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标准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的标准化意识
一个企业对标准化体系执行的好坏,与员工的标准化意识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大培训力度和广度对标准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转变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几种认识:一是要改变原有的标准多年一贯制,转化为根据技术的发展、管理的需要、用户的要求及时对标准内容进行修订和复审,确保技术标准的有效性;二是在选用技术标准方面,要从面向市场、符合国家规定、确保准确计量等方面来选定标准级别;三是要改变以往从上到下强制性配备、贯彻执行标准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要求配备并贯彻执行的管理模式;四是标准化管理内容要紧密围绕油气计量的工作目标来确定。同时,要加强标准化管理人员的培训,保证对油气计量新标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此外,还要加强标准化管理人员对操作人员的标准化培训,真正做到对标准化的贯彻执行。
确保标准化体系的成效性
标准化体系的成效是通过制定、贯彻实施后才能表现出来的。因此,要把标准化体系的贯彻实施作为油气计量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工作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标准化管理的成效性:一是要普及标准化体系的内容。所有计量人员(包括计量管理人员和计量操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并掌握标准化体系的内容,不断提高标准化素质和认识,促进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二是计量主管部门要组织不定期监督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针对检查结果,根据奖惩措施,加以兑现,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各基层相关部门也应进行不定时的自查自改。三是通过上述培训和检查,逐步使标准化管理提高到一定高度,杜绝把对标准化体系的执行这一长期任务当成临时性的突击任务。
不断完善油气计量标准化体系
油气计量的相关技术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相应的标准化体系也是需要不断提高完善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工作中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完善标准化体系:(1)从实际计量工作着手:一方面广泛收集基层执行单位的建议,并结合平常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准确地评价自身标准化体系的制定水平,并对标准化体系内容进行重新修订,提高标准化体系的可行性,不断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2)定期对标准化体系进行复审:油气计量的标准化体系(也可称质量体系),必须确保满足客户要求并通过ISO10012标准认证,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企业信誉、改进企业内部管理,并使之更规范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体系认证对提高企业内部标准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样,标准化体系的复审是否能通过ISO10012标准认证,具有与体系初次认证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完善油气计量的标准化体系,保持标准化体系的科学管理,定期做好对计量标准化体系的复审工作。认真、严谨地做好以上四个方面,可以深入推进油气计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管理的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中药药剂;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72-02
中药药剂的标准化管理实施问题是当前医药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如何让我国的中药产业迅速发展,怎样标准化管理及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战略等是影响中药药剂管理结果的几大重要问题[1]。本社区医院研究人员特对中药产业的现状以及中药企业的管理进行分析,并且并现今市场的中药产品质量,材料资源进行调查,从现状基础出发,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方案,帮助中药药剂走向标准化管理的实施[2]。
1 我国中药药剂标准化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医药消费群体局世界榜首。从而导致了药物种类繁多,市场杂乱的现象。中药传承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在西方药剂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重要是唯一的治疗药剂。其疗效与药物的药效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与开发中药药剂,使中药的使用更加方便化,然而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1 中药品种繁多,采取复杂,质量各异
中药药剂多为纯天然生长而成,需专业医生人工采取得到。并且根据中药药物的地理特点、气候环境、采摘季节的不同药物的品相与疗效也会产生差异。有些中药长相相似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药物,有些中药由于地域性与气候性不同长相南辕北辙药效却大同小异。我国目前对于中药药物的种植、采摘与储存的专业人士有限,药材的来源无法做到标准化,药材的质量无法保障[3]。
1.2 中药的研制方法不够科学化
每种中药药剂要发挥其药性,都需根据中药本身的特性与药性,药剂用量的多少来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才能讲中药的药性发挥到极致,对症下药。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一方面能将中药药剂的服用方便化,但是运用的不恰当,不仅会抑制药物本身的特性,甚至会将药物的性质发生改变,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导致中毒的危险。 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总是难以完整的确定,因此对于正确的研制开发中药药剂的科学技术,发挥中药药剂作用的同时减少其他危害的发生,分析中药药性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就成了标准化管理中药药剂中一个最大的阻碍。
1.3 中药的临床试验不够标准化
每一种新药的研发都需要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才能上市发行。目前我国对于研制的中药药剂的疗效与副作用试验不够仔细标准化,对于各种情形的试验结果说服了难以服众,从而导致了患者对于药物的不信任感,阻碍了中药药剂的研制与发展。
2 改善中药药剂标准化管理的应对措施
2.1 严把药物进口质量关
通过建立严格的种植、采摘药物体系,严格保证用以中药药剂研发的药物来源质量。剔除质量不合格或者具有歧义性的药物之后,再按药物特性标准合理的储存药物,保证温度分类管理,以保障避免药物的药性与新鲜度流失过快。此外还要对于草药营保证通风干燥储存,防止生虫发霉变质等。
2.2 中药提取物技术标准化
由于现阶段我国药物原材料良莠不齐,直接导致了中药药剂成品的质量。从中药材中利用标准化的科学技术,提取成药药品所需要的成分来研制开发中药药剂,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为原材料所造成的困扰与局限性。在药物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对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根据科学比例来保障提取物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从而保障药物成品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2.3 中药药剂研制技术的科学性
最后对于中药药剂成品的研发室中药加工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技术采用不得当,不仅破坏药剂本身所带有的疗效,将之间的程序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甚至会造成药物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药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严格细致的根据药物药性的不同利用最佳手法来研制,最大程度的保障药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促进药物的生产、包装与流通的标准化规范化,使中药药剂研制整个过程都趋于标准化,规范化。
2.4 反复试验 增强信任度
对于研制出新药的新药不断反复的进行临床试验,对于药剂的复杂性相对应的病症详细做好记载,并根据中药特点增加强有力的说明,使中药药剂的研发与国际接轨,真正做到标准化管理。
3 中药药剂标准化管理讨论
中药药剂的标准化管理及实践直接关系着现今中国医学与学术界能力与信誉,并且时刻影响着购买成药人群安全,甚至影响到临床试验患者康复的人身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和责任。中药本身的魅力与复杂性,使越来越多海内外的专业人士研究中药药剂的开发,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发展的急迫性及重要性的重要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凸显无疑。中药药剂管理的标准化不仅能促进现代制药产业与社会的发展,还能逐步实现中药药剂的现代化国际化,提高中药的地位与重要性,使全球更多患者在通过中药的帮助下更快康复。
当前,中药药性的发挥需要的熬制方式局限了中药的快速传播,而利用科学性技术研制中药药剂,使中药药剂打入国际市场,标准化的管理师首要基本条件,只有以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促进中药的发展,才能将中药稳稳打入国际市场,开展属于中药的巩固之地,以还人类更为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沈玉萍,张睿思,韩文宪.科学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安全性:中国医药报[Z].2010.
