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组建设体会和建议

班组建设体会和建议

时间:2023-06-02 09:1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组建设体会和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班组建设体会和建议

第1篇

一、抓星级竞赛,推进班组建设

开展班组竞赛,可以调动班组与班组,职工与职工之间争先创优的劳动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前几年,我们集团公司在班组建设上,先后组织开展了五好班组竞赛和红旗班组竞赛,坚持以 “五好”(即:“完成任务好,安全生产好、学习培训好,团结互助好,民主管理好”)为内容,推进 “五型”( 即:“民主和谐型,增效创收型,温暖互助型,安全幸福型和自主创新型”) ,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煤矿企业的深入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班组建设工作同样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2006年4月份,集团公司在召开部分单位党委书记、厂矿长、工会干部座谈会时,有的同志建议抓班组建设,能不能就像抓酒店升星达标一样,开展星级班组竞赛活动。对此,集团公司及时采纳了这一建议,于2007年初在充分座谈讨论的基础上,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星级班组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制定了以创“五型”班组活动为内容百分制考核细则,明确规定三星级以下由各单位考核、命名、挂牌和奖励;四星级、五星级班组由基层单位推荐,矿区工会考核合格后由集团公司工会命名、挂牌和表彰。这一活动得到各单位的纷纷响应,有效推动了矿区班组建设的深入。特别是进入2010年以来,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大竞赛活动力度。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创品牌奋斗目标,制定三年发展目标规划,强力推进矿区班组建设。今年,在班组建设创品牌工作中,我们通过创建班组建设典型品牌,创建班组长成长成才品牌,创建班组建设活动品牌,有效地推进矿区班组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抓制度创新,推进班组建设。

班组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加强班组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同样需要制度建设做保证。200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安全生产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进一步加强煤矿班组建设的通知》,阜矿集团公司结合实际,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认真下发了(阜矿委发[2009]28号)《关于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进一步推进和加强星级班组建设的安排意见》,对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组织召开集团公司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加强班组建设工作会议,各单位党政工、段队长、班组长400多人参加会议,在会上推广交流五龙矿等9个单位和个人的经验。2010年2月24日,为认真贯彻辽宁省煤管局文件精神,集团公司又召开党政联席会,认真讨论又专门制定下发了(阜矿办字37号),《关于进一步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推进和加强星级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将加强班组制度建设,作为推动班组建设关键任务来抓,将“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融入班组建设的各项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了集团公司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十五项规章制度,有效地推动了矿区班组建设和星级班组竞赛的深入开展。

三、抓民主选举,推进班组建设。

班组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础,选配好班组长是建设高素质队伍和提升班组管理的关键。2007年,集团公司党委明确提出各级工会是抓好班组长培训、选拔、管理的专责组织,是班组管理的协调组织,是班组管理规范制定、推广的实施组织。根据党委的要求,集团公司工会积极承担起班组建设这一任务,先后在艾友矿、运输部、兴阜矿等单位进行民主选举班组长试点,采取本人提出上岗要求、群众民主选举、组织批准任命的程序,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班组长。民主选举的班组长上任以后,自觉接受工人的监督,自觉按规定实行班务公开。实践证明,民主选举班组长体现了广大员工的意愿,凝聚了职工愿望和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班组长工作,在广泛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0年集团公司工会制定了《关于民主选举班组长及对其管理的实施细则》,为民主选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抓提升素质,推进班组建设。

从2006开始,集团公司专门下发了《关于培训班组长实施意见》,坚持上下结合,制定三年培训规划,决定用三年时间把班组长普遍轮训一次,全面提高班组长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办培训班式。抽调班组长进行脱产式集中培训,聘请老师为班组长讲课,通过学习辅导提高班组长素质。二是座谈讨论式。召开班组长座谈会,畅谈体会,总结好的做法和管理经验,使班组长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在相互学习中提高素质。三是论坛演讲式。坚持每年举办一次班组长论坛,组织党委书记、工会干部、班组长等不同层面人物谈班组管理和如何当好班组长的经验、做法,号召全员全过程参与班组管理,重视和加强班组建设,不断提升和巩固班组建设成果。四是参观学习式。组织班组长到先进单位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增强班组长的内在动力。

五、抓开展活动,推进班组建设。

开展系列活动,推进班组建设,也是近几年集团公司的创新之举和有益尝试。从09年开始,集团公司举办班组长论坛,并坚持每年一届,现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先后有43名班组长登台,畅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同时,每年的5、6、7、8、9这几个月,坚持月月都有班组建设活动;通过开展班组建设演讲赛,班组建设知识竞赛,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班组建设推进会等系列活动,今年,我们又组织班组长到宁煤学习班组建设经验,开展学唱班组之歌活动,唱响我的班组我的家,增强班组建设活力,提升矿区班组建设整体水平。

六、抓考核激励,推进班组建设。

加强考核,总结表彰,是规范班组建设的有效机制。对星级班组建设达标活动,集团公司坚持每年一次考核,集团公司工会每年都坚持成立检查验收组,对各单位申报的四星、五星级班组,年末集中进行一次考核,到班组现场进行验收,坚持执行标准,严格把关,确保星级班组的评定质量。同时,以星级班组竞赛为载体,推进“双百双十”工程建设。“双百双十”工程,就是创建和培养一百个标兵班组和一百名标兵班组长;十个模范班组和十名模范班组长。每年开展一次评比表彰活动,由集团公司进行表彰。在评选活动中。各单位要采取自下而上推荐评比的方式,大力开展班组长推优评先活动,我们每年召开一次星级班组建设总结表彰会,对四星、五星级班组给予命名、挂牌、表彰。同时,对模范班组长标兵给予奖励价值2000元电动自行车,极大地调动班组和班组长争先创优积极性。

第2篇

××××年完成任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月份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年-月份,共完成综采工作面撤安;完成顺槽胶带机安装部,延伸部;完成顺槽胶带机机头回撤部,完成生产台班个;

-月份我们还利用空闲时间完成了:哈拉沟旧主运系统部胶带机拆除工作;完成榆家梁煤大巷部胶带机安装;完成了山西焦煤集团晋兴公司斜沟矿首采面的安装工作。

-月份通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挥体系,积极开展危害因素辩识和班组建设,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月份共发生轻伤事故起,按工时统计事故率为万工时,(去年同期事故率为万工时)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率下降万工时,是去年事故率的,创神东公司历年搬家倒面最好成绩。

月份计划实现收入万元,原创:实际实现收入万元,比计划少实现收入万元,计划总费用万元,实际支出万元,节约万元,计划实现利润万元,实际实现利润万元,超额实现利润万元。

二、在安全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⒈组织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安委会、宣传动员会、班组建设讲谈会等贯彻落实公司年初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根据分公司总体部署,认真开展××××年“四大战役”、首次“百日安全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对“四大战役”、“百日安全活动”进行了认真安排和动员,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制定了措施,落实了责任;制定了考核办法与考核标准,并严格落实兑现。

⒉深入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

在去年被评为质量标准化特级单位的基础上,年初对全年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地安排,明确了各级人员安全责任与机关各部门业务保安责任。通过开展质量标准化,员工达标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对质量标准化的认识显著提高,文明生产有了新的改观,做到工作环境整洁,物放有序严格,做到了干标准活、上标准岗。

⒊继续加强班组建设。二月份,中心召开了班组建设讲谈会,讲与谈相结合,与会人员发表意见,各明星班组长谈体会、谈认识,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了认识。班组健全和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内部继续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严格劳动纪律,规范员工作业行为。中心制定了区队班组建设考核办法与考核标准,对明星班组进行了月度抽查、季度验收,并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兑现。

⒋强化现场安全管理,重点抓措施落实工作。

在综采设备安装回撤期间,中心领导小时值班跟班协调生产、队领导现场跟班指挥作业、安监人员加强监督检查,强化了现场安全管理,保证了各项措施贯彻执行。对一通三防、顶板管理、特种车安全运行进行重点整治,检查出现问题进行了重罚。规范了“三违”人员管理,对于“三违”进行严格的脱产培训,直至考试合格方能上岗作业。

⒌认真做好员工培训工作。中心从科学制定计划、严格执行计划两个方面入手,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素质为核心,以规范作业,完善管理为目标,认真组织开展了各类培训,个月来,共培训人次。鼓励员工在精通本岗位业务,且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熟练技能的基础上,向一专多能和复合型人才发展。

⒍严格规程的审核与贯彻落实。编写规程前,中心组织各部门进行现场验收,各队根据现场情况编制规程,中心领导与各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核。在月份,对中心名工程技术人员编写的规程进行了评比,对于前三名进行了奖励,最后一名进行了处罚。并将在评比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编制人落实整改。规程评比的开展,规范了规程的编写,确保规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我中心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作业规程的水平。

三、在经营管理方面:

中心始终坚持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以层层签订责任书的主要形式,加大考核与奖罚力度。经营管理工作以规范业务、规范流程,创水平,上台阶为主要内容。为实现规范化管理,按照精细化的要求,我们在中心内部推行了全面计划、全面预算的管理方式,即中心的每项开支都有计划,每一项费用都控制指标,中心的每一项工程都有预算,中心每一项工程都有核算,全面计划、全面预算、全面核算规范了业务,规范了流程。中心加强了对专用工具的管理,并制定了奖罚制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在安全上有了保证。在材料管理方面,中心实行集中交旧领新,统一发放、回收,严格按中心旧件回收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兑现,月份中心开始进行单面核算、单项工程核算及机关绩效考核的试行工作,激发了各单位的生产积极性,机关职能部门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按照公司保先教育的安排,为开展好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提出了保干部优秀、促工作质量优良的学习目标。同时根据公司的要求出台了考核办法,督促他们保先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心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契机,根据生产任务开展形势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加大了基层支部建设的力度,在分析评议阶段,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分析中心在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党员素质普遍提高,带动中心员工文明语言、文明行为,呈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队伍风纪。

五、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中心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学习型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中心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员工的普遍心态,培育出了“团结协作、集体奉献”的企业精神,总结出了“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动态组织人员和车辆”的生产组织原则,提炼出了“安全是金、平安是福”的安全文化理念,提出了“荣誉来自集体、成功依靠大家”的团队理念,开展“创品牌、树形象”提升员工及中心社会价值的活动。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凝聚了全员的力量,提高了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六、存在的问题:

()质量标准的工作开展的不够深入,全员质量标准化意识发展不平衡,没有明确的作业标准。

()作业规程从编制到贯彻实施还有差距,有流于形式的现象。

()危害因素辩识、预防预控有差距,以至于出现了崔保占事故。

()现场施工控制体系不完善,出现了放错电缆、安装错中部槽,拉坏泵站液管等低级错误。

()特种车司机驾车技术需进一步提高,碰坏设施损坏设备现象时有发生。

年的工作安排

年,中心按照三步走的原则进行总结部署工作,第一是解决问题,即针对××××年存在的问题,确定整改目标,制定措施;第二是提高能力,即制定提高性目标,对于做的好的工作要制定更高的标准,进一步提高;第三是持续改进,在员工培训学习、班组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实现长远发展。

根据年生产接续,回撤安装任务为撤安,任务增加%,我们需在加强安全工作的同时,不折不扣完成公司交给我们的任务。

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要继续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着手于制定所有安装回撤、皮带安装与回撤、车辆运行与检修保养等标准工艺,重点抓现场的实施落实,保证工程质量,争取一次成功、一步到位,杜绝返工,从工程质量、文明生产管理方面,不能流于形式,责任落实到每个人。

⒉全面实施计划管理。计划的制定要切合实际,不能闭门造假。根据劳动定额,从大的方面制定标准计划,根据实际再进行调整,有效提高劳动组织与生产效率。对特种车辆实行单双号出车及单面包机制。

⒊在安全上,一是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单位签订责任状;二是建立安全事故责任问责制,明确行政处罚细则;三是加强培训学习,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两级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对回撤安装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及专业岗位技术培训;四是推行精细化管理,质量标准化工作向深层发展,规范员工行为,实行定置管理,打造精品工程;五是全面推进综合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完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全面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强化班组建设的考核验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积极组织“安康杯”、“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技术创新;六是强化现场监督检查,落实现场安全责任,严抓安全措施及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

⒋在经营管理上,一是对指标进行分解下发各单位,要求对全部费用详细测算,中心重新修订调整,各队内部分解到班组。二是全面实行计划管理,对指标按月按面分解二是强化单项工程费用核算,要做到开工前有计划、施工中有控制,完工后有考核,有总结。四是做好库存材料、配件的管理工作,各队要建立台账,严格出入库手续,经营办要定期了解库存情况,在做计划时,要注明库存材料的数量。五是要做好修旧利废及物资回收工作。六是要编制生产服务中心经营管理手册,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收集、整理、筛选、修改、汇总。

⒌在党建及精神文明方面在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要重点加强党支部的建设,按照规范化党支部的标准进行实施,创建党务精品工程,促进安全生产与经营工作。二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制度上进行规范,实行逐级培养。三是建设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为员工学习创建平台,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四是完善精神文明考核制度,考核不走形式主义,加大考核力度,原创: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五是创建服务型科室活动,制定措施和考核办法,按季进行考核,奖罚兑现。六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按照公司视觉系统的标准,从硬件和行为上进行规范。七是在工会工作上,加强后勤服务,要制定标准和措施;推进创新创效工作,成立创新攻关小组,组织、总结、挖掘技术革新。

对公司提出的建议及需要解决的事项

()目前,公司安全管理仍以监督、检查为主,建议在此基础上应转入指导、辅导工作上,主要在新技术、新理论、新理念的应用上给予生产单位更多的指导、辅导。同时督促各单位在安全制度的执行上下功夫。

()建议安监局抓好基层安监处的建议。

()建议公司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台节约奖励办法,提高节约意识

()专项资金审批要简化程度,要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尽快落实

()外出施工工时,由矿方配合提供好中心职工住宿就餐洗浴更衣办公电话网络等服务

第3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分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强手林立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亟待解决的一个“瓶颈”就是如何建立和谐班组的问题。版权所有

在**分公司班组是最小单位,和谐班组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的发展,班组管理的强弱往往反映出**是否具有活力生机,而**的活力生机从哪里来?很多实事证明,建立和谐班组以及班组管理的务实创新是重要的源泉,建立和谐班组管理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精巧的“小手笔”做出秀丽的“大文章”,但要达到这个目的,班组长必须要下一番大功夫,结合我多年当班组长的经验来看,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定出“小规矩”。制度管理是我们**企业管理的方法之一,班组应根据**经营方针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联系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以此规范班组内员工的思想和行动。

2、树立“小楷模”。在班组内选拔素质好、能力强、文化高、业务精、能团结助人的员工作为“小楷模”,用他的言行举止感召人、鼓舞人,在班组管理和生产作业中起表率作用。

3、开辟“小园地”。要想让**精神深入班组,让**决策变成员工的具体行动,就必须开恳出一块能武装员工的思想、美化员工必灵的“小园地”,这个园地的主要构成应是宣传阵地、教育阵地和文化娱乐阵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中升化对和谐班组建设的认识,凝聚智慧和力量。

4、搞好“小核算”。如今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班组必须进行全面的成本工时核算,核算不仅要有实物指标,还要有价值指标、成本指标,通过核算形成责任共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格局,增强员工的“经营”意识。

5、解决“小问题”。前方一线的班组长要善于关注员工在生产作业中发生的小问题,如劳防用品的穿戴、生产环境的改善、员工思想的微小波动、人际关系的细微变化等,还要关心员工生活中的“小”事,如员工家庭中发生产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等,这些“小事情”或“小问题”往往牵动着每个员工的心,只有把这些“小问题”解决好了,员工才会有一种归属感、亲切感、责任感,班组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征纳“小点子”。要在班组内成立“智囊团”为振兴**献计献版权所有策、提合理化建议,鼓励员工搞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并对产生经济效益以及改善作业环境的“金点子”进行必要的奖励。

7、执行“小惩罚”。对在安全、质量、消耗、成本、任务等方面老是出问题的员工,不妨给予一定的小惩罚,促使其加强责任心,增强责任感,把各项工作搞好。

以上是我当班组长的一点体会,当然我所能做的只是一小部分,建立和谐班组是一泓深潭,汪汪一碧之下是不能轻易看透的,但我会慢慢发掘它,相信每一个发现都会让我有身为这一份子的骄傲与满足。

第4篇

关键词 基层民主管理 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1基层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和误区

当前职工和部分领导对民主管理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基层民主管理工作不好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二是认为民主管理工作没有实际效果,这种管理形式对单位的生产经营作用不大;三是认为民主管理会使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权限受到限制,不利于工作高效运作。

1.2民管会的内容单一,质量普遍不高

民管会是我厂日常民主管理的主要载体,如何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将民管会引向深入,让民管会真正成为每个职工参政议政的最有效场所?这一直是值得我们基层单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3在素质上,有待提高

部分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政治素质和知识结构与民主管理活动的发展不适应,一方面缺乏参政议政的意识,对参与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部分职工对新业务、新技能 、新知识了解掌握得不够,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就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

2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2.1更新观念,提高基层民主管理认识

坚持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更新观念。一是民主管理,是依靠职工搞好企业的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巨大优势和力量源泉。二是基层民主管理,是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民主渠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单位劳动关系是是否正常,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而基层民主管理就是解决不让这种矛盾能量积聚、释放,严重影响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因此部分职工干部对民主管理认识要提高,观念要更新,认识误区要解除,才能清晰地意识到基层民主管理是对单位生产经营工作起到推动和保驾护航的作用,从而扎扎实实地将基层民主管理和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基层民主管理工作。

