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一年级数学

高中一年级数学

时间:2023-06-02 09:19: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一年级数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一年级数学

第1篇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别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再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学生依赖于套用教师提供的题型“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思想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学生是大错特错的。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就会后悔莫及。

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数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

三、 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

(1)制定计划。从而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第2篇

……

“嗯,我也知道,你既不是为了陪我,也不是为了让我更好的入眠。”

——夜,你跟若冰一样冷么?

就这样子,心情抑郁的我为了避免精神分裂出了家门,那个时候是二十点还多了几分,小小的城市里,夜晚,人还是零星散散——当然,除了市中心。我嘴里念念有词,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在广场下的超市里换了一瓶深黑的可乐和一瓶透明的农夫山泉,走出来的时候,对眼前的那个阶梯一点也没在意…… 凛冽的风就这样吹着,把路人的头发都给吹乱,此时已是寒秋。零六年的九月份是离开的时段,有个痴呆的小学毕业生哭了很久,似乎更多的时候只是为了毕业相片上的某个人。夜告诉我说,他每天就拿着笔在纸上不停地摹画,同时摆着的还有毕业相片,每次画了又擦,擦了又画,直到精疲力尽,脸上显露深度绝望为止。夜说:“月看到的永远只有一个影子,他不是在画毕业照片。而且,他在晚上二十点左右会出去到广场下的超市里,像个孩子一样对着好吃的食物流口水,然后高兴地走出来回家,他也总是要经过一段阶梯,有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会拿出没有响铃的手机接电话,先是低着头,然后偷偷地将脸转过,最后,很不自在的继续回家。我经常听月说起,她觉得很奇怪,问我知道原因否,可你知道的,我反应很迟钝的,所以,总是会惹到她生气。不了了之是常事,可月还经常问起,唉,这个小学生太执着了。”

“嗯,你知道他后来如何了吗?”

“这个,枫说,他后来上了中学,爱上了诗,可是他总只是写,写得只有班主任愿意去看,因为别人不愿意看,有的说,看不懂;有的说,消极。到初三快结束的时候,有几次大考,有一天夜里,他跑到枫那里边说边哭,出现了两个名字,听风讲这个初中生是在自责,最后是崩溃了,觉得,心开始冷了起来……”

第二次毕业后,堕落的初中生偶尔会流泪,却没有哭声,而且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考试与学习,自学完了高中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升入高中后,不愿意多说话,更多的时间就是埋头做题目,而且多数也是在做数学题,好像在逃避些什么,又好像在将自己麻痹——是在强迫遗忘么?——嗯,这个问题太过逻辑化,我解不出来。——还有,我不知道他后来如何了,嗯,那个阶梯到底有多少个台阶呀?!

我喝着可乐从市政府绕了一圈,在平台上看到我的那所高中,有几个人背着书包从旁边的饭馆出来。在街上向着以前读了九年书的学校走去,被突然多起来的人流吓了一吓,我忘了,他们还需要上晚自习的。看到校门口的时候,大树倚着一个疯子老奶奶对着最后出来的一对女学生喊了些什么,她们似乎做了一刹的回应,我不知道是什么,只是不停地回头,想看看那个疯子老奶奶脏黑的脸具体的样子,似乎最终是看到了,不过,过完那场夜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继续走下去还看到了一个疯子老爷爷,已没多大兴趣,便直直的向学校的后操场走去,路上碰上了久违的桂花树,然后,又被在操场里吵闹的学生吓到了,又想起操场是连着女学生的宿舍的,所以很快就静了下来,等她们闹完了,都进了宿舍,我拿出手机放着歌曲,独自一个人在没有月的夜晚来回走着,手里只剩下透明的矿泉水喝着,走累了后,在地上找了块稍干的地方坐着——不知道为什么,周围是湿的,也许是在某个时间段下了雨。……

手机放完“枫”后,我才起身回家,夜里的心冷冷的,想起写作业,又止住了,睡了……

——“夜,我的英语复习又泡汤了。”

第3篇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 数学课堂; 有效

问题的提出:

尝试教学法,是我国邱学华专家根据学生认知过程和小学数学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教学操作模式主要有七步: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再次尝试练习。学习了邱学华老师提出的尝试教学理论,对我的启发与感悟很大。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教学模式为同样对高中数学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提供了能够参照遵循的程序,但以上7步基本操作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我想,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尝试教学理论,具体运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哪些呢?下面结合运用“尝试教学法”所上的几节研究课,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尝试操作前要有知识和技能的铺垫