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今,企业发展需面临更复杂的环境。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现代化背景下,企业管理应朝着高效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使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实际始终保持适应,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
1.概述
一般来讲,所谓的标准化管理指的就是完善管理工作制度及章程,规范和约束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经营以及管理工作的秩序。所以,标准化管理的显著特点就是运管有理、有据。在实现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标准化制度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其具有协调功能,不仅能够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协调,保证正常生产秩序,还可以通过协调企业管理的不同部门,使各部门能够实现良好配合,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二、其还具有传达功能,能够传达各项政策以及工作目标,有助于保证规范操作,可以降低违规生产或者越权管理等行为的概率。所以,就这个方面来讲,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相应的章程和规范是标准化管理实现的前提。
2.内容
结合上文中的分析可知,标准化管理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指的是企业应规范要求运营中所应用的各项技术。此种做法除了可以保证产品品质之外,还有助于提升生产活动的组织化水平,可以为企业生产秩序的维持提供保障。二、工作标准。此项内容指的是针对企业经管中的各项工作,确定相应的标准化章程,明确管理标准以及生产标准,使企业管理始终围绕质量目标进行,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三、管理标准。管理标准在标准化管理推行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是其实施要求中比较核心的部分。管理标准除对员工职责进行了明确之外,还为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可靠依据,是提高生产活动与管理工作协调性的有效手段。
三、标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以某企业为例,其通过规范职工审查、拓展标准获取途径、大力推行网络建设,实现了全面审查的标准化;同时,该企业还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入先进技术、健全岗位标准等方式,推动了标准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由于领导对标准化管理比较重视,该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实施中并未遇到太大阻力,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标准化管理。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本文认为,标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能够发挥出下述作用:
1.有助于提升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的协调性
对于企业来讲,标准化管理是一项关系到企业全员的工作,不仅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举措,还是保证企业生产秩序的可行手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分工细化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点,该特点使得企业生产活动的流程增多,在企业运转过程中,生产流程协调就成了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而在企业标准化管理实行后,这一问题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比如上文中的企业,在初步实现标准化管理之后,其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协调性有了显著增强,各个流程实现了高效衔接,有据可依使得生产的连续性得到了可靠保障。
2.有助于改善管理工作的实效
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员工的地位进一步上升,管理工作中对于员工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准则之一。此种管理模式能够通过对员工的关怀,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对于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此种模式也存在一个弊端,即员工可能会出现懈怠心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管理工作中应重视放大正面影响,控制负面影响。标准化管理的推行就刚好符合这个要求,其通过明确标准与职责,可以避免员工懈怠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保证员工的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还以上文中的企业为例,在标准化管理推行后,员工消极怠工的情况明显减轻,整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当前的环境下,市场竞争考验的是企业的综合实力。技术更新使得市场中的产品种类繁多,企业要想使自身产品更具竞争力,就必须先将产品质量提升上来。在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生产标准能够产生约束作用,产品的质量风险将有所降低;同时,再加上新技术的规范应用和管理的保障作用,产品质量必然会有所提升。所以,标准化管理能够通过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竞争的成功率。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飞跃。虽然我国办学规模在不断提高,但整体上教学质量却在下降。导致教学质量滑坡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对教育战线的冲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对高校教师的侵蚀、盲目扩招引发的教学环境及师资队伍产生的矛盾、教学考核考评系统不健全等都是影响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的消极因素,但主要因素还是师资队伍的管理问题。从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分析,师资队伍管理的不科学性导致了许多负面效应:一是由于师资队伍管理行政化,使得部分教师不是专心致力于教学与科研,而是忙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整日沉溺于行政事务,从而荒废了科研和教学;二是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化,教师的精力多数用在任用、聘任、培训、考核与评价、晋升等各个方面,很难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由此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三是师资队伍管理市场化,在教师引进机制上、任用管理上、科研成果上、课时数量上完全与经济挂起钩来,而唯独在教学质量上缺乏经济激励机制。经济刺激的差距产生了多米诺效应,有人将高校的这些现象喻为“金字塔”,认为如果把一生精力全部用在教学上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科学泰斗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今对大学教师的“金字塔分层论”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二、教学质量是确定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
从教育的整体性来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追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题。而从教育的最终结果来看,办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是教师,而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反映。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项巨大的育人工程,课堂教学只是工程的实施阶段。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详尽的教学方案。既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统筹,又要对教材进行深层次探索,还要预测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的实施对象是不确定因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还要深入钻研学生。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特点需求,才能因材施教,开发其潜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既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兼顾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注重课堂的教育性,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科学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个人素养。由此看来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必须具备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只有潜心治学,创造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才能精育良才。因此,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育方针能否得以贯彻,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有很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日益全球化,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践证明,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引入课堂教学,建立标准化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试行课堂教学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探索标准化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积极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进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建立标准化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ISO9000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基本原理具有广义的含义:一是强调质量形成于全过程;二是必须使影响质量的全部因素在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三是具有持续提供符合要求的能力,四是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进行质量改进。ISO9000族标准化质量管理不仅适用社会各行各业,也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全面质量管理是ISO9000标准化的重要组成: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办学中心,只有学校全体成员都参与管理,学校的办学质量才能得以保障;只有提高办学质量才能保证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受益,员工受益。标准化课堂教学应该进行“三全”管理:即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方位管理以及PDCA循环法管理。
(一)全过程管理
任何事物的质量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教学质量也不例外。若从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教学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所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或轻或重地影响着最终的教学质量状况。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把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都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备课授课质量和课堂管理质量。1.备课授课质量。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备课的工作包括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钻研教学内容,阅读参考资料,研究有关教学经验以及选择具体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教学方案及制作课件等。在备课过程中,课程内容的教育思想、系统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对教材内容全面深刻的剖析、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规律及教材的重点难点等都应该在教学方案中体现出来。2.课堂管理质量。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课堂管理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管理。教师是课堂管理的核心,是课堂管理的执行者,而学生既是课堂管理的对象,又是课堂管理的主体。课堂管理包括课堂管理目标、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学习氛围、课堂纪律等因素。为了规范课堂秩序,达到授课目的,完成质量目标,应该建立学生管理追溯系统,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活动等进行全过程控制。学生管理追溯系统能明确记录学生学习期间的全部信息,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创新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员参与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方针、办学模式、部门管理、教师授课及学生课堂表现等各个环节的综合反映。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个人的工作或学习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质量需要自上而下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只有全员参与管理,才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全员参与管理,应当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树立质量教育意识,学校领导首先注重教学质量,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质量第一”的思想,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不断进行培训和提高,根据不同的教学岗位,设定不同的培训方案,并根据每学年的教学工作开展周、月、期中、期末、学年等不同阶段的质量教育培训,使每个教育员工树立起质量教育意识;二是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各教学管理部门、各级各类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职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一个高效、协调、严密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每个人都应该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将责、权、利三者统一起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三是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参与管理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管理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首先要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以不同形式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3-5人构成,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竞赛,并将学习小组的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使学生建立“小组荣誉人人有责”的思想,构成教师—班长—组长—小组成员层层管理链条,促进人人参与管理。
