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务调查

商务调查

时间:2023-06-02 09:20: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务调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务调查

第1篇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已经形成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作为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已经在因特网上实现了“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 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习电子商务知识。但是,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学习。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

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EC)是以电子化手段,借助一般网络和互联网开展商务业务活动。它是以电子化手段购买和销售产品、服务和信息的过程。电子商务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对消费者(B2C)和企业对企业(C2C)。

二、调查设计和安排

1.调查方式:笔者此次调查主要是以自填式问卷进行,对调查对象进行电话抽查求证。

2.调查对象:鹤山市中小企业。

3.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企业电子商务的基本状况、企业信息化应用、电子商务中面临的问题与障碍等。

4.资料收集:本次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是由市内各镇(街道)经促局负责派送,企业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反馈。在调查中,共收回问卷152份。

5.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经检查核实后,各类数据由笔者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问卷开展的一项企业电子商务调查表显示:有61%的受访企业对电子商务前景看好,电子商务是大多数企业心目中企业信息化的典型应用。从调查结果来看,已经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网站的企业占到了调查样本的72%,一个企业全面应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建设的程度看,各个企业的实际应用差异还是比较大的,28%的企业未建或尚未投入实际的运行;而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占全部受访企业的52%,但是其中真正开展电子商务并且效果明显的企业仅占20%,这一结果反映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电子商务观念淡漠

目前,鹤山市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意识还很淡漠,观念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许多企业对电子商务营销管理处于主观、随意的管理阶段,依然停留在传统营销方式,对电子商务的意义、方式、手段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刻研究。另外,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企业建设网站就实现了电子商务,对虚拟产品的可信度不够,这都阻碍企业电子商务活动开展和发展的因素。调查显示,开展电子商务能带来效益的企业占受调查企业总数的2成,而对电子商务“不清楚”的企业占受访企业的35%。

2.电子商务所需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鹤山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了解电子商务处理方式,与此同时,由于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企业很难招到或留住既精通网络技术和设计,又熟悉电子商务流程的复合型雇员。据调查数据表明,在152家受访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或信息技术)人数占受访企业总人数的不到1%;在妨碍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内部因素中,有57%的受访企业缺乏专业人才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较明显的障碍”或“十分明显的障碍”的窘况。

3.法律法规不健全与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电子商务的政策环境未完善,例如电子商务相关法律不健全,网上信用担保、电子合同执行监督难等,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制约着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此外,电子商务基础环境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互联网接入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受到一定的威胁,造成对电子商务交易的不信任。此外,传统物流发展滞后,很难与电子商务结合。40%的受访企业表示对此感到“较明显的障碍”,对“触网”谨慎对待。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尽管近年来,政府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在企业电子商务方面不够重视,对电子商务的知识普及及引导推广等方面欠缺力度,大部分企业将建设网站理解为实现了电子商务,有的企业网站长期无人管理,最后变成了信息孤岛。

5.缺乏创新思路

尽管都已完成网站建设,选择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电子商务,总的来说,企业的愿望与实际还有一定的差距,网络营销效果不明显,网站难以吸引买家,导致形同虚设。另外,在电子商务的创新思路缺乏,大部分企业照抄照搬,致使企业电子商务进展困难。

四、结论与建议

1.增强电子商务意识

电子商务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贸易的先机。然而目前由于鹤山市传统的营销观念较强,传统商业模式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导致企业不愿主动接受电子商务,这是阻碍我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政府而言,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应用观念和信心的培养,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和培训,并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试点,积极引导,推动中小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对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经营者要转变观念,提高科技意识,积极接受新思想和新技术,并且主动应用先进的思想与科技改造传统商务模式。

2.加快发展行业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建设

根据《广东省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推动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支持搭建“鹤山制造”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同一个平台链接,把本地的企业电商业务聚集起来,以“鹤货”品牌打包推广,实现我市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结合我市产业集聚的行业优势,以行业商会或龙头企业牵头,重点发展制伞、制鞋、印刷、五金卫浴等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3.引导企业提高信息化应用

鼓励中小企业提高网络软硬件能力的建设,要加强内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企业内部的高效运转;首先要建立企业网站,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企业及产品,并且要建立专门的商品搜索、采购、支付、订单处理以及客户服务等系统;其次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入“鹤山制造”电子商务平台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利用行业集聚的优势,扩大产品的宣传,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或消费者)进行商务活动,从而形成电子商务消费群体。

4.重视电子商务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企业要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管理和培训,完善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提高企业的整体电子商务水平;要保证留住人才,改善企业用人环境,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以便尽可能发挥才智。同时,还要鼓励和吸引外地人才的引进;邀请外地专家来交流、开设专题知识讲座,多渠道提高企业从业人员水平。

5.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要制订扶持政策,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以点带面推动我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举办多形式的对接活动,组织各电子商务服务机构就电子商务的国际推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的营销策划以及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等方面与传统优势企业进行交流对接。要利用有效资源为企业搭台,大力宣传推介企业的产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还要加快金融电子化和安全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度,强化物流配送体系等政策环境和基础环境。

6.创新发展模式与思路

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不仅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和限制,而且在科技创新方面缺乏经验和思路。根据本地特色,对原有的制伞等四个行业商务平台进行重点改造,宣传推广,将本地企业的电商平台链接在一起,形成“鹤山制造”的集聚效应,在电子商务的寒潮中抱团取暖,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走出一条适合我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美)特伯恩,王理平.电子商务:管理新视角[M].电子工业出版社(第2版).

[2]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2,6.

第3篇

中国有句俗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带有贬义色彩,大体意思是说下级对上级的政策不满,不敢公然提出,而是采用阳奉阴违的方式对抗,导致政策三令五申依然无法推行。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些人简单地归因于中国人喜欢钻空子,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那些到中国做生意的外资企业同样钻政策的漏洞,这样就得考虑政策是否合理了。

这一现象在我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中同样存在,虽然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日益严格,但却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向隐性化发展。直接要求员工走人的硬裁员方式会带来直接的麻烦,因此企业转而选择软裁员方式。软裁员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快速成为热门话题,首先由一些外资公司使用。软裁员是企业面对越来越严厉的劳动者保护政策而想出来的对策,利用不同方式逼迫想辞退的员工主动离职,这样可以避免主动辞退产生的高额补偿。由于员工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大多数员工会主动离职,一小部分虽然提出仲裁,甚至诉讼,但由于取证困难、时间漫长而屈服。

企业软裁员的做法显然更有隐蔽性,因为劳动法规定,员工不适合岗位的时候,企业应首先给予培训,然后调岗,最后才能辞退,主动辞退要给员工N+1个月的薪酬补偿。在软裁员中,企业说已经给予了员工培训和调岗但其仍然无法达到要求,而这是很难量化的。

但是,软裁员对企业来说也并非有利无害,甚至可能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在大规模软裁员时,员工很容易串联起来“闹事”,有媒体介入就会更难收拾,即使在法理上站得住脚,也很难承受公众舆论的压力。这时候政府部门往往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要求企业补偿员工平息事件。即使是小规模的软裁员,仲裁和诉讼的成本也不是小数,退一步讲,被裁的员工不闹事,但总会在言语中表达对企业的不满,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对企业品牌造成的伤害都是不能忽视的。

这些道理企业管理者很清楚,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软裁员呢?针对这一话题,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开展对应调查,调查对象为认为经历软裁员的员工群体。如图一所示,本次调查接触员工2,303人,其中认为遭受过软裁员的员工380人,比例高达16.5%。

企业会同时使用多种方式软裁员 迫使员工离职

员工遭遇软裁员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图二所示,企业最常用到的两种方式是调职调岗,有77.1%的员工选择;其次是公司制造紧张氛围,有72.4%的员工选择。改变工作指标、罚款/降薪、检查工作纪律也是企业使用的软裁员方式。无薪休假对员工的直接影响最大,但已近似于暴力裁员。而且,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在软裁员时,通常会同时使用多种方式,强迫员工离开。

有一定工作经历的7-10年工龄员工成为遭遇软裁员的重灾区

如图三所示,已有7-10年工作年龄的员工是软裁员的重灾区,26.5%的员工在这一工作年龄段遭遇到;其次为3-7年的员工。这些员工薪酬在逐步增长,但工作积极性、付出程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对于一些对技术要求水平不高的企业,裁掉这部分员工能够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同样由于这部分员工薪酬高,企业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选择了软裁员的方式。