这里讲的知识和技能的铺垫,主要是指教师在让学生尝试操作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倘若学生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补上,否则尝试教学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根据我们高中数学课程的安排,《8.1(1)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是高中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八章《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中的学习内容。按现行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本章内容是在初中学习了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等基础之上的后继学习.但与初中有所不同的是,初中教材对向量的学习是以“形”为主,主要从“形”的角度展开,而本章内容则主要是以“数”为主,从“数”的角度进行论述.当然,由于向量本身所具有的数形结合的特点,本章教材在以“数”为主旨处理教学内容的同时并没有弱化向量的“形”的方面的特征,而是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依赖、互为补充。

本课的前一课是复习向量基本概念及其运算。教师主要通过讲授法告知学生用几何的方法来研究向量和进行向量的运算,本节课开始我们在直角坐标中来研究向量及其运算的问题等。通过教师的讲授,以及学生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用几何的方法来研究向量和进行向量的运算等技能。如果在这节课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还不能正确的向量的坐标表示,那么在后面的课上要让学生掌握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以及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等内容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学习向量的正交分解时,我们教师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向与x轴和y轴正方向分别相同的的两个单位向量叫做基本单位向量,分别记为i〖TX〗,j〖TX〗,如图,称以原点O为起点的向量为位置向量,如下图左,OA〖TX〗即为一个位置向量.

〖TPCH1.TIF,+33mm。75mm,BP#〗

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必须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铺垫,否则凭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很难自己建构知识体系,所以必须要老师做适当的引导。

因而我们可以先提出问题:对于任一位置向量OA〖TX〗,我们能用基本单位向量i〖TX〗,j〖TX〗来表示它吗?

如上图右,设如果点A的坐标为(x,y),它在小x轴,y轴上的投影分别为M,N,那么向量OA〖TX〗能用向量OM〖TX〗与ON〖TX〗来表示吗?

学生思考并依次回答问题

1.依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OA〖TX〗=OM〖TX〗+ON〖TX〗,

2. OM〖TX〗与ON〖TX〗能用基本单位向量i〖TX〗,j〖TX〗来表示吗?

3.依向量与实数相乘的几何意义可得OM〖TX〗=xi〖TX〗,ON〖TX〗=yj〖TX〗,

于是可得:

OA〖TX〗=OM〖TX〗+ON〖TX〗=xj〖TX〗+yj〖TX〗

本节内容课本上的处理方法是基本单位向量i〖TX〗,j〖TX〗,及一些相关的基础性的概念必须先引入,进行必要的铺垫之后,再由学生尝试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通过任意向量都可以正交分解为基本单位向量i〖TX〗,j〖TX〗的线性组合,在向量的正交分解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向量的坐标表示形式,并依据向量的正交分解的本质得到向量坐标形式下的运算法则.

让学生在教师只讲了概念的前提下进行尝试性的练习,使他们有感性认识,这些都是知识的准备阶段。“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起来的,尝试教学的奥秘就在于用“七分熟”的旧知识来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

显然,高中数学课堂上,在学生尝试训练前,教师必须为学生铺好路,搭好桥,并注意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学生的尝试解题训练才会是有效的,否则学生的解题训练将会是无效的。

2尝试操作时要允许学生犯错

这里讲的允许学生犯错,主要是指当学生在尝试操作时,难免会有一些人犯这样或那样的差错,此时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不是当学生在操作时出现了差错,就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责骂学生。

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材《向量的数量积(2) 》习题课中有一个题目为:

如(1)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中,BC〖TX〗=a〖TX〗,AC〖TX〗=b〖TX〗,AB〖TX〗=c〖TX〗,求a〖TX〗・b〖TX〗+b〖TX〗・c〖TX〗+c〖TX〗・a〖TX〗的值

本题的解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学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解:a〖TX〗・b〖TX〗+b〖TX〗・c〖TX〗+c〖TX〗・a〖TX〗=1×1×〖SX(〗1〖〗2〖SX)〗+1×1×〖SX(〗1〖〗2〖SX)〗+1×1×〖SX(〗1〖〗2〖SX)〗=〖SX(〗3〖〗2〖SX)〗

正确解答应该是这样的:

