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时间:2023-06-02 09:1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 武汉 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高校科研经费总量也在不断攀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正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如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经费流失、核算难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解决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非常必要而迫切,为此,本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为案例,通过分析该地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对指导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武汉地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困境

(一)高校科研财务经费管理欠规范

调查中我们发现,武汉地区高校,即便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存在在科研财务经费管理不规范问题,这与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多,课题名目繁杂不无关系。从国家层面来看,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规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项目等,从省级层面来看,有省社科、省自然基金、省教育厅规划项目、省教改课题等,从地市层面来看,有市社科基金等等。正因为高校科研经费渠道多,这无疑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管理的地方。加之,武汉地区很多高校的科研财务经费管理尚未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因而,造成高校科研财务经费管理出现诸多漏洞和问题。

(二)高校科研财务经费流失严重

这与高校科研财务经费管理不当不无关系。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的科研投入力度,使得高校科研经费总量日益增长。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一般会按照一定比例收取课题经费管理费,并扣除一定的税收。一些高校科研主持人为了不交科研管理费和偷税漏税,他们在申报课题成功后,将课题挂靠在某个公司或者与采取与其他单位合作的形式将课题经费转移出校外,有着科研主持人甚至购置虚假发票将科研经费转入个人账户。有些科研人员在课题申报经费中所购置的器材均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却并不去购置新器材,这样无疑导致学校实验器材消耗得不到补充。

(三)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率不高,核算比较难

武汉地区高校科研财务经费管理中,经费的开支多采用的是课题组责任制,即课题组主持人自行负责课题的开支,学校财务部门无权干预,这样的科研财务经费管理使得学校课题经费管理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由于科研经费的处理主要由课题组长负责,加之学校主管科研经费的管理部门对各课题主持人的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因而,很容易造成各课题组在使用经费时出现重复购置相同或相似的器材仪器设备,这样一来所购置的器材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也就很难提高,此外,学校的固定资产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武汉地区高校科研财务经费核算比较困难,这与高校申报课题的主体教师不无关系,因而,高校教师不仅是课题申报的主体,他们也往往是学校的教师骨干,一般肩负着学校的行政职位,换句话说,他们一般是双肩挑。他们的工资与科研经费的核算往往会出现重复。

二、武汉地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理念,由随意性支配向规划性支配方向转变

高校科研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是要把握好“支配处理好钱”的观念,以市场经济为杠杆,将科学合理、依法、效益、资金的时间理财观融入到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之中。所谓科学合理就是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过程中做到决策民主、预算精细、执行合理、工作透明。所谓依法就是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以法律为准绳,真正做到依法理财。所谓效益就是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以市场经济为纽带,力求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最大化。所谓资金的时间理财观就是要认清资金使用的各种风险,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打破过去高校科研经费财务支配的随意性,将规划性支配贯彻到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二)转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由重结果管理向重过程管理转变

以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注重结果管理,即对科研经费的最终使用结果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无视管理过程,不利于引导科研经费的正确使用。因此,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应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实现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的过程管理。具体做法:建立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以高校学科发展为目标,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该制度体系应包括财务预算制度、收费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财务复核制度等。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从重结果管理向重过程管理转变。

(三)转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方式,由重人的管理向重服务管理转变

第2篇

一、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不规范 管理制度不能与现行的财政制度实现同步。工业科研单位执行的专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大都是前几年颁布施行的,近年来财政制度和科技体制的不断进行改革,工业科研单位逐步实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强化和细化支出项目。目前大部分工业科研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是《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一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已经不能适应现行的财政制度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财务管理办法多样却缺乏统一性,加大了执行的难度。如在支出这一项目上,有的项目预算统一,有的项目预算不统一,加上科研经费支出有它的随意性,这些都使执行难度变大。同时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也不算完备,缺乏及时有效地监督,这是我国科研机构普遍都存在的问题,这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由于财务人员一般不参加科研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即使所列支出项目中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财务人员也无法采取有效的监督,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

(二)准确的成本核算很难进行 科研经费要进行申报预算,在申报预算时要遵循“预算应与项目任务与目标相关”、“预算应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预算应经济合理,在不影响项目任务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有些项目在预算申请时,夸大了预算,本意是保证科研项目的稳定进行,但实际操作中由于预算的增加,科研人员可能会随意支出,造成浪费,这也导致项目预算不能规范准确进行。有些项目支出时不按预算进行,随意扩大支出范围,又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混乱。

工业科研单位项目成本核算的意识不强,科研人员在争取科研经费时可能会花费不少精力,往往坚持这笔资金的支配权。另外,在经费下发时亦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使得成本核算不够规范准确。成本核算的不规范直接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准确核算各科研项目的实际支出成本。在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使一些人用虚假票据套取现金,甚至有的人将个人及家庭生活花费列入科研支出中,在无形中增加了科研经费的支出成本,造成科研成本核算的不准确。

(三)横向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落后 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横向科研经费不断增加。横向科研经费的定义是:承接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协作、转让科技成果、科技咨询及其他涉及技术服务的项目,由企事业单位拨给的专项经费或合同经费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工业产品具有了很高的经济效益,这使得工业科研中横向研究经费增加了许多,这种现象利弊并存,如果有效管理,能够发挥横向科研经费的作用,在减轻国家经济负担的同时可以有效推动工业科研发展。但是目前由于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依据,造成国家财产的浪费。工业科研经费的外部循环,也造成了科研资金和资产的严重流失。比如,有的科研人员接受本单位以外的科研项目,项目所用的资金不录入本单位的账目,却利用本单位的资源进行该项目的研究,造成单位资产无形的流失。

(四)缺乏科研经费的财务监督管理 在科研单位有些时候是外行领导内行,单位领导认为只要是与科研活动有关的支出都属于合理支出,一切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让路,这些使得经费支出环境较为宽松。但是单位的审计工作相对滞后,对于财务支出事前事后的审查不够规范、严格,许多不合理的支出被批准,许多支出的资金不合理也不能及时查出,造成科研经费的流失。在报销经费时也存在违规现象,报销发票中所列的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同,但是财务管理部门对此却缺乏有效监督。

二、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科研经费重视不够,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中并不重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很难提高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识。同时,即便某些科研单位建立了内部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是把重点放在国家投入的资金上,对于企业等社会上的资金投入不重视。对于横向科研资金,国家没有的明确的管理办法,委托单位也没有明确要求,造成工业科研单位对横向科研资金的管理存在了不少误区。管理过紧,使横向科研资金的应用失去其应有的活力,发挥不了横向科研经费的作用。管理松散,认为单位无权过问,由课题负责人说了算,使得横向科研经费的支出混乱。

(二)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不一致 科研经费的管理和项目管理分别由本单位不同的部门负责。科研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不能与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财务人员也不了解项目的资料信息,财务部门不能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只关注项目争取的相关情况以及管理费用的提取,对于经费的使用状况不加重视,造成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脱节,很难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科研经费结算不及时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或财务结账不及时的现象在某些单位时常可以看到。有些科研项目已经结题,但其财务账面上却一直有余额没结清,让课题组人员随意支取,造成科研资金的流失,同时单位财务不能及时结账,结余资金也就不能进行分配,使得许多科研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给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和账目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四)缺乏相应的科研经费绩效考评机制 科研部门一般只注重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的技术和成果的验收,很少对科研资金进行绩效考评。这使得科研人员自身缺乏科研经费的节约意识,财务管理部门的收尾工作也很难进行。

