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能力 能力提升 妨碍因素
[作者简介]罗秋兰(1962- ),女,湖南零陵人,广西工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重大项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GZD027)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80-03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个体心理特征,是个人智慧在高校教学实践活动中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养。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保障措施提出;教育部在“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为“本科教学工程”的五个建设内容之一;在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可见,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并没有受到实质上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妨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能力发展机制提出建议。
一、妨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分析
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育质量。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和关注,对更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观念和模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忽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专家和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而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较少。有人甚至认为高校教师重点在于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其教学能力自然会提高。也有人认为,高校教师是传授学科高深知识,而大学生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思维和学习习惯,高校教师授课不需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讲究教学方法。高校的许多教师,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专业训练,他们只要是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就可以成为高校的“大师”“名师”和优秀教师,因此,高校教师没有必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学习教育专业知识、培养教学能力。鉴于这些观念,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更多是强调科研能力的提升,而教学能力的培养则成为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2.高校教师缺乏教育专业训练和教育教学知识,教学能力较薄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普遍欠缺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导致教师在专业学术发展中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处于明显的不平衡状态。
从职前看,我国目前高校教师的主体以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主,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的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们大都经历过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获得了学科专业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未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
从入职资格看,虽然实行了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准入制度,但资格认定门槛不高,对资格准入认证缺乏严格有效的执行和管理,聘用时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基本标准,并且是“一聘终生”。
从入职教育看,目前各高校主要采取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方式进行,由于对岗前培训缺乏必要的重视,加之培训时间短暂,并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教学实践训练,很难起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实际效果。
从职中看,教师的职中教育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训练缺失。在20世纪以前,教研室作为高校基层的学术组织,是教师进行课程和教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教师通过教研室活动来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研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青年教师在岗位上提高教学能力。但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不正常,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功能基本丧失。新教师、青年教师仅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就直接充任一线教师,缺乏传授知识的技能、如何为师的素质和教学工作实践经验。
从职后看,教师的职后培训与提高, 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访问学者为主,其中心主要是学科专业方面的学历教育、学术能力培养,很少有职后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和学习。
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缺乏职前、入职、职中、职后的教育专业训练,缺乏教育教学知识,恰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较低,教学能力较薄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3.高校办学上“重科研轻教学”,教师缺乏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由于“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使科研水平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一方面,政府对高校的评价,如在“985”“211”重点高校遴选和评审,硕士博士授权单位和硕士博士点的遴选与评审,“学院”更名为“大学”等关系到高校声誉与发展资源的竞争性活动中,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科研指标是起到决定作用的指标,而教学工作状况、教学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则放在次要位置。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如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的数量、重点学科的数量、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博士和硕士点数量、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奖励等,都与科研紧密相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对于学校综合排名的影响则无足轻重。不仅如此,人们还习惯于片面地把高校科研等同于学术研究,而否定了教学研究的科研地位,且学术研究项目经费要多于教学研究项目。因而,学术研究成果的“含金量”比教学研究成果更高,从事学术研究比从事教学研究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更多。
在这种导向下,高校为了生存与发展,自然对科研十分重视,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的各项制度设计,科研就成为“硬指标”。如,人才聘用,重学历、轻能力;教师职称评定主要是依据科研论文、论著、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的质和量来确定,教学虽然也作了许多规定,但除基本教学工作量能够达到之外,关于教学工作的“质”则是定性描述,笼统模糊,缺乏可比性;教师绩效考核,主要以量化的科研成果为“硬”指标,而教学能力是“软”指标;教师奖励制度,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可比性,且“含金量”高,而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成果是软成果,“含金量”低。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们更热衷于攻读学位、争做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而对于教学则应付了事,只求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高校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精力导向于科学研究,而忽视教学工作。其结果导致教师对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不重视,进而更加不重视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4.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单一,约束和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主要通过高校教师培训途径单一来完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立了两类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一类是兼有培训基地和组织协调职能的国家、省和区级培训中心,另一类为承担高层次培训任务的重点高校培训中心。在高校教师培训实践中,开展的培训较好地满足了各个历史时期广大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促进了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教师培训与师资培养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相互不适应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培训理念落后,培训缺乏系统、科学、长期的规划,高水平教师队伍短缺,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方式整齐划一,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忽视教师实际工作的需要,导致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好。此外,目前各高校针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不落实、措施不配套,教师培训与教师本人的职务晋升、考核、奖励、评优、评先相脱节,因此,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约束和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二、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对策
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应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在宏观层面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引导力,建立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特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对教师任职的学历标准、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予以保证。
教师专业化通常被认为是对中小学教师而言,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确有着重要区别,但是,只要是教师,就有专业化的问题。既然高校教师也从事着教师职业,也就有专业化问题。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高深的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具有学科领域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要掌握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师德。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专业精神的培养。
诚然,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有所不同,教师专业化的指向和重点也应不同。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对待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根据其不同定位应有不同的发展机会,引导高校重视教学能力建设,进而引导教师的职业发展,促进教师更重视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尤其是作为教学者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
2.树立教学学术理念。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是学术职业,以学术传播和学术创造服务于社会。学术职业不仅仅包括学术研究活动,还包括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不仅包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也应包括教学和教学研究。因此,教学也是一种学术,教学研究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成果应该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成果。树立教学学术理念,有利于纠正人们长期对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内涵理解的偏差,纠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误区,纠正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使教学和教学研究得到重视;有利于高校将教学学术落实到制度设计层面,落实教学中心地位,使教学和科研得到同等的重视;有利于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育专业精神,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
3.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人格的自主建构、提升的过程,发展的动力有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两个方面。外部动力是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奖与惩,包括组织上所制定的检查性评估、职称的晋升、工资及其他待遇的提高、优秀教师的评奖、社会声望的提高等等;内在动力是自我价值的追求。内在动力比外在动力主动性强, 影响更加深远,优于外部动力。然而, 高校教师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之中,外部动力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激励作用,因此,外部动力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应当设计好激励机制,协调好外部动力与内在动力, 促进高校教师持续、健康地发展。不仅要激励教师注重自身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专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在学校管理中,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取向,满足教师多方面、多层次价值实现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内在需要和自我提高动力。
结合当今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领域知识学习、轻教育教学知识学习”“重科研能力提高、轻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学校应在教学学术的思想指导下,即将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教学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成果的思想,确立保护教学学术的制度体系。应根据教学学术的思想理念,结合高校的实际,设计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管理制度。如,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职务晋升标准的制定和考核、奖酬金的制度设计、学术水平的评价,以及评优评先等,应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效果等作为核心要素予以体现,并加大对教师教学能力考察的比重,建立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激励机制,使不论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还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待遇,激发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
