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0: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年的民间风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祭灶节是小年。因为祭灶节,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的传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俗称为“送神”,琉球语称为“御愿解”。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来源:文章屋网 )
1、腊月二十三习俗:祭灶王、扫尘土、剪窗花、贴春联、洗浴、婚假。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2、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3、“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
(来源:文章屋网 )
社会实践报告农历过年
一、前言:了解春节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春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二、内容: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小年——腊月二十三
我们北方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小年也叫祭灶节。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接玉皇——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过年之前,腊月是最忙的,有严格的日程。 最早的准备是“腊八蒜”。喝腊八粥那一天,要开始泡腊八蒜。北方人吃饺子要蘸醋,就蒜瓣。而泡腊八蒜可以一举两得,得到有蒜味的醋和有醋味的蒜,都是佐食饺子的好配料。腊八蒜泡到过年时,蒜瓣的颜色会由白色变成翡翠色,极其可爱,真是色、香、味俱佳。腊八蒜似乎从来没有卖的,总是自制。父亲在喝腊八粥的时候,总是惦记着泡腊八蒜,此刻掀开了过年的序幕。
翡翠色的腊八蒜便是一种标志,小小的标志,那是生活的乐趣。
腊月二十三是“糖瓜祭灶”的日子,又称过小年,宛如过年的预演。这一天对父亲来说是有双重意义的,腊月廿三是他的生日,特别好记,看见卖糖瓜的,便想起他的生日。他总要买好些糖瓜分给孩子,甚至分给大人。有一年他上天桥去看戏,还走上后台去看望演员,由兜儿里掏出一个纸包,递给大家,一人分一个糖瓜,说:“灶王爷上天的时候正是我落生的时候,吃吧,今天是我的生日。”演员们瞧瞧手里的糖瓜,再瞧瞧这位小老头,觉得非常可乐。
过完“小年”,父亲便全家总动员进行大扫除。按北京的风俗,这是一年一度的“扫棚”,总要严格按日程如期举行。此种年根底下进行的大扫除,按父亲的要求,往往是相当彻底的,远远超过“扫棚”的范围。书架子上的书要一本一本地取下来,一本一本地传到室外,大家排成一行,一手递一手,按顺序取下码好,以便再按顺序复归原位。书取空之后,用湿手巾擦除书架上的灰尘,包括书架顶灰。这种严格而又愉快的扫除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每进行一次,都会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把它当成一种传统,这也是过年的一部分内容。
蒸馒头也有固定的日子。年前打扫完,就该蒸馒头和做年菜了。北京人讲究大年初一到初五家里不动刀、不动剪,以免“破”了什么,不圆满。要维持这种民间禁忌,就得在年前做出一批馒头和菜来,到吃的时候,温一温就能开饭。父亲很欣赏这个风俗,不过,他是从“解放妇女”的角度出发的,为的是让忙了一年的妇女们到过年的时候也歇一歇,玩一玩,包括家中的老保姆。跟随母亲多年的陈妈是山东人,她的山东馒头历来做得又大又发。父亲曾和她开玩笑,说她蒸的包子,吃一口咬不着馅,再吃一口就“过去了”,形容她发的面极“暄”,比重小而体积大。所以,大白馒头成了我家的特产,永远货源充足。年菜里的“保留节目”是“芥末墩儿”、“豆儿酱”、“小酥鱼”和“二冬”(冬笋和冬菇),其中最地道、最好吃和最闻名的要数“芥末墩儿”,因此,每年都要做两大盆。父亲总是让母亲亲自操作,认为她是久经考验的,做出的“芥末墩儿”又脆又酸又甜还又凉,清爽可口,味道特别好。
父亲平时很忙,就是到了晚年,也每天伏案写作。他没有星期天,没有休息日,除了偶尔打打牌,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也很少。可是,他知道,过年首先是孩子们的节日,便想办法和孩子们一起玩玩。过年吃饭的时候,他喝一点黄酒,和我们来“杠子、鸡、虫”或“石头、剪子、布”,谁输了谁喝酒。
酒足饭饱,父亲把我们聚在一起,然后由他的书房兼卧室抱出一沓红纸条,上面是他“创作”的谜语,让我们把它们挂在铁丝上,谁猜中了都有奖励。他的谜语有两大特点:一是谜面都挺可乐,充满了“老舍式”的幽默。二是都特容易猜,一点儿也不难。像:“杨八郎”――“多哥”:“盼冬天”――“希腊”;“丰收”――“喀麦隆”:“今天”――“日本”。他的奖品也特别,大多是自造的。譬如自己写的一幅字、一首诗,或者,干脆三颗大蜜枣。
父亲有一句“格言”: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这也是祖母留下来的“家训”。他小的时候。常常羡慕别人家过年请了两座小塔一般的蜜供,或者向祖母报告,谁家又杀了一口大肥猪。祖母总是摸着他的头对他说:“过年的时候,咱们自己包饺子吃,虽然咱们的饺子肉少,菜多,可是,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啊!”
到他自己有了家,甚至到了他的晚年,他都奉行这一信条: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他的“腊八蒜”,他的大扫除,他的“芥末墩儿”,他的谜语,也都是一种“自己包的饺子”。
(选自《北方经济时报》)
解 读:
无论是《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还是《四世同堂》,翻开老舍先生的作品,我们就仿佛穿行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走进了老北京的四合院。看了舒乙先生这篇回忆文章,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切。
乐茜 哇,好多人,好热闹啊!
乐茜妈 嗯,过春节大家都喜欢凑热闹。
快比爸 元宵灯会是春节的一个盛大的活动哦。
乐茜妈 春节是我国汉族的农历新年,也称“过年”。
乐茜 春节的活动有不少啊!