2.2围绕中心,深化基层民主管理内涵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基层民主管理的根本所在,离开了中心工作,基层民主管理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厂紧密围绕“水电安全生产、经营创效”为中心,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单位效益和职工利益的“双赢”目标,深化基层民主管理内涵。主要注重三个方面结合:一是民主管理与劳动竞赛相结合。将民主管理融入单位开展的“班组建设竞赛”、“创新创效竞赛”、“节能减排竞赛”、争当“工人先锋号”等活动当中,以调动广大职工攻坚克难,开源节流,减少成本支出等,并努力扩大这些活动的幅射面,将活动触角延伸至班组、每名职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切实发挥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主动性。二是民主管理与以“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的职工技术创新、专题合理化建议活动相结合。各基层单位工会应针对生产经营上的难点、重点,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同时将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采纳率和奖励相结合,激励了职工进行技术创新、提建议的积极性。三是将民主管理与提升队伍素质结合。民主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职工素质高低关系到民主管理质量。因此,基层单位要加强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业务技术水平、个人道德修养、分析识别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并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和职工工作、生活状况等,以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促进基层民主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第5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习惯性违章;目标

让安全生产在基层班组“落地生根”是减少各类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作为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上:从制度方面,已建立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的力度和频次不可谓不大,不可谓不多;从硬件和技术上来讲,安全投入在不断增大;从人员队伍来讲,自上而下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基层也成立了专(兼)职安全员队伍。应该说为解决安全问题,自上而下,一年四季,各级安全管理部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教育培训、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等。但因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仍存在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检查缺乏针对性;员工有章不循;习惯性违章频发等问题。例如:上级安全检查目的是发现问题,预防事故,但被查对象常常什么问题都藏着掖着。更有甚者,采用“你来我停、你走”的游击招术来对付检查。本来“我要安全”是员工的本能内在需求,却变成了企业下达给员工的硬性指标。辉县市电业局检修工区有七个基层班组,近60人,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2011年,工区开展“六型一化”班组建设,在安全生产上,针对工区的工作性质,结合员工的实际现状和所管辖设备的状态,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的开展了几项活动,使工区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一、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境界

安全文化是电力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要让生命之树常青;要让员工家庭幸福;要让企业健康发展,就要大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工区从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着手,以安全文化橱窗为平台,强化安全文化环境建设,向员工灌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等理念。例如:要工区的北墙上用鲜红的大字书写了“安全誓词”:为了员工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企业的发展,我宣誓…… 在工区的走廊板面上:“操作之时顾左右,相互提醒真朋友”、“两票三制严把关,人身设备保安全”、“跟着安全走,抓住幸福的手”、“庄稼怕天旱,工作怕蛮干”、“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安全是自身生命的延续”、“一趾之疾,丧数尺之躯”等。通过丰富的安全理念灌输、安全警示语的提示,使员工抬头受教育,低头去思考,对工作有指导。同时,工区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各级事故通报,特别是事故通报,要求员工学习后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多方面写出心得体会。组织员工观看《伤逝》、《警钟长鸣》等安全教育录象;组织员工开展收集安全警示语收集;开展反事故演习;积极参加安全活动征文和创建无违章班活动等。利用安全文化的熏陶,让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意识和行动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杜绝习惯性违章,让安全生产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在生产一线,人人都在讲安全、说安全,觉得对安全知道的很多,说起来头头是道,却不知道自己进入施工现场,也存在着习惯性违章。例如:进入施工现场不穿绝缘鞋;高空作业上下抛仍工具;工作服不安规定着装;登高作业时,梯上人员只顾工作,扶梯人员没有有效监护等。一次不规范行为没有及时纠正,那么类似行为第二次、第三次也就“顺理成章”,并且这种不规范行为没有引发事故,这样“干惯了、看惯了,也就习惯了”。认为不规范的行为引不起事故,发生事故纯属偶然。从习惯性违章者的心理原因来看,主要存在侥幸心理、偷懒心理、盲从心理;从习惯性违章和特点来看,有麻痹性、顽固性、传承性等,彻底解决需要一定的过程。工区每一次安全分析会都要提出工作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了“海恩法则”,即每1次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有300次事故未遂,有1000个事故隐患。让1:29:300:1000这组数字印入员工的脑海,让其明白自己的每一次违章,都是在向事故靠近一步。另外,反习惯性违章,领导要带头,起到表率作用,特别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在一线查习惯性违章要疏而不漏,纠违章要铁面无私。同时要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对于班组长、工作负责人、青工要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的采取相应措施,对习惯性违章进行有效控制,让安全生产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也正如杜邦公司的名言:安全一旦成为习惯,事故离我们就很遥远。

三、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奖惩措施,激发班组活力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当每个细胞都保持健康且充满活力时,企业才有无穷的发展动力。班组成员是安全生产任务的执行者、实践者和直接受益者,任何员工都不愿意在工作时受到伤害,因而在班组明确“零事故”目标管理是符合全体员工的共同意愿的。在创建“六型一化”班组建设中,把“零事故”作为评比的必要条件,对没有发生事故的班组进行奖励;对发生事故的班组,无论贡献有多大,不仅取消评比资格,还要进行处罚。让全体员要明白:“安全工作在各项工作中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另外,对安全生产能提出好的建议;能够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程序的班组和个人要进行表扬和奖励。逐步形成“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开展班组安全建设,班组长的作用举足轻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头很关键。因此,工区重视班组的选拔和培训,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素质和各类能力,赋予班组长足够的管理权限,以调动其带领班组安全完成生产任务。但班组的安全建设并不是让班组长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而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指导员工自行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并实施控制,制定出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等处理方法,减少风险的负面导向,同时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措施,自觉形成“个人自防、同事协防、班组长督防”的三防体系,激发班组活力,实现团队管理,达到“零事故”目标。

总之,工区通过查漏补缺的方法,尽可能将各项管理要求和对策措施落实到每个作业场所,每位作业人员,每个作业动作,有效地改善了以往安全生产处于强制被动的状态;部分解决了安全生产无法深入推进等难题,为安全生产在基层班组“落地生根”开辟了一片沃土。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2]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3]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第6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1-0040-03

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简称班改),是近几年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有组织有计划推进的一项改革。这项改革针对班主任负责制的弊端,推出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使所有教师都在一定的班级承担一定的管理及教育责任,真正使“全员育人”的理念成为现实。

一、班改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经历的“教育事件”及所受到的锻炼与未参加班级管理的教师不可同日而语。

(一)班改激起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许多教师参加到班级教育小组后,主动建议、主动承担、主动负责。每次学校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体育节’、‘英语节’、‘艺术节’来临之前,班管小组成员都能在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制订出最好的方案,一起组织和动员孩子参加活动,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

(二)班改提高了教师班级管理意识与能力。老师们的体会是:“有了更强的主人翁意识,除教学外,逐步锻炼了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体会到了班主任的艰辛,在班级里的威信也高了,和不执教的小班的关系也近了。”经过调查发现:学科教师对班级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是在传统班主任负责制下难以看到的。参加班改的教师们在亲身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获得了很多难得的班级管理的经验和技巧,增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

(三)班改提高了教师全面育人能力。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管德育,科任教师管教学”似乎已经成为天经地义。实行班改,明确了每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全体班级教育小组成员都要参加对学生全面诊断的会议,在“重大活动、主题班会、值日班主任、牵手学生”四个方面每位教师都有明确的任务。这些要求的落实,给教师提供了抓教育抓管理的平台,教师全面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了。加入教育小组后,每个成员无形中都有了使命感,责任感。不再像过去一下课就离开教室,而是在班级转一转、看一看,留意班级的情况,督促学生做好保洁和课前准备等工作。大多数科任教师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上班和下班,都会先去班级里绕一圈。

(四)班改提高了教师沟通能力。班级教育小组成员互相联系已经制度化经常化,每人都有联系学生及家长的任务,“日碰头、周例会、月诊断”以及“牵手分工”大大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沟通,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有教师说:“工作上的沟通使得我们教育小组的老师之间成为了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好朋友。管理体制的改变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工作上的合作成为了一种愉悦,它让我更多地感受到‘工作是美丽的’,因为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珍贵的友情。”

班改对教师发展的促进是多方面的。教育小组成员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从单一的教学者变为多维的管理者和教学者,因为他们要承担在组长带领下的一些具体工作和责任;从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因为他们有任务有责任,所以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从班级的边缘走进了班级的中心,走进‘我也是这个班级的主要管理成员之一’的角色中;从与家长、学生的淡淡的关系逐渐变得亲密起来,与孩子走得近了,与家长关系渐渐贴近了。

(五)班改给班主任(现在是班级教育小组组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通过“班改”,班级管理更加有序,班级文化建设更有品位,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个性化指导更到位,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素质得到了提高。班主任的最大变化是能够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部分解脱出来,多读书,多思考,然后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引领学生发展。同时也在领导一个团队的过程中付出更多智慧,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收获中享受着教育的快乐。特别是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群策群力的小小团队,能充分体验到职业幸福感。

二、“班改”中教师发展的不平衡

“班改”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但并不是说搞了班改教师专业水平自然而然地就发展了、提高了。事实上,在几年的班改实践中,教师的表现和进步各不相同,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少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与实践,有所创新,不仅获得宝贵经验,而且开始尝到创造性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也有个别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比较被动,常常是带着厌烦的情绪工作,因而出现“到岗没到位,出工未尽力”的现象。

班改作为一项最基层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它触动的是根深蒂固的班级管理固有的理念和模式。这正是改革的艰巨性所在。改革是要靠人来做的,在班改中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班改深入发展需要考虑的。

