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0: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问卷调查;统计学;精神卫生;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95.1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46-04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准确评价这一群体的生活事件。为此,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外问卷或量表条目的设置相对较少[1-4],过于强调急性或重大事件的影响;也有的所列事件过于细致,如Williamson[5]等人编制的应激性生活事件量表(stressful life events schedule,SLES)共列出了390条生活事件。但这些条目的设置对于国内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来说,使用上存在文化差异,缺少本土化研究;国内的问卷或量表大多经过缜密的设计和良好的信效度检验,但多为针对某一特定群体设计,如青少年运动员[6]、军校大学生[7];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域的青少年[8-9];部分较为经典且广为引用的问卷[10-12]所设计的年代距离现今已经有7~10 a,在我国经济文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些问卷是否仍能满足对现代中学生的评估需要得到进一步考证。该研究旨在根据问卷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尝试编制适应中学生生活事件的多维评定问卷,为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适宜的研究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某市7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学生3 928名,共获得有效问卷3 732份。其中,男生1 948名,女生1 784名,平均年龄(15.10±1.99)岁。初一589人,初二676人,初三618人,高一751人,高二560人,高三538人,各年级男女比例均约为1:1。
1.2 方法
1.2.1 问卷项目的建立
1.2.1.1 文献综述 以青少年、中学生、应激、生活事件为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文献,进行综述。
1.2.1.2 半结构式访谈 根据文献综述的思路编制半结构式访谈表,对8名中学教师、15名中学生、6名中学生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影响中学生的主要生活事件。
1.2.1.3 参考国内外同类量表或问卷中的有关条目 主要参考Holmes[13]和Rahe的“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Byrne[3]的“青少年应激问卷”(Adolescent Stress Questionnaire,ASQ)、张亚林[14]的“生活事件量表”、刘贤臣[12]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郑全全[11]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梁宝勇[15]的“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等。
1.2.1.4 课题组座谈 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82个项目的项目库,课题组专家及成员逐一对所列条目的代表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反复修改,确定了由56个条目组成的初始问卷,并最终划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家庭生活维度(16个条目),学校生活维度(14个条目),同伴维度(9个条目),健康成长维度(7个条目),恋爱与性维度(10个条目)。
1.2.2 实施与计分方法 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为自评式问卷,被试者需要判断所列出的生活事件是否经历过,再根据实际经历或感受描述“最近0.5 a”内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测试时间需要10~15 min。
所编制的问卷为Likert式5点量表。若问卷中所列情境或生活事件被试没有经历过,直接勾取“未发生过”选项,数据分析时此项赋值为0;若发生过,按对被试者产生的影响程度依次分为:没有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影响,分别赋值为0,1,2,3,4。
1.2.3 项目分析方法
1.2.3.1 敏感性 采用两样本t检验法进行筛选,将受试对象按总得分高低排序,得分高的27%个体组成高分组,得分低的27%个体组成低分组,以t检验比较各条目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得分,2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条目考虑删除。
1.2.3.2 代表性 计算各条目与问卷总分及所属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
1.2.3.3 独立性 计算各条目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与其他维度的相关性系数>0.4的条目考虑予以删除。
1.2.3.4 有效性 考察各条目5个选项(即未发生或没有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影响)中被选中率低于10%的选项个数,数目多于3个的条目考虑删除。
1.2.3.5 内部一致性 计算某一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比较去掉某一条目后系数的变化情况,如果不变或有较大上升,则说明该条目的存在对所属维度内部一致性不起作用或有降低的作用,应考虑删除该条目。
1.3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 3.0 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运用t检验、相关系数、逐步回归等8种统计学方法及专家评议对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同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
2 结果
2.1 统计分析结果 用上述8种项目分析方法对问卷的条目进行筛选,其中t检验与逐步回归分析法的结果显示所有条目均可入选,重点考查其他6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若该条目被选入次数小于或等于3次,在统计学意义层面考虑删除;若提高对条目的筛选标准,被选入次数等于4的条目也可删除。在本研究中,笔者将此部分条目纳入待选范围,用“/×”表示,将结合文献报道以及专家意见做出最后取舍。
2.2 课题组专家意见
2.2.1 对统计学分析予以删除的条目 课题组成员对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建议予以删除的11个条目逐一进行讨论,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以及专家意见,保留“家庭受创(如自然灾害、被盗等)”、“父母离异”、“网络成瘾”和“有过”4个条目,删除“家人违法”、“家庭重组”、“转学”、“休学”、“老师或同学生病或亡故”、“意外怀孕或导致异性怀孕”和“遭遇他人性骚扰”7个条目。
2.2.2 对统计学分析考虑待选的条目 提高条目的筛选标准后,共有9个条目进入待定状态。课题组成员经过审慎评议后,决定删除“搬家”、“家庭成员重病或亡故”、“上学不方便”、“恋爱关系维系消费大”、“与恋人相隔异地”5个条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3 对统计学分析考虑保留的条目 经审慎考察,决定删除第46条“有让你烦恼、痛苦的回忆”,此条的表述过于笼统和概括,学生不便理解。
结合统计学分析和专家意见,问卷56个项目的初始条目池共删除13个条目,保留43条,最终形成《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见表1。
2.3 信度分析
2.3.1 重测信度 在某中学抽取114名学生在首次受测后2周进行重测,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在2次测量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均大于0.75,见表2。
2.3.2 同质性信度 总分及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0,见表2。
2.3.3 分半信度 总分和各维度的分半系数均大于0.66,见表2。
2.4 效度分析
2.4.1 内容效度 该问卷条目的编制综合了文献综述、对中学生及其师长的半结构式访谈、国内外同类问卷或量表的设计以及课题组的认真评议。经专家评议,认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2.4.2 结构效度 见表3。
采用极大方差正交旋转的因素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10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3.87%,各条目在公因子中的分布符合问卷的理论维度构想。
2.4.3 效标关联效度 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16]和《抑郁自评量表》[17]作为效标检测工具,该问卷得分与焦虑和抑郁自评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5,0.512(P值均
3 讨论
3.1 问卷的理论构想 中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学校和家庭,最主要的接触对象是父母、教师和同龄人。中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的时间和经历都很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变化多是从学校和家庭这两条途径间接地影响着他们。故该问卷主要围绕家庭和学校2个场所,父母、教师和同伴3个主要群体,以及结合中学生自身最为关注的学习、成长、恋爱与性心理等多个维度,来对他们进行评定。每个维度的条目设计都严格按照综述-访谈-参考同类研究-专家审议4个步骤进行。这些条目不仅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家庭受创等,也包括影响较为持续的生活琐事,如父母经常争吵、座位安排不理想等。这些多维的、或巨或细的条目设计,为准确评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问卷所编写的条目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笔者及课题组成员认为,正性生活事件给人带来的是积极的心理影响,与焦虑、抑郁等对健康有害的负性生活情绪关系不明显。姚树桥等[18]认为引起痛苦体验且与疾病关系密切的大多数是负性生活事件。故该问卷条目在编制的过程中都是专注于负性生活事件来选择的。
3.2 多种项目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问卷项目的筛选是制定问卷的一个重要步骤。根据项目筛选的原则即重要性大,敏感性高,独立性强,代表性好,确定性好的原则,并兼顾可操作性及可接受性[19]。该问卷的项目分析综合运用了8种统计学分析方法,从5个方面对条目进行考察。其中,克朗巴赫α系数法大多作为信度评价的指标,此次将其作为项目分析中考察内部一致性的分析方法,是一次较新的尝试。
除了t检验与逐步回归分析法外,其余6种方法中被选入次数≤3次的项目考虑予以删除;为了提升筛选标准,将被选入次数等于4次的项目纳入待选范围。而上述筛选均为统计学分析的结果,该问卷的项目分析并未机械地执行这一筛选原则,而是充分结合文献报道以及专家评审,对统计学分析予以删除的条目、待选的条目以及予以纳入的条目重新进行论证,以审慎的、发展的眼光最后对上述条目进行了决策性的筛选,这是另一新的尝试。
3.3 需扩大效度评价范围 问卷的效度检验也可以用实证研究来验证。郑日昌[20]等邀请医院精神科医生和高校心理咨询专家对前来求助的被试的症状作出评估和诊断,同时让被试使用研究的量表,通过对照分析来确定其实证效度。希望本问卷的效度研究也能跨出以问卷检测问卷的传统方法,用更多的实证研究来对其进行验证。
理想的应激问卷或量表除了可以用于了解现状外,还可以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预测。该问卷需要在今后扩大应用范围,在大样本人群的基础上,根据各条目的评分制定出常模,从而更好地预测某一个或一类事件对中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更好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出努力。
4 参考文献
[1] MARX MB,GARRING TF,BROWER FR. The influence of recent life experience on the health of college freshmen. J Psychosom Res,1975,19(1):87-98.
