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辛弃疾的诗词

辛弃疾的诗词

时间:2023-06-02 09:21: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辛弃疾的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辛弃疾的诗词

第1篇

【关键词】以趣入境 初中语文诗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134-01

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以诗词歌赋为主,诗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与传颂。诗词是一种极具凝练性、带有强烈抒彩的文学体裁。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诗词的教育尤为重要,如何进行高效教学成为一大难题。

一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建立在兴趣之上。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没有形成理论性的概念体系。对于一些有深刻寓意或者内容含蓄的诗词来说,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很难产生极大的研究兴趣。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利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将学生引入到诗词的故事情境中,讲述诗词中的深刻寓意,学生将会更容易接受。

如在讲解李清照的《一剪梅》时,首先要交代创作这首词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情况。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琴棋书画的熏陶。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玉树临风的赵明诚,两人郎才女貌,正是天作之合。可是幸福的日子却极为短暂,仅仅过了两年,丈夫就被派往异地做官,两人开始了漫长的思念之旅。在深秋季节,思念越发浓烈,李清照独自一人在扁舟上仰望远方,正巧看到一排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连大雁都南归了,丈夫什么时候会回来呢?看着落花流水,无端的生出诸多愁绪,离愁在紧锁的眉间久不散去,触景生情写下了《一剪梅》。了解了这些,学生定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这首词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学习的兴趣也就得到了激发。

二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语文的诗词教材在极大程度上受到版面或内容的约束,不能将更多的诗词歌赋罗列出来,所以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一些著名的诗词连同教材一起呈现给学生,并做到主次分明。

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要将作者辛弃疾的人生经历等讲解给学生听,以便于在学习中理解作者借这首词所表达的意图。辛弃疾在出生之时北方已经沦陷,从小便目睹了汉人在金国统治者的践踏之下艰难生存,所以他所受的教育是一种壮士扼腕般凛然的侠义之气。在成年之后便毅然投入了抗金的军旅生涯中,虽然在无数次抗争中失败,但是从没有放弃保家卫国的希望。这首《清平乐·村居》是描写了南宋当时农村生活的一个简单场景,他的抗金政治主张一直受到奸臣的打压和排斥,而立之年的他被贬农村,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贬斥生涯。作者在看似平静安逸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些许安慰,在连年征战的情况下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的期望。这段与作者背景相融合的诗词阐述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辛弃疾,在今后学习到有关辛弃疾的其他诗篇时也能举一反三。这种扩展式的教学法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上课之前做好完善的备课工作,对学生的提问绝对不能含糊其辞。

三 构建诗词教学的有效模式

在初中语文的教材编排中,在不同课本的不同单位中都会遇到不同篇章的同一个作者。因此,构建一个合理的诗词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系统化记忆能力,降低学习理解的困难。

如教师在讲解到苏轼和他的作品时,要将一册或者一个单位的某首诗词与其他单元中的诗词一起比较讲解,甚至有时也可以引用其他教材的苏轼诗词做比较分析,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也可以按照每篇诗词创作的不同时间段来统一讲解。如苏轼的两首词《浣溪沙》和《水调歌头》分别在不同的单元,两者的顺序也被打乱了。老师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先讲解《水调歌头》,因为此时作者苏轼被贬官一个人到了密州,在政治上非常不得志,与家人和朋友的分离也让他感到离别的悲凉,但是生性乐观豁达的他是不会就此屈服的,故才会发出离别的“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的感慨,留下了千古名篇。学生在这样的情境阐释中将会体会到作者的豁达胸怀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再讲解《浣溪沙》时可以更好地展现作者的经历及心情的变化。这是在作者被贬斥之后的又一次贬谪,在经历了政途的失意和疾病的双重折磨后,他仍然能保持这份乐观的心态实属不易,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让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对磨难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能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讲解,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记忆力也会被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钱美玉.入境 悟情 察心——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1(12)

第2篇

【关键词】古诗词 群文阅读 纵向 横向 连缀

古诗词因为篇幅短小,易于操作,甚至不需要课前辅助,往往在课内就可以一次性完成三五首古诗词的学习,因此,这类文章比较适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方案设计单一、探究流于形式、教学过于抽象、学生热情不足等问题。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是在于文本与文本、文本与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勾连。对此,可运用“多向连缀”的教学策略,创建交互共生的阅读学习共同体,从而提升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纵向连缀,引领探究

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目的当然不只是多读多背几首诗词那么简单,要引导学生阅读、比较、分析、探究,学会求同或辨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有它统揽全局,阅读才得以深入、升华,而选择怎样一组诗词直接关乎议题的设定。笔者发现,教师在选文并设计议题时,大多着眼于横向角度。比如“送别诗群文阅读”,以李叔同的《送别》引入,然后学习组诗《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赠汪伦》……学生多元感受送别诗的特点固然好,但比较阅读方面却往往无法深入,学生汇报来汇报去,形不成一个新的认知。再比如“山水诗群文阅读”,安排了《鸟鸣涧》《竹里馆》《山居秋暝》……这些诗文虽然都描写山水,却也难以形成一个主旨明晰、相对系统的学习场。每首诗独立的味道更浓,诗与诗之间缺乏内在的紧密联系,在促进深入交流与思维延展上显得力不从心。

笔者以为,既然群文阅读教学核心是强化思维方式,那么,古诗词群文阅读就可以尝试以纵向的角度将能够产生某种关联并引起学生深度思考的诗词连缀起来。如笔者设计的“田园诗情――辛弃疾组词教学”课内群文阅读课,以纵向连缀的方式选择了辛弃疾三首不同时期的词――《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前两首写“喜”,后一首写“忧”。我们知道辛弃疾有两种词特别突出,一种是豪放沉郁的爱国词,一种是清新明丽的田园词。这两类词贯穿了他的一生,极具代表性,选择这三首词以“辛弃疾的田园梦”为议题,不仅能够借此了解辛弃疾词作的特点,更可借助这一“喜”一“忧”的矛盾冲突设计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并以此为抓手,帮助学生深入研究辛弃疾的生平轨迹,引发他们课外大量阅读辛弃疾诗词的兴趣。