4.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包括相关政策、制度、组织机构、经费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与规章,这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地位。同时,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也给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从国家层面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程”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同时,教育部将在30所高校建设国家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推进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与制度化,并起到区域内带动辐射作用。
学校作为责任的主体,应加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引导力,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导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规划,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培养培训工作常态化与制度化。同时,建立教师发展的专门组织机构,制订专门的管理方案,完善校本教师培训体系,并在资源分配中划拨专项经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保障机制,为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孙钰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伦理;教学;科研;联姻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14-01
一、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弊端,这在大学综合素质排名、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这些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一些科研的硬性指标,而教学只是科研的附庸。[1]这种“重科研”教师职称评定机制的建立,加之市场经济效应的冲击与“科研是王道”的舆论导向,使得很多高校教师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为了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对教学漠不关心,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下降与以下原因有关:
第一,高校教师看重科研经费,热衷出版学术价值不高但市场看好的论文或著作,没有过多的精力投身课堂教学。
第二,部分教师纯粹只是为了课时数量进行教学。
第三,部分教师存在严重的考前划范围、指重点现象,这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认真听课。
第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存在问题,学生对高校教师的“默许”。
第五,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结合要求教师同时具备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两种不尽相同的能力,但并非所有的大学教师都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深入分析以上原因,我们会发现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皆与目前高校教师教育伦理素养下降有关。
二、教学、科研联姻成长,教师教育伦理素养仍需加强
(一)教学、科研联姻成长
教学和科研从内容到形式有很大区别。同时两者也存在着源与流的紧密联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带来正面驱动作用。[2]比如科研成果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利于其自身科研工作的开展。并且,教学也为科研培养后备人才,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未来科研人才的摇篮。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师教育伦理素养
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只有在道德化的制度指导下高校教师才能熟知并且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制定详尽的实施细则更是重中之重,切勿将红头文件当空架子摆设。必须加强伦理道德规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与评价机制相结合,以评促进,督促师德建设逐渐走入制度化、规范化和健康运行的轨道。
(三)达到“科研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双平衡
笔者认为,对教师的评估必须同时包含科研伦理素养和教育伦理素养的评估,比如可根据单位的工作现实需要以及教师的能力素质特点,将教师区别为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对其评估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3]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可通过专项的荣誉授予、宣传导向等方式对教师加以提倡,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实情,参与科学的发展工作,而不应该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四)教育伦理要达标,师生关系很重要
高教教师与学生之间本应该相互理解、肯定接纳进而达成视界融合;或者表现为师生在认同中质疑、趋近中批判、融合中反思。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师生关系却表现为灌输与接受、演员与观众的关系。[4]为形成高校教师与学生间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两者更多参与到对方的活动范围内。例如可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这既有助于教师科研活动的完成,又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也为学生了解教师提供了更广大的平台。
(五)高校文化氛围与舆论引导
高校精神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习得且共同认同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或情绪反应方式。[4]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广泛征集师生意见,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激励高校教师建设及提高自身的教育伦理修养。同时,高校应参与协调学校和社会舆论方向。在舆论上充分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本职工作,肯定高校教师教育伦理修养的重要性,鼓励高校教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李彬钰.论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中教学与科研的平衡[J].高教与经济,2011,24(3):43-45.
[2]方黑虎,丁毅信,戴小莉,叶大鹏.论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利与弊[J].教育与现代化,2005(2):25-30.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高校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高校教师除应具备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要求外,还应具备教学研究和创新、信息素养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等能力。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缺陷,高校采取适宜的改善措施是提高其在新环境下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地深人.但这个期间一个普遍共识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不大。究其原因,虽然与教师队伍迅速扩张所导致的高校教师平均教学技能下降有关(新增加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也是对未来教学质量影响更大的一点在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培养是未来提高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特殊能力,如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其次,要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高校教学的内容既应具有实用性,又应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具有对人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充分发挥这种交流、沟通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学生及他们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方面的不同,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它反映了高校教师课堂传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及内容、借助适当的教学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
德国柏林大学(1809年)的创建标志着中世纪以来仅仅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场所的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更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场所。柏林大学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研究能够带来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学能力,它依赖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因此,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矛盾,但需要高校教师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关键词:高校教师;创新型教师;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44-01
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型人才的多少。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培养教师创新思维,教师自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创新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师。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基层、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没有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1、从时展规律看,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助推剂。21世纪,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正滚滚而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时代呼唤着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而培育、造就这些人才,绝大多数源自高等教育,得益于高校教师,特别是具备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的引导与启发。2、从教育改革趋势看,创新是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明远教授说过:“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逐渐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教师的“教导”不是“给人鱼”,而是要“教人渔”,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给学生的知识真正变成是自己的,再把内化了的知识告诉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掌握一种思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从学生成长发展看,创新是人才不断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每名高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在情感状态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良好的情感状态,会使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过程也异常活跃,促进他们能主动地独立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内涵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内涵是:通过新颖、独特的视角,吸收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成果,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与科研中;能够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以达到教育效果和创造科研成果的高等院校教师。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不仅要求同,更要求异。在教学及科研过程中,不因循守旧、不安于现状,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意识更强,更善于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的活动;还能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充分正确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信和乐观。
三、增强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改革与创新浪潮的席卷之下,现代教育不断深化与发展,对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增强的愿望愈加迫切,这不仅依靠教师自身不断的学习与强化,也对高校及科研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从高校及科研机构来看:1、采取有力措施创建学术自由的环境。“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官本位严重腐蚀了高等院校本应具有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状况,并尽快采取果断措施来打破僵化的行政垄断。对学术领域的问题,要允许民主讨论、自由探索、批评与反批评。学术上的是非,只有也只能通过自由讨论、百家争鸣与实践检验进行判定。2、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职业能力提升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勤奋程度。当然,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人业务素质的提升和他所受的教育环境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性,达到一定智商水平的人,经过科学的教育训练,其综合素质都会明显的提高。一个组织有计划地培训人才是十分重要的,高校要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高校教师,主要从事精神生产劳动,其社交需要,尤其是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对于有重大贡献的教师要及时奖励和表扬,并颁发证书,调动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再则,打破“唯论文至上”的学术评价标准,不再依靠论文的数量和发表在何种刊物来衡量一名教师的学术水平,而应关注教师在近几年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中是否有创新方法、创新观点和创新成果。
