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0: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父母对孩子的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蒙特梭利幼儿院有个口号叫:“爱和自由,美和理想。”这个口号是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实施几年来探索得出高度概括。为什么要把爱放在第一位呢?
儿童一切生活的基础和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全部归结于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以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我主张爱的问题是儿童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这也是许多心理学家的共识,好比是植物有土壤一样,爱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许多家长可能这样认为: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对一个内心根本无爱且不具备爱的能力的尬来说,怎么办?我认为这是一个成人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一个父母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很成熟,他就能够自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龄如还在童年,他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仅从他自身出发,他更爱他自己,在处理同孩子有关的事物上,他可能更多地从自身着想,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同孩子怄气,对着干。必须他取胜。他不能作为一个成人宽容地对待孩子,容纳和理解孩子。另一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看自己的情绪,情绪好时是猛爱,情绪不好时是猛呵斥。这术,孩子把宝贵的生命都放在了察言观色上,先是惊吓和糊涂,后来是揣摩和应付。在蒙氏教育实施5年来,我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实施这个教育,而是花大量的精力调节儿童因得不到爱而无安全感带来的情绪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虑。这种焦虑是普遍的,这个普遍性来自于人们的观念。所以,我今天要谈的是学会怎么去爱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好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医生,他的看法是:每个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什么才是父母干对孩子的“爱”呢?我们知道许多动物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比如说:母鸡爱它的小鸡,老虎很爱它的小老虎。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老虎妈妈跟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这了慢一种爱。很多父母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对孩子确实充满爱意。但是在孩子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后,这种“爱”警惕性就不是人人具有的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说:“真正的爱,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在幼儿院观察孩子的结果证明: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经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就越快乐无比。
许多父母可能有一个错觉:母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她。不是的,我的理解是,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就不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他,他母亲是爱他的。这个经验也同时告诉他,父母只是暂时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得出,不管父母到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在陌生环境中,这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安全感,适应环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的。原因是他已经建立了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他也容易对别人建立安全感。而那种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母亲一离开,孩子就拼命地哭,而且他会把这种爱胡乱地施加于任何地方,也就是到处寻找爱,讨好别人,或是完全封闭自己,拒绝任何一种爱。最典型的就是保姆带的孩子。孩子的表现是父母一回来,孩子只跟父母,父母一走就只跟保姆,任何人都不跟,而且对保姆的依恋,常使父母有一个错觉:“保姆对我的孩子好”。这种孩子离开保姆就惧怕任何人。原因是父母在的时候保姆爱这个孩子并让孩子为所欲为,父母不在的时候保姆便训斥和吓唬孩子。你不能想像的是得到爱的孩子,怎么会惧怕父母和保姆之处的世界呢?显然他得到的是爱和不爱两种情况,因些用他的经验来看就是熟悉的人是安全的,除此之处危机四伏。有一个小孩,他跟别的小孩玩的时候会对这个小孩说:“我妈妈给我买巧克力不给你吃。”这显然是他的安全感建立不起来,他要把这个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这种孩子欢乐少,心灵不开阔。而正常的在父母那儿得到了爱的孩子,他会把这个感觉建立在自己身上。因为他得到了爱的满足,也就有了安全感,所以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发展上。
采编自新浪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爱孩子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只有“适宜”的爱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以及忽视幼儿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的现象,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有鉴于此,教育部将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确定为“给孩子适宜的爱”,旨在引导和帮助广大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倾听幼儿的心声,陪伴幼儿共同成长。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家长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推出本特辑,希望能为幼儿园的家庭教育宣传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支持。本特辑所有照片均由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提供。
“父母之爱”作为世界上最无私、真挚的爱,被写进了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的基因里,人人都有给予孩子父母之爱的本能,这种爱与生俱来、无处不在,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怎样给予孩子适宜的爱是当今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认为,了解孩子如何看待和理解父母之爱以及对父母之爱有怎样的期许,对于我们探讨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至关重要。
怀着这样的意图,笔者来到四川成都市区一所普通的社区幼儿园,用一周时间对该园20名大班幼儿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采用焦点团体的方式,即3~4名幼儿一起围绕一组问题进行谈话,包括“你的爸爸妈妈爱你吗,你怎么知道的”“你觉得爸爸妈妈怎样说、怎样做时最爱你”“有没有觉得爸爸妈妈不那么爱你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的爱有什么不同”等开放式的问题。在幼儿作答后,笔者会适时加以追问,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之相应的,笔者对这20个孩子的父母(包括17位母亲和4位父亲)也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主要以“你以怎样的方式爱孩子”“你觉得以怎样的方式爱孩子最恰当”等问题为线索展开。访谈结果显示,孩子对于父母之爱不仅有深刻的体会,更不缺乏体会之上的思考和评论。
