织完成本地规程第二章规定的实验室工作任务;

(三)搞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

(四)领导本室各类人员的工作,制定岗位责任制,负责对本室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

(五)负责本室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工作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六)定期检查、总结实验室工作,开展评比活动等。

第三十六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作。各类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要各司其职,同时要做到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第三十七条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编制,要参照在校学生数,不同类型学校实验教学、科研工作量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状况,合理折算后确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流动编制。

第三十八条对于在实验室中从事有害健康工种的工作人员,可参照国家教委(***)教备局字00*号文件《高等学校从事有害健康工种人员营养保健等级和标准的暂行规定》,在严格考勤记录制度的基础上享受保健待遇.

第三十九条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由实验室主任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对不同专业技术干部和工作职责的有关条例定及实施细则具体确定.

第四十条实验室各类人员的职务聘任、级别晋升工作,根据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和本人的工作实绩,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高等学校要定期开展实验室工作的检查、评比活动。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鼓励,对违章失职或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者,提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直至追求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9篇

关键词:医院; 财产物资管理

加强医院财产物资管理,提高医院资产的使用效率,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简要阐述基层医院财产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层医院财产物资在采购、验收、保管、领用、维修保养、报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适合目前医院财产物质管理的种种改进措施,有针对性地相应加强医院的财产物资管理。

一、目前医院财产物资管理面临的问题

1、采购环节。

重采购,轻管理;重事后核算、轻事前成本分析。医院财产物资部门采购物资时,往往以经验管理代替存货成本管理,对购置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效益分析重视不够。设备盲目购置或重复购置导致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使用价值隐性流失。补充财产物资时,不按采购计划采购,不从医院的实际出发,致使一些不急用、不需用、不能用的物资也被购进,从而造成库存物资大量积压,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2、验收环节。

有些验收工作是由采购人员直接执行,有些经办人员缺乏责任心,易产生走过场现象,致使验收环节相当薄弱。

3、保管环节。

(1)使用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权限、职责不够明确,管理职能非常分散。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总务设备等部门管物管明细账却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各领用科室没能明确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不需要用的部分固定资产随意转移,医院上下级或同级之间的调入、转出缺乏必要的划转手续,造成医院资源管理混乱,资产流失责任不明。

(2)固定资产品种繁多,在空间上分布较散,财务部门和各职能科室难以做到定期进行检查盘点,造成固定资产没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而且逐年递增,致使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

(3)由于制度不健全,或是没有严格实施相应的制度,致使各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缺乏相互制约,存在互相扯皮的现象,导致医院财产物资账实、账账不符。从而传递给管理者的决策信息非常不准确,极大地影响了高层管理和决策。

4、领用环节。

没有实行医院内部科室成本核算。医疗科室希望多招收医务人员以减轻工作量,而使用设备、领用耗材却没有相应的内部成本控制,结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投入大于产出。

5、维修保养环节。

设备仪器日常保养不到位,仅仅是在机器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因此影响设备仪器精度,致使设备仪器使用寿命减少,医院维修成本急剧增长,医疗资源严重浪费,效益低下。

6、报废环节。

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管理上的随意性较大。有的科室核销处置不及时,已达到报废年限,失去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也不申请报废;有的科室从自已使用方便出发,对已有设备提前更新,片面追求“高精尖”、“功能全”,造成尚能使用的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待达到使用年限后便报废,或是干脆提前报废,致使国有资产隐性流失。

二、对策措施

做好医院的财产物资管理关键是领导要重视。财产物资管理工作渗透到了医院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了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因此,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把财产物资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财产物资管理指标考核,将财产物资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将资源是否合理调配管理列入考核财产物资管理部门的内容;将财产物资管理列入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方面。

必须进一步健全医院财产物资管理制度。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要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医院办理经济业务活动要贯彻相互牵制原则和协调配合原则 ,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医院经营任务。

医院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宣传内控制度在规范医院经营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强化职工管理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管好、用好医院的财产物资。

