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

时间:2023-06-02 09:21:49

工业设计成果转化

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京津冀;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建设思路

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协同与发展:京津冀设计产业共建共享机制研究”(2015021301)和河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产业转型期设计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研究”(15457625D)结题论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互联网视角下京津冀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2日

一、关于“互联网+工业”设计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行各业,简单说就是将互联网融入传统行业,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发展,使传统行业进行换代升级,即发挥1+1>2的效果。目前,“互联网+”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例如,“互联网+医疗”,改变了整个医疗的各种连接方式,包括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医生和医院之间的关系,甚至医生和检查设备之间的关系。也诞生了很多在线诊断、网上挂号、互联网的健康监测、健康管理APP,为患者提供方便,因此可见互联网的重要性。

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重要环节,对增加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工业设计”旨在利用互联网终端的媒介作用,服务于“互联网+制造业”建设,创新设计理念,丰富设计手段,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加快构筑工业设计产业优势,带动京津冀工业转型升级。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按需制造、个性定制和众包众创设计,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

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我国制造业与工业设计的融合与发展,在地域分布上表现为“南强北弱”态势,而“南强”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和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如今,对今天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制造业来说,认知与理解“创新设计”也已不成问题,已经完全由“产品经济”转型到了“服务经济”。但对于京津冀的制造业来说,90%的制造业还没有工业设计的概念,70%的顶层管理者对于设计资源信息的了解处于比较贫乏的状态。(1)制造业认识不到位,热情不高。对技术创新很重视,对工业设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却缺少充分的认识,运用工业设计的热情不高,在投入方面谨小慎微。制造业对自主设计研发之路持观望心态;(2)信息不对称,没有对接的桥梁。在工业设计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上,由于缺乏政府宏观协调机构、专业化的服务平台以及技术推广机制,企业不知道到哪里找工业设计单位,工业设计单位不知道企业有哪些需求,制约了京津冀工业设计院校、设计机构与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导致了工业设计技术的应用范围狭窄,产业化发展缓慢。

京津冀位于环渤海的中心地带,属国家划定的重点发展的经济圈。京津冀三地在设计资源和产业结构方面各具特色,需要创新引领、跨界融合。这就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各取所需,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制造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共同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全球掀起了一场以互联网和工业制造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如果京津冀想要在工业4.0时代领先,就不能丢弃工业设计,就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业态、内容、模式和管理创新是当前的一种趋势。但截至目前,京津冀还未形成系统的工业设计产业链,在产业链的关键组成部分――基于互联网形式的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有所缺失。而利用互联网这个媒介,实现京津冀三地的跨界融合发展,既高效便捷、节约资源,还可以实现1+1+1>3的效果。因此,为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助推京津冀工业转型升级,加速京津冀三地设计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以互联网为平台,建立一个公共的创新设计服务平台迫在眉睫。

三、平台建设的内容

平台的建立,旨在政府相关机构的监督和促进下,形成一个和谐的互动、交流、共享、协作的高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成果与工业设计、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以便增强京津冀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力。

系统的工业设计产业链结构主要包括“政府产业政策部门、制造业、设计机构、科研院所”等环节的共同协作。本项目着力弥补这一空白,最终形成以政府为指导,以制造企业、设计公司为主体,以产业园区、基地为依托,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院校、研究培训机构为人才培养载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互联网+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主要面向的群体包括“产业政策部门、各种类型制造型企业、工业设计科研院所和专业的设计机构”。产业政策部门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设计产业政策制定、设计产业整体规划、设计产业法律规范和设计产业统计机制”等各项工作。各类制造型企业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市场需求研究、统计信息分析、用户中心研究、产品研发推广、制造技术更新和材料工艺研发”等工作。工业设计科研院所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设计学研究、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建立材料信息数据库、生活方式形态研究、设计人才结构研究、设计管理人才培养、集合式设计概念整合”等工作。专业设计公司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设计战略研究、设计需求研究、设计趋势分析、用户中心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设计成果孵化、新材料新技术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产业政策部门和各类制造型企业之间可以借助该平台共同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设计资源整合、设计商务模式”等各方面的合作。工业设计科研院所和专业设计公司可以共同进行“设计服务平台、设计促进、设计交流”等工作的合作。

平台建设主要围绕产业政策部门和制造企业之间的“科研成果转化、设计资源整合、设计商务模式”,工业设计科研院所和专业设计公司之间的“设计服务平台、设计促进、设计交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建设。

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有利于整合研、企、商各方资源,使工业设计以及技术成果实现商品化的机制、政策与措施。设计资源整合平台,主要是通过对工业设计领域各相关主体、各类学术研究、基础性研究、设计成果、设计人力资源,以及设计需求等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与集散,充分利用和盘活各类设计资源,降低设计活动的信息成本,以及组织集成创新设计活动的开展。设计商务模式,主要是针对不同设计领域设计活动的发展特点,通过适宜的盈利模式以及产业链的构建,使设计活动能够获得预期回报与可持续发展的咨询策划服务。设计服务平台,主要为设计活动的开展提供共性技术、信息、研究、管理、人才、投融资、法律等方面支撑与服务的组织或机构。设计促进平台在加强对工业设计及其产业发展的有关基础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政策、建立引导基金、落实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产业链,促进工业设计及其产业的有序发展。设计交流平台,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工业设计作用的宣传,以及展示、展销、信息、论坛、研讨、培训、专业竞赛等活动开展,促进工业设计各类成果、知识的交流与扩散,促进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

四、平台服务的对象和范围

平台主要服务的对象是“专业的设计服务公司、各种类型的制造企业、工业设计科研院所、设计人才、政府产业政策部门、普通浏览者”。主要服务的范围包括信息流的与共享、项目的与管理、信息化系统整合三个方面。信息流的与共享主要包括信息、设计共享和展示、项目交易、人力资源、工业设计教育、设计竞赛、政策服务、信息交流。项目的与管理主要包括项目、项目申请、项目进度管理、设计企业监控与管理、数据的统计汇总。信息化系统的整合主要包括创新服务、行业平台、创新创业平台、联盟互动和竞赛平台。

五、平台建设的作用

平台以服务区域经济为主旨,以优势制造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产品设计研发为动力、以人才培养及工业设计管理与咨询服务为方向,加强工业设计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培育京津冀工业设计相关产业链。平台的全面建设,其目的在于整合京津冀三地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设计创新服务、推动产学研对接、促进设计成果转化、提供工业设计信息支持、开展工业设计技术服务,培养工业设计人才,促进工业设计的应用与发展,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信息、资源优化、产业政策研究、人才培养、设计交流和咨询服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一是服务企业。通过平台,形成连接各个企业的纽带,整合京津冀现有企业的资源,针对京津冀工业企业和产业集群在设计服务、人员培训、协作交流与品牌推广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提升京津冀工业设计的整体水平;二是服务社会。通过平台,增强工业设计的概念,提高工业设计的认识水平,举办工业设计大赛,评选工业设计奖,开展学术研讨和知识与技能培训,普及工业设计知识,推广工业设计理念,提升工业设计意识,培养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大家熟悉它、了解它,使用它、提升它;三是服务政府。开展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客观和微观研究,为政府进行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与具体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换言之,平台的建立,一是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与信息透明。进行设计前沿知识、概念作品、企业需求信息;二是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开展工业设计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塑造地方品牌,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三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进设计机构设计的规范性和设计人员设计能力的提高,缩短设计研发机构与工业制造企业之间的距离,提高设计项目的转化效率,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四是宣传名片的窗口。全国的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都可以在平台信息,打造京津冀设计和京津冀制造的新名片。

六、小结

本文意在利用互联网管理机制的创新服务平台,整合京津冀制造业和工业设计产业多方优势资源,将互联网的成果与工业设计、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各取所需,实现政府、工业设计、制造业协同融合性,促进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带动京津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协同发展,使“京津冀制造”向“京津冀设计”、“京津冀智造”、“京津冀创造”转变,提升京津冀工业设计软硬实力,增强京津冀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在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堪敬.互联网教育视角下的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9.

[2]雷鸣,时佳.论京津冀工业设计区域合作战略[J].未来与发展,2012.35.9.

[3]张合军.论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在京津冀的发展战略[J].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2011.

第2篇

1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意义

作为文化创意中的产业创意或称经济创意,是通过创意和技术手段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在服务于制造业经济的创意行为中,工业设计是最具“跨界”性的领域。工业设计不单是外观设计,更是从产品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功能开发到品牌包装策划等一条完整的设计产业链,这是工业设计“跨界”的核心含义。工业设计是一座桥梁、一个载体,是使用新的创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满足人们对产品从外形到功能的需求。它的跨界特点表明,在工业设计的研发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知识领域,需要如艺、机、电、智等多学科齐心协力、协同作战,在其产业化过程中更需要产学研联盟作为支撑。构建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跨界设计,必将在“设计之都”上海创意产业规模建设的同时,实现工业设计的能级提升,促进上海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从低端向高端调整。许多高校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创意设计大赛,产生大量的创意作品,但真正能产业化的却寥寥无几。有些学校只注重如何帮助学生把奇思妙想变成获奖证书,关心获奖等级和排名,极少关注成果转化问题,人为造成产学研“生态圈”失衡。那些独具创意的获奖作品和设计专利作品在赢来短暂喝彩的热闹之后,除了获奖证书外,仅有不到三成作品能够签约转化,能转化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也仅占被转化成果的三成,高校科研成果中也只有约十分之一能够取得经济效益。此外,大学生申请的作品专利主要集中在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上,这些专利相对于发明创造专利来说技术含量低,思考度和成熟度不足,不易被市场接纳。这也使得很多生产企业不会真正把注意力放在大学生的专利上,许多有很好发展前景的项目也不容易被发掘。

上海现有的几百家服务于消费类的工业设计公司中,大都不具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多数仅停留在简单的仿制和改进阶段。原因是这些公司规模小,研发投入经费有限,产品设计单一,缺乏独立技术支撑的能力,因而始终脱离不了在低价位上挣扎、竞争。现实证明要改变这些状况,因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力不从心。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是产学研联盟,联盟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合作各方主体在平台合作的基础上构建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创造并转移新知识。新知识转移既是合作成果的直接体现,也是产学研合作各方主体的主观要求,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和技术的转化,提升各自的知识和信息水平,提高产学研联盟的合作绩效,实现合作创新。构建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目的就是重点依托高新技术创意产业集聚和高校多学科协同创意的技术力量优势,围绕“联合国创意城市•设计之都”的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联盟的整体优势,在促进创意设计成果转化的同时培养创意设计人才。

2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是集人才培养、产学交流、展示评比、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体现出以创意转化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特点,是一个面向工业设计(生活消费品等)为主线的以创意转化为主导的创意设计教学和研发机构。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由教学平台、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组成。