三、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完善对策

(一)工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科研经费的管理要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同时,各工业科研部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使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都依照相关的章程办事,实现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化,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化。

(二)加大对科研经费预算与核算的重视力度 单位财政部门在科研的项目审批时要加大监督力度,在申请专项经费时要求申报人员编制申报预算表和预算执行情况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宽严适度,使得预算管理得到加强,同时又不会妨碍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树立成本核算意识。针对工业科研单位本身的特点,核算要做到切实可行,可参考国际上通行的核算方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既能够真实的反映科研经费状况又能是科研经费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也可以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既能发挥其效用又能减少浪费、流失等现象。同时科研项目结束后要按照规定及时结帐并办好财务结算手续,对于没有正当理由却仍然不结账的项目要实行强制性结账,避免科研经费的无故浪费。做好剩余经费的处理工作,使科研结余经费真正能用到科研发展事业上去,实现科研经费的最大化效益。

(三)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的沟通 只有加强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的沟通,使科研管理和经费管理有机结合,才有可能使科研投入少产出高,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部门要做到熟悉科研部门的运作过程,掌握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好科研项目相关的预算和结算工作。确保资金到位,为科研工作提供最好的服务,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的资金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使科研人员能够了解资金使用状况,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派遣会计人员在科研管理部门办公,随时跟进解决科研中的财务问题,掌握经费的使用状况,使科研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完善工业科研经费的监督机制 只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科研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腐败的滋生,避免浪费,因此财务部门应该完善监督机制。不仅要机制健全,还要从监督力量上保证监督的顺利推进,由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共同进行财务监督,审批时要严加把关,保证科研经费能够“用到刀刃上”。另外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体系,这一体系要能够真正独立于本单位的行政领导之外,具有了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经济监督职能。对于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相关部门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对于违反法律的情况要交由司法机关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监督机制。

(五)学习企业先进的财务观念 学习企业财务管理的先进理念,实现科研资金高效合理的利用。第一步就是要科学的预算科研资金的使用,保证科研资金使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引进企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相关的责任人,保证科研经费的合法使用。注重成本核算,并保证成本核算准确、合理。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既不能过于严格,使科研人员不愿意积极参与,阻碍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又不能管理过于宽松,使经费支出混乱不堪,科研资金被大量流失。工业科研单位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范围内,结合横向科研合同的规定,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自。在这一方面企业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对于工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多有裨益,可多加借鉴。

(六)对科研经费进行绩效考核 运用一定的指标标准,采用严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人员完成任务的实绩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逐步完善科研经费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今后申请科研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第3篇

【关键词】农科院财务会计处理分析

一、农科院财务会计

农科院作为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机构,农业科学院在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要适应改革要求,加强财务管理。农科院主要是中央财政拨款。随着建设资金和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为了保障经费的合理使用,农科院要规范财务管理,与此同时,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增强财务会计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意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真实化。农科院财务会计要遵循国家有关财务和会计管理法律制度相关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这些法律制度规范性文件是农科院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施行财务管理的基本依据。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总体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财务会计一定要严格遵守。要明确农科院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岗位职责权限、规范业务工作程序,实现财务管理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二、财务会计处理

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厉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历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报告为主最终成果,财务会计要熟练运用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在农科院进行经费支出和预算时,要核算财务、成本、费用等,核全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财务支出是否符合有关法律,对于财务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进行处理,财务上的每一笔钱都要严格控制和规范运作。财务管理会计一定要熟练掌握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在发生财务状况问题时,才能及时处理,规避风险。

三、财务会计分析

财务会计要掌握现金管理制度及现金的会计核算,银行结算方式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对于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要严格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做到权责统一。实行岗位轮换,配备合格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执行授权批准制度,加强票据有关的管理,加强印章的有关管理,农科院要加强银行预留印签的管理,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在现金管理方面,相关部门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现金的使用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津贴,各种劳保福利费,出差人员携带的差旅费等。在现金核算方面有以下要求:要严格走现金支付的账务处理程序;现金收付的序时核算;现金收付的总分类核算;备用金的核算;现金清查的核算。有关银行存款的管理及核算:银行存款的管理,必须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签发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银行支付结算方式,银行支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银行存款的核对,农科院应当及时核对银行账户,确保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符。农科院作为事业单位,需要通过会计来进行财务的核算,监督与管理,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推动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完善。农科院是国家政府性质的,在资金的使用上,更多是为了服务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农科院公益性强,各院所建设资金和科研经费都在大幅度增加,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保证科研经费充分,合理使用,部门预算管理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适应改革的新要求。财务会计要按照预算计划,按进度、项目来合理支配资金的使用和支出。保障资金安全,降低财务风险,将财务预算做到准确、全面、客观。按照相关的审批制度,对资金的划出进行规范,将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各类资金纳入预算中。维护农科院单位的权益。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农科院各项事业发展也较为快速。财政拨款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更加应该完善和优化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农科院财务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规范财务行为,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贯彻落实各项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农科院要及时修订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法,规范收支管理,强调财务风险防空和财务监督,对各项收入、支出要有合理的分配方法,维护农科院正常工作秩序。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会计控制制度。财务会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基于农科院财务会计处理分析,财务处理分析有利于农科院长远稳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贪污舞弊的违法行为,规范社会秩序,发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刘晓凤.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及财务管理研究[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3(2).

[2]沈建新,郭媛嫣.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

第4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管理模式,转型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在高校范围内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工作,重点是对高校内部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结算等过程的管理。高校的财务管理是高校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行政、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未来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意识已深深地渗透到办学思想之中,高校的办学行为已同经济行为融为一体,高校财务工作也应随之转型。

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仅局限于报账、记账、算账等简单地业务核算方面,给人们的印象也就是高校的财务部门是“收钱和付钱”的机器,充其量也就是个“账房先生”这样的一个角色。这种印象不无道理,因为这种经费核算型的财务是源自于计划经济时代,它是源自于经费供给制的产物,其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财观念淡薄、效益观念缺失。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高校财务管理普遍变得不适应,其状况是: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理财意识缺失,在资筹集方面“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对于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则显得动力不足。从而相对引致学校自主办学能力不足、资金筹措能力较弱。同时由于高校以“身份管理”为依据的分配制度的原因,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现象以致整体办学效益低下。

2、财务管理重投入,轻考核,资产流失严重。由于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长期以来高校过于重视找项目、要资金、购设备,而轻视了对资产使用的管理与考核;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只重视教学、科研等计划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资产管理特别是对二级单位资产管理不深入,流失现象突出。

3、财务管理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 核算型财务观念挥之不去。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侧重点仍在于记账、算账、报账的层面上以及对内、对外提供一些基本的数据。在财务管理的流程上更多地在于事后监督、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则显得不足。财务管理也只是停留在高校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而并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绩效考核等。“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是这种体制下的基本特征。

二、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深化改革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对高校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高校财务转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高校财务管理的视角分析,我国高校也面临着三大环境变化。其一,从体制上看,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重要变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高校由过去单纯的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正在转变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和生产经营等活动并举。

其二,从观念上看,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投入高校不能仅仅看成是一种简单的公益性消费,而是国家、社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高投入要求高产出,要求产生投资效益,当然这种效益更多体现在学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体现为高校提供的更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其三,从诉求上看,要求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化的呼声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认为应该让高校经费、特别是公共资金部分在阳光下运行。

