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节能减排的途径

节能减排的途径

时间:2023-06-02 09:20: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节能减排的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节能减排的途径

第1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途径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源消耗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缓解能源危机,我国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使得各领域的企业和工厂都开始重视能源消耗问题。作为高耗能产业的污水处理,为求发展必须加快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以降低污水处理运营成本。

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使得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环境问题。而城市水环境更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部分。因而,在“十二五”期间,为改善城市水环境状况,国务院对城市水污染处理厂的建设极为重视。要求各城市必须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水处理工作,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据最新调查,截止于2013年3月底,我国各城镇所建立的污水处理厂总数为3451座,污水处理能力大约为每日1.45亿立方米。目前已设有污水处理厂的城市高达649个,城市里的污水处理厂有1981座,其污水处理能力为每日1.19亿立方米;已设有污水处理厂的县城有1313个,县城里的污水处理厂共有1470座,其污水处理能力为每日2518万立方米。

根据2013年年末统计,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比起2012年增长了4.4%,每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224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比起2012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为87.9%。

近年来,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几乎遍布全国,污水处理能力也逐年增高,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大多城市污水处理厂都有健全的工艺设施,但是其在运行上过于简单化,只是简单的处理污泥甚至于不处理,便将其随意搁放,以此来节约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我国部分城市出现污泥围城的状况。

污水处理厂的能源消耗率很高,受能源危机导致能源价格增长的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过高,其利润无法填补成本。

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能源消耗现状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城市水环境状况。但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仍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的产业,由于能源危机的加剧,使其不得不采取措施来降低能耗,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污水处理厂高能耗,运行费用高的问题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发展带来了困扰。

污水处理厂运行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有电能、燃料和药剂等等。但其中消耗最高的便是电能了。据调查所知,我国污水处理厂电能的消耗大约占其总能耗的十分之九。这是一个很大的比重。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电能消耗的平均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较远。

据调查分析,我国一级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处理一立方米的污水便要消耗0.073度的电量,而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则是0.325度的电量。

三、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已不再只是依靠政府来运行了,由政府管理走向市场化经营。因此,污水处理厂必须关注其营运成本问题,如何以最少成本获取最多利润,实现污水处理厂效益最大化,是污水处理厂运营者的重要任务。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主要来自于能耗费、人工费、管理费等方面。

四、实现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一)污水提升过程中的节能

污水提升过程中最为消耗能源的设备便是污水提升泵,其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因而,为减少污水处理厂提升泵房的电能消耗需对其进行节能设计。目前,我国在设计污水厂高程时,数据都偏高,造成提升泵设计扬程也过高,造成电耗量大。根据水泵有效功率的公式Nu=γQH,我们可发现当γ和Q确定时,Nu和H是成正比例的,因而,当水泵扬程降低后,一定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在设计污水厂高程时,要防止多次进行污水提升,以免造成能源的浪费;在布置各构筑物和管线时,要注意其紧凑性,避免拐角,缩短输送距离,可将反应池和沉淀池进行合并,以此来避免水头的损失;进行设计时,要注意构筑物的特点以及构筑物间的关系,尽量节约土地资源,杜绝不切实际的设计。

在污水提升过程中,可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强管理,以求实现节能的目的。可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优化配置泵站设备,保障水泵运行的质量;选择型号相同的水泵机组,以便于进行维修;可对水泵进行合理的更换,适时地启动水泵,将污水处理工作放在晚上进行。

(二)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节能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节能主要通过对曝气系统的节能来降低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能耗量。

降低曝气系统的能源消耗需要合理设计曝气系统的规模,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提高曝气系统的总能效;选择曝气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到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和调节能力,避免能源的浪费;在进行鼓风机的选择时,要选择变频调速风机,有利于操作的便捷,减少故障,要合理控制风机的风量,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三)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节能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减少污泥脱水系统的能源消耗,需要投入适当的高效絮凝剂,严格按照操作章程进行科学的运行。在对设备的选择上,要优选效率高但能耗低的设备,减少设备的磨损率,降低运行费用,从而节约污泥处理系统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厌氧沼气,通过沼气的燃烧来用于加温、取暖等方面,还可以利用沼气发电来降低电能的消耗。

(四)其他节能措施

可选择平流沉砂池,避免使用消耗能量大的沉砂池,尽可能用重力来进行排砂;污水处理厂采用节能电灯,建设太阳能设备,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提高污水处理厂中设备的工作效率,实现自动化;改进生物除磷工艺,降低药剂的消耗量,减少污水中的含泥量,降低污泥处理的能源消耗。

结语

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快速发展,其高能耗,运行费用高的问题亟需解决。因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者必须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完善无数处理设备,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斌.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

[2]张玉斌,王昭明,侯红泽,等.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途经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第2篇

1.先污染后治理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负担加重

据国家权威部门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与化工相关的企业之中,有75~85%的企业因节能减排问题而受到影响,有近80%的企业只是采取了一些办法来应对节能减排政策,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些采取措施的企业中,有半数左右的企业是通过配置更先进的设备和购买更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很少有企业从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这种类似于先污染后治理的办法,是在原有的工艺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一系列的污染处理来完成的,相对来说企业的成本便因此被增加了。

2.资金紧张是实行节能减排的一大障碍

在企业节能减排过程中,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付现象,其主要原因便是资金紧张。节能减排说起来是一句话几个字,但做起来却不是简单的事。如果不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减排方法,那就势必对企业的结构进行调整,而做这样大的调整势必会淘汰大量的设备和基础设施,这是企业自身所承担不起的一个重负。如果政府能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银行也能在贷款上给予更多宽松优惠,那么节能减排的推行将会推进得更加顺利。

