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1: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集体经济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从经营范围看,种植业和养殖业合作社占了合作社总量的89%。但北京市的
>> 北京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研究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北京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分析 北京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创新经营管理体制研究 吉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高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北京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发展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趋势探讨 西宁市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浅析贵定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龙岩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金融支持齐齐哈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荆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齐齐哈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 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 锦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北京市农委、发改委、市科委,等.《关于扶持本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意见》(京政农函〔2013〕71号[EB/OL]..
[6] 北京市统计局官方网站.[EB/OL].http:///.
[7] 陈水乡.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8] 魏巍,陈水乡.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0—2011)之北京市乡村集体经济改革与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 张晓山.提升农民合作社质量的几个问题[J].前线:北京农村合作社专辑,2012.
[论文关键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是指6o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7%。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o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4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97%以上。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保障体系残缺,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养老保障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并呈现出诸多缺陷。目前养老方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转型,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发展必然的趋势,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理性选择。
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1调查对象
安徽省长丰县阮巷、罗塘、水湖、双墩四个乡镇;蒋庄、兰桥、黄岗、邵集等十几个村;四所敬老院、一家老年公寓年龄在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走访部门有:长丰县民政局、统计局、卫生局等。
1.2调查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日常物质消费、受照料、健康等状况以及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等问题,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16份。
2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分析及成因分析
2.1农村养老现状分析
40.09%的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日常生活所需,31.8l%的老人依靠子女供养,5.84%的老年人依靠政府补救度日,在所调查老年人中仅有1.46%享有退休金。
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物质消费状况主要包括饮食、衣着、住房、医疗、精神娱乐等指标。从饮食状况分析,54.3%的老年人对日常饮食状况较满意,24.0%的老年人对日常饮食状况不满意;从居住状况分析,被调查老年人基本上都有相对固定的居住场所,35.6%的老人与一个子女同住、59.8%不与子女同住,少数老人在子女家中轮流居住;从医疗角度分析,在老年人消费支出中,医疗费用的支出比较大,其中20.1%的老人的收入主要用于医疗费用支出。
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需要适度的护理和照料。据长丰县民政局资料显示,在所调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子女外出打工的老人占到所调查老人总数的56.3%,加上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村老年人的受照料状况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有子女照料的老人仅占78.07%,其中独居老人占23.53%;无人照料的老人在所调查老人中高达21.93%,相当一部分孤寡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宁愿独居,也不愿进入乡镇社会福利机构养老。
2.2我国农村养老状况成因分析
我国老年养老保障模式从形式上分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模式。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经济条件也不尽人意,时常感到孤独寂寞,再加上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因而老年人迫切需要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城乡迁移、核心家庭的出现及产业结构调整,将引发家庭照料提供者的减少,家庭对老年人保障的能力与愿望的减弱,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日益暴露出严重弊端,与我国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住要原因如下。
2.2.1农村劳动力弱化,家庭养老受到冲击。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中,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步伐加快,城乡经济发展的长期不平衡,农村人口特别是大量青壮年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迁移加速,一方面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弱化,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不高;另一方面电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老年人与其子女、晚辈共同生活的家庭逐年减少。最终导致农村养老保障严重匮乏,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给家庭养老方式带来巨大冲击。
2.2.2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基金筹集模式存在缺陷。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是介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一种保险品种,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标准进行筹集,但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效益不好,政府没有对农民提供相应的补助,造成农民自己筹集资金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没有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就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状况看,仍然存在着征收成本过高、制度覆盖面过窄、基金筹集困难等弊端。
2.2.3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衰竭,供给能力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又分为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农地征用,必然造成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减少不可避免的情况,削弱了基于土地基础上的家庭养老的功能;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主要形式有五保户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我国各地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直接影响集体养老的普及和规模化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集体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且有下滑趋势,又导致了集体养老功能的弱化。
2.2.4家庭养老存在局限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滞后。家庭养老的局限性严重的干扰了农村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安宁和稳定,给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带来了负面效应,我国目前社会养老呈现滞后状态,因此必须积极探索选择新型社会养老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观念的变化,农村家庭规模逐渐变小,农村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家庭赡养的功能在逐渐退化,家庭养老已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我国的农村养老必然会经历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选择。
3加快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转型的建议
3.1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落后是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最根本原因。不论老年人的心理、养老还是医疗问题,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村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以市场机制加上政策倾斜解决人地结构矛盾;另一方面要适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再次要加大对农村公益养老事业的投入,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3.2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设立“夕阳绿色通道”
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是对老年人医疗保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此过程中,各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满足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需要。针对老年人去指定医疗点看病不方便.报销门槛较高这一问题,政府应建立特殊的医疗报销制度,扩大报销范围,放宽报销条件,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等,切实从老年人角度出发,建立“夕阳绿色通道”。
3.3制定相关奖惩制度,健全农村老年人心理保障体系
除了道德层面的宣传外,各级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对没有尽到赡养义务的子女给予处罚,对孝敬老人的子女给予表彰,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氛围。此外,政府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老人维权机构,使老年人维权途径更为方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利。开展多渠道的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提倡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宣传积极乐观的生活度态度,并建设老年人心理咨询机构,加大对乡村卫技人员心理治疗技能的培训,做到及早发现和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3.4推进保障模式的创新,提高保障能力和效果
在政府主导下逐步建立参与式发展的机制,加快调整个人帐户整体规模,使之更加方便农民,减少农民享受的成本,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灵活多样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好处,让制度受到农民的欢迎。首先,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其次,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解决养老保险隐形债务。同时尽快建立基金分级管理体制,加强基金监管力度。稳定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建立个人自筹养老基金,实现社会保障金筹措方式的转变。