1、采购环节。

要贯彻预算控制原则,医院管理者要有资金成本观念、效益观念、投入产出观念;医院大型项目、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要由使用设备的业务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共同完成,侧重专业的经济效益的分析。财务部门要对该项目的服务需求、投资回报率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一切收支数字的预测和计算都要科学、严密、准确、真实,以便合理安排使用资金,理性投资。

对重要项目采购决策,需集体研究决定;对大型的医疗设备购置,要参加竞标、实地考察后,才能签订合同,予以购置;对卫生材料及其他用品的采购需求,由各科室做计划上报批准后,由采购人员统一公开招标,实行阳光采购。

2、验收环节。

在财产物资入库前由设备部门专业人员负责验收,经过验收签字后才能入库,需安装的大型设备要出具安装报告才能入账。对不合格的设备、残次品以及非正当渠道购入的一切物品,或数量、规格、含量、金额不符的,保管员不予验收,财务人员不予入账。

验收时采购人员和财务人员应实行回避制度,以减少舞弊和人情付款。由纪检、审计、财务、物资使用部门组成检查小组,通过临床、医技、职能、后勤等使用部门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等因素的信息反馈,决定是否支付货款,对价格高、质量次的物品不予付款,并查明原因,对有关责任人予以处罚。

3、保管环节。

建立存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仓管员要及时将已验收的物资分门别类整理入库。目前绝大部分基层医院已经将计算机管理模式引入财产物资管理当中,将财产物资细分为固定资产、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几个大类进行出入库、盘存核算,正确计算财产物资价值,使账、物、金额相符。保管环节不但要防止各项存货被盗、损毁和流失,还要关注储存环境等因素,防止霉变、受潮等造成的毁损。

医院要根据领用情况合理制订库存物资、药品材料的储备定额,运用现代物流配送方式,降低资金成本。低值易耗品管理要采取“定量配置、以旧换新”等管理办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对仓管员、采购员实行定期轮换办法,定期对各岗位进行考核,以杜绝舞弊行为的发生。

4、领用环节。

着重于考察购入财产物资的使用效率。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在医院内部开展成本核算,对具体专业科室进行细致深入地比较分析,研究其投入与产出,看是否达到预期的使用效率,从而控制成本,节约开支、减少浪费、降低费用,增加结余,提高医院的经营绩效。

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到成本的可控性,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挖掘降低成本的各种潜能,实行全方位成本管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时,随时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查明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为今后降低成本找到具体途径和方法。

进行科室成本核算,便于人才控制,缓解各科室争人员的矛盾,经济责任明确,便于财力控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固定资产无偿使用问题,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发挥了设备的潜力和效能。

5、维修保养环节。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仪器设备自身运转的客观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随时改善其技术状况,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管理不善、责任心不强、未按要求操作引起的仪器损坏或丢失,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医院仪器设备一般应实行三级保养制:

(1)日常保养:一般由仪器设备使用人员负责。包括仪器设备表面的整洁,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使用过程中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

(2)一级保养:由仪器设备保养人员按计划进行,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主要是进行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进行调整。

(3)二级保养:由仪器设备使用人员会同修理人员共同进行,每季度至少一次,主要是对仪器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应更换易损部件。

6、报废环节。

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经维修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专业鉴定后,出具证明方可申请报废。大型设备仪器由使用科室会同财务部门写出使用后效益分析及报废理由的书面报告,由设备科组织鉴定作出评价,经财务科、院长签字后上报上级部门批准,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第10篇

一、基本情况

(一)贷款情况

截至今年九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5,369万元,比年初增加36,129万元,增加187.78%。其中:农户贷款30,572万元,占55.22%。农村工商业短期保证贷款14,689万元,占26.53%。农村工商业短期抵押质押贷款8,058万元,占14.55%。农村中长期保证贷款500万元,占0.90%。农村中长期抵押贷款1,550万元,占2.80%。

1至9月累计发放贷款63,573万元,累收回贷款27,444万元。到期贷款回收率100%。收回贷款利息收入2,887万元,贷款收息率100%。

(二)存款情况

九月末,各项存款余额50,923万元,比年初增加24,604万元,增加93.4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3,476万元,比年初增加11,098万元,增加47.27%。对公存款余额为26,130万元,比年初增加12,189万元,增加87.43%。通知存款1,317万元,比年初增加100%。

