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19: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云雀的心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致人类的一封信
青岛新世纪学校四年级六班
李宜蓉
亲爱的人类:
你们好!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小云雀,一只生活在一片大森林中的小云雀哦。几天前,妈咪带我飞出森林到外面去看看,看到的景象,让我萌发出一个念头,于是给你们写一封信。
我们飞呀飞,来到了一片沙漠上空,低头向下望去,地上的黄沙被狂风刮起,漫天飞舞,迷得我们眼睛都睁不开,妈咪告诉我,这里原先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但后来由于人类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没有森林的保护,水土流失加剧严重,渐渐地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沙漠。
我们越过高山,来到了大河的上空,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恶毒的向河两旁的堤坝扑来。堤坝被冲垮了,村庄被淹没了……。妈咪说,这是因为河流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一到汛期,这里就会泛滥成灾。
我们居住的那片森林冬暖夏凉,森林俨然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夏天树木枝叶繁茂,可以阻挡阳光的照射,林中的热量不容易散失,由此就暖和些。
森林还是一座天然水库,森林的树冠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苔藓和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雨水,剩下的雨水渗入土壤,被储存了起来,所以森林是一座大水库。
森林也是个天然氧吧。在夜晚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白天放出氧气,净化空气。
森林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能保护好森林,这样才会给你们做出更大贡献!希望你们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此致
人类的朋友:小云雀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做事全凭兴趣,自主阅读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阅读的水到渠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然融入到阅读活动中来。其中让阅读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使阅读配合课堂内容承上启下,进行巧妙过渡,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注重词句训练,带动阅读活动
字组成句,句连成段,段形成文。从这样的逻辑来看,便蕴含了强烈的承上启下思想。字句的理解是理解课文的钥匙,教师可以借助于让学生对字句进行理解,进而过渡到对整篇文章的阅读活动中来,也使学生能从深层次上去感悟课文。比如,在对《草原》这一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文章重点描写的是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的快乐心情。教师可以选择以读代讲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进行课文的范读,并让学生思考文章中描写草原景色的特点的词句有那些,同时做好标记。教师的深情朗诵,再现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深深地打动着学生的心。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学生迅速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一系列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并且也找到了“是……也是……”、“既……又……”、“连……都……”等的句子。如此,学生便迅速且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美丽风光,对草原的美好风景不禁产生向往之情,此时教师在顺水推舟,引导学生齐读并思考课文其他问题,学生因受到之前教师深情朗读及对草原美好景色的向往的影响,朗读的起来兴致勃勃,深情而动人。如此巧妙的过渡引读,感知文本,如此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字句的理解与感悟,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全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与思想感情,并且起到了顺理成章带动阅读的目的。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二、掌握阅读方法,承接阅读内容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可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来,让阅读衔接更加自如,阅读活动更加高效。培根说:“有的书只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道其中的大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在语文课文中,编撰人员为大家编排精读与略读这两大类的文章内容。所谓的略读就是对课文加以粗略的、迅速的浏览,包括了文体、作者与说明等。略读文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总体了解课文,了解课文中的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但是精读则要求小学生对全文进行深入研究。在精读的时候应该注重语境的结合,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从深层次上理解课文的含义。其中精读的方法包括有:品读、诵读、写心得体会等。教师应该灵活指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阅读,让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同时,有目的的对课文进行阅读,促进阅读实效性的提高。比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批注阅读。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不理解之处、关键字词句、文章的写作方法、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等通过各种不同的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批注,同时相应地做好笔记。这种方式的阅读具有很强的衔接性,承上启下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变得秩序井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阅读水平。
三、注重阅读过渡的开放性,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需要充分放手,不能以自己的阅读分析来完全代替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自主阅读,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将自己的思维判断及情感活动融入到阅读中,从而深化自己对各种文本之理解。显然,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平台。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地阅读课文,激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进行阅读,发展学生的健全的人格。此外,在这一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的阅读过渡语,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发挥。例如,在对《云雀的心愿》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如果有,你们的心愿是什么呢?
