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0: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上好体育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放羊式 满堂灌式 满堂灌式 转变观念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我国现今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总是不尽人意,体育教师的配备在数量和质量上差强人意,人们的体育意识也达不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使我们教学起来,存在很多困难。
我校是一所乡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偏僻,校区狭小,全校一千多人,中学11个班,小学部10 个班,全校师生却只有窄小的两个篮球场合并在一起作为操场,也是早上全校学生做操的地方和教师上体育课的场所。虽然操场很小,但一到下午,它都要承受一到两个班的学生在上面上体育课,有时甚至三个班一起上,拥挤程度只有上课的老师和学生才能体会,所以要想上好体育课,难度就增加了。班级多、学生多、难于管理,问题就多了。有的学生部听管束,有的教师打插边球,觉得体育课就是把学生从教室的课堂里解放出来,在广阔的蓝天下自由呼吸,让他们自由自在。通过我的观察和对周边村校的走访。目前,我乡的体育课教学大致有三种情况:
1 放羊式
所谓放羊式,就是到了体育课,尤其是村级校点,老师配置少,老师的课时量较多,上了一天的课,口干舌燥,在没有精力和好心情给学生上体育课,把学生从教室里赶到操场,让体育委员或班长到器材保管室里,拿来篮球和绳子,让学生选择性的自娱自乐。资金缺乏,学校配备的体育器材只有这单一的两样,教师就可以到办公室喝喝水,休休息。学生也不知道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什么,只要老师让玩就可以,不用写字,不用背书。
2 满堂灌式
近年来,学生安全事故频发,有的教师觉得在操场上上体育课,还不如在教室上其他课安全,一不小心,就有学生受伤了,现在农村的家庭大部分人家都是两个孩子,爱若至宝,只要听说或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都会非常关注,甚至夸大学校与教师的责任问题。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有的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就满堂灌,一刻也不敢放松,两只眼睛死死的盯住每一位学生,怕稍不注意,那一个学生出意外,自己脱不了干系。
3 满堂灌式
这几年,随着各学校的要求,教育局不断给乡级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年轻的体育教师,因为专业,所以教师们上课更尽职尽责了,他们所学的知识拿来应用于教学中。如我们学校我在上体育课时,我上课就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先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在组织学生练习球技,如上低年级的课,就组织有益身心的游戏。低年级学生给他们组织使身心放松、愉悦,简便易行的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丢手绢"等,这样孩子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欢笑着。在体育课堂中,结合体育课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服从大局,准守纪律,热爱集体,团结一心,拼搏顽强的精神,同时还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
4 转变观念
要想搞好体育教学,教师首先搞清楚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学的中心是教师,虽然这个观点现在不被大多数人认同,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有时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对于整个课堂的调控,只有他才能为其之,特别像我们在乡村的教育工作者,场地小,器材落后,在很多方面无法满足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我们的教师身兼数职,精力有限,造成教师对像体育这样的科目,只要学期结束教育局不问要成绩,我们就不管它一样,所以有的教师对体育这样的所谓副科敷衍了事,不关注、不重视,并且理所当然的想,我们农村的孩子,一天上学和回家所走的路程,不知道比城里的孩子多了多少倍,哪里还用得着体育课那一点点的所谓锻炼。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在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针对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引导,深入专研教材,把体育学习也看成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的投入到教学中去。
总之,在体育课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一切活动和教学都是为了学生。如何把教育,体育结合起来,关键在于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规范。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努力地工作,立足农村,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参考文献】
一、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真实的、生活化的课
叶澜教授在评价“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的公开课”时,概括了五个“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其中讲到一堂平实的公开课应是常态下的课,即课堂真实无伪,不是表演。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教育来源于生活”,课堂也要反映生活。既然是真实的,也就是有缺憾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东西就会有缺憾,因此,它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课。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能力的投入,也有互动的过程。
然而,现在一些体育公开课、竞赛课则违背了平实的价值观,就是评课中的评委也是说这堂课上得如何好,如何优秀。而我在上同样教材内容的课当中,却发现了不少问题,光是调动队伍就用了好几分钟,而示范课却不到一分钟,学生就很快到了指定的地点,也没有听到教师说什么。此外,为了营造效果,还有教师在公开课中采用平时课堂上没有采用的学习方式,用了不少平时根本不用的器材,并美其名曰“环保”,其所有的教学行为都纯粹是为了上这一堂公开课而竭尽全力。
二、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上体育课要体现学生探究、合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如发现法、讨论法、尝试法、分析比较法、游戏法等多种方法的合理运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有鼓励,有赞同,课堂才会迸发出神奇的力量。学生体验到了成功,获得了精神动力,就会坚定“我行”的信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对未来学习充满期待。体育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功,用多鼓励学生、多表扬学生、多给些学生一些掌声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参与其中。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古人的这番名言,也充分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平实的性格特质,将在引领学生走进课堂的同时培养他们平实的心态和平实的行为。教师应当热爱、尊重学生,遵循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原则,将自己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理解等去熏陶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求知探究之火,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参与到学生练习中去,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说明个人爱好在学生之间同样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要适应其个性化发展,就要求教师精心选编多种教学内容以满足这种需求。