[2] CODDINGTON R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events as etiologic factors in the diseases of children-Ⅱ:A study of a normal population. J Psychosom Res,1972,16(3):205-213.
[3] BYRNE DG,DAVENPORT SC,MAZANOV J. Profiles of adolescent str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olescent stress questionnaire (ASQ). J Adolesc,2007,30(3):393-416.
[41] WILLIAMSON DE,BIRMAHER B,FRANK E,et al. Nature of life events and difficulties in depressed adolescents.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8,37 (10):1 049-1 057.
[5] WILLIAMSON DE,BIRMAHER B,RYAN ND,et al. The stressful life events schedu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 Psychiatry Res,2003,119(3):225-241.
[6] 胡桂英,许百华. 青少年运动员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和分析. 浙江体育科学, 2006,28(1):75-78.
[7] 梅清海,李俊丽. 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6):714-715.
[8] 廖喜明,刘治民. 广州市中学生应激反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27(6):834-838.
[9] 孙丹,古利奇,高明俊,等. 某县城高中生应激及相关因素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 (11):2070-2072.
[10]王宇中,冯丽云,王志铭,等. 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13(4):206-208.
[11]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45-49.
[12]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7,5(1):34-36.
[13]HOLMES TH,RAHE RH.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J Psychosom Res,1967,11(2):213-218.
[14]张亚林,杨德森. 生活事件量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1-106.
[15]梁宝勇,黄盈,马丽莉,等. 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13-316.
[16]吴文源. 焦虑自评量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7.
[17]舒良. 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
[18]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
[19]方积乾. 生命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
[20]郑日昌,邓丽芳,张中华,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02-108.
摘要:本文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选取了从2001年到2012年(截止12月)有关时间管理的1274篇论文,从数量分布、
>> 十年来国内朱光潜研究综述 “课例研究”近十年研究现状的内容分析 国内近十年来关于积极情绪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国内性教育研究三十年:文献计量及内容分析 近十年来国内显义研究研究综述 十年来四川省入境和国内游客的空间聚集性分析 《科学基础方法论》十年来对国内方法论研究的贡献 国内语言测试构念效度验证研究近十年来的发展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十年回眸 十年来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梳理与评价 近十年来国内邮轮旅游研究进展 国内近十年来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国内公共考古学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国内教育博客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教师语言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大学生兼职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2003―2012)国内人格发展研究概述 近十年来国内竞争情报研究进展 十年来国内数字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理论学刊,2002,(5):57-60
[4]吕卫华.时间管理与青少年成长[J].当代青年研究,2007,(7):75-80
[5]刘燕.时间管理倾向研究述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95-96
[6]张志杰,黄希庭,凤世海,邓麟.青少年时间管理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6):649-653
[7]张锋.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3):668-67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状况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为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查阅《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浅析学校体育如何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期刊文章、硕士学位论文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料。
2.访谈法
通过大四的教育实习,对开封市中学的学校体育级及中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有了初步了解,通过电话或面访的形式,对实习老师进行访谈,参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超过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合格率仅为20%多,心理健康的优良率不足10%[7]。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和国外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有很大的差距。
(二)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甚至是两个家庭就一个子女,家长的过度溺爱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健康,还有一些家庭关系不和谐、单亲家庭等,让孩子心中有了阴影,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教育的不重视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校片面过度追求升学率,不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因升学压力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
3.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进步,网络的发展,社会上一些庸俗的信息业走进了当代中学生,由于中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出现叛逆、早恋、打架、甚至犯罪。
(三)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学校体育能促进躯体器官发育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为人的大脑提供能源和营养。
2.学校体育能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活动中,很多项目就是在尝试中不断进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得到一个又一个突破。
3.学校体育能培养中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4.学校体育能培养中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双方在对等的规则下进行技战术、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
5.学校体育能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性格开朗,思维敏捷,语言沟通能力比较强。
三、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良好发展的对策
(一)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过去由于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只局限于生物学、医学范畴,因而体育课的目标也只侧重于体质方面的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二)体育教学中增加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
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身体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三)体育教学中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时,教师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切合体育课改思想,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教学评价。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设一种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一是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体育网站。让学生接触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生自己也可开设邮箱和论坛,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还可以制作体育多媒体课件,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传统的“灌输”转变为吸引学生自觉参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运动会和学校体育比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刚毅坚强的性格,鼓励学生勇于竞争,并力求进步,把赛场上蓬勃竞争的精神继续发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充满朝气的校园。三是利用国内外的体育大事,不定期的给学生进行讲座,对体育精神进行深刻的认识,在公平、友谊、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他们的社会正气,提升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四、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自我发展和自我生存的需要,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学校体育是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够有效的调节学生身心健康,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2] 兰自力.骆映.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1:72-74.
[3] 刘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4] 王华叶.林岭.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及机制剖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8:108-109.
[5] 方向英.试论述学校体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世界.2008.10:37-38.
〔关键词〕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20-0009-04
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需要生涯规划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为科学、切实的生涯规划提供重要保障,两者在个体身上构成一种循环和整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1]。俞国良[2]等曾指出,心理健康视野下的生涯规划是在纵横交织的生涯发展框架中展开的,其根本任务是建构完整的人格,有效地适应社会,其终极目标是自我实现。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面临着难以就业的困境。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在生涯探索、规划和决策上面存在种种困惑,却没有及早接受正规的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关键原因之一。如果中学生能尽早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并对这一职业所涉及的专业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那么他们在高考选择专业和毕业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方向。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知识,那就危险了。在当今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学生该如何将有限的知识学以致用,这就很有必要事先制定生涯规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培养自己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我国庞大的中学教育体系,存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相对滞后的现状,使得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变得尤为迫切。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起着引导、示范、催化、矫正和疏导的作用,这也正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的潜能,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它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自我信念、健全的情绪与情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独立的生存能力,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3]。本文以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现实情境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方式,探索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模式,从而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生涯及生涯发展的演变
(一)生涯的概念
我国的生涯概念最早开始于孔子。孔子曾对人的一生进行过生涯规划:人只要本着“仁、义、理、智、信”的行为准则行事,以“克己复礼”的原则约束自己,采取《易经》的辨证思维方法,则可按如下步骤度过人生:“十五治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八十而圣”,如此则有望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4]。
西方学者对于“生涯”则作出了不同的定义。Shartle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McFarland指出,生涯是一个人依据心中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或训练活动,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Webster强调的生涯是指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5]。Super认为的“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6]。
综上所述,对生涯概念的定义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长期到终身、由静态到动态,由关注个体行为和职业发展向注重个体的心理特质与心理过程,在不断演变,而这一演变历程正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历程。
(二)生涯发展的演变
在生涯发展理论被提出之前,职业指导已经为人们所熟知[7],但随着生涯理论的不断演变,“职业辅导”逐渐被“生涯发展”所取代。生涯发展强调个人一生发展的全过程,它包括个体在一生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是各种角色的协调和整合,是人生发展的全过程。这一概念的转变被Super记录在自己的生涯发展理论之中,从此生涯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最重要的则是生涯发展教育被纳进了学校教育之中,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8]。生涯发展取代职业辅导,意味着从只关注人的学术发展与职业发展转变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该理念的转变在教育中展现的功能将会愈来愈明显,这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迪。
对于人的生涯发展的探索研究大约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生涯发展的理论则出现在50年代,此时的理论涉及兴趣、态度与个性发展等因素,人们开始关注经济与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职业发展的影响。60年代生涯发展理论进入其成型的重要阶段,在60年代大批理论涌现的基础之上,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检验,继续推动着生涯理论的向前发展,至80年代生涯理论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成熟阶段[9]。
二、探索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
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是指把二者结合起来实施,使学生在生涯规划课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主动思考如何在把握自身心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生涯规划,使它们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不是隶属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属于交叉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它们结合的条件和基础[10]。
面对日趋激烈的升学、就业压力,中学生在生活事件、意识形态、成长、家庭、社会等方面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和心理问题[11]。生涯的规划同样需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中学生的生涯规划[12]。中学生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下面就中学各年级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阐述。
(一)初中阶段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为初中生奠定生涯成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因此,对于初中生的生涯规划内容选择不宜过于专业,应该适合于大多数初中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与生涯规划。同时学校在组织与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建立层次递进的活动体系,以适合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促进其身心健康[13]。
初中一年级: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生涯发展的认知阶段,同时也处于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的青春期。教育应侧重给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指导,使之了解生涯规划的一般知识,初步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初中二年级:这个阶段应考虑学生的能力因素,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尝试,并逐步提升相应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观念与合适的职业倾向,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需求并认识自身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理想积淀力量。
初中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们面临就业或升学的压力和选择。一部分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投身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会继续升学,因此应侧重对其进行就业与升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相关的职业能力与技巧。
(二)高中阶段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身体的主要器官与性发育都趋于成熟,产生了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同时也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探索与解决矛盾的过程[14]。高中生需要面对高一结束后的文理分科和高考后的专业选择,这些都是生涯规划中的重大选择,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要重视这个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抓住实施的关键时期。生涯规划的实施并不是杂乱无章地传授,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15]。
高一年级: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已有生涯规划的知识体系基础上,继续对社会环境进行认知与探索。可以通过组织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会、聆听专家讲座报告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理性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锚等测试,帮助学生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特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为高一结束后的文理分科做好充分准备。
高二年级:学校一方面要强调分科方向,让学生对自身文理各科的学习情况有清晰认识;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分科学习后,也可以对分科结果作出调整,这时就需要得到学校专业人员的指导,让学生能顺利进行调整。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探索,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
高三年级:这一阶段应着重进行专业选择、就业心态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决策能力、实施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专业特色和发展前景;集中宣传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和填报技巧,举办专业选择、就业程序的讲座;对毕业生提供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与指导;通过各种心理测试,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升学、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升学和就业期望,帮助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休戚相关,但两者却不存在替代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2]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教育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2]”。
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具体设计的生涯规划方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6个“W”问题[16](见下页表3),设计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生涯规划方案。
三、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及启示
生涯规划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评估的出发点不是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授受程度,而是通过学生是否有更明确的自我认识、是否增强了生涯规划的意识等标准进行评估。此外,评估的参与者也不能忽视生涯规划的主体――学生。
(一)生涯规划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中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的跟踪档案,记录并有效地监督个体在设计生涯规划及其确定生涯规划后的成长历程,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给予其相关的生涯规划辅导,及时纠正偏差,以帮助中学生提高综合素质[15]。生涯规划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能对每位学生提供切实帮助,为生涯规划辅导和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这也是评估中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各种心理测验辅助评估
开展各种心理测验,如职业兴趣测验、职业价值观及动机测验、职业能力测验、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和职业性格测验等等,这些测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测验前要先充分学习该测验的使用手册,了解测验用途及使用规则。此外,解释测验分数的时候也要得当,测验是为了初步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是主观给学生“下诊断”和“贴标签”,所以不仅要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还要帮助学生针对测验结果,寻找改进与提高现有状况的方法。
(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生涯规划
在中学阶段,各学校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素质拓展训练、成功校友经验分享、模拟招聘、兼职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帮助中学生了解各类大学及专业的具体情况,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春峰.论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通互动[J].教育与职业,2012(17):88-90.
