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评价的方法

时间:2023-06-02 09:2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评价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评价的方法

第1篇

地理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同时应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推行十余年来,课程实施不再强调接受性的机械学习,而是倡导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在地理学习的体验和实践中发现知识、获取技能和塑造情感。然而在“注重过程、积极参与、强调方法”的课堂教学实施氛围下,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如何走出藩篱,正视评价地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深入对地理“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的实践指导,对于推进地理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策略正在不断充实。然而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评价却大多停留在过去终结式的学习评价方式上,并没有将过程体验的态度与方法掌握情况放在评价体系之中。因此,将形成性的评价模式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学生是否有效体验了地理过程、高效掌握了地理方法都理应纳入到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具体的评价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多元的过程。教育工作者面对多元化的课程要求,就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去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注重学生过程的体验、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善用形成性的“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体验的效果、学习的程度、方法的运用、能力的拓展等方面进行评价。只有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学校课程,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全面发展。

二、过程评价,引导学生学习体验

新课程改革中地理学习的过程是区别与以往教学的改革热点,多年来,基于对过程的体验方法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对学生在过程体验中的实时评价却往往被排除在评价体系之外,学生无法得知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是否积极、态度是否端正、方法是否正确,这很容易使学生迷茫,最后让教学流于形式而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地理学习的过程是需要教师主导的,而教师作为主导者就必须积极给予评价,对态度端正、学习积极的同学给予正面评价。反之,即便有的学生成绩不错,态度却消极被动,仍然要对其批评。课堂教学中的积极评价比成绩优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过程的体验中针对不同对象给予积极的实时评价,就能有效起到鼓励与批评的作用。这也区别于以往终结性的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三、差异评价,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作为单独而特殊的个体,每一个学生在地理过程的体验和地理方法的掌握程度上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如何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过程和方法上有更大的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信心,就需要教师对地理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差异性评价。淡化绝对的学习标准,使用相对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的掌握、技能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此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持续评价,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短时评价,它具体表现了学生在课堂内短时的学习状况与学习成果。然而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要全面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仅仅靠短时评价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长时间的表现进行持续性的评价。例如任课教师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制作专门的档案袋,通过将长时间内学生的表现、成就和错误都记录在内,为长期的评价提供依据。然后将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状况、个性特点和情感特征反馈到未来的评价方式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助力。

地理“过程与方法”的实现是复杂的,与之相应的评价方法也是多样的。单独依靠一种评价方式去评价地理“过程与方法”的实现状况都是片面的、不完全的。教师需要灵活应用各种评价手段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中显现出的各种问题,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不断改善评价体系,再反馈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形成最适用、最有效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策略。

第2篇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些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虎头蛇尾”不知怎么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学生的作品往往为一个统一的标准,用“优秀、良好、合格”的形式,简单划一的评价所有学生。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中间生”无进取方向,“后进生”破罐子破摔,严重挫伤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笔者认为这与教师重视学的引人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作品评价方式方法的是分不开的。那么怎样优化评价的方 式、方法呢?

一、教师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主导作用,由于学生对教师有向导性、依赖感的心理年龄特征,教师的评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美术教学的同一项作业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分别进行评价。例如在教学《线贴装饰画》时,在自主操作阶段中,我引导学生制定两个不同层次的目标:(1)在教师提供的范作中找一幅自己喜欢的加以变化。(2)让学生独立设计或者找自己的伙伴一起合作一幅线贴装饰画。在评价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水平,有的放失的进行激励性评价。如:“你真会动脑筋!大家真为你的进步而高兴。”“你的想象真丰富!长大了肯定能成为一名大画家。”“你的想法真好!真让老师感到高兴!”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和自信。也可以运用等级评定与书面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成绩是无声的语言,给学生一个较高的成绩,无疑是对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鞭策。因此,在评价中要多采用高等级有鼓励性评语,并委婉地提出意见,指明努力方向。如“你真棒,画画得漂亮极了!老师惊奇地发现你有进步了!如果色彩再丰富均匀一些,画面将会更棒。”“你想象很丰富,如果构图方面加强些,我想你画得还要出色。”等。这些评语能使学生增加对美术的信心和热情, 为下一次的成功铺垫良好的心理投入。

二、学生自评:这主要是学生在自己造型表现结束阶段,让学生对自己成果作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性的建议,可以是口头评价,也可以书面评价。在教学《故事画》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上台展示并评价自己的作业,评价后在画的空白处写上几句话,可以是肯定自己优点也可以是激励性的建议。例如:画的色彩对比非常鲜艳,如果在构图上再努力些,肯定会更好。如果花纹再漂亮些就好了等等。

三、学生互评与集体评:用学生互评、集体评这样的方法,不但被评者得益,评价他人美术作品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吸收别人的长处,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在教学评价中,要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评价。并尽可能地防止提出尖锐的批评性意见,以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在展评学生作品阶段,引导学生这样评价:在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欣赏它的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如果修改一下会更好。或者把学生的作品都摆放在教室里,然后让学生写欣赏卡,即写上你欣赏它的哪一点,放在相应的作品旁边,可以写一张,也可以写多张,比一比看谁欣赏的优点多。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评价方法。

