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时间:2023-06-02 09:2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方案

第1篇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多措并举,积极履职,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并取得了有效的成绩。现将2020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目标之一,同步计划、同步设施、同步考核。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本年度工作目标及任务,调整成立了局长汪颖晖为组长,副局长吕志新、郑晓锋为副组长,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吕志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分管,易婷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及时传达学习《区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并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召开专题会议,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文化活动内容,制定全年的文化活动安排表,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春节、端午、中秋、国庆期间,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到各个社区、村小组,开展“春联送农家”、“社区迎新春文艺演出”、“粽意浓、暖乡情”2020年迎端午美术作品展、“送戏进校园(村)”、“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活动。一年来,举办送戏下乡5场,放映农村电影290余场,送图书1000余册,开展“送戏进校园(村)”活动14场。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开展低碳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广大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晓度。

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牢牢抓住《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这个契机,加大角山板栗山遗址保护规划申报力度。积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沟通、协调,使遗址公园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并做好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宣传,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全省非遗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观摩交流等方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知。大力推进非遗宣传活动。组织信江石雕、水麯果仂、齿哨、芳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全市文博会展演,为非遗文化搭建了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这些工作都对丰富区历史文化内涵,带动生态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做大做强黄蜡石文化产业。积极做好破产重组相关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破产管理人员的对接。今年以来,召集相关部门就协调、协助做好旅游文化商业投资有限公司破产重组工作召开3次工作推进会。积极与局挂点文化旅游企业对接,协助做好复工复产相关工作。8月15日在黄蜡石文化产业园举办了为期3天的黄蜡石精品品鉴交流会,共展示精品1400余件,吸引了来自河南、福建、安徽、浙江以及本省的黄蜡石协会75家,黄蜡石爱好者12000余人参加,交易成交金额3800万元,有力的促进了黄蜡石产业的发展。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生态文明宣传月、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相关单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标语、环保知识讲座、节能知识竞答、生活垃圾分类等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让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

第2篇

一、创建目标

到2015年底,在全区创建环境宣传教育点20个;分两批进行:第一批2014年,计划创建10个;第二批2015年,计划创建10个。

二、工作机构

创建工作由区环保局组织开展,为推进工作落实,区环保局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区创建工作。

三、创建对象和标准

(一)创建对象

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建设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先进典型;在区域内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与社会形象,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区有较大影响和较高水平的,教育辐射面广的单位,计划在企业、风景区、公园、学校、社区、生态镇、村等等中选取。

(二)创建标准

1.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模范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自身各种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等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在环境友好型建设或生态建设方面有较突出表现的先进典型。

2.有健全的环境宣传教育点领导机构和创建工作计划;能定期组织参加或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培训,生态文明意识强,环境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具有较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3.具有为社会公众获取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环保知识和技能提供宣传服务的展览、学习、接待等专门场所,宣传教育设施齐全。

4.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有开展各项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专兼职人员。

5.单位规划有序,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具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示范作用的优美环境,有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料、宣传栏、环境标志牌、宣传广告、标语等。

四、创建步骤

(一)前期调研、准备阶段(2014年1月-6月)

1.开展工作调研,制定创建工作方案,研究拟定创建范围和对象,制定创建标准要求。

2.进行宣传发动,(创建工作分两年进行,2014年7月—11月为第一批10个;2015年1月—11月为第二批10个)。先选取2014年10个创建点,进行宣传动员,组织创建工作培训,着手开展第一批创建工作。

(二)实施阶段(第一批2014年7月—11月;第二批2015年1月—11月)

1.各创建点根据市区创建环境宣传教育点工作方案,按照标准要求,制定本创建点创建计划,成立创建机构。

2.开展内部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建立相关环境保护制度,针对本创建点存在的环境问题制定切实措施进行整改,做好环境宣传教育点的基础示范工作。

3.各创建点在区环保局指导下,按照创建标准要求落实创建内容,建立宣传角、宣传栏等硬件措施,并落实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第一批2014年12月,第二批2015年12月)

各创建点对照创建标准,进行自我检查评价、纠正,在全面完善的基础上向区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区环保局组织人员对各创建点进行相关材料和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给予通过。

五、创建奖励

第3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而旅游正是其中一项重要选择。旅游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这需要以旅游目的地良好的环境质量、协调的人文景观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即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形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载体,是肩负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破解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金钥匙。其核心就是倡导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展旅游活动。本刊为探索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邀请了部分生态旅游研究者、从业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研讨,为生态旅游未来发展问道探路。

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新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多个方面,在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纲领的推动下,“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生态养生”等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旅游休闲的需要,在增加更多目的地、增加更多内容、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保护,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玮提到,我国生态旅游正赶上了发展机遇期,内外因共同促进生态旅游大发展,尤其是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旅游的生态化,要求参与者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呵护。然而,当下我国的旅游业依然存在不少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张佑印博士谈到,基础设施的过度建设、活动范围的不当扩大、超承载能力的开发、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运行不正常等现象并不鲜见,都不同程度地导致旅游地生态被破坏、环境受污染以及景观退化等恶果。这些都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必然对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形成阻碍。因此他强调,发展生态旅游要在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感召下,更充分地考虑生态保护的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科学谋划、系统布局、统筹安排的能力和水平。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产品设计、内容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发保护和长久发展要求,做到布局合理、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优势显著,实现生态有保障、发展有后劲。

发展生态旅游难在何处

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在生态旅游的认识、规划设计、协调管理以及日常的宣传教育等方面都亟待提高。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对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三点梳理:一是生态旅游认识不清,概念泛化。一些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缺乏对生态旅游的完整认识,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产品、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种标签式使用直接导致把大众旅游的开发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照搬到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不当,对生态环境构成隐患。二是相关规划交叉,环保监管能力不足。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乏全面科学的环境规划,一些自然保护区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企业旅游发展规划都在景区内发生作用,规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存在相互交叉、冲突的现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也尚未发挥有效作用,一些景区日常的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有发生。三是社区参与不足,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当地社区往往被排除在生态旅游发展之外,不能全过程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仅仅出售一些简单的旅游商品,当地社区受益的比例不高,无法调动当地居民主动参与维护景区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邓荣霖教授谈到我国生态旅游现状时说,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良好基础和条件。对大多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要在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上,增加效益。如此不仅可以发挥生态资源的巨大价值,也可以促进当地加快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民发家致富。然而,他也指出,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生态效益。他提及目前在我国有些地区不顾长远利益,过度利用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破坏甚至不可恢复,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在没有正确分析形势和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发,结果效益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物、财力。这些都是应该坚决避免的。

生态旅游模式创新的关键

当旅游者已不满足于单纯追求观感上的享受,而更重视实际体验和参与时,生态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就不断被提上桌面,一种全新的综合型、多业态的生态旅游样式呼之欲出。

以投资生态旅游地产为主业的深圳七彩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国军认为,生态旅游在未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保护生态到享受生态,从偶然性消费行为到既定养成的生活习惯。闫国军以他们公司在广西巴马、云南丽江、西双版纳等地生态旅游项目为例展开分析,从单纯的发起生态旅游项目到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一套适合个人的休闲养生度假方案,包括旅程预定、生态体验项目、健康检测、信息化管理、健康购物等系列化增值服务。他提出一种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以及旅游地产、养老房产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形式——依托美丽的景区或者改造现有的生活环境,建立生态养生度假基地。一方面为参与者打造休闲度假游服务,一方面又通过生活环境的改变引导参与者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参与者体验生态健康的旅行之余潜移默化成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引领集休闲度假、生态环保于一身的生态旅游新风尚。

张佑印对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新样式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旅游地产、养老房产是利国利民的项目。他结合对国外一些生态旅游模式的研究,为我国打造专业化、综合化的生态旅游升级样本提出建议。他指出新型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一种资源优势基础上,不断挖掘外延价值,做深产业链,打通上下游关节,为参与者提供由身到心、由心到情的打包服务,使参与者在单次旅游过程中唤起长期参与、永久参与的意识,从而在日常生工作活中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进行生态养生活动,把生态化的旅游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

邓荣霖以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展开论述,他评价闫国军所倡导的生态旅游样式是一种创新,并就“如何处理好市场机遇与环境的挑战”、“内部制度建设与外部竞争的关系”、“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三个方面对生态旅游相关企业提出建议。他认为,生态旅游企业必须树立消费者利益第一的企业定位。只有当消费者参与到旅游中,能真正获得生态体验和享受,才会促使他们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带动更多人养成保护、呵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如何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创造收益的同时带动更多参与者去重视生态环境,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环境乃至引领一种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应该成为生态旅游企业崇尚并追寻的价值。邓荣霖教授建议生态旅游相关企业要对从业者进行系统的培养,以硬性的管理制度和软性的企业文化这“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去引导消费者与景区、旅游活动与生态环保之间建立起和谐的默契,同时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居民达成共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主要特征。张佑印、邓荣霖就外部环境、内部主体、合理宣传与自我约束等几个层面为生态旅游新局面开拓提出了建议。