[2]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J].教育研究,2008,(10):63-67.
[3]江光荣,柳BB,黎少游,等.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27-32.
[4]任卓.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5]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5-129.
[6]孔春梅.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3):5-9.
[7]吴武典.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19-21.
[8]胡春森.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程利娜.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教学研究,2012,35(4):41-45.
[10]褚庆文,施永斌,孙秋芳,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656-658.
[11]骆一,郑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661-664.
[12]王亚歌.初中阶段生涯发展教育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8.
[13]杨蓁.普通高中职业指导实施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14]何晓丽.青少年生涯教育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15]Nevill D D. The development of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J].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3):288-292.
1 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研究表明肥胖儿童的个性、情绪、行为、社会适应能力及自我意识等方面都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体态的过度肥胖造成儿童较重的心理负担,继而在个性上易产生悲观、离群、孤僻及害怕与人接触等心理,逐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和不稳定的情绪,不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活动能力较差[6]。肥胖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普遍略高于正常儿童,并随肥胖的加重,其行为问题发生率增加,尤其女孩更为明显[7]。Tsai等[8]的一项选择玩伴类型的研究显示,受测儿童选择不同体型儿童图片时,他们把肥胖者归为最不喜欢的玩伴。有研究报道[9]300例肥胖患儿,其中重度肥胖9例,中度肥胖38例,发生抑郁率100%,轻度肥胖253例,发生抑郁169例,抑郁率66.8%,说明肥胖越严重,发生抑郁越明显;肥胖患儿发生抑郁主要是由同龄人的歧视加上不合群及自卑心理造成。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10];杨勤等[11]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有更多的焦虑、不合群、幸福与满足感差等。
2 肥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肥胖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安春日等[12]以肥胖学生136人作为肥胖组,体重正常学生726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肥胖中学生在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等维度上较体重正常的学生严重。肥胖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体重正常的学生,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心理问题随之加重,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学生[13]。肥胖中学生与人相处时易不自在,交往缺乏主动性,长期不良情绪会导致生活兴趣减退,甚至自杀,肥胖男生表现为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强迫、不能守纪律等,肥胖女生表现为过度依赖、不听话、逃学等[14]。
3 肥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肥胖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社会功能等方面均带来严重伤害,使负性情绪增加[15]。一项通过scl-90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肥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同龄大学生组常模,特别是在焦虑、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和精神病理6个因子的得分较高[16]。一些肥胖大学生表现为固执、内向、情绪不稳定的特征,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总是通过想象了解他人对自己形象的看法,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肥胖女大学生的抑郁水平高于男大学生,一些女大学生由肥胖引发焦虑,再由焦虑导致暴饮暴食,引起体重进一步增加,形成体重增加与抑郁焦虑的恶性循环[17]。
4 肥胖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单纯性肥胖成人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肥胖成人心理健康状况较适宜体重者差,表现为人际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症状明显[18]。这些精神症状究竟是肥胖的原因还是肥胖的继发性心理问题尚不清楚[19]。
5 小结
肥胖儿童易产生悲观、离群、孤僻及害怕与人接触等心理,逐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社会活动能力较差,这就要求家长及社会了解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开展儿童肥胖的防治工作,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肥胖儿童给适当的心理干预。肥胖中学生较体重正常者易出现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为应对此情况,肥胖中学生应合理安排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另外学校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来帮他们改善不良心理。肥胖大学生焦虑、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敌对都较体重正常者明显,因此,学校、社会要给肥胖大学生尊重及支持,为他们提供心理帮助,并改善他们对肥胖的认知。肥胖成人人际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症状明显,这便需要在防治肥胖同时,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恰当的心理治疗。总之,无论是肥胖儿童、肥胖中学生、肥胖大学生还是成人肥胖者都较体重适宜者心理健康状态差,笔者认为在改善他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适当体育锻炼的同时,需呼吁全社会对这一群体进行关心和爱护,不歧视,不远离,给予适当的社会及家庭支持,并提升肥胖者的自我意识,以进一步提升肥胖者的身心健康,对心理问题突出者要给予必要的心理或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朱慧娟,肥胖症的诊疗现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5):385-386.
[2]盛志峰.肥胖与胰岛素抵抗[J].医学综述,2003,9(7):428.
[3]雷芬芳,陈彦霖,罗少松.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健心效应[J].湘南学院学报,2010,31(2):122-124.
[4]许丽丽,王志春,石武祥,等.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529-3531.
[5]孙志娟,黄之瑜.肥胖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1,32(1):39-43.
[6]周 丽,程 颖,周 颖,等.肥胖儿童的个性、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1998,12(1):36-39.
[7]董燕燕,梁丽娟,田红霞.单纯性肥胖儿童智商及社会适应能力调查[J].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13-14.
[8]Tsai AG,Fabricatore AN.Obesity: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sideration [J].Am Fam Physician,2006,74(5):867-868.
[9]李高云.肥胖患儿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疏导[J].工企医刊,2009,22(6):68-69.
[10]肖延风.肥胖儿童自我意识与心理行为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634-635.
[11]杨 勤,陈 非.肥胖症的行为心理影响因素[J].现代康复,2001,5(9):14-15.
[12]安春日,杨 慧,陈晓梅,等.136名中学生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社区医师,2007,9(5):139.
[13]王 岩,李凤英.单纯性肥胖初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8):979-980.
[14]艾 霞,杨艳杰,张 旭,等.哈尔滨市肥胖中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5):612-613.
[15]廖 锋,王小英.肥胖大学生抑郁情绪调查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5):64-67.
[16]雷芬芳,罗少松,何琦峻.健身塑形运动对超重肥胖大学生血脂体质指数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08,29(5):120-123.
[17]增 红,黄文庚,黎光明.高校肥胖大学生抑郁与社会支持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7):504-524.
[18]李红政,姚树桥,蔡太生,等.单纯性肥胖成人心理健康状态的追踪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3):258-260.
