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1: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的叔叔于勒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语文课堂 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 发散性思维 质疑精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96-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各项事业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得益于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我国发展的潜动力和基石。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思想创新等都源于教育创新。因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下面笔者谈一谈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
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长期重视求异思维的培养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执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重点学习愚公精神的同时,让学生思考:“愚公的精神确实可佳,但他的这种做法是否是最佳的?”经讨论,有的学生提出愚公不必移山,可以开路打隧道;有的说愚公可以搬家……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教师有时在课前或课堂调节时来一下“脑筋急转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提问:“地上掉有两张纸币,一张壹佰元,一张拾元,请问你捡哪一张?”“树上有十只小鸟,一枪打死一只小鸟,请问树上还有多少只小鸟?”
教师还可经常与学生谈一谈名人应变的故事,例如,有一次一个外国记者想为难,向总理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请问总理,中国一共有几个厕所?”这样的问题按一般的思维是回答不上来的,但是总理很聪明,巧妙地说:“有两个――男厕和女厕。”总理的妙答记者很尴尬,总理这里就是运用了求异思维。
二、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发散性思维培养。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使学生考虑问题更全面、缜密。
例如,笔者在教学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让学生续写《我的叔叔于勒》,然后让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品,结果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写于勒叔叔在船上结识了一位富商,在富商的帮助下,三年后于勒叔叔也很富有,衣锦还乡了,帮父亲实现了所有愿望;有的写于勒叔叔三年后成了阔绰的人,但他看不惯“我”父母那种重利薄情的为人,只还了之前多用“我”父母的那部分钱,一个子儿也没多给;有的写“我”父母良心发现,把于勒叔叔接回家一起生活,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很开心。经过这样的交流,学生明白了答案不是唯一的,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创新能力。
三、注重质疑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要学会质疑,就要从学生多“问”入手,因为思维是从发问开始的,善于发问或发现问题是质疑的前提。首先,从课题中挖掘问题。这是一种比较直接、常见的方法。例如笔者在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先看课题并思考,然后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学习效果更佳。长期这样训练,学生自然会养成勤问多思的习惯。其次,训练学生对文章开头、结尾提出不同看法。笔者在教学《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改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很多学生结合上文的意思写出了很有新意的结尾;教学《三亚落日》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替换文章开头,大多数学生都写得不错,甚至有的学生自信地说他写的开头比原文还好。第三,要重视训练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笔者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课文时,在初读课文之后,有的学生对课题《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把地球与火星比作孪生兄弟不恰当,理由是:孪生兄弟是一个母亲生的而且还是双胞胎,相貌很相似,出生时间也很近,而地球与火星是否形成于同一时间无法考究,且地球现在有动物植物生命体,但火星没有动植物生命体,也没有水,曾经是否有还是个谜。所以,题目改为“与地球相似的火星”更合适。
本文从语文课堂出发,结合课堂实例,试图寻找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思维训练由此而提出――画面法、作文法、主问题创设法等几种方法。期望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让学生在思维的深度、发散性、敏捷性等方面获得成长。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思维训练 实践研究
乌申斯基在《儿童世界》一书中提出:“语言乃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不断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想单独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
语文学习包含“文”和“言”,这两方面的发展如果能同时帮助思维能力的锻炼,又将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
根据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年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有这样几种实践尝试可以关联起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变通性等方面入手。而要培养这几种特征,很重要的一条是给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机会,安排一些能够刺激学生进行思维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多面向、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
一、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应注意用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式。(1)教师的提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在与学生通过问题进行互动时,注意由浅入深,给予学生思考的信心。注意将学生思维灵活性调动起来之后,才将问题逐步深入。当学生在回答的内容令人满意时,有时可以进一步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层次;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可以通过询问其他同学观点后,加以比较分析,找到思维的不同方向。由此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逐步加深的习惯,而非浅尝即止。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先提问:“我”是怎样爬下悬崖的?接着进一步深入问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本文中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涵义?(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多采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训练表达能力,扩展多向思维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尽量发散对问题的思考结论。例如,在学习《故乡》时,分析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杨二嫂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我的叔叔于勒》先请学生概括于勒的人物形象,并说说每种概括的依据,从谁的视角来看于勒的?在学生有了明确的结论之后,请学生再思考,你觉得于勒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如果于勒是你的亲叔叔,你会带他回家吗?《羚羊木雕》一文中也是很好的锻炼思维发散的课文。可以设问: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请同学们来辩论。
其次,让学生处于思维的安全心理中。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自我认识的敏感时期,很注重同学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安全心理对学生能否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活动,起到很重要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有讥讽、嘲笑的意思,哪怕学生的想法有时候很幼稚,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并及时作出适当的判断。当然这个判断的延迟给出,往往让学生因为心中有问,而更多角度的积极思考。同时,养成提前告知上课内容和预习的习惯,让学生胸中有成竹,在课堂与老师、同学交流的时候,会有更安全的心理。
二、多种形式进行思维训练
初中教科书的文本内容,多数都是能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的作品,只要通过阅读与启发,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调动起形象思维,那么如何更深一步地引发其逻辑思维呢?