首先,要完善生态旅游政策、法规、标准。张佑印指出,全国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发展生态旅游作出了具体安排。此外,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评分实施细则》,这些文件的印发和实施必将对加快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提升起到重要作用。而新近出台的新《旅游法》更详细、具体地对旅游产业、生态旅游发展作出规定和约束,使生态旅游在法律的护航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要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吴晓青认为,发展生态旅游,要科学编制规划,更要严格的环评检测机制。应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内容要求,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特别是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要根据其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要提高科技含量,推广试点示范经验。邓荣霖倡导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加强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他表示,要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就要积极引入现代新科技,如推广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污水、垃圾处理回收利用等先进技术,防止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示范点建设与推广,静心打造一批经得起环保部门专业环评和消费者口碑评估的生态旅游样板,为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范例,形成辐射效应,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第四,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社区参与。张佑印表示,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要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生态环保意识。此外,如何与当地社区、居民处理好关系也值得研究,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带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是生态旅游价值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尊重当地的特色,尊重景观、文化的差异性,才能在吸引游客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经济效益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最后,要加强协作,严格监管。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活动,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邓荣霖建议要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的落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联合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林业、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

第4篇

从上述保护区性质变化的阐述可以看出,它就是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及其它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的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洋。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保护,但要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它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含义。生态文明建设靠它来落实具体的任务,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促进持续与和谐的建设,为人民造福[4,5]。

2保护区类型的划分

保护区只是一个泛称,常可根据不同的实际要求将之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保护对象、级别、归属、管理要求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称谓,彼此是相互相成的,不存在任何实质上的矛盾。但管理类型是最重要的,199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公布了一个具有6个管理类型的方案,即:(1)严格的保护区保留自然环境面貌的地区;(2)国家公园;(3)自然遗迹;(4)栖息地物种管理区;(5)保护景观;(6)资源管理保护区。这是一个对保护区管理要求权非常有指导意义的管理类型分类系统,但仔细分析一下,其中有些名称似乎含义不大容易掌握(例如严格的保护区),有些类型不属管理类型(例如自然遗迹)[6,7]。为此,我们将之改为以下5大类型。(1)综合管理的保护区:全面开展有关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五项工作,一般在保护较好、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各个自然地带类型中选择建立,主要应由主管部门认真负责管理,做出试验示范,不追求数量,重在质量,像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四川卧龙保护区就属于这一类型。(2)国家公园:主要在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保存面积较大、风景美好的地方建立,主要侧重在保护和生态旅游方面,其它任务可围绕着这两项任务的要求来开展,著名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都可属这一类型,可由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公私组织依法负责管理。像四川九寨沟保护区、新疆天池保护区和哈纳斯保护区就属于这一类。(3)保护景观:主要指一些特殊的自然和文化遗迹与具有独特景观的区域,由于其稀有性、代表性、美学性和自然与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需要加强保护并开展生态旅游,发挥其潜在的作用,面积大小不等,需要加强适宜的公私组织依法管理,像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保护区、贵州安顺市黄果树瀑布景区、云南昆明石林风景区就属于这一类型。(4)栖息地物种管理区:是指通过人工管理来维护栖息地,以满足特殊的物种生存需求的区域,要根据实际要求来划定面积,委托有关公私组织依法管理,陕西汉中朱鹮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长江新螺段鱀豚保护区、安徽宣城市扬子鳄保护区、上海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都是这样的区域。(5)资源管理保护区: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对自然生态系统开展资源持续利用的区域大多数保护区都应属于这一类型,面积大小不等,可委托或承包给有关公私组织依法管理,是最典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8]。当前,我国保护区事业还处在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各主管部门都抓住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建立各种各样的保护实体,以致保护区各个管理类型都独立自主地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彼此毫无关系,还矛盾百出。显然,这是保护区事业发展的早期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特别是现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会很快地促进它们联合,彼此都属于保护区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下经营,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3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3.1明确所属保护区管理类型

任何保护区都必需明确自己所归属的管理类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适当的生态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其侧重点,逐步实施管理的要求。对任何保护区都一概而论,重点不突出,是很难发挥其应用作用的。当前,我国各种各样的保护实体都能在这个管理类型系统中找到自己的归属和地位,对号入座[9]。

3.2明确保护区的主管部门

任何保护区都必需要有自己名副其实的主管部门,一切由其规划和安排。含糊其词地有许多主管部门但又不认真管事的情况应予改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曾公布了一个保护区监控类型系统。它包括以下几类。(1)政府主管部门管理的保护区:由主管部门或其下属单位负责管理,严格说,综合管理保护区应由其管理。(2)政府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的保护区:大多数保护区都应实施这种管理体制,以发挥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作用,谁为第一主管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3)民营保护区:委托或承包给个人、集体、非政府组织、盈利或非盈利的法人依法管理的保护区,以发挥广大公众积极参加自然保护事业,我国极少这样的保护区,应予大力发展。以上三类保护区都应建立管理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协同工作,前者吸收有关部门领导、社区和利益攸关者代表共同组成,负责统一协调、制定总体规划、监督、资助和组织保护区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实施规划的各项要求;后者,要聘请一个适当的学术机构或大专院校为顾问单位,通过它来筹建顾问委员会,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组成,以帮助保护区出谋划策。(4)社区管理区:这是由社区承担管护残存小片生态系统类型的区域,不一定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主要依据村规民约指定专人负责,我国各地建立的众多保护小区就是这一类型。表面看来它的作用似乎不大,但是,全国各地把这些残存的生态系统管好,无论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质量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保护区主管部门应视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发挥其应起的作用[10~12]。

3.3认真划定保护区内功能区域

保护区内应根据生态发展规划的总体布置,划定核心区、缓冲地区和试验区的范围。前两者主要要求搞好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后者主要要求发掘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资源,进行试验示范,以利向外推广。随意在图上勾划的后果造成以后工作产生矛盾是不可取的。当前,特别强调要和周边社区合作共建过渡区,大力开展生态发展事业。它不属保护区的范围,但要在保护区统一规划的要求下大力从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创建新兴的生物多样性产业和发展生态旅游就是其所关注的工作。这是争取社区群众的参加保护区建设最好的途径,保护区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必需搞好这工作[13~15]。近来,有人建议保护区内不再划定试验区,把其工作列入过渡区去做,这未尝不可,目前不必严加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处理。

3.4建立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试验站

各个保护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建立定位研究试验站,特别是综合管理保护区,还应在生物多样性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多下功夫,顾问委员会可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其它类型的保护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安排项目,不开展研究,工作难有进展[16,17]。

3.5建立教育培训和生态旅游服务中心

保护区是一项长期的不断要求深入发展的事业,所以,教育培训是保护区工作的核心,缺乏这一环节,工作难以持续下去。首先,要弄清自己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特点的本底,制定中、长远发展规划,阐明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现况和设想、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的内定,利用现代化的光、声、电等手段,把有关资料、图片、标本、光盘等,通过建立展览馆、陈列室、影视厅、演习馆等,展示给广大公众,一方面是宣传自己的丰富资源和工作成就,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提供教育培训的场所,也帮助导游、员工队伍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公众的生态发展意识。因此,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出版必要的刊物,发放宣传手册和培训资料就成为其日常的任务。作为生态旅游中心还需建立咨询室、招待所、休息室、出售自然保护资料和土特产品,帮助广大公众解决观光和生活等各种各样的问题[18]。

3.6创建有发展前景的生物多样性产业

大力发掘本地有发展前景的材用、城镇绿化树种和花卉苗木、药用植物、果蔬、野生菌类和其它经济植物、野生经济动物和养蜂等,通过试验,大力推广,以丰富栽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大力发展竹木业系列产品加工厂,生产有关生活、生产和工艺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会大大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是生态文明建设最迫切的需要[19]。

3.7创建生态旅游发展体系

首先利用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以及发展观光农业,建立农家乐庄园和民族文化村等确定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然后建立必要的展示、监测、公共事业、后勤服务、生产发展系统等方面的措施,以保证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最后,制定生态旅游指南,使各方面工作都能规范地进行[20,21]。

3.8重视生态小城镇的建设

生态小城镇的形成是农村经济发展必然的结果,它是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地减少农村人口的一种措施。城镇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基本原理与生物生态系统的情况是一致的。它的动态平衡要从调节能量流动、水分动态和物质循环等入手,来提高其生物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水平。这就要根据其本身的自然特点、资源现状和本地需求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切忌单纯无节制地建房、迁移人口来扩大。保护区可帮助它来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房屋建筑和绿化、美花建设等来达到预期目标[22]。

