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0: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素质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主要是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通过近三年学生课堂表现、作品表现和实习单位反馈的意见,发现现阶段的职业素质培养并不能够人满意。无法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毕业实习,给学校的反馈意见是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能很好的与企业接轨,有些学生甚至缺少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本文主要结合企业文化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从中提炼出适合高职动漫设计专业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主要是从建立真人图书馆、分享、传帮带、竞争和拓展运动等,把枯燥的教学变的活跃、主动和互动的模式,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
职业素质;企业;真人图书馆;培养
如何提高高职职业素质,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级应有型技术人才。只能从行业与企业需求中才能找到准确的答案。职业教育就是给市场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应有型技术人才,只有立足于市场去研究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与企业需求的人才素质。通过观察研究牡大动画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与其企业文化,发现职业素质培养应重视实习和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收集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好强心和沟通等职业素质能力。通过与牡大动画公司的交流以及在网络上的查阅资料,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种方式可以融入教学中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就是,可以让读者“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与读者交谈,这样的形式会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见识与经验,这是一本书无法做到的。在这个交谈过程中,大家都不能进行争吵和争持等,认真听取别人的见识与经验,合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让交谈在和谐的环境下进行。有时需要进行记录以便日后的学习与吸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组织多名优秀老师和学生坐在一起,让部分需要帮助的同学与他们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把属于自己好的设计经验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讨论从而达到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提高自己。当然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些生活上烦心的事情,进行心理减压,使学习状态达到最高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这样可以共享其他同学或者老师丰富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沟通与理解能力。达到师生共进的目标。
二、学会分享
现在许多人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所以许多好的经验、学习资料和素材等不与大家一起分享,害怕别人通过自己的分享而被超越,产生心理不平衡、失落和自卑感等。这样的学习风气使我们回到了“闭门造车”的年代,不利于在学习上的进步。所以应从教师开始,带动所有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实现倾囊相授。可以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召集所有学生在一起,把这个月所收集到素材、教程或者学习网址等相互分享与交换。这样所有的人都会得到更多的资源与经验。在收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素材与教程的查找能力,同时也能带动一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到“交换”中。因为,在“交换”中所有人都必需收集素材或者教程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能相互进行交换与学习,得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所有的学生在快乐中进步。
三、传帮带
何谓传帮带,简单的说,传就是让老员工在工作上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好方法和经验传授给新员工。帮就是帮助,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帮助。带就是带动和带领新员工开展工作。这样的方式用在学生的学习交流上会取得较好的成果。在帮助别的同学时,又能巩固所学知识和发现问题并改正或者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所以挑选出班级上学习优秀的同学或者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指派给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传帮带”的模式进行课后的学习。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
四、沟通
沟通能力的培养,对于动漫专业是必不可缺的职业素质。现今社会许多学生都是通过网络或者手机讯息进行沟通交流,导致许多学生的面对面沟通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沟通障碍。不以利于团队创作和找工作。在所有团队创作的过程中,要求所有成员在一起进行创作。并要求在创作过程中保持沟通,这样在保证整个作品的风格与符合分镜要求的基础上,同时又能增进整个团队成员的感情与沟通交流能力,而且也会提高作品的质量与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创作。
五、好强心
合理的竞争,能带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培养学生的好强心理。在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情况下,进行类似公司岗位的竞争、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或者专业作品的评比等。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成绩。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好强心理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压力。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与进步,并能够提高自身素质与严格要求对作品的质量。
六、结语:
在课余的时间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拓展运动,这在企业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运动,多组织拓展运动可以提高队员组织、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和技巧,团队的领导艺术和技巧,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运用,行动之前的讨论和计划对于事情的成败起重要作用,培养人处理事情良好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培养队员集体荣誉感,为团队勇于奉献的精神。这都是动漫人才所必须有的职业素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得到休息与锻炼。教师也可以在提高教学成果与职业教育水平上得到新的构想.