3.技术落后是实行节能减排的拦路虎

调查发现:目前有60%的企业认为技术不成熟是实行节能减排的最大难题;在通过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实行节能减排的企业中,仅有不足9%的企业达到了大幅度节能减排的目的。由此调查结果可见,技术落后是实行节能减排的一只拦路虎,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实行节能减排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

4.从业人员流动快使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化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除了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外,更多的私营性质的中小企业也相继出现。因此,在一定的时期内,化工企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大型国有企业内的从业人员也纷纷流失,中小型的私营企业更是无法在这样的大潮中独善其身,其人才流动更快,流失更多。这里除了与化工企业越来越多从而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有关外,也与企业没有做好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和环境留人有关。

5.我国能源市场价格过低,排污收费力度弱不利于实行节能减排

近年来,随着我国乃至全球性“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政府对节能减排理念的逐步贯彻实施,我国化工企业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也日益凸现。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而相对于此的能源价格却非常低,没有充分体现出我国资源稀缺的现实和环境成本。再加上排污收费太少,导致我国的化工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起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滑向资源消耗高、环境代价大的低端产品和落后产业,这非常不利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保护。

二、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1.提高能源市场价格,加大排污收费力度

加速化工企业的内部调整力度和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理顺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体系,让我国的能源市场价格与我们的资源稀缺相匹配,与环境成本相匹配。加大惩罚违法企业的力度,提高排污收费额度,加大违法排污成本。

2.关停并转要有决心、有力度

对于产业结构低端、企业规模偏小、综合效益差、环保问题大、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化工企业,一定要下决心进行处理,绝不能手软。要采用依法关停、兼并、重组、收储、搬迁等方法,加快压缩或淘汰那些无法发展的落后化工企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整合和产品延伸,坚决把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和产品的比重降下来,把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产业搞上去。

3.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首先,稳定从业人员队伍。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以及环境留人等方法,稳定化工企业的从业人员队伍,减少人才的流失的数量,降低人员的流动速度。

其次,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加大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力度,实现规模经营;只有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绿色生态产业链;只有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再次,强化节能减排意识,从细微处做起。要在全员中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并能够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克煤做起,从省油、省汽、省盐、省氨做起,真正做到能耗、物耗最低,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化工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还有很多,如: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大污染治理的科技与资金投入,实行全过程污染控制;选用先进设备和工艺,从源头消除污染;提高废旧物资再利用率等。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从源头做起

为了避免企业因为负担过重而影响节能减排工作,政府应该适当加大扶持力度,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便企业能够从源头上避免排污并最大限度地节能。避免出现因应对政府节能减排政策而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

三、结束语

化工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需要环境监管部门的督导,需要企业加强管理,需要企业员工的不断努力,更需要不断地向发达国家学习其先进的经验和借鉴其先进的技术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Q1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004-02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泥工业的需求与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从初期的要求、产量到后来的质量,最后发展到现在的要求是不仅要有质量还要有产量上的要求而且能持续发展,不破坏环境还要节能。水泥工业是典型的能源和资源依赖型工业,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水泥工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对我国水泥工业环境保护的任务日趋严峻。

国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目标,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调控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从重规模到重环保,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效果。例如在水泥生产中产生的等有害物直接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时十分严重的。本文就能源的节约,废物排放的减少探讨相关的方法和技术,共同研究如何进一步的完善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含义

节约能源,尽可能少用不可再生的天然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能源问题,是循环经济的核心问题。通过节能,可以减少现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延长现有能量资能源的使用年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排放,提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水泥工业是能源依赖型工业,尽可能少用不可再生的资源,充分利用劣质原料,废弃物等替代品质好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而矿产资源又是有限的,实施矿产资源保护性开采,采用先进的均化技术,提高利用资源的技术水平。进入全球化时代,我国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水泥工业中减少的排放将有效的保护环境,要想做到减少污染物排放,必须有效利用资源,优化原料配方,提高燃料燃烧利用率,做好尾气吸收工作从而减少污染排放量。在新建,扩建水泥工厂应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严禁采用国家已经公布淘汰的落后工艺及产品,水泥工业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重点产业。如果控制的好,建设的好它可以处理废物,把粉煤灰矿渣等废料变废为宝。若控制不当,则会变成高能耗高污染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

