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

时间:2023-06-02 09:21: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文化

第1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亦如此。如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功能是一所大学外在体现的话,大学文化就是其内在精神的体现。通过对一所大学的文化进行解读,可以对其办学特色之精髓、价值追求之导向有更好的了解,因此建设富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尤为重要。

1、国家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排序既依赖于经济、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的竞争,也取决于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的博弈。我国曾在十七大精神里特别强调“软实力”的问题,大学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大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和学术水平,大学文化则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放眼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其文化无不彰显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中国的民族文化需要对世界彰显魅力,中国的大学是其重要载体。中国的大学有着自身民族文化的烙印,应当成为充分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场所,自觉承载起自己的文化使命,在坚守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体现出自己的担当。通过大学文化建设,可以锤炼大学文化中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将西方大学文化的精髓与优秀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实现大学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共赢。因此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大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大学文化建设最基本的目的在于为大学营造特有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的健康良好发展。当前的教育体系延续的是近代以来的“新学”传统,是模仿西方大学制度建立起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只进行技术、方法或制度层面乃至文化建设方面的模仿,而不注重自身的发掘和建设。大学文化照搬照抄对于彰显大学自身特色、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等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国大学应当自觉地在已有的教育体系下从大学文化建设三要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寻找切入点,明晰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发掘自身的文化品格与核心价值追求,建设具备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

1、凝练大学精神,梳理并发掘大学特色文化

首先,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最能诠释大学的特色和个性。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通过凝练大学精神,可以更好地践行、提炼和升华大学办学理念,形成独特的价值判断,从而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和群体凝聚等一系列功能。其次,通过凝练大学精神能够掌握大学文化的主脉络。任何一所大学的文化特征都是伴随着大学的发展长期积淀而成,同时又受到地域、改革以及制度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大学文化无不带着各种各样的烙印。要想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必须对本校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通过回溯与凝练来理清自身文化生成、发展、创新的脉络,剥丝抽茧般挖掘自身特色。以淮海工学院为例,作为一所立足于港口城市,以海洋专业为依托的综合性大学,由于所处地域文化、大学自身改革发展过程的特点,淮海工学院逐渐积淀下来自身在制度、理念、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化追求,比如崇尚海洋文化等,这些是淮海工学院独有的,需要透彻掌握大学精神,分析自身特色并进行梳理,形成具备淮海工学院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

2、全方位互动,保障大学文化传承创新

大学文化是复合的、多元的,更应该是绵延不绝的。随着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发展,要想使大学文化时刻体现特色,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共同努力,不断赋予大学文化以时代精神,保障大学文化传承创新。首先,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过去在文化传承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师生单方面的继承,然而通过对知名大学的大学文化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要想让大学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经久不衰,就必须要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使大学文化在被继承的同时也在被创造、被更为广泛的传播。这就要求师生在继承传统大学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创新,使大学文化成为每一位师生的文化,使大学文化在保持特色的同时也能够紧跟学校发展的脉搏。其次,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立体化的传播。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一定的平台媒介来进行传播。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传播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传统渠道和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文化传播的需求。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在渠道上需要借助于网络、新媒体等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在形式上也力求多变,借助于影视、歌曲、诗文、演讲等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更加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大学文化。以淮海工学院为例,学校有自己的报刊,同时也建立了微信平台和官方网站。2015年5月曾通过网络、官方微信等形式就新时期“淮工精神”表述语进行了征集,在校师生、毕业校友、热心网友纷纷参与,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对淮工文化进行了宣传。

3、确保文化特色鲜明,具备品牌效应

在系统深入地发掘和传承大学文化的基础上,大学文化应该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并逐步构建一个完整、全面、具备品牌效应的文化体系,创造品牌价值。首先,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凝聚特色人才。通过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完整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再通过传承创新传递给公众,这将增加公众群体对大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大学的美誉度,吸引更多的特色人才。其次,大学文化在凝聚人才的同时也被这些特色鲜明的人才改变着。注重校园文化创新的大学,将凝聚更多善于思考与创新的人才,同时也引导着学校的师生创造出更多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化产品。大学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建立这样一个文化体系实现文化和人才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真正起到品牌效应,创造品牌价值。

三、结语

第2篇

本文作者:王洪斌 赵玉娟 单位:大连大学

自有大学以来,大学就是知识的圣殿、文明的使者和高尚的化身,大学之所以神圣和高尚,就是因为大学有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同在。人,需要有灵魂有精神,大学同样需要有灵魂有精神,这种精神是文明的、高尚的、巨大的、隐形的、弥散的:它滋养着人的理想、品格和气质,孕育着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文化所设立的精神价值尺度,可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每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面貌、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以及其所具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之中。[2]具体表现在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情感品格之中,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方式显现于外。大学精神文化客观存在于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思维特点、行为准则、学术风范和行为方式之中,构成了不同大学不同的人格、气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精神文化,越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它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越是丰富。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文化底蕴越深厚,所反映的精神文化特征越明显,所发挥的精神文化影响越深远。大学精神文化的假性存在大学精神文化一般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自然生成,即文化自在和传承;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和创造。从自在到自觉,体现了大学精神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果说过去的大学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在和传承,那么现在许多大学则更注重文化自觉和创新。

大学精神文化的自觉创新是积极和进步的,但目前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和虚假倾向。如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外在表现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训、校风、学风等,许多大学雷同甚至于相同,而各个大学真实的精神文化和办学特色得不到充分体现。在一部分大学中,人们“自觉创新”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校风等大学精神文化的文字表述变成了虚设的花瓶,既与实际不符,又没有创新性。以校训为例,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56所大学中,有192所大学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有8所大学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大学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在256所大学的校训中,包含“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5个词语之一的有147个。[3]大学师生对一些同质化、标语化、流于形式、过于华饰等假性存在的精神文化表述没有认同感,同质化精神文化建设形不成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更无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性辨析大学精神文化并不是一个文化巨筐,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内容都可以装。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特质和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关于大学精神文化,学术界的表述多种多样,我们较倾向于以下定义: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表征,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是人类文明和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其特质则只有两种精神: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其核心是文明高尚、追求真理、正义善良、批判守望。

大学既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标志,更是文明的使者。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还有对社会良知的守望和社会不良的批判。正如《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之道”,反映了中国古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精神文化特质,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使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自由教育”也是以发展理性、陶冶心灵、享受生活为目标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4]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基本上是由精神、观念、习俗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核心。“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是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和谐幸福,是求善”,求真与求善的结合就是求美,也是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追求和担当,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本质是真善美和社会责任。这也是建立大学价值、大学品格、大学风尚的基石。大学精神文化的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情况下,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等等。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不等于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具有稳定性、非功利性,一切与人才培养,一切与终极关怀,一切与大学使命无关的性质都是假性特质。比如“追求卓越,建设一流”等是一些大学的奋斗目标,但并非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再比如,“勇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等是大学文化品格之一,但却不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质。

大学精神文化的根本使命性辨析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精神文化建设。大学需要教学,但教学不等于教育;大学需要学问,但学问也不等于精神,大学需要发展,但发展也不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是心性修养、精神守望、文化创新和社会批判。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培育心性德行。纽曼认为:大学是“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是使学生养成“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心性习惯”,同样,洪堡等人也提出,大学的目的就是“修养”,即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心性的修炼,德行的养成,人生价值的实现。坚守高尚精神。大学文化对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功能,决定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尚特质。大学诚然不能脱离现实,但又必须和世风流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尘嚣,保持纯洁、冷静与清醒,时刻关注、守望社会道德和良知。创造先进文化。大学的使命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制度和先进的实践模式,特别要着力创新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文化模式。要以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动力彰显大学创新文化的内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大学既要用传统批判现代,也要用现代批判传统。当我们拥有了更多辩证、开放和豁达的批判精神,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科学才能更快进步。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忧虑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学精神文化弱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惟科学主义、惟技术主义、惟市场取向的价值观充斥于高等教育领域,大学已经不再是高尚精神的殿堂。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大学危机———大学经费危机、大学质量危机、大学道德危机、大学自治危机等等,然而,这些还只是浅层次的危机,而真正深层次的危机是大学精神危机。[5]因此,人们呼唤:大学精神,魂兮归来!但是,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也有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足。一些同志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大学是搞教学科研的地方,教学科研是硬任务,精神文化建设是软性工作,看不见摸不着,做好做坏甚至于做不做都无碍学校的发展大局。重视不够。一些高校干部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有人认为,精神文化建设是那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牌大学的工作,一般高校没有资格谈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建设不力。一些高校比较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愿意把钱花在大学文化环境建设上,栽树种花塑雕像,也愿意进行大学制度建设,认为这些是实在和有效的,而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上则显得力不从心,无规划、无思路、无办法、无措施。目标不明。一些高校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目标不明,思路不清,不知道本校需要和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文化。有的高校简单地把校训、校风、学风建设等同于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一些学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层次不高。把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甚至于大学生社团文化,把大学精神文化等同于政治文化、稳定文化,一讲精神文化,似乎只有政治理论入脑入心入课堂,而不能上升到人文和科学精神层面。#p#分页标题#e#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大学精神文化是不是可以创新进行过学术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只可以积淀和继承,而不能创造和创新,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包含大学文化传统,又区别于大学文化传统,大学文化传统需要积淀和继承,而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部分内涵都是可以设计、建设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可创新性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相辅助相成、相互依存的,传承是创新的条件,创新是传承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传承,没有传承也谈不上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建设既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也是一个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内核,是需要也是可以创新的。创新有两种,一种是偶然性创新,一种是设计性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然具有创新性,就必然具有可设计性,也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的。不同的大学完全可以创新设计出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先进的大学精神文化模式与内涵。

