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产成本核算

生产成本核算

时间:2023-06-02 09:19:55

生产成本核算

第1篇

我国蔬菜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蔬菜市场,虽然我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整体在不断增强,但我国蔬菜产业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还无法提供成本核算的具体资料。对蔬菜的生产成本研究较少,与实际结合的蔬菜的成本核算的具体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对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的操作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因此本文运用制造成本法对蔬菜生产成本核算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

蔬菜;生产成本;核算

一、蔬菜生产成本核算概述

1.农产品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按照其构成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完全成本和制造成本两种。因此核算生产成本的方法也有完全生产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成本是企业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仅仅扣除销售费用而计算来的一种产品生产成本。而在制造成本法下,成本是企业以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全部间接费用为基础,根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而计算出来的一种产品生产成本。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之内。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现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同时都规定了成本核算必须使用制造成本法,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农业企业一律采用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因此无论是农业企业还是种植大户以及家庭农场和农户都可以参照制造成本法进行生产成本的核算,统一口径以便进行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

2.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举办奥运会是赔钱的工程,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花掉90亿美元之巨,致使1984申请举办奥运会时,只有美国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美国洛杉矶举办这次奥运会给了成本管理一个展示的机会,成本管理给了世界一个警醒,将奥运会由一个赔钱的工程演变成盈利的工程。洛杉矶实施成本管理并没有运用很复杂的方法,一个是招募志愿者从而降低人工成本,二是拍卖用品使用权降低相关物品成本。结果,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不仅没有亏空,然而节余两亿多美元。从这届奥运会之后的各界奥运会都实现了盈利。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收入达到了205亿,支出为193.43亿,盈利超过十亿。成本管理确实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核算农产品生产成本,从而能更好的对蔬菜成本进行控制从而降低总成本及单位生产成本。

二、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现状

目前,蔬菜生产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由于蔬菜品种众多及生产周期不一致等特点,导致蔬菜成本核算对象及计算期混乱。其次是,在实务中,很多农业企业及农户都忽略了人工费用的核算,实际上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人工费用占很大的比例,家庭用工也应该按照市场用工折价。再次是,对于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单一。最后,多数农业企业成本核算时不能提供具体的成本核算资料,以至于不能准确的计算出各种蔬菜的生产成本。

三、蔬菜生产成本核算的完善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计算期

蔬菜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强、生长周期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特点,因此蔬菜的成本计算期应与生产周期一致,在产品产出的月份计算其成本。蔬菜的种类非常多,为了正确核算蔬菜成本,应根据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的重点对象,采用品种法和分批法相结合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于主要种植作物按照品种法和分批法相结合进行核算,对于一些次要的种植作物可以合并计算其成本,从而简化会计核算手续。农业企业的生产往往是不断进行的,对于不同的蔬菜品种应确定不同的成本计算期。一般情况,一年一次生或几次生的蔬菜,在收货该蔬菜的月份计算该种蔬菜的生产成本。

2.完善蔬菜生产成本核算项目

蔬菜的生产成本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直接材料指蔬菜生产中耗用的农用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其他直接费用,指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能对象化的费用,包括机械作业费和灌溉费。机械作业费可以根据作业时间作为分配比例分配到每种蔬菜的成本中。间接费用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除期间费用以外不能对象化的费用。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一般的肥料、农药费、灌溉肥、供热费、保险费,以及不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工费用等。期间费用也不能对象化,但是制造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不记入到产品成本,而抵减本年利润的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完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费用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没有其具体的指向,而成本则是对费用的归类,有其具体的指向,所以,可以说,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实际上就是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在进行全国农产品成本调查时,进行共同费用的分配时都按照各种品种的种植面积进行分配,然而从会计角度,有些共同费用按照种植面积作为分配比例不合理,例如租赁作业费可能作业时间相差较大,那么就应该按照作业时间来进行分配,有的可以按照产品的产量等方法分配。其次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在进行调查时全都按照10%的折旧率计算,但是农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有具体的规定,那么就应该按照规定的折旧年限进行核算,而不是采用统一的折旧率。2013年,我国颁布《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其中对农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有相关规定,指出农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对于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具体办法,在制度的第四十条指出:“农业企业应当比照制造企业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可见,对于农业企业核算农产品具体方法,我国还未有具体规定,介于农产品种类繁多、生命特性等原因,导致农产品成本核算较为复杂,在这种前提下,应完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农业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和结转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对农业企业做一个指导及规范的作用,以更好的按照规范对农产品进行核算,控制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建立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反映企业生产管理和经济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它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成本管理,开展经济核算和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完整的原始记录,准确及时地记录和整理原始材料是开展产品成本核算的前提,在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的基础上,在日常的生产中,随时记录发生的费用,为了搞好成本核算打下良好基础。

四、讨论

由于蔬菜核算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规范,种植业成本核算领域的研究随着农产品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外界环境不断变化,该篇文章的研究仅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乔宏 虞丹婷 袁亚杰 崔若天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课题名称:

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课题号:154576480。

参考文献:

[1]吴江虹.对农产品成本核算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398-400.

第2篇

1.成本控制观念不够超前

很多企业领导者片面认为企业成本管理就是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也不及时改善,其结果只会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领导层首先要转变这种落后和不科学的管理理念,多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学会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本的有效运转上下功夫。另外,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经验,不能盲目提高产品的生产数额,现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的时代,靠数量取胜根本就行不通。相反会导致产品大量囤积,最后只能低价处理或是舍弃,既浪费了产品资源,又带来不必要的维护费用。

2.没有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总体来说,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成本控制方法与手段的落后现象,没有跟上科学的脚步和时代的发展。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只能看到显现的成本因素,如财务支出和管理维修费。而忽视了具有更大价值的隐性因素,如企业规模的调整和企业文化的塑造等。在需要投入成本的地方吝啬支出,而在完全没必要花费的地方却慷慨投资,这些都是方法上的不到位。现在计算机技术如此先进,成本核算方法也应该借助计算机来提高效率,可有些企业仍旧不思进取,使用陈旧古老的传统方法,无论在速度还是准确度上都跟不上时代。

3.生产成本管理缺乏远见

一个企业要发展的长远,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这就是理论上的战略高度。在企业生产成本控制过程中,也应该有思想上的突破,企业成本控制不是单纯地降低成本,而是要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企业目标与外部市场环境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使成本最小化。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获取长久的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

4.企业内部机制的不统一

很多企业一边强调要提高产品质量,一边又要大力缩减成本,而企业现行生产技术又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矛盾的出现和问题的产生。企业只有改善内部控制机制,不断加强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企业正常运转。

二、生产成本控制的精细化对策

关于如何去提高企业生产成本的内部控制,企业一方面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从而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另一方面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始终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1.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为企业自身谋利

当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不能创造利润时,要积极学习,善于借鉴,这也是节约脑力成本的措施。生产经营者一般比较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费,因此要对整个制造流程严密监测,在产品生命周期内都进行严格管理,不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无论是对人力资源的选择还是对物流的选择,都始终遵循成本最小的原则,实现产品成本的持续性降低,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另外在在技术手段上也要积极引入国外的先进计算机技术,将成本管理的视线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延伸到生产过程以外的环节,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性,更加利于成本的控制。

2.树立适应市场环境的成本控制观念

首先,企业要有自主创新的意识,才能不断开拓思维,去思考有效控制企业成本的方法和策略。虽然我国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但是国家对企业创新的重视很高,也投入了很多扶持资金,企业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提高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者保持领先地位。其次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要统一思想,具有一套科学的与市场环境完全吻合的现代生产成本控制理念。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有战略高度,把管理理念与企业目标联系在一起,改造原有的机械流程,加强企业内外部与客户的联系,同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要形成从产品开发阶段到销售阶段都不间断地成本控制流程,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及时根据市场情况的新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总之就是确保企业的整体优化。不过还不能忽略人的重大作用,企业要用一种关怀和激励并存的手段让员工自觉为企业服务,自觉树立成本控制意识,自觉主动学习和进步,在建立企业文化的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在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上加以改善

