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

时间:2023-06-02 09:21:50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

第1篇

(一)契合并实现了新课程理念

本轮新课改提出了“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实践恰恰是基于一种朴素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培养自主发展的人、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杜郎口中学的师生们创造了“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成果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其实践集中体现了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二)符合新课改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

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的,而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为实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本次新课改把学习方式的转变看成是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要求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多样化的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杜郎口中学的 “三三六” 自主学习模式,三大措施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其一,改变我们常见的班级授课制为分组学习;其二,“10+35”,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第三,“预习——展示——反馈” 三个学习模块。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他们读、背、唱、演、辩论、竞赛、实验、主持人……以撞人眼球的缭乱多样的学法去动脑、动口、动手,自己主宰着课堂。与此相应,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由过去的“注入式”转为了“发动式”,由直接“讲”变为了“想办法促使学生动起来”,师生共同努力,把课堂塑造成了一个动态的、情感的、成果的“艺术课堂”,真正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指导思想。

(三)该模式的实践操作并不复杂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领导人并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教师们的学历也并不高,但他们的探索与实践却取得了让人惊异的成绩,充分说明了其可操作性。在学习实践中,应抓住“学习组织形式变化、10+35的教学时间和预习——展示——反馈三个学习模块” 这三个关键点。只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借鉴学习就会有效果。

(四)实践该模式的硬件条件并不高

杜郎口中学进行教改之初学校的办学条件简陋,只拥有基本够用的平房校舍,内部设施几乎没有一样现代化的东西。可偏偏就在这样贫瘠的土壤中,孕育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并不断得以完善,成为“农村教育的样板”。

(五)该模式的实践不但没有降低升学率,反而提升了教育质量,提高了升学率,强有力证明了素质教育并不拒绝应试的观点。

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借鉴学习

尽管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还不十分成熟,但其在新课程背景下对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践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应试教育还在大行其道,素质教育的实施举步维艰的今天,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应重视以下问题:

(一)教改的魄力、勇气是学习的前提

进行改革就会遇到阻力,而阻力的大小会决定改革的进程与效果。杜郎口中学在教改之初是远近闻名的薄弱学校,濒临被撤并,教改源于学校保生存、求发展的简单追求,相对于处于上中游的学校来说,其教改的压力要小。全国有不少类似当初杜郎口中学的农村中学,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杜郎口模式的动力要大些,阻力要小些;而对于处于上中游的学校,升学率恐怕是他们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 进行教改的最大担心所在,尽管杜郎口中学教改后的教育质量、教学效果已十分有力地证明了“升学率”不是问题。所以,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进行教改需要足够的魄力和勇气,敢于“破”和“立”,同时也需要改革评价机制。

(二)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教师们才能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主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三)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

尽管杜郎口中学教师的学历不高,但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学力和教育素质低。教改需要热情,但更需要实施教改的教师们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尤其是教育素质。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主宰课堂,这丝毫不意味着可以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直接唱主角,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讲”上,要讲得到位、精彩、透彻、明白;而杜郎口教学模式要求让学生唱主角,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预习课的筹划、指导和了解;展示课的组织、精点和释难;反馈课的纠偏、整合和总结等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对知识和学习目标的把握、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对学生自学情况全面准确的了解以及合理的课堂组织,精当的点拨、科学的知识整合与总结就成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这无疑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的各方面专业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加强学习资源建设

第2篇

__年6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到杜郎口中学学习团。学习他们如何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及对各方面的管理方法。可以说是感受颇深。

进入校园,可以看到整个校园非常整洁,没有一片人为的垃圾。在杜郎口的教学楼内,我也没有见到走廊里的喧闹,没有看到任何废弃物,更没有无事游艺的学生。进入教室,教室三面全是黑板,教室外墙也是黑板。学生的课桌分为六组围放在教室中,学生随时演板,或在默写或在解题或在争论或在评议,学生站着的写着的大声说着的坐着倾听的,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动了起来。课堂上呈现出来的绝对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来到了前台,教师退到了幕后,只在解疑问难之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随着对杜郎口中学的深入学习,我对这所学校的各方面的了解也逐渐深入,下面我就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管理两方面谈谈我对杜郎口中学的解读。

杜郎口中学是全寄宿学生,有早、晚自习,早自习一节40分钟,晚自习两节,每节1个小时,每节晚自习又分为两小节,上两个不同的科目。在每节课的前一天,利用自习课时间教师给学生分发学案,学案的编写一是要遵循“问题”为线索的原则,教师在编写学案时一定要读透教材,把新课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呈现给学生,学生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弄懂本节的学习内容。二是要成“阶梯式”的排列,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由易到难,让学生通过探索来完成。由班干部组织学生有步骤的进行新课的预习,并把预习进度按小组展示在黑板上。使教师和班干部能很好的了解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上课时,教师提前进入教室,在前面、后面、侧面的黑板上让同学们先写上需要展示的问题,上课后教师没有什么讲解,直接安排6个组的同学分别在不同的黑板上根据自己的预习解决上面的各类问题。做完后,教师召集所有同学先到前面黑板展示,在展示中,先由同学手持教鞭,给同学们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就会走上去,大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大家进行讨论,分析正确的意见。然后换一个同学继续讲。讲完后谁有疑问可以提出由同学们进行解答。然后到其他黑板逐一进行展示,整个过程气氛热烈,每一个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展示完成后,教师进行很少的点评,因为学生已经基本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进行了讨论、更正。最后,由学生到各个黑板上进行讨论,进行知识的升华。还有一些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互帮。

在学习过程中,不少老师感觉像杜郎口这样组织教学活动在自己学校是比较困难的,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达不到像杜郎口学校学生的素质。我感觉杜郎口中学的关键是管理好班级,使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都提高。他们在班级管理上有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

1、培养学生干部。一个班级有很多的事,如果靠老师一个人管理,根本就管不过来,所以在班级里选值日班长和值日小组长,值日班长专门管理本报的几个小组长和负责处理老师交代的任务。小组长管理自己小组的几名同学纪律、卫生情况。

2、及时对班长和小组长做好评价。班长的工作好不好,不是教师说了算而是需要学生评价。每周五必须开班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让全班同学对5名值日班长进行评价。投票过半继续任,不过半的另换人。每周值日班长和值日组长必须写本周工作反思,总结自己一周来的得失。

3、管理精细化。每个班级四十个学生左右,如果有40个学生,就把班里的管理分为40块,责任到人,每人管一件事,这样就没有了依赖性,也不会互相推卸责任。比如:6块黑板分6人管理;4扇窗户分4名同学管理;电灯谁管;人走桌净、课间、路队、做操等等。

4、管理的公平公正。班级中每位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在学生中间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气氛,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自觉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老师也就可以放手不管,让学生自己管理。

总之,在这次学习中,使我开阔了视野,洗涤了思想,真正是受益匪浅。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今后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进行尝试、实验、总结、再尝试、再实验、再总结,然后形成我们自己的经验,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第3篇