(三)全方位管理
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各管理层级的通力协作,还要有不同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使所有的教学管理活动围绕一个共同目的,创建良好的有效整体。为了提高和保证班级学习质量的教学目标,要充分发挥班委及团支部的作用,为每个教学班级的每个班委或团支部成员都建立详细的质量目标责任制,构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以提高学习质量为中心,建立以纵向由教师(辅导员)-班长(团支书)-班委(团支部)-学科管委会-学习小组-成员、横向由学习-纪律-生活-文体-卫生-心理等职能组织构成的有效整体,从而实现纵向通力协作、横向密切配合的质量目标。以学习委员岗位为例,设立学科管理委员会,每学期开设课程的管理途径以学习委员-管委会成员-学习小组-学生为主线,学习委员负责所有学科,学科管委会成员负责与任课教师联系,向学习小组传达信息、处理具体事务;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的具体落实,实现全方位层层管理、层层落实的学习目标。
1.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经营与贸易离不开标准化管理。可以说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的生命,是最为基础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标准化管理,企业各项生产、经营、贸易等活动的质量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其符合既定的规则与准则,以便于最终能够建立一个系统、科学并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秩序。其次,随着市场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必然变得复杂起来。通过标准化管理则可以实现多个部门、环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按照设定好的规范与秩序运行。此外,企业标准化管理对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企业的效益更多地是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标准化上,所以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标准化管理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
现代生产经营体现为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与高度社会化的行为特征上。这样的企业不仅生产过程加快,而且其质量不断提高,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使得企业的运行与管理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与统一,这必然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标准化管理,从而将各部门、各环节协调、统一起来。
3.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标准化与专业化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形势下,企业要想获得快速的发展与盈利,就应该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为此,就必须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实现标准化管理。因此,只有通过标准化管理,才能提升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4.标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只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本而言,企业产品的质量需要从产品性能、使用年限、成本以及可靠性与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考虑,做好环节管理,以便保障企业产品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二、当前企业在标准化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标准化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
企业标准化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是当前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尤其是部分管理者对标准化管理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看到其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相较于国内外较大的企业,我国其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动力与积极性不足,导致标准化管理不容乐观。
2.企业标准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欠缺标准化管理的又一个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标准化管理的意义重大。但是实际上,因为标准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将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内容都涵盖其中,这是一个动态的内容与体系,是一项长远且复杂的过程。这样的复杂性与长远性使得企业在建立、修订或完善相应标准化流程与配套设施时无法完全投入。相应的标准与技术管理指标欠缺完美的协调。
3.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落实还要全面加强。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以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标准化建设还面临难以落实的问题。鉴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与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状态,导致人们对标准化管理不甚重视。再加上标准化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最终导致在标准化管理执行的过程中难以有效落实。一方面执行标准与流程不科学,不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生产经营中标准化流程制定与执行的监督也不完善,力度不强导致监督流于形式,难以触及最根本的体系。这两方面问题导致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落实最终流于形式,尚需进一步加强。
三、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意识。
基本而言,标准化管理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发挥实效,就应该不断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意识。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意识最深处认识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大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整个企业全体人员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标准化管理的建设之中。这样一来,借助适当契机就能够引导企业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企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将标准化管理理念植根于员工的潜意识之中,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建设必须有完善的制度基础。这就要求在今后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必须不断完善企业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一方面,企业必须根据标准化管理的实质内容,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文件中要标明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针与目标。除此以外,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需要企业协调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确保企业能够以统一的姿态实现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企业在制定相应标准化管理体系时,应该将制定、修订与已经应用的各项规定以及对各类人员在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所承担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标准化生产经营相关的奖惩。
3.加强企业标准化教育培训。
众所周知,企业生产与经营标准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平时的工作。尤其是内部员工的能力与素质在打造标准化管理体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鉴于此,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培训教育工作。标准化管理培训工作需要企业根据各个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培训能够有针对性。培训必须有意义,具有指导性,并且培训要符合企业内部员工的身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培训的效果与效率。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培训都应该以端正的态度进行,在培训中能够以多种形式、多内容、多针对性群体差异的形式进行培训,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化。
四、结语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
作为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具有科学化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做支撑的,其中对管理手段的实现、管理对象范围的划定等都有一定的说明。从外在形式上来讲,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就是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之上,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管理运行过程进行监控,排查治理生产隐患,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监控。方便企业提早做好预防措施,对企业的各项生产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使得工作人员、机器、物品等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当中。我国政府为了保障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理念,在我国的工矿商贸等各个领域内都推行了相应的制定标准,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文件等,来引导企业进行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展现状
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并不是通过一次小小的决策制定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企业长期的发展,而成为一种适宜于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其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十分丰富。从当前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许多企业都采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
1.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理论和体系的发展情况
从本质上来讲,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这种体系更加关注的是对企业生产情况的监察,以及产品质量的保障。这种管理模式要求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都要符合产生安全化生产的需求。我国政府为了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已经在出台的相关法规当中对其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述。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这种模式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体现出来的价值也越来越明显,其自身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完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企业对这种管理模式的内部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得其更加关注安全生产标准化,针对性更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吸收外国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创建了一系列适合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些体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正处于不断创新的过程中。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现状
在我国的相关部门当中,对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安全生产和运输工作在不断推进,政府对各个行业的生产安全问题也做了详细的说明。由此,许多行业都形成了较为科学化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各个企业都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纷纷建立适合自身的管理体系。
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创建
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当中,一般都会采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来保障产品生产质量。这种模式实现了传统模式上的创新,并体现出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例如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当中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念。各大企业在将其运用于管理过程中时,要深入分析该模式的适用情况,然后对该行业普遍适用的模式进行再创造,使其针对性更强,效果更明显。
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