快比爸 对呀。我们来看看过年都有哪些活动吧。
乐茜妈 中国民间的过年,实际从腊月的初八就开始了。从这天到岁末都是大年的前奏,俗称“小年”。
快比 原来“小年”这么长啊。
快比爸 小年都是为过年做各方面的准备,比如:贴春联、贴窗花、办年货等。
乐茜 嘿,贴了春联、窗花和年画才有过年的气氛呢。
乐茜妈 春节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年货,为过年采购美食和生活用品等。
乐茜 办年货时大家都出动,好热闹呢。
快比爸 除夕夜,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吃年夜饭是每个家庭最重视的内容,是合家欢聚庆团圆的象征。
快比 哈哈,年夜饭最丰盛了。
乐茜妈 过年还会做很多富有特色的小吃,这些小吃还有很好的寓意。比如:包饺子,饺子又名“交子”,是新旧交替之意;做汤圆,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蒸年糕,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乐茜 嗯,这些东西都很好吃哦!
第24页
快比 过年之前的活动就有这么多了,到了过年的时候就更加热闹了。
快比爸 对啊,大年初一一到,人们便开始涌入迎春的狂欢热潮中去。从正月初一开始,晚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到亲朋好友家登门拜年。
乐茜 拜年长辈还会派红包给我们呢。
乐茜妈 全国各地的迎春活动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快比 好啊!
快比爸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耍龙灯和舞狮一起为新春增添欢乐的气氛。
乐茜 哇,舞龙舞狮真好看啊!
乐茜妈 新春庙会是很具特色的新春传统风俗哦。庙会上有跑旱船、踩高跷等表演,还有地方小吃。
乐茜 庙会好热闹啊。
快比爸 还有正月十五的闹元宵,到处张灯结彩,元宵花灯节等活动都很受大家的欢迎。
快比 过年有好多节目,真开心!
快比爸 很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也有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新年呢。
乐茜妈 对呀。比如,藏族的新年是按藏历推算出来的。新年里穿着节日服装的藏族人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他们还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或到亲友家去做客。
快比 过年都是热热闹闹的。
快比爸 苗族的“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每到阴历十月,五谷入仓的苗家山寨一片欢腾,芦笙声、铜鼓声、酒歌声,此起彼伏。苗族的新年就在这声震山谷的欢乐声中开始了。
乐茜 苗族的服装头饰真漂亮啊。
乐茜妈 傣族的新年也是泼水节,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四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
快比 哈哈,泼水节就是新年呀,真好玩!
快比爸 还有,彝族新年是彝族民间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的时机,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举行。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尽情地唱歌跳舞,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一样,春节是钟祥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在钟祥一般称过年、过大年,而把过元宵节称为过小年。
按照钟祥的老规矩,过年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但寒冷的天气并不能阻挡钟祥人过年的热情,到了腊八,过年的气氛就一天赛过一天。在腊八的前一天妈妈就上街买好了干果与各种豆,到了第二天就有模有样的做起了腊八粥,虽然没有别人做的专业,但细闻,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腊八后,便逐渐进入了准备年货的高峰,钟祥人称办年货。那个时候,人们碰面时,一般都会相互问候一句“年货办达怎么样达?”年货包含的种类很多。吃的方面当然是最重要的。首先是菜肴,像钟祥大部分地区人们春节必备的几道菜,如蟠龙菜、鱼、蒸肉、香肠、鸡、圆子等,一般都是少不了的;然后就是瓜果点心,什么脐橙、苹果、芦柑、瓜子、饼干、糖果之类自然就不用说了,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几样钟祥传统的特色点心:交切、酥糖、花生糖、银片糕、金麻果、糖片子等。
眼看春节一天天地临近,到了腊月二十五、二十六,是炒花生、炒蚕豆、炒米子的时候。事前需要准备干燥的河沙,炒的时候,根据锅和要炒的量的大小放适量的干沙于锅里,与花生等一起炒。炒的顺序是先炒蚕豆,再炒米子,最后用余火炒花生。这种土方法炒出来的炒货,香脆可口,味道绝非烤箱等方式做出来的可比。需要注意的是,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忌炒花生、蚕豆等,民间有“七不炒、八不闹、九的炒了惹强盗”的说法。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钟祥有“初一拜父母,初二走丈母”之说,至于我倒无所谓,反正跟着妈妈走就对了,拜年我最有经验了,见人就喊“恭喜发财”总之“拜年拜年,磕膝上前。粑粑饼子都不要,只要人民票!”
元宵节,钟祥叫小年,在我的记忆中,这一天要吃汤圆的。
怎么样,这就是钟祥的春节,热闹吧!