(二)从教师自身来看:1、教育观念及时更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改“一言堂”为“师生互动”,改“以老师为中心”为“老师主导,学生主体”,改“以成绩论英雄”为“多方面综合评估”。总之,教师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确立学生中心观、确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确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同时要重视实践活动。2、教育内容紧跟时代。在教育内容上,教师要大胆创新,力求“老瓶盛新酒”。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流行事物与新闻话题,以此为切入点,教授传统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了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为我所用的原则,也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3、教学方法常出新招。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方法运用适当、灵活,就能为学生创造提供充分的空间。教师要常出新招,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利用数字多媒体设备教学、借鉴“头脑风暴式”互动教学、提供课外社会实践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教育与科研两手抓。高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一定要具备卓越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掌握科研规律与治学方法,从而解决教学问题,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富有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术带头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曾说过:“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现代化教学理论与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成为时代所需的创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41-03
Abstract: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this paper,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in the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formation ability,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culture and ways and means of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literacy
1 概述
S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环境,社会急需具有高信息素养的创新人才。高校教师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者,学习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必须适应信息时展与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本身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1]。传统的教学环境已经逐渐被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替代,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就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意义。
2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涵义及现状分析
“信息素养”的概念开始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各国的研究者围绕如何提高信息素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除了越来越紧密地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外,也更加强调以创造性思维将信息能力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2]。
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有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四个方面。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能力和洞察力,是人们产生信息需求,从而自觉去寻求、利用信息,形成信息兴趣的动力。信息能力是理解、获取、利用、管理信息的能力,包括选择最佳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评估鉴别信息的价值、有效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综合来说, 我们可将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定义为: 教师在基于信息传递的学校教育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
为了了解我校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我们设计了关于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问卷发给了50名高校教师填写。调查问卷为封闭式,涉及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有关信息素养的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们都认真填写,50份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为100%。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高等学校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非常必要的占96%,72%的老师上课经常使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但仅限于使用教材配备的PPT课件讲解,只有18%的老师会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自己制作课件,原因是有些老师觉得课件自己准备的时间长,增加教师备课负担;有的老师是想用但不知怎样与教学结合才有效。学校缺乏相关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政策、措施,学校也很少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信息技术培训。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阻碍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很有必要。
3 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高校教师;创新能力
1 数字化校园下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般来讲,创新能力是指人类创造性地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1]。对于当前的高校教师来说,其创新能力是指在其平时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科进行相关科研探索等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相关的能力。当前各个高校对本学校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高效的利用数字化硬件、软件设施可以加快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2 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当前社会的高度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使高校在校学能够将知识和实践结合,如何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创新性的实验与开发,与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水平有很大的关联。高校教师可以讲自己在学科中的科研创新的过程与学生共享,在创新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一般的教学基本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学科创新的一般途径,可以激钛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创造不同的新价值。
2)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可以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任何科研创新都是建立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扎实掌握基本知识才能进行科学创新,教师将教学方法创新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与扎实,为下一步的创新以及以后工作中的对本学科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的重要性需要将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到一个较高的高度,而目前各个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3 目前制约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因素
3.1 社会影响
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改革开放下国内、外各种思想对高校教师的冲击很大,如何让高校教师能够安心在学校进行教学以及科技创新成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近期一些网络媒体频繁曝光了一些个别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不良事件,这些事件经过媒体的传播与发酵在全社会引起了比较大的回响。而这些不良的事件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对自身价值重新审视,其内心会对教师职业进行怀疑,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基本教学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师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3.2 学校影响
目前高校教师的工资与职称挂钩,基本上每个高校的职称评聘都差不多,在职称晋升与工资分配中,基本上都是将各种指标进行量化排名,在这些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一些不能用量化来体现的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可以提升教师创新能力。例如,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体会与实践,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另外高校有时候会过分追求本校教师的一些高水平论文与高规格项目,往往忽视一些创新教学团队、创新导师和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这样的后果是往往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很深厚,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教学方法缺乏相关的培训导致对学生的教学过分生硬,使学生不能有效的接受专业知识学习。
3.3 自身影响
教师是高校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教学课科研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研究表明,教师的创新行为来自教师内在人格特征、观念态度、知识水平以及环境特征等影响因素[2]。因此,教师本身人格特征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 数字化校园下的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首先,高校应该抓住媒体发达的今天,利用学校数字化建设的软、硬件设施,对高校教师目前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进行正面的宣传,将一些先进的教师事迹在主流网站、贴吧、论坛里进行大力宣传,提升高校教师自身的被社会认同的观感,努力消除社会最高校教师的一些偏见,是高校教师更加有存在感,能够安心扎根于大学校园。其次,在职称评聘中,相关政策的制定应该更加鼓励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可以利用高校的网络平台,将教师与教师在学校校园网上可以成立不同的团队,彼此对专业有兴趣的老师可以互相在平台上联系,讨论,形成不同的讨论组对学科进行研究。同时学校可以开辟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将教师团队开发的一些相关科研成果积极在各个网络化平台上进行宣传,吸引相关企业进行投资,这样既可以让教师创新的主动性大大提升,又可以改善教师的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最后学校应该利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时机,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氛围进行有效与积极的建设,通过对学校的这些措施可以使高校教师在学校里面可以潜移默化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升华,能自觉的与社会上一些对高校教师的偏见认知做斗争,健全自身的人格特征。
5 结论
高校的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高校和教师共同完成,本文是基于在数字化校园的视角下看待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一些与数字化校园没有关系的因素没有说明但是不代表这些因素不是影响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因素。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问题;分析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素。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校加强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生存的基础。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资料显示,陕西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的比例达到37.8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而陕西省民办普通高校的发展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所研究的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指在该校任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教师。
一、存在问题、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一)民办高校教师结构不合理
图1 民办高校教师来源图
1.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结构失调
陕西民办高校专职教师主要以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和近几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从公办高等院校在职和退休教师中聘用。公办院校教师医疗保险以及其它福利待遇等都由原单位负担,民办学校只需按课时付酬,因而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但是高薪从公办高校吸引来的专职教师数量很少。陕西省各民办高校中绝大多数专职教师是从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中招聘来的年轻教师。随着近几年来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多数民办高校主要是招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专职教师,表1是西安翻译学院近年来师资招聘情况。
表1 走进西安翻译学院的研究生大军
2.年龄结构比例失调,职称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从年龄结构上看,民办高校教师以老年和青年教书为主,年富力强,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极少,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年龄结构。很多高校几乎没有40-55岁的专职教师,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的年龄断层现象较为普遍。