一、孩子眼中的父母之爱
1.爱是无微不至的呵护与照顾
——爸爸妈妈给我买我最喜欢的公主裙、发卡,还有冰淇淋。
——妈妈因为爱我,所以在我睡着踢被子的时候来帮我重新盖好。
——妈妈每天给我做饭,帮我洗澡,忙上忙下。
谈起父母之爱,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物质需求的满足。买玩具、买好吃的、送礼物,等等,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浓浓的爱意。除此之外,孩子们频频提及父母尤其是妈妈在生活上给予的照料,洗澡、做饭、盖被子等日常生活细节都被孩子们记在了心底。说起这些爱的片段,孩子们滔滔不绝。
而家长们谈到自己对孩子的爱时,也或多或少提到了物质上的满足与生活上的照料,可以说,这是家长们眼中“父母之爱”最直接的体现。
2.爱是亲密的举动和美好的语言
——我喜欢爸爸把我放到他的肩膀上。
——爸爸妈妈和我手牵手就是爱我。
——妈妈会说爱我,爸爸就不怎么会说了。
孩子们说爸爸妈妈爱“我”的表现就是“说温柔好听的话”,是“对着我笑眯眯”,是“每天都会亲亲我”。一个小女孩还专门画了一幅“爸爸妈妈把我举高高”的图画来描述自己最享受的爱的场景。
美好的语言、表情和亲密的接触,或许是最不经意的爱的流露,但孩子们把它们看得非常重要。访谈中有孩子满脸幸福地谈到“妈妈每天都会说爱我”,还有孩子很老成地说:“我知道爸爸妈妈爱我,但是如果他们能说出来就更爱我了。”也有一个小男孩不能确定爸爸是否爱他,原因是“爸爸没有说过”。大概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很多家长并不习惯像西方家庭成员间那样频繁地用口头语言和亲密举动来表达爱。特别是有的爸爸抱着“父爱深沉”的观念,刻意回避对孩子示爱,生怕影响了父亲的权威。但孩子们的回答告诉我们,他们更喜欢父母把爱表达出来。
3.父母之爱是天下唯一恒久不变的爱
——爸爸妈妈在我表现乖和不乖时都爱我,永远爱我。
——爸爸妈妈一直都会爱我,只有陌生人才会有时爱我有时不爱我。
访谈中,我们发现家长们或多或少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中有一些是孩子尚不能理解的。他们担心自己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孩子不看电视、按时睡觉等会让孩子反感,自己责备孩子时会被孩子误读为不爱他们。然而访谈结果显示,孩子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似乎并不像成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孩子们似乎都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还有好几个孩子确定地说爸爸妈妈打骂自己“也是为了我们好”。一个男孩说:“爸爸妈妈本来就爱自己的孩子,所有人都爱自己的孩子,我长大了也一样。”
纵然孩子们都确信父母对自己的爱,但也有孩子提到不喜欢父母威胁说不爱他了,因为“会让人很伤心”。
二、孩子期望的父母之爱
倾听孩子的声音,我们发现孩子们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也有一些别样的期许。
1.“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最快乐”
——我不喜欢妈妈看电脑折腾到太晚,因为这样就陪不了我了。
——我的梦想就是爸爸妈妈天天不用出差,一起陪我出去玩。
——我的妈妈会陪我,她很爱我,我的爸爸主要是靠工作养我。
访谈中孩子们无一例外都谈到了父母之爱的关键词——“陪伴”。“陪我出去玩”“带我去旅游”“陪我去音乐教室”都是孩子们所看重的父母之爱,吃饭、睡觉、遛狗、打球、看电视这样平常的事也因为“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而变得格外美好。当笔者追问“希望爸爸妈妈多陪你还是多挣钱”时,20个孩子中18个孩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他们眼中,“钱”远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重要。而另外两个看似“现实”的孩子,在笔者追问之下也表示,选择“多挣钱”不过是对爸爸妈妈需要挣钱养家的理解而已。
访谈中,家长们也都认同陪伴孩子是爱孩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有超过半数的家长表示工作和照顾、陪伴孩子很难两全,都把“陪伴不够充分,不够耐心”列为自己认同但没有得到改善的问题,而其原因不外乎是经济压力大等。
接受访谈的爸爸仅有4位,但他们都表达了“父亲应该为了家庭在外打拼”的观点。一位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他虽然也承认自己给予孩子的陪伴不够,但确信“这是对家庭负责的做法”,因为孩子“要吃好的、穿好的、要学钢琴、要买玩具”,所以“努力挣钱是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与此相应的,受访的妈妈中也有不少都认为自己的丈夫给予孩子的陪伴不够,并对此多有怨言。大多数孩子在谈论家长的陪伴时也都是谈到妈妈。就像前文那个孩子说的“我的爸爸主要是靠工作养我”,他似乎认为,没有了陪伴,仅仅是生活上的供养并不足以称之为“爱”。
当父母一心争取事业的成功,专注于给孩子更加殷实的未来,而把孩子全天候地交给祖辈托管时,当父母一味忙着自己的事,只把大量玩具、零食堆在孩子面前时,当父母总是让电视、Ipad代替自己陪伴孩子时,是否看到了孩子眼中的失望和落寞?请不要忘记,孩子心里最期盼的是爸爸妈妈用心的陪伴。
2.“希望爸爸妈妈能听听我说话”
——爸爸妈妈要听我讲话,不要总觉得我说错了。
——有别人在的时候爸爸不要只理别人不理我,不要说我太烦。
——我想学跆拳道,但是妈妈不给我学,她说我够沸(方言,意为“淘气”)了。
——我不喜欢爸爸说我买玩具是“败家”,我不喜欢“败家”这个词。
访谈中,家长们个个都表达了为孩子“赴汤蹈火”的决心,但孩子们在对父母的拳拳心意表示感谢的同时,也提出了“被理解”的诉求:他们希望爸爸妈妈为他们选择兴趣班时能考虑一下他们的想法,做菜时能参考一下他们喜欢的口味,买书、买玩具时能听一下他们的意见,安排活动时能考虑一下他们的主张。
此外,还有好几个孩子谈到了不赞同父母给予他们的评判。他们希望父母能够听听他们的解释,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是急于作出评判。纵然年幼,孩子们也不喜欢大人把“烦”“败家”等不好的词语用在他们身上。
不考虑孩子的意愿,不假思索地认定孩子镨了,草率地评判孩子,这些都反映了部分家长落后的儿童观。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年幼不懂事,所以认为不用太在意孩子的“幼稚”想法;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所以理所当然可以替孩子做主;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含辛茹苦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平时嘲讽两句也不是问题。
埃里克森的儿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告诉我们,孩子在儿童期已经开始“有意志”地决定自己要做和不要做的事情了,在学龄初期则会出现更多的自主探索和口头表达,这是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性发展的重要契机。家长们一方面在各种“育儿宝典”里寻找培养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妙计,另一方面却常常以“保护”和“教育”之名替孩子拿主意,忘了要询问和尊重孩子的意愿。卢梭早就告诉我们,“儿童是有自己的独特想法的,成人着想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它,那简直就是愚不可及”。聆听孩子,家长才可能给孩子想要的爱。
3.“我做错了事情请跟我好好说”
——做错事情时,我最害怕爸爸生气,我喜欢他好好跟我说。
——我犯了错,爸爸妈妈不要不管我……如果他们不管你,那就是真的不爱你了。
——如果我知道哪里做错了,下次就会忍住的。
很多孩子都谈到不喜欢家长对他们发脾气,不喜欢被打骂,他们都希望自己犯错时家长能“好好说”。他们并不像成人所想的那样反感父母批评甚至惩罚他们,他们更害怕爸爸妈妈从此对他们不闻不问。他们老成地表示:“如果不管你,那就是真的不爱你了。”他们似乎已经意识到家长的纵容不是好事,而忽略则更可怕。
孩子们几乎都知道家长发脾气和惩罚他们是因为他们“不乖、犯错误”,所以他们尽管不情愿,也只能接受。当然,他们更希望家长能“好好说”,“知道哪里做错了,下次就会忍住。”
控制情绪是做家长的一门大学问,家长看到孩子出现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时,打骂或许解气,却也因此深深伤害了孩子。况且很多时候孩子的“错”并不是真正的错,只不过是不合家长的心意。爱孩子就要始终把孩子的发展放到第一位,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愿意“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之沟通,耐心地听孩子说,跟孩子讲道理。如此,孩子一时的犯错就会成为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契机。
4.“大家都要相亲相爱”
——我希望爸爸妈妈手牵手。
——爸爸妈妈当然要相爱,不然就很糟糕!