一种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深入分析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生产产品的性质等,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1)保障制度种类的完善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深入结合企业现在的情况,保障制度的系统化、完整性。在制度的前期制定工作中,需要建立安全监督、应急方案、生产管理等。
(2)严格遵循安全生产制度
创建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之后,我们就要将这种制度妥善地投入运行,做好制度落实之后的安全责任制度。在此期间,企业要做好安全生产制度实施情况的考核,使得企业能够自觉遵从安全生产制度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管理活动。这种模式在企业中的运用,能够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进行有效评价,并对企业的日常生产质量进行有效监控,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保障体系
(1)做好风险管理措施
按照企业生产安全的标准,我们要对企业生产中可能存在的任何不安全因素进行保险投入的有效评估。在管理计划当中,要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的预防和整治措施。例如对企业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处理,按照企业发展的需求对其危害性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再制定出针对性更强的应急预案,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综合培训,提升其风险预防能力。还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对这些仪器进行安全检查,将风险管理放在生产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当中,使得企业生产获得全方位的保障。
(2)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机制
安全隐患是影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在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加入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的实施过程中,相应的人员设置也得到合理分配,还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增加对于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力度。因此,企业必须要将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放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地位当中,尽可能维护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 、结语
在企业内部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它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保障企业生产的安全。槠笠档某て诜⒄辜苹排除安全隐患。因此,在今后的企业生产管理当中,必须要加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蔡锦山.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谈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几点体会[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 .
[2]裘烈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透视与反思[J].化工管理. 2016(16) .
公路施工的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一方面能提升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工程的质量。因此,应将公路施工的实际要求作为加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标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提升;质量;标准;措施
前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的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因此,公路工程的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势在必行,它将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新标准。新时期我国交通部及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对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是在施工过程运行当中,有时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例如,施工的工期过长、施工的难度和跨度都相对较大等弊端问题,施工的管理方面也比较混乱。笔者认为,当前在公路施工的工程中,应将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作为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关键,也只有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安全进行下去,这样才能真正的去实现建设完美阳光工程,更好地保证施工安全。
1简述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分析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根据我国公路施工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必须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依据,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公路施工标准管理体系。在施工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进程情况,结合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规定,将路基、桥梁、机电等工程的建设,按照统一的安全标准、环保标准、质量检测标准等统一化标准进行管理,建立健全一个系统的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过程中常常因为公路的特殊性造成管理上的疏忽,存在一些管理漏洞,与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贯彻实施往往被忽视。[2]实际管理与标准存在一定的距离。还不能满足公路施工的管理要求。所以,如何将自身的特殊性与公路施工标准化统一。在管理思想的老旧观念,制约着施工标准化的发展。在管理责任的划分上,没有切实落实到个人,使得工程造价的调度进程受到阻碍,这些问题都将限制公路施工标准管理的步伐。
1.2现阶段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弊端
(1)对公路施工系统的管理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环节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管理效果不佳,未能形成公路安全生产监察的合力。
(2)公路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自主意识不够,施工的过程中过度重视生产的效益,忽略了日常的安全意识的养成。安全生产的投入少,资金不足,安全设施的采买不足,设施陈旧,宣传力度不强,生产安全的教育培训仅存于形式,没有认真落实,在安全生产的监督力度不够,对国家安全标准的认识程度不够,不能及时的建立施工标准化管理的保障体系,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3)公路施工设施陈旧,技术落后,未能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学习组建合理的管理模式,因此,生产的效率低些。
2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2.1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路施工的标准化管理主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对施工的场所进行规范、对施工的设施进行安全维护,对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同时也要满足不同地方和公路的自身情况,进行公路施工标准化的规范管理。要切实落实执行相关规定法规,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监督管理流程的实施,加强管理的宣传,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养成和监督。
2.2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方案
(1)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施工选材标准进行采买和补给,选择高品质的施工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合作,从有运输工具生产资质的企业手中采买工具,同时培养和招聘养护和维修的施工人才;
(2)公路施工的后勤财政管理、施工人员的管辖、生产生产设施的建立、施工进程的总体规划;
(3)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应急设配、公路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医疗设施的建设、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的培训。能在施工的实践过程中切实落实标准化管理是公路施工工作顺利长久实施开展的关键,工程进度的监测是实施计划的总体目标。因此,公路施工管理部门要切实根据该工程的总体进程和预期目标制定工程进度表,并严格按照表格规范进行施工。才能有效的保障公路施工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不会出现相互冲突、相互干扰的问题。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如出现无法预计的问题,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若在操作中不注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将造成预计目标难以完成,对施工的整体进行造成阻碍,扰乱整体施工的进度。同时,要将责任划分到具体管理的个人,配备专项管理人才和全面管理人才。
3.提升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新方法
为了更好的提升公路施工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水平,在制定施工的管理方案的基础上,还要勇于创新,不断引进其他地域先进的管理方式,带动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施工的管理方式,对管理过程进行监督,以全局的观念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联系,协调工程环节的整体进程,建立健全管理反馈制度,才更更好的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的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三种效益的统一。具体方法:
(1)对施工过程的整体监察,对施工过程是否安全进行监督,对施工中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地方,进行及时进行修正,全面建立健全施工安全标准,覆盖安全施工的全过程;
(2)在公路施工的工程中,抓住施工的重点、难点,避免使用危害健康的材料、以及危险易燃易爆设备的使用,尽可能降低涉及危险工序可能,严格执行安全施工标准,抓住施工的重点和关键,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避免和消除;
(3)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察,不同岗位。不同操作程序的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监察;
(4)做好公路施工过程的记录,在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工程中,对原始的材料和原始数据要格外的重视,做好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的变动和问题信息要做好记录,为后续工作做好铺垫;
(5)强化施工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对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要高度的重视,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公路施工的先进经验,从有问题的施工中吸取经验教训。对安全施工做到真正的落实;
(6)在公路施工的标准化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积极的探索经验、创新的思维看待问题,对突发的事件情况,引用合理的管理方式,寻找出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最大程度上在办事思想和办事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工程。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公路建设的发展对公路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3]因此,施工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也尤为重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不同问题不同分析,不要盲目追求效益。对其他优秀的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借鉴,对不利因素进行改进。树立标准化管理意识,重视对从业人员的考核管理,将管理化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对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制定系统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创新思维的运用,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标准,探索中不断提升公路施工标准管理总体水平。进一步制定科学管理方案,并将其作为标准化管理的标杆,进而促进公路施工建设的长久建设,为公路施工管理迎接新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文建国 单位:广安市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邓祥明,梁桂芳.关于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2,No.19206:300+303.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管理制度;前期论证;现场管理;工作行为管理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ginning, scientific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began in the project before implementation, at the end of the project after the end, not only exist in the "construction" is a specific link. The development of strict, scientific, oper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work flow,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argumentation,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personnel, organization of work behavior refinement,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strengthen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of the operation behavior of the tube,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 the.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is slightly.
