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3-06-02 09:21: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1篇

关键词:合作; 探究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22-02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目标的"自主合作、实用高效",着力构建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即研究如何在高效课堂中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课堂教学实效有极大的相关性。构建高效课堂,必先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流程。"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从学生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求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1"合作探究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设想

为了改变数学课堂沉闷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导学案的形式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初步设想如下:

课前:学生预习学案,小组合作探究,由组长负责,各小组成员互相督促,完成学案上大部分内容。

课上:前3分钟教师简单点出本节主要内容,并当场分配本节各小组的展示任务,然后留约5分钟进行课上进一步的讨论。其间教师要到各小组中去了解情况,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说明:为什么任务不提前分,主要是防止各小组只准备本组分到的内容,不能充分预习全部学案。为节约时间,这一环节也可以在课前把分组任务打在课件上,由科代表上课前打开。)第8-35分钟是学生展示时间,各小组派本组1到2名成员上台讲解本组分配的内容,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对讲解不清楚的地方当场提出质疑,或提出不同的解法。在展示其间教师可以有适当的引导,但不可打断学生的思路。讲解和质疑结束后,教师要给出简要的点评或纠错,必要的难点可以精讲,对做得好的小组提出表扬,做得不够好的也应多鼓励。第35-40分钟,针对本节内容准备3-4道当堂检测题,检查听课效果。最后3-5分钟,教师小结本堂课内容,布置课下作业和下节预习内容。

课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督促学生整理本节学案和预习下节学案。

2"合作探究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细节

课前环节:

各小组应全面讨论,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多与学生提前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有无特别的困难。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学习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不要让学生有孤立和茫然的感受。上课前由科代表与老师交流,合理分配小组展示任务。

分配任务环节:

为了督促学生提前预习全部学案内容,我们当天的任务都是当场分配的。因为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也有差异,所以任务如何分应由老师注意掌握。当各部分难度差异较大时,把艰巨些的任务分配给总体水平较高的小组,适当照顾水平较差的小组,这样可以保护好差生的自尊心。当各部分难度差异小时,就随机分配,或以抢答的形式来分配。

课上展示环节:

分好任务后各小组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讨论,统一意见,然后由本组的代表上台展示。在这一环节,老师充当主持人,组织各小组轮流展示。要提高课堂交流的效率,教师在交流开始前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逐渐培养成习惯。展示前的讨论时间教师应深入学生的学习小组去,了解准备情况,是否出现错解,有无困难等,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随机应变。在分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的评语一方面起有评价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起指导作用。例如:对说的好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对语速太快的学生提醒慢点说,好让大家都听清楚等等。

每位同学上台时大家都给以掌声鼓励,激昂气氛。为了防止展示环节成为优生的舞台,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我们规定每组成员都要轮流上台,各组互相监督,发现有违规的组可以当场要求换人。在同学展示的时候,老师要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提出质疑,面对质疑,展示的同学给予解答,本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如果无法解答,可以由其他组成员给予帮助。对质疑成功的学生和其他组帮助解答的学生也给予掌声鼓励。如果学生无法解释清楚时,由老师对这一难点进行精讲。

每位同学展示结束后,老师要进行适当的点评,表扬他做的好的一面,然后再指出要注意的地方,或进行纠错。

第2篇

【摘要】高效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践证明,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满足了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本文主要以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分别对新课程教学和复习课教学进行了分析,并且最后也对不可缺少的教学评价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和提纲,采取独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通过评价等环节,达到教学目的.高效课堂要求传承传统教学的优势,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对二者都有其具体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勇于思考和创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一、新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堂教学模式选择是否得当对学生基础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首先,指导自学.指导自学就是指学生在导学提纲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将导学提纲设计出来,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自学进行指导.导学提纲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课堂情景的创设.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可以引领学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2)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商议好学习要求,进而为学生学习设置若干小台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任务来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或者分次进行出示.在导学提纲的引导下,学生先进行独立学习,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先自组小组来共同解决,如果还是解决不了,最终将其留在全班合作解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整节课的基础,其需要占18分钟左右的时间.其次,合作研讨.合作研讨就是指教师统一对全班进行组织,进行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活动.教师统一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先与本小组成员一起来探讨疑难问题,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研讨,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研讨,这个合作研讨的过程是课堂的.在合作研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1)引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2)引领学生解决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并适度拓展.(3)引领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规律.(4)组织学习过程的评价.(5)利用知识载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达到应有的高度、深度、宽度及幸福度,本环节大约15~20分钟.最后,练习检测.练习检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不同的练习方式,对该课堂的成果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反思.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在此基础上,这些练习不能满足某部分学生的需求,此时学生可以自选题目和自己设计题目.练习检测尽量在当堂对其进行批改和反馈,这个部分需要占用至少10分钟的时间.