1.画面利用法。画面利用法就是通过文字想象还原画面的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初中课本中大部分诗歌都是画面感较强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来还原画面,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例如《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传达的画面,学生可以仅仅通过读就能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画面。但这还停留在形象思维上,画面上。方法设计:你能把想象的画面描述一下吗?并写下来,与同桌比较。这就需要学生将画面生成文字,这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通过与同桌比较,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是同样一句诗句转换的画面,却气象有所不同。那么通过“比较”,也能看到个人解读的风格,与个人的经历、气质、经验等无不关联。彼此比较、吸收,说说自己的看法,又可以进一步对诗句加以分析、赏析。同样可以借鉴此法的比如:《观沧海》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天净沙 秋思》让学生进行想象,再用语言组合画面。通过给画面的补白,可以较好地增加思维的广度,再进行语言还原画面,也对学生进行语言逻辑思维的培养。
2.作文训练法。这里所说的作文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思维的方法和手段。笔者尝试的两种方式可以借鉴。一种是改变人称重写故事。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从父亲与杰利的角度来改写故事。通过这种改写,涉及到人物的心理的推敲,故事人称的转换,故事逻辑性的再塑,是很好的思维操。再如《再塑生命的人》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训练。
另一种是文章或文章片段的仿写。这种方法可以一箭双雕,既可以让学生在遣词造句上获得锻炼,也可以积累文中的词句;又可以通过这种词语文字的再运用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这种小规模文章的仿写,是可以长期实践下去以证明其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的。例如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仿写激发了学生很多奇思妙想,从多个角度锻炼思维。
第三种是对原文的再创造。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造想象,对原文进行再创作,也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例如《皇帝的新装》结局的续写。这种多种可能的故事结局的续写,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也是思维训练的好方法。
3.主问题的创设。主问题的精心创设,也可以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所谓主问题,是对文章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通过主问题的创设,可以激发起学生对文章诸多问题的思考和质疑,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同时也拓宽了思维的广度。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主问题可以这样创设:朱自清写父亲对自己的爱,为什么选择了买橘子这件小事,又为什么不从正面来写,而选择写父亲的背影?通过这个主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对诸多问题的思考,诸如:父亲在什么情形下决定亲自送我?从父亲的买橘子的背影中、语言中和后来的信中透露了父亲怎样的爱?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大胆联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想象思维是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之一,想象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再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是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一丰富,对作品的阅读理解也丰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故事情节的续写,读歌意境的再现,填补艺术的空白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让学生对课文结尾进行续写。有的学生写到皇帝一时恼怒,最后把小孩及其家人残酷地处死了;还有的学生写到皇帝经过这一次游行大典后,感到痛心疾首,从此改邪归正,治理朝政,最后成为一名人人拥戴的好国王。多么富于合理的想象。
二、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正在使用的新教材采用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双线结构,但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思维很明晰;在阅读的过程中安排片断作文,在写作指导的同时又顾及课文。编者意图是很明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促读促写。“写”对“读”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模仿性的写还是创造性的写,它的前提都是认真审读原文、段,弄清原文的所用的表现形式与主旨意图,之后才能加以仿写。例如,学了朱自清的《春》,就写《夏》《秋》《冬》等,这样的仿写,能有助于把握总-分-总的行文结构。与此同时,仿写还能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心态和运思的揣摩,促进对课文和写作两方面的感悟。以续写为例,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就续写《于勒叔叔回来啦》等,续到自然而巧妙,则是源于对原文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等的悉心揣摩和定位,在续写的过程中这种认识往往会在得以继续发展。因此,续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写的进一步提高,自然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而然有力地促进了写的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三、训练学生对生活概括提炼能力
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不可忽视对生活知识的概括。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是写作的源泉。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的人和事,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在不同性格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一样的反应,从而去体会课内所学的人物形象特征。这样学生分析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更好地理解作品,又能在体会人物形象特征的同时丰富自己对人生的认识,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认真地观察生活、仔细地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出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教会他们阅读方法,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技能”这一要求,从七年级开始我始终致力于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树立“读书就必动笔,不动笔不读书”的意识。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学式预习”习惯打基础。七年级上期着重以教师指导阅读,指导归纳、总结阅读某一文体的方法、步骤和知识要点为主。从七年级下期开始要求学生预习,由老师安排预习的内容,可采用布置预习作业、上课检查的方法指导预习。同时,对前面已出现过的文体,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这类文体的步骤、方法和侧重点,明确阅读时该做些什么,怎样做;然后再指导学生探究,最后归纳总结及比较同类文章。八年级逐步脱离预习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以前预习课文的方法及内容自己预习,上课时检查预习情况,将学生中未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但新接触的文体,仍需老师切实指导,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体的步骤、方法和知识点。九年级除个别课文外,一般采用“明确意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这种“总分总”的课堂结构形式。其中,“明确意识”就是使学生明确文章的体裁与阅读这类文章的侧重点、步骤、方法,“归纳总结”的目的是尽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种形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和意识,最终达到一看材料就知道是哪一类文体,随即就知道阅读的步骤、方法和侧重点,从而有意识按其步骤和方法去读。这也是充分贯彻循序渐进和“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在当今世界,学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作为学生不能只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当然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在当今教育中,提的最响的是创新,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恩格斯指出: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创新。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育学、心理学认为,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或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去思考、摸索。如我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除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及鲜明的人物形象外,我还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1.如果孔乙己在分茴香豆时,那群孩子中的其中一个是你,你会以怎样的心情去看待孔乙己?
2.孔乙己多次被大家哄笑,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笑孔乙己吗?说出理由。
第一个问题是浅层次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一般程度的学生也能有参与的机会,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个问题属于较深层次的问题,让程度较好的同学能够对当时的社会有较深的认识。通过这两个问题,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有的同学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说:孔乙己给了自己茴香豆,心里很高兴,因为毕竟是小孩子,心理没那么复杂;有的说,心里很感激,没想到他会把很少的茴香豆分给我吃等。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有的同学说,我不会哄笑孔乙己的,因为作为一名学生有知识有文化,会对他报以更多的同情,有的同学说,我不但不会嘲笑他,反而会为他解围等等。在同学们的热烈发言后,我不失时机地指出:既然你们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假丑恶,我们应该把这种美德发扬下去,让类似孔乙己这样的悲剧在今天不会重演,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难怪有人会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第二,突破定势,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它使人们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景作出反应,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在当今教育之下,很多老师把追求问题的标准答案作为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因为这样可以得到高分。殊不知,这种做法无形中会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严重影响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及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知识积累型的高分低能。因此,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多设计一些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以求突破定势。如我在教(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1+1=?”有很多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2,这就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时,我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引导,让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很快,同学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同学认为等于14,因为一个周加上一个周正好是14天;有的同学认为应该还等于1,因为如果这边有一群羊,从那边再牵过来一群羊,放在一起还是一群羊……可见,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已经突破了定势,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从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答案。记得,我曾经在书上看过这样一件事,说是美国一个州的幼儿园老师,在教小朋友认识“0”时,是按阿拉伯数字“零”来教的,被一个学生的家长告上了法庭,说是老师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虽然判决的结果没有说出谁输谁赢,但美国的教育法规从此多了一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事实证明,美国的教育理念确实成就了许多创新型人才,这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因此,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第三,设置逆向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求异。很多课文情节的发展,往往是按照课文的铺垫、渲染发展的,下文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适当地提出一个逆向问题,则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叔叔于勒真的成为百万富翁,衣锦还乡,我们一家会如何对待他?”这样的问题一出来,同学们的思维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大家踊跃发言,有的同学把菲利普夫妇欢迎弟弟于勒的场面描写得豪华热烈,有的同学把菲利普夫妇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加以比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就集中体现为创新。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呢?