三、“班改”要进一步关注教师的发展

在关注班改这件事的同时,要关注从事班改的所有教师,关注老师在班改中态度、情感及认知的发展变化,从而造就一大批因投入创造性劳动而获得职业幸福感的优秀教师,使全体教师有所收益。

(一)小组关注。

1.培育组长“成人”意识。班改的最重要标志是建立班级教育小组,对教育小组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要求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有效制度,这是非常需要的。提高一步看,还要研究小组每位成员(这里主要指教师)在工作中的成长和发展,这方面也应当有思路和要求。我们不仅要“成事”,而且要“成人”。

而要把这件事做好,关键在组长(班主任)。需要明确组长职责之一是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和培养。“目标管理、提升业绩能力和培养一线人才是班组长的三大职责。”[1]“传统的班组长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于学习型班组建设的要求。在学习型班组中,班组长的角色不再是控制者、监督者、批评者、考核者,而是学习型班组建设的直接领头人,是班组学习的设计者和推动者,是班组成员心智修炼的牧师,是班组成员技能提升的教练。”[2]这些意见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的。

2.在“成事”中“成人”。教师的发展立足于日常的实践活动,“做事”也是提升教师能力的手段,努力使“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3.将小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3]它的基本要素是: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4]。这些要素对我们小组的提升都是非常必要的内容。

(二)年级组关注。

1.关注组长。班级教育小组组长面对新情况,承担新任务,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他们要带好队伍,本身也还有个工作适应、发展提高的问题。年级组和各级行政不仅要下任务,还应传方法,给保障,使组长感觉到班级有坚强集体,背后有可靠后盾。组长希望小组人员搭配合理、相对稳定,希望目标明确、保障有力,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2.关注典型。我校中小学一个年级少则有七八个班,多则有十几个班,有30―40位教师,各班各人工作情况很不相同。年级组最了解各班、各人的情况。全面工作或单项工作,都有做得好的班和人,年级组抓住这些典型,工作就容易推动。

3.关注后进。要帮助暂时后进的班级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制订并督促落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三)自我关注。

实践证明,所有外部的关注和帮助,只有在内因想变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我们全体教师在班改中要想有发展,要想获得自由与幸福,必须提高自我关注的自觉。

1.关注自己的经验。投入到班改的每一位老师,都会碰到无数的问题,例如我是以何种心情和方法来做值日(周)班主任的,我如何找到与同学牵手的时间和做到工作有效,如何与同事协商,如何策划活动,如何对学生有效诊断,如何使全组更具凝聚力等等。对这些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及时总结反思,就会像一些做得好的老师那样,不仅学会好方法,而且获得好心情。

教师的经验其实就是“实践性知识”,它可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教师知识的形成更多地来源于教师的个人生活史与教育实践的现场,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默会性、个体性等的特质。”[5]关心自己的专业成长,就应该从关注自己在班改等教育实践中的经历、经验以及心理感受做起,及时记录(做后记),认真反思。

2.关注班改理论。我校钱铁锋校长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性思考,提出了“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观点:“学校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归结到教育力与教育关系上去认识、去改进。”[6]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各学部认真地开展了班改的实践和研究,丰富和完善班改的理论,并且形成了我校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共同愿景:让师生过民主的生活,或让民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指导我们班改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班改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

3.关注幸福感。许多老师在总结体会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尝到了工作的幸福感,这是很值得重视的。这些老师在工作中并不是没有困难和苦恼,而是他们在困难与苦恼面前不止步、不抱怨,用智慧、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战胜苦恼,使自己进入新的境界。经验告诉我们,工作中幸福与否,与工作是否有创造性关系极大。从这个意义上说,班改工作也是为我们创造幸福的平台。研究教师发展的学者指出:“体会工作的幸福是更为现实的幸福;当你能享受工作、生活的现实幸福时,你将不仅是寻找幸福,而是被幸福所包围。”[7]而“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8]

参考文献:

[1]祖林.班组管理:从基础到技巧[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2]江广营等.班组建设七项实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见“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99186.htm /2010-8-19.

[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4.

[5]钟启泉.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8(2).

[6]颜莹.高扬理想旗帜 推进教育改革――与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钱铁锋校长面对面[J].江苏教育研究,2009(7B).

[7]陈大伟.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8]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Class Management Reform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LI He-ling

(Xianlin Branch Nanj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Nanjing 210046, China)

第7篇

【关键词】班组管理;学习型班组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69-01

一、加强班组建设的四个重要因素

从上述班组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关键的变化是要不断地强化班组的团队作战能力,唯有如此,才能使班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强化班组的团队作战能力,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拔称职的班组长。虽然,班组长的推选有好几种方法,至今也还有些企业仍然是以上级领导直接任命为主,但这样产生的班组长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有些班组长只对上级负责,不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在群众中没有威信,难以带领大家一起发挥更大效能;二是有些班组长虽然自身很过硬,但由于并非群众选举出来的,在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群众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服从他的指挥。所以,建议对班组长实行民主选拔和任期制,严格按照班组长的选拔条件,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选出他们心目中称职的、有威信的班组长。任期满后,便进行改选,如原班组长继续当选则可连任。

(二)强化团队学习的理念。如今的班组,“老黄牛”式的埋头苦干人物固然需要,但更需要的则是能主动学习、超前学习并将学来的知识娴熟运用于实践之中的学习能手。

(三)开展技能协作。每个班组都有技术骨干,班组长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骨干的引领作用;同样,班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班组长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特长,用好每个人的长处。只要班组长能将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发挥好,经常开展技能协作,倡导“能者为师”,让每个人的长处都有施展的用武之地,那么,“1+1>2”的叠加效应必然会很明显,整个团队的作战能力也会大幅度地提高。

(四)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主动学习要抓,提高技能也要抓,但班组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不能放松,尤其在强调团队作战的今天,让班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心情舒畅、精神抖擞,让班组的氛围始终是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便显得尤为重要。班组长要做个有心人,多关心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对先进的典型及时予以总结、表扬,对问题的苗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导,使每个人都能愉悦、快乐地工作,无私、投入地奉献,这样就能通过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树立正确的班组文化建设导向

(一)学习是基础

“学习型”不等于学习,但是学习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消防支队层面来看,在支队党委提出“争做中国专职消防排头兵”目标的感召下,各级组织把“崇文尚武、严细准快”作为工作理念,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注重人的自身完善和提高;强调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要求员工上班做好三件事——工作、学习和创新;突出团队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管理,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使知识在组织内呈螺旋式上升;注重行动学习,学后反思,有新的行为。

(二)改善心智是关键

从支队近两年得到的长足发展来看,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首要的因素是企业成员的心智模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带动了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为此,我们将心智模式改善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中之重去抓,注重以理念层的改革促成行为层的变革。一是塑造员工品格,培育积极的心态。二是注意营造倡树先进理念的浓厚氛围,使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三是领导层带头,形成人人践行先进理念的局面,形成了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的风气。

(三)创新是核心

创新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学习力的提高最终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不断地超越和发展。因此,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创新这个核心。

(四)持续发展是目的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而去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多大意义。有些企业在创建之初信心十足,并倾注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遇到许多困惑,甚至举步维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走过场、搞形式,脱离了本企业的实际,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还是以消防支队为例,支队将创建的过程视作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找到并解决了诸多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冲破了成长上限,使企业进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三、打造学习型班组的三个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让班组建设在学习型的模式下发展,结合消防支队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持续深入地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时,在健全机构、理念教育、加强培训、典型引导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制度、机制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相对不足,成为制约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虽然形成了创建的实施方案,但是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在创建的某些方面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是不系统,特别是对于整体创建工作的考评体系建设在国内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国内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大缺憾。有评价才能有反思,才能有改进;没有评价,放任自流,创建自然难以深入。因此,必须建立责任明确、方式清楚、运行稳定的评价机制。

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创建学习型组织不能没有一定的载体和形式,但是,在考评时,要避免将创建活动化、形式化。既要看创建的形式,更应注重看组织学习的氛围、工作改进机制与创新机制的建立、指标的提升、创造能力的增强等实际效果,杜绝华而不实的现象。

(二)重心下移,在基层开花结果

国内创建学习型企业大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领导层的认识和行动对创建效果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创建之初。这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普遍问题是,在很多企业,领导层创建的热情和决心很大,基层却显得动力不足,这就使得创建很难具有持久的活力,也就难以深入下去。我们在创建中体会到,学习型组织理论只有被基层管理人员所热衷,在基层得到广泛的认同,才能落地生根。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为此,消防支队着力开展学习型班组创建,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基本思路、创建原则、创建系统和考核验收标准,先后制定完善了岗位练兵考核细则、科技创新考核办法、基层班组管理制度,搭建起员工成长成才平台,基层队站、班组在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实践中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并且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显示了基层管理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创建,班组的学习力、创造力和自我超越能力不断提高,使支队的组织细胞更具有活力、更富有创造性,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持续推进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8篇