教育部于2014年1月25日公布了2014年工作要点。除了万众瞩目的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将于上半年出台,还将推进高校三公经费等信息的公开。

在教育和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将统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启动实施直属高校财务巡视制度。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严肃查处高校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违纪违法案件。加大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力度,推进高校干部任用、职称评聘以及“三公”经费,即公款出国、公款招待、公车配备等信息公开。

三、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转型的基本措施

面对内部和外部形势的变化,高校财务工作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保持经费投入强度,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健全社会投入机制、拓宽收入来源渠道;二是保障高校内涵发展,支持综合改革、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促进公平;三是规范资金资产管理,改进高校预算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强化高校内部审计、推进财务信息公开。高校应该坚持依法理财、防控财务风险、厉行勤俭办学、改进管理手段、加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适应高校财务改革及整个高校改革的发展要求。

1、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就是要从传统的“算账、报账”的思维中逐渐解放出来,必须从简单服务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远远不是“报账、算账”这样的简单操作,而是要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就如何充分合理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理财能力,为学校的重大经济活动的提供相关决策信息,切实做好领导的参谋。

第5篇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

作者简介:李丽霞(1965-),女,河南平顶山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财务科科长,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聂菊玲(1965-),女,河南安阳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长,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1.06.0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6-58-03

一、概述

从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目前改革的情况看,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按其资金来源可分为国家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类。其中,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仍属于准公益性质的组织,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占用和使用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特别是鉴于科研事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作用愈发凸显的情况下,我国在科研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断提高。因此,实现对财政供给资金及其他各项资金的合法、规范及高效运用,成为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受计划经济时期惯性思维影响下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难以有效适应新时期下市场经济的要求,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成本过高等,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1]如何推动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以提高资金使用效能、降低财务风险,成为当前摆在我国科研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简单来讲,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科研事业单位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有关规定,对单位资金进行组织、运用及管理,以实现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预测、核算、分析、监督及控制等,从而保障科研事业单位活动的有序展开,实现单位价值的最大化。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整体管理的核心。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中的预测、计划、配置、调控和监督职能,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带动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为科研事业更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科研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相对于要求不断提高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科研事业单位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实践操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滞后

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于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认识不到位,重科研,轻管理,特别是忽视财务管理工作在科研单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甚至存在着科研经费归课题组所有、单位无须干涉的片面看法。财务管理观念的淡薄不可避免地造成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某些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既难以保障单位科研资金的有效使用,也难以发挥财务管理对科研单位资产、经费等的分析、监督和控制职能。二是随着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及人员的主动性明显不够,仍习惯于“坐、等、靠”的被动理财观念,缺乏效益意识、风险意识和预算管理意识,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2]。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资金项目复杂化等情况的出现,也需要科研单位财务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才能从整体上有效把握单位的财务状况,改变当前财务管理中的混乱局面。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监督不力

规范、有效的财务管理有赖于科学、完善、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反观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还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不重视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及完善的情况。一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依靠个人经验,随意性大。二是,有的科研事业单位虽然也建立起了财务管理制度,但财务管理制度内容难以体现科研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有关财务管理规定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的量化指标,难以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行有效的指导;对于违反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奖罚措施缺乏硬性的规定,不利于培养和形成广大科研人员的财务意识和理念,也难以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对财务预算方案贯彻落实控制和监督力度不够,无法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在规范和优化单位内部管理的应有作用,监督不力造成资产流失、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期社会效益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三)财务管理职能作用有待强化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的弱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算管理不到位[3]。财务预算作为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地位被弱化,缺乏规范有序的预算程序,预算内容不完整、不全面,预算方法落后,仍采用简单的累加方法编制预算,测算不准确、科学性有待提高。特别是项目预算管理意识的缺乏和编制方法的个人经验色彩浓重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项目预算难以完整真实地体现科研活动的成本,造成预算编制不够经济合理、支出结构不合理、决算与预算差异较大等现象。二是对于单位资产及对外投资的管理不严格,容易导致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的不符,财务信息难以真实、准确,导致单位财务管理的混乱及资产的流失。三是财务管理预测、分析、控制等职能的发挥严重不足。当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简单地停留在报账型财务管理活动层面,缺乏事前、事中控制,仅局限于事后算账,对于财务管理的其他功能较少涉及,如财务的分析功能、监督功能等,无法及时地为科研事业单位有效运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四)缺乏与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有效、充分的沟通,一是造成财务部门缺乏对其他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的充分了解,难以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做到相互理解和积极配合,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由于科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科研管理部门或项目小组通常负责科研项目的争取及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及最后的结题等,对于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关注不够,加之部门间配合度低,也直接导致财务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资金的筹集、配置、使用及其他情况缺乏全程的了解和综合管理,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相互脱节,单位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无法得到保障。

(五)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有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忽视新时期下社会及科研事业单位发展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注意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对于财务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度较低,财务管理理念滞后及方法科学性低,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有些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也存在着片面认识,加上受自身水平的影响,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只关注财务的表面运作,如会计核算等,难以及时发现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层次问题,更谈不上为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财务数据支持,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三、加大财务管理创新力度,提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一)理念的创新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加强和完善,不仅关系到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是一种对国家、社会负责的表现。要转变科研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确立财务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更新和树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加大财务管理创新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真正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积极应对科研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势下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将风险观念、知识经济效益观念、价值最大化理念、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财观念及人本化的财务管理理念贯穿于单位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中,有预见性地应对环境变化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实现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将可能遭受的损失降至最低。

(二)制度的创新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机制的最终建立及健全,离不开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根本保障,只有将财务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及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才能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真正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据本单位科研项目特点,制定出符合单位发展要求的涉及财务管理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和所有内容的财务管理制度,使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都有章可循,并对有违制度规定的行为的奖惩措施作好详细说明,做到预防控制为主[4]。另外,为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力贯彻执行,要加强岗位责任制度建设,明确各个部门及个人所承担职责的同时做好与单位其他管理制度的协调工作。

(三)职能的创新

实现财务管理职能从单纯的核算和反映向综合管理型的转变,加强财务的精确分析,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在科研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环节,强化财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利用“零基法”科学编制单位的财务预算方案,通过预算执行与控制环节确保预算方案的落实。二是加大对科研事业单位资产和对外投资的管理和跟踪监督力度,不定期地进行清查与盘点,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四)方式的创新

在单位内部建立起高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平台,积极协调好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一是,要从制度上明确规定其他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义务,及时准确提供财务部门所需要的资料;二是,目前存在着的不和谐关系,财务部门要从自身寻找原因,调整财务人员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满足各部门对财务信息的特殊需求,共同推进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人员素质的提升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针对当前科研单位中财务人员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和加大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5]。第一,对于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新颁布的政策规定等,要及时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积极贯穿于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严格依法工作,切实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从源头上制止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第二,加大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时发现科研单位资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三,严格执行财会人员执证上岗政策,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考核力度。

参考文献:

[1] 倪润霞.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J].经济师,2010,(07).

[2] 张春萍、韩联健、林海燕.对制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04).

[3] 陆立宁清.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08).