专管人间灶事的神仙――灶王爷
在我们的民俗生活中,灶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日常饮食都与灶密切相关,那么如此重要的物品必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传统社会中,灶王爷是民间信奉最广泛的神祗之一,人们相信有一位专管人间灶事的神仙在管理家家户户的灶事。为了表示对灶王爷的尊崇,人们要在小年的这一天来祭祀这位“神”。
灶王爷也被称为“灶神”、“灶君”、“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王菩萨”等,在很早以前的历史文献里就有关于灶王爷的多种记载,其中一种说法认为灶王爷本身就是一位神祗。《礼记・礼器》中孔颖达的注疏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此处认为火神祝融是灶王爷。另外,在《礼记・礼器》还记载“奥者,老妇之祭也”。郑玄注说“老妇,先炊者也”。孔颖达疏日“爨者,老妇之祭也。・…一此祭先炊,非祭火神”。这里指出灶王爷并不是火神,而是一位精于烹饪的女神先炊。另外,还有文献记载认为灶王爷是由普通人死后变化而成的。在唐代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记载灶王爷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状如美女。其妻小字卿忌,生有六女,都取名察洽。传说张单家境富裕,但薄情寡性,是一个负情浪子。他曾娶了贤淑女子丁香为妻,后来又抛弃了丁香,续娶美貌女子李氏为妻。李氏虽然貌美,但是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后又不幸遭遇火灾,致使双目失明,最后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门前,主人给了他一碗热汤饭。张单听出是前妻丁香的声音,羞愧难当,一下撞死在灶前,后来被姜太公封为“灶王”。就如民间流传的俗语所说:“灶王爷本姓张,摇摇摆摆下了乡。白天吃的油盐饭,晚上喝的烂面汤。”
灶王爷和民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传统社会里,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会供奉灶王爷。民间供奉灶王爷的形式有多种,根据供奉时间长短,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年供奉的“金灶”,此又分为双座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单座的灶王爷。其中,双座的灶王爷和灶王奶奶非常类似于民俗生活中的老夫妻,他们一起端坐在正中,也共同掌管着灶事。“金灶”的做工、质地通常较好,有时还被供奉在制作精美的灶王龛里,终年摆放在灶台上方,接受香火。第二类是专为祭灶而临时到香烛铺购置的“纸灶”,“纸灶”也有双座和单座的区分。这类“纸灶”在祭灶之后即被焚化。
民间的祭灶仪式
祭灶,又称为“送灶”、“辞灶”等,是年终的“岁祭”。按照古代祭祀礼制规定,天子七祀,祀司命、中雷、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诸侯五祀,祀司命、中雷、国门、国行、公厉;大夫三祀,族厉、门、行;适士二祀,门、行;庶人一祀,户或灶。其中,灶是传统的祭祀对象之一。《礼记・月令》云:“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唐代罗隐的送灶诗云:“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可见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尤其在传统社会,无论是皇家官府还是普通人家,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灶仪式。例如清代宫廷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要备黄羊于大灶前祭灶神。祭灶前设供案,安神牌,备香烛,且皇帝和皇后都要亲诣坛前拈香礼拜,直到送神望燎。这天晚上,所有的亲王、郡王、贝勒等朝廷大员也要在家祭灶。
由于民俗风情不同,各地祭灶的时间也略有差异,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为多,也有一些地方是腊月二十五日。一些地方也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意思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普通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北京岁华记》记载老北京二十三日“祀灶”,广东番禺也是二十三日“小除”;广西新宁二十四日,夜备香烛送灶神,俗谓之“小年”;福建龙泉腊月二十五日薄暮“祀灶”。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之后一直留在家中,以监察这家人在一年中的所作所为。到了祭灶这一天,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切。玉皇大帝则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新一年的运数告诉灶王爷。因此,对于百姓家庭来说,灶王爷不仅掌管日常饮食,还掌握着家家户户的祸福祥异,因此祭灶仪式丝毫不能马虎。
祭灶仪式,无论贫富人家都会举行,但供品种类不限,可量力置备。比较富裕的人家会用糖瓜、糖饼、糕点等,甚至会用黄羊作为供品,有时还给灶王爷骑的宝马也供上些上等草料;《日下旧闻考》记载旧时北京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槽草秣灶君马。有时人们为了表示对灶王爷的敬重,还给灶王爷糊了八抬大轿、金案宝马送他上天。在祭灶的供品中,黄羊是传统的大祭祭品。鲁迅在《庚子送灶即事》诗中提到:“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其中的黄羊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便杀黄羊来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以求好运的风俗就流传了下来。相反,如果家境贫寒,无力置办贵重供品,至少也要放一个烛台、一个香炉和一碗凉水,并用秫荠杆儿扎成马的形状来送灶。就如俗语所说:“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柱香,今年小子混得穷,明年再吃关东糖。”无论祭品丰俭,人们在祭灶仪式中都以诚敬之心恭送灶王爷上天,目的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种祭灶仪式实际上表达着人们对于新的―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
祭灶仪式多在黄昏时分举行。在有些地方,祭灶由男性主持,女性不参加祭灶仪式,俗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日下旧闻考》记载京师祀灶仍沿旧俗,禁妇女主祭h到了祭灶时间,一家人先将灶台附近打扫干净,然后在灶王爷神像两侧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然后在灶前摆上桌子,供上黄羊、糖瓜、糖饼等准备好的祭品。祭灶用糖,目的是让灶王爷甜甜嘴。有的地方还要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嘴巴甜甜,好话多说,坏话别说。”唐末《辇下岁时记》中记载唐朝时人们就“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其目的也是使灶王