美术作业的评价体现一种教育艺术,它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将会出现的反应,正确、适时、灵活地进行评价。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鼓励功能,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以肯定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3篇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数学方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对同一学科及不同学科的不同班级的学习成绩进行定金分析,以客观、全面评价教与学的质量。

一、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是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极为关心的问题,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然而,由于“教学质量是软性的间题,无法直接定量分析”这一观点的影响,使得许多高校多年来缺乏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如今高校已逐步走向市场,学生选择高校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这就对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院校如果不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将来就会被激烈竞争的市场无情淘汰。因此,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已不再是泛泛之谈。科学评价教学质量、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措施已是当务之急。

教学质量的评价应是多方面的评价,包括师资水平、教学水平、教学设施和教学组织管理等,其中人才(学生)培养质量是体现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数学方法

(一)平行班级的教学质量的评价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其评价也应有动态的观点,我们不仅要考核学生现在的学生成绩,还需掌握学生过去的学习成绩,从而比较客观地分析该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例如,对学生的期初和期末成绩进行考察分析,将考试成绩分成不同分数段,即为等级。设共有N个等级(如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常见的5个等级),有L个平行班级,用aij。表示第i个班级属于第j等级的人数(i=1,2......,l;j=1,2,......,n)

现给各分数等级一个水平判定值tj,第i个班

还需说明的是:对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用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该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但如果各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差异较大,因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所耗费的精力也各不相同,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针对学生人数的多少,考虑授课班级系数,构造教学评价函数

(二)不同学科间教学水平的评价

为了确保全校性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能井然有序进行,高校还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定不同学科的教学水平。

现仍从分数等级水平判定值tj和教学评价函数Ki出发,由于各门学科自身特点不一,学生喜爱程度不等,市场导向不同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有着较大差异,所投人的时间和精力也不等,这就势必会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有一定的主导影响。为了消除以上差异的影响,公正地评价全校教师的教学质量,现引人课程难易系数 (s=1,2,……,P),则教学评价函数为

三、应用举例

一般地,我们分优秀为1级、良好为2级、中等为3级、及格为4级、不及格为5级,各分数等级的水平判定值为

对4个学科班级的期初和期末成绩统计如下:

第4篇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如果把教学的全面性、导向性、发展性比作一个地球,那么教学评价就是支撑这根杠杆的支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课程评价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目标,这为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这样的阐述所折射理念是,数学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评价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现我结合自己的尝试,介绍几种评价的策略,与同行商榷。

一、强化激励――吃透评价的精髓

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

以往的评价,往往以选拔人才或评优为主要目的,在评价时常常是鼓励了一方而打击了另一方,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可以这么说,激励是教学评价的精髓。

评价应是无形的激励。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以及自主行为的调控力。教师应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失误、不足,应持宽容态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也可以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这是认知过程中自发的顺应和迁移现象,更是学习中勇于探索的大胆猜测。对学生的这种想法,我是这样评价:“你能作出这样的大胆猜测,这是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表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及时反思――彰显评价的主旨

新课标明确指出,改进教师的教学也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是新课程对传统教学评价目的的有机延伸。

以往的评价,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成绩等,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师生发展的。

教师教学状况的评价,可以促使教师认识、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调整教学方式、进度、目标等。

反思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对自我教学的反思。教后记就是教师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的一种反思性评价。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写教后记。养成在教学中自我反思的习惯,可以不断理解自我、超越自我。

三、多元感悟――把握评价的目标

新课标确定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评价的具体目标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形成多维性、全面性的评价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包括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的评价;数学思考的评价包括对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统计观念、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解决问题的评价,包括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的评价;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包括对形式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学习的习惯与态度,以及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

四、四方参与――拓展评价的主体

评价的主体是谁?谁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可以作出评价?以往的做法往往是教师写一个操行评语,然后由家长写一份意见。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主体从单一拓展为多元,评价的主体应是教师、家长、伙伴、自己,评价主体之间要和谐互动,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最佳效果。

自我评价:被评价人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评价是由动机引发出来的自我教育的活动,是一种自觉行为。

伙伴评价:由于伙伴对被评价人的了解远远胜于教师的成人化的目光,因此伙伴的评价也最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伙伴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面对面的地相互交流,深化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主要找优点,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

教师评价:教师在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把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发掘出来,充分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励他们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充满师情、透出爱心。

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延伸与补充,是实现评价全面性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五、因材施评――张扬评价的个性

评价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评。实施个性化评价,既考虑学生的过去,又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