关键词:杜郎口;“三三六”课堂模式;教学模式

走进杜郎口中学,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自信、阳光,人们会为这些孩子身上释放出的学习热情与激情所感染。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人们会为杜郎口中学课堂的活力与实效而赞叹。查阅了大量有关杜郎口模式的资料,笔者试图对资料中的论述进行验证。

一、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一走进杜郎口中学的大门,首先看到是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围绕“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杜郎口中学提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以教师为本,关注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教师生命的意义。”

第一,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里看不到三尺讲台,学生由听众变成“主角”,在平等中参与,在平等中合作,在平等中学习,在平等中成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遵循着这样的主题: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要把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其教学意图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身上的潜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展现出来的是自信、主动、快乐与高效。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被称为是主体性教育下的生命课堂。

第二,转变历程。1998年之前,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教师上课就是一味地讲授、灌输,不关注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学生学习进度跟不上,学习成绩差,没有信心,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退学、辍学。学校领导者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到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又经过反复研究,学习有关先进教学理论,决定进行彻底的教学改革,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杜郎口中学教学理念。

第三,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三三六”课堂模式。

“第一个三”是指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关于这三个特点,笔者在进行大量的课堂观察时深有体会。立体式指在课堂学习中,每个学习小组又任务分工,承担相应的任务。大容量指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涵盖量大。快节奏是指课程进行中节奏快,效率高。

“第二个三”是指课堂的基本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在笔者着重观察的数学课堂中,常常将预习和展示课结合在一起进行,课堂上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也有小组讨论,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再经过展示模块,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提升。反馈模块则主要进行反思与总结,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是指六个环节: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二、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化

(一)课堂改革的效果

课堂改革,是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重点,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1、自信。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一个自我展示、互动的平台,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老师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了学生,并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大声说。为了说清说好,学生就会主动思考,这样,课堂上就形成了一个“场”,有了一个氛围,在这个“场”的作用下,学生们互相感染、互相激发。

2、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杜郎口中学的预习课上,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出示预习要求后,由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各种信息,做好双色笔记;在展示课上,学生讲解、点评、反馈,所以学生自主学习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对文本知识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并能结合实例、公式等进行表述,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例如,在研究者进行的一项关于自主阅读的测试中,教师交给学生一些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材料后,几个学生就提出了可以推广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想法(这部分内容学生以前没有学过)。

3、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中,学生们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就如上述例证的自主阅读测试,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令当时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折服。但学生确实需要老师随时的协助,需要老师刺激他们的大脑思维,促使他们以更深入的视角思考问题。

4、表达的能力。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每位老师感受最大的就是学生表现的自信和他们很强的表达能力。杜郎口学生表达时语言流畅规范,声音清晰洪亮,语调抑扬顿挫,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也都非常到位。

5、合作的能力。杜郎口中学教室中课桌是以小组为单位对桌排列,一班6桌-8桌,一桌8人-10人,学生对桌而坐。小组分派情况是按照成绩S行分组。这样保证了每一小组中的每一成员水平的差异性,这样也确保了每组成员之间的水平的平衡。这样的分组可以通过小组的合作过程,对部分同学成绩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在小组讨论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质疑,互相补充,互相碰撞,在每一次交流中学生的合作技能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6、总结能力。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总结能力很强,数学课堂中每一次展示后,班里都会有同学自愿出来把知识做个梳理,条理性很强。而且学生的笔记本记录和总结都很清晰,有很强的条理性。板书时书写规范,条理有序。

(二)课外――学校文化特质

“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是总和,其核心是学校内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与信念。”杜郎口中学学校报告厅里有一条横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走在杜郎口中学的校园里,你能感受到这种“场”的力量。走廊里黑板上学生写给自己激励的话语“成功来自勤奋”、“自信就能成功”、“挑战”、“创新”……,操场上笔直的队列,充满活力的兔子舞,图书馆里安静地阅读……处处都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建构是学校内教师与学生群体接受、认同特定文化所要求的价值信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在杜郎口中学,学生找到了学习的自信,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他们的信念和行为影响着杜郎口学校文化的建设,同时,杜郎口的学校文化对其学生的个体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

三、建议

第一,创新与思考问题的深入。在中学数学教育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的学生不善于提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在杜郎口中学的下一步发展中,希望老师们能对学生进行更有效地引导,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更深入一些,积极开动学生的思维。还有杜郎口中学课堂中就提问环节还有待改善的地方。关于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建议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例如,针对命题,可以改变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也可以对命题进行推广等等。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无论是在大学还是中小学,教师之间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力量。因此,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传统的个人自我修炼,组织参加培训,参与教学与学术交流等以外,还要构建各种平台,创造各种机会,使教师加强专业合作。专业合作的内容既可以是较为具体的知识性探讨,也可以是学法教法的交流;合作者可以是同一学科的教师,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的方式既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总而言之,一切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方式、媒介等都要加以运用。

第三,图书的种类。建议图书的种类不仅仅只停留在小说等文科类图书上,是否考虑也相应地增加一些趣味类的数学图书和科普类数学图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增长数学知识。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自学和阅读的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引进一些数学相关书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同时,还可以请一些数学界权威专业人员筛选推荐好的书籍和相关文献。

第四,辩论会。建议开展一些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课外活动,例如,辩论赛等。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充分发挥了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身上的自信和表达能力强的特长,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亮点,让学生的强项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杜郎口模式也需完善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09-24.

2、(澳大利亚)鲍勃・林嘉德,黛布拉・贺氏,马丁・米尔斯,帕姆・克里斯荻著;张健译.领导学习――达成教育者的愿景[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3、张景斌.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协作:动因、经验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8(3).

4、李红霞.学校文化与价值意识建构[J].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第4篇

我们常常为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而苦恼。走出困境,有两条路径:其一,抓思想教育,引发其内心的自觉;其二,抓学习回馈,让懈怠和落后都无存身之地。

在一所学生、教师,以及办学条件都存在先天不足的学校,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别无选择,他只能在学力上努力挖潜。而其策略也只能是抓管理一条道儿。

又到杜郎口中学。

这次来,看它再次变了模样。后身起了一座宾馆,顾明远先生题写:杜郎口中学学术交流中心。此专为安置学访的教师。这里的条件反比茌平最好的宾馆好些。一侧还起来一座楼,一楼学生用餐,二楼供应教师用餐。前面几次,都住茌平,对于这座县城的接待能力和餐饮水平比较了解。

这里有一间贵宾室,仿外面的餐厅布局。餐前可以在沙发上稍坐,餐厅里挂着几幅字画,落款都是教育名家。这说明此校具有号召力。

正是一年里最宜人的气候。站在阑珊夜色里,嗅吸着农村旷野里的顺畅气息,肺腑里滋生出甜美的感觉。

到底是农村学校,教师都带出纯朴样。我被老师引着去见八年级三班的学生。她是一位女教师,教了七年书,任语文课四年。我说,课题是七年级的,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这怎么教?她说,这才好教。她是善意的,对学生说,这是天津来的特级教师,你们要配合。我不太明白她嘴里的“配合”是什么意思。