【关键词】七年级 体育 教学任务
一、七年级体育的教学任务
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磨炼意志的最好砥石,运动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从小锻炼,将受益终身。七年级教学的任务:①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②学习田径、跳跃、力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③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
二、如何上好七年级体育课的几点思考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自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异、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的小学,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而七年级是学生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重要时段,是整个初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如何上好七年级的体育课,关系到整个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如何上好七年级的体育课,应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的示范,精辟的讲解,努力树立教师威信和形象
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上体育课时教师仪表应该大方,行为要洒脱,讲话要精炼,调动队伍时,口令要准确洪亮。对七年级学生,讲解动作过程要精辟,要领要易记,最好口诀化,如篮球的原地投篮动作可精简为“蹬”“伸”“拨”三个字。这些精辟的动作要领,既形象,又易于理解。学生听起来易懂、易记,也抓住了练习的重点。而每次讲解动作要领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一次熟悉掌握业务、钻研教材的好机会。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学生会经常在电视荧屏中,观赏到各种精湛的体育比赛。老师的动作示范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七年级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强,学生们都渴望能观摩到老师精彩的动作示范,因为成功的示范,会深深吸引学生的练习欲望,刺激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加快掌握动作技术,并且可以从中树立教师的形象,提高教师威信。
(二)关注学生差异
由于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差异,应有针对地采用手段、方法,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跳高的练习可以设置不同的高度;快速跑可以有不同起点但终点相同,按体能分组,按兴趣分组。另外关注学生差异,也要尊重学生,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随时都会遇到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用心去领会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恰当地处理课堂上由创新或奇思妙想而出现的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是一种教学技能,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它需要教师有耐心和爱心,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展示个性,展示才能的平台。和谐氛围通过教师“参与”体现平等师生关系和谐,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中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必须要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环境因素能给激发学生的运动愿望。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教师若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则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四)创造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合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师的教,也要研究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前应根据教学的任务与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按教师的要求去学习新的知识技术。教学中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手段,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三、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使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七年级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学生的“标本”,并且以学生为主,积极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合理、科学地搭配教材,就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聋校的体育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树立聋生自信心是尤为重要的,因此上好聋校体育课对于每位体育老师都是一种挑战。那么怎样才能把课上好呢?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钻研和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1.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2.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3.安排和设计好备课环境;4.集思广益,集体备课。
一、首先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例如:对于有体育特长的聋生,注重发挥其特长,并向竞技人才方向发展;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聋校的体育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得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为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四、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聋校体育课的质量。如果呆板地按照教材进行教学,每节体育课基本上都是走、跑、跳、投等训练,聋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厌倦上体育课;但如果适当地改变一下形式,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很容易就被提高。有的聋校体育老师认为聋生的体育抓起来没有前途,只要考试达标就行了。这些不正确的教学要求,要么造成了学生惧怕体育的心理,要么使学生不能认识体育的重要性,马虎应付体育课,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备课时要提倡“”,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抒己见,鼓励创新,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另外,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参与。