2.1教学平台主要体现在整合高校资源来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多学科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是它的主要特色,可以提升创意设计的内涵,实现创意设计的商品化。创意转化的切入点聚焦在创意产品设计及专利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上。创意过程中分为二个层次:①发散创意思维,是“量”的体现;②深化创意设计,是“质”的飞跃。在第一层次,以集聚各高校为主参与和搭建各类设计竞赛活动。依托上海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海工业博览会打造上海工业设计领域具有权威、价值、产业形态的国际化设计展示、评比的交流赛事,即设立“上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设计大赛”,使其成为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学术和设计作品交流的国际舞台,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规模化、产业化并在设计界、产业界具有盛誉的赛事活动,成为上海海纳百川创意都市的名片。在第二层次,以提升产品的创意设计核心竞争力为主,以取得设计发明专利为目的。集聚高校资源,在毕业设计环节,结合高校多学科优势,设立多学科协作的毕业设计联动机制,联合成立由多校专家和业内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赛获奖作品的二次开发,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选题,各相关学科都可根据本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展开课题研究,这种并非虚拟的毕业设计研究课题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多学科的互补与碰撞,非常容易产生创意灵感的火花,一些概念性设计也可在多学科协同开发下实现其功能,经过整合就极有可能诞生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意设计专利产品。

2.2研发平台主要体现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成行业资源,开展创意产品的研发,提升创意设计的价值与作用,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平台将借鉴发达国家在功能技术产业服务上的建设经验,协调整合上海科技资源,积极展示和提供包括设计、工艺、产品、材料、市场等方面的功能技术产业服务,将平台打造成为各具行业特色的工艺技术检测中心、产品设计论证中心、设计功能体验中心、创意设计展示中心,使其成为技术研发机构、设计机构、设计师、产业管理者、产品制造企业、技术需求企业、产业园区、创意集聚区以及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这一平台既可服务于高校的实践教学又可服务于广大的社会生产企业,尤其是改变目前中小企业重模仿、轻研发的现状,从整体上提升他们的产品质量和经营内涵,形成系统化的产业服务功能,服务于上海、长三角和全国的产业发展。

2.3产业化平台主要体现在与企业、行业和产业园对接,促使技术转移和创意产品的直接转化。通过成果和展示,向地区辐射。根据上海各高校创意设计类专业的定位,先行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服饰、会展、包装设计方面已经具有一定品牌和优势的高校为核心,对接一批行业知名度高的企业。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扩大。平台将建立工业设计工艺技术检测资源数据库,鼓励设计机构和制造企业提供设计产品、建立检测目录。依托张江科技园区和高校联合成立创意产业技术应用中心,参与建立工业产品设计技术标准,引领上海各具行业特色的创意产业技术应用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依托上海图书馆建立上海工业设计大型数据存储托管平台;依托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建立原创设计交易平台。结合高校文化创意产学发展需求,探索提供网络数据检索的服务。扩大与兄弟省市产业集群的战略合作,集中区域产业资源优势、高校人才优势、行业引领优势、大师工作室品牌优势,为促进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结合、功能技术与设计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产业增值提供一个技术特色明显、辐射效应显著的产业服务平台。

3结论

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依托这个平台可充分实现优势互补,在创意设计应用中培养人才,实现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未来创意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意成果转化服务中开展经验交流与合作、推介项目、营造环境促进成果转化,建立知识链和产业链的对接渠道,增进高校创意设计服务与市场消费和企业需求的信息互动和人员交流,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质量,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并协助产业发展自有品牌。当然,在平台的构建及运行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协调好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三者的定位关系和运行管理机制,使平台能够顺利有效地运行。可以预期,这一平台的建设必将充分发挥上海在产学研领域中的优势,避免上海工业设计创意与其他省市同质化,使上海的工业设计内涵建设有一个质的提升。

作者:钱原平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

第3篇

一、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特点与现状

我国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程度也相对滞后,尤其是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缓慢,校企对接机制尚不完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偶尔会与高校开展一些科研合作,但这些合作多限于单一项目的研究而非长期性的战略合作。最近十年间,由政府和工业设计行业学会以及企业组织了一系列工业设计竞赛活动,从某种程度上间接地促进了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然而,通过竞赛活动获得的科研成果毕竟是有限的,且成果的质量和可用性不高,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校企间的合作问题。

1.连续性

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的连续性特征是由其工作性质决定的。高校是智力人才高度集中的区域,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特殊使命。高校教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产生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且这样的高水平成果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特征。充裕的教学和科研时间、单一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的连续性。随着设计哲学和设计理论的深入研究、发展,工业设计学科性质也由原来单一的产品造型发展成为多科叉学科,参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面越来越广泛,社会的认可程度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单一产品的设计目标正逐步变成人类生活方式的创造,这就不仅仅是某一件产品的开发,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同时有着空间和时间顺序的人类生活方式的连续性革新。

2.风险性

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的产生不是建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基础之上,而是师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概念,这种成果更多的是一种设计观念或思想。基于此,也就决定了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较高风险性,表现在成果产业化阶段,便是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例如,产品设计研发阶段技术条件的局限性制约;概念设计向有形产品转化过程中被更合理的设计理念所代替;商品化阶段被同类型的仿制或被“山寨”产品迅速占领市场等。这些使得产业化呈现出较高的风险性。事实上,即便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体制都十分完善的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率也不是百分之百。而当前,高校工业设计的科研成果更是面临着被企业“单项选择”的首要风险,虽然高校的科研团队也在不断寻找企业合作,但多数情况下是企业在单方面选择高校作为合作伙伴,这种单向选择使得很多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的产业化,从而导致研究成果被搁置或放弃。

二、校企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及平台建设

高校除了聚集着众多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资源,还拥有中小企业所望尘莫及的实验设备条件。如何将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和实验设备条件发挥到极致,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平台建设

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是确保科研成果的发展持续性和可行性的关键。好的科研平台自然能够培养出好的科研团队。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同步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信息化、科技化时代要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非常强,一个成功的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科研团队做坚实后盾,再好的产品进入市场后也只能是昙花一现。20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国产品牌,结果到了90年代知名度就不高了甚至品牌消失了,如荷花牌洗衣机、永久牌自行车、飞鸽牌自行车、活力28牌洗衣粉、健力宝、太阳神口服液等。这些国产品牌的没落除了经济体制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一个稳定的科研团队为其后续产品的设计做研发支撑。

进入21世纪,人才资源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大部分中小企业很难引进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制约。如果能够将高校人才优势与企业互补,既解决了企业人才引进难的问题,又解决了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难的问题。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寻找一个支点,那就是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平台的建设。企业出钱、高校出力、政府支持,这是确保平台健康发展的条件。

2.工业设计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建设

成果展示是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工业设计科研成果定期常态化展示,将有利于信息交流和产业进步,展示科研成果的过程就是产生社会价值的过程,及时地将科研成果公布于社会,使之得到及时的交流和应用,这是国家、企业和高校共同的社会责任。当然,这些年随着展览经济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在一些省会城市修建了一系列展览馆和博览中心,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为校企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但是,我们从中也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相当一部分展览活动被某些策展公司所操纵,变成了某些利益集团的赚钱机器,这种现象的出现扭曲了科研展示平台的社会功能。

因此,要确保科研展示平台的社会效能和公益性质,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好这一公益形象,将展览活动组织成专业化、常态化、公益化和平民化的形式,降低准入门槛和收费标准,使之真正成为一个连接企业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桥梁。

3.中介信息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建设

政府部门应牵头建设具有公信力的官方工业设计成果信息和交易的平台。中介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建设是整个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对外窗口,也是整个合作机制的一个信息查询、服务、成果登记和交易的终端系统。在这里,可以直接检索到高校科研团队和科研项目的公开信息,是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之间最便捷的联系渠道。

这一平台建设必须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社会担保机构参与并实施的一项产业化计划,应纳入到政府产业部门的管理范畴。该担保机构作为企业和高校合作的第三方,具有服务、管理、监督和执行四项社会职能。高校将科研成果委托给担保机构和转让;企业向担保公司购买高校科研成果并需求信息;担保公司确保双方利益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样由政府出面通过国家立法形式来规范管理,确保三方共同利益,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

4.知识产权保护

工业设计科研成果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性来自于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相比较其他专业的科研成果而言,这一点在工业设计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产品外观的仿冒对于现在的工业化大生产来说易如反掌,面对市场上大量的“山寨”产品,当前的工业设计行业无能为力。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成果交易平台大力支持,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信用公示制度和预警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采取一些必要措施,鼓励在产品或包装等相关物品上标注设计机构或设计者名称;鼓励权利人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语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是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是创建中国自主品牌、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中国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实现和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引进难的关键,只有充分认识到高校工业设计人才战略的重要意义,才能够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走出人才引进难、创新难的低谷,才能真正全面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历史跨越。2010年7月22日,《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这一文件出台,这无疑是中国工业设计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最强烈信号,我们期待着高校工业设计科研成果能在未来中国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产学研合作资助项目――《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开发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XY2009B016。)

参考文献:

[1]谢丽珍. 西宁市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平台服务模式研究[J].新西部,2010(16):20.

[2]王晖.中国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形成研究[C].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9(5):450.

[3]李国德,武士威,李娜.高校科研成果四位一体转化平台的架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318.