如果光从可见的成本消耗上下功夫,效果毕竟有限,企业应该多角度思考问题,成本的产生可以从一些隐性因素中得到减少。例如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就锁堵哪了生产时间,节约了工人的劳动成本,也降低了设备的损耗成本,成本得到了大幅减少。产品的产量增加了,销售额就会增加,那么两者的差额也会拉大,即企业的利润就大大增加。可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一石二鸟,是企业的长久选择。因此企业在改进生产技术上和提高设备利用率上不能马虎,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同时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员工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但拥有多方改善渠道的比较灵活的一项工作,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调动各方的力量进行成本控制,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第3篇

一、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关于生产企业物总流成的构成,各国有着不同的认识,也导致了各国物流总成本构成的公式也不同。

(一)美国物流成本核算公式 美国权威物流成本核算机构在计算物流成本时通常采用下述公式,该公式也是其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改进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参考公式为:

企业物流总成本 = 运输成本 + 存货持有成本 +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其中:存货持有成本主要包括负债融资所发生的利息支出的显性成本和占用自有资金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隐性成本、相关税费和保险费、仓库的折旧和存货贬值损失、以及仓储成本等。运输成本主要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油料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及货运相关费用。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主要包括订单处理及IT成本、市场预测、计划制定及相关财务人员发生的管理费用。

(二)日本物流成本核算公式 日本估算物流总成本的公式中的一些比例和比率,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做些估计:

物流总成本=运送费+保管费+物流管理费

其中:运送费主要包括外部的营业运送费和企业内部运送费,外部营业运送费包括卡车货运费、铁路货运费、内海航运货运费、国内航空货运费等。

保管费=(原材料库存余额+产品库存余额+流通库存余额)×原价率×库存费用比率

物流管理费=(制造业产出额+批发、零售业产出额)×物流管理费用比例

(三)我国物流成本核算公式 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在2007年编制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中明确规定了物流成本的内容,即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

通过以上分析,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远远超过了财务会计体系中反映在会计科目中的零星物流费用,特别是存在一部分隐形的物流成本,如存货有关的资金成本以及短缺货成本等在财务会计核算时没有考虑,不利于物流成本分析和管理,因此,目前完全在现行的财务核算体系内核算物流成本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探讨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现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主要根据现行的会计性则及相关会计制度,仅将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费列入了物流成本,而企业内部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却没有得到真实的反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制度缺失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都没有涉及到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内容,更没有具体的像成品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的核算方法和流程,在实务中即使剥离出的物流成本也没有严格区分物流成本和费用,采用的也都是传统的成本费用分摊标准。现行的财务会计报表,没有反映物流成本和费用的有关会计信息。这样的成本核算会计很难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相关信息,不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控制和分析决策,使得物流成本的管理控制无法无从谈起。

(二)物流成本费用没有独立的一级会计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独立的物流成本费用,而是人为地将物流成本费用分散在现行的相关会计科目下,以致于物流成本核算非常零乱,分配标准没有统一性,缺乏数据的可比性和客观性,所以需要物流成本费用相关数据时要从相关会计科目中抽离归纳,过程复杂且带有人为主观性,数据也失去了时效性。可以说没有物流成本的独立核算科目,物流成本的计算被分解得支离破碎、难辩虚实,很难为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物流成本核算信息。

(三)物流成本核算范围的确认不到位 我国企业物流总成本管理的概念比较淡薄,现实中,只注重实际发生的一些成本费用,如直接的仓储和运输成本等,而对一些不一定实际发生,也没有在企业的相关财务会计报表及相关附注中说明,但在企业财务分析及财务决策支持中及其重要的机会成本却视而不见,如没有考虑存货持有成本的其它部分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另外,只重于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环节,忽视了生产物流、企业内部物流等其他物流环节的核算。致使任何人都无法看到物流成本真实的全貌,不利于加强对物流成本管理监督和核算。

三、生产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构建

针对上述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设想构建新的生产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一)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可行模式分析 在理论界探讨最多的有两种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分别为:单轨制和双轨制。 所谓单轨制,在现行的会计核算模式基础上加以改进,其主要理论认为:成本和费用必须划分严格的界限,成本最终是要归集分配到相关产品中去的,而费用则要冲减当期的损益。运用到物流成本费用的核算,即将相关作业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和物流费用,像工业企业中产品成本核算过程,做出严格的界定,物流费用是指那些与物流作业耗费不相关的支出,可以直接计入当期的费用,冲减当期营业利润;而那些与物流作业耗费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支出直接计入物流成本或者归集分配到物流成本科目,到会计期末再将直接物流成本相关金额直接计入相关产品,间接物流成本则选用一定的产品标准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总体来说这种方法与目前生产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很接近,只需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设置的相关的会计科目,不需要另设账套。 而双轨制则比较要求有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要求在现行的成本核算的同时,另外根据相关的成本资料重新按照物流成本核算的要求计算系统而连续的成本信息。这就对我国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我国会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结合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以及现行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客观情况,笔者认为单轨制能将物流成本和费用明确划分是比较有利于管理的,是应该借鉴的部分;而双轨制反映的成本相关信息则比较全面、客观、具体,便于物流成本的分析和决策。但是考虑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及生产企业的特征,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毕竟是一小部分成本,应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最后将这两种方法融合,借鉴各种方法的优点,在不改变目前已有的成本核算体系,增设新的会计科目的方法比较合理,同时,借鉴双轨制优点的基础上,在提供传统报表的基础上,可以增设物流成本费用的相关报表,最终达到即符合现行的成本核算体系要求,又对物流成本费用做出了明细的反映。

(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会计科目的设置 根据前述分析可知,在成本效益的原则的指导下,将这两种方法融合比较可行。在不改变目前已有的成本核算体系,增设新的会计科目时需要增设一级会计科目“物流成本”和“物流费用”,其中“物流成本”核算的是能直接对象化或间接分配的与物流作业密切相关的物流成本费用,主要包括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等;而“物流费用”不能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物流作业的一些日常费用,主要是一些日常的管理费用,如物流信息人员费用、软硬件折旧费、维护保养费、通讯费;物流管理人员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资金占用成本、机会成本等隐性物流成本等。“物流成本”一级科目设置直接物流成本和辅助物流成本两个二级科目,然后分别在这再按物流成本项目设置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三级科目。同时设置“物流费用”一级科目,设置“物流信息成本”、“物流管理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其他”三个二级明细科目,再按照物流范围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如果企业需要还可以像物流成本一样设置更明细的科目。

(三)物流成本账务核算流程 对于已经实际发生的显性物流成本,应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别核算,把那些单独为物流作业及相应的物流功能作业所消耗的费用,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直接记入物流成本及其对应的物流功能成本,借记“物流成本——直接物流成本”,贷记“相关科目”;对于间接费用,如为物流作业消耗的费用、为物流作业和非物流作业同时消耗的费用、为不同物流功能作业共同消耗的费用以及为不同物流范围阶段消耗的费用,发生时先通过“物流成本——辅助物流成本”,到期末,先将其从不同物流核算范围内归集,然后按照作业成本法或者其他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物流成本——辅助物流成本,借记“物流成本——直接物流成本”,贷记“物流成本——辅助物流成本”。当物流成本归集分配完毕后,最后像工业企业一样按照相关标准分配给不同的产品,计入产品成本。