解:(a〖TX〗+b〖TX〗+c〖TX〗)2=0,

2a〖TX〗・b〖TX〗+2b〖TX〗・c〖TX〗+2c〖TX〗・a+a〖TX〗2+b〖TX〗2+c〖TX〗2=0

2a〖TX〗・b〖TX〗+2b〖TX〗・c〖TX〗+2c〖TX〗・a+12+12+12=0

a〖TX〗・b〖TX〗+b〖TX〗・c〖TX〗+c〖TX〗・a〖TX〗=-〖SX(〗3〖〗2〖SX)〗。

〖TPCH2.TIF,+37mm。30mm,Y#〗

又如(2)已知a〖TX〗+b〖TX〗+c〖TX〗=0〖TX〗,且|a〖TX〗|=4,|b〖TX〗|=3,|c〖TX〗|=5

求a〖TX〗・b〖TX〗+b〖TX〗・c〖TX〗+c〖TX〗・a〖TX〗。

本题的解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学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解:a〖TX〗・b〖TX〗+b〖TX〗・c〖TX〗+c〖TX〗・a〖TX〗=3×4×0+3×5×〖SX(〗3〖〗5〖SX)〗+4×5×〖SX(〗4〖〗5〖SX)〗=25

正确解答应该是这样的:解:(a〖TX〗+b〖TX〗+c〖TX〗)2=0,

2a〖TX〗・b〖TX〗+2b〖TX〗・c〖TX〗+2c〖TX〗・a〖TX〗+a〖TX〗2+b〖TX〗2+c〖TX〗2=0

2a〖TX〗・b〖TX〗+2b〖TX〗・c〖TX〗+2c〖TX〗・a〖TX〗+32+42+52=0

于是得:a〖TX〗・b〖TX〗+b〖TX〗・c〖TX〗+c〖TX〗・a〖TX〗=-25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前一课我们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铺垫,但是让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喜欢用直接法做,但是实际情况用直接法做,因为学生没有注意正确表示向量夹角,往往会出现符号判断错误的问题,尽管做了很多练习,但是有些学生还是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此时我们老师没有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批评或指责,而是继续鼓励、引导他们用正确的运用间接法两边平方处理,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实践证明反复几次以后,从学生当时作业情况来看,班上大部分人后来都能正确的完成这一类题目。

“改革教学方法是二期课改的重要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不再是知识灌输者,而应该是学习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体验者;精心组织,让学生成为探索者;巧妙设计,让学生成为创新者。”

可见,当学生在尝试操作时,如果因犯一点小错,教师立马瞪眼珠、板面孔,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被泼上了冷水而偃旗息鼓,那么,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也就很难再进行下去。

学生学习的过程的情感体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3尝试练习中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

这里讲的要有一双慧眼,主要是指教师在让学生尝试操作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共性问题;二是个性问题。通过问题的发现,为后面学生的讨论学习――教师的讲解分析打下基础。

《2.2(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高中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二章《不等式》中的学习内容。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高中阶段解不等式的核心。它既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又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运用与巩固。掌握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化归的数学思想,从而最终形成利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图像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反映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其中并蕴含了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发现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掌握得并不怎么好。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们对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这块重要知识,掌握得远远不够,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是我从学生的作业中摘抄得几种非常典型的错误。

实例1、(x+1)(2-x)

错解:因为方程(x+1)(2-x)=0的两根为x1=1,x2=2,

所以不等式(x+1)(2-x)

错因:忽略(a0)时即方程ax2+bx+c=0有不同两根x1,x2的情况下,不等式的解集是在两根之内即(x1,x2)。尽管教师们一再强调在(a

实例2:4x2-4x+1>0

错解一:原不等式可化为:(2x-1)2>0,所以2x>1,解得x>〖SX(〗1〖〗2〖SX)〗

错解二:原不等式可化为:(2x-1)2>0,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R。

错因:初中基础没有过关,错解一将a2>0与a>0等同起来,误以为两者是等价的,事实上a2>0是a>0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错误二是中学阶段学生们常犯的一种概念性的错误,将正数与非负数概念模糊,误认为a2>0是恒成立的,却忽略了a=0时的特殊情况。

由以上几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错误解法,我想,归根结底是学生们没有很好地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二次不等式所带来的后果。若是同学们能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新授课时,能好好地掌握用图像法来解二次不等式,而且有一解二次不等式就画图的习惯,哪怕是画出相应二次函数的草图,上述几种问题就会避免。

因此,我觉得,高中的学生要解好一元二次不等式,初学者必定要用图像法来解,而且必须得切切实实掌握好四看,一看开口,二看判别式,三看根,四看图,最后写解集。事实上这也是重点让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并由此归纳出图像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题的基本步骤:求根――画图――找解三步曲。当然在非常熟悉的情况下,学生可省略第二步,但也应做到“成图在胸”。教学中我们要防止单一地教给学生去背口诀“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这一“教条”,而学生却未能真正理解口诀的意义,最终导致思维疆化而出现各种错误。