学生的确配合,他们的答问积极性很高,不需要等待和动员,每每有问题,便会有学生自动起立回答。

这样的学校,学生是天然的明星。如何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杜郎口中学这个样本有解剖的必要。

学生是杜郎口的最大亮点。这里的农村娃,不土气、不羞涩、不畏缩、反而大方、积极、踊跃。这种独有的状态即刻把来访人抓住,以为奇迹。

即使在现代都市最优秀的学校,也未必可以如这里见到的这样,学生各个都热爱学习,有自信心,用热情投入的状态面对课业。

教师退,则学生进。

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占位从前端到身后,这就把学生直接放置在幕前,以此落实了学生学习主体角色。

与学生课前见面,十分钟简单对话,看得出,学生积存下的都是表面化的知识,而在认知的深层次,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是薄弱的。

又印证了一个道理:学生自主是在自己的力量可及之处,而保持学习走得远,有认识发展,更需要教师引路,或者讲解。

教师偏于教,这是时弊;而教师不教,也有负面性。最好的教育,是师生联动的。

晚上备备课,然后休息。这里没有都市繁华,没有灯红酒绿,日子过得朴素,心思也单纯。住着专家间,条件是好的,可是与别处比,还是朴素样儿。有一个小露台,要拉门出去,门把手一拧就掉下来了。晚上同宿舍的老师想上网可是不行,问总台说行,可事实是一晚也没接通网路。早晨水也停了一会儿,问服务员,她也说不出缘由,好在一会儿又来了水。

这是乡村,在一所学校,以此为判断前提,我们就可以接受这里的朴素。我在农村呆得久,有十一年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对于乡下生活与农村气息有天然的亲近感。

一早与学生一起出操。跑了一圈还好,试着提速,赶着学生,缺乏锻炼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喘息起来。看到操场中心,有学生集结起来,就过去看。这是一个年级的同学。他们围拢起来,台前学生总结各项检查结果,如出操缺勤,卫生检查情况,一天里从用餐到学习各种问题都点名和给班级排位。再后,有同学列队到前面,依次背诵英语课文和朗读语文课文。有些同学紧张,被老师批评。这时,另外年级也开始集结了。靠近一个年级过去,他们面前有两个学生正在研习叠被子。老师然后评说,批评同宿舍的负责同学没有尽到提醒责任。

然后去餐厅。一楼,班级座位分列。已经有同学负责摆好餐盒,食物也盛放好。这里专候着同学们下操。

可见这里实行同学自主管理,而且比较严密,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中注意督查和反馈。

教学楼内有电子展示评,滚动播出各种学科检测的结果,如优秀学生的表彰、班级的排位等。其他学校事项的告知也在这里可见。楼道内有黑板,他们上课时,教室内有三面黑板,加上外面楼道还有两面,共五面黑板被供学生书写展示交流。

在杜郎口,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在充分曝光中。如此环境里,人的缺陷与优势一样,无处可藏,有利于监督和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这时,大报告厅里学校老师集中。校长开完会后,老师们走出来,各个年级组或学科组就在屋外,围拢为一个个小圈子,负责人在开小会,布置今天京津沪三地特级教师同课异构的观摩活动事宜。

这里大事小事各有人管理。崔其升校长与我们见面后,就出外开会了。在校长缺位的情况下,这个学校在依照机制运转。

这大约是杜郎口最值得学习的经验。这时一个念头在头脑里冒出来:大家看到杜郎口孩子的良好学风和自主学习表现,意欲到它的课堂寻找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经验。其实,这个经验的源头可能不在课堂教学本身,所谓杜郎口经验,本质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经验。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杜郎口教育和教学的优势在学生,不在教师。依靠我虽然偏狭的与教师的接触,也能发现这里的教师与大多数中国教师比较,不具有突出优势。即依靠教师教得好来改变教学,促使学生学得好,这在杜郎口是不能实现的。于是,杜郎口的教育教学要寻找别的出路,事实上,他们也找到了另外一条出路。这就是,走学生优势强化的道路。

所以,杜郎口选择了剥夺教师授课权。教师的角色转化之后,他们主要提供学生学习的扶持和对于学习行为的督查和管理。教师在弱化教学,而强化教学管理。

走了杜郎口的数间教室,观察和聆听他们开放的课堂,更加印证了我的认识。所谓自主学习的课堂,其实就是努力体现教师让位的课堂。他们主导的学习模型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然后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和课堂进行经验分享和讨论;教师在关注这个活动中,注意及时反馈,发现有离散后,对于暂时落后生进行帮扶。如此,教师只做三件事:第一,布置学习任务;第二,检查学习落实情况;第三,进行指导和个别辅导。这样抓学生学习落实的思想,强化教学管理,客观带来了教学实效。此外,这种督查和帮扶,保证了学生普遍形成自主学习机制。

我们常常为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而苦恼。走出困境,有两条路径:其一,抓思想教育,引发其内心的自觉;其二,抓学习回馈,让懈怠和落后都无存身之地。

杜郎口在第二条路径上取得了突出成效。美国老师雷夫强调学生内驱力的激活,他的基本策略是与学生沟通,做思想教育工作。而在杜郎口,其注重检查和回馈的特点比较明显。依靠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学校里不允许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懈怠,自然教师也是处于紧密联动状态的。几乎,在学生的每一个活动时间段,教师都是不离身做观察的。学生的表现全是被曝光状态的。

在一个弱势学校,学生、教师,以及办学条件一定都是存在先天不足的。作为杜郎口这所学校的当家人,崔其升校长别无选择,他只能在学力上努力挖潜。而其策略也只能是抓管理一条道儿。

第5篇

【关键词】有效使用;教学模式

在又一轮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浪潮推动下,我校本学期又掀起了学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浪潮。那如何有效使用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模式

杜郎口教学模式剖析:该校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10+35”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教师敢于创新,实行多形式教学。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不断探索,提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第一个“三”是三个特点――立体式,即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双基”、过程方法三大目标,采用多形式的合作互动,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容量,即以教材为基础,师生共同适度开发课程,实现教学的高效益;快节奏,即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演进过程,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以促进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第二个“三”是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其中,预习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学习内容,形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习目标。展示活动一般以个人组内展示、小组代表班内展示、每个人可以自主适时展示,教师则及时点拨;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和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经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生生、师生间的思维碰撞,提升学生乃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展示模块之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在此模块中,突出对学习“弱势群体”的关注,注重采用学生“教”学生的学生间的合作互助教学,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合作中受启发,使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合作中提升理解的层次,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表达、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间的友情,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其中的“六”是展示模块的六个环节――在预习模块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在展示模块分组合作,展现提升;在反馈模块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活动链条是:学生自学、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师生反思、巩固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贯穿其中,其核心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探究,积极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帮,是杜郎口中学教室文化的特征。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发展自己。他们在自学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动中提高,从而形成了我参与我快乐、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长的自主发展心理平台。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持续和谐发展,师生在有效的互动中得到生命意义上的发展。 在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每一名学生的人格都会受到尊重,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都是自主的,不会受到任何的压抑和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因此,做为教师必需把握好模式的核心才能有效的在自己的课堂中使用。