3.9加强生态发展教育,发动公众积极参与建设

作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保护区最根本的目标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构建持续社会与和谐社会,从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创新型的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必需发挥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这就要充分地认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彼此的密切关系,它们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将之对立起来,要从认识区域的承受能力和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入手,依靠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达到预期目标,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编写通俗易懂与具说服力的材料,供校内、外教育讲习、媒体宣传和培训之用[23]。5.10加强国内外的合作和交流保护区是一项国际性事业,不应闭关自守,要通过国内外合作和交流将之不断向前推进。建立跨界保护区和姊妹保护区是最好的捷径,顾问委员会在这方面将能发挥巨大的作用[24,25]。

4实施保护区规范化管理的关键途径

4.1完善保护区的管理体制

世界各国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尽相同。表面看来,我国保护区仍处在各自为政的阶段,但仔细分析,可以概括为实施“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应该说,这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只是统一协调机构的能力较差,既无专门的经费支持,也缺乏专设的机构来操作,难以得到公认和信任。分散管理虽然各抓一种类型,但并不专心一致,由于缺乏统一协调,信息也较闭塞,也只能从自己的那点利益去考虑,因此只能是应付一般的运转,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的进展,而且对广大公众参与自然保护管理的信心认识也不充分,低估他们的力量,不发动和组织他们参与就显得孤军奋战,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26]。生态文明建设已列入最高领导机构的议事日程,由其推动各级政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来专司此事,将是最理想的。贵州省贵阳市政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的实践经验,值得总结、提高和推广,这是今后一项重要的任务[27~29]。

4.2建立自然保护领域的立法体系

统一协调部门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制定立法体系。实践证明,没有法律的指导和监督,一切都难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是同一事物从理论阐述和实际要求不同的表达,自然保护领域都包含它们的内容,应首先制定自然保护法作为根本大法,在此基础上指导编制其它方面的法规才能顺利制定,以免彼此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意见。我国当前有关自然保护的法规大多是根据公益事业来看待的原则出发制定,这种看法实际上已经过时,不但不起积极推动作用,相反经常出现延滞和抑制作用。我国多次讨论制定保护区法问题都不成功就是由于对保护区的性质、目的、任务等的变化认识不足,始终无法取得统一意见,难以制定。有了自然保护法作为依据,其它方面的法制就容易解决了。当前,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文化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生物入侵防治法、生物安全法、自然环境污染防治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是非常急需的。这样,一切都有法可依,不只是一般的号召,事情就好办了,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30~32]。

5结语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6701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第6篇

关键词:漳河水库;水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与修复;湖北

漳河水库位于湖北省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水库枢纽是一座跨流域引水的巨型水利骨干工程。漳河水库是湖北省直管的库容最大的水库,是湖北省重要的饮用和农业灌溉水源,也是华中地区水质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漳河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对于维持鄂中地区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湖北和美丽湖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漳河水库水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1.水库基本概况

漳河水库指拦截漳河干流形成观音寺水库和支流育溪河形成鸡公尖水库,又通过三段明渠连通水面形成的水库群,水域面积104km2,总库容21.13亿m3,设计灌溉面积260.5万亩(1亩=1/15hm2,下同),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城镇供水、发电、水产、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年平均入库流量8.22亿m3,惠泽荆门、宜昌、襄阳、荆州300多万人民,每年为荆门城区提供工业用水4000多万t、生活用水3000多万t,是荆门市城区50多万人口唯一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漳河水库灌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湖北省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屏障。

2.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状况

2003年,省政府批复了省水利厅编制的《湖北省水功能区划》(鄂政函〔2003〕101号),在一级水功能区中,涉及漳河的有4个,即“漳河源头水保护区、漳河南漳保留区、漳河水库饮用水保护区、漳河当阳保留区”。2001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湖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的通知(鄂政发〔2000〕10号),其中,漳河水库(荆门市、当阳市、南漳县水域)的主要功能为“集中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总体上,这两个水功能区划分别出台十多年,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水环境的高要求。2007年编制的《荆门市水功能区划报告》划定了漳河干流大部分支流及干渠的水功能定位,在漳河水系共划定了一级水功能区31个、二级水功能区2个。荆门境内的漳河由于地处河流上游,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现阶段水质良好,大部分为Ⅱ类水,部分现状水质达到了Ⅰ类地表水水质标准,水质管理目标也多为Ⅰ类和Ⅱ类。

3.地貌情况

水库生态保护区为典型的鄂中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库区内有大小岛屿36座、半岛164个、库汊240个,沿山坳环水面一周约80km。气候属长江中游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平均气温16℃左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986.9mm,且降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4—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左右。漳河水库流域土壤类型大致分为沿河两岸冲积土壤、丘陵岗地土壤和山地土壤。森林面积38.55万hm2,森林覆盖率36.9%,森林蓄积量1323万m3,“十二五”期间,加大了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力度,实施的四大重点生态工程进展顺利。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5.46万hm2、长江防护林0.65万hm2、抑螺防病林0.05万hm2,启动了中心城区周边矿区植被恢复工程,局部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4.社会经济概况

漳河水库库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中以粮食种植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近80家,分属煤炭开采、陶瓷、粮食加工、家具建材等十多个行业。周边社区人均耕地偏少,人均社会总产值较低,人均收入较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薄弱。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导向,而非市场导向。

二、水库水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目前,虽然漳河水库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库心水质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隐患,如不能很好解决,将会对未来流域整体生态环境和水库水质的保持产生压力和不利影响。

1.流域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据有关资料统计,至2007年,漳河流域森林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建库时期的65%减少到不足40%,近10年来,随着公益林建设的开展,流域森林面积减少和水土流失加剧情况有所遏制,但仍显现出森林砍伐过多、坡地改田过多、野生动物趋于消失的现象。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流域多年平均含沙量、侵蚀模数的变化趋势也增加。

2.污染隐患持续增加,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①生活污水、固废污染治理欠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情况落后。流域居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堆放,经降雨渗滤随地表径流污染地下水及地表水。

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畜禽养殖为主要污染源,其次为农业灌溉,流域内的畜禽养殖量较大且绝大部分为散户养殖,大量畜禽粪便没有经过污染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并进入水体。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所施用的大量农药、化肥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漳河水库流域的各地表水体。

③煤矿废水、废渣污染严重。废弃坑口未封闭,渣场未进行生态恢复,矿井涌水直接进入河流,废渣淤塞河道,渣场渗滤液直接流入河中,对流域内及下游漳河水库水质造成了较大影响。

④随着库区工农业、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漳河水库面临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叠加的环境隐患,而且污染负荷有升高趋势。

3.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不完善

漳河水库上游支流均未设置监测断面,欠缺水量数据,无法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容量计算,不利于漳河水库水源地保护。生态监测能力较弱,缺少相应的设施和仪器。应急监测仪器装备紧缺,预警能力薄弱。污染事故应急执法能力不足,应急执法装备缺乏。

4.生态环境规划、监管、执法合力不够

①漳河水库地跨三市,水资源保护项目没有形成统一协调机制。各地方政府在水源保护上各自为政,有些措施和项目均站在本地方的角度,缺少全面协调的统一规划。

②漳河水库水体的自然生态空间尚未确权登记,归属不清,权责不明。由于历史原因,漳河水库除枢纽工程沿线对水利工程进行了确权划界外,周边其他库岸线滩涂及部分库中岛屿完全没有界定,土地部门甚至把部分低于设计洪水位以下滩涂及库中岛屿登记给了村集体,严重违反了《中华人共和国水法》规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果林的推广,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问题频出。

③土地证、林权证双证分离,对漳河水资源保护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漳河水库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已确权划界并已发放土地证的土地面积上还存在发放林权证约80余件,约6700亩发放给了村集体及个人,给水库管理单位依法管理和保护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造成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阻力。

三、加强漳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党的十明确提出“通过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结合上述几个重点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强漳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1.尽快编制漳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为保证漳河水库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开展,首要任务是制定立足于漳河水库生态实际、满足漳河水生态发展实际需要的规划,并保证规划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推进规划尽快实施。

2.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快健全完善覆盖漳河流域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与保护策略,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强化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严格限制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高耗水行业;严格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3.全面实施水库确权划界,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督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这是统一协调实施三市水资源保护项目的保障,是解决土地、林权改革过程中对水资源保护造成负面影响的依据。

4.开展库区环境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综合研究在对库区现有水生态环境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库区水环境功能定位要求,计算库区水环境容量;研究适配于库区环境容量的环境承载力,调整涉库区的产业结构和渔业养殖模式,为有效保护和有序利用漳河水库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5.岸带生态修复

实施入库河流的综合治理工程,形成支流面源污染控制及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对确权划界的滩涂及库中岛屿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湿地功能或建造人工湿地,利用自然植物削减入库污染负荷,保障库区水质安全。

6.库区渔业结构调整

据调查,由于多年接纳流域营养物质,库区底泥营养丰富,水草茂盛。当这些水草死亡时,释放大量营养物质,水体水质存在降级风险。利用合理渔业结构调整,通过捕捞移除部分营养物,保证水质的持续稳定。

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的警示标识,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人流量大的库区建设封闭工程,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8.水质监测站网建设

漳河接纳支流众多,主要有小漳河、茅坪河、温家河、钱河等9条,这些河流入库口地域分散,涉及襄阳、宜昌、荆门三市。建好水质监测网站,强化水质监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将促进水功能区管理,并形成向有关部门提出限排意见的有效依据。漳河水库处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好、条件成熟、代表性强、辐射面广,既可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又能为经济社会、旅游文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面对当前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漳河水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漳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5)[R].2013.