——爸爸一出差,我就可以在大床上让妈妈搂着我睡觉,你以为我很喜欢这样对不对?其实我更希望爸爸不出差,一家人欢欢喜喜。
——我不喜欢妈妈说奶奶的坏话,也不喜欢爸爸说老师的坏话。
访谈中,许多家长坦言,自己几乎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因而难免忽略了自己的另一半。有的家长还频频为了孩子的事与另一半起争执,觉得“这都是为了孩子好”。然而他们恰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孩子拥有最敏感的心灵,父母之间小小的争执、不愉快的气氛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莫大的压力乃至伤害,他们希望家人相亲相爱。
还有孩子谈到了爸爸妈妈对其他人的态度。一个孩子悄悄说,她不喜欢妈妈说奶奶的坏话,也不喜欢爸爸说老师的坏话。这让我在感慨他懂事的同时,也心疼他的敏感和焦虑。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孩子真的在悉心地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关键词:家长;溺爱;心理研究;成长
一、面对地震的残酷使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方式进行改变
2008年汶川地震,使家长看到了对生命的渴望和那些失去父母亲的孩子。在灾难的打击下,即使是爱也不能够让孩子和失去生命的父母重逢。由此观己,自己的孩子正在慢慢长大,作为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在不断的缩短。父母只有不断地满足孩子的欲望,让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下得到自己的所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一系列渴求。现在的社会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更是父母眼中的宝,父母对孩子的爱超出了一般的疼爱,让孩子一直是以自己为中心,慢慢地就使孩子养成了坏习惯。
二、物质生活不断改变,生活条件正在不断变好
可以说当今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现在的父母大部分是从60、70、80年代走过来的,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比不上现如今的水平,作为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必要的苦,并且想要孩子有好的生活保障,家长就对孩子进行不断地溺爱,让孩子在好的生活中生活,但是却忽略掉了培养孩子。面对汶川地震,作为父母都有深深的恐惧,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苦,面对现状条件的不断转变才会过度地溺爱孩子。
三、在汶川地震之后家长把亲情看得最为重要
在汶川地震中,家长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依依不舍都体现出了浓浓的亲情。现如今家长经历过汶川地震那个可怕的灾难,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那种原本就够浓厚的亲情变得更加厚重,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在由爱变为溺爱。为了让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为了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受到教育,为了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成长,作为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了一切,让孩子在安宁的环境中成长,免于在外界受到不必要的挫折。
在经历汶川地震之后,家长对孩子的爱慢慢地转变为溺爱,而且这种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面对着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思索,经过上述陈述我做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解。面对灾难无论谁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展现出无限的爱。
参考文献:
很多父母常常觉得,爱孩子就是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在最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所以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吃最好的、用最贵的、穿最奢侈的等等,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一天,当父母无力承受的时候,孩子就会心理失衡,也会抱怨指责,甚至还会做出过激行为。
我遇到过这样的孩子,上初中已经是非名牌不穿了,一双鞋100多,一件衣服2000多,孩子亲口跟我说:“我妈妈赚钱很容易,所以我花这点无所谓,我妈妈是我这辈子的自动取款机。”我真的不知道,当为人父母听到这番话会作何感想。从孩子的话中可以感觉到,他完全没有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丝毫没有感恩父母对他的养育,反而觉得即使一辈子啃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抱有这样想法的孩子虽不能代表全部,但也绝不是少数。
如果在西方社会,孩子想要买苹果三件套,会自己想办法去挣钱买。而在中国,孩子首先不是想办法自己去挣钱,而是马上寻求父母的资助。如果父母的经济实力无法承担,反而会招致孩子的责怪甚至要挟。
为什么我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爱?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养育的孩子却不懂感恩,甚至还会恩将仇报?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深刻反思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错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爱孩子。
第一,家长对孩子的爱,用心比用钱更重要。爱孩子,并非要在物质上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要选对的方式,不是买贵的东西。心理学家就“如何表达爱”概括了5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肯定的言辞”“身体的接触”“精心设计的时刻”“礼物的馈赠”以及“服务的行动”。这五种表达方式都能让对方感受到爱,而且它们可以一起出现或交替运用。这五种爱的方式既适用于爱人,当然也适用于孩子。在这五种方式中,只有一种方式是需要花钱的,其他方式只需要用心就可以。
只要用心,一片漂亮的树叶就是一份精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关键时刻的一个眼神就是一份会心的礼物;只要用心,睡前的一个拥抱或亲吻就是一份称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孩子进步时的一句赞美就是一份贴心的礼物。通过用心而非只用钱的爱,父母也会收获―个充满爱的孩子。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爱,节制比泛滥更重要。我们对孩子的爱,并非多多益善,尤其在物质方面。有节制的爱,比没有界限、放任自流的爱,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中国的家长,总是担心自己亏待了孩子,总是喜欢把所有最好的给孩子,总是愿意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
在女儿比较小的时候,当她想要玩具时,我们会让她自己挑,但是约定每次只能挑一个,然后引导她去比较价格,尽可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小区玩耍时,如果她想要买一些小零食,我们会跟她约定每天只能买一次,然后让她自己拿钱去买。渐渐女儿也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如果看到价格太高的东西,她自己也会说:“太贵了,不买了。”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爱,独立比包办更重要。中国的家长,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大包大揽,从头管到尾,从里管到外。这也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心理。遇到任何事情,首先不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而是让父母来承担、来帮助。
论文摘要: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教育孩子,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在家庭中如何让孩子与人相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分享,学会尊重,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培养。同时,家长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从中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孩子在正确的教育下,健康茁壮成长。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步入社会集体生活,与同伴之间相处时,孩子感觉很难合群很不适应。因为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孩子就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独霸、任性等等形成了不良的性格。作为我们家长应该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中让孩子:学会关爱、学会分享、学会尊重等等,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一、 如何让孩子学会关爱