(三)财务情况

九月末,我行实现各项业务收入为2,981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2,887万元,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94万元。各项业务支出2,169万元,税前利润总额1,083万元,税后净利润812万元。

(四)监管指标情况

第一、资产负债状况。一是资产总额为69,974万元,其中:流动资产62,342万元(现金及银行存款554万元,存放中央银行款项6,735万元、存放同业款项2,340万元、短期贷款52,703万元、其他应收款12万元);长期资产 7,508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2,663万元、长期投资3,000万元、在建工程2,21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79万元、贷款呆账准备554万元〈减项〉);递延资产124万元。二是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9,974万元,其中:流动负债57,778万元(短期对公存款26,131万元,短期储蓄存款24,557万元,同业存放款项6,000万元、应解汇款2万元、应付账款165万元、其他应付款754万元、应缴税金170万元);长期负债236万元(主要是定期三年以上的储蓄存款236万元)。三是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961万元,其中:股本金11,000万元;盈余公积82万元、一般准备60万元、未分配利润819万元;本年税前利润1,083万元。

第二、资本构成情况。一是所有者权益为11,961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1,000万元,盈余公积82万元,一般准备60万元,未分配利润819万元。二是表内加权风险资产57,814万元。三是资本充足率为21.64≥8%行业监管标准。四是核心资本充足率为20.69% ≥4%行业监管标准。

第三、信用风险情况一是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比率均为零。二是9月末贷款呆账准备554万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均≥100%,控制在行业监管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

第四、流动性风险情况。一是流动性比率107.90%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二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6,735万元,其中:存款准备金 (执行11.5%的存款准备金率)5,856万元,存款备付金879万元,存款拨备率13.23%。三是贷存款比率(不含资本金)108.73%,含资本金贷存比率为89.42%。

第五、盈利性情况。一是资产利润率 1.54% ≥0.6%行业监管标准。二是资本利润率 9.85%,行业标准不低于11% ,由于我行成立时间短,贷款规模小,贷款利息收入少,所以资本利润率低于同行业水平。三是利润成本率49.93%≥45%行业监管标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发放贷款,全力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我行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百姓创业的经营方向,以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方式,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注入了5个多亿的信贷资金,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导向,全力做好贷款发放工作。年初以来,我行在确立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的基础上,组织信贷部门认真做好贷款的营销工作,确保信贷经营指标的完成。主要做法:一是充分发挥我行贷款审批时间短、贷款方式灵活、办事便捷的办事方式,不断扩大我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在业务发展上注重自身的优势,以重点盈利业务为中心,重点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体经营贷款;以安全、稳定业务为基础,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以服务三农为方向,积极探索农业生产项目的贷款;开辟信贷业务新领域,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三是加强同担保公司积极合作,扩大业务经营领域。我行成立时间短,缺乏客户的积累和客户对我行的认知度,通过担保公司的媒介作用,促进了我行信贷业务的发展。1至9月累计发放贷款63,573万元,累收回贷款27,444万元。到期贷款回收率100%。收回贷款利息收入2,887万元,贷款收息率100%,超额完成计划指标。

第二、努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产安全。快速推动信贷业务的发展是我们的重要工作,确保信贷资产安全运行是前提,是我行赖以生存的基石。为此,我们从贷款受理开始到贷款发放,严格按照信贷管理规定执行,按信贷业务操作规程发放贷款。对信贷业务进行实地调查,坚持双人调查,超百万的贷款项目,行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搞好贷款选项,搞好资产评估。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如果在生产经营上存在不安全因素,我行也不予受理,有效地保证了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了到期贷款回收率和收息率均达到100%。 共4页,当前第1页1

第三、坚持我行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向,积极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我行1至9月共发放贷款63,573万元,全部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经营和农民融资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涉农贷款快速向农村各乡镇推进,在机构网点少,信贷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业务发展到我市20多个乡镇街道,覆盖乡镇面达77%。业务范围涉及农业种养业、林业、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水产业、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等领域。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不断完善抵押担保方式,采取最高额抵押循环贷款、担保公司担保、企业联保、机械设备抵押、权利抵押等方式,使不同产业都能得到信贷支持。以灵活、便捷的小额贷款扶持农户发展,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实现银企双赢。