一、教材创新
教材是静止的,我们完全可以对它进行灵活处理、巧妙创新。
1.改编课文。如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教师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很像于勒时,他们会怎么样。学生改好后,我选择一两篇好的替换原文,然后我们再重新学习课文,不同的是,这一遍让学生做老师。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必须由师生共同完成,但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具体操作以学生为主。
2.删除情节。如教学茅盾的《白杨礼赞》这篇课文,在分析课文时,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自主探究的题目:若删掉文章的首尾两端,也很完整,这样做好不好?说说理由。我给了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课堂上学生积极探讨,这样枯燥无味的课文变活了,从而使学生明确了本文的主题。
由此看来,对教材的灵活处理,既可以充分展示原作的魅力,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多方面潜能,还可以使教材增值。
二、教法创新
教师在备好课的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认知融会贯通。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我就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在第一课时,我先请学生听音乐,我选的是满文军的《懂你》这首歌。在音乐放完后,我让学生默读一遍课文,体会音乐中的思想感情与文章中心有何相通之处,然后让学生回答。之后,我又放了一遍音乐,并在音乐声中进行朗诵,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最后,学生品味,随着音乐朗读课文。这种教法的创新,主要是从教材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巧妙的、科学的、能动性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法创新
学习实践中有许多经验可以提炼归纳成为语文学习方法。现代文阅读,可以说是学生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在历次考试中,学生往往对现代文阅读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些学生望而生畏,考试时干脆跳过现代文阅读,使得现代文阅读题得分普遍很低。基于此,我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创造了一种新的现代文阅读学习方法——“三步阅读法”。具体来说,“三步阅读法”是:第一步,速读,抓关键词语;第二步,慢读,抓中心内容;第三步,精读,结合题目。这种方法快捷、高效,适用于考试答题。当然,与平时的严格训练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在课堂上把这种方法教给学生,他们都感到很新奇。在以后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中,我还把它作为学法指导刻意渗透到练习中,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慢慢学会了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还有一点必须明确,学法的创新,一定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其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只能作为“导演”,万不可走上“舞台”,越俎代庖。
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较多的存在于文章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于情节结构层面上,达到一种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的审美境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优秀的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这里,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是“导”,引导学生自觉地创造一个个审美对象,创立新的审美视野与境界,把作者有意无意所忽略的文学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弥补起来,可使之具体化、深刻化,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等作品,作者并没有具体描写主人公的肖像,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的实写内容为依据,想象其肖像,增进对人物形象的全面认识。
我认为学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是能发现“空白”的。只是对它的“填中”的想象力是难点。这里老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激起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就是既培养其再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能力。这里以《孔乙己》教学为例,学生在自学中能明白孔乙己在酒店的言行的实写,他的平日生活与打折腿是虚实兼有,内含空隙与粗线条,这二者弄清楚了,再解决结尾孔乙己之死这一空白:“我到现在终于没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到这里会思索他的结局如何?窨是怎么死的?这里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前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这样不少同学能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充溢了作者独特的感情。到这里学生垢想象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已见,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活活痛死,有的说饿死----有一同学还把孔乙己的死与阿Q之死、祥林嫂之死进行比较,认为孔乙己的可悲就在于在一般人眼里居然平淡得不值一提。
“空白”对于日常语言交流和系统阐述的文学作品来说,也许是致命的敌人。一般信息发出者总是希望要求接受者能准确无误得到其信息,但是接受者也需要一个个信息之间建立意义的联结。空白中止了语句序列的连续不断性,妨碍读者语言停顿的嘎然停顿,它便一跃而变为促使文学阅读不可或缺的积极动力——想象力。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渴望发现形象之间、情节之间、叙述角度之间的一致,而作品中完整的线性的情节结构,会满足这一心理,而空白打破了这一联结----学生在阅读时常会遇到种种“阻力”,然而这种阻力能转换成“突转”的悬念。对这种空白,我们一般可先运用暗示法引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力。如初中第四册补充教材《窗》,学生一接触到这篇小说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这两个病人是什么身份?患什么病?靠窗那位为何每天要把从窗外“看到”的美景,给另一位栩栩如生地描述一番?不靠窗的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而又会为这种心理而惭愧,继而又越来越嫉恨了----特别是结尾处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窗外竟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之后全有何感想?他会忏悔吗?一位老师上《窗》,她把前面这些问题都给解答了,一讲到底之后突然问:结尾中这位病人他会忏悔吗?学生们从沉闷中醒来,议论纷纷,有说后悔的,有说忏悔的,也有说痉的,但老师马上截住:不对,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酷的、虚伪的,他哪会这样呢?学生只能收敛展开的思维,在笔记中记录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通过什么什么,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什么什么的中心思想。伊塞尔说过:如果读者已被提供了全部故事,没给他留下什么可做,那么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结果将是,当一切都被现成设置在我们面前时,一可避免地产生厌烦。
创造性想象的训练的另一点是依据实写部分,对空白点进行补述性的发展型创造想象训练。这一般可运用续写,看图想象作文,使空白成为读者建造审美对象的重要引导契机,集中读者对新的注意点的看法,使空白的内容通过相互修正,将片断、隐含的东西连接在一个”场”中,从“场”出发来组成各种新的审美视野。如有的学生在《孔乙己》的续写中写孔乙己没有死,治好了腿,中了举,也象丁举人一样乡里;《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中写于勒发财归来,再次把菲利蒲夫妇的丑态抖露出来等等。这些都是进行新的审美创造,也加深了对原文主题思想的认识。
这类文章写成后往往引起学生的兴趣或争议,因为空白的深层意义是隐含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是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甚至以教代学。加上考试形式大多以死记硬背为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要转变这种让学生政治敏锐性、政治思维创新意识“窒息”的教学方法,必须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组织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做一些探讨。