第5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方法;评价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指评价者在评价原则的指导下对一定教学方式中的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所采用的途径或方式。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对提高我们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是人们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应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就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动态的、积极的和面向未来的评价。从宏观讲,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第一手信息,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彻底清除教师中心论的影响,必须抛弃以往那种以教师教的技巧为中心的评价,把着眼点从评教师的教转向评学生主动的学。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进行,而不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优定等。

3.全面性原则。现代教学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而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要坚持促进全体学生得到发展的观点。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也使教师逐步转变观念,把课堂教学的目光放在全体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获益,得到充分的发展。

4.开放性原则。过去,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时考虑较多的是规范性和客观性,而考虑课堂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明显不足,导致评价模式相对封闭。课堂教学是丰富而复杂的综合体,有着极强的个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水平,结合个性特点,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生命力。评价双方应共同协商评价目标、评价方案与评价计划,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领导、同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以选拔、甄别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需求。但定量评价处处、事事都要求量化,把丰富的个性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简单化为抽象的分数表征与数量计算。而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例如,评出等级、写出评语等。定性评价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通过记名表决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评标方法。定性评价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

2.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按评价主体可分为自评和他评。自评是指评价的对象(如,教师)对自己的上课情况按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自我评定。他评是指教学过程以外的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评价,他评应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在评课活动中常用这种形式;先了解教者教学意图后进行评课,可避免误解,从而提高评课质量。

3.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式。静态评价指对相对稳定阶段和教学物理环境的价值判断。动态评价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起其他因素产生的教学心理和教学情景的价值判断。评价时既要对静态,也要对动态,还要对两种状态的协调程度进行评价。

第6篇

【关键词】会计教学;绩效评价方法;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引言

企业绩效评价是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管理、提高公司价值的关键。如何进行系统有效的绩效评价,选取科学稳健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会计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理论与实施步骤。现行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沃尔比重法、及平衡记分卡等,这些评价方法存在数据需求量大、计算量大及评价标准较为主观等缺陷。因此本文尝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引入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如因子分析、熵权法及聚类分析等,以达到促使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更客观科学的目的。在会计教学中引入统计学分析方法,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多学科知识技能的能动性,对会计专业人才提高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绩效评价方法创新也属于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的一种,要求任课教师了解会计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二、文献综述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发展经历了从单一财务指标分析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等过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最早产生于美国,19世纪末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思想,通过事前控制成本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生产率,是当时行之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20世纪20年代,杜邦公司首创杜邦分析体系。该方法主要采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与战略决策提供依据。20世纪30年代,沃尔提出沃尔比重法,根据财务指标与其权重,计算出企业最终绩效得分。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财务指标数据的评价方法,企业通过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等财务指标来测量企业绩效。财务指标源于三大财务报表的信息,如成本、利润等,但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财务指标的可信度。因此以会计利润为计算基础的财务指标评价法,并不能客观有效地反映公司价值,也不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近年来 “平衡记分卡”、“经济增加值(EVA)”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出现,弥补了财务指标评价法不能兼顾相关利益者利益这一缺陷。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有了长足发展,企业高管、政府监管部门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客观性有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绩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张立军(2003)分析了旅游服务质量的具体要素构成,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旅游行业。吴玲等(2004)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熵理论,提出了利益相P者框架下企业综合绩效的熵值评估法。宋杰鲲等(2006)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多目标决策的逼近理想解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炼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杜娟等(2010)在知识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聚类分析在知识型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运用。牛似虎等(2017)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构建供应链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中小企业运作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闫华红等(2016)提出分类考核评价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改进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进程、加强考核机制与薪酬奖励挂钩的建议。

从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来看,一般是分类评价,如财务评价、市场评价、人力资源评价等,最后根据权重进行加总,这些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动态地反映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行结果,无法有效评估企业的收益与风险。而现有会计教学材料中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阐述仍以杜邦分析体系为主,未能与现有研究前沿相结合,无法将理论与实务中的新知识新技能及时传授给学生,有悖于会计教学改革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引入统计学分析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层次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从企业经营和国家宏观层面分别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文以钢铁企业绩效评价为例,探讨因子分析、熵权法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并综合分析三种方法的评价效果。因子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降维”,即根据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将众多指标浓缩成几个消除了多重共线性的因子,以达到合理赋权的要求,因此因子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信度。相比因子分析,熵权法运用了信息熵的原理,使赋权过程更加客观,增加了绩效评价的准确性,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聚类分析虽为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但能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新思路。

三、案例分析

选择钢铁行业中36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熵权法及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其2015年进行企业绩效评价。

(一)钢铁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虽有发展但仍暴露出较多问题,如企业创新不足、产业资金链脆弱、产品有效需求不足等。钢铁企业绩效评价能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依据。21世纪初期,我国钢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以财务指标评价方法为主。胡俊芬(2005)通过计算财务指标对钢铁企业2003~2004年偿债能力进行评价。潘开灵等(2006)使用了熵权法的客观赋权方法,选取了15个指标对钢铁企业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朱正伟(2003)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选取8项指标构成综合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钢铁企业绩效评价