从职称结构上看,2010年以前,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不够完善,专职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偏多, 初级及无职称的偏多,中级职称少。但是近几年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教师职称的认定工作不断完善,民办高校中拥有中级职称资质的教师数量大幅提升,副高以上职称和初级职称的人数较少,基本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橄榄型职称结构。
3.教师结构不合理的影响
退休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 但是年龄偏大, 知识更新慢;兼职教师虽然任教于民办高校,但会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其本单位;年轻教师有理想、有热情、工作干劲大,但缺少实际教学经验, 教师队伍中缺少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骨干, 无法形成合理的教学团队。
(二)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不稳定
1.民办高校教师教学任务普遍重
陕西省大多数民办院校教师教学任务普遍偏重, 超负荷运转。老师每天都在忙于上课,不少青年教师一学期同时上三四门课,备课任务繁重。更为严重的是很多老师讲授课程并非自己所学专业课程,更加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此外专职教师还要承担一些科研课题,一些民办高校甚至还要求专职教师从事一些行政性的事务,如担任辅导员,分配招生任务等。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比公办学校大得多,但享受不到公办学校教师福利,参加培训机会很少,个人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缓慢,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
2.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数量较少
民办高校一流教师较少,教学质量水平一般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民办高校很难聘用到公办高等学校中的优秀教师;民办高校中来自公办高校的多为退休教师,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老化,无法给学生带来体现新时代的知识和技能;民办高校从大学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中招聘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还有少数教师是通过与董事会成员、学校领导的裙带关系或通过亲朋介绍进校的,教学水平有限,而民办高校在师资培训培养还没有形成体系。
3.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较高
众多民办高校每年均在不断招聘大批新教师,但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流失。第一,随着公办高校工资制度的改革和教师津贴制度的实行,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造成民办教师满意度下降,导致教师流失。第二,民办高校不能为教师提供长期、稳定的社会保障,使教师面临着缺少社会保障和失业的高风险。由此造成民办高校的教师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第三,教师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许多民办高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缺少长远规划,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教师感到自我提高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受限。第四,专职教师劳动量较大,增加了专职教师的劳动量和心理压力,致使教师因此而流失。
4.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影响
过高的流失率,势必会对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学生学习、学科建设、办学声誉和办学能力乃至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教师流失会引起在校教师心理和情绪上的消极暗示,降低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会间接引起学生的流失;甚至会严重打乱学科建设梯队,出现人才断层,造成师资结构的不合理。而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就很难保证学科建设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办高校专职教师学术能力发展不足
1.教学与科研学术能力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
在民办高等学校, 从领导到教师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许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 很少或根本没有涉及研究工作, 这里有科研资金缺乏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主要是主观认识上的问题。有些办学者认为, 当前学校资金与条件有限, 很难开展科研活动。有些教师也认为科研并非自己本分事情, 只要上好课就行。二是民办高校教师的报酬很大程度上与教学课时量挂钩, 这是教师会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的主要原因。在这种制度下, 一些教师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缺乏热情。而只关心教学课时的增加, 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很难有较大发展空间。
2.专职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骨干作用不明显
民办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重, 没有时间搞科研, 少量的专职教师难以形成学术氛围。加上科研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民办高校对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足, 科研基础差, 科研环境与科研制度尚未形成或完善。
科研是陕西各民办高校目前发展的薄弱环节。但是近几年来,陕西很多高校开始注重科研,比如,西安翻译学院近三年内(截止2013年11月)院级科研立项196项,其中省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6项;学院承担省级教改项目8项,院级教改立项109项;全院教师发表科研论文1139篇,主(参)编教材35部,出版专著6部、译著2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优秀教材二等奖3项。现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资料来源: http:///news.asp?id=3448]
3.学术能力发展不足的影响
民办高校的竞争优势,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优质的教学质量。而教学和科研是民办高校教师作为大学教师学术能力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严重影响着民办高校竞争力。所以,作为民办高校教师, 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学学术水平;而科研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民办高校教师也应当具备研究的学术能力。
教学与科研是辩证统一的。如果不关注科研、参与科研,很难使教师跟踪和了解学科前沿, 就无法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含金量。
二、提升陕西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政府应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系统相关工作
如前文提到,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除了民办高校自身管理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政府调高公办院校教师待遇,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缺乏关于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体;政府在民办高校教师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因此政府应加强和不断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系统相关工作,第一,提高公办院校教师待遇的同时,将民办高校教师纳入统一管理;第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老有所依,有一种政府和社会认同感;第三,强化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机制,实现教师自我提高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愿望。
总之,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行政支持力度。在指导学校按教学计划办学、保证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促进民办与公办之间师资的相互流动等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
2.学校应依托社会的灵活用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教育最基本的是要有高质量的教师,民办高校储备属于自己的人才资本,培养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十分重要的。以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优质的教师资源,以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稳定教师队伍,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
具体做法:第一,民办高校应打破以传统的以职称、学历、资历等作为评判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的羁绊,而是把教师实际的工作业绩和表现作为教师聘任、提薪和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民办高校应鼓励教师在教学上进行自主开发课程、自主安排教学计划等,鼓励其参与学校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决策。第三,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强化教师的团队意识,使其将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情感纽带和责任纽带将组织与个人紧密联系起来。第四,民办高校还要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加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培育学校学术共同体。
3.探索实施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
在构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实施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管理方式。第一,注重人本化的管理。管理者要经常与教师沟通,要重视对教师的激励,针对教师的需求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还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第二,加强民主化管理。在涉及到教师的任用、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提拔等方面时,学校一定要广泛征求各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第三,完善科学化的管理。要重视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建立高效率的信息流通渠道,实现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协调,进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4.合理安排教师的劳动强度,加强教师培训
合理分配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降低其劳动强度。对于专职教师给予合理的基本工作量和科研任务,尽量不要或硬性分配给专职教师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行政性事务。因为这样势必会增加教师工作压力,进而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压力过大可能就会作出离开的选择。适度减少教学和科研任务,降低劳动强度,可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
高校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必须对教师进行适时培训和进修提高,逐步营造宽松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激励他们脱颖而出,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使之成为学校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凸现办学特色、树立学校信誉的中坚力量。
总之,教师是民办高校最主要的人力资源, 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主体, 教师是民办高校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动力。在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 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流动性强的问题始终制约着高校的发展。建立一支稳定性强、结构优化、富有创造力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所以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激励机制, 减少教师队伍的流动性,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席成涛,赵小琴.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1月.
在学科专业上,美国高校教师的文凭和知识水平较高,因而学科专业培训的需求不大,内容不多,多为专业知识零碎的补充型内容。而中国高校教师由于前期学历不高,培训内容以学历补偿性内容为主。在教育教学技能上,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技能型培训是基本内容,教学领导培训、教学生涯培训、学科性教学培训与跨学科教学培训则是高级内容。而我国在教育教学技能内容方面,仅涉及教学技术、教学管理、教学指导能力培训,在教学态度、教学士气、教学生涯、教学组织、教学伦理、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评价能力方面还没有开展起来,并没有上升到规范的培训内容层次上来,仍仅靠教师自己摸索。尤其是在高校教师的研究指导方面,忽略了其对高校教师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影响。在高校管理制度上,两国高校对新教师都有培训,美国相对培训得比较细致,而中国对这部分内容的培训较笼统,并没有根据高校中的各个管理职能进行细分培训。
二、中美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组织形式比较
(一)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组织阶段
美国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按职前、任职和职后三个阶段进行。
1.职前培训。美国高校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的主要来源为美国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美国国内很重视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因此大学教师的职前培训首先在研究生群体中展开,对研究生群体的培训称为准大学教师培训。
2.入职培训。美国高校特别重视将博士生助教作为高校教师的培养工作,针对研究生助教的培训内容主要有:(1)教学方法、教学资料、教学设施、教学评价与考试等;(2)有效教学模式的观察与学习;(3)教学技能的示范与反馈改进;(3)导师就广泛的专业问题提供的信息与支持;(4)有关教学技术、任务和责任等方面观点的传授;(5)对助教自己生涯选择的清晰认识。
3.在职培训。在职培训通常通过在职进修,为高校教师提供专业学术、教育理论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另外大学还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或国际学术会议来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在与精英教师的交流学习中得到行业的最新变化和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二)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组织阶段
1.入职培训。在入职阶段,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规定中就明确为高校新教师提供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的培训。近些年一些高校针对现实需求,组织开展了名师经验、专业实践、教学技能等内容的培训。
