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族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交流

时间:2023-06-02 09:2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族文化交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族文化交流

第1篇

5月28日,宁夏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在银川成立。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三刚出席成立仪式并为促进会揭牌。

宁夏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是经济界、文化界、多个民族的诸多人士相结合的团体组织。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宁夏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马骏廷说,促进会其中的一项总则是:“促进宁夏与全国各兄弟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宁夏与中东、东南亚各国间的交流。”意识决定行动,旗帜指明方向。可以说,促进会的成立,将是我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结出的一枚硕果。

2009年11月7日,总理在埃及阿拉伯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回眸近200多年来的历史,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被耽误的历史机遇太多太多了。马骏廷说:“我们有一百个理由、一千个理由振奋起来,加强合作、加快发展,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心存疑虑、踌躇不前。任何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的政治家,任何有抱负、有作为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清醒地看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把中国同阿拉伯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向新阶段!”马骏廷说,促进会将大力加强宁夏和全国及阿拉伯各国等穆斯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知名企业来宁夏投资发展,参与宁夏乃至西部大开发建设;积极促进宁夏和国内、国际企业界,特别是中东、阿拉伯国家总商会的多方面交流合作;为宁夏各民族企业家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吸引阿拉伯国家的资金、人才、先进技术等。促进会还将为各民族企业家提供企业与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往来,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牵线搭桥,疏通渠道。帮助各民族企业家和文化产业,调整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

除此之外,维护各民族企业、文化产业的合法权益是促进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会员企业的诉求,促进会做到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群策群力,积极向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多方的反映、建议,从而深化沟通、协作,努力并切实维护到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协调处置有关的矛盾和纠纷,排除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干扰。

此外,促进会还将参与当地的公益活动,举办有影响、有层次的经济、慈善论坛,救助、帮扶弱势群体。促进会还将积极与中央、省级媒体沟通,对各民族企业家进行宣传。

“我希望促进会,能够成为各会员单位忠实的亲友、坚实的后盾、贴心的知己。”马骏廷最后表示,“下一步,促进会的全面工作将逐步进入角色,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和会员发展的,促进会就会放手大胆地进行工作,促进会也会帮助大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据了解,宁夏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在成立当天,还为固原严重缺水地区捐款30万元,用于改善当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文图由宁夏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提供)

第2篇

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和排他性,以其特殊性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文化的多元化,否则就会丧失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意识更加增强,交流机会更加增多,交流方式更加便捷,交流频率更加迅速。文化全球化促使各民族的文化冲破国界、意识形态和东西方的壁垒,促进不同文化的沟通、渗透、互补和融合。文化交流的加强一方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还造成先进文化包容落后文化,使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朝鲜族通过国内外的广泛交流,努力实现文化的民族化和全球化,在国内外不断扩大其影响。现在约有16000多名朝鲜族进入祖国沿海城市创办企业,8万多人在那里工作。朝鲜族利用熟悉中国和韩国文化的优势,引进约达4万多家韩国企业,约有10万多名朝鲜族大学毕业生、30余万名朝鲜族国内大城市韩国企业就职,还有几千名朝鲜族大学生和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大城市就读。

朝鲜族还利用熟悉韩国文化的优势,大量涌入韩国。现在除几千名朝鲜族在韩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近25万多名在韩国打工。除此之外,还有约8000多名朝鲜族青年在日本语言学院或本科大学读书,还有二万多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5万人在打工,形成约达5.3万人朝鲜族队伍。美国也有约达4.7万余名朝鲜族,除一部分青年攻读学位外,大部分人在那里的韩国企业打工。俄罗斯约有2万名朝鲜族,在世界其他国家约有三万人,他们也在那里的韩国企业打工。

这样,约占朝鲜族总人口55%的110万朝鲜族在原聚集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践,不断提高民族文化水平,形成家乡派文化新集团;约占25%的50万朝鲜族在国内大城市学习中心文化,形成城市派文化新集团;约占20%的40余万名朝鲜族在韩国、日本、美国和世界20多个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形成海外派文化新集团。尽管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国,但是,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逐渐形成崭新的、接近世界先进文化的新资源。

朝鲜族文化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虽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双重性,但毕竟与中华文化、朝鲜半岛文化有不同点。因此,在与国内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之间的矛盾。朝鲜族文化在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文化发生冲突,这实际上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间的矛盾。在文化交流中,朝鲜族努力学习中华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边缘文化功能,并缩短与先进文化的距离。

二、文化的同质化、异质化与朝鲜族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都是异质同体的文化,世界不同特色的文化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既有依存关系又有竞争关系。这就是人类的文化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继续繁荣昌盛的主要原因。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同质化是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主要表现在落后文化被先进文化所吸纳,比如:多民族国家的部分少数民族被迫抛弃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直接学习中心文化,这是国内文化同质化表现;部分国家落后文化被发达国家文化所吸纳,这是地域文化同质化表现;西方文化接受东方传统文化,东方文化接受西方先进科技、管理经验以及价值观,这是世界文化同质化的表现。尤其是在很不平等的文化交流中,西方(主要是美国)文化凭借其先进性和强大的势力,强行融合弱势文化,迫使部分民族或者对本民族文化采取淡薄的态度,或者有意排斥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后果。结果造成民族文化日益丧失自身的特征,使世界文化丧失多样性的后果。