(二)调动一切因素,大力组织存款。

为更好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壮大我行经营势力,全面实现三年经营目标,我们始终坚持“存款立行、贷款兴行”的经营理念,使存款业务不断增加。

开展存款竞赛活动。新年伊始,我行制定了《庄河汇通村镇银行2010年度存款考核办法》和储蓄存款小段竞二?一?年七月九日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掀起组织存款工作的新,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新局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六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为50,923万元,比年初增加24,604万元,比年初增加62.18%。

2、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加大攻关力度。一是通过各种方式教育职工通过专业服务质量去吸引客户。二是主要领导和专业部门率先垂范,走出庄河引进外地低成本资金累计金额近1亿多元。公存款的增加,不仅降低营业资金成本,而且壮大了我行的信贷资金力量。

3、开办通知存款业务,中间业务实现零的突破。

一是在存款工作中,我行在搞好传统业务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开拓资源为目标,认真研究并制定了《庄河汇通村镇银行人民币通知存款管理办法》,并于5月20日,开办了七天通知存款业务,到9月30日,通知存款余额已达1,317万元。二是我们积极推进以代收代付为主要内容的中间业务,与庄河自来水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于4月份开始办理了代收水费业务。

通过增加业务品种,创新服务功能,不仅有效地拓展了我行业务的辐射触角,开掘了新的存款资源,带来了新的效益增长点,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一是认真测算财务收支状况,编制2010年财务收支等方面的财务计划。二是加强会计辅导工作,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在会计辅导工作上,根据辅导人员不足的实际,采取集中辅导、现场辅导、个别沟通的方式进行辅导。通过会计辅导工作,督促并规范了会计财务结算操作规程,防范了操作风险,对保障会计核算的正常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对全行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进行了核查登记,健全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台账。四是改进核心系统的操作,使之适合我行业务特点。为了使现在应用的核心系统逐步适应我行业务发展的需要,1至9月我行多次与大连银行科技部沟通,提出了10余项特殊业务改进意见,得到了大连银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已经逐项得到落实。五是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解决结算不畅通的问题。从2010年6月份起,我行为了解决结算不畅通的问题,把大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经过艰苦的努力,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我行以间接方式加入支付系统。今年5月26日与兴业银行的专线连通。经我行与兴业银行大连分行进行系统技术测试,于6月10日正式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的顺利开通,不仅解决了我行建行以来全国联行结算不畅的问题,而且提升了我行在金融系统和社会各界的知名度,同时对于加速资金周转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抓好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促进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

在继续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我行注重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抓好规范化管理,使各项工作都有规可循,有章可依,逐步实现规范化。在原有的84条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我行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和本行的实际情况增加了相关规章制度,主要有:一是按照银监局的要求,根据贷款新规的规定全面修改了贷款管理办法。8月13日出台了《庄河汇通村镇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操作基本流程(试行)》、《庄河汇通村镇银行法人客户信贷业务操作基本流程(试行)》、《庄河汇通村镇银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庄河汇通村镇银行项目融资业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庄河汇通村镇银行个人贷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5个信贷管理办法。二是为规范我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维护银行业信誉,我们制定了《庄河汇通村镇银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规范》,具体规定了一般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操守9条和董(理)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还应当遵守的职业操守5条。三是是为进一步提高我行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力,扎实推进案防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各项业务活动安全稳健运行,制定了《庄河汇通村镇银行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实施方案》。

(五)抓好职工培训工作,迅速提高职工素质。 共4页,当前第2页2

为适应我行业务经营发展的需要,迅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更好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员工队伍,先后举办了3期新职工强化培训班。通过强化培训,使新职工基本上了解和掌握涉及金融法律法规知识、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使培训真正收到实效,达到预期目的,收到了预期效果。