对于那些不一定实际发生、不在企业两大报表中反映的,但是在物流管理决策中应该考虑的机会成本等隐性物流成本,应当根据有关存货统计资料按规定的公式计算物流费用,对于存货占用资金成本直接用存货占用资金乘以一定时期商业贷款利率即可,而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可以用库存占用资金乘以一定时期内投资者期望的报酬率(或者有价证券投资收益率)得到,当这些费用发生时可以直接计入当期的“物流费用”,冲减当期损益。

物流费用直接列入“利润表”,和其他期间费用一起冲减当期损益,同时按成本项目填写“企业物流成本报告表”,这样不仅可以单独反映物流费用的总金额,也可以反映物流费用的明细项目发生额,便于成本费用结构分析和加强控制管理。

(四)物流成本信息报告 便于加强对物流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应在现行财务报表的基础上,需要再加一张企业物流成本费用报告表,这张报告表要从物流成本项目、物流范围和物流成本支付形态三个方面反映物流相关成本费用的构成(见表1),这张报表是完全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费用,另外企业还可以设置企业内部物流成本费用支付形态明细表,列明材料费、人工费、维护费、一般经费和特别经费等属于物流成本费用的哪个项目。企业内部物流成本费用支付形态明细表的总物流成本应该等于企业物流成本费用报告表最后一栏中物流总成本部分的内部物流成本金额。

参考文献:

第4篇

1农业环境成本的内容

农业环境成本与企业环境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顾问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由此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是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一个方面,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属于会计范畴;农业环境成本不仅包括预防性的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分析农业生产行为实际对环境造成损害,是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环境代价,属于公共环境经济问题。农业环境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农业生产本身所产生的环境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上游与下游产业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化肥、农药的生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因使用原料的特殊性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皮革加工、秸秆造纸等。根据不同的生产部门,农业环境成本还可以分为种植业环境成本、畜牧业环境成本、水产业环境成本等。本文所分析的农业环境成本是指种植业部门的直接环境成本,包括动植物资源成本、土壤资源成本、水资源成本、大气污染成本、生命健康成本等。

2农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核算环境成本的方法很多,如预防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生产率变动法、机会成本法、间接替代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等。不同的环境成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2.1动植物资源成本核算

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是无价的,同样,各种动植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也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核算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可以采用恢复费用法和维护成本法。

恢复成本取决于恢复的面积和单位面积恢复的费用,恢复费用的具体费用包括土地费用、劳动力费用、动植物资源引进培育费用和相关的技术费用等。其中动植物资源的引进培育费用是关键,对植物的稀有程度越高,费用就越大,一般常见的资源引进,费用很低,甚至不需要具体的费用。恢复成本既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长期的,但保护成本是长期的,同样道理,动植物资源的稀有程度越高,保护的费用就越高,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只需保证其生产空间,一般不需要额外的保护费用。相反,如果需要对野生动植物生长进行控制,费用另当别论。

2.2土壤资源成本核算

土壤资源成本的核算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恢复费用法,即将土壤的自然生产能力恢复到一定水平的费用;二是生产率变动法,选择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核算由于土壤自然肥力不同或变动而引起生产率变动所产生的净收益差异(E)。

式中,P为产品价格;Q为产量;C为单位成本;i为产品种类。

使用恢复费用法计算土壤资源成本,关键在于选择恢复土壤自然生产能力的方法和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如果采用休耕的方法,其成本就是正常耕种的净收益,如果采用种植绿肥等方法,在以上基础上,其成本还应该包括种植绿肥或其他方法所产生的净费用。

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干扰,采用生产率变动法很难直接测定由土壤肥力下降所引起的单位面积净收益的变化。土壤肥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单独测量化肥的超正常施用量,判定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首先是确定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位面积净产值最大时化肥的最小施用量,然后计算化肥实际施用量与最小施用量之间的差额和相应的价值,最后将差价扣除因减少化肥施用而采取的其他环保手段的费用,就是使用化肥而产生的土壤资源成本。

如果替代费用超过减少化肥施用节省的成本,就会出现替代不经济,所以替代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同等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核算农药投入对土壤所造成的环境成本。事实上,无论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如何减少,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损害,关键是把这种损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一是可以由土壤自身进行修复,二是可以通过其他比较经济的技术手段实现修复。

2.3水资源成本核算

水资源环境成本有三项内容,核算也分三个方面。

核算水资源的浪费成本,关键在于确定水资源的价格、节水灌溉的用水标准以及相应所增加的灌溉设备费用,如果价格较低,水资源的浪费就是经济的。提高水价,水资源的环境成本就会由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节水灌溉的经济性就会增强。

2.3.2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

在我国北部平原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浅层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目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19个省区共形成了59个漏斗区。并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地陷、裂缝等,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一是通过调查统计计算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

2.3.3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因此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与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类似。二者的差别在于水的流动性较强,水资源的污染会进一步对动植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和损害的核算,可以分别参考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和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2.4大气污染环境成本核算

2.4.1温室效应的成本核算

农业生产的温室效应损失=温室效应造成的净损失×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农业生产N[,2]O排放量占N[,2]O总排放量的比例×N[,2]O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2.4.2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核算

首先确定秸秆燃烧所造成的损失项目,如交通事故、高速公路关闭、飞机停飞、火灾等,其次统计和计算相关项目的实际经济损失,最后将这些损失合计就是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其中涉及生命与健康方面的损失,核算方法参见关于生命与健康成本的核算。

2.5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在生产中与农药的接触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可以致病、致残甚至致亡,相应发生的医疗费、误工费,以及由于劳动能力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属于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农业生产不相关的行为,如服药自杀所造成的损失不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精神损失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且难以衡量,也不在核算的范围。通常使用人力资本法核算生命与健康成本。

人力资本法也叫工资损失法,它是通过市场价格和工资多少来确定个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并以此来估算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损益。

进一步计算疾病成本和劳动能力丧失成本:

式中,R[,j]为农药对伤残的负责系数;Y[,0]为期望寿命(参考“WHO推荐的标准期望寿命表”);Y[,j]为第j人的实际年龄;E[,j]为劳动能力损失系数(死亡者系数为1,伤残者根据伤残轻重确定,具体可参照GBD伤残等级分类);W[,y]为年人均收入;D[,j]为年陪护费用。

3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3.1维护土地的多样性

目前,农村土地耕地化现象非常严重,不仅边边角角都被利用,就是原来的河道、林地、草滩甚至坟地也被开垦变成了耕地。土地的过度利用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一是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农作物一统天下,不利于生物间的竞争与进化;二是土地耕地化使水土流失问题更趋严重,农作物的耕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春播与秋播期间,地面没有任何植被覆盖;三是提高了旱灾与涝灾的成灾率,因为大量的水塘、沟渠甚至河道都被平整开垦为耕地,排涝蓄水以及灌溉的能力大大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农村土地的多样性,林地、草地甚至荒地也要得到一定的保护,对池塘、河道、沟渠进行全面规划,禁止耕地对其侵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主要依靠技术与资金投入,而不是耕地面积的无限制扩张。

3.2科学施肥,减少无机肥施用量

全面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化肥的盲目使用。发展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压缩无机肥的施用量。生物有机肥技术是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以秸秆、豆粕等有机废弃物为辅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种剂,通过连续池式好氧发酵,使之在5~7天内除臭、腐熟、脱水,最终成为高效活性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内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能不断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多种植物生长刺激素。肥中除含有氮、磷、钾三大元素外,还附有含钙、镁、硫、硅、锰、锌、硼等中量和微量元素。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保温能力,减少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施用有机肥料的土地比施用传统化肥的土地一般增产10%以上。现在,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市场供不应求,发展生物有机肥,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3.3发展生物农药和物理捕虫技术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等,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的毒性较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由于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生物农药在我国的推广和利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许多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为活体微生物,其产品制剂化技术要求高,而我国生物制剂的剂型及其工艺水平落后,致使活体微生物农药的制剂化成为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加强技术攻关,使生物农药产业不断取代化学农药,成为农药的主体。同时,应重视物理捕虫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如使用灯光、振频等物理方法诱虫、杀虫。根据昆虫趋光的天性,在其成蛾期间,在田间布置具有诱虫和杀虫功能的频振杀虫灯,杀虫效果不亚于使用农药,并且没有污染,还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山东龙口市在果树和蔬菜生产中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全市目前已应用频振式杀虫灯3000多盏,控制果蔬面积6000多hm[2],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150t,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3.4推广与普及节水灌溉