[2]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漳河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方案研究[R].2012.

第7篇

20__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双年”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丽__的目标,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牵引、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克难攻坚,为“两区一中心”建设提供了环保水务支撑。

(一)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我区20__年度环保实绩考核排名全市第三,获得“进步奖”;在全市率先编制并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1+5文件”,统筹水、气、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下达175项攻坚任务,编制区、街道两级考核实施方案,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红、黄、绿管理,及时督查督办;19个社区成功创建宜居社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__家单位申报创建“深圳市绿色单位”;我局被评为广东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

(二)河流治理大会战稳步推进。经市政府同意,与市水务局联合印发大会战工作方案,明确了“1·3·8”工作计划,即1年内完成河流调查摸底和管养全覆盖;3年内完成638公里污水支管建设,完成__河、__河2条重点河流综合治理;8年内完成6条重点河流综合治理。20__-2015年动工实施35个项目,投资估算40亿元。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治河治污的重要抓手,区几套班子领导亲力亲为,各级河长积极上岗履职,区主要领导召开河长制专题会议7次,区分管领导召开指挥部会议9次,协调解决问题30多宗。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总投资16.__亿元的10个治河项目获市发改委批复,年内下达资金计划9200万元,居各区首位。66条大小河涌于10月实现日常管养全覆盖,先后查处涉河违法行为172宗,拆除河道蓝线范围存量违建__宗,面积29650平方米。承担市区政府投资项目70个、总投资59.39亿元,年内累计完成投资7.78亿元,完成__河界河试验段、____树林湿地等一批治河工程,新增污水管网48公里,污水处理率提高至78%。

(三)转型服务加速提效。大力开展污染减排,削减COD45698吨、氨氮6515吨,关停企业16家,超额完成市下达减排任务;发挥环境倒逼作用,淘汰低端劣质企业189家;帮助15家拟上市企业完善环保手续,对__7个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行政审批时间压缩至法定时间的三分之一,办理环评审批5869宗;否决建设项目498宗,否决率达到8.1%,从源头限制低端劣质企业落地。

(四)执法监管及时到位。将8宗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公安机关;520家年产废物10吨以上企业完成规范化验收,110家日排放废水100吨以上企业百分百在线监控;完成3家铅蓄电池企业、18台10蒸吨以上的高污染锅炉和30家VOC企业污染整治任务;204家重金属排放企业全部完成表3标准的换证工作,并纳入环保诚信分级评定,关停重金属排放企业30家;建立老虎坑和福永污泥填埋场两个环境监督委员会,创新社会监管模式;修订完善有奖举报办法,激发市民参与环境违法监督;下达限期治理任务36宗,下发污染整改通知书942宗,做出行政处罚634宗、罚款4086.6万元,金额全市第一。

(五)城市安全保障有力。调处环境事件5921宗,妥善处置4起环境突发事件;积极应对54次暴雨、9次强台风袭击,全区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20__年底统计在册的95个易涝点中,54个易涝点整治项目列入市水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库,年内完成__个;45个易涝点整治项目列入区政府投资计划,年内下达资金计划15个;安全供水4亿吨;完成193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验收86,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分别提高至99%、93%、46%。

(六)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工程建设、

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领域的规章制度__项,自觉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各项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积极探索移动执法,将内部审批、执法系统与区监察局进行数据对接,接受在线监督,严格控制审批、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建立绩效考核电子督查系统,落实每周五汇总上报重难点工作机制,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组织环保水务行政执法、河长及助理等专题培训,深入开展环保水务宣传,在各级媒体刊登209篇环保水务新闻报道,其中专版23个。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环境质量提升任务十分艰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薄弱,4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66.5万吨/天,而全区日产污水量达100万吨/天,缺口33.5万吨/天;全区建成污水管1062公里,按目标还需新建1877公里。全区66条河流有64条河流水质为劣Ⅴ类,其中__河先后被央视、人民日报曝光。受输入性污染源及施工工地、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等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压力较大;声环境质量较差,涉声投诉急剧上升。二是环保审批监管执法遭遇新问题。新商事登记制度实施后主动申报环保审批的数量大幅减少,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项目给审批带来巨大压力。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技术目前仍不够成熟,整治效果不稳定,治理工作难度大。电镀表三标准执行后,涉刑事的环境违法案件增多。三是环保水务工作难度进一步凸现。污水处理污泥外运问题突出,4座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常出现异常情况,引发连锁问题。群众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投诉及群体性上访大幅提升。全市供水管理体制和原水销售格局改变后,长流陂、罗田水库原水销售量急剧下降、收不抵支,运转出现困难。四是干部队伍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跟年初的计划相比,部分工作年度进度仍不尽如意,受到市、区相关部门督办。干部队伍的开拓进取精神、主动履职意识、工作落实效率与新形势下环保水务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第8篇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三合的重大举措,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构建绿色三合庄,文明三合庄,美丽三合庄,宜居三合庄,魅力三合庄,作如下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基本情况

三合村距万盈镇人民政府3公里,位于镇政府东北角。现有786户,2038人,耕地面积6200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

三、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三合庄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到2016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将三合庄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示范村,具体目标为:

1、农村经济更加发展。形成以高效农业、生态养殖、林果苗圃种植为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0元以上。

2、村容环境更加整洁。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庄道路、入户道路全部硬化为水泥路,自来水覆盖率达100%,农村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社会更加和谐。村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得到全面提升,民主法制、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生产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科学、文明,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村民自治不断深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四、建设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的要求,一要加强怡美社区建设。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动员群众搬入社区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危房改造,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居住条件。三要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

(二)加强环境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建立8人的专职环卫队伍,做到生活垃圾日扫周清。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推动农村改水改厕。

(三)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高效农业。以村秋中养殖场为龙头,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以三合庄游乐园为骨干景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四)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和谐环境。结合“五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实行村务政务公开,加强诚信建设,完善诚信建设制度,提高村民诚信度,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三合庄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落实工作责任,严密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办黑板报、设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绿色校园;低碳生态人才;人才培养;生态文明;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007-03

一、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背景

1 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最大挑战。人类需要考虑的不仅是经济可持续的问题,而且是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21世纪人类正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统称碳基能源)将分别在40年、60年、100年左右耗尽。同时,碳基能源的大量使用,虽然成就了现代工业文明,造福了人类,却也因为大量的CO2排放成为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斯特恩报告》和《气候变化经济学》指出,按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到2050年可能超越人类“力挽”的临界,引发“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量变到质变,导致全球性灾难。

2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如今,我国资源短缺甚至枯竭的城市和地区越来越多,我们亲眼目睹的几十年前的秀美山川现在已是面目全非。《自然》杂志权威报告指出:中国正经历最大生态赤字,其资源消耗的速度是自然资源恢复速度的2.5倍,碳排放量已位列世界第一。由于煤炭仍是中国主要能源,因此,碳足迹自然是中国生态足迹中比重最大的部分,而且情况日益严重。1961年碳足迹占中国生态足迹的10%,到200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4%。我国水资源量是世界平均水资源量的28%,地表水已严重缩减,地下水已被污染,且污水排放已由城市向农村蔓延。我国虽然已设置了“三条红线”应对水资源危机和水安全问题,但恶化趋势不容乐观。我国10年淮河治污投入600多亿元,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的触目惊心的残酷现实,我们焉能不反思、不警醒!