二、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双基复习课模式.梳理知识,合作研讨,练习检测.双基复习课以引领学生梳理系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为重点,使知识点无缺漏、无疑点,能简单应用.(2)专题复习课模式.举例导学,合作研讨,练习检测.组织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复习,以引领学生拓展知识、总结规律方法为重点,使学生对专题知识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宽度、高度,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相关操作策略,形成技能技巧.(3)试卷改评课模式.分析改卷,合作研讨,补缺检测.分析包括试题分析和成绩分析.试卷改评课以学生自主改卷、知识点补缺、反思总结方法规律为重点,使缺漏的知识点得到及时补救,歪偏的思维得到及时更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形成技能技巧.各科教师根据学校宏观教学模式,在学科负责人组织下,结合学科特点建构本学科各种课型教学模式,交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审批认定后付诸实践.鼓励教师在使用教学模式时,根据个人特长优势的不同,灵活掌握,扬长避短,做到有模式,但不模式化,并注意在实践中总结完善操作策略,确保教学过程趋近最优.

三、教学评价

无论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还是复习课课堂教学,都需要一定的评价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由此可见,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离不开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无法落到实处.任何学科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课堂评价都主要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要落实在四个方面:(1)学生的成长性.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获得了性格、情感、意志、智慧等方面的提高.(2)学生的主体性.即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开发、激发、引发、诱发的作用,充当学生学习热情的呼唤者,学习快乐的促进者,课堂流程的策划者,而让学生在课堂内把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3)课堂的深刻性.即注重知识拓展延伸和体系构建,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本质、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并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4)表达的精彩性.即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练优美、明晰风趣,让学生在快乐和享受中学习.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落实在以下四个方面:(1)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2)看教学对学生道德情感、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影响.(3)看教学对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的激况.(4)看教学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情况.具体的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笔检,也可口语交流,还可以进行跟踪性检测.同时可以采用学生评、同科教师评、学校领导评等手段,共同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物理是学生在整个中高等学习生涯中初次较为系统地涉及自然科学类科目。初中物理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对学生日后进行其他自然科学类学科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充满乐趣而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教师的负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标尺衡量课堂教学效率。从学生的角度减少了无用功的浪费,从教师的角度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二者的综合提高有利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促成。

一、构建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的作用

构建高效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课堂是一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有机互动的三维网络知识互动体系。高效教学课堂模式,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提高是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动力,当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时,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同时具有较为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适宜强度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物理学科保持热情的保障。

构建高效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可以减少学生和教师不必要的繁杂学习形式,通过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教师可以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讲解,学生可以避免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的不必要重复学习,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同时减轻了二者的负担,提高了二者的效率。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课业精简,减少不必要的课后作业,学生负担也得以减轻。同时,学生能够体会到当堂内容当堂学会的好处,减轻了学生的课业压力,将课堂和自由还给学生。

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的策略及分析

1.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的重中之重是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效把控课堂,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教材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较高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变。

(1)召开主题班会,讨论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主体意识教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讨论,深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理解课堂是学生自己的,教师和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起辅助作用。

(2)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特点,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物理教学内容的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展现学生的重要性,突出体现学生自主能动性的重要作用。部分物理教学内容是以实验为基础产生的,教师可以抓住实验的动手性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习,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再结合教师的内容原理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的本质。

2.加强探索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养成良好的发散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具备发散性思维的学生在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时,会有多个出发点,会有多种答案,并且能从中选出最适宜的答案。这种多方向辐射的发散式思考方法,使学生具有探索创新的潜能,在质疑反思中得到提升。在初中物理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将物理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整合起来,建立合理有序的物理知识体系,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3.巧创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情境的创设影响着教学课堂氛围的把控,同时有利于积极课堂气氛的形成,形成活泼、互动的课堂生成。良好的课堂生成也有利于教师们形成良好的教学预期,同时良好的教学预期又能促使下次良好的课堂生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交流和拓展。合作学习使物理课堂变成一个交互式的三维课堂,充分调动各个学生的不同特性和优势,将整个物理学习课堂变成一个自主、活跃的学习场所。