第4篇

截至2006年底,东北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达96家,毕业企业26家。在孵及毕业企业的当年销售收入总额达到45.62亿元,年增就业岗位3200余个,上缴利税3 5亿元,涉及装备制造、数字医疗、信息技术、新材料、钢铁冶金、自动化、数字化仪器仪表、教育培训、节能环保等领域,累计孵化面积已达3.5万平米,并在北京、大连,南海,成都等地建立了科技园企业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

近年来东北大学不断改善科技园自身的服务水平及相关环境,围绕“加强大学科技园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化”主要开展了几项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构建校内科技创新体系 明确科技园的使命责任

东北大学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创新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度东北大学的在研项目达到1270项,当年完成的各项科技成果达到460余项,申请各类专利73项,获得专利65项,科技经费到款达到5.91亿元。可谓辽宁省内主要科研基地之一。

“转化自身科技成果,服务辽宁经济建设”是东北大学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工作一贯坚持的既定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东北大学领导紧密结合“985工程”建设,将大学科技园的工作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确立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三大平台架构,形成科技创新体系的上、中、下游关系。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工作已经纳入了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构架之中,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必须做好,这是学校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所赋予给大学科技园的重要使命。

对接高校和政府各类资源 争取外界给予更多支持

对接学校资源

除了对接东北大学的科技成果资源而外,东北大学利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数亿元资金建设起来的科技创新体系,可为科技园企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这里既包括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研究机构的试验设备,同时也包括学校所能提供的各种相关信息、咨询、人才等企业成长所必须的要素,支持科技园在孵及毕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其快速健康地发展。

另外在管理体制建设上,也加强了力度。新的体制和管理方式既简化了科技园的管理流程,精简了人员构成,增加了自主能力,又能使学校时刻掌握科技园的发展情况,并适时地给予科技园需要的各项支持。

对接政府资源

政府引导和支持是科技园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争取辽宁省、沈阳市以及和平区政府的帮助与扶持也是科技园常年努力的目标。多年来各级政府对于东大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积极支持、匹配相应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政策支持。2004年6月,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厅、国家税务局等7部门联合了《关于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实施意见》,对东大科技园等单位给予政策上的鼓励与支持;和平区政府同东北大学签订了联合建立孵化器的协议。约定东北大学科技园内的在孵企业也同样是和平区科技孵化器内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返还支持,可“享受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出入境手续等一条龙绿色通道服务”、“在孵企业房租减半”等政策支持。

第二,资金支持。历年辽宁省、沈阳市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中对科技园内企业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每年省市两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种子基金计划,多次对科技园内在孵企业予以资助,截至目前已共有50多家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沈阳市财政2007年度对科技园企业提供了贷款贴息1000万元支持。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支持。对于科技园用地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均提供了相当的优惠。1995年沈阳高新区即以优惠价提供800亩土地用于科技园企业东软集团公司的建设,后发展为辽宁境内最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园区;2003年高新区又以相当优惠的价格提供近300亩土地,用于东大自动化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同时在最近开发的铁西新区冶金工业园中又以优惠价格规划1000亩土地将用于科技园毕业企业建设。

完善各类服务平台,推进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

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任务是造就优良的创新创业氛围与环境,为各个在孵及毕业企业成为真正可以立于社会的独立法人实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各类服务。同时为依托高校成果转化与转移营造完善发达的应用平台。为此东大科技园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努力建设4大平台。

完善科技孵化服务平台

科技园在其成立之初,主要是为在孵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会议办公等类服务,但这类普通服务已经满足不了目前企业孵化和发展的要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与建设,在学校的支持下科技园打造出一个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实现明显增值类服务的机构平台。这就是于2004年合资成立的“沈阳东大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可为企业有效提供科技项目与科研机构申报、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融资宣传、企业用地购买、发展规划设计、对外技术引进与合资等类综合服务,受到了相关企业的热烈欢迎,由此也收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成立三年来,业绩突出。经过辽宁省科技厅的推荐,该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这是2005和2006两个年度辽宁省被国家火炬中心认定的仅此一家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该中心的认定也为日前颁布的有关2008年以后实施孵化器各项优惠政策的享受以及获得的相应支持奠定了基础。

建立创新设计通用技术开发平台

为推动辽宁省特别是沈阳市中小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适应其产品设计、研发以及技术升级与创新等方面的需求,发挥东北大学机械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等学科优势,科技园在科技部支持下,于2004年开始建设开放式的“装备制造业创新设计技术平台”,并于2006年10月顺利通过验收。该平台创建了一个能为装备制造企业提品创新设计与研发、管理及咨询的门户式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全方位开放式为广大企业和社会服务,提高该类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

教育部科管中心支持下,收集到全国著名高校装备制造业领域近万项科技成果,聚集了200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形成大型的专家库、成果库、工具库和数据库,开发了11个具有较强针对性而又免费使用的软件产品。每年至少为1000家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其中仅为直接应用企业新增产值达3~5亿元以上,并以此同部分企业初步建成了技术联盟的雏形,探索出一条依托科技园而形成的高校、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机制,为我国装备制造行业整体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打造国际冶金技术与人才转移平台

钢铁冶金是东北大学的优势学科,科技园在依托东北大学优势学科的同时,利用自身成果转化孵化平台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外,特别是日本的科技成果以及专业技术人才为我所用,满足国内冶金行业的发展需求,转移先进的钢铁冶金技术,推动国内钢铁冶金行业技术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园毕业企业沈阳三建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沈阳东洋异型管有限公司等就是依据上述原则创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均引进了成套的技术设备和日本专家队伍。产品已在多个指标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其销售收入都达到了亿元以上,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内有关行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新成立的“东大黑崎”、“东大友联”等公司,也是本着上述理念自日本、韩国引进技术或合资成立起来的在孵企业。

为了发展冶金技术,2005年10月科技园内成立了由东大和日本专家联合出资兴办的“沈阳东大冶金新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日本先进技术的转移平台,公司主要是将日本钢铁企业和大学刚刚退休离岗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织起来到中国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现在专家数量已达20多人,每年来华2次,每次7~10人,应企业邀请按专业技术领域举行专题讲座,并为首钢和沙钢引进常年技术顾问2人。

建设公众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东北大学在借鉴各方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在科技园内成立东北大学兴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其隶属于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享受科技园有关待遇的基础上,与科技园一同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这里不同于科技处的成果转让与推广之处就在于中心主要项目主要集中在两类项目上。一类是极具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通过中心实体积攒业绩,达到一定规模后独立成科技园内的在孵企业,另一类是需要各类资质的成果或项目。东北大学任何科研人员都可以通过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所具备某种资质对外签订有关合同和协议,这在很大程度上跨越了转化项目的门槛。据不完全统计,自中心成立以来对外签订的合同金额达到4000多万元,实际到款近3000万元,成为科技处对外服务的重要补充。

追求现代成果价值理念,系列化资本化转让科技成果

工业领域的科技成果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知识、智慧和智力劳动的集中凝聚。多数成果如能及时应用可为社会带来技术进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正是科技成果的价值所在然而科技成果也有其显著的时效性。完成时的先进不能保证永久性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需要相当基础和条件,并非可以随意使用就能收到理想效果。对于这些现代成果价值理念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东北大学科技园根据自身的能力与特点,系列化资本化转让科技成果。集中表现在:

依托优势学科,将科技成果的时效性影响降到最低

多年来,东北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产业化方面,主要选取点是学校自身产出的科技成果,特别是依靠东大科技机构或科技群体产生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或落实到某一实体企业,以此可以保证成果的应用不仅容易获得成功,而且可以保证与之有关的技术可以得到学校科技人员的不断支持,将其成果的时效性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不断完善,持续开发,孵化出一个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以致发展成一种产业。众所周知的东软集团、北方交通、东大冶金所等都是最初源于东大科研人员的某项专利技术或某些系列成果开始应用和创业的,最终形成了一个企业,现在已经形成了具有东大特色的产业。按照这样的势头,再过几年在东北大学的优势学科领域如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还会有新的集聚竞争力的企业诞生,并形成规模产业。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强调科技园与学校相关资源的联合互动。因此可以概括地说,东北大学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是依据学校的优势学科来完成的。

看准企业持续转让,不追求短期利润与回报

东北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这20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从点到面,从南向北。从表及里的发展过程,也是国有企业倒闭、重组以及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东北大学科技园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灵活的态度支持科研人员看准企业后从长计议,系统转让,甚至共同成立研发机构,同时东大和其成果持有人不追求短期回报,放水养鱼,做强做大,主张系统工程。就此东大科技园同多数在孵或毕业企业建立了长久的技术转让与合作关系,同时也真正获得了丰富的回报。据不完全统计,东大通过向在孵和毕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东北大学带来的净资产达8亿多元,市值40多亿元。

探讨成果转化新形式,实施科技成果资本化

第5篇

创新体制夯实制度基础

1993年,厦门大学成立了校办产业集团――建南集团,较早地运用企业集团的模式,集中管理校办企业。但是,由于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没理顺,政企不分、校企不分,学校对企业投入和撤出的机制不够健全;科技体制机制没有理顺,成果转化渠道不畅,蕴藏在学校中的智力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校办科技型企业数量少,校办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因此,通过新一轮深化改革,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供制度保证,已成为当务之急。

2002年11月,厦门大学党委、行政联合颁发了《关于深化厦门大学科技产业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正式启动了在学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的深化改革。

1.组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从2002年初开始,学校就开始了深入而又广泛的调研工作,并对全校30多家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校办企业的资产进行了审计、评估及确认。学校对原校办核心企业――建南集团公司进行改制,组建了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简称“资产公司”)。资产公司于2002年12月26日经工商注册并授牌成立。

学校明确规定,资产公司具有两大职能,一是负责管理学校经营性资产,二是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作为承担独立民事责任的法人单位,资产公司代表学校负责管理、经营学校在校办企业和经营实体中的经营性资产(含股权)和学校对外投资的股权,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资产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主席、监事会主席、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由学校党政推荐任免;总经理采用公开招聘或组织推荐,学校党委考核认定,董事会聘任的方式和程序产生。

学校还成立“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工委”,“党工委”作为校党委派出机构,统筹加强校办企业和后勤经营实体党建和政治思想工作,党工委正、副书记由学校党委任命。学校同时调整原产学研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产学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学校派出的资产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合二为一,从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规划、协调、监督等工作。

2.明晰产权,建立资产纽带。经过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及确认后,厦门大学将建南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出版社等企业中的经营性资产全部无偿划转到资产公司,作为投入性经营资产,由资产公司自主经营。同时,属学校所有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经科研管理部门认定后,无偿划转到资产公司,由资产公司进行管理、转化和实施产业化等投资经营活动。

厦门大学将原来在校办企业中的部分经营性资产(主要是与学校后勤保障有关的资产),如宾馆、物业、餐馆、运输、商贸等剥离出来,划归后勤集团经营管理,并由其按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实行企业化运营。资产公司对后勤集团行使出资人的权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资产链”的关系,是投资与回报的关系。

3.政策配套,提供制度保障。2002年以前,学校曾经出台了《厦门大学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鼓励教师从事创新应用研究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在《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研体制改革与创重点研究基地工作纲要》中,号召教师要从学科建设和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出发,多做贡献。在这些政策的导引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受到重视和加强。

2002年以后,厦门大学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厦门大学科技产业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规定》、《支持和加强厦门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若干意见》、《厦门大学科技成果经营管理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为学校科技产业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例如:三年内,学校以增加投资的方式返还资产公司的利润上缴,以满足其注册、大学科技园建设、重点科研项目产业化等需要;对科技型企业,在执行相应的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实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2~3年内,分别实行不同的优惠上缴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期权分配和借用等形式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教职工可带技术转岗专职从事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其业绩和贡献可作为岗位评聘的重要依据;高年级学生可申请休学2年创办科技企业或从事科技产业化工作等。

规范经营推进企业改制

1.完成资产划转及后续工作。经过全面的清产核资和严格的评估审计,并报经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全资企业的净资产和学校对外投资的股权资产共5863万元顺利划转到资产公司。在资产划转的同时,资产公司已陆续关停、重组、兼并了部分无主营业务、长期亏损的企业。截止至今,资产公司的净资产为1.51亿元,注册资本为1.38亿元。