第6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科研经费指的是用于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论证、设计、试验、试制、试用及鉴定、定型、评审等科学研究全过程所开支的费用,是进行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条件。对一所高等院校来说,科研经费收入即高校通过承接政府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项目取得的纵向科研收入和为企业、事业单位服务取得的横向科研经费的收入。就当前形势看,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呈多元化趋势,其总额占学校总收入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科学管理科研经费便是科学研究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最佳结合。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1.项目管理与经费财务管理出现脱节

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样化,使得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不同投入渠道和投入方式对所投入的科研资金提出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目前,多数高校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及费用控制,并定期与财务部门的相关账务进行核对。如此一来,科研管理部门注重于争取项目或提取管理费,而不跟踪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而财务部门则对科研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有效监督,加之部门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从事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任务不熟悉科研管理工作等因素,便极易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的现象,进而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

同时,科研经费大多采取招标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是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生力军,这使许多人产生一种错误认识,认为科研经费由科研人员争取的来,经费的所有权便归课题组所有,学校无须过问,学校财务部门则更无权干涉。但事实上,因为项目负责人是学术型人才,项目经费管理上缺乏经验,科研经费使用上缺乏计划,很容易造成经费使用中的种种违规现象。

2.经费成本核算不准

科研人员经费及间接费用核算不合理,是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的主要原因。较长时间以来,高校兼有教学单位、科研部门两项社会角色,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在身份上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在待遇上又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和福利标准,并以事业费的方式单独划拨。这明显导致人员费用的支付与其所承担的课题任务相脱离,课题经费不允许包括工资性费用,从而造成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

我国高校对科研经费和教学经费采取统一核算的财务核算方式,教学支出与科研支出进行一起核算,高校各项设施也同时为教学、科研两者一起服务,如实验室、设备仪器等。因为政府拨款是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所以高校大都把费用列入教学支出,科研项目在使用各项设施时,仅象征性付一点管理费甚至完全不负管理费,这便不能准确反映出科研项目真正的间接费用。因而,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的确定不准确、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出科研活动的真正经济效益,那么在科研成本核算中,此类间接费用核算也是不准确的。

3.经费支出不规范

作为一项特殊的专项资金,财务部门常对科研经费缺乏管理,对学校所有科研项目信息资料不能做以大量、细致的收集整理工作,更没有参与科研项目的前期、中期及后期管理工作,这容易导致财务部门跟科研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有时会出现科研项目已结题,但财务账面上仍保留着余额没有结清,或者科研项目尚未结题而科研经费早已用完。

在科研经费使用问题上,常存在截留挤占、浪费严重、腐败滋生、结题不结账等现象。有些高校考虑自身利益,以各种名义截留、挤占科研专项经费,弥补行政经费不足,如支付会议费、差旅费、福利补贴、购买办公设备等,致使本就紧张的科研经费捉襟见肘;有些课题组钻科研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空子,虚高申报,在经费支出中又不加控制,核算超标购置设备、办公用品等,十分浪费;按规定,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对课题的结余经费应予以审核、结算,但国家对科研经费结余分配规定的不明确和管理上的混乱,使多数课题组想尽方法用完,如把课题结余资金用于个人旅游费、通讯费、家庭日常开销等。

4.监督机制不完善

科研经费不能科学管理,主要在于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跟不上科研工作社会化的发展,即使有制度,也大多是从财务的角度进行管理。科研人员注重技术问题、忽视经费使用效益,而财务人员又不熟悉科研工作规律。财务部门不能及时辨认账面上暂存的一些不明用途的外来款项,其中大部分是科研资金,不能确定款项对应的是哪一个或几个科研项目,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而且许多高校对科研项目的立项、经费拨入、使用、结算、成果转化等流程中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等,均没有完善的制度做控制,造成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能缺失。

二、解决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须做到: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将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管理,建立研究生助研津贴制度,加强科研经费转拨管理,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规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加强科研合同管理,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解决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问题:

1.树立成本核算意识

科研经费的数额包括完成科研任务的费用和利润。一般来说,科研经费确定的数额合理,科研任务完成后的质量、数量严格把关,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便不会有突出问题。在使用科研经费的问题上,高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核算要切实可行、简单方便,努力降低科研成本。参考国际上通行的核算方法,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把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划分为科研成本和期间费用,把科研和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和房屋的拆旧费、专业图书资料等均作为科研成本,但针对当期发生的科研生产服务的管理费等公用经费支出,区别情况进行账务处理,以简化成本核算、真实反映科研经费状况。2.建立经费管理制度

按照科研经费的特点,依据灵活、规范的原则,制定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在管理纵向科研经费时,注重国家政策性和规范性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主管部门的财务规章制度,监督、控制不合理开支;在管理横向科研经费时,立足于推动高校参与市场竞争,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创收能力。

创新经费管理制度,将与科研有关的所有收入均纳入学校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内;将各项经费开支据课题经费的来源和项目性质分类管理;建立审批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经费审批权限;加强管理无形资产,注重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与核算;结题时所有与财务收支相关的数字,均须经财务部门审核确认后才能出具报告。

3.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保障科研经费出效率、出成果。根据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高校财务部门须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机制,把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纳入学校内部审计监督的范畴,每年至少有一次审计,使经费的审批报销手续合法、完整,账目核算准确,并对违规现象及时纠正。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

三、结语

科研活动是高校的一个主要活动。加强科研项目和科研行政管理,合理利用科研经费,有利于资源的调配和利用,促进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取得更好的科研效益和成果。对于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科研经费管理混乱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间工作脱节以外,更重要的在于科研经费支出不规范、报销制度不健全。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要弥补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漏洞,改变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就必须更新观念,用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方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使科研工作能真正有所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

[2]王娅妮,王海鹰.科研经费背后有多少腐败.《半月谈》,2006.10.

第7篇

摘 要 科研经费是科研单位进行各种项目研究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事业发展的保证,因此必须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下面本文就对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科研经费管理 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科研项目的管理逐渐规范,狠抓科研经费管理,要求科研经费必须用在科研项目上,杜绝经费浪费。但是,受到传统管理习惯的影响,不少科研单位对经费的管理仍不够重视。为了保证科研经费的安全、合理、高效地使用,必须加强对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下面本文就对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对于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比较缺乏,因此其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只是依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但在科研经费报销中却存在一定违规现象:由于农业科研项目有时不容易得到正规发票,因此一些负责人就随意上报项目支出,套取现金;有的单位财务结算手续办理不及时,因此对项目经费的结算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造成经费的浪费等等[1]。

(二)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合理

通常在进行农业项目研究的时候,都是由课题负责人编制项目预算,但是负责人却很少具备财务知识,因此也就导致在进行预算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法制性。

(三)科研经费的规范化使用的宣传不够

在进行农业科研经费管理中,大部分单位只是在经费不合理使用之后,才对其进行一定的管理。但是事先却很少对其规范性使用进行宣传,因此在科研人员拿着那些不合理经费进行报销,财务人员拒绝的时候,只会导致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不和谐。

二、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措施

(一)对科研项目进行专户核算

对科研项目单独建立账目,设立专户进行核算的做法,可以有效地健全科研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也方便了对科研经费的专项管理。这样,以后在新的科研项目建立后,科研管理部门立即将合同和其他有关凭证资料一起交予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在获得这些资料后立即建立专项账户对科研经费的情况进行登记。并结合立项合同的要求,设置与合同内容相一致的会计明细科目,将各项收支准确、完整地记录在科目里[2]。为了使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的管理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科研部门要密切与财务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应将核算上所需的一些原始资料向科研部门说明,科研部门根据这些说明及时将有关人员或部门所发生的资金流转方面的原始数据提供给财务部门,为财务部门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和完整提供保障。