爷多说好话。鲁迅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也记载了他家乡祭灶时使用“胶牙饧”,“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一切准备好之后,主人跪地向灶王爷敬香,待香快要燃尽时,再将纸马和草料全部焚化。如果是“纸灶”,则要与纸马、草料一同焚化,俗称“升了”。在焚化的过程中,主人要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对于祭灶仪式的时间、祭品、过程、目的,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祭灶词》中用诗的语言进行了生动而全面的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除了家人参加祭灶仪式以外,在一些地区,祭灶仪式的参与人数更多,场面也更加热闹。当暮色时分,人们准备送灶时,街头乞丐们便乔装打扮,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唱送灶王歌,跳送灶王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来换取食物。
老北京人的祭灶习俗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这是老北京家喻户晓的一首童谣。老北京人认为“报信的腊八粥”,腊八粥喝了,新年马上就要开始了。等到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一过,人们就正式忙起年来。“老婆老婆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在过年的节序安排中,小年是一个重要的序曲。昔日北京,每逢到了阴历腊月上旬,大街小巷的杂货铺、南纸店、百货摊、油盐店都要代卖“灶王爷”。老北京的“灶王爷”多是来自华北“版画之乡”天津杨柳青的木版水印神像,这种神像上的“灶王爷”神态和蔼,盛装端坐,给人们以慈善、庄重的感觉。
街头买了灶王爷神像后,要等到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再将神像贴在灶台边,举行祭灶仪式。北京俗曲《门神灶》中唱道:“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土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赞祝那灶王爷降了吉祥。”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春节习俗详解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扫尘后及时更衣。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且这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六的俗称;汉族春节习俗之一。这一天要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腊月二十七—杀年鸡
腊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的俗称。是汉族春节传统习俗,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汉族民俗文化。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熬一宿
腊月三十又称除夕,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这一天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
在年三十晚上,中国人一般都会整晚通宵守岁。俗语叫做“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六月六,吃炒面,吃了炒面赶瓦店;六月六,吃炒面,大人小孩不拉肚。”“六”这个数字在中国人眼中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农历六月六从日期上看似乎天然就带有节日的色彩,但真正能说出一二的人却少之又少,一个南方朋友更是打趣我这个北方人,“你们北方过节不是都吃水饺的吗?”在燥热的7月里,阜阳人和封丘人的饭桌上更多的是一碗甜甜的炒面。
封丘县是河南省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隔黄河与开封相望,六月六吃炒面的饮食风俗据说就源自此地。相传在封丘县黄河边的一个村庄里有一对青梅竹马,男的叫水生,女的叫惠姑。有一年黄河发了大水,汛情紧急,为防止村民受灾,县太爷连夜组织全县的青壮年加固堤坝,修缮防护设施。可是当时正值盛夏时节,天气炎热,环境潮湿,大伙从自己家里带去的馒头馍馍到下午就馊了。加上蚊虫肆虐,许多人都病倒了,一个个上吐下泻,发烧腹痛。为了给病重的水生补身体,惠姑凭着祖传的一点儿医道,就近找了几味草药,焙干、碾碎后和着盐撒到面里一起炒熟,然后用清水把炒面调成糊状,喂给水生吃。水生吃后呕吐、腹泻居然奇迹般地停止了,而且乡亲们发现这种炒面不仅能防止腹泻,还不容易变质且食用方便,就把炒面的做法保留下来。这样的传说找不到太多的史料佐证,但六月六吃炒面的习俗却暗含着庄稼人对粮食的珍惜和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其实,六月六也是农事的芒种时节,大麦、小麦等芒种作物忙抢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忙播种。小时候每次暑假回乡,拖上布袋就追着小伙伴们往田地里跑,为的是抢到更多割剩的麦穗,有时候甚至从一个村子捡到另一个村子。把满满一袋麦穗拖回家,晒干后拿到村里的小作坊磨成面粉,或者偶尔也会遇到收麦子的小贩,把麦穗换成应季水果。久居都市回忆起那时的时光,大人朝麦地里喊着自家小孩回家吃饭的声音依然回响在耳畔,空气里满是炊烟和饭的香味。奶奶早早的把捡来的柴火填进灶膛,巨大的灶锅里是慢慢炒成金黄色的小麦面,添上白糖用水冲开,喝起来真的好甜好甜。
安徽的阜阳炒面如今已是当地名吃,要做出地道的炒面关键在于掌握好火候,火候太大面粉容易炒焦,火候小了又会发白夹生。为了把面炒的均匀,有经验的师傅会在面里放几个干净的圆石头,这样拿铁铲翻动面粉时就像在炒板栗,待到面炒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炒面加水可以根据口味喜好和得稍干或稍稀,也可以水和面比例均匀,攫上一筷子和成粥一样的炒面放在嘴里,又甜又香又软,回味无穷。古时阜阳人借炒面祈求丰收和平安,如今加入核桃、牛奶、奶油、黑芝麻、花生、瓜子仁等各式辅料的炒面,已是一道美味的夏日加餐了。
南方人喜吃稻米,夏日里却有一道同样以面粉为主料、与炒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美食――茯苓糕。身为地道的浙江人,周作人曾在一首白话小诗《夏日食物》中写道:“早市离家二里遥,携栏赶上大云桥。今朝不吃麻花粥,荷叶包来茯苓糕。”无独有偶,眉山人坡更视茯苓饼为养生之物,“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茯苓糕的通常做法是把茯苓打成的粉和面粉均匀混合,经发酵后由武火大气蒸制而成,面粉也可由粳米、稻米来替换。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正是因为这一味多孔菌科植物是入药良品,与多味药物搭配使用,对寒、温、风、湿诸疾都有疗效,制成的茯苓糕不仅松软、清口,还能起到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补气降压的功用。如今人们生活日渐富足,茯苓糕也有了枣泥、莲子、山药、桂花、芡实等多种口味。