在品味前两首词的词眼“最喜小儿亡赖”的“喜”和“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香”(辛弃疾闻到“稻花香”心生喜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香”也是“喜”)之后,教师设疑:无论是低小的茅檐、儿子劳动的场面,还是夜里听到蝉鸣、闻到稻花香,在我们看来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作者为什么会发自内心地欣喜呢?课堂沉静下来,学生感到困惑,开始静静地思考。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诵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进一步引导:此时此刻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都被金兵占领,忧国忧民的辛弃疾本应内心凄苦,为什么反倒“喜”呢?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受到启发。通过不断地对比阅读,他们渐渐形成共识,发现辛弃疾“喜”的缘由是目睹过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当他看到虽低小却祥和的茅草屋,闻到这阵阵稻花香,怎能不情不自禁地欣喜呢?辛弃疾多么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够拥有一间这样的茅屋,都能安居乐业……这样,学生的思维随着辛弃疾不同阶段诗词的出现而层层递进,不断走向深入。学生不仅学习了三首词,透过三首词了解了辛弃疾的一生,还激起了阅读更多辛弃疾诗词的兴趣。

二、横向连缀,指向表达

知诗人、解诗题、品字词、想画面、悟情感,这些是我们教学单篇古诗词常用的手法,如果在指导古诗词群文阅读时依然使用这样的“武器”,压缩其中每个环节的时间,把群文阅读变成单篇阅读教学的机械累加,那就无异于南辕北辙。笔者以为,群文阅读应着眼于大局,而不是各自为政。在议题统领下阅读教学的走向应指向语言运用,提炼这一组诗词的语用点并以此横向连缀,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古典文学创作的密钥,领悟写法,有效迁移。比如“田园诗情――辛弃疾组词教学”中的三首词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都是既写见闻,又写感受。教学时可以用这样一个语用训练线来贯穿整个学习:在学习第一首《清平乐・村居》时引导学生思考词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什么,提炼出学法,再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他两首词。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得知,作者在日观“村居”时看到了低小的茅屋、恩爱的老夫妻和勤劳可爱的孩子,听到老夫妻好听的吴音细语,感受到了村居的祥和。在夜行“黄沙道”时看到明月、惊鹊,听到蝉鸣、蛙声,闻到稻花香,感受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在“郁孤台上”看到行人泪和遮住长安的崇山峻岭,听到“鹧鸪”的啼叫,感受到了百姓的流离失所。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吟诵,当学生感悟到了词的“所见、所闻、所感”之后,教师又可以利用这一训练点设计一个勾连整组词的环节。如下:

师:这些地方百姓的生活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幸福、祥和、舒适。

师:这个地方的景色原本是怎样的?

生:优美、宁静。

师:现在呢?

生: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师:这个地方的白天原本是――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平乐・村居》)

师:这个地方的夜晚原来是――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师:现在呢?

(生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师:几十年后,元朝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辛弃疾笔下的“村居”还在吗?大胆想象,它可能已经……溪上再也看不见(生:青青的草),取而代之的是什么?翁媪呢?大儿还在锄豆吗呢?中儿还在织鸡笼吗?那么《清平乐・村居》可能就变成意境完全不同的另一首词了……

(生开始填词:茅檐破小,溪上焦黄草。梦里吴音……)

以“所见、所闻、所感”这个语用点来横向连缀三首词,不仅能把握这三首词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体悟好的诗词是怎么写出来的,那就是――只要抓住典型的“所见、所闻”营造清晰意象,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这样的语用训练,学生对诗词的写法有了较充分的感知,以至于能改写一两句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故事连缀,引发期待

群文阅读因其课堂容量大,又涉及比较、分析、探究等密集的思维活动,总给人“抽象过头而生动不足”的感觉,操作起来很容易滑入抽象说理的窠臼。如此,难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如果把教学环节设计成类似于鉴赏分析,那么以一组诗词的学习为“引子”带动学生阅读更多的相关诗词的初衷便无从实现。群文阅读如何化抽象说理为生动形象,是每个群文阅读实践者要思考的问题。古诗词的群文阅读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情感,让他们觉得有意思。用什么样的文本组织形式才能让学生喜欢呢?笔者以为,把诗词内容故事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讲故事最有趣,也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再以“田园诗情――辛弃疾组词教学”为例。《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两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后隐居江西上饶一带时写的,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则是他此前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所作。根据这样的史实,笔者设计了以故事的形式连缀三首词的教学环节。导语设计如下:

有段时间辛弃疾隐居在乡下,一天,他在乡间行走。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

走近一点,哎,有声音!那是……

放眼四周,他看见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

最可爱的要数……(引读《清平乐・村居》)

感受了宁静祥和的村居氛围后,辛弃疾继续前行。天色渐晚,得找一个地方住宿呀,前面就是黄沙岭,他依稀记得那里有一个客栈。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老夫妇,何不也去喝一杯呢……想到这里,辛弃疾不由得加快脚步。接下来的故事就在这首词中……(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几杯酒下肚,辛弃疾想起了金兵在占领区烧杀抢掠,百姓备受金兵杀戮、流离失所的惨烈场景。想到自己屡次被贬,纵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痛苦万分,想起了写在江西造口壁上的那一首词……(学习《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第3篇

从网络中了解诗人及背景

现代教学已经不是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支粉笔等单一的媒体可以完成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其显著的特征是网络发达。学习古诗词时,运用网络可以丰富课程资源,借助网络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比如,学习辛弃疾《水龙吟》,可以用百度搜索“辛弃疾”,完整地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评价、轶事典故、辛稼轩纪念祠、故居墓葬等。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教师用书-必修4”中,可以查到《水龙吟》详细的参考资料:辛弃疾一心为国为民,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

又如,学白的《蜀道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中,有完整的资料: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如何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如何理解“西去”与“西望”、如何理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如何理解“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几句诗的诗意;关于练习的参考答案;教学建议;有关资料,如作者介绍、评述,《送友人入蜀》《剑阁赋》《蜀道难》的赏析等。

在互联网上,学习资料应有尽有。很多学生都玩手机。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用手机,用手机上网学习古诗词;那么,对于促进古诗词的学习将是非常有好处的。

从工具书中理解诗意

高中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能学。在学习中,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市场上的语文工具书很多,比如教材全解、教材分析、状元笔记、文言文全解等。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购买一两本工具书,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参考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最基本的就是翻译原文。自己能独立翻译的,一般不必阅读工具书。在自己借助注释还不能理解的情况下,或者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不同的时候,才翻阅工具书。