(二)确保科研项目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管理

科研单位要对项目经费的开支审批程序予以明确,并严格按照单位财务审批制度的规定对项目开支进行严格审查。若发现实行的财务审批制度对项目经费的开支不能达到审查的目的,要及时对财务制度的漏洞进行补充修订,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改进。要杜绝项目经费的开支完全由项目负责人一人全部负责审批的做法,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将经费的使用方和监督方分开,并明确双方的职责权限,提高经费支出的透明度,保证项目经费支出合理、规范、专款专用。可以在科研单位内部建立一个科研内审小组,来建立起一个科研经费的内部审批制度。小组成员可以由科研单位的领导、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共同兼任组成,共同对科研经费的预算、使用、调整和结余分配等各个环节的使用情况一一加以审核,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就对经费的使用进行层层把关。这种在接受政府审计之前,就先进行内部自我审计的做法,能够有效加强科研单位的自我监管能力。

(三)加强科研项目合同管理,为政府对项目经费的审计提供便利

政府部门的审计也是项目验收工作中的一部分,不仅要对会计核算的规范性进行核查,还要核查科研单位在科研及财务管理水平方面的能力,综合评估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不同于科研单位的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是按照项目合同中事先约定的内容逐条进行审计的,所以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要对科研项目中的重要合同管理重视起来。在项目合同书签订以后,科研管理部门就要及时将手中的合同书提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按照合同书中设置的项目和约定的内容做出一致的会计核算,确保项目经费的开支情况核算清晰,能够真实反映出项目的进展情况[3]。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科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对科研经费的开支不具有可预见性,往往不能按照事先对经费预算好的情况进行,而且,农业科研项目要的时间跨度也较长。这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部门需要定期整理项目经费的收支情况,并制作出报表提交给项目组和科研管理部门,两部门和财务部门一起根据合同书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及时对其中发现的不正常现象进行了解,并查明原因,责令整改。若经了解,发现经费支出和合同预算中的偏离现象是符合实际需要的,财务部门要及时向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对预算的调整进行说明,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提出保证[4]。

结语: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内容明确起来,对具体的工作程序进行规范,不仅有助于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提高经费开支的透明度,有助于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这也为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的铺垫。

参考文献:

[1]陈锐.浅析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现代商业.2010(1):149-150.

[2]王少杰.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探讨.理论界.2012(9):173-174.

[3]高新华.浅析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探讨.2012(3):39-40.

[4]刘麦英,赵竹明.加强农业科研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财务与金融.2011(5):65-67.

第8篇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研经费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的社会组织中,事业单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是以国家机关或者其他以国有资产承办的机构,承担着科教文卫等诸多方面社会服务的功能。其中,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实施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政策的支持下,政府财政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很大,社会对于科研成果的研究和产出重视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科研经费如何管理?或者说,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科研经费?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就涉及到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了。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对于经费的使用,或者说在财务管理方面,尽管也建立了相关的一些制度,形成了一些相对完整的财务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目前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资金使用方面。主要是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过于分散,重点不突出。一般项目获得的经费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许多可有可无的项目混杂其中。这样的一个后果就是往往有真正重要的大的科研项目的时机出现时,单位无法及时投入大量的经费支持,使结果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这种经费的分散使用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照顾到了大多数的项目,但忽视了重点突出,忽视了大型项目产生的巨大效益和影响力对科研事业的推动作用。

2、经费管理方面。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不能将经费专款专用,诸多单位的日常开销、福利报酬、接待费用等等都可以将本来作为专项资金划拨的经费挪作他用。在许多单位,以虚假发票等套取科研经费现象已经普遍存在,见怪不怪了。只要单位财务负责人、具体项目负责人同意,经费具体做什么,怎么做,无人过问,根本没有一套规范的制度来监管。近年来,有关部门查处的侵占、挪用科研经费的事例已经很多。这说明我们在科研经费使用的具体制度上、使用的监管措施上和最后的复核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3、与业务部门的联系方面。主要是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信息不对称,信息不通畅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没有业务部门的支持,财务部门是不可能详细把握资金的使用状态和程度,无法对经费进行整体的规划和筹措。一旦出现项目经费断档的情况,项目研究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对单位整体工作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也容易因此造成部门之间的隔阂。

4、人员方面。主要是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很多单位为了解决业务人员家属的工作,把财务、后勤等实际上专业性很强的部门当做了“养人”的地方,使很多非专业的人员进入了财务管理部门。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单纯地记账和现金往来等业务的情况下表现还不十分明显。在如今越来越现代化的管理工作中,对财务管理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不会使用现代化的专业软件、设备,就无法适应当前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所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将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

三、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建议

1、形成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改变目前财务管理状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说,必须从管理者到全体工作人员中形成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学习并使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对工作进行指导。在具体工作中,以现代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理念开展工作,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对现代化的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新要求。

2、建立现代化的财务沟通机制。与其他业务部门一起,总结过去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沟通机制,形成良好的财务关系和财务环境,从而推动业务部门的工作开展。还要注意与银行、税务、工商、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和财务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相关财务信息,从而协助单位主要管理者做好财务决策。

3、引进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设备。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引进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设备,彻底淘汰人工模式,大力推进电算化,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从硬件上,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相关的财务流程,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执行。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既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现代化工作理念、方法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也要在适当地时候,引进专业性的高水平财务管理人员。只有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还要实施财务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对于无法适应现代化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坚决予以调离甚至解聘,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工作时科研事业单位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处理不好,会极大的影响到科研工作的开展。没有资金的支持,任何的科研项目都不可能顺利的进行。目前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根本的原因是有关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们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缺乏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缺乏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专业性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更是单位全体成员的事,我们认为,只有提高所有人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才能使目前的状况有所改善。(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2009级学生)

参考文献:

[1] 王爱珍,冯玉玲.如何作好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J].财税与会计,2002(11)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财务活动也日趋多元化、精细化、复杂化。但陈旧的财务制度像一个无形的紧箍咒,始终制约着高校前进的步伐。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我们必须在坚持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管理。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最终实现体制与理念的双赢。本文就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所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并究其根源,寻求解决方法。

一、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基础工作薄弱,执行力度不到位

预算管理工作是以高校总体目标为前提,来确保完成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业务开展的重要手段,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是预算正确执行和具有约束力的前提保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在预算管理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1)财政部门要求部门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预算编制时间短、任务重,财务部门只是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预算编制大多数都采用“基数+增长”的预算法,即根据上一年的基数加本年增减因素来确定年度的支出预算规模。这种方法会造成预算和实际数发生很大差异,预算失去了原有的目的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就会使各部门故意扩大支出,以便在今后年度中获得较大的预算支出标准。

(2)已核定的项目预算在执行中弹性操作泛滥,执行力度不严格。由于在预算编制时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通盘考虑不够翔实,加之预算执行不认真、弹性较大,追加、调整、变更预算频繁的现象普遍存在,预算丧失宏观约束力,削弱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宏观性、约束性和效度性,预算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调控。