芒种时节,正当北方庄稼人在夏收、夏种、夏播的“三夏”间奔忙时,南方长江流域则渐渐由黄梅雨季转为伏旱天气,久潮之下衣物都容易发霉生虫,因此南方承袭着“六月六,晒红绿”的民间风俗,这一天在江西西北边陲的铜鼓县西向村村民看来更为重要。“六月六,请姑姑”,出嫁的女儿要按习俗回到娘家与家人团聚,各家在屋前屋后挂满五颜六色的衣物和床被,驱除疾病灾祸的傩戏和一系列祭祀活动也都热闹开演,村民燃放鞭炮迎接傩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其实,农历六月六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在习俗、饮食、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布依族以六月六为小年,苗族以六月六为“苗歌节”,壮族以六月六为“六郎节”,哈尼族以六月六为“苦渣渣”节。山东临沂以吃面条意表“六六大顺”;菏泽、徐州以入伏之日计为伏羊节,吃伏羊喝羊肉汤;济宁泗水以六月六为“麦王寿”,用新麦面蒸馒头向麦王献礼;胶东地区则流传“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各地的风俗讲究不一而足。
六月六说是节,其实也不算是节,因为这个节不同于春节等其他传统节日,没有统一的名字,在多数人的日历中几乎只是一个一晃而过的平凡日子,就像很多平凡的老百姓一样生老病死,难得有人记得。但这六月六,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论是炒炒面还是舞傩戏,从过去到现在,都暗含着劳动人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月六,一年过半,怀感恩之心耕作,期待下半年的丰收。
重要的习俗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2、传统座次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3、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4、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
5、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6、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xx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7、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禁忌1、灯长开不关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2、忌吃药
正在服药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3、吃饺子不能说话
到晚上11点左右,开始下饺子。第一锅饺子出锅之后,却不能吃。饺子一出锅,还是和小年夜一样,先得摆供台。与此同时,由长房长孙挑鞭,次子点火,在自家的大门外燃放爆竹。一挂鞭放完,全家进门,按照大小依次给长辈磕头,然后开始吃饺子。吃饺子的时候不许说话,不许矗筷子,即使自己已经吃完了也不能随便站起来离开。
4、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5、忌倒污水、倒垃圾
据说,随意乱倒污水、垃圾,乱丢杂物,随地便溺的话,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的话,就会降祸到人。
6、进餐忌讳有人来串门
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7、不能动“鱼”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8、忌过早睡觉
守岁,其实就是在除夕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
春节又要到了,家家户户纷纷忙碌起来,打扫卫生、购买年货、筹划着如何与亲人团聚,欢度佳节……虽然累,却快乐着!春节,这个全球华人一年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已流传千年。
春节由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我国的夏朝和汉朝直至前都称为元旦,它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日”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做“春节”,因为“春节”一股在“立春”前后。
清朝皇帝的春节
时至清朝,春节的习俗依旧延续并展现出特色。据专业人士介绍,对皇帝而言,春节更主要的,还是进行一些外事交流。当然,皇帝过年也会贴福字、放鞭炮、吃年夜饭,这些也都是满族习俗,只是通过精心制作,更加礼仪化、典范化了。但在盛大辉煌的场面背后,皇室也有节俭的一面。比如,皇家过年时用的对联采用挂的方式,而非民间人们常用的粘贴。这样不仅用起来干净,而且如果保存得法的话,可以多次使用。像目前摆放在沈阳故宫的一副皇家对联,就是光绪年间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放鞭炮有讲究
清宫过年放爆竹有讲究:自腊月十七开始允许放爆竹。乾隆时期的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载:自腊月廿四以后,皇帝自寝宫出,每过一门,必鸣爆竹一声。当值的军机官员遥闻爆竹声,自远而近,就知道圣驾已经到了乾清宫。
皇帝过年休5天
皇帝一般在腊月二十六日“封笔”、“封玺”(春节期间不办公),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重新“开笔”、“开玺”。而大臣们会早早就备好“表”
(对皇帝歌功颂德的奏章)呈献给皇帝。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小官员们,也在这时向皇帝所在的方向遥拜。这时,皇帝便将早已备好的装有“如意”的荷包,赐给身边的八旗子弟、宫女太监们。而荷包里的“如意”通常有金如意、银如意、玉如意和银钱几种。往往这个时候,身份最为低微的人获得的赏赐最多。
漱芳斋开笔书福,赐福苍生
腊月初一起,皇宫里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如大扫除,制作鞭炮、花灯,准备食物、压岁钱和供品,添置新衣,更换陈设等,可谓事无巨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皇帝要“开笔书福”,这意味着“赐福苍生”。乾隆、嘉庆皇帝每到开笔日,都要到位于西六宫北、重华宫东、紧贴御花园的漱芳斋书写第一个“福”字。漱芳斋平面呈“工”字形,有前后两座厅堂,中间有穿堂相连。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前殿东次室额题“静憩轩”,为乾隆年少时的读书处。后殿名“金昭玉粹”。南房北面接重檐四角攒尖顶亭式戏台一座,与前殿相对,是乾隆即位后修建的单层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清帝书写的第一个“福”字一般要挂在乾清宫的正殿,其余的张贴于后宫等处,有的则赐给王公大臣。
民间过大年要贴门神、贴春联,清代宫廷也不例外,宫里准备的春联、门神和宫训图也是颇具特色。与民间习俗不同的是,清宫中的春联不用红纸,而是按照满俗,清朝内廷及宗室王公等用白纸或白绢,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满族早期有一个风俗叫尚白贱红,就是说崇尚白的颜色不愿意用红的颜色,为什么呢?因为早期满族是狩猎民族,红的颜色对猎人来说是一个不好的颜色,在森林里面或者雪原里面红的颜色是最容易受到野兽攻击的颜色,所以猎人一般不穿红衣服。而白色恰好是雪的颜色因而得到了满族的青睐。
满族的先辈认为白色是吉利的颜色,但随着受汉文化影响的不断深入,满族的平民百姓想法首先转变了,满族平民百姓开始贴红色对联了,而白色对联渐渐成为清代皇宫的专用色。
春联的书法最初用满文,清中叶后改用汉字。宫廷的春联对仗工整,词藻华美,但由于内藏典故太多,现代人一般看不大明白。宫训图是宫廷专用的,其上绘历代有美德的后妃故事一则,专门用于东、西六宫,作为后妃的榜样。
