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时间:2023-06-02 09:2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1篇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化,“导学案”作为课改诞生的新成员,已悄然走进课堂,成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主角。小学语文课堂也因它的到来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然而,要真正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导学案的作用,成就高效课堂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精心设计,保证质量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份学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明确目标,把准重难点

要设计好导学案,教师要心中有课标,明确年段、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做到依纲扣本,不偏不倚。

如在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的导学案时,教师应首先明确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再认真研读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本课的特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对照年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本课的特点,可以把教学的重难点初步定为(1)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2)体会蔺相如和廉颇的美好品质;(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样,本课的重难点就基本把握准了,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就建立起来了。

2.巧设学案,落实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并不意味着导学案已完成。要真正落实重难点,教师需要学会变魔术,把抽象的问题变成浅显易懂的问题。如把《将相和》中第一个重点: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变成:(1)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讲了什么?(2)这几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把第二个重点体会蔺相如和廉颇的美好品质变成:(1)课文有几个主要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把第三个重点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变成:《史记》中除了蔺相如和廉颇,还成功地描写了许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请阅读一至两个《史记》中的人物故事和同学一起分享。

这样,把抽象的重难点变成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问题编入到学案中,学生触手可及,不但落实了教学重难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3.分层设计,关注全体

一份好的导学案,应关注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

所以,导学案的设计,要做到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如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时,我为中下生设计了以下三个内容:(1)给生字注音并组词。(2)给带点的多音字注音。(3)课文讲了谁向谁借箭?为中等生设计了以下内容:(1)课文讲了什么?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2)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为优生设计了这样的内容:(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从这一“笑”字你读出了什么?这样分层次设计导学案,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进步的空间,学有所获。

二、前置学习,提高效率

前置学习就是在教学新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的学习。前置学习,到底该让学生学什么呢?其实,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就是学生前置学习的最佳蓝本。在学习新课前,教师提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按要求完成学案。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暴露学生学情,获取新的教学资源的过程。

通过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学习的效率会更高。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对师生而言是个共同进步的过程。

三、以学定教,教学合一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学生在前置学习中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找到教学的起点,还能形成新的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应先了解学生对导学案的掌握情况,再根据学情调整教案。如在检查学生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晏子使楚》的导学案的完成情况时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谎”“敝”和“侮”字写错。(2)对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体会不够深。(3)对晏子这一人物形象掌握较好。(4)对文章的结构掌握较好。根据导学案反应出的这些信息,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案,把“谎”“敝”和“侮”这三个字和体会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作为教学的重点,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一笔带过,甚至不讲。这种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2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备课目标;课堂题题;课堂评价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在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条件下,通过共同遵守教学活动的规律,以较灵活的方式,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有效的教育目标。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教师课堂效率低下,目标不明确,学生参与教学不积极、思想开小差,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处理课堂生成不到位。究其原因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问题设计不准,课堂评价语单一,教学形式老套,让语文课堂成为了死水一潭。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只有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语文课堂才能实现高效。

关注一:单元备课,定准目标。

每逢开学,老师们都忙着备课,通过各种渠道找教案,找课件。看似积极却非常的盲目,大多数课件只有图画没有文字,更没有教老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大多数的教案只是教教材,没有把教材当例子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从文章中找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例子把教什么弄清楚。教材都是以单元为板块编排的,采用单元备课的方式整体把握。先从读教材开始,读单元导读,读课文,读课后思考题,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读回顾拓展。读完后再来梳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首先把目标大致分两个板块:基础板块;能力板块。基础板块主要是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规范书写,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等,也就是字、词、背诵。能力板块主要有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主要有整理感知能力,捕捉信息能力,形成解释能力,人物评价能力。内容感知各个年段不一样,低年级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中年级初步把握内容;高年级把握主要内容。根据这些能力要求在课文中找到合适的训练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童年的发现》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通过读课文训练捕捉信息能力。《童年的发现》课后思考题“你觉得费奥德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先概括地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具体的说说理由。”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训练学生人物评价的能力。形成解释能力的训练点在这个单元的《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思考题“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童年的发现》课后思考题“‘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就是典型的形成解释能力。表达能力包含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的要求是把一件事说清楚,说具体;习作是童年趣事,写清楚,突出趣。在本组的课文中都可以相应找到表达。《冬阳・童年・骆驼队》写了四件事分别是:看骆驼咀嚼采用神态来表达童趣;谈骆驼铃声用语言来表达童趣;替骆驼剪毛从人物对话来表现情趣;问骆驼去向从心理表现情趣。《祖父的园子》把景当作人来写。根据教学内容找准训练的点,心中目标明教学效果才会好。这样不仅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理念、符合新教材编写意图,而且省时高效。