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意境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古诗词的意境要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古诗词的学习要倡导自主诵读,在诵读中加强理解,在诵读中逐渐背诵,在诵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读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读,永远不能触及心灵。语感培养出来了,那么诗歌的意境也就出来了。既可以在多媒体环境下放声朗读,也可以借鉴李阳疯狂英语的“三最”法,“最清晰、最快速、最大声”地诵读,“重复一百遍”地读。

笔者认为,学习一首诗至少要读四遍:第一遍,学生先不借助任何资料,自主阅读;第二遍,再结合课下注释;第三遍,借助工具书再读一遍,然后做课后练习;如果做不出来,再带着问题进行第四遍阅读。在这样反复的阅读中,学生们能自读自悟,理解诗意,他们可以尽情地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融入反复的吟诵之中,使自己情感与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如身临其境,再现意境,增强语感,发展思维,增强口头表达能力,领略其深刻的底蕴。

要领悟诗词的意境,除了反复的诵读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例:2007年陕西卷《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第一次默读,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烟雨图。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第二次默读,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第三次默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在探讨中把握主题

对古诗词主题的把握,需要从作者、标题、注解、内容、题材等多方面去把握,并可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

作者 诗歌的作者,尤其是著名诗人,往往有一贯的风格及明显的思想情感倾向。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选用的诗歌《鹊桥仙》的作者为陆游,回忆以前学过的陆游的诗歌,就知道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仕途坎坷。至此就可以明白,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主题。

标题 标题往往能告知读者诗歌的内容,引导读者把握诗歌的主题。2006年福建卷李商隐《端居》(注:端居,即闲居),告诉读者诗作内容是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情与景。2009年辽宁卷《晚泊岳阳》,诗的题目“晚泊岳阳”――在外漂泊;再从自己“失江路”、渔人“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情绪。

注解 注释是解读诗歌的细节之一,往往是读者把握诗歌主题的关键。2014年北京卷选用杜甫的诗歌《奉陪郑驸马韦曲》的注解是:“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注解明显含有“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这一主题。

题材 分清诗歌类别,对解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有所帮助。诗歌常考的类别,包括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哲理诗等。2013年高考天津卷选用的诗歌标题为《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从标题“送廓之秋试”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显示出作者送别的人为廓之,廓之要去参加秋试,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

抓住关键语句 议论抒情句、表达情感的词、用典的词句往往是把握主题的关键,可以以此为切入点。2008年重庆卷诗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后两句“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议论之中,那种惜别之情、怜春之意可见。

此外,新课程强调合作和对话。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主题的把握可以借助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每个学习小组从以上不同的方向去寻找答案,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在班上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做补充。

把握表达技巧

要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的掌握能力,应重视教材中经典诗词的学习。在课本古诗词的学习中,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我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想通读所有的古诗词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以本为本,通读教材中的诗词,积累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篇章结构。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排比、双关等。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描写技巧有: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抑扬关系等。

课本中出现的基本表达技巧,可以从高一开始积累: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刘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到了高二,可以把学过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纳:如《石头城》和《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篇目采用了“借古讽今”手法,《山居秋暝》和《李凭箜篌引》等篇目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这样,通过对同类表达技巧在不同诗词中运用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也实现了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目的。

在积累中领悟语言艺术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需要积累的。因此,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学生只有阅读大量的古诗文,积累各种诗歌语言常风格,了解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丰富自己的语言,实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达到古诗词欣赏能力上的“质”的提升。

我国古诗词常用的语言风格有: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历代知名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有许多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比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不过,古诗词基本的语言风格词汇不能单一的积累。枯燥地记忆一些诗词风格词汇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们应该在文本的学习中逐渐积累,在考试中出现的诗词加强记忆。

在语文活动中提升素养

第4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当读到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这句诗,我总有种抑制不住的兴奋,这种兴奋是诗词赋予我的神奇力量。每当读到这些诗时,只觉得天地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进那淡淡的墨香中。

我欣赏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偏爱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清新;我喜欢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执着……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写下无数诗词,多少情感皆流露在诗词中?多少美景展现在诗词中?让我们悄悄走进这如画的诗:

在暖意融融的春日,小草顽皮地探出小脑袋,体验‘天街小雨’的滋润;燕子翩翩飞来,欣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景。在百花争艳的夏季,感悟‘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品格;与李白一同观赏‘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夏日江水。在万物枯黄的秋季,与杜牧共同欣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火红热烈。在白雪皑皑的冬季,与王安石并肩散步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盛景中……

感谢我的朋友古诗词,在我遇到挫折时,鼓励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向知识的高峰攀登时,告诉我‘山的那边是海’;当我为每一点进步而高兴时,陪我一同高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我骄傲自满时,告诫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是古诗词教会我要乐观;是古诗词让我了解了世界的繁华;是古诗词使我懂得谦虚使人进步;是古诗词让我明白要孝敬父母、尊重老师。从那简洁的字里行间,我读出了自信,读懂了做人的道理……

朋友,在花一样的年华里,让我们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到繁茂的诗林中徜徉漫步吧,它可以洗濯我们心灵的尘埃;我们陶醉在如画的诗海,在诗海中找到自己,让诗在心灵深处,撑起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火,在黑暗中指引我们向前……

第5篇

诗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既具有赏析的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功利价值"的教学篇章。它的赏析价值源自于唐诗宋词的深厚积淀,它的功用价值来自于语文试卷中不可或缺的考察位置。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很好的兼顾二者,是很多语文教师尝试的一个课题。我在诗歌教学上,通过自己的实践也有一点心得体会,尝试着梳理了一下。

一、 课堂教学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授之以渔,举一反三。新课改在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不遗余力,但教师在实际授课时还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预设的问题多,生成的问题少,教师关注的就更少。在高一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这样的教学安排。在上半学期以教师示范赏析为主,以现代诗歌和古诗歌为蓝本,示范给学生看老师是如何赏析诗歌的,怎样的赏析是比较全面的,然后再作业习题的讲评中不断强化,让学生能基本把握赏析的步骤。当高一下半学期再进入诗歌单元的教学时,就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一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独立赏析诗歌的训练。以杜甫的咏怀古迹为例,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每个小组都形成赏析的提纲,即设计好问题,并说明设计的理由,也预设好答案。讨论结束后小组展示,教师在学生展示发言的过程中,不发表意见,做好认真的倾听和记录,主要是记录下问题。在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就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质疑,在质疑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做以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赏析过程和技巧。在这种方法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兴致更高,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调动,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学生的收获更大。