2.建立健全校办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建设迈出实质步伐,企业经营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制订并试行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制度》、《行政管理条例》、《财务管理制度试行办法》、《职工考核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项规章制度。

3.着手推进企业改制工作。2005年,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之后,厦门大学将产业规范化建设列为学校工作重点,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已形成了《厦门大学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草案)》,今年底基本可完成校办全资企业改造任务。

依托学科坚持自主研发

近年来,厦门大学积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从学科特点出发,凝聚优势学科方向,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创办学校学科优势和社会优势密切结合的高科技企业,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

厦大肽谷药业有限公司:作为学校医药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依托厦门大学的人才、学科、科研等优势,专业从事厦门大学化学医药和生物医药领域科技项目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目前,该公司主要从事赵玉芬院士“丙谷二肽”项目的产业化工作。

厦大建南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厦门大学优势学科的专业人才致力于各类应用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及产品的开发、研制。以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陈朝教授的“光电探测器芯片”技术为依托的主导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照明工程等领域。

厦门大学化工厂:始建于1971年,工厂依托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已建设成为其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主要从事精、细、特、专等化学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目前主要产品为乙苯脱氢系列催化剂、高级醇系列产品和CO钴钼系列变换催化剂。

厦大科晟基因工程有限公司: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章军副教授的技术为依托,主要从事蓝藻、螺旋藻基因工程系列产品的研发、中试和生产,该项目现拥有三项发明专利,并入选国家“863”和星火计划,成果可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名贵饲料和美容化妆品等。

整体规划构筑发展平台

近年来,厦门大学积极发挥学校学科、人才、技术和社会市场、信息、资本等资源优势,以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积极构筑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海峡西岸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多层次的各类平台。

1.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获得国家正式认定。厦门大学科技园始建于1999年,是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2005年10月27日通过了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现场评估,并于当年12月20日被正式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现已完成一期校内孵化中心建设,建成生物医药、合成化学、纳米科技、微光机电、新型能源、农业技术等孵化中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

在福建省、厦门市的支持下,二期曾厝孵化区和三期集美生物医药科技园即将启动建设。其中,曾厝孵化区毗邻厦门大学,占地约100亩,主要依托周边的理工科院系从事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集美生物医药科技园占地800余亩,主要依托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从事学校生物医药类科技成果的转化。

2.启动建设“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6年1月,经科技部批准,厦门大学与养生堂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建设。该中心现有一线研究人员82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近五年到位科研经费约6000万元,主要从事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研发工作。

近几年来,中心已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省部重大重点科技项目以及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6项国家新药证书、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14项发明专利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余项科技奖励,近百篇。其中:

――在国家攻关计划资助下,中心研制出国内第一个能完全满足生产使用的重组抗原,并研制出国内第一个第三代HIV诊断试剂盒,其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主流试剂水平。2001年该技术迅速推广到国内十余家主要诊断试剂厂商(占我国HIV诊断试剂市场的75%以上)和临床单位,使国产艾滋病毒诊断试剂盒实现了全面更新换代。至2005年底采用该技术的试剂盒已累计销售约1.5亿人份,创造产值约15亿元,中心获得的技术成果转让费累计已超过2500万元。在自主研发的抗原基础上,中心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HIV快速诊断试剂盒。

――2001年,中心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单位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个HTLV抗体诊断试剂盒,质量优于国外同类试剂。

――2005年,中心与香港大学国家新发传染病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专门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且是当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做到疫区现场检测的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时间不超过2小时。

――中心通过自主研发,鉴定出戊型肝炎病毒的两个重要中和表位,在戊肝疫苗的国际竞争上一举占据了领先地位。目前,戊肝疫苗正在申请III期临床研究,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原创性基因工程病毒疫苗和世界上继乙肝疫苗之后的第二个基因工程病毒疫苗。

第6篇

关键词 教育 职业化 艺术设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1月16日,教育部网站公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表明高校职业化转型已经进入到更加深入、细化的实际操作层面。

1转型对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提出的新要求

从《指导意见》不难看出,国家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其一,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将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作为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推动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其二,从治理结构、专业体系、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推动结构性改革,包括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和以适应产业先进技术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三,以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与中高职有机衔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双师型师资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最后,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推动试点高校全面融入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

可见,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诚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说:“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据测算,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2200-3300万人。能够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必然会受到学生的青睐。因此,向应用型方向转型为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提供了新的政策红利。转型院校需要调整办学目标以满足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地将自身优势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在保障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生的“保本增职”,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借助转型优势将办学危机转为新的发展机遇。

2转型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要求

2.1必要的文化底蕴

可以毫不留情地说,长期以来,艺术类学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在转型关头,若误以为重技术技能培养,轻视或放弃必要的文化修为,可以断定,中国设计教育的未来将是一片黑暗。设计不是一座孤岛,它必须以文化为支撑,开展创新创意工作。特别是在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设计的文化属性变得更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在于文化的创新,而文化创新的基础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等一切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力量进行吸收和继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广泛涉猎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只有文化基座宽广深厚,创意的塔尖才会拔得更高。

2.2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约翰・霍金斯指出:“有创意的人他们喜欢新奇,他们的创意不光使他们的个人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他们会把他们的梦想、想象力、理想变成艺术品,还会让企业达到盈利,让企业获得很大的成功。”可见,创意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这个创新意识空前高涨的时代,设计创意绝对是创意产业的灵魂和核心。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怀疑与批判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3敏锐的市场意识

设计类专业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喜欢把自己看成“艺术家”,这是传统“大美术”教育体制造成的恶果。学生热衷探讨画面的形式美感,却从来不关注市场、不关注消费者,如此,对设计的意义和真谛是不能理解的。不能准确把握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所谓设计,只能是一张好看的“画”而已,而不是“设计”。创意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应为了创意而创意,设计创意的价值是靠市场经济效益来实现的。学生要把眼光更多地投向社会、投向市场、投向消费者,因为,任何创意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人的,检验创意的重要标尺是市场。

2.4扎实的动手能力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认为:高校转型发展重在实践。这里的实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转型高校要加强实践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区域发展需要的新型办学模式;二是这种模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培养真正满足行业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设计教育的关键在于实践教育的落实。深入了解产业,接触生产、生活实际,参与设计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学习设计的方法与能力,是知识内化为素质的必然路径。

3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

3.1课程设置要具有前瞻性

设计教育应以产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保持人才培养方案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课程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当然,这就需要对市场发展风向要有极强洞察能力和预见能力。例如:动画专业可依据市场需求,增设游戏、数字媒体方向或课程;环境设计专业可依据行业需求发展趋势,增加陈设设计、软装饰设计、创意家居等课程。

3.2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市”能力

实践教学是实现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带动学生贴近设计第一线,让资料搜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构思与表达以及工艺制作、成品效果、客户评价、市场反馈等众多设计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检验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应市”能力(如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

3.3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因区域环境、学校体制、教育定位、生源、师资等因素不同,必然呈现出差异性。但教育及艺术的基本规律是一定的,行业的本质要求是一定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程、内容的跨学科建设”、“引导学生关注市场、社会”、“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关键词汇应当成为教师教学观念的基本价值取向。基于此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建立一种相对完善、可行性强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观念得以实现。

3.4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对实践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指导教师,也要转变“教”的观念。参与设计实务,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素养,熟练掌握现代化设计手段、工艺、市场营销及管理方法及技巧,并将之付诸到教学实践,让学生真正从课堂教学中就能了解行业规范及流程,是未来设计教育的基本要求。

4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

4.1基于工作流程建设课程群

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以设计行业作业流程和职业岗位为导向设置课程模块,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清晰,求知更为主动。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书籍设计课程之前就开设图形设计、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电脑制作、印刷设计、包装设计等系列课程内容,当学习书籍设计课程时,学生便会串联其这些课程知识,自然就会明白之前所学课程的目的及意义了。

4.2实施课程目标管理

将课程进行目标管理,就是强调每门课程最终必须提交设计成品,如此可以考查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对后续课程进行前期的探索和认知。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计构成课程,学生在结业时,要将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整理,自己设计、手绘封面,装订成册。通过这种办法,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封面设计上,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会主动搜集素材、查找资料,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同时,对本专业后续的书籍设计课程也有了初步认识。

4.3校企共建研发团队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利用高效智力资源的优势,同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双赢。例如,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紧邻的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双方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该校成立了“武汉小蜜蜂创意设计研发工作室”具体负责该企业的卡通形象、新Logo、包装、厂区绿化、景观、多媒体互动、室内装饰等具体设计任务。在合作中,企业方代表与工作室保持了紧密联系,学生和老师一起开展创意风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强化了创意思维的训练,对项目的设计也起到提炼完善的作用。

4.4校企共建特色班

天津美术学院李炳训教授认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应从本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教育背景的优势出发规划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切忌追风。”高校设计类专业应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认真考察市场,专业定位要走差异化办学之路。武昌理工学院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值得借鉴,在了解到玉石雕刻行业高素质人才缺乏后,基于自身的办学条件,与湖北工艺美术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玉石雕刻特色班,并聘请了该所副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雕大师袁嘉骐作为专业负责人。可以预想,在未来的3~5年,玉石雕刻产业将迎来中国第一批玉石雕刻本科生人才,玉雕行业高素质人才问题将逐步缓解。

5结语

设计教育是创意产业人才输出的主要通道,高校人才培养应该在研究市场的前提下,创新培养模式,依据行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操作能力、“应市”能力;着力创造条件,提升实训、实践教学效果,紧密联系市场,加强与企业交流对接,推动产、学、研合作和设计创意成果的转化,用实际行动践行“转型”发展纲要,从更高层面实现艺术设计及设计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史薇,陈建伟.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规律推进高校转型建设[EB/OL]. http://

[2] 朱光好.文化传承创新:高效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实践的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31.

[3] 约翰・霍金斯.创意产业:新经济源泉[J].经营者(商业管理版),2006(12):55-56.