2 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是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要坚持生产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特征多是人类征服自然,但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是凶狠的物种的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土地沙漠化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地球再也受不了。工业的高速发展,近年在联合国发表的第四份《全球环境展望》称,人类已逼近环境恶化的“引爆点”,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观认为,人和自然都是宇宙社会的主体,两者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主动性,相互依存,因此人要尊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与他们共同享有一个地球,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用能源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调整产业结构,利用产业政策促进水泥工业节能减排,节能减排需要资金,技术,更需要技术和政策的支持,随着水泥供求形势变化,特别是全世界节能减排的深入推广,需要加以充实和完善。去年以来,我们在中国水泥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会同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水泥工业发展政策的修订工作,由于这项工作仍在按程序办理之中,在此对水泥工业产业政策作简单分析,坚持宏观调控结合市场经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水泥工业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水泥工业建设周期短,如果调控不及时,容易出现一哄而起,盲目投资,盲目扩大产量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因为水泥厂的供给半径不易太大。因此,对水泥工业的发展要辅之必要的调控措施,可以引导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技术进步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管理创新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要鼓励水泥企业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改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自动化水平。支持水泥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开发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中心。支持新品种,新工业,新装备的研发,加快产业技术与装备的设计,制造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整合内部资源,发展电子商务,实现流程再造,提高生产控制,物流,配送和管理水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兼并重组,推进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强强联合,淘汰落后企业,这样可以试不规范不先进的企业关闭,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从另外一个层面也支持了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事先集约化经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泥企业竞争力和生产集中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重视发展中小型水泥企业,支持优化整合。在技术创新中要找突破口,因为催化剂多用氟化钙和铅锌矿,这两者对大气的污染都比较严重,那么根据研究发现,稀土中的微量元素也有催化作用,而且催化效果更好,根据试验显示稀土能够降低烧成温度20 ℃并且不会减少熟料矿物中C3S与C2S的总量。因此不会降低水泥熟料的性能,只是C2S的含量比例会稍有提高,水泥产业是高能耗产业特别是在煅烧过程中都是24 h全天煅烧,持续温度在1 450 ℃以上。如果能降低20 ℃的煅烧温度,将大大节约能源的消耗,而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对于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加强科技研发对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从政策和产业结构上以及科技创新上同时双管齐下起到的作用将会是显著的。我们应该为水泥工业的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排放共同研讨更好的途径和方法。

3 有关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思考和展望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产量约占世界水泥总量的一半。由于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对水泥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许多中小型的水泥厂从生产到环保方面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了,我国重要的水泥工业发展方向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节能减排新技术,使水泥工业能够持续发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例占到水泥工业的90%左右,我国是世界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是国家。与立窑,始发窑,干法中空窑等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具有单线生产规模大,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劳动生产率高,能源利用率低,污染小等突出特点。在产业政策的有力引导下,经过广大水泥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逐步转向中西部地区实现全面普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例已达到90%左右,年均产能超过1亿 t。水泥工业技术结构得到根本改善。通过发展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加快立窑等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水泥窑余垫发电,粉磨节能,高压变频等节能技术的应用。我国水泥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增大明显小于同期水泥产量的增长,相比我国水泥工业的能源消耗性系数平均值为0.74,平均吨水泥产品耗能减少22.8%,这种能耗的减少时水泥哦、工业所追求的但是环保也要重视的技术环节之一。

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是迅速的,祖国建设对水泥行业发展的需求是巨大的,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从产量质量的重点转变到节能减排上面也是国际大趋势。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破坏,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考虑未来,我们将会失去未来。淘汰小型耗能高的水泥企业,大力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从政策和产业结构上发挥优势,使能源依赖型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的产业。

参考文献:

[1] 林少鸿.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建材,2012,(1).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电力;节能减排;理论体系;技术支撑体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节能减排机制是根据市场机制来建立的。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当前既要解决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又要推进经济发展,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以建立长期有效的节能减排机制为出发点,制定电力节能的核心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旨在解决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一、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构架分析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因此进行节能减排十分必要。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符合我国国家标准,是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对于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

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包括三种:制度管理手段、技术创新手段以及调整改变产业结构来进行节能减排,要在技术、结构、制度上下功夫,综合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主要从市场机制、技术手段、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电力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竞争手段,充分配置市场资源,市场机制是节能减排机制的根本制度,但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节能减排的一些外部问题,比如环保、节能等。节能减排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可持续发展机制来进行补充,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市场机制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必须符合政治体制的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市场机制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3.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目的。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地质条件等因素,在很多偏远地区,法律手段并不能维护能源的耗费,因此必须完善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加强当地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减轻节能减排的技术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对节能减排技术体系进行维护。

4.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节能减排的监管机构要对节能减排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技术是关键,因此应该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与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及时应对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现象。

5.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节能减排工作的初始时期,制度和结构的节能减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绝大部分,是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的必要途径,在节能减排的后期工作中,主要是靠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实施。管理得当,能对能源的耗费量进行有效控制,管理不当,则会造成浪费现象。因此,应强化管理体系的结构,制定一套完备的制度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机制

1.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

中国的电力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没有突出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发电权交易中,可以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高效的发电机组代替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发电,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是现阶段发电模式的改变。

电源结构向低污染、高效率发展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变现有的发电模式,使节能发电调度与经济补偿机制分离。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化,在未来几年中,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要基本关停,转而采用新型的、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实现这种发电结构,既能够节省经济开支,又实现了科技、设备的现代化,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各司其职,市场应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样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短期或者中长期市场中,要建立立足排放和能耗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准入的主题,可以自行决策,自主参与市场交易,要体现出节能减排的效果,使节能减排与市场机制相统一,有效地对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实行制约,为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提供机会。排污权交易是以环境保护制度为基础,依照一定的市场机制,通过买卖排污权的方式来控制排污。自从这种方式实行以来,排污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主选择购买排污权,大大降低了污染。

在中国电力市场节能减排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每个地方都应该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不同的制度,主要是通过电力企业的担保进行融资活动,合同能源的管理机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方式和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主的交易机制。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

1.促进电力节能的手段和方式

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在经济上进行制约来提高生产的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具有的威慑力来对排污者进行规范。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把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落到地方政府上面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电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提高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电力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

第一,进一步强化深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家节能减排落实到位。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差别电价等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各地出台的优惠电价的制度,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能减排信息统计分析,建立节能减排的预警形势。加强节能电耗的工作。实现与电力监管机构联网,确保稳定达标。