1.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的钢铁企业2015年财务数据进行绩效评价。剔除数据不完善、主营业务非钢铁产品的企业后,最终得到36个企业样本,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2.数据处理

(1)根据钢铁行业特点,共选取了11个财务指标,为变量X1~X11,如表2所示。

(2)由于所选财务指标的量纲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采取正态分布Z分位数线性变换的方法将变量的量纲进行统一,经过变换后可近似地认为数据分布为正态分布。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适用性检验。KMO和Bartlett检验发现,KMO值为0.548,大于0.50,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法。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为364.606,自由度为55,显著性为0.000,小于0.05,也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公因子,本研究共提取了4个公因子,详见附录。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初始方差均为1,由SPSS22.0出结果显示全部变量的提取量均大于0.7,因此可以认为提取程度较高,提取的成分能较好地描述变量。

(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与累计贡献率,其中四个特征根(也即四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共计85.892%,大于80%,可以认为所提取出的因子可以较好地解释全部变量,详见附录。

(5)对四个因子归类,并根据累计贡献率分别计算所占权重。通过方差最大化的正交旋转矩阵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变量在4个因子上的载荷,根据载荷绝对值的大小对各变量进行归类,详见表4。

(6)根据得分系数矩阵与各因子权重确定企业最终得分,利用下述公式以及得分系数矩阵的输出结果,可以计算出4个因子的得分情况,最后对4个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得到最终企业总得分及排名情况,如表5所示。

3.结果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之间绩效差异显著,除了盈利能力以外,其他指标均有企业得分为负。总体来看,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不好,水平参差不齐。经营绩效排名较前的企业为永兴特钢、浙江中拓和上海科技,但以往的钢铁行业巨头如宝钢、鞍钢、武钢等已较为落后。总体排名靠前并不意味着每一项指标均良好,如排名第一的永兴特钢,第三个因子即盈利能力表现较差。因此企业通过年度绩效评价,能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及时调整下一年度的管理目标与经营战略,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三)基于熵权法的钢铁企业绩效评价

1.熵权法简介

因子分析主要是通过降维,即把多个指标的数据集合到一个因子上的分析方法,其中因子的设定与命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相比之下熵权法的分析更加客观,利用了信息熵的原理,使赋权更加理性系统。熵权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熵权法研究对象,与上述因子分析法一样,均为36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15年度的财务指标,指标权重如表6所示。

根据熵权法的客观赋权结果,对线性变换后的指标进行加权,可得各企业的熵值得分,详见表7。

3.结果分析

本文所选取的12个财务指标中,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的前五位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报酬率。钢铁企业绩效评价排名前三位为永兴特钢、浙商中拓以及杭钢股份。由结果可知,钢铁企业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绩效更为重要。大型钢铁企业成长空间狭小,如今全球经济萎靡,钢铁企业盈利能力也在逐渐下降,因此企业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成了钢铁企业绩效提高的重点。

(四)基于聚类分析的钢铁企业绩效评价

聚类分析是利用样本信息到中心点的远近程度对样本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常见的聚类分析有系统聚类、k-means快速聚类等,本文将分别通过这两种方法对钢铁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1.系统聚类分析

本文选取钢铁企业11个财务指标作为变量,利用SPSS22.0做系统聚类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详见附录图1),将36家钢铁企业分为3类比较合适。第一类包括永兴特钢、凌钢股份、浙商中拓、上海科技与包钢股份;第二类有韶钢、西宁特钢、重庆钢铁以及八钢;其余公司划为第三类。其中,根据财务数据,我们可以认为第一类公司为绩效最好的一类,特别是永兴特钢,其财务指标都排在行业前列,第二类为经营绩效较差的公司,各项财务指标排名大都处于末位,第三类公司处于行业中游水平。

2.k-means快速聚类分析

由于11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会对聚类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选择上文中因子分析法所提取的四个公因子得分作为k-means聚类的指标变量。将样本分为四类,定义k-means聚成4类,并使用SPSS22.0输出方差分析表,如表8所示。输出结果显示第一类有永兴特钢;第二类包括三钢闽光、浙商中拓;第三类包括韶钢、西宁特钢及重庆钢铁;剩余企业均为第四类。结合企业财务数据可知,经营绩效最好的是第一类,其次是第二类、第四类,第三类企业经营绩效最差。根据综合方差分析表,除去第一个因子的显著性水平在0.2附近,其余三个因子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5,可以认为钢铁企业总体具有显著差异。

(五)对比分析

因子分析与熵权法分析可以定量地计算出各公司在钢铁行业内的企业绩效排名,而聚类分析仅可以将绩效水平相近的公司聚为一类,虽然没有列出具体排名,但也为经营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