二、分析学情

本校属于农村中学的三类学校,学风差,学生基础差;上等生不到十分之一;中等生不到三分之一;下等生占百分之六十以上。一部分升学成绩总分在六十以下。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仅学习基础差,而且能动性很差,更甚者是雷打不动的个案也不少。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怕学厌学,是迫于父母的压力免强来学校的,留守生占的比例也不少。要想有效使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必需处理好这些问题。首先,先搞好校风班风的建设,让学生对学习重新认识,重新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不过是一个指导者。从而使整个学校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当然,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必须得学校领导、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合作与支持。而作为一个科任老师要想很好的有效使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被动变为主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都说数学很难学,感觉数学枯燥无味,不想学。其实,造成学生有这种想法的原因不过这两种:一是老师的教学模式,二是学生对本科目的不了解。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比如:好多学生都知道抄近路但就是不懂得这是应用我们数学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数学原理。也有好多学生并不知道种树怎样排成一线的方法及原理,也不懂得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等等。其实做为一名数学老师你能让学生知到数学的实用性及趣味性,那么我们数学教学效果就会又有所改观。对本校有效使用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优化模式

我们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开阔我们教师的眼界,增长了我们教师的见识及阅历。杜郎口中学旨在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其教改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我们不能把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演化为简单的模式模仿。如果只是模仿一下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形而上学,不但达不到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发而适得其反。教学不是做秀,我们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要善于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我们自己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善于将我们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中先进的教学理验与我们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这就好比把马列主义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样。我们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中要坚持走我们自己的的特色之路。

那怎样才能有效的使用杜郎口教学模式,我想应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改革:一方面,杜郎口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座位安排上突破传统的坐法,六人或八人一小组。但我们可以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坐姿还是按传统的坐姿,分前后四人为一组而不是六人或八人一组。因为本校学生自觉性较差,班级容量大,如果按照杜郎口的坐姿,会有一部分多动的同学趁机捣乱,科任老师很难调控课堂教学秩序。另外,组员多了难免会出现偷懒现象,特别是那些基础差的学生会有依赖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成绩好的同学,毕竟一个带六个难度太大,这样就不会达到我们所要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根据学科及学生的基础进行操作。比如数学这门科目可以说是我校学生的一个弱点。数学基础差得让人吃惊,所以想要有效使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在各个环节上必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把握好知识的难易程度。比如在有理数加法这节课,它的主要目是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会运用它进行加法运算。教科书里面的法则的推导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会感到很吃力,作为教师在学生预习这一块上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法则的结论及应用上。因此,预习展示的题目可以这样设计:“有理数加法法则是如何叙述的?有理数的加法分几类进行?每一类的和的符号和绝对值是如何确定的?在运用法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这样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容易得多。然后一道典型的判断题加以巩固,再出一些梯度的加法运算测评提升。最后一方面是在小组分配的任务时一定注意全面覆盖,必须做到人人有份,小组展示完毕后要随机抽查成绩较弱的同学,通过其回答的问题,看他是否认真听课。通过这种方法,提高每一位同学的听课能力,也达到以人为本的

课改实质。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中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模式,总结和完善我们已有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效使用杜郎口教学模式,从而总结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杜郎口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宋国永.浅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北京:中国期刊,2011

第6篇

杜郎口中学坐落在鲁西欠发达地区的茌平县,在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提出并实践了以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为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将自主、合作、探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全国很多学校的认可,一些学校的效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有一些学校出现了“得不偿失”的效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学校只关注了杜郎口中学的“术”,即教学模式的技术层面,忽略了真正应该关心的杜郎口中学的“道”――以“人”为本的课堂文化。

“道”是道理、规律等形而上的概念。课堂的道即课堂文化,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课堂的方向。纵观杜郎口课堂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在课堂上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背后是课堂文化,它是支撑课堂教学模式运转的关键。

杜郎口以“人”为本的课堂文化,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其独特性是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是教育努力实现的目标”。

以“人”为本的杜郎口课堂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学生自主,说的是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为自己的言说做出选择,能够为自己的行为乃至生命付出责任。在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每位学生从了解自身的认知结构情况出发,将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所要学习的内容对接,建立两者的结合点,从而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程序。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以展示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基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杜郎口中学课堂的评价标准包括七个方面:一是精气神的要求,二是导学探究的要求,三是展示汇报的要求,四是操作规范的要求,五是创造应用的要求,六是参与要求,七是效率要求。这七项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更加关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刻性与精彩性,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与追求高效的课堂有机联结在一起。

当然,杜郎口的课堂教学经验并不是无懈可击。也有学者客观地指出其弊端在于“兵教兵”导致课堂信息量减少,“萝卜炖萝卜”使有效教学时间难以保障,有时还难以区分学生求知欲、展示欲与表现欲。

但是这所薄弱学校的异军突起,至少证明了这一原则――课堂文化的主角是学生,课堂只有充分关注和发展学生,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作者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第7篇

杜郎口小组合作初中语文反思初一学生应该是初中阶段学习语文兴趣最浓的一个阶段,可是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甚至辍学。除却家庭的原因,我认为语文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也有一定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在课上一言不发,沉默寡言,课下却异常活跃,是不是课堂要求太过严厉呢?语文课本来应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呀,能不能把课下的状态转移到课上来,让课堂重新活跃起来呢?

一、我校语文学科传统教学

1.典型“师生问答式”教学,课堂形式单一、缺少生气

师生问答式教学,是我校进行“杜郎口”教学模式改革之前一直延续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语文课堂为例,课堂上的预设和生成,一般都以问题的设置为主要形式,如我校某位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课文《三峡》时,试图让学生回答“作者在写三峡的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这一重点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有些学生没有思路,此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①为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第一段和二、三、四段之间的关系。

②总结三峡的景色在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四个季节都突出了哪种景物。

学生在回答了后面两个问题后,就容易回答出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而整个课堂都以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为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仅是学生,就连教师也会感觉到乏味吧。

2.教师成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上的“观众”

由于缺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展示,缺少学生展现学习思维的过程,教师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难题。可以说,语文学科的传统教学阻碍了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了障碍。

二、“杜郎口”教学模式在我校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2011年,我校开始实行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新的教学模式。

1.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中的预习课

在杜郎口中学有着这样的规定: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同样,没有预习充分的课也不能上,预习上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至少要占到一节课的百分之七十。

语文课上的预习更加重要,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预习好的课,才能更好的展示、反馈。