第三,加强调度,督促各级调度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试制科学调度。发电企业和有关部门调度信息,通过强化监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3.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实施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在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落实以及执法监督方面要加大力度,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抓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制定一套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需管理和环境污染程度的机制,制定出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机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模式

首先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统筹,形成良性的结构发展体系,加大对清洁能源方面的发展,其次应通过源头控制的方法,达到标准兼治的效果,特别要对能源消耗不合理的源头严加控制,坚持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目标步调一致;依靠科学技术,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力度;节能减排在发电、配输电以及用电的全过程实行;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民众在节能生产中减少污染排放的意识。

四、建立节能减排的监管机制

在节能减排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从监管方面来要求各部门及企业组织体系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执行力度在企业内的良性完善。对企业各部门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职能分化,确保各司其职,对环保、节能、资源要进行社会性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全民节能减排的意识,在能源利用高发期进行相关能源的限制。在进行监察管理的同时,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规划。

五、电力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

1.首先要创新节能减排技术上的推广应用

通过发展先进的手段,做好新工艺、新技术与材料设备方面的推广工作,有益的技术和先进的节能设备可以从根本上最大化的解决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

2.节能发电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制定季度、月度和年度的组合发电基础方案,完善实行发电环节的节能调度计划与电网阻塞方面的自动化发电调控及在线的校正控制,对电网做好良性评估;完善节能支持系统,实现对火力发电机组能耗、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方面的有效监测。

3.污染物排放数据的认证与监测

包括年度调整系统、许可证跟踪系统和排污跟踪系统,对污染物排放数据是否达标进行监测;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系统的优化,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

4.电力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以及评价技术支持系统

主要包括电网损耗、机组发电能耗、热电联产以及综合利用排污监测、机组、脱硫和控制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评价。

第5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优化措施

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钢铁企业就已经对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较为理念的实践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精炼,节能减排效果越来越优,但是,压缩空间也是不断降低。当前,国内的钢铁企业仍是处于高污染、高成本、低效益的生产环境。因此,有必要对钢铁生产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大研发力度,对阻碍节能减排工作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地推动钢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1 企业的社会责任展现

节能减排是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缓解自然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便于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钢铁企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以及高浪费的重要代表企业,其担负着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只有其不断实行绿色生产,才能够真正地推动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

1.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尽管,我国近些年都是在高速发展当中,但是,不断出现的能源危机以及高度的环境质量问题已经为粗放型的经营模式敲响了警钟。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钢铁企业如果继续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势必会面临更多的经济危机以及能源危机。只有节能减排才能够帮助钢铁企业快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节能减排策略是钢铁企业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2 钢铁企业节能减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有待加强

并不是所有的钢铁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促动下,依然选择传统的生产方式,而对节能减排对应的新技术以及新策略置之不理。这样,很容易导致企业因为技术滞后,经济效益过低而被竞争出局。

2.2 国家政策以及资金政策缺乏

当前,国家为了推动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出了很多促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往往倾向于监督惩罚,相对的鼓励政策略少,这便导致企业在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工作上并没有太多的热情。另外,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其存在着很多的资金风险,以至于企业对这种高投资、低收益的技术研发工作常常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更希望政府能够对其进行一些资金上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一方面的资金政策却是比较少。

2.3 缺乏完善的节能减排机制

现今,国内的钢铁行业并没有构建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进而导致节能减排执法过程中,常常出现执法主体不确定,执法监管系统有待完善问题。而且,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当地经济效益的提高,过分地注重眼前利益,对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反而将经济增长作为了首要任务。部分地区的统计系统尚待进一步完善,很多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以至于严重地影响到系统的运行质量。

3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推动措施

系统节能是现在乃至更长时期内钢铁企业节能的重要指导思想,系统的能源优化对钢铁行业来说,不仅是完成节能指标的很好的手段和措施,也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1 推动系统节能的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是当前钢铁企业实现能源科学、节能管理的重要前提和节能效果判断的依据。现今,国内的钢铁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还较为薄弱。为了更好地推动量化管理的优质实现,企业应在煤、电、汽以及水等方面加强能源介质的计量检测设备,有效地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从而大幅度提高计量工作效率。这样,钢铁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便可以被准确地计量,技术管理者可以根据计量结果对系统的耗能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给出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3.2 积极研发高效的节能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始终是钢铁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因此,钢铁企业要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国内钢铁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温显热能源的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和低水平的余热、余能利用技术研发等方面。

3.3 加强设备与节能技术的衔接

系统节能在我国大型钢铁企业虽然已经普遍开展,但是当前对节能技术与设备之间的衔接关注还不够,势必影响系统节能效果。促进生产工序的连续性和紧凑性布局和生产,可以进一步实现系统节能,如京唐钢铁公司采取铁水一关到底的运行,不设中间环节,不但减少运输量,还大大降低能量损失,显示出较大的经济效益。

3.4 促进信息化和专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系统节能工作的重要支撑,当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远远不够。未来要通过专业化的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促进系统节能的推进。在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工艺过程等各个重点环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与渗透,充分挖掘和释放钢铁企业节能降耗的潜能。比如,在工艺过程融入自动智能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工业技术,降低原料和燃料损耗,提升成品率和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充分释放各工序效能;在生产线管控过程中拓展和扩大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提升生产线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水平,优化用能结构。

参考文献

[1]刘传良,郭志安,陈平.生物质能源开发研究及其在冶金炉窑上的应用[J].工业炉,2011(4).

[2]李士琦,吴龙,纪志军,等.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对策[J].钢铁研究,2011(3).