二、 方法的传授可以多样化,要调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不同的诗歌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有变化,我觉得所有参与形式的内核应该是让学生动笔实践。以柳永的《望海潮》为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结合词下注释,用现代化的语言还原这幅城市画面,尽量做到原汁原味的还原,这样学生就会注意到对词中表现手法的分析。学生还原的过程就是对诗歌意象理解的能力,甚至会关乎到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写"的能力。在学生完成画面的还原之后,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选取最具展示价值的一位同学的作品,小组进行修改,最后是展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都希望得到展示的机会。在讲完苏轼的诗歌后,我又做了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写一段颁奖词或者是一副对联献给苏轼,表达自己对苏轼的理解和评价,这样的训练也提升了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理解。

三、 思考的延续与深入是搭建古今沟通的桥梁,探究题、论辩题,在古诗歌的课堂上依然可以散发魅力。学古通今,古为中用,对古诗词的学习既是向古代文化致敬,也是为了让今人能从中汲取到一些养分。现代社会的高频率快捷凑摧毁了很多美好的东西,而古典诗词从头到脚都充溢着美,所以我在诗歌教学单元,几乎每一首诗讲评后都会设计一个探究题或者是论辩题,激发学生对诗词的深入思考,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的个体体验。比如在《咏怀古迹》后设计一个思考题:有人不喜欢杜甫,觉得他的诗作总是无法脱离个人的机遇悲伤,不如苏轼的豁达乐观,像一个真性情的男人,也不如辛弃疾心系国事,深沉厚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目的的深入思考;再比如在《归园田居》结束后,让学生谈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让学生能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更加全面的理解陶渊明的隐居,启发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

有时,也会针对诗歌的特点做一些其他的语言练习,不断变化花样,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比如在讲到《望海潮》时,让学生尝试着用古诗词的语言来描写我们生活的城市----大连,进行展示。在讲完辛弃疾的词后,让学生写一副对联献给苏轼和辛弃疾,表达自己对两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在结束柳永的诗词鉴赏后,让学生写一段颁奖词凝练的去表达对柳永的理解。这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的探索,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在课上有所收获,我会秉承着这种追求不断地尝试下去,希望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启迪。

第6篇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第十八险滩――黄公滩。黄公滩地处万安古城观澜门外,距万安县城约1公里处(万安水电站大坝下游),“黄公滩”是18滩最后一滩,也是最险恶的一滩,此滩最深、最奇、最险。古人有《水中石头记》这样描绘黄公滩:“石多如牛者、如狗马者、如龙蛇而狞欲飞走者,如猿而上下其臂,或蹲似啼者,皆激水者闻百里……舟行无不动心,稍不慎则又齿之而碎。”令历来舟子视为畏途。后将“黄公滩”改为“惶恐滩”的,是大名鼎鼎的坡。1094年,苏轼被贬谪广东惠阳,路过万安,寓于与知津阁,写下了著名诗篇《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 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 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 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 此生何止略知津。

苏轼在这里改“黄公”为“惶恐”,其因有二:一是误听,因为“黄公”与“惶恐”读音接近。二是有意,因为只有用“惶恐”,才能准确表达此滩之可怕;只有用“惶恐”才能对上“喜欢”,只有用“惶恐”才能体现诗人此时此刻的处境及心情。因坡而有了惶恐滩之名,从此名扬四海。

古代诗人吴兴祚也曾有感而发:“怪石触舟怯,飞涛惊梦寒。曾问三峡险,不似此行难。”后有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此挥笔写下千古名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间亦有流传:“惶恐滩,鬼门关,十船过滩,九船翻。”其实,围绕赣江“十八滩”,特别是针对万安境内的九个险滩,千百年来,已留下众多诗词歌赋。如杨万里的《过皂口》《过百家渡四绝句》,朱熹的《野馆》,周敦颐的《香林寺唱和诗》,赵\的《惶恐滩》,文天祥的《过万安县》《题凝祥观》,彭汝砺的《万安道中》,戴复古的《游五云阁》,郭师元的《云洲》,乐雷发的《金滩》,辛弃疾的《书江西造口壁》,解缙的《过十八滩》《疏源诗》等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滩头文化。

由于万安处吉州、虔州(今赣州)之间,为水陆交通要道,因此,历代特别是宋代,有无数文士骚客,达官要人途径万安,过十八滩,或传经讲学,或吟诗作词,或结朋交友。他们之中,有唐代的张九龄、张籍;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辛弃疾、胡铨、周必大、文天祥、杨万里、刘辰翁、朱熹、周敦颐、赵\;明代有戴复古、解晋、罗钦顺、罗洪先;清代有王士祯、袁枚等,这些人,大都在中国文学、哲学史上有一席之位。因为他们,十八滩文化才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品位和永恒的魅力。

十八滩文化的主干是十八滩诗词,载于旧《万安县志》的诗词就有几百首,其中大部分与十八滩文化有关。这些诗词,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咏物诗,以描述十八滩及万安的山水风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作有张籍的《玉山馆》、杨万里的《过皂口》、王士祯的《十八滩三首》以及袁枚的《过万安县》等。在唐代著名诗人中,留诗万安的只有张籍,他的《玉山馆》写得情景交融:

长溪新雨色如泥, 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 山山果树鹧鸪啼。

在文学史上,杨万里以高产诗人著称,在万安留诗的名人中,杨万里留诗最多。他的《过皂口》写得优美自然:

赣石三百里, 春流十八滩。

路从青壁绝, 船到半江寒。

不是春光好, 谁供客子看。

犹频一尊绿, 并遣百忧宽。

在十八滩诗词中,对十八滩的险恶之状描述得最生动形象的,当数王士祯,他的《十八滩三首》中的第一首,是专门描述惶恐滩的:

系舟万安城, 已闻滩声恶。

连峰造天关, 疾雷殷地络。

篱槁师理楫, 直与惊湍薄。

万山立积铁, 其下临大壑。

沈沈蛟龙宫, 神物信所托。

排空纷怪石, 森林奋博攫。

潜虬动鳞甲, 巨刀扬镡锷。

地根在何处?坐觉坤轴弱。

怅然念神禹, 封泥此疏凿。

长年聚群力, 撒旋出寥廓。

三复垂堂言, 远游亦何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修辞方法,把惶恐滩的凶险描述得淋漓尽致。