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都可以创新设计,同时是应该认真建设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大学品格和大学风气。同时,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还决定着办学思想、发展战略、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不要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能不能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和怎样设计,要依据各个高校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设计思路持续地进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务实性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和创造的,但又是不可以随意设计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风范、文化气质、价值取向和区别于其它大学精神文化的隐性文化。在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时,既要考虑本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又不能拘泥于历史和传统;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感召力,又不能脱离本校实际,随意做假大空的设想;既要学习借鉴外校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思路和成果,又不能抄袭外校的精神文化设计与表述。

大学物质文化、景观文化可以委托有关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而大学精神文化则不能由大学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来进行设计,也不能由上级部门来定调定格,必须由本校的校长和全校师生共同设计、创造和选择。大学精神文化设计一旦形成就不能随意改变,而要持之以恒地一以贯之,要使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深入人心,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变成真正的大学精神、现实的大学风气、优秀的大学品格和全校共有的价值取向。久而久之,当人们一走进这所大学,与这所大学的师生一接融就会有一种别样的精神风范和人格气质隐隐显现,这就是大学精神文化。大连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实践大连大学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基本可以用“一个核心,二项突破,三大建设”来概括。一个核心文化理念。一所大学,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就不能成为优秀的大学。大连大学在长期存在的办学实践中感受到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对于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感受到大学是最应该最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地方。大学中的以人为本,其本质与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为本。因此,我们在2000年前后提出了“让每个人都成功”的文化理念,后来,又修改成为“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

这一文化理念现在已经成为大连大学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文化理念。在这一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大连大学的校园呈现出和谐向上,共同发展进步和共同享受工作快乐的局面。二项突破性设计。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实现了二项突破性的大学文化组织设计:一是在2000年成立了大学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这是我校开展群众性大学文化建设,提高大学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组织保证。文以化人,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传承创新先进文化。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传承创新文化的主要场所。经过研究和论证,我们于2007年把“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确定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必修课,把对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大学文化课程教学和学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这在当时是二项重要的突破性设计,这两项设计,对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对提高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大连大学的大学文化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三大文化体系建设。一是现代大学文化理论和CUI形象体系建设(包括大学文化建设纲要、文化建设指南、文化理念体系、文化模式和价值体系、大学文化形象体系等);二是大学文化风尚、制度和活动体系建设(包括校风、学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文化活动);三是大学文化的组织和物质载体体系建设(包括成立交响乐团、民乐团、舞蹈团、各种学生文化社团和工作室,也包括音乐厅、博物馆、纪念园、希望墙和校园景观等等)。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大学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一个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文化高地。十年前,大连大学只有两项国家科研课题,46位博士和88位教授,通过大学文化建设,使大连大学的软实力不断增强,学校透射出一种独特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目前,大连大学已经拥有430多位博士,180多位教授,每年获得3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支持的科研课题,有4项重大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各项大赛中有180多人次获国家和国际大奖。大连大学的快速发展不能完全归功于大学文化建设,但可以肯定地说,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成果是密不可分的。

第3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城市文化;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15-02

一、引言

“互动”一词,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相互作用,互为动力。“大学”自产生起,就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不可割裂的联系,而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即大学与城市二者在文化交流合作层面的相互作用,恰恰是伴随着大学与城市之间关系的历史发展而进行的,这是一段充满冲突与整合的历史,与这一历史过程相伴随的,是历代学者们对两类文化的关系由浅入深的探讨。笔者将以欧洲和美国为例,探讨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以期对我国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关系发展作出展望,为实现“文化强国”助力。

二、联结与冲突——13至19世纪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在中世纪欧洲肥沃的文化土壤上,大学得到兴起和发展,已经形成的城市文化为大学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文化奠定了思想根基,为大学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大学的诞生,谱写了城市文明的辉煌篇章,大学学术与思想的自由,呼唤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于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面临被打破。因此,柯勒说:“大学的出现是十二三世纪心智活动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

大学与城市一样,都是欧洲中世纪的产物,都在一出生起就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对此,布罗克里斯认为两者有“天然的联结”,他说:“从大学在城市中兴起之初,大学与城市之间就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彼此互相联系在一起。”但他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一方从属于另一方”。比如,巴黎大学的师生就不认为自己归属于巴黎,他们这样定义大学与巴黎城的关系:“它不是作为巴黎的大学而存在,而是作为学者的大学存在于巴黎”。虽然大学与城市二者具有天然的联结,但文化差异、年龄、语言、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差别使大学师生与普通市民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中世纪发展史上著名的“城镇与学袍”之争,证实了当时二者之间浓烈的敌视情绪,更是意味着两种文化的各自独立与隔离。

三、融合与共生——19世纪至今

19世纪,思想的变革最早出现在美国,坐落于麦迪逊市的威斯康星大学率先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把教学、科研同直接为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校长万·亥斯“服务社会应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的理念引领下,大学教师们纷纷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对城区建设、古建筑保留、贫困、流民、失业和就业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并通过亲身调查实验,提供了众多有效的解决方案,布罗克里斯曾形容说:“对于每一位锁定在自己研究领域象牙塔中的教授而言,把他们的知识运用于社区是一种焦渴的智力冲动。”而与这一智力冲动相伴而生的,是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迅速兴起,以及诸如马克斯·韦伯、迪尔凯姆、齐美尔等等著名学者的涌现。1951年,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教授创建了斯坦福工业园即“硅谷”,与城市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交相辉映,后来,许多城市的管理甚至为大学的教授们所控制,教授们运用大学特有的文化价值,发挥了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自此,城市赢得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欧洲和美国,大学与城市的文化融合,为大学的知识创新和学科发展带来契机,也让大学自此从社会的边缘进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开始进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发展服务三大社会功能的实现阶段,大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于城市中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开始逐渐形成独立的发展空间,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知识聚集及扩散创造体系。大学因为其巨大的知识与技术服务功能而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并为城市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的资源。

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由联结、冲突到融合、促进,已走过了漫长的九个世纪,在21世纪,二者更因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渐趋一致的相同利益而达成妥协,逐渐形成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格局——大学作为城市的品牌,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形象与品味,城市则是大学文化得以生息的土壤、营养供给的母体;作为价值观最主要的培育者,大学为社会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创新科技的最主要基地;作为容纳各种价值观积淀的土壤,城市承担了现代社会文化孕育和发展的主要责任。

四、和而不同——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关系

文化的培育与建设离不开两大阵地:大学与城市。大学,承担了人类精神成果的传承、扩散和创造;城市,是人类文明集聚和进化的场所与见证。大学,是承担学术任务的研究机构,也是实施普遍人性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人才培养是其根本职能;城市,则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承担任务和发挥作用——虽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但二者以文化作为桥梁形成了和谐互动。在欧洲和美国,大学关注社会需要、真正实现了面对社会办学;而社会作为母体也在为大学源源不断提供营养。中国各地大学城的建设,使得文化教育资源相对集聚,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良好地引导和运用这种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反之,和谐的城市环境,便利的交通、良好的通讯条件、完善的市政设施等配套条件与相关政策等,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与企业为大学文化建设服务,对大学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十分重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时代进步,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渐渐水融。

五、结束语

当前中国要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则须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文化桥梁联结了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城市与大学。大学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影响城市的文化品格,创造城市的文化财富,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城市为反哺大学提供平台,并以特有的城市文化造就了大学文化的风格和气质。如何学习和借鉴欧洲和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发展道路中的经验,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合力,达成文化融合模式,创造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和双赢,须从畅通联系渠道、充分利用资源、梳理具体项目等方面着手,实现城市职能部门与大学全方位的战略现实合作,通过以大学文化建设助力城市文化发展、用城市文化发展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最终达至二者和谐共荣,为中国早日实现“文化强国”这一伟大目标助力。

参考文献:

[1]Thomas Bender.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from Medieval Origins to the Pres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Kermit C.Parsons.Universities and Cities:The Terms of Truce between Them.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Vol.34,No.4,1963.