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业用水将短缺600亿~700亿m[3],推广和普及节水灌溉势在必行。截止到2002年,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只有2000万hm[2],约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6%。其中防渗渠灌溉的面积1000万hm[2],管道输水灌溉面积150多万hm[2],喷灌面积230万hm[2],微灌面积30万hm[2]。节水效果越好的方式,其应用面积越小。发展节水灌溉,一要解决技术问题,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地区使用的节水灌溉设备与技术,在华北平原地区,应推广和普及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城市郊区,发展喷灌和滴灌技术等。二要解决制度问题,建立农业用水的市场机制,有偿用水,利用价格杠杆,使农民自觉使用各种节水设备。

3.5全面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农村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应适时引导,通过示范、教育,推广和普及生态文明的知识,同时通过支持具体生态项目的建设,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维护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利用有机物的投入发展农业。禁止秸秆燃烧,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加强面源污染的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发展小沼气工程,实现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李季等.中国水稻生产的环境成本估算——湖北、湖南案例研究[J].生态学报,2001,(9).

[2]张云,李国平.环境成本: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点[J].人文杂志,2004,(2):66~71.

[3]常进雄,鲁明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经济学研究[J].生态经济,2001,(7):60~63.

第5篇

养羊场成本核算就是对羊场生产羔羊、架子羊、肉羊、淘汰羊、羊毛、羊粪产品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总和进行计算,得到每长1千克羊肉需要多少成本,或者每出生1只羔羊需要多少成本,即养羊生产成本。

一、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在进行生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析成本构成的各项消耗数量及其增减变化的原因,寻找如何降低成本的途径。在增加生产量的同时不断地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羊场经济效益的最有效方法,尤其在目前单位养殖效益逐年下滑的情况下,只有规模化养殖才能够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1.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包括购买种公羊和基础母羊、死淘羊只、饲草料、人工授精、保健药物、水电和低值易耗品(扫帚、铁锨)等的费用,其中饲草料费用包括草料、精料的购入成本、运费和加工费用等。

2.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包括饲养管理费用,技术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办公费用,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费用等。

通过计算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并对核算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案,是提高养殖效益和加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养羊成本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1. 羔羊、育肥羊的成本

养羊经济效益体现在羔羊、育肥羊、淘汰羊、种羊、羊毛、羊粪的销售上,其中羔羊是销售、流通的主体,羊场都是对羔羊进行育肥或作为后备种羊进行生产的,所以核算出羔羊饲养成本是羊场生产成本核算的关键点。

①羔羊成本。羔羊外购或者自繁自养分摊的成本除以当年成活羔羊数,即得出每只羔羊的成本。羔羊成本构成如下:一是种羊的折旧分摊。一般种公羊和基础母羊在购买和淘汰卖出时的差价就是种羊的折旧费用,这些费用按母羊5年饲养期产活羔20只进行分摊;采用人工授精的,种公羊折旧费用还要分摊一部分到受配母羊身上。二是种羊饲养费用分摊。种公羊和基础母羊的饲草料、保健药物、淘汰死亡、办公开支等按发生的实际费用相加,这些费用要分摊在所产活羔和人工授精的母羊身上。三是补饲成本。羔羊断奶前要进行补饲以减少断奶应激,补饲成本包括饲料费用和舔砖费用。

②育肥羊成本。羊场一般在利用自繁自育的羔羊进行育肥的基础上,还要大量收购架子羊、育成羊、淘汰羊并对其进行2~3个月的短期育肥。育肥期间产生的各种费用加上羔羊成本或育肥羊购入成本就是育肥羊的成本。

2. 饲草料费

把当年所消耗的饲草料实际使用量,与购买价格相乘即得出总费用。规模养殖时,饲草料费用占养羊生产成本的60%~70%。

3. 人工费用

对于规模羊场、种羊场来说,人工费用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分摊到每只羊身上。人工费用除以饲养量即每只羊应摊费用。一般圈养200只羊需要1个饲养员。

4. 折旧和维修费

将固定资产如办公室、圈舍、饲草料加工设备的购入价格除以使用年限,再除以当年饲养量,即每只羊应摊的折旧费用;每年设备的维修费用除以当年饲养量,即每只羊应摊的维修费用。

5. 贷款利息

贷款利息是规模羊场、种羊场必须开支项目,将投入生产的贷款按照贷款时间计算出利息,再除以饲养量,即每只羊应摊的费用。

6. 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包括保健费、死淘费、办公费、杂交改良费等间接费用。此费用越低,养羊经济效益越高。

三、影响羊场效益的因素分析

影响羊场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作为羊场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生产管理中各个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合理配置资源。

1. 羔羊成本

基础母羊繁殖率、分娩率和种公羊的遗传因素决定了羔羊的生产性能,只有提高羔羊成活率才能降低羊场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育肥成本

育肥阶段的饲料成本占养羊总成本的比例最大,也最有挖掘潜力。料肉比是影响该阶段成本高低最显著的因素。影响料肉比的因素有品种、遗传潜力、生长速度、营养水平、健康状况、饲养环境、饲草料配方、饲养管理技术等,以上各个因素在不同羊场的影响程度有差异,但实际生产中发现大多都有挖掘潜力。

3. 保健费用

羊场医药费用开支少,死淘率低就说明管理措施到位。种羊和羔羊是保健的核心群体。羊场普遍都把消毒和疫苗作为保健的关键点来抓。生产中,保健费用一般占总生产成本的2%~5%,其中各个项目投入占保健费用的参考比例是疫苗26%,消毒15%,中草药等保健40%,治疗费15%,其他4%。

4. 人员

从业人员的责任心除了来自于自身素质,还来自于管理人员对职工积极性的调动。目前,提高工资福利和生活条件,组织技术培训和提高领导素质等都会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其责任心,从而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到节能增效。

5. 其他

能否建立合理物资保管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引种,繁殖,疫苗和兽药采购与使用,疾病治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生产记录是否全面、准确,决定能否规避风险、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作社、畜牧局、屠宰加工企业等单位来获得生产建设项目的多少,决定了采购、建设、生产成本能否降低,销售价格能否提高,养殖风险能否降低。

四、如何提高经营水平

第6篇

一、我国生产型企业成本细化核算和控制的意义

成本核算是企业运营管理和财务决策中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对一段时间内生产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其特性和发生的场所进行的归类、汇总和核算,其目的是计算出该时间段内生产运营费用的总额以及各类产品的实际成本与单位成本。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生产型企业要想在竞争渐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依据自身运营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进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加快资金的流通速度、精确全面地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一)有助于科学解析各工序的成本水准,订立内部转移价格

生产型企业在进行细化核算和控制时,应了解各工序的成本核算水准与成本费用水准,进而确定不同生产时期企业成本中心之间价值流转时的内部转移价格,这有助于企业对成本的考核。

(二)科学、合理地控制和考核企业成本

生产型企业通过核算、解析和比对不同生产阶段中各作业部门及其工序的成本费用率水准及差异,分析出产生差异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进而为企业成本的科学、合理控制和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三)有利于企业合理定价及明确利润水准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不单是商品和价格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生产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用低成本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商品。所以,企业应在成本精细化核算和控制工作中,衡量不同的单个零件的附加值、非批量化生产的成本,并依照它类企业的定价战略和水准等元素对产品进行科学定价,确保损益平衡点和利润水准。