爱是人类美好的一种情操,让孩子学会关爱将是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我们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关爱”的能力,让孩子懂得爱是双向交流,他们不仅有接受爱的权利,也应该回报爱,表达爱的义务。
(一) 营造良好氛围,播种爱的种子
教育来自于生活,更离不开家庭中最亲的人。从小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同时教育孩子回报给妈妈的爱也是我们孩子的义务。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就像妈妈的一面镜子,还记得那句广告语“妈妈洗脚吗?”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也应该积极播种爱的种子,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从小体会“爱”的真谛。心理学家罗伯特、班杜拉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得的,而孩子最常见,最直接模仿就是父母。
(二) 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了解爱是相互的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爱给的太多,让孩子不知道还要去关爱别人。有个妈妈随口喝了一瓶孩子手中的王老吉,孩子就哇哇大哭起来,要妈妈还他的王老吉,甚至让妈妈吐出来。看到孩子的情景,妈妈很无奈——是孩子的一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是父母的“极度关爱”“无限从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是孩子心中有自己没有别人。
父母教育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父母回家时,可以让孩子主动拿拖鞋,削苹果给父母吃。在吃饭时,可以让孩子给父母夹菜。在家里他们有享受爱的权利,同时也有自己应尽爱的义务。开始孩子的举动,父母可以加以表扬和鼓励,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习惯。爱是双向交流的,只有年幼的孩子学会关爱父母,才能在未来的时间里学会关爱他人
二、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分享是指孩子与他人在情感与物质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它的性质和目的。它的对立面就是“独占”、“独享”、“多占”。孩子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与人分享不是孩子自发的,而是有成人周围的人教给孩子怎么去做,久而久之才形成的。
(一)营造彼此之间分享的氛围,树立榜样
我们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机会也就更少。在幼儿园,要是自己喜欢的玩具都说是自己的,不让小朋友碰一下,把好的东西都占为己有,这种行为就是“独霸”。在家没有人会说他,都会让着孩子,觉得这是应该正常的,但孩子到了社会集体环境中就不行了。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感情。
榜样可以是父母,因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最亲最信任的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对象。父母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当然,同伴也是孩子观察学习的榜样,如:小朋友生日拿来蛋糕,与同伴一起分享行为的典型例子让其他孩子学习,也会激发其他孩子向他学习。在家中,如果有两个孩子,但是只有一个西瓜,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让孩子分着吃。 转贴于
(二)告诉孩子你做的真好
孩子总喜欢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们有了分享行为时,家长就应及时鼓励、奖励、激励的方法来促进孩子的分享行为,他们就会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护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这样不仅能使孩子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教育,同时还有助于孩子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
三、如何让孩子学会尊重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尊重别人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善待。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固定的行为,有些行为如“喜欢插嘴”等,在大人看来很不喜欢,但这些却是孩子们最自然的表现。家长可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培养良好人格。
(一)首先,我们先应该尊重孩子
有个妈妈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教学环境。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给他转学,傍晚妈妈去接孩子,孩子却说:“妈妈,我一点都不开心,我想我原来的老师。”短短2个月,孩子又重返原来的幼儿园,妈妈很后悔当时的做法,希望回到属于他的幼儿园时,孩子还能找到自己的快乐!要得到孩子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要从关心孩子心理入手,只有孩子的心理受到尊重,关心、爱护,孩子才能学会尊重,关心、爱护周围的人。
(二)其次,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首先父母要做榜样,父母与他人交往时的行为、态度和方法,或多或少会渗透到孩子的言行中去。不用多费口舌,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就会模仿。例如:在家庭中,父母对长辈是否尊重,孝敬,对长辈是否使用尊称。与他人谈话时,是否放下手中的活,微笑的注视着对方。认真聆听对方说话而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等,如果父母时时注意,处处表率,这种无声的教育就会影响教育下一代。
(三)最后,让孩子尊重他人
教育孩子首先应从尊重父母做起。父母对孩子既养又育,投下了无法计算的情感,无论从何说起,孩子都应该尊重父母。其次,让孩子尊重同学,尊重比自己更小的人。同学或比自己小的人,同样应受到尊重,只有尊重、关心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关心尊重。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朋友,而人的一生最可贵的是朋友。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教育。请家长放下手中的活,时间是不能用金钱去买,多留给我们孩子一些时间。只有我们家长用心教育,孩子才会更好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慈母严父”型的教育方式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据研究,“慈母严父”、“慈父严母”或父母均既慈又严的家庭教育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有利。
慈爱对年幼儿童十分重要,有人研究了700名幼儿,发现父母对孩子之爱的程度是外人无法比拟的。关键在于慈爱包含着父母对子女的“偏爱性”,这种“偏爱性”使幼儿感到在某个人的心目中,他比其他幼儿更重要,世界上有人会无条件地疼他、爱他,这种亲子关系使幼儿体会到安全、愉快和舒适,能促使孩子的健康成长。严爱则是亲子之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那些严于律子的父母,按照严格的方式抚养孩子,由于他们出于爱心,又保证孩子在愉快、友好和平等的气氛中成长,这种严格要求对于孩子有礼貌、听话、守纪律、服从规则等方面来说,又是十分必要的。要求严格且敢于严格的慈爱父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慈和严之间找出行之有效的“适量区”,爱得适当、爱的合理,可以避免走向溺爱或拒绝的两个极端,避免“权威缺乏症”和“权威至上症”,从而使幼儿得到健康发展。为此,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在你把自己的爱奉献给孩子的同时,教会孩子也爱你们。②让孩子懂得应遵守社会规则和礼仪,并在行为上加以约束和强化。③不要照顾过度、期望过高,根据孩子的特点去要求他。④给孩子适量的爱,掌握情感的、爱的“适量区”。⑤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⑥创造既愉快、又需克服困难的环境条件,锻炼孩子的坚持性和克服困难的能力。⑦鼓励、表扬幼儿的好行为和好习惯,永远不要吓唬孩子。⑧善于用温和、友善的态度对幼儿提出说一不二的要求,并要一贯坚持。⑨不滥用权力惩罚儿童,以免引起儿童的怨恨及破坏心理。⑩掌握教育艺术,善于掌握爱和严的分寸。⑾建立在拒绝和溺爱两个极端中间阶段的亲子关系。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爱孩子的首要因素是父母相爱
对于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老师,孩子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请家教,上课外班,老师单独辅导等外在原因,内在原因就在家长和孩子。首先是父母遗传的原因,其次是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原因。大多家长很困惑:我们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就算是我们夫妻不相爱也是最爱孩子的,可为什么孩子觉得没有爱?