因子分析与熵权法分析的结果不尽相同,但结论相似。因子分析法排名前三位的公司为永兴特钢,浙江中拓和上海科技,排名后三位的公司为韶钢,八钢和重庆钢铁;熵权法分析结果为永兴特钢、浙商中拓和杭钢股份排在前三位,而西宁钢铁、重庆钢铁和八钢排在后三位。虽然两种分析结果不完全相同,但是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度。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前两种分析结果相照应,得出的结论也是永兴特钢、浙江中拓等为行业领先,韶钢、重庆钢铁等经营情况较差。

因子分析法可以具体分析企业存在的短板,以便企业通过绩效评价尽快发现并补齐短板;熵权法无法提示企业经营绩效的短板情况,但是赋权更加客观,剔除了人为的主观想法;聚类分析利用指耸值之间距离关系将各企业分类,因此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都能更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四、结论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是在企业财务指标的基础上,量化各级目标并给出决策建议,比如杜邦分析法。这些方法更多地关注历史的、静态数据,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指标评价体系已无法客观系统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更难以有效地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建议。现行财会教材仍以介绍杜邦分析法、沃尔比重法等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为主,但这些方法的评价标准主观、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介绍专业前沿分析方法,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本文以钢铁行业36家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为例,探讨了会计教学中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本文使用因子分析、熵权法及聚类分析三种统计学方法进行绩效评价后,进一步综合分析了三种方法的评价效果,发现因子分析法可以起到绩效短板的预警作用,熵权法赋权更为客观,聚类分析能为企业科学分类,三者都能全面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提供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立军.旅游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85-88.

[2]吴玲,任佩瑜,陈维政,贺红梅,管理系统中的熵理论及利益相关者框架下企业综合绩效的熵值评估法,软科学,2004年第1期,36-39.

[3]宋杰鲲,张在旭,张晓慧.一种基于熵权多目标决策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炼油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46-149.

[4]杜娟,黄蕴洁.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知识型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1期,94-100.

[5]牛似虎,方继华,苏明政,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与实证,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1期,64-66

[6]闫华红,邵应倩.完善国有企业分类绩效评价提升国有资本运行效率,财务与会计,2016年第18期,30-32.[7]胡俊芬.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1期,127.

第7篇

在新课程中,体育教师创造了许多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该对传统的方法进行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可以吸收和利用的地方,在以传习为主的技能教学、运动密度与强度为主的运动量教学都有借鉴的地方。

一 新的教学方法关键是在从继承中发展

1.情境教学。

中低年级学生学习注意力容易转移,采用情境教学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生心理变化,从而利于教学活动。这种方法通过创设故事情节,学生在课堂上好像是走进了某个故事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和技能,提高体能。情境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绪,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掌握方法,增强体质。情境教学把过去单一的游戏情景多样化,并贯穿教学始终,又符合学生的身心变化特点。

与情境教学相关的教学方法较多,灵活性也较大,在教学实际中可根据教学的内容与条件而定。

2.自主教学。

中高年级学生对于幼稚的故事已没有太多的兴趣,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较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忽略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把已经形成的经验与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却又不乐于接受。自主式教学通过学生体验,把课堂教学分为观察和模仿、自练和互练、评价、总结与提高几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学习,然后根据教学的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动作,全面培养学生的自觉练习能力、评价能力及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例如教学篮球,教师不再向以往从运球或传球开始,而是组织学生比赛,通过给学生讲比赛规则,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去教学,从而有较好的收效。

这种方法认为体育知识的掌握、素质技能的提高不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它注重在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探究教学。

进入中学(七年级)以后学生的学习水平又有了质的飞跃。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课程目标的达成来进行的,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没有做过多的限制,因而为适应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体育教学方法应以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为主。虽然由于各种不同条件的影响,每节课学生的收获不尽相同,但每一个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讨论与交流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

通过师生交流,共同的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收获。探究的相关方法有质疑讨论、体验比赛游戏等等。

二 教学评价

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是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综合进行评价,让学生参与其中,做到自评、互评、师评等评价方式相互结合,将有力的推动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1.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

过去,教学评价根本目的在于甄别和选拔,评价成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如此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的体育课学习不仅不能够愉悦身心,反而令学生疲惫不堪。导致学校体育教学竞技化,少儿体育成人化。可以试想一下,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中立定跳远是始终伴随着每一个同学,他们要经过多达几十次评价,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是年年有、期期有,甚至课课练。学生本想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但得到更多的却是失败的体验,以及由于竞技运动所带来的过度焦虑。

“教育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需要为主导”。体育课的教学评价,其根本目的还应当在于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觉的参与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上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其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

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评价标准的构建,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过去教学评价定性与定量的问题似乎不受重视,标准是一致的,“往往把被评价对象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和常模之下,用相同的价值观要求被评价对象”。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每一个学生,用这样的标准去评价和选拔学生,其结果是针对总体而言是缺乏个性、千人一面;针对个体而言是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受不了”。这种统一的尺度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以看到,如果两个人跑一百米,两人年龄和水平相当,但高个体壮的肯定比小个子容易出好成绩,也就是高个子的总是跑在小个子的前面。基于此,在新的评价标准构建中就应通过两种方法来弥补。同样以跑六十米为例,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一是可以通过纵向的比较,也就是自己跟自己比较:如果过去要十秒跑完,经过锻炼如果能在九秒跑完也可以说成绩不错;另一种方法是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如果还是两人跑步,当一人从起点出发,一人从起点五米处开始,让两人比较,也同样可以起到激励学生进步的目的。