3.5实行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养老体系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公民敬老的教育应从小抓起。营造敬老养老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教育。各地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老年人娱乐场所,增加娱乐设施,组织娱乐活动,丰富娱乐生活,开展老年福利事业,促进老人身心协调发展。将家庭养老的责任与义务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养老机制,应该是国家、集体、家庭和个人相结合,形成以经济为基础,以保险基金为前提,以家庭保障为中心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体系。
3.6实现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转型
家庭养老对农民而言是普遍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民保障需求的不断上升,给农村家庭带来愈加沉重的养老负担。
传统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我国人口急剧老龄化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实力有限,要把农村养老完全抛向社会是不现实的。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协调统一,在继续支持和鼓励家庭养老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创造条件实现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这就是要赋予农民在自由支配法定占有的生产要素基础上合法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权利。本文基于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当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深化改革提出意见建议。
二、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
嘉兴市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于2002年就已开展了试点工作,当时的改革带有被动性,开展试点的出发点,主要是解决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郊村撤村建居过程中村级集体资产如何处置的矛盾。2008年4月,嘉兴市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作为一项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性改革,嘉兴市的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以理顺村级集体经济分配关系为基础,以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在面上强势推进,改革目的由主要解决村级集体资产的处置矛盾而转向创新集体资产管理和运行机制,明晰成员在集体资产中享有的权利,强化对村级集体资产的监督;改革方法也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推进。全市到2014年年底,已有852个村完成了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占总村数的98%,量化资产39.19亿元,股东总数274.56万个,累计股金分红总额2.47亿元。
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从资产处置结果来分析主要有二类:一是已撤村建居、村民分散进入城市社区,作为村一级组织已失去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村,村级集体资产全部折股量化,量化后的资产全部分配到人,以解决村民变居民后生产生活、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的补充,生活困难补助和支持村民自谋职业等;二是尚未撤村建居或虽已撤村建居、但仍保留集体经济组织的村,通过对经营性净资产或者村级账面资产进行折股量化,主要是明确每个成员在村级资产中所占有的份额,量化的股份主要作为收益分配的依据,并可按照章程规定进行继承和内部转让。改革中的股权设置主要模式有三种:以南湖区、秀洲、桐乡为代表的以人员在集体经济组织中户籍年限的模式;以嘉善、海盐县为代表的人口福利股和土地股模式;以海宁市、平湖市为代表的人口股加劳动贡献股模式。
三、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的误区
法律规定农村集体资产属全体成员共同所有。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上有多种认识误区,在基层干部层面,有的认为集体资产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把集体资产量化给了个人,将会影响到今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有的怕改制后原有的权力将受到制约,对改制积极性不高。在农户层面,有的认为改革是“换汤不换药”,农户利益仍难以得到保护;有的认为既然改制了,还不如把全部资产都分掉,省心省力等。
(二)改革程序不规范
从面上改革情况来看,有的村在程序上不规范,如要不要改、改革方案的制定等不征求农户意见,资产清查、成员界定等结果公开不到位;有的村在改革中刻意回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改革不全面、不彻底、不完善,留下了矛盾隐患;还有的村为了完成任务,只是简单地翻牌应付了事。作为股份享受合法凭据的股权证发放不到位,农户持股意识模糊。
(三)运作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改革后,多数地方仍然沿用原有的管理方式,“三会”在资产运作、分配等管理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绝大多数改革村中尚未开展股份分配,全市开展收益分红的不到100个,股东参与决策、监督的意识还不强。经营方式上以股东参股开展项目化经营集体资产的观念尚未形成,全市仅有2个村,参股金额为3027万元。监管方式上内部股东监督作用不力,外部监督又缺乏有效的措施,容易造成监管的失控。
(四)股权退出机制尚未形成
嘉兴市在股权管理的设置上有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两种模式(“静态管理”指量化股份一次量化,较长时期内不变;“动态管理”指量化股份按人口、农龄等量化标准的变化而变动),采取动态管理的村,即使在改革后也难以达到确权、保权的目的;另一方面尚未建立股东和股份合作社两个层面的股权退出机制,缺乏资产评估、年度实绩、交易规则等为股权退出进行基础性工作的机构和环节。
(五)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尽管嘉兴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去年出台了《关于实施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计划的意见》(简称《意见》),但在实际执行中,用地指标、财政扶持、税费减免、审批环节简化等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及时,已经成为阻碍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
四、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完善股权改革
一是对形式上已经完成改制的村,认真做好回头看,从改革方案、关键环节、农民参与度等改革的内容和程序方面查找薄弱点进行整改。二是对由于各种原因尚未改制的村,要加强组织领导,在着力化解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用1~2年的时间,全部完成改革目标。三是对原实行“动态管理”的改革村,要在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基础上,适时调整,真正做到赋权到人。
(二)规范运行机制
一要提升股份合作社运行水平,切实转变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组织与党支部、村委会之间政经不分、职责不清的管理模式,并处理好与村内其他组织的关系;二要建立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严格落实“三会”制度,充分行使好全体股东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要规范内部股东治理,既要保证股东权利的行使,根据年度收益状况,适度开展股份分红,又要强化履行义务的意识,引导成员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
(三)建立股份退出机制
一是依据城镇化发展趋势、成员融入城镇的速度和股份经济组织所承担的经济、社会管理等职能的转变,研究制订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终止退出机制;二是对生产生活已完全融入城镇,已享有比较完善社会保障的转移农民,允许其将享有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进行流转,建立农民股份的退出机制,制订《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备案和交易管理规则》,以制度规范股权流转的条件、对象、程序、方式以及流转后股权的变更、权利义务转移等规则,逐步打破股权的封闭性。
(四)创新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有效模式
探索建立以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以奖惩政策调动村级管理层谋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探索股权向董事会经营管理层适当集中、经营班子年薪制、风险抵押金制、外聘职业经理人、独立董事等经营管理机制,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有条件的地方借鉴宁波等地的成功做法,采取项目制、公司化等模式深化改革,按照建设项目由股份经济合作社独资、股东配股出资、吸收社会工商资本投资等多形式开发,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五)加强对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政策扶持
改革后,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仍然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有力的支持。一要简化登记管理,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在申领《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证明书》的基础上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因经营活动需要,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可以直接凭《证明书》,按股份合作性质予以办理。二要强化政策落实,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做好发展用地的规划和落实工作;税务部门做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及物业租赁收入的减免税政策;各级项目审批部门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办理环节,落实限时审批办法,提高办事效率。三要按照加大对改革后农村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四要强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适应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根据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要求和项目特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担保、抵押贷款,激活农村金融,解决发展资金的束缚。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 区划调整 多中心组团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1-0052-04
[作者简介]胡青善(1975―),湖南耒阳人,东莞市社科联(院)学术研究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研究;辛华(1965―),辽宁凤城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城市资源平衡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城市资源与产业协调发展。
当前东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归根结底都与管理体制机制尤其是“市辖镇”的行政管理架构关系密切,需要依靠推行以区划调整为主体的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才可能解决。
一、当前我国正逐渐进入
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关键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各地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如火如荼,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重庆及深圳、顺德的综合体制改革都已取得显著成效和重大进展。其中广州、佛山、江门等市,为适应城市迅速扩张要求,解决行政区经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梗阻问题,1990年以来展开了大规模行政区划改革,将行政区周围的县或县级市改为区,为构建多中心的组团城市格局创造条件。如早在2002年,佛山就撤销了顺德、南海、高明、三水4个县级市,相应建立四个区。广州为适应经济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先后将番禺、花都撤市改区,将越秀、东山两区合并,并新增设了南沙、萝岗两区,通过区划调整理顺了经济与城市发展格局。近年来,深圳、顺德分别实施了以大部制、区划调整和村(居)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已完成试点并在地区范围内铺开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实证明,适应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管理要求,需要及时调整行政区划,以此来促进资源整合、产业发展。
东莞于上世纪80年代通过县升格为市形成的“市辖镇”管理架构已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进程,难以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阻碍了城市的组团发展,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快推进以简政强镇和村组改革为先导、以区划调整为重点、以大部制改革为支撑的综合型、系统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多中心组团发展
是东莞城市高级化发展的战略方向