[3]冯祖强.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TRT)技术[J].柳钢科技,2011(2)

[4]韩明霞,乔琦,孙启宏.从技术装备看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对策[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0(3).

[5]王萌,苏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0(2).

第6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

冶金企业要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和机构的完善来明确岗位的任务和责任,为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同时,需将企业的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逐级考核,加强监督,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

二、建立能源计量化的统计管理制度

冶金企业要配备齐全的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积极推进计算机模式的计量数据管理,加强和完善大宗原燃料和各种能源介质的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以及计量化的能源统计管理制度。

三、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投入

冶金企业每年都应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要加大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并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企业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作为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四、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

冶金企业要建立稳定、有效、积极的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安排适当的节能减排奖金,对节能减排发明创造、节能挖潜革新等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或个人给予一定奖励,对浪费能源者给予惩罚。同时将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节奖超罚。以此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也更能调动员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五、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与培训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建筑 节能减排 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缓解现在能源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农村的住宅设计上就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在设计中融入节能减排的理念,建立节约型农村住宅,减少农村的能源消耗。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的倡导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农村建筑的节能减排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农村建筑节能减排的设计方向

就目前情况来说,世界上各国都对建筑节能减排作出了一定的研究,并且有些研究已经在建筑上进行了一定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总体看来这些节能研究的方向都是借助于某些高新的技术手段,或者是通过更换和改良建筑物的保温材料以及增加建筑的附属设施,例如新型的能源太阳能、地热能等方式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笔者认为,这些研究的方向是存在其片面性的,也是不符合建筑节能减排发展的规律的。在农村建筑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从建筑本身的设计方案入手,从而达到所要求的节能减排的目的,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在建筑建成之后为了节能减排而在做出一定改造处理所带来的麻烦,例如,在暖房工程当中所造成的火灾事故等等。通过可靠的研究表明,如果采用在建筑初期就进行节能设计,将整个建筑组成一个整体,使建筑当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进行有效而紧密的联系,让它们可以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比普通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百分之五十甚至以上。对于建筑的节能减排设计,主要是针对于农村住宅的采暖设计,而采暖设计的重点就在与房屋的屋顶设计。住宅屋顶能够接受到多少辐射的太阳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住宅内部和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数量,从而影响到其能源的消耗总量。近年来,随着可以的发展,太阳能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农村住宅的建筑过程当中,所以在住宅建设的过程当中,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后期的太阳能设备的安装工作,这对于降低农村住宅的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具备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村住宅节能减排设计的基本途径

在上文当中已经提到农村住宅节能减排的设计方向是对于农村住宅建设时的设计,而减少外力。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屋顶是农村住宅设计的重点。但是,在农村住宅设计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设计出节能减排效果最好的农村住宅,本文的节能减排设计途径,主要是根据蔬菜大棚的采光原理,进行农村住宅的采暖设计,减少农村住宅因为在冬日采暖的过程当中所造成的粗放性的采暖浪费。

屋顶的设计最主要的目标是减少农村住宅所造成的采暖能源消耗,因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北方农村在冬季取暖是多是采用燃烧秸秆和煤,这就导致了秸秆难以还田,同时在燃烧取暖的过程当中还造成大量的废气,对于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能源造成了很大的消耗。所以就必须要从取暖方面入手,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农村住宅以为内取暖所造成的消耗。屋顶的节能减排设计理念主要是来源于农村的蔬菜大棚,在大棚技术当中采用的是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便于更好的采光和采暖。但是由于塑料薄膜远远满足不了住宅建设的需求,所以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为了可以达到大棚的效果,就应该采用建筑性能更佳的夹丝钢化玻璃来进行建造。也就是在建筑的过程当中,将原来覆盖于屋顶的瓦片,转变为夹丝钢化玻璃。这在整体的建筑过程当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第一,如何解决好在我国北方冬季白天进行采暖,晚上进行保暖的任务。如何解决好夏季白天进行隔热,夜间进行放热的工作。第二,如何解决好屋顶眩光的问题。第三,怎样控制阳光通过屋顶的钢化玻璃射入室内的日射量。

在以上的三个问题当当中,第一个问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建筑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应该对屋顶的钢化玻璃进行一定的处理。在农村住宅的设计当中,必须要将屋顶的夹丝钢化玻璃设置为两层,同时还要在两层玻璃当中设置一块能够自由移动的遮阳片。这样就使钢化玻璃和遮阳片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其在具备优良的采暖功能是,还具备隔热以及保温的功能。因为遮阳片是可以自由的移动的,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阳光日射量的需求,人们就可以根据房屋内的温度和光亮,采取对遮阳板的控制。其中,第二点是如何处理好眩光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在天花板的位置,安装一套格栅天花,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日射所产生的眩光,同时还对于屋顶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农村住宅的节能减排设计当中,针对于第一点中的遮阳板的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的重中之重,其主要功用的就是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季节对于阳光和温度的需求不同,然后有效的调节室内的温度,大大的减少我国北方农村住宅当中冬季的取暖中造成的能源消耗。

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对于我国农村的住宅进行节能减排的设计时,还是应该将主要的设计方向和理念应用于建筑物本身,这不仅可以有效的而减少能源消耗,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后期改变所造成的麻烦。本文主要介绍了节能减排当中节能取暖能源消耗的屋顶设计,希望可以对我国北方农村住宅的冬季取暖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沁笛,单明,杨铭等.农村建筑节能低碳化发展途径及减排潜力[J].2010(5).