第7篇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体布局

目前国家工程中心总数达到264个,包含分中心在内为277个,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东部地区173个,中部地区52个,西部地区52个[2]。北京、山东和江苏组建中心数量最多,共建设中心97个,占工程中心组建数量的35%;西部地区中高校、科研院所较集中的四川、陕西和重庆建设数量最多,共建设24个,占西部地区的46%;除这三个地区外,西部的工程中心仅占全国总量的1%,四川和云南、贵州、海南和内蒙各2个,青海组建1个,共计11个,不到全国总数的4%,地区差异十分悬殊。另外,和山西省工程中心组建数量还没有实现零突破。鉴于西部地区总体科技实力薄弱,工程中心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可能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观。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民生科技需求,工程中心在高新技术、社会发展和农业领域中9个主要技术领域进行布局,其中高新技术、社会发展和农业领域工程中心组建比例大致为2∶1∶1。其中,农业、制造业和新材料领域组建数量较多,共建155个,占总量的59%;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领域的工程中心数量较少,共建29个,占总量的11%,这与我国在行业、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和科技资源集聚现状相仿。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4],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也在节能减排、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相关工程中心的培育和组建工作。2007年之前,工程中心组建主要是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公益类工程中心。随着科研院所转制和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企业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2008年开始,依托具有高成长性的行业龙头企业组建的企业类工程中心纳入国家工程中心组建序列,并且组建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包含分中心在内的277个工程中心,具有企业属性的有148个、事业属性的有122个、企事业双重属性的有7个。其中随依托单位转企的46个,依托民企的32个,依托院校的83个。组建企业类工程中心将会是未来几年新的发展趋势。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的成就

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专利2010年,工程中心共获得科技成果4434项,同比增长96.37%[3]。其中,工程中心自行研发成果3354项,吸收依托单位成果738项,吸收外单位成果144项,吸收其它成果98项,引进国外技术100项;申请专利6194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716项,授予专利3510项,授予发明专利1450项;出版科技着作246部;发表科技论文12920篇,均较2009年有大幅度提高。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工程化研究试验基地2010年,工程中心新增大型设备(设备原值在50万元以上)953台/套,总金额152.99亿元,同比增长89.09%和464.54%;共建成中试基地344个,中试生产线292条,同比增长6.50%和6.18%;建立技术服务网点733个;建成农作物示范基地1255个,示范面积达21278万亩;建成畜牧繁育基地46个,育种35518万头/万只,畜牧出栏规模24273万头/万只。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推动行业产业发展2010年,工程中心共转化科技成果17233项,同比增长177.38%。其中:以技术入股方式转化112项,以技术转让方式转化6596项,以技术承包方式转化628项,以技术服务方式转化9897项;累计推广科技成果18962项,同比增长36.45%。其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1930项,推广新产品14601个,推广新设备2431台/套。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队伍截至2010年底,工程中心共拥有职工61544人,同比增长18.99%。其中:固定人员49804人,客座人员11740人,共培养研究生6618人,其中硕士占21%,博士占8.17%,科技人员占58.68%,生产经营人员占28.45%,管理人员占8.13%。在人员培训方面,2010年,工程中心为科研机构、企业等培养各类急需人才749325人,同比增长33.77%;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566期,包括远程培训教育等形式,参加人数640257人,同比增长55.66%和81.45%。开展广泛产学研合作和学术交流2010年,工程中心与9474家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其中:大专院校1863家,科研机构1515家,企业6096家。主要采取共同研究开发、委托生产加工、咨询服务等合作方式。其中:共同研发4224家,委托生产加工1750家,咨询服务2219家;对外开放实验室(试验室)801个,开放设备9598台/套,开放生产线349条;举办国内外学术报告会与专题讲座3227期;召开国内技术交流会与展销会2894次,成交项目676项,成交金额7.60亿元;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994次,签订合作项目438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2010年,工程中心共承担科研项目13350项,同比增长28.90%,其中承包大型成套工程项目1081项,较上年增长30.40%。完成科研项目6769项,完成项目占承担项目总数的50.70%;承担国家级项目2726项,同比增长12.92%,占承担项目总数的20.42%。其中:“863”计划项目501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19项,“973”计划项目122项,星火计划项目29项,火炬计划项目23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432项。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0年底,工程中心总资产达555.86亿元,同比增长43.41%,是2001年总资产69.57亿元的近10倍。其中固定资产177.26亿元,流动资产319.14亿元,对外投资28.46亿元,其他资产31亿元;工程中心年末负债233.80亿元,年末净资产310.46亿元,同比增长34.85%;工程中心总收入681.11亿元,同比增长150.82%,是2001年总收入64.84亿元的10倍多。其中:产品销售收入545.99亿元,技术转让收入62.04亿元,承包工程收入61.94亿元,其他收入11.14亿元;创造利税105.94亿元,出口创汇7.87亿美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成功经验

建立了规范的管理体系,坚持严格的遴选程序多年来 ,工程中心建立了一套从遴选、同行可行性专家论证、综合评审、验收、运行评估的管理程序,严格坚持由政府决策、专家咨询、运行评估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随着工程中心组建数量的增多,技术领域内工程中心数量接近饱和,以建设管理为主向以定期运行评估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是工程中心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工程中心已经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总体运行评估,评价重点主要包括持续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行业作用、对外开放服务、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积累了丰富经验[4]。遵循科技创新规律,长期坚持工程中心定位在科学问题发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四大阶段中,我国在工程化和产业化阶段的科技投入最为薄弱,按照国际惯例,工程化阶段经费投入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10倍。多年来,工程中心一直秉承促进我国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带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宗旨,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未来新一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工程中心应在坚持建设宗旨和定位基础上,丰富系统功能和建设内容,发挥工程中心在创新链、产业链中,不同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高等院校的重要作用,展现出工程中心独特的战略价值。创新管理体制,探索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作为工程中心体系中的微观个体,各个工程中心在长期运行管理过程中心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采用独立型、相对独立型(依托单位二级机构)、整建制挂牌型和多依托单位联合组建等多种运作模式,逐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协调国家、行业目标与依托单位目标,实现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宗旨。另外,采取“网络制”、“股份制”、“会员制”、“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技术创新联盟”等多种模式[5],建立了与上、下游单位合作网络和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积极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学术交流等活动,在对外开放与服务方面,取得了显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发挥行业带动作用的建设理念工程中心作为具有准公益性质的科研开发实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科研开发活动的最好载体。不论是公益类还是企业类的工程中心,都通过积极实施“专利战”与“标准战略”[5],培育行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以适用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工程化成果扩散、辐射机制[6],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工程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等多种途径,不断地向行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对行业技术发展的引导、带动和示范作用逐步增强。

政策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整体布局按照工程中心准公益性的特征,围绕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目标,面向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顶层设计,逐步从“自下而上”的申报方式转变为“自上而下”布局,注意技术领域及地域分布的均衡;结合科技评估,严格按照工程中心遴选和评价原则,建立竞争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在提高工程中心数量的同时,保证、提高工程中心的建设质量。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有效经费支持渠道工程中心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虽然工程中心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但无法满足工程中心快速发展的需要。经费渠道不稳定,运行评估后补助经费规模较少等也是制约工程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因。为稳定工程中心队伍,确保其科技研发和转化工作的持续性和高水平,应加大工程中心的财政经费投入力度,开拓工程中心稳定支持渠道,加强与部门、地方的联合支持机制,为工程中心不断提高和巩固集成创新能力和对行业开放服务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制度规范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工程中心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探索新形势下工程中心的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行服务模式,完善计划决策、过程管理和运行评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已建工程中心的运行评估,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技术领域的工程中心建设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特别是工程中心退出机制,使工程中心的资格具有合理的流动性;加强对不同组织和运行模式的工程中心的分类指导和精细化管理。注重发挥主管部门和地方作用在工程中心组建和运行中,加强各部门、地方的沟通和协调,鼓励和推动主管部门和省科技厅结合行业、地方经济发展,指导和支持工程中心开展相关工作。通过省部共建继续引导各地建设工程中心,促进国家工程中心之间的联合与重组。鼓励主管部门和地方组织不同形式的成果推介会,将东部、中部地区发展较好的工程中心形成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资源引入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工程中心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工程中心与科技计划、基地建设统筹处在我国科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工程中心更加应该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将工程中心作为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力量,进一步统筹基地、人才、项目,把工程中心建设工作与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工作、创新人才工作相结合,实现工程中心对中央财政投入所形成的科研成果、资源的承接和转化,真正履行国家工程中心所承载的历史职责和使命。避免系统失灵,充分发挥系统整体功能多年来,工程中心已经成功探索出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了一批代表国家实力、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强市场化意识、具有科技成果较好较快转化能力、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转化能力的队伍。应加强凝聚力和整体建设、完善、丰富系统功能,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部署,加强系统内部的交流、协作和互动,避免系统失灵而产生的短板效应。

第8篇

内部审计转型工作是在继续强化原有传统审计工作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审计工作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提升。将内部审计工作渗入到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不仅要关注企业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更重要的是立足于防范,做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管理合理性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在审计理念上,要由重检查纠错、轻评价治理,向检查与评价、纠错与治理并重转变;在审计定位上,要由维护财经法纪、服务于执行力建设,向提升公司价值、服务于公司战略实施拓展;在审计职能上,要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拓展;在审计内容上,要由财务收支向经营管理全方位延伸;在审计方式上,要由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转变;在审计手段上,要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要做好内部审计的转型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新传统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与理念。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势在必行,因此搞好内审工作,作为企业及其管理人员来讲必须转变观念,认真履行监督和服务职能,着眼于预防控制,努力实现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在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全自我约束机制、防范经营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内部审计只有转变观念,将审计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的关注上,组织开展业绩考核审计和风险型审计,才能提高效益,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内部审计必须由关注历史向关注现状转变,由关注结果向关注流程转变,由事后审计为主向全过程审计转变,才能实现管理效益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要通过转型,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经营者为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一项系统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与服务是一致的。内审人员要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是增强人员全面素质,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内部审计人员只有从学习、工作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打好内部审计的基础,做好审计工作。要增强学习力。面对目前企业发展的新形势,要加强学习,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要重视对新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新的会计制度的学习、理解和应用。提高工作能力。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努力提高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审计工作转型的基本内涵、原则要求和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化,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关注热点,把握重点,协调关系,提高应变能力,当好领导的参谋,真正地做好企业的内审工作,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重要体现,要提升审计报告的应用价值,不仅要注重审计检查更应注重审计分析,不仅要注重问题发现更应注重原因分析。提高自身形象。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将其在审计过程中得到的信息随意进行披露,保证以客观、公正态度参与审计项目,赢得被审计者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形象,要注重在审计中做到: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对重点问题查深查透,找出深层次的原因,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处理处罚行为。严明审计工作纪律是审计形象和工作质量的保证。

三是明确审计重点内容,拓展审计范围。实现审计工作由查错纠弊向绩效型、风险型审计转变,其基本含义是以加强控制、防范风险、提高效益为目标,将内部审计范围从传统的财务收支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评价公司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应重点向内部控制评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领域拓展作业。内部审计应立足于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围绕公司经营管理者关心的问题,以加强公司内控管理、提高公司风险防范和整体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四是转变传统工作职能,提高审计质量。内部审计人员应强化风险意识,在审计中以风险为基础制定审计计划,从审计准备阶段开始就考虑审计风险,并按照风险的高低进行排序和确认,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应审计业务的资料,并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从而降低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审计过程中,一般采取问题导向型审计方式。即鼓励被审部门的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表述所关心的问题;在编写审计报告时使用正面而非责难性的措辞,对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可改进的方法,不简单地予以暴露;将详细性的审计建议报告直接送给第一线管理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就地改进问题。在编送审计报告时,要注重事实的准确性、清晰性、建议的可行性、内容的重要性及报送的及时性。