3 困境与挑战“倒逼”人类寻求突破。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解决资源与环境困局的“人类共识”,缓解能源安全、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发展为了什么?什么才是幸福?人类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也依赖于对自然的理解。人类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在自然之中,大自然永远握有随时惩罚人类的无上力量。因此,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能源供给,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就会步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石。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理论增长点”,也是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的“发展新机遇”,是需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的文明形态,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严峻而重要的课题。担负起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任务,高等学校责无旁贷。

二、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意义

1 建设低碳绿色大学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低碳绿色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高校建设成“科技含量高、碳排放低、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智能化、园林化”的美丽和谐园区,发挥高校的低碳绿色文明理念的变革导向作用、低碳技术与知识的支撑作用、节能减排的社会示范作用,对推进地方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 “生态人才”承载着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可以预见,未来5-10年,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等领域,无疑需要大量“生态人才”的示范、引领和保障。大学校园不仅是青年学生汲取知识的地方,也是他们灵魂塑造、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共同的生活和精神家园,理应承担起低碳绿色“生态人才”培养、低碳友好型技术研发使用和率先节能减排的高尚责任。

3 “打铁还需自身硬”,传“道”自身要有“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任教师,社会是学生的第三任教师,高校对学生的教育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教师言传身教的低碳理念和行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生态素质”养成。只有当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实践、各种渠道在大学生的心中发芽时,我国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后继有人”、“动力不竭”而永续推进。

三、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现状

1 世界许多大学加入了构建低碳校园的行列。早在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就提出了绿色学校的理念,华盛顿大学提出,不仅要建设美好绿色校园,更要培养可持续发展学生;哈佛大学校园18%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并制订了在学生人数增多、科研经费增加、设备总值增长的前提下,2016年比2006年能耗降低30%的节能减排计划和实施方案;等等。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低碳校园建设所涉及的领域研究逐渐深入和全面,日本和美国研究机构曾对高校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单位面积能耗比大多数社会事业体的能耗都要高,学校建筑的总能耗仅次于办公类建筑的能耗总和。

2 我国低碳绿色大学建设方兴未艾、各有千秋。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实行“绿色大学”建设,首批聘任了18名绿色大学建设专家,并与剑桥、哈佛共同成立三校“低碳能源联盟”;北京大学实施了“林歌计划”;武汉大学开展了“绿色大学十年行”活动;南开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已经招生或申报;天津工业大学打造首个新能源低碳校区;浙江工业大学掀起低碳毕业潮;复旦学子倡导校园低碳生活;吉林大学对建设“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示范项目高度重视,营建绿色校园并向智慧型校园转变;浙江大学搭建“能耗监管平台”打造节约型低碳校园;南京工业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完成碳排放核查,顺利通过ISO14064温室气体核查验收,标志着该校低碳校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3 我国低碳绿色大学建设多以低碳校园建设人手。(1)大学校园蕴藏巨大节能潜力。根据相关部门对45所高校的能耗水平数据统计测算得知,2008年全国高校每年人均用煤0.897吨,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倍;人均生活用水每年145吨,是全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的2倍,大学生的人均能耗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居民人均能耗指标,很多高校仅水电费开支即占总收入的19%左右。(2)低碳校园建设成效明显,效益可观。目前,全国有200所高校实施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生均电耗每年484千瓦时,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4%,实现节能67万吨标准煤,节水3亿吨。例如,江南大学2008年与2005年相比,新校区同比人数翻一番,科研经费增加3.1倍,设备总值增长1.5倍,但校区水电总支出却减少230万元,生均年度水电费由原来的1000元左右降至510元。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南北校区总计129栋100多万平方米建筑的能源楼宇计量工程,实现了能耗数据实时监测,进行精细化管理,节能率达30%以上。对外经贸大学一共采用22项节能减排技术,全年节约经费上千万元。

四、建设低碳绿色大学的途径

1 将“生态人才”培养嵌入办学考核评价体系。(1)将低碳绿色“生态人才”培养纳入高校育人机制,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低碳绿色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课程计划、有效途径和教育形式,逐步形成完善、高效、不断创新的低碳绿色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选修课、必修课、研究型学习等形式构建低碳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的“两大困境”背景下,所有高校若能将“低碳经济学”或“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或“气候变化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一门学科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跨学科(半学期)“必修课程”,发挥“传道育人”作用,必将对我国的“生态人才”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捷径效果。(2)应将低碳绿色“生态人才”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课堂教学渗透作为“生态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鼓励各学科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着力寻找相关结合点和渗透点,将低碳理念融汇于各个学科之中,耦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之中,让低碳、绿色、生态、环保的概念成为学习研究的一部分,教会学生参与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宣传者、忠诚实践者、模范引领者和障碍排除者。

2 积极应用低碳技术成果打造低碳环保基础设施。(1)建设伊始就采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避免由于硬件的“先天不足”造成能耗无法弥补的“客观浪费”。国外一些专家指出,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部费用的1%左右,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率达75%以上。显然,优化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和进行低碳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栋楼刚刚出现在纸上时,就可以测算好未来建设中的碳排放和以后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指标,逐步建立起低碳生态的指标体系。宁可少建几栋楼,也要打造低碳环保的基础设施,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2)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成果,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我们应当引导、鼓励大学管理者发扬“牺牲精神”,多做低碳绿色大学建设的“我栽树、你乘凉”的“长效性、基础性”工作。必要时,可引入“能效领跑者”的倒逼手段及“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机制等综合措施,逐一排查核算,大力推动老旧设备节能技术改造。例如,广泛使用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和地热能;建立雨水废水回收利用的中水处理系统,力求做到水的“零排放”;广泛使用LED等节能光源;等等。

3 通过内涵建设推行低碳运营管理薪模式。(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低碳高效的管理体系,搭建能耗监管平台,提升能源使用效益。我们应当学习哈佛等高校做法,建立能耗指标体系和能耗公示制度,在以前多年平均数据的基础上,制订节能减排目标和实施计划。创建低碳绿色校园,期望师生的低碳生活,光靠觉悟是不够的,“社会契约理论”要求“学校政府”只有不断进行“帕累托改进”,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低碳高效的运营管理新模式,才能突破“囚徒困境”,实现“帕累托最优”。(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不断提升,大学校园必定同发达国家一样,拆除围墙,融人社会,这种趋势就如同我国当年公园改造一样。高校作为思想、理念、知识、技术的人类文明前沿之地,提前进行“社区公园”建设,率先打造“社区小气候”,以示范行动引领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这同样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和未来建设者的责任与使命。(3)高校资源如何科学调度、如何优化配置、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如何紧密联系社会主战场、深度融合经济主市场,尽力谋求我资源、你资源与他资源合作共享的多赢共赢局面,应是我们探究和努力的方向。体育场馆建在高校就是很好的范例。

4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是低碳绿色大学建设的不竭源泉。(1)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市场需求是决定和引导生产供给的永恒动力,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低碳经济的理念选择产品和服务,高碳经济模式就无法生存。以全国高校3000多万学生数量(比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还要多),对低碳生活方式的选择意味着非常巨大的节能空间。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和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理应率先承担起“现代公民”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注重细节,点滴节约,努力打造环保节约型校园。(2)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学报校报、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加强节约和忧患意识教育,开辟低碳减排专栏,如“你今天低碳了吗?你今天减了几斤碳?”等等,积极开展“低碳宿舍、低碳教室、低碳论坛、低碳社团、低碳生活我争先、我为校园减斤碳”等系列创建活动,牢固树立低碳意识,处处体现低碳文化,时时参与低碳行动。同时,学校可以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地球1小时、无车日等环保节日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班会、开学毕业典礼等途径的生态文明教育作用;充分利用演讲、辩论、征文、摄影比赛、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3)植树造林,种草固碳,模拟碳交易,自我碳抵消,全方位、大力度培育师生的低碳绿色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借鉴高校低碳节能建设的指导材料《校园碳核算攻略》,引入“节能减排获奖,植树造林受益,超额使用能源受罚”的“市场机制”,模拟碳交易,开展碳买卖,对在校师生强力进行“生态灵魂”塑造。

5 责任与使命担当是低碳绿色大学建设的根本动力。由于我国高校绝大多数属于“不愁生源、不愁经费来源、不存在售后服务”的政府办学的“国有大学”,与企业相比,基本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运营方式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状态,危机感和紧迫感尚不如处于“优胜劣汰”的经济领域。虽然有“生源保证、不愁吃穿”的社会大环境因素,“一股独大、一花独放”、“垄断地位、缺乏竞争”的体制机制障碍也无须回避。“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令我们深思!