Key word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anagement system; feasibility study; field management; work behavior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必然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力量。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工程质量的竞争,同时,必然是管理水平的竞争。实施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标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为工程的开展提供最佳秩序,对存在的问题或潜在的问题提供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解决方式。是将有实践证明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进行实施,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工程进展的干扰。实施标准化管理,实质是将复杂的问题程序化,模糊的问题具体化,推进作业的进展,实现作业各阶段的有机衔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整体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一、标准化管理的各项制度、工作流程要科学、严密,有可操作性
标准化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从何而来?是对以往管理活动经验的总结,是对成功经验的固化,对潜在问题的预防或纠正。初步形成的制度与标准,需要在工程实践中检验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工程的现实特点和问题的发展变化,标准化管理的各项制度也应该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保证自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保证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充分发挥效能。 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各项管理制度与流程的实施目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具有指令性、强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以促进机构和岗位设置的科学性,人员配备的标准化,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明确工作目标、标准和程序,建立科学的评价评估体系,明确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工程进展。二、科学、严谨的前期调研、论证是标准化管理的先导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工程的实施,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量大,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作业者、直接使用者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工程的标准化管理须以工程存在的合法、合理为基本前提。工程建设前,应对与之相关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技术手段的可行性、适用性,经济方面的合理有利性,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的平衡兼顾,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严密论证,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
新时期以来,面对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形势,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保护环境、节能降耗、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成为一切工程项目实施的基本前提。工程的前期勘察、调研及可行性论证报告是否客观、科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展、质量和寿命。如果论证不重视经济社会背景和供需平衡,缺乏风险分析,无法避免行政权力和有关利益方的干预,流于形式,工程的合法、合理性则无从保证,工程实施的标准化管理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建筑工程的前期调研、论证是工程进展决定性的一环,标准化管理必然应运用在其中。
三、施工现场和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是管理活动的核心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和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是借鉴工业生产标准化的理念,通过引进系统理论,整合原有的人员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和工程监理等单体概念,形成系统性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实施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整合管理资源,建立有效的推进工程进展、预防与持续改进有关问题的机制,形成操作行为规范化、场容场貌秩序化、管理过程程序化、内部管理信息化、监控手段科学化的新局面,提高工程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
施工现场和过程的标准化管理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确保作业人员和工程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文明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文明社会的需要。此阶段的标准化管理应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制度标准化: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三个层次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各项标准在不同单位、不同项目的相同专业、相同工种、相同工序等层面可复制,持续运用,实质是以规章制度发挥程序性决策的作用,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等不确定因素对工程实施的不利影响。
现场管理标准化:重点对项目的临建设施、标示标牌、机械设备颜色和标示,作业人员的服装和安全防护装备,作业记录及汇报材料的格式、内容等进行统一和规范。规范用工模式,取消“包工头”,组建有专业技术的管理队伍,从具备相关资质的劳务企业中遴选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过程控制标准化:建立健全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体系和考核体系,层层分解责任、量化目标;通过制订详细完善的制度体系,约束、规范作业人员行为;以详细分解的计划为指导,定人员、定工期、定岗位、定职责、定作业点,确保施工过程有效受控;推行“菜单式”过程管理模式,以不同专业操作细则为标准,实施作业过程逐级检查签认制度,落实终端责任制。管理者对各个工序、各种作业过程的检查签认表格定期收集、存档、查考;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目标考核,以质量、安全、环保、节点工期几个方面为重点,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单项考核互为补充,力求考核全面、科学、有效。 同时,必须按工程实际情况对各项制度、流程的内容进行评审和更新,保证其有效性。
四、人员、组织的工作行为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是管理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
人员和组织是工程建设的推进者和质量的创造者,标准化管理的各个层面和进程都是对人员和组织作业行为的指导和控制。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行为规范如何,作业行为是否始终处于受控和可改进状态,自律约束机制是否建立、健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责任感和执行力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各项作业的质量和整个工程的质量。组织机构运转是否规范、高效,决定着是否能够有效地应对环境和各项条件的变化,有效地完成作业目标和管理目标。
关键词:企业管理;标准化;作用;意义;途径
企业标准化,是指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是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世间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企业各项活动的依据。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要素组织起来,使各项工作活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立起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在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创新层出不穷,标准化日益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做好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现代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和基础工作。面对中国市场经济的严峻形势,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标准体系,用标准化促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人员素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标准化管理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必须重视标准化,运用标准化,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使企业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管理,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作用
通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一些企业的成功管理案例中和企业的实验经营中可以看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的管理。俗话说“一个企业的发展,七分靠管理,三分靠技术”,通过这句话,足以看出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随着标准化管理的出现,将会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和有效,从而,使企业不断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一)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