2.在职阶段。在讲师阶段,讲师培训内容以增加、扩充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注重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在教授阶段,副教授培训主要通过教学科研工作实践及学术交流,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对连续担任副教授工作五年,且能履行岗位职责的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安排半年的脱产培训或学术假,提供学术最高端最前沿的培训内容。
(三)比较分析:培训内容组织阶段基本一致,但组织形式不同
通观中美两国高校教师各级的培训内容,发现两国高校教师培训基本是以项目学习为主要内容,以某个现实问题为主题,体现了主题式的组织形式。美国在职前培训阶段,开展的培训主题主要有教学技能、学术研究;入职培训阶段,培训主题主要是教育技术、教学技能和学术研究;在职培训阶段,培训主题主要是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同一个主题,在每个阶段都会安排相应程度的培训量,并随着阶段的上升,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这说明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组织形式趋向于螺旋式。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中,入职阶段培训主题主要是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等,另外部分学校也会涉及教学技能的培训;在职培训阶段,开展的培训主题主要是教育教学技能和学术能力。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在尝试以螺旋式来组织培训内容,但目前的情况更趋向于直线式。直线式注重每个培训主题本身的逻辑,有利于学生有序地掌握知识,却忽视了高校教师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难以提高教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综合能力。总的来说,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组织方式是螺旋式和主题式,而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组织方式是混合直线式(即不成熟的螺旋式)和主题式。
三、中美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影响因素比较
(一)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影响因素
1.哲学因素。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思想和美国高校“三A原则”(即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学术中立)的影响。高校教师培训内容较注重实用性技能技巧,注重教学技能的提高,强调服务功能等。“三A原则”是美国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进修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是每个高校教育发展的精神基石。
2.政治因素。受美国政府的资金援助,为美国高校高薪吸引优秀人才、大力开展高校教师培训、发展教师培训内容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后盾,从而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美国政府立法形式的辅助,也使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更丰富多样。
3.经济因素。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美国高校教师培训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固的经济后盾,从而促进了美国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横向和纵向的不断发展和改善。另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大多数的美国大学不断开展和完善高校教师培训内容,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的发展,使大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文化与教育因素。首先,美国高校的教师培训内容与其具有开放性的多元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美国高校对教师培训内容要求更见严格化、明朗化,培训教师既注重教育教学,也重视科学研究。其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化和教师评估考核体系规范化增强了高校教师的学术意识和参加培训进修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教师培训的积极开展。
(二)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影响因素
1.哲学因素。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发展里也离不开这些哲学思想,既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又存在着消极的弊端问题。对高校教师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重视德育、重视纲常伦理等。
2.政治因素。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经费投入不足仍是制约高校教师培训发展的“瓶颈”,如果扣除培训的各种费用上涨、参加培训教师增加等因素,师资培训的增长速度较慢,有的高校甚至出现零增长。导致培训机会均等的理想和资源配置公平有效目标之间的矛盾加剧。
3.经济因素。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高校开始开展很多灵活、丰富的培训内容。但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这使得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还存在计划性的一面,高校自主自治权不足,导致教师培训不能自主灵活开展。
4.教育及文化因素。首先,静态教育观使教师在培训中只是模仿培训者提供的教学技巧,考虑教师的实际需要。其次,中国教育的大发展对大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三,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多是非师范出身,教育意识和教学实践上存在很多问题。其四,高校缺乏办学自,教育经费也不足,相应的对高校教师培训也会产生影响。
(三)比较分析:培训内容影响因素均同,但影响占比各有轻重
中美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结构和组织都受到哲学、政治、经济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是各影响因素占比却各有轻重。美国受经济因素影响最大,在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横向结构上,市场经济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上都要具备相应扎实且灵活的技能,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和更新培训内容。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也不会发展得如此丰富深入,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才同时影响到高校教师培训内容。而与美国情况不同,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发展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中国高等教育受国家行政机构统一的宏观调控,并且已经有了全国性的高校教师培训中心网,可以为各类学校高校教师提供统一的培训,这种统一的培训不仅带来了统一规范的培训内容,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使得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缺乏灵活性、市场性和实效性。
四、对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建议
(一)深化培训内容的纵向结构
中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相对于美国来说深入性和针对性不强。首先,在学科专业方面,要转变学历补偿式的培训理念,将高校教师在职进修的培训内容与普通高校专业学习的内容区别开来,重在培训教师的实际专业能力,将专业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供切实需要的培训内容,各高校也要针对高校教师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灵活的组织培训内容,及时更新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其次,在教育教学技能方面,要平衡教学与科研的权重,将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基础打扎实,改变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内容只是形式主义的现状,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经验交流,另外,也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时更新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其三,在学术科研方面,不仅要更新高校教师学术的前沿知识,也要培训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能力。其四,要加大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做好对高校教师进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培训,让教师全面熟悉学校的发展情况和运行情况,这有助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二)完善培训内容的组织形式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组织形式是直线式加主题式。直线式即不成熟的螺旋式,与熟练的螺旋式的差别在于没有关注高校教师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联系,各发展阶段之间的培训内容是直线的关系,没有循序渐进。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身职业的发展内容也应该是慢慢累积变化的过程。因此,要完善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的组织形式,借鉴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内容螺旋式发展的经验。入职前,对有意向任职高校教师的在职研究生专门培养他们的教育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了解教学过程和方法。在入职阶段,首先,如果先前有过教学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可继续加强他们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着重锻炼他们独立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如果没有教学技能的培养,可安排此类详细的基础课程或采取经验交流的形式,由老教师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其次,将高校管理制度纳入新教师培训的必须内容,并且由各高校自主制订培训方案,按照高校实际情况安排详细的培训内容。其三,在新教师阶段,培训他们的学术科研能力,不仅是常见的在职进修的形式,更应该是实际技能的培训,例如课题思考、文献查找、文献阅读、实验写作等基本的技能。在职业稳定阶段,需要随时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另外要在前一段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科专业和学术科研能力,一是要增加学术前沿的交流培训,二是要联系实际联系市场,增强学科专业和学术科研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调整培训内容的影响因素
(一)事业与职业的矛盾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首要问题是事业与职业的矛盾。教师过去被宣传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的事业者,历史、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更多的是奉献。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当前一些教师只是将教师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更多地关注自我求取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有的教师价值取向逐渐偏向功利性,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事实上,教师工作不但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一味地要求教师奉献不切实际,但也不能背离教育的公益宗旨。一旦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需要拥有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需要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在高层面上定位服务观念;需要将“小我”和“大家”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把职业当成事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合,教师才会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养成职业道德。
(二)社会认同和职业压力的矛盾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以来社会对教师的认同。不过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社会认同的教师标准对他们造成的职业压力较小,他们所承受的职业压力更多地来自科研。这种非同一性使得高校教师与社会期待的距离越来越远。
(三)职业考评与师德养成的矛盾
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考评并不以“是否是位好老师”为准,而是更多关注“科研上是否有贡献”。有的高校在考核中过分强调科研经费、获奖成果、数量等容易量化的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对教师个人敬业精神、育人风貌、道德品质、人格涵养等不具有可操作性标准的软性指标,从而导致很多教师只注重外在而荒废内在的修炼。
(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外紧内松的矛盾
当下,一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出现了外紧内松的现象。尽管外界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质疑声不绝,但一些高校并没有对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职业道德既未在教师准入中体现,也未在培育计划中凸显。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方向性
方向性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的前提。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使命,在价值多元化、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舆论导向的作用日益凸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高校教师应当成为榜样。
(二)要有针对性
要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制定有策略性的措施。当前,只教书不育人、学术不端等是亟待解决的影响高校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师德建设常提常抓,但实效性并不显著,主要就是所采取的措施没有针对性。
(三)要有高度感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站位要高。高校教师所面对的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要自然引领这些学生,必须有可以让他们信服的师德。以师德培养学生的人格,会对学生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因为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其方式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
(一)外优生存环境
1.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准入制度。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教学能力、出色的科研能力,这都是高校教师必备的素质。并不是学历高、科研成果突出的人就可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只有那些对这一岗位由衷热爱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这个行业。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准入制度,就是通过这个制度把那些真正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养首先需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也必须从爱出发,热爱教育这一职业,热爱所教授的专业,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并带动学生之间的互爱互助,才能彰显教育的力量。