总之,现代体育强调人们要亲自参加体育锻炼,从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朝着终生体育的方向努力。对于聋生来说,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奠定聋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中注意培养聋生的兴趣,让学生多了解体育知识和锻炼的价值。要想上好体育课就得把专业理论、运动技能和教学技巧、教学环境、学生的基础溶为一体。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体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但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能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然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场地狭窄,运动器材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尽量发挥已有场地器材的最大作用,保证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锻炼,这是作为每一个体育教学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才能做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在教学进度与内容的实施上是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必须要根据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内容,更新教法,发挥适合学生对体育各种要求的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要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传授体育基本技能为准则,充分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刻苦地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二、精心组织每一堂课,以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农村学校场地狭小,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体育基础状况,可将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或较强组和较弱组,采用分组轮换或分组不轮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组织轮换的组织工作,这样教师便可以迅速而有秩序的进行教学。农村学校由于场地和器材的不足,同一节课两三个班在同一场地上授课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鉴于这种情况,在安排课程时,要打破以往常规,将同一节课内几个班的体育课分散错开,避免因场地和器材的限制而发生矛盾,可在课前事先布置好场地器材,提高器材的利用率,保证每一堂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教学时间的安排,应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场地的条件而灵活适应,要避免因场地器材问题而顾此失彼的现象出现。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 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多做示范。
农村学校学生大部分身强体壮,能吃苦耐劳,但也有部分学生懒惰,不爱做运动,比如借故身体不舒服,对技术难,有危险性动作避而不做,教师要扭转这种对教学不利因素,首先要从我做起,以自己良好的师德教育学生,处处以实际行动做学生表率,并通过平时的谈吐举止,结合教学实际,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明确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有力作用,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第二课堂是学生展示才能和发展锻炼的平台。活泼好动,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能够积极投身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每个中学生的心愿,但由于教材内容要求性高,课堂教学严肃,在实际体育课中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这样使学生的天性受到束缚,体育教学成绩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提供轻松愉快,简单易行又有锻炼价值的娱乐性体育项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课余练习中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全面提高,为体育课教学打下基础。
坚持体育健康与教学实践课紧密的结合,积极开发当地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积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尝试锻炼的快乐、合作的快乐,便可达到提升学生健康素质,促进农村体育教育更好地发展。总之,体育教学应是整体性,全面性的,这需要我们体育教师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实践,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一、教师要打破教学常规 ,树立新意,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而现在的青少年为什么不在青春之期保护青春,却要在古稀之年才追寻失去的年华呢?我认为这种局面原因就是我们现在那种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造成的,从小就给学生造成一种厌倦身体锻炼的思想。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学校常常是给体育教师一份年度计划表,体育教师只好如法炮制了一份课时计划表,这样体育在学生的头脑中印下了一个准备部分、一个基本部分、一个结束部分,这种三段式的教学给学生的体育锻炼负上了沉重的枷锁。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第一堂体育课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堂好的体育课会使学生从快乐中体味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树立积极锻炼的信念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首先,体育教师要解决“计划”的束缚。小学生对新东西很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课程标准的要求范围内自由地、随机地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内容,用简单,富有乐趣的内容吸引学生。注重简单的技巧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
其次,教师要用和风细雨般耐心地说教、优美及悦耳动听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了解体育锻炼的普遍性和 “快乐体育”的内涵。例如:在做准备活动时打破以跑步为主的练习,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优美的音乐的伴奏下做一些简单地韵律操。在欢快地旋律中翩翩起舞,这样既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
再次,打破原有体育课的常规。讲授新内容时,没有必要强调队伍如何整齐,只要学生能够听到教师的讲话,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即可。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的伙伴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就使课堂气氛显得平等、和谐而富有生机。