3.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

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体能、技能等学习内容的全面评价,对于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也是尤其重要的。

过去,体育评价中跑、跳、投、技巧等技项目占主导地位,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如此的评价内容,导致大多数学生弃学、厌学,不能从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也没有从中体会到乐趣。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指引下,评价内容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原有的体能与技能测试所占比重大幅减少,而且评价方式也有了变化。前面举的立定跳远的例子:过去是上学十几年一成不变的学习、练习、考试,而新的评价内容则不一样了。在课程标准的参照下,教师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教材体系和评价内容,也就是同样的是立定跳远,那么在课堂上,教学内容就不仅仅是单一的立定跳远了,评价时也提供多种内容(立定跳远、二级蛙跳、三级蛙跳等等)供学生选择。

第8篇

1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量表开发的出发点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也需要把显性的科学方法教学渗透到平时的物理课堂中去,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物理知识体系.方法教育,重在解决问题中,对科学方法进行操作训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学生在方法教育课堂中,知识的习得程度怎么样,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就需要设计适合方法教育的量表来评价.

2根据构建主义原理进行量表的开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最终目标是通过师生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而发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不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评价课堂教学应把观察的焦点从教师转向学生.但决不是否定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的引领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因此,方法教育的评价量表主要涉及两块,分别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这两个评价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细分了许多二级指标,并对二级指标的完成情况打分构成了三级指标.

2.1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课堂教学的学习系统结构中,学生是教学主体,只有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才能让学生尽可能体会到方法教育的妙趣,感受物理理论的奥秘.所以,该评价量表特别设计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而且加大了学生懂得、理解、会用科学方法学习物理知识的评价权重.

由学习理论,笔者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分成四大类,分别是学生参与状态、学生交往状态、学生情感状态和学生发展状态.第一是学生参与状态,主要通过对学习的参与状态来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参与状态又可以分成3点:(1)是否全员、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方法的学习活动;(2)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从讨论与发言中,是否自觉地进行科学方法运用的练习;(3)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能在相关的物理概念中体现方法.第二是学生交往状态,主要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来评价师生交流互动是否有效.学生交往状态分为2点:(1)课堂上是否有丰富多样的信息活动,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与活跃;(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分享运用科学方法的经验,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第三是学生情感状态,主要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来评价是否体会到科学方法的妙用,形成方法和价值观.学生情感状态分为3点:(1)学生是否对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2)学生是否能长时间保持这种兴趣,对相关方法的使用有强烈愿望;(3)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愉快,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形成方法论.第四是学生发展状态,主要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生发展状态分为2点:(1)看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

(2)看学生是否有运用学科方法处理问题后的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对后面的学习更有信心,充满学习的欲望,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作为一级指标,权重有36分,然后在细分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再结合心理学理论设计了二、三级指标的具体得分.

2.2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物理课程的要求,是否体现方法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对学生学习行为构成重要影响.能否采用科学方法有效的构建物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方法的行为,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基本原则.对方法教育课堂,笔者将从六个方面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评价.

第一方面,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实现的全面性,主要通过观察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来评价;(2)教学目标实现的全体性,主要通过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教的全体来评价.

第二方面,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的建构性,主要观察通过教材处理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2)教学内容的适合性,主要观察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方面,教学过程.(1)教师是否努力创设以问题为核心,知识为载体,科学方法为手段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此情境中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处理问题;(2)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不断进行深入加工,并借此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效率.

第四方面,学习方法指导.(1)物理学习方法、规律的应用指导;(2)归纳与演绎、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的指导;(3)学习过程中如何选择科学方法的指导.

第五方面,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学资源的开发,各种教学多媒体的有效运用;(2)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利用,学生质疑求异的利用,重组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堂机智等.

第六方面,教学素养.(1)物理教学基本功,包括使用普通话,语言准确、规范、精练,有强烈感染力.板书合理、扼要、工整有美感,演示实验操作正确、熟练、有示范性各种教学媒体使用合理、正确;(2)物理学教学艺术,包括重点、难点的突出与突破方法好、高效;各种教学媒体使用合理、正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课堂信息反馈调节,教学机智性强.

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作是另一个一级指标,权重有64分,然后在细分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通过观察教师教学情况,结合心理学理论设计了二、三级指标的具体得分.