参考文献:
[1]曾广雄.我校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改革与建设研究[J].商情,2011(50):67-68.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护生大多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独生子女比例逐年增多,这一代人的特征是家庭条件较好、自我意识浓厚、合作意识淡薄,要使他们从“人人必须为我”的思维转变为“我首先为人人”,需要经过长期的、正确的职业素质培养。本文结合护理心理学、伦理学的有关内容,通过对医学教育过程中几个重点环节的阐述,提出提高护生职业素质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护生 护理 职业素质 培养
内容: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职业化、专业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要求,基于此,护理教育不单单局限于传播知识和技能,更需要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高水平的职业素养,这与医学教育过程息息相关,每个环节对护生的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强调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倡导职业语言、培育职业自豪感、实施情景教学、实践理论相结合等五种具体方式,使护生具备优良的护理素质。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素质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关联,是符合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决定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是完成护理工作职责的基本保障。职业道德由八个基本因素构成:职业理想、职业良心、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树立具有一定高度的理想,坚守利己利人的良心,以熟练细致的护理操作和文明礼貌的服务态度,培育廉洁正直的优良品质和不畏劳苦的敬业精神,把病人所想当成自己的事情,急病人所急,把为病人解决问题当成最大的荣誉,用纯朴的心灵和辛勤工作换取病人的身心健康,与病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把爱传播出去。
其次要多使用贴切的职业语言。礼貌性语言使病人感到亲切随和,是两者之间沟通顺畅的前提,使用语言要注意多用尊称和敬词,运用带有亲切、赞许、尊敬、商量色彩的词语,以委婉的语言和安慰性语言,善解人意,让病人觉得温暖,甚至可以让他们从不安和消极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因身体不适,患者和家属容易产生恐惧、疑虑、悲观、急躁等精神不适症状,用恰当贴切的语言对病人进行安慰,可以发挥非常独特的作用,解释性和安慰性语言,能获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这种交流必须注意遵循适度、恰当和慎重的原则,并且多运用针对性语言,使病人自然而然地接受,有时候要采用保密性语言,使病人免受不良刺激。
其三是培养护理职业的自豪感。护理工作与其它职业一样,服务于人,可以带来相应的价值,具备正收益。应当从入学开始就进行观念引导,理论学习期间,重点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一方面把这个职业的内在价值阐述清楚,另一方面可以把护理学科的发展及国内外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呈现出来,建立护理人员的从业信心,对未来职业更加热爱,更加自信。例如详细讲述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女士的生平事迹,提炼出为护理事业贡献终身的伟大精神,能够极大启发学生们对这项工作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对职业的自豪感。
其四是实行情景教学。开设第二课堂,有利于开拓护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通过开展护理程序讲座,组织行为规范训练,让学生集中讨论、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树立专业思想,养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把护士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逐步转化为个人行为。一进入实习岗位,就必须要求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遵循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以稳重、积极、饱满的态度进入病房,衣帽要整洁,仪表要端庄,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关心体贴,养成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另外,因为护生年纪普遍较轻,模仿能力强,可塑造性大,施教老师的工作态度、工作精神、带教方法,特别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学生日常品质的形成。鉴于此,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护理操作,而且具有完善的人格、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教学精神。老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情景教育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情景教育法应注重实际、形象、生动的原则,用简练通俗的语言,使人容易理解,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护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这种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的方法,不仅可以开发出护生的工作智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还能通过大范围的讨论,集思广益,得出具体案例的最佳方案。因限定思考和发言的时间长度,每位提问人都要面临置疑,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应变力、分析力等综合素质,并且大幅提高心理素质。通过观看各种案例,以辩论的方式深入人心,容易使护生吸取教训,增强工作责任心,对病人的同情心增加,减少医患纠纷。
此外,情景教学方法还包括举办演讲比赛、组织护生表演文艺节目、分期、分批组织去敬老院等活动,能让护生深刻体会到其所在岗位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
其五要把理论知识讲授与职业道德实践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把医疗行业中的先进模范事迹和因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技术不过硬而引起的严重医疗事故相比较,穿插到理论环节,从正反两方面对护生加以教育,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明白,护理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基础条件,职业道德是重要保障。通过整体护理实践,有效地减少病人痛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改变传统观念中把护士只当成打针发药、从属于大夫的错误认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此对护士的职能也赋予全新内涵,从单一的职业护理型向复合的社会综合型发展,护理观念也发生质变,护理工作从过去的打针、发药、机械地执行医嘱演变成一门独立学科,强调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性和整体性;护理目标不仅要满足病人生理上的基本需求,更要着眼于调整病人的心理平衡和社会状态的适应能力。