另一类诗词,则以抒情为主,这类诗词数量不多,但质量上佳。这些诗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诗人把十八滩的风光与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安危联系起来,发思古幽情,抒爱国之豪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中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这类诗词中的扛鼎之作,如两颗恒星光芒四射。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下,从湖北进军江西。隆裕太后(高宗的伯母)从南昌逃到万安造口,又从造口逃到虔州(今赣州)。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途经造口,怀古叹今,写下这首词,作者怀爱国爱民之情,发出了“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的悲愤之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第7篇

【考情剖析】

一、以名家为主要对象,以诗歌为主要体裁,重点考查情味悠远、意境丰富的作品

1.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其作者基本上都是名家,3套全国卷的诗歌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和曹翰,虽然曹翰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与之相比较的篇目却是辛弃疾的作品。另外,北京卷的诗歌作者是陆游、江苏卷的诗歌作者是辛弃疾、浙江卷的诗歌作者是刘克庄、天津卷的诗歌作者是王维。这些作者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大腕”,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所选的作品大多是大家较为陌生的,以便在“熟悉”的“陌生”中考查大家的阅读鉴赏能力。

2.除了江苏卷选用的是词和山东卷选用的是曲外,其他省市的材料形式都是诗,主要是唐诗和宋诗。如全国卷Ⅰ选用的是唐代李白的《金陵望汉江》,全国卷Ⅱ选用的是唐代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全国卷Ⅲ选用的是宋代曹翰的《内宴奉诏作》,北京卷选用的是宋代陆游的《西村》和《游山西村》,浙江卷选用的是宋代刘克庄的《北来人二首》,天津卷选用的是唐代王维的《登裴秀才迪小台》,可见,唐宋诗歌在高考语文命题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3.凡被选入试卷题目中的都是情味悠远、内涵深刻、意境丰富、语言优美的作品。在这些诗词曲中,边塞、山水、咏史、咏物、咏怀、送别、思乡均有涉及,但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最多。写景抒怀诗主要包含两大类题材,一类是山水田园诗歌,此类诗以写景为主,情味悠远,抒情较含蓄;一类是即事感怀诗歌,景、事、情交织在一起,情味深厚,抒情议论的特征较为明显。

二、考点分布广泛,重点难点突出,强调基本能力,难度系数稳定

1.考点广泛,但重点突出。今年的9套试卷涵盖了“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考点,考点集中在思想内容、情感、意象意境、语言、技巧等几大方面:

(1)考查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如:北京卷要求将陆游的《西村》与《游山西村》进行比较,指出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新课标全国卷Ⅱ第8题:“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新课标全国卷Ⅲ第9题:“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山东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江苏卷:“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考查意象意境。如:新课标全国卷Ⅰ第8题:“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要求概括景象并阐述意境的作用。

(3)考查语言。这里主要指考查炼字(词)。如:新课标全国卷Ⅲ第8题:“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重点体会诗中“弱”“昏”的含意及作用。浙江卷第21题:“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重点对“残”和“泣”字进行赏析。@些题都以考查字、词为主。考查炼字的多为动词或形容词,同学们一定要体会特定的字在诗句中的特定内涵及用意。

(4)考查技巧方面的也较多,根据表达技巧的种类可分为四个方面: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如:新课标全国卷I:“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即寓情于景与用典)新课标全国卷Ⅱ第9题:“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考查衬托与铺垫)山东卷要求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中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考查拟人和排比)浙江卷第22题:“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考查对比与叙述视角)对于这类考点,同学们一定要积累一些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备考策略】

根据2016年诗歌鉴赏试题考查的实际情况,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备考工作。

一、重视课本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往往和教材紧密衔接,所以抓好课本的复习至关重要。立足课本,储备知识,提升能力,是做好诗歌鉴赏复习、真正提高鉴赏能力的关键,是答好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一要强化诵读,增强语感。如果能够将课本中的诗歌熟读以至背诵,增强阅读诗歌的语感,就能更好地应对高考鉴赏题。二要了解诗人所处时代及主要经历。了解了诗人的生活时代及生活经历有助于理解诗歌,鉴赏诗歌。三要熟悉诗人的风格及作品的特点。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作品了解诗人作品的主要风格,同时对诗人其他不同风格的作品也要有所了解,以便在鉴赏时更好地把握诗人作品的特点及抒情基调。四要把握诗人的主流情感。生活时代、生活环境会影响诗人的思想,因而,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也要就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应抓住诗人的主流情感大做文章。五要总结诗歌中出现的典故。诗歌鉴赏题中常常考查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大多在课文中有所出现。如果课本知识学得扎实,遇到这类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注重基础积累,注意分类突破

(1)积累常见意象。识记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景物形象和常见的人物形象,如送别类的意象、思乡类的意象、抒怀类的意象、战争类的意象等;再如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人物形象,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人物形象,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人物形象,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人物形象等;还要注重通过分析相关诗句内容,掌握赏析诗歌形象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分析诗歌形象的社会意义和蕴含的作者情感。

(2)掌握诗词内容分类。如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等,还应了解各类诗歌所表情达意的一般方向。

(3)注意各种题型的有效突破。高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有概括分析意象意境型、分析表现手法型、鉴赏语言特色型、炼字炼词型、分析词句内容型、分析思想感情和内容主旨型、比较阅读型等,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不同的答题模式,这样才能了然于胸,运用自如。

第8篇

内容摘要:本文以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提出语文教材选文要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应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看法。

关键词:教材 选文 激发兴趣

语文教材选取有文化内涵和文学含量的文章,让学生揣摩领悟,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至关重要,但在选取这类课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要顾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要有利于激发学生通过此文去了解作者其他作品的兴趣,否则,只会让学生对作者其他作品望而生畏。以下结合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来谈点教材选文取向的体悟。

历次编排课本,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必留的,其实,这首词非常难读。词中七个小层,没有一句不用典,整首词都在掉书袋。这种要熟悉了典故再去体会感情和用意的诗文,让初次接触诗词的中学生来读,很是为难。

该词上片落笔写孙权,后半用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生于寻常街巷,却指挥千军万马,建立刘宋王朝的典故。这两则典故,学生通过注释,能大概了解。而写这两个典故的目的则需要学生结合辛弃疾此时的遭际和所处地点,去联系生发。最终悟出,孙权和刘裕都曾和作者一样,站在京口上,他们在军事上建立过卓越的功勋,作者却无机会去实现愿望。写此典,是为寄托对他们的无限向往之情。当然,也蕴涵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慨叹之意。

上片因孙权的典故较熟悉,学生要揣摩出作者用意,还不太费劲。但到了下片,因典故陌生,要理解起来就不容易了。试先翻译下片:

刘裕儿子宋文帝刘义隆,草草准备一下,就带领大军北伐,想建立像汉代霍去病那样的大功,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却落得北望追来的敌军,惊慌而逃。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南归朝廷,路过扬州,看到抗金的烽火弥漫。回望北方,那沦陷的北方山河,敌人建起了祠庙,正在那祭祀庆贺,敲起了热闹的鼓声,引来大片的乌鸦来吃祭祀的食物。那种嚣张得意的神情,让人怎能忍受!让谁去问?说什么廉颇老了,还能吃下饭么?