文化同质化和异质化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不同文化的同质化伴随着异质化。文化异质化实际上是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的矛盾,又是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输出。因此,文化全球化只能加剧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和中韩建交后,朝鲜族利用同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韩民族文化双重性的优势,约占40%人口进出国内外,进行了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在中国56个民族中远远占据第一位。他们在国内大城市吸纳中心文化,充实中华文化部分,增强其双重性文化中的中华文化部分。有些人认为因此而造成部分朝鲜族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是朝鲜族丧失民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同质化、与民族文化异质化的表现。与此同时,大量朝鲜族在韩国吸纳韩民族文化,努力补充其民族文化部分。有些人认为因此而造成部分人忽视中华文化的现象,是朝鲜族文化与韩民族文化同质化、与中华文化异质化的表现。许多朝鲜族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吸纳先进文化,以此缩短朝鲜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差距,因此,造成部分人忽视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朝鲜族文化偏向世界文化异质化的表现。

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是,朝鲜族文化本来就是韩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始终具有双重性。学习中华文化是加强其文化双重性的表现,不是与中华文化的同质化和民族文化的异质化,同样,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也加强其文化的双重性的表现,也不是与韩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和与中华文化的异质化。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文化,是朝鲜族文化跟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措施,并不是朝鲜族文化的异质化。只要原聚集区、国内新聚集区和居住海外的朝鲜族通过频繁的往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化交流,就能够形成先进的文化资源。

三、文化全球化时代朝鲜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存在,世界才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任何民族都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一个民族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总和,主要体现民族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内在凝聚力和创造力。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对外交流,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推进文化创新。

朝鲜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提高朝鲜族文化软实力,就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朝鲜族社会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首先,要有开放的视野,不仅要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努力掌握中心文化。通过与中心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以达到吸纳、补充中心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文化水平,并充实文化的价值。在掌握祖国中心文化的基础上,在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中努力掌握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继续增强双重文化特色。以此在中韩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特色文化优势,继续起到重要的媒体和中介作用。

其次,要有跨文化的眼光。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与世界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中,以开阔的胸怀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优点,尤其努力掌握世界先进文化,进一步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充实和发展民族文化。

具有双重文化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必将充分发挥边缘文化的多钟转换功能优势,在区域不同文化之间的疏通、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努力起到东北亚和谐文化建设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承律:《东北亚时代与朝鲜族》,《图书出版博英》,2007。

[3]李振山:《朝鲜族状况》,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7。

第3篇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引言

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在社会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因此中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藏文学校为例,作为一所“继承和发展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在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应适应社会教育发展潮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2我国教育现状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影响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以坚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全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展开,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软实力。由于我国有56个民族,因此教育也需融合民族文化,最大程度实现民族认同感,推动民族团结统一,这些都离不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适应时展潮流。

3中职学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3.1有效保障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归属感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有利于维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融合。

3.2促进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与认同感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导向、育人及文化交流等多功能,在我国一个多民族国家的背景下,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及价值观念,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凝聚力。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通过文化传播的途径,推动藏族文化的传播,提高民族认同感,也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

3.3增强国家竞争力

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若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使全民族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号召力与吸引性,增强国家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国家应对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竞争力。

4中职学校是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4.1课堂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中职学校应重视社会形势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将社会形势与政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弘扬国家所提倡的民族精神,将文化交流与融合融入教育,与社会形势发展相适应,并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一次创新教导学生更多关注社会问题,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职学校通过这一创新,使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让学生独立思考,体会藏族与其它民族的文化差异,感受多民族的文化特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思考与理解,更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4.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

首先,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用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无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解决生活中的疑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其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离不开对情感的投入,即是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生活化。借助情感因素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角色的换位思考,使问题更具形象,更加直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藏民族的良好的风俗习惯、人文特点,以及时事热点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增加学生生活情感。

4.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化,拒绝刻板化深入

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动当中。增加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培养品格,树立价值观。以四川省藏文学校为例,开展藏族文化教育时,可以适当安排外出实践活动,增多学生接触其它民族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深入地设身处地地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5结论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优秀的中华传统精神文化的传播,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及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及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民族团结起来,形成价值共识的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参考文献:

[1]邹焕英.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创新[J].学周刊,2013,(12):16.

[2]赵定武.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154.