第8篇

一、影响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因素

1.经济效益

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个体,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投入资金所带来的成果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增加的企业成本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能否继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本质问题。

2.政府的监管和扶持

节能减排法规执法力度以及督促力直接影响着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如果政府对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企业给予丰厚的奖励措施,反之,则加大惩罚力度,那么企业一定会积极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二、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忽略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

在我国,政府把绝大数的精力用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国有大企业。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却在数量上占有不可轻视的地位,中小企业如果想要更新设备开展节能减排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他们而言是风险巨大的,所以,没有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中小企业没有动力和能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2.激励机制的吸引力较弱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它与政府所追求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目标上的偏离。目前政府出台的激励机制大多为通报表扬,给予荣誉勋章,这种行政范围的口头性激励政策对企业的吸引力十分有限。企业投入资金进行节能减排,消耗物力人力,也希望在资金等方面得到多元化的激励,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有效的结合到一起。

3.激励机制的执行力较差

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方式是由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然而,由于政绩考核和地方GDP挂钩,为了在同级地方政府中胜出,基层政府只能大量的进行招商引资。但地方政府的整合资源有限,所以,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往往被招商。因此,当中央政府下达节能减排指示时,地方政府由于自身利益和经济资金的考虑,往往行动滞后,激励机制推行力度较弱,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缓慢。

三、完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的途径

1.将节能减排列入政绩考核

重视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为了改善基层政府的不作为,应该建立节能减排与干部业绩的挂钩,进一步规划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把环境保护、资源消耗等福利民生问题与政府干部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对按时完成资源和环境指标的地区给予相应的财力补助和奖励,对没有完成资源和环境指标的地区,扣减相应的财力补助和奖励。

2.利用财政政策对节能减排进行激励

基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可以考虑给节能减排达到一定目标的企业提供物价补贴、财政贴息等。对于生产节能减排产品的企业实行低税率扶持,主动帮其引导新的技术和设备,反之,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征收高赋税,引导企业采取节能减排行为,变压力为动力,利用节能减排获取绿色效益。从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产。

3.加强对绿色消费模式的引导

第9篇

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未能按进度完成目标任务,工业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就其原因,除了受地震灾害、全球金融风暴等直接因素影响外,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市需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工作进程。

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节能减排意识不强。能源以电力为主,供应情况相对省内其它地方较为优越。电费成本不高,对企业生产影响不大,企业的主要精力未放在节能上,对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节能意识薄弱,难以将节能工作放在首位,主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不强,工作力度不够。

二、节能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节能工作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它贯穿企业整个生产过程、能源购销、能源计量、能源统计等,然企业往往只注重生产和销售,而忽略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没有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制,能源统计制度不完善,能源岗位不稳定或缺位,人员变动频繁,企业能源数据收集不准确或不全面,为了应付交差,乱填乱报,上报的能耗数据不准确,完全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能源利用状况,直接影响节能指标的完成,

三、节能监管不到位。目前科学统一的节能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节能执法主体不完善,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人员配备难以落实,法规政策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对企业是否合理有效使用能源或浪费能源的情况无法实施全面的跟踪监察,同时全面实施节能降耗困难较多,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也不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节能监管技术力量薄弱。

四、激励政策不完善。由于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还未全面被接受,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使用节能产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尚不高,只重生产,忽视节能。另一方面政府在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落实不到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引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不够,直接影响到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使用。

五、科技投入不足。节能减排不仅需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同时科技投入必不可少。目前我市企业通过节能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实施节能技改的措施不足,资金投入不够,装备水平和工艺相对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由于耗能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实施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节能新工艺和新产品的能力差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推广应用节能产品受到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节能减排的推进速度。

六、宣传培训力度不够。节能减排不应仅作为政府考核目标,应该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现在我市企业在宣传节能减排方面力度不大,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到位,没有把节能工作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教育职工和进行广泛宣传,职工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只停留在完成每月下的达指标任务上,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以及对节能减排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的认识不足,节能创新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对职工的培训力度较差,一些企业怕花钱,不愿送出去培训,企业自身也难进行能源统计和节能岗位培训。

第10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传导机制;实施效应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24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迅速,但是经济发展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全球变暖加剧、雾霾严重、酸雨、沙尘暴频发等等。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整顿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节能减排政策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提出的,意在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且存在一定的阻碍。所以,我国必须要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提升节能减排政策的力度,拓宽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1 节能减排政策传导过程

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过程如下:首先由政府职能部门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安排具体的节能减排手段,其次将节能减排相关政策输入到社会经济的运转系统之中,将节能减排政策作用于客体,之后利用节能减排政策实现制定目标。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通常会使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受到阻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以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

2 节能减排工作的影响因素

2.1 经济水平

我国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虽快,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影响较大,发达的经济会正面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实行。但是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节能减排技术发展较慢,所以,节能减排工作也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

2.2 产业结构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合理的状态。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比例不断加重,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不平衡状态。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为了能够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目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需求量更大,而需求能够导致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知识资本

从根本上看,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积累正是知识资本更新和发展的过程,知识资本属于大众所有物,为公共物品,若知识资本的水平高,则技术的供给力度越强。因此,节能减排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知识资本积累程度的影响。

2.4 能源结构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影响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能源使用结构极为不合理,在日常生产使用的能源资源中,用量最大的为煤炭,其次为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资源在使用后会排放多种废气,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无论有毒或无毒,都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2014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吨,与2013年相比,下降2.5%。2014年的煤炭产量14年以来首次降低,一是由于新能源的推广使用,二是由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可见,能源结构的改变与节能减排技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3 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策略