2.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标准。要改变当下仅凭教学、科研数量和质量评定教师的方法,一些高校已开始努力尝试改变现状并付诸行动。对教师的评价要求,既要体现对教育规律的科学、理性的认识,也要体现对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的认同。只有这样,教师的自主性才能被充分激发。
3.强化高校教师思想的教育。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离不开不间断的学习教育。加强教师思想的教育,是道德养成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通过思想教育,可以强化高校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冯莉通过调查得出高校教师的责任感不如中学教师强的结论。高校教师应该承担重要的社会职责,这种社会职责由法律所规定、被社会所公认,教师不能或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
(二)内炼自我修养
1“.致知”和“践履”相结合。躬行践履、格物致知,这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致知”就是明伦察物,学思结合;“践履”就是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对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而言,“致知”和“践履”尤为重要。“致知”和“践履”既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高校教师必备的学术素养,还是要传递给学生的为学之本。要通过倡导的方式、方法,强化高校教师的思辨、实践能力。
《教学研究杂志》2015年第二期
1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长久以来,教师职业一直被界定为是一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一些高校教师在自己的职业定位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问题。许多高校遵循的专业任职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专业学科课程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学习+短暂的教育实习造成了高校课程设置比例严重失调现象。职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高校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所占比例不够甚至过小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师职前的专业素质的形成。另外,在新教师入职辅导上,一些高校没有严格的入职培训制度,只是在新学期开学前对新进教师进行为期几天的教育理论培训,再进行一次例行的试讲,提交试讲教案等就结束了对新进教师的考察和培训,开学后就直接上岗了,而一些新进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学位,甚至有海外留学背景,但是其所学专业并不是师范教育,在教育专业知识实际上是一片空白,导致新任职教师在教学设计、学生课堂管理、教育评价和如何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训练,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许多在职高校教师只满足于做一个知识的传递者,在授课时照本宣科,对教师职业定位上的简单化处理大大削减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包括高校教师自身在内的许多人认为只要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就能够实现。这些偏颇的想法造成了许多高校管理工作者和高校教师不同程度上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不重视甚至是忽视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即教师的道德信念和品德情操)和专业组织(高超的教育艺术)的倾向。而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育人特质决定了教师职业对其职业主体的伦理和人格因素的依赖性远远高于其他任何职业。许多高校中出现了一批专业水平高、专业能力强而在授课上不能匹配自己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教师,这些教师甚至这些高校并没有意识到或不认为这种状况会影响到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些在职教师在职业培训和学位攻读上功利化和表面性倾向严重,有的甚至异化为追求一纸证书,来证明自己在专业上的发展和追求。总之,目前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在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国家教育政策落实与高校教师培训上,忽视了高校教师自主的专业发展,高校教师自身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理解上的偏颇和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的问题。
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入职辅导和培训、在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自我教育和发展理念的培养等。理想的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通过内在和外在两种途径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来实现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在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国家、政府和学校的外在层面上的支持上。
2.1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途径主动而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专业自我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途径。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专业知识和能力(即高深知识的研究者)、专业伦理(即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组织(高超的教育艺术)、专业化学习(即高度自主的实践者)。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更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我的形成[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飞速发展,和70后大学生相比,80后和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高。这也对当代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自己专业相关知识,还要努力学习跨学科知识,做到学科结构多样化,做智慧型高校教师。以高校英语教师为例,在专业知识方面,高校英语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本体性知识:英语语言学、语用学、语音学、听力、英语写作和英语翻译等。另外,高校英语教师还要努力掌握跨学科知识,譬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不同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拓宽分析能力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教师想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做一名知识高深的研究者。专业伦理方面,高校教师要注重培养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促进专业化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从而坚定自己的职业道德信念,践行自己的职业规划,形成自己的职业理想,随时随地有意识地陶冶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如职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用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如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终身学习等)去感召和影响学生。教育是一门辩证、灵活的科学,也是一门复杂、多样化的科学,因此高校教师还要注意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教育艺术。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教学实践,如观摩模仿优秀教师的教育艺术,探索、广采博取优秀的教育艺术风格,提炼升华、形成独具个性魅力的教育技艺和教育风格。在追求高超教育艺术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既塑造了学生同时也塑造了自我。教育艺术风格的形成既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从“新手”走向“智慧型教师”的标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各有异彩的教学永远赋有生气,是学生学习走向成功的基础和桥梁。由于高校的教育对象大学生们具有思维的成熟性、学习的自主性与选择的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要在综合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学习动机以及教学内容诸要素后,要尽力使自己的教育方法具有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先进性,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关注师生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同一问题,高校教师要启发和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分合思维法等)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专业化学习是指教师可以通过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连续、持久并贯穿整个教学生涯的过程,因此也应该是高校教师终身学习、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解决问题的过程[3]。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于1989年曾提出了他的关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因此,高校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探究和分析,通过积极主动地自我反思,促进自我专业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使高校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能力等方面有一个本质性的飞跃。另外,高校教师还要学会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拜师或者与同事进行合作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高校教师可根据所教授专业课程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教学科研协作小组。学习协作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定期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听课、评课、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协作,以达到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的目的,从而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
2.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途径高校教师在从“新手”到“专家”转变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树立教师既是教学实践者又是教学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高校教师只有把握正确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才能实现教师自主发展(即内生驱动)。同时,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教育教学团队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如教师培训、进修计划,评价、考核体系,教师的评聘制度等)也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创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及健康的教师心理环境[4],从而实施有效的外部驱动。以河南省为例,早在2008年河南省就广泛开展了“教师培训年”活动,全省有100多万人次教师受到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教育,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科学管理教育的能力、办学治教的能力、教书育人的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河南省教育、科技、人事及外事等多部门联动,采取不同方式支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相继组织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河南省‘555’人才工程”以及不同科目的省级教学技能竞赛等。同时,配合教育部,适时启动了“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和“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组织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的申报等,极大地拓展了河南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在组织机构保障方面,河南省部分高校也相应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统筹指导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建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切实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各种权益,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国家、地方与高校各教育管理部门应点面结合,采取多部门、多学科互动机制,为高校教师校内和校际之间的合作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和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其中,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就被纳入高校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中。尽管教学团队的成员在教学经验、教育艺术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梯度差别,但所有成员,无论是教授、副教授还是讲师或者助教,都是基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组成教学团队或者科研团队的。因此,高校教师本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在高校团队建设过程中能够得到极大的激发。高校教师通过教学和科研团队的合作机制获得情感上的发展动力,拓展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从而加速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5]。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不但可以培养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更能通过团队成员的互动,营造合作文化氛围,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必需条件。同时,高校管理部门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创设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及时而有效地在该平台上向教师们传递有关教研的最新信息,为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合作提供一种更为便利的渠道[6]。