五是改进审计手段,合理运用信息系统。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内审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审计人员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采取现代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审计工作要加强对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要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开展审计工作,积极推广应用营销自动化软件和审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要将软件应用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把办公自动化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把培训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把网络建设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力争将审计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六是培养集体意识,发挥团队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重视调动每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让每位审计人员轮流当主审,不停地变换角色,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同事间的凝聚力,更能激发大家的热情,发挥团队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要加强有效沟通,促进相互理解。有效沟通是内部审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审计的整个过程。有效地沟通交流,可化解误会、消除矛盾和解决问题。要提高审计项目质量,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交流是关键。沟通既是内部审计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也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七是注重后续审计,巩固审计成果。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体现了审计工作所赋予审计人员的责任,但是在现实中许多组织并没有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实施完善的后续审计工作,这使得内审的目的或价值得不到体现,违规违纪问题得不到纠正,有损内部审计的可信度和威信,损害内审人员的忠诚度和职业形象,最终导致内审工作成为流于形式的工作,失去了其真正的内涵价值。只有在注重后续审计,才会巩固审计成果,真正起到审计的作用。根据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和帮助被审单位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后续审计或审计回访的方式,促进审计成果的运用,切实解决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突发中断;风险评估;虚拟应急管理

一、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网络运营是大势所趋,供应链网络成员之间依赖程度的增加,损失风险也越来越大。制造供应链往往包含更多的上下游企业,任何一个企业成员发生中断,都会在整个运营网络中迅速传递,对企业的短期甚至长期的经营效益造成影响。

Fujimoto从产品设计实现角度看工厂制造链和供应链:制造流程是通过员工劳动,创造有增值的设计信息和并将其转换成能交付给客户的产品,包括了生产,采购,工艺开发,产品开发和销售。含核心技术的设计信息可以包括:机械产品的模具,化工产品的特殊配方,电脑控制模块的编程软件等。Lawrence和Lorsch和Galbraith描述,信息开放的环境下,企业在计划减少确定性的同时,试图建立某种信息处理能力来抵御不确定性。一个企业核心的有增值的设计信息是最需要保持稳定的部分,即核心技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核心技术需要设立“边界环绕单元”,就像建立在稳定核心和不确定环境之间的缓冲地带。现代的制造企业正在重视这种核心-边界观点,就像制定“持续运营计划”来解决运营中断的问题。Lambert和Cooper认为供应链可以定义为一个保护核心技术不受环境影响,使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流,物流,现金流高效流动,确保有增值的设计信息的实现,最终配送给客户的运营系统。供应链中断事件使核心技术无法进行制造实现,并暂时性地中断了有增值的设计信息对客户的最终实现的流程。供应链中断的2个实质性影响:(1)原来稳定运行的核心技术成为影响制造流程的可转移性最重要的因素;(2)用来保护核心技术的边界围绕单元现在需要保护整个系统的持续性。

二、 供应链脆弱性识别和评估

面对供应链风险,对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即脆弱性进行正确识别。在供应链中断发生时,才能正确应用应急策略。以下将以汽车制造业为例,从四个标准用来评估供应链的脆弱性:

(1)供应的集中度。某些零部件的独家供货供应商是供应链中断后的薄弱环节。比如中日合资的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钻石结构”:一级配套供应商的零部件采购相对分散,二级配套供应商的零部件采购则高度集中。如果这些不可替代的二级甚至更低级别的配套供应商是因为他们技术上的优势,那么装配制造商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保持这种采购结构来保证供应链的竞争力。同时他们还是需要考虑针对这些关键供应商制定应急策略来尽量减少供应链中断损失。

(2)供应商的可见性。复杂的产品通常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一部汽车大约需要30 000种零件。在二级甚至三级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处的小零件的供应状态对于主机厂来说,在中断前后很难短时间内甄别影响程度,即供应链低级别的供应商处可见性很低。其他还有部分易耗品,象剂,催化剂等在零部件制造过程中被经常使用,同样这部分易耗品不可见程度高。这是因为易耗品通常都不存在于工程物料清单中。为了识别易耗品的供应链,采购企业,装配制造商都必须从供应商的制造物料清单中提供和分享该类信息。比较工程物料清单,制造物料清单通常还包括设施,设备和易耗品信息。汽车行业的产品是非常复杂的装配产品,这些多级供应商的不同物料清单的数据收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这些相对不可见零件是采购高度集中化的,或者不可替代的,那么他们很可能成为整个供应链的薄弱环节。

(3)设计信息的可替代性。如制动零件,电脑控制模块等,这些高度客户定制化的低替代性的零部件,会有很高的供应中断风险。客户定制化设计或者供应商定制工艺流程的零部件,很难切换成标准化零件,并且切换供应商。汽车企业更加倾向于定制化零件,来体现其产品设计上的竞争优势,并且产品经常整合了大量的定制化零件。定制化零件要求更强的供应链的整合协调能力。但该类企业能够通过复杂的供应链整合和协调,享有在设计成本的优势,和产品提前期的相对优势。而高度整合的产品结构,一旦中断事件发生,就会成为供应链的薄弱环节。

(4)设计信息的可转移性。中断发生后,能否将设计信息从现有特定的制造流程中移除,然后转移到替代流程上。可转移性是判断虚拟应急策略是否应该实施的一个标准。如果是机械产品,流程殊的工具和模具相对比较容易地从关停的机器上卸下并转移到其他正常运行的制造流程上去。在这个条件下,设计信息(模具和工具)相对容易转移。如果是化学产品,用到相对定制化的设备和特殊配方时,设备的设计信息或者配方可以转移到另一家工厂,在异地的工厂设备上需要完成配方调试工作。这种调试在一定的提前期内是可能的,产品的核心设计信息也是可以转移的。

三、 虚拟应急管理

1. 虚拟应急管理原理。我们去供应链中断风险时,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该地区的供应商物料流是持续的,但部分或者全部生产线停止运行。如图2里,这种供应链中断,可以看做是制造企业设计信息增值流的中断。所以对于被破坏的供应链应急措施就是将中断环节通过原定途径或者其他替代途径进行修复。图1中4种应急措施,每个(1),(2),(3),(4)是突发中断前采取的措施,(1'),(2'),(3'),(4')是突发中断后可采取的应急措施。

一些流程导向的企业会认为供应链中断是减少累计不必要库存的一个机会,如(1')。一些公司生产高端产品可能选择在中断发生后不标准化零件,如(2')。比起以产品设备的形式备份核心设计信息,企业不如以电子化或者其他虚拟方式做设计信息的备份。如(3')。比起备份整条生产线,企业不如对如何迅速在破坏的流程点或者替代生产线上设计信息流恢复进行能力建设,如(4')。

在考虑实施应急管理的同时,能使供应链能在成本和效率的具备竞争力。因此,应急策略实施的必要程度,修复的目标提前期,国内市场的增长和规模,全球化竞争的程度,库存和设备的存量价值,以及潜在呆滞报废成本,都是在实施应急策略前需要综合衡量的要素。(3')和(4')的虚拟应急策略的应用可以更多的满足上述企业要求。

应用虚拟应急管理,在没有维护多条备份生产线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中断事件期间,保持一定的供应水平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企业此时最核心的问题是:在工厂内选择等待生产线恢复,还是将关键信息转移到备用生产线至生产线恢复。

企业在正常状态下,维持在不同的生产线上生产不同的产品,并备份各生产线的设计信息,企业有1条生产线和1条虚拟生产线可以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果是备份生产线,企业有2条生产线,其产能利用率会比较低。比较备份生产线,备份设计信息建立虚拟生产线在成本上有很大的节省。虚拟应急过程只是需要地将关键设计准确地转移到可替代生产线上运行生产,提高了供应链的竞争性,但需要企业具备较强制造能力建设上的投入。总的来说,虚拟应急策略的应用大致步骤为:①在正常供应时,选择合适生产线设置来最大化竞争力;②如果其中1条生产线中断,迅速收集中断状态,库存和需求信息;③如果预计能在目标时间内重启,就开始等待;④如果不能及时重启,将备份设计信息从关停的生产线转移到可替代生产线;当关停生产线重启时,再将受影响的产品生产转移回去。

举例说明,假设公司生产2种产品,在2条生产线上,I和II。可能的产线设置是:①2条专用线;②1条专用线和1条通用线(a线用于生产I,b线可用于生产I和II;③2条通用线(a线可用于生产I和II,b线可用于生产I和II)。比较企业如果将a线和b线都建立备份生产线,那么就是4条生产线,而应用虚拟应急管理时,我们只需要提高生产线的修复能力和生产线的设计信息可转移的制造能力。如果仅有一条生产线被要求满足某种特定产品的全球化需求,那么备份整条生产线和相关设备是一笔很大的固定投资。所以如果能够避免这笔固定投资,将能大大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虚拟应急管理的应用将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2. 虚拟应急管理策略。

(1)提高供应商的可见性。供应的集中化取决于产品或者流程的高技术程度和供应商的能力;设计信息的可替代性取决于产品的结构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所以要改变供应的集中度比例和零件设计的客户化程度对于大型活动引起的中断时间中断来讲,不是最适用的有成本和效率竞争力优势的应急策略;而供应商的可见性和设计信息的可转移性,可以通过技术上的提高来进行改进。因此,有效虚拟应急管理的应用可以大幅避免为减轻供应的集中度和设计信息可替代性而付出的高昂成本和供应链冗余。

当发生中断事件时,需要协调供应链上的各级别的零件供应商,积极地提供相关信息,并支持他们迅速采取合适的应急措施,并在这个从上到下的网络中及时传递。所以在合同条款中有明确要求在发生中断事件情况下,主机厂可以要求各级供应商提供制造信息和状态(比如 EBOM),确保虚拟应急策略实施的正确对象。

(2)提高设计信息的可转移性。普通的机械产品对于制造企业来讲,相对容易将定制化的设计信息(模具,夹具和NC 切割程序)从关停的生产线转移到非定制化生产线,然后调试定制化的模具,工夹具和程序以及设备,完成试生产。在高端化工行业,近似的设计信息的转移和调试,是可行的。在这个行业通常都是使用定制化的产品配方,利用通用设备进行大规模量产的模式。而有些行业,设计信息的可转移性相对受限,制造商只能等待关停的生产线重启活着寻找完全的外包供应商,那需要更多的应急时间。