护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后继力量,要尽快适应这种角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对自身职业素质的锤炼。职业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护生的实习效果和医疗行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实际学习实践,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教学应注重内容,注重实用,重视互动性,扩大参与面,寓教于乐,适应护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其对护理专业的成就感和兴趣感,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霞,黄丽萍 浅谈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 护理教育 2007(1)
[2] 熊玲辉 培养护生职业素质的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7(18)
[3] 叶小玲,江桂素,陈小娟 培养护生职业道德素质情景教学尝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10)
关键词:全程参与 实训教学 职业素质 职业意识
1 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要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 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
职业意识是什么?当前关于职业意识的定义主要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意识形态三个角度来论述的,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完善和消化吸收的过程。职业意识必定是在就业前、择业中、就业后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心理认知、道德认同、文化理解等一系列主观活动,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必定对学习、择业和就业乃至升职一系列过程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职业意识统领职业生涯对职业的发展起到调节和整合的作用。职业意识的形成是知、情、意活动的统一。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职业素质强调的是职业二字,应该包含与职业相关的道德、文化、技能和身心素质。职业素质提供给从业者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稳定的职业心态,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从业者本人及其服务的对象都获得良好的感受。
3 校内实训教学分析
传统的实训教学的定义是:职业技术学校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今天的校内实训教学往往以实际工作中的项目为依托,设计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条件下得到综合性的锻炼。在现阶段的校内实训教学中更多的倾向于职业技能的锻炼,而忽略掉了在校内实训教学中的人文因素,舍弃的大好的树立职业意识和培养职业素质的时机。后果就是,校内实训教学仍然只是职业技术模拟,距离真正的职业和就业仍有不小的差距。
4 免疫学检验实训教学学生全程参与情况
免疫学检验是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展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资格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基础医学研究以及医学检验技术研究的前沿学科之一,课程的特点是技术复杂、原理抽象,因而是学生们非常头疼的一门考试课。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学生主观因素造成了学生在校内实训教学中并未获得足够职业训练的结果。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以往学生学习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后对校内实训教学进行了改良,决定以让学生全程参与的方式参与到整个实训教学的执行过程中。
首先对免疫学检验的校内实训教学进行合理规划,我们根据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范围将免疫学检验的校内实训划分为免疫检验实验室基本培训,免疫检验化学,免疫检验标记技术,综合免疫功能检测四个大项目。在保证实验室安全和操作者安全的前提下,规划出可由学生承担的部分并准备实施。每个项目实施间期需要进行阶段性考核,全部完成后需要对全程进行综合性考核。
在第一个大项目免疫检验实验室基本培训中,我们在培训学生使用实验室基本设备和器材的同时,加入临床实验室的设计理念,管理规则。在经过测试学生满足校内实训对本项目的要求后,实验室管理教师就会根据学生对项目的掌握程度和对实验室管理的认识,将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作为贯穿整个学科的基本任务布置给学生并予以监督,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在任务状态下,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验室的归属感并逐步熟悉实验室的规则和日常管理,为日后使用同样场地进行的其他实训项目增强兴趣,并且能够为日后就业甚至是升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第二个大项目免疫检验化学以及第三个大项目中免疫检验标记技术,我们将临床实验室中技术操作的SOP标准操作程序性文件引入实训教学过程,在校期间就开始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将要贯彻始终的标准意识、质量控制意识、程序意识。同样在这两个大项目中我们设计了感染、超敏反应、自身免疫、肿瘤等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对疾病和检验技术认识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组织工作进程,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等必要的职业素质。同时抓住学生每个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将“意外”转化为珍贵的资源。在协助学生分析发生这些意外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珍贵的探索精神和怀疑精神,更早期的形成职业意识。
第四个大项目综合免疫功能检测的设计中为学生设置了复杂的情境,对应临床实践中复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检测过程。在此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考察前三个项目中学生的收获,并鼓励学生应用先进的、前沿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目的。学生们完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会使学生对职业方向有进一步的明确认识,并更主动的表现出逐渐积累的职业素质。第四个大项目的执行真实的为学生展示了自己专业的职业状态。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没有了像刚刚接触本课程时候那样的畏惧学习的情绪,更加愿意进行实践活动了,对职业状况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5 结论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免疫学检验课程的校内实训教学中有意识引入了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由已有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毕业生的自我感受、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看来,如此的尝试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和就业后的个人发展。毕业生和就业单位都对此表示认可,说明我们的这种尝试在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中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
[3]王证之.21世纪职业意识内涵研究述评[J].教育与职业,2010,
15:19-21.
[4]林莉,曹大友.关于职业意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
301-302+304.
[5]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04:13-17.