最后,体育教师还要像导演一样,富有创造力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授课内容,设计成趣味无穷情景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体现体育活动的灵活性、多样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教材枯燥单一,而使学生厌倦体育课。
二、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按兴趣上课使学生的特长从小就有所发展,体育教师针对个人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培养体育骨干。小学生的可塑很强,只有合理训练,才能使其内在的潜能得到发展,技术水平会不断提高。这样以来,学生由兴趣开始逐渐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
其次,按性别分组。针对性别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授课内容。女生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选择跳绳、健美操、羽毛球等授课内容;男生则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全面发展,选择篮球、足球等授课内容。通过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唤醒他们自觉锻炼的意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项目,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锻炼,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
最后,一定要对班级中有病变的学生了如指掌,根据他们的病情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防止因盲目的锻炼使病情加重或缺乏锻炼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力争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锻炼,同时要关心学生的人身安全
体育运动的是不可避免出现意外伤害的一种活动,因此科学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在进行体育课的过程中还应该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也贯穿其中,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对自己有所了解。明确自己参与的体育锻炼对自己那些部位有利,学生会有目标的参加锻炼。这样一来,他们会知道过量的运动带来伤害,所以在锻炼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懂得合理的运动负荷会使自己更加强健。从小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减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恐惧感并有利于“终身体育”地开展。
四、教师上体育课时,要有始有终,同时要注重学生“放松活动”
新世纪之初,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它既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学生“身、心、社”整体健康目标的基础。然而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没有正规体育场地、学校操场面积狭小的现象却非常普遍,特别像我们一样的新建基层学校或是市中心的学校,这一现象犹为突出。如何充分开发小体育场地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将是新课程标准下我们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对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小体育场地资源,使近几年我校的体育教学丰富多彩,成绩喜人。
1.编排课程细思考,以“小”见大。我校的教导处在体育课程编排上充分认识到了体育场地小,班级较多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安排体育课程时,并不是单方面只考虑语、数教师,而是将体育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摒弃了以前上午只上语数、常识等室内课,下午体育或是活动等室外课。因为这一做法,往往使得本来就很小的体育场地到了下午更是拥挤不堪,不谈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这一堂课中能达到一定的练习次数就不错了。正因如此,我校的日课程中除了上午第一节不安排体育课外(上午第一节课前是早操锻炼),其他节次的课程都穿插了体育课,而且低段、中段、高段适当搭配,充分考虑了学生因年龄差异而产生的活动区域差异,使得各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在“小”场地上进行体育活动,并能游刃有余。
2.教师课间细规划,“小”中见巧。新的《课程标准》鼓励我们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所以在上体育课前,作为我们体育教师应仔细地研究好操场规划,使之更合理地得到利用,不浪费每一寸土地。如了解一起在场地上上课的其他班级的体育活动情况。这样既使自己的课中跑、跳、掷等练习协调,又与其他班级能适机调换好场地,在进行一些带有危险性的练习如投掷实心球时,教师应在课前就划好一定的练习区域,并用一些醒目的固定标志物作为界线,并要多次提醒学生练习区域,以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越界行为,教师本人也应随时提高警惕。除此之外我们也可用沙包、羽毛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垒球掷远,以跳背来代替山羊分腿腾越的练习。还可用橡皮筋来代替练习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在增加练习次数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
3.教学内容统分相结合,合用“小”字。对于像“冬锻达标”这样的大型活动,我们认真做到了教学内容的“统分相结合”特别是冬锻中的长跑活动,体育场地的限制很可能使其无法正常开展。但我校却却是利用了“小”字。在小体育场地上长跑时,全校每班统一各拿两个凳子作为起点与终点,学生绕着凳子跑,并调整好与旁边班级方向一致,使得长跑氛围浓厚,学生跑劲十足,然后各班的体育委员将自己班级的每个学生跑的圈数统计,再以一圈的长度乘以整个班级学生跑的圈数,当天长跑的距离便清楚地统计了出来。在开展一些趣味性、合作性强的游戏活动时,我们也往往采用多班合作,以大带小激发起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更促进了学生间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像一些测验型的课程放在一起测验时,既可以排除因场地小而可能造成的混乱的局面,更能让学生在测验中加深竞争意识。
4.深思熟练,利用“小”字。正如俗话所说,小也有小的好处一样,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其实“小”也不见得一定一无是处,在我们的“小”体育场地中肯定有楼梯,所以我们可以跑楼梯,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与协调性;肯定有小树,我们可以沿着小树慢跑,让身心得到放松,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身体;有墙壁所以我们能进行靠墙手倒立,对墙投掷等等。这些难道不正是我们的“小”场地所带给我们的欢乐与运动兴趣吗?同时这些锻炼也往往能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更能让学生的情绪高昂,运动量也易于掌握和调整,组织队形不易混乱,活泼自然,灵活而不忙乱。
5.学校组织体育比赛,不忘“小”字。我们知道体育的一大魅力便是它的竞争性,而竞争性的体现便是体育比赛,它也是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因“小”场地的限制,一些大规模的体育比赛可能无法进行,但各种各样的小型体育比赛还是可以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小”场地足球比赛不行,但我们能把车棚中的一间间的格子作为球门,来举行射门比赛,谁能说我们不能体验到足球的快乐呢?