【关键词】心理学;感恩;研究综述
感恩是基本的人性之一,是人之为人的一种道德表现,人只有一种具有感恩的心理,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自我的发展,当下学术界研究感恩的成果比较多,但是大多都侧重于对感恩的一种心理学描述,或者对特定群体或者对特定感恩行为的描述和研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感恩的研究大多立足在一种较为狭隘的视角上来进行。当下学术界对感恩心理学的研究和描述,大多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特定的群体来研究感恩
有的学者从特定群体来研究感恩,在这里研究大多见于对高校大学生,高校贫困生和中学生的感恩心理进行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特定群体的感恩研究都结合了该群体的特征,以及该群体所处的社会和学校环境来进行这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借鉴成果。这样的研究也大多从一种对特定群体的具体化的和语境化的理解来进行。有的学者从高校大学生的感恩心理来进行研究,他们认为高校大学生处于高校的教育之中,不断的在高校的教育之下形成自己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而在高校教育之下的大学生,尤其是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其个性的张扬以及其鲜明的个性,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感恩心理的培养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如龙献忠、陈方芳认为,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全面提高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1]大学生仍然是没有经济收入的群体,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以及基本的生活支出都要依靠家庭的父母来进行,尤其是需要家庭的大力的经济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感恩研究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的研究有着更为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有的学者从中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感恩现象和感恩心理的研究,他们认为相对于大学生来说,中学生的个性以及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不成熟,处于更加的持续成长的阶段。有的学者借助,中介机制对大学生的感恩心理进行研究,梁宏宇等指出,仅仅探讨感恩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并不够,为了进一步揭示其内在联系,研究者有必要了解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如中介机制。[2]这一阶段中学生的感恩心理如何以及中学生如何对待周围的事物,有着更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如何对待他人的帮助,以及是否对帮助自己的人和物有着特殊的感恩心情,这些都与中学生的感恩行动和中学生的感恩心理就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他们认为中学生是更为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他们的身心、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成长环境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中学生感恩心理的研究以及中学生感恩行为的表达更加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从高校学生管理角度研究感恩心理和感恩行为
有的学者从高校贫困生的角度来进行感恩心理和感恩行为的研究。如张阳认为,感恩意识缺乏是当前受资助贫困生表现较为突出的现象,对贫困生的资助,既包括物质上的帮助,也包括情感、心理、精神上的关爱。[3]这种研究从高校贫困生作为学校或国家资助对象来看待,始终把国家的物质给予和学校的物质帮扶作为贫困大学生感恩心理的基础,这种感恩的研究,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很多时候高校贫困生对于国家的给付或国家的物质帮助和帮扶具有明显的感恩情怀,是否具有感恩行为以及是否具有感恩之心关系着高校贫困生能否真正的以一种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对待周围的人和物。他们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在高校中是一种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的前提是他们与普通的高校大学生区分开来,对他们的感恩的研究更加有着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3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研究感恩文化和感恩心理
有的学者侧重于从中华民族的角度来写感恩文化与感恩心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如涂平荣、龚海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明显的断层,一直占有主流地位的感恩文化日渐为部分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感恩、不屑感恩,甚至不知、不会感恩。[4]民族心理的养成和民族行为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一种感恩的心理或者感恩的行为。这是一种把感恩的对象扩大化的研究,不仅仅表现了一个特定群体,而且扩大至了特定的民族,这种把特定民族扩大化的研究表现,实际上都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出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把研究主体的范围从特定群体扩大到一个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一种民族的共同心理,对感恩的研究,更加使得其视野开阔,并不断形成属于这个民族的特定的文化内涵,更加的具有包容性,这样的研究也更加的能够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确实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的美德,使得中华民族的发展能够更加迅速,更加的能够取得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认可,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的话,这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以一种感恩的心理对待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感恩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和民族本质的熔铸,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正确的对待中华民族的感恩文化,才能够切实的保障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以正确的民族心理来对待各种困难。并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实现民族的发展和壮大,感恩文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民族心理在不断的塑造感恩形象的过程,这些对于中华民族来讲,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内在的一种民族品质,他们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就是在揭示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始终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正的应对困难的感恩心理来面对困难。一个民族的感恩心理的养成以及感恩品质的养成是不容易的,也是经过岁月的洗礼的,中华民族在对抗外来侵略以及重建自己家园的过程中,始终能够真正的以一种感恩的心理对待民族文化,以及在这种民族文化中实现自我文化的一种繁荣和升华,这些都与中华民族的感恩心理以及中华民族的感恩行为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民族自己的壮大和发展,不断的拓展自己的实力领域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壮大以及中华民族软文化的实力的发展和状态。
4从特有文化的角度研究感恩
有的学者注意到了感恩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是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只有在人类的群体中才存在感恩文化。如张正江认为,在当今时代,道德教育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如,人为什么要诚实?为什么要热爱父母?……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道德教育的“晓之以理”就很可能落空,道德教育所培养的就是道德文盲、道德傻瓜、盲目的道德行为主义者。[5]这样的研究视角更加的扩大了感恩心理和感恩文化的研究疆域。把感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对待,实际上就是把感恩作为一种人的正常的生活状态来对待,只有人才会具有感恩文化和感恩情结,也只有人才能够真正的能够面对感恩文化中的各个领域的各种问题,实质上只有人才能有切实的保障,更能够真正的实现感恩文化的具体化。同时,人也是感恩行动的重要参与力量,这是人的重要的特质,也是人的重要的文化,非人类的其他动物不具有感恩心理,也就无从谈起感恩文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养成中,必须正确的对待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软文化,并能够真正的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凝聚力量,对于中华民族的感恩文化来讲,立足于人的角度以及人的特定状态上来认识感恩文化,这对于扩展我们的研究领域以及更深入的研究感恩文化感恩心理的各种因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感恩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实际上就是把感恩这一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的研究扩大化,并不断的实现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的新颖性。对感恩文化和感恩心理的研究,更多的应当立足在一种文化的角度上来进行,这既有助于我们理解感恩文化和感恩特质,也有助于我们更确切的了解感恩文化的形成过程,一种文化现象的生成具有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与人类其他文化的养成具有某种相似性。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文化在人类文化的养成中又有密切相关的联系,真正的在一种人类社会中所形成的文化,更加具有文化的凝聚力,也更加符合人的特质。在感恩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多地立足在人之为人的一些特定的文化视域之下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能够正确的对待感恩文化,并能够真实的展现出人的特质,感恩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也是人之为人者的常情常理常识。这是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来研究对感恩文化的认识,也应当更多的立足在这样的研究视角之下来进行,他们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之为人才会具有感恩文化,这是人类社会的共识,也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具有人性基础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中学生 手机成瘾 家庭 学校
一、手机成瘾的概念及表现
(一)手机成瘾概念的提出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 2009) 》指出, 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 约为2404.2 万。在网瘾青少年中60.4%使用过手机上网, 有关专家分析, 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便利, 手机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 手机上网可能成为青少年网瘾的一个新动向1。那么,到底什么是手机成瘾呢?成瘾是指个体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从事某种活动或滥用某种药物,即使给自身带来了各种不良后果,仍无法控制。广义的成瘾包括各种依赖、癖习和迷恋。2而对于不恰当或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有些研究者把其称为手机问题使用或问题性手机使用或手机依赖,同时,因为这些手机使用的不当行为会产生成瘾的倾向,所以也可以把它们归于一种新的行为成瘾概念,即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3
(二)手机成瘾的表现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主任认为手机依赖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对手机过分依赖。手机使用多不一定就是手机依赖,关键是要看是不是在健康地使用手机。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有它的好处,也有一个依赖成瘾的问题。他认为手机综合症的表现有: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分析
(一)手机的多样性与多功能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更新迅速,手机变得越来越普遍,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无形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手机的普遍使得许多中学生也用起了手机,手机不在像以前那样是一种奢侈品,目前的中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功能各异。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现在的手机,除了接电话发信息之外,还可以听音乐,照相,上网,登QQ聊天、看电子书,功能齐全。因而很多中学生都沉迷于其中,手机随时不离身,甚至是不离手。
(二)中学生本身的特点
中学生正是身体、心理各方面都快速发展,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中学生。出现了创造力的高峰 ,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新类型的手机,他们也是十分的好奇,想要研究新手机里面的各种各样的特意功能,因而他们常常会摆弄手机。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有强烈的“成人感”,自尊心也空前高涨,他们要求他人更多的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可是加上自己还有一些“幼稚性”表现,常常得不到老师、家长的理解与尊重,于是他们就躲而避之,不与他们交往,沉迷于自己的手机世界里。