由此而言,孩子心态不好,成绩不好,表现不好,不要急着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而是父母要停下脚步来认真反省自身:是否因为我们的家庭不和谐、不温馨造成孩子心理压抑、紧张恐惧?
一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学者告诉记者:“在我们教育行业,有一句很经典的老话,问题学生往往来自于问题家庭。如果父母婚姻美满、家庭氛围民主和谐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父母的感情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
爱孩子的关键在于父母自身爱学习
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我们大都这样,很少看书,很少学习,平时对孩子的学习只关注考试分数和班级排名,一旦考差排名下滑则对孩子大发雷霆,拿出所谓的“家长姿态”。其实这是对孩子极不不负责任的表现。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不同的时候,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请不要向孩子提出严苛要求,也没有资格责备他们。
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如果希望孩子好好读书,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如果我们不能在书桌前认真地读书半个小时,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爱孩子的重心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陈捷说: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行为本身。这需要父母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和一颗愿意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心。
有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才能真正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端出的永远是大人的架子,摆出的是家长的高姿态,摧毁的是孩子本应最绽放的心灵之花。父母和颜悦色地关注引导孩子,让孩子把自己真实的想法感受都表达出来,不给孩子任何的压力和颜色,还站在孩子的角度检讨自己的过错,父母转变了态度,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跟着转变态度。只有在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基础上,才能谈教育。希望孩子优秀无比,但事实上,我们都不是圣人,没有超人法力,唯一有用的是:爱与尊重。
父母的爱是成长中最好的养料
“2008年,家里欠了200万的外债,在那个冬天我们是靠着一百多斤白菜、一百多斤土豆来维持生活,但即使是这样,父母用省下来的钱为我买书,我真的感谢我的父母,如果不是他们坚定地支持我的梦想,相信我就没有现在的一切。父母的爱就是我成长中最好的养料。”
课堂上一名来自甘肃嘉峪关的小朋友分享了他的故事,他的名字叫杜兆泽川。
记者在与他的妈妈交流时得知:父母都不会英语,在没有请英语家教和参加辅导班的情况下,杜兆泽川通过磁带和VCD,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英语,口语已经达到了大学生的口语水平。
“从四岁开始,只要接到长城工作人员的电话,他就背上书包去长城给外国人当导游和翻译。小学一年级没有上完就直接跳到了二年级,并在二年级期间自学完成三年级的所有课程,同时自学了西班牙语,掌握程度是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我们孩子很自觉,他的想法和理想我和他爸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认可和支持,孩子的心声就是我努力的方向,我们从来不打击孩子。”杜兆泽川的妈妈温和的话语中透着满满的骄傲。
上善若水 大爱无疆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人以知识,更是警醒每个人时刻反省自身,不断提高个人修为,增强我们对于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地认知自己,提升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言传身教地影响孩子,唤醒孩子内心深处沉睡的思维,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教育,不但是老师的事,更是家长的事,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王东华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也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母亲研究的专家,他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母亲研究所。他亲临《家族影响智慧》课堂现场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女儿的成长之路,着重强调了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力。
“如果不是孩子出了问题,我也不会觉得在教育孩子上我有什么问题。爱孩子真的需要智慧,需要方式方法。”李淑静说。“由于长期忙于我的餐饮事业,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结果正处于叛逆期的一对双胞胎儿女陷入网瘾,同时厌学,各科学习成绩更是一路红灯。当两个孩子出现了严重的网络问题之后,孩子的心理以及教育问题才引起我的重视,曾以为,我为他们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孩子应该感激我,懂得我的辛苦,可事实告诉我,我错了。目前我已经停止了经营餐饮业,全心全意地做公益,我要把《智慧父母课堂》送给千千万万的家庭,让这些父母能够用智慧去教育子女。真心希望可以惠济到天下父母,让天下的家庭更加幸福和谐。每一次看到孩子家长感谢感恩、反省落泪、真正改变行动的时候,我便觉得做这件事有多么值得,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家庭教育传播者的价值体现,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一、培养孩子关爱父母是社会的需要
培养孩子学会关爱父母,不仅能深化幼儿的社会教育,而且也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早在党的十六大上便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又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举国上下把和谐社会建设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同志也多次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因此,培养孩子的关爱精神,使孩子学会关心家庭、朋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二、培养孩子关爱父母是学校教育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那他是不可能去爱别人、爱家乡、爱主国的;通过观察研究,他进一步指出,完全不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是不能够理解人类真正的爱的,这些孩子往往会成为难以教育的学生和冷酷自私的人,因而他提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
孩子2岁半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而很多家长都反应说:孩子最听老师的话,经常是老师说应该这样、老师说应该那样……因此,幼儿园是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孩子关心别人、关爱生命最好的场所。同样,培养孩子的关爱精神,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培养孩子学会关爱父母是家长、老师及成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由于我们国家特殊的体制造成目前90%的孩子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倍加呵护,往往是一个孩子至少“指挥” 6个“士兵”围着他(她)团团转,稍有怠慢就会大发雷霆、撒泼打滚、摔打东西、有的甚至对老人和父母大打出手……,而我们的家长们对孩子这样的表现沾沾自喜:我的孩子多能干,小小年纪就这么有主见,真是聪明呢。孩子打自己也觉得好玩、不痛,打完这边给那边,过后还会心疼地问孩子手痛不痛。等孩子慢慢长大,一无事处的时候,他们又会把责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我怎么有这么个不孝之子!!?是孩子的错吗?孩子有什么错?
我们的很多父母往往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丰富孩子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健康而不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久而久之使他们养成了冷酷自私、霸道、胆小、懦弱无责任心、为所欲为的个性,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父母长辈应该给他们无尽的关爱,应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要,否则……
成功的道德发育意味着具备关心他人的品质,善良和体贴是孩子遗传基因中就具备的天性,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育,这些良好品质就会消失。调查发现:40%的孩子对父母不够尊重,不听父母的话;65%以上的孩子劳动机会少,不自己洗脸:80%的孩子不参与收拾碗筷等家务劳动;70%的孩子的独立性差,和大人在一起睡,父母只是爱的信息的发送者,而没有机会接受爱的信息。因此,做为父母和老师的成人们,请你们在孩子这样一张干净、纯洁的白纸上精心的、投入的描画出你的希望和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吧!