第9篇

一、通过段时间的研究,我认为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立足课堂,强化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更好地反应学生技能学习中的真实情况。为此,我们要继续做好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2、实行考教分离的考核制度,完善总结性评价机制

由于以前对技能教学的不够重视,我校的技能教学的总结性评价方法往往都是由课任老师自由掌握,学期终了时上报一个分数到班主任处就可以了。这种考教不分的制度使得课任老师的自由度相对较大,由于长期缺少有效的监督,老师、学生都会产生一种懈怠心理,学生的技能没有落到实处。

3、实施校本技能鉴定制度,形成技能的等级评价机制:

我国工人的技术等级评价是由各级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劳动人事部门通过考核的形式发放相应的等级证书,由于劳动人事局的技能鉴定费用较高,试题库陈旧,考核的课程与专业的课程设置严重不符,这种考核往往缺少实际意义,不适合检查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这种现实情况,我认为,完全可以依靠学校自己的力量组建校级的技能鉴定所,实训处领导和教研组长为鉴定所的成员,对学校的学生技能开展校本技能鉴定。通过技能鉴定,不断完善技能教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有了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4、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机制:

21世纪将是创造教育的世纪,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从基础教育抓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职业教育中的技能教学,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以培养学生迅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为目标的,往往忽视了将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技能教学的重点目标加以强调,这已不适应目前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要求。缺乏创新素质就不能适应今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职业教育就难以走出“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创新能力是人所皆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有调查资料显示:普高学生他们的思维流畅性比职高学生要强,但思维的变通性与独创性则比职高学生差。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总结,在学分制背景下对中职学生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可以有以下8种。

(1)以实战代替理论考试

(2)一任务一测试,以巩固基础知识

(3)竞赛促考

(4)传帮带方式考核

(5)因人施考

(6)网络考核

(7)小组合作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加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范围内对于专业技术性人才的迫切渴求也推动了中职教育加速成长,我们的办学也正向着多元化、高质量的目标迈进,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实践对于中职的在校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而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对于中职机加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来说,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一、实践教学评价的应用原则

(一)实践教学评价必须要做到以生为本。实践教学评价的重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一定的综合能力。所采取的评价方法必须从中职学 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适应中职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可以考虑快频小步、分散难点的措施,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信心,锻炼自身技能。并且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实践教学评价要侧重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往的实践教学评价通常是以理论教 学评价模式为主。通常采取五级等级制或者是百分制来进行评价。然而对于那些 生产性特点显著、技能要求较强的实践项目来说,则无法达到具体岗位的专业要求。比如,要加工某个零件,企业的要求是必须要让所有工序都能符合图样的基本要求,以此视为操作合格。所以我们也要相应地采用以正确完成零件的数量作 为评价标准的方式 。

这类评价方法的核心内容是技能的充分发挥、知识的整合运用、师生及生生间协调沟通情况和创新意识等。这些都能充分体现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并且树立学生正确的实践态度,提高学生的成本意识等多方面的职业素质。

二、中职学校机加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措施

在中职机加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方面,当前多数学校采用的方式是过 程评价法、绝对评价法以及综合评价法。通过这些方式来评价学生们在专业实践 中的实际训练和学习的情况,进一步坚定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励他们向着目标努力学习,发挥了重要的调节教学活动的作用。首先,绝对评价法指的是教学评价的标准与企业的生产一线的生产性标准相一致,同时结合了中职学校机加类专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评级按标准。绝对评价法的运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体现职业要求,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态度及成本意识等多方面的职业素质得以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其次是综合评价法。指的是综合运用过程评价法与绝对评价法来实现中职学校机加类专业高年级学生综合训练项 目的教学评价。综合实践项 目为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再次是过程评价法。过程评价法也是最为考验学生基本功的评价方法,指的是教学评价的标准源于企业技术型人才在完成某一生产任务时所 应学握的程序性知识和相应的技能。过程评价法的应用目的是考评学 生其中某方面技能的水平,其考评的重点是系统性与综合性。

1.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所应用的评价工具。在中职学校机加类专业的教学评价中。通常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工具,比较常用的评价工具包括:行为观察记录、交谈法、技能实演、实践报告及各类测试等。通过如上方式的充分运用,能够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进行系统地、科学地评价。

2.实践教学评价的适用范围 。

(1)过程评价法适用于专项技能实训考核。培养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中掌握某一方面的能力,并将其发展成为特长是专项技能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实习锻炼,学生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岗位的训练逐步地熟悉不同技术环节的衔接、获取信息,以及工作时人员之间的良好配合等。最终让自身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

(2)绝对评价法适用于基本技能操作训练考核。基础作用明显、通用性较强的入门技能内容是中职机加类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课程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考核必须要侧重于绝对评价法的应用。由于这种评价法的评价对象清晰、具体,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与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简单生产任务相适应,因而可采用绝对评价法。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工程技术意识,并为后续专业教学的有序进行做好了铺垫。比如,机加实践教学的评价要求可为以下五方面:①熟悉机械加工操作规程要求和零件加工的工艺要求;②正确使用工、刀、量具的方法;③熟练操作机械加工的相关设备;④根据不同类型零件合理选择相应设备进行加工;⑤掌握各种零件的检测技术。