第10篇

近年来,在省市环保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绩溪县环保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要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全县生态环保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绩溪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和“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共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20个,市级生态村76个。2016年,我县“生态创建”、“污染防治”、“环保违法项目清理整顿”、“环境监管”、“环保宣传”工作获市级先进表彰。

一、完善体制机制,高位推动生态保护工作

绩溪县环保局深入贯彻中央“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发展思路,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是推动大环保工作格局的实现。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主任、县长为第一副主任、县委常委为副主任的县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全市各县市区中率先出台《绩溪县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构建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完整责任链条。二是优化环保部门自身定位。在传统“督企办案”基础上,强化“环保督政”职能,充分发挥“绩溪县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统领作用,对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通过对政府各部门、各乡镇承担环保工作的督查、督办,强化“大生态环保”的管理模式,压实各单位、各乡镇承担的环保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任务,全县的总量减排、污染防治、秸秆禁烧等环保重点工作推进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在面上,建立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划分了县乡村3级覆盖全辖区的环境监管网格,落实乡镇政府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制。在点上,严格落实环境监管“双随机”制度,对全县排污单位随时、随机开展检查,实现了环境监管点面全覆盖。同时,加强生态红线管控,从严控制工业企业河道取水排水,收紧建设项目的排污总量指标,切实减少入河排污量,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严禁建设项目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景区等红线区域落地。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与黄山歙县、杭州临安、宁国、旌德等地共同建立了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并成功运用于徽水河、金沙河流域环境整治等工作实践。

    二、全面履职尽责,完成各项环保目标任务

“十二五”以来,绩溪县环保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环境监管执法、环境宣传教育、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在全市领先示范,环境保护工作考核成绩历年均居居全市前列。一是严格环境监管。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我局始终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执法力度全市第一,全县企业守法意识迅速显著提升。2016年以来,我局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3余起,罚额近400万元。主动对接公安、检察等司法部门,移送行政拘留案件7起,为全市环保系统树立了正面的导向标杆。二是严格建设项目管理。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把准入和验收关,从严开展了环保违法建设项目清理和散乱污建设项目清理工作,坚决杜绝建设项目“带病上路”。开展了环评市场的整顿,打击了借用资质、违规、漫天收费等破坏正常环评市场秩序的行为,环评文件质量和时效有了显著提高。三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利用网站、短信、报纸、APP新媒体等平台对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政策、技术标准、环境质量、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工作动态予以全过程公开。以企业和党政部门为重点,兼顾社区、农村、学校及社会各界,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将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宣讲到位。 “六·五”环境日期间,精心组织开展了绿色出行、环保征文、生态摄影、政企交流会、法律讲堂等活动,环保宣教生动活泼,卓有成效。2013年被评为安徽省环境宣传先进单位。

三、加强统一监管,保持优良环境质量

在统一监管方面,我局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统筹牵总作用,强力推进城乡生态建设、水气土污染防治、环保督察等全局性环保工作。在城乡生态建设方面,大力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重点实施了新安江流域我县境内三大河流的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二是坚决打赢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了工作方案并实施年度考核,制定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办法》等制度,2014年起至今,共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50个,水污染防治项目74个。2016年,绩溪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4.8%,PM10平均浓度59.6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29.1微克/立方米,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国控扬之河(练江)绩溪歙县交界断面常年保持Ⅱ类水质,环境质量全市第一,全省领先。三是圆满完成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中央驻皖环保督察期间,绩溪共受理问题转交件13件,我局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强力推进问题的交办、整改,各件均全部按时办结。绩溪投诉件数量全市最少,且这些环境投诉件,基本为个案反映,没有结构性、全局性问题的投诉,反映出绩溪整体生态环境良好,环保领域基本没有重大隐患和因产业结构所致的复杂矛盾。

在自身能力建设上,我局在“十二五”期间有了明显提高,全局新增编制23个,干部职工数由2010年的11个增加到2017年的33个,领导集体坚强有力,县环境监察队、监测站均达到标准化验收要求,环境监测站通过计量认证开展监测项目48项,环境执法监测技术装备齐全。同时,在党风廉政方面,我局未发生过任何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冲突及协调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030-08

当前,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我国目前有大中城市660多个,这些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等问题,阻碍着城市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如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中国城市发展的生态跃迁,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与矛盾的多发期,众多专家学者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然而,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关系出发,具体研究两者之间的冲突、表现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研究较少,本文将试图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探求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于城镇化建设过程之中。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城镇化、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任务与目的是什么、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内涵与任务

1.城镇化的内涵与任务

城镇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是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中国的“城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①:狭义的看法,认为城镇化就是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不断扩大;广义的理解,则认为城镇化就是社会化、工业化集聚区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同时包含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巨大进步的过程。综合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城市规划学等方面来看,城镇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第一,人口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核心,其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②;第二,经济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动力,是指整个社会经济中城镇地域产出比重的上升状态,主要指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非农化;第三,社会城镇化。这是指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会随着经济、人口、土地的城镇化而发生转变,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由城市向乡村扩散的过程;第四,产业结构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符合经济规律(比较利益、规模经济等)的演变、发展过程③;第五,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这是指城镇空间形态扩大,城镇规模和数量增多,新城镇地域、城镇景观不断涌现,城镇生活环境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④。

实施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所肩负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因此,这要求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提高城镇内在承载力,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2.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任务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及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关于生态文明的时代内涵,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①。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落实到现实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现实任务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②。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对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调整相应的政策制度与法律规程,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领域和谐有序,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节约,逐步化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分属于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两个不同的建设领域,虽然它们的概念、内涵、目的与任务各不相同,但这两大问题、两大建设关系密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

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在现代社会中,城镇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场所。目前,以常住人口即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计算,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占全国过半人口的城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城镇已然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载体。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等生态环境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有序推进产生严重的阻碍和影响,同时也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国家的环境安全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合理、有序的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促进意义。根据城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城镇化过程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化、城乡社区空间结构的的变迁。合理、有序的城镇化建设可以在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土地集约化利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条件。科学的、系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只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使城镇各项资源合理配置,使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得到综合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对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发展必然起到推动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③:建设好生态文明,能更好地节约资源,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提高,对未来才会更加充满信心,从而激发人们更积极地投入城镇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总而言之,当城镇化建设符合地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城镇化建设将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而生态文明的改善将大大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反之,当城镇化建设严重脱离实际,缺乏科学规划,盲目推进,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最佳结合:生态城镇化

生态城镇是实现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选择。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统筹考虑两大问题,促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由于受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状态。在改革开放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过分强调了城镇化的规模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的思想,并付诸实践,从而导致了我国目前城镇化弊端的涌现。

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以及实践探索的历史教训,党和政府逐渐认识到了新时期的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①,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四大进程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生态城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生态城镇化巧妙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融合于一体,符合了我国现实发展需求与趋势。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冲突及其表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诉求主要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日益短缺、如何维持后续发展以及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生存条件恶化等问题。城镇化即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楼大厦等建成区不断涌现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急速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粗放式的城镇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驱动力,城镇化又是工业化的促进器,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必然伴侣。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二者才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否则会形成病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使二者都很难有效实现。

工业化的发展在带给城镇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空气污染。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等,致使过去工业化走的是粗放增长、数量扩张、重速度、靠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也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城镇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危机严重

以生态原则来审察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是城镇中心污染的主要生产者;第三产业耗能低、排放少,且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①。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于结构偏重、高能耗、高排放的第二产业(例如我国第二产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0%以上,而燃煤是TSP、SO2与酸雨等城市空气污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无论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还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城镇发展层次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都己占60%以上。而就我国2012年产业结构比例可以发现,从1978年到2012年这34年里,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3.9%上升为44.6%虽然上升了20.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增长还远远不够。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城镇化过程,导致城镇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

(三)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城镇化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增长。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压力。一般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快于城镇地域的扩张,城镇化水平越高,人口密度越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第二,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们消费水平改变了消费结构。同时,过度浪费造成人们向环境索取的力度加大、速度过快,促使生态环境不断脆弱。具体来讲,由于经济活动和人口在城市不断集中与集聚,对生活用水等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由于对这些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不当和不及时,不仅造成水体污染,而且还在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量生活垃圾堆集,形成垃圾围城之势。这既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对生态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以及加剧生态系统失衡。

(四)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然而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中,片面地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建设,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十分普遍,许多地区注重外延扩张,不考虑实际需求,过度依赖土地造成严重浪费。

一方面,城市贪大求全,乱占、滥用耕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各地的“开发热”和“房地产热”的现象普遍发生,全国各地建立了6800多个开发区,占地达到3.2万km2,相当于全国几百年形成的城镇占用土地面积。冒进式城镇化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多度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在1999~2008年耕地减少类型的贡献率中,建设占用耕地高达76.98%②;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用地粗放,布局紊乱,效率低下。许多城镇存在大量闲置或低效用地、批而未用的土地近400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1996~2004年,中国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5.2亿人,增长了74%,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却从1.3万km2扩大到3.4万km2,增长了160%,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速度远快于人口增加速度。1999~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7.2%,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一些地方对大量征来的土地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大发展目标和城镇规划框架,忽略城镇的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有资料表明,我国土地有4%~5%处于闲置状态,40%左右被低效利用。土地短缺和耕地危机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摆在我们面前。同时,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业用地占到了20%~30%,比国外超出10%,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五)城镇交通扩张造成生态环境胁迫