东莞在上世纪90年代即提出组团式发展战略,确定以莞城为中心,力图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将各镇街作为卫星城连接起来,形成组团式发展。组团式发展战略与当时的工业化阶段总体相符,但东莞特殊的“市辖镇”行政管理架构,决定了这种城市组团发展必然呈粗放分散发展格局,直接导致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及公共资源使用上的问题。“十二五”时期东莞城市要加快向高级化发展,就必须转变城市传统粗放分散发展格局,努力整合空间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向适度集聚发展转变,努力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网络组团城市。
1. 适应区域一体化和城市发展趋势,必须走多中心组团道路。区域一体化已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及“五个一体化规划”的加快实施,将推动珠三角各城市进入新一轮一体化发展格局,尤其随着包括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加快推进,珠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乃至同城化步伐不断加快。这将打破以地方行政中心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格局。未来东莞要确立自身的发展优势,就应按照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抢抓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依托穗莞深、穗莞惠、广深港、沿江高速、从莞高速等一系列新交通干线,着力强化市区-松山湖的中心地位,强化石龙、常平、虎门、塘厦等区域中心,及虎门港-望洪新兴交通枢纽的服务功能和集聚力,增强参与区域一体化格局的竞争优势。
2. 加快经济和城市转型升级,必须走多中心组团发展道路。东莞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前20年属于典型的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进程包括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服务都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新世纪以来,东莞大力实施“五年见新城”,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大幅改善,城市生产及生活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发展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2010年东莞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5:51.4:48.2,服务业与工业规模基本相当。对比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东莞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东莞转型的主题,但产业转型最终必须依靠城市转型升级为支撑,要求城市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服务,要求城市优化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创新发展环境。“十二五”规划时期,城市高级化发展将是东莞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城市高级化面临最突出的战略任务则是要构建紧凑型的网络组团结构。
3. 整合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必须走多中心组团发展道路。“摊大饼”式的由中心向周边扩散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由于过度集聚,导致交通堵塞等一系列“城市病”,城市发展难以为继。近年来,广州等大城市正加快向多中心组团格局转变,力求以此解决城市过于集聚而产生的拥堵等诸多问题。东莞由于特殊的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原因,城市发展呈分散格局,避免了城市的过度集中,但这种分散格局,总体上属于自发形成,缺乏整体有序的规划。这种散乱必然容易产生包括土地和空间资源滥用、城市功能布局混杂、公共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据2008年有关部门调研,东莞现有可利用的土地不足4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不到10%,按照目前每年消耗3万亩计算,10年内东莞土地将消耗殆尽,这无疑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加快区划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切实构建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组团城市格局。
三、多中心组团发展
最大障碍在于“市辖镇”体制架构
东莞城市分散格局与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尤其集体经济的发展)、“市辖镇”行政管理架构、“市镇村组”四轮驱动机制及32个镇街的区划设置密切相关。在现行体制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和调控主体的地位非常突出,政府对经济和城市发展发挥主导作用。东莞的各“市辖镇”在区划竞争过程中各自为政,也就必然形成32个经济中心。
不可否认,东莞实施特殊的“以市带镇”的行政管理架构,具有精简、少层次和发挥基层积极性的特点,有力推动了东莞经济高速增长;尤其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莞为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经济,鼓励镇村组乃至个人大兴物业、招商引资,快速推动了经济增长,东莞以物业资产投资管理为主的集体经济规模占全省集体经济的1/3强。
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后,东莞这种以物业租赁为主的基层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无论与苏南园区经济模式或者与顺德、南海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比,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较大差距。村组集体乃至个人的物业经济依托土地资源,所投资建设的厂房及配套员工宿舍、园区、商铺、个人出租屋等分散在各个村组范围,普遍小而散乱,缺乏整体规划,服务管理水平明显不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展较高层次的产业。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东莞的加工贸易遭受重挫,许多中小企业关停,直接导致这些集体乃至个人的物业被闲置。可以说,这种以物业经济为主导的基层集体经济,已难以适应更高层次的经济和城市发展,直接制约了东莞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解决东莞经济发展诸多问题尤其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整合的最大障碍。
因此,相比那些“摊大饼”发展的城市,东莞不是要分散发展,而是要转变过于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发展局面,适度集聚发展,以市中心和区域中心统筹发展周边镇,以镇联络村组,从而形成网络组团。未来要转变这种过于分散的发展格局,就必须加快区划调整,整合区域空间资源,优化功能布局,构建紧凑型多中心网络组团城市格局。
由于发展路径依赖、发展不平衡及集体经济利益固化等种种原因,东莞的区划调整从新世纪初提出至今,一直未能实现突破,从而在根本上制约了城市格局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城市土地、空间资源、产业布局的有效集聚整合及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城市格局的形成。当前,加快推进区划调整,总体上已具备了多方面有利因素。首先,当前国家和省正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周边地区都已率先实施了以区划调整为主的综合体制改革,改革宏观环境有利;其次,东莞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至今已经难以为继,尤其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全市上下都深刻认识到了传统东莞发展模式的弊端,普遍意识到过于分散的行政区划存在的弊端;第三,前期实施的集体经济股份制、当前推进的简政强镇等诸多体制改革已为进一步实施区划调整奠定了基础。
四、推动多中心组团发展,
亟需加快实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整合区域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推动城市向多中心网络组团格局发展转变。关键有三:其一,从转变发展方式来看,必须抓住后危机时期产业调整及技术发展加快机遇,以园区港口经济为重点平台,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其二,从城市规划来看,务必抓住当前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以交通尤其轨道交通为带动,强化片区规划的引导作用,着力优化城市主体功能区布局;其三,从体制改革来看,务必加快推动区划调整,强化基层社会管理职能,弱化基层经济发展职能,着力构建与多中心组团格局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架构和机制。
东莞实施行政综合体制改革,要重点考虑四个方面:首先,基层改革是基础。考虑到目前东莞发展面临的基础性问题(无论经济发展方面还是社会建设方面)在于镇村基层,因此,行政综合体制改革,必须着力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解决村组集体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基层发展实际,着眼于基层的长远发展,强化区域集约统筹管理。其次,部门改革是动力。与区划调整相配套,务必实施大部制改革,强化政府部门的宏观统筹能力;第三,区划调整是关键。区划调整必须着眼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着力发展组团经济、构建多中心组团城市;第四,改革需系统有序分阶段实施。要按照“分步骤分阶段、先试点后推广和由易而难”的原则逐步推进。
具体实施可分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重点实施简政强镇。强化区域中心镇的主导作用,切实发挥中心镇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服务功能,在整合镇域内部空间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心镇中交通、服务等各方面的优势,带动并与周边镇形成协调发展局面。
第二阶段,重点推进村(社)改革。积极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村居自治、政务服务三分离,将村的行政管理、综合服务与经济管理职能分离,构建新型服务管理体系。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推动政府部门服务职能下移,探索设立村、社区工作站承接政府服务管理职能,形成跨部门的综合管理模式。推动人、财、物向村、社区倾斜,加大公共服务购买力度,努力实现服务供给渠道多元化。
第三阶段,实施大部制改革。可借鉴深圳、顺德经验,着力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种权力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除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审计局、口岸办、台办等专项职能部门机构不做调整外,其他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等都可纳入调整范围。可设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市财政委员会、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
第四阶段,实施区划调整。东莞镇级行政机构因为层级太低,经济社会规模大,“小马拉大车”,难以适应庞大的经济城市及社会管理功能,必须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目前,东莞实施区划调整总体上有三种模式供选择:一是重走老路。也就是现有的32个镇区不动,增设5至6个区级政府。二是进行调整合并,实施“强心限肢”策略。三是学习深圳模式,不仅不合并反而将大镇拆开,设多个街道办和办事处。据有关分析,第一种模式由于多了中间层,市级管理相对轻松,但由于涉及中央和省级事权,程序较为复杂,并且凭空增加一级政府,必然增加不少行政开支。第三种模式由于没有像深圳那样有中间区一级政府的统辖,在32个镇基础上再多分出街道办事处,有违城区整合的大方向。目前选择第二种模式可能比较有利,这既达到合并后资源的整合,同时又没增加行政开支。近来,省编委针对东莞、中山的区划调整特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意见》,提出了“联并升级扁平化改革”和“撤镇建区扁平化改革”两条路径,并提出“新设的区不再设街道”,总体上属于第二种模式。但这种模式也将面临很大挑战,主要是涉及人动和机构调整较大,牵涉到利益调整面广,同时对各镇街已形成的区域品牌如产业集群品牌发展不利。与这种模式相配套,必须着力推动村(社)撤并整合,强化村(社)发展基础。对此,社会也有不同声音,认为为避免改革受到较大阻力,影响基层社会稳定,也可考虑通过增设区级(县级)行政机构,着重履行区域统筹协调和经济与城市发展职能,同时继续保留镇级机构的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等方面服务职能,不断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形成网络组团发展格局。综合考虑历史传统、地理位置、交通枢纽、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因素,重点要构建以市区为市中心,以虎门、石龙、常平、松山湖、虎门港为区域中心的6大片区的组团格局。六大片区联合组建区级政府,重点履行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功能。
区划调整,由于牵涉多方利益,阻力很大。可在虎门港和水乡片先行试点,然后在全市推广。当前虎门港的开发建设已逐步完成了港口码头阶段的建设,进入港口工业和港口城市的开发建设阶段,亟需统筹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为此必须统筹规划几个镇的资源,防止进一步分散发展。水乡片镇区开发较晚且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洪梅、望牛墩、麻涌、道、沙田几个镇都相对比较落后,各镇之间发展差距总体不大,各镇为加快发展,具体操作,可先由虎门港联合相关几个镇成立经济城市协调发展委员会,统筹虎门港与水乡片的经济和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再齐.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2]广东省政府.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Z].2010.
[3]广东省政府.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Z].2010.
[4]广东省政府. 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Z] .2010.