一、课题的形成与提出

供热一队在组建初在队伍建设上存在两个难点。一是职工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不少是没有一点供暖实践经验的转岗人员,其他的虽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文化素质较差。二是对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感到无处下手.我们搞过一次问卷调查,36.7%的职工对依靠现有队伍搞好燃煤供暖工作心里没底,28%的职工不愿意在供暖岗位上长期工作,19%的职工想瞅准机会“跳槽”。对“在供暖工作岗位上,你将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竟有61%的职工无言以对。面对这样一支重组后文化业务素质不高,思想不够稳定的队伍,大家的沟通交流存在一定困难,不能适应供热专业化管理的需要。为此,我们以“供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题展开了大讨论,聘请了大队领导及社区有关专家上大课,对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增强做好供暖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了“队干部与职工面对面”和“青春炉火样样红”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组织职工召开座谈会、交流会与舆论烘托,使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稳定了情绪,认识到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既是供暖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职工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全队上下逐步形成了“企业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共荣辱”的思想观念。我们全队经过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将我们队的共同愿景确定为“创建优质高效的燃煤锅炉队,精心打造名牌基层队”.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组分别确定了各自的团队小愿景,每名职工制定出了独具特色,内涵深刻的个人愿景。结合三个层次愿景体系的制定,我们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2002年争创油田“行业一强”,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社区领先;2003年创建油田名牌,跨入油田基层建设先进行列;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创建,带领队伍积极争创中石化金牌、银牌基层队。有了共同愿景的引领,使我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发展的动力。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步骤

企业是一条船,它时而在风和日丽的海面上徜徉,时而也会受到惊涛骇浪的考验。保证这条船平安穿越风浪的要素不仅仅有结实的船体,更要靠从船长到所有水手同舟共济,与风浪拼搏的精神。为了促使和保证队干部和职工群众相互为本,在企业管理方式上我们推行了交互式全员管理模式。

实行临时班长制度,每名员工被推到了管理者岗位。队伍重组之时,我们队干部喊破了嗓子,各方面尽量赶在前头,个别职工仍然我行我素。在班组内部更是如此。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不少职工以前就是“管理者”,有的干过施工员,有的干过班主任,都是“带队伍”出身。在班组内部,有的班长原来就是分流职工的学生,根本无法从内心服从别人的管理。于是我们提出了临时班长制,给每一个人创造一个机会,让人人参与管理。我们规定,每班先固定一名班长,代班长根据编号轮流顶替。代班长任期一周,下周由下位职工接任。代班长全面履行班长职能,负责安排部署本周全班工作,并接受班长监督。一周结束后,代班长要在周二班长会上述职,由队干部和职工分别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代班长进行考核打分。连续两次获得优秀代班长称号的,自动转为正式班长。代队长制度与此相同。该办法实行不足半年,职工学习管理、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绝大多数职工重新找回了自信,学习管理、钻研业务成了自觉行动。职工刘涛原来在施工队当施工员,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包工队伍对他更是言听计从。来到一队以后,情绪低迷,感到无所适从。担任两次代班长以后,他工作尽职尽责,很快赢得了全队职工的交口称赞。他深有感触地说,“尽管是当临时班长,但责任不一样,在‘任期’内不得不尽职尽责,对自己来说,这是展示自己管理才能的一种机会,机会不多,我十分珍惜。通过亲自参与管理,提升了各种综合能力,加强了团结协作意识。”

推行“六小员进班组”,每位员工与各种管理岗位实现“零接触”。在实行临时班长制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开展了“六小员”进班组活动,给人人头上戴一顶“乌纱帽”,拿一把“尚方宝剑”,构筑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联盟系统。我们现有5个班组,每个班组8个人左右,除了班长和代班长之外,尚有6人处于“无官一身轻”的状态。为了充分调动所有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激活班组内每一个“细胞”,我们在每个班组设立了“六小员”:即安全工作监督员、设备器材保管员、节能降耗实施员、队风队纪纠察员、环境卫生检查员、思想矛盾化解员。由他们对全班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每周在班务会上进行反馈讲评,每月在全队范围内评选“六小员之星”,评先情况与职工绩效考核和三岗动态管理挂钩,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职工张新民原来一直不求上进。去年12月他当上代班长后的一天,煤场消防管线突然破裂,他连手套也没带,第一个跳进水坑里,一盆一盆地向外端水,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事故排除了,张新民双手和双脚也冻得又红又肿。大家不约而同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笑着说:“现在我是代班长,应该做个班长的样子给你们看看,以后不许小瞧我”。今年6月份,他又当上了班里的“安全工作监督员”,胸前挂着“安全监督牌”,这里转转,那里看看。先后两次从煤场拣到废弃雷管,上交小队,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在最近一次的量化排序中,他由以前的倒数第1名,一跃上升为全队15名。

职工通过全方位参与各种管理,逐渐实现了由岗位操作者向综合管理角色的转换,增强了安全生产意识、遵纪守规意识、节能降耗意识,形成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施工习惯,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释放。“众人划浆开大船”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今年以来,我们一队仅燃煤和设备修理两项节约资金就达20余万元,七一期间,一队被评为管理局先进党支部。

三、课题在创企业品牌中发挥的效应

学习型团队的灵魂是创新,而且是持续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驱动力。我们一队在基层创建活动中,从打造队伍品牌、管理品牌、质量品牌三个品牌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创新。

队伍品牌-----“学习型”的队伍。管理局第12届工人技术比赛中,我们队选派的两名职工全部进入油田锅炉工种比赛前5名,为孤岛社区总分夺得全局第9名、社区系统第1名做出了突出贡献,职工队伍素质提高之快,令人惊喜。打造一支真正的“行业一强”队伍,是供热一队打造三个品牌效应中的最关键一步。一队成立后,提出了“1121”培训思路,即:每一名师傅必须带一至两名徒弟,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每一名队干部必须承包一个班组,帮助他们抓管理;坚持每周进行理论、实践两次培训;每月进行一次考试。对每次考试前3名给予50元现金奖励,后3名给予50元罚款,并以此作为三岗制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推进职工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学习型团队的基础工程,我们积极营造“时时有学习之机,处处为学习之所”的良好环境。通过开展“课堂进现场”、“今天我来当老师”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杨世祥原是一名“”习练者,与“”组织彻底决裂后,他转岗到一队当了一名司炉工。岗位上,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发现不明白的问题就随时向老师傅请教,工作当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他都一并记录下来,一个供暖季,他满满记了两个大本子,很快成为锅炉岗位上的一名技术能手,先后两次被评比全队“学习之星”。

管理与质量品牌-----无缝隙的管理与零缺陷的质量。无缝隙的管理理念是使严格的管理每时每刻覆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台设备。力争通过无缝隙的管理,实现零缺陷的质量目标,保持集中供热站高质量运作,低成本运行。

第9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素养课 职业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169-01

一 校企合作提升课程职业感的途径及策略

1.建立教师企业体验制度

为探索核心职业素养课的改革方向和路径,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促进学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可建立教师企业体验制度,鼓励并组织教师积极到企业进行调研、体检、交流等,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一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体验企业生产氛围;二是了解企业文化、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三是调查学生实习情况,关注学生工作生活环境;四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技工院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2.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及实践

第一,成立专家委员会促进课程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校可成立由各行业专家领军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课程开发及实践,对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及实际授课能力进行评估。也可以召开核心职业素养课专家研讨会的形式,针对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谈论和研究,由专家从行业角度对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提出指导性修改建议,进一步凸显课程职业特色;同时在如何实现职业素养训练的课程化、模块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

第二,深入企业,与用人单位亲密接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开展“学生给我当老师”活动,教师到学生的实习单位见习,与学生同吃住,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学习简单的操作技术,亲身体验学生的实习生活,为新课程的开发、开阔视野积累素材。二是走访各合作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用人需求。通过与企业领导和员工交流座谈,可以针对企业的要求,了解目前学校教育的遗漏和缺失,以弥补特色项目教学内容的单调和不足。

第三,与优秀毕业生座谈。想了解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状况与工作体会,可以举办毕业生座谈会,邀请历届优秀毕业生回校畅谈他们在工作中的收获与体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学校进一步了解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真情实感,认识到学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差异,明确学生在工作中的真正需求,避免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学生的视角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课程建设,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善的空间。学生的反馈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他们所谈及的形形的亲身经历能为我们弥补课程内容建设方面案例不足、职业氛围不浓的遗憾。

第四,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来院授课。邀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高级经理给教师讲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条例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从专业的角度进一步了解企业的人才结构、企业对于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定位、企业如何甄选人才、如何做班组建设等,为课程建设指明方向。

3.激发教师在教学能力提高中的主动性及体会

第一,充分调动教师课程改革的主动性,须注重企业的作用。通过企业、行业专家的指导和建议,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参观,与企业员工座谈交流,让教师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看到自身知识结构与职场需求的能力的差距,促使其积极行动,改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行为,使核心职业素养课的课堂教学更具灵活性和职业性,可操作性更强。

第二,开阔眼界,积极进取。学院通过合作办学,选派教师到知名职业院校进行短期学习与培训,或聘请职场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具有广阔视野,促使其在自身发展中不断进取。