清宫所挂门神更加豪华气派,均先装裱在安有铜饰件的框内,在粗绢或布上绘制,用黄绫沿边。门神分为“将军”、“福禄”、“娃娃”、“判子”(钟馗)四种,不同的场所,要挂不同的门神。
保和殿赐宴外藩,行辞岁礼
除夕,真正的庆典开始了。凌晨寅时左右,皇帝起床到宫殿各处拈香行礼,鞭炮声中邀请各处神佛来宫里过年。午刻,皇帝到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举行赐外藩蒙古王公来朝的筵宴大礼。保和殿有“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方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之意,平面长方形,重檐歇山顶,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舒适。殿内匾额为乾隆御笔“皇建有极”。
根据清代的文献记载,赐宴外藩时皇帝御筵设于宝座前正中,外藩大臣的宴桌围绕左右,殿前丹陛上按品级摆满宴桌。保和殿屋檐下和中和殿北檐下有皇家乐队,殿外东隅等待着舞蹈、杂技、百戏的表演者。皇帝驾到后,依次进行燕礼、奏乐、进茶、进爵、行酒、进馔、乐舞、杂技、百戏、宴毕谢恩等礼节。
宴饮结束后,宫里还要举行皇帝的家宴,帝后及宫眷也要分别诣太后宫行辞岁礼,吃煮饽饽(饺子)等。民间除夕夜吃饺子是在子夜时分,但皇帝那时要祭祖礼佛,所以天子要到凌晨3时后才能吃上饺子。除夕夜是宫中帝后妃嫔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威严的帝王之家显出难得的家庭温情。
进入腊八,年味越来越浓了。小年之前四天(十九至廿二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封印”,各地停止办公,学校放假等,正式开始庆祝新年。“封印”这天,宫里要在后三宫之一的交泰殿里举行隆重的仪式。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经》,寓“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殿平面为方形,四角攒尖鎏金宝顶,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御书“无为”匾,东次间设铜壶滴漏,西次间设有自鸣钟计时。殿里最为重要的陈设当属皇帝行使权力的“二十五宝”,即二十五枚印章。这些御玺各有不同的用途,如“皇帝之宝”用于颁发诏书、录取进士时公布皇榜,“制法之宝”和“命德之宝”用于谕旨臣僚和奖励官吏:“制驭六师之宝”用于军事等。自乾隆十三年(1748年)起,这些御玺便存放在交泰殿里。
“封印”仪式上,交泰殿中的供案要摆设酒果,点燃香烛,请皇帝拈香行礼后,管理御玺的官员捧着宝印出殿,到乾清宫门外进行洗拭,再捧入殿内加以封贮。来年正月,选择吉日开封。开宝印时,礼仪同前。
通常腊月二十三(小年)要在皇帝皇后住的正寝宫室煮祭肉的大灶前祭灶神,祭灶是清代宫中重大祭祀活动之一,祭灶时的供品多达32种。祭灶这天晚上,亲王、郡王、贝勒等大员即使在内廷有值宿任务,也给假回家祭灶,级别较低的大臣代之值宿。
饮食、遗物都不扔
皇帝过年时的饮食,往往比平时更加奢侈。为了遏止皇家饮食方面的巨大的资源浪费,皇帝会采取新年祝福的形式将这些美食赏赐给臣子。由于这种方式深得人心,不仅在过年,就是平时,皇帝也经常使用。
满族人有这样一个风俗,当家中的长辈过世后,他生前所使用过的日常用品会作为一种“念想儿”摆放在后辈家中。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也沿袭着这个传统。每年的春节,皇帝会把先帝的遗物赏赐给功勋卓著的王公大臣。
国宴、家宴互相请
皇帝的年宴分国宴及家宴两种,国宴是宴请大臣以及周边地区的君王,而家宴是作为八旗旗主之一的皇帝,宴请其他7位旗主,同时,皇帝也会接受其他王公大臣及旗主的宴请。
而“庆隆舞”作为最具满族风味的节目,一直以来都是年宴上的保留节目。“庆隆舞”又称“玛虎舞”,是满族早期的民族舞蹈。该舞蹈分两方阵营,一方舞者头戴兽面具,身披兽皮,扮作动物;另一方舞者身着满族服装,扮作狩猎者,后来狩猎者的服饰变成当时八旗的服装。舞蹈的结局,通常是狩猎者成功猎取动物。
养心殿元旦开笔,江山永固
正月初一,亦称正旦、元旦。这一天是新年的开始,皇宫内几乎马不停蹄,皇帝子时或丑时就沐浴更衣到各处拈香行礼。雍正时又增加了到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处开笔的习俗。养心殿取“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之意,位于乾清宫的西侧,平面呈“工”字形。前殿为皇帝召见群臣、处理政务以及读书、学习的地方,后殿是皇帝的寝宫,两侧耳房则为皇后、贵妃等的陪侍之所。前殿明间正中设皇帝宝座,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分隔为数间,其中最有名的是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就是元旦开笔的地方,清末的“垂帘听政”也在这里。
元旦开笔时,在东暖阁明窗处的桌上放“金瓯永固”杯,寓意“江山永固”。杯内盛屠苏酒,在玉烛映照下,皇帝用镌有“万年青管”或“万年枝”字样的毛笔蘸朱墨等,写下新年吉语,祈求国家政和事通。如嘉庆元年(1796年)元旦开笔笺为洒金朱笺,中间一行红字为“嘉庆元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万事如意”,右行黑字稍小为“三阳启泰,万象更新”,左行黑字为“和气致祥,丰年为瑞”。
太和殿百官朝贺,大宴群臣
元旦开笔后,皇帝还要到宫外满洲祭神祭天的庙堂――堂子,以及乾清宫东侧祭祖的奉先殿进行祭拜。
天蒙蒙亮,最为隆重的典礼在太和殿开始了。这里是整个故宫的建筑主体和核心空间,采用最高级别的建筑规格,面阔十一间,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三层汉白玉台基,殿前的广场可容纳上万人。元旦这天,文武百官齐集太和殿广场给皇帝拜年。辰时,钦天监官员宣布时刻已到,午门上鸣钟击鼓,乐队奏响音乐,皇帝登上太和殿宝座,鞭炮声声,赞礼官高喊“排班”。百官按照品级列队下跪。这时由两名大学士跪捧贺表,由宣表官宣读。读毕,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皇帝赐座赐茶,百官又要叩头谢恩。茶毕,鞭炮再响,乐队再奏,皇帝下殿,百官也依次退出大殿,贺岁大典告一段落。
有时候贺岁大典还要伴随着盛大的午宴。太和殿内宝座前设皇帝御桌,周围按照品级环绕百官宴桌,大殿前檐下东西两侧及丹陛上也摆满了官员的宴桌,三台下丹墀左右是三品以下官员的宴桌,数量足足有好几百桌。鞭炮礼乐声中,百官行礼敬酒,然后王宫大臣和司舞者共同跳起独具特色的满族宫廷舞蹈――“庆隆舞”,接着还有各族乐舞和百戏表演。最后,乐队再奏,百官行礼,皇帝还宫,宴会结束。
乾清宫家宴,内廷贺岁
同除夕当天类似,除了接受百官朝贺外,元旦这一天皇宫内廷还要举行家宴,全家团聚庆贺。这项活动主要在后三宫的乾清宫举行。乾清宫位居后三宫之首,平面呈长方形,重檐庑殿顶,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分别摆设铜龟、铜鹤、日晷、嘉量等。
元旦当天,乾清宫檐下和乾清门内都要设皇家乐队。皇帝在贺岁大典结束后,乘舆回到乾清宫,伴随着礼乐声,登上宝座。这时候音乐停止,身着礼服的后宫妻妾依次进宫。音乐响起,皇后带领妃子们行六肃三跪三拜之礼。行完礼后,后妃各自回宫。接着皇子等在殿外丹陛上行三跪九叩礼,与此同时,各宫首领太监也在东西丹墀下随礼。礼毕,皇帝起座回宫。
内廷贺岁常常也伴随着隆重的家宴。皇帝的御筵设在乾清宫的宝座前,皇后及后妃位列左右。宴席按照宫廷礼仪进行,行礼敬酒毕,还有乐舞表演,最后宫殿监奏“宴毕”,皇帝起座,家宴结束。新年期间,皇帝还要跟王公宗室们吃一次乾清宫家宴。如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都是在元旦这天宴请近支亲藩。
如果皇太后健在的话,帝后及宫眷还要向太后行贺岁礼,家宴还要继续……