[3]曹玉杰.探寻大学、城市之源与缘——西欧中世纪大学与城市关系探究[A].硕士论文,2009,(5).

[4]郄海霞.美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案例分析——以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的互动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

第4篇

大学数学是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所组成的基础学科。传统意义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是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和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普遍而言,很多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不知道怎么学、为什么学以及学了如何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始终以灌输式为主,缺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实践,等等。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大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数学文化对于大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研究的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数学文化。认识到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数学文化与大学数学教学合理结合,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大学生的学术专业水平,更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通过对数学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数学专业训练的同时,获得人文科学方面的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坚持真理,不畏强权,努力追求,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数学文化中蕴含的美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感受数学的简洁美、统一美,形成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审美素质。

一、数学文化教育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跨入大学校门,不适应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这就要求高校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如果用历史回顾和名家轶事来点缀教学一定会使学生远离数学的抽象、复杂,再适时地将数学的概念与方法贯穿其中,能够将内容由抽象变具体,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激发其学习的兴趣。2.有助于体会数学本身的美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数学中处处充满着简洁美、奇异的美、对称的美、抽象的美。比如对称美:12×12=144,21×21=441;13×13=169,31×31=961;102×102=10404,201×201=40401。再比如,0.618…它被中世纪学者、艺术家达芬奇誉为“黄金数”,他也被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开普勒赞为几何学中的两大“瑰宝”之一(另一个为“勾股定理”)。事实上,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古雅典的巴特农神庙以及今日的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些世人瞩目的建筑中都蕴涵着0.618…这一黄金比值(它显然展示着数学美感)。而数学中更为一般的对称,则体现在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和几何图形上。前者是运用在建筑、美术领域后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后者则为我们探求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方便。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数学文化则是数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数学是无国界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公式和符号心生畏惧,但这些数学公式和符号的实质是一种数学语言的表现,如同音乐的韵律一般。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美,音乐是感性的美。在教学过程中,介绍数学中的美学,将增加数学本身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3.有助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教学中充满了对公式的推理和应用,教学过程重视严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要求给学生传授专业的数学知识,并且加以练习。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很少讲数学精神以及数学思想等一系列数学文化给学生听,甚至一些数学专业的大学生都对数学学科发展史以及一些著名数学家这一系列的数学文化内容知晓甚少。笔者认为,许多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都是通过不断进步最终形成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可很多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模式导致只是为学习而学习,却不知道这些公式的原理。故了解知识背后的数学文化,能够使学生避免成为填鸭教学的受体,真正地成为数学魅力的感受者和学习者。

二、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于大学数学教学中

大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再现数学历史情景。如讲导数概念时可讲授微积分的创立过程,要用问题式、启发式和发现式等方式使学生有意识地分析数学家们原来的创造思维活动脉络,体会数学思想的整体连贯性,不能简单的回顾历史。这样才会全面深刻地理解极限概念,从而对以后用极限作为基础的微积分学、级数论等会更容易接受,大学数学也就变得具体、简单了。具体地,1.高校教师加强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如果一个大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只侧重于理论的证明、推导,数学的概念,定理证明的过程,而不是概念的由来,也不是发现定理的过程,这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大学数学教师应该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把数学教学看成一种文化系统,利用数学文化的教育来启蒙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背后的数学文化价值。比如,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教学,应该介绍微积分产生的发展史和思想史,而后是讲授概念、定理及相关方法,最后是介绍其具体的应用价值。2.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文化教学多媒体通常是指录像带与录像机、幻灯片与幻灯机、投影片与投影机、光盘与VCD、CAI课件与计算机,等等。“课件”是通过计算机将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制作而成的、用于课堂教学的软件。多媒体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和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数学文化可以更好地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大学数学教学活动焕发青春、充满活力。比如,在介绍定积分概念时,我们可以溯源到牛顿的“分析学”,计算任意曲线下图形的面积。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动态的图形分割,而后近似求曲边梯形的面积,利用数学软件再现此过程无疑是生动形象的,很有利于学生从直观上理解这种基于积分思想的求面积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纯数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巨大魅力。

三、结语

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突出数学的文化功能,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扩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数学、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宋云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第5篇

大学文化是现代高校良好学习氛围的主要营造方式和手段,也是现实大学生良好素养的重要体现,没有正面大学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方面就会出现偏差,将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生活工作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等。大学文化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是一个高校从建校之后,在办学思想、教学精神、学习氛围等方面不断积淀出来的一些正面、积极的精神和理念。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最后一段学习时光,很多大学将自己的文化不断融入社会中的一些精神和理念,实行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在高校先进行实践一下。因此,大学文化也进一步融入了社会学的因素,笔者从社会学的几大理论提出现代大学文化的营造。

一、基于功能论理论条件下的大学文化问题

首先,大学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就是迷你版的小社会,从功能学的角度分析,大学兼有社会的部分职能,例如大学从锻炼学生生存意志的角度,也开设了很多的功能完备的社团活动,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需要处理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各种问题,一个社团就像一个企业一样,只要开展活动就需要有资金支持,最后需要体现出“效益”。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大学社团就兼有社会企业的某些模拟功能,大学生通过对这些社团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企业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

其次,大学文化的功能就是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功能理论指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构建这种和谐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还是制度的完善,只有实现制度化建设,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现代社会的主旋律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因此需要更加注重人本主义精神的树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营造问题。大学文化需要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本主义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社会理念需要成为现代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融入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之中,这是当务之急。只有学生具备的这些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今后进入社会的时候,才能实现更好的融合,在适应社会的时候才不会感到彷徨,才能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实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思想理论也有正面的和负面的,只有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人生态度,才能更好的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

二、基于冲突理论条件下的大学文化问题

冲突理论也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组成。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一定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就可能造成一定的冲突和矛盾,社会矛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针对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有武力,但是更好的方式还是协调,通过进一步融合矛盾集团之间的问题,降低利益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环节还是需要完善社会制度。只有处理社会关系的社会制度体系得以建立,社会矛盾和冲突才能进一步降低。由此可以得出大学文化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大学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其文化也存在社会文化一样的矛盾性。这是一个十分广义的概念,具体到大学文化构建的某一方面来说,就更好理解。例如:专业设置过程中,不同办学思想需要融合,不同的教学方式需要结合,不同的治学态度需要交流,等等,这些都是在大学在开设一个新专业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要想实现这种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就需要建立起一套专业设置的程序,这就是社会冲突理论中所提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只有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过程中审批事项,实现研讨机制等,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设置的有序进行。

其次,大学文化矛盾具有繁冗性。大学主要就是有管理层、教师、学生组成,其文化体现也因为这三类人群年龄特点、所处的角度都存在一定不同,所以他们之间在人生观、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大学文化的矛盾也就是因为他们而产生更多的问题。在组织相应的文化活动时,可能学生认识是一种理所应当的事,但到了辅导员那里可能就与学生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出入了,需要斟酌再三。由此可见,大学文化存在一定的繁冗性。

最后,大学文化的矛盾性促进其发展。马克思哲学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主动力。在大学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大学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一定出现相互之间的交集,当出现问题之后,就那些不科学的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当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与时俱进之后,可能实现大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实现螺旋式的向上发展过程。