城镇和交通是不可分割的历史产物。交通是城镇的动脉,城镇是交通的载体,交通使城镇有了活力,城镇给了交通舒展自己的天地。然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交通的大发展也造成了城镇环境恶化与城镇空气污染,空气越来越污浊,灰色的雾霾笼罩整个天空。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建设引起水土流失和层土飞扬,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带来大气及土壤污染及高架桥对景观破坏、产生视觉污染。城镇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机制为:城镇交通对生态环境产生空间压力;交通扩张使车辆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强度增大;交通扩张对城镇化产生节奏性的促进和限制使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出一定时空耦合作用与总体环境的紊乱。据《南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年报》的一项数据显示,有46.78%的被调查市民对目前的交通污染问题觉得根本无法忍受。

(六)城镇化过程中建筑行业消耗能源与污染环境较为严重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近几年我国年建筑量已经达到20亿平方米以上,相当于全世界年建筑量的40%①。而建筑业又是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最严重的行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宝兴指出:中国现已成为全球建材消耗、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号国家,仅2006年中国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 62亿吨,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可以发现,城镇化所带来的城镇建筑飞速发展,进而由此引发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造成重要影响。

三、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思想,因地制宜,采取正确措施引导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生态生产力反对工业文明的资源侵略和生态殖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于生态生产力的定义,廖福霖认为,生态生产力是指人类推动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②。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以推动城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向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总理在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首先,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道路。与城镇化过程相伴随的是资源的大量需求,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的l/5、水资源为l/4、石油为1/10、天然气为1/25,且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匹配,可用资源比较少。自然资源禀赋并不富足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走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改变过去“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①,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合循环模式。这不仅实现生产过程的废物零排放,而且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资源利用的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走环境友好型道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清除结构性污染,使产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中心城镇要逐步淘汰和转移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积极发展那些污染少、能耗小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低排放—高效益”的生态文明高级阶段。另外,还要重视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关措施和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进形成新的增长点。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二)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

通常讲的城镇化一般指人口城镇化,就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解决人口的增长对城镇生态环境的冲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挑战。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从而减轻城镇生态环境压力②。大力发展中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减少大中城镇的人口增长规模。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城镇生态环境内在承载力。总理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控制城镇化规模,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的户籍、医疗、教育等改革,减轻因城镇的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冲击。

(三)走出误区,科学规划,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

第一要走出误区,杜绝跟风冒进。当前,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走出城镇化建设的误区,杜绝“摊大饼”式的规模扩张以及“形式主义”的盲目跟风,着眼于地方的特色,关注发展的长远性与整体性。

第二要科学合理规划城镇用地,准确实施。合理的规划及准确的实施,可使城市生态系统及子系统之间达到高度有序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状态。具体来讲,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总体协调,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做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

第三要确定城镇用地标准,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配置,一定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完善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强化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挖掘存量用地潜力。”①城镇用地标准因城镇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而不同,除此以外,还应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城镇人均标准为80~l20m2,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城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个地区各类城镇用地的规模与标准,有利于各地决策与操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

(四)构建安全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交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关系到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只有,建立能力充分、组织协调、服务优质以及安全环保的运输系统,才能实现城镇交通与生态文明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编制交通规划。要站在科学发展观、区域整体观、空间发展观与城乡统筹观的角度,对自然、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区域规划和人口聚居等各因素全面考虑、反复权衡,将交通规划的不同方案加以遴选、评价和修改,通过科学的程序,产生最佳方案;另一方面,要促使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和优化。无论是在城镇化还是在交通建设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各个层面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法律、政策、经济和宣传等各种手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根据时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不断优化交通结构,保证城镇交通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运输的合理调控,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之路。

(五)大力倡导、推广、运用绿色生态建筑

随着经济实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区不仅是避雨、遮阳、御寒的人类栖息地,也体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代谢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生态关系。绿色生态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新技术成果,使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冲击降到最低限度,为人类营造自然、舒适、健康、优美的居住空间区域②。

第12篇

顺义区空港街道东临首都国际机场,西临温榆河畔生态走廊,毗邻朝阳、昌平西区,M15号线沿途穿过。辖区面积27.38平方公里,由原后沙峪镇16.13平方公里和原天竺镇11.25平方公里组成,现有15个社区居委会,辖35个自然小区,总人口6.3万人。

空港街道位于北京首都机场核心区,于2007年10月批准成立,2008年6月正式挂牌。她好像北京市的一个缩影,辖区内既有众多来自各个国家的外籍人士、高学历“海归派”以及各类各界精英,又有刚离开土地上楼的原住民;既有世界500强企业的分支机构、国内500强企业的驻扎,又有最传统的生产作坊;既有如花似锦的高档别墅区,又有高密度高容积的普通住宅社区……成分复杂,构成多样,需求落差极大。管理好这样一个街道,对北京乃至全国城市管理来说,都具有借鉴意义。空港街道在复杂变化的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战略谋划,另一方面的得益于有一位街道领头人和一班跟着她积极探索、舍得付出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员。

记者:空港街道作为“首都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发展定位“现代化、国际化、融合化”,前面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都比较好理解,这个融合化具体所指是什么?

申志红主任(以下简称申主任):现代化,即与我区建设世界空港城保持一致;国际化,即满足高档别墅区、外籍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融合化,即推进高档小区和普通小区共同发展。这种发展定位是由空港街道的特点决定的。除特殊的地理位置之外,空港街道辖区的特点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区类型多元化。35个自然小区中,包括以中央别墅区为代表的高档别墅园区20个、普通商业小区9个、整体回迁小区5个、企业员工居住小区1个。

二是人员层次多样化。辖区内整建制回迁居民3.05万人(其中后沙峪镇1.5万人、天竺镇1.55万人),外籍人士9000人(涉及美、英、法等3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居住在中央别墅区,多为使馆、跨国公司、商界、金融界高层管理人员及社会名流),流动人口6616人。

三是社会单位复杂。辖区内五家处级单位并存,纳税经营性企业1322家,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A区和B区795家(其中包括内资企业546家、个体72家、外资177家),北京市天竺房地产开发管理委员会78家;园区内有28家物业公司,8个业主委员会;28家中小型便民服务类企业;15所幼儿园和小学(包含双语幼儿园、外国语幼儿园);社区社会组织分会12个,各类社区社会组织103家;19家共建单位等。

社区类型多意味着生活方式迥异,人员层次多样意味着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多样,社会单位复杂,软硬件设施和管理落差大,所以我们提出了融合化。如何使辖区内的居民和社会单位相容共生、建设和谐街道成为我们空港街道的主要目标之一。

记者:空港街道的现代化建设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申主任:空港街道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城市功能的提升、地区环境的靓化、宜居家园的打造,更多的体现了现代化新城建设及科学发展的要求。

一是紧抓社区硬件环境建设,促进社区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取资金,购置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及居民活动用房;加强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安装了社区导引牌,制作社区一刻钟服务圈手册,方便了居民查找便捷优质的服务资源和信息。

二是紧抓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宜居”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我街道依畔于温榆河生态走廊,这给予了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街道始终落实区委、区政府、区绿化委员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辖区各部门、单位、组织,以科学、创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满足居民环境需求为宗旨,以建设绿色宜居社区为目标,以争创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为抓手,充分发挥辖区优势,着力夯实工作基础,科学创新工作机制,致力于提升环境工作水平。街道2012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万科、蓝星被首都环境建设办评为“优美小区”;2013年顺义区电视台专题部拍摄了《顺义时空——空港街道环境专题片》,将街道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的做法推向全区。

记者:空港街道的国际化又具体体现在哪些举措上?

申主任:首先是坚持双语沟通贴心服务。辖区涵盖中央别墅区外籍人士较多,为了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建立双语沟通模式。在“创建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启动仪式、“低碳生活进社区”等政策宣传活动中,我们发放中英文宣传材料5500余份,英语八级水平社区工作者投入讲解、宣传,积极引导中外居民参与到绿化美化工作中;在“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主题植树活动中,共计16个国家253名外籍人员参与。针对辖区诸多双语幼儿园,我们开展了“小手拉大手 低碳绿色系列活动”,如低碳环保创意制作比赛、树木挂牌我来做等。在大精神文明工作机制的引领下,街道每年都举办“绿化美化环境之星”评选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到优秀家庭观摩、学习,组织盆景技师向居民讲解家庭花木的栽培技术,促进居民爱绿、赏绿、植绿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记者:听您这样介绍,我们感觉空港街道的管理难度很大,不由得想,管理这样一个居民和单位都如此复杂多样的地区的管理者该具备什么样的水平和素质啊?