(六)做好案件防控工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1、开展案件风险排查,使业务经营合规合法。根据大连银监局的要求,6月末我行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开展了案件风险排查工作。在排查中,对4至6月的会计财务业务进行了检查。共检查业务总笔数14,356笔,金额40,025万元。其中:检查票据11,254笔,金额9,037万元;大额存款2,145笔,金额18,462万元;银企对账312笔,金额18,197万元。

从排查的结果看,未发现违章、违规、违纪、违法现象。通过排查案件风险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员工的政治、业务素质、道德素养和遵纪守法、防范案件发生的自觉性。

2、进一步完善案件防控实施方案。根据大连银监局的要求,结合本行的实际,制定了《庄河汇通村镇银行开展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开展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时间安排及推动方式。通过开展活动,切实解决一些在案防工作中存在的政策传导不及时、理解不深不透、贯彻措施不具体、执行力逐级衰减、被动或应付式执行以及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情面大于制度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力,扎实推进银行业案防工作有效开展,促进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

(七)加强文秘管理,提高文秘管理水平。

根据《庄河汇通村镇银行公文处理办法》、《庄河汇通村镇银行文书档案整理暂行办法》等6个涉及文秘工作的制度,加强规范文秘工作。据统计,1至9月共收文270件,都按规定程序进行签收、登记、催办。1至9月共发文103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办理。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规范、安全。

(八)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社会新形象。

针对我行成立晚、规模小、辐射半径窄、社会知名度低的自身实际,从年初以来,我行持续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电视拜年、电台广告、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开展 “庄河汇通村镇银行是城乡百姓的银行、是中小企业的银行”的主题宣传,全面地宣传了我行的业务经营状况,使我行的知名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九)抓好后勤服务工作,保障全行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强化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管理。及时对固定资产的进行维护和保管,时刻保持正常运行状态。二是规范办公用品购买、保管和领用手续,保证业务经营正常运行。三是抓好职工文化业余生活。1至9月多次组织员工开展业余活动:参加庄河市总工会组织的徒步大会;举行《纪念五四青年节我爱汇通村镇银行演讲会》,到步云山进行篝火晚会,到天门山秋游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凝聚力,陶冶了职工的情操,使员工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存在的不足:

(一)存款总量平稳增长,个人增减不平衡。一是员工完成存款计划差别较大,增减不平衡。二是业务品种单一,缺乏综合性的理财产品。

(二)信贷管理不够严格,信贷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对信贷政策的学习和掌握的不够。个别贷款突破银监局的监管要求,关联企业贷款超过上限,超比例发放抵押贷款等。二是审贷分离岗位制约机制不健全。三是贷款的“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重贷轻放现象。四是征信系统未开通,个人和企业信用调查有难度。

(三)会计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内控制度贯彻不够到位。一是由于制度制定滞后,人员不足,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等原因,造成会计财务工作职责不够清、操作不够规范、相互制约不力,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二是会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不高,差错事故时有发生。

(四)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够高,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员工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是思想觉悟、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还是文明服务、办事效率等方面都有不尽人意的表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第四季度工作意见

1、加大存款工作力度。一是为更好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壮大我行经营势力,为全面实现三年经营目标,我们要继续加大组织存款工作的力度,确保全年存款指标的完成。二是积极争取市场准入,增加市场占有份额。要通过工作争取银监局的支持,力争在10月末再成立1个营业网点,扩大业务覆盖面。三是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加大攻关力度。通过优质服务和加大攻关力度来不断拓展我们的业务领域。主要领导和专业部门要率先垂范,大力吸收低成本资金,逐步提高公存款的比重,降低营业资金成本,不断壮大信贷资金力量。

2、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一是在贷款条件上,对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原则上实行担保抵押,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对已经超出担保能力的担保企业停止与其办理担保业务。二是在贷款发放的时间上,坚持简便、快捷的原则,对受理每一笔贷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贷和不贷答复。三是在贷款监督上,坚持贷后检查制度,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客户经理要按时写出贷后检查报告。四是探索和建立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客户经理、贷审委的责任要严格划清,出现贷款损失要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共4页,当前第3页3