第6篇

一、传承文化精神,助推大学发展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假如大学里缺少人际间精神活动的背景,只讲书本,不谈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一个贫瘠的大学。”大学要有大学的文化精神,要有属于自身的文化品牌。围绕大学精神风貌的塑造,针对教师和学生开展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文化建设,使广大师生充分领略大学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将大学文化的精髓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内心,充分体现于其具体的行为之中。通过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建设,树立文化引领人、熏陶人、培育人的理念。大学文化建设要积极传承大学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能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大学文化建设要紧密围绕大学的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特有的发展规律,体现独有的文化品性。在这一过程中,要尤为重视大学历史传统的梳理与挖掘,积极总结自身优秀的文化,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使其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石。大学文化精神传承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内在诉求,以个体的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点。个体的价值得以尊重与理解,必将有益于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要树立学生至上,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深入的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并在具体的细节上予以落实。其次,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倡导学术自由,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创新,为每一个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其将个人理想与群体理想有机地融合。第三,创设向上向善的育人环境。大学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依托。

大学文化精神最终要体现在培育的对象上,通过人来折射,并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展示。因此,创设敏学笃行、尊师重道、敬业乐群、追求至善的为学环境至关重要。大学文化精神要突出个性。有个性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建设有个性的大学文化,以个性文化作支撑大学才能获得发展的持久动力。个性文化是大学文化区别于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大学完成引领社会文化使命的重要前提条件。个性化的文化也正是大学文化精神的完美体现。大学文化的独特个性,来自大学自身办学经验的总结,从自身发展的独特进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取优,汲取精华,形成自身独有的优秀的文化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持自身特有的文化布局,尊重传统,展现大学的文化精神之美。大学文化精神要有延续性。大学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淀与凝练。大学文化不是死板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大学文化也呈现出日益多样的姿态,大学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充实。基于此,大学文化建设要秉承传统,严守核心,与时俱进,重在传承。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浮躁,克服大而全,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中的体现与传承,要勇于开拓创新,引导大学文化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大学文化精神必须贯穿于大学有机体之中。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每一个环节都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要加强人文环境、景观环境、制度环境的建设,通过环境建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强化每一个人的文化自觉。同时,充分发挥每一个大学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大学文化精神由个体到全体、由特殊到普遍,使大学精神成为全体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观,在大学建设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推动大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突显民族文化,强化地方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调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此,大学应当紧跟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及传统文化,建立文化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文化类型及层次结构,促进文化的交叉和融合,不断汲取富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文化因素,使大学文化保持鲜活的生命力。重点是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同时,必须制定适合大学的文化发展战略,引导大学文化建设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进而形成各自的育人理念和风格,实现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大学文化的特色化。每个地方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的大学,应结合本区域的民族文化去构筑彰显自身独特性的文化建设理念。大学应加强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培养,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强化民族凝聚力教育,强化民族精神的凝练,民族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基石,大学的历史发展、精神传承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想形成特色,必须善于总结历史,提炼精华,突出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彰显大学自身的特色,保持大学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特色体现在文化建设的思路上,由质量来衡量。

提高文化质量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要求。在整合地区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大学文化质量建设,提升大学的文化内涵。大学要重视挖掘文化内涵,深入实施文化质量工程,提高文化质量,确立文化建设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文化素养较高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积极调整优化大学的文化。大学文化建设要将民族特色与世界眼光有机融合。要本着开放的视野,融入世界文化大背景中,放眼世界。大学的历史是世界文化融合的产物,面对急剧发展的世界高等教育,我国的大学文化还是相对滞后的,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必须向西方先进大学文化学习,以更好地彰显自身特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大学注重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文化丰富的过程,也就是推动自身科学、合理地发展的过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大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只有打造属于自身独特的东西,彰显大学的文化品性,大学才会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才会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会体现自身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进而发挥自身在地区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升社会文明

大学的四项职责中引领文化是其中之一。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主阵地,代表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与创造者。大学的理想、大学的精神、大学的责任等都与社会文明的提升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作为优秀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理应积极弘扬主流文化,积极助推健康向上文明的社会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首先应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大学作为培育社会公民的场所,理应承担社会公民道德素养的培育,引导公民趋向健全的人格,塑造丰满的精神,促进全社会道德风貌的积极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大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用核心价值观培养人、评价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与核心,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大学文化建设应积极融入社会发展进程。“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大学文化建设要围绕社会发展展开,针对社会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建设,如果脱离了社会,那么大学文化的建设将是虚无的,无法获得持续的动力。现代社会需要大学积极弘扬人文精神,倡导理性精神,高举科学精神。作为学术圣地,大学要体现自身的学术价值,要不断地求知、求真,探寻真理,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提升社会的文明。大学文化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其文化产品能否获得社会的认可,将是大学文化建设成果有效性的鲜明体现。大学培养的人才,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其社会适切性,在一定意义上也展现着大学的文化建设水平。人才的成长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思维的转变,更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提升,是大学文化长久浸染的结果,换而言之,大学人才培养背后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使命。这种使命能否完成,关键要看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科研成果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维度,展示着大学文化的另一面。

第7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71-02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迎来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大交汇、大融合的时代。世界各国文化在交融、碰撞和冲突中为争夺主导地位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和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要真正实现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更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巨大作用。

一、坚守品位,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学是以追求真理、创新文化、培养人才为根本宗旨的社会组织机构,它不仅具有一般组织机构所应具备的共性文化――其成员在长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形成共同价值观体系,更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能力。大学通过对文化的选择、提炼、传承和创新形成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特殊文化形态,从而使其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文化禀赋。大学与一般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文化,在于其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大学文化的显著标志,不仅体现在对文化多样性具有选择与提炼能力,对优秀文化具有传承和创新能力,更体现在其品位高洁的内涵和形态上。因此,大学在任何时代和社会环境下都必须坚守品质,也是大学保持其组织身份的决定要素。

二、把握规律,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当前,受市场经济条件下诸多社会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大学文化建设存在方向不明确,盲目性强,缺乏系统的发展战略和建设规划等问题,致使部分大学育人环境质量降低,不符合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如少数大学精神颓废,一些大学文化世俗化、功利化、庸俗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等等。提升大学文化建设水平,净化大学育人环境,不仅是大学发展的自身需要,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文化崛起战略中应当肩负的神圣使命。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科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合理安排,规范有序进行。一要明确指导思想,防止放任自流。必须坚持以文化观为指导,遵循文化发展内在的规律性,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推进。要杜绝以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大学文化。文化的形成过程是文化选择和扬弃的过程,必须根据大学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的价值标准,对文化进行挖掘、引导、改造或强化,促进文化的优胜劣汰,使优秀文化真正得到传承和弘扬。二要戒除急功近利思想。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必须实施切实的文化发展战略,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要素不断积累,意识不断强化,认同不断加深,理念不断建构,制度不断完善,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大学文化生态。三要克服孤立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错误倾向。大学不是世外桃源,大学文化也绝非孤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人类优秀文化具有普同性的一面,大学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在理想信念、价值诉求、目标宗旨等方面与社会优秀文化是完全吻合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站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沿,使大学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那种认为大学文化孤立于社会之外,甚至与社会文化相对立的思想是狭隘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的表现,这种思想不仅是错误的,在现实中也是完全行不通的。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体系,使大学文化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大学文化的社会价值。四要兼蓄并包。大学文化具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尊重差异的普同精神,尊重个体差异和个性自由是大学兼蓄并包的文化襟怀,因为个性自由是个人潜能充分发挥的必要前提和个人主体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条件。但这一点绝不能成为把大学当成腐朽和庸俗文化藏污纳垢避难所的借口。如今,大学校园时常出现一些与大学主流文化水火不容的丑态,这种现象是当前大学文化受腐朽文化严重侵蚀的表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五是积极推进文化变迁。文化总是随着时代前进和社会变迁的步伐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发展变迁的。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大学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地吸纳时代文化的精粹,准确把握社会文化进步的脉搏,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使文化品质永葆先进性。

三、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大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路径。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文化观念,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促进文化崛起,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提炼核心理念,彰显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具体表述,昭示大学的办学宗旨、奋斗目标、价值尺度和理想追求,是大学主体精神的旗帜。大学文化理念通过大学使命、校训、校歌、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学术理念等形式具体表达,代表大学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深内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要从大学自身的历史状况和现实追求出发,充分挖掘大学自身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最能诠释大学精神及其价值追求的文化核心理念,用文化核心理念引导大学文化前进的方向,使大学文化始终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