三、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

针对以上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提出,通过以下教学案例的演示,进行教学实施应用探讨。

1.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案例:如,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课题学习时,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组成小组,通过教师对实验操作的基础步骤讲解,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器材组装,实验进行时,负责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记录。实验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对实验初步的原理感性理解。在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过程中,教师进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讲授,通过蜡烛的各种成像原因分析,向学生讲授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理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扩充已有的内在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案例:在学习《认识电路》这一章节时,通过对各节知识学习后,教师可以进行实验课学习,让学生体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电压的特点。给学生准备若干灯泡、电线、开关、电源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设计电路图,让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在自由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学生会对电流电压及串并联电路特性探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能尝试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教师在实验课结束时,可以对学生的电路设计进行点评。学生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学生的解决方案多种多样,从而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启发,使学生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3.增强学生合作意识案例:在《滑轮》这一课题的学习中,通过组织学生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实验教学课堂中,由于实验本身的特点,学生必须进行合作互印=淌可以让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角色分配,有人记录数据,有人实验操作,通过有机合作,实现学习中的互动合作。通过实验体验,教师进行引导提问:各滑轮组分别由几股绳承担总重力(g),学生通过实验记录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探究,通过学生分配合作,测力计示数记录、绳的股数记录、承受力的记录,而后进行讨论分析每股绳所承受的力有多大。总结后在教师进行实验原理讲授后,有机结合实验进行探讨,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构建初中物理高效教学课堂,主要是要调动学生的质疑、探索、反思能力,通过对学生自主能动性的调动,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辅助教育,实现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已有的条件,加强教学后的反思分析,总结经验,实现教师和学生在高效物理课堂中的共赢。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模式建构;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根据自己的实践,探索出了“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语文高效课堂模式。

一、理论依据

1.利用学习的金字塔理论提高学习效率。

2.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3.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方法做10道题,不如1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4.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建构

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四个板块:(1)自主学习:包括课前预习和课中自学。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依据导学案进行有效预习;在课堂中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2)合作探究:包括师生合作探究和生生合作探究。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探究。(3)释疑点拨:包括答疑解惑和方法指导。重点讲解学生的疑难点和易错点,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4)归纳总结:包括阶段性总结和整体性总结。根据课型和内容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做好整堂课的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三、课堂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确定了课堂教学的八个步骤:编写学案―据案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释疑点拨―当堂检测―反馈矫正―巩固迁移。每个班级将学生经过优化组合,分成6~8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学习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各个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成员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具体来说,重点抓好如下环节:

1.自学前的指导。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达到什么要求等。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2.学生自学。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

3.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学过程中已经学会的问题不再探究,主要探究那些自己学习起来有困难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以组长为中心,组员积极参与,并且在组内达成一致。除此之外,还要探究那些大家都有争议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等,探究的越激烈越好,最终大家达成一致,达不成一致的还可以组间探究。

4.释疑点拨。教师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在该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1)要明确点拨的内容。点拨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2)要明确点拨的方式;(3)要明确点拨的要求。

5.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当堂检测题。其目的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检测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6.反馈矫正。教师根据所反馈的问题并结合巡堂时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纠正。其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在教学法应用初期取得很大的收获,然而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困惑。

第5篇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打造什么样的课堂以及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所学校都要正确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审视今天的课堂,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并不陌生,但是普遍存在着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这种共性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都缺少实践的方法与策略。所以,必须找到教与学的最佳实践路径,才能让新课程理念生根开花,才能使课改精神真正贯彻到课堂上来。

近几年,我校以教学改革为契机,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并构筑了“先学后教、学导结合、三环四步”高效课堂新模式(见下图)。