四、培养孩子关爱父母方式方法
一〉、培养孩子了解父母
孩子只有对自己的父母的年龄、属相、工作、爱好、作息时间等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更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体会到自己在父母的呵护关爱下有多幸福,才能在父母生日或假日时对父母表示问候、恭维、感谢,能理解父母的一些情绪表现,能把好吃的东西先让给父母品尝,能在他们休息时不去打搅他们,生病时给予简单的照顾,能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制作节日小礼物送给父母,给他们一个个意外的惊喜,能对父母有信任感和自豪感,能更好的回报父母的爱。
二〉、利用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关爱父母
把关爱父母的教育深入到幼儿园各科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回顾对母爱的美好回忆,挖掘自己心灵深处对父母感激之情,通过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把对父母的爱挖掘出来。比如我们以“爸爸妈妈很爱我”为主题,让孩子通过语言讲述,到艺术作品展示,然后到音乐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回顾被爱的感受,启发孩子去思考如何去爱人,激发孩子自己做事以及为父母做事的自豪感。
三〉、在区域中培养孩子关爱父母
以小组的形式,根据班级空间和儿童人数来规划活动区,有目的投放相关的材料,吸引孩子进入。比如,在家庭区放置供“孩子”吃、穿、睡的各种物品,刺激孩子去扮演“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在操作区,教师摆放些硬纸版、彩笔、剪刀、胶水、彩线等,鼓励孩子制作“爱心卡”、“ 情绪卡”、画“妈妈”;在表演区,悬挂一些家长捐献的多种服装,指导孩子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启发“孩子”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并给“爸爸”、“妈妈”捶背、洗脚等。
四〉、利用节日活动培养孩子关爱父母
节日活动是教师对孩子进行关爱父母教育的最佳时期,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都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比如在庆祝“三.八”节、“五.一”节“八.一”节“教师节”时,组织幼儿开展“好妈妈”、“劳动最光荣”、“拥军”等活动,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心,使孩子学会尊重不同职业的父母的劳动成果;提醒孩子在“父亲节”、 “母亲节”的时候画一副康乃馨、玫瑰花的画送给爸爸、妈妈,并做一两件使爸爸、妈妈感到高兴的事;在“感恩节”到来之际,要告诉孩子对父母心存感激,指导孩子学会用语言、动作、体姿、神态等不同的方式,向父母表示谢意。
五〉、体验活动,利用角色替换培养孩子关爱父母
教师利用社区资源,解放思想,放开孩子的手脚,大胆地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在体验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父母的辛苦,进一步增强孩子对父母理解和关爱。例如,指导幼儿在体育馆的跑道上跑步,在球场上踢球,体会一下从事体育工作的爸爸、妈妈的滋味;到超市摆放物品,感受在超市工作的爸爸、妈妈的辛苦;到农场的果园里摘果子,到饲养场里喂养家禽、家畜,感受一下农民爸爸、妈妈的辛劳。鼓励孩子“做一天的妈妈、爸爸”,体验一下家务劳动的繁琐、辛苦,及劳动后的成功感。
总之,爱孩子就是要教孩子如何爱人,而不是帮孩子做完所有的事。我们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爱我们、爱大家、爱所有值得爱的人和物。孩子的无为、自私、霸道、蛮横……不是孩子的错,作为引领者的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为孩子的将来负责!!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关键词:家庭;教育;探微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和个别方面上来说,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比学校学校教育还重要。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家里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看些什么,给孩子教些什么,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孩子的品质、性格养成主要依靠的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危害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形:当孩子犯了错误、学习成绩不佳或下降、不听父母的管教等行为出现时,有些父母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生气发火,轻则责备训斥,重则打骂、体罚等。还有的时候,家长因在单位工作不顺利,遇到烦心事,受到领导批评,与同事发生争执;在家中夫妻发生矛盾,身体不适生病等,也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无端地迁怒于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筒。这样一来,却在孩子的心灵上埋下了祸根。
专家研究表明:当父母因错误的教育观念对孩子发脾气、使性子,不仅会使孩子在心理上,生理上产生消极的应激状态,还会使亲子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疏远父母,编造谎言蒙骗家长。
二、家庭教育方法
(一)关心孩子,爱孩子
爱是人类的天性。在所有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坚固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令孩子感到快乐。同时也培养、引导着孩子爱别人的天性。一个沐浴着父母真诚的爱的孩子,永远不会悲观、不会觉得孤独、不会寂寞彷徨,他们将会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间的交往,造就和谐快乐的气氛,给家庭带来幸福。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必须做到:
1.不论在任何时间都要始终不渝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情绪、精神。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关心他、支持他,你是他坚实的后盾,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不会改变对他的爱,更不会遗弃他。
2.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行为。认真及时地发现、解答孩子的困惑与疑难,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参与分享他们的快乐与伤心。
3.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爱。对孩子的教育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但应该的批评必须批评,只要你说明理由,把握好尺寸与分量,孩子是会接受的。
(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期(12到18岁),特别是在十四岁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变化,进入所谓的“对抗期”,他们不愿听父母的嘱咐,告诫,不愿与父母在一起,而喜欢与同学,朋友相处。这样的阶段,父母应及时地变化方式,不是限制,而是鼓励孩子独立,帮助他结交品行好的朋友,给他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恰当的指导和引导,才能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庭的教育艺术
只有情感上沟通了,心理上才能相容。家长和孩子要经常采取个别交谈或家庭会议形式的沟通思想。多听孩子谈话,要恭恭敬敬地倾听,有不同看法,要进行平等讨论,不可强制孩子接受家长的观点。
1.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感受。
①排除主观偏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②一定要认真听孩子讲话,应表现出热情,有兴趣,高兴和孩子沟通,正确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讲话时不打断,不批评,并能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话的内容,使孩子感到他被理解,重视和接纳。
③父母要注意孩子内心的需要与感受,体会他们的苦恼和心理矛盾,鼓励他们坦诚地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赞同他的某些行为,并不表示对他的感受不理解不认同。
