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

时间:2023-06-02 09:2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

第1篇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压力 分析

一、研究生心理压力重视程度现状

在当前很过高校中,已形成并运行着较为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校方的重视,而相对来说,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还比较低,也还没有针对研究生的特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套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事实上,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特点与本科生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级研究生实际状况不尽相同,心理压力来源也不完全相同,应当针对不同年级研究生心理压力特点,采取相应针对性举措,以期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

同时,研究生压力的研究较本科生相比显得不够,这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重视程度不足。韩勇(2006)研究发现,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在就业和婚恋方面体验到更多的压力,理工类研究生要比文科类研究生在学业上体验到更多的压力,而在就业方面压力则较小,已婚研究生比未婚研究生在就业、经济和家庭等多个维度都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来自农村的研究生与来自城镇的研究生相比,在就业、经济和家庭三个方面都体验到更大的压力。

二、不同年级研究生心理压力

研究生,是拥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青年,但是高学历不等同于高心理素质,近年来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引发心理问题的事件屡次发生,轻则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重则危害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然而,研究生不同年级环境不同,压力来源有所差异,也提醒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研究生群体,针对研究生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研究生新生心理压力

1.差压力

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大多是班级或年级的佼佼者,入校后,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巨大的落差易造成自我否定感,也有的研究生,存在理想主义思维,对新学校期望较高,若学校不能达到预期,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容易使其产生失落感和抑郁情绪,跨专业考研的研究生,可能会因为专业实际与期望的落差,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对未来产生质疑。

2.经济压力

研究生已是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普遍希望经济独立的完成学业,但是,对于本科考研或仅有很短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学校发放的生活补助还不能满足生活学习开支,仍需要家庭的经济支持,形成了研究生既想要减轻家庭负担,又不能完全脱离家庭经济支持的矛盾,尤其是自费的研究生和来自贫困地区的研究生,这种矛盾尤为突出。对于已婚的研究生,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子女需要抚养,脱岗读书又切断了经济来源,经济状况更是苦不堪言。

3.适应压力

在学习方面,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相比,有较大差异,不再只是跟随老师学量基础知识,而是要学习和掌握科研创新能力,自己主导科研,在所学专业领域独立自主的开拓创新,若学习、科研规划不明确,易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在生活方面,长期远离家乡,与家人不能团聚,易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有的研究生将大多的精力投放到网络中去,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网络成为他们打发业余时间的主要途径。

(二)二年级研究生心理压力

1.交往压力

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工作室或实验室度过,班级成员之间较少沟通,经济、学习或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大部分时间埋头科研,没有太多的兴趣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部分研究生,由于来自农村或者经贫困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集体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愈发的喜欢独处,他们遇到困难,很少求助他人或者其他机构,心里话无人可以诉说,选择自己承担,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也容易产生孤独的情绪。对人际交往的无措和紧张,更加影响着研究生与同学,导师的关系。

2.情感压力

研究生中还有部分男未娶,女未嫁的大龄青年,经济、学习或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无暇顾及个人情感问题,情感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一方面迫于家长亲戚的压力,着急结束单身,另一方面,条件过于苛刻,自身的优越感,也过分在乎对方的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等。还有的研究生,感情方面的挫折,使其不能走出阴霾,总处于精神低迷的状态。

3.家庭压力

每一个研究生,都是家庭未来的希望,家长往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家庭,寄希望于子女学有所成之后,在城市扎稳脚跟,因此寄予他们较高的期望,鞭策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追求成功的同时,使一部分研究生忽视了自我真实感受和需求,无法从外在的成功中享受到快乐和喜悦,而只能感到诸多的压力无从排解,长期下去就会因此形成郁闷、压抑、烦躁等不良心理,若自己不知道怎样调整,导致心理状态越来越差。

(三)毕业班研究生压力来源

1.毕业压力

研究生除了学习课程之外,还要承担科研课题,部分研究生自我感觉考试过关难、科研出成果难、也难,少数同学无法适应紧张的课业压力或自己的科研成果达不到学校毕业标准,会使得其愈发难以适应课业和科研的压力,更加难以胜任科研和学习的任务,如果不能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就拿不到学位,找不到好工作,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解,都可能会导致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等。

2.就业压力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学生涌入高校,研究生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受到传统择业观的影响,多数研究生都希望找到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丰厚,发展前景可观的工作,但是,岗位需求并没有同比增加,这无疑增大了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更多用人单位倾向于录用男生,女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不公的就业待遇更加大了她们的就业压力。

3.健康压力

研究生在读期间,将大量的经历投入在科研和学习中,较少到室外参加体育运动,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已不适应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已婚的研究生,很多已经步入中年,常年缺少体育锻炼,使他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更难以承受科研以及学习的压力。

综上所述,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不同阶段有着鲜明的特征,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社会,他们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入了解研究生群体,摒弃“高学历=高心理素质”的认知。针对他们独有的特征,及时调整学生事务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恒.大学生、研究生压力研究综述,高校讲坛,2010,11.

[2]李小琴.论当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技信息,2010,18.

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 心理健康 因素

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在高校本科生中已经开展很多年了。但对研究生来说,相关的工作成效却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从年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生活方式、工作经历、环境与压力等方面都与本科生不同,因而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必须要分析现今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根源。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过高的心理压力,过高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激动、易怒等情绪,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哪些因素给研究生带来了过高的压力,开展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对研究生心理健康认知的有效方法,是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必要条件。

一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当前,高校非常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专门的辅导员负责心理将康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但每年仍有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有学生做出不可挽回的行为。综合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可以看到,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不仅仅与其个体心理状况有关,这里面还应该包含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因素。对于在校研究生来讲,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学业、人际关系、情感、家庭和就业。

(一)学业的压力。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与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是有本质的区别,研究生的培养不但要求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有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因而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导师对其学习和科研的要求更为严格。虽然研究生阶段课堂时间要少的多,但是课下都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并要做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还要有所创新。一些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不能很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导致了学业任务重,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如果学生们面对这些情况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很容易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导致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诸如厌学等,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不易处理的人际关系。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新的人际网络还未形成,与旧同学的关系又开始疏远,使很多学生感到孤独和寂寞;同时旧的人际网络扩大,以往以班级、年级、宿舍为主的关系增加了与导师、同门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好新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和导师的人际关系成为很多不善于交际学生的痛处。

(三)情感因素。大学生恋爱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恋爱问题也是大学生活中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已经进入到了成年人的行列,其心智发展都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面对爱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好其中的关系,尤其是在恋爱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表现的不知所措,一些学生行为上表现失常,如上课精神不集中、无心学习,甚至钻牛角尖的现象,有些更因为情感困扰产生的心理问题。

(四)家庭环境。家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成员是和我们关系最紧密的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都可能影响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关系不融洽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经济困难的学生,父母身体不好的学生,有家庭成员离世的学生,比一般家庭的学生更敏感,更脆弱,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五)就业压力。就业压力可以说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对于考研的学生大部分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学习,在以后的求职或者工作中获得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每年毕业人数的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形势不容乐观。在求职的过程中因为理想职位与企业提供之间的差距往往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从而丧失了信心,甚至开始怀疑读研的价值,造成了极度的自卑心理,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 切实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

根据马喜亭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一文的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在校研究生大约四成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心理问题达到中度以上的学生有一成左右。因此,针对研究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有必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开设讲座,普及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使研究生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增强研究生自身的重视意识,提高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建立与研究生的长效沟通机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走访宿舍、与学生干部定期沟通、设立心理委员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让他们能够及时纾解压力,缓和改善人际关系。通过各方面的沟通,争取做到最早发现问题,最快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上的困境。

三了解研究生的家庭状况,及时给予帮助,重点给予关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学校可以通过提高奖学金额度;扩大奖学金受益人数;建立助学基金;调高生活补贴;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对勤奋好学却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及时的帮助,减轻他们生活负担,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有亲人离世、父母离异或父母身体健康状况堪忧的学生,我们要重点关注,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做好预防工作。

四加强研究生学业和就业两方面的指导。因为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在少数。学校应该在研究生入学阶段引导研究生做好学习规划,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就业时给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为他们找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及生源(本校升学人员、外来升学人员及部分社会人员)的日益复杂化都对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生作为社会较高层次的人才,对社会的发展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要求研究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他们常常承担着学业、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问题都令人担忧。因此,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积极疏导,促进研究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对于高校的发展以及研究生的培养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4期.