3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高校教师终身学习,以达到内外兼修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院校积极创设利于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在要求。这两种途径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只有高校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与“教育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外界环境)”的有机融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加快高校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步伐,早日实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的目标。
作者:王玲 单位:河南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
教师的教育技术关键内容包含教师对和教学技术有相关的知识、技巧以及方式的学习、使用和总结评价的整体素养,不仅体现在教师对于教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关键体现在教师如何运用教育技术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还体现在教师对于教育技术内涵、思想、相关责任的认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需要教师能够以专业的教育技术知识理论体系为依据,采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去解决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教学技术素养不仅仅包含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的设计能力,还应该包含教师教育技术的思想认识、知识理论体系、信息技术运用以及课程教学的实际应用等能力。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不仅仅要完成教学任务,其相应的科研成果也有一定的要求,很多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也包含对于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这种模式有自身的特点,能够使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水平的提高而提升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推进高校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那么,对于教师教学技术能力提升来说,不单单要从教学一个方面入手,也要兼顾科研能力的提升。这就要就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教学设计技能,同时也要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学术资源检索与掌握前沿学术知识的素养。目前,很多高校都逐渐重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但是教师教育技术知识理论不足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很多教师不能更深入掌握如何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还是仅仅处于生硬使用阶段,没有将其与实际的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实践与应用仍较简单,比较生硬。有些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没有建立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促进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技能。在高校教师中,对于自身的认识有偏差,不能看到自身教学技术能力存在的不足,往往会高估自身的能力,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所以,有必要对高校教师教学技术能力的提升方法加以研究,以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2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策略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一个长期坚持的阶段,还要受到高校、社会环境、信息技术改革、相关政策等很多条件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要以培训为主要手段,支持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高校在整个过程中要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高校可以通过完善信息化设施、丰富教学资源、制定激励体制等方式,促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得以更好、更快的提升。
2.1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制
2.1.1建立健全教师职前培训体制
很多高校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大部分的学校都只重视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而忽视了对在校学生教育技术知识的培养,所以应在高校设立教育技术相关课程,以实现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对于很多非师范院校来说,很多学生未来不从事教师职业,如果盲目地全体开展教育技术课程,可能会造成教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对于非师范院校来说可以设立教育技术选修课程或者公开课程,这样就能有选择地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教育技术的培养,既不会浪费教育资源,也能达到职前培训的目的。
2.1.2建立健全教师职后培训体制
通过对高校教师的职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能够非常有效地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同时也成为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时,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机制,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与模式,让培训能够分层次地、逐层递进地、连贯性地进行。不要将职后培训演化为纯粹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培训,更不能演变为流于表面的、娱乐性质的培训。很多高校对于教师的职后培训流于表面,内容枯燥、重复,使得很多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理解变得更加模糊,甚至很多教师对于培训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使得培训效果不明显。在对高校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方案。因为对高校教师的职后培训不仅涉及到教师本人工作问题,还要涉及到教师的家庭以及时间的规划等。所以,在对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将培训的时间安排、培训内容以及被培训者的适合范围等通知给各个教师,以便教师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所要参与的培训课程,这样能够使教师对于培训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又能让教师科学、合理地选择培训,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合理安排培训过程的同时,对于培训所设计的知识及内容也要科学编排。不要过分偏向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或者信息技术能力的内容,要重视教师教学技术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融合与运用能力的培训。培训还要明确目的。首先,要使教师对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知识有所掌握。其次,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与科研的能力有所提升。最后,教师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来解决教学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对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同时,为了提升培训的效果,还需要设立科学的方式与评价制度。因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几乎都是较为抽象的内容,如果采用简单的讲解式教育方式,会严重影响到职后培训的效果。所以,要根据高校教师的特点,在教师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支架式、案例式等手段进行培训教学。还有必要给接受培训的教师制定相应的任务,以激发教师对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教师的过程评价。
2.2健全高校的配套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决定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保障与条件。因此,要想更好地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必不可少。
2.2.1增加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
在现代化的信息教学过程中,高校必须及时更新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校园网络等相关的硬件设施。在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各类硬件设施之间的互相联系,这样才能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此外,对于以上硬件设施的后期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设备正常工作,还能促进硬件设施进一步地发挥潜在作用。
2.2.2建立健全高校数字化教学软件体系
高校的数字化教学软件体系是高校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在各项硬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数字化教学的软件体系,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在高校建立健全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的形式与方法。不仅可以出资购买成熟的资源库,还应当加快学校自主开发的进程,建立自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
2.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体系的完善
在对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过程中,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只是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初步评价。因为教师真正的教育技术能力是体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所以应当完善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能力的运用情况加以评价。这样才能更加系统、全面地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加以评价,起到更加有效的督促与激励作用。在对教师进行教学教育能力的评价中,可以借助于学校建立的网络系统。通过校园网络系统的记录来跟踪评价教师的课前准备、课程讲授、课后作业等信息。这样不仅仅对教师教育技术的评价实现了过程评价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运用的热情,使高校教师真正地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
2.4设置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有必要设立网上教育技术能力交流社区,同时由专业的教育技术老师作为社区的管理者与负责者,高校教师可以就教育技术能力相关的问题咨询专业的教育技术老师,也能够在社区内进行问题的讨论与经验的交流沟通。另外,还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课程互听活动,让高校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定期开展关于教育技术能力的研讨,还可以和其他学校进行不定期的联系,让高校教师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提升教育技术能力。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得到长期的提升。
3结语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为核心,探讨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机制和实现途径。高校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内在途径和外在途径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途径;外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634(2015)02-0046-04
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所在。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又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教育部于2011 年底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建设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改革浪潮表明了以下逻辑关系: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振兴国家强盛。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教师如何吃透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探究出符合实际的、高效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实现途径。
1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于1933年提出了“教师专业化”这一概念。1963年的世界教育年鉴的主题是“教育与教师培养”,而“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被选作了1980年世界教育年鉴的主题。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发展是国际教育组织一贯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运动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1954年成立的全美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确立的“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简称PDS)这一概念是教师教育向专业化方向转化的标志。中国于2001年4月1日起展开的教师资格认证工作标志着中国的教师专业化进程进入了实际操作的阶段。众多和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国际性会议,如1989年在多伦多和1991年在温哥华召开的会议,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深刻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然而,对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和从业时间有关系,但是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和从业的时间不一定就表明高校教师的专业性得到发展。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在教学实践和科研探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师专业素养,明确自己的专业理想所在,从而逐步形成专业自我,要么成为一名专家学者型教师,要么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具体而言,既然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自我追求、自我实践、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的过程,那么高校教师应使自己逐步成为高深知识的研究者、高尚师德的追求者、高超教艺的创造者和高度自主的实践者[1]。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理解还存在一些困惑,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相对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不仅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也是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长久以来,教师职业一直被界定为是一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一些高校教师在自己的职业定位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问题。