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鞅变法的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以及其价值观基础
商鞅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他心中的理想,是希望通过王道法治对国家进行治理。这里,我们先解释一下“王道法治”的含义。王道,即君主的权力,君主依靠所颁布的法律进行国家的治理,凭借自身的强大权力,按照国家需要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法律体系可以正常实施而不受到质疑。国家的强大、王室权力的集中等层次组成了王道法治理念。商鞅推崇中央集权政策,认为君主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同时,需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将《战国策》列为治理国家的主要依据。他认为治理国家不可以太严苛,也不可以太散漫,要遵从“君国治一体同造”理念,遵从富国强兵而利民的宗旨,确保德行统一,刑赏统一,做事先难后易等。
1.君权法理
(1)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重大好处,就是确保了诸侯兼并所产生的强大权力得以压制,这种权力可以更好地实施主要是因为有军国化的背景作为支撑,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法家王治政策的施。同时应该注意,商鞅所推崇的变法政策中,建立的中央集权政策和以往的理念是有区别的,这不是一种将皇帝的权力无限放大的过程,而是遵从“国强民弱”和“百县一行”的理论。此外,商鞅变法过程中出现了迁都咸阳的情况,这对中央集权政策的实施非常有利。新都的建立主要是出于军事考虑,确保可以尽早收复失地,为后起之秀创造更多展现实力的机会,同时也除去了旧都所带来的元老派保守势力,避免约束中央政权情况的发生。
(2)农战国策。商鞅变法的基本政策,主要还是采用中央集权、法治主义和农战国策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学术界对商鞅变法的内容进行过深入探讨和研究,按照变法的重点进行课题的设定。对其中的压制人权、轻视道德文化的行为不予推崇。而作为学术界一直争论不断的问题的愚民主义与商鞅变法的法治实质是争论的焦点。以上述问题作为基础,下面我们对史学界的分歧进行剖析,讨论商鞅变法在治国方面的重要特点和作用。
2.价值观基础
商鞅在变法中所宣扬的价值观,自然是以其本身的价值观为根基的,而商鞅本身的价值观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性本恶”。
(1)他认为,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认为人民的本性就是“饥而求食,劳而求逸,苦则求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 。人们总是过分追求感官的享受,而拒绝危险和出力。但是如果纵容人们的享受,国家就会变弱;推行四件难事,兵力就强。但是“夫农,民之所苦。而战民之所危也” 。如何解决人们的本性和国家需要的农战之间的矛盾成为商鞅面临的首要问题。
(2)商鞅认识到名利的诱惑作用和赏罚的威吓作用。
(3)商鞅认识到只有“利出于一孔”,人们方能专心于农战。
总结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能够发现,商鞅变法的价值观基础是比较消极的,是建立在商鞅本身的“人性本恶”价值观基础上的,因此它使当时的人性直线发生了偏移,与民族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趋向有所出入。
二、商鞅变法对民族价值观相对于人性直线的偏移牵引
1.重刑法,弃礼义
君主为了方便统治,制定了多项条款的法律,用来约束各个阶层的人民。随着法律的健全,人们发现这种轻罪重罚的统治方式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人们惶恐度日,生怕哪天一不小心就会触犯法律,丢了性命。为了平安生活,人们已经没有心思去管其他的事,吃饱喝足成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由于法律约束过于严格,人们已经抛弃了道德和仁义,丧失了对礼数的学习,也没有了对知识追求的欲望,这段时间人们的生活是黑暗的,是没有方向的。与此同时,商鞅更加严格采取“令行禁止,法出奸息”的管理手段,不顾及人们不断降低的道德水平,而是用严格的法律约束人们的生活。人们摒弃了仅有的价值观,功名利禄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这是古代愚昧思想的悲哀,更是法律不考虑民情所带来的恶果。
2.军功爵制的影响
战国时代,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征战,力图扩大本国疆土。此时的秦孝公重用商鞅,无外乎想“复穆公之故地也” 。此时的商鞅作为一名大学士,深知战争带给国家的害处有多么巨大,他也曾说过:“民之外事,莫难与战。”虽深明大义,却无奈寄人篱下,不得不遵从君主的旨意。兵强马壮才能保卫一国疆土,所以,为了获取战争的胜利,商鞅只能采取激励机制,鼓励人们为自己的国家完整而战争。土地是农民所求,此时为人们灌输农战的思想,无疑是最好的时机。将稀有的珍贵土地资源纳为己有,是每个农民最渴望的事。而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只要有敢于战争的勇气,土地唾手可得,这种巨大的诱惑是秦国士兵无法抵抗的,每一位农民为此不惜舍命。通过战争就能让生活变得美好的思想已经在每个士兵的心里扎根,所以,秦国的士兵战斗尤为英勇。同时,军中也制定了“军功爵制”政策,这对那些平头百姓的诱惑力非常大。虽是达官贵族,如若没有战功,也会被贬为庶民。如果是百姓刁民,只要你战功显赫,就可以加官晋爵,这种以战功论成败的做法在当时非常普遍。利用军功爵政策,人们可以获得锦衣玉食的生活,这对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也正是这些好处,让人们全身心投入战斗中去,无暇顾及其他。
3.愚民政策影响
商鞅认为,不学习,思想就会愚昧,而落后的思想无法建立外交,国家就会走向灭亡。但是他又提出,如果君主任用过多有学问的人,那么人们又会更加重视教育学习而无心从事农战,这样国家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为了顾全可以看得见的眼前利益,商鞅认为不让人们学习是正确的。正是这种迂腐的思想,让当时的秦国民众思想封闭,无知的民众将生活中的实际利益作为追求目标,功利化也日益严重。《日书》中大量的民间禁忌就是此种观念的体现。
总之,就变法而言,商鞅变法本身强化了君权,强化君国一体思想,君就是国,反君叛君就是叛国,君利就是国利,君可以国之名为所欲为。从这些方面看,它不但虚化剥夺了臣民自身权益,而且对个体人格也是一种限制,掠夺个人财物也变成得合理,变法对中国人的民族价值观影响深远,尤其是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更大。不只秦人,其实几千年来帝制政治都沿用了商鞅法统思想。功利主义虽然从本质上看较为积极可取,但变法也从功利主义价值观出发,客观分析,即为唯利是图或者伤天害理、相互侵害等,这种忠君而断义 等非理性价值观是不可取的。这对民 族价值观的影响十分明显,是民族价 值观相对于人性直线的偏移牵引的重要方面。
三、商鞅变法中关于中央集权、人性以及专制主义的一些客观分析
从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中可以看出,商鞅比较顾全大局,虽是将国家主义作为本位,以国强视为治国之本,百姓受到严刑的压迫,可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众多群众从奴隶的命运中摆脱出来。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君主的权力,将刑赏作为基本评判标准,让人民出现对立从而产生阶级划分,进而有利于君主对国家的治理,实现资源的最大获取与利用。
商鞅将法治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政策,同时结合政府的权力来治理国家。虽然在某些方面制定规范约束君主的权力,但终究由于机构的不完善而形同虚设。同时,用统一的标准约束社会中的所有人,看似达到了统一效果,可在客观上抹杀了人性,这是商鞅变法中的弊端。商鞅认为,在不对人民造成伤害的同时帮助君主更好地治理国家,才是一个忠臣应该做的事,显然商鞅没有做到这一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首先,由于战国时代战乱不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主要代表,而同等情况下的君国治一体机构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权利,这就造成了两种权力之间有了高度的重合。在保证改革和进步的同时,本位主义要以君主的政治轴心作为基础,才能执行相应的权力,这就促使国家本位主义的权力无法更好地实施,从而在权力的执行上大打折扣。
其次,商鞅提出的“国强民弱”理念,虽然在短时间内或有所收获,但是这种“以民所恶求民所乐”的做法,让朝廷和君主的权力无法更好地实施,从而造成民众活动空间过大,君主无法全面治理局面的产生。民众是国家的根本,而民众权利的扩大势必对君王的统治造成一定的阻碍甚至威胁,所以,为了保证君王的权力可以更好地实施,商鞅提出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非常有效的。矛盾的产生势必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商鞅变法的出现也正好验证了这点。
最后,是归于理论与现实的差别问题。作为德才兼备的商鞅与秦孝公,他们能够将理想与现实良好地融合,让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可是,由于君主的权力问题,理论无法完全成为现实,而后又有一些玩世不恭君主的出现,这就造成了两者之间背道而驰。可以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后世君主没有将商鞅所提出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观点更好地加以实施,这才造成君主本位权力的削弱。
四、结束语