6.实事求是,善待“小”字。作为我们体育教师,当然应承认“小”场地确实有它的许多弊端,像我们教学目标中的教育学生耐力的耐久性,100M等项目,因可能一直在小场地上进行训练、学习,而让学生真正参加比赛时学生便会感到手足无措、紧张、惊奇从而影响学生的比赛成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我们教师除了有意识带学生到校外进行长跑练习之外,还可以借助我们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我们的体育场地,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让多媒体也真正成为我们体育教学的一大得力助手,也让大多数学生的潜能从中挖掘出来。
总之,无论体育场地大小,学生情况怎样,作为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新课程目标一定要吃透,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重视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在小场地上好体育课,同时也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想出更多的办法,使我们的新课程目标在体育小场地上顺利完成。
教材任务安排讲解示范实施
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合理搭配教材
一堂体育课,一般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内容,其中一项为新授内容,另一项为复习内容,或者两项均为复习内容。
内容的安排,一般遵循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因为青少年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接受能力较强,可塑性很大。选择多种多样的不同性质的教材,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身体的全面锻炼。而且,人体各机能与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都是紧密相连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只有以身体全面锻炼为基础,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二、教学任务要确切、具体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内容,提出课的具体任务。但是,提出的任务要适当。若任务提的过高,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若任务提的过低,又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某一节课的内容为“单挂膝前回环一周”(新授内容)和“蹲踞式跳远”(复习内容)。若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确定为“掌握单挂膝前回环一周技术,改进蹲踞式跳远技术”这种提法既不确切,又不具体。因为学生从接触教材到掌握动作,一般需要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因此,只有通过一定的时间和练习才能达到。所以,第一次接触教材就提出“掌握动作”不符合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显然要求过高,学生难以做到。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组成,其中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是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任务中并没有具体指出究竟要改进哪一环节的技术。
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密度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密度,首先要认真备课,周密计划。课前认真分析课的教学目标,教材性质,以及学生特点、场地器材,合理安排课的各项内容和时间。其次要严密课的教学组织,根据各种情况,采用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尽是减少教学辅助活动的时间,避免重复啰嗦的讲解和不合理的误删除。最后要改进体育教学方法,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讲解与示范,力求做到精讲多练。根据教材性质和教材目标,采用适宜的、新颖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学性,增加练习的机会,从而增加练习的密度。
四、讲解目的明确,语言简洁精炼
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的形式有多种如:讲解、口令、指示、口头说不定成绩等。由于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师示范及学生练习所用的时间要远远多于讲解所用的时间,而且,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分析能力越来越强,他们不再像小学,初中学生那样单纯的接受,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体育课中的语言运用要求的就更为严格。
五、示范动作要准确、适宜、熟练、优美
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业务工作能力,能全面、正确、熟练的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并在传授技术、技能时准确填满和,力求做到熟练、轻松、优美。因为教师示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优美的动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示范一般从两种情况考虑:一种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采用的完整与分解法来示范动作,这时候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当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时,要做完整的示范动作。
2.当给学生分步讲解时,要做分解动作。
3.当多数学生在某一技术环节上出现错误时,需做这一环节的正确示范动作。
4.当强调重点技术时,要做这一技术的示范动作。
六、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发展运动能力。但是,无论是对哪个阶段的学生,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符合人体生理机能的活动规律。即: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剧烈运动状态,要经过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工作前阶段、进入工作阶段、稳定工作阶段、疲劳阶段和恢复阶段。这五个阶段中窑安排都应该做到适当、合理。在工作前阶段应安排一些简单的内容,比如简单的慢跑,徒手操游戏,以及身体各关节的活动,起到热身作用,使机体较快、较好的进入工作。随着活动的逐渐加剧,生理机能开始活跃,进入工作状态。当运动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此时身体机能开始进入恢复阶段。
七、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根据不同班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对于高中学生来讲,课外活动明显减少,素质好坏的两极分化更为明显,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心理和生理都有很大变化。所以,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个人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不同体质,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体特点,教师要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全体学生的体育认识、兴趣爱好、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基础等方面的情况。
八、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课堂常规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的课堂,在室外授课的时间比较多,学生活动的范围比较宽广,要求老师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这样对课堂的组织、调控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到体育课。如何上好一年级的体育课呢?