本次调查中,工作1年以内的员工同样成为不幸群体,18.4%的员工工作不到1年即遭遇软裁员,这与公司对业务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扩张招人直接相关,使得这些员工刚工作不久就品尝到了工作的残酷。

工作1-3年、10年以上的员工遭遇软裁员的可能性更小,这二者之间有所不同。工作1-3年的员工,大部分成为公司的基层中间力量,业务发展需要这些员工;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挑选工作更为谨慎,而且更多已步入企业管理层,遭遇软裁员的可能性也更小。

企业因优化人才队伍而裁员 因降低裁员成本而软裁员

对于企业为什么要软裁员,大多数员工心里十分清楚,为了节省解聘费用,逃避劳动法对主动解聘员工N+1个月补偿的规定。追究深层原因,如图四所示,74.2%的员工认为是企业前期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准,导致人才储备过剩;55.5%的员工认为企业为了削减员工成本而定期针对性裁员;52.6%的员工认为是组织结构与人才结构不合理而进行优化裁员。因此,可以认为裁员的种子之前已经种下,仅仅是为了节省裁员成本而选择软裁员这一方式。

软裁员过程中给双方留下缓冲空间是更好的方式

企业在面对劳动法中愈加严格的保护劳动者政策时采用了软裁员这一对策,那么员工在面对企业软裁员的政策时,又有哪些对策呢?如图五所示,大多数员工采取了最积极的对策,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成为不会被公司裁掉的员工。除非公司将整个部门都裁掉,否则总有些员工能够留下来,这些员工是对公司更有价值的,而且即使被裁掉,基于自己的价值寻找另一份工作显然更容易一些。68.2%的员工选择了暂时骑驴找马,由于软裁员时公司不会明确提出立刻解聘,因此给了员工寻找新工作的机会,在这一段时间内,公司与员工都心照不宣,员工找到新工作后会主动提出离职,公司节省了主动解聘的费用,失去的只是员工在找工作这段时间内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此外,31.3%的员工选择了努力适应新岗位,但这毕竟是更艰难的选择,成功概率很小;仅有11.4%的员工选择激烈的做法,寻求劳动仲裁或法律支持,维护自己的权益。

软裁员是公司在裁员过程中最大化短期利益的一种方式。由于经营过程中决策、扩张、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裁员也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公司与员工相比更强势,因此软裁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作为弱势群体的员工仍然有很多选择,最好的选择莫过于不断进取,超越自己的同事。同事在一段时间内是共事的伙伴,在遇到裁员时就会成为竞争对手,你只需成为裁员名单里没有被划掉的那一个。其次的选择是固守底线,如果不幸遇到软裁员,应该冷静处理,利用公司不愿给予补偿的心理争取缓冲时间,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争取好聚好散。如果遇到公司不愿意给缓冲时间,那就要据理力争,劳动法明文摆在那里,公司同样不愿意惹麻烦。这样看来那些坚持自己权益的员工,其社会作用是应该被牢记的,至少警示了公司不能滥用自己的强势地位。

软裁员,只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现阶段的现象,相信今后随着法制的日益健全,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会变得越来越少。

相关链接

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简称外企调查,英文简称FESCO Survey)是外企服务集团(FESCO)子公司,是专业的人力资源调研和咨询服务商,提供针对员工个人和群体的调查、沟通、测评、反馈服务。外企调查公司在服务中应用的工具组合包括员工背景调查、员工敬业度调查、员工满意度调查、员工胜任力测评、员工个性特征测评、员工心理健康预警、360度测评等。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15号外企大厦B座1701(100022)

微博:/fescosurvey

网址:.cn

第4篇

6月30日,中国欧盟商会与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09》商务调查报告。从今年3月开始,313家在华欧盟法人实体参与了问卷调查。按惯例,调查本应从每年的第三季度开始,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欧盟商会决定提前进行今年的年度调查,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在华欧盟企业的情况作最新评估。

受访欧盟企业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313家在华欧盟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免受金融危机冲击。有98%的受访企业称“金融危机影响了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其中有30%的受访欧盟企业表示“深受危机影响”。

调查表明,对于大多数受访的在华欧盟企业来说,他们在中国所受的金融危机影响,相比于他们在本土市场所遭遇的冲击要小得多。71%的受访在华欧盟企业指出,“相比欧洲或是其他会员企业总部所在地的传统市场,中国经济的恢复能力更强”。

一些欧盟企业正在改变他们的全球战略,以便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新格局。调查显示,虽然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多数行业的在华欧盟企业仍然对中国充满信心。在华欧盟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印证了欧盟企业对中国的战略重视程度。

调查还显示,一些欧盟企业认为,中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应不断对中国这个重要市场加大投入。尽管正值金融危机,但仍有39%的受访企业表示在今年将考虑新的投资。同时,在华欧盟企业期待中国政府创建更加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

“中国将在明年上半年摆脱危机”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将成为第一个从经济下行中走出来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所遭受的危机影响将在2010年上半年结束,中国将比世界其他地区提早一年走出危机阴影,而全球其他市场所受到的危机冲击可能将在2011年上半年才开始消退。

受访企业认为,虽然中国还不能取代美国或者欧盟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但在企业发展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变得愈发重要。调查显示,大约37%的企业表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增加,只有3%的企业认为中国在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而36%的企业认为没有显著变化,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从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中获益

在被问及中国经济现状及确保增长的措施时,61%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需其他措施共同促进经济复苏。13%的受访企业则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足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当被问及是否能够从中国的刺激计划中获益时,受访的在华欧盟企业的表态几乎各占一半,有44%的企业预期可以从中受益,另外的40%持不同看法。

第5篇

欧洲和美国的保险反欺诈机制不尽相同,但各具特色,都在保险反欺诈工作中发挥了独特功效。由于我国国内保险业恢复只有20多年的时间,保险反欺诈属于一项新工作,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有效应对保险欺诈。

一、欧洲保险反欺诈机制

(一)欧洲保险人联合会

欧洲保险人联合会,是由欧洲25个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保险公司所组成的跨国界保险联合体,成立于1953年,总部设在巴黎。自1992年欧共体统一市场形成以来,作为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保险业也形成了统一大市场。欧洲保险人联合会成为全欧洲保险人的惟一代表机构,并成为欧洲保险反欺诈的枢纽组织。

为了应对跨国保险欺诈行动,欧洲保险人联合会明确了机构宗旨:加强各国保险市场的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促进各国保险业界分享反欺诈的成功经验;当欧洲颁布的某些法律(如个人档案保护法等)不利于保险人的反欺诈行动时,采取措施维护保险人的利益。

自1992年以来,欧洲保险人联合会着手建立起一系列覆盖全欧洲的计算机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于1994年开始组建“理赔与承保交换网”(claims and underwriting exchange,简称cue)。该网络最重要的数据库主要涉及承保和理赔两个环节。通过在投保和理赔两个环节进行审查、发现并制止恶意投保、确认诚实保户、建立理赔的历史档案以防范潜在的欺诈者等行动,有效应对保险欺诈。随着网络的全方位运作,保险人还能从数据库中调出过去三年中不良索赔案的全部信息,从而在承保和理赔两个环节进行卓有成效的风险防范。

(二)各国保险人协会(欧洲各国保险反欺诈特别机构)

欧洲各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先后建立了本国的保险反欺诈专门机构。各国保险反欺诈特别机构实质上是非盈利性的保险人联合组织,为其成员公司提供保险反欺诈服务。具体工作包括:按照国家规定的社会调查准则提供保险调查服务;与欧洲保险人联合会保持密切联系,在全欧洲范围内交换和传递信息;与政府相关部门协作,提高保险欺诈案件的侦破率;提供与保险欺诈相关的研究、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为了提高对保险欺诈的侦破率和打击力度,保险反欺诈特别机构与社会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反欺诈特别机构董事长通过与本国内务部指定的政府议员的协商和共同努力,建立了与本国警察局、司法局的联系,并与加拿大、美国的保险反欺诈组织也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保险反欺诈特别机构作为欧洲各国反欺诈的重要职能机构,将保险反欺诈的各类专家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了一支过硬的专家网络。在英国,其保险反欺诈特别机构——英国反欺诈办公署就和全英检察长协会所属的多家分会联合创设了多家合作组织。如:英国斯瑞赛德市成立了由寿险公司、警察局和损失评估人组成的合作组织,其他城市纷纷效仿。