第三,建立学习教改新理念的机制。学院历届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除了要求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体现“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特色,还可增加企业专业人现场做评委的环节。以企业的眼光来评定教师的授课能力,评价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能否满足企业的需要。

二 校企合作提升课程职业感的展望

首先,学校要立足自身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使企业乐于聘用技工院校的毕业生,使学校能有资本与企业合作,进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教师培训、学生实习、专业建设、学校发展等全方位的合作。校企合作,从最初的企业职工培训,到后来的订单培养,再到现在的联合项目开发及实训基地共建,会经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在活动中,基础课教师的职业化授课能力将得到稳步提高。

第10篇

安全生产的守护神

每一次检修或是新建工程,牛班长总是首当其冲,冲在最前面。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要不住口地交待好几遍。你要是完全听从他的教导,工作中处处把安全措施做好,那你就安然无事,要不然,那你就要麻烦了,虽然有时仅仅是没及时把二防绳弄好,或是不小心从杆上把一小物件给掉下来的小毛病,可是在他那里就成了不得了的大事件,那表情,那声音,让人感觉这个错误真是千不该万不该了。不管是高空作业处人员还是地面配合人员,都深知他的脾气。只要他在跟前,总是格外小心,杆上的人安全带打得很坚固,二防绳打得很及时,保安线安装很到位,地面配合人员更是不敢在他眼皮下面有一点马虎,拉绳、紧螺丝、收拾工具、设防护网,一件件做得是中规中距。就算这样,一个工程参与者众多,工序复杂,他就算不批评人,也得指挥人,该派哪个人做哪样工作,该怎样完成某个小工序,他总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手把手教你怎么做才能最安全最经济最省劲。可以说,每个施工任务的完成,大家在他的带动下安全、高效、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施工任务。

有一次和他闲谈,他向我讲过一件事,许多年前,和其他单位共同组织的一次施工任务中,由于其中有一个同志安全措施不到位,从高处不慎落下,落下的地方离他所处位置不远,他亲眼目睹了这场惨剧的发生,看着血从他嘴里汩汩流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痛不已却无能为力,这样的情景一直萦绕在牛班长的心头挥之不去.他对自己说: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也不要再发生了!这些年来,他参与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施工任务,由于安全措施,人员组织得力,每一次的工作都得以安全高效完成。渐渐地,在同志们中间他形成了极高的威信,并没有人因为他的批评而心生不满。相反地,大家感觉跟着他干活很踏实很放心。

班组建设的领跑者

在生产和工程施工中,牛班长高度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这个特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在一次设备改造工程中,检修二班负责安装两组新型刀闸,而该型号刀闸是安阳局从未安装过的新产品。在没有厂家现场指导的情况下,他们根据说明书的简单介绍,边施工,边琢磨,集思广益,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将这种新型刀闸的构造原理和分合过程解析得清清楚楚,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

牛班长带领的检修二班还注重加强自主管理,积极引导和鼓励班组成员,特别教育青年职工不断加强专业素养培训,发挥技术与业务专长,同时通过QC小组、附带可行性分析的合理化建议等形式,让大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执行班组的任务部署,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成长平台,使班组管理水平和创新意识不断得到提升。该班组参与研制的防电源误接引装置获20XX年度QC国优称号。

节能增效的带头人

XXX还是一个厉行节约的人。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检修工作中,他一直坚持在报废设备中掏宝、拣漏。开关上的线圈、隔离开关上的零部件只要还有一点利用价值,他都会拆得一个不剩,就连一颗螺丝、螺丝帽都不放过,然后再把这些拆下来的零件在检修工作中继续使用。在他负责建设的变电站中,从开关到变压器,从一次线路到二次线路,很多零配件都是他从退役的废旧设备中东拼西凑重新组合而成的。几年来,XXX还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开展QC活动,在改进质量、节能降耗以及增加效益等方面不断作出新成绩。

默默奉献的电网人

第11篇

【关键词】精益 标准化 生产线标准化作业 操作手册 持续改进

近年来,卷烟行业在卷烟制造企业全面推进创优、对标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强化和提升卷烟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与之相结合的工具(或手段)是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推进精益生产和实施精细化,核心是“获得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精益生产追求的是生产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主要是通过运行方式、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优化和改良,精简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和多余的东西,使生产系统能够快速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达到最好的效果。精细管理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把每个工序过程做精、做实,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流程,使工作结果向预期目标发展,实现最优管理目标的过程。

如何让精益管理的理念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发芽,并结出一点成果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烟草人面前的课题。本文运用精益管理理念,选择了探索建立和推行生产线标准化作业,作为推进精益生产的有效方式之一,以建立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不断提高和改进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进程(标准化维持),即SDCA―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提升)的模式,逐步达到生产线各个工序(环节)安全、准确、高效的作业效果。

一、标准化管理

标准管理是企业为了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总的质量目标而规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

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原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图标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

标准化管理是指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所谓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编制标准书后,更加重要的环节是将标准化作业手册的内容运用到操作工的工作过程中,经过有计划地指导、训练、执行,并加以持续改进,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标准化与创新改善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两个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二、生产线标准化作业建立和执行

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卷烟产品。在卷烟制造企业里,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形成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让生产线的员工实施标准化作业。

依照“理清楚、管起来、持续优化”理念,探索和推进生产线标准化作业。生产线标准化作业的探索需要做好“三个结合”,就是与创优对标相结合、与精益生产相结合、与管理创新相结合,通过对比标杆,找准差距,明确卷烟制造企业生产线标准化作业实施的方向。

(一)探索生产线标准化作业的原由

(1)卷烟制造企业生产线上质量波动、批内和批间差异的需要。烟草行业卷烟制造企业近十年来,卷烟生产线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制造设备保证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制丝生产线自动控制,产品质量水平和在线工艺控制水平较过去有了较大提升,但生产过程中质量波动情况仍然存在,运行过程中班组之间、批次之间以及同一批次中都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达到行业和公司“做精制造”的要求,稳定提高过程加工质量,需要规范操作人职工作流程和操作手法。

(2)质量风险防控的需要。由于卷烟生产线技改投入运行后,生产工艺理念、工艺路线、设备更新、人员变动等等原因,一线操作工职业技能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断料、返掺等质量问题以及违反工艺纪律的情况时有发生,既造成质量风险,又造成了过程中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外界原因造成生产过程异常,职工对异常情况的处置程序不清晰,往往带来进一步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和异常情况进行防控。

(3)绩效管理有效实施的需要。绩效管理是企业为了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而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绩效管理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没有详细的工作标准,职工绩效考核打分的合理性、准确性存在较大困难。因此,需要形成一套详细的工作标准,才能有效实施职工绩效评定工作。

(4)队伍素质建设和岗位胜任能力培训的需要。标准化作业手册的作用主要是把生产上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作业手册,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如果没有标准化作业手册,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作业手册,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卷烟企业始终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在卷烟一线部门针对车间职工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出了“师带徒”活动、“青年职工导师”等活动,但由于老职工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操作手法差异较大,青年职工技能提升、个人成长差异较大,部分青年职工难以达到生产车间期望的目标。因此必须形成一套统一的培训教材和各岗位工作标准,让每一个新职工都能获得统一的标准。

(二)组织员工梳理生产线各工序流程,形成标准化作业手册

车间(基层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通过工作写实,细化、明晰生产线各工序工作职责、目标,搭建供给职工参与标准讨论的内容和范围。车间广泛发动各岗位职工参与到工作流程、操作标准的编写中,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由操作工自己提出,再由相关管理(技术)人员把生产线上的每个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进行记录,对其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佳质量状况下的操作方法并进行固化,将其作为最优操作方案记录下来,将各个岗位(工序)的职责、任务、要求和操作方法进行固化,写成细致、完整的工作流程,从而形成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的初稿。

由车间主导标准化操作手册研讨,鼓励职工提出异议、提出改进建议。对形成的初稿发放到各班组讨论,进行“三比两找一落实”,即:将质量指标、过程控制参数等与自己比、与历史比、与其他班组比,同时由班组共同查找差距、找办法,落实解决措施,优化标准化操作手册内容,只要经车间评审采纳的建议都作为合理化建议进行奖励。同时,凡是经过审定的都要严格按标准执行。

(三)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执行“落地”。

推行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先组织员工就手册内容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遵循培训的规律和原理,突出“现场、现地”实时培训,按“培训三部曲”组织实施培训,提高培训实效。

第一步,部门组织管理人员,在车间现场把操作手册的内容全流程、全覆盖,无一遗漏的讲给操作工听,讲完后,再由操作工把操作手册的内容将给指导人员听,要求操作工能够准确地说出操作手册涵盖内容的80%,车间视为合格,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在车间现场把操作手册的内容全流程、全覆盖,无一遗漏的操作给操作工看,操作后,再由操作工把操作手册的内容实际做一遍,要求操作工能够准确地做操作手册涵盖内容的90%,车间视为合格,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部门统一组织理论和现场实操考试,对部门各岗位对标准化操作知识掌握情况的进行了全面摸底,对摸底考试未达标的岗位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并再次进行了考试验证。