学生立即开始议论开来。
生1:我的心愿是能够天天见到蓝天碧水。
生2:我的心愿是老师能够带我们去春游。
师:同学们,你们真有想法。那你知道云雀的心愿会是什么呢?请发挥你们的想象,然后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去阅读课文,借助阅读进行思考,而后再把云雀的心愿吐露出来。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云雀心愿的由来,以及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具体心愿。此时,教师可以向同学们说:同学们,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你们有谁知道贫瘠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样一来,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过渡语”的巧妙,使学生创造性地解读课文,即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感知情感,激发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应该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通过让学生感知情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对于情感的初步感知,进而在情感的影响和熏陶下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中深化文本情感的感知程度。
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云雀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愿?”,学生在初读课文后知道这是呼吁保护环境的文章。然后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受,学生在进一步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体会到环境的变化。在此我采用“故事教学法”,让学生讲述“小云雀”的故事,在故事中侧重于突出“小云雀”的心愿,并将其心愿清晰地表达出来。接着,进行“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我通过设置一定的故事情境,将学生分组,分别让学生扮演“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角色,然后我在范读旁白的过程中,让学生齐读“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语言,而且强化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要用心去感受和体会这些话语中表达出“小云雀”和“云雀妈妈”怎样的思想情感。我在整个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语言分析中进一步感知情感,例如在“我们家真凉快啊!”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凉快”?,因为“森林这个空调器”,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设疑,一组解答,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对于情感的感知更加深刻,也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从阅读中寻找答案的兴趣。
二、促感,强化文本学习
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强调要“情知合一”,要“文道合一”。其中“情知合一”要求在知识的教学中要促感的感受和培养,而“文道合一”则强化在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性情的培养和人格的提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化教育和情感培养为目标,在凸显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知识和情感的统一。
例如在《黄河的主人》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初读课文获得对于波浪汹涌的黄河以及河上羊皮筏子上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的感知上,进一步促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文本学习。在黄河气势宏大、筏子险情重重的情况下乘客却从容淡定,这从侧面凸显出艄公的沉着稳健,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的伟大,所以说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我采用了“球状教学”的方式,以“黄河的主人――艄公”为中心,通过对于文本的大胆取舍强化文本学习,在引领学生重点体会文本中描写黄河磅礴气势的语句中感受到黄河作为母亲之河的博大和壮观,而这是自然,作为人类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讲既是黄河的儿女,又是黄河的主人。接着我引导学生从文本学习中体会“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他具有哪些品质?”从文本学习中,学生可以提炼出重点语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但是,对于“黄河的主人”的理解,我觉得应该更加深入一些,为此,我引导学生分析,除了“艄公”以外,谁也可以成为“黄河的主人”?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情感的感受和体会, “小心、大胆谈笑风生”的乘客也可以成为黄河的主人。在强化文本学习中,学生对于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延伸这种精神和情感。
三、升华情感,体现文本价值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培养不应拘泥于文本教学,更不应在人云亦云中进行情感的复制,应该引领学生在情感的感知、促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中让情感成为自然的、内化的部分,而不只是针对文本的油然而生的表面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情感教学我采取了三步走的教学策略:第一步,我让学生通过对于文题的理解,说说对于“爱”的认识。学生情感中的爱,主要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同学之间的友情、家庭之间的亲情,对于父母的爱情,学生感到茫然,她们一般认为父母的爱情在岁月的消磨中往往渐渐消退,剩下更多的是亲情。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父母之间的感情往往比较含蓄,比较内敛,让人不易察觉。第二步,在学生通读全文后,让学生谈谈对于父母之间那份淡如茉莉的爱情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从其中的一些细节中深入体会父母之间的爱情: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只为妈妈一动就会被惊醒;妈妈怕惊动爸爸不敢动,手脚都麻木了。这个鲜明的矛盾中,让学生感悟到其中洋溢的简简单单的爱。第三步,从“爱如茉莉”中感悟到付出的珍贵,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爱,感受爱,感受真情。
【关键词】新课标读写训练审美情趣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研发的实验教科书,令人耳目一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读写领域也更为宽广。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读写训练。