(三)保险公司

欧洲各保险公司处于反欺诈的最前沿,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反欺诈经验。在对欺诈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保险人认识到保单设计对防范保险欺诈的重要性,因为在高额诱惑性保单面前,那些经济陷入严重困境及品行不佳的人更愿意进行欺诈活动。为了有效防范保险欺诈,保险人改变了过去那种以牺牲风险控制为代价获得保险业务量增长的做法。对那些诱惑力太强,或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后投保方可能从中获得高额收益的商业保险单进行改良,并根据风险控制的需要设计全新意义的保单。

由于保险理赔是打击保险欺诈的关键环节,公司因此非常重视对保险理赔人员的技术培训,促使保险业务人员掌握关于反欺诈的方法和技术。在培训中,理赔专家依据其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可以用来识别保险欺诈现象的多种信号和线索加以归纳和总结,以这些信号为指南,发现某件保险索赔案的疑点超过一定的标准后,就专门立案调查。由于各国已经建立起保单持有人的有关信息,故每件新的索赔案将会被自动输入数据系统内,与系统已经储存的“记忆”加以比照,当数据库发现某件索赔案与以往的“记忆”有某种相似时,就会提醒理赔人员进行更详细的比较。在欧洲保险人联合会和各国保险反欺诈特别机构的支持下;保险公司的反欺诈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美国的保险反欺诈机制

(一)全美保险反欺诈联盟

全美保险反欺诈联盟是一家由政府机构、保险公司、执法机构、学术机构以及消费者协会等共同成立的非赢利性组织,成立于1993年。其宗旨是协助社会各界不遗余力地与保险欺诈作斗争,协调全美的保险反欺诈工作,减少因保险欺诈给消费者、保险人、政府与各类商业组织带来的损失。此联盟成立后,陆续提供了一系列的立法范式供各州立法机构参考,加强了美国保险反欺诈的基础建设。如美国保险反欺诈联盟起草了保险反欺诈法,该法于1995年9月20日修订后成为各州广泛采纳的法案样本。这一法案既适用于保单持有人对保险人的欺诈,又包括保险人及人的欺诈。此法案的第11条特别要求保险人建立保险反欺诈操作系统。

反欺诈联盟通过对保险欺诈的深入研究,为保险反欺诈工作提供技术保证。其公开发表的年度报告对保险欺诈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保险欺诈的形式、表现进行详尽分析,基于实际数据研究得出权威性的结论。

保险反欺诈联盟还通过各种媒体让公众了解保险欺诈活动的特点及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如定期把保险欺诈的典型案例刊登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今日美国、福布斯、财富等全美最有影响的报纸和期刊上,这对培养和提高公众的反欺诈意识和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二)全美保险反欺诈犯罪署

总部设在芝加哥的全美保险反欺诈犯罪署是一家专门致力于打击保险欺诈和机动车辆犯罪的非赢利性组织,是由前全美汽车防盗署和保险犯罪预防学会于1992年合并成立的。该组织成员由全美1000多家财产与意外保险公司、劳工赔偿保险机构、相互保险公司、汽车租赁公司、汽车停车场以及公共运输管理部门组成。参加这一组织的保险公司为其提供运作资金。组织的设立宗旨是为执法机构和保险公司的调查机构提供信息服务、接受保险人或消费者的委托对疑似保险欺诈进行调查、为保险调查机构提供培训、对保险欺诈进行预警等。它与保险公司、政府、警察局等保持着密切联系,在游说政府、促进保险欺诈立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该组织拥有300多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组成的调查队伍,为美国的保险反欺诈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除了直接调查保险欺诈外,该组织还协助执法机构、技术专家、政府官员以及国际组织打击保险欺诈犯罪。

保险反欺诈犯罪署非常重视新技术在保险反欺诈中的运用。如在2005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的袭击,保险反欺诈犯罪署派遣专家小组至受灾地区,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相关部门配合下,对在飓风中受损保险车辆和船舶进行调查,创建了一个专门的数据库。在事故中受损的机动车辆识别号码和船壳识别号码都收入数据库中供各家保险公司查询,通过这种方式遏制了利用巨灾事件进行保险欺诈的倾向。

(三)州保险反欺诈局

州保险反欺诈局属于官方组织,致力于进行有关保险欺诈的调查和研究、回应来自于社会各方涉及保险欺诈的问题、协助保险公司调查保险欺诈疑案、向执法机构报告保险欺诈案件、承担保险欺诈的记录和统计工作、与司法部等部门联合起来对公众进行保险反欺诈知识的普及。州财政中专门设立了一项“保险反欺诈基金”,该基金是按照州保险反欺诈法的相关条款规定建立起来的,用于保险反欺诈局官员在执行保险欺诈法条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州反欺诈局的经费来源于各家保险公司,收费标准与各家公司在本州保险业务量的大小相联系。由于保险反欺诈局高效优质的工作成绩,保险公司普遍认为提供给州保险反欺诈局的资金是值得的。

美国各州保险反欺局加强与保险业内的其他组织以及相关机构的合作,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防范保险欺诈。保险反欺局搭建了州内、国内乃至国际相关机构的一个长期的合作平台,通过与全美保险反欺诈犯罪署计算机系统联网,反欺局致力于创办一个高效率的办公系统。

(四)保险公司的特别调查部

美国大多数州通过立法要求保险公司设立特别调查机构,特别调查机构一般由保险业务人员、退休警察、医生、侦探等组成。特别调查机构通常对公司业务部门提交的可疑投保和索赔案件进行调查,发现重要欺诈线索则移交到州保险反欺诈局。也有些州不要求保险公司设立特别调查机构,可由保险公司与外部调查机构合作,把调查任务分包给专业调查机构。

第6篇

垫资追收疑难债务,合法保密,成功后付费……

由专业追债师带队,高效专业清债,24小时服务……

当事人为何不走正常的诉讼渠道,而要找职业讨债人讨债呢?对这个实际存在多年的群体,到底是该让它走在阳光下合法化、规范化,还是让它维持现状继续行走在法律的边缘?

稀里糊涂倒贴500元

“我就是想到门口看看,没准,这帮我讨债的人又良心发现了呢?”

5月15日,乌市大地窝堡村小地窝堡乡二队,患有脑血栓的陈生功拄着拐杖,在老伴的帮助下挪到自家土坯房外,“我这身子骨也不灵了,老伴又不识字,要债,难啊!”

老陈一直渴望见到的那个讨债人已经消失4个多月,他拿走了老陈500元钱,也带走了老陈最后一线希望。

1997年,老陈的朋友赵先生来找他,说他的朋友要借钱,自己没那么多,希望陈生功帮个忙。“当时姓赵的说他做担保人,把钱借给他的朋友高某,10个月后就还。我和赵是老朋友,也就相信了他。”随后,老陈将1启万元钱借给了对方,对方打了欠条,上面借款人是高先生,担保人是赵先生。

但直到2001年,老陈只拿回了几千元的利息,讨债讨不下去的老陈将高、赵二人到了法院。然而,拿到胜诉判决书的老陈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7年多了,这案子愣是执行不下来!今年年初,老陈看到报纸上有一则讨债公司的广告,上面承诺能够将被欠的钱要回来,老陈欣喜地拨通了上面电话邀来了讨债人。

那名30岁左右,自称姓罗的男子在了解到老陈的情况后,称只要他们去要绝对都能成功,但前提是头回上门,要付前期找人费用500元,于是,老陈便掏了500元给对方,随后双方签订了协议。在这份委托协议书上,记者看到第四条写着 甲方委托乙方追索、清偿债务,甲方把所有资料交给乙方,乙方为其清偿债务,对于追回欠款按照30%提取劳务费,款到位立即提取。协议第七条写着:甲方预付乙方前期费用500元(可退)。

之后,老陈一直和讨债公司的人保持着联系,对方也表示他们会尽快寻找欠款人,但这一等就没了下文,甚至连讨债人的电话也打不通了。

讨债人根本没去要钱,还是要了回来没给老陈,现在,谁也说不清。

记者按照老陈提供的电话联系讨债公司,对方的电话号码已经不存在了。

讨债又添新债主

相比与老陈而言,家住友好路的罗先生被讨债公司骗得明明白白。

今年4月初,为了收回别人欠自己的钱,罗先生找到了“讨债公司”,不料,讨债公司追回万元欠款后,罗先生却收到这样一句话:“钱,我已经在打牌的时候输完了,只能等以后给你。”