产品标准作为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依据,对提升产品质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根据消费者的期望与消费需求,制定出先进的标准,以将产品质量控制在产品标准要求范围内,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方向发展。为确保产品标准的顺利实施,还应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标准体系,即与产品标准相对应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工作标准,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多种因素得以有效控制,以切实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切实保证。
(二)标准化管理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手段
对于我国的很多企业而言,面临着产品结构与技术改造的巨大任务,而标准化发展是促进该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中,对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方式的形式进行标准化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进步与产品的更新换代。对于企业也应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强化标准化的应用,以不断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三)标准化管理是促进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方法
标准化的引入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行产品设计标准化,能简化产品的品种价格规格,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2)通过制订并实施企业内控标准,能有效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3)贯彻实施国家制订的环保、卫生以及安全等强制性标准,能确保消费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4)通过制订并实施国际标准,能提升产品的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一)标准化管理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保障产品质量实质上就是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现在消费者更为关注产品的安全、卫生、环保指标是否“达标”。
(二)标准化管理是支撑技术创新的需要
技术创新要真正取得实效,离不开标准和标准化工作。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在此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保证标准的贯彻与落实是必要条件之一。否则,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就会变形、走样,就无法实现产业化。
(三)标准化管理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要想了解、掌握行业的生产、营销情况以及基本运行态势和发展趋势,及时、有效地实施调控,首要问题就是要统一行业所有在用信息代码的编制标准,形成全行业一体化的信息网络。
三、实现企业标准化发挥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
对于企业产品标准而言,是企业在多年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同时也是企业的技术秘密。因此,企业在重视产品标准制订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企业产品标准的修订,这也是企业标准化战略实施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标准化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信息、市场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对于企业从事营销、科研、经营管理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这些人员而言,在精通本专业的同时,还应树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意识。就这要求企业应将加强对于标准化人才的培养纳入企业重要发展的战略范畴
(三)注重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制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标准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标准化和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技术往来的准则和竞争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对检测实验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检测工作的速度、精度,是促进实验室发展的重要保证。
1 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特点及意义
为保证出具的数据科学、准确、有效,检测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检验过程进行规范。GB/T 27025-2008/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我国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现行有效版本。它是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综合吸取了如ISO 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理念基础上,2005年新推荐使用的质量管理准则。它规定了实验室进行检测和(或)校准能力(包括抽样能力)的通用要求,主要内容分为两大类,即管理要求15个要素和技术要求10个要素。这个标准有个重要特点是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有多个要素对发现并纠正偏离质量方针,改进质量管理,完善提高质量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并且通过这样工作使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得以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不断自我完善。
实验室认可对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意义重大,它将有利于实验室的公正性。实验室认可是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类型检测和校准技术与能力的一种方式,认可实验室带有认可机构标识和认可编号的检验报告表明其认可地位。缘于ISO/IEC 17025:2005标准这一统一、互认的认可标准,各国认可机构也对彼此的认可予以承认,如我国的CNAS可以使实验室结果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认,从而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一次检测、全球互认”的设想,为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基于标准化管理的实验室认可在国际上被视为检测实验室技术能力的可靠表征,在很多行业,检验报告须有通过认可的实验室来出具。
2 检测实验室建设新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检测实验室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对检测实验室的工作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简要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检得了”:实验室要适应当地经济特别是特色工业的发展需要和要求。
(2)“检得出”:实验室要保证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提供检测数据科学有效。
(3)“检得准”: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要规范、准确,且应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
(4)“检得快”:实验室要进一步提高检测的速度和工作效率。
(5)“被认可”:实验室规范和完善管理工作,借助国家实验室认可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检验能力被社会认可。
3 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检测实验室新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对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3.1 强化标准动态管理
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应有齐全、有效的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抽样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必须是现行有效版本。在管理中要动态跟踪相应标准的更新,强化标准的控制,有专人定期对在用标准进行有效性检查,确保使用标准现行和有效。
3.2 确保量值设备溯源有效性
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和程序,对用于检测和(或)校准的所有设备(包括对检测、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校准,确保量值设备溯源有效性。
3.3 提高实验室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有效性
内部评审要依据标准进行全要素的检查,对于不符合项的审核结果要制定纠错措施并跟踪落实。管理评审是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组织的针对质量体系各个方面的全面的评审,要以评审为了服务客户的这一中心思想,注重实效,着重解决体系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需要最高管理者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改进优化体系,提高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3.4 做好方法之间、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标准化管理的目的为了得到科学准确的数据。在GB/T 27025-2008标准中对能力验证有具体要求,能力验证的良好结果是对实验室检验能力的有力支持证据。从分析检测工作应有的科学态度来说,方法之间、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都是最基本、最有效消除偏差的手段,有利于纠正或证明本实验室的检测数据结果,对分析结果起到校准和复核作用。实验室应积极主动地参加CNAS和各行业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
3.5 全过程的质量监督