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阅读是感性知识的积累,是习作的基础,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辩证法又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看到阅读过程的基础作用,又要认识到习作过程的促进作用。从教育实践看,习作过程和阅读过程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从思维的过程看,阅读过程注重语言感知、情感体验、意蕴深究,习作过程注重感悟、情感反应、形式表达;从思维的方向看,阅读过程以集中思维为主,而习作过程以发散思维为主。因此,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就能使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和习作的能力。如:当教完《我不是最弱小的》时,学生就会联想到成长的趣事,而对成长的故事进行思考,写出好习作:《第一次抱母亲》述说感恩;《生命的壮歌》寄予深深的敬佩之意和称颂之情……为了写好文章,许多学生学会了上网查资料,还有许多学生将阅读视线转向四大名著。学生自觉地将读写结合,语文素养势必会得到充实和提高。
二、“读”与“写”的换位反思
在习作与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力求促成“读”与“写”的互相迁移:一方面引导学生由阅读增强对习作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促使学生由习作感悟阅读教材的特色。“读”与“写”的换位思考就是一种深度的认识。由读思写,由写思读,这样相互参照,学生才能有效地打通习作思路的“血脉”。在教课文时,我们不妨先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个题目如果自己写,应该写些什么;再与范文作比较,体会作者的匠心;然后总结写此类文章的规律。有时候又可以先读后写,以读促写。这样,就逐步使学生形成“读书换位”的思考方式。对于练习写作来讲,这种反思意识意义重大。它能使学生成为练笔的“有心人”,既能做到“举一反三”,又能注意“反三举一”,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真正领悟到练习习作的目的。
三、“心读”与“写读”的穿插运用
在习作与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变单纯吸收的“心读”为勤于表达的“写读”。在平时的课堂阅读中,可经常穿插这种“写读”练习。这既是必要手段,又是阅读的深化阶段,更是对写作成效的重要检验。我首先利用教材特点,设计“写读”练习。如:在学完课文《云雀的心愿》后,我设计了《介绍云雀》、《云雀的心愿能不能实现》、《云雀的心愿怎样实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一系列题目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从而补足课文,锻炼学生的联想、想象和表达能力;在学习古诗《游园不值》时,为了更好地领会诗人的览物异情,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所写的景物抓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去描绘图画,使学生能深入地领会作品所描绘的意境。
四、学会“善读”,练写美文
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创造性习作的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古人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事实确实如此。一本好书犹如一剂良药,但要“医愚”,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善读”。因此,教师首先要有选择地把精品提供给学生,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其次,“善读”应有一个阅读程式的培养,即“感知语言—理解作品—学会审美”。其中,感知语言是基础,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感知,需要逐步培养;理解作品的重要内容就是在阅读中渗入阅读主体的主观感受,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学会审美则是阅读的至上境界——学会审美,也就是在阅读中把握作品的实质。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除了在阅读中领略美之外,还要在习作中表现美。小学生童趣正浓,配合阅读教学,让他们写一点童话、寓言之类的美文,可以虚实两相对照,更有利于其习作能力的提高。如:《云雀的愿望实现了》,就是学生在联系课文和课外阅读的基础上,以童话的形式呼吁人们重视环保的习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在学会写读的基础上适当练写童话,有两点好处:第一,练写适量的童话,可以从写的角度将实用文与童话进行对照,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各自的文体特征;第二,适当练写童话,有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演唱会等。这样,就更能使学生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在愉悦中感受到练写童话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由此可见,习作与阅读若能很好地结合,就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心灵的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取得收成。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提高习作水平,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好书是“自我教育”的老师。课堂以外有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万紫千红。要把学生导入习作之门,就必须赶快让学生打开阅读这扇窗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在课堂内有效地阅读(自读、议读、精读、速读等),还要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优秀书籍的世界,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滋味,去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写作新天地。
【参考文献】
大家看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很疑惑的问:“森林有什么用啊,为什么说它很重要呢?”等一会,我自然会告诉你的。
自从我学习了《走,我们去植树》和《云雀的心愿》之后,我知道了:树木可以防风固沙、蓄水保土、美化环境、降低噪音等,它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我还知道森林是一座大水……
如果没有森林,土地就会荒漠化,河水就会泛滥成灾……如果有了森林,就可以蓄水保土,调节气温,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森林太重要了!希望大家能保护森林。