关键词:中职教育;旅游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策略
1.强化中职旅游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对于基础技能或者是技术的培养是专业的,也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但是对于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显得不那么重视了,尤其是专业技能要求高的专业,对技术的熟练程度的教育程度是优于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或者是行业行为道德的,因此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时候,中职院校应该首先考虑提高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积极强化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
2.优化中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
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时候,中职院校应该积极优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计,尤其要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应该积极开设旅游职业规划、职业道德、行业礼仪等课程,提高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的基本能力;还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旅游管理与旅游服务的相关理论,强化学生对旅游行业的整体性认知以及对自身的旅游事业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有关旅游事宜的理论知识框架,拥有良好的基本旅游服务竞争适应能力。
3.积极寻求校企联合办学,形成定向职业化教育过程设计
中职教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岗位管理能力的培养的教育过程,学生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性,因此在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时候,应该坚持与相关旅游企业与旅游景区(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定向为企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同时企业也会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锻炼的岗位或者是企业制度、服务流程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整体质量。
4.强化中职旅游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院校应该积极坚持对旅游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新的旅游服务管理观念的引进,实现学校对旅游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体系优化建设;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技能与理论的共同进步;还应该积极地尝试对现代教育媒介的使用,尤其是对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5.细化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实现班级企业化,深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旅游专业的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理想、职业行为与礼仪、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心理健康、职业社交能力等,这是一套系统化、全面化、细则化的职业整体要求。因此在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时候,学校应该积极细化职业素养所包含的规范要求;教学管理中以学生素质培养为目标的;班级管理中可以引进企业管理模式,采用员工管理制,模拟工作场景,深化学生职业意识。
6.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与旅游职业道路建设
在现代职业培训过程中,不仅需要将学生的技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细致、全面的培训,还应该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以及心理建设。学校应该积极开设有关的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有效地规划从业过程中的职业规划以及技能学习要求,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合学生自己的职业道路;应该积极地寻求对学生整体性心理教育过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养成符合社会竞争与岗位需求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现代旅游专业的学生的W习过程应该实现旅游服务管理技能与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相结合,在落实现代旅游学生的职业素质培训时,力求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同步,学生需求与社会企业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的综合性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胜利.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版),2008(11).
高职院校开设的旅游专业课程中,要求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质的服务意识: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和品德往往被视为旅游企业或城市形象的缩影,导游人员一定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受各种不良思想和思潮的影响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爱心、有耐心,帮助游客解决各种难题,成为游客的知心人和好朋友;这要求从事旅游行业的职业人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娴熟的职业技能: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6个行业,每个行业中各自分工又不一样,对于服务技能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多种职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3)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旅游业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难免不会遇到一些素质低下、无理取闹的游客,在加上其他方面的影响,旅游从业人员通常要承受较多的压力,也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也需要灵活处理旅游途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发问题,从容面对各种形色游客的要求,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或缺的。
(4)语言表达能力:旅游行业是需要和各色游客打交道的行业,需要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旅游从业人员,要求能够熟练的说流利的普通话,能够利用周围环境和自己的特点组织语言解说景点。形象的说:景点美不美,全靠导游的一张嘴。如果导游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也就无法有效完成旅游中的各项任务。
(5)良好的沟通素质:从事旅游行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沟通,需要有效良好的沟通,就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有效、机智的进行各类沟通,顺利完成旅游途中的各类工作。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以知识技能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的偏颇: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强调对课本内容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对职业素养中的心理健康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
(2)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的差距:目前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将偏理论的教学进行了调整,边学习边实践,但总体说,旅游专业的教学依然偏重理论部分,未能很好的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不能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进行设置;在教学模式方面,师资力量较为单一,大多数老师缺乏实际企业实践的经历,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一味的依赖教材,最终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市场变化和市场要求相脱节,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不适应。
(3)培养模式陈旧,考核方式不能保证职业素质的实现:当前高职院校将培养方式逐渐走向了实习实践,但是大多数院校还是采用教师讲解,然后集中组织学生实习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实习中由于缺乏教师的具体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综合运用较少,致使学和用在实际操练中相互脱节。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基本上以课程考核为主,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培养的途径
(一)以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实现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而职业素质的养成要以就业工作为指导,围绕当今的就业形式和就业情况开展教学工作。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不必拘泥于课内、课外、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教学,只要能完成课程目标,能够让学生掌握到相关理论知识和必备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质能力即可。
(二)在校内进行旅游职业意识养成的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校聘请业内专家或者企业家来校介绍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或者请优秀毕业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了解旅游行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同时让带领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到知名的企业或者景点进行认识性实习,增强旅游专业学生对将来工作的直观认识,同时也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实际指导和修正。