第3篇

关键词:大课程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161-02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开展二十几年了,从无到有,从少部分高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到绝大多数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规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人担忧的现实是: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15%有各种心理疾患。[1]2005年教育部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范围的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大学生心理卫生不良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心理健康教育到底怎么了?

根据笔者近五年的工作经历和对部分高校学生的访谈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在于:(1)个别咨询工作的重点在“救火”而不在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上。绝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将主要精力放在有问题的学生身上,如因失恋产生的情感问题,学习不良导致的自卑以及人际关系障碍等(这从高校咨询机构的咨询登记表中可以看出,此外从高校网站讨论区学生留言也可得知)。由于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心理咨询真正帮助求助者实现长期目标——完善人格,较为困难,学校心理咨询常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无奈现象。另外,由于个别咨询往往是一对一进行的,受到人员、场所、时间的限制较多,不能帮助大多数没有问题或问题较轻的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2)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认为:课程性质不明、课时不足(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为20~30学时)和选修学生较多、班级规模过大等因素使得该课程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传递-接受”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像一些讨论、参观、见习等教学方式,由于费时过多而被省略。这种学生“教师一张嘴,学生两只耳”的被动学习模式忽略甚至抹杀了教育创新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在个体心理健康这个充满主观体验的领域,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但违背了学生心理成长规律,而且已经构成了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效实施的瓶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3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其中明确规定: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3]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体系等。[4]从教育部连发的两个文件可见当今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要想使心理健康课程惠及每一位学生,既达到学生对心理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的目标,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在大课程观的指导下构建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大课程观——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在西方,课程一词源自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意为“奔走,跑步”,其词意为“跑步的道路,奔走的过程或进程”,引喻为“一段教育进程”。[5]迄今为止,课程有四种价值取向:课程即教学内容、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学习活动。随着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看待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课程观。大课程观突破了传统上“教学(论)包含课程(论)模式”,也突破了“教学(论)与课程(论)二元独立模式”,形成“课程(论)包含教学(论)”这一新型大课程观模式。[6]大课程观强调: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课程作为教育进程包含了教学过程。课程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开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了,课程根本上是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就必然现实地而不是抽象地包含着和关涉着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和各种成分。[7]大课程观认为:课程的类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蔽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方式,预防心理疾病,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成功和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经验和体会,并把学到的心理调节技巧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但更多的是一门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要求我们在课程构建时以学生为本,突出其活动性、实践性。一是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和实践性,如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就业压力等。二是课程组织的活动性和实践性,如案例分析、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三是课程评价的活动性和实践性,观察活动中的参与度、测评人际交往能力、制定与实施学习计划等。

三、大课程观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一套复杂的系统,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共性问题而进行的相应心理素质培养与干预的具有操作性的课程体系。

(一)体系特征

1.课程目标:将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生年龄特征相结合,贯穿“适应”与“发展”的原则与线索,并充分考虑各年级的实际需要。

2.课程特征:发展性和训练性相结合。“发展性”体现在,对于各年级面对的共性心理问题设计辅导方案,在克服问题和困难的集体活动中使每个人的心智都得以成长;“训练性”体现在,团体中成员可以自由地进行试验,去观察、分析经由团体所表现的资料,去体会自己平常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容易出现的问题。当成员尝试改变时,可以从团体中得到反馈,就地练习改变,进而提高其生活适应能力。

3.作用机制:把团体辅导、专家讲座、心理健康课程、个别咨询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其关键在于通过团体动力作用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鼓励学生把心得转化为行动,由行动-小变化-大变化-突破、成长,使学生由内而外产生积极变化。

(二)课程结构

第一,该课程体系由两个静态的目标系统、内容系统和三个动态的作用系统、活动系统和评价反馈系统构成。其中,静态系统既是动态系统的基础,对其具有指导性,也是动态系统的作用依据和对象;而动态系统的运行又反过来影响静态系统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静态系统中,目标与内容两个系统是依次递进、逐步具化的,同时目标又对内容具有决定意义。动态系统中,评价反馈不仅要影响静态系统的完善,而且对活动系统的运行也具有监控调节作用;另外,动态系统中的“活动系统”也是为静态系统中的“内容系统”而服务的,以其为依据和对象。其具体说明如下图。

1.目标系统:由心理素质培养中“适应”(生活、学习、人际)目标与“发展”目标(发展智能、个性、社会性)两条主线构成。大学生在其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上的适应,不仅反映了其个体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2.内容系统:根据常年学生工作的经验,以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目标和年龄特征为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入学适应、人际交往、学习风格、情绪控制、自我意识、恋爱、挫折应对、就业择业等。

3.活动系统:整个操作模式是层层递进的。首先以班级基层单位的团体辅导为基础,力图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进而通过心理健康课和专家讲座进一步改善学生思维模式。对部分问题严重的同学进行深层次的团体咨询,如果在心理咨询师指导的团体中不能化解,则进入个别咨询。这样不仅使得团体辅导惠及了大多数同学,而且缓解了高校咨询师不足的难题。

4.作用过程:本操作模式作用机制分为表层的活动过程和深层的心理过程。通过策略训练、反思体验等教育环节,在以团体辅导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实现学生由外而内、由表及里,从活动中重组认知,改变行为,最终得以巩固、形成心理品质的自我发展过程。

5.评价反馈:在本模型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评价反馈体系,无论是目标的协调、内容的整合,还是辅导活动的设计与阶段发展,都会受到它的制约和影响。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团体活动的客观评价相结合,以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为重要依据,反馈、调整、完善以达到最佳的实用效果。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全国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前提。为保障以全人教育为目的的大课程观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应当给该课程明确的定性与定位,高校要认识到提高心理素质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需要一套严格而完整的管理与激励制度,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各专业辅导员、校团委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等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各尽其责、有机协调。

参考文献:

[1]夏玉荣,余吉生.论转型时期高校校园暴力类型、特征及控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22.

[2]刘翠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111-5”模式探究[J].网络财富,2009,(08):56.

[3]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Z].教育部办公厅文件,2011.

[4]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育部办公厅文件,2011.