商鞅变法的初衷,当然是为了推动秦国的发展与强大,但是由于变法本身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基础上,导致变法中很多思想对人性产生了一定的偏移牵引,使人们的价值观更加趋向权势、金钱,更加鄙视底层人民,在变法的推动下,弱肉强食的思想更加突出。但是,我们不应该否认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中最彻底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变革,它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的同时,当然也会产生很多隐性影响,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出现改变。这些改变在后来的研究中产生很多争议,这正是商鞅变法的学术r值所在。本文从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开始论述,研究了商鞅变法对价值观、人性的影响,也对中央集权、人性以及专制主义方面进行了一些客观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商鞅变法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商鞅变法;启示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秦国两次主持变法,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其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治国理论都产生了辉煌的实践效果。但以往学者们的研究视线却过多地集中在他的法律思想领域,而对他的用人思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商鞅变法中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进行分析,发现商鞅把人力看作是一种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而倍加重视,他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就是使人尽其力。商鞅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秦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生产关系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时,势必会在经济基础至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引起激烈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阶段被史家认为是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确立时期,虽然奴隶制曾经显示了其优越性,但此时,它的存在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向封建制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恰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方面的条件皆已成熟,这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反映。在此时期,维系奴隶社会的礼制也在逐渐地遭到破坏,亲亲尊尊的核心理念开始受到了质疑。但是,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的中庸改良,本质上都是不主张对现存的礼制进行彻底的改造,而唯有法家,希望进行激烈的变革,用法来取代礼的作用,用霸道来取代王道作为社会的模式,自然而然,只有法家的人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进行一系列的实践,而商鞅变法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深刻地改造了秦国乃至未来的中国社会。
二、商鞅变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分析
1、建立“奖励勇战”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单位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个士气低落的团队或单位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提出:“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再像过去那样扮演权威角色,而是要设法以更有效的方法,激发员工士气,间接引发员工潜力,创造企业最高效益。”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努力去完成单位的任务,实现单位的目标。商鞅在他变法实践当中不但采用物质激励而且注重精神激励。他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明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4]主张按军功大小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奖励在战场上立功杀敌的人。具体的规定是:凡在战场上能杀得敌人甲士一人,并取得其首级者,赐爵一级,赐田一顷,宅一亩:得敌一甲首者,若为官者可当五十石俸禄之官:得敌一甲首者,还可役使一人或一家为自己的农奴,即“除庶子一人 ”。[2]为此,制定了有名的二十等爵制。商鞅变法正是利用二十等爵的等级这样的激励机制激发秦国老百姓建功立业。
2、建立奖励“耕织”绩效指标体系
战国时代是一个弱肉强食,以力服人的时代。秦国要“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就必须要有绝对实力在对外作战中获取胜利。商鞅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认识到国家的实质是一种“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对内使用刑罚,对外用军队征伐)”的暴力。 那么,战胜敌国的绝对实力从何而来?在当时处于那样农业社会时代,国家的富强只能依靠农业的发展。而且,在冷兵器时代要想打胜仗必须要有充足的粮草储备。同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财富迟早也会被他人抢走,所以对外作战系统是对内农耕系统的保障。与之相应,农耕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富国,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为秦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作战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强兵,对应的关键绩效指标是秦国的对外作战能力。所以,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3]同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新的土地所有制,即“为田开阡陌封疆 ”。商鞅变法通过确定秦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来实现他的组织目标即使秦国强盛。
一、中外经济政策及影响对比
例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对东西方文明的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的形成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考查同学们阅读材料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通过阅读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找到“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农村高利贷受到了节制”“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这些关键信息,可以归纳出商鞅重农抑商的政策以及梭伦农商并重的政策。第(2)题两次改革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国情特点,对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影响也大相径庭。应当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三方面分析。如思想文化方面,梭伦改革赋予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和科学文化的繁荣;而商鞅变法采纳法家专制集权思想,严刑峻法之下钳制了自由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答案 (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影响:商鞅变法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梭伦改革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点拨 在解答比较型材料题时,大家要着重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来归纳出其异同点或突出特征。首先,要弄清楚对比的历史事件、历史材料或历史人物的基本内容,例如本题就要求对古代中国和西方对待商业的政策有基本了解。其次,要确定好比较项,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题目中明确的要求是对商鞅及梭伦经济政策指导思想的归纳和经济政策影响的理解,大家要围绕这些要点来进行作答。
二、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土地制度对比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据《魏书》卷一百一十译编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两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特征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
(2)较之于商鞅变法时期的土地制度,北魏的均田制有何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认识。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掌握这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什么,以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1)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两次改革在土地制度上的特征:前者强调私有化,后者是土地国有化基础上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他们的共同作用都是实现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型。第(2)题需要回答相对于商鞅变法的土地制度而言,北魏均田制的积极意义是什么。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造成了土地兼并;北魏初年正是面临豪强兼并土地的困境,因此孝文帝的就是解决该问题。后一问是对土地兼并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需要从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统治者的应对措施两方面分析。
答案 (1)特征:商鞅变法:变土地国有制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自由买卖。
北魏均田制:用来均田的土地属国有,授田后,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限制买卖。影响:都促进了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认识:商鞅变法后,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一种固有的现象,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封建政权的巩固,封建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兼并采取打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现象,但无法根除。