为了培训更具针对性,部门可以细分不同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针对不同的版块,配套不同的培训策略。比如,为尽快提升新进车间的青年职工工作技能,车间可以配套“青年职工导师制”等相关活动,重点培养青年职工的职业素养、思想品质,并通过分阶段开展理论和实操考核,使青年职工熟悉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的内容,全面了解和掌握工艺质量标准、设备原理结构和操作技能,达到独立规范操作的目的。而对车间老职工,着重进行标准化手册的理论知识系统培训,以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为主要内容,并通过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丰富地活动载体,不断强化标准化意识。

培训工作完成后,强化操作手册的跟踪验证,确保标准“落地”。对照工作标准要求,车间组织管理人员对职工作业过程中准备工作、换号换批、过程监控、设备检查和保养、现场管理、过程参数、信息传递以及扫尾工作等操作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运用手册的情况进行全流程跟踪和记录,找出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及时进行通报、整改和考核,并对工作标准进行验证,检查考评结果按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同时,充分利用员工绩效管理方法、制度,将跟踪验证的结果纳入员工绩效管理考评体系,加以运用,量化、兑现绩效得分。

三、生产线标准化作业持续优化

为确保标准化作业实现“从导入到运用,从运用到改进,从改进到提升”的良性发展,应该注重推进过程工作中的持续改进。生产线标准化作业开展持续改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以实施。

一是积极鼓励班组职工发现和提出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中存在的问题。由管理人员专门对职工提出资料收集整理,车间每半月召开一次评审会,评审通过的意见,对提出意见的职工按绩效管理制度予以兑现绩效加分,并对手册底稿进行标注和修改。通过上述办法,调动生产一线操作工对标准化作业手册的关注,也促进标准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对生产现场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纳入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的运行改进之中,改变以往单纯就解决问题而工作,将出现的新问题对照手册中的标准要求,系统地思考问题是否是制度、标准制定的不合理?是否是手册规定的内容不完善?采用“5W2H”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共享”,必须把同一岗位、工序出现的错误和教训作为案例让其他工段、班组的操作工借鉴,把同一岗位、工序成功的经验也要为案例让其他工段、班组的操作工学习,共同提高。

三是与工厂开展的6S现场管理活动、TnPM全员设备管理管理、安标危险源辨识、工会合理化建议、QC项目、6西格玛项目等活动平台有机结合在一起。将职工相关活动中提出“OPS”、“6源”的改善等等内容系统地分类,并经过评审后,纳入手册的持续改善。这样,即积极引导职工参与了相关活动,并将操作工自己提出的改善和建议编进作业手册,职工遵守手册的自觉性得以增加。

四、生产线标准化作业探索中的三点体会

(一)由于流程管理的重点是管理“突变”或“异常”,改善和优化流程可以以问题导向,解决和控制流程中的异常情况

所以,标准化作业操作手册中要将生产线风险防控作为重要的编写内容。如制丝车间工艺质量“防差错管控”。基于产品质量而在控制技术、控制方法、控制设备等方面实施差错预防,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自动化”防差错。利用制丝中控信息系统中批次烟叶信息的比对,在各个缓存工序之间实施比对,实现自动防错;生产监控系统各控制模块内含的PID控制算法,实现系统自动识别偏离状态并自动运算输出控制信号,自动调节系统参数,实现自动纠错;制丝中央管理系统对各个工序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实时进行预报警,以便操作工采取措施消除影响,使过程维持在受控状态,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并形成过程控制预防管控经验库,指导操作工进行质量过程管控。

(2)“多重核准”防差错。比如配方高架库出料的烟包信息,出库时系统自动比对、到达缓存道出料前人工复核配方,缓存道出料时再次自动比对,强化监督和检查,杜绝批次烟包错串现象。再比如,在过程质量问题的处理上,推行主动报告无惩罚,鼓励主动查错、有错必纠的自主管理。

(3)“预防性”质量防差错。把质量控制点前移至车间现场的参数设置、物料核对、关键特殊时段、特殊工序的检查确认上;把质量检验关口前移至在线检测仪器有效性验证和监督检查上,有效降低各类人为差错和由人为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的发生。

(4)“关键控制点”预警防差错。比如,在制丝环节,通过收集生产消耗数据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形成具有一定容量和代表性的经验数据库,运用SPC工具,以经验数据对实际生产进行预警,保障在线物料消耗的可控。

(二)注重绩效应用

目前,生产一线部门普遍采用了员工绩效管理办法考评职工的工作质效。车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绩效管理办法,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现场管理、日常考核等均纳入其中,另外还包括了各类奖励规定。一方面,将作业操作手册理论考试和过程跟踪的情况作为个人绩效考核内容,同时作为班组建设评比的内容,提高班组的参与度;另一方面,车间协同分厂工会制定了劳动竞赛方案,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劳动竞赛,将标准化操作的考核跟踪结果作为评比班组“业绩之星”、“创新之星”和“安全之星”的主要依据;同时,部门评优评先、首席操作工的评选等均以职工绩效得分作为依据,促进了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在标准化操作的推进中,由于职工全过程参与,激发了职工学习的热情,自觉规范了职工行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在线工艺质量控制各项指标取得明显进步。配套有效的激励措施有效调动了职工积极性。车间绩效管理办法将过去别人打分变成了自己给自己挣分,职工能够亲身感受到实施绩效管理所带来的变化,工作标准化作业业绩好、日常工作积极的职工通过绩效得分,其利益也在不断地体现。同时,由于绩效管理中奖励的设置,并与劳动竞赛、培训学习、休假奖励等有机结合,也调动了职工参与标准化管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三)职工全过程深度参与为标准化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让职工说自己所做,即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车间在充分尊重职工的原创,沉淀职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项要求进行补充和完善后形成工作标准,提高了职工的参与度;因为职工充分参与了标准的制定,所以在标准的执行上实际上是让职工做自己所说,提高了职工的认同度,从而提高了标准的执行力。要从每个职工日常工作做起,从每一个点滴的改进着手,使职工切实体会精益带来的好处。

五、生产线标准化作业探索进一步推进的思考

(1)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手册,将已取得的经验、现场应急处置等内容加入手册,同时,根据工艺条件、设备状况的变化进行手册适应性修订,力争在现有“不出错”“少出错”的基础上逐步向实现“做到最优”的方向努力。

(2)强力推进持续改进工作,抓好科技项目、QC、六西格玛项目、合理化建议以及小改小革等持续改进,充分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潜力,推动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

(3)进一步融合部门重点工作,适时调整绩效管理办法和各岗位关键目标,提高考核奖励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引导职工调整关注焦点,把标准化管理规范和要求内化到职工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并外化到日常的工作行为中。

第12篇

【关键词】委培班 企业模式 管理 意义 效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51-03

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学校结合广西北部湾发展战略,加强学校办学与产业对接力度,强化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委培班级不断增多,委培班级成为了“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培养人才”的新亮点。在新办学模式的引领下,结合学校德育兴校的宗旨,为培养更多满足企业需求的德技双馨型技能人才,尽快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全方位无缝对接,学校积极引入企业文化,推进企业特色班级(企业委培班)建设。

一、企业委培班“企业模式”管理的意义

企业委培班是学校的特色班级,几年来,笔者分别担任了2010级中信大锰、2012冶炼技术二班金川委培班主任。根据学校开展对特色班级建设的要求,笔者对班级实施“企业管理”模式下的自我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及团队的协合作用,在“企业管理”模式的班级管理中感受企业文化、践行企业管理制度、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缩短企业适应周期。为学校打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有益的作用。

“企业管理”模式的实施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在入学教育期间班主任对学生灌输学校培养人才模式、学校管理制度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使学生逐渐感受到企业管理理念,并认识到今后的工作环境及管理制度特点,为班级打造企业管理模式创造舆论与底蕴。“企业模式”的班级管理,让班级学生在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并能适应企业用工要求,达到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

二、“企业模式”管理的内容

“企业模式”即在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中,融入企业实用的、有特色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充满企业文化的浓厚氛围中,不仅学到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同时提升职业道德,感受企业氛围、感知企业文化、感悟企业精神,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和班级的“企业化管理”模式。

(一)仿企业结构设置

根据学校特色班级建设规划及学校管理要求并结合企业管理制度,笔者在2012冶炼二班新生班级实行企业管理模式的班级管理。班级设立四位高层、三个车间、六个班组,每个班组5-6位学生。通过将班级管理工作面细化,管理范围缩小化,加强班组协作,提高管理质量。

具体机构设置如下:

注: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班级高层和中层每学期改选一次,班组长定期每月改选一次,增大学生管理人员的面积,达到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是管理者的目的。

在班级中成立四名“企业高层”:①“厂长”即班长,统筹班级事务,分管劳动委、学习委、心理委员工作;②“副厂长”即副班长,协助“厂长”工作,分管治保委员、体育委员工作;③“厂书记”即团支书分管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工作;④“劳资部长”即考勤员,分管女生委、生活委、文艺委工作。

“中层”设三个车间,任命三个车间主任。每个车间下设两个班组,每班组设一个班组长。车间主任和班组长的选定是由组建后的高层组织民主选举产生,通过这样来提升高层在班级的信服力。