六年级:李泉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往往预示着整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成功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快速引入正规,向他们展示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成功的导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导入不仅是一盏明灯,照亮整个课堂,还是一个标签,标志着一个教师独有的风采和品性。本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法,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也有助于他们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以童话、寓言、传说等导入新课首先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并且还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学《是谁打碎了花瓶》一课时,我先讲了《狼来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很多学生都听过,所以我一讲,他们就热烈地讨论起来,都说那个小孩骗人不好,骗了别人最后也害了自己,无论怎样骗人是不对的。我接着引导: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说过假话谎话欺骗爸爸妈妈或者别人呢?如果我们不小心做错了事,应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回答:应该承认错误。)是的,大家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都难免会犯错误,但错了要承认并且认真改正,不能说谎话欺骗别人。否则,就会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样。今天我们就看看列宁小时候把花瓶打碎了以后,是如何做的。
以故事导入有点像古代说话的"入话",它不仅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定下来,而且"入话"的主题往往和正话相合,或者构成互文,或者预先点出主题。这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在用故事导入的时候一定要用那些能够和课文有共同点的故事,或者能够形成鲜明对照的故事,切忌用那些毫不相干的单纯为了活跃气氛的故事。如果运用不当,会引起不必要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讨论和争论,反而会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有时候故事太离谱,会让主题失之千里,那对教师的课堂驾驭力可是一个考验。
2.实物导入法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思维也是形象思维,所以上课时用直观的事物导入新课,更能吸引学生。这些实物可以是挂图、卡片、自制教具等。在学骆宾王的《鹅》这首诗时,我准备了一只玩具橡皮鹅,外观与诗中的描写极像,还准备了一盆水,放在地面上。学生很是好奇,都伸着脖子看着。这样一来,诗中所描写的鹅的形象摆在学生面前,不用再费口舌便印象深刻了。
以实物来导入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恰当的实物就是一把打开课堂奥秘的钥匙,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如果没有这些事物单凭学生的想象力,有时候比较困难,因为毕竟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够,头脑中积累的各种形象还不够,所以联想力和想象力都要差些。这是实物导入最大的意义所在。
3.类比导入法
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成为一个体系。"类比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3.1主题相同。"主题"即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表现出来的人文内涵。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特殊的葬礼》中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唤醒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沙漠中的绿洲》中恶劣的自然环境激起了阿联酋人民要把沙漠改造成绿洲的强烈愿望。是啊,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是人类,动物们也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小云雀就一直有着这样一个心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云雀的心愿》去看一看吧!"通过主题的迁移,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获得了启迪。
3.2题材相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题材大致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这几种类型。教学时可把题材相同的课文归结在一起进行迁移。在教学《九寨沟》时,我这样导入:"昨天,老师带大家去山东《泉城》观赏了美丽而又神奇的泉水,那动人的画卷至今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今天我们再一起到大熊猫的宝地四川去,那儿有一个地方令许多游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那就是九寨沟。让我们去感受另一番别样的风味。"
4.歌曲导入法
抒情音乐激情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的特殊效果,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对既将学到的知识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抒发学生的感情,激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黑格尔曾说:"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因此,我在有些课的开头,总是设法把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歌曲与课文的主题或情节联系起来,让学生唱这些歌,然后导入新课。
比如《武松打虎》所写的是《水浒传》中的英雄武松在景阳冈上与老虎殊死搏斗的故事。在教这篇课文时,正好电视台在重播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学生对其中的主题歌曲《好汉歌》更是情有独钟。我抓住学生的这个兴奋点,板书课题后,让学生齐唱这首歌。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倍增,都想早些知道课文是怎样描绘他们心目中的"好汉"――这位景阳冈的打虎英雄武松。
安妮·莎莉文用爱与奉献,用巧妙的教育方式和伟大的人格培养出了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拷问心灵,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推动特殊教育的更好发展呢?本文提出:一、创设“情境串”,让学生能说会说;二、个别教学,注重教学实效的提高;三、应用多媒体,培养理解能力。
【关键词】
特殊学校 语文教学 能力提升
安妮·莎莉文是海伦·凯勒的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成为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莎莉文对海伦教育的成功,是一种爱与奉献的成功,莎莉文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形成;莎莉文对海伦教育的成功,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技巧的成功,她以游戏的方式不断地在海伦的手心里书写文字,同时辅以实物,游戏加道具式的教学活动,让海伦充满了好奇;莎莉文对海伦教育的成功,是一种人类精神的成功,莎莉文这支照亮了别人的蜡烛,却默默无闻地隐身背后,从不抱怨。笔者作为一名特殊的语文老师,拷问心灵,我们到底做了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从而推动因“特”教育的提速和发展。