高中生交友热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然而,目前的高中生,学业负担繁重,加上教师、父母额外布置的任务,使得中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与他人交往。于是,他们便通过手机上网、手机QQ等方式与他人聊天,向他人倾诉情感,宣泄情绪,满足自己的交往需要。
(三)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家庭中亲子关系不良或是父母关系不和谐使一些中学生经受慢性而又长期的心理困扰。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无人疼爱,强烈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父母很少与孩子交流,导致孩子的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不太会与他人交流。于是,当一个人独处或是与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只顾自己玩手机。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许多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父母有事的时候,常常让小孩玩手机,孩子长大后,无人陪伴的时候自然想起了手机。另外,与家庭氛围也有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氛围越冷漠,青少年越倾向于在网络世界中寻求情感补偿; 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则不容易产生网瘾。4
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他们就会借助手机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舒缓压力,以逃避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的甚至沉迷与手机QQ,在手机上与他人交流,相互说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说出来的话。
(四)趋同从众心理
中学生由于处于相同的文化氛围,有共同的生活选择,使得不同个性和不同生活方式的青年逐渐形成大致相同的心态和行为倾向——趋同从众心理。手机——彰显个性、追求前卫的当前中学生必不可少一种全新的时尚型工具。在周围同学都有“手机”而自己没“手机”的这种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自我,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纷纷购买手机,更换手机,狂发信息。手机成瘾症导致了许多学生中出现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以及负债消费,从而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如今,手机的娱乐功能愈发丰富,很多成年人都会对这种时尚物品上瘾,更何况自制力不强的中学生。手机五花八门的功能也容易让孩子在学习上分心,不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成长。5
三、中学生手机成瘾的教育对策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习观,正确对待手机
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决定着人对事物的认识,面对着功能多样,设计时尚的手机,中学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使用手机里面的新功能。让学生明白,手机再先进,也只不过是一种通讯工具,不值得大家沉迷其中,也不值得大家去研究。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据观察,很多手机成瘾的中学生都是那些成绩不好,对自己的学习感到不满意者或是那些有自卑感的人。他们都是因为对学习丧失了信心,才不爱学习,可是又迫于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不得不到学校来。于是便到学校里来混日子,能过一天算一天吧,由于不爱学习,又无事可做,便迷上了手机,随时随地都是机不离手。因而,学校应对其进行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学生重拾对于学习的信心,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
很多中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够强,缺乏时间观念,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更不会处理学习与玩手机的时间。很多中学生常常一开始玩手机,就没完没了。如有的中学生拿手机听音乐,有时候上课都会偷偷的听,下课更是随时都在听。有的学生聊天聊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很没有精神,严重影响了上课质量。这些,都是由于中学生的控制力不强,时间观念淡薄,常常玩过了头。因此,学校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时间管理教育,让中学生学会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时间, 把握好娱乐与学习时间。
(三)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家庭和学校是中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两个 地方的环境如何,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就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多与孩子沟通。现在很多家庭,都是有几部电脑,几部电视机,孩子看孩子的,家长看家长的,互不影 响,殊不知这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孩子无聊时没人说话,因此只有借助于手机玩游戏或是看电子书,或者是找同学聊QQ。另外,家长自己也要正确的使用手机,并教孩子学会正确使用。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给学生创建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形成一种好学、乐学、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如果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好,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热爱学习,平日里爱玩手机的同学,在这种校园文化和风气的感染下,一定会有所改变的。当然,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班级体才是最重要的。班级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帮助那些手机控们学会正确的使用手机。
(四)交给学生人际交往技巧,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几代人的呵护下长大,是人人心中的“小皇帝”,这就使很多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问题。因而,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会有一些小矛盾。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安慰,很多学生便会沉迷与网络或手机,又不敢大张旗鼓的跑去网吧上网,便只好通过一些手机游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或是手机QQ,与他人在网上互相鼓励,互相倾诉。如果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与他人愉快的相处,共同帮助。那么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有人帮着分担,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来为他分忧解难,做他强大的后盾,他也不会在手机上寻在精神的寄托吧。因此,让学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技巧,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十分重要 的。
(五)正确认识自我,促进其个性发展
从众心理是一个群体里不可避免的,在大家都有手机的群体里,如果一个人没有手机,肯定会觉得自己会被他人耻笑的。中学生的自尊心正在高度发展,正是相当强烈的时候,自然不会落后于人,于是便会在同学们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攀比炫耀的风气,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手机消费要量力而行。再说,一个人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赢得他人长久的尊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班会活动或是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形成良好的个性。
总结: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得他们不太会正确使用手机,尤其是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容易手机成瘾。手机成瘾给我们的中学生带来了许多危害,也给我们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挑战。如何解决部分中学生手机成瘾的状况,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青少年网络成瘾报告[OL]. ht tp : / / edu.qq. com / edunew / diaocha/ 2009w ybg.h tm , 2009
[2]百度百科
[3]王薇.手机成瘾的研究综述[J].心理. 2011,07(下旬刊)
[4]马薇薇.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5]潘长宝.手机对中学生成长影响之我见[J].健康干线,2010年12月号
[6]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摘 要] 网络道德是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不同网络道德行为的体现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而掌握网络技术对
>> 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行为研究综述 论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构建 当前我国研究生网络道德行为的缺失与对策 道德情绪:道德行为的中介调节 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关系 论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的契合 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思考 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高职高专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调查及分析 网络和虚拟条件下的道德行为 3~6岁幼儿道德行为培养研究 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行为 小议加强会计道德行为的建设 伦理决策中对道德行为的奖赏 职高学生道德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如何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 心理距离对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 转化道德行为偏差学生的点滴体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 高芙蓉.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情报杂志,2010,(6):170~176.
[6] Leoanrd,L.N.K., Timothy,P.C. & Kreie,J.. What Influences IT Ethical Behavior Intentions――Planned Behavior,Reasoned Action, Perceived Importance,o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4,(1):143~158.
[7] 闫秀红.基于价值选择视域的技术接受模型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0):33~37.
[8] 张景生.浅论教育技术价值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26~28.
[9] 崔志蕊.科学技术价值观研究综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45~46.
〔关键词〕心理弹性;暴力遭遇;问题行为;调节作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14-0004-05
一、引言
心理弹性(Resilience)主要存在三种定义:品质定义,结果定义和过程定义。品质定义是将心理弹性看作为一个人的一种品质或者个人能力,是个体所具备的特征[1]。结果定义则是从发展结果上来定义心理弹性[2,3]。过程定义是将心理弹性看做一种动态性发展变化过程[4]。刘虹[5]综合心理弹性的多重属性将其定义为个体在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激发内在的潜在认知、能力或心理特质,并且运用内在资源积极修补和调适机制的过程,以获得朝向积极、正向目标的能力历程或结果。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健康与生活经历问卷》中将“暴力遭遇”定义为:从小至今或过去一年内,凡直接遭遇过1次或者1次以上其他人的暴力攻击,包括心理暴力(包括人格侮辱,关系攻击,性骚扰,权利侵犯)和躯体暴力,定义为暴力遭遇事件[6]。基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内部结构,问题行为被定义为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此适应不良行为是由个体本身的心因性和外因性而非其内因性,即神经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并且分为外倾问题和内倾问题。其中外倾问题主要是攻击、违纪以及学习适应不良等行为问题;内倾问题主要是神经质、退缩以及考试焦虑等情绪问题[7,8]。
青少年暴力遭遇的发生与其本身的问题行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Shahinfar等人[9]调查发现:行为表现出攻击和破坏性的儿童,容易成为轻度暴力的受害者。Albus[10]也指出: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卷入暴力事件、危险事件、滥用药物等)与其暴力遭遇的经历与影响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年龄较大的中学生,表现出行为(如帮派成员、偏差行为、卷入犯罪等行为),较没有这种行为的中学生,更容易遭遇到来自社区的暴力事件。Shahinfar等人对一组具有严重违法犯罪前科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在被调查的青少年当中,有31%曾亲眼目睹过谋杀事件,45%曾遭遇过武器的袭击事件,40%曾受到躯体袭击的严重威胁,76%曾被推、打或耳光。尽管青少年暴力遭遇与其行为问题之间孰因孰果(即究竟是遭遇暴力导致其行为问题,还是青少年暴力遭遇是由行为问题所诱导),目前仍在探讨之中。但从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可以看出,青少年暴力遭遇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已不容质疑。然而,国内中学生暴力遭遇与行为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暴力遭遇的经历为心理弹性的发展提供了契机[11]。从心理弹性概念发展历史来分析,学界对高逆境或高压力条件下,个体的发展并没有受到严重损伤现象的发现与认同,是心理弹性最终得以确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心理弹性的研究存在差异且体现在测量方法上,于肖楠和张建新修订了国外学者编制的“CD-心理弹性量表”[12],发现心理弹性存在跨文化差异。国内学者陈建文、黄希庭等人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13],其中的一个分量表为心理弹性,但是此量表更类似于人格量表,考虑不全面,未包含被试的家庭因素。心理弹性是个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心理弹性的高低与个体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心理弹性高的个体,即使遭遇暴力,也会保护其心理不受伤害,正常发展,而心理弹性低者则因遭遇暴力而出现问题行为,甚至自杀或杀人[14]。Paterson等人[15]以及Rak[16]在逆境条件下深入研究心理弹性的一些因素,其研究成果发现,个体一旦遭遇并度过暴力遭遇之后,其心理弹性就会产生。