第5篇

关键词 海峡两岸;传播;交流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37-02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不断完善,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闽台地方媒体传播也在不断提高视野、更新观念,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来展示传播的新规律。

1 打造宣传氛围 文化交往日趋热络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情牵一线,民族文化的发展深深影响着两岸人民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建立,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热络。

福建沿海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台湾现有2300万人口中,有1000万多祖籍地在漳州。近些年来,台湾几个执政政党的领导如连城、江丙坤、王金平等也大都来过祖籍漳州。漳台两地血脉相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如今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交往范围不断扩大。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开启了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谈判的先河,促进了两岸交流的蓬勃发展。随着闽南地区“花博会”,“农博会”的举

办[1],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渠道越加敞开。

1994年厦门金莲升高甲戏团首次赴台和金门演出,实现了祖国大陆文艺团体入台演出的突破;1995年厦大校园创办祖国大陆首家台湾书店,开始了两岸图书交流;泉州以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依托设立栏目报道;莆田大力挖掘“妈祖文化”的内涵。两岸媒体注重培育和提炼区域文化和时代精神,形成“开明、守信、开拓”等内容为核心的新文化,增强了两岸文化建设氛围。闽台两岸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和“青年大学生歌手夏令营活动”,尤其是近年不断举行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两岸南音展演、元宵节焰火晚会等等多项重大文化活动,使大陆和台湾同胞加强了对互动互信的理解,感受到同胞一衣带水的温馨。

随着两岸交往的不断深入,两岸地方媒体不断开拓创新。继2006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与中央电视手同台湾TVBS电视台合作开展《海峡西岸行》大型电视直播系列报道之后,新闻传播基地日益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热土。2007年至2008年,海峡卫视又与台湾东森电视台合作摄制《福建行・海峡情》二十三集大型电视系列片。该系列片大量运用了东森摄制团队拍摄的台湾民众的生活活动与各种文化景观,在后期制作中,融入大陆朱子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海丝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土楼文化、惠女风情等别具特色的记录写实,以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全面展现八闽秀美山川和社会新貌,在台湾岛播出后反响热烈。

2 搭建平台 着力提升两岸传播力度

随着两岸交往的增多,各类节目在双方媒体的播出次数增加,提高影响力。漳州电视台的《木偶戏》、《漳台血缘》等专题片加大对台资、台商在大陆的跟踪报道,不断提升对台传播力度。有学者指出,构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是两岸传媒的责任,让台湾了解到大陆的现实,让大陆了解台湾真实的风俗人情,从而实现两岸信息流的形成,为两岸的资金流、人员流提供强有力的资讯保障。总体上来说,[3]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媒体交流特点有三:

1)多媒体合作。近年来不断举办了“中国百家城市电视台论坛”、“海西地区城市电视台合作论坛”、“海峡论坛・两岸影视制作业峰会”等规模大、影响面广的广播影视交流活动。2009年,漳州市在协办第二届“海峡论坛”中,充分借助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繁盛的积极因素,把主题定为“传承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合作发展两岸影视产业”。海峡两岸100多家传媒机构、40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峰会,业内学者分别就两岸影视合作、影视制作和交流合作进行研究,有效地推动两岸影视合作向纵深发展。

2)多渠道开发。福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2]在节目的宣传传播中,两岸媒体采取多元化传播,通过新闻、专题纪录片、公益宣传片等节目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同时整合各方面的栏目进行海峡两岸的互动互信的交流传播。如今在漳州的台商及其家属已有二万多人,《闽南风》栏目的系列节目《台商在漳州》播出后,印制成光碟及宣传册,让台商把自己在漳州的创业历程和生活情景带回台湾,在企业界、亲友间播出,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与亲情。

3)多栏目报道。“开漳圣王”文化,作为一种祖根文化,每年吸引台湾三百多座“开漳圣王”庙的数千名成员前来寻根问祖。从首届“开漳圣王”文化节举办以来,台湾同胞神庙宗教团体赴漳开展民间信仰活动逐年繁盛。漳州电视台二频道和《闽南风》栏目、《这方土地》栏目充分利用这些节庆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和专题制作,有效地促进了两岸文化传播与交流。《漳台合作谱新篇》对漳浦台湾同胞科技创业园进行跟踪报道,“台湾农民大陆当官”等新闻来不断丰富栏目的服务内容,扩大宣传的有效度和影响力。

福建沿海拥有山、海、侨、台、特等诸多方面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广阔发展的空间,也为媒体传播创造了有利的

时机。

3 挖掘内涵 深化舆论引导亲和力

经过多年的交流活动,两岸媒体不断增强了互信和了解。各媒体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创双赢,促进祖国统一,造福于两岸人民。

3.1化亲和力

随着两岸经贸和文化交流合作的不断发展,漳州电视台在积极扩大台商在漳的创业过程和生活环境的追踪报道中,2007年与台湾东森电视台、中天电视台、年代电视台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加强与台湾影视新闻界的交流与合作。在近两年的合作过程中,《闽南风》、《两岸看点》等栏目通过对两岸历史典故、人文艺术、时代变迁等内容的挖掘,有效地展开对相近风俗人情、语言思维以及共有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的体现,进一步浓厚了两岸人民情感认同的纽带。