1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情景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学生从“我教你学”的课堂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模式,给学生以尽量多的体验机会。比如,结合传统的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道德故事、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和困惑等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提出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受,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在《两代人的对话》这一课中,我们可利用课本上的情景设计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原文中说:“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他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父子冲突。于是我们可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小冰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另一组站在小冰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冰早点回家。小组讨论后学生们畅所欲言,这种体验、讨论、争辩的过程,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充分地发挥出来。
2 注重学科渗透,开发探究性学习
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各学科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摒弃过去过于强调本科教学的做法,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开展纵横驰骋的联系,把政治科目与其他科目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惊异中求取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自古“政史不分家,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政治教学中,可指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的了解认识而触发对所学知识的领悟,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历史事实、数字对比等资料: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已达第二位;中国在建国后短短30年的时间里走完英国100年的路程等事实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一个强大、富裕的中国正在崛起,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观点的理解。语文是基础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可把政治教学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政治教学中迁移有关的语文科知识,从而理解政治理论观点。比如在教学财产继承问题时,我把莫泊桑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引进课堂,告诉学生于勒的兄嫂对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起因在于勒占用其兄嫂的遗产,然后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已经出嫁的女儿能否继承父母的遗产”,让学生们讨论回答。事实表明,这样把政治与语文结合起来教学,既有利于政治理论观点的理解,又使教学生动有趣,既拓宽了教学的知识性,又增强了教学科目的联系性。
3 精心设计导语,引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引趣教学就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如用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变通教材中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引导学生关注时展的新动向,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创新空间,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注意的焦点。因此,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效率就会自然而然提高。
4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方法指导和自觉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学会”为“会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学生记录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把过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导学方式”。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局,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的关键。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三先三后”的学习习惯。一是要求学生先预习,后听课。预习时要求“三出来”:即重点内容标出来,重要论点划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找出的问题,写小条夹在书里,然后带着问题听课,目的是加强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二是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前,要看一遍书,想一遍书,写一遍要点,要眼到、心到、手到。三是要求学生先思考,后提问,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先生指出:一个成功的人最可怕的是“习惯”二字。“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学习也如此。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编织成网,把知识“并联”在一起,互为因果、顺理成章地“串联”起来,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这样,复杂的内容在学生脑海里也可以融会贯通、了如指掌了。让学生编织知识网,及时查漏补缺,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完成学习过程中“由厚变薄”的飞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创新
譬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它通过凡人小事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以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它成功地塑造了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注重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人物的心理则更多是通过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表情来传达的。例如记者采访的形式,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例如,在小说《故乡》的教学中,任课教师扮演记者身份,分别采访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由两位同学扮演),提问他们各自的生活状况以及对现状的看法。这种形式虽然直接切入人物心理,让学生较快地了解了闰土,明确了他在少年和中年的生活状况及原因.但是在采访和回答采访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一些令人发笑的地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而问题就在这里,因为就《故乡》这篇小说来说,它表现的是“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所见到的是萧索、荒凉的村子,愚昧、麻木、冷漠的人们,听到的是尖酸、刻薄、陌生的话语,这一切使全文的感情基调酸楚、悲凉。我们读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入情入境,我们的心情是抑郁的,我们的语调是低沉的,课堂气氛也应该是令人压抑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真正地理解作品的主题,达到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而这一“笑”,却破坏了《故乡》的气氛,破坏了我们读《故乡》的心情,更影响了我们对人物悲苦命运的同情,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
另外,采访提问的形式,将原文中描写的文字变成了概括性文字,抹杀了文字传情达意的作用,消解了文本解读的多向性和文学作品的张力。因为通过阅读,通过那些描写的文字,我们似乎看到了闰土那忧郁、呆滞的眼神,那麻木的表情,那深深的皱纹,那蹙着的眉头和那灰青的脸,读着课文,我们似乎看到了悲苦的中年闰土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从这副肖像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痛、他的苦、他的难,并自然生发出对他的同情,进而产生对封建礼教的痛恨,对黑暗社会的痛恨。这样的感受,决不是几句评价性的概括可以代替的了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对于这篇课文来说,记者提问的形式虽然新颖,却没有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两堂语文课都使用了新颖的教学方法,而所取得的效果却都不理想。为什麽?因为它们没能结合学生的特点,没能把握好课文的特点。
语文是文学艺术,是充满感情的。什麽样的教学内容就应该有什麽样的教学氛围,这氛围由内容决定,也须教师动用各种教学手段去营造。《故乡》中,我们也可以放音乐,但应该是低沉的、舒缓的,请不要把作者那紧锁的双眉舒展开……
还有的教师,一堂课中又是音乐,又是舞蹈,又是书画又是课件,又是模仿表演又是小组讨论……花样繁多,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结果是,刺激虽丰富,“语文”本身的内容却不被关注,学生远离了文本本身。
那麽,评价一种形式是否适合的标准是什麽?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选用哪种教学形式,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内容的形式,好;不适合教学内容的形式,不好。
那麽,如何才能上好我们的创新课呢?