心理弹性应用于问题行为改善有着理论与实证的支持。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表明,当个体遭遇压力事件,逆境、挫折事件时,保护性因素发生作用[17]。席居哲和桑标[18]构建了心理弹性结构模型的调节模型,认为一些保护性因素可以调节危险性因素对个体之后发展的影响,即有一类保护性因素在危险性因素诱发问题行为的产生中发挥调节作用。更多得到心理弹性理论是应用于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中。例如,实证研究中就有致力于防止和减少青少年危险行为、违纪违法以及其他行为问题干预的方案,还有为达到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出现率,以及用于提高儿童完成发展任务能力的诸多方案等等[19,20]。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对青少年的行为发展有预测性,部分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其暴力遭遇有关,关于心理弹性中哪些影响因素,暴力遭遇中哪些因素会对哪些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研究者尚未得出一致结论,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考察与研究。本研究假设暴力遭遇直接影响问题行为产生,且心理弹性在中学生暴力遭遇与问题行为之间起调节效应。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来自山东省2所普通中学和山西省3所普通中学的学生,共800名,经筛选收回有效问卷784份(有效回收率98%),其中,初一年级166人,约为21.2%;初二年级122人,约为15.6%;初三年级146人,约为18.6%;高一年级122人,约为15.6%;高二年级118人,约为15.1%;高三年级110人,约为14.0%。男生389人,约为49.6%;女生395人,约为50.4%。
(二)工具
1.心理弹性量表
心理弹性量表采用由胡月琴[21]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该量表共27题,采用5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目上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量表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因素,个人力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三个维度,支持力包括家庭支持和人际支持两个维度,五个维度的α信度系数分别是0. 75、0. 74、0. 66、0. 74和0. 79。
2.暴力遭遇问卷
本研究采用郑春玲和刘丽[22]编制的中学生暴力行为量表(MSSVBS)中受害者暴力遭遇部分。中学生暴力问卷分为心理暴力和躯体暴力两个分问卷,共36个题项,采用五点记分(从“没有”、“一学期一次”、“一个月一次”、“一周一次”到“一周多次”)。心理暴力包含人格侮辱、关系攻击、性骚扰和权力剥夺四个因子,Crombach’s α=0.885;躯体暴力包含攻击他人、自虐行为、自杀意念与行为和极严重暴力四个因子,Crombach’s α=0.821。整个问卷的Crombach’s α=0.905。本问卷在本次研究中只采用其中受害者B部分,去除自虐行为、自杀行为两个因子,共30个题项。
3.问题行为量表
本研究采用Achenbach编制儿童行为自陈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23]。CBCL适用于6~18岁儿童和青少年。量表共113 条行为问题,归纳为8个因子(男、女公共因子6个,单独因子1个),即行为因子包括躯体主诉、攻击违纪行为、多动违抗、焦虑抑郁、社交问题、刻板行为、发脾气(女)、自我中心(男)。任一因子或(和)两个因子分大于本研究样本平均分即判断为有行为问题。每一条行为问题都有一个分数:0、1或2,称为粗分,把113条的粗分加起来,称为总粗分。分数越高,行为问题越大;反之,分数越低,行为问题越小。本研究采用男生、女生分别计算粗分的方式计分。
(三)程序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匿名施测。由于本研究三个量表数据均来自被试的自我报告,为了避免共同方法偏差,采取了程序控制与统计控制。在程序控制上,修订了三个量表中内容重复、意思相近的个别问题,调整了部分问题顺序,统一指导语并采用匿名作答的方式。在统计控制上,采用了harman单因素检验,特征值大于1的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的19.27%,低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所受到的共同方法偏差影响较小,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全部数据录入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和AMO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描述统计结果
表1说明,在个人力方面,性别呈现出显著差异(p
表2说明,心理暴力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二)相关分析
由表3知,心理弹性与暴力遭遇呈显著正相关(p
由表4知,心理弹性与男生的攻击违纪行为、多动违抗行为、躯体主述、退缩社交问题、刻板行为、自我中心、焦虑抑郁均呈现显著正相关(除多动违抗行为p
(三)调节效应
根据温忠麟等人的潜变量交互效应分析方法[24],以问题行为为因变量,以被试的心理弹性、暴力遭遇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建立模型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如图3),结果发现模型拟合指数良好(x2/df=1.948、RMSEA=0.076、NFI=0.932、IFI=0.985、CFI=0.974)。路径分析发现心理弹性和暴力遭遇分别对履职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 13.552,p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中学生群体中,男生的暴力遭遇频率明显高于女生,心理暴力的贡献率要高于躯体暴力。在中学,暴力事件的形式多为人格侮辱、关系攻击、性骚扰以及权力侵犯等攻击行为。这类事件发生在男生之间的概率明显多于女生。从年级方面分析,初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学生的暴力遭遇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初一年级的暴力遭遇形式多为心理暴力,原因可能来自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对陌生环境的适应、与同学之间的磨合容易带来心理压力。高二年级学生是中学中暴力遭遇频率最高的群体,暴力遭遇形式为心理暴力和躯体暴力,高二年级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期,对社会的涉入程度正在加深,容易遭遇暴力事件。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的暴力遭遇频率较低,分析认为应该与其课业压力大,面临毕业有关。
本研究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分析针对男生与女生分别进行,各有7个因子,从总粗分来看,女生的问题行为分数高于男生的问题行为分数。这一结果说明,中学生中,女生有着比男生更多的问题行为。躯体主诉、攻击违纪行为、刻板行为、多动违抗、发脾气、焦虑抑郁、社交问题为女生多见的问题行为方式。焦虑抑郁、自我中心、刻板行为、退缩社交问题、躯体主述、多动违抗、攻击违纪行为为男生的问题行为方式。女生的问题行为总分明显高于男生,应该与其心理成长快于男生有关。因此,学校应该多关注女生的心理成长及其成长环境,帮助其健康成长,避免不必要的问题行为的出现。从年级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二年级的问题行为得分明显超出其他年级的问题行为得分,说明高二年级的学生有着更多的问题行为。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即将升入高三年级带来的学习压力所致,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高二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高峰期,有着更多的困惑。所以,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对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关注,正确引导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避免不必要的问题行为的出现。
暴力遭遇与问题行为的所有因子都呈现显著相关,暴力遭遇事件的发生与问题行为的产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暴力遭遇的发生与问题行为的出现有着显著影响。中学生的社交问题、攻击违纪行为、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等问题行为,有很多是直接受到其暴力遭遇经历的影响而产生的。数据显示,男生的暴力遭遇频率高于女生,在问题行为方面,女生的行为问题得分超过男生,心理暴力和支持力是问题行为的预测变量,其中支持力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与多层回归分析的结果一致。因此,学校应该给予有暴力遭遇的学生更多的跟踪与关注,关注有暴力遭遇的学生事件发生后行为的发展方向,加强对其支持力的培养,通过对支持力的干预,降低由于暴力遭遇对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1YJA190002。
参考文献
[1]Werner E E.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4(3):81-85.
[2]Ong A D,Bergeman C S,Bisconti T L,et al.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positive emotions,and 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stress in later lif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4):730-745.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multi-country study on women’s health and life experiences[J]. Core Questionnaire,Version,2003,10.
[4]Luthar S S.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A synthesis of research across five decades[J].(D. Cicchetti & D. J. Cohen,Eds.)Childhood A Gobal Journal of Child Research 2nd,2006(3):740-795
[5]刘虹.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就业心理的关系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0.
[6]罗家有,付楚慧,谭彩,朱海玲,尹逊强,李雄伟,熊玲芝,孙振球. 自尊在农村中学生行为与暴力遭遇间的中介效应[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3:312-315.
[7]陈光辉,张文新,王姝琼. 多主体评定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一致性问题[J]. 心理学报,2009,02:144-155.
[8]崔丽霞,雷雳. 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的多视角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03:112-119.
[9]Shahinfar A,Fox N A,Leavitt L A. Preschool children’s exposure to violence:relation of behavior problems to parent and child reports[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2000,70(1):115-118.
[10]Albus K E,Weist M D,Perez-Smith A M. Associations between youth risk behavior and exposure to viole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urban schools[J]. Behavior Modification,2004,28(4):548-564.
[11]黄群瑛. 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视角:心理弹性理论[J]. 中国成人教育,2011,05:33-35.
[12]Yu X,Zhang J.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with Chinese people[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35(1):19-30.
[13]陈建文,黄希庭.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 心理科学,2004,01:182-184.
[14]席居哲,左志宏,桑标. 心理韧性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觉知[J]. 心理学报,2011,09:1026-1037.
[15]Paterson B,Leadbetter D,Miller G,et al. Re-framing the problem of workplace violence directed towards nurses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the UK:A work in progr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2009.
[16]Rak C F. Heroes in the nursery:Three case studies in resilience[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58(3):247-260.
[17]马伟娜,桑标,洪灵敏. 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1:89-96.
[18]席居哲,桑标.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04:314-318.
[19]范方. 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8.
[20]李海垒. 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21]胡月琴,甘怡群.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心理学报,2008,08:902-912.