下片第一句的难点在于要熟悉“元嘉”年号所指,又要熟悉汉霍去病的典故,才能读懂“封狼居胥”,然后联系“元嘉”刘义隆所做的事来揣测这么用典的目的。学生经过一番思索后,才弄明白这是借典故影射宋朝某次草率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使得大片国土沦陷,至今仍未收复的史事。第一句的理解就要绕这样三个大弯,涉及三个朝代——汉、南朝刘宋、宋朝,让学生觉得很是艰深。第二句的“四十三年”,看似很普通,却要结合背景才明白是从1162年算来,到现在已经相隔43年。第三句,用了更偏的典故,讲的是北魏的太武帝的故事,太武帝小名拓拔焘,有一次打败了南朝刘宋大将王玄谟的军队后,追到长江北岸,然后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来称为佛狸祠。这个瓜步山,在今江苏六合的东南,离京口亭不远。运用这个典故后,又加以文学想象,辛弃疾仿佛看到佛狸祠祭祀后招来了成群的乌鸦,仿佛听到了那里响起的祭祀时击鼓奏乐的声音,那热闹的场面真如就在眼前。这些都是辛弃疾的想象,目的是为了借佛狸祠故事来说明现在沦陷区敌人的嚣张和得意,以表明自己对中原的关切和对当局的愤慨之情。辛弃疾对历史典故是信手拈来,而今天,别说是学生,就是老师,提到佛狸祠,又有几人不借助注释能明了其中的所指呢?到了第四句,用了廉颇年老的一段掌故,又要联系作者当时的情况,明白辛弃疾这么用也是因为自己年老了,但杀敌报国的决心还在。

纵观全词,没有一句不借助典故来曲折表达自己的心绪。整首词的文化含量是浓郁了,可阅读起来很是艰深。这种以掉书袋为主要艺术特色的词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能让学生望而生畏。这不能不说是教材选文的遗憾了。中学生初步接触诗词,教材的选文,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应选取浅显易懂,又诗趣盎然的作品,激发他们通过课文去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的兴趣,感悟文学的魅力,起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市华罗庚中学)

第9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中学;情境教学法

古典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文学样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综观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诗歌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师的“教”主要通过讲、灌等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也只能通过读、背等单一方式“学”,讲的人没有激情,听的人没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效果自然不好。教师在教古典诗词时和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遇到的困惑,实际上都和古典诗词与我们的生活存在距离这一客观因素有关。

首先,现代学生接触最多的并不是蕴涵着丰富文学素养的古典诗词,而是与他们年龄、时代相仿的文学作品,比如韩寒、郭敬明的一些作品。

其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般要求学生能大致理解诗歌含义和诵读背记即可,这对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中要求深入到意境的解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再次,诗歌的内容本身所传达的信息离学生的生活也很遥远。作为文学中最精粹的样式的诗歌,能以最简洁的文字传达出了最深远的意境。但也正是因为诗歌这一“言简意丰”的特点,造成学生对诗歌的陌生感。一方面,诗歌是最富有个性的文学样式,它多抒发诗人个人的情感,但无论是家国天下,还是忧怀离乱,无论是风花雪月,还是壮志未酬,诗人所表达的时代毕竟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没有相同的身世感受,无法达到“移情”,这就给学生理解诗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此外,诗歌本身的短小使其无法拥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也无法如戏剧一样,拥有紧张热烈的矛盾冲突,更无法拥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所以许多的诗歌作品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情境,让学生走入诗人描绘的情境之中,真正的领略诗歌的意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所谓情境、就是情景、境地,它是由环境与情绪交织的一种氛围。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场景,使学生设身处境去感受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和美的享受。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提出“心物交融”说,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等观点,说明客观外物会激起人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触发语言表达的动机,情境教学正是顺应了人的感知心理和审美规律,因此它不仅有着重要的教学认识论价值,同时还有着不可忽视的教学实践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在诗歌教学中创设情境呢?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巧设导语,引入情境。精心设计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的兴趣,引起其情感共鸣并愉快地参与对文本的鉴赏,例如我在讲授辛弃疾的《指南录后序》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精忠报国》这首歌,问:“唱的是谁的事迹?”学生回答:“岳飞”。接着提问:“其实在南宋,像岳飞一样有着满腔爱国热情的将领还有很多,同学们还知道谁?”同学们会说到辛弃疾、文天祥,我就由此引导学生对文本《指南录后序》的探究鉴赏,让他们思考辛弃疾是如何来抒发那种以死报国的决心的。学生在这段导语的引领下,很快地进入文本,融入到作者那种在九死一生中的爱国情怀中。

(2)美读对于诗歌教学尤为重要,它犹如神棒,指向哪,哪里就会开除赏心悦目的绚烂之花。读诗就要把作者寄寓在诗中的感情读出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诵读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美文需要美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警句,其内涵无非是让学生多看多读。读对于诗歌尤其实用,诗重在读,只有在吟咏中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通过反复诵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感受诗歌中折射出的氛围光彩,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享受和品味诗歌反映出来的音乐美和节奏美。

我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指导学生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朗读,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感受“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气象,领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气概。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有所得,学生要学有所获,就应该反复诵读。它是一种心灵感应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3)利用音乐,渲染情境。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而音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煽情作用,因此最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课文内容,播放相关音乐,很容易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从而帮助理解文章抒发的情感。音乐的播放可以安排新课导入时,也可以在课文学习中或在课堂结束时。