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应加强对企业生产、大众日常生活中能源消耗与排放量的控制,从而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时,需要遵循以下策略。

3.1 从企业生产入手

节能减排政策主要针对工业,应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妥善处理高能耗、高排放企业与节能减排政策之间的关系,协调政策与日常生产,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实际落实,同时,还要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使政策顺利实施。另外,还要完善行业配套保障措施,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为企业配备完善的保障措施。如我国河北省某电力企业,在在实行节能减排政策时,成立了车间小火电机组监督小组,对小火电机组进行严格地监督审查。发现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立即关闭,撤销其发电权,防止设备过多,增加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另外该电力企业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增加对电网工程的资金投入,升级电网,改善发电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减少煤炭等能源资源的使用量,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弃排放,真正地落实了节能减排政策。

3.2 从民众生活入手

节能减排不仅仅要落实到政府、企业,同时,还要实现全民参与,从民众日常生活的角度进行节能减排工作。首先,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提升民众的觉悟,使民众能够自发地减少日常的用水量和用电量,为节能减排工作贡献自身力量。其次,加强对能源、资源的管理,水费、电费以及燃气费用均实行梯度收费制度,从金钱方面约束民众的能源使用量。再者,是扩大单双号限行政策的使用范围。汽车尾气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应扩大单双号限行政策的使用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单双号限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提升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果水平。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生态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因此,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迫在眉睫。我国必须要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加强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力度,改善节能减排工作效应,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我国民众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传导机制及实施效应评价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D].青岛科技大学,2013.

[2]朱琳.基于成本―效益的节能减排政策执行效果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4.

第11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众所周知,对于所有企业,安全生产是一个共有的、永远的主题。而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已是“人心所向”,它不仅是世界共同关注的,更是中国政府的承诺,那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一、从淘汰旧设备来讲,节能减排对安全生产是有利的

节能减排,要求淘汰高能耗、低效能落后设备;淘汰落后的、旧的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所以,节能减排,有利安全生产。

1.落后的、旧的设备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重要因素影响安全生产的原因很多,从安全生产事故的诱发因素看,由于使用落后的、旧的生产设备引发安全事故比例较高。如火灾事故中,因为电源线短路引发的比例很高,而它往往与老化落后的供电系统有关系。同样,落后的生产设备,陈旧的生产线,已成为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从事生产,是离不开生产工具的。但如果生产工具不符合安全要求,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所有企业,从组织生产的那一天起,安全生产成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任何生产工具,都是有使用时限的;生产线,也有“消亡”的一天。生产线,越接近生命终期,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安全风险级别也在提高。

2.落后的、旧的生产设备是节能减排改造对象

陈旧的生产工具,落后的生产线,“超期服役”的设备,往往是高耗能、低能效的。技术的先进,使得新型设备能耗低于旧设备。应用先进技术的新型设备,在产能相同的情况下,能耗总会比落后设备低。节能减排,要求淘汰高耗能、低效能的生产设备。从落后设备是安全隐患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来看,淘汰落后设备,即是淘汰高安全风险设备。生产过程中,任何安全防范措施,都有不到位的地方;如设备内部某一元件出现发热异常现象,就是一个安全隐患,用普通的防范措施,较难察觉。但从节能减排角度来看,参照目前技术条件,生产只要是高能耗、低能效,就可以提出生产设备技术改造计划,将内在的、深藏的安全隐患立即消除在萌芽状态。所以,任何企业,可以以节能减排为手段,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3.节能减排改造案例

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通过节能减排,狠抓安全隐患,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明显成效。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具有一批持续运行十几年的通信设备。2010年、2011年,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公司斥资748万元资金,对23个旧通信系统设备进行了更新,每年至少节省电费1428万元。对旧通信系统设备进行了更新后,设备故障故障率大幅降低。说明旧通信设备故障隐患相对较高。这些高故障率的旧设备,很难保证没有消防隐患。

二、从余能利用来讲,节能减排对安全生产是有利的

节能减排,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对企业余能,特别是余热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在回收余能的同时,必定会减少、停止其他形式产能设备的运行,这里面,不乏一些高安全风险的设备。所以,从余能利用来讲,节能减排有利安全生产。余热资源回收案例:2014年9月,天津钢管公司投资4000万元,实施烧结烟气和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烧结烟气余热利用,主要改造现有105m2烧结机配套的140m2环冷机烟气系统,对环冷机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回收,通过余热锅炉将高温烟气转化为蒸汽并入厂区蒸汽管网使用,减少燃煤锅炉供汽。(2)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主要是改造现有1000m3高炉冲渣冷却方式,对冲渣后的高温水进行余热回收,通过换热站高效换热后产生高温水供给生产生活采暖用,减少燃煤锅炉供汽。项目建成后,新建余热锅炉年产蒸汽量10.44万t/a,新建换热站年节约燃煤锅炉蒸汽量3.8016万t/a,合计节约燃煤锅炉蒸汽量14.2416万t/a,可替代天津钢管公司现有的1台35t/h燃煤锅炉。2015年11月,天津钢管公司投资约6800万元,实施了二炼钢电炉烟气余热回收改造项目。主要是对电炉第四孔高温烟气余热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利用,配套建设一套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以实现余热余能资源的回收利用,回收的热量通过换热产生蒸汽27.8t/h,并入厂区蒸汽管网使用,替代现有的1台20t/h燃煤锅炉。这两个余热利用项目,通过有效回收以前浪费掉的高温烟气余热,在满足原有蒸汽管网用汽需求的同时,停运了两台燃煤锅炉,1台35t/h燃煤锅炉和1台20t/h燃煤锅炉,杜绝了燃煤锅炉运营、维护潜在的高安全风险,防止了锅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论

对于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是有积极作用的。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亲自管的工作。节能减排,完全可以成为安全生产的一个管理途径,帮助解决生产中深层次的安全问题。企业,可以借助节能减排,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树科.浅谈安全生产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9(,7):389-389.