[5][6]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4篇

高中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不仅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处于人生道路的转折点,面临着对教育、职业及人生的抉择。但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我的合理定位,加上信息渠道不畅,许多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升学志愿或选择职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这种盲目不仅体现在就业、升学的选择上,而且反映在整个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厌学,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什么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被动,毫无目标地走一步算一步;缺乏个性,实践经验少,承受挫折能力差,心理极其脆弱,爱沉溺于自己的幻想当中,与社会需求脱节;基本技能薄弱,对待劳动态度消极,生活习惯懒散等,对学校各项活动消极应对。在此背景下,人生规划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是针对处于成长和探索阶段的高中学生的生涯发展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它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关注学生毕生发展的过程以及生活中各种角色的统合。这与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的目标相吻合。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学生进行适宜人生规划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在接受人生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继而影响着人生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在学生身上相互整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各种科目争相挤占课时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当将人生规划教育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构建一套与人生规划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可以称之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人生规划教育课程,实现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

其实,不少教育专家对人生规划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已经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但很少有学者和学校从实践层面提供策略和经验的总结。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生规划教育的整合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实践策略

1.基于心理测量的自我认识

全面正确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认识到自己将要扮演的各种人生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和所需付出的努力,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职业观,从而科学规划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生活道路;也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涯准备。

这里说的自我认识不是简单的反思式直觉,而是基于心理测量的系统认知,其基本途径有心理量表测评和问卷调查。

(1)心理测评

利用科学的心理测试问卷了解个人职业兴趣倾向和个性特征,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科学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有力支撑。我校于09年在学校计算机中心安装一套《学校心理测评系统》,组织三个年级学生作了《职业兴趣调查问卷》、《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卡特尔十六种个性测试》、《艾森克人格测试》,为学生科学规划人生提供有力支持。过去,学生很少从人生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学习。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学生欢迎,他们的感受也很深。

一位成长班学生利用测试结果结合自身条件科学合理地为自己作人生规划:

我的物理性质(心理测量结果):

职业兴趣调查问卷,最感兴趣的职业依次为:

①记录及一般书记工作;②服务业:公共服务;③音乐性;④文书销售:技术工作。

自我分析小结:性格外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真负责不随波逐流的作风是我的优势,但做事似乎总是马虎了点。学习成绩被工作业绩所掩盖不知是喜是忧?

职业定位:心理咨询师

(2)问卷调查

为了更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对人生规划的心理动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并根据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和辅导,我们设计了《学生人生规划调查问卷》,对我校学生的人生规划现状进行调查,从职业发展规划、学业发展规划和身心生活规划三大方面开展。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高中生普遍对自己的将来较为茫然,部分学生在面临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认识不足,准备不足,且人生规划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在学业规划上,规划愿望较强,但行动力弱,高三年级学生明显高于高一年级学生,而在各个年级中,特色班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在心理健康、时间规划和社会实践方面均有待增强,且普通班学生明显强于特色班与重点班学生,高三年级明显强于高一年级学生。

2.基于心理辅导的教育引导

(1)人生规划课程中的教育引导

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融入普通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不仅能提高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其学习动力,更能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环境,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与此同时也丰富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心理教师根据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契合点,将人生规划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研究课程的实施。设定以自我追寻、体察环境、目标引领、生命展现为课程设计理念,以回答“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怎样达到那里”为主要目标,围绕主要目标分别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建构学生完整人格,以有效适应社会,最终实现其自我价值,展现生命光彩。

人生规划教育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的课程和活动方案。如高一年级,应注重学校适应、学习辅导、休闲辅导和生涯探索;高二年级,应注重情绪辅导、人际关系辅导、职业规划辅导等;高三年级,应注重考前辅导、志愿填报辅导和求职辅导。这样,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任务和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生规划为核心,辅以情绪、人际、学习等方面的辅导,促进学生整体生涯的发展与成长。

我们首先依据高中生发展的心理特点,给他们相应的指引,同时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学会探索、学会规划、学会自我发展。

(2)心理咨询中的教育引导

学生通过预约与指导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就自己困惑的问题与指导老师沟通,从而进一步细化自己的未来规划及发展目标。

两位高一学生在上完人生规划的心理健康课后找到心理老师,咨询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位学生说道,“老师,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今后要做什么,可是上了您的课后,我才知道现在考虑已经不早了。但是这几天,我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以后适合做些什么……”接下去,心理老师通过了解她们的家庭成长环境,个人兴趣等做出大致可行的发展路线图,并布置作业搜集大学专业、职业等信息。

3.基于心理社团的成长设计

学生社团是校园中的一种非正式群体,是丰富校园文化的主要力量。它创造了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感,并在实践中实现教育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在社团生活中体验、感悟并接受身与心的教育。我校通过学生心理社团建设,开展了各行各业的实践体验活动:

(1)自我追寻——规划书大赛

通过高中生人生规划书大赛,年轻的学生们纷纷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并通过文字或利用电脑把它们记录绘制下来。学生在客观分析自我与外界环境的基础上给自己一个初步的人生定位,并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实际情况作评估调整,最后总结评价。

高二(2)班彭同学在规划书上写到:“只有有计划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也有学生在写完规划书后感到“压力、兴奋与冲动”,并立志把三种感觉在心中化为动力源泉。

(2)目标引领——成长导师引领

仅仅利用校内资源,放弃校外大量教育资源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符。我校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专家资源,聘请业内专家为学生开设规划讲座。让更优秀的导师引领学生思想进入更为宽广的社会领域。用不同主题为同学们多方面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信息。

(3)体察环境——职业体验

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任务:组成小组、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优秀人才应具备怎样的能力,自己想成为以及能成为怎样的人,对高中有何规划及如何实现自己的规划等。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开展主要职业的调查、学习(包括基本描述、工作条件、工资收入、发展前景等),还学习了职场礼仪,体验职业所需教育背景、职业发展道路、职业资源等。

汤同学在感言中写道:“我们要为直径1.2米的钢管做除锈、防腐工作。先用钢丝板刷除去钢管表层锈迹,再用8710涂料在钢管内外壁上涂层。” “这次的工厂工作经历让我们能更早的体验生活,步入社会,身体力行,知道劳动的光荣,汗水可贵。觉得自己不枉此行。”

三、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

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初步设计高中生活,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文、理)、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学会学习管理、时间管理、生活管理,对今后自己的发展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或者有一种长远的考虑,这样学生们就会把自己的学习和自己的人生发展联系在一起了。

每天早读时,学生都要进行一天的规划;下午放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天规划的评价和反思;周末作业的内容和数量也由学生自己提出,由导师帮助调整;课堂上,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生规划指导。在日常性的活动中,学生逐渐学会了自我管理。

1.在课程设计理念的引领下,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主要帮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我要去哪?我怎样到达那里?围绕这三方面问题来设计教育的主要内容。

(1)我是谁?即自我觉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及良好的品德、价值观。

(2)我要去哪?即生涯觉察。让学生认识真实的社会,了解工作的性质、工作的世界以及各项工作的信息,认识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根据自身特点找到自我定位。

(3)我怎样到达那里?即生涯规划。有意识培养学生抗挫折、抗压力能力,树立积极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规划及运用时间的能力,健全学生人格,为进入大学或走上社会做准备;建立正确的生涯态度;培养生涯决策的能力;掌握生涯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2.实现人生规划教育的途径是活动探索和体验学习,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实施人生规划教育是主要途径之一。除课堂教学外,高中生人生规划教育的开展还应探索其他多种途径,例如布置课后作业,指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展视野;配合学校心理咨询,心理教师对特定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生涯辅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作出科学选择;结合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工矿企业,采访成功人士,假期职业体验等。让高中生在有规划的学校教育协助下,规划未来人生,拥有更宽广的未来,实现健康人生。

参考资料

[1] 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教育研究,2008(10).