(3)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脱节。高校在预算编制时高度重视,并经过各部门提案、初审、汇总、校纪委和党委审定等程序;但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预算归预算,开支归开支,年终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对照预算执行结果与年初预算时,往往偏差很大,这使得预算失去了应有的约束性和严肃性。

(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支出不规范

在科技促进生产力的要求下,国家加大了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这些经费大多来源于财政部门、科技主管部门、高校隶属部门、教育部门等。由于投入部门呈多元化、多层次趋势,导致在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高校虽然对科研经费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但界定模糊,标准不一,没有统一规范,造成财会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中没有健全的制度可以参照,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不统一、不规范。

(2)在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上,主管科研的领导、科研管理部门、科研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立项轻管理。认为这些经费是科研小组争取来的,只要多出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行;如果原始凭证合法合规,并有校领导、部门领导签字,就可以在财务上报销。形成了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不必严格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思维模式。

(3)科研经费开支混乱,支出随意性较大,与科研课题无关的相关费用如:招待费、通讯费、汽油费、餐饮费、劳务费等支出占了一定的比例;存在以协作费、劳务费等虚假名义外拨科研经费等问题。

(4)在横向的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项目经费结余管理办法,结题不结账现象较为普遍。科研项目早已结题,可结余资金长期挂账或将结余开支用作项目以外的其他支出情况依旧屡见不鲜。

(5)科研资产综合管理不严谨。重科研经费申请,轻科研资产管理。这使得科研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6)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审计机制不完善,缺少对科研经费结题审计和效益分析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职能部门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过于松驰,为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留下隐患。

(三)杜绝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是建设现代化高校财务体系的实际需要

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于1998年1月1日颁布实施,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在这期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逐步推进,高校收费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教学设备全面实施政府采购,财政资金管理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编制部门预决算,使用绩效评价财政资金等一系列递进式改革,这些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高校的各项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的财经制度已远远滞后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单位体制改革的步伐,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高校财经发展的需要,难免会对新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和反映。因此对现行高校财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

(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明确分工、职责,管理水平丞待提高

高校的固定资产是国家的教育资源,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高校固定资产资金来源大多是国家财政、科研项目拨款等。固定资产的数量呈几何递进式高速发展,原有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高校在购置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过程中,由于思想保守、预见性不足,缺乏长远性和前瞻性。在可行性论证和决策上存在缺陷,有时以“急时急办、特事特办”为借口,投资盲目性较大,甚至发生购置的固定资产过了保质期,包装箱封条还未拆,这一荒唐现象。资金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2)高校各行政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许多办公设备、教学仪器设备不能在全校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机制,闲置资产未得到充分利用,甚至会出现几个部门购置相同的设备和设施。这样资金浪费,利用率不高,重复购置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部分已购设备、办公家具长期闲置存放在库房不用,时间一长,将会因缺乏相应的保养、维护或技术更新过快等而遭淘汰。

(3)学校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大多采用条块分割的模式,多个部门分头管理,管理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脱严重。

(4)高校资产重前期投入,轻长期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购置固定资产时缺乏精细、长久预测和预算能力,片面追求高配置,求贵不求实。产权关系不明晰,资产长期不按制度规定期盘点,固定资产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

(5)高校在校址变更或人员调动的过程中,由于对固定资产的账目只进行简单的合并或调整,并未及时地清理资产或变更登记,导致物跟人走,人走物丢,账物不符的严重局面。这样不但违背了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使资产难以实现有效共享,更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资产使用率低下。

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是财务机制良性发展的前提

(1)高校预算编制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内容要求比较具体。财务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对上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多与主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集思广义、采纳合理建议,逐项进行分析论证,与实际业务要求紧密结合,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2)学校的领导应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加大执行力度,并在执行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严肃性和规范性;年初各部门预算一旦确定下来,原则上不能随意更改和追加,特殊情况超出预算计划数所需经费应按照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审核、批准后再按规定执行。

(3)对预算实行长期、定期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将预算执行的情况与各部门负责人年度考核挂钩。对于经费预算执行较好的部门,相关责任人应按其正常经费结余给予鼓励和奖励;对于执行比较差的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应给予批评或做相应处罚,通过考核和奖惩结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做好高校预算管理工作。

(二)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机制,转变管理理念是健全科研财务管理的基础

(1)为能更好地开展高校科研工作,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和项目的实施办法,明确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报账手续等,以确保高校科研人员及财务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专款专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学校的领导、科研管理部门、科研项目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科研经费是国家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项目负责人的私有财产。科研经费的开支要严格按照科研项目合同对经费使用的具体规定和条块分类,各项支出应当符合项目合同的条款及相应的政策规定。与项目研究无关的支出坚决不予报销。

(3)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体制,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加强科研经费结题、结账管理工作,根据经费的来源及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及时处理结余资金,保证课题结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根本上解决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和结账不按时结题的问题。

(三)增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科学配置学校资源效能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支撑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保证高校各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事。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制定购进计划、收发领用规范、财产保管定期盘点制度,进一步明确产权,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按照数据库条形码固定资产管理的编码规则,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将固定资产分类管理。通过先进的条形码技术对固定资产实物从购置、领用、清理、盘点、借用归还、维修到报废做全过程监督和调控,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完成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变卖、调配使用、出租、评估、合作经营等日常管理工作。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本系统专家对国有资产的购置、投资进行论证,强化各部门对国有资产使用保养等的监督、检查职责,对教学科研的仪器、设备设施要统一配置,减少重复购置,实现资源共享,使高校的国有资产“财尽其力,物尽其效”;同时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也要进行定期清点、核实,严防国有资产流失,最大限度发挥高校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科学配置学校资源,促使国有资产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的良性循环利用轨道。

(四)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有力保障

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业务精湛的高素质财务队伍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财务工作的任务也日趋复杂,高校财务人员素质参次不齐与财务工作任务的繁杂性不相适应。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国家对高校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不断强化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加强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从高校战略高度驾驭财务操作水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加强各高校单位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其他高校财务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工作性质,了解各部门实际情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财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不断完善高校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实现从“财会电算化”向“财会信息化”的过度,建立一个良好的高校财务工作环境,为促进高校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一个紧迫和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秦燕娟,杜加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 湖南师大学学报

[2]徐红宇.高等教育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研究教育财会研究.2006(3)

[3]石依禾.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4)

第10篇

关键词: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军工科研项目是指国防科工局安排使用财政科研经费的国防科研项目,经费包括财政拨款和其它配套资金。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实质就是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保证军工科研项目研究顺利开展,意义重大。目前,相当部分军工科研单位在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严重影响科研项目的开展和结题验收。本文重点就如何规范军工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展开论述。

一、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军工科研单位多数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在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上,还存在如下不足:

(一)经费预算不合理。项目任务书由项目组技术人员编写,经费开支预算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项目执行时,经常出现项目费用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为了使经费开支与任务书保持一致性以利于顺利通过验收,财务人员只能在后期帐务处理上进行了项目间调账、串用、挪用、虚列支出等“技术处理”。

(二)经费使用监管缺失。事前未能对经费项目开支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事中不能严格划分各个科研项目之间的支出,存在不同研究项目之间混支、不能合理分摊间接费用的现象;事后缺乏对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计量、管理等情况;财务风险较高。

(三)忽视过程记录。项目组没有做好工时记录、物品领用登记等基础工作,造成财务部门难以合理分摊、归集费用。项目验收审计时,只能临时调账、核销经费,造成账目混乱。

(四)人为选择财务制度现象普遍。国防科研项目要求按照《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规定进行核算,而属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又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同一单位执行两套不同制度。