2.言语要切合实际,合情合理。
父母与孩子交流思想情感和社会信息要实事求是。对社会问题的评论要一分为二地。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也能学会唯物辩证地认识问题和评价事物的思想方法。经常运用切合实际,合情合理的沟通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理智感,自信心,增强教育效果。父母可亲可敬,可以依靠和求教的形象就会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来。
四、做好家长的角色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如果能做到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个亲密的战友,一个知心的朋友,一个能接受批评教育的受教育者,并且在教育孩子时要做到有“四心”即:细心、耐心、决心、恒心。那么这样在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方面就会做得很成功。
(一)成功的领导者
家长跟孩子的关系首先是做一名很好的领导者。肯定地说,家长不能等同于朋友,因为在某些场合下,朋友不能对孩子有太过于直接的批评,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引导性的工作。在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有自己的角色了,要注意把孩子的缺点给指出来,并让他去改正,而不是姑息纵容。在这一点上,家长们还要注意,不能手软,不能拖。
(二)做孩子知心的朋友
由于受极昼的影响,瑞典傍晚时分依然阳光灿烂。在首都斯德哥尔摩老城街边的一家咖啡馆外,笔者见到了一位金发碧眼的瑞典母亲。她,就是收养了两个中国女孩的社会工作者――爱娃。
成为一个“完美家庭”
爱娃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她曾经有15年的工作经历,去年开始在斯德哥尔摩地区政府里担任负责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问题协调员,丈夫是一名工程师。
和大多数收养家庭一样,他们想要收养孩子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生育。“得知无法生育的那段时间,生活很灰暗,但我们挺过来了,”爱娃说,他们选择了收养孩子,选择来自中国的孩子,他们觉得这是个非常棒的决定。
现在,他们来自云南的大女儿菲利斯6岁多了,来自重庆的妹妹艾米丽4岁,她们在一起很快乐。爱娃回忆说,她和丈夫经过整整16个月的漫长等待才得以到云南接回菲利斯,在菲利斯快3岁的时候,他们又一起到中国接回了艾米丽。
爱娃现在拥有了梦想中的家――瑞典人把有两个孩子的家称为“完美家庭”。从女儿们来到家里后,爱娃每天晚上在她们睡觉前都会读上一段关于中国的故事。故事的最后,爱娃会告诉女儿们,她们就是出生在那个遥远的国家,是新爸爸妈妈坐飞机把她们从中国接到瑞典的。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出生背景非常重要,尤其是心灵受过创伤的孤儿,”爱娃认为,孩子在成长中会发现自己和父母的不同之处,例如外表的不同。让孩子渐渐接受被收养的事实,让孩子在成长中理解自己的特殊出生背景,是最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方式。
“当孩子长到十五六岁,尤其是到了青少年叛逆期,如果事先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他们很可能用极端的方式来反抗收养父母的欺瞒。这对孩子和父母都是极大的再次伤害。”爱娃和其他的瑞典收养父母一样循序渐进地告诉孩子,他们是被收养的,但父母很爱他们。
孩子信任了父母,才会获得安全感,而安全感又是被收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我们现在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也很快乐。瑞典有很多不同出生背景的孩子和大人,没有人会歧视和欺负他们。”
爱娃的亲戚和朋友们都特别喜欢这两个中国女孩。已经稍微懂事的菲利斯为自己的黑发而骄傲,她觉得自己身上的中国特质是非常漂亮和与众不同的。每当看到菲利斯照镜子时开心的样子,爱娃就非常欣慰,因为她正在接受被收养的事实,越来越喜欢自己的黄皮肤。爱娃和丈夫希望,孩子们会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心理准备最为重要
对于收养,爱娃强调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感觉”。获得收养批准之前,他们在收养父母培训班上结识了其他的收养申请夫妇。
“在那里,我们通过交流和学习关于收养孩子的知识,忘记了无法生育的痛苦。我们看到了希望,那是种重生的感觉,”爱娃觉得,心理准备远比物质条件更难具备,通过上收养父母培训班,收养申请夫妇就可以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究竟是否适合收养孩子,一些觉得无法胜任的申请人会主动撤回收养申请。
“毕竟这是个心理挑战,”爱娃说,如果收养父母自己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收养孩子后,家庭生活就会出现波动,还可能会出现遗弃孩子的结果。
爱娃和丈夫一直都是非常坚定的收养申请人,他们在持续7个星期的培训班里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来自地区政府的两名社会工作者负责给6对收养申请夫妇介绍收养国的基本情况,讲述一些收养家庭的经历,教授与孩子沟通的不同方式。爱娃说,她和丈夫受益匪浅。尽管收养孩子之前,也帮亲戚和朋友们照顾过孩子,但如此有理论和系统的学习,让他们更有信心把爱给予失去父母的孩子。
收养培训班的经历,让爱娃和丈夫在日后生活中如鱼得水。“开始的时候,虽然很多亲戚和朋友都想来探望孩子,但我们拒绝了他们。”爱娃让孩子们在安静的家里适应了到瑞典的最初阶段,当她们和夫妻俩真正成为一个家庭的时候,爱娃才带着孩子们出现在有亲戚和朋友的场合。她说:“小孩子在换了新环境的时候,一下子见到那么多陌生人会感到害怕。但在接受了新父母后,他们就会觉得有了依靠,而父母也能够和孩子有更深的感情。”
严格筛选收养父母
爱娃以前的同事和好友、瑞典收养中心信息秘书英阿・奈斯隆德给笔者上了一堂详细的瑞典收养申请须知课。“申请人年龄限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25岁至45岁的人最适合收养孩子。”英阿认为,太年轻的人不懂得对孩子的爱,上了年纪的人与孩子代沟过大。只有符合年龄的申请人才有资格参加特殊的收养父母培训班。
现在,每个瑞典社区都有一项特殊任务:向收养申请人提供免费和义务的培训课程,所有申请人在申请被批准前都必须接受关于收养知识的培训,“因为这是让申请人夫妇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最好方式。”
英阿说,决定是否批准收养申请的政府机构至关重要,地区政府负责受理当地申请人的收养事务。家庭调查是政府决定是否给予批准的重要环节,调查通常持续3至6个月,包括对申请人的家访、对申请人亲戚朋友的走访等。
“我们都知道,收养申请家庭必须有稳定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生活,申请人要有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收入,有自己的住房,申请人夫妇的婚姻关系必须很牢固,家庭生活一定要和睦,申请人应该了解关于孩子的知识和有过照顾孩子的经验,这些是收养孩子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必备条件。”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读后感
做为家长,一直以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纠结,迷茫。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课堂,做为父母也要重新学习,重塑自己。
《爱的教育》, 以最朴实的语言, 讲述着最平凡的生活, 但却是最真实感人的。本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 孩子的笔触, 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 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 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它讲述了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 亚米契斯将“爱的教育”巧妙地融入了这些故事, 让孩子在缓缓流淌的“爱”的旋律中, 谱出单纯的、美好的、永恒的“爱”的组曲, 以无形幻化为有形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爱的教育》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告诉我们:从热爱祖国、热爱同胞到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 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 从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到学会自尊自爱自强,书中还洋溢着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我们应当以此来教育孩子, 让他们心中充满爱与阳光,虽然现实社会是残酷的, 但我们仍应以感恩的心、温暖的爱来面对现实的种种, 心中充满着爱, 看到的就是积极向上的,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利的, 当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孩子们在未来生活中会遇到种种挫折,要让他们学会用心中的爱与宽容来化解这些生活带给他们的考验。