二、加强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细化核算和控制的策略

生产型企业在成本的细化核算和控制工作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以成本管控、细化核算各成本的组成项目、加强运营和管理工作等内容为出发点,进而加强企业的成本细化核算和控制,在提升经营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打造科学、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和管理系统

生产型企业应透过内部整合,建设包含组织领导系统、原料消耗与成本费用控制系统、生产成本预算管理系统、成本信息的搜集传送与回馈系统、成本指标的考评系统在内的高效的成本管理工作体系。此外,应处理好生产耗费以及费用控制等关键工作中的管理不当等问题,进而规范平日的成本管理工作。

(二)采取合适的成本核算办法

生产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运行特征和管理的需求建立并不断完善成本核算方法,引进ABC成本法,不断健全标准成本体制,通过精细化成本核算工作来完善对成本的控制和核算。此外,通过运用JDE、SA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对成本进行精细化核算和控制。

(三)细化核算和控制各成本组成项目

1.原料成本的细化核算和控制。第一,技术机构应提供包含每种产品的零件质地、大小、净重量、下料尺寸与重量等元素在内的技术定额明细表。同时应根据生产经验对边角余料进行摊销和汇集,由财会机构计算原料的消耗量,物料机构建立按月度更新信息的采购价格系统。第二,应对技术机构提供的产品明细账目进行划价并核算出原料的标准明细成本,定时收归各车间的实际原料领取单。进而根据产品的设计需求,对采购原料的规格和大小进行明确,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并与生产机构、库房、技术机构进行频繁交流,将原料成本整合为实际的消耗成本。

2.人力成本的细化核算和控制。生产型企业应掌握不同产品对应的职位和人员的分工情况,对进行多产品加工的职员的薪酬应首先归入制造费用中,之后依照特定的标准进行费用的分摊。对于职员的出勤情况应进行严密监控,通过考核后的出勤工时计算薪酬并归入成本中。再者,生产型企业应确定科学的工时定额并采用特定的流程和科学的方法,合理地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并对各类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应依据经营效益明确合理的薪酬水平,规避物价指数上涨导致薪酬成本涨幅大于原料涨幅,而一旦发生上述情况,企业的税负也将上涨。此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强化对职员的培训力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按劳分配体制,从而提升全体员工的生产效率,合理减少单位成本中的薪酬与固定费用。

3.制造成本的精细化核算和控制。生产型企业应依据各类项目的实际用途和产生形式将制造费用分成固定部分和相应变化部分,依照业务属性由各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和分项控制。其中,对相对固定部分的制造费用应进行限额控制;相对变化部分的制造费用由于产生在生产工艺阶段,其消耗量通常会随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应进行定额控制。此外,应严格依照应收应付制原则分配、核算制造成本,不能容许人为调控分配对象以及比率、核算区间的情况存在,以合理规避少摊、多摊、漏摊和不摊制造费用。各项目的制造费用管理机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财会部门提供有关数据。

4.产品库存储备与运送成本的细化核算和控制。生产型企业应依照商品的特征及气候的变化合理储备库存物资,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库存积压,以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和信用贷款成本;此外,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特征和营销地区的特征挑选合适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管理,有效减少成本,实现成本的综合控制。

第7篇

关键词:物流成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18301

随着现代物流的迅速发展,物流管理日益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之中。生产企业也不例外,物流成本管理是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最终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物流成本是指在企业物流活动中,物品在空间位移过程中和时间上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的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总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商品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以及伴随着生产和消费过程所产生的废物回收利用等过程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具体来说,它是企业在进行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包装、保管、输送、回收方面的成本。与流通企业相比,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大都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之中,具有与产品成本的不可分割性。

1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成本核算是指根据企业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按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的物流费用汇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物流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过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可以揭示出企业物流成本全貌,不仅能够为企业物流经营决策提供信息,而且便于及时发现物流经营活动中的问题,有利于物流成本的控制。上世纪末以来,企业面临的物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物流自动化日趋普及,物流哲学适时兴起,包括了各种崭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在这种环境下直接人工费用下降,物流费用提高,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提供的物流成本信息被严重扭曲。而目前在我国很多生产企业中尚未进行过系统的物流成本核算,也没有专门的方法针对物流进行成本核算,仅仅是使用传统的会计方法进行度量。由此看来传统的会计方法核算物流成本确实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具有更广泛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作业成本法最初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方法被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服务)之间引入一个中介――作业,关键是成本动因的选择和成本动因率的确定。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即企业间接成本的发生是企业产品生产所必需的各种作业“驱动”的结果,其发生额的多少与产品产量无关,而只与“驱动”其发生的作业数量相关,成本驱动因素是分配成本的标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是产品(服务)与资源之间的中介。

以作业为成本法来核算生产企业物流成本,首先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将资源费用追踪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和计量将作业成本追踪到产品(或劳务),最终形成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具体说来,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导致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分配的基础不局限于传统会计的规定,比如装卸时间、包装时间等,因而它能适应现代制造环境的变化,改变传统会计中标准成本背离实际成本的事实。

(2)可以加强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将作业区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强调事前、事中作业成本控制,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并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和效益,把这一原则应用于物流成本控制,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进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3)有利于建立企业内部责任会计。按物流费用的发生情况划分责任中心,不仅便于分清低效和浪费的原因,也易于确定责任人。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业绩的计量和考核。

(4)作业成本法使成本计算与适时制生产系统(JIT)相结合,可实现技术、管理和经济的统一,能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

第8篇

【关键词】 生产成本; 分配方法; 核算

企业生产分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基本生产直接负责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给顾客,辅助生产为基本生产提供服务,为基本生产提供必要的辅助服务,该部门与企 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有着间接关系。企业辅助生产部门在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构成辅助生产成本,很多企业存在多个辅助生产部门,这些部门 间经常相互提供服务,并不直接作用于所销售的产品或服务,但提供辅助生产的成本构成产品总成本的一部分。因此,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的正确与及时影响着企业产 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基于EXCEL的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法的核算,主要利用EXCEL软件设计复杂的成本数据,能把复杂的成本处理变得更为简单,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一、交互分配法核算的原理

(一)交互分配法的涵义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将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所归集的费用,按一定的方法计算出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按受益对象耗用的数量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

交互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方法,考虑了辅助部门之间所有的交互服务,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是将辅助生产部门相互提供的 劳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全部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第一次分配是根据各辅助生产部门相互 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分配率进行一次交互分配(单位成本);第二次分配是将各辅助生产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 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向辅助生产部门以外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量进行分配。

(二)交互分配法的步骤

1.交互分配

将各辅助生产部门直接发生的费用,按照提供劳务数量求出交互分配率,根据各辅助生产部门受益数量进行交互分配,就是把互相耗用的部门间的费用交换一下。

其中辅助生产车间的直接费用额可以通过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得到,劳务供应总量是辅助生产部门对辅助生产部门内部提供的劳务量和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部门提供的劳务量。

(2)某辅助生产部门分入的辅助生产费用=该辅助生产部门受益的劳务量×相应的交互分配率

(3)某辅助生产部门分出的辅助生产费用=提供给其他辅助生产部门的劳务量×相应的交互分配率

2.对外分配

将各辅助生产部门分配前的费用(即直接费用额),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各基本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

(1)某辅助生产部门对外费用分配率=

(2)某辅助生产部门对外待分配费用额=该辅助生产部门直接费用额+分配转入的费用-分配转出的的费用

这里提供的劳务量只包括对外提供的劳务量,辅助生产部门对外待分配费用额即是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是该辅助生产部门本身的的费用,加上向别的辅助生产部门“购买”产品或服务而支付费用,减去向别的辅助生产部门“出售”产品或服务的而收的费用。