[22]郑春玲. 中学生暴力行为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 太原:山西大学,2013.
[23]Achenbach T M. Manual for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4-18 and 1991 profile[M]. Burlington,VT:Department of Psychiatry,University of Vermont,1991.
[24]温忠麟,侯杰泰,张雷.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 心理学报,2005,02:268-274.
【关键词】锻炼 坚持性 影响因素 对策
1引言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锻炼对个体情绪能够产生即刻的良好效益,但要真正使个体产生并维持良好、稳定的身体及心理效益,必须通过长期有规律的锻炼才能实现。因此,有必要对锻炼坚持性进行深入研究,以为有效干预锻炼这一健康行为提供理论支撑。
2锻炼坚持性
坚持性义为坚持不懈地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它既是一种不怕失败和挫折、坚持达到目的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是一种可观察的行为。据此,锻炼坚持性可理解为个体在锻炼行为方面的意志品质和行为表现。
3锻炼坚持性的已有研究
3.1锻炼坚持性研究状况的综述研究
邱达明、李亮和徐增智对大众锻炼活动决定因素的国外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影响大众活动的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周围环境以及锻炼活动的方式等三个方面;吴芳和殷晓旺对青少年、妇女、老年和特殊人群的锻炼的持久性与锻炼动机、自我效能、自我归因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分析与讨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我国开展锻炼坚持性研究的建议与方向。
3.2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此类研究大多采用量化研究对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发现影响人们坚持锻炼的因素大致有个体、环境及体育活动特点因素三类:(1)个体因素: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生理状况均影响到锻炼行为;锻炼兴趣、认知程度,心理状况、运动获益,锻炼动机、自我效能、意志特征、终身体育能力及学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锻炼行为。(2)环境因素:物理环境,气候因素、锻炼场所、场地器材因素都影响了锻炼行为;社会环境、社会支持,家庭背景、目标榜样,学业压力、从众心理,人际因素,专业人员指导及政策经济环境均与锻炼坚持性存在相关。(3)体育活动特点因素:活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愉及锻炼风险均影响到个体的锻炼行为。
3.3锻炼坚持的其他研究
除上述研究外,锻炼坚持性的研究还涉及以下几方面:(1)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性研究。何仲恺和钱铭怡考察了大学生的锻炼坚持性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刘丽则调查了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自尊、体格焦虑的影响。(2)锻炼坚持的相关性研究。褚跃德、靳文豪和王英春则采用身体活动动机量表考察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2)锻炼坚持性的机制研究。陈善平、李树茁和闫振龙以运动承诺理论为基础,综合其他相关行为理论,建立并验证锻炼坚持机制的概念模型,系统地解释了个体继续坚持或退出锻炼的原因;陈善平、李树茁和朱长跃应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了以锻炼承诺为核心的锻炼坚持机制的理论模型。
4问题与展望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为:(1)研究方法的局限。绝大多数已有研究采用量化研究而缺乏质性研究,且结果多限于对调查现状的表层描述,缺乏对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的探讨。(2)研究对象过于狭窄。从影响因素的探索、锻炼坚持性机制的建立到干预措施的分析,其研究对象均集中于大学生群体,这就使得研究结论的推广性受到限制。(3)缺乏本土化的理论支撑。国内本土化的锻炼坚持性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研究多直接引用国外锻炼坚持性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鉴于文化差异,这些理论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后续研究应从以下几点入手开展相关研究:(1)采用质性研究深入挖掘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2)扩大研究对象群体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推广度;(3)建立本土化的锻炼坚持性理论。
【参考文献】
[1]邱达明,李亮,徐增智.大众锻炼活动决定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5).
[2]吴芳,殷晓旺.不同人群体育锻炼坚持性研究述评[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
[3]柯敏,柳田牛.高职院校学生锻炼行为坚持性影响因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4]王丽英,戴红燕.试论影响人们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5]王新雷.山西省IT行业从业人员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钱铭怡,王雨吟等.影响体育运动坚持性的相关心理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07,8(27).
[7]郭强,过平江.浙江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与制约因素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4).
[8]张文桥.影响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环境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3).
[9]何仲恺,钱铭怡,杨寅,姚萍,吴斌,李杰,聂晶.运动态度和锻炼坚持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7,27(6).
[10]刘丽.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身体自尊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11]褚跃德,靳文豪,王英春.大学生锻炼动机及其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
关键词: 物理学习不良 原因 综述
现实中有不少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物理学习成绩不佳,可称为物理学习不良。对有关物理学习不良原因的已有研究进行综述是对物理学习不良原因及转化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本文对已有的有关物理学习不良原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不少研究者对学生物理学习中容易遇到的障碍和问题进行了研究。阎金铎、田世昆[1]对初中生物理学习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初中生学习物理概念中常见的问题有:(1)经验中形成的不正确、不科学的观念的干扰;(2)感性认识不足,已有概念不清;(3)用量度公式代替物理意义;(4)概念间的混淆;(5)不会正确运用概念来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中的常见问题和心理障碍有:(1)感性认识不足;(2)相关的准备知识不足;(3)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4)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强;(6)不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7)混淆相关概念。
阎金铎、田世昆等[2]指出学生解答物理问题中常见的错误有:(1)知识方面,包括①基本概念不清引起错误;②物理规律(公式)理解和使用不当造成错误。(2)方法方面,包括①不善于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②不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死套公式;③物理过程分析不全;④在运用数学时忽略了物理意义;⑤受隐含条件或多余条件的干扰。(3)心理方面,包括①凭感觉,想当然地看问题;②思维定势造成的负迁移;③思想僵化,死记结论,硬套公式;④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错觉,以及粗心大意等。
造成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最主要的原因是某些物理知识的学习,所涉及的思维动作较复杂,层次较多,而学生又缺乏有关思维方法的训练,因此思维易阻塞,如电阻和惯性的概念。(2)概念或规律本身涉及的面广量多,如热概念、焦耳定律等。(3)有些概念相互联系又相似,因此易混淆,如功和能、正压力与重力、热量与温度等。(4)学生缺乏有关感性知识,而通过实验建立这种感性知识仍比较困难,如磁场及热运动概念的建立等。(5)有些物理知识表面上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矛盾。(6)学生基础知识不具备也可能造成一些难点。
田世昆、胡卫平[3]指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的主要思维障碍有:(1)感性认识不足。(2)思维方法不当。(3)思维定势的影响。(4)相关概念的干扰,包括①不能区分相邻相近概念;②前科学概念对物理概念的干扰。需要运用实验、变式等手段去纠正学生这些错误的前科学概念。
学生学习物理规律时的主要思维障碍有:(1)感性认识不足。(2)相关知识干扰,表现为①概念不清而影响规律掌握;②前科学概念的干扰;③数学对学习物理的干扰,如有时学生用纯数学的观念理解物理规律,思考和处理物理问题,而忽视了它们的物理本质,结果从纯数学的推导中引出错误的结论,造成对物理规律的错误理解。(3)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4)不懂得研究和运用物理规律的思路和方法。
乔际平等[4]对物理学习中的记忆障碍进行了分析:(1)外抑制。要避免外抑制引起的遗忘,平时就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刺激和干扰的情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任何场合都能平心静气,专心致志地回忆与思考。(2)相似性混淆。克服相似性混淆,首先要深入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不仅要记住它们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明确它们的本质。其次,对比是防止混淆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对学生易混淆的概念事先有所估计,并适时加以相互对比,指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最后,要及时发现记忆中相似性混淆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每次出现错误都要找出造成错误记忆的具体障碍是什么,不能认为错误是一种简单的偶然现象而不予以注意。(3)生吞活剥背“题型”。
乔际平[5]指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障碍的形成原因主要有:(1)由于物理学科的抽象难学造成。特别是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些物理学中的难点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导致其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这样容易使部分学生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造成兴趣障碍。(2)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限制,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形成兴趣障碍。由于中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折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低,对一些抽象而陌生的概念、单位、模型(如牛顿、帕斯卡、焦耳、比热单位、g值、理想实验、液柱等)感到困难,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3)物理教师的教学造成学生的兴趣障碍。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又不够通俗易懂,忽视能力培养和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必将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分化。
孟昭辉、云云[6]对物理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认知因素对物理学习困难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由于认知发展阶段所限,使得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出现“形式—具体”左右摆动的现象;(2)场依存型和具体型认知风格相对于场独立型和抽象型认知风格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容易遇到更多的障碍;(3)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量不足、知识组织程度低、物理知识表征不完善(表象形式的物理知识表征不足)等认知结构缺陷和元认知能力低下直接导致了物理学习困难。
廖伯琴、黄希庭[7]以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96级专科生为研究对象,对优差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表征层次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优差生物理问题表征层次有差异。优生侧重于科学理论表征,表现为以一般原理分类,正向推理;差生则受初始表征的影响,使其多以具体物体分类,不以正向推理解决问题。
郑刚[8]研究了初中生物理学习中的“想当然”现象,认为初中生物理学习中“想当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有:(1)物理知识本身抽象程度比较高。(2)初中生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要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据研究,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这种转化到高中二年级才能初步完成。这种思维特点使初中学生观察物理现象较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经验的水平上,较难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概念所反映的物理事物、现象的本质,也就容易出现所谓的“想当然”现象。(3)课堂教学中“物”“理”分离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往的物理教学很大程度上把知识传授看得过重,往往淡化获取知识的过程,可谓见“理”不见“物”,结果“理”也教不好。学生死记概念、规律,不看物理现象,只会套用公式,不能运用“理”来分析物理现象。当前的物理教学倡导探究教学,可不少老师又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只重过程,不讲结果;只要探究,不要接受。可谓见“物”不见“理”。结果是知识落实差,概念规律传授不到位,学生运用物理原理的能力显得薄弱。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初中物理教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乔际平.物理学习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乔际平等.物理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孟昭辉,云云.物理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3,8:54、56.