点拨 在解答比较型材料题时,找准比较项是解题的关键。不同历史事件在进行比较时有多个比较点:有的涉及到背景,比如时期、原因、条件、目的等;有的涉及过程,比如措施、特点、纲领、方式手段等;有的涉及结果,比如影响、作用、评价、认识等。在作答时,对相同点的表述要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以“都……”的行文格式展开。其间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 也要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 然后对所有要比较的内容逐一展开。
练习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及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和孝文帝在土地制度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受到重视,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把农业放在商业之上。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纷起,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许多诸侯国都进行了鼓励农业发展的措施。
春秋时期,改革家管仲首先在齐国进行改革,他首先从经济入手,实行“井田畴均”和“相地而衰征”。相,视也;衰,差等也;征,征取也。就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制好坏征收赋税,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管仲认为“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而事实也证明,他实行的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履亩而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而所谓的初税亩就是以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的一项改革,是在认可了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税赋。这种征收赋税的方法很先进,因此我们一般也把鲁国的初税亩作为我国农业税征收的开始。
管仲的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共同促进了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转变,而两国在赋税制度方面的改革,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更加激烈,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也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各国的改革进行的更加如火如荼。为增强国力,各诸侯国鼓励发展农业的措施则更多,也更全面。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在他的支持下李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法,在农业方面他实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两项措施,其中“尽地力之教”的措施更加有利于中国农业朝着精耕细作的方向发展,他主张在农业上耕地要深,除草要勤,在种植上应采取多种经营的方式,如果一种作物受到自然灾害,还有其他作物可以收获,收割时必须要迅速,以免遭受损失,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作用。“平籴法”就是好年成由政府出钱籴进一定数量的余粮,坏年成由政府平价粜出一定数量的粮食,当时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物价,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维护了农民和百姓的利益,防止了“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状况的发生。李悝的变法极大地提高了魏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使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著名的变法,同时也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变法,他的改革对秦国的强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商鞅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具体措施有:①“废井田,开阡陌”。《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开阡陌封疆”意味着把象征着井田制的“阡”和“陌”去掉,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从此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按照所占土地多少来负担。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即“重本抑末”,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明确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样就明确的用国家法律条文确立了农业的主体地位,这一措施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③统一度量衡。度:长短;量:容积;衡:重量。统一度量衡是商鞅变法的一大举措,变法之前的秦国,各地的度量衡都不一样,这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以及国家赋税的征收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度量衡统一后,全国上下有了统一的标准,对当时的秦国和日后的秦朝都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各个方面都发生巨大的转变。在这个风云动荡的时期,管仲、李悝、商鞅等改革家纷纷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农业的措施,不仅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转型,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也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宝贵的经验。
墨子曾经说过:“言不信者,行不果。”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也深有感触地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可见,诚信对人的重要性。在漫漫人生道路上诚信将与我们同行。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处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金,结果没有人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北门了。商鞅立即赏了五十金。商鞅的举动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心法使秦国渐渐富强,最终统一了天下。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前,却发生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王从前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的20多座烽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时需要号召诸侯们来救援时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才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地笑了。五年后,西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二无诸侯来到——谁也不愿意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周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利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势强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诚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树高千丈靠的是土里的根,河流万里凭的是源头的本,诚信是人的根本,宇宙间永存。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让诚信与我们同行。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而侧重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由"兴趣点"来引导学生深入历史,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教学活动。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 兴趣激发 几点尝试