大型闽南文化专栏《闽南风》百集节目通过CHTV播出终端在台湾播出,受到台湾民众的喜爱;百集《芗剧・歌仔戏》、《漳台血缘》和大型纪录片《林语堂》、《漳台闽南语歌手大奖赛》等,在海峡两岸各媒体展播,扩大影响,对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两岸文化的互动互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学者们指出,我们倡导建立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愿景便是两岸传媒在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提下,“极力开掘、阐扬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寻求两岸新闻理论实践的共生地带,达到相互沟通与兼容,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一体感。”[3]

3.2立足品牌

在不断延伸拓展两岸关系的交流报道中,媒体只有进一步调整思路,加强对节目频道的准确定位,以新思路培育新品牌,迎接新挑战。在宣传报道中媒体应该将承担的社会责任寓于其中的。近年来,通过对台湾同胞节目的交流和吸纳,漳州电视节目《闽南风》、《两岸看点》、《这方土地》等不但扩大了自身的传播版面还充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评论深度,有效地推动品牌建设。

3.3打造精品

深入研究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需求,从新的更细的专业方向起步,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加强创新、打造节目精品。

为了把每一个好题材做好、做透,并在播出时能够体现策划意图,栏目组在拍摄、剪辑、编排等每个环节都做了精心策划和编排;在专题节目制作中,充分发挥了电视语言的长处――视觉震撼,大量运用了现场环境声、人物对话、现场细节等;后期充分使用文字、图表、特技等手段,进行有力的补充和完善。海峡两岸文化同属于中华民族文化,但又各具特色。在纪录片的录制中,两岸媒体立足于闽南文化的角度,就是架设好两岸交融汇合的桥梁。[4]漳州电视台在对台对外节目制作中,不断深化栏目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扩大传播效果,为两岸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架设了商机,搭建了平台,在两岸人民的交流中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为进一步海峡两岸文化的繁荣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媒体如果能建立互信,盘点资源,开阔眼界,无论对营造两岸的和谐舆论,还是对弘扬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培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方面都有先机之利。

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日益热络,两岸人员往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大三通”让两岸直接往来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为闽台日益频繁的媒体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近年来,赴台访问团不断扩大,两岸经贸合作水平不断加强,文化交流日趋密切。海峡两岸新闻媒体只有秉持共同维护和平发展的社会责任,来维护和发展两岸地方传播的交流,进而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构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谢郁.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5-06.

[2]连心豪,郑志明主编.闽南文化丛书:闽南民间信仰[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91-101.

第6篇

面对民族文化艺术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民族艺术馆,应要明确新时期发展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艺术馆理念,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为保护、创新、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一、民俗传统的文化艺术需要积极保护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这些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真实地反映了本民族群众的内心情感、道德理念、文明成果,现已深深根植于广大群众生活之中,渗透在群众的生产生活各方面。为此,民族民俗文化最易于本民族广大群众所接受和爱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族艺术馆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载体,把那些传统优秀的、广为流传的、健康有益的、群众愿意参与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经常性地组织起来,既可以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又可以弘扬民族精神,还能有效地保护和继承民族民俗文化。

二、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需要不断创新

保护传统和文化创新并不矛盾,民族文化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创新和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继承和科学扬弃,来创造和熔铸既有丰富历史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色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新文化。我们朝鲜民族艺术馆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和群众文化市场多样化的新形势,对风格独特的朝鲜族文化艺术进行不断创新,提升民族文化艺术的凝聚力、创造力,使民族文化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在民族特色文化艺术的创新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把朝鲜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群众基础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档次,进行艺术再创造。

三、民间优秀的文化艺术需要互相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已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交流是人与人心灵的对话和沟通,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世界潮流性的价值取向。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才能不断升华,不断繁荣、不断发展。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能导致民族优秀文化的丧失。只有敢于和善于吸取,融汇世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新发展。我们朝鲜民族艺术馆发挥民族优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胆开辟了和韩国、朝鲜的国际文化交流新路子,广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交流。通过国际民间文化的交流活动,既丰富了广大朝鲜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吸取了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营养,又激发了民族的感情,推动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

四、地方特有的文化艺术需要有效开发

第7篇

民族文化旅游就是利用其民族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进行文化审美观光的旅游活动。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旅游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以实现的,更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其次,从民族文化的表现性来看,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是指民族文化的物质形态,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文化,如建筑、服饰、生产工具等。隐性文化是不以特定的物质形态表现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孕育而产生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等。它蕴涵着民族的心理、民族的感情、民族的信念、民族的意志和民族的自尊心。这其中如有关等文化因素是不宜外界了解和接触的。所以,并不能将一个民族所有的文化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只有那些显性文化因素和一些混合型文化因素才可以转化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再者,文化的差异性是激发旅游行为的主要动因,对于身居异域的旅游者来说认知旅游地的异文化的愿望和好奇心越大,旅游动机也越强。旅游者通过体验旅游地的异文化来比较居住地与旅游地人民生活方式的差异,或达到文化上的认同。旅游者的体验过程就是与当地人民及文化相接触与交流的过程,因此,民族文化旅游,实质上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最后,民族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后,一直处于随着时间的扩散过程中,民族文化变化和发展是永恒的趋势。在信息时代、全球化加速的今天,要继续原封不动地保存它,几乎是不现实的。