(三)引进企业的最新技术手段,改进课程培养方法引进当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最新手段,如酒店的预定和退房系统,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实际的学习。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能最大限度的与企业实际相结合。高职学院与企业达成合作项目。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最新技术,而学校向企业输送有着实际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这样省去了企业培养实习生的一部分费用,学生在实习完毕后到企业能够直接上手工作。
一、将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融入校园文化
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引进“订单”合作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思想,体现出职业元素、企业元素,增加有关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操守、职业态度、职业技术等内容,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以便学生在校园就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引入企业组织、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方法、企业标准、企业行为规范,使学生具备现代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对未来任职企业的文化认同感。有了这种文化认同感,学生就能根据企业文化的要求,自觉、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进行调整,实现由学生向员工角色的“零”转换。
二、将企业文化有意识地融入班级文化
订单办学的班级有相对应的合作企业,将合作企业的文化有意识地融入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良好的途径。开展“企业文化进教室”等活动,将企业的“用人理念”、“发展目标”、“服务要求”上墙或制作成板报,邀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教育;在企业文化资料收集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团队合作,并引导他们寻找班级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异同,使班级文化在企业文化的补充和延伸中得到深化和完善。通过让学生研读企业文化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让他们领会企业在用人理念和文化中渗透着的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乐观向上、永不言弃、勇于创新等一系列优良品质。从而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三、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地渗透企业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要将企业的专业行为贯穿于课堂内外,组织合作企业的专家到校参与专业教育。如邀请专家做诸如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之类的励志讲座,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观摩、实习,近距离地感受企业文化。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和指导,重视企业经营理念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树立发展目标,加强对企业职业素养的理解和提升,引导他们对个人、社会、职业、情感的理性认知,塑造个人的健康人格;针对社会中年轻人追求高酬薪、高不成底不就的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教师可以引用企业基层员工的成长经历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严格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从礼貌用语、仪容仪表、为人处事、表达技巧等多方面提出要求与建议,让学生在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感受到职业的要求,为以后角色转换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李世霞 单位:临江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梧州财经学校,广西梧州54300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素养在中职教育中越来越重要,仅凭证书、技能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学生也难以长久发展。会计专业学生不仅仅需要在学校中掌握良好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本文介绍了会计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会计专业;职业素养;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08-01
一、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对个人胜任工作岗位的专业水准的衡量。它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通过国家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才能从事会计工作。
2.诚信
诚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守诺、践约与无欺是主要内容。诚信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会计人员要维护自己的独立性,提高诚信度和公信力,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在对外交往和商品交易过程中切实做到诚实可信、履行承诺。
3.沟通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内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二是对外协调沟通能力,会计人员需要处理好很多部门间的财务关系,沟通协调能力在企业的管理中显得十分重要,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和计划、预算、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多个部门中的人员的来往,良好的对内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获得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企业必然会和供应商、工商、银行、审计等其他各个单位进行沟通以获得他们的协助与支持,如果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这些环节的协调能力和技巧,就会影响企业发展。
4、开展持续学习的能力。
学校中为学生提供的教育,不可能满足学生长期的生存需要。随着相关法规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准确地把握新准则的变化,以能在新准则下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5、作风严谨细致。
做到作风严谨细致,才可以做好每一项工作。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对待自己本职必须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工作中,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有条理地开展工作。
二、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1、从入学教育抓起,确立职业态度
正确的职业态度是会计从业人员对他人、对社会履行其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严谨自律的职业道德的基础。由于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性质以及必须具备的技能不是特别清楚。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职业态度的培养,告诉他们会计职业的光荣与重大责任。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工作性质,了解会计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作用,使学生尽早确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自我建立对会计生涯的学习规划。
2、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例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参观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对会计专业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解,让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去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将教学与职业素养进行有机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素养。
3.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
狠抓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我校的会计专业是自治区级会计示范专业,有良好的师资和实训条件、实训设备。讲授专业课程时,结合理论知识,同步进行手工模拟或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实训,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强化。学生在珠算训练室通过强化训练,都能通过自治区珠算协会的普通四级或五级的考核;会计分岗位综合训练室,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从建账到日常会计核算、从期末会计事项处理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过程中,学会编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告等等。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完整的会计循环,就像在单位的财务部门中,能够对制造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产生较为清晰、直观的了解,并能及时、全面、客观与规范地处理会计信息,通过不断实训,扎实地掌握会计核算技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上重要的不仅仅是自己所掌握的各种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有着自己的职业素养。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作为目标,关注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改进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邵奎等.《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分析》[J].《商业经济》2007
(7):37.
[2]杨湘洪.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J].职教论坛,2010.