实验室应严格遵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配备检验人员10%左右的、具有一定技术经历、工作资历和素质的质量监督人员,对实验室检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质量监督不仅要监督有没有“不符合”,而且还要对已发现的存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同时,对于合格的方面也应积极寻求改进的机会,以而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公正。
3.6 推进不确定度的运用
不确定度是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的一项必要内容。有的检测项目评定不确定度的难度比较大,因此不确定度的评定也是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在经过实验、推导和分析工作的基础上,科学地评定检测项目对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专家研究的评定方法可以参考和借鉴。在 ISO/IEC17025:1999标准中规定如果客户提出要求时,实验室应当对检验结果给出不确定度,并且要求质量体系中需要建立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不确定度给出是对检测数据进行比较科学的完善表达,同时也在某种程度对检测机构进行了责任保护。
3.7 搞好培训
通过全员培训让实验室全体人员了解、熟悉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从而在工作中能认真贯彻。在此基础上对检测人员着重在新标准、新项目、新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以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3.8 以信息化带动标准化
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技术也从手工分析发展到仪器分析,检验项目大量增加,对数据的准确性和报出时间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数据处理量急速增加,使用计算机可以把信息技术与实验室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优化实验室的业务流程,通过信息网络将实验室的分析仪器连起来,实现检验数据网络化共享、自动化计算、无纸化记录与办公。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填补标准化管理上的“漏洞”,可以探索把信息技术、仪器技术、分析技术与实验室管理体系结合起来的新型管理模式,以提高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4 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检测实验室提出了更高的和全新的要求,如何大力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完善和提高自身管理和技术水平,将是检测实验室能否立足未来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先决条件。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者要深刻领会GB/T 27025-2008标准的内涵,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将标准化作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推进剂,促进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逐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G].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关键词:油田企业;物资采购;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2012年以来,在总部领导和各专业处室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中原油田分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和中原油田“三化”工作的总体部署,针对中原油气田勘探开发以及生产物资消耗的特点,在学习借鉴其他兄弟企业采购标准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基础工作,规范业务运行,物资标准化采购工作取得较好进展。
一、中原油田物资采购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情况
1.标准化协作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出台《中原油田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工作管理办法》(中油局基建〔2013〕31号),成立由油田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三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中原油田“十二五”和“十三五”的“三化”工作总体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规范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同时,供应处制定了《物资采购标准化实施方案》,从物资需求标准化、采购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三个方面,对标准化采购年度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和具体部署。
2.石油专用和生产通用物资需求标准化工作全面展开
实施供应品牌整合,推行一般通用物资需求标准化。近年来,对油田生产所需通用常耗物资,我们积极与质量优良的名优大厂开展合作,特别是对一些用户认可、使用周期长、产品质量好的物资品种,在设备材料技术选型和配置中,积极向装备、技术、设计部门推荐进行标准化定型,稳定了供货渠道,实现了标准化采购。
3.改扩建工程项目标准化采购工作稳步推进
在油田各类油气水生产地面系统改扩建项目以及增储上产科研生产项目中,物资供应处严格按照标准化协作联动工作机制要求,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作用,会同技术、设计、工程等部门积极推进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工作,为各类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4.物资采购技术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对总部已编制颁布采购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或条件的物资,加强需求计划提报的审核把关,严格按照标准实施采购;对油田设计部门的注水井场单井管线、油气井单井管线、计量站和集气站标准化设计,并强化了标准化设计结果在需求计划提报和采购环节的执行;对油田采购物资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总部物资采购技术条件标准、油田技术选型标准进行了梳理,保证了产品技术标准采集与执行的准确性、一致性。
二、物资采购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人员素质能力问题
标准化是一项技术性高、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然而,现在物资系统从事标准化工作的,大多是兼职人员且未经专业培训,专业技术知识缺乏,特别是对物资采购技术条件标准编制的相关知识更是匮乏,每项标准的制订只能依靠其他部门的专业技术或设计人员,审核把关更无从谈起,建议总部加强这方面的业务或知识培训。
2.标准化采购推进中配套资金问题
中原油田的三大油气生产基地之中,普光气田起点较高,基本达到了标准化要求;内蒙探区尚处于勘探阶段,基本上没有产能建设项目;中原油田标准化采购工作的重心是东濮老区、所涉及设备机型多、服役年限长、生产厂多,配件不通用,要达到标准化采购标准,需要资金扶持,加快老设备的淘汰步伐。
3.集团化采购物资推进标准化的问题
标准化采购自2012年开始推进以来,目前部分企业自采物资可由各企业组织实施,并已初步达到需求标准化,但随着标准化工作逐渐的深入,特别是对一些集团化采购物资品种的标准化工作,由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来推进,由于受职能定位和部门能力等影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限制,面临的阻力和压力较大,需要发挥总部职能和协调的优势,统一组织实施和推进。
三、物资采购标准化管理推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强化内部组织与领导
加强标准化采购工作组织领导,完善专题会议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研究讨论标准化推进工作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标准化采购工作有效实施。
2.进一步完善标准化采购协同工作机制
积极发挥油田各职能、技术部门优势,以重点工程项目为主线,继续规范开展技术评审工作,进一步提高物资标准化采购水平。例如:2014年,重点做好10万吨/年CO2回收装置、胡庆及刘庄油田边缘区块注水配套完善、采油一厂一区‘三化’示范工程以及采油六厂马厂、采油五厂六区数字化改造等项目,按照标准化采购要求对重要、关键物资做好标准化选型及技术评审。
3.转换ERP系统内物料编码
依托总部物料分类和物料描述模版的优化调整契机,对ERP系统内物料编码进行系统转换,进一步提高物料编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从源头推进物资需求标准化。通过对物料编码模板的调整,对现有企业自采物资从需求源头进行规范,特别是将社会化产品(如电脑耗材、日用电器等)纳入2014年标准化采购工作。
4.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加强培训
严格执行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已的物资采购技术标准文件,加大标准的培训和宣贯力度,强化对采购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5.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行为
实现招标六统一(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业务操作平台、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招标文件、统一评标办法、统一评标专家库),制定《物资采购招标管理实施细则》,指导油田物资标准化采购。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原油田分公司在物资采购标准化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阶段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也是不容忽视,今后必须加强有针对性的管理改革。另外,中原油田分公司还应结合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与管理改革目标,逐步对物资采购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调整,以适应整体发展需求,切实保障工作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陈鸥.浅谈改进石油企业物资采购标准化管理的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5):37-38.
[2]蒋文贤,林捷.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降低企业物资采购成本[J].经营管理者,2014,(06):101-102.