1、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在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全球环境与产业大会上第一次明确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旅游资源的管理应当既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求,又维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此后,很多学者对该定义给出了进一步的诠释和见解。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理解,本文认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西方发展理论里广义的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过程。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而不是抑制发展。这一发展观首先强调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保护文化传统而取消经济增长,主张经济发展不仅包含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包含经济质量的提高。肯定了少数民族地区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脱贫致富的策略。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持久性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民族文化旅游是以特定地域定民族的文化、习俗、社会生活景观为吸引物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来源于其特有的“人地系统”。只有在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这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才可能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谋求发展,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文化、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承受力,又要保持民族地区环境系统和文化的完整性。第三,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发展。这里的公平发展有两个维度,即时间和空间。时间上主要指发展机遇上的代际公平,也就是在不损害文化、自然生态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能力。空间上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各种文化地位是平等的,都有社会经济、文化保护发展的机会。

2、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2.1文化自觉:民族文化保护理论的提出

文化自觉是先生1997年在北京大学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2]。文化自觉既包括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了解自身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了解自身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包括各文化主体对世界文化及其多样性的认识和了解,能主动地与他文化融合,根据时展的需要,重新建构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传承。对于民族文化保护来说,首先,只有文化主体在了解自己文化起源及历程的基础上,认识当下生活其间的文化特质与美感,才能对自己所处文化产生认同、欣赏自己所处文化。其次,为了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文化,必须理解所接触到的其他文化或文化类型,辨清自身文化在他文化中的优势和不足,与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在接触、交往时,能够容忍、理解他文化;其三,无论是辨清自身文化还是他文化,其目的都不是为了“复旧”或者“他化”,而是要满足现实的文化建设需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现代诠释,使其不断更新与发展。

2.2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自觉的动力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凸显、增强旅游接待地居民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3]。旅游的介入使旅游目的地道路与基础建设得到发展,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同时民族旅游开发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当地居民意识到其文化的独特性和经济价值,可以利用丰厚民族文化实现其良好社会经济效应。这个过程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及认同感,产生文化自觉。并将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使得游客更容易理解旅游区的文化。随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对自身文化认同感的增加,对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的深化,以及对自身文化发展特色和趋向的预测,当地居民能够根据外界信息与自身资源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增强其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积极投身于文化重构和文化价值再造的活动中。

3、结语

鉴于民族文化旅游是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客观上加速了民族间文化的融合,导致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变小。而异质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就此来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只有解决这种矛盾,民族文化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讲要经历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生成机制。[4]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当地居民在与外界异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特质与经济价值,对自己所处的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为之自豪,从而保护、传承并创新自己的文化。当地居民在民族文化旅游中通过具有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接触、交往,能够以容忍的态度与肯定的心态去理解他文化。使得当地文化主体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在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内核的基础上,了解世界文化语境,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现代诠释,使其不断更新与发展,促使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茂林 刘春莲 单位:凯里学院

第8篇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原因、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够良性变迁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第9篇

一、琼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形成

琼台两岸原住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文化历史如同其部族的发展进步一样年代久远,海南岛和台湾岛地理地貌相似,中部山区,四面环海,而中央山脉错综复杂,交通极不便利,也直接造成了不同地区部族之间基本没有往来,各自延续其自身特点发展,直接导致其语言、民族音乐文化表现形式也同样延续着早期原汁原味的各自特点:音乐具有群体性;音乐表现形式与原始宗教活动文化交融相辅;音乐结构原始纯朴,韵味具有原生态的特性等。音乐是文化娱乐活动的象征和表现,是情绪和内心思想的一种宣泄和释放,是维系部族团结力量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代替文字表现内心事务的方式,在琼台两岸原住少数民族生活中,从老人到小孩儿,几乎无人不会唱歌跳舞。故此,琼台两岸少数民族音乐具有原生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大价值,挖掘、收集、整理琼台两岸原生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对其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科研价值。