[3]朱宏军.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
关键词:职业素质;职业技能
当前,素质教育成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方面来说,为使学生能在毕业后很快适应企业及社会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职业院校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外,更应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力弱一些不要紧.关键是素质要好,比如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善于与人协作与沟通、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如何已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指标这当然并不能说明职业能力培养不重要.对职业素质的突出强调只是特定形势下的产物.学生在工作岗位就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取决于其职业能力水平但无疑职业素质是影响学生顺利就业和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职业素质的含义
所谓素质,就是指人在先天所拥有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职业素质一般可分为专业性职业素质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两大类。专业性职业素质通常是指与从事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所特有的知识和技能等;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一般是指除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其它文化知识、职业通用的能力、职业必备的人格等。
二、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职业观念不强。是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的素质有所下降。好多学生临近毕业还不知道自己今后要做什么,这题反映出大学生职业观念不强,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还只是重视考试的分数,重视是否挂科,与社会需求脱节。其次,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提高。大学生求职过程存在缺乏诚信的问题,如:夸大学习成绩、伪造各类证书、编造工作经验等。有的缺乏工作的主人翁精神,如实习实训期间不爱护设备、工具,不按照要求进行操作;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亟需提高。最后,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有待加强。据相关调查,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评价并不高,有些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不被社会认可,这是由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缺失造成的。有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用人单位所需求员工心理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如:大学生受“先择业,后就业”的思想影响,在社会上跳槽频繁,有的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工作就要走人,也给人一种缺乏信誉的感觉,种种现象都折射出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素质,成为当今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的绊脚石,影响了大学生早日成才与成功。
三、加强大学生培养的主要措施
1.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学风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首先应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要我学习转为我要学习,如积极开展以理想、成才、艰苦创业、自立自强等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一些高水准的学术报告、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营造积极向上、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2.重视职业习惯养成教育
班级辅导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对学生的穿着、发型都要严格要求;在语言和行为举止方面,由于近年来,职校生源下降,学生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与职业相悖的行为习惯,这就更要求辅导员工作细致、全面、周到有序;如有些学生刚入学时,不带脏字不会说话,坐立行走很随便,为了使学生符合职业要求,可以通过班上建立语言文明积分制度的方法,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评比总结。这样使在这方面有不良习惯的同学处于全班同学的监督之下,一直坚持下去,以养成符合专业要求的良好习惯,谈吐文明,举止礼貌;总之,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把职业素养渗透到每一件事物中去,并且贯穿始终,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职业习惯。
3.要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
职业素质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他总是要通过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所以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贯穿与职业技能培养的始终。例如,我在进行汽车拆装实操考试中,把是否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是否具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工具是否摆放整齐,是否注意工作卫生等都作为考核要求,这样学生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在工作中应注意的职业素质。
4.重视开展第二课程活动,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因此,这种培训方式对培养大学生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提升职业化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应紧紧围绕“拓展和提升职业化能力”的目标,开展多种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营。
5.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素质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更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良好的师德等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分析当前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素质培养的措施,把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破解职业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玉昆.《关于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2]罗杰.《职业技术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关键词】职业素质;师资队伍;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在社会对所需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需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必须对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质是指人们从事相应的工作所具备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从事特项工作的人自身所具备的条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一般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形象四部分。职业品德包括职业个性、职业品质、职业理想,即要培养学生为人处事、情商、诚信品格、集体观念、大局意识等。职业知识即是专业知识,即踏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职业能力即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即培养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职业形象即是文明意识的培养,包括仪表、礼仪、纪律、生活习惯、身体素质等。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从“学校人”向“职业人”顺利过渡。
总体而言,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品德、具备较高职业能力、具有良好职业形象,掌握丰富职业知识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出路,同时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所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是高职院校工作的核心。
2、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发挥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服务意识贯穿在整个育人过程当中。以教学育人团队为载体,以学生为对象,以课程教学、素质拓展、就业指导、行为规范等为内容,通过个体对接集体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局面。同时,要注意发挥学习尖子的孕育与激励功能,建立各项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合乎情理的积极措施,培养骨干学生,形成以点带面。
学校、老师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团结合作、敬业奋斗精神的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实现个人价值融入为社会贡献中。
2.2 提高职业心理素质,建立合理考评机制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培养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建立职业心理素质合理考评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客观、科学、合理的素质评价机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评价。学校要制定严谨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重视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体系,通过举办与专业有关的课程调查及实习等活动,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督导评价等多元化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加强人际沟通和合作,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专业素质的评定也有很多方法,既拓展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结构,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良好的高职毕业生职业形象是要通过学生在校期间慢慢培养的,培养包括个人气质、能力、修养、品性等,核心是要培养人的思想觉悟、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而且职业形象的塑造要靠职业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政治行为、文明习惯、职业意识的养成。这就要发挥教师职业素质引路人的角色,通过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潜移默化,加强对学生职业形象的塑造。