首先,教师备课要充分。要吃透教材,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明确这样的课文需要什麽样的教学形式。
其次,选择有表现力的学生布置任务,准备要充分,使它真正达到协助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阅读教学的重要功能是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创造美的渴望,这是语文教学积极的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选录了众多古今中外的精妙佳作,审美内容极为丰富,教师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审美过程,增加审美活动,强调学生对文本、作者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欣赏。
1.指导学生诵读教材,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教材的过程中体验情感美
心理学家认为:“诵读”的读书方法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在诵读状态下的人脑的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各部分会趋向活跃,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交换会逐渐趋向有序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初中语文新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充满了人文关怀,凝聚着智慧豪情,富有审美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悠悠古韵,体验先人们血脉中洋溢的绵绵情怀,领略泱泱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教材,往往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情感和思维等因素参与阅读过程,帮助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美,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在头脑里形成立体的思维,多方面感知和理解教材。例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教师在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后,指导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诗歌,当学生读到第二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时,教师强调首句“我想”后应延长声调,因为“想”字总领第二、三、四节,这样处理更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真正走进美丽的“街市”。接着又进一步指出,不少学生在朗读第一节时,其中“明”和“现”、“闪”和“点”这两组词,语气过于平淡,让学生通过个别品读去体会语气的强弱,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在诗歌内容的理解上要求学生仔细体会诗人抓住明星和街灯的特点,并且将明星和街灯互喻,从地上写到天上,再从天上写到地上,回环往复的写法。通过比较和鉴赏,学生知道了在诵读时这些字词应以重音处理为好。这样学生就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真正体验了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美。
2.指导学生品味词句,让学生在分析文中词句的过程中理解语言美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欣赏,必须加强对语言的分析和品味,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仔细推敲,让学生在分析文中词句的过程中理解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堪称文章中的典范,都充满着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有的是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有的是景物描写生动传神,有的是表达方法精当巧妙……无论是哪一种魅力,都是通过语言散发出来的。品味词语,正是扣紧文章表达上的精妙之处,想方设法以多种方式更简易、更直白地把文章隐含在词语内的艺术成就具体化、直观化,引导学生更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朱自清《背影》中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段时对“聪明”一词的分析和品味。(课堂实录)教师:“两句话中的‘聪明’是什么意思?”;学生:“ 都是‘假聪明’、‘自作聪明’、‘愚蠢’的意思”。教师:这在表达上叫什么手法?学生:叫说反话或反语。 教师:为什么要说反话呢?学生: 作者在讽刺自己。教师:作者为什么要毫不留情地讽刺自己呢?学生:父亲和脚夫讲价钱、嘱托茶房照顾“我”,本都是关心爱护“我”。“我”不但不领情、不感激,反而对父亲的行为挑剔否定;作者痛恨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的一番苦心。用反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之情,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爱。教师: 可以把“聪明”改为“愚蠢”吗?学生 :不可以,改了就没有了原文的深沉的意韵,抒情的味道就大打折扣。总结(师或生):“聪明”并不是赞自己,而是讽刺自己的“自作聪明”,是骂自己“愚蠢”。在深深的自责背后,是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聪明”一词意韵悠长,耐人寻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分析和品味,使学生对词语的表达意义、表达手法、表达效果都有了较为真切的感受;同时通过词语穿针引线,上连下缀,更深刻的理解到词语与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沉醉其中,得其真味,真正理解了精美的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无限魅力。
3.指导学生拓展训练,让学生在想象力的培养过程中感受创造美
想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努力创造机会诱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空间里浮想联翩。新教材中所选课文大都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语言精美、意境邃远,是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创造力拓展训练培养的最佳教材,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和意境的想象表达或文字描写对课文进行再创造,从而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创造美,这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创造于一体的可取教学方法。例如学习诗歌《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游行大典结束了,皇帝回到了宫内,事情会怎么样呢?学习《天上的街市》,让学生想象描写繁星灿烂和华灯初上的情形;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后,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假如菲利普夫妇遇见的于勒是一个百万富翁,当时又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又如在散文、科普作品、文学名著的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探究理解,针对学生的疑难,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延伸拓展,深化训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美,从而唤起他们美的想象和创造冲动,使阅读热情更加炙烈,创造交流更有魅力。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济南的图片,简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及作者老舍,接下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济南冬天的“温情”,想象老舍饱含热情、细腻描绘出的三幅图:阳光下的小山、雪后初晴图、空灵绿藻图。在学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阅读想象的基础上,最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柔和的阳光、古老的济南、羞涩的薄雪、安详的小村庄,要求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写出自己心中的《济南的冬天》。由于真切地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情、山秀和水清,学生的创造作文立意深远,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学生对美的追求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想象和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关键词]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像力
爱因斯坦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古今,无论是以技术革新推动时展的科学家,还是以精神内涵引领社会进步的文学家、艺术家,神奇的想像都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喜爱想像不仅是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他们学写作文的需要。因此,在鼓励大胆想像的基础上,必须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郭沫若曾提出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应该是“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一主张非常值得我们在培养学生想像力时借鉴。在本人的教学经历中,认为以下几种想像值得探讨:
一、换位想像
换位想像是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对方的角度切入来写。如:有位考生写“假如……”的话题时,写道:假如有来世,我愿做父母的父母,我也要在母亲上学前,递上热鸡蛋……我也要像父亲那样……让他领悟人生的哲理。这种换位思考,“言对方行为,吐自己心声”,达到讴歌或鞭策之目的,构思新颖,真诚自然,深切感人。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在笔下观个形、过把瘾。指导此类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角色虚拟。
假如你有一定的航海生活知识,也读过《鲁宾逊漂流记》之类的作品,此时此刻,肯定会浮想联翩的。
2、时间虚拟。
假如让你穿过时光隧道,回到秦朝时期,遇见了秦始皇;或让你乘上超光速飞船,奔向二十二世纪,与外星人交流,你会有些什么惊天动地的行为? 3、空间虚拟。
假如你来到冰冷寂寞的土星,或者进入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区,你会带回哪些令世界震惊的收获?