2005年,李先生和高先生两人合伙在沙湾县承包了一个工程,罗先生在这个工程中参与了人际关系的协调等工作。当时,李、高二人答应给他13.5万元,并写下了欠条。

从2006年到2007年,李、高二人分两次给了罗先生3.7万元,可剩下的9.8万元一直没有给。今年2月底,整个工程完工后,高先生把工程款全部结算了回来,但并没有把欠罗先生的钱给他。

为了要回剩下的钱,4月1日,罗先生通过报纸找到一家讨债公司,该讨债公司一名自称负责人的男子说,讨债成功后收取30%的费用。

两天后的一个中午,罗先生在喀什东路发现了高先生的行踪,便通知了那家讨债公司的负责人,该讨债公司的人员赶到现场将高先生堵住。罗先生跟讨债公司的人说,让高先生往他的银行卡内打入欠款2万元,并另外付给讨债公司3000元即可,随后,罗先生离开了现场。

罗先生与讨债公司的负责人联系后得知他们没有要上钱,因为高某报案了。

这是真的吗?罗先生经过和高某求证后才知道,讨债公司的人于4月3日下午就要走了高某1万元,并写了一张收条。

罗先生再次找到该讨债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则表示,钱已经在打牌的时候输光了,只能以后还给他。罗先生无奈地说:“本来希望讨债公司把钱要回来,没想到又添了一个债主。”

信用缺失与司法无奈

“我是实在没办法才找到讨债公司的啊”,对于司法无奈,老陈深有感触。

老陈患脑血栓已经两年多,在没有患这病之前,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到新市区人民法院找法官执行他的案子,但案子总是一拖再拖,这让老陈倍感失望。2002年,在老陈聘请的第二任律师的努力下,新市区人民法院以拒不执行为由,将赵某拘留了3天,但赵某出来后,依然不还钱。2004年6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首次颁发了严肃纪律十条禁令,其中就有“无正当理由或未经批准严重超时案件审理或执行时限”应严肃处理。老陈多次找到高法反映情况。2004年9月,高法向新市区人民法院下发了(2004)新执监字第234号函该案在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该案一直未能执结,督促尽快解决,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案子还是没有执行,无奈,老陈又找到新市区人大反映,但负责执行这起案件的新市区人民法院还是没有执行老陈的案子。

罗先生也坦言,“到法院打官司,时间很漫长,交了诉讼费,要打一两年官司,执行又难,然后,又怕当事人转移财产。很多朋友都说,小债务不如请职业讨债人讨,速战速决。”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讨债公司的存在是否合法?

据悉,从1993年起,国家工商总局就了《关于停止办理公、检、法、司所属的机关申办的“讨债公司”登记注册问题的通知》。2000年,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明令取缔各类“追债公司”,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任何形式的“讨债公司”。

记者从自治工商局企业注册处了解到,工商部门一直没有批准注册“讨债公司”,那么面对高悬的禁令,民间讨债人转入“地下”帮人讨债,工商发现后会不会查处呢?对此,工商部门透露说,工商查处无照经营,是在有照可办而经营者又不去办的情况下才查的,如果本来就无照经营的行为,工商部门无法查处。

致力于法学研究的新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磊分析说,目前,由于“讨债公司”身份的不合法,他们往往以调查公司的名义注册,这些公司基本处于一个“法无禁止”的状态,不过,因为社会有这样的需求,不论政府承认与否,民间讨债人已经实际存在。由于债的内涵非常广,比如,你的钱被欠了,找律师通过诉讼讨回钱,这也算是讨债。朋友之间偶尔帮忙追讨一下债务,只要手段合法,应该是可以的。不过,民间讨债人这一群体随着我国法制的完善,这个群体将会萎缩。

新疆格雷商务风险控制事务所的法人郑郁新曾经帮助债权人找到过债务人,他说,他受理的更多是诉讼内的债务案件。比如,法院已经判决生效,但找到不被执行人的,他们可以协助法院和申请执行人,查找被执行人的线索,从而达到清偿债务的目的。郑郁新认为,这个行业最怕的就是黑社会卷进来,如果能够防范和控制好这点,合法地利用一些社会关系,民间“讨债”的形式应该被认可。

规范起来对社会有益

第7篇

中澳自贸协定已签近1年,那么协定的签署对两国经贸发展有何影响?

中澳自贸协定让两国企业均受益匪浅

于2015年签署并生效的中澳自贸协定,在内容上涵盖了十几个领域,促进了中澳经贸关系发展。根据商务部的《中澳自贸协定解读》,该协定在货物领域达到了很高的自由化水平。中国96.8%的税目将实现自由化,且均采用线性降税这一简单直接的降税方式,其中5年内完成降税的税目比例为95%,剩余产品降税过渡期最长不超过15年。澳大利亚所有产品均对中国完全降税,自由化水平达到100%,其中91.6%的税目关税在协定生效时即降为零,6.9%的税目在协定生效第3年降为零,最后1.5%的税目关税在协定生效第5年降为零。

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伊丽莎白・匹克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宣讲会”中表示,中澳都视对方为顶尖的贸易合作伙伴,会为对方提供顶尖的贸易服务。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不仅仅提升了两国市场的竞争力,也为双边投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降低了中澳商务往来的成本,从商业层面,为中澳两国提供了更多面对面谈判的机会。

“中澳自贸协定不仅对商品出口和服务行业很重要,对于双方的教育行业而言,我们也签署了一系列备忘录。面对中国不断激增的老龄化人口,澳大利亚也会为之提供养老型的服务。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司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跨国合作,两国的企业会持续进行合作,享受协定给他们带来的机遇。”伊丽莎白表示。

随着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之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出口澳大利亚。例如,自中澳自贸协定签订以来,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木材数量已经有了显著的增长。

此外,中澳迅速增长的贸易往来对人文发展也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大量中国留学生赴澳学习生活,澳教育及相关服贸出口已在2015年超过天然气出口,首次跻身澳三大出口产业之列。

伊丽莎白介绍了为中国学生和年轻人提供的游学项目,可以让5000名年轻人在假期到澳大利亚游学。“假期打工游学项目是很火爆的,很快就会被大家抢光了。”她表示。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接受《中国对外贸易》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澳自贸协定为中澳企业搭建了良好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有利于双方实现共赢。自贸协定带来了很多机遇,首先商品关税降低满足消费需求升级,使企业投资更加便利,其次人员结合和供给保障能够增进文化交流,且协定机制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抱团取暖”:中澳产业互补性强

“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中,中澳需要抱团取暖。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通过更广阔空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支撑。澳大利亚是“一带一路”的自然延伸,双边经贸合作基础好,发展潜力大。澳大利亚的“北部大开发”对增强基础设施能力、促进互联互通的需求强烈,有利于中国出口企业参与城市化进程。中澳自贸协定将中国对澳出口的绝大部分商品降为零关税,有利于中国商品在澳大利亚市场上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周密认为。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自然资源和要素条件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在生产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占优势。对此,伊丽莎白表示:“对于中澳来说,我们有着惊人的经济互补性。澳大利亚主要出口铁矿石、天然气和农产品。而对于两国来说,经济形势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形势转变为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形势。”

周密认为,中澳两国间的资源要素禀赋、产业间的互补性较强,在双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较为完整,中国企业在装备制造等领域实力较强。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承包市场有望获得较快发展,中国出口企业在这一领域也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赴澳投资还需充分把握市场

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周密表示,澳大利亚商业环境较为成熟,政治稳定,法律完善,能够给为企业的长期投资提供保护。作为发达经济体,澳大利亚的居民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尽管受金融危机冲击,但仍保持着较强的经济实力。

“中国企业到澳大利亚投资,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同时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引回国内,实现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澳洲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能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持续发展的支撑。南半球的地理位置为澳大利亚出口反季节食品和蔬菜提供了条件。”周密解释道。

针对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方式,周密介绍,中国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在澳进行投资,既有跨国并购投资,也有绿地投资。近年来,中国企业赴澳投资以并购为主,以期提高投资效率。但是,按照澳洲法规,投资超过一定金额的外资需要接受审查,近期也频频出现因为受到审查而未完成项目的案例,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第8篇

关键词:BtoC 电子商务应用 现状分析 发展研究

温州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最早的地区,领改革风气之先使“温州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面旗帜。温州民营经济相当发达,民营企业数量庞大。民营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96%左右。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遍布全球。但跨入新世纪,面对新的经济格局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以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如何?网上购物又怎么样?我们通过对温州地区十多个行业的57家BtoB和25家BtoC 总共82家企业所作的调查数据分析,温州电子商务应用现状令人担忧,明显落后于其它地区和城市。本文就温州BtoC电子商务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做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现状调查