2.4 培养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所变现出来的实践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主体自身的实践锻炼而形成的。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职业创造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在掌握既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以知识引导实践,以创新推动实践。
这时,行业兼职教师的重要性就比较凸显。行业兼职教师是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师。他们是学校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特色产品。通过与学生在认知实习、岗位实训、顶岗实习等专业实践过程中与学生接触,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指导,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成长开展训练,促进学生向职业人转化。
总之,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协调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从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和开展丰富多彩 的课外活动等多方面着手 ,指导学生认识 自我、探索职业、学会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高职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职业素质 培养途径
高职学生教育是各类教学活动中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一部分, 它直接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 高职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准备阶段,在校学习期间,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是高职学校一项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极大程度的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造成部分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但却出现了就业定位不准,工作要求不当,不能面对工作压力,难与社会接轨等现象,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职业心理素质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职业心理素养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职业心理意识严重缺失
职业意识是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高职学校的学生实际上处于职业准备阶段,他们实际上具有学生和职业者的双重身份,《职业》杂志曾做过一份《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量表,结果显示:调查的总人数9776 人中,有51%从没有想过要找的行业是什么样子,对目标行业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回答“不清楚”的人占23. 8%,回答 “还行吧”、“大概能想像”的人占33. 7%。这些问题反映出大学生职业意识不强,我们的学生只是重视考试得分数,几乎没有重视过自身的职业素养,而这与社会需求脱节,职业心理严重缺失。
2、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职业心理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状态及特征,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做好本职工作的自信心、持之以恒的精神,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心态,面对失败与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评价并不高,甚至于形成了一种大学毕业生心理素质不强的整体印象。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用人单位所需求员工心理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在社会上跳槽频繁,有的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工作就要走人,也给人一种缺乏诚信感觉;不考虑能为企业创收,单纯比较自己的收入水平。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大学生不成熟的职业心理素质,这成为当今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的重要问题,影响了学生持续性发展。
3、职业活动中的心理不适应
高职学生都有自己一个相对明确的专业方向,就业渠道相对固定。不同专业学生进入对口企业中,每一类企业员工都会遭遇相似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专业教育中并未具体实施,如建筑、船舶专业学生是否接受过如何面对突发心理创伤性事件,目睹工友的不幸过世。食品、化工专业学生能否坚守岗位,面对每日单调的工作合理进行心理调节。
4、不正确的自我定位
从日常表现症状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负面心理,如自我定位中出现偏差,主观认为自己只考取了高职院校,自卑孤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带着这样的心态进入社会,往往事倍功半,徒劳无功。另外,自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自负自傲、独断独行、自命不凡,难于与人进行很好的交流交往,害人害己。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认识尚未完全定型,容易受外届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正是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的突破口。首先要从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跨入校门,就及时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如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近期目标,可以利用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活动,使他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其次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教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积极组织主题实践活动,在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道德潜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学会自我定位、自我完善,逐步成为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于一体的、完善的职业工作者。
2、强化学生的职业心理意识
学院可多搞一些问卷调查访谈活动,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且多组织学生看一些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认识所选专业的性质、工作的内容及特点及注意的问题等,使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明确的职业动机,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很快进入职业角色,步入正轨,并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强化这种意识,使其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从而形成一种潜意识,并用这种意识指导行为。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自尊自爱的优良品格,使其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学生在未来择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如职业角色意识、积极心态、抗挫折能力、交往能力培养、成功心理的培养等。这些素质在今后工作过程中直接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关。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4、对于高职学生工作以后的隐形隐患教育
不同专业学生毕业进入不同领域,不同领域内的具有相对一致的心理特点,造就了这批群体可能面对相对集中地心理问题。在校园内专业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应对这些学生工作以后可能发生的心理隐患进行提前教育,最大程度上减少日后此类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
学校要着重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个别团体咨询等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鼓励他们自我完善,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坚定成才的信心。把学生打造成独立自强、不畏挫折、善于自我激励、不懈追求的职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胡炅.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培养 [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6
关键词:医学生 职业素质 培养
高等医学院校的使命在于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培养适合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医学生,同时做好社会服务,拓宽发展空间,为社会发展、卫生建设作出贡献。职业素养是大学生成长的根基,需要大学与社会协作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这样才能做到履职尽责,让患者满意。根据我国医疗环境和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通过引导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促进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紧密联系时代特点和社会要求,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使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一、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1.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生这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就是要提高学生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现有的知识和能力。高超的医疗技艺和高尚的医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实践中不断地逐渐培养和锻炼。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医学生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
2.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医学生的必备品质
职业素质决定着医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用人单位在录用新人时最为看重的品质。良好的职业素质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接受医学前沿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医学生通过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使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等方面保持积极的态度,从而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