一、创设“情境串”,让学生能说会说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更好地调动聋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根据讲授内容,创造性地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设计了整堂课中围绕着一个主题的大情景来组织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散地设计在相联系的小情景里,并融于这个大情景中,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知识形成“知识串”,使学生在我创设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例如:在讲解关于动物名称的词语教学中,我创设了小狮子王辛巴带同学们游览动物园的教学“情境串”。首先展示辛巴的视频形象,告诉学生这节课辛巴要带同学到动物园去游览。孩子们喜欢辛巴,喜欢去动物园玩,整节课中我有机地将这两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结合在一起。利用辛巴带来的图片、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各个词语音、形、义的教学中来。在辛巴的鼓励和引导下,整节课孩子们都对学习内容保持着长久的兴趣,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参与积极性不断高涨,使得教学效果明显。
二、个别教学,注重教学实效的提高
聋生由于致聋的原因、时间、年龄不同,因此,他们的听力、语言、智力等情况差异也很大。所以,要采取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并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聋校的一个班级的人数不能太多,八至十二人为宜,要加强个别辅导,使学习有困难的聋生能跟上班级其他聋生的学习成绩,以缩小差距。
例如:聋生学习句子难。为此,要加强句子教学。哪怕最简单的句子,很常用的话,对聋生来说都是学习的内容。聋生虽然通过模仿,可以写出通顺、正确的句子,但有些句子完全是依样画葫芦,在聋生的头脑中并没有这些句子的形象。聋校语文教学既然有其特殊要求和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手段上也同样要具有特殊性,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
三、应用多媒体,培养理解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也有其优势的方面,比如视觉有缺陷的,听力可能很好;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模仿能力可能较强。依据“缺陷补偿”理论,在对这些有障碍的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培养他们的学习情感,使他们真正理解教材的中心思想,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
如:《云雀的心愿》教学片断:
研读课文第5—10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又飞到了哪里?(大河上空),在那儿,他们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多媒体出示图片)
⑴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⑵你从这里读到了什么?从哪里读到河水很凶猛?
(出示幻灯片)指导朗读“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比喻句)引导学生说出“把……比作……”,突出“脱缰的野马,咆哮,冲”这几个词,反复品味,体会河水的凶猛。
⑶这时的小云雀有怎样的心里呢?你从哪里读到的?谁能用“害怕”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
⑷妈妈又是怎样回答他的?用什么语气读?(指导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突出“唉”这个拟声词。)
2.出示幻灯片,指名按图说说森林是如何蓄水的?师板书:
树冠——挡住部分雨水;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部分雨水;土壤——储存雨水。
3.比较句子:
① 森林是一座大水库。
②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说的内容是否相同?哪句话语气更强烈?(反问句更强烈,用反问句表示强调,更加肯定。)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4.这段话说明了森林有什么作用?(蓄水)
5.说话练习:“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板书:蓄水保土)。用“可以……也可以……”句式练说。
6.按要求改写句子,句子的意思不变。
⑴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改成句末是问号的句子。
⑵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改成句末是句号的句子。
特殊生视觉敏锐,眼睛是他们接触和了解周围事物的主要器官,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的展示,图画书的巧妙结合以及板书的精心设计,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神经系统,激发学生思维,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总之,有障碍学生也能学好语文,特校教师必须努力探索更适合这个群体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在特殊教育学校受到更完美的教育,将来做社会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阳生会.我们需要更多的莎莉文——读《我的世界无声无光无语》[J].湖南教育,2006,(16)
一、了解学情,把握提问的深度
“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这句名言,以它丰富的内涵和哲理,有力地荡涤着传统教学观,给现代教学思想以深刻的启迪。只有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桃子才最有吸引力。课堂上,一味地问“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更可怕的是养成思维上的一种惰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索然无味。提问过于宽泛,难度过大过深也不行,一个问题问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回答不上来不说,反而增大学生的压力,抑制了他们的思维,打击学生的兴趣,致使课堂氛围也陷入尴尬的境地,学生也只能“望题兴叹”。只有当儿童的学习准备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时,以充满思考性的问题启迪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创造,享有更多的成功体验,不断唤起和维持学习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跳起来摘到更多的桃子,才会实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必须结合学情,把握尺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提问:“通过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秋天?”刚上四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只能简单地回答:“丰收的秋天。”“金色的秋天。”究其原因是老师高估了学生。于是我引导:“仔细读课文的第二到第五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你看到了哪些秋天的风景?你最喜欢哪一处风景?”这下,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拓宽了,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在他们看来是那样可亲可爱。由此看来,教师所提问题的深度恰到好处,就能使学生有话可说。