介绍了华北油田如何对监督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手段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培养高素质监督队伍。通过严格考核,建立和规范监督资料三级审核制度,提高了监督标准化意识,加强了监督资料标准化管理,完善了监督资料整理规范。指出了只有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监督市场,接近国际监督市场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督方职责,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现场监督;标准资料;标准化;监督市场
华北油田于2005年成立了专门的工程监督管理机构来开展监督工作,随着华北油田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做好标准化工作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本文重点阐述了加强华北油田现场监督资料标准化管理及意义。
1华北油田现场监督资料存在的问题
1.1外聘监督人员复杂、水平不一
现场监督人员来自于不同的监理公司或曾服务于不同的油田公司,多为退休、买断和转岗人员;学历、工作经历都不相同,大多为中专或在职大专,有的是专门从事现场工作的老技术人员,有的是刚进入监督队伍没几年的新手,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具有现场经验、高素质的现场监督人员;现场监督队伍不断扩大,人员业务素质却没有得到改善。鉴于以上原因造成了现场监督3个方面的不足:①由于现场监督来自于不同区域,对于现场资料的要求各油田根据本油田的特点也各不一样,来到华北油田以后每个监督都按照以前的习惯整理监督资料,整理完的资料各式各样,五花八门;②现场监督学历、业务水平的不同造成有些资料概念不清、术语不当,具体表现为措词不恰当、文字不严谨、资料不规范,还有些监督人员文字功底太差,造成监督资料离标准化要求很远;③现场监督的工作态度决定其资料的标准化程度,具体表现为个别监督由于责任心不强导致整理的监督资料错别字很多,根本没有认真检查等。
1.2标准化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
现场监督虽在上岗之前都进行了集中上岗培训以及现场资料标准化宣贯,但在具体实施现场资料标准化工作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场监督对标准化工作不够重视,标准的概念不清楚,对标准的执行力较差,在现场监督诸多资料中监督总结报告和监督日报问题最多,占监督资料问题的70%。度量单位、地层单位、书写格式和报告布局的标准化问题较多,度量单位也未严格使用国际单位,有的在使用单位符号时带有随意性。地质录井中地层单位常用到的是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部分监督混淆使用岩石、年代地层单位,把它们混为一谈。对于同一岩石地层单位写法可谓五花八门,未达到标准化要求。例如,同样一个明化镇组,有的监督写为“明化镇组”,有的写为“明化镇”,有的写为“NM”,有的写为“Nm”。有的监督有标不依、执行标准不严,在监督总结报告中,报告布局和书写格式不规范,未按标准去做,用字用词不标准,术语和定义不严谨,责任心或语言功底较差。
1.3标准实施缺乏有效管理手段
现场监督资料的审核是有效标准实施的第一步,目前华北油田由于现场监督人员数量大,井筒监督管理人员数量少、事务重、精力有限,现场监督资料标准化得不到有效地控制。资料标准化的好坏未与监督的业绩考核挂钩,考核力度不够,处罚不严,不能及时处理监督资料中违反标准的问题,对标准的执行水平总体不高,造成不能有效地执行标准,影响了标准化工作的正常、有效发挥[1]。
2现场监督资料标准化管理
2.1加强现场监督人员管理,培养高素质监督队伍
严把新聘监督关是搞好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一关,为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使监督资料标准化工作能有效实施,必须评聘严格,仔细筛选,聘用那些专业水平高、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高度的责任心的监督人员[2]。工程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对新聘监督进行统一培训及考核,监督部门则从培训合格的人员中选用,技术监督检验处还会不定期组织人员对用人单位聘用的外聘监督的资质、培训效果进行检查、考核以保证外聘监督的质量。同时为了提高在岗监督的素质,使他们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资料标准化水平以及现场监督管理能力,灵活利用现场岗前培训、倒休期间集中培训等形式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使现场监督对专业理论知识、现场施工的流程规范以及监督资料的标准化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资料标准化和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为规范华北油田现场资料标准化奠定了基础[3]。
2.2严格考核,提高监督标准化意识
制定一个好的考核办法是必要的,它能起到奖罚分明、奖优罚劣的作用,能够促使标准化有效实施。细化考核,严格分级制度,华北油田技术监督检验处每季度由分管领导负责,按《外聘监督考核细则》、《井筒工程监督服务商管理细则》对现场监督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并尊重由油气生产单位监督管理部门对其负责管理的现场监督人员的考核意见。考评结果分为A、B、C三级,同时把资料标准化细化到《外聘监督考核细则》中,提高现场监督资料标准化管理水平。
2.3加强监督资料标准化管理
从华北油田现场监督目前现实情况及长远发展考虑,必须在进一步完善石油工业标准体系上下功夫。①认真加强组织体系创新,着眼于进一步提高运作效率,不断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和规范监督资料三级审核制度,即现场监督整理完资料后的自查过程,资料交到监督管理人员后的检查过程以及监督管理人员检查之后井筒站负责人的复查过程。各个过程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使整个资料审核系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有效地提高监督资料的标准化水平。②制度建设是提高资料标准化的保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务求规范、高效。完善《监督建议书等现场常用表格编写标准》、《监督计划编写标准》和《监督完井总结编写标准》,目的是使现场监督在实际运用中能标准、规范地整理监督资料。③积极更新现有工程监督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在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基础上,根据《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华北油田现场资料整理规范》等体系文件来加强现场监督资料标准化管理。将软件中原有模块的钻井监督信息管理、地质监督信息管理、测井监督信息管理、试油监督信息管理、生产单位信息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进行标准化改进。例如,把所使用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固化到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中以方便现场监督准确使用,另外对软件的使用编写了详细的使用手册。
3现场监督资料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3.1进入国际监督市场的前提
企业如果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开拓市场乃至占领市场,这就要求企业有很强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开始走出国门拓展自己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目前在很多国家中国石油已有了自己的区块,要想合理有效地进行监督管理,必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工作管理体制。单一的强制性标准体制是不够的,必须向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的体制过渡。强制性标准必须加大向技术法规转化的力度,必须认真开展标准化工作,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努力将自己的企业标准变成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将自己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到国际管理水平,一旦标准实施被市场所认可,就能走出国门与国外同行竞技,可以在国际监督市场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4]。
3.2提高华北油田井筒监督企业形象
标准化工作的程度是一个企业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管理的越好,其标准化程度就越高。很多企业现在都已认识到了只有做好标准化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意识到参与企业标准化制定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5]。所谓“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例如麦当劳连锁企业的一分钟标准在门店的食品供应中,除了每天的食品运输之外,存货控制、信息处理、贴标签、生产和质量控制等许多物流增值服务帮助麦当劳在与其他西式快餐的竞争中获得了绝对优势。华北油田井筒监督管理部门是中国石油很多监督部门中的一个,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经得起挑战,同时还得赢得市场竞争,这样才能发展。这就要求管理创新,加强监督资料的标准化管理,只有将包括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有意识地走向国际标准化,才能打造华北监督品牌。
3.3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标准有利于企业不断创新进步,标准化工作不仅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华北油田井筒监督部门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实行监督资料的标准化管理,使之成为华北油田井筒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制定成企业或者国家的标准化行规。运用标准化,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使企业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才能长久占领国内外石油监督市场,为华北油田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
作者:彭宁 彭祥 汪涛 陈琼浩 杨静 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技术监督检验处 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苏浙沪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刘红力.浅谈油田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27(4):56-57.
[2]郑新权,高志强,罗东坤,等.石油工程项目监督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3]袁昌林,张云涛,侯凤莲.创新监督管理模式强化工程项目监督管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3,29(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