4、事件虚拟。
假如你是李宇春,你会做些什么?假如你中了150万大奖,你想实现哪些愿望?在指导此类作文时,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让其尽情地投入到那虚拟的世界里去。对于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学生的想像可以天马行空,任意驰骋,这时,任何限制都显得多余,只要能自圆其说,尽可让学生洋洋洒洒。学生各抒己见,想像丰富,合情合理。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加以指导,也就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二、留白想像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语句或内容之间都留有空白,都是进行想像思维训练的素材。在作文中,对学生可以进行以下几种留白想像的训练:
1、创设情境,巧补“留白”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讲完后,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自备道具,在台上自由发挥,那精彩的表演大大丰富了课本的内容。触手可及的“于勒”“菲利普”“克拉丽丝”“若瑟夫”活灵活现,真实可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试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六七分钟后学生就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续写:有一部分同学写了那个像于勒的百万富翁真的是于勒,菲利普夫妇尽情地讨好他,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纯粹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人际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 2、利用插图,巧填“留白”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是列举几种事物,没有给我们具体描绘秋郊黄昏图景,我们可以借助上面的插图进行合理想像,对原图作适当的填白。先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全面观察,使他们了解图画的主旨。然后引导他们细致有序地观察:画面*前的是枯藤、老树、乌鸦,树的后边是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画面色调灰暗。再提出带启发性的问题,画中表明的是什么时候?游子的形象特征、周围的环境怎样?反映了什么样的情节内容?在观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把看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对于想像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鼓励。最后我在大多数学生都会说的基础上让他们动笔。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傍晚时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枯黄连天的野外艰难行进。一阵冷飕飕的秋风吹来,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走过缠着枯藤的老树,听到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感到悲凉凄楚。太阳快要下山了,乌鸦归巢了,小河边的几户人家门户紧闭,异常的寂静,夜幕悄悄地降临了。游子身在他乡,无心聆听潺潺的流水声,他为自己还没有安身之处而万分着急,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涌上他的心头,令他肝肠雨断,痛苦不堪。 3、延伸原文,巧续“留白” 《孔乙己》一文结尾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给我们留下了人物结局的空白。我先让学生共同探究孔乙己悲剧形成的原因,再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进一步体会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的情景以及文章耐人寻味的结尾,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自由地发挥联想和想像,让学生们讨论以至争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然后,我布置了题为《孔乙己离开酒店之后》的续写练习,只要求想像合理,不强求一律,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写出具有鲜明独创性的文章。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在人们的笑声中,孔乙己用那只沾满泥土的手艰难地爬出了酒店,刚才喝了一碗酒,现在他的心里舒畅多了,身上也暖和多了。一路上,孔乙己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他想:“他们这些短衣帮也配笑我这个读书人吗?我被丁举人打毫无怨言,因为他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读书人,只有读书人才配欺负我呀!”爬了很长一段路后,他觉得累了,刚才唱的那碗酒现在已不起作用,那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于是,他找了一个破庙歇脚,他蜷缩在一个角落里,那件破棉袍一点也不遮风,他的脸已经冻得发紫,浑身颤抖着,不知不觉他竟睡着了。他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他考上了举人,自己穿着长衫,喝着美酒,吃着好菜,他笑了,他带着微笑永远地去了。 4、古诗改文,巧充“留白” 《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的情景描述欠具体,可以尝试“诗改文”练习来巧填空白。我们先反复朗读、背诵全诗,体味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暴虐,感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痛苦,并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像当时的情景,如孩子的啼哭声、门被踢开的情景、老妇人被抓走时满腹心酸的情态……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脑中的“情景”用恰当的、生动的语言,有条理地说出来。再根据记叙文的体裁特点,谋篇布局,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交代,从而写成内容丰富的文章。关于差吏抓人的情景,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述的(片断):一天的劳累奔波,杜甫睡下后很快进入了梦乡。大约二更时分,村中一阵狗叫声,杂乱的脚步声、粗暴的叫骂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杜甫被惊醒后,借着淡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
老头子慌忙披了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一堵墙逃到村外。老妇人拖着筛糠般的身子去开门。“呯”的一声,门还没有被打开,就被差吏一脚踢开。两个凶神恶煞般的差吏闯进屋来…… 世间万事万物纷繁复杂,事物间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可以给学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看起来没有直接关系的词语,利 用词语间的空白,让学生去寻找事物间的联系来展开合理的想像,把它们串联成一个小故事,也能训练想像的合理性,让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在想像的天空任意翱翔。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填补”空白,利用留白的不确定性和可扩性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并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延伸…… 转贴于