二、切中要害,选准提问的角度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时一开始就感兴趣的,要想使你的提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善于抓住契机,设置矛盾,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对思维的训练、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水到渠成。一节好的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提得过多过繁也不行,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既科学又系统的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适时、适量,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面向主体,拓宽提问的广度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学记》有云:“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呜,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只需敲小锤,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会丧失答问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自如地展现自己。
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一课时,我设计的贯穿全文的问题是:“小云雀和妈妈分别来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这三个问题有深有浅,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大问题中找到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到小云雀和妈妈来到了沙漠、大河上空和森林,多数同学通过沙漠漫天飞舞的飞沙,大河泛滥疯狂的河水体会到了环境破坏的后果。从中你了解到什么则表现学生程度的差异。这样就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也使整个课堂在一个大问题的引导下步步深入,由表及里。
四、循序渐进,搭设提问的梯度
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与课文相关知识紧密结合,适时有度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如:教“赡养”一词时,教师要与“抚养”联系起来,指出“抚养”是指父母或长辈养育后代,而“赡养”则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长辈的养老行为。在学生理解词义后,教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文件中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你有要求父母教育扶养的权利,但也相应的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从而明白享受权利就要尽义务的道理。教学中,我们要明白主次轻重,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能正确把握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一节课的主要时间要置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法制知识的渗透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见好就收,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这样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熏陶时,也受到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二、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因课而异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赞美大自然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自然美,也应让他们明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要宣传环保知识,讲授相关环保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使湖泊消亡的悲剧不再重演。新教材课文《云雀的心愿》中,小云雀看到由于人们乱砍滥伐造成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成灾的严重后果,告诉人们森林的重要性。
(二)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评判,做个知荣辱的人,同时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如口语交际 “学会鼓励”中有这么一段话:张为民买了一套航模材料,回家拆开包装盒,发现有几个零件损坏,他想去退换却没有勇气。在教学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买了东西,我们就是消费者,与商家就有了合同关系,就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商家对于售出的商品应该保证质量,这种伪劣商品完全应该找他退换,这是你的权利。商家如果不肯退换,你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甚至可以到法院他。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提高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三、作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方面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教师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作为一名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育人比教书还要重要。在中学阶段,我们就要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教育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和谐氛围;探索;体验;快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成为孩子学习知识的乐园呢?