第5篇

[关键词]贫困生 心理问题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32-02

贫困生主要指的是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人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经济的繁荣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从物质方面给予贫困大学生一定资助固然是必要的,但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对贫困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作为高校中的一类特殊学生群体,贫困大学生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如何准确把握其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帮扶和调适,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承载了家庭、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往往较高,这使得他们的成才愿望非常迫切。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处于相对来说不太成熟的阶段,适应能力较差,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本身就容易引发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而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特殊性,过早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心理方面出现一些障碍和问题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

(一)自卑、自尊与敏感并存

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他们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步入大学校门,往往被当地人视为骄傲和榜样。进入大学后,他们自身也会对学习目标有较高的定位,这种高期望值和贫困生自我的高定位,会让贫困生在心理上压力比较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是,由于家庭贫困,他们又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用于勤工助学,进而又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加之原有的经济反差和经济因素造成的思想包袱,贫困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会瞬间激化,从而产生自责心理,原有的自尊感便会转化为自卑。因此,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显得尤为敏感,对于其他同学讨论的内容,他们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的一些处境对号入座。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尊,渴望交流但又不会轻易将自己心里的秘密告诉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常感到不被理解,对别人的评价也比较介怀。在他们敏感的内心世界,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

(二)焦虑、抑郁与矛盾心理

贫困生一般都是经过艰苦环境的成长磨练的,他们希望靠自己的不懈努力,特别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换取一个好的前程,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读书当做自己摆脱现状的唯一途径。然而,进入大学后,面对校园中贫富悬殊的现状,特别是当“高手林立”而学业差距不明显的现状,使他们平日引以为豪的闪光点逐渐失去时,强烈的挫败感便油然而生。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对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好工作的担心成为令他们头疼的问题,对前途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感到十分焦虑。有调查显示,因贫困导致心理抑郁的大学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当现实与理想产生的差距较大时,他们时常会产生莫名的低落情绪,而对自己情绪的过分压抑会让自己变得易怒和焦虑。还有一部分抑郁情绪是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有些贫困生对异性有仰慕之情,但迫于自己的现状羞于表白,不敢主动接近,他们更担心由于表白遭到拒绝后同学们的嘲笑,从而产生了男女情感方面的抑郁心理。

(三)人际交往障碍

出于自卑以及生活经历等原因,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独立、孤僻的特点,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学习与生活中也多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这种独立性又容易转化为性格上的孤僻和封闭,他们独来独往,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更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在内心渴望融入同学的圈子,但在交往中却显得比较被动和敏感,在面对某些无心伤害之语时,他们出于保护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从而给人留下不合群的冷漠印象。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选择一个人承受,而不会求助于老师或同学。渴望交往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回避交往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的心理,从而遭遇人际交往的障碍。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年龄多数在20岁左右,正处于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容易在内心形成一种封闭心理。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人的主观需求和动机同客观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种种矛盾,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因素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与个体的认知密切相关。根据心理认知治疗理论,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认知假设往往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这种认知假设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不易察觉却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种潜意识一旦被某种严峻的生活现实激活,则会在大脑中出现情绪抑郁和焦虑等障碍。主要表现在:首先,部分贫困生对自身弱势形成的归因偏差导致了不平衡的心态。能否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原因,直接关系到贫困生心理健康与否。正确的归因产生积极上进的心态,反之则容易走向消极。在现实中,他们将贫困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为客观因素导致,更多的抱怨体制改革与政策欠缺。其次,既成的劣势事实加剧了自卑心理。有些贫困生在抱怨社会不公的同时,又习惯于认命,将贫困归结于家人和自己的能力缺乏,这使得他们自降身价,缺乏抗争的勇气和生活的激情,给整个人生涂上一层灰色的基调。再次,高抱负与低容忍力造成了挫折心理的形成。多数贫困生对通过上大学改变自己命运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适当差距对个人有着明显的激励作用,但过高的期望则很容易导致挫折感的产生,甚至使个体意志消沉,行为失常。

(二)客观因素

除了贫困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也有很多纷杂的外部环境造成的困境与限制。具体表现在:首先,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巨大的学费开支和日益上涨的生活费开支,无疑会给贫困大学生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来自校方催款的压力以及还贷的压力经常交织在一起,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矛盾之中。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校园中无处不在的消费热点和相互攀比的消费心态,又无时无刻地冲击着贫困生的心理,这在无形中又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增添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其次,是教育因素。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考入大学。然而,受到农村原有文化和教育环境以及应试教育的限制,许多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发现,他们和其他同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劣质的教育环境使他们显得缺乏个性,而且综合素质较差。进入大学以后,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驱使他们尽快融入主流校园生活,这对他们来说是需要付出一定艰辛的,贫困生自身的素质差异和融入主流的愿望之间的矛盾常常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最后,是社会因素。随着西方经济个人主义哲学的流行,社会上开始弥漫着一种观念,即贫穷是个人的懒惰与能力的缺乏造成的,社会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将贫困完全视为个人问题的集合。在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下,金钱逐渐变成衡量一切社会文化的标准,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势利而冷漠。社会上流传的这些观念,无疑会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负担。

三、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高校等多个层面建构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方式,把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结合起来,开发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一)完善和落实经济资助政策

要帮助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学校主要依靠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来解决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但奖、助学金的覆盖范围明显太小,大部分贫困生还是依靠助学贷款来解决经济问题。在财政收入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提高相应的资金投入,争取使得奖助比例与贫困生比例保持均衡。此外,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机构,负责制订、落实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帮扶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发挥学校的舆论优势,积极鼓励和争取社会团体、企业或者个人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高等学校应切实负起责任,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奖勤助贷补”的相关政策,使贫困大学生能够得到完成学业和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经济保障,消除他们因经济负担而产生的心理焦虑。

(二)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

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仅靠物质上的资助显然是不够的,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老师进行心理问题咨询和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是这项工作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尤其是针对一些像贫困生这样的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弱势更加明显。贫困大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但社会和学校对于他们“心理贫困”的关注显然还不够。当前,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高校应提高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此项工作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组织专人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等新手段的积极作用,动态把握其心理特点和需求。同时,相关部门应定期邀请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开设心理辅导讲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针对不同对象的心理问题特点,有的放矢,消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心理,通过情绪调控帮助他们降低内心的焦虑心态。另外,高等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在学习、生活、创业、工作经历上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校友或社会人士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奋斗经历和成功经验,用这种示范作用去感染贫困生,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低谷。

(三)多种方式提升综合素质

经济资助和心理帮扶不是助困的全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和心理上的负担之后,高等学校应教育贫困大学生以自我发展为起点,培养其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品质,激活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大学阶段是贫困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深他们对于招生制度、学费制度、国家助学政策、学校资助体系等方面政策的理解,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自身成长成才和解决经济困难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现象以及贫困现象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此外,高校还应就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关爱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将其作为贫困生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倡导他们把学习、做事和做人统一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观的处世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学会用爱心回报社会。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健康成才。

【参考文献】

[1]周学军.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

[2]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1).