我们对温州化工、鞋业、装饰、家具、眼镜、烟具、打火机、笔业和商业零售等典型行业的82家已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其中25家BtoC电子商务企业的分析得出:被调查的25家企业大都是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部分企业服务范围涉及国外;他们的网站,大部分都通过网络公司来建立,只有少数有实力的企业是自己建立网站的;各个企业对网站的年投入有很大的差异,从5000-100000元不等;52.4%的企业电子商务业务量占总业务量2%以下,41.5%的企业在2%-10%之间,3.7%的企业在10%-15%之间,只有2.4%的企业在15%以上;从收益情况来看,12.2%的企业收益低于成本,43.9%的企业收益和成本相抵,只有6.1%的企业收益大于成本,37.8%的企业未做收益方面的统计;从网站的更新和维护情况看,有72.5%的企业没有专业维护人员,而且网站的更新周期相差较大,6.1%的企业每日更新,0.9%的企业每周更新,18.3%的企业每月更新,52.4%的企业一个月以上更新,12.3%的企业未做统计;在对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时遇到的主要外部障碍调查时,调查结果依次为基础设施差、支付难实现、网络安全差、配送体系不完善和相关法律不规范。

现状分析

中国“犹太人”,网上不会做生意

温州1998年就出现B2C网站。当时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拓市场形式被温州企业看好,许多企业纷纷抢注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估计就有两千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卖起了自己的产品。但受整个市场和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经过一阵短暂的热情之后就极其冷淡,许多企业别离了电子商务活动。

温州2000家左右企业在互联网上设立的网站,没有更新内容的“空壳”网页占了90%以上,也就是说在互联网上拿信息化作装饰的比拿信息化做生意的要多。如果企业网站形同虚设,即会失去商机,也会失去诚信。

网上商城,步履艰难

温州的电子商务,经过近4、5年的发展,网民目前达50万人次左右,上网企业数近10000家(2003年5月统计),宽带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广东等网上购物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商业发达城市相比,网上购物依然阻力重重,网上商城依然低迷。

消费群体尚未成熟

调查显示,温州上网的网民中,中小学学生占30%-40%,20岁-30岁的网民占20%以上。年龄偏低的温州网民,由于他们经济能力的有限,无法形成主流的网上消费群体。这是网上购物受阻的首要原因。

物流配送基础较差

电子商务活动离不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其中物流是最后也是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比如经营一个网上商城,网站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配送队伍,这需要很大的投入,温州的一些网站为节约这方面的费用,绝大部分网上商城的配送队伍都不健全。据温州人本网上超市有关负责人介绍,网上超市接到订单后由就近的商场经理临时指派营业员送货,无专人负责。人本超市网站可以说是温州真正意义上的BtoC城市购物模式,但它只是一种雏形,还没有完善的物流配送。由温州与杭州公司合办的温州易迪物流网络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称,他们建网上商城时曾考虑配置一支完备的配送队伍,但因经营成本问题,最终未能如愿。这位负责人认为该网上商城的业务量少与此也有重大关系。如何在提高配送时效和控制配送成本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始终困扰着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

网上支付尚未普及

支付是实现电子商务活动资金流的保障,可也是网上交易发展的一个瓶颈。银行网上支付是交易的较好选择,但目前温州银行中只有招商银行与工商银行能够支付,2001年工行温州市分行虽有近20万的BtoC成交量,但都是外地网上商城的订单。因为网上商城想与银行合作,建立网上支付系统,其费用与建一支配送队伍不分上下。

应用人才严重匮乏

电子商务的迅猛崛起,需要大量的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商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人才严重缺乏也是温州电子商务搁浅的原因之一。

发展研究

应用大环境日趋成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800万;上网计算机数2572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达到了25万;网站数47.4万,国际出口带宽的总量为9640M。75%左右的网民“经常浏览”或“有时浏览”电子商务网站;在浏览过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中,有40.7%的网民最近一年内曾通过网络商店购买过商品或服务;有26.8%用户未来一年内肯定会进行网络购物,有41.2%用户未来一年内可能会进行网络购物。

这说明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上网计算机数和网站数等,特别是电子商务的主体(网民、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传统的店面购物方式相比,网络购物更加方便、快捷、实惠且充满乐趣,尤其是一些比较专业化、个性化的网站,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认同。我国发展BtoC电子商务的大环境己渐趋成熟。

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

电子商务的应用绝不是简单地购买一些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制定一些标准,建立些通信网络就能实现的。它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其中人才和教育问题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就显得尤为突出,对本来人才就缺乏的温州民营企业来说,情况就更严重。要想快速解决温州的电子商务的人才,要采用外地引进和本地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引进人才。温州的政府要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构造一个引进人才的宽松环境。企业也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把引进人才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之一。高校专门培养。高校要结合温州的具体人才需求情况,开设相应的专业,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职业务培训。做好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也是解决人才问题的重要手段。

构造全方位的物流配送系统

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物流配送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政府也要积极为企业创造条件。温州市政府已着手规划建设十个物流中心,其设置充分考虑到利用温州海、陆、空的优势,全方位覆盖温州整个地区。这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物流配送布局,为企业构造了一个畅通的物流输送环境。

走温州个性化、区域化之路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个性化和特殊化的商品需求将会快速发展。消费者的个性化、特殊化需求可以完全通过网络展示在生产厂商面前,并将参与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所以电子商务活动也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比传统商业企业更具个性化的服务,这是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温州民营企业在个性化产品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温州的制鞋和服装企业可成为这种趋势的先行者。个性化的鞋子和服装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消费者的信息直接参与鞋服企业的设计和生产中,这对传统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模式会产生深远的意义。

温州几家生产休闲服装的企业如美特斯邦威、高邦、林中鸟等,在1999年就开始在自己的网站上实行个性化服务,虽然当时没起多大的作用,但正如邦威的一位负责人所说的,如果整个大环境开始转好的话,那肯定“先付钱”的是我们邦威,我们走在了前列。

温州的经济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由于受地理位置的约束,温州发展的制造业只能是以轻工业为主,并且这种轻工业品所体现的是“小商品、大市场”。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借用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商务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温州BtoC企业一定能把握经济全球化这一机遇,推销温州品牌的产品,飞快地发展壮大自己。

商品、价格和服务是关键

电子商务的运作除技术本身还与商业市场环境有巨大的关系,如人们对网络商店的认可程度、网络的普及程度、网上支付手段的使用和安全程度、货物投递的快速可靠程度、以及对网络邮购的相信程度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但目前的B2C电子商务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并非技术支持和商务运作,恰恰是还没有真正能够满足市场对于商品、价格和服务的要求。

所有温州的BTOC电子商务企业要根据自己经营产品的特色,认真地分析用户需求,采取务实的态度,苦练内功,不断改善商品、服务和价格这三个B2C电子商务关键点,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靠近让用户满意的目标,才能一步步发展壮大自己。

能者先上,发挥优势

在众多网站对网上商城进行转业的时候,正在建设之中的“183”电子邮政网站却花大力气投入到网上商城业务中去。

邮政部门有一支强大的投递队伍,因此不必要再投入资金建立一支配送队伍,就可以开拓更为宽广的市场,将配送扩展到郊县,甚至是郊县的一般乡镇。

“183”电子邮政网网上商城开始经营附加值较高的名牌商品,然后向生活必需品方面拓展。网站对消费者的信用管理,可采用国家邮政系统的CA认证,建立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库,从而解决买卖双方的信用问题。

对目前制约网上商城发展的支付,邮政部门也正在想尽办法彻底解决。温州市邮政局依靠自己的优势与已有的汇款网络,与我市的银行进行合作,现已与一家银行成功合作,并还在继续与多家银行洽谈。将来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后可以用邮政卡与银联卡在网上支付。

BtoC电子商务是网络深入人们生活的必然趋势。未来是信息和网络高速发展的世界,在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浏览器、Internet连接和信用卡,就能通过网络平成各种商品的选购,同时还能享受到完善的服务。温州的BtoC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可已逐步趋向理性,随着全国电子商务外部大环境的彻底改观和网上商店被广大网络用户所认可的提高,温州BtoC企业只要充分发挥温州经济的特殊性和温州人对市场的敏感性等特点,抓住BtoC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蕴涵着的巨大商机,我们相信,温州BtoC电子商务的应用会更加快速、持续的发展。