初中生好奇心强,对历史事件的结果,历史人物的命运很关心,有时甚至替古人担忧。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观点,提出一些问题,介绍、提供一些小资料,引导他们初步地研究历史问题,帮助他们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体会到创造性活动的乐趣。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 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 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 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 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 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 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 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 果。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 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 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 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 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 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 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 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 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 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 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 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 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这种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 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 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作出“中国”和“西汉 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 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 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 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 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总之,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 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摘要: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 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历史 积极性 兴趣
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 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 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 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 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 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 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 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 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 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听课是关键。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 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 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 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这种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 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 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作出“中国”和“西汉 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 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 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 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 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 ,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 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 很难准确,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我告诉学生:“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 改进。”我又指着《蔡伦》图说:“东汉宦官蔡伦在公元105年改进了造纸,造纸原料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出 。”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在历史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教学氛围,使历史教学妙趣横生。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帮助教师形象地重现历史原貌,让学生重温历史。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厚赏重刑是商鞅的一个法律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往的理解都局限于执法严厉、刑无等级等表面现象,有的学者有深入研究但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入手很难说明厚赏重刑能发挥巨大实际作用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希望通过使用法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厚赏重刑进行分析,进而对商鞅的厚赏重刑思想在新的视角下进行解读。
关键词:商鞅 厚赏重刑 法经济学 商君书
一、商鞅与商君书简介
商鞅,战国中期人,卫公的同族,因而称为卫鞅或公孙鞅。曾在魏国做过中庶子,后来到秦国,辅佐秦孝公变法。他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商鞅变法革新了秦国的整个社会制度,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秦孝公将商於十五邑封给他,号商君,因而又称他为商鞅。孝公死,惠王立,车裂商鞅尸身,并灭了他全家。(详见《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书》原有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旧题“商鞅撰”,但其中有商鞅以后的别位法家的作品,可以说是商鞅与别位法家的遗著汇编。《商君书》是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部珍贵古籍。全书比较完整的阐述了商鞅的思想,以及变法后秦国治国的主要思想,也记载了秦国一些政治与军事制度,又描述了商鞅与旧贵族之间关于变法的斗争事迹。总之,这部书是研究商鞅以及法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商君书》古本颇多,笔者主要以中华书局出版的《商君书注译》和《商君书》作文研究商鞅思想的文本资料。
二、商鞅的厚赏重刑观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赏和刑都是法的内容,并不是说刑由法规定而赏则出自国君“夫赏者文也,刑者武也。文武者法之约也”一。一般人只注意到“刑无等级”而忽略了“赏不遗匹夫”,赏和刑是法中最基本两个方面,其内容都由法明确规定,只因为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而冠以不同的名称。
重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轻罪重罚。商鞅认为,“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亦”,“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亦”。一般将这句话理解为轻罪重罚,并将重罚直接等同于严厉或是残忍的自由刑或身体刑。重罚到底是什么含义详见下文。
2、刑重而必得。“必得”指必定将罪犯绳之以法。“刑重而必得”建立在轻罪重罚的基础上,“为奸邪、盗贼者死刑,而奸邪、盗贼不止者,不必得”。商鞅认为刑不在重而在其“必得”,虽有重刑但如果没有使罪犯必定被绳之以法,在实效上并不能阻止犯罪发生。
对于实现“必得”商鞅提出“治国之制,民不得避罪”,只要有罪就必受处罚。首先,刑无等级。商鞅从罪犯的社会地位、身份、功劳、人品、与执法者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说明无论任何人只要违反法律就必须要受到应有的处罚。“其次,不宥过,不赦刑。即不宽恕人们的罪过,不赦免应有的处罚。如果“刑人复漏,则小人辟而不苦刑,则侥幸于上以求利”。
3、刑用于将过。“将过”主要指犯罪着手实施之前的犯罪预备阶段。商鞅认为设立重刑的目的是“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犯。民不敢犯,则国无刑民”。据此,商鞅实际上将今天所说的犯罪预备等同于犯罪并施以相同的处罚,同时专门设立了“告奸重赏,不告重罚”的制度防止犯罪预备的尝试。
厚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民好利而设赏。商鞅从他人性好利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生而有好恶,故可以治”。赏的功能一是“助禁”,一是“劝功”。刑阻止人们为一定行为,赏引导人们为一定行为,两者并用就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控。
2、赏厚而信。这与刑重而必得基于相同的出发点。厚,指通过赏能获得很多收益,比如“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人兵官之吏”。信即“赏不遗匹夫”,“人主能使民信此如日月,则兵无敌亦”。
3、民之所欲万,利之所出一。“一”即统一、专一。商鞅认为人们所求的“利”是多种多样的,国家没有办法做到针对每种“利”来安排赏,要用赏来引导行为必须使人们所求之“利”只能通过一种渠道获得,“塞私到以穷其志,启一门以致其欲”,商鞅将“一”归于农战,无论人们求各种“利”都只能通过重农重战获得。
4、刑九赏一。这是就刑赏的适用对象和范围而言,是刑和赏之间数量关系的对比,其目的是突出赏之厚和刑之重。刑的适用范围广,凡是不利于农战的行为都属于刑的对象,赏仅仅用于重农重战。刑九赏一并不是说刑重而轻赏。