4尝试学习后要回顾和总结

这里讲的回顾和总结,主要是指教师让学生尝试操作后,班上部分学生他们的操作姿势、动作已经规范到位了,或者他们的尝试已经正确了;可能还有一些学生他们的尝试操作是错误的。此时,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及时组织讨论,学生对在哪里?错又错在哪里?教师通过对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此时知识的回顾、讲解以及总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犯错情况或者出现问题的情况,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分析和总结,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学方法总是和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教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劳技课堂上是否要用“尝试教学法”,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研究好课的类型,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教师自身条件等情况,灵活加以运用。而且在运用此方法时,我们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上四方面的要求,如果运用不当,或做得不好,就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制订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努力做好课改实验工作。

我校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和汕头市《普通高中一年级课程开设指导方案》,按照汕头市教育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积极稳妥、合理有序、逐步推进的原则,并结合我校高中生员、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新课标的学习、研讨和实践。

1、参加培训,积极研讨,更新观念面对势在必行的新课改问题,关键是教师要真正更新观念。因此,开展高中新课改实验工作,首先必须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加强学习,认真理解新课标,彻底转变教育理念。使教师领会新课标的思想,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其次是让教师在各种培训和自身的学科教学实践中体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从而能够更新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主动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成立领导小组,初步形成方案我校在校长领导下,班子成员高度重视课改工作,加强管理,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各部门分工落实,明确责任,积极配合,推进课改工作。

3、落实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研究。教学管理过程实行学段制与“模块”这一课程核心概念相联系。学科内容划为模块,每门学科每周4学时,一个学段36学时完成一个模块的内容。每学年共4个学段,三年共12个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新课,1周复习考试。

二、积极稳妥搞好常规教学工作

首先,严格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1)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教导处一如既往做到把好“二关”:一是把好教学环节关,要求全体教师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提出“四要度”,即导入新课要有强度;讲授新知识要有参与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体性;巩固练习要多角度;课堂总结要高浓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向45分钟要质量。认真按时按质批改作业,做好培优转差工作;教导处通过开展作业、教案大检查,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领导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分头深入课堂听课,并认真评课,及时评议、总结了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集思广益,共同提高了课堂效益。通过作业布置,批改情况的反馈材料,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把好了教学环节关。二是把好测验考试关。高一按照新课标要求实行期中考核、期末考核;高二、高三实行阶段考,教导处制定严密的方案,交叉监考、交叉评卷、登分,写出成绩分析,认真总结,使每次考试都能真实反映出教学实绩。特别是高三级的各班科任老师,既上好课,又出好卷、评好卷,使每次考试都确保了质量。

(2)班任要求全天坐班,认真做好早读、午习、课间操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工作;每位科任每周要求两天到校值日坐班,科任能够积极配合班任、领导做好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每天下午放学后到校务处向值日领导汇报当天值日情况,保证了管理质量。

其次,配合校长室强化教师管理。教师是传承人类文明之火的传教士,文明之火必须在教师手中永放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并用自己学习的精神影响和鼓舞学生,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本学期教导处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强化教师管理方面做了以下工作,效果很好。

(1)教师基本能做到“三勤”:勤读书,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学习更多的知识,跟踪他们所教学科知识的最新进展,认真学习“新课标”;学习教学管理,了解教改动向,掌握教改信息;勤思考,去伪求真,去粗存精,探索规律;勤总结,日积月累,由量到质,认真总结自己和他人的成功经验。通过这样做,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学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教师对学生能做到关心、关注、关爱,确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心理、家庭以及各方面的需求,裨使学生能打心眼里希望用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关怀。

(3)举办职业道德教育系列活动,使教师树立安教、乐教、善教思想,形成“勤、严、细、实、全”的良好教风。实行“三定”(即定编、定员、定工作量)和“三制”(即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激励教师“创优争先”。提高教师心理和身体素质,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和心理教育理论。从而使整支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

(4)积极做好青年骨干力量的培养工作。学校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鼓励青年教师终身学习,多做贡献。此外还发动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经验文章和教学设计,每位教师上缴“最佳一节课”教案及论文,并总结评比,从中挑选优秀论文和教案作为学习的典范,重视总结推广教师自身的经验。同时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函授、自学考试,接受继续教育。