如在教《春江花月夜》时,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跟着乐曲轻声诵读,仿佛置身于优美朦胧的春江花月夜之中,欣赏那和谐无边的美景。在悠扬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对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也体会得更加深刻。在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播放邓丽君演唱歌曲《虞美人》,聆听音乐,让学生进入词人在词中抒发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

第10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读;背;析;写

就中学古诗词教学而言,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三项:感受古诗词的韵律,鉴赏古诗词的意象,体验诗人词人的情思。然而现状却是,很多教师把古诗词教学简化成会背诵、能默写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缺少对古诗词热爱的情感,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教师应该了解中学生在对古诗词的认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就诗词的韵律而言,学生容易忽视“意义”以外的“韵律之美”。其次,就古诗词意象而言,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尚未健全,不容易发觉“象”背后所蕴涵的“意”。再次,就情感而言,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是非常含蓄的,有时甚至是非常朦胧的。对于14至16岁的青少年来说,由于人生阅历有限,加上与诗人、词人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他们不容易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古诗词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总结出了古诗词教学的四个步骤和四个环节,简称“四步四环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水平。

1 读,不妨让学生“摇头晃脑”

古诗词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韵律美。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古典诗词,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乐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教学时,可以借鉴古人吟诵唱诗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时按古诗词的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闭上眼睛,通过“摇头晃脑”的动作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摇摇摆摆中体味古诗词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太习惯,时间一长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角色中。一旦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吟唱如流,就能充分体会诗意、诗理、诗情、诗气,才能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愉悦的审美感受。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会逐渐地被激发起来。怎样具体指导学生“唱”出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呢?

四个环节:

课堂处理时,先指导学生了解朗读的技巧,然后教师范读或者放录音,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朗读前学生先思考“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再引导学生对比揣摩各种读法,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与争论中,在模仿与实践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学中,让学生注意听录音,然后小声跟读,最后模仿诵读,逐渐把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1.1 注意重音。

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低音显得幽沉,表达肃穆、悲哀的情感;高音显得响亮,表达兴奋、喜悦的情感。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了未来的美好,表现了一种激昂、乐观的人生态度。

1.2 注意语调。

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时,“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正确的语调,可以激起心中的忧愤,从而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1.3 注意节奏。

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一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二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蓄势;第三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重现在眼前。

2 背,不妨让学生“囫囵吞枣”

背,不妨让学生“囫囵吞枣”。“操千剑而后识器,抚千琴而后知音”,没有大量语言积累,语言仓库库存寥寥无几,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只能是纸上谈兵。“背书”,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方法的精华所在,私塾教学一般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背熟《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和《四书》等。学习汉语必须重视背诵,俗话说“文选烂,秀才半”。当代著名杂文家林放打了一个比方说,烂熟几百篇好文章,在肚子里扎了根,就好比打仗时有了几百子弟兵在身边一样,随意驱谴,受用不尽。

四个环节:

在辅导的时候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背诵方法,以便他们高效率地“囫囵吞枣”:

2.1 诵读记忆法。

学生在“摇头晃脑”的诵读的时候,其实对于记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这样的诵读速度相对比较慢,速度放慢了,学生可以充分体味诗词的意味,从而加深记忆。

2.2 画面记诵法。

心理学家指出:在诸多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优势。学习古代诗词时,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诗篇里拓展无限的联想、想像,让诗文中的景、物、人在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如,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根据诗情,指导学生想像出画面: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自由飞翔,桃花盛开,溪水潺潺,肥大的鳜鱼在水中追逐,一位渔翁戴着青斗笠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闲垂钓。这是一幅鄙弃尘世,追求淡泊宁静的垂钓图。画面记诵法,还训练了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提高了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3 关键词句记忆法。

古诗词背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记诵过的内容隔了一段时间,由于一个词或一句话想不起来而导致后面的内容记不周全,而这一个词、一句话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果记诵时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有效地减缓遗忘的速度。如学习《陋室铭》时,指导学生找出统领全文的词语“德馨”,全文紧紧扣住“德馨”二字,从室外写到室内:陋室外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室中有高洁之士“谈笑有鸿儒”,更有“调素琴,阅金经”等尘嚣之外的生活乐趣,表现了作者傲岸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突出了陋室不陋的主旨。通过抓关键词“德馨”,学生不仅能当堂成诵,还在诵读中提高了理解感悟能力。

2.4 对仗记忆法。

很多古诗词,尤其是律诗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在记忆的过程中,抓住对仗这一诗词的规律,可以两句对比着记忆,这样可以克服记忆单句的困难。

每学期一开始,将本学期要背诵的古诗词印刷下发,并定期检查背诵情况。对于古诗词所蕴涵的深意,不急于讲解,而是先要求学生背熟,然后再慢慢消化。犹如面对一桌子山珍海味,即使弄不明白细胞结构,营养成分,吃掉后照样能消化吸收,有益身体。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了背诵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说:初背摸不着头脑,背熟后往往会有恍然大悟之感。一学期让学生“生吞”几十首诗词,效果真的是事半功倍。

3 析,不妨让学生“换位思考”

对于初中生来说,赏析古诗词不妨让学生“换位思考”。古诗词是想象的果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古诗词的评析欣赏,离开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想象将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每教一首诗或一首词,让学生换位思考,大胆发言,自由评析是很有用的。

四个环节:

比如教读辛弃疾的《永遇乐》。对于意气风发的学生来说,辛弃疾那种豪放激荡的词是不难为他们所接受的。但是辛弃疾的词用典太多,又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因此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学生喜爱辛弃疾的词但理解不深。在讲授《永遇乐》时,先不让学生阅读词句,而是让学生结合《宋史?辛弃疾传》以及书中注释,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当时的背景(南宋偏安是局势,主战主降两派的斗争,当时的战役,等等)。之后,把京口一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以词中所涉及为主)作为典故介绍给学生。这样就大体上营造出辛弃疾所处的情境。然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假设自己是辛弃疾,通过比喻或类比,使用这些典故与诗句的对应(影射)南宋的现状以及“自身”的遭遇。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在典故与诗句的对应上基本没有问题了。至此,才正式把辛弃疾的原词介绍给学生。

通过这样一种“还原作者写作过程”的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永遇乐》一词内涵的理解,而且对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故运用的原则方法也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与词人的对比,也让学生领略到作品语言上的精妙之处,真可谓一举三得。

4 写,不妨让学生“诗歌描红”