一、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个模式结构图显示:课堂构成的两大要素――教师和学生,课堂中的三个环节――自学质疑、交流探究、检测达标。三环节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四个步骤。第一环节是自学质疑,要求教师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出示导学,这首先告诉了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自主学习,通过读、想、批,提出疑问,这就是先学。第二环节是交流探究,根据学生的疑问,先通过组内生生互动,初步释疑。接着教师观察、巡查、汇总学情,整合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指导、调控整个探究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小组展示初步释疑情况,通过展示汇总出问题解决了几个,怎么解决的,有哪些没有解决。这时,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探究,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这样就把学交给了学生,老师不包办、不代替,老师的教是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的教,是根据学的情况,进行点拨或引导,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是学导结合,教为学服务。第三环节是检测达标,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做梳理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进行新知练习,达到目标,形成技能。

在新课堂中,教师由课堂上滔滔不绝、满堂灌的“独角演员”转变为策划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演”和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剧务”,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讲题授课,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就某一疑点进行探讨交流并及时给予点拨。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知识的生成和心灵的成长。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观众,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原来的一言不发、被动接受变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者、体验者和感悟者。学生学会了自学、分组学,学会了从书中寻找答案,在与同伴的讨论交流中消除困惑,学习的主动性更强、积极性更高,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这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而恰恰是这种自我建构,使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同时更容易形成技能,获得基本的经验和方法。

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构建“三环四步”教学模式并非唯一模式,而是将它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抓手,是教之“规”、学之“范”。其本质是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其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该模式的应用,使课堂鲜活起来,教师把学习时间、思考机会、说讲权利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师生互动、平等参与,让师生间的感情更加和睦、融洽,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责 编 再 澜)

第6篇

评价一堂地理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创设情景,确认目标

首先,教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要有情景性、启发性,可采用地理图片、地理现象录像等),然后,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告诉学生。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用白板展示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本节主要知识点先有个总体印像。展示给学生应该是经过教师的理解和归纳的,非常精辟、准确、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让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复习目标。

二、自主预习,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每节课要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自主预习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一)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带着各自的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惑问题,(有预习学案的可以对学案进行组内批阅、交流,相互检查落实的情况)。小组长调控学习的状态,并总结小组共同疑惑的问题,准备在班内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一小组的交流讨论。

(二)班内交流

在教师的调控指挥下,各小组代表依次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表达小组的观点和看法,提出小组疑惑的问题,达到引发讨论、共享成果的目的;在班内展示、交流和评价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聆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注意捕捉学生对地理问题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三、精讲点拨,拓展延伸

教师在充分参与学生的研究、展示、评价过程之后,对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精讲点拨。精讲中尤其注意从思路、规范、规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并预留给学生整理笔记、反思内化的时间。

四、达标练习,提升能力

课堂练习不仅是对教学的检验,同时也是学生知识升华的过程,这一环节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要允许学生自己去咀嚼知识,消化理解。以往的教学结构大都将这环节的一部分或全部分放到课后去完成,学生知识接受与运用的间隔时间过长,教师得到的反馈周期也相应变长,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课堂教学中注重了这一环节,保证了学生对知识当堂消化理解的时间,教者更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教学进程,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巩固训练题。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②习题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和紧密联系地理热点问题。③训练设计要注意突出疑点、难点和易错点,试题类型以读图分析和地理情景材料分析为主。训练题的数量要适当,最好能够当堂完成,并进行及时地反馈与矫正,确保课堂的效益,落实“堂堂清”的教学要求。

五、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节是一堂课的总结与提升,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可以有两种小节方式:一是由学生来总结自己的收获一一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另一种方式就是教师来总结本节所学习地理知识、原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前因后果联系,指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第7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49-02

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即在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使课堂成为他们发挥主体地位的主阵地。但是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数学课堂的教学往往呈现出的是教师反复讲,学生被动听,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难于消化吸收,思维没有得到拓展,能力没有得到加强,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新型的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呢?在教学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究。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生动的教学过程。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关爱。

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既是师长又是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是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老师。”教师在指出学生思维缺陷的同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特别是对于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给予学生关怀尊重,使学生感到你是他的良师益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发挥,学生自然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教师一个眼神就会引来学生的微笑;一个手势便能得到迅速的反应;一句话则又会带动学生静静的思考。新课程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无言的理解和沟通,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结合的恰到好处。