家庭教育的成功, 会让孩子拥有一颗纯真质朴、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他们会向我们展示一个温馨动人的世界, 家长的教育要正面、真诚、平等。《爱的教育》中通过安利柯的日记我们看到了安利柯的父亲在安利柯犯错误时及时纠正,与他平等的交谈, 而安利柯的进步也让我们看到真诚关心着每一个人, 从他人身上学习长处, 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爱的教育是要正面真诚的表达情感, 让孩子们真正在爱中懂得珍惜和感恩。
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的刻骨铭心的爱,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不道德的事;如果希望孩子讲礼貌,你自己就必须讲文明礼貌;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规则,你自己就不能闯红灯。
《爱的教育》说着最平凡却又最能打动人的情感,让我们觉得生活本就该如此。 “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
关键词:以事明理;物质财富;辨别善恶
世上很少有人自责对孩子爱的太多。父母者大都尽其所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无以复加的爱,却淡忘了对其进行关爱本身的教育,忘了教孩子爱别人,致使许多孩子唯我独尊、为我独用,稍不加如意就发脾气、动手打人、拿动物出气,更有甚者将自己的父母、伙伴杀死来解除心烦。为了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必须从小对其进行爱的教育。
1. “爱的教育”缺失的原因
家庭、学校、社会对爱本身的教育重视不够。包括家长对孩子或溺爱或放任不管;学校重视学习成绩、忽视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还存在爱心遭冷遇的现象等因素。
2. “爱的教育”的策略
2.1、充分发挥“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的作用
《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未来,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的大事,要将爱的教育在家庭中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使孩子在爱的滋润中接受并播撒爱。
(1)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理智的爱
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安全、愉快的家庭氛围,是让孩子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娇惯孩子,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放手让他为父母做一些事情,在他遇到困难时提供及时的帮助,而不是完全的替代。父母应给孩子以充分的爱,切不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强制性的控制和非爱性掠夺,那样,孩子很容易形成利己主义,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
(2)父母要以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出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可以从关心家庭成员开始,逐步过渡到关心他人和社会。例如双日父母带孩子去看望爷爷奶奶,为老人买可口的食物,和老人一起聊天逛街;参与慈善捐款;去动物园喂小动物等等。
(3)重视孩子的感情培养
为孩子创设一种愉快的氛围。如果孩子不愉快,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父母不可胡打乱骂、把完好的东西打烂等。日久天长孩子就会表现出践踏玩具、折磨小动物等行为,甚至产生邪恶意念。所以,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感情交流,引导孩子积极情绪,防止孩子积累不满情绪。
2.2、充分发挥幼儿园教书育人的作用
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是做社会人的基础。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他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在幼儿园可对幼儿进行以下几方面爱的教育。
(1)温馨的亲子入园体验活动――感受教师像妈妈一的爱
新生入园,是幼儿人生中一件大事。在每年的开学初我们都开展新生入园快乐体验活动。开学前的两天时间将小班入园新生分成小组,在家长陪同下来幼儿园体验生活。教师组织十来个孩子做游戏、喝水、如厕、玩玩具、人床铺等等,让孩子觉得老师是领着玩儿的,时时处处能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初步感受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温馨与快乐。亲子体验极大地缩短了新生入园的分离焦虑期,稳定小班情绪一般只需2-3天,家长对此非常满意。
(2)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形象――将爱迁移到幼儿生活中
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能够充分挖掘幼儿的感情因素,发展其欣赏能力与道德意识。我们将音乐教学的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在幼儿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如歌曲表演《我的好妈妈》《我爱我的幼儿园》《小娃娃跌倒了》培养幼儿爱亲人、爱同伴、爱集体,爱周围环境的情感;再如《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充分表现了小乌鸦爱妈妈的真挚情感,在妈妈年老体衰飞不动的时候,不忘妈妈的养育之恩,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许多孩子唱这首歌时,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3)生命、生日、成长的活动――启迪、塑造孩子的爱心
关于生命是幼儿经常提及的话题,应当利用孩子的好奇,告诉他“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样长大的。通过生命教育,使幼儿初步认识到人的出生、生命的珍贵、如何爱护身体等问题。我们还开展了爱妈妈、关心残疾人、朋友生病怎么办、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救救大象、保护大熊猫、向灾区献爱心等活动,以此启迪、塑造孩子的爱心。
2.3、自省、自重、自爱从我做起,让大爱回归社会
为人父母者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又陷入了溺爱、宠爱的泥潭,怕孩子吃亏,就教孩子:“谁碰你一指头,你就踢他一脚”,还说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这样“爱的教育”下孩子哪里会拥有宽容和爱心呢?孩子总要长大成人的,毕竟要进入社会生活,仅有父母家人的爱是不够的,还应当有同伴之爱、人群之爱、社会之爱。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作为一种受体,他们的身心折射的是成人及社会中的结构成分。“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了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上,我们不但要捧给他们以丰厚的物质财富,更应该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这是一切为人父母者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神圣的责任。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自省、自重、自爱,乐于帮助别人,学会宽容与忍让,爱护同情弱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弘扬爱心人物和事件,形成全社会“以爱为荣”的风尚,让人人都能感受到爱,促使人人献出自己的爱,这样才能实现让大爱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