Dongguan: a Multi-Center Approach for Growth Based on Urban Planning Revision
Hu Qingshan,Xi Hua
(Dongguan Social Sciences Association, Guangdong Dongguan 523083;
China Development Institute, Guangdong Shenzhen 518029)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贸易发展 趋势研究
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不能实现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危机,既要保障我国的经济实力,又要保障经济利益的提升,如何选择我国贸易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根据我国贸易的实际发展,分析世界贸易的需求,提出符合国情的贸易发展趋势及发展目标。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多种多样,严重制约世界经济水平的提高,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三种。首先是商品与贸易同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商品随着贸易的上升而上升,金融危机导致贸易的综合服务上升,但是商品却没有占据主导地位,降低了商品的价值性,促使两者之间分级发展;其次是金融危机有选择的对行业造成影响,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对商品的需求度降低,导致过多资源被浪费,不同行业受到金融危机不同的影响,致使以商品制造业为主的行业受到较大攻击,行业的正常运行受到制约;最后是平衡发展中、发达国家的差距,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全球都在努力实现国家经济效益的最高,风险最小,因此促使各国之间在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达自身对金融危机的意见,由此,可发现提升国家利益的途径,改变了以往发达国家主宰贸易市场的局面。
二、我国贸易发展的趋势
金融危机的出现,促使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为贸易的发展提供机遇,因此,金融危机的影响,为我国的贸易提供了发展平台,针对我国贸易的发展趋势,作以下分析:
1.贸易方式的转型。我国传统的贸易方式主要以粗放、模仿为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促进贸易方式转型为集约、创新。贸易方式的转型,优化我国贸易结构,传统的贸易方式无法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难题,例如:我国产品出口时,单价降低,同样的资金,可购买更多的商品,无疑降低了我国的收益,因此需根据我国贸易的实际情况,促进贸易的发展。
2.贸易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竞争必不可少,我国的贸易发展趋势必须改变传统以导向为主的出口,将其调整为以竞争为核心的结构模式,结合创新的贸易元素,制定贸易结构调整的计划,在我国现行的贸易基础上,对贸易结构进行创新调整,不仅可以保留我国的经济实力,而且可以适当解决我国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资金的流通,保障我国在贸易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利益,推进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3.贸易服务的转型。我国最初的贸易,对商品质量的重视度远大于服务,金融危机的到来,导致商品质量缺乏实际的竞争力,我国贸易的发展趋势需朝向贸易服务转型,近几年,在对我国贸易经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发现,贸易服务因素在经济中的活跃度非常高,在我国的贸易中,将商品的服务作为贸易的品牌,可有效利用金融危机,刺激我国贸易的发展。
4.贸易层次的调整。改变传统的贸易层次,促使贸易层次高端化,是我国贸易发展的层次趋势,我国传统的贸易层次比较低,主要围绕我国各项资源的优势,降低我国贸易的能力,同时也无法在贸易中获取效益,因此调整我国的贸易层次,推动我国贸易商品的高端化,我国可采取国外经验借鉴或者是政策干预的方式,加快贸易层次调整的力度,降低金融危机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贸易发展的趋势更加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抓住金融危机中的有效因素,提高我国的贸易水平,同时提升我国在世界金融中的影响力。
三、我国贸易发展的措施
针对我国贸易发展趋势,提出有效的实施措施,在保障我国贸易的发展适应金融危机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贸易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重点建设人才。为促进我国贸易的发展,必须吸纳更多的人才,同时以人才为基础,也是促进贸易迅速进步的先决条件,所以,我国需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普及高等知识教育,重点培养专业人才,促使人才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人才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促进国际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交流的方式促进人才的成长,帮助我国贸易发展储备技能比较高的人才。
2.杜绝行业垄断。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有效措施,即是鼓励行业在保障自身运营效益的基础上实行开放,行业垄断不利于贸易竞争力的提升,自身吸收不到发展经验,同时导致行业合作伙伴的缺乏,通过行业的开放,才可实现贸易的持续发展,例如:在某行业的开放过程中,首先对国内开放,稳定国内市场的行业结构,整体提升国内贸易的发展力;其次采取部分对国外开放,促进贸易行业的交流,不仅可获取大量的行业信息以及贸易经验外,而且可刺激国际金融经济的发展;最后在国际上扩大行业开放的范围,促使我国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贸易得到发展。
3.发挥政策力度。我国政策的支持对贸易发展影响较大,为保障我国贸易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可平稳发展,我国应发挥政策的力度,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我国的贸易市场进行约束,例如:财务政策,国家应给予贸易公司适当的财务税收,采取财政上补助贸易公司的方式,提升我国贸易在市场经济中的影响力,由此还可帮助我国贸易吸收大量人才,促进贸易与人才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金融危机影响中,我国贸易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以调整、转型为发展我国贸易措施的依据,促使我国在金融危机中,可寻找到合适的贸易发展趋势,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提出我国贸易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树立我国在世界金融行业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阮丽熔.浅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2(03).
[2]李丽.全球经济危机发展趋势及中国贸易的发展趋势[J].统计与决策,2011(01).
一、经济金融化和经济民营化的对比分析
和经济金融化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民营经济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特别是中国特色的概念性质,不仅仅在全世界通用的概念界定上有所不同,在理论的拓展和外延发展上也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有一种观点是我国的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形式非常相似,是一种非公有制的经济形势,还有一种观点是,从经营者的主观角度来看,我国的民营经济需要和官营、国营和国有经济进行区别对待,这样就可以将个体和民营企业、股份公司、乡镇一级私营企业等其他公有私营企业形式全部看成是民营经济部门。虽然当前我国对于民营经济的定义还有着非常大的挑战,但是从实际应用和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的参照目标多数都是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虽然这样,经济民营化也可以看成是我国的国民经济中除了集体、国有经济以外的经济形式。
二、经济民营化的发展原因分析
在我国的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过程来看,经济民营化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还是具备了一些自身的特有原因,总结来看主要存在于这样几个方面:
一方面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的民营经济的规模、影响和自身特点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民营经济的产出、就业、投资、创汇和纳税等方面的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可以表现出,我国的民营经济正在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正在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安定做出自己的贡献。下图展示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民营化发展趋势:
图1 世界经济民营化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的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还有集体经济相比较而言,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效率优势。从工业的行业数据来看,我国在2011年全国的民营企业注册数量占据了总体数量的62%,但是在整体的经济效益产出上来看却达到了71%。不仅如此,在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虽然其在价格上的优势削弱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润总量,但是从长期的视角来看,民营企业份额的增大却带动了整个行业所有企业的总利润上涨。所以可以看出,通过进步和效率进行发展的市场经济在未来会给我国的民营经济带来更加强大的发展力量,也能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的市场环境在国际上更加开放,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也更加强大,可以相信在未来我国的民营企业还会涉足更多的行业领域,也能够在一些行业中与国有企业展开强有力的竞争,突破原有的技术瓶颈,朝着技术门槛更高的方向前进。
三、经济金融化视角下的经济民营化发展方向
在我国经济金融化的背景下,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民营化经济的金融化发展,随着我国的民营经济逐渐走入金融化的方向,包括实体经济的各种经济结构都会随之产生调整,而且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与盛行也会从本质上对金融经济的所有制产生根本性地改变,给经济在未来的新发展提供更多的能量。
从整体来说,我国的民营经济的金融化发展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可以看出来:一个角度是最近几年民营资本和民营经济越来越多地向着金融体系的方向进行延伸和渗透,可以说到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各类金融机构中都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而且有相当多的民营资本通过主导金融资本、参与金融建设、抓住国有资本的推出契机进行金融股权的获得,已经能够对相当多的金融机构形成有力的控制。从银行的行业来说,我国的民营资本已经进入了至少十家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在总资产比例上也突破了6%。在保险行业上,我国的民营资本已经控制了东方人寿保险和民生人寿保险,同时还有新华人寿保险、平安保险、华安保险等一些主要以民营成分为主的保险企业。在证券行业上,一些民营企业也已经开始通过直接参股证券公司来控制上市公司。除此以外,民营资本还在财务、典当、信托等行业上逐渐渗透,展示出了非常活跃的态势;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的民营资本还正在通过建立自己的金融机构来为金融行业拓展新的发展渠道,这也正好符合了许多其他行业在产业资本上的探索方向。虽然我国的民营企业不断地向着金融行业渗透,在这其中有一些谋求更大利润空间,甚至逃避政府原本对于自身行业限制的原因,但是从分红到管理,从非银行机构到银行机构的发展中,民营资本仍然表现出了与金融业展开合作的诚意。即使当前我国在政策上对于民营资本向着金融化方向发展还存在着意见上的争议,但是从对我国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角度所做出的贡献而言,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产权改革
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马克思说过:“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派生出来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其他土地权利形成的相关制度。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稳步发展。以农地承包、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为标志,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价值难以实现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指农村劳动群众集体经济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己所有的土地的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土地所有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知道集体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没有所有权概念,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价值知之甚少。导致如下结果:一是土地权属不清,纠纷较多。由于集体土地档案、地籍图像资料不完善,土地界限拐点位置无证可查,导致部分土地界限长期存在争议。二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我国《民法通则》虽然规定了集体所有权,但没有明确规定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该怎样认识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在立法上和法学理论上都存在着困惑。三是农民行权意识差,在行使所有权时农民“集体”很难成为实践层面上的所有者主体,实际权利由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或者村民小组长代替所有权人行使,这在土地发包、集体土地征收中,体现尤其突出。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混乱,缺乏法律规制
长期以来,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自发流转在客观上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集体组织财富积累、提高农民收入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流转在政策和法律上未得到明确认可,在杂乱无序和隐蔽状态下进行,引发了诸多问题,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集体土地隐形交易活跃,使耕地保护受到冲击。随意占用耕地并出让、转让、出租、转租用于非农建设,或者低价出让、转让农村集体土地等现象层出不穷。二是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发、无序流转,导致政府难以有效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冲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使土地市场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三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缺乏法律保障,交易不安全。由于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条件、用途、权益、程序等缺乏明确规定,难以依法进行土地登记,对建设投资者不利,还会波及到其他利害关系人,使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四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关系混乱。由于缺乏法律监管与市场机制,土地的市场价值及资产资源属性在流转中不能得以充分体现,加之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混乱,使得本属于农民集体及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难以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
二、继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对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要是通过确权颁证的方式予以确认,对于集体土地使用权,则由《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加以规范,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体系,推动解决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
(一)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
通过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可以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关系,固化土地权利,加速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权能, 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派生的一种用益物权。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即是赋予各类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处分”权能。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国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一项根本措施。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坚持自愿、有偿、公平原则,在统一规划及所有权属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依法进行流转。《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除法律明确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外,我国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如成都市允许农户委托集体经济组织代为流转其承包经营权,通过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等方式,实现耕地的规模化经营。兰州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逐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和个人为进行非农业生产建设而依法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及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发展趋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应包括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集体土地所有者支付出让价款的行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租,是指集体土地所有者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作为出租人,将集体建设用地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是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租,是指承租人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再次租赁的行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是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不转移对集体建设用地的占有,将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对于实现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同地同价”,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价值,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合理分配农村土地收益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及土地收益的分配应实行民主管理原则,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密切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使其自觉维护集体的土地,并能有效利用和管理土地,从而实现自己的土地权利。对于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应支付给享有被征收土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分配,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产生的收益应全部归土地承包经营权人。
三、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许多配套措施保障实现。第一,扎实推进新型农村治理机制建设。如四川省多地农村形成了以村民议事会为决策机构,村委会为公共事业服务单位,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的新格局。第二,创立耕地保护机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 ,实行耕地分级保护,通过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第三,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如成立综合性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将产权的流转整合到一个交易平台办理。第四,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步伐,为促进农村土地资本化创造条件。第五,创新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担保机制,以降低农村土地产权流转风险。第六,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法律、法规立法工作,为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制化。
参考文献:
[1]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M].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
[2]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2003.