摘 要:“年”演化为一代代中国人心中不可缺失、不可替代的“年情结”,“年情结”所带来的全民参与、全民营造、全民表达与全民宣泄现象,有着浓厚的文化根源,失去文化底蕴,“年情结”将无所依托。因此,必须发掘年文化的精神价值,将“年情结”、“年意识”内化为较高层次上的文化自觉因素,突显年文化中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文化内涵,张扬传承了几千年的年文化的魅力,引导广大民众。过年,不仅是过生活意义上的年,更要过文化意义上的年。
关键词:“年情结”;年文化;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2
年文化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节是破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精神密码”的“钥匙”。安庆地区年俗、年文化展现了皖西南地区人民传统文化的各个侧面,包括物质文化层面的经济状况、生产生活;制度文化层面的组织制度、社会规范;精神文化层面的民族性格、精神信仰、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现辖桐城市、怀宁、枞阳、潜山、岳西、太湖、望江、宿松7县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总面积1.5 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6 1 0万人。这个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很多传统的年俗、年文化的特征,这些年俗、年文化反应出许多时代性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文化特色,以下对该地区的年俗和年文化做一概括性的介绍,并对附着在这些年俗上的文化做一粗浅的分析。
一、安庆地区的年俗文化概况
“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风俗性节日。从每年的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年味就越来越浓,至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小年,到除夕守岁,正月初一,直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历时一个多月,由几个节日前后衔接、贯穿,构成了一个喜庆、团圆、和谐的节日群。每年春节,每一个华夏儿女无论是身处彩云之南,还是在北国边疆,都会执着地沉醉于返乡途中,不懈地守护和弘扬着春节。人人融入其中,人人积极参与,主动营造年的气氛。每年春运,流动的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足以使年的气息逼近。
(一)春节前的准备
首先,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君”,民间称“灶王爷”。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回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安庆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祭祀“灶神”,他们担心“灶神”向玉帝进谗言,所以在其去天宫的时候用好酒好肉来举办祭祀活动,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其次,准备充足的年货、春联、年画、各种类型的肉食、面食,大人小孩都理发、沐浴、打扫等等。
(二)静态民俗活动
1、春联:古代称“桃符”。据说,东汉王充《论衡・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鬼魂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认为鬼魂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家每户过年的时候都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驱鬼辟邪,保佑平安。
2、年画: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二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师把钟馗画在门上。
3、福字:最早的“福”字传说始于周朝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字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始于慈禧,每至春节,太后有给臣子赐“福”字之习。
(三)动态民俗活动
1、除夕守岁: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安庆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式的23点到1点。除夕夜子时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饺子,看电视,或是围着火塘烤火,或是打牌休闲,等待新年的到来。
2、放鞭炮:据南朝梁代宗檩《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即当时人在初一起床后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和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用纸筒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安庆地区的家家户户一般都会在除夕晚上十二点后初一早上六点前放鞭炮,俗称“出发财方”,一般越早越好。
3、祭神祭祖:在安庆地区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年三十这天,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丰富的贡品,点上香火,虔诚地感谢神灵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的一年里对自己一家的保护并祈求保佑来年的幸福。有些地区尤其像岳西、潜山等山区百姓还在腊月二十四在家摆上贡品、香火迎接祖宗来家,在正月过后再用香纸鞭炮送祖宗回去。
4、拜年:祭神祭祖后,儿孙们要向长辈们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三叩首,现在大多改为三鞠躬,儿孙们一边行礼,一边祝福老人们身体健康。长辈们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送给儿孙们,俗称给“压岁钱”。正月初一开始,是亲戚之间互相来往拜年,拜年大多以亲疏关系来配礼,大多以肉、糖、糕点等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也大多改以烟酒等来配礼拜年了,这样的拜年要持续好多天。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间的拜年,也极大地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5、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使》中记载:“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时,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子起源于南北朝,即佛教兴起的时代。现在经济条件更好了,过年舞狮子、唱黄梅戏等送文化下乡的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了。
6、唱黄梅戏: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其发源地,一说为安徽怀宁黄梅山,另一说为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春节期间,也正是农闲时节,各个有条件的乡镇自主搭台唱戏,也成为安庆地区欢庆新年的一大亮点。