二、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的数学知识传播活动,是对数学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教书”的观念。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不但要理解教材,还要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三、布置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益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效益,仅有教师精心备课还不够,还必须把学生也带动起来,这就是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一是针对预习的内容,自己能看得懂、能理解的,先独立解决;二是预习内容中理解有困难的、有疑问的,做上标记,以备课堂上讨论;三是对于预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新方法,也把它记下来。借助于导学案,使每个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从而知道第二天讲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能让优秀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落后生有补给的时间和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也算不上高效课堂。“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最有效率?我说:适合你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说,你需要了解别人的学习方法,但不是照搬,而是在别人方法的启发下,量身定制成适合自己的方法,才会产生最大的效应。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这是全国优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数学教师王金战老师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给了笔者很大的触动,教学中他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学中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不回避任何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中他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五、精心设计练习,拓展学生思维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高效课堂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于典型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拓展延伸,通过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方位、多角度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可视情境

第8篇

【关键词】科学课 高效课堂 独立自学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经常思索的主题。如何更有效地提高科学课课堂质量?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如何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合作学习、自我探究”落到实处?集宁区老虎山小学实行的“五步法”教学模式对此做出了有效的尝试。

“五步法”教学模式的内容:

第一步: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目标明确,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小学科学课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进化》中的第一课《消失了的恐龙》。我出示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知道恐龙( )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知识)

2.能根据不同制品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能力)

3.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愿意在课后继续了解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本课所讲到的恐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的。提前出示学习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上。

第二步:独立自学提出问题。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到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学生学好科学课的前提。低年级的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不敢提问题,这就需要科学课教师去鼓励学生、去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提问题,教会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问题。思起于疑,如果学生没有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有深层次的和浅层次的质疑。包括知识内容的质疑、方法上的质疑、批判性的质疑。对于《消失了的恐龙》这一课,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收集恐龙的照片、模型和相关知识。学生在提前自学的时候已经积累了很多的问题。如:

1.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什么时候灭绝的?灭绝的原因

2.恐龙分为几大类?

3.恐龙有变异吗?

4.恐龙早已经消失,我们现在的恐龙照片和模型是怎么来的?

5.最凶的恐龙是什么?最弱的恐龙是什么?

6.恐龙一共多少种?

7. 恐龙有多重?

8.肿头龙的头为什么是肿的?

9.最小的恐龙是什么?最大的恐龙是什么?

10.恐龙是怎样演变的?

11.恐龙的祖先是谁?

12.梁龙的护身武器是什么?身体是否很笨重?

13剑龙身上的剑为什么是菱形的?

……

在本环节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做到初读了解大致内容、细读抓住重点、精读加深理解,在阅读中诱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在阅读中得到解决,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良好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恐龙化石是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学生通过阅读或查阅没解决的问题,记下来,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包括对学、群学、小组探究等形式。在传统的学生座位排列方式下,首先让同座的两名同学互相探讨。仍未解决的问题可以前后四名同学进行探讨。经过探讨后得到的解答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如在《消失了的恐龙》一课中,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知道了:恐龙可以分为肉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三大类;恐龙和其他生物一样,同样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通过小组探讨,学生们对梁龙和剑龙的某些特性有了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明白恐龙的某些特性根据种类不同而各不相同,有些知识通过查资料或网络查询就可以得到答案。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一部分比较简单的问题得到解决,留下了更有价值的问题,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小组谈论也可以通过适当改变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进行。低年级的同学可以4名同学一组,相对而坐。指定或推选一名同学做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每个同学的问题进行探究。小组探究学习也培养了组长的协调统筹能力,随着小组成员能力的提高,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尝试做小组长。

到高年级后,随着学生的能力提高,小组成员可以增加为六人。小组的讨论气氛会更为热烈,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大多数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得到解决。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深入各小组巡视,适时点拨指导。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交往行为、问题解决的方式和效果等给予及时引导、评价和激励,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第四步:展示交流质疑提升。

在本环节,学生主要是将学习成果和未解决的问题汇报给教师。每组依次展示问题,教师组织各小组间共同探讨。也许前一个小组未解决的问题正是其他小组通过组内探讨已经解决的问题。这就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消失了的恐龙》一课中,对于恐龙消失的原因问题上,每组同学都提出个各自的假设。通过各小组的补充,学生给出了行星撞击、气候变化、食物短缺、火山爆发等十多种原因。对剩下未能解答的问题,教师再次进行引导点拨,必要时可做适当讲解补充。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数问题得到解决,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让学生们在谈论过程中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