2.积极营造有利于张扬健康文化的校园氛围。一是构建科学的制度环境。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和大学组织运转的实际需要,创新文化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文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机制的导向作用和制度的规约作用,使文化在大学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中的启发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建设优良校风。要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放在大学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在充分挖掘学校优良传统和特色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着力营造富有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的优良校风。三是着力营建优美和谐的校园物理环境。根据自然条件、生态状况和人文设施特征,科学规划校园环境,强化文化氛围营造,使自然与人文相和谐、建筑与文化相协调,使崇高的大学精神通过校园随处可见的物化载体具体而直观地展现出来,随时随地与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交流沟通,陶冶学生情操,真正发挥大学文化的“化人”功效,为学生打造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学习和心灵成长乐园。

第8篇

一、关于大学文化的含义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大学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赵存生和王翼生等人,从大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大学文化进行了描述。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5]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第二,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主体积淀和创造的。大学文化主要是以大学领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主体的大学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顽强努力积淀和创造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善于治学育人的学术大师和具有远见卓识、独到办学理念、善于科学管理的优秀校长创造的。第三,大学文化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第四,大学文化是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6]井海明、蔡汉军、张智、宗明华、周玉清、王少安等学者从大学文化的构成角度,对大学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井海明认为,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血脉,是大学的灵魂。从结构层次看,大学文化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层次。[7]蔡汉军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大学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大学文化就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学校广大师生所共同信奉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大学文化是该所高校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由该所大学的全体师生实现和体现的,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行为方式及其物化形态的总和。[8]云南师范大学张智、昆明理工大学宗明华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判断、选择、奉行、创新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管理风格、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等群体意识与学校形象,其核心内容是价值观、道德规范、组织精神。[9]周玉清、王少安认为:“大学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大学文化主体与客体在人类已有的文化基础上长期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10]62谢和平、睦依凡、赵晓霞、龚秀勇等学者从大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大学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四川大学谢和平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11]睦依凡认为从文化分类的角度考察,我们可以界定大学文化是相对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参与其间的普遍文化而言的一种主要是大学成员参与的特殊文化,即一种针对大学特殊群体而言的区域文化。套用文化的一般定义,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12]赵晓霞、龚秀勇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知识传承和思想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大学特质的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中较高层次的文化。[13]笔者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通过历届师生对知识的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以及历史积淀、自身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所积累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血脉和灵魂,是彰显大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此外,相关学者还对大学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与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先导性。大学所创造的思想、理论以及科技成果和其他文化成果等等对整个社会包括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二是创新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就是为了人类通过知识的传递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大学的存在就意味着创新。三是综合性。众多学科都汇聚于大学,真可谓“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如此多的学科彼此联系、交叉、渗透、综合,这种机制是产生新学科、创造新知识的催化剂和助产士。四是独特性。大学文化是由一所所大学的具体文化所构成的,这些具体的大学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5]赵晓霞、龚秀勇认为:第一,大学文化不仅具有传承性,而且具有开放性。第二,大学文化不仅具有前沿性,而且具有辐射性。[13]刘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阐释大学文化的特征,认为大学文化具有如下特征:(1)历史性与未完成性;(2)保守性与开放性;(3)国际性与本土性。[14]周玉清、王少安认为,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1)学术性与育人性的统一;(2)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3)独立性与社会性的统一。[15]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角度,结合以上学者对大学文化特征的分析,我们应该尊重大学文化的自主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把握大学文化的系统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体现大学文化的渗透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发挥大学文化的潜隐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关注大学文化的实体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创新。

二、关于大学文化的构成及其地位

关于大学文化的构成及其地位,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这里笔者将主要的文献进行了整理。从对大学文化构成及其地位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关于大学文化构成的研究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和五要素说三种。持三要素说的主要有赵存生、睦依凡、蔡汉军和刘晖等学者。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由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所构成。大学理念和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传统和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大学文化的标志,大学中著名的人、事、物、声、图等是大学文化的象征。[5]睦依凡认为,大学文化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它们蕴涵于主要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之中。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学校教育发生影响的文化同心圆。其中精神文化是动力,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在精神文化的驱动下,围绕精神文化的主轴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12]蔡汉军认为,大学文化应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1)精神文化。它处于大学文化的内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主体。(2)制度文化。它处于大学文化的中间层,是实用于组织内部的外加的行为规范,通过引导约束师生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3)环境文化。它处于大学文化的外层,是大学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8]刘晖在《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中提出:作为亚文化整体的大学文化也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1)物质文化。它是主观精神文化的外化或物化,反过来成为生长新的个体和群体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2)制度文化。大学制度由教师制度、学生制度和管理制度组成。制度文化是联结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以制度保证精神文化的传承和物质文化的持久。(3)精神文化。它是大学赖以生存的价值系统,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知识信仰系统、文化价值取向等。上述三者的集合融会为大学文化的内在品质和外在文化象征、文化符号和文化力量。[14]持四要素说的主要是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教授。他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6]持五要素说的主要是山东大学田建国教授。他认为,大学文化可分为五个方面: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媒体文化。这五个方面,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16]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发现,学者们对大学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普遍持认同态度。在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在大学文化构成和建设中的重要性,如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教授说:“大学环境文化既是精神的、物质的也是制度的,既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它既以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为基础,又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在整个大学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笔者认为,大学文化由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这五个方面构成。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环境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

三、关于大学文化的功能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文化”一词是由“人文化成”转化而来,主要指对人施以教化。从本质上看,文化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特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袁贵仁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17]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1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9]的战略目标,大学作为文化机构,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重任面前更是责无旁贷,而建设好大学本身的文化,培育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应该是大学基本的、核心的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关于大学文化的功能,学者们从各自角度表述了自己的观点。田建国和王翼生两位学者主要从大学文化的激励、凝聚、引导和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功能。田建国认为,大学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16]王翼生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6]一是凝聚力。大学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它必将把大学师生员工凝聚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整体,为实现大学的崇高理想而顽强地奋斗。二是教育力。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和一个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活动的崇高目标是促使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社会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创造力。作为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策源地,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是大学的本质要求。四是影响力。大学要积极主动地应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的广泛需求,服务于社会,更应当超越“象牙塔”,发扬探究真理和着眼未来的批判精神,创造出代表“社会的良心”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社会前进。赵存生和睦依凡两位学者从大学文化发生什么作用和如何发生作用两方面,对大学文化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先进文化、优质文化,在社会文化整体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第一是育人与教化功能。大学通过教育将大学文化,即大学精神以及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内化为人的素质。然后再由这些体现大学文化的人去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第二是支撑和保证功能。大学文化为社会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不断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第三是示范和引导功能。[5]睦依凡认为,大学文化的作用可概括如下:价值导向、情操陶冶、心理建构、行为约束、集体凝聚等。在大学文化如何影响大学教育即文化作用的机理问题上,文化即环境,环境即存在,文化决定意识。学校文化是一种通过环境的创设营建、改造完善以影响教育的教育手段。大学文化正是通过对教育环境的形成或改善而对教育发生影响产生作用的。这就是大学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机理。[12]惠泱河和覃海逢两位学者主要从大学文化在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阐述大学文化的功能。西安石油大学党委书记惠泱河在《以十精神为指导,全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指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教育思想,有助于构筑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思想动力;有助于优化高尚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助于激发广大师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活力,使大学更好地发挥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作用。[21]覃海逢认为大学文化在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大学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有效载体。(2)大学文化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大学文化引领高校育人的思想方向。(4)大学文化对学生行为具有规范作用。(5)大学文化对大学生品德熏陶作用。[22]笔者认为,在新时期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大力探索和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育人环境,发挥大学精神文化的凝聚功能、大学物质文化的激励功能、大学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大学行为文化的引领功能、大学环境文化的渗透功能。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尊重大学文化的自主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把握大学文化的系统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体现大学文化的渗透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发挥大学文化的潜隐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关注大学文化的实体性,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创新。

作者:郭秀丽单位:甘肃政法学院学院讲师

第9篇

关键词:后勤服务管理;大学文化;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现状及不足

通常而言,高校后勤指的是为师生生活以及高校管理、科研、教学提供服务和保障的机构、人员和活动的总称。近年来,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后勤服展芾硖逯坡浜

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所涉及领域众多,涵盖餐饮服务、师生宿舍、水电、物业、工程、公房以及安全保卫等方面。由此可见,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想确保其正常有效运行,就必须对所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这主要依赖于各部门和机构间的合作与配合[1]。后勤服务管理体制落后是当前制约各部门和机构有效合作与配合最主要的因素,机构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职责划分比较模糊,致使部门职责中存在同一项工作多人管理现象的出现。