[3]张钧.农村土地制度研究[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4).
[4]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5).
[5]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4).
[关键词]信息化;农村;经济管理;应用;分析
1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农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农村合作社、农村小规模集体经济、农村手工作坊等方面,由于农村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信息化的管理了解并不全面。另外,由于地理环境原因,农村交通闭塞,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农村的经济信息化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经济在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逐渐应用到各行业中去。笔者对农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首先,农村经济的推广离不开信息化管理,但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地区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网络技术比较差,而信息化手段主要依靠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农村经济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并不是很了解,缺少专业的人才进行农村经济的推广和宣传。其次,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较大城市相比发展较慢,很难吸引专业性人才。农村的交通不便,这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引进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农村经济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方面比较落后。近年来,农村经济在逐步向前发展,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相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来说,农村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始终差距较大。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农村经济管理,不可避免地要购置一些计算机设备和设施。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管理方式毕竟不同,农村由于资金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成本问题和费用问题,一旦成本和费用超出预算,对于农村经济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在信息化管理中,引进电脑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大大超出了原本农村经济的成本和费用预算。由于农村交通闭塞,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对于大部分的农村人来说,无法接受由于信息化管理所产生的高成本,对于信息化手段管理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这也就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从根本上脱离了信息化手段和方法。由于经济管理缺乏信息化手段,使农村地区无法及时地获取一些外界的最新信息,这就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过于单一、缓慢一些外界的有利信息没有及时、有效地得到利用。
2加强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效应用的方式
2.1提高政府对于农村经济的关注程度。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起着很大的作用,农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目的就是最终可以实现跨省市、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地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所以,农村经济的信息化手段管理,并不只是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农村经济的参与者集体进行分工和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将信息化段作为农村经济的主要管理手段进行宣传推广,借助政府的调控作用,努力地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其次,由于农村缺乏资金,在农村经济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手段,成本过高,严重超出其原本的预算范围。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其调控职能,加大农村经济资金的投入,还可以组织融资活动,为农村经济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渠道。只有在资金充足的基础上,农村才会考虑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手段。所以,政府部门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在农村经济的管理中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在资金的使用中,应该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资金的投入,帮助农村进行筹资和融资。政府的介入,可以使农村经济更加快速地适应信息化管理方法,还可以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状态,使其尽快步入正轨。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当地政府的压力。而提高政府对于农村经济的关注程度,可以使农村经济更加具有组织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特殊渠道了解我国经济的具体发展趋势,了解到社会经济的最新信息,进而引导农村跨地区、跨行业地进行资源整合,最终帮助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政府应该发挥有效的组织职能,发挥政府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资金的筹集、管理,尽量减少资金的浪费现象。此外,政府还可以适当地推行农村经济的优惠政策,帮助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减轻负担,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帮助农村经济发展。2.2重视信息化技术,注重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经济管理在信息化手段应用方面比较落后,主要原因是农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对于外界的信息了解不及时。农村经济落后导致人才的流失和缺乏。因此,想要提高农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其次,从农村信息化经济管理方面考虑,可以定期地对农民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使农民更加了解信息化技术。在培训中,农民会发现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农村经济中去,可以帮助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即使信息化技术在前期的投入较大,但收益和回报会远远大于前期的投入。只有使农民真正了解信息化技术能为农村经济带来较大利益,农村经济才有可能会去改变原本的经济管理模式,尝试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最后,想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应该注重农村经济管理中人才的引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离不开人才和技术,在农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中,应该不断地引进专业人才,发挥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对农村经济进行有效的引导。
3结语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加入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管理效率。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手段,应该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注重人才的引进和资金的筹集,只有这样,农村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娟.浅析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17(3).
[2]慕海菊,陈维兴.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7).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带来了农村全面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在座的各位大都经历了两次创业的艰辛历程,许多酸甜苦辣至今记忆犹新。党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兴工经商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我市农村掀起了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标志,第一次创业不仅为我市农村率先在全国脱贫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农村工业化起步和商品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和物质基础。九十年代以后,实施了以所有制变革和开发区建设为标志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民营经济迅速兴起,逐步成为我市非农产业的主体。与此同时郊区12个开发区茁壮成长,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区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两次创业,使我市农村非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目前,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社会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90%以上;非农产业已经容纳了全市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郊区工业实现的产值已经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郊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了以农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增强了区县实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大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发达地区比,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一是产业层级不够高。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偏小,集聚效应不够明显,产业优势尚未形成;传统产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低,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产品不多。服务业的增长潜力和空间还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和拓展。二是发展不够平衡。不仅区县之间发展有差距,就是一些区县内部,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中心城镇与偏远乡村之间发展的差距也相当大,有的村和乡镇经济发展甚至出现萎缩。2006年,新四区人均增加值达到3.8万元,其余区县仅为1.47万元。其中人均增加值最高的达到4.62万元,最低的只有1.18万元,相差3.9倍。从农民人均收入看,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942元,其中新四区全部在平均水平之上,其余区县全部在平均水平之下。目前有77.7%的村庄低于全市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人均纯收入低于3200元的农民还有78万人,而且差距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三是对村级经济发展重视不够。八、九十年代,我市村级非农产业实现的收入曾经占郊区全部非农收入的70%以上,现在已经下降到30%以下。相当多的村集体经济薄弱。如果持续下去,不仅建设新农村缺乏物质基础,甚至连维护基层政权稳定都会成为问题。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一些带有长远发展的紧迫问题。
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繁荣起来的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乘势而上,大力开展郊区非农产业的第三次创业,形成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三次创业的目标是:以全面提升非农产业素质为重点,努力把非农产业做优、做大、做强,实现强区强县、强乡强镇、强村富民。应当说,开展第三次创业,实现非农产业更大发展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统筹协调、联动发展的战略已经展开,战略空间的转移、产业布局的调整、产业链的再造,都为郊区非农产业第三次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际产业转移正以更大规模、更新技术、更高速度向环渤海区域推进,我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将同等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利益;随着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整体效应的显现,外省市资本向**聚集将成为一大趋势,郊区将成为二、三产业资本集中投向的重要区域;加上这些年我市非农产业业已形成的良好基础,郊区无论是经济内生能力和扩张能力,还是投资环境和区域品牌影响都达到了一个崭新高度。只要我们各级领导真正把非农产业的发展摆上位置,以战略的眼光精心筹划,以扎实的工作进行推动,干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就一定会使非农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绘就第三次创业的宏伟蓝图。
二、要着力推进郊区非农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发展,必须放宽视野,着眼大的发展背景,从更高战略层面上进行谋划和推进。要坚持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为主导,以建设国际一流加工制造业基地为取向,以发展现代郊区工业和服务业为目标,既抓亮点,实现调优调强;又攻盲点,实现和谐发展,努力取得大的突破,全面提升郊区总体实力和水平。要集中力量干好4件事:
(一)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历史的经验表明,实行产业聚集是形成区域经济动态性比较优势的需要,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只有产业高度集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集约、节约、生态同步发展。当前抓产业集聚,要以区县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区建设为突破口,搭建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要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全面推进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最近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市乡镇工业区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乡镇工业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保证措施,是今后指导乡镇工业区发展的重要依据。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这次市政府统一了提法,统称各类小区为乡镇工业区,包括村级办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区,这也为我们放手发展乡镇工业区撑了腰、壮了胆。这个《意见》还出台了有关扶持乡镇工业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建立乡镇工业区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对乡镇工业区发展新增加的税收按照一定比例返还,行政事业性收费低限或减半收取,稳妥解决乡镇工业区发展的建设用地等。这些政策,必将对乡镇工业区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市里还要成立由相关委局为成员的推进乡镇工业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有关配套文件。各区县要抓住这个机遇,认真做好区县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区的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搞好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美化、亮化、绿化,切实实现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作。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引导郊区非农产业向区县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区集聚,吸引大的企业向这里集中,整合优势资源向这里汇集,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要因地制宜,分层级建设,以市级开发区为核心,以大的交通道路为轴线,以乡镇工业区为依托,建设好产业聚集区、工业走廊、特色工业园等不同类型的载体,真正把工业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形成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板块。
要努力培育特色经济。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适宜什么干什么,这是发展农村经济、形成产业集聚的一个规律。宝坻区的马家店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青区的创意产业园等,都是因为突出了地区的特点,办出了地方的特色,所以越办名气越大,保持着旺盛的活力。有特色才有影响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各区县都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确定特色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进行招商,凡与主导产业相配套企业的项目,规模不必限死,以便及早形成产业密集群,拉伸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特色经济要立足当地,放眼全国、关联全球,以特色的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建设特色工业区要根据本地区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形成产业特色,靠特色和优势提高竞争力。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高科技园区,服务业园区,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特色园区要与郊区产业布局规划相衔接,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