第6篇

心理亚健康的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心理亚健康,多以描述某方面的症状来界定。不少研究者运用量表的方法来筛查心理亚健康者,并对其筛查方法进行了效度检验,以此来界定心理亚健康。如:研究者裴雯运用“SCL-90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研究,并界定了其研究的心理亚健康概念;刘欢欢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 对心理亚健康人群界定的方法是进行调查界定,并对其心理亚健康筛查方法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效度。笔者发现,研究心理亚健康,基本使用的量表有康奈尔医学指数(CM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社会应激评价量表(P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尊量表(SES)等。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现状

《心理危机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大约3000万,其中心理和行为障碍者占16%-25.40%。陈军发现,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17.4%,且在性别、专业、居住地、年级、是否有工作经历等各个因素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对广东某所医科大学412名医学生,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进行心理亚健康筛查,结果表明: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为19.3%。山西农业大学曾对182名生命科学院的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查,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学生有12.79%。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对新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有21.70%的新生心理问题明显,需要尽快约请进行心理咨询。

2008年的《山东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与内化教育研究》,调查对象为山东省10所学校在校高职生,发现高职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多为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依次为:记忆力减退、担心自己的健康、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多梦、情绪不稳、烦躁不安、长期持续疲劳、困倦、四肢无力等。研究还发现,心理负担过大、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良嗜好等是造成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本市高校20余万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评,结果显示:约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山西6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中,雷军发现,在学习和工作中有疲劳感的学生占到76.70%,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感觉压抑等状态的比率较高。

2009年,占华、卢晓文对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亚健康的检出率为42.36%。其中,女性亚健康检出率为47.4%;男性亚健康检出率为25.15%。李力生等在《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中,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大一至大四共215名学生被试,研究发现该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61.8%,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性调查结果的75%。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已经比较普遍。心理亚健康未达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症状不明显,很难诊断,它还有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状态,也容易与心境、性格等日常心理实践混淆,且与身体亚健康相似,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研究

国内研究者运用了生理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运动疗法、音乐疗法、认知疗法、舞动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法等等方式,对心理亚健康进行干预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干预方式对于心理亚健康症状都各有侧重,且具有一定的效果。

贵州师范大学的裴雯在《不同放松训练方法对改善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探讨了自生法、腹式呼吸法和瑜伽语音冥想法等3种放松训练的方法,对高校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心理亚健康症状开展干预效果。实验发现,这3种放松训练法对于改善情绪、睡眠和人际关系等都有效。因此,很值得推广采用放松训练法,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干预心理亚健康的另一种常见方法是运动疗法。例如,夏洪安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与运动疗法探析运动亚健康样》,刘波的《高校新生亚健康状态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还有刘君雯的《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分析与运动处方对策》等。尚明玉在《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的研究发现:网球运动对学生的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方面,羽毛球运动对学生的恐怖症状方面,足球运动和橄榄球运动对躯体化和恐怖症状方面,排球运动对学生的焦虑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差异具有显著性。

李晓明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中医调适方法:精神情志调摄、四时养生、饮食健康、保健运动、辨证论治。孙淑彩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提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以情制情、重视心疗等进行调摄精神,以顺应自然、四气调神等实现形神兼养,更好地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等方法对有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学生进行干预。

金虹在《高职心理亚健康大学生不同干预方法实验对照》中,采用太极拳锻炼、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及综合干预等3种方案,对高职院校75名心理亚健康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干预。结论:3种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适合在高职院校心理亚健康大学生推广,但通过设计的团体治疗与有氧运动结合方案远期疗效更为明显,对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效果显著。

陈瑜、张小远《广州某医科大学新生心理亚健康综合干预效果评价》,采用音乐放松训练、健身操锻炼、心理健康课教育以及综合干预4种方案,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68名心理亚健康大一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进行测评,发现4种干预方案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改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短期效果显著。

此外,薛冰等采用道教认知疗法干预具有神经质人格倾向的大学生,效果较好;李传银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组织对有高孤独程度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有效地缓解了孤独情绪;高文凤等采用观察阅读疗法,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这些干预方法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基本上采用的是单一的干预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对于症状的缓解都有积极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某一种或某些方面有改善。

有研究发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干预的疗法效果会更好。潘立等采用太极拳锻炼、保健刮疼广播操、中医中药诊疗、饮食指导及心理咨询等综合治疗方法,对心理亚健康者实施干预,干预前后比较发现,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研究的思考

现有研究成果与不足 一是通过综述文献表明,关于亚健康的研究,多是临床方面的、身体亚健康方面的研究;再有就多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如医务工作者、医学专业学生、教师、师范类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心理亚健康研究,而对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很少。关于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研究,也仅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来研究,没有具体到某一因素的详细分析与比较。二是“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发现,搜索到相关文献80余篇;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仅搜索到文献3篇。这说明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不丰富,特别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没有检索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其心理亚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方法等亦应得到重视,以便更为有效地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相关研究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生在学业上和社会上都会遇到很大的挑战,开展相关研究,调查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在理论创新以及实际价值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价值上,文献检索发现关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是比较匮乏,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参考文献还比较少,再加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开展高职生心理亚健康教育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研究,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填补研究不足与空白。在实践价值上,研究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心理亚健康干预方案策略和建议,提高实施干预的效果,有利于高职院校制定适宜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发其心理潜能,提升其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研究的思路方法 项目研究思路是提出研究假设,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分析,推出可行性方案以及等。本课题研究假设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与睡眠质量、人格、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等因素相关;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有利于心理健康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利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中国人亚健康诊断量表》等量表进行测试,选择若干高职院校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筛选出的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亚健康状态群体在性别、民族、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因素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在心理资本、人格、生活事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尚明玉.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王俏.我国不同层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

[4]张乐.基于集对分析的心理亚健康筛选及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

[5]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

[6]唐峥华,刘婕,唐耀华等.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6)

[7]周玉龙.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12(10)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慈善救助;感恩教育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数量逐年减少,质量逐年下降,各地中职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源危机”。因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发力,拓宽各种渠道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中职学校。以山西省为例,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山西省职业高中、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全部免除学费,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除此之外,太行山、吕梁山等2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户口学生还可全部享受2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这些举措在扶持特困生的同时又大大提高了中职院校的入学率。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只面向城乡低保户、残疾人困难户、重点优抚对象和孤儿等困难家庭子女招生的中职学校,以“培养一人、脱贫一户”为办学目标,多方面募集社会各界的爱心慈善资金,通过职业技能教育,使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摆脱家庭贫困。来校就读的学生除免学费外,其他在校的一切费用都由太原市慈善总会募集,这样的办学方式开创了国内中职院校首家纯慈善救助的模式,短短几年来已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两千余名,社会反响强烈。然而,笔者在工作中却发现不少学生丧失了应有的珍惜和感恩意识,甚至有学生表现出理所应当的享受心态。在社会慈善救助大环境下,如何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去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让他们能够拥有一颗阳光、自信、感恩的心,现笔者结合多年中职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 

二、慈善救助模式下中等职业学生的心理特点 

1.自闭和自卑感共存 

大部分学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主要是由于在初中阶段成绩落后,升学无望或者经济拮据,亟须学门手艺补贴家用。在进入中职院校后,有的是从一个偏僻的乡村来到了熙熙攘攘的省会,生活、学习方式改变较大;有的是初次离开熟悉的家人。这些都对他们原有的心理结构造成一种冲击,有相当多的学生人为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主动和别人交流,丧失了上进心,缺乏求知欲,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生活上得过且过,稍有不顺心就会自暴自弃,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 