一、让学生从思想上有所改变
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应该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遵守小学生守则、遵守课堂秩序,学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和睦相处。虽然新课程中提倡自主、快乐的学习,我们也不提倡“墨守成规”,但也不能无纪律、无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在思想上重视纪律的重要性,尤其是室外的体育课,活动的空间大,视野宽广。
二、上好入学、开学的第一节体育课
小学是儿童成长的转折点,入学后的第一节体育是尤其重要的,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可以让他们明白哪些习惯可以一直保持,哪些习惯是要抛弃的;给孩子灌输一些体育课的要求,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能带小刀、剪子等尖锐的东西;上课不允许打架等;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课堂的片段,让学生理解小学的体育课到底是干什么。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对今后的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同样开学后的第一节课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在后续的体育课堂中,课堂效率一定会有所提高。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要向学生讲解课堂要求,加强学生对纪律、安全的认识,同样老师可以给学生简单的透漏一些优美的动作,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将爱撒满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年级的学生刚到学校对老师有一种依恋的情感,他们想要得到老师的呵护,得到老师的重视。爱可以弥补教育才能的不足,学生更喜欢一个亲切、活泼、富有朝气、怀有一颗童心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应该用“童心、童言、童行”去导教导行,以“爱生乐教”为己任,加入学生的活动中,成为可信任、可交往的朋友。当幼小的他们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诚挚的爱后,就会从内心得到鼓励、激励、感到欣慰。在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内,课堂气氛才有可能活跃,课堂效率才会提高。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夸奖,获得同学们的崇拜。如果老师没有一颗耐心、没有一颗爱心,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会影响孩子和你的交心,会影响课堂的教学。体育课不如其他的课程,活动的范围广,没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和谐的关系,何谈上好体育课,上好一年级的体育课。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
四、教师的语言要趣味化、动作要优美化
如果以上的三点,是上好体育课的地基的话。那么这点就是建筑高效体育课堂,把知识有效结合的混凝土。语言是一门学问,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你怎样去激发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呢?语言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比如,体育课中一些内容是比较枯燥,针对学生喜欢童话故事这点,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呈现故事,把学生引入故事意境中,引起他们的兴趣,再渗透教学内容。游戏中我们可以用趣味的语言让学生投入其中,感受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如果说语言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那么优美动作则是打动学生参与练习的兴奋剂。一年级的学生感性要胜于理性,又善于模仿。老师一个漂亮的动作就会让他们羡慕和崇拜,所以老师的动作在标准的基础上还要优美。用运动去展现体育的美、用配上生动语言的优美动作去展现体育课的魅力。
五、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做到多样化、游戏化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点低、感性知识少、反应及协调性差。在教学时要坚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分散后综合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如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在站队时往往几个人争一个位置,互不相让,我在教他们站队时,每路纵队的前面给准备不同颜色的标志旗,让学生记住自己队前旗帜的颜色,并给他们编上序号,让他们说“我是×队的×号”。这样经过多次练习后,学生都能很快的站好。在教左右转的时候,我会让他们来一个“举左右手”的游戏,先让他们认清左右,然后再让他们举着手进行转动,比如“向右转”先举起右手再转动,这下同学们就不会把方向搞混了。在教“走”时,先让学生学会正确姿势的自然走,再引导学生沿着地上的线走或者模仿走。“跑”的教材,可以先教原地摆臂,然后教自然姿势的跑,再过渡到快速跑。在“跳跃”时,由于小学生协调性差,有的学生是双跳双落,有的学生是单跳单落,可先教他们跳单双圈游戏,然后再转入教材的教学,效果很好。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但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好玩,所以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多样化、游戏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也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课中的有些环节光凭生动描述和准确示范,是远远不能吸引学生的,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能将体育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来丰富学生的视野。课件可以是有关技能学习的,或者是体育常识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欣赏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艺术造型、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解说总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在兴致勃勃中进行学习和锻炼。比如,在学习队列队形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国庆阅兵,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低年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运用信息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比如,将音乐融入课堂,用优美的旋律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忘记疲劳。
一年级的体育课只要老师能够多角度、多方法、多思考、多耐心就能上好,但必须从学生的心理、身体发育情况出发,因材施教。上好一节课容易,一辈子上好课不容易,还需要老师的精心钻研。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课改; 教学方法; 教师; 学生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自我锻炼。为贯彻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使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达到"健康第一"的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体育课,以下是我对新课改标准下如何上好体育课的认识,并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应该考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适应程度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要上好体育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技能水平有所了解,并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技能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虽然教学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但新的模块教学赋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选择和自主性,教师掌握着教学的方向、进度和内容。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学生以前没学过的技术或以前学过的但现在又有所提高的;对他们的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要求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提供更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享受参与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注意自己的教学策略得当与否