(二)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必须抓好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技术含量提高和知名品牌形成。这既是国际产业升级的规律,也是我们的宝贵经验。一要大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制造业90%以上的价值量不在中间制造环节,而主要体现在产业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及售后服务。延伸优化产业价值链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从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获得的利益,主要取决于在产业垂直分工中所处的环节,越是接近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获得的附加值就越高,比较利益就越大。集群经济形成过程中,大项目主导产业形成,带动结构优化,支撑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目前,龙头项目与配套项目的投资规模比已经由90年代的1:3变为1:5。各区县要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错位发展、特色突出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的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自己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要主动承接滨海新区大项目的辐射和产业链的延伸,搞好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把产业链条做强,把特色产业做精。二要开展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我市郊区非农产业发展已经进入追求高端技术、追求高额利润阶段。今天的高端开发就是明天的高额回报。要把引进高端和培育高端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扶持发展高端企业,支持以高端技术为目标的企业研发中心。要重奖高端技术成果,厚待高端技术人才。要认真落实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着力发展科技型企业,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大力发展产学研结合,形成联合创新。鼓励郊区工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市财政每年5000万元的技术改造资金要优先向高端技术和科技型企业倾斜。三要着力培育自主品牌。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超额利润、高额回报的代名词。现代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品牌的综合商战,培育品牌就是培育自己的竞争力,就能够获取市场上的高额利润。要遵循品牌诞生的规律,用心打造,精心保护。以培育市级品牌为基础,国家级品牌为重点,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构造全方位的品牌培育机制,努力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大的知名品牌。市农委要安排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品牌建设。希望各区县要共同努力,使郊区发展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品牌倍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目前我市郊区共有3.47万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81家,但是大企业、大集团少,只有300多家企业进入大中型企业行列,占企业总数不到1%,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郊区服务业整体上发展滞后,与**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把企业做大、做优、做强,通过政策扶持和资产重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对市场前景好、现有规模比较大、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出口创汇型企业,要鼓励他们主动走出去,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对目前产品科技含量、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都比较高的企业,要帮助他们瞄准国际、国内市场,实施兼并重组,控股扩张,扩大规模,培育上市源,提高企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灵敏的经营决策系统,健全资产运营预警系统和防范风险机制,打造顺畅稳固的资金供应链条,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相对封闭、高效运转的安全体系。要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保证企业制度的执行和管理的顺畅,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到2011年,力争有100个企业和企业集团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其中10个企业集团销售收入超百亿元。要努力培育上市企业源,力争到2011年每个区县有2到5个企业上市。
(四)大力推进村级非农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和农民是主体,村级组织肩负着重要责任。没有村一级组织的带头作用,没有村一级的经济实力,许多事情都办不成。因此,强区强乡必先强村富民。面对一些村非农产业萎缩衰退,村级收入入不敷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村级经济长期不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是值得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认真研究、务必下决心解决的非常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在座的书记区县长一定要有这个责任感和危机感。在抓好大项目、抓好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的同时,必须下决心解决村级经济薄弱问题,把发展村级非农产业放在重要的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敢破难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非农产业的路子。当务之急要抓好6个方面:一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不拘一格地把年纪轻、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使村级班子真正成为率领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二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引导群众摒弃依赖政府、守土恋家、不思创业、不敢创业的陈旧观念,大力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要加强教育、扶持和引导,官帮民富、官促民富、官逼民富,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政府支持创业、社会鼓励创业、农民勇于创业的浓厚氛围。各区县要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搭建服务的平台,提供致富的信息,鼓励农民兴办各种非农产业,使创业的领域宽起来,致富的门路多起来,生活水平好起来。三要强化企业的带动发展。发挥优势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吸纳农民以不同方式参股入股现有企业,使他们既成为劳动者,又成为资本的拥有者。要建立村企互动机制,支持和鼓励企业家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四要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农村交通区位、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以及农民素质等方面千差万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能套用一个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五要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区县要整合各有关部门扶持农村的资金,捏指成拳,捆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重点帮助经济薄弱村尽快增强“造血”功能,使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壮大。各区县要对经济薄弱村逐个排
队,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区县、乡镇领导都要确定自己的帮扶点,年终要对领导帮扶成效进行考评。六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乡镇、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要切实加强郊区非农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加快非农产业发展是一件牵动全局的大事,是全市各个方面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支持和促进郊区非农产业加快发展。
(一)要建立非农产业发展的推动机制。区县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把非农产业发展摆上位置,列入日程,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形成区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层层落实的推动机制。各级领导班子要成为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强有力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做到目标清晰、任务明确,发展有思路,落实有办法,工作出成效。要经常研究非农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及时解决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扫清发展政策、机制上的障碍,切实形成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
(二)要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税收和就业岗位,就是区县的经济实力。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发展区县经济的生命线。各级领导干部精力要往这里集中,资源要往这里整合,人才要往这里集聚。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顺应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把握招商引资的内在规律,瞄准国内外大财团、大企业、大项目,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要着力实现四个转移:在招商引资地区上,把重点从本市向外省市和国外转移;在招商引资对象上,把重点从中小客商向著名大公司、大财团转移;在招商引资项目上,把重点从小项目向大中型项目特别是亿元以上项目和成片综合开发项目转移;在招商引资项目构成上,把重点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并举转移。要通过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使郊区非农产业项目有一个较快的增长,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1中国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研究者对24个省市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已达5658个,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省级政府批准的1019家。据统计,各类开发区面积为360万hm2,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315万hm2的用地总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聚焦失地农民》一文中透露,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约226万hm2,其中70%以上是征地。这是依法审批的占用数,不包括突破指标、违法征地和一些乡村擅自卖地部分。卫星遥感资料表明,违法占地数量占一般占用地总量的20%~30%,有的地方多达80%l4J。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资源与资产双重特性,又具有保值和增值等多种功能。同时土地又是农民谋生致富不可缺少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土地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社会保障。2000年以来。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5318hm2。其中。立案查处3.3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3583 hm2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农村很多地方都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如果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发展城乡统筹,将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乡镇、村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幌子,打着“要想富,先通路”的口号,不经过法定程序乱毁、乱占农田(其中有许多是属于基本保护农田)。如果这些乱占耕地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将会急剧萎缩,将严重影响到农业的良性发展,可能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近几年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和撂荒现象突出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民在土地投入方面就出现物质、劳动投入显著递减,重近期效益轻远期效益,重局部投入轻整体改造,重经验轻科技等问题。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做出不利于土地持续利用的事情,如增施农药、化肥和增加灌溉面积一般都会提高土地的短期产出,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板结和污染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损害土地长期生产力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民承包集体所有制的耕地,只享有使用权。有人担心政策改变,出现了粗放经营和掠夺经营的情况。这样必将造成土地抗灾能力下降,土地效益越来越低。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2种。隐性撂荒突出表现为减少生产投入、降低复种指数、不求致富但求自足等粗放耕作现象抬头;显性撂荒则主要表现为劳弱户、举家外出户、土地承包纠纷及前些年的“开发区热”、“基础投资热”、“房地产热”带来的积弊,“包而不种、代而不耕、占而不用”等显性撂荒现象不断出现。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有撂荒土地217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29%,其中有的村社土地撂荒率竟高达40%以上。
3农户经营的土地分散和细碎
我国不但存在非常大的人口压力,而且耕地资源也异常紧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农户经营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1999年,全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0.53lml2,却被分成了6.06块L1,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可见一斑。李功奎等曾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的推行,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由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农户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2003年中国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0.5,户均拥有地块为5.722块,平均每块面积约为0.09hm2,在有些地方,农地细碎化现象更加突出。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使农户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经营成本较高,也使得田埂、土埂等边界面积较多,使本来就异常紧张的耕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另外,由于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土地的灌溉效率、施肥效率、收割效率等和日常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降低农业的产出水平。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不足又进一步减缓了其机体的自我修复速度,也进一步减弱了农村经济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资源相对缺乏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安排禁锢了农村资源的有效流动,它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在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不是靠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行结合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土地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成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与村委会在组织上和功能上相重叠,追求获取经济利益、发展公益事业、安排就业等多重目标,具有明显的“政社合一”的复合性特征。由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这些弊端,导致农民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没有自我防御能力,在与强势征地主体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土地等资源流失严重。