2.以初一年级的一节语文预习课《乡愁》为例

学案下发之后,同学们按照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老师简单说出一些要求,就为各小组分配了不同的任务。首先一部分同学提炼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常识,其余同学认真观察并帮助改正错误。全班同学很快的行动起来,教室内、外的四块黑板前都站满了学生,学生们的粉笔字熟练、清晰、工整,着实令人赏心悦目。更让人惊讶的学生们的写字速度和准确程度,大概十分钟左右,教室里的所有黑板上都写满了同学们提炼的重点内容,有的学生还在自己写的文字内容之后附上自己查找的额外的一些相关资料,如“著名作品”“生平事迹”“主要成就”“相关著述”等。

上述环节完成后,全班学生开始自由诵读课文,而后老师在说明要求后,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诵读诗歌比赛,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诗歌诵读一个比一个精彩。诵读过后,学生按照教师下发的学案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每个组员都由组长布置不同的任务,思考3~5分钟之后,每组派出一名学生表述本组同学共同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和其他组员进行评析、解疑并提问。

课程的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预习情况和每个组及每个组员在本节课的得分情况(总结后汇总到学生各项得分总表,每学期末进行量化评比),并解答个别学生提出的疑问。

杜郎口式的语文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语文课堂,它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杜郎口式的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每个学校,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学习、借鉴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找到适合本校的最好的教学模式。对于杜郎口教学模式中不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要认真的反思,并改良、优化,使之发挥最优的效果。

三、针对我校学习杜郎口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的优化策略

1.减少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将原来展示课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环节减少到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反馈检测四个环节,这样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有效。在减少课堂教学环节的同时,对预习课的过程也进行优化,问题的设置不再全部由学生生成,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预设一些重点问题,减轻学生的预习负担。一般情况下,教师预设的问题是符合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的,是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学生首先预习教师布置的预设问题,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之后,再由学生根据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思考,自主生成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这样,依旧可以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果运用得好,学生预设的问题还可能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并对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再学习,是一种知识的升华。

2.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课堂纪律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而不是任何一方的独角戏。杜郎口在倡导学生自主、个性发展的同时,无限地放大了学生的活动,学生自由言论,想说就说,随时随地,这就造成了课堂纪律的混乱,而教师又无所适从。这可行吗?学生再健谈,再主动,也是学生,学生要遵守课堂的纪律,学生要尊敬教师,所以教师应重视并强化自身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扎实有效地引导课堂学习,让课堂内容真正的生动起来,而不是只有表面的热闹。

3.真正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避免流于形式

第8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创新;薄弱学校;杜郎口中学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创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人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优质学校,对于薄弱学校的创新则关注较少。实际上,薄弱学校的创新更能引发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实现学校的根本转变。此外,薄弱学校也是当前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如何使薄弱学校走出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成为摆在决策者和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山东杜郎口中学在短短几年间,创造了薄弱学校转型的神话。因此,认真研究和分析“杜郎口模式”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学校教育创新的认识。

一、问题的提出

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的一所普通农村初中。1997年之前,学校的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是一所远近闻名的薄弱学校。1997年,崔其升校长临危受命,带领全校师生大胆采用“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经过几年的探索,杜郎口中学最终形成了“三三六”教学模式,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个特点);“预习、展示、反馈” (三大模块);“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六个环节),既保证了升学率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创新因而被誉为“散发着本土性、原创性芳香的教学改革新篇章,充满着民族性、时代性、阳光的农村教改好榜样”,被认为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的先进典型”,引发了“课堂革命”和“颠覆性变革”。“杜郎口旋风”迫使我们不断追问,公立学校的创新为何总在风雨后?

学校教育创新实际上是经济技术创新在教育领域的移植。从历史上看,教育领域实际上更鲜明地体现了保守性。夸美纽斯首创的班级授课制延续200余年而风采依旧,古典大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也是历经数百年而矢志不渝。因此,从外部来看,教育领域的传承多于创新。究其缘由,就在于现代教育制度自创立之时,就将教育作为一个公共部门,并采用科层化的组织模式,此种组织特征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创新的发生。

公共部门的变革和创新常发生于自身运作或合法性面临深刻危机之时。个体心理学上的“温水煮青蛙”效应便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个体对外界环境的细微变化采取无意识的自动适应方式,不会对自己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方式产生深刻怀疑。只有当外部环境发生剧变,个体无法以原有的方式逐步适应现状时,他们才会反思自己的“惯习”,从而采取全新的行为模式。此种情形也反映在教育领域中。学校教育创新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为促进学校更好发展而进行的创新;二是在资源短缺、面临危机的条件下,为维系学校生存而进行的创新。后一类创新通常能够带来学校更大的转变。

二、学校教育创新的关键要素

学校教育创新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它必然涉及主体、客体和环境三要素。学校教育创新的主体是率先在学校中引入新事物的个体或组织,他们通常是美国学者迪马乔(Paul DiMaggio)所说的“制度企业家”。学校教育创新的客体是新事物与学校组织的结合,它们体现为预期的状态,亦即创新的目标和愿景。从时空结构上看,时间上的组织传奇和空间上的社会支持是创新的两个主要维度。因此,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考察学校教育创新的构成要素。

(一)制度企业家

尽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提法倍受争议,但崔其升校长在杜郎口中学教学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却不容置疑。他在学校面临困境时,大胆突破,另辟蹊径,最终引领杜郎口中学摆脱困境,实现转型。因而具备了“企业家”的某些特质。但同时,他又受制于特定的制度环境(如升学压力),是在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压力下开拓创新。换言之,崔其升校长是在制度环境中积极行动的变革者,亦即迪马乔所言的“制度企业家”。

在迪马乔看来,制度企业家能够把握时机,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激发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并倡导新的价值、规范和信仰,在实现自己重大利益的过程中创造新的制度。但他们也受到了制度环境(特别是公共政策)的制约,后者控制着组织资源,塑造着公众认知,并最终决定创新的命运。因此,标新立异的组织变革或转型性创新,只有符合决策者的意愿和期望才能取得成功。可见,制度企业家不是随心所欲、浪迹江湖的独行侠,而是始终和着“制度”的节拍翩翩起舞的表演者。他们只有通过与组织成员和社会环境的互动,才能发挥作用。可以说,没有地方政府的默许和民众的支持,崔其升校长就不可能引领杜郎口中学的创新。因而从此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创新的主体并非制度企业家一人,而是一个多元化结构。

(二)组织目标和愿景

1997年,杜郎口中学针对辍学率高、学生厌学的状况,提出了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改革目标。为此。崔其升校长创设了“0+45”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变革幅度较大,教师和学生都很难适应。经过与师生的沟通,崔其升校长将教学模式改为“10+35”,最终形成了“三三六”教学模式。因此,组织目标和愿景只是一种预期状态,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校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组织,因而变革者描绘的蓝图不一定会被其他组织成员所认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愿景,将是一个不断妥协和沟通的过程。组织目标和愿景具有内外两种职能。对于内部成员来说,它可以从认知和动机上激发组织成员参与变革;对于外部人员来说,它可以向他们传达某种象征意义。正如美国著名组织学家斯格特所说,“组织采用的目标、组织服务的目标、组织体现和代表的目标等一切象征目标,对组织获取合法地位、找到联盟者、吸引资源和职工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对于面临内忧外困的杜郎口中学来说,提出新的教学目标既能激发全校师生的斗志,明确前进的方向,也能向外界宣称学校变革的决心,显示学校确实在为扭转困境“有所作为”,从而维护学校存在的合法性。