一、创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乐于向往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能使学生放松地学习,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容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有光彩,见解也最独到。在课堂上我常常微笑着面对学生、微笑着给学生讲课、微笑着肯定学生的回答。这种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自己也因此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尊敬。当然,在打破旧规范的同时,应让学生形成新的规范,如在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课堂上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自主与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中形成知识与方法的结论,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认真思考和从别人的回答中了解问题的所在,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比如,我在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一课时,我微笑着问学生:“云雀是小鸟,它们能有什么心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样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因为他们想知道答案。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加大语文活动的力度,经常组织学生演课本剧,搞成语接龙、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或格言讲解评比、朗读接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其次,在活动的过程中多使用鼓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大胆实践。例如,在课本剧《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安排学生按小组自主表演一番,然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表演比赛,最后再进行自我编导解说。让学生在编导、表演、交流的过程中,去感受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比如,通过公仪休拒收两条鲤鱼,体会他公正廉明、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通过管家的表现,体现管家阿谀奉承的嘴脸;通过对文本的表演,从而挖掘出作品的主旨。在活动中我用欣赏的眼光、真诚的微笑、热烈的掌声对待学生的一言一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欣赏。比赛后学生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下节课我们再表演一次吧,我们会编排得更精彩。”所以,语文课只要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欣赏与鼓励,一定会激发W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个性体验,满足多样化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且要积极创设必要的条件,使学生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就会喜爱语文。例如,在学完《》一课后,有些喜欢朗读的学生提出要求,希望能再给他们一次展示的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激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磅礴的气势、壮阔的历史场景和借林则徐来歌颂我们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思想感情。于是我就专门安排了一节自习课,专门指导学生去读。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特别积极、活跃。课后学生对我说:“老师,以后多安排些让我们活动的课,这样上课我们感到快乐,就像在游乐场里游玩一样。”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读重点词句来感悟文本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拓展探索体验的空间
教学中,我总喜欢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加强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电脑、电视、书籍等扩充知识,加强学科知识间的整合,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我总是鼓励学生动脑筋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在面临问题或困惑中、在经历挫折和失败中,在解决问题和体验成功中,不断成长、不断发展,培养能力,启迪智慧。比如,我在上《天安门广场》(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四、五、六自然段所讲述的内容时,学生不仅说出课文中的内容,还能说出课文中没有写到的一些有关“开国大典”的故事,显而易见,学生是平时从看电视中学到的。可见,学生平时看一看电视、上一上网络对学习也是有很大的帮助。
终于来到草原了。站在白色的毡包前,随着像水波一样漾开去的草甸,极目眺望远山勾勒出天空下悠闲的羊群,我的心想飞。尽管今年草原干旱,尽管不是赫赫有名的呼伦贝尔,但这里的草依然可以没过小腿,这里同样是天苍苍野茫茫,比起京郊一眼就望到头的坝上草原可要正宗多了,况且它还有个美丽而诗意的名字――希拉穆仁。
送我们去的司机是草原的常客,他没有把我们扔在人满为患的旅游点上,而是一直开进草原的深处,停在了牧民自家的毡包前。不善言谈的主人家把我们请进毡包,端上奶茶、手扒肉和烤羊腿,就径自走开了。待到太阳偏西,按捺不住渴望已久的心情,我们要到草原上去骑马了。
主人家找了几匹比较驯服的马给我们骑,把我们送到一条岔路口就回去了,他找了个少年来帮我们几个牵马带路。这里不似景区那样骑马只是围着场地转圈,我们可以随意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只要到时能回来就行。少年说翻过两座山头有个敖包,我们就决定向那儿进发了。
经过自己的用心体会,我很快找到了骑马的感觉。其实马是种很有灵性的动物,它能够觉察到骑马人的情绪:人紧张,马也会紧张;人放松,马就会更自如。人如果找到马的节奏,那么人和马就浑然一体了。你想快,一夹马肚子,它就向前奔去;你想慢,一拢缰绳,它就停下来;你若放开缰绳,那就信马由缰了,随它带着你到哪儿。有时你也得小心,因为马也有“人来疯”,如果边上有马跑过,它也会一路撒欢,跑着起哄,让悠哉游哉的你来个措手不及。至于策马飞奔的感觉,我是没胆量去体会的,下次吧。
了解了马的性格,骑在马背上的我就自由多了。不再用少年牵马,而是自己挽着缰绳,随意四处游荡,感受着拂面而来混着青草香的微风,让平日里受尽拘束的目光向四周无限张扬开去,心灵在无边的旷野上尽情飘荡。间或马儿的蹄声会惊起草丛中歇息的小鸟,少年说那是布谷鸟,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漂亮的野鸡呢。