将设计信息转移到可替代的生产线上,这条生产线可以是企业自己所有,或者相关企业,或者是外协供应商。以化工制造行业为例,在2个星期~3个星期的目标时间内,要保证至少一条临时替代生产线来完成设计信息流的转移。然后再根据企业的利润状况,市场竞争环境,设备的贷款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等待原有生产线重启或是建立一条全新的生产线。备份设计信息的单位成本较低,而当生产设备的添置成本非常高昂时复制生产线将会是额外增加平均的固定成本。

为了保证虚拟应急管理的可操作性,需要应用一些在采购合同和制造路径上的调整。比如:虚拟应急条款应加入到和客户的采购合同当中去。这样的条款可以包括以下:①提前设计备用生产线,满足主要生产线发生中断应急需求;②描述备用生产线的设置流程,保证在目标的提前期内恢复生产;③执行阶段性的应急演练,确保在目标的提前期内恢复生产;④确保受中断影响的供应商向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及时反映情况,其中包括直接客户和最终产品制造商,以便供应链上的企业成员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帮助和支持。

有了这样的识别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应急条款,那么设计信息的可转移性和供应商的可见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使企业能够采取虚拟应急策略,在目标时间内完成一条可替代的设计信息流的实现路径。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这样的应急策略可以和其他传统策略混合使用,比如,增加库存,使用标准化零件,建立备用生产线,转移生产中心等,加强整个供应链成本和效率的竞争力。

四、 结论

主要研究了面对制造供应链中断风险的虚拟应急管理。首先提出识别并评估供应链的脆弱性即薄弱环节,从供应集中化,供应商可见性,设计信息替代性,和设计信息可转移性4各方面来衡量。然后,提出虚拟应急策略及案例模型,使企业能用较低的单位成本和较短的应急提前期内迅速恢复生产,可以避免为减轻供应集中化和设计信息替代性的脆弱性风险儿大量增加的成本和供应链冗余,并提出虚拟应急管理策略,提高供应商的可见性和设计信息的可转移性。为了确保设计信息的可转移性和迅速转移关键设计信息到可替代生产线的可操作性,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就要签订虚拟应急管理条款和进行应急演练,使突发事件后快速重建的能力能得到有效保证。说明了实施虚拟应急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在供应链成本和效率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Sawik, T., Joint supplier selection and scheduling of customer orders under disruption risks: Single vs.dual sourcing.Omega,2014,(43): 83-95.

2. Lewis, B.M., et al., Managing Inventory in Global Supply Chains Facing Port-of-Entry Disruption Risks.Transportation Science,2013,47(2):162-180.

3. Sheffi, 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der the threat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2001,12(2):1-11.

4. Fujimoto, T., Architecture-based comparative advantage-a design information view of manufacturing.Evolutionary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Review,2007,4(1):55-112.

5. Lawrence, P.R., J.W.Lorsch, and J.S.Garrison,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Division of Research,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Boston,1967.

6. Whybark, C.D., Issues in managing disaster relief inventor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7,108(1-2):228-235.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号:11036 YZ2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应急运作管理和鲁棒计划”(项目号:70732003)。

第10篇

1.充分认识推进*计划产业化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面对加入WTO后全面开放的新形势和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要求,当前迫切需要加强高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工作,以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竞争力。通过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并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培育高技术产业增长点,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是*计划的重要任务。“*”*计划通过实施重大项目、面向应用的课题和面向地方的引导项目,进一步加强了产业化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计划在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力量,从整体上推进*计划的产业化工作,这对于全面完成“*”*计划目标,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推进*计划产业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计划产业化工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高举旗帜,整体部署,注重衔接,加强集成,培育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产业化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以具有产业化目标的研究开发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基地和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火炬计划等现有产业化计划和产业化服务平台,注重营造政策环境,促进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

3.*计划产业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期间,培育和推动100项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计划重大成果产业化;实施150项左右*计划引导项目;累计建成150家左右*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建立10家左右*计划产业化促进中心,加强*计划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成机制灵活、运行高效、功能较强的*计划产业化工作服务平台;通过推动*计划的产业化工作,引导和带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4.进一步明确*计划课题的产业化目标。*计划要进一步对课题进行分类管理,统筹考虑研究项目的前瞻性和成果的产业化工作。主题项目中的面向应用课题,要瞄准产业化目标,加大支持力度;重大项目更要以重大系统、工程和产品为核心,围绕高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集成技术成果,推动产业化发展,尤其要加强课题内部和课题之间的集成,要加强全价值链上的集成,将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为形成重大目标产品、解决产业重大技术问题奠定基础;引导项目要充分体现地方高技术产业特色,实现国家和地方在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的上下联动。

5.切实加强*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是已经或正在从事国家*计划成果产业化工作,具有较强产业化、商品化开发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群)或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区域。进一步完善《国家*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认定办法》,按照综合集成、区域特色的原则,做好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工作;按照分类管理、择优支持的原则推动已有和新建基地的发展。对目前已经认定的84家*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和重点支持;对于实施*计划成果产业化成效显著或有巨大潜力的企业(企业群)和区域,可认定为新的基地,给予必要的支持;对*计划各领域建立的成果产业化(转化)基地以及转化*计划成果产业化成绩显著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符合认定条件的,按照认定程序,可以确认为国家*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6.推动*计划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计划产业化服务平台包括产业化促进中心和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计划产业化促进中心是以市场方式运作的科技中介机构,是国家*计划成果转化的重要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基础,在科技部门或高新区已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中,选择4-5家信誉好、服务水平高、转化能力强、融资渠道广的中介机构,作为首批国家*计划产业化促进中心试点。试点中心运行一年后进行考核,对考核通过并能够顺利开展产业化促进与成果转化服务工作的中心给予必要的支持。在试点基础上,“*”期间建设10家左右*计划产业化促进中心。加强*计划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化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完善*计划专家库建设,建立和完善*计划成果数据库,增强*计划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

7.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计划产业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要提高*计划课题依托单位中企业所占比例,尤其在重大项目、面向应用课题中要将企业承担课题的比例提高到1/3以上;结合*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计划产业化企业资信档案,培育一批有能力、有信誉的*计划产业化骨干企业。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参与*计划项目实施和产业化工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间、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8.加强与金融的结合,为*计划产业化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加强与有关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大金融资本对*计划产业化工作的支持,尤其是金融资本在项目早期的介入,不仅有利于扩大资金来源,同时有利于将市场机制与相应的管理措施贯彻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部与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的全面合作机制,进行项目和信贷对接工作。与有关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合作,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计划成果产业化工作。

9.充分发挥地方和部门在*计划产业化工作中的作用。会同地方联手推动和支持若干项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计划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大*计划引导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地方和企业集中对体现地方优势和特色的重点高技术产业加大投入,力争形成规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在*计划产业化工作中的作用。地方和部门要加强对本地方和部门的*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的支持。

第11篇

作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大学,东南大学长期以来始终坚持贯彻“两个坚定不移”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建设道路),注重实现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在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同时,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服务为宗旨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的互动机制

东南大学通过开展“科技成果大江南北行”和“产学研合作高层论坛”等活动,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的互动机制,全方位支撑区域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科技成果大江南北行”系列活动,历时3年,“走”遍了江苏13个地级市和鲁皖浙闽的部分地区。仅在江苏省就签订合同1422个,协议金额达8亿元,涉及项目投资3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东南大学近年来参与区域重大建设工程项目70多项,其中包括江苏所有高速公路、南京地铁、江阴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南京二桥、三桥等重大交通工程;参加了华东和东南沿海数十项重大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关键技术的攻关。

建立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近年来,东南大学致力于将产学研合作推进到与企业共建合作基地和组建战略联盟的阶段,以适应国家强化自主创新环境和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性转变。例如,学校与沙钢集团联合完成的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控制技术,近三年累计生产110万吨高性能线材,销售收入40多亿元,利税近10亿元,完全取代进口产品,改变了依赖进口的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学校还与无锡市政府以及国电南自等大型企业集团共建了产学研基地和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

建立区域合作新模式

东南大学分别通过建立苏州研究院、无锡分校(无锡研究院)、大学科技园南通分园等模式,旨在和企业技术创新更有效地结合,联合企业共同申报科技创新项目,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2005年东南大学5.5亿科研经费中横向经费约占2/3。2004年学校与省内包括沙钢集团、徐工集团等数家企业合作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4项,总经费3800万元;2005年与企业合作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6项,总经费8350万元,均列全省高校第一。“十五”期间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合同总金额达80495.1万元,平均年增长率12.25%。

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15家试点及22家首批授牌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截至目前,大学科技园共计形成孵化场地面积5万平方米,入驻单位140多家,2005年度实现销售收入达10亿元,利税达1.2亿元,创造就业机会超过3000个。以学校重大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组建了24家科技型公司,转化国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等重大技术成果46项,转让价值达76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形成注册资本8亿元,其中学校注册资本7500万元。在大学科技园及周边地区有效地形成了一个以东南大学参股企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的聚集区。

完善管理体制

东南大学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决策,制定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划和运行管理机制,负责大学科技园负责人的选拔、考评等工作。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校长、分管副校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大学科技园最终决策实行实名投票制,法律专家和财务负责人拥有一票否决权。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大学科技园的运营管理和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协调工作,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严选合作伙伴

东南大学国科技园为了保证东南大学的技术成果能真正实现产业化,择优选择合作投资方。在寻求合作投资方时,优先安排能和学校在成果转化、产品孵化、企业发展等理念上能达成共识,且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较高商业信誉,有相关产业背景,并可利用其生产基地、销售渠道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合作者,以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组建的企业健康成长,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规范高科技企业组建程序

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障股东各方的利益,学校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组建企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拟产业化的技术成果或专利,首先要经学校科技处进行知识产权界定;然后经过具有较高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在评估价格的基础上和合作各方洽谈转让价格。技术成果转让、组建企业的方案、协议和其他相关文件均需由校方聘请的法律顾问进行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以保证企业在成立之初尽可能排除法律障碍;商业计划、院系意见、法律意见、公司组建方案等一并在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会议上汇报、答辩,并通过投票表决,同时决定向公司委派兼职董事、监事的人选。学校对参股企业的管理,由大学科技园管委会通过学校委派的兼职董事和监事进行,改变过去对全资企业采用的大包大揽的行政管理模式。按照《公司法》和学校的兼职董事、监事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实现以股权为基础,以董事会、监事会为纽带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学校和大学科技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程序,切实保障技术团队的利益,取得了科技人员的信赖,提高了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规定,通过技术成果转化组建的企业,有关技术团队可以获成果转化所形成股份的40%。同时,对科技人员在完成学校聘任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在企业兼职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对离岗到企业的专职人员,仍可在规定时间内回校竞争上岗。