同时土地流转制度还缺乏创新,致使愿意种地人不能取得种地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不愿种地的人则将土地撂荒,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户籍制度的制约作用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使农民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如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不能享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成果;严格限制了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限制了农民既有的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的可能性;阻碍农民素质的提高,导致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贫困;阻碍农民进城创业;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既阻碍农村人口流入现有城市,又不能在现有的农村建造新的城市,使已经存在的人I=1流动的积极作用被抑制,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的状态l14J,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虽然在法律上肯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地位,但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权的三权分离使得其流转而产生的利益分配并不能处于平等互利状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用益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农村土地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相应的价格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进城并不一定能够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未建立,另外有些地方虽然逐步开展保险活动,但是其保险人员并不是建立在农民自愿买保险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5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不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力度较小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有学者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增长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看到事物发展的一面,并没有进一步发掘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因为从1994~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该期间GDP增长率的数据来看,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是如果从二者增长速度的相对矩(d=IS—YI/S)来看,可明显地看出其波动幅度变化比较大。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稳定。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与之相关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正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自动稳定器,能够在社会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紧缩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总体质量来看,1995~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是在缓慢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很小,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超过50%,而高中及以上的所占比重很小,不到10%,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仍然很。
这使得: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大打折扣。②土地流转的规模、时间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难以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经济。这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两栖”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从2004年外出农民工的性别构成来看,在这些青壮年当中以男性为主,占66.3%,女性占33.7%。这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摘要】本文在总结北京城乡一体化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北京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二元体制;公共服务
【作者简介】王朝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
作为首都,北京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暴露。由于受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城市差距明显,有些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
(一) 资源由主要向城区集聚调整为向郊区和农村延伸,“三农”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1 年, 北京市人均GDP 首次突破1 万美元,这不仅意味着北京经济实力有了大幅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近8年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向郊区注入的比例逐年攀升,从2003 年的20%、2004 年的40%,到2005年接近50%,而且50%以上的比例已经连续保持5年。其中在2009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0.2 亿元,同比增长63.5%。就收入来源而言,农民收入已经由以前单一的经营性收入拓宽为目前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四种渠道。2009年,北京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86元,增幅13.4%。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首次突破60%。与此同时市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亲近自然、体验生态正在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和休闲度假的现实需求,这种变化直接促进了北京的农业功能由单一向多元转型,客观现实的需求,引导北京农业形态和功能深层次变革。
从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农村传统产业的提升,城市新兴产业的延伸,城乡人员交流的加速,需要在中心城之外寻找契合点。北京未来发展的潜力将蕴藏在过去被当作城市神经末梢的农村。集新农村建设、生态治理、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统筹7个山区县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70条沟域正在进行或完成整体规划,17条沟域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并起到了示范作用。在“乡村旅游改造提升”等工程的带动下,2011年前三季度,全市农业观光园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21.3%;民俗旅游接待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39.5%。
(二)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向农村延伸和覆盖
2008年北京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提出稳步推进300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完成了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四年规划。2009年北京市新农村“5+3”工程总投资达80多亿元,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建设,覆盖1700 多个村庄。农村居民参与“5+3”工程达到600万人次,获得劳务性收入5亿多元,12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2008年,出台《关于推动区县合作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顺义、亦庄与生态涵养发展区5个区县及房山区签署了5年的区县合作发展框架协议,促进区县间的互助合作。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集体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在实现巩固绿化成果的同时农民也得到了经济补助。2011年村庄的街坊路硬化绿化、老化供水管网改造和一户一表、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户厕改造和公厕建设等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资金达70多亿元,120万农民直接受益。
(三) 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实行农民转移就业登记制度,将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全部纳入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范围。通过实施再就业援助制度,2009年全年累计转移就业10.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72%。让农民转移就业、有效就业、享有城乡均等就业政策,一直是北京市近年来最为关注的民生大计之一。截至2009年,北京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乡镇100%建立社保所,行政村100%建起就业服务站,京郊163万农村劳动力,已有88.4%以不同形式实现了有效就业。北京市社保“扩面提标”有序推进,养老、医疗实现制度全覆盖,“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8.2万人。在全国率先消除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盲点,实现制度全覆盖。《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城乡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办法》全面实施,新农保的实施范围、缴费水平和领取年龄得到规范和统一,实现了“城保”与“农保”的城乡互转。
(四) 公共产品和服务建设向均等化方向迈进
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搭建了“北京市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工作平台”,深入开展了医疗、养老、低保、就业、教育、文化、邮政等民生工程,进一步确立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近郊区低保实现城乡并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7%,门诊和住院补偿率分别提高到32%和50%。2009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基本完成,实现每个乡镇所在地、每个行政村均有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2009年实施了“新四统一”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即全市统一规范“特殊病种”门诊补偿范围、统一试行乡镇卫生院“零起付”补偿政策、统一住院补偿“封顶线”18万元、统一推行“出院即报和随诊随报”。2009年1月启动了《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新制度打破了城乡户籍界限,将符合参保条件的本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统一纳入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并实现了缴费、待遇等标准上的城乡一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全覆盖和一体化。
(五) 探索建立金融支农联合工作机制,城乡二元体制有所突破
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在农业信贷、保险、担保、投资、信用等方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批准《北京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实施办法》,即将开展试点工作。2011年12月10日,第一家以北京银行为独立法人的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在延庆挂牌开业。在全国率先对种植小麦、牧草的农户实行生态补贴政策,率先构建了农保、农投、农担、农贷、农信、农基、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七农”平台,支持、保护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修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和费率,承保险种由10个扩大到16个。随着北京村级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也在迅速推进之中,目前全市已有812个乡村的52万农民“变身”农村集体资产股东。合作社法实施一年来,全市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2136个,已覆盖到种植、养殖及农产品销售、加工等多个领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了《北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征地多元化补偿安置指导性意见》。
二、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城乡公共服务失衡,生活水平和发展条件的差距不断扩大
由于长期对农村投入不足,且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偏重于农村生产,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城乡不均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差悬殊。远郊区县道路长度、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环卫机械等城市公共设施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近郊区的1/3~1/8。郊区城镇地区污水处理、垃圾清理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限制了其缓解市区人口压力功能的发挥。目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实现城乡统一,而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却按照户籍不同实行分轨运行,因制度分设、管理分离、资源分散形成了二元医疗体制。实行区县统筹的新农合在筹资方式、定点医院、起付标准、报销水平等方面均不相同,政策标准达35 种。原本最基本的、覆盖所有市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却因为居民和农民的身份被区别对待。
(二) 城市对农村补偿缺失,导致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利益受损
一是对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的补偿不足。为了减少北京发生沙尘暴和涵养水源实施了封山育林、绿色隔离带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但与此相对应的生态补偿机制2005年才建立。中心城区主要发展二、三产业,中远郊区主要承担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符合区位理论,然而,这也造成了不同区位条件下土地发展权的不公平。虽然近年来北京不断完善土地收储和绿隔补贴政策,但是,现有补偿标准基本只考虑对农业生产直接成本的补贴,且多以专项转移支付形式出现,没有考虑对农地发展权限的补偿,弱化了对农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和补偿效果。二是城市扩张占地补偿机制不完善,区域内价值创造和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失地农民不能获得持续、稳定收益。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不统一,相邻土地的拆迁补偿和安置政策有较大差异,因而引发征地纠纷。由于城市对乡村的补偿不足,相应的补偿缺乏可持续性,使得一些地区在以土地开发带动村庄整理的过程中,整理动力不足,延缓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 未形成城乡产业联动发展趋势,乡村内生发展能力不足
由于北京城市中心区发展吸纳了周边的人才、资金和自然资源,使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限制,缺乏补充产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旅游综合配套能力不足,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一线和辐射景区的联络不通畅,影响了当地农民收入。郊区小城镇发育程度低,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有限,缺乏聚集效应。农业收入在农村家庭平均年收入中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有所下降。转移性收入增加得益于政府近年来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而财产性收入增加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房屋出租收入,这些结构变化反映出乡村内生增长能力的不足。
(四)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倾向
只有更多的农村居民在城市定居下来,其他农村居民才能够获得更多的人均资源,从而更快地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北京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从总体上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年来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虽然北京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缓慢,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在农村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同时,农村人口数量保持了相对稳定,进一步增加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难度。
(五) 城乡管理依然分割,城市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城镇居民管理体制与村民管理体制并存,出现管理“重区”与“盲区”并存现象。二是大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由原集体经济承办的农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居民或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时,由于制度基本构成要素的差异,需要补缴较大数额的养老保险费,由此给集体经济和个人造成巨大压力。三是流动人口和户籍制度需要不断创新。在对流动人口的信息管理、治安管理、公共服务供给、社会矛盾排查和利益疏导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工作,需要平衡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关系。