【关键词】异往;中学生异往;早恋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eterosexual contact problem, to not normal heterosexual contacts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alyzes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eterosexual contacts the reasons, affect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sexual liberation thoughts influence. Proposed solutions to heterosexual contact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the students, and points out that should be to encourage enthusiasm normal contacts, kindly guide them to the correct contact, help the healthy growth of teenagers and promote soci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一、中学生异往问题现状
人生“三情”:亲情、友情、爱情。三情俱备,才能充分满足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便开始寻求友情——同性和异性的友情。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性解放思潮的双重影响,社会和中学生自身对其异性间的交往到底是友情还是恋情,概念模糊,于是中学生异往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
1、“敌视”现象:分明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对对方满怀好感,非常想和对方交流,却迫于舆论的压力,装出你不理我、我不理你的样子,内心满肚子的话,脸上却冷若冰霜,公开场合互不理睬,学习上也不配合,似乎都在“仇视”着对方。
2、“纸条”现象:对异性怀有好感,很想交一个异性朋友,但又不敢面对面交流,羞于在公开场合和异性畅谈,只好背地里相互传纸条以表达各自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学习的见解。
3、“拌嘴”现象:男生女生借助拌嘴、打闹现象来传递相互的好感,看似磕磕绊绊,其实是借此接触对方。
4、“幽会”现象:男生女生羞于在公开场合见面、交流,但又抑制不住想见到异性的冲动,摆脱不了异性的吸引,只好避开老师、同学、家长的视线,背地里窃窃私语,以满足和异往的心理需求。
5、“私奔”现象:男生女生交往过密,已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或受到家长的训斥,自己感到既委屈又羞愧,既割舍不断两人的感情,又顶不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同时又想模仿某些电影或电视剧的情节,于是“假戏”真做起来,双双“私奔”以逃避现象。
中学生追求异性友情本是美好的事情,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与社会对中学生异往的认识偏颇有很大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老师和家长深切担心孩子与异往会过早地涉入爱河,导致荒废学业,丧失大好前程。这样在中学生面前就出现了一对矛盾:一方面对异性的需求无法抗拒;另一方面又不能置社会舆论现实于不顾,于是正常的感情便以上面那些不正常的形式出现了。
二、中学生异往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我们应视之为人成长的一个必然过程,是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现关于异性方面的心理活动是必然的,也是重要的现象之一。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性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反应。男女同学便产生了一种彼此接近的需要,产生了相互吸引的心理,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异性间的相互交往以及由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愉悦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会引起生理效应,可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敏捷活泼而奋发向上。坦诚的正常交往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学生生活都有着良好的促进和影响。如果成年人把男女学生的交往看作青春期的反映,解释为学生的长大、成熟,有意识地增加他们之间正常的交往的机会,对他们多一点宽容,多一些正面的理解,多一份人性的尊重,保护他们之间的友情,这种友情便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能让他们把握好自己的情感,对自己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中学生异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础。人际交往中的很大一部分便是异往。在学生时代就要学会不仅能和同性相处,而且要学会与异性相处,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可以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促进彼此言行的文明、健康,因而培养了男生的“绅士”风度,培养了女生的“淑女”品行。让学生在广交朋友的过程中互相取长补短,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共同发展自身和对方的关系,为他们将来的社会交往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时代应该是最活跃、最热情奔放、最无顾忌的,如果从学生时期男女生之间就“闭关自守”、“老死不相往来”,这只能造成心灵的扭曲和心理的畸形,至少会使人际关系冷漠和疏远。
第三,中学生异往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因为男女共处时,会形成一种名为飞乐蒙的物质,使男女的智力、体力水平达到最高。在学习中这样的现象更是不乏其例,教师有意识地把相互有好感的男女生排在同桌,结果不但增进了他们的友谊,而且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如果有意识地让一组男生和一组女生竞争,热情会空前高涨,效果更好。以上分析了中学生异往的正面效应。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理所当然地,中学生异往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青春期的男女同学在友谊之中,可能会有互相倾慕依恋的成份。但如果不理智地处理,不以高尚的道德精神约束自己就很有可能超越友谊的界限,发展成为“早恋”,所以,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对学生异往应采取的策略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三、引导中学生进行正常的异往的对策探讨
异往是人所经历的重人生经验,渴望得到异性友情是人生必经的心理过程。中学生异往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交往中双方受益多多,家长和老师没有必要对他们的交往太过敏感,太忧心忡忡。理应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相互接触,交流思想,增进友谊,不要对他们横加干涉,百般阻拦。情和爱是一个高尚的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鲁迅先生在诗中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我们应该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他们的友情,这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这,人生会不完美。我们并且还应以实际行动为他们正常的交往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公开交往,健康交往,以免他们“地下”交往。与此同时,要对他们作一些善意的引导。
第一,性是生命之根,情是生命之源。歌德说:“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在性激素作用下青少年产生向往或爱慕异性的心理是合情合理的,是他们性心理发展成熟的一种体现。但由于他们的性心理远远不如性生理那么成熟,不能妥善处理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又正处在一个性信息铺天盖地地向他们涌来的社会,大量的性信息对他们的诱惑和威胁很大,如果没有一个舵手在前面引航,孩子们很难顺利地渡过暴风骤雨式的“危险的地带”。作为教师、家长,首先要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到了青春期都会对异性产生爱慕和好奇之心,或爱慕对方的仪表、或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或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等。同时,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生理特征,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这些都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这些并不是爱情,不要因此而走进情感误区。应通过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
第二,给他们讲人生各阶段应完成的事。不妨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求学立志阶段(5——20岁);成家立业阶段(21—28岁);创业赡养阶段(29—60岁)。给他们阐述清楚:在求学立志阶段主要是完成学业,为将来事业打基础,这一阶段离不开亲情,可发展友情,但不可有恋情,即使对某个异性有爱慕之情,也应深藏心底,等到第二阶段再说。
第三,给他们讲早恋有哪些危害。早恋首先是会荒废学业,恋爱必然会分心,导致学习精力不足,因为“求之不得,辗转反侧”。鲁迅先生说:“不要为了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忽略了。”早恋也许会是粒痛苦的种子。他们往往会种下希望,收获痛苦。早恋还会影响身体健康,美国《健康和社会行为》杂志最近对8000多名青少年的调查和美国著名儿科专家米里亚姆·考夫曼在《战胜青少年抑郁》中都证实早恋可引起抑郁症。
中学生无论年龄、阅历、知识和能力方面,还是人生的精神和物质的准备方面,都不具备爱情所需要投入的“资本”,也无法承担应承担的责任。从实际情况看,中学生谈恋爱是百弊而无一利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创造未来世界的重任。青年人任重而道远,应该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最佳时期致力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有了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就不至于在异往中越轨,就能自觉控制自己的冲动,以理智驾驭青春之舟,端正航向,将来就能到达建立成功事业与幸福家庭的彼岸。
第四,教他们学会保护自己。社会是纷繁复杂的,中学生要分清是非黑白、真善美、假恶丑,要保持自己心灵的纯洁,同时要警惕,别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自己的纯情。当然这些引导光凭说教学生是不易接受的,而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效果会好些。
譬如,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男生和女生之间的竞赛活动,以满足他们的表面欲望,同时激发他们的潜能。还可以安排一些联谊活动,这种活动不应仅局限于本班内,可以扩展到班际间,有条件的还可以扩展到校际间。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个性得到张扬,自我得到充分展现。通过跟异性的接触,好奇心得到满足、认识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这种在实际生活中受到的教育远比教师家长空洞的说教深刻,因而对学生的影响也更深远。
引导青少年顺利健康成长是我们教师、家长不可推卸的职责。只要我们掌握了青少年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认识到中学生异往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热情地鼓励他们正常交往,善意地引导他们正确交往,就能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同时,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鹃 《中学生早恋现象研究综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