三、根据已有经验合理想像 想像,是人脑在改造记忆力表象基础上创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以往经验中已经形成的暂时联系重新组合的过程。1922年12月4日爱因斯坦在日本京都大学作过题为《我是怎样创立相对论》的讲演,再明白不过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有两种信息反馈渠道:一是直接经验的反馈渠道,二是间接经验的反馈渠道。认识主体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两种反馈渠道,就能有效地推进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设想,既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又要超越已有经验和知识,这种超越,就需要联想,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过程。我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合理联想:“圆”是几何图形中普通的一种,它是一条最简单的闭合曲线,曲线上的无数点与中心的一点距离相等。圆又是一种统一而单纯的完善形体,在圆里面,一切多样性就是同一性。爱因斯坦借此展开联想和想像,对他的学生说:“你和我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你是一个小圆,而我是一个大一点的圆。圆越大,它所接触到的领域就越广,这就表明它越无知。”这一比喻联想,发人深思,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我们可以从“圆”这一图形的某一特性入手,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说明一个人生道理,学生做了以下几种联想:
(1)从圆的形象特征展开联想: “我们要像圆那样;到处都是凸的,既不瘪瘪凹凹,也不带刺常尖。”(从正面肯定圆的突现自我的精神,以圆喻人) “圆实在伟大,它包罗万象,内含一切。人生也应该这样。”(仍从正面肯定圆有丰富的内涵,并以圆喻人) “人生就像一个圆,一个空心圆,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填满它。”(揭示了只有通过奋斗才会换来一个充实、圆满的人生的道理。) “外表的圆满并不能掩饰其内部的空虚。”(令人想起“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的形象和“外强中干”的成语。)
(2)从圆的终点和起点展开联想: “能把自己的起点和终点连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歌颂的是为人处事要善始善终。)“人生中最无聊的莫过于绕着同一个圆不停的跑。”(则表示了对机械重复、缺乏创新的生活的厌恶。)
(3)从圆的半径和面积上展开联想: “在事业的圆中,以目标为圆心,以努力为半径,圆的大小总是与半径成正比。”;“圆,要想大,就努力扩大半径吧,人也如此,要想出类萃,就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半径吧。”(以上都从半径与圆的关系入手,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个人努力与成功的关系。)
(4)从点及其运行的轨迹入手: “圆的形成是因为有了点的奉献。”(看到了人生只有不断地奋斗才能有所收获。) “正如圆的饱满是因为点的引渡一样,成果的价值便蕴藏在一个个的追求之中。”(悟出了只有不停息的奋斗才能开辟未来。)
(5)从圆心到圆周的距离展开联想: “圆代表着公正,从圆心到圆周各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先立观点,后进行推导,凿凿有据,发人深思。)
(6)从圆的周长与面积展开联想: “在所有周长相等的几何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是因为它比别的图形更和谐。”(把和谐的作用阐述得既透彻淋漓又语言隽永。)除此以外,学生还多角度地进行这样联想: “圆不应该是束缚人的思维的紧箍咒”; “圆虽然是美满结果的标志,但绝不是追求的极限,每个圆的外面还有更激荡、更完美的追求旋律回环往复。”“圆总是由起点回到终点,无论何时都有始有终。”; “圆似乎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但实际上却总在原来的路线徘徊。”; “同样一条直线,贪婪的人把它无限伸展,谦虚的人把它曲成一个圆。”; “每一个点都应该在圆上留下坚实的脚印,否则整个圆都会有缺陷。” 总之,进行这项训练时,重在开发智慧,训练语言、培养创造精神,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或相近、或对立的、或因果的——引领他们进入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引发不同的思路,根据一定思想的需要和必然的规律,灵活地把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而巧妙的整合,这就能激起思维的灿烂火花。 四、联系生活实际想像 个人无论想像如何深远,他都被现实生活制约着。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说:“最奇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
生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从中积累生活素材,进而创造新的形象。想像的基础是生活中的人和事。学生懂得去关心身边的人物,关心周围的事物,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在创作的同时,把想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巧妙地设计人物之间的关系,写出来的文章便会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了。“想像的过程正是创造的过程,也是将所学的各种语文知识和日常观察与生活积累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的过程。”“父爱如山”“母爱如日”“朋友金不换”,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情的呵护与友情的滋润,亲情、友情是永恒的话题和取之不尽的素材。社会日趋信息化、网络化,联系与沟通的快速方便使世界在不断缩小。每天发生的新事情,产生的新事物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他们也想了解和分析,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阐发事理的思维与判断能力。抓住这一点,作文及时联系热点,如“战争”话题,“明星自杀”讨论,“武侠影视热”的反思,“非典”引发的思考等。这些作文所包含的巨大思维空间让学生感到兴奋,以此抓住他们最激动、最真实的感知神经,激活这些信息表象,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教师在培养学生想像力时,不光要激活他们原有的信息,尤其要努力创造必要的情境,让他们体验生活获得的新感受,这是培养情感的有效途径。本人组织各种活动,或带他们去赏地方风景,加深对家乡的了解;或携他们去游览自然山水,释放心中的焦虑;或率领他们进行社会调查,体验世间真情……此时他们眼里的世界更加清晰的归于本真,并进而形成千姿百态的情感形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无限自由的思维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能自由驰骋的想像天地。
“想像,它使眼前的形象得到延伸、充实、丰富,它是一种生动的审美再创造。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作文教学要把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依据写作规律和青少年的特点去寻求培育作文创新能力的科学途径。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想像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想像力第一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曹柏树《创新新作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
美国刀
杨汗光
父亲年轻时是个军人,跟随司令参加朝鲜战争。
一次,羌国人的子弹迎面飞来,打穿了父亲左边的耳廓。如果子弹往里偏两厘米就没命了。也许是奶奶日日烧香奏了效,三年后,父亲平安回到家乡,还带回了一件战利品――一把美国刀。
这把刀一尺长,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刀柄上有“U.S”字样。父亲说,这把刀是他亲自从美国人手里夺过来的。
美国人的刀到了我们家后,用来切菜、切肉,尤其是砍骨头。美国人的刀不但锋利,而且坚硬。砍骨头如砍麻秆,一刀下去没有不断的。左邻右舍遇见硬骨头,也常常借我们的刀砍,砍来砍去就砍出了名,人人都知道,杨家有一把美国人造的好刀。
离我家不远处有个打刀高手,方圆几百里闻名,人称“刀王”。刀王见我们家有把锋利的美国刀,就非常不服气,特意挑选精铁纯钢,打造了一把硬刀,束跟这把美国刀比拼,刀口对刀口,奋力猛砍。结果,他精心打造的硬刀被砍出半寸深的缺口,而荚国刀却完好无损。刀王生气地说:“美国刀的厉害,要是再跟美国佬打仗,咱也上前线,夺他娘一把好刀来!”
邻居们的刀换了一把又一把,我们家的美国刀依然好像新的一样,寒光逼人。美国人为什么能造出这么好的刀呢?我们这样想着,忍不住对那遥远的国度生出几分向往。
岁月在刀起刀落中悄然流逝,父亲老了,我们长大了。姐姐长大后读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还出国留学。她去的地方正是美国,那个生产好刀的地方。
几年后,姐姐打电话给父亲,说她准备做美国人,不回来了,
父亲问:“为什么?”
姐姐说:“美国好。”
“美国好在哪里?”
“美国很多方面都比中国好。比如,他们四十多年前就能造出那么好的刀……”
父亲沉下脸,严肃地说:“你听着,在朝鲜,没有好刀的中国人,把有好刀的美国人打败了。”
父亲挂断了电话,不再听姐姐的任何解释,他显得很伤心。伤心的父亲把美国刀藏了起来,严禁我们再用它来切菜、切肉、砍骨头,甚至连看一眼都不允许。
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月以后,姐姐从美国回来了,而且决定永远不再走了。
父亲感到很惊讶,不解地问:“你不是说美国好吗?为什么要回来?”