2.后勤服务管理理念滞后

目前,大部分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理念滞后,将工作重点放在市场化与社会化等制度层面,而对应该肩负传承大学文化的责任认识不足。大学文化只有渗透于高校中的每个角落,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2]。显然,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理念需要进一步创新,将服务管理工作与秉承大学精神、传承大学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动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大学文化作用的有效发挥。

3.后勤服务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通常比较烦琐,因此,日常事务的处理往往需要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应地,使得工作人员在学习上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就减少了,从而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对专业技术的研究不足,对后勤社会化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掌握不全面,而主要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开展工作。

二、改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措施

1.完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体系

高校构建一套完善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明确部门职责是实现后勤服务管理,保证大学文化传承的第一步。比如,在餐饮服务管理工作中,将每一项责任落实到具体某个工作人员的身上。如卫生人员专门负责食堂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采购人员专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及质量;而负责人主抓账目记录和材料成本控制,等等。如此一来,既可避免职责重叠,即一项工作多人管理的问题,又不会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

2.树立服务的师生价值观

价值观的树立和塑造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为高校师生的生活和教学科研提供保障和服务,因此,树立服务师生的价值观是改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应该以传承大学文化为己任,以服务师生为核心,转变管理思维,树立起服务师生的价值观,同时以传承大学文化和服务师生为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核心。

3.提高后勤服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文化,高校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育工作,以提高后勤人员的责任心,鼓励后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辅助教学活动中。比如,后勤人员在保证好师生就餐卫生的情况下,可以主动地对教室卫生和教学设备进行检查,以帮助师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后勤维修人员要及时将师生所反映的问题加以解决,为师生的生活和教研活动提供保障。

三、结语

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大学文化视野下,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各高校完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体系,树立服务全校师生的价值观,提高后勤服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精神;学术自由;人文主义;

一、大学文化精神的内涵解析

在广义上,大学是指所有的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在狭义上,大学是指在专科学校、学院之后的最高等级的高等教育机构。[1]“大学文化精神”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文化概念,是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具有两方面的属性特征:

第一,学术自由的属性特征。学术自由的内涵则主要是指自由探索知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需要,从而实现人的精神完满和个性发展。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将这一精神理念被带入并践行于早期的大学学术生活中,它是中世纪早期大学区别于其他社团性组织的一种外在的“标示性”文化,同时也是“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的知识分子在日常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品性”。[1]从大学的起源上讲,中世纪的大学起源于自发组织起来的“精神的手工业者”,他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组织所属”,可以自由的云游讲学,而且形成了一种自由探索高深知识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品性,并维护和坚守这一“社团性行会组织”的独立和自治,不愿受学术范围以外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干扰或约束;求学者没有现代意义上学籍的限定性,可以依据自己探究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的云游求学,以发展完整人格、获得广博学识与独立思考精神。这些“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探究和学习“高深学问”中的“教”与“学”所体现出的“学术自由”精神理念和文化品性,不仅蔚然成风,而且成为当时大学的一种“文化标示”。所以,从大学的起源上讲,“学术自由”的精神理念,表征着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中的知识分子或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日常的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原生性的、“自在”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品性,体现着中世纪早期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日常状态、方式、态度、价值及精神风尚。

第二,人文主义的属性特征。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的解放,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的自由。虽然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文本”的教育主张,但其大学教育几乎都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其一,既倡导学者个体对“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同时又关注对学习者个体独立思考个性的养成以及个体的精神自由;其二,教育内容主要是人文学科,不仅把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探究所有“高深学问”的基础,而且以人文学科来陶冶学习者的高尚情操。所以,虽然中世纪早期大学的这种人文主义取向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以人文本”的“人文主义”,但在关注个人理智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及个人独立个性的完善等方面,已明显表征出“人文主义”的精神理念。

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品性不仅是以“自在”的文化形态渗透于近代大学人的大学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以“自觉”的文化形态作用于大学人的生活文化中。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时把科学研究带入到近代大学的同时也把他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精神渗透于柏林大学的精神文化之中,在洪堡看来,“唯有在研究活动中,每一个个体才能在获得精神自由的同时,运用理性来独立地思考,独立地面对疑惑和承担责任,才能够发现真理,并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2]洪堡的这一新的人文主义教育观,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而且广泛地被各国大学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大学人大学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在他看来,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心智,以此来“形成对个体终身受益的精神品质,如自由、公正、理智、温和以及睿智等等”。[3]因此,大学自由教育的思想观念,不仅以一种教育哲学的力量不仅影响着近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以大学人的群体意向渗透到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文化心理和精神信念中。

二、大学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独特气质是外在的“形”,而大学文化是内在的“魂”。作为具有真正现代意义大学的文化精神,它应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引领学生的品性性格培养。

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讲,创建大学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而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文化所营造的大学的“精神场域”的重要组成,[4]所以,大学文化精神所内涵的“传统”精神理念以及所表征出的大学人的文化品性,对目前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来讲不仅需要,而且是大学生提升其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必需。

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广泛意义上的“精神”对每个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而且也体现着或践行某种精神,哪怕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或物质至上主义的精神,所以,从“精神”之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这一层面上讲,“精神”不仅仅从生命存在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精力或活力充沛,也不仅仅是从心理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处于自觉的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精神”表征着每一个人对其据以生活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信奉,是一种灵魂的“寄托”,也是每一个人的具有一定理想追求和目标指向行为的内驱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对生活价值的选择以及生活所持的态度、日常行为规则的遵循和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应的意志品性,因此,精神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同的精神品性之于每一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大学文化精神内涵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性所表征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确实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可以说,一个具有“无私奉献”这一“精神品性”的人,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上,总是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后,具有这种精神品性的人,又被誉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所以,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阶段应具有何种“精神”,或者说形成什么样的“精神品性”,不仅是学生提升自身“精神 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问题,更应是学校营造和创建大学精神文化来“引领”的职责及方法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

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合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根本体现。价值观念是一种衡量内心活动的尺度,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念、信念、理想等,也为人们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价值观被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标准时,就表现为个体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可通过个体行为被外界感知,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重要性的认识倾向,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

从“价值”之于人的行为的选择与定向等方面来讲,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直接反映出价值主体对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意义,价值主体作出价值判断从而作出价值观念的标准和依据:一是价值主体的信念、期望、理想追求,即合目的性;二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中的“他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实现的事实和引领;三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外的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对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来说,大学文化所内涵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不能用主导价值观来强行取代大学生个体对自身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多元自主选择,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并不等于完全消解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而是要通过对各种现行的价值观的批判整合,确立一种为大学生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元价值观中作价值量的分析与比较,让学生懂得去确定价值等级次序,优先选择其中价值量最大、最值得选择的那一种,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等级最高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大学生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个人享乐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P.82,99

[2]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P.234

[3]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16

第11篇

(上海大学,上海200444)

摘要:高校宣传片作为教育宣传片的一个分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目前,中外高校宣传片无论是在精神内涵还是在表现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第二部分对上海大学2012年并沿用至今的宣传片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在数字特效使用和校园文化宣传两方面的特点。第三部分以上海大学和耶鲁大学为样本,对国内外高校宣传片的策略差异进行分析,并总结总结出造成差异的三方面原因,分别是:历史背景,校园文化以及宣传对象。第四部分主要呈现了对高校宣传片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大学文化:校园宣传片:差异化: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 0151- 03

大学承担着创造文化、传播文化和继承文化的任务。大学宣传片也是大学文化宣传的一个展现形式,它具有可视导向性,感染吸引力,并且在宣传过程中展呈现出多视角多样性:同时一份吸引人的大学宣传片也是大学树立教育品牌,增强认同感和提升美誉度的有效途径,这在大学宣传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以上海大学2012招生宣传片《梦,在上大》为例,与耶鲁大学等国外高校宣传片进行对比,从而为高校今后的宣传片创作提供经验,以创造出既有思想内涵也有情感魅力的作品。

一、背景介绍

随着新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宣传片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已经成为个人、集体乃至国家传播形象,加强宣传,提高声誉度的重要途径。

高校宣传片的分类目前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从内容上来看,高校宣传片可以分为校庆校史宣传片、校园文化宣传片、校园风景宣传片等,由于高校招生生态的改变,扩招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随之加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高校宣传片,在对外展示校园风貌、大学精神、教学理念的同时也无形中涵盖了招生功能。