参考资料:

1.温州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调查课题组,温州地区企业网络商务现状透析,2003.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1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3.7

3.陈思源,网上购物,阻力重重,温州都市报,2002.1.29第5版

4.张景明,温州人不会网上做生意,温州晚报,2001,11,15第一版

第9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服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092-02

1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外包背景分析

截止到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39.9%。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各行业的进一步渗透,各行业与互联网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正在改变着企业的商业行为。并且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日趋活跃,交易规模高速增长。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0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万亿元,2011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接近6万亿元,在GDP的所占比重已经上升到 13%。“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理念已经被各行业接纳,并迅速转换为企业的商务行为。作为电子商务主要的应用领域,随便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活跃市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开展企业的营销活动,如网站的建设和推广等。但是网络营销是一个综合多门学科、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非常高,而中小企业局限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原因,在实施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存在着方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和盲目操作等现象,这难免会使企业的投入与产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积极性和信任感。

在社会分工愈加细化的背景下,服务外包已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现象和运营模式。网络营销服务外包是一种具有低投入,高收益的选择,尤其适用于中小企业,因为在保证较好的网络营销效果的基础上,企业能够将之前投入到网络营销中的资源转移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中,而将自己并不擅长的网络营销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网络营销服务商,这将极大地提升中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性。

2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外包模式

2.1企业站点建设外包

网站是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基地”,建设企业自己的网站或者在访问量较大的电子商务类网站上建立网店,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寻求快速发展,确定互联网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截止到2011年底,中小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网店的比例已达到44.3%,其中单位规模在100人及以上的中小企业拥有网站的或网店的比例更是超过70%。企业网站一般是由网站、主机和域名组成的,企业站点的建设及维护技术门槛较高,涉及到编程、美工等专业技能,如果企业招聘相关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人力成本会比较高。而将这项工作外包给专业制作网站的公司,成本将会降至1/5左右,所以企业网站建设外包是当前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外包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2.2网络推广外包

随着企业对于互联网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网站,中小企业建立企业网站最主要的目的,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产品或服务的展示、树立品牌形象、客户服务渠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止至2012年6月,中国共有网站250万个,并保持9.1%的增长率。每个行业都有大量的网站和网页,在这种形势下,要使客户在海量的网页中找到自己的企业信息,仅靠拥有企业网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使得网络推广,特别是搜索引擎营销(SEM)成为当前网络营销的热点。事实上,绝大部分认为网站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企业,均在企业网站建设完毕后,未采用有效的推广手段。当前,中小企业进行网络推广,主要是企业以广告主的角色,借助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广告(如百度推广、Google Adwords等)或投放网络广告开展。事实上,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和数据,这种模式会产生昂贵的推广费用。而网络营销服务商可以借助其专业优势,并结合行业特点,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合适的推广方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只需向网络营销服务商支付相应的费用,并负责对网络营销的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即可。这样,企业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在发展其核心业务上。近两年来,这种模式越来越被企业所接受,将会是未来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外包的主要模式。

2.3内容管理外包

网站推广能保证企业网站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靠前的排名,进而取得潜在的点击率与访问转化率。但这种模式是一种短期模式,一方面由于其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另一方面,它只负责在潜在客户与企业网站之间建立连接,至于潜在客户能否最终转化为真正的客户,它就无能为力了。当企业不再向搜索引擎供应商支付费用后,网站的排名很有可能会跌至非常靠后的位置而失去其营销价值。

要使企业网站比较稳定地处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就要研究搜索引擎的工作机制,并根据这种机制对网站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优化(SEO)。由于搜索引擎优先收录的均为原创性内容,并具有很强的技巧性,所以,网站内容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开始被企业所认知,成为企业网络营销的重要实践领域之一。

3影响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外包的因素

3.1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知

电子商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其理念和模式已被社会普遍接受,电子商务也迎来了它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是,由于行业间的知识的巨大差异性,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于投入产出效益的重视,使得企业在委托网络营销服务商时存在短视和急功近利的情况。但是,影响网络营销实施效果的因素本身又具有波动性。这就使得一方面,企业对网络营销的效果产生怀疑,进而影响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热情和进一步投入;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网络营销服务商营销策略的实施。这是网络营销外包过程中的必经阶段,随着网络营销应用的普及,这个现象会有效地得到缓解。

3.2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

网络营销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成为企业营销战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更好地开展网络营销,如何进行网络营销的绩效评价,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企业网络营销进行绩效评价,不仅可以掌握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还可以客观地掌握网络营销的效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在大多数的企业通常采用安装第三方日志分析软件,获得网站的运营数据,来对网络营销的效果进行分析,但这种做法难以获利全面、客观的数据,对于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意义不是很大。

虽然网络营销以互联网为平台,是一种数字化的营销方式,其营销活动数据较传统营销更容易收集和统计,但是网络营销的效果却更加难以界定了。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网络营销带来的效果可能是多面性,其影响效果可能会从线上蔓延到线下,也可能会对企业的品牌产生长远的影响;第二,网络营销与传统的营销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两者之间经常相互支持。这些原因造成了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制定困难性,也会对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外包造成一定的影响。

3.3合作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随着网络营销概念的升温,企业网络营销的市场不断地在变大,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提供网络营销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资质不一,良莠不齐,使得委托企业面临较多选择的同时,也面临不易选择的境地。由于合作双方涉及的行业不同,委托企业无法和网络营销服务商一样了解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的全过程,也不能有效地监督外包服务的过程,服务商在执行力度和灵活性上具有绝对的主导权。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有可能会给委托企业的网络营销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委托企业要有严格的监控措施,确保网络营销外包的质量。

4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网络营销是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对从业者具有很高的专业要求,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及技术原因,很难领先自己的资源开展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外包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网络营销方式。中小企业只要科学合理地选择网络营销服务商,就能更好地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DB].CNNIC,2012,(7).

[2]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调查报告[OL/DB].CNNIC,2012,(5).

[3]2011年下半年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OL/DB].CNNIC,2012,(5).

第10篇

    我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制定的商务英语人才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贸、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学习的课程除了英语课程之外,还涉及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物流、国际商法等专业领域。他们需要加强英语基本技能在工作中的运用,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解决专业英语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的书本知识上升为实际应用能力。他们应当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的技能、实用商务知识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技能,才能充分就业。因此,商务英语的教学格局应当确立“以英语为核心支柱、依托商务背景、以实践为主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有复合型商务知识结构,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鉴于我国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商务英语教学中重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格局,将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几个要素。它首先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与“情境”——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学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意义;如果原有的知识经验无法同化新知识,则对原来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产生“顺应”过程。这样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建构新的知识。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为缩短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转换为商务人员角色的时间,使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高校应当突出专业的实用性,在校内设置促使学生开口讲英语和商务实践能力强的实训课程,在校外尽可能组织学生开展全面的第二课堂活动。

    1“.情境”学习与校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是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改造,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之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第一,增设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实践课”。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在一、二年级增设学生在业余时间自选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实践课”。可以包括英语辩论、英语戏剧、英文报纸杂志编辑、英语电视短剧、英文广播节目制作、电影评论与配音、多媒体网页制作等项目,按20%记入每学期的综合英语成绩。安排每人每学期只需选一项,不能与过去参加过的活动重复。这一课程既要求学生将课上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第二,增设商务实训课程。商务英语的实训课程可以开设商务现场口译、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实用翻译、进出口单证、外贸英语函电、报关实务等课程,在学校实验室通过软件进行模拟训练和实践操作,作为学生出校前的练习。第三,增设商务知识“综合素质实践课”。这是一门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必修模拟实践课,旨在安排学生初步体验商务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涉及商务谈判、合同虚拟商谈和合同履行等内容。在三年级下学期,在学校的课程框架内,集中安排学生在四周的时间内从事对外贸易实践模拟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在限定的商务调查、模拟操作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证券投资范围内选择一个专题,进行信息检索,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之后写出专题报告。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对外贸易的实际过程,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对外贸易领域的知识,将所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应用于实际贸易操作中。