商鞅的厚赏重刑是建立在其“人性好利”的基础上,目的是“以刑去刑”。赏鼓励人们为一定行为,刑阻止人们为一定行为,两方面共同作用下国家对人的行为实现有效的引导,既预防了犯罪发生,又使重农重战的国策贯彻落实。
三、厚赏重刑的法经济学分析
“人在其生活目的、满足方面是一个理性最大化者”,“人们会对激励(ineentive)作出反应,即如果一个人的环境发生变化,而他通过改变其行为就能增加他的满足,那他就会这样去做”。这是波斯纳在《法律的经济分析》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以往对厚赏重刑一般都仅在制度上解读,无论是从历史学、法律史、或是刑法学都难以说明厚赏重刑能产生巨大效用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们从法理学或法哲学角度能更加深入的分析这种制度设计有巨大效用的原因。
法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它以“成本――收益”及最大化方法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来进行法律问题研究。社会理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个人意向和行为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研究对象是有理性的个人,并由此假定集体行为是其中个人选择的结果。
厚赏重刑产生实效,实际上是因为“人性好利”或者说“人在其生活目的、满足方面是一个理性最大化者”,人们为一定行为必然要对行为的“成本――收益”进行核算,在厚赏重刑的制度或是“激励”的影响下,人们会自愿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求“利”或是增加“满足”。这能通过数量关系证明。我们要证明的是人在求一个特定“利”时如何对行为做出选择,而选择标准是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行为的预期最大收益恒定的设为1,行为成本为X,其取值范围可以是(0,+∞)为方便计算只取(0,1),收益成本差为Z,取值范围(0,1)。
第一次计算是在犯罪和替代行为之间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两个等式:
1-X(1)(犯罪行为的成本)=Z(1)①;
1-X(2)(替代行为的成本)=Z(2)②;
因为有重刑存在,X(1)>X(2):
用②―①得到:X(1)-X(2)=Z(2)-Z(1);因为X(1)>X(2);所以Z(2)-Z(1)>0;Z(2)>Z(1)。
在重刑存在时替代行为的收益成本差较大。
第二次计算是在各种替代行为间进行比较,厚赏的收益设为C,并令其为0,赏带来附加的收益,所以C的取值范围是(0,+∞),同样是两个等式:
1-X(3)(依赏要求的行为的成本)=Z(3)+C ①:
1-X(4)(一般替代行为的成本)=Z(4) ②:
依赏要求行为其成本大于一般替代行为,X(3)>X(4):
用②―①得到:X(3)-X(4)=Z(4)-Z(3)-C;因为X(3)>X(4);所以Z(4)-Z(3)-C>0;Z(4)>Z(3)+C,C(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兴趣;有效性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记载了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唯有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才能促进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初中历史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情怀,强调他们更多的学习历史知识,且从历史知识中得到启发和学以致用。初中历史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对其进行探究和制定出有效的方法。
一、开展历史教育活动
初中历史教育,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应当充分利用开展历史教育活动,如讲历史故事比赛,参观历史博物馆、遗址、古迹等,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能够身临其境的接触到自己所学习到的事物,才能让他们对历史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我们在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的历史课件时,带领学生参观茂林历史博物馆汉武帝墓,当进到博物馆里,看到这一切的布局真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时,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汉武帝派使张骞出塞的伟大历史意义,因为它开辟了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和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促进了中西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起到积极作用。还有汉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远征西域这样恢弘壮观的历史场景,这个伟大的战略壮举带来的就是我们今天中国国土面积的新疆省,它可是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之广,不觉让很多学生惊讶叹服,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记忆,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学科的热情和素养。总之要积极开展历史教育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1]。
二、注重插图,提高教育效果
新课程的初中历史教材附有很多插图,此类插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非常鲜活的历史景象,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具体的理解历史,且把一些较难记忆的语言项目通过插图进行轻松的记忆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这些与课件内容密切联系的插图如果没有给学生讲解,学生就会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老师要非常注重插图的讲解,这样既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更加深入的掌握了此课件的历史知识。比如,在《商鞅变法》的课件中商鞅舌战图,商鞅推行奖励农耕以富国,激赏军工以强兵,统一治权以理政,移风易俗以正民的变法制度,受到了秦国旧群臣的极大阻挠,这张插图是反映商鞅变法艰辛的最好实例。所以,讲好《商鞅舌战图》,既让学生了解到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伟大气魄和超众才华,又让学生认识到商鞅在推行改革变法多么的艰难不易,也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的发展壮大,让学生懂得了商鞅变法所带来的巨大历史推动作用,即秦国的国力和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强大,逐渐发展成为战国时期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也为我们后来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打下了基础[2]。
三、课堂巧设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的心灵里都有着自己的志趣,都闪烁着理想的火花,关键是老师怎样去点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历史具有“过去性”这一特点,这决定了其课程内容比较刻板和乏味,如果不去巧妙激发,学生不易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要注重巧设疑问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文景之治》这个课件,老师授课时要巧妙地“难为”一下学生,向大家提问:大汉王朝为什么强盛了很长时间?这时有少部分同学可能回答:当然是“文景之治”给大汉王朝带来了很长时间的强盛。这时老师又可以巧妙的发问:“文景之治”是汉朝时代的历史事件吗?通过这种课堂巧妙质问的方式,激发起学生想要再次确认的心里动机和进一步了解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会让大多数学生都记住“文景之治”是汉朝时代的历史事件,是由汉代的两位皇帝汉文帝与汉景帝实现的,同时让他们又产生了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两位皇帝一些治国方法和治国策略的兴趣,也认识到“文景之治”对大汉王朝盛世发展的重大意义[3]。
四、注重联系现实,提高有效性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的道理深层次的告诉我们,历史其实是过去的现实,历史不仅仅是记述了过去所发生的的事情,它更重要的是包含了人们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认识,而这种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完善改进。因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一刻也未停止,过去、现在和未来都统一连接在一条没有间断的历史长河当中,是无法割断的,过去留下的东西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影响着今天的现实,正如昨天是今天的基础,今天是昨天的延续,其间是延续、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例如,我们在学习清代《》的历史课件,清朝以师夷长技的理念,吸取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军工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运营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力量;注重与现实联系,培养了学生以古鉴今、认识现实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认识。
五、结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有效性,任重而道远,但老师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从而探索出更多初中历史教育有效性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丰宪.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2011.
《看历史》:您说在写《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时“如同捧着一只薄胎瓷器的行者,心生敬畏,只求寸进”,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能否谈谈您写作这本书的原因与创作心境?