2.感恩意识和责任感不强 

许多贫困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子女方式简单粗暴,不注重情感的交流,单亲家庭父爱或母爱缺失严重,使得学生时常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又苦于没有倾诉的对象,使学生出现了撒谎、退缩和麻木等心理特征,久而久之,他们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社会和人生,在接受别人和社会的恩惠和帮助时,没有感恩的心理,反而滋生了心安理得的安逸态度,对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都缺乏责任感。 

3.懒惰和学习倦怠心理普遍 

大多数来到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进入中职学校后,职校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即使适应了,一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出现行为上的懒惰情绪,上课经常瞌睡,沉迷于手机和游戏中,长此以往,厌学情绪严重,整个人消极落后,没有生活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影响到这个阶段的人生发展。 

4.职业理想比较模糊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毫无自主意识,对自己的未来和专业的规划模糊不清。 

三、慈善救助模式下如何加强中职生的感恩教育 

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救助贫困学生的途径越来越多,广大爱心人士不吝啬自己的金钱和爱心去进行捐助,希望收获的是一颗阳光感恩的心和一粒回报社会的种子。大部分受到慈善救助、获得求学机会的贫困学生确实也深深知晓自己肩上的重担和所背负的希望,他们朴实、认真、踏实、肯吃苦、勤俭,但也有一些学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恩意识,反而呈现出麻木和无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恩意识缺失的影响有可能会蔓延扩大。对此,笔者认为,应加强对慈善救助学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全面编织感恩教育的网络,利用一切媒介在校园范围内形成感恩教育的大网。如开展知名爱心人士讲座,举办爱心捐赠仪式,让每个学生在感恩的环境中能够常常反思、自省。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活动作为感恩教育的载体,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回归现实生活,从孝老爱亲、不浪费粮食、爱护公物等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收获感恩带来的人生快乐和精神满足。例如,在重阳节、母亲节等节日给学生布置爱心体验实践,美发专业的学生为母亲理一次发,烹饪专业的为家人做一顿饭,通过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学有所长,回报父母之爱;组织学生去爱心福利机构做义工,去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从受助者到施助者的转换,从而使他们树立职业理想,重塑追求卓越的信心。 

最后,实施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借鉴大中学校校规,在道德、行为上规范学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附有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避免学生的“大锅饭”思想,做到严于律己。 

感恩是条温暖的长线,在慈善救助模式中,串联起这些本已不易的孩子们,让他们懂得感恩,善于感恩,将慈善的火种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中,是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外更重要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周昆.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5):42-43. 

第8篇

该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历,分析三困生群体的表现和成因,并尝试提出解决三困生困难的策略,对解决三困生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实际经验和操作思路。

关键词:学生工作三困生帮扶

一、三困生群体的成因

三困生在日常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成绩落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排斥参与集体活动,人际关系冷漠,迷恋网络;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内心脆弱,承受能力较差,心理普遍呈现出亚健康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看,一名学生进入大学后转变成三困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项:

1.1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突发意外事件分散了其学习注意力。

很多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存在学费和衣食之忧,同时担心家中父母的生活,分散了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觉得自己令家庭经济情况愈发困难,心中充满愧疚,因此希望自己通过勤工助学或者出外打工的方式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了学习。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学习,是其逐渐转变为三困生的重要原因。

贫困生的家庭由于经济困难,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进一步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遭遇家庭变故的贫困生心理容易受到巨大影响,会因此分散学习的注意力,甚至丧失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并表现出孤独、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1.2环境的改变和高校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学生无法悦纳自我。

有些贫困生将进入大学作为其高中阶段唯一的、甚至是最终的目标,并以此激励自己埋首苦读。他们在高中时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在学校名列前茅,得到充分的认可。但是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的改变,目标的缺失,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差别等原因,使他们出现了矛盾的心理、甚至表现出对现实的某种失落感。

在大学里,衡量优秀学生的标准是多层次、多向度、多元化的,很多贫困生在和身边其他同学的比较过程中,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不足,甚至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并因此在情绪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失落、消沉。进入大学后,他们在发现身边同学多才多艺,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时,容易产生“事事不如人”的想法,并因此加深自卑心理;尽管有些学生明确了解自身不足,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突破自己,完善自我,内心中充满了矛盾和失落。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困难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悦纳自我,慢慢转变为三困生。

1.3性格内向,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逃避现实。

不少困难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愿求助于老师和同学;生活中也缺少可以交流沟通的朋友,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心生抑郁,甚至出现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无论是从个性的发展,还是从自我完善的角度出发,作为现代社会的青年人,他们都有结交朋友、交流情感的需要,一些“三困生”在现实中不敢去结交朋友,就去网络中寻找“志同道合”者,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更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一个人独来独往,脱离了正常学习生活的轨道,渐渐转变为三困生。

二、解决“三困生”困难的策略

笔者认为,解决三困生的困难要坚持“长期支持”和“不断引导”的原则,采取分步走的策略。不断深入三困生问题的本质,争取彻底解决三困生的困难。

2.1通过完善的帮困体系,对三困生进行适当的经济资助。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的文件,目前各高校基本上建立了“奖、贷、勤、减、补”的帮困体系,形成了以助学贷款为支柱,其他帮困措施为补充的资助体系。学校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助学金和困难补助金发挥“雪中送炭”的实际功用,争取将助学金和困补金发放到特困学生手中,解决他们突发的或暂时性的困难。从而真正解决三困生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忧虑感;配合适时给予的引导,启发他们学会感恩,报答社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争取从生活层面使其脱离三困生的行列。

2.2组织帮扶团队,帮助三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笔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和三困生经常性的交谈沟通,了解到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学习状态并不满意,也希望自己能够认真学习,并愿意写下保证,做出承诺;可是这种由“保证书”带来的行动往往只能坚持较短时间。一方面,由于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基础不扎实,专业学习缺乏系统性、连贯性,自己缺乏信心和毅力坚持克服困难;另一方面,缺乏自律意识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很多三困生在长期适应了来自老师或者家长监管的情况下,一旦离开外界的束缚就不能自我约束,浪费了大量时间。

面对三困生的“决心大,恒心小”的情况,要帮助三困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详细学习计划,同时组织由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党员、热心同学组成的帮扶团队,帮助三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他提高自我效能和自我脱困的能力。

2.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三困生的心理困惑。

三困生面临的三种困难中,心理困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因此也是最难摆脱的。首先要在学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三困生还必须进行长期的心理引导工作才能逐步减弱心理困惑的负面影响。

2.3.1善于发现三困生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困生自卑感强,内心压抑,往往容易自暴自弃,甚至放弃了自己原有的兴趣和爱好。教师要能够发现三困生的特长,并因势利导激发他发挥特长,同时给三困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树立他的进取心。

2.3.2用爱心和耐心温暖三困生,宽容他们经历反复过程。

三困生内心敏感,性格内向。教师在对三困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时候要注意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充满爱心和耐心地给予他们温暖。困难学生转变成三困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不可能靠一两次说教就起作用,因此教育者要允许学生经历“挫折—引导—失败—再引导……”的反复过程。

作为教师,对三困生的情况要有清楚的认识,要和他们一起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把总体的任务分解成合理的阶段性任务。宽容学生的缓慢进步,传递给他们温暖和关心,和他们一起度过克服困难的过程。

2.3.3善于倾听,排除诱发心理问题的其它原因

大多数三困生不善言谈,有时候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要适当掌握一些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善于倾听,启发三困生说出心中的困惑,细心去发现他心中压力的源泉。