[2]毛海峰.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发展的思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2):7-10.

第12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电厂;自动化技术

电厂自动化技术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促进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是电厂发展的必须条件,有利于电厂的节能与降耗,辅助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结构。目前,我国电厂提出新的改革计划,推进电厂自动化技术朝向节能的方向发展,积极落实节能减排在电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完善电厂的运行及发展,体现自动化技术的节能优势。

1 电厂自动化技术中的节能减排理念

节能减排理念下,电厂推进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改善电厂现行的状态,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节能减排,体现电厂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潜力。

1.1 自动化产品中的节能减排

电厂节能减排中,应用了多项自动化产品,辅助电厂实现节能减排,如:微电脑系统、软启动等,表明了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体现,自动化产品在电厂中的应用,提高了电厂控制的精准度,严格控制电厂运行中的功率、负载等参数,具有节电、节能的特点,还具有全面的控制作用,在自动化产品的应用下,落实节能减排措施。

1.2 自动化系统中的节能减排

电厂运行中的自动化系统,也是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一项代表[1]。电厂中比较常见的自动化系统有:调度自动化、管理自动化等,目的是提高电厂运行的效益产量,控制资源、能源的投入量,以此来体现节能减排理念的控制作用,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全面连接,促进自动化技术的节能发展。

2 节能减排理念下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节能减排是电厂未来发展的方向,遵循节能减排理念的要求,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实践应用,如下:

2.1 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是电厂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中的典型代表,电厂运行中,最为常用的燃料是:煤、油或燃气,潜在很大的浪费隐患,此类传统材料的使用,增加了我国能源的生产量,而且电厂运行中的燃烧消耗比较非常大,不利于节能减排。为了降低电厂燃料的使用量,在电厂运行中引入变频技术,利用变频调节器主动调节燃料的使用量,按照电厂运行的具体需求,控制燃烧的投入量,尤其是锅炉运行状态的控制,变频调节器可根据锅炉的状态,适当调节风量,由此确保燃料符合锅炉的运行需求,规避了锅炉燃烧中潜在的浪费隐患,在锅炉燃烧过程中实现变频调节,表明此项自动化技术的节能优势。

2.2 DCS系统

DCS系统是一项具有自动化功能的控制系统,其可辅助电厂实现一体化运行。DCS系统在电厂运行中,自动控制电机、锅炉以及电厂中的各项设备,属于较为先进的自动化技术[2]。例如:某火电厂中引入了DCS系统,该火电厂通过计算机,在整体上监控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全面掌握火电厂的运行信息,DCS系统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其可实时监控火电厂的运行,实现多信息综合化管理,有效控制火电厂现场中的浪费现象,火电厂在DCS系统的作用下,在短时间内掌握运行信息,提供可靠的运行方案,提高了节能减排的运行能力,利用DCS系统严谨的控制消耗和排放,实现了高效率的能源利用。

2.3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节能优势[3]。电厂中的现场总线技术,规模越来越大,以某电厂主机组中的现场总线为例,分析节能的表现。该电厂已经完成了主机组内的现场总线设计并投入实践运行,与传统技术相比,现场总线技术的节能优势有:(1)降低了硬件设备的使用量,现场总线技术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势,减少了硬件的数量,利用PC做为控制站,降低控制室的占地面积;(2)现场总线安装较为简单,同一条线路上可以接入多个设备,大规模降低了安装费用,而且工作量小,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

3 节能减排理念下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电厂自动化技术在节能理念的作用下,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朝向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结合节能减排理念下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分析发展方向。

首先是清洁与环保发展,其为电厂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流,便于落实节能减排的应用,优化电厂的自动化运行,降低电厂运行中的污染水平,确保电厂运行环境的清洁,达到环保的目的[4]。清洁与环保发展,规范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厂中的发展方向,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价值。

然后是电厂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大规模发展,我国电厂中的自动化技术,集中体现在小型系统内,而节能减排理念的要求中,自动化技术应该以全局为中心,在整体上体现自动化技术的节能与降耗,拓宽节能化自动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范围,实现大规模的节能降耗,表明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潜力及发展能力。

最后是在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发展过程中,深化安全技术的应用,加强电厂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的力度,提高安全节能的水平,以免影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益,完善自动化技术中节能减排的思想,满足电厂对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加快自动化技术节能发展的速度,维护节能减排的安全与稳定。

4 结束语

电厂自动化技术与节能减排存在密切的关系,电厂企业通过发展自动化技术,加强电厂节能减排的控制力度,提高电厂节能降耗的水平,满足电厂节能发展的基本需求。自动化技术中渗透了节能减排的理念,电厂中积极落实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体现节能减排的实践优势,同时明确自动化技术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效益价值。

参考文献:

[1] 支秋林.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浅析[J].科技创业家,2013,05:191.

[2] 常亮.绿色电力的电厂自动化控制探析[J].科技传播,2013,14:75+61.

[3] 陈涛.节能视角下的电厂热动发展分析[J].电子制作,2014,1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