3.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是适应就业的需要
选择医学既是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也是出于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目的。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找份理想的工作是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期望。如何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方面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职业训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自身实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成功就业,使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转变,成为一名具备优秀职业素质的医生。
二、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
1.设置职业指导课程
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开展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就业指导课程,明确教育目标,突出教育特点,逐步实施教学计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使学生认识医学专业的特点,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学会搜集相关专业的就业信息,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以职业为导向的基础课,学习医学伦理、医护礼仪、医务人员执业法律知识等课程,从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方面培养医学生。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特色课,如就业心理培训、求职技巧等,培养医学生积极向上的择业观。在大学五年级进行综合训练,在学生实习过程中配备就业指导老师,在实习岗位上进行临床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2.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的培养是指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职业意识,提高文化科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适应市场要求,实现成功就业。在新生入学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让其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价值观,明白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身边的环境能给予什么样的支持。通过认知自我,了解自身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客观分析自身的优缺点,结合现实环境,确定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明确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
3.提高医学生的业务能力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公司制”平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43-01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就现有资料来看,不同研究人员对于职业素养的表述因为研究定位和重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内涵共通。
陈再兵 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其中,职业道德包括职业义务、职业责任和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职业意识包括奉献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则体现在主动进取、友好合作等方面。而陆刚兰 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定位作为出发点把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分为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指由专业引出的一系列素养。非专业素养特指除了专业以外的素养,如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文化素养等。裘燕南 则将职业素养看作是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及丰富的职业情感、良好的职业习惯,而且还需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陆刚兰和裘燕南对职业素养的界定是一种泛化的概念,其概括比较全面、详细。
根据以上对职业素养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职业素养包括内在要求和外在要求两个方面,内在要求是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内化素质如职业思维、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外在要求是从事职业工作的表象化素质如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形象、职业作风等。
二.职业院校中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
在刘碧云关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生职业素养的调查中显示企业方对于该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满意率只有不到60%,关键在于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职业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性
高职院校虽然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的工作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政策,缺乏有效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
(1)传统课程比重远大于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比重
(2)职业素养培养工作难以渗透到专业教学中
高职院校中专业课程一般是理论与实践并重,一方面要为学生的理论知识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然而职业素养中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习惯和职业态度等内容在专业教学中的培养缺失严重。例如彭月湘、黄术芳在“湖南省机械制造行业人才需求现状调查”中发现“2003年湖南省机械制造业工作人员需求量很大,而当年该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却不到 52%,原因并非机械制造业不缺人,也不是高职毕业生不懂技术,而是因为高职毕业生不能严格按岗位操作规范做事,缺乏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2.职业素养培养工作与企业文化脱节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通常只传授知识和技能,在企业文化中的现代企业价值观等方面难以引入到教学当中。高职院校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也就是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专门型人才。
三.公司制平台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基于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有效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对于解决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素养缺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逐步的完善并成为了学校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分析,对其总结如下:
1.设计目标
(1)引入现代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基本元素,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以行业企业的文化熏陶和规范管理为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在现代企业价值观引领下,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强化学生团队建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设计原则
(1)以责任教育为引领。
将“责任”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核心,将责任文化培育贯穿于公司制平台的训练始终。
(2)以先进行业企业引领。
以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标杆,按照企业的员工规范、管理制度等各项标准作为模拟公司的标准,发挥指导作用。
(3)学校统一建设与学院专业特色教育相结合。
学校依据行业企业的一般特征,搭建公司制平台的基本框架。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设置日常养成的公司制实施平台,分公司岗位设置按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特定要求具体化设置。
(4)模拟与实体公司相结合。
校内模拟公司和实体校企合作公司同步建设,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特色,让学生在不同平台上体验公司文化、岗位、项目训练等。
3.组织实施
(1)组建公司制平台
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应日常养成的公司制实施平台(如模拟公司制、实体校企合作公司等)。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养成训练。
(2)“公司制”平台的运行
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公司制”平台职业素质养成教学内容由“员工规范”、“员工角色体验”和“主题活动”3大模块组成。
员工规范模块
员工规范模块主要是指在公司制平台中各种针对员工的纪律约束及行为准则。
员工角色体验模块
员工角色体验模块以“1+X”模式进行,即通过校级的共性项目(员工岗位体验)与二级学院的个性项目(结合专业特色的角色体验)有机融合进行角色体验。
(3)“公司制”平台的日常养成训练与校外拓展训练
日常养成是在商务礼仪、团队沟通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与校外的部分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与员工的沟通,逐步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
(4)模拟招投标
卓越集团为提高各分公司的竞争力,对于一些公司活动以招投标的形式举行。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工作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取该模式之长,弥补其短处,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平台”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将会对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提供一个好的模板。
参考文献
[1]陈再兵.智障学生职业素养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2):22-25.
[2] 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