(四)饮食民俗
年糕与猪肉是安庆地区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过年家家户户都蒸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好。
2、杀猪:安庆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风俗,过年要宰羊杀猪,遍请亲朋吃杀猪饭,一般杀了的猪,自己留下一部分,可以做菜肴,可以做祭物,可以做礼刀。礼刀就是约二斤半猪肉,一般挑猪身上最好的那部分肉,含排骨、肥肉、瘦肉等,切成长长一条,像大头刀一样。在农村里,特别是有儿子要准备结婚或是开了新亲的,都要准备几十份这样的礼刀。
3、炒年货:安庆地区,过了廿四之后,农民们有时间来准备过年的食物,他们将一年以来从地里收获的五谷杂粮全都拿出来做成丰盛的年货,比如炒花生,炒红薯角,炒米糖,炒瓜子等。
此外,在这时候,还会将饲养了一年的鸡、鸭、鹅,都该杀的杀了,做成过年的祭物或者招待亲友的佳肴,让他们品尝一年以来的收获与美味。这时候,大伙儿要将池塘里的鱼捞起来,每家每户分上个几十斤,寓意“年年有余”。
二、安庆地区年文化内涵
(一)年文化所蕴涵的家观念、团圆观念、和谐观念
在安庆地区,其下辖的七个县都以山区为主,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农耕社会结构,长期以来形成了安土重迁、追求和谐稳定的区域文化心理,这塑造了他们热爱生活、期待安定、向往幸福圆满的文化价值取向。而“过年”这个节日,就集中展现了这种文化心理、价值取向。通过“年”作为载体,它使飘泊的人找到精神归宿和感情依托。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价值观念中,认为“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即爱家才能爱国。在现代生活中,家和万事兴的观念,也是倡导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家庭的团聚,生活的和谐,精神的愉悦,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具体表现。因此,将家观念、团圆观念、和谐观念予以强化,借助现代化的各类媒体,使之深入民众心中,倡导民众将浓厚的亲情、乡情、爱家、爱国之情借节日为契机表达出来,热爱生活并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从中体会人性之真、善、美,感觉自身在社会上并不孤独,“家”,永远有一盏灯温暖地照耀在心底。
(二)年文化所蕴涵的积极生活态度及乐观向上精神
一个人心中总是有美好愿望、有希冀、有向往、有理想、有渴望的民族,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民族,这样的民族因为心中有美丽的梦想,有对理想的坚守,因而,在灾难面前不会低头,在困难面前也不会停下脚步。中华民族这种执着、自信而坚强的民族性格在年文化中得以尽情释放,人们渴望幸福美满,渴望驱邪降福,期待美好未来,这种生活理想以及美好心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这种生活理想的执着与守护,恰恰是年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价值因素。除夕之夜,临近子时,站在旧年的终点上,
将要开启崭新的一年,对过去一年做一个总结,不管是喜悦还是苦恼,是获得还是失去,是得意还是失意,都成为过去。新的一年有太多的心愿,太多的期待,太多的梦想,把这些心愿和梦想借“年”这个载体尽情传达、尽情挥洒出来吧!在过年的氛围下,吉祥话语随处可闻:如健康长寿、出入平安、恭喜发财、连年有余、事业鹏程等等,既有对他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的企望,将生活理想以现实方式表达出来,使生活更乐观、更自信、更有情趣。“用生活追求愿望,用愿望点燃生活。在新春伊始企望未来之时,这种生活观被年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4]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年俗融合了民族心理、民族信仰、民族文化的原始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鲜活的现实体现。年文化所蕴涵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及乐观向上的精神,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成为民族性格中深深的印痕,成为民族感情中最珍贵、最深厚的原始积淀。
(三)年文化所蕴涵的祭祖感恩意识
自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以来,“年”就有了记载。年俗与中华民族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农耕生活有关,可以说,“年”是人们组织农业生产、安排一年生计的时间依据。[5]在新旧年交替之际,答谢大自然一年的赐予,感谢祖先的庇佑,祭祀感恩成为年俗中的又一重要内容。祭祀天地之神既是对大自然的尊崇,也含有盼望天地神灵能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随着人们认识水平、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的提高与改变,祭天地神灵,包括祭灶神,已逐渐在节日生活中被淡化,甚至消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祭祖感恩情怀,是美好人性的真切表达,在一代代中国人心中得以肯定、褒扬和称颂,其作用是积极的。“感恩”之意在于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本,特别是在过年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其意义更重要。而祭祖敬祖是对先人功德的感激,是对先人品德风范的缅怀与尊敬,也是实现先人遗志的告慰方式。[6]这种祭祖感恩心理来源于中华民族强烈的寻根意识与归属意识,这也是“家观念”的再深化。因此强调感恩意识,就是要将人性中最珍贵的品格挖掘出来,以体现父慈子孝、敬老尊长、知恩感恩、和睦互敬等伦理思想和道德风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年情结”绵延几千年,代代相传且历久弥新,其勃勃生命力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失去了文化内涵,年意年味就无从谈起。而年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个民族长期约定俗成的民族情感的表达,是长期以来民族心理的积淀。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年”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的内涵,强化并张扬它的精神价值,对于保持民族特色、继承民族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现民族文化魅力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振亚,张振兴.中国古代文化概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1).
[2]纪宝成.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在哪里[N].北京日报,200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