3、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构建会计监督机制。严格执行会计、出纳、财务管理基本制度,确保会计核算工作合规合法。一是要坚持会计出纳核算手续,加强内控管理,严防结算风险。一切账务坚持换人复核制度,做好内、外账务的核对工作,按日核对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同业存放款项往来账务,逐笔核对发生额,及时解决未达账项,做到内外账相符。二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要建立层次分明监督防线,真正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落实到位,层层严格落实监督责任,实行连环责任追究制度。要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会计人员的考核选拔机制,严把选人、用人关。

4、开展增收节支,压缩费用开支,提高盈利水平。开展增收节支活动是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今年各项经营指标实现的重大举措。从我行9月财务收支的结果看,资金成本费用率、存款费用率等与同行业相比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一要树立勤俭建行的思想,讲究成本核算,力求精打细算。二要扩大信贷规模,培植收息来源,增加业务收入,提高利润水平。三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压缩公用费用,压缩电话费用。费用支出要保工资保开门,禁止铺张浪费。四是实行按月收息制度,做到贷款利息应收尽收,绝不允许出现欠息的现象发生。

5、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杜绝各种案件发生。今年我行安全保卫工作总体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为我行稳步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一是要开展案件风险排查工作。做好案件风险排查工作,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开展对员工不良行为的排查。摸清员工的思想状况,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处理。二是要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要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要把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形成全员参与、各负其责、风险共担的局面,确保我行各项工作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第11篇

关键词:分支机构;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跨区域经营日益普遍,在银行业表现为分支机构由一线城市拓展到二三线城市。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金融脱媒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商业银行传统零售业务形成挑战;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也消减银行传统利差。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支机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解决分支机构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对分支机构和总部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改变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积极变革创新,由传统的核算功能向智囊团转型,提高财务管理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结合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优化解决的方案和对策。

一、银行业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分支机构财务受分支机构的领导和影响,财务价值取向多元,财务管理方式多样,财务透明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银行分支机构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财务人员分散在不同地域,在执行总部管理制度和策略传达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很及时的与总部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受分支机构的组织架构,职能架构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不同区域的会计业务流程与核算标准出现不统一现象,会计信息出现了标准执行下的偏差,加大了总部财务管理难度和成本。

另一反面,分支机构财务人员受分支机构领导对政绩业绩的考虑,当会计准则或总部政策与基层单位领导意愿发生冲突时,财会人员会被迫选择向基层单位妥协,,出现财务舞弊现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总部对分支机构监管不到位。出现财务监管不到位的因素有很多,对新设立的分支机构,在规模效应的驱使下,总部重点关注其区域势能的发挥和区域业绩的呈现,忽略了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总部财务管理人力不够,忙于日常事务的处理,导致对分支机构有效检查频率不高,监管力度不够;对分支机构财务舞弊的惩罚措施执行不力,导致分支机构领导自身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未建立独立专业的审计机构,未定期对分支机构进行审计检查和抽查。

监管不到位会导致分支机构逆流程操作,超授权审批,财务收支交易背景不真实,财务舞弊,形成小金库。

(三)财务制度不适应。对总部制度的照搬照抄,未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导致总部制度在分支机构不适应,出现实际工作无法操作,执行不力的情况。财务管理工作若出现无章可循的局面,就增加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再加上监督不够,就会造成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管理漏洞较多,舞弊等风险较大。

(四)分支机构财务人员良莠不齐,各分支机构自主招聘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均衡,高低不等。某些分支机构规模较小,由非专业的人员担任财务管理岗,某些分支机构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大,但财务人员配备较少,由此导致财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二、加强银行业分支机构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推行总分支机构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集中核算,共享服务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通过将同质化、重复性的业务,依托信息技术,流程化来处理财务和业务,将同质性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统一运作,将不同地域的实体会计业务在一个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处理的方式。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得到了推广,比如华为、中兴、平安等。实践表明,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把不同区域的会计业务集中规模地进行统一处理和操作,财务政策、业务流程、核算标准完全一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隶属总部统一管理,核算标准和流程一致,财务信息透明度高,降低了分支机构财务舞弊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实行分支机构财务人员委派制