中层(车间主任)管理人员,从民选出来的班组长中层逐个选择。作为本车间的班组长,组成一个车间领导班子;对于各班组的成员则是由班组长对全班剩下的同学进行轮流逐个选择作为本班组的成员。这样由班组长轮选成员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形成一种“压力”:他会想为什么还没选到我?是不是我表现不好?或是哪里需要改进?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企业模式”管理的运作

班级实行企业管理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的管理方式,促进学生间的相互激励、协作,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班级集体荣誉。班级开展工作的形式是通过高层将班级工作任务下达到值班的车间,让值班的车间找到值日的班组来完成任务或者由车间中层来组织完成,高层和中层作为辅导和后勤支撑班组来完成工作。

班级“企业模式”管理模式的运行和要求(班级设立四位高层、三个车间、六个班组,每个班组5-6位学生):

1.四名高层分工不分家,统筹协商规划班级工作,对班级各方面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要求每周一人值班,并在每周一对班级前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并会同其他三名高层一起对班级每个成员进行一次评价,对学校、系部的各项日常工作进行布置处理,对班主任负责。

2.车间主任对本车间班组长和各成员进行管理,对班主任和高层负责。要求每周一对本车间前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要给本车间每个成员进行一次评价,对班级工作组织车间成员进行具体实施。

3.班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直接管理。要求班组长对自己直接选出的本班组成员负责,对他们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如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反映,获取“支援”共同解决,也可以直接向班主任反映班级情况共同解决问题。

4.各班组成员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接受监督管理,积极主动响应班组的工作,对班级成员和领导班子进行监督。

按照学校的管理要求,结合企业管理模式的做法,班级执行值日制度,开展每周一评方式对班级每位成员进行多方评价。值日工作的开展是每天一个班组值日,六个班组加上四位高层组成七个教室卫生值日小组,每周每人均值日一次。

值日班组的工作职责范围:执行当日校及系部布置的各项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纪律检查、教室及宿舍卫生检查、“7S”管理要求检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所以每周每个人均进行评价一次,各班组长和车间长要小结一次并填写好相关的表格。

(三)“企业模式”管理的企业文化体现

班级建设初期,笔者就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企业要求的“7S”管理要求,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对班级开展企业管理模式有思想上的认识。通过开学初组织学生观看企业文化宣传片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对今后工作岗位、工作企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班级中布置和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班级教室宿舍的布置中要求体现企业文化特色,体现“7S”规范要求,包括公司的理念、企业文化口号、标语等。用电位置要有“注意用电安全”标识,垃圾桶位置要有卫生标识,物品摆放规范整齐,环境整洁有序。在教室后墙悬挂“7S班级自我管理”看板,其中内容包括:“7S”团队、班级“7S”管理自查表、班级园地、团支部活动、计划和对策、“7S”活动掠影、“7S”活动与体会、“工作通知”8块内容。

(四)“企业模式”管理评价

“企业模式”管理的班级,使得所有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了班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专业道德素养,加快融入企业管理模式,缩短了适应企业管理周期。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同学相互间可以相互激励、促进,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班级集体荣誉。通过对企业文化的移植、提炼、升华使委培班成为校园中颇具企业特色的集体。这种模式管理班级,可以培养学生员工意识,使学生尽快成长为其“准员工”。

三、“企业模式”管理实施的效果

“企业模式”管理在委培班实行后,班级的管理有了明显的效果。目前班级的各项工作能够平稳的开展,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协调能力,责任心均有很大的改进。学生对这样的管理模式有新鲜感,学生自己慢慢地意识到自身对整个团体的影响和自身的重要性,自觉性提高了,能更好地约束自己、提升和完善自己。

(一)遵章守纪效果

遵守规章制度是学校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在校学生守纪的重要准则。在班级管理中,比如对手机的管理――“课前三分钟”管理方式。

“课前三分钟”不仅对学生进行严格放手机管理制度,还让值班高层进行提醒,各车间主任、班组长对本成员进行监督再提醒,这是上课预备铃后的第一分钟;第二分钟是让学生将手机放进手机袋的时间;第三分钟就是由值班高层将未放手机进手机袋的学生名字记起来,如果上课期间能自觉遵守纪律,不做任何处理,对于不遵守管理制度或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学生,将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做出处理。

经过“课前三分钟”手机管理模式的实施,班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几乎杜绝,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无形中也促进学生自律、自省、自我管理意识的提高。

(二)行为规范效果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品德的重要表现,也是做一名合格学生的行为准则。做义工工作的有无和多少,在很多国家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和素质的标尺。

在班级管理中引入“德育劳动卡”,要求学生每周要做两个小时(两次)以上的义务劳动,并由接受义务劳动者提供签名。这样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帮扶弱者的自觉行为,为培养有德才的技能人才创造途径。

德育劳动卡的实施,让学生在劳动锻炼中逐渐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精神。经过一年的实施,班级学生表现出良好的风貌,学校、系部、教师凡是有叫学生必到,有活学生必干,学生不再是斤斤计较或叫苦不迭,而是视为自身的一种成长、锻炼,无形中慢慢的在激发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三早”特色效果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体魄的基础,也是高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当今校园里“夜猫子”居多,晚上不睡,熬夜学习、上网、打游戏;早上赖床不起,别说吃早餐了,翘课都是家常便饭。开展“三早”活动,希望学生培养健康的早间生活方式,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一天的学习之中。

“三早”活动提倡每天清晨读一份报,在享受读报、读书快乐的同时,也享受到丰富的精神食粮;每天清晨吃一份早餐,在享受美味、均衡营养的同时,也为高质、高效完成一天的学习工作提供能量保证;每天清晨参加锻炼,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更加收获一份愉悦的心情和充沛的体力。每天清晨读一份报,吃一份早餐,做一次早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的早晨充满智慧和活力。

“三早”活动的实施,让学生远离赖床、旷课、迟到等不良习惯,从而能以饱满的精神,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养成良好习惯,学习成绩大大提高。

(四)校企文化融合效果

学校班级管理引进企业文化,加强特色班级建设,使校企文化更为融合。作为委培班级的班主任,时刻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告诉他们作为一名委培班级的学生不仅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自己,也要用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让学生时刻记住自己是委培班的学生,是企业的准员工,是企业的形象代表。

四、“企业模式”管理的体会

1.学生积极主动的动力源泉。来自于自身成就的刺激,环境氛围熏陶,个人发展的自发要求,团队协作中获得成员的认可,外界对学生的关注。这些都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动力源泉。

2.班主任获得学生的信任方法。作为班主任从为学生着想出发,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心灵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上层内功心法”,用心沟通让心更近,信任倍增;人可以相互影响,人格魅力是体现一个人的内涵所在,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3.班级开展“企业模式”的管理,有助于对学生的责任心的提高、学生融入企业、学生更快适应企业制度要求。

五、“企业模式”管理的思考

“企业模式”班级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许多领导和老师的赞许,但目前班级的管理模式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当中。在探索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的思考:

1.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还要进一步的加强

实施企业管理制度,不单纯是只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旷课等遵章守纪,或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等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将班级实施企业制度管理的工作环节与企业生产实际工作相对接,使学生在完成班级工作任务,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初步具备生产实际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或职业操守。如:如何将班级的值日值周任务转化为工作岗位的职责,将对班级、学校规章制度的自觉遵守上升到对企业制度、操作操守的绝对服从等。因此,进一步将班级管理与企业制度进行深度融合,使学生在“班级企业管理制度”的模式下,真正的成为企业的准员工。

2.加强企业参与的力度

委培班级的“企业管理模式”需要管理骨干有很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要求班主任对学生一开始就灌输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及对今后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能够接受和支持管理模式的开展。和企业联系,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加强学生对企业的真实认识。让企业给学生进一步介绍企业管理要求,让学生更加清楚自身要努力的方向。

目前,对班级实施企业管理制度模式只是班主任进行企业调研或者对企业了解后,以委培企业的管理模式为参照点,以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准员工为目标,对班级管理实施新的尝试或初步的探索,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对学生培养的效果、班级管理与企业融合的深度还不是很到位,因此,下一步将不断邀请企业管理者进入班级或者组织班级管理骨干到企业参观,进一步推动班级企业管理模式的实施,深化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将“委培班级”的班级建设、学生培养的目标推至新的台阶。

3.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班级企业管理制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探索,在过程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新管理模式下,委培班级的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更是委培企业的准员工,因此,必须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评价体系如何建立才能做到既不脱离学校的要求,又可以满足企业的需要,这是待解决的问题。

委培班级“企业管理”模式,作为学校的特色班级,也是学生管理的新亮点。本文在探析班级“企业模式”管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思考。这对开展班级文化和企业文化融通的实践意义重大,有利于为校企合作办学探寻更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缩短学生发展周期,有利于职业道德的提升,有利于学校文化内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中,邱雷. 关于职业学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 职业,2014 (24)

[2]周华玲. 试析在技校班级中推行企业化管理模式[J]. 机械职业教育, 2013 (05)

[3]梁春丰.“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 (08)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重大课题“化学工艺专业建设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2JD102,负责人:曾繁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