    2.“协作学习”与校外实践活动。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协作学习”,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对于其学习内容的理解起关键作用,学习者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交流、讨论、协商。在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中,整个学习者群体可以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与校内的实训课程相呼应,组织学生在校外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体而言,可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也可以成立以企业界人士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校内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和管理,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商务活动的实践机会。该环节可以起到协调学生从课堂学习商务英语知识到参与实际商务活动之间的衔接、过渡作用,帮助学生尽快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经验。其主旨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走向社会,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以致用。第一,在周末及假期安排学生到外企、涉外宾馆、机场、旅行社、翻译公司等地进行商务英语的语言实践。学生与外国商人面对面地沟通,可以锻炼他们的英语口语、商务意识和职业技能。这种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交际能力、集体协调能力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这种学习模式突破了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性,使学生获得实际锻炼机会,充分运用所长提高创新意识。第二,四年级下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参加工作前锻炼实际业务能力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商业活动提高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高校可出面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联系,有组织地安排、帮助学生到企业实习,保证他们能在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他们的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3“.交流”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建构主义理论中,“交流”意味着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商讨怎样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达到建构意义的目的。第一,采用多种教学法。(1)情景交际法。在外语教学法中,情景交际法和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通常被认为相互关系密切而被普遍运用于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并且被认为是第二语言教学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应当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内的各种练习,锻炼其应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达到交际目的。(2)问答法。在课堂上,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也可以在听课过程中打断老师,向老师发问。这种相互提问的学习方式会进一步促进老师和同学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可谓教学相长,得到有益的启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语言的运用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得到锻炼提高。第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灵活性较强的思考题,要求学生探求不同答案,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创新思维模式。这类思考题应当促使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可以调动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的能力,也可以训练他们从同一个问题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一旦学生对基于真实商务素材的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三,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当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问题教学法创设具体商业场景,吸引每位学生参与进来。如指导学生熟悉并掌握商务接待中的常用用语和句型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分配不同的商业角色,使他们轮流扮演企业职员和来访客户后再练习所学句型和用语。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商业心理素质,使学生在此过程中熟悉商业环节,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第四,培养其创新自信心。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营造师生间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使课堂气氛更加自由开放,以利于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各抒己见。

    教育本身是一种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如果教师能够将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善于进行“情境”“协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不断探索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其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本文作者:杨建玫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11篇

关键词:个体出行选择;模型;构建;分析

中图分类号:U121;U491

一、引言

个体选择的传统模型以个体在稳定偏好下合理掌握的信息预估选择结果,然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由于个体身处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刺激与反应结果在不同个体上的不对称等等,使传统的期望效用模型无法解释诸多社会现象,由此推动了理论的发展: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PT),其核心是用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解释期望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选择异象;Quiggin(1982)提出依赖排序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期望结果的权重不仅取决于结果的真实概率,还取决于该概率在其它结果中的排序顺序;叶航、肖文(2002)提出广义效用假设;何凯浩、谭忠(2003)提出建立安全系数的概念,并用安全系数代替概率系数,建立主观期望效用模型。不管理论如何发展,其目的都在于以利己和效用作为分析前提,论证个体在特定的心理活动支配下,对环境和信息等因素进行加工和处理基础上的选择结果。

城市交通问题的微观基础是个体出行的选择行为,因此对个体出行行为进行分析是构建城市交通理论和解决交通问题的关键。本文在构建个体出行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对个体出行工具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对个体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建议。

二、个体出行的选择过程

个体出行是为达到特定目的的一种辅助。个体出行目的多种多样,依据出行目的,个体出行大体上可区分为通勤出行和非通勤出行:上下班、上下学等每天进行的有固定目的的出行是通勤出行;而像购物、旅游、娱乐、社交等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的出行属于非通勤出行。由于出行过程还要耗费时间、费用等,因此理性个体会根据出行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出行终点、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和出行线路等,这是出行决策过程。个体对出行终点、出行时间和出行线路的选择是在城市功能区域划分的现状的基础上由出行的目的决定的,而且城市功能区域划分的现状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个体对出行方式的选择是对可用交通工具的选择。

交通工具可区分为公共交通工具和私人交通工具。私人交通工具与公共交通工具的最大区别是先购买后才能选择使用。于是,对私人交通工具的决策过程可区分为两个方面:购买决策和使用决策。个体对私人交通工具的购买决策是一种消费行为,是价格约束下以满足实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耐用消费品的购买选择行为;个体的使用决策是在进行某次具体出行时所做的一次性的决策,这更多的体现为在出行目的约束下对个人可用出行工具的选择。

本文重在探讨对出行工具的选择,因此购买私人交通工具部分我们不进行分析,又因为私家车和出租车在使用上具有相似的特点,因此把两者等同起来放到个体出行工具的可选集中。

三、个体出行的选择模型

针对个体出行的选择模型,具体分析如下:

(一)个体出行的效用函数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消费者选择依赖于“偏好”,效用函数是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数学方法。可以构建个体出行的效用函数:U(xi),i=1,2,3,分别代表个体选择公交车、私家车或出租车、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U(xi)的大小表示个体对这种选择的偏好程度。如果偏好是已知的和稳定的,则个体根据偏好来选择出行工具。

个体对出行的基本要求是:可达,快速和方便,舒适。交通工具保证了个体出行的可达性,但不同交通工具的特性使得在满足个体出行中对快速和方便、舒适等要求上有所差异。个体的时间价值越大,对快速和方便的要求越强烈,在出行中倾向于使用节约时间的交通工具;舒适反映的是个体在出行过程中对其享有的个人空间的心理感受。基于此,我们把交通工具在满足个体出行需求的过程中带来的效用分解为功能效用和心理效用:功能效用衡量的是快速和方便特性带给个体的满足程度;心理效用衡量的是舒适带给个体的满足程度。当然不管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个体都需承担出行费用,出行费用的存在降低了交通工具为个体带来的总效用。

U(xi)=(UE(xi))α(UP(xi))1-α- UC(xi)

其中,U(xi)是交通工具i给个体带来的总效用;UE(xi)是交通工具i给个体带来的功能效用;UP(xi)是交通工具i给个体带来的心理效用;α表示个体对功能效用的主观评价,1-α表示个体对心理效用的主观评价,主观评价因人而异,因此不同个体会赋予α不同的数值;UC(xi)表示个体借助于交通工具i出行过程中由出行费用所带来的效用。

不同个体根据各交通工具总效用的高低排序,选择效用最大化的交通工具出行。效用最大化的交通工具选择取决于既定交通工具的功能效用、心理效用和出行费用带来的负效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存在出行费用的差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天的出行需求被区分为高峰时段需求和平峰时段需求,由社会来提供出行服务时就会面临服务规模的选择,如果以满足高峰时段的需求来提供出行服务,则平峰时段存在着运力浪费,如果以满足平峰时段的需求来提供出行服务,则会引起高峰时段的供给不足。因此,单一的出行服务供给方式必然导致高成本低效率,私人交通工具的拥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上述冲突。

不存在交通拥挤的条件下,公交车是低成本的出行工具,小汽车是舒适、节约时间的出行工具,而自行车是方便绿色的短途出行工具。个体对不同交通工具的效用评价和偏好会长期稳定,从而基于特定出行目的的出行工具选择也会基本稳定。

不同个体对出行工具特性的感知程度存在差异,因而赋予α不同的数值,由此形成不一样的交通工具优先顺序组合方案。这样可以把出行者区分为价格理性型出行者和性能理性型出行者。价格理性型出行者对出行费用较其它方面更敏感,节约出行成本是其交通工具选择的优先考虑因素,自行车出行在成本上优势明显,“公交优先”背景下的低票价政策的执行,使得公交出行也具有了成本优势,因此,这部分出行者通常选择自行车出行或公交出行;性能理性型出行者对交通工具的快速、方便和舒适要求较出行费用相对敏感,而快速和方便与舒适又属于性能的不同层级,由此可把性能理性型出行者进一步区分为节约时间的性能理性型出行者和舒适的性能理性型出行者。节约时间的性能理性型出行者认为各种交通工具没有优劣之分,都是代步工具,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在到达目的地过程中所花费时间的不同和能否实现点到点的服务,使用私家车和出租车的行为对这类出行者来说只是为了节约时间和方便;舒适的性能理性型出行者赋予衡量心理效用的1-α一个极大值,因而有更多个人空间的私家车和出租车出行是其首选,且难以改变。

在可能存在交通拥挤的条件下,个体选择会发生改变。

(二)期望效用函数

不确定条件下,交通拥挤的概率为P,不拥挤的概率是1-P,拥挤时选择交通工具i的效用是U1(xi),不拥挤时的效用是U2(xi)。交通拥挤的概率是由基本的交通状况决定。