二、上海大学迎新宣传片分析

上海大学的迎新宣传片在2012年并沿用至今,这个宣传片总长9分07秒,全片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上海大学校训及校史介绍,在校史方面,通过四个学生的演绎,由古至今,不同画面交接配以文字介绍,清晰地展现了上海大学的发展史:在校训方面,则是通过对钱伟长校长的采访加深受众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第二段以“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梦想”为题,主要介绍了上海大学学生培养管理的一大亮点:大类招生。通过对校园内两个同学的采访,展现了大类招生区别于其他学校学生培养策略的特点及优势。

第三段以“我们的梦想,在这里孕育,在这里起航”为主旨,通过画面呈现了上海大学的寝室、食堂、图书馆、篮球场以及舞蹈教室等,展现了上海大学学生健康整洁的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增加了受众对于上海大学的好感度。

具体来看,上海大学宣传片具体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数字特效使用

数字特效是依托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兴产物,在上海大学宣传片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片头、镜头转换还是在每一帧具体的画面中,都体现了数字特效的使用,在字幕呈现的过程中,使用了飞转和光晕的手法,和字体的结合中,透露出一种时尚感。在影片的第一段中,四个青年由古至今的改变也利用了一种无缝转接的手法,使得古今交汇的画面流畅而不唐突。在镜头转换的过程中,闪黑使得段落之间的层次比较清楚。影片第一部分色调的调节,在影片的第一部分,介绍学校的历史选用黑白色调透露出一种时代感,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转入现代学校现状时,画面由黑白转向彩色,色调明亮起来,正是这样的色调处理,使得受众明白过去和现在的转换。

但是该视频在剪辑方面,仍有漏洞,在片中,4分18秒和7分20秒的画面重复,再如此短的视频内出现画面重复容易造成观众的倦怠感。

(二)校园文化宣传

大学的发展不仅仅是完善教学设施设备,更重要的是对大学文化的宣传和大学精神的追求,大学宣传片的传播实际上也是对于大学精神的传播,大学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对大学本质、功能与办学规律的理解和价值追求,它是大学吸收历史文化传统,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的积淀,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集成。

该视频的第一段,讲述上海大学校训的过程中,对钱伟长校长的采访以实例加深了受众对于上海大学自强不息”这一校训的理解。很好地传达了大学的精神文化,提升了大学的文化内涵和内在精神。在宣传片中,各种校园场景的展现,也表明了上海大学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丰富的学习、娱乐生活,这都是大学的内在精神在细节上的体现和实际的表达.

三、国内外高校宣传片策略差异分析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世界上几乎找不出完全相同的高校宣传片,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个性和环境:每个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理念不可能完全相同。由于高校形象宣传片很少在电视上播放,主要是刻录成DVD在特定展厅播放或是利用网络途径流传。因而,国内的高校宣传片在制作时通常表现手法比较单一,多是根据时间发展顺序,以一种记录的方式呈现,抑或通过对优秀校友的访谈的形式来呈现,欠缺创意。

在国外众多的大学中,我们以耶鲁大学作为样本,观察其宣传片和上海大学宣传片的差异。耶鲁大学的宣传片以一位老师说唱的方式,以音乐剧的形式向新生介绍耶鲁的学习情况,形式非常新颖。事实上,这部宣传片出自学生之手,耶鲁大学06级音乐专业的学生安德鲁?约翰逊制作了这一段视频,他说,制作这部宣传片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一种新的方式将耶鲁大学呈现给新的申请者,他以说唱的形式回答为什么选择耶鲁?”这个问题,通过一段又一段的歌唱,讲解了学生为什么选择耶鲁的一个个原因。因而,在这段视频中,他并未过多强调耶鲁悠久的历史。反观上海大学的宣传片,则是在影片的第一阶段就梳理了上海大学的发展历程。

上海大学的宣传片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中规中矩,采用画面和配乐相结合的方式,在宣传片中采用了多种手段,包括真人讲解、场景重现等方式,加深观众对上海大学历史的了解,以及明确现在选择上海大学的优势。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风格上,这两部宣传片的差异十分明显,事实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背景差异

耶鲁大学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创于1701年,是全美历史第三悠久的高等学府,亦为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在各个大学排名榜单中,都一直名列前茅,是享誉世界的名校。上海大学始建于1922年,在历史发展期间多经变动,直到1994年新上海大学建立。和建校三百多年的耶鲁大学相比,上海大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校,还处在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

(二)校园文化差异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心理影响巨大,中外校园文化的差异十分明显,表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校训,学习环境等等。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耶鲁的校训是Lux et Veritas”,意思是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上海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总体而言,中国的大学校训多出自古文或古诗词,蕴含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而在西方文化中,多体现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在形式上也不拘泥于工整的结构。

在学习环境上,由于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经营策略不同,因而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也不尽相同,和上海大学相比,耶鲁大学的似乎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宣传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耶鲁大学占地多少亩的校园,多么高的楼层,而是在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共享客厅,学习聚会”:每个住宿学院由一位院长管生活、一位主任管教务,他们和我们一起吃住”这些歌词里,看到耶鲁大学对学生学习环境的人性化地投入和关注。

(三)宣传对象差异

由于中外高考制度存在差异,不同的宣传片所针对的人群不同。以中美高考制度对比,我国的高考实行统一考试,统一招生的政策:美国大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入学考试,高中毕业生升大学都是参加SAT和ACT两种标准考试,这两种考试都是由美国教育考试机构(ETS)经营的全国统考,并非美国联邦教育部主持的考试。各个大学在录取新生时,都会参考这两种考试成绩,但不会作为录取的唯一依据。比如,2013年上海大学面对的是中国近900万的考生:而耶鲁大学所面对的群体人数则大大减少。

此外,耶鲁大学作为一个私立学校,几乎算是贵族学校,85%的学生都来自名门望族——每年的学费近3万美元,普通的家庭是负担不起这样的费用的。而上海大学则是一所公立大学,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入学的标准毫无关系。因而,在耶鲁宣传片中,为什么选择耶鲁的回答里主要强调的住宿学院”的制度也不是一般的公立大学所能负担的,毕竟这要求每所学院都拥有自己完备的设施,包括餐厅、图书馆、健身房、艺术工作室、琴房、照相暗室、学生厨房,甚至电影院、攀岩室、桑拿房等娱乐设施、

四、关于高校宣传片发展的几点思考

目前,中外高校的宣传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创造出更符合时代风貌,更契合学生心理,更能体现大学精神的高校宣传片。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传播目的,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

高校宣传片由于类型的不同,在传播目的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校史宣传片和招生宣传片在目的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一个起到告知宣传作用,另一个则是要在告知的基础上引发受众的行动——在高考志愿表上进行填报。

但是无论哪种类型的宣传片,都应该保证内容的完全真实,高校宣传片作为一种教育宣传片的一个分支,首先必须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在宣传片中宣传大学的每一个特色或亮点都应该符合客观实际,宣传片剧本编写,拍摄,剪辑的每一个环节也应该把真实性作为第一标准。

(二)以创新的表现形式传播大学文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而,在宣传片的制作中,不能够只停留在对校园环境或是教学设施的展示,更是要突出大学的精神文化,体现出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

在对大学文化的传播中,必须要重视艺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宣传片中,采用创新的手段可以加大传播的范围,更好地吸引受众,在文化传播的内容中,我们也应当力求创新,向受众传达大学的独特性或是优势。

(三)重视数字特效使用

今天,世界已经迈进新媒体时代,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对传播内容的要求比以往提高:另一方面,因为高校宣传片性质的特殊性,一般不会在传统媒体上投播。因而,此时此刻,宣传片的数字特效使用显得十分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应用软件的不断发展,数字特效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从当前的世纪情况看,数字特效的使用大大丰富了高校宣传片的表现张力。

(四)不能忽视地域、民族文化特征

中国自古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对高校办学的影响很大。一方面,地域文化可以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使校园文化的丰富度增强,为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资源甚至可以指引高校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第12篇

网络亚文化的出现与影响日渐凸显,其多样的表现形式与广泛的影响力,逐步被主流文化认同并与主流文化融合。作为大学文化主体之一的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亚文化的接受与传播势必影响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同时,网络亚文化对于当代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影响深远,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多重影响,把握其形式与内容中的合理因素,对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有积极意义,这也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大学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 G12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4-0061-04