由总部财务部统一向分支机构委派会计人员进行日常业务监督。委派会计人员行政关系属于总部,其薪酬和工作考核由总部统一管理,工作上独立于分支机构,不受分支机构负责人的影响和支配。财务人员委派制的意义在于,委派的财务人员由总部通过制定相应的任用标准进行准入,经过总部统一培训,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较为均衡,能更好与总部进行沟通,确保分支机构能更好的遵守总部的规章制度,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三)总部委派独立的审计人员对分支机构进行定期审计、专题审计、全面审计

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成立专业的区域审计中心,审计中心负责人及其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根据地理位置和分支机构规模,一个区域审计中心负责几个分支机构,每年定期对所负责的分支机构进行审计,审计中心的审计结果直接向总部董事会类似权力机构汇报。审计中心往往被授予了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独立地履行审计职责,同时也被赋予了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力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

(四)完善分支机构的财务制度体系

结合分支机构实际,制定和完善符合总部制度的实施细则,并向总部进行报备。注重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严格把财务制度贯彻执行到每项业务中,防范和规避财务舞弊行为,降低财务风险。同时借助内部审计力量,审视分支机构的内控流程和制度,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甄别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规避财务风险。

通过细化分支机构费用开支和报销管理办法、分支机构资产管理办法、分支机构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分支机构授权和审批流程管理办法、分支机构财务风险责任制实施细则等等,从制度上和流程上确保分支机构财务事项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健全的制度体系有助于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有效化,流程化的管理,有助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五)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财务管理的成败不仅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独立的地位。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运用财务专业知识去指导业务,加大财务对业务支撑力度,财务人员的价值从核算型向智囊性转变,提高财务决策的支撑能力。提高人员的素质,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主要措施如下:(1)严格准入条件,总部根据各岗位职责,统一制定入职要求,除了要求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也是企业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2)强化内外部培训。创造财务人员内部培训机会,拓宽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普及前端业务知识,使其能更好的运用财务知识,去指导业务,使业务更加符合财务合规要求。当然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传帮带,让有经验的资深财务人员,对新入的财务员工进行内部培训,在更短时间内能胜任财务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积极组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外部培训,更新现有财务管理知识,与时俱进。

三、结束语

分支机构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组织架构、制度、流程上去根本解决,同时需要总部和分支机构上上下下高度重视,注重预防和长效机制的建立,落实责任制,坚持惩防并举。将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每一项业务中,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有机结合,杜绝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哲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D].厦门大学,2014-05.

第12篇

一、结合公司中心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管理审计,提升公司管理绩效。

(一)股份公司年初制定了中心目标之一就是:推行“三化”建设,即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完善工作事项督查机制和经济责任考核体系,建立“权力公有化,责任私有化,利益合理化”的内部运行模式,改变长期存在于国有企业中责权利界定不清运行难,责任模糊不清落实难,利益分配不均合理激励难的顽症,逐步实现责权利的协调统一。该同志带领内部审计部门会同公司人力资源等部门,一方面积极响应和推行公司提出的“三化”管理,一方面紧紧结合内部审计转型“由靠法律赋予的权利实施监督为主转向靠制度管人、管事、管物为主”的主旨,把内部审计工作的本质彻底地由检查系统、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完善控制、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在今年6月份前,重点是配合公司各个部门、单位细化部门、职位、岗位等层级管理职责,推出了200多个岗位的“岗位经济责任考核办法”;参与制定落实了严格的资金审批办法,通过界定审批权限,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对权力的正确运行起到了直接的刚性制约;参与修订了物资管理制度,使港口的物资管理步入了正规的管理体系中;另外还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应收款管理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完善。今年6月份后,又会同人力资源等部门,按照计划对相关的制度、办法、岗位职责等进行了检查落实。通过一段时间的检查落实完善,使得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真正体现到全面转型上,同时也能够真正体现到股份公司制度建设的四句话的内涵中:制度之上,没有特权;制度之外,没有自由;制度之下,没有人情;制度之后,没有停留。