前面山顶上就是敖包了。双脚一磕马肚,手中没鞭可扬,就拿缰绳代鞭,轻轻抽了下马儿,马儿便迈着碎步,向山上一路小跑而去。
上得山顶,马大约也累了,停下脚步,我也下马休息一下。山顶的风很大,吹得敖包上的彩幡哗啦啦作响。敖包是蒙古族特有的,是他们用来祭天的地方,凡是路过的人,都会捡块石头放上去,可以祈福安康。其实,最初敖包的出现是用来为人指路的,因为草原非常辽阔,几乎没有可以用作标志的东西,人们很容易迷路。于是蒙古人就在山顶上或大路边筑起敖包,树立四根杆子指向四个方向,为牧人指路。路过的人为了表示感谢,就在上面添块石头。后来慢慢演变为的象征。我面前的这个敖包已有一人多高,顶上有一个风干的马头。马是蒙古人的朋友也是他们的图腾。按照少年讲的习俗,我们每人抱着一块石头,围着敖包虔诚地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对着敖包许了自己的心愿,然后把石头郑重放上去。今年草原干旱,我们祈求能够下雨,让草原重现它的勃勃生机。也许真的是我们的虔诚感动了上苍,就在第二天我们离开草原时,突然阴云密布天降大雨,我们惊喜地冲进雨幕,不知该说什么。
太阳要下山了,映着天边一带橙黄,草地镶着耀目的金色。牧童赶着羊群,有一句没一句地唱着往家走去,我们坐在马背上,也踏上归途。路上经过一条小河,水不深,刚没过马的小腿。打马从河中趟过,溅起的水花四处飞扬,惬意之极。虽无“铁马冰河”般壮阔,也足以让我们兴奋不已。
不觉中,已经看得到我们的毡包,马儿也知道要到家了,一下子加快脚步,害得我们又是一片大呼小叫,惊起路旁的一群云雀,在空中飞旋。当我们下了马,走进毡包,一边商量着第二天还要再骑马的事,草原已被笼罩在美丽的夜色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165-01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具有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
在根本的意义上,生活的确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教育就是要为学生当下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自身发展能力是基本任务。小学语文则是一项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学科和课程,它担负着使学生以语文的方式感受、体验、思考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使命。生活不仅构成着语文教育的内容,更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和源泉。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和资源库,语文学习的动机、动力来自社会生活的需要,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指向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语文学习的内容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语文学习活动应该和生活紧密相连,语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应当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机环节。这表明,语文教育在应然的意义上具有生活化的品格和价值。
语文固有的人文性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成长的需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一定的意义上,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它应该成为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精神生活习惯。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将生活中获得的体验向语文迁移,将语文学习获得的思考和感动向生活发散,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双向互动,从而催生更多的体验和感动,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终身生活奠定诗意的人文基础应是语文教育的精神旨趣和价值追求。正因此,小学语文教育才应当返回到其源头中去,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突破语文教育脱离生活的抽象性,使语文教育还原到其生活母体中去,恢复其生活化的品格和价值,使学生在当下的生活中,能自如地表达生活的意愿和洞悉生活的信息,使听、说、读、写成为满足生活需要与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使人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和学习语文,并将生活的兴趣和内容灌注到语文教育和教学中,使学生在语文教育中不断获得精神的滋养和生活感悟,引导学生过一种精神富有和有意义的生活。
二、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特点,组织开展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此扩展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上学期,我校某班学生路上捡到一条金项链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经常帮助老人干活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三、开展多样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不断得到提高。
如教学《云雀的心愿》之前,我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学校每天产生的垃圾量,逢年过节班级同学收到的贺卡数,自己亲眼目睹的浪费现象、破坏现象……课上,同学们激动地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小云雀看见的现象启发了我们,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存在着这么多不利于环保、危害自己的事情。于是全班同学一致决定,向社会发出公开倡议:“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这样的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实现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的过程。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只要你去细细观察挖掘,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课堂语文知识的灌输,只重语言智能发展的弊端,而且也优化了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又将语文学习还原于生活中去。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使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之中,更好的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