2.3.4鼓励三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尝试和同学交流沟通

大学校园里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的成员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友情和团队给予其的力量,从合作中学会宽容、体谅,逐步成长、成熟起来。鼓励三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去关注、观察身边其他善于交往、沟通的同学的表现,鼓励其尝试去模仿、学习,逐步掌握一些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减轻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结语

高校三困生是目前大学校园里逐步显现的较为特殊的群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心态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信念,悦纳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估计他们善于学习、掌握技能,挖掘、发挥潜能,逐步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许放,王民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

第9篇

(一)组织领导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下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1.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及工作思路

是否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放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位置;是否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明确思路

2.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系统中,学校党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能否达到适度整合的关键。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是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能机构;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行政、后勤等工作系统是潜移默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教务系统是通过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这些力量都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整合各种组织资源,实现各组织要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力量最优化、最大化。

(二)人员队伍资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另外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通学生管理人员、图书馆、就业、后勤等跟学生接触较多的工作岗位的人员都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

(三)课程资源

1.思想政治理论课

按照05方案使用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落实规定的学时和学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判断是非黑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它课程

人文社科课程、各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都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些课程的教师都有责任在自己的课上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四)课堂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实践育人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因此,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社会、体察民情、磨练意志,感知时代的要求、了解世情国情、学习新观念及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高校管理无论是制度还是具体行为,都要体现育人的要求。育人是管理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效,就要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高校各种与学生有关的管理制度具有指引、评价、预测等育人作用,管理制度用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高校要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高校各系统中除管理职责外,更多的体现为服务职能。广大职工通过自己的服务,以良好职业道德影响学生,以优质服务感染学生,以无私奉献教育学生,以优雅的服务环境熏陶学生,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使学生在接受具体的服务与管理工作过程中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熏陶。

3.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个性化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传播技术等手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而设计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另外在学校实际工作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工作和就业创业等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

(五)经费资源

在一切教育资源中,教育经费可以看作是几乎所有其他资源必须依赖的基础性资源,这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

(六)时间资源

高校学生在校时间为3到5年,时间分配一般为理论知识学习、学校各个组织安排的活动、私人休闲活动。作为一种不可逆的、稀缺资源,它在上述三方面分配时往往存在矛盾,各方都希望自己能分得更多的时间。

二、各项资源的联动措施

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个部门明确各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这就有效避免了教育空白的存在。尤其一般情况下认为思政教育与己无关的专业课教师、管理、服务部门。没有教育空白后,还要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整合联动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经历。通过从事辅导员工作,一方面对学生在校几年中不同时期集中存在的思想方面的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二是建立与所在系部的辅导员的个人间的联系,便于了解学生新的动态。这样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才能更好的做到贴近学生。第二,对辅导员进行理论培训。辅导员、班主任由于忙于具体事务、又多数不是哲学或思政教育专业,所以在面对学生处理问题时,往往就事论事,不能做出理论解读,使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度。一是要重点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时事政策等内容。二是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等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学习优良的学风、班风、舍风的引导和建立。第三,共同搞科研。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因此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清楚。这就为思政理论课教师以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辅导员共同探究问题背后存在的深层次的思想层面的问题,为学生解开如人生目标确立、生活态度形成、知识才能丰富、工作实习岗位选择、如何交友、如何面对挫折等一系列问题的思想疙瘩。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整合联动

通过相互听课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以通过相互听课的形式共同探讨有时实效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大部分思政课程安排在前两年,此时学生上的专业课程相对简单,思政教师基本都能听懂。通过听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师挖掘所听课程内容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思政课堂上把这些内容作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的观点。专业课教师则在思政教师的课堂上体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自己的专业课内容中或是讲授方法中蕴含的的基本原理挖掘出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对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内容与专业课内容相关联,一方面引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反复刺激强化学生记忆,甚至把这种记忆带人以后的工作中。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与课堂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联动

第10篇

下午好

先作自我介绍,我叫xx,**年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年参加教育工作,在土华小学主要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级组长,团书记,**年调入**小学任教,主要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年

任语文科组长,**年9月开始担任教导主任。我曾分管教学、德育、课程设置及编排、教材、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小一招生及转学、随班就读等工作,今年成为**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今天,我竞聘的第一个岗位是教导主任,第二岗位是副教导主任。×××多年实际工作的经历,我具备了以下有利条件:

1、有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从教×××多年来,我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虚心好问,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从大局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少工作时效性、原则性都很强,都能想方设法、准确、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着“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的原则,我不浮夸、不抢功、不爱出风头,脚踏实地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四个学期,主动代上语文课一两个月,没拿一张代课票,去年,我主动分管了教学管理工作,从没向学校提出要什么额外报酬。

但是,校长和老师没有忘记我,给予了我不少荣誉:先后评为优秀团员、优秀青年教师,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年**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获区政府嘉奖.

在此,我衷心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厚爱。

2、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记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终身学习,不断加强学习××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年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教导主任后,我更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考取了普通话测试水平二级甲等;今年还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班学习。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区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区德育论文三等奖,**年参加了**省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勇于创新》和《不向命运低头》收入该书中。发表了《市场经济下更要加强师德建设》,《浅谈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被小教科录用。

3、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任教过中高年级语文、思品等学科,担任过班主任,任教导主任时,负责的工作很多,曾分管教学、德育、课程设置及编排、教材、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小一招生、转学、随班就读、课外活动、年初基层报表、语言文字、毕业班语文考试命题、语文学科竞赛命题等工作。但也能把各项工作做好。我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十分重视协调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做好预案处理措施。做好学科管理工作,加强教研教改。所分管的语文、英语、艺术科获得许多奖项。我还多次帮助青年教师修改、,指导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我主持的语文科工作期间,取得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校语文科被评为“新窖镇先进科组”。学生文章见报率是最高的。能有这些成绩,与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当我接到一项新的工作时,我总是亲力亲为地做,亲身体会这项工作的过程,然后才指导有关老师协助做好这项工作,否则,光说不做,发号施令,只会指挥别人干这干那,是不行的。如:一年级拼音口试,试卷命题等。

我从1**9年任教导主任工作以来,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炼就了我做好工作所需的组织领导、上下协调、答疑解惑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所承担的工作没有出差错,常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赞扬,单位领导省心,教职工放心。在学生、家长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4、我能理解各层次的老师。

相信老师们从我平常的为人处事中就看到了吧。

假如我有幸竞聘成功,我将继续发扬我的长处,协助校长搞好教导处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继续细化教学过程管理的要求,组织教师扎扎实实地进行课改,加强教研科研、教学反思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使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同时,树立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服务意识,成为你们的合作伙伴。

第1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就业

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出路,同时也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教育局召开的就业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中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就强调过,要不断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好合理的就业观、成才观,让学生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人生态度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就业,高校必须做好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以确保更好的就业。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指,教育者参照既定的目的,有安排,有规化地向受教育者合理有效的传输相关的就业思想理念,促进受教育者建立健全正确合理的三观来理性的认识就业问题。避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情感问题和情绪波动。

教育部早在零九年就针对这个问题了一个《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清楚的提到把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具体的来说就是要求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学校党政整体上统一领导和协调下,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各个学院积极展开实践工作,从上到下都致力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因此,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是我们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这对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就业工作意义重大。