一、网络亚文化

(一)概念界定:什么是网络亚文化

所谓亚文化(subculture),是相对于主流文化,正规文化而言。亚文化又被称作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形式,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边缘文化,可看作网民在网络中逐渐形成并一体信奉和遵循的背离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综合体。网络亚文化体现着独特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因借助网络媒体的特有传播能力和影响能力,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等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亚文化又是在网络主流文化或者称作网络综合文化背景下形成与发展的,因此,网络亚文化必然蕴含着与网络主文化相通相融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彰显着网络主流文化的某种内涵,又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介于种种网络主文化之间。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涵盖多种模式,由多种模式建构、整合而成。一种文化具有统一性,有其自身代表特性,这种带有自身特性的文化统一性并非简单的各部分之和,而是构成一个新的实体。从新实体角度出发,考察任何一种文化模式,应注意在此概念关照下的各种行为和思考方法。

(二)网络亚文化的表现样态

作为网络亚文化载体的互联网,为网络亚文化营造出宽广的平台,各种ID背后传播的、被影响的都与网络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尼葛洛庞帝说:“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推’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1]这一特性也促使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首先,体现在网络符号的丰富异样。网络符号包含各种语言与特殊符号所组成的、旨在传达个人意愿的网络流行语中。例如“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童鞋”、“盆友”、GG(哥哥)、BS(鄙视)、跟帖、汗、等,又如“沙发”“板凳”“强势围观”“抢站票”“占座”“火前留名”“占位,广告位招租”“前排兜售瓜子汽水”等盖楼常用语出现在奥巴马微博中,形成了极具国人特色的网络亚文化,而外国媒体对于这些语言的翻译招来中国网民的调侃。而各种“火星文”的出现,尤其是当代90后大学生对于“火星文”的热衷应用,使得文字在网络中的表达更为多样,其传达的涵义更为广泛,体现了一种价值认同。

其次,各种网络炒作事件此起彼伏。“小月月”、“犀利哥”、“凤姐”、“章鱼哥”、“淡定派”等等,无论何种网络人物、网络事件,都与网络息息相关。这些人物,这些事件成为网络亚文化的主体,也通过这些表征,带来网络中一次又一次讨论浪潮,这些人物、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像一场又一场的思想狂欢,触动着每个人的思维神经。

最后,网络亚文化的表现与传播主体多样,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类人群是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90后”,他们被称为“鼠标一代”,“90后”的价值体系中,“绝对利他精神”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个体、寻求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他们推崇的是互惠;他们眼中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战,而是一种在当前社会下如何互相协调,彼此借鉴互补,从而将自己的优势和利益最大化。而这一理念与价值观念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亚文化的接受与认同更为容易。

二、网络亚文化对大学文化建构的影响

对于大学文化的界定,可以从不同角度剖析与定义,但归根结底,可将大学文化定义为大学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构造。文化影响力,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大学应当在文化回归中表达、坚守和捍卫自己的文化身份[2]。而大学文化的建构,也是思想、制度与精神的不断建构的过程;是社会的精神家园,大学文化通过思想的启蒙、人格的重塑与心灵的洗涤,不仅对于大学之中的学生实现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与熏陶,更应该影响并能引导大学外的人的精神启蒙,引领社会的文化方向。在这种表达、坚守和捍卫大学文化身份的进程中,有着各种显性与隐形的因素作用着这一领域,而网络亚文化即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大学文化的建构与整合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可忽视的是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网民,对于各种网络亚文化有着迅速的接受力与理解力,同时又作为媒介之一推动与传播着种种网络文化现象与价值观。而作为大学文化主体的他们,其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中渗透的网络亚文化因素,势必对于当代大学文化的构建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随时、随处可见、可感的。

从网络亚文化的起源来看,本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开放、自由与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表达的观念与情感通过网络虚拟社会而得以表达与传播,由此形成网络社会中网络亚文化的繁荣。反之,这种表达与传播进一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作为大学文化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必然在整个大学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引进网络亚文化的词语、理念与其特有的精神,逐步构成了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而随着大学的开放度与包容度日益加强,很多开始被视为异类、无厘头的网络亚文化逐步被大学文化所接纳,当网络亚文化以形式多元化的方式融合到主流文化之中的时候,大学生顺其自然的接受主流文化、尤其是大学主流文化的熏陶。这一融合的过程,网络亚文化与大学文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对于大学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以及其内涵的丰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网络亚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与内容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就其本质来说,网络社会是一种数字化的社会结构、关系和资源整合环境,其关系网具有虚拟特征。 网络虚拟共同体并不是一种物理的空间组织形态,而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成员可能散步于世界各地、以旨趣认同的形式在线聚合的网络共同体。”[3]大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必然受到这些特性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在当今90后大学生标榜主体价值尊重,以学生为本的大学文化理念的重构过程中,网络亚文化的影响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90后的大学生,更加强调个体价值的实现与认同,强调个体的与众不同,而网络亚文化的文化创作与评价都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这恰恰迎合了大学生对于前卫、创新的追求;而个体价值的实现,又使得他们希望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将自己认为满意与快乐的元素得到表达与传播,让更多人来分享。回到现实的、真实的大学文化中来,这种亚文化的存在样态势必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现与传播,从而对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文化源自于生活,同时又引领着生活;大学文化的建构不仅担负着大学校园 文化建设的任务,更间接的影响着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发展方向,这种间接的影响力正是通过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得以传播。由此,合理、积极的网络亚文化元素的借鉴与引入,不仅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也为整个大学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增添了新的内涵。

三、网络亚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分析

网络亚文化对于大学文化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良好的教育是帮助人达到一个道德完善的有效途径。大学文化的建构,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影响,无疑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对于大学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影响深远。康德的伦理学认为人实践道德的前提条件就是“无动于衷”,也就是通过内心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控制、驾驭人的感性,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内心的平衡,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承载者,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这一群体正处于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思辨能力的迅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对于新鲜事物接受最快的阶段。网络亚文化的表现样态在大学校园中被广泛传播与认同,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亚文化的形式表达个性思想与主张,是对于人性本心的真实情感的表达。如今的大学文化建设,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现实表现形式上,或多或少都离不开网络亚文化的因素,这一现象表明大学文化在逐渐吸收网络亚文化的积极因素。“任何时期的大学文化一定是来源于历史并借助于现实社会大环境成长起来的文明成果,其开放性和交流性显而易见,大学文化只有在与社会文化的不断传承交融中汲取营养,才能始终处于先进文化的前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同时需要提起注意的是,网络亚文化虽然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建构的元素之一,但是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力并客观分析其对大学文化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仍然是有必要的。

再者,合理利用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力。网络的虚拟性为大学生的个性彰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构筑了一个带有大学气质又具有网络文化性格的情境,这种开放、自由、宽容的文化元素为网络亚文化提供了其生存与繁殖的土壤。在网络亚文化中孕育的新的文化因子又反作用着大学的主流文化样态。大学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并存的文化范式,大学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文化来源的多样化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由此,大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本身就是在不同文化样态的交融与碰撞中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这种多元化是在核心的一元价值理念指导下的“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建构。当代互联网与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力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的影响更为突出。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对于网络亚文化现象与网络亚文化事件有一个合理的认识与判断;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亚文化的合理因素,就是将其积极因子引入大学文化的构建中来,利用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乐于接受网络流行元素这一特点,在推进大学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通过网络亚文化形式的整合,使得大学文化更具有时代性。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与其现实社会有着密切关联,网络亚文化也不例外,它是社会的历史必然产物,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网络亚文化与大学文化在不断的对话与磨合、碰撞与交融中发展。尽管一种文化样态的产生开始时会与主流文化有着对抗与排斥,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对于新生事物的消化与谅解,曾经引起的种种恐慌渐渐被社会接纳,成为大文化的一部分。同理,网络亚文化对于大学文化的冲击,会伴随着二者的交流与对话,逐渐彼此适应与接收,从而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传播方式的每一次变革既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改变了我们的语言和交往的方式,同时又给我们的认知设置了新的障碍。在网络时代,青年比过去更深入地认识社会,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介入社会。 网络社会依然集中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价值冲突,广大青年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信仰意义的缺失和核心价值观整合等一系列问题,在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泛滥的时代寻找不到其最根本的支撑点。 因此,网络不应只是一种技术拓展或工具创新,更应成为一种人文价值负载,促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生命的张扬,在自由顺畅的交流氛围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诗意的栖居。”[3]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多重影响,因此把握住其形式与内容中的合理因素,对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有积极意义,这也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美]尼葛罗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03.

[2]樊浩.文化是一种大学性格――“文化传承创新”与现代大学的身份认同[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