在整个互动学习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学会参与、交流、互动,在互动中学会互动。

第五步:总结归纳达标练习。

在本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归纳形成知识点。教师要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已经获得的知识,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

最后,教师将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当堂训练考核,看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学习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教学反思,总结不足,更好地提高课堂效果。

“五步法”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两种学习方式:一是自主探究,一是合作学习。最终目的是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生自学、对学、群学,实现学生会学、学会、乐学的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促使教师让出课堂、转变角色、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成长的引导者,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第9篇

关键词:自学 辅导 集中讲授 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为了积极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近段时间,我校正掀起探索“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学科的数学,理应走在前面。

“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的理念适时提出来的,解放教师以发展教师,解放学生以成就学生。而我认为这就是在一堂课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对于学生学习来讲,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益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积极学习的愿望,即学习的原动力。在具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先学后教”是必须贯彻的一条基本原则,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师长”变“学长”、让“教室”变“学场”、让学生由知识的“接受器”变“学习主人”。因此,必须“先学后教”,使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自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再与同学交流或听老师讲解,多让学生产生“为什么是这样?”、“应该是什么样?”类似的思考,这样学生学习就有了思维的深度,充分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针对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钻及求知欲、成就感非常强的心理特点,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数学教材特色,在五备(备学生、备教师、备教材、备教法、备语言)上狠下功夫,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三不讲:学生会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导学案”。充分利用“导学案”在课堂上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集中讲授、当堂训练”的教学原则,初探“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生自学 分组讨论

学生自学,分给讨论即是“先学”,有“独学”“对学”、“组学”等。这个环节一般在5-10分钟左右。是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导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学习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由调整学习速度,实现个别教学。分组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协作能力。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设计“导学案”时布置的任务要由浅入深,抓住关键,突出重、难点,注重趣味性,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教学中,一开始,我从吸引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大家举一些足球赛场上的得分,失分的例子。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引导,同时指导学生时要言简意赅,引而不发,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做好巡视监督工作,杜绝个别学生玩,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地增加题目难度。切忌走形式、走过场。

二、激励学生 教师辅导

激励学生,教师辅导这一环节是第一环节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第一环节的延伸。学生自由学几分钟后,教师就可鼓励学生当众演示。借助黑板等教学设备向其他同学做示范性表演,这是直观性原则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在知识教育方面有很大作用,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在教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是一个难点,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后,我激励会画的同学到黑板上来演示,正确了,给予激励,让学生的成就感由然而生。有不妥的地方让他的同伴共同来解决,让他们的映象更深刻,掌握知识更牢固。在学生演示时,教师应适时地提出共性问题或自己先行设计的题目,让演示同学操作解答。如果该同学不能解决,教师可以发动其他同学讨论后解答。 演示完后,教师要归纳总结,做出明确结论。

三、归纳问题 集中讲授

归纳问题,集中讲授即“后教”,这一环节通常在10-20分钟左右。这一环节是针对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也不是一讲到底,要通过点拨学生学习的关键点(学困点),引导学生提升能力。在“后教”中要做到高效课堂中所提倡的“三讲三不讲”。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是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四、总结回顾 当堂训练

第10篇

【关键词】: 教学内容 预设 生成 效果 学法指导 课堂管理 意义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他出示课件,向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长城的结构。后来评课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他支吾地答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的长城的各部分,如: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并在图上注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长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这样才是有效预设。

有效的预设应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导入之后,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让你学该学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大家不难想象,整个课堂大部分学生不知所云,不知从何应答,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沉闷。究其原因,是其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如果采取课前先下发探究表,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难易程度梯次推进课堂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三、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二)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四、存在不足及困惑

(一)课堂活动要求容易养成难。高效课堂让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说;老师先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学生要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学生要动起来,还要在同学面前讲出来。学生要从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当事人,要重建一种新的课堂秩序,要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惰性”。学生的规范变成习惯,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需要老师坚持点评,采用合适的评价。让学生发生质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培训。

第11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导学案 高中地理 评价模式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程改革于地理科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 [GS(2010)G0238]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73-01

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到严重的挑战,更新教学理念,跳出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框架,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适应新教材教学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新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效地理教学目标的有效拟定

课堂教学总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模式要高效,高效教学目标要先行。高效课堂中的高效应该是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的总称。要想在短短45分钟做到这三点,教学目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开了目标的指引,我们的教学注定是低效或是无效的。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其意义在于找到了教学的出发点、主线索、归宿点。教学绝非信马由缰,任由主观意志、外部环境转移。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恰是衡量教学的标尺。目标教学之所以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得益于教学目标制定的具体(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可控(借助怎样的手段达到上述目标)、可测(检验目标达成的效果)、可补(怎样补救教学的欠缺),得益于教学目标执行的实实在在(课前检测——展示目标——达成目标——补救目标环环相扣),得益于教学目标的科学(符合学科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这不就是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吗?