关注二:巧设问题,突破难点。

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基础知识薄弱、生活阅历有限,认知水平低下,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往往难以一步到位深人理解,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人,由已知来学习新知。因此好的提问能揭示儿童已有的认知水平跟阅读文本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起学生思考探究,以求得问题的解决。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设计问题时不要盲目追求问题的难度,而是要设计渐进性问题,梯度上升,环环相扣、步步深人的探究,进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较为复杂的内容。例如对于文章内容的感知,学生并不能通过阅读来深刻理解,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为学生设置台阶,将复杂的问题设计成具体化、梯度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有效的探究,达到对文章主题的深人分析与深刻理解。在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时常常会这样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他说的你同意吗?说说你的观点。这样的问过于笼统,可以根据各年段不同的感知要求,低年级可填空式提问,把问话组成填空题,然后依次发问。中年级可以采用适当的提示语,语气要缓慢,意在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空间,便于学生整理文本的内容,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高年级针对不同的课文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事物的几个方面,游览的顺序,把每段大概的意思连起来等方法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对于一些容易混淆、产生歧义的地方,设计选择式提问,让学生从数个选择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并能够陈述选择的理由,以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某些相近而意思又有细微差别的概念、词语或篇章,设计两项比较式的提问,有助于让学生确定事物间的同异关系。提问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已知的部分,再由已知的部分去探求未知的部分。已知部分起铺垫作用,成为通向未知部分的桥梁。一个问题一个台阶。第一个提问为第二个提问作铺垫,第二个提问又是第一个提问的发展和延伸,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高效课堂。

关注三:课堂评价,点燃兴趣。

课堂评价语是高效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评价语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做出瞬间的、即时的、即兴的、即地的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积极导向、反思总结、记录成长功能的语言形式。课堂评价语言包括口头语和体态语,以口头评价语言为主。纵观各大名师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名师的的课堂评价语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课堂评价语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首先课堂评价语应具有激励作用,能及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人人都想获得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鼓励,老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能让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从而由自信走向成功。如问题提出后,鼓励孩子发言:“xx同学,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我相信你能行!”“谁能用你的聪明才智帮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孩子”。让学生愉快地思考。愉快的心情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相反,批评与呵斥会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不愿与老师沟通交流。还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激励就是表扬,其实未必。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充耳不闻,不能产生激励的作用。巧妙把握评价的度。赞赏也应该有度,超值的嘉奖只能让学生懒惰,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的评价语是带有激励性的表扬,表扬中也有批评。其次课堂评价语要有一定的导向性。导向性评价语,即通过评价语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老师的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回答哪里是正确的,哪儿还需改进,怎样改进。点燃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例如,古诗词理解,学生结合注释说诗句意思,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结合注释理解诗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你很会学习!首先要对学生行为予以肯定,然后再适当指导同时根据画面想象画面,把诗句中少的词语予以适当的补充,变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更好了。”对于课文中词语的理解,你也可以告诉孩子:“查工具书是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果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样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噢!”如果学生回答不是很理想,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刚才的回答语言很完整,老师从你的回答中听到了自信和勇气”。根据学生的回答,捕捉到学生中的各种信息,既准确客观、具体清楚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又十分得体、明确清楚地提出了教师的期待和改进的目标。这样的评价既是一种鼓励,同时也是种学法指导。因此,导向性评价语在课堂评价语中尤为重要。轻松的氛围会让学生忘记压力,发挥最大潜能。运用幽默、风趣的评价语是调节师生情绪,打破课堂枯燥局面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更容易实现对课堂效果的有效性控制,更容易缓解师生间紧张气氛,更能使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点。机智幽默的课堂评价语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评价语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是对学生独立个体和健全人格的关注,是对学生身心的关爱。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的人文关怀也就更加重要,找到合适的支点,认真把握好这一门高超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活力。

心中目标明,教学效果好;巧妙发问,问而有法;巧用评价语,激发兴趣。高效课堂关注备课、提问、评价语,真正让学生学会,回归语文课堂“本真”。

【参考文献】

[1]柳向阳.巧妙发问问而有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摭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