三、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

(1)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争取多让老师走出去,开拓视野,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校各科组都有老师往市、区其它学校参加听评课活动及参加市、区学科会议,人次达155之多,这些教学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有了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2)各教研组,都能拟订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积极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的教研教学活动及各级各科的竞赛活动。本学期各教研组举行公开课节数:语文组3个,英语组3个,数学组3个,物理组3个,生化组2个,政史地组3个,图音体组1个。各教研组开展的竞赛活动有:语文组读书月征文活动,高二级数学竞赛(第14周),高二级英语综合知识竞赛(第14周)高中生作文竞赛(第16周),高二级生物化学综合知识竞赛(16周),物理学科动手动脑竞赛活动(第17周),效果显著。

(3)认真搞好理化实验室建设,本学期各级理化的实验课都能全面进行分组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继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健全美术兴趣组和音乐兴趣组的活动制度,本学期成立高一化学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各兴趣小组能定期安排组织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四、加大力度抓好中、高考备考工作:

(一)坚持抓早、抓细、抓落实

1、早补课从7月底开始,我校高、初三毕业班就按照上级的部署开始补课。每周上6天课,每天6节课,每周共计36课时。从新学期第一周开始,就一直坚持星期六补课,以时间和汗水换取效益。高三级在去年“夯实四科,突出选科”的基础上,提出“以综合科作为新的分数增长点”的口号,星期六补课每两周综合科测试一次,各科的客观题由原来的6小题增至9小题,每小题为2分,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训练题量,以考促练,以练来夯实基础。并要求教师做到逐次分析,查漏补缺,以求提高。

2、早摸底暑假补课结束后,我校就对高、初三毕业班进行统一摸底考试。本次考试,按高、中考的题型、题量、难易度、区分度命题,考试后综合排名,排出前100名学生,为以后挑选重点学生对象做好准备。以后每隔一个月将进行一次综合性统测,并及时认真分析对照,肯定成绩,查找薄弱环节及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往往使部分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至于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的人乐于学习和工作,并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地和建设性地发挥其智慧和能力,能面对现实,把握现实,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高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学校能积极发挥政教处、团委会、教导处、学生会、班主任以及黑板报、广播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先进的心理学成果,指导学生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安排复习;提高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考试的临场习惯,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正常的水平;能教育学生“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的得失成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战。抓教学、抓备考,不能放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之中能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保证以高昂的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力图让学生们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

(三)掌握好上新课及复习旧知识的关系,精心设计好复习程序高三这个学年,语文、英语、政治要授完新课,让学生顺利通过会考关。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各选科仍有讲授新课的任务;初三级仍有繁重的新课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应认真学习“大纲”、“考纲”及高、中考试题,关注高、中考新动向,做到心中有数,方向明确。第一学期末认真组织好区性统考,并做好了质量分析工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在备考中具体从两方面着手:

1.重视做好上学期“二个阶段”、全学年“三个小冲刺”和“四个加强点”的工作。

(1)“二个阶段”(上学期1—14周,15周—期末):由于存在条件限制,各科授新课进度比较慢而且也不平衡,到上学期第13周(除语文科尚欠第6册外)各科大致完成教学任务,第14周举行阶段考试,检查此前备考工作效果。15周起至20周星期六下午,安排各科测试,每个下午一个学科,五个下午完成一个周期的测试,要求科任评卷后用2—3课时进行评讲,让学生把应掌握的知识点落到实处。其中第18周举行语、数、英、政四科毕业考试,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情况做一次检测。

(2)“三个小冲刺”:以“上学期期末考”、下学期“一模”、“二模”为分界,在学生中掀起三个小冲刺,要求学生从自身的成绩出发,确定每一个小冲刺的奋斗目标,力争每次考试得分率提高5%—10%,围绕着目标努力学习,以期达到甚至超额。

(3)“四个加强点”:

①加强早读、午习、夜自修的管理,使学生既科学合理又充分利用时间。

②发扬和加强团队精神,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要求高三教师多与各科组的老师交流,多阅览相关资料、上网并结合高考动态和学科特点,备好复习课,写好教案,使每节课内容充实,弹无虚发,有的放矢,提高45分钟的教学效益。力争高考实现大冲刺大飞越。

③始终坚持加强教研考研力度,因材施教,培优扶差,均衡发展。要求高三级教师密切注视新课标与高考命题动向的关系,习题及时渗透新信息。从下学期开始加大“推进中层,提高上层,扶持临界生”的分类辅导力度,争取提高“含金量”和全面丰收。

④加强后勤服务前勤的工作,多关心师生生活,制订高考奖励方案。

2.搞好三轮复习,狠抓四个环节,夺取高考新胜利。备考各主要时段安排初定为:

(1)第二学期3月中旬前完成第一轮复习,迎战3月份汕头市一模。

(2)3月下旬至4月底,完成第二轮复习,迎战4月底或5月初汕头市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