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除维护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村落与传统节日外,原生态的艺术体系概念发扬传承主要依赖于民族地区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琼台两岸原住民的音乐课程主要集中设置于大专院校。与原生态音乐文化研究相同,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步进入高校教学培养计划中,真正的形成教学课程。但是,由于各大专院校教师人才来源的地域不同、学源专业各异、科研方向不一,以致在教学过程中,方法、手段及其内容也不均衡。大致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地处民族地区,有民族音乐教学传统的大专院校开设课程相对较早,因为这些院校的教学目的或宗旨是保存发扬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面向民族地区,服务于地方社会,所以在传统民族音乐方面的课程设置包含了民族音乐学、民族民间舞、民谣研究等诸多方向。同时,高校艺术专业也经常举办或参与各类民族音乐演出和比赛,这都是良好的培养手段和方式,在演出和比赛中即检验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促进了是高校艺术专业及地方艺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同时,高校中部分教学科研人员,在该方向的深入研究也为两岸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除了演出表演形式外,高校中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中不乏人才,对这个方向领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研究,甚至最终形成了毕业论文的科研成果,对两岸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旅游发展与文化交流

近年来,民族音乐、少数民族文化热潮不断兴起,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除了美丽的海滨景色,更多吸引国内外游客兴趣之处,就在于海南少数民族特色的原滋原味的民族文化,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海南东部及中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了许多黎村苗寨、民俗文化村,其主要的旅游项目就在于其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区别于钢筋水泥、高楼商厦、现代而忙碌的城市氛围,给人以回归历史和自然,古典韵雅之美,具有民族特色风土人情和载歌载舞的精彩表演,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津津乐道,其中极具特色的竹竿舞、打柴舞等黎苗族舞蹈,《久久不见久久见》等经典的黎族民歌,已经是许多到过海南朋友们耳熟能详的歌舞曲目,这也对海南黎苗族历史文化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通过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推动国际旅游岛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台湾少数民族风情更是大陆游客情有独钟的旅游目标,高山族等原住民族的民俗文化,歌舞风情给人们展示了台湾特色的文化传承之美,而其风俗特点和音乐形态表现与海南又极其相似,这更印证了琼台两岸同宗同源,相亲相连的历史特征,而近年来,琼台两岸的文化交流也比较频繁,像海南一年一度的黎苗族节日“三月三”,同样也是台湾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促使两岸同胞共同欢庆,也每年定期文化交流盛会。2005年,在海南五指山市举行的“琼台两岸相亲相爱共庆‘三月三’晚会”,更是近年来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一次两岸交流盛会,海南、台湾两岸的演员代表,各自拿出了最具特色的歌舞节目,深情表演,欢歌笑语,场面祥和融洽,情意浓浓,为了留住五指山那一刻两岸共同欢庆节日的美好时光,把当时的演出广场命名为“三月三广场”,两岸同胞共同奠基纪念石碑,共同摘下了亲情树,从此,每年“三月三”这里都会举行少数民族节日盛会,不但传承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更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四、研究机构对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海南黎苗族音乐文化和台湾原住民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都属于原生态艺术领域研究,在当下潮流涌动下的通俗流行音乐发展中文化特征差异较大,不在其主流发展范围之内,在学术研究成果更重视经济产出效益价值的观念体制下,此方面的研究更无优势和短期速效的经济研究价值,因此,如若没有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经费资助和重点扶持,在科研领域中也定难以较好的传承和发展,更无法深入、系统的进行学术研究。因此,研究机构及政策支持是对两岸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重要推动力,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和后盾。如海南在海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领导下,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海南省两岸少数民族研究院等多个海南、琼台两岸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在少数民族学术交流与研究方面具有优越的地域优势,长期以来以琼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为己任,在民族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长期致力于两岸少数民族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与平台,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结语

同大多数汉族通俗音乐相比,琼台两岸少数民族音乐及其表现方式纯真、朴实,保持着原生态的音乐特点。虽然在现代音乐潮流以及欧美外国音乐文化的冲击下,民族音乐尤其是原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和客观的困难,但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琼台两岸民族研究、民族音乐学者在挖掘整理、传承研究以及重视原住民的社会地位方面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其成绩显也而易见,但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教学等方面也同时存在不少困难,如少数民族音乐及其文化的整体研究资料提供单位相对较少、不够全面细致,同时这也是我们今后要深入研究的根本问题,更进一步,可在音乐形态学、生态学和两岸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比较学等研究方法的作用意义下,对琼台两岸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把琼台两岸少数民族民族音乐与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相互融合研究,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论体系亦随之成为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而将其传承和发展下去。

本文作者:朱佳工作单位:琼州学院

第10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第11篇

“一带一路”最早出现在2013年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随后,同年9月,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合作发展的倡议和理念,它意在依靠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力共生来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民族影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影视艺术工作者应该充分把握机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服务于全世界的观众,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以影视为媒,关注多元民族影视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民族影视贸易的往来与传播,为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架起桥梁。