吴晓波:写《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时的心境,与我2004年决意投入《激荡三十年》写作时,差别是很大的。写《激荡三十年史》时,我尚有“探访者”的兴奋心态,但这本书写得很累,也很敬畏。在创作本书时,中国的改革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因此这本书的出发点或者说主题,是希望能“回到历史的基本面”之中,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找到中国改革的规律与逻辑,并为中国未来的改革,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判断。实际上,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是无法真正理解当前中国的。
创作一本时间跨度如此之大——始于公元前7世纪、止于当下的2013年——的图书,很像一次疲倦的长途旅行,对我来说,是一次智力与体力的考验。在闭门创作之时,我总有一种与古人对弈复盘的感慨,有时一起欢愉,有时一起快意,有时一起沮丧,也体会到了钱穆先生说过的“对古人怀有温情与敬意”的心境。
《看历史》:为什么您说最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崛起是“两千年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
吴晓波:在历史上,我们一再看到这样的景象:中国因拥有最广袤的内需市场和喜乐世俗消费的民众,经济的复苏从来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事情。早在1930年代,历史学家傅斯年就给出过一个经济兴衰周期说,根据他的观察,中国只要有70年稳定期,必定重获大繁荣,从秦末大乱到“文景之治”,从隋文帝统一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从宋太祖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到范仲淹一代的中兴,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其间均不过两三代人。在他看来,中国若无战乱,十年可恢复,三十年可振兴,五十年到七十年必成盛世。在这样的史观下,1978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崛起,以及在未来的二十年内,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再度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似是周期重演,乃“必然”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不过,除了兴盛规律,中国历朝历代的经济治理又有“先开放、后闭关”的衰落规律,往往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再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无休无止。过往的汉、唐宋、明清、民国莫不落入这一闭环逻辑。
这一闭环逻辑,是中国经济制度上的“结构性缺陷”,是一个“建设性结果”,它与维持千年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
这三十年的经济崛起,恰好是开放后结果,也是兴盛规律的“合理演进”,而如何避免落入闭环逻辑、逃离衰落规律,也是中国未来经济改革所面临的课题。
《看历史》: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称中国为“唯一延续至今的社会”,魏德斐说“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您认为这种天然的“统一文化”对于中国历代经济的变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吴晓波:在中国历史上,统一是被呼唤来的,因为在农耕文明甚至工业文明时期,中国的分裂必然伴随着战乱,争夺土地和人口。比如魏晋南北朝三百年杀戮太厉害了,老百姓很害怕分裂,呼唤统一。中国这个地方也不太适合分裂,人口集中地就是三大流域,从地理上来讲有统一的便利性。外面打进来也不容易,东南西北都很难,稍微薄弱的是北面。
由于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天然、终极的诉求,使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另外一种政治制度能够保证统一的维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大于其他国家。而这种国家治理逻辑显然与西方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原理,存在内在的冲突性。
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变革势必将削弱中央的集权能力,民国初期(1916-1927)的放权型变革试验尽管刺激了民间经济的高速发展,却没能寻找到维持社会稳定的药方,以致最后以失败和权力回收而告终。分权失控是任何改革者所无法承受的代价。
正因为如此,历代经济的变革,都是以维护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为目的的,同时,“统一文化”也划定了历代经济变革的边界。
《看历史》:您说“管仲变法”与“商鞅变法”分别提供了两个颇为极致的治理模型,如同左右极般地站在后世历次变革的两端,这两种极致在中国历史的脉络中是如何体现的?它们为中国后世历次经济变革设定了怎样的逻辑?
吴晓波:我将管仲称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从他在齐国实施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出,管仲其实是一位尊重市场规律的国家干预主义者。管仲治齐有三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其一,通过价、财、税整体配套改革,第一次形成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其二,他所提出的盐铁专营政策,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经典模式一直影响到今天;其三,管仲治理下所形成的齐国经济制度,是中国古典市场经济体制的雏形。
商鞅我将其称为“命令性计划经济的鼻祖”,他在秦国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如军爵制度、郡县制度等,奠定了中国式的中央集权制度。可以说,商鞅治理秦国是一次古典的极权主义运动。
在管仲与商鞅之后,影响中国千年历史的治国模式便基本定型。
管仲的盐铁专营政策,对后世政权产生了重大且根本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它让中国从此成为一个“独特的国家”。我们说“中国特色”,无此为过。“管仲变法”之后,中国的政府收入由税赋收入和专营收入两项构成,后者的实现,正是通过控制战略性民生必需之物资,以垄断专卖的方式来达成的。在这种体制内,政府其实变成一个有赢利任务的“经济组织”,从而也衍生出一个根深蒂固的治理思想,即:国家必须控制“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国有企业应当在这些产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这种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是那种“看上去像企业的政府”,而政府则是“看上去像政府的企业”,它们从各自的利益诉求出发,成为微观经济领域中的逐利集团。这种制度一旦形成,民营企业集群就被间夹其中,进退失据,成为被博弈的对象。这一中国式经济体制延续千年,迄今未变,而管仲,正是“始作俑者”。
商鞅在后世的名声却非常之差,可以用“狼藉”来形容。在很长的时期里,知识阶层以谈论商鞅为耻,连说到他的名字都会“口臭三日”。 然而,商鞅却又如同一个神秘的“黑色幽灵”,飘荡在每一个庙堂之上和治国者的心里。他的施政虽然暴烈,但却真正达到了强盛国家和统一天下的目标,被证明是有效果和成功的。苏轼在批评商鞅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桑弘羊,而世主独甘心焉,皆阳讳其名,而阴用其实。”客观地说,商鞅彻底改变了战国乃至后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态,甚至以两千年的历史跨度而论,他的基本治国理念被顽强地延续了下来。
后世的变法者,不过是在重商的管仲和重农的商鞅之间左右摇摆而已。桑弘羊、刘晏是管仲的继承者,王安石则是命令型计划经济在农耕时代的典范型执行者。
《看历史》:您在书中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十几次重要的经济制度改革,您的取舍标准是什么?
吴晓波:标准有三个,第一是经济制度创新,第二是对后世制度衍变的影响,第三,是否具有中国历史的特色。如管仲变法,第一次提出了“盐铁专营”,影响至今;商鞅变法,确定了延续中国两千年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变法,是第一次整体配套改革;王莽变法,是一次古典社会主义性质的试验;王安石变法,是最后一次顶层设计;等等。这些变革,可以说都是一脉相承的,且影响至今。
《看历史》:有读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就是在这些迭起的改革间隙发生了些什么?这些间隙中发生的事情是否对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变革走向产生过某些影响?
吴晓波:这些改革只是历史的一部分,改革间隙实际上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改革发生的酝酿期,也可以说是上一次改革成果的吸收期和反思期。这当然会对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变革走向产生影响。比如说西汉文景时期,正是由于吸取了秦国极权统治亡国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才会有民间的繁荣,为汉武帝改革留下了巨大的、可供攫取的民间财富。再比如王安石变法,正是由于宋太祖在兵制上实行“中央养兵”政策,造成了中央财政的沉重负担,所以有王安石的变法改革。
《看历史》:您曾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序言中写,自己在这本书中放弃了批判者的姿态,而更希望以建设性的理性心态,探索研究本国的历史轨迹及可能的前途,完成此书后,您的结论与收获是什么?