一个人如果真正把握了一种文体的内涵,那么他应该完全可以运用这种文体进行写作,而许多人的写作又都是从类似于“描红”的仿写开始的。

四个环节:

在讲授《诗经·秦风·无衣》一课时,在完成了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之后,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把握住《诗经》“重章复唱”的特点,让学生模仿《无衣》进行写作。开始仿写前可以让学生思考:人类有许多共同的情感是不分今古的,很多今天仍然使用的俗语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本课《无衣》中用了“与子同袍”等句子表现秦人同仇敌忾的情感,那么你们能说出今天有什么类似的俗语可表示人们的交情紧密呢?有个学生说:两人好得穿一条裤子。教师接着说:那你能用“裤”作为韵脚,模仿《无衣》另写一章么?学生想了想,写出了几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裤。王于兴师,修我武库,与子同步。

其中“武库”一词是另一个学生想出来的,源于曾经学过《腾王阁序》中的“王将军之武库”一句。然后我让大家点评这句与原作有什么不统一的地方。有的学生提出了“武库”一词指“储藏武器的仓库”,与“戈矛”“矛戟”“甲兵”等具体武器不属于一个范围。然后,教师让大家展开想象,任意仿写。有的学生这样写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袜。王于兴师,修我铠甲,与子同霸。

有的学生认为《无衣》本来是表现“同仇敌忾”的情绪的,而“同霸”则显示出了称霸天下的野心,与原诗风格不统一。还有的学生提出了“甲”与“袜”“霸”压韵不够严格。教师乘机可以讲授一下古韵问题,告诉学生“袜”与“霸”在古代并非一个韵部。此后还有的学生根据“与子同泽”的注释“我和你穿同样的衬衣”,写出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衬。王于兴师,修我兵刃,与子同恨。”等章节,教师让大家都一一进行了评述。

这一环节与其说是在培养学生写作诗歌,倒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写作这种形式来把握诗歌的内涵。这样的步骤的好处在于利用“作”这个环节,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直接参与诗歌创作过程,体验诗歌写作的甘苦,学习诗歌写作的技巧。使用这种模式,一定要注意把“作”与“评”紧密地结合起来。如果只强调“作”而忽视了“评”,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因为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与做法,形成负面影响。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王国,历代中国人都是在唐诗、宋词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通过诗词,我们了解了豪迈的苏轼,婉约的柳永;通过诗词我们体悟了陆游的忧国忧民,辛弃疾的壮烈情怀。是诗人创造了诗,诗也造就了诗人。而我们应该通过诗词教学,教给学生从诗词中汲取养料的方法,为他们在文学方面的成长积累下丰富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第11篇

打开记忆的闸门,儿时的生活如同一幅久浸在水中的画,早已模糊不清了,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却深深地刻在心里,挥之不去。我想,我与诗人的旅程就要从此开始了吧。

上了小学,便开始逐步学习古诗词。先是与李白“举头望明月“想念那久别的故乡;再者与孟郊体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的伟大;与杨万里共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好风光;与贺之章感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天气息。

时光拉长的我与诗人的距离,却没有割断我对古诗的兴趣根源,也使我深入的了解到了诗的内涵。同样,诗人的气质也更加豪迈,充分体现出自我的思想抱负,穿梭时光,让我带你体会一下真正的诗人气派:回到古时,我与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感受到了他博怀和他的英雄气概;与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体会到了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与辛弃疾遥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想到了他作战勇敢,壮声英概的场面;还有听文天祥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崇敬他留下一颗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永远在史册光辉照耀的精神。

当然,使人也有细腻委婉的一面。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

舒适,都是诗人温柔的一面。

而在大多数诗词中,抒写离别之愁的诗句算是最多的了,时光隧道的两旁便有许多,我先是和岑参送别武判官归京,再与汪伦送走李白,与孟浩然向李白辞行,与王昌龄目送辛渐。

这些诗人为抒感,而留下的不朽之作,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几千年以前那份落满尘埃的情感,如今,我们斗去灰尘,重新领悟诗人的心境,与诗人面对面,交谈对文学的诠释。

第12篇

综观近三年的语文中考卷,记诵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直接默写型、理解默写型、迁移默写型、运用默写型等。笔者收集了多地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诗词默写的考查率几乎为100%,且多以直接默写型为主,兼顾能力考查。

试一试:我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一、 直接默写型

1. (2011・江苏省徐州市) ,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2011・江苏省苏州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鱼我所欲也》)

3. (2011・江苏省南京市)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2011・北京市)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 理解默写型

5. (2011・江苏省南通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两句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 (2011・江苏省泰州市)《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的变化描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

三、 迁移默写型

7. (2011・湖北省孝感市)古代文人墨客出行渡水,自然少不了舟,请写出含有“舟”字的一联诗句: 。

8. (2011・山东省莱芜市)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抒发思乡情怀的诗句,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请再写出一个抒发思乡情怀的诗句: , 。

四、 运用默写型

9. (2011・江苏省常州市)面对艰辛与压力,不少古诗词告诉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坚强的人。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 。

10. (2011・云南省玉溪市)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请用相连的两句古诗描绘出你向往的生态环境(课内外均可): , 。

听一听:我一定会深受启发!

直接默写型试题涉及古诗词、古文中的名句和重点句,以及对短小的诗词进行全文默写,比较容易。但有些同学会出现一些错别字。所以,同学们平时就要按照要求认真背诵,认真默写,对写错的字结合句意加以理解记忆,或把易错的句子加以整理,以免再犯。

理解默写型试题要比直接默写型难度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同学们不仅要准确、熟练地掌握原文,还要对诗词中的每句话加以正确理解,尤其要把名句放到全文中去理解,联系全文主旨来理解记忆,同时将所学的诗词紧密联系生活,学会拓展运用。

迁移、运用默写型试题的要求比较高,它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注重考查综合掌握能力、同类归纳能力,同学们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时,才能从容不迫。对待这类题目,我们可以按照种类进行一定的梳理归纳,如按照“风”“花”“雪”“月”等自然类,按照“酒”“舟”等物件类,按照“送别”“思乡”等情感类,加以分类整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 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1~3选自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卷)

4. 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4~6选自201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卷)

7. (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生活中总会遭遇困境,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就会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 ”。

8. (2011・广东省深圳市)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传情达意,或渲染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 ”引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 ”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

9. (2011・广东省梅州市)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