(3)某受益单位应负担辅助生产费用=该单位受益的劳务量×对外费用分配率

二、基于EXCEL的交互分配法核算

以XX公司为例,该公司有锅炉车间和机修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两车间服务于基本生产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另锅炉车间接受机修车间修理,机修车间用锅炉车间的汽,锅炉车间和机修车间的成本总额分别是28 730元和12 300元。

(一)辅助生产车间劳务供应量汇总表的建立

基于EXCEL,建立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量汇总表,如表1所示:

(二)基于EXCEL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建立

1.首先进行交互分配

基于EXCEL建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表2),利用EXCEL的函数,计算出交互分配率。

锅炉车间应负担修理费用=200×3.8438=768.75(元)

机修车间应负担的汽费=400×2.144=857.61(元)

在以上EXCEL表格的交互分配中,要分清提供者,受益者。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确定是转入还是转出辅助生产部门的费用。在表格C8中,录入的 数量400,这400是汽的数量,是锅炉车间为机修车间提供了400吨汽,也就是机修车间作为受益者接受锅炉车间的服务。在表格D6中,录入的数量 200,这200是机修小时数量,是机修车间为锅炉车间提供了200小时的修理,也就是锅炉车间作为受益者接受机修车间的服务。

对锅炉车间而言,作为提供者,向机修车间提供了400吨汽,机修车间是受益者,应向机修车间收取这部分费用,作为冲减成本的一部分;对机修车间而言,享受了锅炉车间的服务,自然应增加这部分享受服务而产生的成本。

对机修车间而言,作为提供者,向锅炉车间提供的200小时的修理服务,锅炉车间是受益者,应向锅炉车间收取这部分费用,作为冲减成本的一部分,意即机修 车间要减去这部分费用;而对锅炉车间而言,作为享受服务的一方,自然应该向机修车间支付这部分费用,作为增加成本的一部分。

2.对外分配

在填写EXCEL表格时,可以根据“表1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量汇总表”提供劳务的数量单位确定提供者与受益者,比如在表格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中,C8中填列的400和D6中填列的200,其中400的单位是吨,200的单位是小时,就可以判断,400吨的提供者锅炉车间,受益者为机修车间,即 锅炉车间为机修车间服务;200小时提供者是机修车间,受益者是锅炉车间,即机修车间为锅炉车间提供服务(见表3)。

锅炉车间的成本(对外待分配费用)=锅炉车间的直接费用额+交互分配转入的修理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汽费=本身的费用+支付给机修车间的费用(享受服务)-向机修车间的收取的费用(提供服务)=28 730+768.75-857.61=28 641.14。

机修车间的成本(对外待分配费用)=机修车间的直接费用额+交互分配转入的汽费-交互分配转出的修理费=本身的费用+支付给锅炉车间的费用(享受服务)-向锅炉车间的收取的费用(提供服务)=12 300+857.61-768.75=12 388.86。

其中:本身的费用(即28 730元和12 300元)可以通过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查到。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在对外分配中,分配的劳务量是对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部门提供的劳务量,从分配的结果看,对外分配的待分配费用与对外分配的实际费用是相等的。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应负担的汽费=9 500×2.2032

=20 930.06(元)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应负担的修理费=2 500×4.1296

=10 324.05(元)

因此:基本生产产品负担的费用=20 930.06+10 324.05

=31 254.11(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汽费=3 500×2.2032=7 711.08(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修理费=500×4.1296=2 064.81(元)

因此: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费用=7 711.08+2 064.81

=9 775.89(元)

在对外分配中,为了精确计算,在分配率中采用保留四位小数位数,在金额中保留两位小数位数。分配率保留小数位数的影响,容易产生尾差,表格F14和G14采用倒挤的方法算出行政管理部门分配的费用。

3.根据计算结果,基于EXCEL编制会计分录(见附表4)

三、交互分配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采用交互分配法,一个辅助部门使用其他辅助部门的服务将反映到每个辅助部门的总成本中,总成本体现了各辅助部门之间的相互服务。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进行了交互分配,即相互分配了费用,提高了费用分配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改进计划、控制和决策水平,利于考核整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水平。但由于在分配费用时,要进行两次分配,计算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两个分配率,计算工作量较大。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是根据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的,不是产品或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分配结果也不很准确。交互分配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多的企业。

实际工作中,很多公司都拥有多个辅助部门,在确定辅助部门成本分摊前,必须了解辅助部门之间的交互服务程度,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利用EXCEL的公式和在会计凭证中的应用,让交互分配法更容易理解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江希和.成本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于彩珍.成本会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9篇

关键词:成本核算;方法;优劣势;选取

1、引言

所谓成本核算就是指将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详细、准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2、目前企业较为常用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成本核算方面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三种:

2.1 品种核算法

品种法是指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一产品的品种作为计算的对象,来进行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在使用该方法时,及不需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步骤,也不需要考虑产别的生产批次,是最今本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整个过程只需要按照产品的品种进行核算即可。

2.2 分批核算法

分批法也被称为订单法,其是指在进行成本的核算时是以产品的批号或者订单号作为核算的对象来进行归集费用并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一种方法。在组织批别生产时,计划生产部在对车间下达生产通知单的同时,也同时通知会计部门。

2.3 分布核算法

分布核算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以及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来作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对象,进行生产费用的归集、计算的一种方法。该种核算方法大多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通常其生产过程有多个在技术上可以间断生产的步骤组成,而且这些半成品既可以作为成品出售,也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进行再加工。

3、品种核算法、分批核算法以及分布核算法的优劣势分析

面对各种成本核算方法,选择出一种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相符的核算方法是直观重要的。因此,在选择前首先要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优势要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3.1 品种核算法

对于品种法来说,只需要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者成本计算单,来归集生产费用,并且只需要以月为单位进行定期核算。同时,在核算的过程中,也是相当简便:在进行核算时,如果产品已经完工或者还有极少部分就可以完工了,那么就不在考虑在产产品的成本,则可以直接将成本明细账和计算单上的所有登记的费用当成该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 。

3.2 分批核算法

对于分批法来说,一般都是产品不会重复生产,即使出现重复生产也是不定期的。所以在进行分批法核算时,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成本的核算对象转换成了产品的批号或者是工作令号,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理论上来说,在采用分批法核算时,多采用按月汇总的方式,但在实际生产中,各个批次的产品生产周期是不确定的,而每批的实际成本,则必须要等到该批次的产品完全完工后才可能得到准确的确定,因此,分批法核算成本的计算时间也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

3.3 分布核算法

对于分布法来说,核算的对象是产品品种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如果只是生产一种产品,其核算的对象就是该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对应的每一生产步骤,其明细账也应该对应其生产步骤进行开立,如果是多种产品,在应按照每种产品的各个步骤进行开立。在进行定期核算时,费用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为了计算每一种产品的成品成本,还应该按照产品的品种结转各步骤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产品成本的计算周期应与会计的报告周期相一致。

4、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取

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而在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上面我们对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进行进入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每种方法其所适应的企业范围。品种法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但步骤生产的企业。当然如果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并且在成本的管理上对每个生产步骤的具体资料要求也不是特别严格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品种法来核算产品的成本。同时,对于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一般也多采用该方法进行成本的核算。

5、结语

总之,在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的激烈,如何加强成本核算,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所有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难题就是如何选取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在具体成本核算方法的选取上,应注意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将各种核算方法的优劣势充分考虑其中,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选取最适合自身企业发展要求的成本核算方法,以最大的发挥出企业成本核算的效用,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作者单位:陕西煤炭建设公司资产财务部)

参考文献

[1] 聂秋林,方杨.成本核算方法的优劣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

[2] 王玉梅,刘岩丽.试论我国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现实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7,(03).

第10篇

【关键词】 企业 费用 核算 管理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accounting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cost.