三、北京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促进城乡产业联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
1.形成城乡不同产业发展的功能分区,建立城乡产业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空间广阔、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村产业向城市扩展。出台农村休闲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走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引导城乡产业对接,实现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
2.寻求不同产业园区与周边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在生态环境优良的远郊区积极发展大型娱乐公园、主题文化旅游等现代绿色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拉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物业、商贸服务、旅游、物流、保洁、保安等服务业。积极发展具有北京特色、文化品位、历史传统的农村手工业。
3.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进城农民安居乐业工程、山区移民搬迁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社区支持农业工程、景观旅游农业工程、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工程以及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
(二) 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优质公共资源城乡共享
1.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政策引导与激励措施,鼓励城镇学校教师下乡进村任教,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进修学习,定期对现有农村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优化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市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郊区布局,重点加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解决设备短缺问题。定期派乡村医生到区级以上医院进行培训,通过返聘、弹性退休等方式鼓励城市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医疗水平的医生到农村工作。
3.推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管理、服务、核算、监管“五统一”,建立新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打破户籍界限,做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可衔接,使所有未参加职工医保的城乡居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三) 理顺利益分配机制,推进城乡市场整合,实现资源自由流动
1.全面启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理清资产关系,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民转居和农村城镇化奠定基础,消除农民进城的顾虑。
2.创新征地补偿方式,提供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供农户选择,让农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
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保障机制,不能强行要求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利和宅基地用益物权。
3.加快土地市场的制度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开展村庄土地整理,妥善实施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管理。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用地的规模化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新型村级集体土地经营管理公司。在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开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将土地规划直接落实到村。保障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建立农村土地房屋交易中心,建立较为完备的交易规则和管理办法。
4.探索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建设用地指标竞得单位除土地储备机构外,还可有各类园区建设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特指包括农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规定程序批准复垦为耕地后,经过严格验收,可用于建设用地指标。这种用地指标背后所体现的土地流转,需要通过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来完成,具体流程可参考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图(图1)。
(四) 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
1.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农村保险市场体系,创新保险产品,努力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逐步形成农业灾害风险补偿和转移分摊机制。
2.加大财政资金贷款担保力度,扶持区县开展农业贷款担保,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缓解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难题。
3.拓展农村信贷渠道,建立以财政贴息为主、财政补贴和以奖代补等多种手段为辅的财政支持制度体系,引导金融资本向农业和农村流动。4.开发多元农村金融产品,根据农户借款的用途,设置不同的金融产品。放宽小额贷款的额度,将城市成熟的金融产品延伸推广到农村。
5.创新抵押担保制度,探索以农民的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组织贷款的具体办法。建立专门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从事农业担保服务,可以由政府出资支持成立农村信用担保的基金和机构,也可以通过鼓励措施引导商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和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满足发展农村社区经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
(五) 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加强农村人力资本
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1.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整合城乡教育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
2.加强对培训对象的管理,对新型农民培训实行分层、分类、分级统一管理,逐步实现新型农民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鼓励中青年农民扎根农村务农创业,以奖励、担保、贴息等手段留住本地素质较高的农业劳动力,扭转目前农业劳动力素质急剧下降的局面。4.对农村社区实行开放政策,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引导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人才开展农业项目合作,实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以实实在在的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和企业家走进农村当农民,使之成为新型农民的生力军。
(六) 创新农村社区经济组织
1.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努力把现代文明引向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2.引导和规范行政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农户的承包经营权折股量化到村民个人,在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同时,推进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3.引导和规范行政村组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将原有的村集体经营性存量净资产折股量化到村民个人,以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取代村民委员会成为村集体的经营主体,使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拥有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载体。
4.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社区化和综合化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分散的、功能单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实现有效的产销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化和综合化有利于地域联合和一体化经营。应该扶持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化和综合化,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联合,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举办联社的方式实行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 韩俊.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二元结构[N]. 人民日报,2010-2-10.
[2]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4):11-21.
[3]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5-11.
[4]李永进.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4).
[6]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M]//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分析制度学派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50-256.
[7]杨勇华.当前广东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研究[J].广东经济,2009,(7).
[8]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农村建设之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林业经济;增产方式;转变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济也得到较好发展,林业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这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需求以及必然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林业经济发展必须要迎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其增产方式,这样才能够使其得以更好发展,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本文就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林业经济增产方式转变进行分析。
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1.进一步明确林业产业目标首先,应当对林业产业结构合理进行优化。在目前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以现有经济技术为基础,对林业产业中各个部分所占比例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保证林业产业生产及发展能够更加协调稳定。其次,应当对农业基础地位加强重视,以促进森林资源能够尽快实现集中经营。对于林业产业结构而言,其属于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均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制约关系。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当对其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因而必须要明确农业基础地位,积极促进森林资源尽快实现集中经营,使森林资源能够较好实现优化配置。第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健全林业发展机制。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内部结构进行合理协调,保证其各个方面均能够得以较好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较好建立健全林业发展机制,使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得以进一步增强。2.加强培育林业经济中主导产业首先,对培育林业新经济增长点加强重视。通常而言,在现代林业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建设及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对其具有很大推动作用,然而应当注意的一点是在当前林业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林业第二产业发展缺乏合理性,表现出低级化特点。所以,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要将第二产业作为基础点,对新经济增长点加强培育。其次,培养第二产业主导作用。就当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而言,其仍旧属于初级产业,其主体仍属于资源消耗,仍未能够真正形成林业主导产业,与世界总体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存在。在当前林业产业结构中不合理化及低级化程度仍旧比较严重,所以必须要通过有效措施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尤其是应当对林业主导产业加强重视。另外,在林业第二产业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对培养其主导作用加强重视,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使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使林业经济能够得以进一步增长[1-2]。
二、林业经济增产方式转变
1.积极发展林业精深加工业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能够转变其增产方式,必须要进一步延伸林业产品加工。在今后林业工业发展过程中,要将小径材以及剩余物利用当作重点内容,积极实现集团化及高端化发展。另外,应当积极建立木结构建筑公司,积极发展实木、林化以及板材等相关业务,使产业链能够得以尽快形成,推动林业产业进一步升级,实现新型林业经济发展。此外,应当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积极发展相关建材企业,对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动,使产业集群能够得以形成。同时,还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及途径筹措资金,在资金投入方面进一步加强力度,其重点内容就是应当加强产业集群发展,最终使集团化运作能够得以实现,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保证林业产业能够实现规模化、效益化以及集群化发展。2.积极发展林业食品产业在当前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增产方式转变方面,积极发展林业食品业属于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必然趋势。通过进一步加强林业食品产业进一步发展,不但能够较好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并且能够将林区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另外,通过加强林业食品业发展,对林业资源保护及培育也具有较好促进作用,这在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此外,在林业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也能够起到一定带动作用,这对林业经济增产方式转变及社会经济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进一步发展林业经济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属于十分重要的部分,属于一种比较高效的经济模式,其能够使资源多重利用得以较好实现,不但能够得到较好的生态效益,并且能够得到较好经济效益。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当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可进一步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可对林农积极进行引导,使其极大投入力度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及养殖,不但能够使土地资源闲置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并且能够使长期效益及短期效益实现有效结合,可较好提升林业持续发展能力。在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方面就是应当以实际情况为参考依据,对各个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够保证得到较理想的效果[2-3]。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林业产业要想得到更好发展,必须要顺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应当积极转变林业经济增产方式。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林业产业及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才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博,赖晓玉.浅论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花卉,2016(20).
[2]李俊英.浅谈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集体经济,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