“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影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深化多元影视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或各个时代的艺术,都打上了它们所属的那个国家、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印记。影视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自然也饱含着民族文化的内在意蕴。而电影、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传达着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①世界各国许多影视作品,展现了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精神气质,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格。这些作品兼具内在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文化与外在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作品饱含着民族成长历史与民族文化积淀。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各国、各地区在文化传播上必然有所差异,这也说明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存在多元性、多样性。不同民族的人,由于不同的社会生活、地域环境和种族,心理结构和文化意识必然有独特性。民族影视作品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文化折扣”现象。“一带一路”战略强调“三共”理念,指的是共享、共建、共赢,其原则是开放、包容。这要求我们依托地缘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流更加频繁与密切,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实现各国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例如,第二届“丝绸之路”电影节于2015年9月22日在福州举行,较第一届电影节,此次的规模和参与国家都有所增多,组委会共征集到76个丝路及周边国家及地区的950部影片,其中外国影片910部。在此之前,中印合拍的电影《功夫瑜伽》在“丝绸之路”电影节上签约。导演唐季礼说:“这部电影包含各种当下观众喜爱的元素,诸如寻宝、探险、动作等。它将会是一部跨越文化、语言,让世界观众都容易理解、喜欢的电影,这部电影,也可以反映出中、印两大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及其中传奇的故事和人文景观。”②像中国电影中的武侠与江湖文化、印度电影中的载歌载舞、韩国电影的温婉柔美,均显示出各自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具有地缘优势、文化认同和民意相通的“一带一路”区域,为各国的影视文化交流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民族影视作品“走出去”带来了机遇,有利于增进各国民族文化的交流。我们必须从各国的历史现状和文化生活着手,深入分析沿线各国的风土人情、风俗民俗、审美情趣等因素,也要考虑到各国对于影视作品中影视文化的接受能力。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策略,关注其接受心理,寻找他们所关注的“兴趣点”,并有针对性地对其“兴趣点”对症下药,创作适用于更多受众、多元的影视文化影片。立足于少数民族的本土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在这个层面上,要把握各国叙事伦理的角度,将民族元素有机融合到影视作品中,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2.推进民族影视贸易的往来与传播在全球化语境下,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村”已逐渐实现,人们对传播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影视作品因为其强大的表意系统而被各国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人们所认同。根据《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2015年全年电影总票房超过440亿元,同比增长48.7%。中国电影票房占全球总票房的17.7%,稳居世界第二。2015年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比2014年增长48.13%。③从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所增加,但收入在年度票房总收入中占比较少,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在国产影片中,优秀的民族影视作品创作和“走出去”均成了难题。欧美国家的影视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影视生产能力较强,加之各国均有自己的影视文化偏好,使我国的民族影视作品很难进入他国。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下,沿线国家的人口有44亿、经济总量有21亿美元,这在全球都占有较高的比重。同时其互联互通的核心价值,也会为我国的民族影视贸易提供新的契机。未来,根据“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各国的发展状况,我国民族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应制定较为合理的传播规则和体系,在注重政府性文化输出的同时,兼顾市场方法的输出,逐步调整传播区域,确定突破口。例如,采取合办国际电影节,合作拍摄影片,亦可合作开展民族影视人才培养等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提高我国民族影视作品的原创力与输出力,从而真正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全新格局。

增强民族影视文化传播竞争力的路径

提高民族影视文化的传播竞争力,基础要素是影视工作者必须熟知中华五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健康的民族文化。比如,中国传统的忧国忧民意识、天人合一的超越认知、天行健的自强意识、“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文化交流理念等。这些传统的文化认知已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和传播。同时,更应当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和历史现实。熟知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后,我们应当用电影艺术的手段给全世界人民讲故事,讲的故事要具有吸引力。这需要影视工作者在叙事和艺术表达上下大力气,中国不缺乏好的创作题材,但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功夫熊猫》《功夫梦》都是中国的故事,但经好莱坞的包装、改编,非但没有出现“文化折扣”,而且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功夫熊猫》甚至连拍续集。因此,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东西方共通的情感,着力挖掘人性的力量,展现人的生存境遇、感情状态、思想境界,表现人性的本真与善良,揭示人性中的丑陋与粗鄙。创作的题材应是各国均感兴趣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渗入其中,长此以往,他国受众更容易了解和接受,实现心理共鸣,从而实现民族故事的大众化表达。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总体上讲,“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范式,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④中国人强调家本位的思想,是通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凝聚力。而西方人则强调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更强调个体。影视工作者必须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时刻将受众的接受心理放在首位,解决文化隔阂与交融等问题,进而创作出更好的剧本和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注重民族性和国际性相统一的原则,要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吸收和借鉴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外国影视艺术中的表现技法,博采众长,最终自成一家,实现自身影视作品的新样态。

作者:季峰

第12篇

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各国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与个体行为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各国的社会体制、社会结构不同,语言不同,习惯、信仰、风俗也不同,使得各国都有自己本国的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与此同时,开放的世界环境又给各国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各国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的音乐教育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频繁,多种文化同时存在而且互相作用。在各国发展的过程中,本民族的文化仍然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同时又吸收了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精华,使得目前的世界文化不仅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国文化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对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内容