(三)组织传奇

一段创新就是一段历史,它如同个人的记忆一样为组织成员提供了认同和发展的动力。杜郎口人在谈及自己的创新时,喜悦和自豪之情总是溢于言表。他们在创新道路上经历的种种磨难和喜悦,如同传奇故事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杜郎口中学从1997年开始的教育创新实际上是美国学者克拉克(Burton Clark)所言的“组织传奇”。崔其升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开创的“三三六”模式,实现了提高升学率和学生素质的双重目标,将一所面临撤并的薄弱学校转变为远近闻名的新型学校。整个创新历程以一种组织传奇的形式驻留在学校的集体记忆中。

组织传奇体现了创新的时间维度。克拉克认为,组织传奇是正式组织对其独特的历史成就所形成的集体记忆,它确定了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规范性关系。相信组织传奇的人们忠于组织,并引以为荣。呵以说,组织成员在创新过程中,通过创新活动获得个体的认同。组织传奇既具有理性层面,又包含了情感因素。一方面,它对组织成就进行了理性地阐释;另一方面,它将正式组织转变成参与者为之倾情付出的机构。教育创新在时间上便表现为组织传奇的此种二元性。可以说,每一次创新都是一个组织传奇,它向组织成员和公众讲述着组织为达成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有效手段,同时它是组织成员皈依组织、获得认同的重要心理纽带。

(四)社会支持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创新得益于有利的社会环境。作为一所行将撤并的薄弱学校,教育行政人员无需为杜郎口中学的创新担负极大的风险,因而默许了它的教学改革,正所谓“死马当作活马医”。此种“容忍”为学校的教育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之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同时,杜郎口中学的升学压力也不是很大。此种社会环境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创新创造了一个“临时系统”,使其能够进行大胆的教育改革和实验。此外,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创新与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因而也获得了教育思想理论方面的支持。概言之,由于行政人员、公众以及学者的支持,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创新才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从理论上说,新观念的形成和扩散是一个在空间上逐步扩散的过程。不能得到社会支持的创新必将昙花一现。实际上,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各类创新层出不穷,然而喧嚣过后,真正对实践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创新活动没有得到社会环境的支持,不能实现制度化。如同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不会干涸一样,创新思想也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才能发挥持久的影响力,杜郎口中学的成功正源于此。

三、学校教育创新的过程

学校教育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n Lewin)曾指出了变革的三个阶段,即解冻、移动和再冻。具体而言,创新一般经历发起、采纳、实施和制度化几个阶段。

(一)创新的发起

1997年之前,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可以说代表了许多学校的做法。然而,创新之所以在杜郎口中学发起,就在于其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制度企业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从宏观背景上说。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学龄人口出现了减少的趋势,同时现代社会对主体的强调使得新一代学生不满足于被动地聆听说教,杜郎口中学有学生坦言“老师讲的还不如我讲的好呢,有什么好听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已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捉襟见肘,难以为继。面对日益严重的教学问题,许多教师都产生了困惑:自己长久以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到底怎么了?此种认知的不协调,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催生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创新。

对于创新的来源,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将其归纳为两大因素,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意外事件(意外的成功或失败),认知不协调,程序的需要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外部因素则包括人口、哲学观念和技术的变化。通常,内部因素是外部因素在组织领域的反映。每一次创新必然源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可以说,此种变化为善于把握时机、开拓进取的成员创造了条件,使他们可以成功发起某种创新。

(二)创新的采纳

学校教育创新要想获得广泛的支持,就必须具有现行模式不可比拟的相对优势,使采纳者不必付出较高的代价便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Everett Rogers)从理性选择的角度,提出了影响创新采纳的主要因素: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尝试性和可观察性。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从实施成效上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最终提高了学校的升学率。因此,“三三六”模式比传统模式更能有效地达成学校的教学目标(升学或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更大的相对优势。此外,“三三六”模式与我国当前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谋而合,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同时,“三三六”模式便于操作,其效果也便于观察,这些特征都促进了“三三六”模式的采纳。

除此之外,杜郎口中学的组织结构与人事变动也促进了创新的采纳。首先,杜郎口中学当时人心浮动,原本紧密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松动,从而为创新的采纳创造了条件。学校“危机”原本就是“危险”,和“机遇”的对立统一,正是由于学校危机带来的组织结构的“解冻”,才使得“三三六”模式应运而生。同时,杜郎口中学领导人员的变化对创新的采纳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新校长上任伊始,必然会采取新的措施,而作为解决学校紧迫问题的创新模式自然会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并得以顺利采纳和实施。

(三)创新的实施

杜郎口中学最初采纳的教学模式是“0+45”。然而教师和学生对于此种模式不太适应,崔其升校长经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将教学模式改为“10+35”,并将学生的预习课搬到课堂上。此后在不断地修正和总结中,终于形成了“三三六”模式。回顾杜郎口中学的创新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创新的实施并不是严格按照既定模式逐步推进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甚至变更最初观念的过程。

在创新的实施中,原本有利的条件可能逐渐褪去,而在采纳阶段未曾预料的问题也会浮出水面,新的环境、新的条件要求实施者必须对最初观念进行不断的调整。因此,创新的实施并非线性的推进过程,而是充满众多变数。正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家富兰所言:“变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可以说,学校教育创新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不断地被再界定和再发明,创新的最终形态可能与最初采纳的模式相去甚远。

(四)创新的制度化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创新既体现为程式化的“三三六”模式,也体现在学校的组织文化中。“三三六”模式一经采纳,便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模式在全校推广。此外,从空间布局上说,杜郎口中学撤掉了讲台和讲桌,将课桌摆成方阵,并在教室三面设立黑板。此种空间布局打破传统的秧苗式的课堂结构,为学生创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室内的标语,如“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为你的生命质量负责”“发掘你的潜力、展示你的风采”等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时间布局上说,杜郎口中学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采取了“10+35”的教学模式。此种时间安排的变化,也为学生营造了勇于表达的心理氛围。

杜郎口中学的此种做法可以用勒温所言的“再冻结”给予说明。创新一般是异于组织的,如同人们接种疫苗一样,原本不属于自身的事物要想生存,就必须适应目标系统,融入后者的日常运作中。这一过程便是创新的制度化。从理论上说,制度化通常以一种神化或超自然的形式使某种行为方式获得长久的合法性。旧实际上,任何一次变革要想真正对实践产生影响,就必须实现制度化,学校教育创新也不例外。

四、结语

第9篇

如果杜郎口中学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跟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放在一起比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比较表中两位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他们的相同点有三个:

一、他们的课堂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

魏书生老师在描述目标时用“定向”的说法,就是确定每课时的学习重点。例如学习《桃花源记》一课,得明确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而杜郎口中学的老师直接表述为“明确目标”,在此之前多一个环节――“预习交流”。杜郎口中学有一节复习展示课,学生分六组,每组大约10人,各组围坐。各组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复习目标商量一下。有小组说“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小组说“背诵古诗”,有小组说“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有小组说“理解重点诗句”。接着就让小组在指定的板面上写题目了。

无论是教师确定学习目标,还是教师与学生商议确定,还是学生自己确定,只要在单位时间可以操作,可以达成就行。

二、他们的学习活动都激发学习兴趣

魏书生把语文学科各项知识点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承包给每个学生,如文字、词汇、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等等都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人人有事情可做,时时有事情可做。在“自学――讨论――答题”三个环节中,魏老师根据每个同学具有的长项,都要求他们担任“小老师”,同学既要给他人当老师,又要当他人的学生。就“答题”来说,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承包学习任务”和“担任小老师”这双重任务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角色在变,学习紧张程度也在加深。

杜郎口中学的语文教师在“分组合作――展示提升”两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紧张而有序的合作学习,我们还以一节语文复习课为例,第一组同学在黑板上书写杜甫的诗歌《春望》内容,下面设计了注音题(搔、簪)、填空题(表达战乱中思念亲人的诗句)、简答题(你从《春望》中望见了什么?诗中的“抵”字有什么作用?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二组书写的诗歌是唐朝杜牧的《泊秦淮》,三组书写的诗歌是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四组书写的诗歌是文天祥的《过伶仃洋》,五组书写的诗歌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六组书写的诗歌是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诗的一旁都书写了题目。同学们一个一个就是“小老师”,这边书写完毕,那边一个组接着一个组来展示复习现状,展示思维过程和结果。同学们找到了自己归属,每个同学代表小组来展示,谁都有荣誉感、责任感,尽力体现团队精神,学习兴趣就在学习小组内被激活了。

从魏老师和杜郎口中学语文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会发现他们在课前和课堂上,善于刺激学生产生“积极期望”,帮助学习后进生增强自信,正如19世纪的思想家爱默生说的“相信自己‘能’,便攻无不克”,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树立起“每天多做一点,就是成功的开始”的信念,帮助他们实现一个一个小小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要求他们从心底里愉悦起来,保持一种快乐感;启发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结果,间接建立兴趣;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鼓励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魏书生在报告中这样对我们说:“老师进入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活动,和学生的距离越近,办法越多。”如果我们老师放下架子,像魏老师和杜郎口中学的语文老师一样平等地对待学生,讲究科学,开放搞活,师生互动,我们就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了。

三、他们都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民主与科学。民主就是尊重学生这个客体,教师把自主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合理开发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探究资源。科学就是为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使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研究出适应学生学习及自我教育的有效的、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魏老师在三个阶段体现主体性原则,体现民主性原则,体现合作性原则,体现创造性原则,体现发展性原则。

⒈自学阶段:“自学”指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和尝试答题,并初步消化、理解、梳理知识。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⒉导学阶段:针对学生自学遇到的障碍、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启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⒊测评阶段:围绕教学目标,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和作业,组织学生当堂互测自评、自结,用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三个过程体现教学民主的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高积极参与的平台,为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情境,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学习。

我们在比较中发现,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和魏书生老师一样具有亲和力,生动活泼,以问题引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思考和探索,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学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发展空间,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创造空间。先学后教,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式,富有实效性,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

两者比较以后,我们发现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和魏老师的“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一样,都严格限定了教师的精讲的时间,努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杜郎口中学,我们看到了一个一个将魏老师的教学模式活学活用了,一个一个都变成了“魏老师”,将魏老师的教育理念发扬光大了。

我们不禁想到前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的话“教导员不应当在漠不关心地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而应当在和他共同工作和积极帮助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他们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认识受教育者,回归人本,研究人的真谛,攫取人的生命之源,提高教学效益。

第10篇

杜郎口中学在“杨思教学法”之后,积极创新,拉响了创建“高效课堂”的冲锋号角,也因此吸引了从全国各地前去参观学习的同行。2011年10月,我有幸亲眼目睹了同行们学习的规模和热情――人流如织,该校的礼堂每天都是人满为患。杜郎口中学的学生早已习以为常,不会随人流张望,也没有半点的拘谨。但是,在热闹的背后也有许多的“难忘印象”:

绩效考核的超前性。在许多校园里,绩效工资喊了许多年,但总是落实不了,而杜郎口中学却搞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听该校领导介绍,他们的种种考核都和绩效挂钩,人人都已经习惯了靠绩效工作,这是许多愿意靠本事吃饭的人所翘首以盼的。

校园文化的人文性。走近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楼,我就被他们楼道和教室的“墙壁文化”所吸引了,而让我为之动心的不是书法的精湛,而是其“本土文化”的高效利用――不但他们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幅书画作品的挥毫者是其师生,而且名言和绘画的原创者也是他们的学生。据杜郎口的老师介绍,他们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经典发言都采撷下来,制作成一幅幅校园宣传板块,不但是对学生的高效激励,还是“本土文化”的高效利用。

课堂教学的高效化。亲眼目睹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风采,就会相信他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彻底从“满堂灌”的课堂里跳了出来。记得刚走进校园,我们去大礼堂听了一节语文展示课,学生的发言个个都是滔滔不绝,文采飞扬,当时我们不以为然,只觉得那是展示课的“作秀”,岂不知,随意走进教室,各个班的学生都统领着课堂,让每一个听课的老师都为之惊叹。我们终于相信,他们确实拉响了创建“高效课堂”的冲锋号角。

其实,对我而言,对杜郎口的印象远远不止这些,我采撷回的不应该仅仅是几张照片和质疑,而是应该多吸取杜郎口中学精益求精的精神。

一枝金黄色的玫瑰花 妥金录

3月8日下午六点左右,在逸夫实验中学就读的王之和周蜜同学来看我,据说她们在办公室门口等了好长时间,结果由于我开会未能见到。两位可爱的孩子原来是在“三八”妇女节向我祝贺节日的。这真是令人忍俊不禁,我一个大男人过“三八”节,还真是大姑娘出嫁――头一回。

3月9日,我早早来到学校,到办公室门口抬头向上看,门框的上方真的粘贴着一张黄色的小纸条,写着密密麻麻的话语,旁边还有一枝金黄色的塑料玫瑰花高高地悬挂着,开得那么鲜艳,那么美丽,那么芬芳,那么温馨。我小心翼翼地剥下一条条粘得非常结实的胶带纸,把纸条认真捧读,上面写道:“妥老师,虽然今天不是您的节日,但我和王之都想您了,专程来看您哦。您要想我们哦。学弟学妹们还听话吗?等不到您,我们只好将一枝玫瑰花粘贴在您的门口,深深地祝您每天开心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读着两位孩子写下的留言条,看着她们送来的黄灿灿的玫瑰花,我的心里顿时有了春天般的温暖,我的眼睛真有些湿润了。孩子们对我的牵挂真让我感动。