许多高校遵循的专业任职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专业学科课程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学习+短暂的教育实习造成了高校课程设置比例严重失调现象。职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高校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所占比例不够甚至过小严重阻碍了高校教师职前的专业素质的形成。另外,在新教师入职辅导上,一些高校没有严格的入职培训制度,只是在新学期开学前对新进教师进行为期几天的教育理论培训,再进行一次例行的试讲,提交试讲教案等就结束了对新进教师的考察和培训,开学后就直接上岗了,而一些新进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学位,甚至有海外留学背景,但是其所学专业并不是师范教育,在教育专业知识实际上是一片空白,导致新任职教师在教学设计、学生课堂管理、教育评价和如何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训练,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许多在职高校教师只满足于做一个知识的传递者,在授课时照本宣科,对教师职业定位上的简单化处理大大削减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包括高校教师自身在内的许多人认为只要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 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就能够实现。这些偏颇的想法造成了许多高校管理工作者和高校教师不同程度上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不重视甚至是忽视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即教师的道德信念和品德情操)和专业组织(高超的教育艺术)的倾向。而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育人特质决定了教师职业对其职业主体的伦理和人格因素的依赖性远远高于其他任何职业。许多高校中出现了一批专业水平高、专业能力强而在授课上不能匹配自己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教师,这些教师甚至这些高校并没有意识到或不认为这种状况会影响到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些在职教师在职业培训和学位攻读上功利化和表面性倾向严重,有的甚至异化为追求一纸证书,来证明自己在专业上的发展和追求。总之,目前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在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国家教育政策落实与高校教师培训上,忽视了高校教师自主的专业发展,高校教师自身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理解上的偏颇和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的问题。
3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入职辅导和培训、在职教师的培训和进修、自我教育和发展理念的培养等。理想的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通过内在和外在两种途径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来实现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在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国家、政府和学校的外在层面上的支持上(见图1)。
3.1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途径
主动而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专业自我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途径。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专业知识和能力(即高深知识的研究者)、专业伦理(即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组织(高超的教育艺术)、专业化学习(即高度自主的实践者)。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更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我的形成[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飞速发展,和70后大学生相比,80后和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
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高。这也对当代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自己专业相关知识,还要努力学习跨学科知识,做到学科结构多样化,做智慧型高校教师。以高校英语教师为例,在专业知识方面,高校英语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本体性知识:英语语言学、语用学、语音学、听力、英语写作和英语翻译等。另外,高校英语教师还要努力掌握跨学科知识,譬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不同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拓宽分析能力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教师想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做一名知识高深的研究者。
专业伦理方面,高校教师要注重培养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促进专业化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从而坚定自己的职业道德信念,践行自己的职业规划,形成自己的职业理想,随时随地有意识地陶冶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如职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用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如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终身学习等)去感召和影响学生。
教育是一门辩证、灵活的科学,也是一门复杂、多样化的科学,因此高校教师还要注意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教育艺术。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教学实践,如观摩模仿优秀教师的教育艺术,探索、广采博取优秀的教育艺术风格,提炼升华、形成独具个性魅力的教育技艺和教育风格。在追求高超教育艺术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既塑造了学生同时也塑造了自我。教育艺术风格的形成既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师从“新手”走向“智慧型教师”的标志。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各有异彩的教学永远赋有生气,是学生学习走向成功的基础和桥梁。由于高校的教育对象大学生们具有思维的成熟性、学习的自主性与选择的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要在综合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学习动机以及教学内容诸要素后,要尽力使自己的教育方法具有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先进性,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关注师生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同一问题,高校教师要启发和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分合思维法等)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专业化学习是指教师可以通过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连续、持久并贯穿整个教学生涯的过程,因此也应该是高校教师终身学习、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解决问题的过程[3]。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于1989 年曾提出了他的关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因此,高校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探究和分析,通过积极主动地自我反思,促进自我专业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使高校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能力等方面有一个本质性的飞跃。另外,高校教师还要学会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拜师或者与同事进行合作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高校教师可根据所教授专业课程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教学科研协作小组。学习协作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定期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听课、评课、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协作,以达到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的目的,从而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
3.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途径
高校教师在从“新手”到“专家”转变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树立教师既是教学实践者又是教学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高校教师只有把握正确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才能实现教师自主发展(即内生驱动)。同时,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教育教学团队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如教师培训、进修计划,评价、考核体系,教师的评聘制度等)也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创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及健康的教师心理环境[4],从而实
施有效的外部驱动。
以河南省为例,早在2008年河南省就广泛开展了“教师培训年”活动,全省有100多万人次教师受到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教育,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科学管理教育的能
力、办学治教的能力、教书育人的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河南省教育、科技、人事及外事等多部门联动,采取不同方式支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相继组织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河南省‘555’人才工程”以及不同科目的省级教学技能竞赛等。同时,配合教育部,适时启动了“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和“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组织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南省地方合作项目”的申报等,极大地拓展了河南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组织机构保障方面,河南省部分高校也相应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统筹指导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建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切实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各种权益,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国家、地方与高校各教育管理部门应点面结合,采取多部门、多学科互动机制,为高校教师校内和校际之间的合作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和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其中,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就被纳入高校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中。尽管教学团队的成员在教学经验、教育艺术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梯度差别,但所有成员,无论是教授、副教授还是讲师或者助教,都是基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组成教学团队或者科研团队的。因此,高校教师本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在高校团队建设过程中能够得到极大的激发。高校教师通过教学和科研团队的合作机制获得情感上的发展动力,拓展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从而加速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5]。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不但可以培养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更能通过团队成员的互动,营造合作文化氛围,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必需条件。同时,高校管理部门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创设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及时而有效地在该平台上向教师们传递有关教研的最新信息,为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合作提供一种更为便利的渠道[6]。
4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景展望
高校教师终身学习,以达到内外兼修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院校积极创设利于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在要求。这两种途径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只有高校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与“教育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外界环境)”的有机融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加快高校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步伐,早日实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熊德明,董泽芳.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追求[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8): 99-101.
[2] 张宏玉.论我国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6): 77-79.
[3] 王洪林.教师自主发展: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育探索, 2010, (11): 114-115.
[4] 安琦.国外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与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4):74-77.
[5] 李昌新,刘国瑜.基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 (6):49-51.
[6] 贾颜.高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其策略[J].教育探索, 2011, (11): 84-85.
Study on theory and approaches of colle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ANG Ling
(College English Department,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1,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