所谓音乐教育内容,主要指的是动作、乐器和语言三个方面。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的背景下,各国相互交流音乐教育的心得和经验,彼此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使得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多元文化这个因素。因此,音乐教育内容的变化要适应多元文化的要求,跟上多元文化发展的步伐,应该致力于发展各个民族的文化,使其能够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这种音乐教育内容,肯定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增进各国的友谊,缓解各国冲突,力求实现民族间的和平。

就我国而言,我国人口跨越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这些语言、风俗代表着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因此对每个民族的文化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允许其并存,并通过相互影响和互补实现共同发展,所以我国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是多元化的。在音乐教育的内容中,要体现这种多元性。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树立多元化的思想,调整教育结构,使那些优秀的世界音乐文化纳入到教材中,丰富现有的教育内容。

(二)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形式

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不但音乐教育的内容会随之变化,音乐教育的形式也会随之产生变化。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形式,在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形势下,音乐教育的形式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模式,而是要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要充分尊重个人的不同选择,这就可以保证不同种族的学生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来接受音乐教育。根据多元文化的理念,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各国可以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因此音乐教育也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以此来适应、尊重不同的文化。

所以,多元文化要求音乐教育的形式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学生通过音乐教育,要能够理解本民族的文化,进而能够鉴赏别国文化,具备鉴赏世界文化的素质。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育的形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树立起新的音乐教育观念,运用新的音乐教育方式,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生动。同时教师还要提高自己掌握课堂节奏的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尽量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方法

目前,国内的部分高校已经以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思想为出发点来进行音乐教育了,但是部分普通高校在这方面还是没有做到位。音乐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专门性的音乐人才,而非音乐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了解音乐背景的能力。所以,以多元文化为出发点来进行音乐教育,既能够让学生获得足够的音乐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利于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一)树立崭新的思想,促进音乐教育多元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也快速发展起来,为多元化音乐在大众中的普及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为树立崭新的音乐文化理念奠定了基础。不可否认,树立崭新的多元音乐文化理念,能够保证高校的音乐教育顺利进行。这种崭新的理念主要有以下两点:

1.树立音乐全球化的理念

要想在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实现音乐教育的顺利发展,就要具备音乐全球化的理念,对音乐文化融合的背景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充分体会“音乐无国界”的意义。全球范围内的音乐文化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世界,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绚烂多姿,世界的民族音乐文化同样灿烂多彩。所以,我们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世界音乐文化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吸收其中的精华,将其纳入到我国的民族文化中,使我国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同时还要全面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确保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兼有中国和世界的因素。

2.树立多元教育的理念

要想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实现音乐教育的顺利发展,除了要树立音乐全球化的理念之外,还应树立多元教育的理念。我们要从本民族的文化出发,构建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确保音乐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在,我国不少音乐教育依然是以欧洲或者汉族为中心的,没有树立起多元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对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要以我国的本土音乐为出发点,同时吸收世界音乐的精华,形成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方式,确保高校实现音乐教育的多样性。

(二)突出民族的特点,促进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

从全球范围内来说,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民族音乐和社会背景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作为传播文化的音乐教育需要突出民族音乐的特点,促进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和进行音乐教育。然而,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不少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依然遵循着欧洲传统的教育结构,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因素少之又少,这是不利于促进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化的。只有掌握了世界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才能使各民族更加了解对方,才能拓宽音乐文化的视野,为音乐教育的顺利实现奠定基础。

1.设计多元文化音乐课程

在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音乐课程的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单一的民族音乐科目,也不仅仅是把全部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课程中,而是要求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设计可以提高其音乐素养的音乐课程,使得不同的民族文化可以实现交流,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更新教材内容

教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效率有着直接作用,所以在进行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以期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当下,国内的音乐教材在世界音乐方面数量很少,而国外在这方面的教材数量却很多,为高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合适的教材。国外的高校在应用这些教材的同时,还会把专家学者聚集到一起来翻译世界民族文化的著作,力求为学生找到更加合适的音乐教材。

3.改进教学方法

在更新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把音乐理论和音乐欣赏结合起来,不但要向学生介绍多元化音乐的定义和表现,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听到各种民族音乐,让其对民族音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感知,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三)增强师资力量

目前,国内的不少高校在音乐教育上没有设置出合理的适合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再加上教师缺少扎实的知识和音乐素养,使得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的音乐教育必须建立起强大的师资,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这直接决定着高校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那些师资力量强大或者是专业人才比较多的高校具备举办培训班的条件,所以这些院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了解目前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提高教师进行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意识,使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其次,院校还应该让教师掌握专业性的知识,定期召集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并邀请专家举行讲座,让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但如此,还应该定期让他们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重视音乐教育的本土化特征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我国的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具体要求以及本校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建立起适合自己的音乐教育结构,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当下文化交流和碰撞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坚持自我,从而更好地迎接其他文化冲击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实现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背景下,音乐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种族、民族、地域、社会等级等,因此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必须找到关键点,这样才能让本土文化持续发展下去,同时又能把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观念应用到整个音乐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