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每节课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原本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会一点一点地消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是在不断的彼此交流、相互竞争中巩固技能,获得参与的乐趣。好的课堂参与气氛不是简单形成的,它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在长期和谐交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它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在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下,学生一般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而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它取决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每个参与的个体来说,他们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如身体条件、技能水平。我们可以把这些差异视为教学活动的新资源,让学生主体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经验。总之,在这样的课堂参与氛围中,学生主体更易克服参与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自信心不足、害羞等,能更大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提高自己参与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提供一些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要求的机会。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表扬。中学生更在乎的是深层次的评价,如人品、态度等;批评是每个学生都很在意的,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一视同仁。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始终贯穿于课堂。因此,一切评价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给予评价;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
3 注意时间、场地、器材的保障
每个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都会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形成一定的努力方向,然后才开始对新内容进行探索,进行相互交流合作,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但也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完全把时间交给学生,形成"放羊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虽然表面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但却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有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致使某些活动不再产生良好效果时,应及时调整练习条件。要充分利用活动场地和辅助器材,用新异刺激手段和安排适宜练习环境,尽快排除干扰,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体育教学则是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应做到:
第一,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是一个自我调节、提高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及时对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进行梳理,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成功的机会,促进有效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充满信心。
第二,要重视教学的细节。教学不但要对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场地器材的布置等认真研究安排,还要对学生个体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社会交往、情感态度、体验感受等方面认真分析、关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体育课教学要开放化。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体育课教学也应以创新为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不应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性教学为主,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为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和水平目标来安排课的内容,内容应以协作性和互为主,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场地、器材等,要尽量让我们的运动场所向社会场所转变,让学生与社会接轨,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功能,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体育课要开放,不光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开放,而更应是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多样化、协作化、趣味化、强身益智化,从而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总之,体育课教学应以全新的理念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等。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忠于体育事业,充分运用本学科的优势来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 [M]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2000年9月
[2] 陶同 《创造时代的来临》[M]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2003年1月
[3] 陈安槐 《以素质教育观为指导体育课程与教材改革》[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 2002年1月
一、教师树立威信,课堂常规到位
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多老师教低年级体育课时,课堂乱成一团,叽叽喳喳。我们在上开学第一课时就要对学生严厉要求,讲好规矩,树立威信。我们在上每堂课对学生都要严格要求,而且学生完成的质量也要高要求。比如,报数,我们要每个学生都做到“报数准确,声音宏亮”,其他学生认真听,报错不要嘲笑别人。队形的集中与散开平时训练都要到位。
二、课堂内容精练、游戏化
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整堂课的根基,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内容精练,教师语言精练,少讲多动。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我们上体育课时要游戏化,让游戏贯穿课堂之中,在游戏中完成、巩固、提升课堂教学内容。
三、课堂内容情景化
现在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一二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意识。枯燥无味的体育教学已经不适应他们了,他们对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上《跳单双圈时》就设立了一个故事情节,以《熊熊瘦身记》的自编动画续集贯穿课堂教学。熊熊们贪吃长得胖胖的,胖对身体的危害大,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好地保护森林,哥俩决定减肥。以这样一个减肥故事贯穿始终,学生兴趣浓厚,完全把自己融入了动画片中,成为动画中的主角。在游戏《熊熊快跑》环节中,也设立了一个情节,通过一段时间的减肥训练,现在光头强又来砍树了,我们要把光头强赶出森林。