(二)开展薪酬专项管理审计,积极开展新的审计类型。该同志带

领内部审计部门在今年对股份公司每月的薪酬分配、发放、考核等建立起了全过程的审计监督,一方面对人力资源等部门月度薪酬计算过程进行审计复核,加大公司各部门薪酬分配发放无误性的保证力度;另一方面对各部门单位及财务部门提供的月度收入、成本、费用的审计复核,加大公司收入、成本、费用合规性的保证力度。因为股份公司的薪酬分配与每一个部门单位的经营绩效紧密挂钩,因此通过对薪酬分配、发放、考核的每一个环节审计分析,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公司各部门单位的经营管理、成本控制的细节动向,同时把对每一个部门单位管理绩效审计融入到每月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对管理细节的“事中审计”,极大地提升各部门单位的管理绩效。

二、围绕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中心,有序开展效益审计,努力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效能。

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范围内开展成本费用专项效益审计调查分析,有力地促进了各经营单位的节支挖潜。通过对港口经营业务的认真分析,该同志认为公司各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固然与经营市场的开拓、经营收入密切相关,而各经营单位的日益增长的成本费用也对经济效益产生了更加直接的影响,因此该同志带领内部审计部门今年初分别对股份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的4个子公司开展了成本费用专项审计调查分析,重点通过对各经营单位的成本费用审计分析,进而对各经营业务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具体对公司的装卸业务、集装箱业务、客运业务、滚装业务、快件业务、引航业务、理货业务、商场业务、船代业务、货代业务、船舶运输业务等进行了分类审计分析,帮助各经营单位找准影响本部门单位的重要成本费用开支,并有针对性对此类成本费用开支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控制该类成本费用开支,有力地促进了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例如对下属某船舶公司进行审计分析时发现,该经营单位一方面没有按照船舶的单航次进行会计核算,另一方面占据该公司的成本费用主要集中在船舶的燃油消耗上,并且该公司也没有对船舶单航次的燃油消耗进行分析,致使船舶燃油消耗存在随意性,通过与该公司的面对面的审计分析,该公司完善了燃油消耗指标控制,并且及时客观的反馈该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有序开展对股份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的财务收支及内部会计控制审计。

(一)督促和协助财务部门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公司自争取上市以来,在公司财会人员的努力和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辅导下,公司财务部门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和规范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有些制度我们财务部门没有明确列示,只是按照惯性操作进行。2001年6月财政部下发了试行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明确了对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设计和评价的指南。该同志带领内部审计部门在2005-2007三个年度中审查了各年度财务账目,并重点对公司的内部会计控制状况进行了审计。针对审计情况的分析,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23项,其中重点对公司“一体控制、层级核算、分类考核、细节管理”的细化分解、对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以及加强公司的资金支付管理方面的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规范性建议。

(二)构建起了对下属子公司进行例行年度内部审计的工作模式,使得所有下属子公司纳入到股份公司正常的审计监督体系中。因子公司的财务实行独立核算,实际的开支都在各自公司内入账,公司每年度给其制定出了各项经济指标,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内部审计重点是对下属公司开支的合规性进行审计。在2005-2007三个年度中,分别对外轮有限公司进行了内部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6项;对金丰货运有限公司进行了内部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21项;对港盛船务有限公司进行了内部审计,提出审计意见2项;对港集装箱分公司进行了内部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5项;对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进行了内部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3项。并且对于对各个公司年度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在整改期过后,带领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实地核查,检查各个公司对审计意见事项的改正、落实情况,督促各个公司对审计建议事项的整改、完善,真正对各个公司的内部管理起到了提升作用。

四、开展风险评估,积极探索内部审计细节管理重点——加强评估内部控制中“点”的控制,有效防范经营中的风险。

公司近几年实现了的快速发展,主营业务领域也逐渐扩大,同时带来的业务风险也逐渐加大,因此也更加需要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风险评估,评估业务领域中内部控制的重要的“点”,来最大限度地化解业务领域的经营风险,为港口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该同志带领内部审计部门年初通过风险评估确立对公司的货代业务进行风险审计,会同金丰货代财务人员、业务人员、部门经理等对金丰货代的整个业务运作流程进行了参与式跟踪审计,对公司整个业务运作部门进行了全程业务跟踪,了解和基本熟悉了公司整个业务运作程序、重点环节和高风险领域,并有针对性地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完善公司业务单票核算的内涵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