期望效用函数:

E(U(xi))=PU1(xi)+(1-P)U2(xi)

不同交通工具受交通拥挤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线路共用与否对不同交通工具出行时间的影响也不同,因而个体对拥挤条件下各种交通工具的效用评价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效用排序。

大多数城市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有些城市在某些路段建设了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段公交专用,平峰时段与小汽车共用,而其它路段则公交车与小汽车共用线路。

在高峰时段各行其道的情况下,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互不干扰,交通拥挤只表现为小汽车的拥挤,这会增加小汽车出行的路上等待时间和费用支出,降低小汽车出行的功能效用并提高出行费用带来的负效应,使小汽车出行的期望效用下降,从而带来小汽车出行方式向其它出行方式的转变。节约时间的性能理性型出行者尤其如此。

在高峰时段公交车与小汽车共用线路、自行车专用线路的情况下,交通拥挤对小汽车和公交车的影响是同等程度的,即路上等待时间一致,由此小汽车出行和公交车出行的功能效用都会下降。这个时间越长,公交车内拥挤的可忍受度越低,这会降低公交车出行的心理效用,结果可能是道路上的拥挤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开私家车的行列,使交通更拥挤。数据也证实了这种逻辑,在北京限购的背景下,68.8%已有车的家庭购车意愿是52.3%,31.2%的无车家庭的购买意愿是74.6%,而无车家庭中86.6%的认为购车最重要的原因是“上下班不必挤公交地铁”① 。但交通拥挤会使自行车出行的期望效用提高,部分公交车和小汽车出行者转移到自行车出行上。

四、建议

从上述分析来看,对私人交通工具的选择可分为购买和使用两个方面,对公共交通工具的选择只涉及使用,且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和对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是在具体出行时在同一个层面所做出的选择。对私人交通工具的购买是价格约束下以满足实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耐用消费品的购买选择行为。对交通工具使用选择是依据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但由于不同个体对出行工具特性的感知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把出行者区分为价格理性型出行者和性能理性型出行者的基础上分析其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

个体购买私人交通工具的行为是消费行为,不能也没有必要限制,但个体使用私人交通工具导致交通拥挤,带来社会和个体的双重代价行为需要加以引导。因此建议: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完善公交优先基础设施,增加公交吸引力;通过调整拥挤收费、停车收费标准等提高私家车的出行成本;倡导高承载率共乘出行理念,建立拼车信息平台,鼓励拼车行为;恢复或建设足够宽和安全的自行车道,严厉禁止侵占自行车道的行为,推行自行车优先措施,完善自行车安全设备;加大低碳出行知识宣传,普及绿色出行理念,同时政府要制定针对绿色出行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注释:

①北京外企方胜商务调查有限公司.汽车: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J].中国新时代,2011(8):45-46.

参考文献:

[1]D.R.法斯菲尔德.对个人行为经济理论的一种修正[J].国外社会科学,1991,(9):23-27.

[2]晏鹰,宋妍.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个体行为驱动[J].社会科学辑刊,2010,(1):70-72.

[3]何大安.个体选择理论的行为和实验分析[J].浙江学刊,2008,(4):19-26.

[4]刘华军.品牌与选择行为的经济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2):7-11.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应收工程款;信用风险;管理

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和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建筑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了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致使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的垫资压力和助长发包方工程款支付的信用缺失,工程款的严重拖欠使建筑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遭受重大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加强应收工程款信用风险防范管理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一、建筑企业应收工程款信用风险的主要特点

(一)起因复杂多样。发包方付款信用风险一般体现在以资金困难、工程量签证手续未完成、工期延误、工程质量有问题以及以结算未完等各种事由拒绝支付。

(二)处理难度较大。应收工程款所涉标的额巨大,通常会达到几百到上千万元;法律关系复杂,涉及到合伙、挂靠、分包、转包等诸多法律关系。

(三)解决周期较长。工程款的时间跨度较长、证明工作量相关单证及往来信函较多,技术问题较广,导致解决应收工程款拖欠问题的周期较长。

二、建筑企业加强应收工程款信用风险防范管理的必要性

(一)建筑市场竞争形势加大建筑企业垫资压力和清收应收工程款的难度

随着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很多建筑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形成建筑企业集团化,竞争更为激烈,为争揽到工程,不惜竞相压价和接受发包方的苛刻条件。发包方拖欠工程款成“惯例”,按约支付款项的信用缺失;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一般在拖欠严重时才开始重视,最后为清收工程款不得不投入大量人财物,甚至成立专门清欠部门,付出更多管理成本。

(二)施工合同的复杂性使建筑企业应收工程款债权面临很大的风险

施工合同是目前最复杂的合同之一。该类合同法律关系复杂,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繁多。合同中有关工程款的支付方式、期限及违约责任等条款的约定对承包方至关重要,但条款内容约定的主动权在发包方。

(三)建筑企业对发包方信用风险管理的薄弱导致应收工程款的拖延支付

建筑企业履约中在签证和索赔两个方面的信用风险管理比较薄弱,在工程施工中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定程序进行签证和索赔,最后导致工程款的结算争议和拖延支付,造成原本可得的经济利益得不到法律支持。

三、建筑企业应收工程款的信用风险防范管理

(一)采取非诉讼方式解决应收工程款纠纷

目前建筑市场是发包方市场,建筑企业在解决应收工程款问题上存在很多顾虑,担心自己与发包方诉讼过多声誉受损,影响今后承揽工程和市场形象,要避免诉讼但又希望有效解决问题,应加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管理:

1、及时对发包方进行商务调查(主要指发包方的企业信誉,违约记录,对外负债等情况),建立发包方信用风险档案。由于建筑企业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有些建筑企业进入诉讼程序才发现发包方基本濒临破产,资不抵债。因此,建筑企业可从合同签订或者发包方出现付款存在信用问题时就开始让法律顾问介入,对发包方进行信用风险信息收集和管理,提高通过诉讼解决应收工程款纠纷案件的质量。

2、按照证据的法律证明效力标准加强基础管理,使法律顾问协助完善和收集与从招投标到竣工所涉及工程款债权的有关合同、补充协议、洽谈记录、会议纪要、往来函件、竣工资料和工程结算审定书等文件资料,使建筑企业形成有效债权证据,让发包方没有拒绝履行付款义务的抗辩理由。

3、建筑企业在施工合同中的核心权利是按合同约定及时得到工程款。权利的主张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因此,建筑企业依法行使催告权,如发包方拖延支付工程进度款,可书面函告提示并督促发包方依约支付进度款以及提示发包人不及时履约可能产生的后果。再如发包方拖欠工程结算款,建筑企业可向发包方发出行使优先受偿权通知,要求协商折价或拍卖,迫使发包方积极偿还工程款。

4、对发包方的违约行为从合同和法律角度有理有节进行处理。例如在发包方违约拖欠工程款时,对于在建工程,可以采取停工措施,但必须先向催告;对于竣工工程,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行使后履行抗辩权缓交、拒绝交付工程或相关的工程竣工资料。

(二)采取诉讼方式解决应收工程款纠纷

多数建筑企业一般只有在发包方支付信用严重缺失情况下才主动提讼,但建筑企业此时提讼才发现,本来可以主张的应收工程款债权由于超过诉讼时效或由于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材料而败诉或者胜诉后却无法执行到位。因此,建筑企业要通过诉讼手段防范发包方工程款支付信用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最佳时机。选择的时机一般是在发包方工程款支付存在严重信用问题或者发包方恶意拖延办理工程竣工结算,且发包方的经营状况还未恶化,有资产可供执行。

2、准确确定被告。选择被告不仅考虑施工合同的签约当事人,还应考虑在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或施工许可证等法定证件中持有一证的任何当事人。

3、准备证据资料。由于工程合同履行时间跨度长,相关合同协议、往来函件及工程的经济资料繁多,所以在诉讼前必须花最大的精力收集、整理、分析证据资料,多方位地进行全面分析,切忌盲目。

4、确定诉讼请求。应考虑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能否成立、考虑工程款本金、利息、违约金和诉讼费,还应考虑律师费、停窝工损失等等。律师费用在诉讼案件中除非合同有约定法院一般不支持,但在仲裁案件中只要能够举证证明争议主要过错在发包方,一般能得到仲裁庭的支持。

5、采取保全措施。成功进行财产保全能保障胜诉后得以顺利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