姐姐抚摩着父亲的银发轻轻地说:“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不丢失这种东西,中国总会有一天比美国好的。”
刹时,只看见有两行眼泪,从父亲那爬满岁月脚步的脸上缓缓流过……
写法点拨:
写作是对生活的再创造,好的作品无不在给人教益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文似看山不不喜平”,文章如果能写得有波澜,行文起伏变化,有高有低,有张有弛,有抑有扬,有详有略,有离有合,有断有续,就能打破章法的平淡,增强叙述的生动性,使读者读起来身心愉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波澜呢?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手法,“突转法”就是一个比较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突转法”,就是在叙述到事件的结尾时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掀起叙述的波澜。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美国刀》一文就是一个成功的示例。
文章的前半部分花大量笔墨对美国刀的锋利和坚硬进行了描写。这是一件战利品,是父亲“亲自从美国人手里夺过来的”,父亲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把刀也是全家的骄傲。作者从三个侧面对其进行了描写:左邻右舍遇见硬骨头常借我们的刀砍;“刀王”打造了一把硬刀,来跟这把美国刀比拼,结果他精心打造的硬刀被砍出半寸深的缺口,而美国刀却完好无损;邻居们的刀换了一把又一把,我们家的美国刀依然好像新的一样。至此,作者完成了对“美国刀”的刻画,这引起了“我们”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一句“美国人为什么能造出这么好的刀呢?我们这样想着,忍不住对那遥远的国度生出几分向往”,把行文引入了对人物的刻画。
作者在后半部分刻画了两个人物:姐姐和父亲。姐姐长大后去美国留学,打电话给父亲,说她准备做美国人,不回来了。这是本文的第一次突转。如果说这一次突转多少还有一点意料之中的话,那么第二次突转“两个月以后,姐姐从美国回来了,而且决定永远不再走了”,就确实出入意料了。其实本文的关键就在这两次突转,而且缺一不可:假如姐姐在去美国留学伊始就下决心几年后回国效力,假如姐姐说不回来就果真没再回来,都会使文章的艺术特色大打折扣,作者偏偏在行文上让她在“回来”之前先“不回来”,这样不但增强了叙述的生动性,使情节跌宕起伏,而且写出了人物思想的变化过程,水到渠成地点出了“文眼”――“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不丢失这种东西,中国总会有一天比美国好的”。“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顺势收笔,把尤穷的余味留给了读者。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给了我们如下启示:
一、突转法能化平为奇,避免平平淡淡、平铺直叙,让人看到开头、最多看到中间就知道结尾。写文章必须用材料,但不可能把生活中所有的材料都包揽其中,用什么材料,不用什么材料,什么材料详写,什么材料略写,必须根据你要表达的中心的需要仔细筛选、精心组织,把最能吸引读者的材料放在最后面,就能以巧取胜。本文的篇幅并不长,但时间跨度却很大,几十年的时间内围绕“美国刀”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情,但作者也仅写了几个片段,在有限的篇幅内蕴含了无限的内容,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避免了叙事的直白。在这方面,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和《我的叔叔于勒》都堪称经典,大家要悉心研读,学以致用。但要避免“猎奇”,不能一味追求“意料之外”,而摒弃“情理之中”,否则会让人感到虚假,削弱文章的情感力量:
二、写作时要化虚为实,选择一个好的叙事线索。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容易写得空泛,所以选择一个恰当的载体就显得十分重要。作者以“美国刀”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带回美国刀”,到“使用美国刀”,再到“比拼美国刀”,从父女“谈论美国刀”,到父亲“藏起美国刀”,再到姐姐“发现比美国刀更可贵的东西”,一脉相承,把深刻的主题寓于一把刀的故事之中。我给我的学生读到父女对话的时候,我停下来,让学生想象他们对话的内容,结果很少有人能联系这一中心线索来补充,这就说明他们在乎时的写作实践中缺少“主线意识”,难免写得杂乱无章。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这――点。
示例展示
儿女的保护神
陈肖帆
在那个平凡的下午,两个收破烂的中年妇女走进了那个农家小院。当时,老两口正在院子里剥豆,刚刚抱养的小猫静静地卧在一旁。
中年妇女只是想讨碗水喝,顺便问问他们有没有想卖的东西。
老两口很热情地把她们让进了堂屋,并泡了两杯茶。茶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给的,平时他们既喝不习惯也舍不得喝,只用来招呼人。在喝茶的过程中他们拉起了家常,中心话题是老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他是他们的骄傲。他们告诉中年妇女:他们三十多岁了才有了这根独苗;儿子自小聪明,在校从来都是第一名;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儿子在单位里干得不错,上上下下都喜欢;儿子对他们很孝顺,每月都往家里寄钱……
中年妇女静静地听着,不时露出羡慕的神色。她们喝完茶起身告辞,临出门时低声说了句:“要是他家的大门向西开就好了,多可惜!”
尽管她们把声音压得很低,也许是怕老人听到,可老两口还是听到了。再三追问,她们才告诉老人,从风水上看,他家的宅子还不错,可惜大门不该朝南开,而应朝西,否则他儿子会有灾气,而且就在今年。
老两口宁愿自己死掉也不愿意儿子有灾,可改大门是不可能的,因为西边有人家。他们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天下没有破不了的灾。”中年妇女看他们着急的样子,也很同情,“我帮你们破一破吧,给你儿子请一个保护神。”
老两口自然感激得要命,他们拿出六百块钱作酬金让她们给儿子请了一个保护神。方法也很简单:老两口拿一双筷子到村西的十字路口扔了,向西祷告半小时,然后―下午呆在家里不出门,也不准别人进门打扰。
一切照办。
那天他们家少了很多东西。那两个收破烂的中年妇女从此再也没到他们村来过。
儿子是在事情过去了很久之后才知道这件事的,他笑着对父母说,你们以后永远都不要再请保护神了,因为我早已有保护神了。
“父母就是儿女的保护神。”
我的同桌给我讲完了上面的故事,眼泪突然流了下来,“你知道吗?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老家,那两位老人就是我的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