1 高校大学生在就业中普通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自身定位模糊,就业期望值比较高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优势和劣势认识不足,对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行业发展缺乏了解。多数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和所学专业很好地结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做,自身定位偏颇,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择业时,多数人只想到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外企,大多不情愿到西部和艰苦行业就业,而往往喜欢把自己定位于社会精英,不太愿意从事基层岗位,从而与现实的社会需要脱节。

1.2 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诚信,频繁跳槽 受就业压力和社会诚信大环境的影响,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一些学生为求职成功,伪造获奖证书、编造实习工作经历,很多的毕业生开始工作就没有端正工作态度,没有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精神,而且心高气傲,看不起当下的就业状况,就业期望值过高,完全是脱离了现实状况。有些毕业生还会在不通知用人单位的情况下随意离职或者跳槽。这些行为都不符合当代大学生要遵循的诚信原则,破坏了学校的声誉、损害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而且还使得整个大学生就业群体陷入“信任危机”中。

1.3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调适压力能力不足,心理素质较差 很多大学生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毕业生产生了自卑和害怕心理,对面试和求职中产生紧张,甚至是焦虑心理,不能展示自己的正常水平。存在依赖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从众跟风。外出打工总是喜欢找父母或亲戚朋友拉关系,把就业的期望更多地寄托于父母和亲戚朋友的身上。在工作中,没有及时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从一个学生角色向社会工作的角色转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心理承受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压力和变化。

2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

2.1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要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与择业观,这是实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观和择业观体现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当教育大学生们学会认识和看待社会问题,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更新职业观念,帮助其从实际出发来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客观地评价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调整个人的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才有可能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2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抗压能力 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就业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大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保持良好心理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大学生在求职中的心理特征及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帮助学生增强求职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及时纠正就业中的不良心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求职中的挫折和失败,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参与竞争。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开设就业心理课程、举办就业心理讲座、开办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建立一支既有学生工作经验又有心理卫生知识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高校有一批专门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善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障碍问题。

2.3 进行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它是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它能帮助大学生更快的成长和成才。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诚信品质的重要性,用案例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如举行无人售报、开展诚信与反诚信的讨论、诚信征文活动、以诚信为主题的话剧,网页制作大赛、万人诚信宣誓仪式、定期公布不诚信行为等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诚实做人、做学问的氛围;完善诚信考评体系及处罚措施,有奖有罚,建立、健全各类诚信制度和学生信誉档案,比如不诚信的同学取消其助学贷款资格和评奖评先资格;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加强教师学术道德建设,建立诚信为学的典范,逐步使大学生形成诚信意识,诚信做人,诚信就业。

2.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群合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和规范正确行使职业权利,履行职业义务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职业道德、人格和品质。首先我们充分注重发挥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其次抓好师德与教风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训练,要从实践的角度来进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实习环节;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规范管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落实到位;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学生。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二者相辅相成。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为保证高校毕业生能顺利、及时、充分就业,要发挥其在大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5.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86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LIU Haitao, ZHAO Rui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 Shiyan, Hubei 442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nrollment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gradually expanded dramatical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e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grim social,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concern and universities to solve. The university began to set up special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courses, career guidance seminars for graduate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ounselor as part of the backbone, should play their role in the career guidance work, define their career guidance in the responsibility and play to their strengths, improve the relev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good concept of employment, the right to face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a good grasp of the direction of employment,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employment guid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on career guidance work of counselors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学习管理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地作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日常严峻,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作为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优势,通过专业教育、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和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式,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途径。

1 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的领路人,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大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也是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咨询以及日常学习事务的教师,更是学生心灵上的朋友。这种多样化的角色,使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其他教师所不能比拟的优势。高校辅导员每天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为指导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辅导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及特点都了解比较全面,而且需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并建立网络化的信息反馈机制,了解学生的思想以及心理变化,在就业指导中,辅导员就可以利用所获取的学生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得就业指导的效果更加理想。

与此同时,辅导员对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能力的了解也比较透彻,能够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由于学生的就业心理和职业想法是不同的,学生能力素质不同,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也是不同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呈现个性化。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从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能力出发,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此外,辅导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开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工作也是大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辅导员可以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例如开班会、讲座、组织学生模拟招聘面试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促进就业指导工作效率的提高。①

2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到位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能够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是还有一部分辅导员认为就业指导是大四学生的事情,低年级的学生还用不到就业指导,所以对低年级学生只注重日常管理,低年级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就业指导学习和培训。还有些辅导员虽然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将就业指导工作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为学生举办求职技巧的讲座等,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

2.2 辅导员的自身能力素质有待加强

当前,虽然高校经常对辅导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专业知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但是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基本上是年纪比较轻的,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他们的社会阅历不足、工作经验少,无法体会社会求职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他们只是通过网络、媒体、书籍等了解社会就业形式和国家的就业政策,不能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和规划。而且由于辅导员的社会经验、工作经历、就业指导等方面了解不到位,在遇到实际的困难时,不能提出更多有效的方法。②

2.3 就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内容单一

当前,大学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形式比较单一,就业指导的内容基本停留在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技巧等方面,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传授学生就业的技巧和方法。而且在就业指导中,辅导员强调成绩、证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考取各种证书,认为证书多,就业的出路也多。辅导员并不了解社会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导致就业指导的效果不佳。③

2.4 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

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指导的内容形式单一,如果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了问题,就由学校辅导员帮助解决,没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高校辅导员没有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而且辅导员还面临着晋升、职称、岗位调换等情况,辅导员队伍并不稳定,就业指导工作也就缺乏稳定性,降低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效果。

3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对策

3.1 提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程度

就业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高校以及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对就业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找到合适的就业方向。

3.2 实现全程化就业观念指导

很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眼高手低,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无法适应当今就业的形势,在就业过程中常常碰壁,辅导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将个人发展与为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渠道,能够积极主动地就业。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辅导员应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观念,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间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低年级时,辅导员应将指导的重心放在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上,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情况以及就业形势,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使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压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特点以及专业,选择切合实际的职业。高年级时,辅导员应将就业指导的重心调整到根据职业市场状况、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学生的择业技巧,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④

3.3 实现个性化就业指导

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还应注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专业能力素质等,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心理状况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时,应做好弱势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家庭社会的稳定发展,高校辅导员应关注贫困毕业生,给他们学习、就业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实现良好的就业。⑤此外,还要对学校的后进生加强就业指导,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后进生的就业压力会更大,辅导员应积极鼓励后进生,使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各尽其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3.4 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为大学生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广泛的收集各种优质的就业信息反馈给学生,例如利用网络媒体、招聘会等收集就业信息。辅导员应经常浏览各种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师人脉、校友资源、或亲自与企业沟通,了解就业信息,加强与企业以及教育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全方位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⑥同时,高校辅导员还应注意就业信息的,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就业信息,还可以通过校园网、QQ群、邮件、短信、飞信等形式就业信息,将就业信息及时、准确的到学生手中,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5 提高辅导员的自身能力素质

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培训力度,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对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辅导,使辅导员掌握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同时,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职责和权利,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就业情况等纳入到辅导员的考核指标中,提高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4 结束语

当前,高校应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采用合适的就业指导方法和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实现良好的择业和就业。

注释

① 李罡.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论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12(4):127-128.

② 曾艳.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职业.2012.15(18):150-151.

③ 刘俊灼,王钦.加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9(5):96-97.

④ 余文明.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4(3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