吴晓波:在研究历代经济变革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在书中,我提出了两个也许会引起争论的结论:第一,最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大崛起与其说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倒不如说是两千年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我们迄今仍有陷入历史闭环逻辑的危险;第二,中国经济制度上的“结构性缺陷”,是一个“建设性结果”,它与维持千年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
对于未来的中国改革,作为一个经济史和当代公司案例的研究者,我并没有能力完成方案设计的工作,因此,我只是试着回到“历史的三峡”之中,给出几个基础性的判断。
首先,我认为,在看得见的未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很可能是一次以自由市场化为取向、以维持“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妥协点的、非西方式改革。内在的冲突性与生俱来,需要寻找出一种“基因突变”式的解决之道。这次变革的时间长度很可能超过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长度。
其次,中华经济治理的两个永恒主题是分权与均富,而历朝历代的经济治理,存在着一个“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这一周期性的治理危机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权益和财富分配的失衡。因此,中国未来的经济改革,只有处理好分权问题和均富问题,才有可能维持社会的稳定以及进步。
一、 体验教师备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以及理解起来较容易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参与。因此在指导学生备课时,强调采集历史故事的生动有趣,并形成详案。学生备课热情很高,翻阅大量形式多样的书籍,如讲“赤壁之战”时,学生就讲了诸葛亮 “草船借箭”的故事,讲“商鞅变法”时,学生就讲了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不仅增加了课外知识,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甚佳。
二、 体验教师上课,提高教学的感染力
常言道:好的开始,便成功一半。导入新课是历史教学激活学生内驱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或运用故事、游戏,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因动情而要学,或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因探究而要学,或通过典型事例,贴近生活实际致使学生因关注要学。让学生当老师这种想法就运用了这一原理,弥补了传统的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不足,重新确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与本堂课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模拟教师上课,充分利用讲台,黑板,粉笔,讲给其他同学听,并设置一问一答,让同学回答自己的问题。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老师上课的热情和创造,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教师职业和尊重教师劳动的情感。这是在平时课堂中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
三、 体验教学反思,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思维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那就必须使思维有明确目的性。也就是说要使它具有解决任务的性质。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学生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课后知识巩固是教学的直接目的,如何让学生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如上完商鞅变法后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一题时,作业只有两题,但我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本知识是否可以问更多的问题时,学生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和探讨有了这样一些问题:
1.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意思是什么?
2. 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3. 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有何历史影响?
4. 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
5. 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6. 表明了商鞅的什么态度?结果如何?
7. 谈谈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8. 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9.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0.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并通过课外资料的查阅,很好地回答了这些。这对学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善教者,必善究。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是每个优秀历史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在具体运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真正做到“善学,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一问一答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抓住知识的重点。因此,引导学生设问应注意启发性,要创设“愤”、“悱”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内驱力,并做到“因材施教”。
3 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学生毕竟是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很难灵活地掌握教师教育技能。在实践中,可运用小组合作、质疑答疑等方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注意教法与学法的协调,变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建构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建构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今后的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有重视培养学生建构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怎么办.徐州市教育学会出版社.
[2] 胡明根主编.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 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10期.
关键词刑罚目的预防犯罪法律改革
作者简介:贾艳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助教。
一定的思想离不开一定的特定历史环境,同时又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商鞅在秦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变法,是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成效最显著的代表,时直今日商鞅的法律思想对我们仍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将以《商君书》为视角,从刑罚的目的出发,阐述商鞅在秦国实行变革时所主张的刑罚目的论。
一、今之刑罚目的
刑罚目的指国家进行的由创制,裁量和执行刑罚所组成的整个刑事法律活动的目的,亦即刑法采用刑罚作为对付犯罪对象的强制措施及其具体运用和执行所预期达到的效果。而今天我们通说中刑罚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我国刑罚一般预防犯罪对象只限于潜在的犯罪者,而特殊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惩罚改造犯罪分子,预防他们重新犯罪。“特殊预防相对于一般预防来说针对的是已经犯罪的分子。”①对其进行剥夺惩罚和教育。以今天刑罚目的而言商鞅的刑罚目的则是典型的一般刑罚目的观中的威慑预防论。