在人员安排上,学校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教师专长,有关在岗兼职创业的学校技术团队成员,一般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集中精力进行学校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工作,使之尽快达到商品化要求,从而能真正走向市场;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则由职业经理人或合作方推荐合适人选,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以规范管理为抓手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东南大学早在1958年就建起了电子管厂、机械工厂、建筑设计院等企业。1988年组建了东南大学科技工业园,进而成立了科技开发研究院。1992年学校成立了东大科技实业集团。学校传统校办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批优质资产,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原有的校办产业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对校办企业进行改制,建立规范化的学校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资产结构,完善治理结构,解决校办企业的诸多遗留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学校进一步发展科技产业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清理整顿校办产业

截至1996年底,全校企业达到140多家。1999年学校作出决定,对院系、部处兴办的企业进行全面清理,70家企业全部关闭。2000年4月四校合并后,校办企业总量又有所增加。

2003年3月,学校专门成立了东大集团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改制工作组,对学校最大的企业东大集团总公司所属的54家企业进行整改,至2005年底,已完成其中26家企业的关停和改制,为产业规范化管理提前做好了准备。

至2005年12月底,东南大学还有全资、参股企业68家;其中全资未改制法人企业15家,在这些企业中工作的学校事业和集体编制职工464人。

全面推进校企改革改制

2005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并于2005年10月发出了《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学校专门组织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了周济部长和赵沁平副部长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文件。

为完成企业改革改制任务,2005年12月学校成立“东南大学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确定实施方案和主要工作方案,制定有关政策,协调解决改革改制中的重大问题,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企业改革改制和规范化建设有序进行。企业改革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由财务处处长任组长的清产核资工作组和由科技处产业办公室主任担任组长的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组,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东南大学企业改革改制的主要决策必须通过“东南大学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重大问题提交校长办公会审议。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成员涵盖了学校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使企业改革改制能充分发挥学校各个方面、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相关决策能够得到迅速、准确的执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尽的改革改制方案,明确分解了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计划进度和完成任务的时间点,并及时督促检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方案的顺利实施。

学校同时还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改革改制和清产核资工作,并及时出台了《东南大学关于规范管理科技产业实施意见》,对东南大学产业改革改制所涉及的管理体制、组织实施机构、清产核资、资产公司组建、校办企业改制、校办企业注销、企业人事管理、投资行为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2006年1月按照教育部要求制订了《东南大学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实施方案》,并报教育部备案。

2006年3月召开了全校产业改革改制工作动员大会。3月下旬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了清产核资培训。4月至8月清产核资工作组和中介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完成了列入清产核资范围的32家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仅法律意见书就出具了180多份。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和专项审计报告已报教育部、国资委审批。

东南大学企业整改工作和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2006年已完成10家企业的关停和改制工作,依法处理了企业合同制职工和临时工问题,妥善安置学校事业编制和集体职工120多人,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的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例如,在东南大学放电管厂、东南大学电子管厂两家企业的关闭清算过程中,对于人员问题,首先是从稳定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职工理解与参与改革改制工作的思想工作。其次是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诉求,所关闭企业的事业编制和集体所有制职工,由学校承担安置任务,通过人才交流中心,经双向选择,分配到院系、部门;合同制职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按照政策就高不就低,如果所属企业财力允许,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额外补偿,在推荐就业方面给予帮助。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精神,学校制订了《东南大学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已获产业改革改制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报教育部审批。

下一步的工作是组建资产经营公司,预计将于2006年底前完成。并分三批办理资产划转:第一批在列入清产核资范围的32家企业中划转,第二批在学校参股的36家企业中划转,第三批划转学校投资的其余企业。如有暂不划转的,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完整列出,说明原因并报教育部批准。

通过实施改制工作,一方面通过建立“防火墙”规避学校以事业法人身份直接创办和管理企业可能带来的法律和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按照公司法和有关规章制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完善科技产业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探索学校股权退出之路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学校、政府、企业都要有正确的定位,分工合作。高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和吸引科技含量高、有应用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孵化成功后,应及时将企业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让它们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进行运作。东南大学也将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实现股权的进退有度,实现经营性资产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学校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规范的股权退出之路,其基本步骤是: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提出股权退出方案;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形成决定;经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所对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报教育部审批;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转让。所有相关文件须经律师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学校同时与公司签署协议,在学校股权完全退出后,公司名称、职工等问题均一一予以调整。

总之,学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相关学科的科研能力,稳定和发展了学科队伍,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促发展”的方针,通过组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进一步规范校企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并在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上积极推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孵化项目、孵化企业、孵化人才;孵化成功后,及时将企业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让它们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进行运作;继续探索国有资产退出途径,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进退,进一步优化学校科技产业的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

第12篇

一、中美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

从班组成本核算到邯钢成本一票否决,从成本细化到责任成本,到目前为止,我国成本管理无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由于观念上的束缚,这些年来,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妨碍了企业发展。而美国恰恰相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是推动美国企业成本降低的主要驱动力,而中国国有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机制。20世纪,美国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从爱迪生到比尔?盖茨,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涌现出一大批把发明和创新变成现实生产力,并为美国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创业家。技术发明和管理创新不但为美国盈得高额垄断利润,也使美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保持成本竞争优势。这种精神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相比较,最大的差距不在设备和技术或生产工艺的落后,不在冗员或债务的沉重,而在于管理思想的保守和技术更新的滞后。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比较重视5!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和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忽视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的组织,忽视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其结果只能是在依赖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从挖潜节约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而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成本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

(二)美国企业注重战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中国企业偏向单一成本控制。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因此,公司需要从单纯核算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核算整个价值链的成本,与处于价值链上的其他厂商合作共同控制成本,寻求最大收益。

美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上,能够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到整个公司的战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它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科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使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每一环节的控制方法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产周期最大化。尽管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在寻找一条有效的降低成本的途径,许多企业都提出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企业往往把降低成本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科研、工艺设计和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而实际上以上三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90%,足以决定企业命运。

(三)美国大型企业责任中心比较规范明确,我国企业关联交易价格人为调节成本情况严重。美国大型企业大都是跨行业、跨地区或跨国公司,其生产规模之庞大,分支机构之繁杂,管理层次之深入,非中国企业所能比。但在分权和集权、也就是各个责任中心的划分上,比中国企业要清晰得多。美国企业通常把责任中心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投资中心、销售中心、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和权限由总部通过书面授权来确认,上不揽权,下不越权。各个平行的责任中心之间的经济往来则通过规范的关联交易价格自行调节和确认,从而使管理层次清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各个责任中心的积极性。美国企业各责任中心采用的关联交易价格(或称转移价格)较少有上级干预的成分。据统计,在美国企业中,转移价格的37%采用市场价,46%采用成本价,另有13%采用成本加成价。规范的转移价格有利于真实反映各责任中心经营成果,激励各个责任中心的土气。

目前,我国企业关联交易价格过多依赖母公司协调和行政干预,成为人为调整成本的工具。美国企业在责任中心的设置和运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只有建立起清晰明确的责任中心,才能形成成本控制的内在动力。

(四)美国企业比较重视企业成本的内部控制,而中国企业比较偏重财务成果的事后审计。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偏重于依赖财务审计揭示舞弊和违纪的薄弱环节。这种事后审计使企业成本管理中违纪违规屡禁不绝。美国大型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由会计专业的内部审计转向管理部门的过程控制;二是由过去单纯的内部审计转向与外部审计合作,走共同审计的路子;三是由单纯的查错防弊转向有系统和有组织地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监管程序是否有效,侧重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和事先控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信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第二,作业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及国家法规;第三,资产的保全;第四,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五,公司经营目标的保障措施。由于美国企业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较好地筑起了防止各个环节成本舞弊的屏障,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成本上升。

二、美国企业成本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与美国有较大差距,今后应着重在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内在机制和方法,树立大成本观念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企业的创新精神,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过去我们较多强调企业的应变能力,但应变能力是适应而非创新。虽然我们有激励创新的政策如合理化建议奖、技术进步奖,但这些政策各个企业执行不一样,标准不科学,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成为变相发奖的一条渠道,影响了企业职工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使科研机构与企业、高等院校的联系更加紧密,并走向市场,形成科研经费的良性补偿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这是科研成果转换的动因。二要围绕市场转变观念,缩短科技成果与市场的距离,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以前的注重高投入转向注重科技投入产出比,增强成本和效益观念,面向市场需要选课题,多出成果厂是重视成果转化的推广延伸,把成果转化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部分;三要注意形成优势领域和拥有拳头技术,这是提高成果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四要实行科工贸一体化、产学研设计共同合作,这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战略成本管理。目前我们的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木经济,生产建设投资高,产品能耗物耗高。这些因素基本都是在产品设计和工厂建设过程中忽视战略成本管理造成的,它们对成本影响深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难以改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应对现有生产装置及制造程序进行分析,对确实没有效益的应坚决予以淘汰,对进行优化后有生存能力的应尽快进行改造和优化。在今后的决策中,应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把战略成本管理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对无成本分析的方案不予批准立项。

(三)加强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链的管理。我们在成本管理时比较重视对成本费用发生的控制,而忽视价值链的管理,主要原因是成本费用发生较直观,而各制造程序、作业程序附加值大小和物流选择对价值变化影响只有通过计算、比较才能发现。事实上,成本费用的发生有很多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而制造程序、作业程序以及物流的选择则是我们可优化组合的,它们对成本的影响也是长期的。因此,企业应对其制造程序附加值大小进行计算分析,减少附加值小的或无附加值的程序,对物流的选择应通过价值链分析优化资源配置。

(四)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反馈能力。信息技术是对世纪企业成本竞争的一个重要法宝,谁在信息技术上独领,谁就在成本竞争中胜人一筹,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的大型集团化企业提出了自动化链(AutomationChain)和供应链(SupplyChain)的概念,把企业从底层到顶层,从内部到外部集成起来。集团化大型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外部环境,表现出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或者说供应链、价值链和知识链比其他企业关联得更紧密。因此,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入厂、加工、出厂到终端售后服务,从生产装置设备层、控制层、操作监督局、调度层到排产计划、经营决策层,构成了“T”形或矩阵型,横向和纵向交叉的综合企业资源计划优化系统。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越来越集中,实现了整体集成,部分生产经营决策的中间过程可以取消,保留的只是原始信息源和最高决策者结合,真正实现了信息变为效率、效率变为效益的最优之路。

随着市场的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日趋国际化,着眼于企业内部的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思想和技术,已经暴露出明显的欠缺。因此我国大型集团企业应着眼于将ERP变为企业商务管理(EC或EB)的一个子系统,企业商务管理的方向将以改善供应链管理为主和培育跨国企业的更大范围和规模的广泛协作,即电子协作(E-CooPeration)。这种协作贯穿从原料采购、运输、储存、供需,再经过生产加工制造、产品储存、运输、分销至最终用户,以及用户的需求反馈、服务市场预测和定货的全过程。

在这方面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应投入更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统筹规划全系统的信息发展规划,减少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入和重复浪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