(五)在取得军工科研经费和享受研发税收优惠之间左右为难。军工科研经费执行的《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与税务机关对享受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口径不一致,使科研单位在财务核算上既要顾及项目的管理制度,又要顾及税务政策,往往出现账目混乱、科研经费核算不规范的情况。

二、加强军工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

军工科研单位实行预算拨款、决算核销的财务管理体制。针对上述问题,可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解决:

(一)构建良好财务平台,做好科研项目的事前控制工作。

1.加强学习,健全制度。军工科研单位应在《企业会计准则》、《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统帅下,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经营机制、管理要求、资金流动、人员配置等情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做好科研项目管理的事前控制提供政策保证。

2.专人负责,归口管理。为防止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人人参与、无人负责等局面,财务部门应指定人员对各个科研项目开支情况、资金使用程度进行归口管理、跟踪,为项目的及时有效管理提供保证。

3.提前介入,加强审核。在科研项目立项申报阶段,由有经验的财务人员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参与任务书中经费开支预算部分的编写。并组织相关部门做好项目预算的审核工作,杜绝预算编制的随意性,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加强培训、完善基础工作。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项目组人员的财务意识,做好项目的工时登记和原材料的领用登记,以便于合理分摊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做好基础工作。

(二)加强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监管,做好事中控制。

1.完善财务的建帐工作,保证科研项目单独建帐,单独管理。通过财务软件的辅助核算、建立三级辅助帐等方式,在帐务处理上实时保证科研项目独立成帐,专款专用,以利于项目管理和项目验收。

2.提高审核把关能力,保证项目开支合规合法。从发票审核入手,确认费用开支的真实性。根据任务书的开支预算,严格按计划列支,防止对科研经费的挤占挪用。对客观原因造成开支不符合计划预算的,应提请经费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再报销。

3.完善成本核算,合理分摊项目间接费用。财务部门应统一口径,做好科研项目与生产经营之间、各个科研项目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费用和成本划分,合理分摊间接费用。

4.定期考评,及时跟进项目开展。对各项目定期分析考评,将项目考评情况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帮助项目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的合理推进。

(三)加强项目形成资产的后续管理、注重项目的财务分析,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内部审计,完善项目的事后管理。

1.加强项目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管理。科研项目结题后,往往形成专利权、著作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财务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责,对无形资产进行备查登记;对无形资产产生的价值及时进行核算,防止无形资产发生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对科研资金的运转情况、科研经费的收入及支出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判断项目资金运转是否合理,收入及支出是否相匹配,项目经费支出结构、数额与预算是否相适应,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导以后工作。

3.做好科研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分析。从项目的经费投入大小、时间耗费长短、任务完成优劣、获得成果水平高低等诸因素着手,对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程度、科研人员的培养情况、科学技术新领域的开拓和学科的发展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确定本单位的研发优势,增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发挥内审作用,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的内部审计,完善项目财务管理。重视内部审计对项目执行情况的审计,发挥审计堵漏纠弊的作用,提升项目的运行质量,促进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制度建设更趋于规范和完善。

第11篇

关键词:科研纵向课题 经费预算科目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审计

中图分类号:F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235-02

随着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课题数量及经费类型也种类日益增多。如何使科研纵向课题经费预算与会计成本核算科目合理有效的结合,即做好科研经费的合理有效执行又在实际运作中符合《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成为在编制科研预算、执行科研预算、完成财务决算、达到项目验收审计合格的重要环节,给纵向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和核算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科研纵向课题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管理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弱化

近年来国家国力的提高,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日益加强。每年申报各类科研项目、项目立项、获批科研经费是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有创新、有热点、有前景成为申报项目的重要关注点,相应的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合理、执行中符合会计核算制度投入的精力和思考不足;在获得立项批复,得到经费后的项目执行过程中,经费执行的合理、符合会计核算科目的要求时常常遇到问题,出现项目预算没有列支的项目,在实际科研实验过程又必须开支,产生计划与保障、监督与控制脱节,降低了经费整体使用效益。

1.2 科研纵向课题执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足

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隧道视野”影响对科研经费全面管理的效率。在项目申报、立项中科研管理部门和课题组更关注的是课题选择、资源开发、项目设计,重视申报、立项的成功率,课题的技术质量;在经费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及核算人员并不了解项目申报的过程、课题技术指标,只能按部门从各自的角度来管理,只照财务政策规定的原则和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形成了:科研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靠核算人员进行整体理顺和协调力度不足。

1.3 科研纵向项目预算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难点

第一,科研纵向课题和经费预算,主要是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课题组人员根据科研实验条件资源的配置及课题需要,预测、估算的基础上编制,财务人员及核算人员并没有参与编制,使项目经费与会计核算科目从项目预算开始就存在差异;第二,科研工作存在着不确定性强,不能像其他工程和生产产品一样有规范遵照,能比较准确地预测进度和制定预算;第三,有些科研项目批复经费时,不会完全批复申报的预算经费,需要有自筹资金配套。

会计成本核算:经费到位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和核算人员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对每一笔发生费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进行审核,在满足会计科目要求的情况下与科研项目预算相符的达到执行项目预算的目的。

科研纵向课题在运作管理过程中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决算、审计验收、申报成果、专利等环节。在预算环节,课题组科研人员按照预算科目体系申报经费支出项目;在预算执行环节,财务人员使用的是《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在财务决算环节,财务核算人员与课题组科研人员协同从《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中按照科研预算体系将支出成本分类;在审计环节,审计人员为了弄清楚科研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详细内容及符合法律法规性,掌握科研预算、决算与实际支出的差异,就要在科研预算科目体系与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之间困惑地反复切换。

2 改进科研纵向课题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科目管理与协调措施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是从项目立项、项目执行到项目结题、验收全过程的管理。项目申报时按照相应的项目经费申报政策指导制定项目预算;再根据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准则与项目批准计划书监督科研项目的经费执行过程;在项目验收结题时对项目经费进行合理规范的处理。

2.1 创新科研管理体系,加强科研纵向课题管理

针对科研项目多,纵向科研经费来源不一,预算科目不同的特点,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协同项目课题组及核算人员共同组成纵向课题经费管理架构体系,从项目申报、立项源头开始,编制既符合科研项目预算要求,又不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合理可行的预算。

2.2 规范项目预算的编制

科学的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构成科研纵向课题经费管理体系的基础。为了充分解决科研项目技术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相对脱节的问题,在项目立项时就加强项目经费预算的管理,使经费预算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科研管理部门在指导项目组科研人员填报项目申请、将立项思路表达出来的同时编写科研预算科目过程中能有财务或核算人员参与一起制定。首先科研项目课题组成员从专业技术角度上建立科研项目的任务及目标,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设置环境假设,确定限制因素,协调限制因素,最后产生项目的基本预算;其次财务部门或核算人员根据国家的财务相关法律、法规,从财务管理制度的角度为项目基本预算提出指导和修改建议,特别是项目预算支出中的支出类别及额度的合理控制。在考虑到项目研发不确定性、专业性留有适当的调整和追加范围。