1.企业的费用核算

1.1费用要素内涵

费用要素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同时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等。费用的本质是企业为了实现本期目标而发生的价值牺牲。费用中最值得加强核算的是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在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是已经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无论其所占比重还是其对经济效益的绝对影响额度都是最大的,是加强费用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核心内容。其余的费用项目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生之时起应进行核算与控制。

1.2经营费用记录企业当期发生的支出包括费用性支出

购建资产支出和非费用性支出。所有支出都应按支出发生的实际情况记录。其中,“经营费用”是指一定期间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从事其他经济业务而发生的现金流出(或其他资产消耗,负债的承诺),即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1.3成本费用核算

成本费用为成本性质的费用,即最终要记入某成本计算对象账户的费用。成本费用有多种,以工业企业为例,有物资采购中的成本费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设备安装中的成本费用等,通过对其分别进行成本费用核算,就确定了应该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的数额,从而确定了库存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等资产的成本。这些经营费用发生,经过成本费用归集,形成各种资产的成本,确认为费用,

2.企业费用的核算管理

我国企业费用核算应以加强生产费用核算为核心,并在费用要素形成过程全方位采取有力措施。

2.1强化企业单位制度规范建设首先,应完善会计核算规程。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企业应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的指导下,完善会计核算规程,规范地处理包括成本费用在内的经济业务,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其次,重点制定生产费用核算规定或程序。在拟定会计核算制度时,有步骤地首先重点抓好一部分工作的规范化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2.2切实实行责任核算责任核算是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的基本理念。责任会计是把会计核算资料同各有关责任中心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系统,也是强化内部管理而实施的一种控制措施。成本费用的控制应当结合其发生地点及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进行考核。有效地责任考核需要责任核算提供资料。由于正常会计核算的连环记录具有的可靠性高于业务核算、统计核算,针对责任单位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实施责任核算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3采用作业成本法在会计核算与控制、会计人员数量与素质均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可采用作业成本法以实现更为有效的责任核算。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以生产经营中各现场的各项业务、作业链为对象,对成本产生的原因及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费用归集、分配、考核方法。以工业企业为例,实施中将传统上先把费用归集到部门,再把部门费用归集到产品的做法,改革为不仅按部门进行责任核算,而且还按部门内的生产线、准备工作环节、维修工作环节、技术与质检工作环节、计划管理工作环节等进一步组织责任核算。为此,必须就生产现场的费用核算进行下述改革与重新设计:一是组织机构上,应更进一步划小责任中心,即在设置车间责任中心的同时,还按作业环节设置责任中心与责任人,将责任核算引向深入。二是会计科目上,应在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之下,按车间设置一级明细账,并进而按作业中心设置二级明细账,将会计科目设置与作业成本法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核算程序上,所有间接生产费用支出除记入总分类科目外,必须同时进行大范围的平行登记。先在制造费用一级明细账和二级明细账中平行登记,一级明细账归集数据作为车间责任核算备查资料,二级明细账归集的数据作为各作业中心责任核算资料,用于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考核,并为按作业量分配间接费用做好准备;所有间接生产费用的支出在作业中心归集在制造费用的二级明细账上后,再按各种作业量分配到生产成本账户所属的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上,准确地计算确定产品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四是原始记录上,应打破以前按车间设置电表、气表等原始记录模式,针对作业中心设置各种原始记录,配备计量衡器具,以便配合根据作业环节设置的责任中心的责任核算,从而提高责任核算的水平。五是生产计划上,应当按企业下达给车间的生产计划制定车间生产预算,并分解落实为按作业中心设置的责任中心预算。六是人力资源管理上,应当打破过去单纯按部门配备人力资源的粗放体制,根据作业链、价值链等具体情况,考虑跨部门团队与部门团队冲突最小化原则,配备人员,安排工作,设置责任,进行考核。七是制度规程上,重新制定切合实际的核算与考核制度,并将其整合到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或会计核算规程中去。

此外,还应对企业生产部门以外的物资管理部门、技术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经营管理部门等,也从组织机构、会计科目、核算程序上、原始记录、生产计划、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程等方面,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对原有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按管理与核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责任核算改革,使作业成本核算适用于经营费用发生的各地点、各方面。对于在建工程的核算也可用同样的原理和措施进行以作业成本法为核心的责任成本核算使用作业成本法,就将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嵌入了成本与费用处理系统中,形成以作业为中心的更为具体的责任中心,从而对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的费用、成本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责任核算。不仅使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考核更加科学合理便于控制,也使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期间费用的归集和责任考核更加科学合理便于控制,还使物资采购等业务核算及成本核算均使用作业成本核算技术,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会计核算中的控制力。

小结

第11篇

关键词:成本核算;会计核算;应用

一、企业成本核算的定义

所谓企业成本核算就是一种借助于一些会计方面的原理,通过各种现代化的工具,针对企业在销售、生产等等方面的活动以及花费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性分析的方法。通过企业成本核算,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基本组成形式以及成本花费和生产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这些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从这点来看,企业成本核算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原则和重点内容

1、成本核算在应用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归入到成本核算中的各种花费必须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对于那些存在问题的花费不能归为其中,这对于企业经营中的各种凭证提出了新的要求,通常这些凭证应该满足以下这些方面的要求:凭证中的相关单位以及参与人员必须真实;凭证中记录的业务时间、地点、日期等真实有效;凭证中记录的业务内容必须真实;凭证中记录的业务范围以及交易量必须真实合法,并且相关内容应该完整齐全;记账凭证应该建立在原始凭证的基础上,或是在遵守法律程序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到。

(2)可靠性原则

这一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分析,即真实性和可核性。所谓真实性就是指,经营活动的成本信息必须符合实际中的真实情况,不允许其中存在任何的虚假信息。而可核性指的是,在成本核算时,按照既定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核算,不论是什么人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核算结果。只有严格按照这两个方面进行核算,所得到的成本核算信息才能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

(3)相关性原则

成本核算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必须要与进行成本核算的产品相对应,那些与产品无关的费用及信息不能归为其中,防止一些多余信息的进入影响核算结果,从而使得管理人员无法依据成本核算结果进行管理及决策工作。

(4)分期核算的原则

企业要想获得一定时期内产品生产中的成本花费,就必须在生产活动中,按照一定时间对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并进行这一时期内的成本核算。此外,在进行分期成本核算时,最好与会计分期核算的日期相统一,这样更有利于针对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行计算。

2、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应用的重点内容

(1)成本核算目的的确定

为了更好的开展企业管理,成本核算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核算目的的确定,根据企业管理以及发展的需要,制定成本核算的目的。在日常企业管理中,成本核算的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销售成本的计算、收益的计算等,成本核算目的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其他一些相关核算内容、方法、对象等的不同。

(2)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所谓成本核算对象指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进行企业成本的核算而确定的产生生产经营花费的对象。成本核算对象包括的内容多种多样,它可能是一种服务、一张白纸、一位顾客等,也可能是企业中的一个部门。成本会计的一个中心目标是计算产品成本,为对外财务报告服务。产品成本的具体含义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管理目标。产品有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种,不同核算目的决定了对象的多样化。如以各种、各批、各生产步骤作为对象,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各个责任单位为对象,计算责任成本等。

(3)成本核算内容的确定

通常来讲,成本核算内容是由费用归集分配和成本计算两部分构成。对于前者而言,进行的前提就是充分了解成本开支的范围,掌握其界限,对于那些非成本花费进行去除,然后,对需要的成本数据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一过程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进行,最后将其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进而得到最终的花费总和。而后者主要是按照对象将总的成本费用进行分配,进而得到不同对象间的不同成本花费和单位成本费用。