申主任:水平谈不上,工作当中多思考、勇于创新和肯付出,再就是坚持精细化管理——以环境建设为例,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三个精细”。坚持领导组织队伍精细。街道绿化委员会领导小组、环境建设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各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小组和绿化工作队伍,三级管理组织有效运行。坚持近远期工作方案精细。就近期工作,我们制定环境整治工作计划,做到工作务实、重点突出,年有规划、月有活动、周有进度、日有反馈;就长远规划,我们制订了五年争创花园式社区的长远方案,确保科学、可持续发展。坚持工作评判标准精细。在社区绿化养护管理上,我们按照《北京市绿地建设和管理等级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制定了管理养护规程,对照北京市居住小区建设十条标准,细化评分细则,并严格执行。

我们还建立了环境建设一体化工作机制。街道所有科室、部门、社区及相关单位都在环境绿化美化工作中承担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实行环境工作一月一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曝光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加强居住环境日常维护,开展环境综合检查6次、集中清扫5次,清理卫生死角62处、清运垃圾100吨。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促进各社区环境卫生长期保持良好状态,使各单位都为环境工作出谋出力,融入到环境建设一体化工作中。

记者:你们在“五个空港”的建设中有很多做法新颖、独特,看了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您可否就“五个空港”建设的经验和心得跟广大的城市管理者们分享一下?

申主任:首先,“美丽空港”的建设与“幸福空港”指数提高密不可分。街道通过“大维稳”工作机制及信息沟通机制的完善,以“防控点位、矛盾纠纷、志愿者、巡防队、资金使用”5本台账为抓手,推进社区综治规范化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确保出租房屋安全;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违法建设、无证无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消防、交通等联合执法,净化了社区环境;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其次,“活力空港”是“美丽空港”和“幸福空港”的重要体现。深化“六型社区”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制定了《社区社会组织1+2文件》(1个《关于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的意见》+2个细则《备案管理工作细则》和《奖励考评细则》),推出英才学生义工服务队品牌,帮助社区孩子辅导英语、空巢老人结对帮扶、垃圾分类宣传等,为建设和谐社区奉献力量。

其三,“文明空港”是“美丽空港”、“幸福空港”及“活力空港”的重要保障。街道不断健全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形成了“整体安排、资源共享”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网”。一是广泛开展96156社区服务工作。二是创新居民文化活动载体,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百姓宣讲、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童谣征集、“学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寄语、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科学生活”等系列活动,深受广大居民喜爱。三是深化了养犬管理,与市养犬协会共同举办了“宠物信息化管理讲座暨2013年养犬年检启动仪式”,倡导文明养犬新风尚。

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的理念。可以讲,“创新空港”是“美丽空港”、“幸福空港”、“活力空港”、“文明空港”建设与提升的不竭动力。

创新之一是“五色管理法”,细化为民服务。街道将辖区家庭分为空巢、独居、残疾、出租房屋、常态五类家庭,利用粉、蓝、红、黄、白五种颜色纸张分别根据家庭情况、人员结构、困难需求等内容详细记录,将家庭分类管理,按需提供服务,建立分类“管理网格”,细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用五种标识将支部党员、流动党员、居民代表、楼门长、志愿者五种人员的身份“亮”出来,激励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促进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以五种身份力量为核心,为五类人群家庭提供五种服务,即:对空巢老人家庭,实行“一帮一”、“多帮一”帮扶结对,定期上门服务等。

创新之二是物业管理模式,率先在全市试点实施了“1+5”物业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物业管理组织领导机制;二是建立“条专块统”联合监管考核机制;三是建立物业管理“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四是建立物业纠纷由社区居委会、公安、司法、建委等共同参与的区域大调解机制;五是建立物业服务临时接管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向区级行政主管部门零投诉。

创新之三是创建“网上居委会”,适应了当前“智慧北京”、“智慧社区”的发展需要。“网上居委会”设计为两个版本。一是主流官方版。即以依托全模式数据管理平台、综合事项办理平台等服务资源,满足社区各方面需求。二是依托论坛、QQ、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为民办事解忧,让广大居民充分享受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成果。“网上居委会”的经验被收录到《顺义脊梁——创先争优活动纪实》纪录片中,2012年街道荣获“北京市社区信息化特色应用街道”称号。

创新之四是加大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信息平台建设。做好《社区服务支撑力量信息系统》和《社区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录入与维护工作;加强对《街道网站》、96156《街道社区服务信息网》的维护,推进信息技术在街道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广泛运用,为智慧社区建设打牢基础。

创新之五是以文化为纽带,进一步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开展了“外国人过端午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民俗问答大赛、听京剧、看舞龙表演、万圣节、圣诞联欢等交流活动,满足了中外居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促进了国际化社区融合。

创新之六是抓组织,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大力推广“党群1+1工作模式”,进一步畅通党群联系渠道。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增强了街居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记者:空港街道作为顺义区街道机制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要在街道体制、运行和机构改革等方面探索新路,能否谈谈具体的想法。

申主任:今年年底之前我们空港街道就要推行改革工作。一是厘清行政区划。严格按照市民政局批复精神,来确定空港街道的行政区划,对辖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以便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的要求。二是完善工作职能,进一步明确街道的职责权属,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放权于街道,有效促进街道责、权、利的对等。此外,新增新国展创业产业发展的相关职能。三是规范机构编制。按照“机构设置创新灵活、人力配备充足合理、街道职能全面覆盖、科室统筹条块结合、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原则,合理设置空港街道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四是健全财政体制。

街道体制改革后,为适应城市化发展和管理要求,我们将聘请专业机构制定辖区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靓化地区环境、打造宜居家园,建成“美丽空港”,成为北京东北部的现代化新城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专家视点

城市管理领域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活样本

辛向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扎扎实实的推进,产生了良好效果。那么,在城市管理领域如何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通过座谈和实地考察,初步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空港街道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城市管理领域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树立“需求是动力,满意是标准”的理念。空港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牢牢把握居民需求优先的工作思路。如何把握群众的需求?空港街道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充分了解从农民转化来的市民的需求,在推进高档别墅区建设中了解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对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差异性的方式加以满足。

空港街道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城市管理领域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不断进行方法的创新。顺义区空港街道办事处创新“五色管理法”,细化为民服务。“五色管理法”主要内容是:1.五种颜色代表五类家庭。将社区家庭分为空巢、独居、残疾、出租房屋、常态五类家庭,利用粉、蓝、红、黄、白五种颜色进行标识,并记录家庭情况、人员结构、困难需求等内容,分类管理,按需提供服务。2.五种标志亮出五种身份。用五种标识“亮”出支部党员、流动党员、居民代表、楼门长、志愿者五种志愿力量,引导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3.五种方式服务五类人群。以志愿者等五种力量为核心,向空巢独居、残疾等五类家庭提供五种服务:向空巢老人家庭提供“一帮一、多帮一”定期上门服务,向独居老人家庭提供“日见面”服务,向残疾人家庭提供上门理发、送水等服务,向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家庭提供隐患“周查”服务,向常态家庭提供“诉求回应”服务。“五色管理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空港街道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城市管理领域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充分发挥市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城市管理领域,市民是主体,对如何发挥市民主体的作用,空港街道进行了探索。空港街道不断创新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方式,针对辖区内高档别墅区外籍人士较多的特点,通过调研摸底、深入了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利用中秋佳节等节日举办中外居民中秋聚餐暨跳蚤市场活动。活动中,居民们纷纷将自家不用或即将废弃的物品拿到活动现场,还制作一些个性鲜明的彩色旗帜、展板,采用拍卖、秒杀、唱吆喝歌等形式,吸引大家的目光,使自己的售卖物品更加抢眼。这种活动使大家交流了情感,也使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活动。

美在建设“软环境”

黄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美丽空港”是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空港街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口号。空港街道35个小区中有20个是高档别墅小区,不了解真实情况会认为,有钱好办事。其实,该街道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等专项工作尚未“费随事转”、主要是在硬件基础上、树立“人性化服务是推进环境工作的根本”的理念等“软环境”建设上。

空港街道创新社区服务、建设“软环境”的基本内容是“三心服务”、“三精细”和“大环境机制”。特色在“创新”:五色管理法、物业管理模式、网上居委会、智慧社区、国际化社区和“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等。可以说,“美丽空港”是管理者服务理念的物化形态,美在以创新服务促进辖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首先,创新服务助推环境建设等同生产力。管理者在财政经费将够维持日常办公经费的条件下因势利导,突出人性化服务的软环境建设,化解主要矛盾,协调城镇环境建设与辖区产业发展的关系。以环境建设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吸引大企业和高层次人才落户,助推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