三月,校园的杏花含苞欲放,去年与孩子们一起观赏杏花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得那天周蜜看完杏花写道:“杏花好似一位位仙女,羞羞答答地裹着粉红的披风,用芳香唤醒沉睡的阳光,让第一缕阳光早早地洒向大地。”王之说:“粉红的杏花像是太阳飞红了脸,一朵朵杏花纯洁的心里放飞着芳香的梦想……”多么优美的句子,多么清纯的心灵。是呀,杏花开在春天的校园,但那份美丽与绚烂却永远盛开在孩子们的心田。

今年的三月,杏花又开放了,我也收获了如杏花一样梦幻般的祝福,就像金黄的玫瑰花那样温馨而美丽。

第11篇

关键词:杜郎口教学模式;物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117-0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杜郎口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较具影响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怎样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探究性学习,使得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好教、能教好呢?笔者结合多年指导毕业生试讲和教学实习的经验,对杜郎口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杜郎口教学模式简介

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教学模式,[1]其最显著特点就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教师仅用极少的时间实施“点拨”,课堂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主动式学习为主”转变。[2]教学中民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有了实践训练的机会,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了积极自主、敢于创新的意识,这也是课堂活力的源泉和学习能力的升华。

二、杜郎口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施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延展理论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相互合作、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出发点,值得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和探索。

1.实施策略。①重视预习。预习是顺利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前提和保障,如果预习环节缺失或准备不充分,就会严重影响到后面几个环节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前,必须要求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工作,掌握实验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弄清实验仪器安装、调节及注意事项等;

②充分展示。实验时,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预习中取得的成果、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在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展示、交流与探讨。该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最后构思和设想解决方案;教师只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③反馈和总结、撰写学习心得。实验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实验器材对预习、展示阶段的构思和设想进行验证和检测,把出现的问题和疑虑及时进行反馈。此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间“兵教兵”、“兵强兵”的作用;实验完成后,把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形成心得体会,以便在后续学习中借鉴和反思。

2.实施步骤。[1][3]①预习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学或交流,知道要学哪些知识,并根据知识目标,对识记的知识进行记忆,对要求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初步熟悉其认知过程,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在学生预习时,设计自学提纲,使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思;②分配任务。学生预习完应该学习的知识后,把每个知识点分配给各个小组;③完成任务。每个小组都有了任务,通过各个成员的合作,把自己的主要知识点研究透彻,有实验的要完成实验;④展现提升。各小组把自己的任务通过演示实验、讲解等方式表演展示给大家,让所有的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⑤穿插巩固。对其他组的问题不理解的学生可“问”同学,争取最大数量的学生对所有的知识都能理解和掌握;⑥达标测评。教师按照本节课程要求出示典型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巩固本节知识。

3.实施的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和生活常识导入新课,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感性化,[4]也使学生意识到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贴近,物理学是如此的有用,从而激发其探求物理奥秘,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2)预习。确定教学目标。[5]由学生讨论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这个过程中,物理教师往往在循环指导,参与到学生们的讨论当中去。例如,在学习滑动摩擦力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②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③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④是否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有关?我们将全班分为几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来探究一个猜想。

(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教师在实验桌上放一些器材,让学生从中选取合适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发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于是很快地想到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时,学生选择了质量相同、面积相同、运动方向相同的两个物体进行实验。同理,在其他实验中也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4)展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做实验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开始在全班交流、讨论,把自己实验探索的结果同全班同学分享。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各个小组可以把问题提出来,全班汇总,再由各小组研讨,找出答案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中,允许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辩论、阐述,无需举手,站起来就发言,形成了全员参与探究型、开放型的课堂教学形式。[6]自己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然后组员相互交流与切磋。最后全班汇总,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来讨论完成。

(5)反馈。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进行反思和总结,探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并且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相互合作、自主探究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实验探究活动。

4.实验教学效果对照及探讨。在教学实习中,从十个初二班级中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组进行了教学效果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把班级的学生随机分成人数相同(每组30人)的两组,第一组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而第二组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为:①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②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实验考核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计算和应用、分析和设计。考核结果见下表:

数据显示,在两次对照验的考核结果中,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第一组学生在三个知识板块的考核中成绩都明显优于第二组学生,尤其是涉及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应用、分析探讨及设计部分,这种差异更为显著。这也充分说明杜郎口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一种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实验教学模式。

总之,杜郎口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很多不足,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基础与能力、智力与非智力等因素的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爱红,等.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

[2]罗杨合.尝试师生角色易位转变化学学习方式[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5).

[3]王坦,等.走向自主――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12篇

初冬十一月,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校一行四十人赴我国课改起源地———山东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

到达杜郎口中学已是下午三点多,这个坐落在茌平县的乡镇中学看上去没什么不寻常。校门口右边是一个接待中心,校内几座朴素的教学楼。让我感到不一般的是学校有一个偌大的操场:有塑胶跑道,中心有足球场地,边上有三个篮球场地,有运动器材。六百多个学生用这么大的场地真是太幸福了。

跟随观课一天,听教师反思会,听专题报告会,看宿舍,看餐厅。我觉得这个学校确实非同寻常,搞教育是实实在在而又卓有成效,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而反思自己的不足。

从备课方面对比,杜郎口中学教师的备课很充分,先是分配主备教师备课,再由每个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备的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充,最后由学科组从中选出好的内容汇总成最后的学案,其中掺杂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整合。相比之下,我们的备课欠缺许多,没有对细节地方进行反复斟酌,对教材挖掘不透,也不敢进行大胆的处理。

从上课方面对比:1.杜郎口的课堂是活泼生动的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舞台。学生个个都是那么精神饱满、神采飞扬,那么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在我的课堂上,如此大方、自信、发言流利的学生有多少?2.杜郎口的课堂上学生个个神情专注,学习高度投入。每天几千人到校参观,对他们无任何影响,他们视我们为“空气”,没有感觉。再看我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习与自己无关,让家长操心,让老师着急上火。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究竟到哪里去了?3.杜郎口的课堂是高效的,目标落实很到位。针对一个数学问题反复说明思路,再规范书写过程,最后进行点评修正。而我在知识落实方面做得很不够,课堂上急于完成计划的任务,忽略了知识的落实。

看看课间操吧。这里的学生站立得横竖成行,斜看也成行。二十多分钟时间,除做操外,始终处于立正姿势。是什么样的训练使学生如此有素?

再比比卫生……

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课改十年来,历届领导都在努力地更新教育观念,使我们的教育能走出一片新天地。做为教师的我们也经常有幸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也曾为课改热血沸腾,为课改彻夜难眠,到头来,却只在原地打转,甚至迷失了自己。

今年,有县委、教育局的大力倡导和支持,我们县迎来了课改的春天。在校领导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课改初具模式,但要顺利地走下去,使课改能有成效,我认为:课改需要“方法引领”和“制度约束”。用李炳亭先生的观点来说:课改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它应该是贯通全局的“教育制度”的变革。

(作者单位 山西省长治太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