三、成本核算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基本方法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也是资产的消耗过程,因此生产经营成本按其经济性质分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耗费三大类。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在财务软件中应设置“生产成本”一级科目,借方用于归集所发生各项生产费用,贷方登记结转库存商品的成本。在“生产成本”科目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根据成本要素在二级科目下设置三级科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动力”、“制造费用”与成本核算。在成本计算过程中,涉及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产(多字)品成本[U1],进而计算产品的销售成本,在核算中,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利用Excel表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通过表与表之间的链接,使得整个计算过程变得简洁,便于操作。

当前面所讲的成本核算完成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进行必要的成本控制,在现实管理中成本控制往往会受到相关人员的抵触,基于这种原因,应该制定相关的成本控制责任制,将成本过程管理分到各责任部门,采用这种方法来促使相关人员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当前有些企业并没有建立自身的成本管理制度,企业上层领导往往为了报表的完美而任意更改其中内容,这样不仅使企业成本核算失去其真正目的,也破坏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另外,一些企业虽然在成本核算方面做的较好,但是相关人员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奖励,从而使得人们参与成本核算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从上述来看,企业成本核算应该从企业的高层领导出发,逐级向下推广,奖罚分明,才能够使得企业成本核算更好的在企业中开展和推广起来。

总之,作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成本核算能否顺利正常的开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按照上述所讲的原则和方法开展成本核算,可以很好的完成成本核算的既定目标,加速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梅,论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中国商界,2009(7)

第12篇

一、费用核算

(一)费用要素内涵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

为企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并指出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还指出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能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人当期损益。

费用要素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同时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等。费用的本质是企业为了实现本期目标而发生的价值牺牲。费用中最值得加强核算的是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在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是已经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无论其所占比重还是其对经济效益的绝对影响额度都是最大的,是加强费用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核心内容。其余的费用项目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生之时起应进行核算与控制。

(二)经营费用记录企业当期发生的支出包括费用性支出

购建资产支出和非费用性支出。所有支出都应按支出发生的实际情况记录。其中,“经营费用”是指一定期间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从事其他经济业务而发生的现金流出(或其他资产消耗,负债的承诺),即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从经营费用本质上看.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最终应当计入费用的各种支出,其不包括为清偿债务或分配收益而发生的支出。经营费用是广义的费用,既包括当期的费用性支出,也包括当期支出的购置各项资产而应当在以后各期计入费用的支出。经营费用的记录是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是费用要素确定的基础。从经营费用的特点上看,其数据处理需要通过各个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账户归集、加工、分配、结转及有关资产账户记录、分配后,才正式计入费用。其中记入经营过程账户与记入资产账户的数据流向十分受人关注。因为记入期间费用、物资采购、生产成本不同于记入在建工程、工程物资,而记人物资采购、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费用,与记入期间费用账户等纯当期费用相比,其作为各期费用的时间,各期费用额大小的影响也不同。经营费用记录处理好后,其有关成本费用的核算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成本费用核算成本费用为成本性质的费用,即最终要记入某成本计算对象账户的费用。成本费用有多种,以工业企业为例,有物资采购中的成本费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设备安装中的成本费用等,通过对其分别进行成本费用核算,就确定了应该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的数额,从而确定了库存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等资产的成本。这些经营费用发生,经过成本费用归集,形成各种资产的成本,确认为费用,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与管理费用等直接记入当期损益的期问费用不同,在经营中发生的要归集到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费用需要经过多次的归集、分配核算过程。而且,尽管其最终会进入“费用”而与“收入”配比,但是作为成本费用,目前还不能直接与收入配比,需要一个数据流转过程或多次转账过程。

整个流转过程对利润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直接记入费用要素与先记入有关资产的成本费用再转入费用要素或多次转账之后才转入费用要素在时效性上不同,更要求反映与控制的有机结合。

此外,需要加强对费用要素数据流转过程的控制。这些成本费用中,物资采购方面的成本费用设置“物资采购”进行核算控制,设备购置方面的成本费用设置“在建工程”进行核算控制。相对而言,生产费用是最复杂、发生最频繁、金额最大的成本费用,生产费用是工业企业费用构成要素中的主要部分,而库存材料、固定资产等各种资产的价值消耗也将归集到生产费用,通过生产费用的核算,再通过“产成品”最后销售出去后而转入费用要素,因而对生产费用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费用控制

我国企业费用核算应以加强生产费用核算为核心,并在费用要素形成过程全方位采取有力措施。

(一)强化企业单位制度规范建设首先,应完善会计核算规程。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企业应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的指导下,完善会计核算规程,规范地处理包括成本费用在内的经济业务,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其次,重点制定生产费用核算规定或程序。在拟定会计核算制度时,有步骤地首先重点抓好一部分工作的规范化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因为生产过程成本费用的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的控制环节,其成本费用的核算至少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中配合成本费用控制的重要基础性组成部分,企业制定好生产费用核算规程对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具有重要影响。最后,生产费用核算应尽量使用先进的会计理念,使会计核算与控制有机结合。

(二)切实实行责任核算责任核算是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的基本理念。责任会计是把会计核算资料同各有关责任中心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系统,也是强化内部管理而实施的一种控制措施。成本费用的控制应当结合其发生地点及相关责任人的工作进行考核。有效地责任考核需要责任核算提供资料。由于正常会计核算的连环记录具有的可靠性高于业务核算、统计核算,针对责任单位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实施责任核算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应在生产成本总分类账户下,专门针对生产车间设置各车间的生产成本明细账,负责进行各车间的责任核算,并拟定生产成本总分类账户与各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在平行登记、定期稽核方面的配套措施,落实到制度或规程中去;还应在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之下,专门针对各生产车间设置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明细账;负责进行各车间的间接费用的归集,为产品生产明细账的成本核算服务,并为各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上的责任核算奠定基础;进而拟定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与各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户在平行登记、定期稽核方面的配套措施,落实到制度或规程中去。

(三)采用作业成本法在会计核算与控制、会计人员数量与素质均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可采用作业成本法以实现更为有效的责任核算。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以生产经营中各现场的各项业务、作业链为对象,对成本产生的原因及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费用归集、分配、考核方法。以工业企业为例,实施中将传统上先把费用归集到部门,再把部门费用归集到产品的做法,改革为不仅按部门进行责任核算,而且还按部门内的生产线、准备工作环节、维修工作环节、技术与质检工作环节、计划管理工作环节等进一步组织责任核算。为此,必须就生产现场的费用核算进行下述改革与重新设计:一是组织机构上,应更进一步划小责任中心,即在设置车间责任中心的同时,还按作业环节设置责任中心与责任人,将责任核算引向深入。二是会计科目上,应在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之下,按车间设置一级明细账,并进而按作业中心设置二级明细账,将会计科目设置与作业成本法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核算程序上,所有间接生产费用支出除记入总分类科目外,必须同时进行大范围的平行登记。先在制造费用一级明细账和二级明细账中平行登记,一级明细账归集数据作为车间责任核算备查资料,二级明细账归集的数据作为各作业中心责任核算资料,用于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考核,并为按作业量分配间接费用做好准备;所有间接生产费用的支出在作业中心归集在制造费用的二级明细账上后,再按各种作业量分配到生产成本账户所属的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上,准确地计算确定产品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四是原始记录上,应打破以前按车间设置电表、气表等原始记录模式,针对作业中心设置各种原始记录,配备计量衡器具,以便配合根据作业环节设置的责任中心的责任核算,从而提高责任核算的水平。五是生产计划上,应当按企业下达给车间的生产计划制定车间生产预算,并分解落实为按作业中心设置的责任中心预算。六是人力资源管理上,应当打破过去单纯按部门配备人力资源的粗放体制,根据作业链、价值链等具体情况,考虑跨部门团队与部门团队冲突最小化原则,配备人员,安排工作,设置责任,进行考核。七是制度规程上,重新制定切合实际的核算与考核制度,并将其整合到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或会计核算规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