二、商鞅刑罚目的之价值取向
商鞅的法制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产生犯罪的基本原因是人性恶,同时因为本性恶的原因是无法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欲望的,而只能通过刑罚的威慑力来恐吓人们不敢犯罪,基于这种犯罪理念,要想消除犯罪,就只能“籍刑以去刑”,即对症下药令人们对刑罚产生畏惧感。可见,商鞅的刑罚目的是威慑儆戒主义,通过对犯罪人实施刑罚达到对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预防目的,沿着这种刑罚的目的必须要使其他人产生畏惧感的方向,商鞅在其言论中多次谈及其重刑主义思想,他认为评价这些看似残忍的手段不能以其手段的过程为标准,而应以其行为的目的为标准,即重实体轻程序。
在这里商鞅只强调目的的合理性,只将目的的合理性作为判断事物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他由此认为事物的工具合理性在于它的合目的性,进而以目的性取代了工具合理性,只要能达到目的用什么手段都是合理的,这种价值逻辑思维方式,为其重刑主义找到了依据。
三、商鞅刑法之目的的实现
商鞅的刑罚理论是以“人性恶”为基础的,刑罚的目的是相对于惩罚犯罪人而言更多的则是警戒威慑未犯罪者,其刑罚的相关措施有明法,必得等措施。这些措施的目的即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实现“良法而治”的理想社会。
1.重刑;重刑不是以伤残人为目的,死刑不是以杀人为目的,而是通过这种手段,使百姓心存畏惧,不敢为非,在此基础上,达到消除社会犯罪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社会上经常发生、大量出现的是轻罪,就个人的犯罪过程而言,往往先由“小过”即轻微犯罪开始,如果初次的“小过”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极易造成“小过”不断,并使犯罪程度逐渐升级,最终导致发生重大犯罪。就社会而言,如果对轻罪治理不力,会使轻罪的发生率上升,并造成容忍犯罪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又反过来成为引发犯罪的土壤,最终也会导致重大犯罪和恶性案件的频发,以至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因此治理轻罪是预防犯罪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治理轻罪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实行轻罪重罚。
2.必得;商鞅认为,使社会上达到无刑状态仅有重刑是不够的,对社会公众采取重刑严法等警戒措施后,肯定会有些不良分子对法条采取侥幸心理,而要达到安定而有序的无刑状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惩罚这些仍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不让他们有机可乘,即将重刑与必得联系,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必得”这一目的呢?为了达到“必得”,商鞍不仅要求各级官吏格尽职守,严格执法,还建立了严密的监督制度—连坐和奖励告奸。
3.重赏和必得是以严刑、酷罚、警戒人们以使人们在心理层次瓦解和消除犯罪动机,商鞅认为仅仅在心理层次上消除和瓦解犯罪动机尚不足以达到彻底预防犯罪的目的,他认为必须在理性认识的层面上,使社会成员知法,守法,要做到这一点在立法环节上法律条文必须具体明确,通俗易懂,即犯罪的具体内容和条款都有明确规定。
4.重赏和必得是以严刑和酷罚来警戒人们以预防犯罪,商鞅的法制思想产生的目的不外乎于以法强国,达到他所希望的秩序井然的社会模式,然而只有重刑和必得还不是它所构筑的法制的全貌。在此,商鞅又提出“壹刑”的思想,“壹刑”即是通过统一的刑罚来对待犯刑之人。即刑无等级。商鞍还特别指出,破坏法律公平的主要因素是“在上者”滥用权力,干预执法。
四、商鞅刑罚目的的缺失
1.刑罚的人性论基础有失偏颇,刑罚目的性缺少正当性基础。商鞅以法治国的思想建立在以“人性恶”的基础之上。他人一出生就是“好利恶害”,追逐名利,没有所谓的“自善之民”,所以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无刑之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刑去刑”用残酷的刑罚使人们对犯罪产生恐惧,由于商鞅惩罚犯罪考虑刑罚的目的而不考虑刑罚的手段,只将刑罚的目的性当作惩罚犯罪的唯一考量标准,由此可见重刑主义只是用重刑来恐吓人民,它完全从人性恶角度出发,并没有尊重作为社会之人的最起码的尊严感。由此这种完全以刑罚残酷恐怖来震慑犯罪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的手段,缺乏人们的认同感。
2.片面强调刑罚的一般预防作用,商鞅改革推行以来一直强调“以刑去刑”,在社会上推行重刑主义,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刑主义思想是当时的唯一实际选择。在过分依恋暴力,从而过分依恋一般预防的前提下,不仅将未遂犯预备犯与以遂犯同等对待,而切在法律上设定了思想犯罪,而对犯罪动机的判断,会受推测等很多主观的不确定因素的确定因素的影响,随意性极大,极易造成司法中的诸多失误甚至滥刑,他的这种重刑思想,不仅将其自己的命运甚至将秦王朝一起推向了万劫不赴的深渊。
3.过分强调法“万能论”,单纯依靠法律手段预防犯罪,排斥道德等其他社会手段,认为道德和伦理会冲击法律的权威性,扰乱人们的受法意识。他认为国家没有礼乐等蛀虫一虱,必然会强大。他以人性恶为基础建立的法律万能论导致商鞅排斥法之外的一切其他社会治理手段,他同时认为“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他认为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刑罚执行的结果。这种说法为日后的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进而为其重刑主义找到了依托。我同时认为商鞅的法制理论最大的缺点即在于此,缺少社会其他手段的依托,过分强调“法万能”,推行重刑主义,这同时为日后秦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五、商鞅的法治思想对我国的法制建设的启示
商鞅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有根本区别的,其要者有:商鞅的法治,是王权底下的法治或曰人治底下的法治,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它以“有用之法”而非以“善良之法”为价值追求;它所“治’者是臣民,而君主则不受“法”所“治”;它是君主实现富国强兵的工具;其目的是“尊君”。而社会主义法治则是人民主权之法治,所体现、维护、发展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其价值追求为“良法”;其所“治”者是”国”,即国家机器,重点是治权、治官;它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目的。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商鞅的法治理论是精华与糟粕并存,但是可以为我们社会主义的法治理论提供借鉴。
1.推行法制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借助社会其他手段,例如道德,社会伦理等。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封建思想专制的国家,法制建设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道德伦理等其他社会调整手段在某种意义或程度上有着比法律更胜一筹的调整效应。这个传统不但在其成长的漫长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形式和内容,也培养了社会民众的法律观和社会道德伦理观。法律的制定可以在一天中完成,但民众千百年的心里习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且只要法治建设的目的是鲜明的,手段又合乎情理,我们为何不借助于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法呢。
2.罪刑法定原则的严格适用。商鞅在改革中也强调大众要了解法律。法律在社会上是否有信用,取决于它在社会生活中是否真的实施。“重信”的严格适用即要求在执法司法中要做到“信赏必罚”,亦即按照法律的规定,该赏的一定要赏,该罚的一定要罚。即我们今日所说的罪刑法定原则的严格适用,即量刑和行刑完全依照法律规定。商鞅是非常重视法律的信用的,相传他在变法前为了取信于民,表示变法的坚强决心曾“徒木立信”。是否有信用,能否取信于民,是法律能否为人民所信任所遵循的关键。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么再好的法律也会失去信用,变成一张废纸。只有这样,法律才能真正的取信于民,人民才能真正的信任法律,自觉遵守法律。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思想;商鞅的“刑无等级”主张,虽然将君主排斥在法律之外,在实践中也有太子犯法而只刑其师傅的弊端,但他强调“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犯罪都要依法惩处,在形式上强调了适用法律的平等原则,值得我们借鉴。当前在执法司法的实践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人情官司”,“钱权交易”等的影响,致使执法司法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还不只是个别存在,因此要下大力气根除这种现象,从而实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