2.3 科研纵向课题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科目管理体系的具体比较探索协调办法

(1)科研纵向项目预算科目。

目前在研发中的纵项科研项目可以分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973、863)及科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院所技术开发项目;重点新产品项目;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技术攻关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军品配套项目;省部产学研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等仅项目分类就多达十多种,经费来源也各不相同。在做项目预算时的要求也有区别,那么如何掌握好政策法规,合理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就愈发显得重要。

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科目规定支出预算十二个科目,名称及反映内容为: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交流与合作、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其他等。

(2)会计核算科目。

国家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科目进行了规范,对科研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科目还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承担国家项目的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级次或管理模式不同,执行的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也就会与科研项目预算科目产生差异,在项目执行、项目财务决算、项目验收和审计过程中就要反复进行不同科目的切换。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科目,按会计准则规定:基本工资、补助工资、材料费、水电燃料费、设备购置费、差旅费、修缮费、养老保险、业务招待费、其他业务费、劳保用品等。

(3)比较与协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科研纵向课题国家项目的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名称及其所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某些对应关系:①国家项目预算科目的名称与会计核算科目完全相符(相同关系)差旅费、材料费;②名称不同内容相符(基本相符)燃料动力费;③一个会计核算科目对应多个预算科目:设备购置费对应设备费、设备管理使用费、租赁费、修缮费;其他业务费对应劳务费、研究生培养费、国际交流与合作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

可见,在科研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之间既有相同可以完全对应的科目,又有基本相同,名称有别,内容基本一致的科目以及包含多项目的科目。在执行科研项目预算过程中有效地区分好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合理地将会计核算科目中的“其他业务费”项拆分合理,对应上科研预算科目的要求,才能在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验收中顺利通过。尽可能地减少审计师审计过程中的困惑切换。

(4)发挥三级核算会计优势,合理设置科研项目执行科目。

针对科研项目预算科目体系与会计核算科目体系的区别,结合各类纵向科研项目预算科目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科研成本核算科目,每月根据会计核算科目总账,统计汇总编制符合科研预算科目的要求的专题成本帐,跟踪科研预算执行进度,根据经费执行进度情况,提醒科研人员在下一步科研预算执行过程中经费支出的针对方向,做到科研预算执行进度与科研项目试验进度保持一定的同步,使的科研预算科目有效地与会计核算科目相结合。尽可能地提高预算管理有效性和科研效率,特别是在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及中期审计检查过程中极大地方便了按照科研预算科目进行经费支出的统计,提高了科研效率和财务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5)借助现代科技,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为科研预算执行服务。

在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人类迈入了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以软件、硬件、网络、通信、多媒体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管理、生活的各个领域,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与科研预算科目、会计核算科目有效结合,共建一个高效平台使得两种核算科目得到相符、相容,实现既满足科研项目预算执行的要求,又符合会计核算科目、会计制度的法规、制度实现双赢是势在必行的发展道路。

3 结论

(1)科研纵向课题课题种类多,渠道多、经费类型多,科研预算科目各不同,在执行预算中如何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科目有效衔接存在差异。

(2)合理认识差异,掌握国家科研纵向课题经费预算支出规则,运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法律法规,探寻有效解决途径,减少项目计划执行、中期检查、审计、财务决算的困惑。

(3)发挥三级核算优势,建立科研纵向课题经费预算支出与会计核算科目有效结合平台实现科研项目经费执行与科研开发进度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蔡斯.运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12篇

一、医院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不到位

对科研项目的管理通常是由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完成,工作各有侧重,并相互支持配合。课题组主责立项和研发工作,科研管理部门主责课题申报、中期审核、结题评估等组织工作,财务部门主责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实际工作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着更重视课题立项和研发成果,对经费的管理还停留在按财务规定进行账面收支。财务部门只是单纯的记账,缺乏对科研项目运行的了解,虽然能保证经费的使用符合财务规定,但却不知道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更无法控制经费的使用进度。在经费预算编制、成果效益分析等环节,财务管理更是空白。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没有做到全过程管理。

2.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

医院科研工作多实行项目负责制,经费的预算编制主要由课题组完成,课题组成员多为医学研究人员和医学技术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及财务规章制度缺乏了解,不能对经费做详尽的分析和精确计算,多是以申报课题为目的,编制经费预算时,常会出现:①预算缺项,通常只对课题需要的设备、材料、试剂等有形的物资购置,以及会议、论文等常规费用做出估算,而对固定资产折旧,公用水电等一些间接费用却少有考虑;②重复预算,对医院整体设备资源不了解或为使用方便,重复购置设备,造成设备资源与科研经费的浪费;③放大预算,为回避一些支出项,有意放大设备和材料等的费用。这些都给预算的执行带来困难,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与预算编制出入较大,失去了预算对经费使用的约束作用。

3.科研经费会计核算不够细化

2012年的新《医院会计准则》对医院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科目作出统一规定,把科研经费按类别分为:材料费、设备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燃料动力费、会议费、劳务费、差旅费、专家咨询费、出版费以及相关后续支出等科目。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医院没有或不完全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分类。对科研成本的核算,往往只注意到科研项目发生的直接费用,忽略了与项目相关的间接费用。如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水电气等公用资源的摊销,人员费用的支出等,在科研经费的核算中几乎没有体现,这些费用通常被混计到了医院的医疗支出。造成了医疗业务成本增大,科研经费则有大量余额挂账。另外在科研经费预算和决算两个阶段,也不能做到比较全面的成本核算。经费预算对间接成本的产生考虑不足,经费决算缺少对不合理经费及经费投入产出比率做出分析。

4.科研项目相关部门沟通不够

科研经费管理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科研课题相关各方信息不对称。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关注点有所不同,课题组只关注经费的使用,不考虑使用的是否合理合规。科研管理部门重视的是项目申请,对经费的使用关心较少。财务部门只有在科研经费到账后才对课题有所了解,并只注重科研经费使用在财务层面的合理合规。由于三方疏于沟通,工作中经常出现,部门间课题编号及名称不统一,经费渠道记录不一致,导致记账科目混淆,调账频繁;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监控力度不够,致使经费使用随意性大,导致不合理使用经费增加,经费支出超标或结余过多。

二、医院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思考与建议

1.健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的财经法律意识,建立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套取、挪用科研经费等违纪行为。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审批权限,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和报销,对科研项目中的劳务费规定上限。建立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制度,对科研经费实行单独建账,统一核算,分类管理。建立科研经费使用审计制度。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上,做到以项目为对象进行全额预算、过程控制、成本核算,严格把握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2.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加强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的作用。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要在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共同参与下完成,这样才能使经费预算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财务管理规定,保证经费预算的可操作性。科研经费预算应在财务部门备案。在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对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做充分研究,既要保证科研经费报销票据的真实性,也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的监督职能。财务部门还应定期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反馈给课题组和科研管理部门。对预算执行中需要调整的费用由三方共同协商确定。

3.加强科研经费会计核算

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作与信息沟通,保证会计核算基础信息的准确。按照《医院会计准则》要求设置会计核算科目,并根据医院科研工作及具体科研项目需求,设置二级科目。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对纵向经费、横向经费、配套经费等进行分别管理。会计核算应统一数据归集口径,并要明细到具体科研支出项目。对科研成本的核算,应做到全成本核算。科研和医疗、科研项目之间共用的资源,可以分摊形式核算成本,使用公共实验室和设备,可按租赁形式核算成本。核算条件受限单位,也应尽可能的细分成本。

4.搭建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