二、高效“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建构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也是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体现。在本校的运行实践中,“导学案”模式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肯定,并积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助学方案,在本校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导引”、“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学后反思”等内容。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根据学情、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等编写,力求突出高效教学的三维目标,确保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同时还要体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预习导引”尽量采用填空的形式,而所填的内容都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有些难以准确的作答而又比较重要的内容,学生填写比较困难,可以用底划线加以强调,同时进行相关的提示,例如通过阅读什么图完成什么问题等,增强导学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合作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领悟,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部分是导学案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所在,设计时必须浓彩重抹。设计探究问题时一般要突出:内容的传承性;素材的实践性;问题的挑战性;排序的生成性等特点。我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情况、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让各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地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作用。让学生根据目标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和同学们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等动手操作活动和思维操作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思考,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新知识。

“当堂检测”意在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练习要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测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出题,利用面批、互批、自改、讲评等形式当堂反馈。教师要借助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过程和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

“学后反思”主要用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及疑难点,以便于能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评价模式的建立

高效课堂模式构建,要改革我们过去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其实相当于学校的一个指挥棒,学生怎么做,老师怎么做,用什么来引导,那就是评价。一方面我们改革过去已有的对教师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的评价办法,用高效课堂的理念及模式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比如备课,我们现在要看是不是采用“导学案”的备课模式,是不是充分考虑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不是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性设计,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是不是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改革对学生的表现的评价办法,我们的评价得起到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激励作用。三是新的评价办法要迅速出台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变了,学习模式变了,旧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堂。所以各学校要迅速修改考核奖励办法,否则教师有可能无所适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吴育红,贾凤梅.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点.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12):51-52.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根据国家在《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是增加对英语初步运用的能力,对基础的语言知识形成基本的认知,建立语感,为以后的真实交流和运用打下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语言知识,掌握其基本运用,逐渐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课堂教学作为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概述

1.高效课堂的概念。高效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在引领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学习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任务。它主要强调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是针对低效率的课堂教学提出的,不仅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进步。在小学阶段,高效课堂的评判标准并不唯一,不同的学科有其不同的评价标准,而小学英语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则主要是从课堂氛围、学生的活跃程度、学生对语言的正确把握,以及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的,简单来说就是“以学生在课堂上愿不愿意学、会不会学以及是否到达教学目的”这三个目标来评定。

2.教学模式的界定。教学模式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而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教学理论而制定的相符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框架,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教学活动为支撑。从教学活动的微观角度来看,教学模式是动态性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其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教学策略、技巧和方法在不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简单地说,教学模式是具体化的教学理论在具体的某个领域地应用,对课堂教学有指导作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生一般比较活泼好动,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特点,多数时候只有新奇的事物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这心心理特征,设计并掌握好教学模式,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境,既可以是虚拟的情景,也可以经过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和讨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三多”。高效课堂教学,不仅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说的能力,即多思考和质疑、多读、多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遇到不懂的或自己认为不正确的问题,要敢于质疑,要用怀疑的态度去求证;其次,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英语既是一门学问,但同时它又是一门语言,多读有利于语感的培养,以及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最后,给学生在课堂上讲的机会,不仅使他们新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还能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丰富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教学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试想哪个小学生能对长期不变的教学方法保持最初的那份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和教学素材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利用多媒体网络展开教学,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比如精短视频、动画片等,能够使知识更具体化或更形象化。

4.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高效课堂教学的形成,也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将英语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师应该合理设置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用的日常交际情境引入课堂,加深学生对于英语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理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学习英语、锻炼英语,从而达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的教学目的。

三、小结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及其重要的,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对新的教学模式要敢于尝试,不断完善,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训练,能够基本掌握英语的听和说,能够认识基本的英语单词和进行简单的英语阅读,不仅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珍.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15,2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