四、音乐在体育课中的合理运用
学生对音乐还是很有兴趣的,但是教师在选音乐时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要凭自己的想法认为学生会喜欢,要对学生进行调查。我在上《跳单双圈》时,在所教年级进行了一个调查,统计出了他们所喜欢的音乐。我在准备部分就把《春天在哪里》的伴奏与《熊出没》主题曲结合在一起,两首音乐都节奏清晰,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游戏《熊熊快跑》中,我也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及手机游戏《熊熊快跑》,我把网上的情景移到课堂教学中,下载了游戏中的音乐,布置了游戏中的一些场景,学生玩起来异常活跃,课堂氛围十分浓厚。
五、课堂教学中的道具合理运用,尽量做到“一物多用”
我看过一些体育老师在赛课过程中,采用了许多道具,一个人忙不过来,他的团队也参与其中,40分钟的课堂变成了几个老师的课堂。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太过花哨,毕竟这是一堂体育课。我在上《跳单双圈》课中,采用的主要道具就是小呼啦圈,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整个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没让其他老师给予外力协助。而且在准备部分的舞蹈,主要部分以及游戏部分都用的呼啦圈,让呼啦圈在课堂中体现了不同的玩法,让学生动手动脑。
六、队形简单,不要变化过多
有的老师在上体育课时,只顾虑到观赏性,没有顾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于是在调动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队形不宜太花哨。特别是低年级,在变换队形中可以用一些箭头,小脚丫等提示学生站的位置,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情况下再进行队形的观赏性。当然,每一个部分的衔接也是很重要的,在调队形过程中要考虑到下一个环节,做到队形简单、实用。
七、体育课中对德育的渗透十分重要
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潜力,提高学习效果。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定教学内容、教法、目标和评价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过程,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知、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创新的人才,首先教师自己就要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有创造性、高素质的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体现知识的力量,又要体现爱的力量,体现智慧的力量。
现在体育教学的过程是建立在师生间、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交往的基础上的,是一个互动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际交往的积极体现。通过互动,达到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使师生自我价值得到实现。通过互动,师生、生生之间关系进一步和谐,沟通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中进行互动的构建,是体育新课程的要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是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体质的增强,还包括思维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体育课的核心是身体练习,但身体练习同样也是思维的练习。理解能影响技术的掌握、影响运动技能形成。而理解最好的途径是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合理地把握学习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去产生疑问。
3. 新课程下学好一堂体育课的策略探索与实践
3.1 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1)加强切实际的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间接兴趣。如篮球矮个子的问题,对矮个子提出的目标,可能与对那种高个子或者技术好一点的学生所提出的目标要有一定区别的。
(2)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和成功感,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如在小组里面一帮一、互相帮助,能够考虑到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激励那些身材不高的学生,只要在技术上得到改进,他们同样能够和高个子一起打球。
3.2 树立学生自信心,合理有效对待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他的思维,然后让学生去感悟,去练习,然后我们再去指导他,让他去掌握,去体验。如能用次数、米数、秒数等可测定的量来确立目标,将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强度和持续性。
3.3 不同气质类型学生,不同对待的有效学习策略。
(1)胆汁质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准备活动可相对短些,讲授新动作可以完整教法为主或缩短分解练习的过程。尽可能通过规则、程序和严格的教材来培养他们的耐力、沉着、稳健特征。
(2)粘液质的学生。对待这类学生,准备活动时间要长一些,在学习初期要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要多采用分解教学法。在动作初步学会后,以自觉练习为主。
(3)抑郁质的学生。对待这类学生,多采用正误对比的示范方法引导其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采用连续变换的练习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必要时可适当降低要求或放慢学习速度。
4. 结论
(1)近年来,中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上体育课的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对体育不感兴趣者,女生多于男生,原因涉及生理、心理、教学内容、教师、体育设施等方面。
(2)积极转变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价值观,学习体育不仅是为了“娱乐和玩的痛快”,要把单纯的兴趣升华到更高层次的终身体育,并确立学习和锻炼的目标,提高体育课学习的动机。
(3)在不断的教学中改进方法,在日常的交往交流中精神鼓励,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保护帮助。在教学的同时,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人格魅力,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教学、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更良好的身体基础。
(4)上好一堂体育课,必须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它包括: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合理对待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不同气质类型学生不同对待的学习策略;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差异来学习的策略;注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等。
5. 建议
(1)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并不都是没有体育兴趣,而是对当前体育课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不满,因此必须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转变中学生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开设选项课,成立体育专项俱乐部或兴趣小组等。
(2)中学生开设选项课教学,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但开设选项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而定,切不可盲目照搬,更不能将选修变成随学生意愿的“放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