(3)综合评价法适用于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

把机加类专业的技能以及知识在内的不同教学内容通过实践项目进行充分地整合,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学习中积累工作经验,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实训(含毕业实践)的存在意义,这种实践训练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当前企业的生产一线的实际生产任务。

由于教学中实践项目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对于操作设备、机器及实训场地的要求都相对较高,获取的信息量较大,同其他方面协调的范围也较广泛。因此,实训过程与实训结果的评价必须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要素,故在此环节要运用过程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从而让实践教学的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学评价

一、《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它除了涉及计算机技术外,还与众多边缘和基础学科有关联,因而涵盖的知识面与领域很广,要想上好《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作为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其次,教学内容具有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领域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仅依靠教材是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必须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再者,教学内容中大部分知识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充分、有效的上机实践是学好这一学科前提,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好课程、管理好学生成为教师面临的问题。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21世纪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通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与众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评价,对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二、教学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所谓教学评价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广泛而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学习的质量和个性发展水平等行为变化做出价值判断,进而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调整、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评价应该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为目标,从学生、教师和课程内容这三方面出发,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实现一种动态评价。通过评价达到以下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完善。要达到上述目标,在教学评价中笔者认为要遵照以下几个原则:

1、全程性原则

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阶段就要对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计划实施的评价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使对评价的规划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规划转变为对“教学―评价”的过程的设计和规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据此分析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

2、趣味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儿童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必须使他有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精神生活。”因而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以达到教学目标。

3、学科性原则

在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无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学科特点,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考虑对概念掌握、原理理解等认知活动的评价方法,还要考虑如何评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技术设计、技术操作和技术优化,更要考虑如何评价综合任务体现出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等。

4、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评价原则可以表现为:

(1)开展评价经常化。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针对每章节设计阶段教学形成性练习,学期末进行总结性测验等等。

(2)评价方法多样化,除了书面考试和上机测试外,教师在平常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评价和活动成果评价。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应发挥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评价中的主导作用,除教师评价外,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同时,可组织学生之间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方法

课程教学评价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按照相应的评价理念,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才能对学生给出合适的评价。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总结以下评价方式,仅供参考。

1、自制作品评价法

就是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软件)创作一幅作品,教师再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科中学生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完成的作业,如板报、网页、图片、演示文稿等等。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的考试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教师在给定了范围与评定标准后,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和素材,完成作品并存盘交给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进行这样的考试。例如:在完成PowerPoint模块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以春节或元旦为内容,以简单的文字、图案制作一个演示文稿。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作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巩固了PowerPoint基础知识。学生对这种考试没有过重的压力,自制作品评价方式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书面考试评价

书面考试易于操作,并且可进行定量评价。为考核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习掌握情况,进行一定形式的书面考试是必要的。书面考试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为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提供反馈信息。书面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应十分重视考查学生能力,命题要以思路发散性、探究性和答案开放性为主,书面考试的形式不拘一格,也可以在计算机上以理论题形式进行。

3、操作评价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教学评价更应突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特征。可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操作,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试卷测试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操作性的测试。上机测试是《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测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机操作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设定的考核项目,规范地独立完成,因此能较方便、经济地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但这种测试仅仅是从一个方面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要真正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应用能力,教师应在平常教学别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评价和活动成果评价。

4、分层评价

对学生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学习兴趣的差异,操作时间的差异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差距较大。就我校而言,学生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对于各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看学生在该层次中有没有达到目标。同时,评价要注意鼓励性,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任何进步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四、小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评价中使用多元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是一个新课题,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需要做很多工作。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建立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将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灵活使用,才能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宗旨,同时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教学质量 模糊综合评判 评价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ZHAO Jing[1], DIAO Renhua[2], LING Hua[3], LUO Chunhua[4]

([1] Library of Bengbu Naval Officer School, Bengbu, Anhui 233010;

[2] Training Department of Bengbu Naval Officer School, Bengbu, Anhui 233010;

[3]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 Bengbu Naval Officer School, Bengbu, Anhui 233010;

[4] Library of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Wuhan, Hubei 43003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aculty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different evaluators on a teacher evaluation data,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get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result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be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faculty.

Key words teaching qualit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valuation factors

1 课堂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1.1 建立评价因素集

根据学校对教员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确定建立评价因素集 =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益,教学态度,教学风格}

其中,继续分解成 = {,,…},继续分解成 = {,,…,},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的因素集,见表1所示。

1.2 建立判断集V

建立判断集包括设计标度和设计标号。标度分定性和定量两种形式,根据评估目标,宜采用定性标度,即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区分教员教学质量的等级程度。确定标度后,用不同符号加以标记,把标度与标号联系起来形成判断集:

= {,,,} =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1.3 汇总评价结果

在实施教员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可以得到来自专家督导组成员、同行教员、学员三方面的原始数据。以10位督导组成员、5位同行教员、10位学员对某教员的评估为例,三方面的评估结果见表2所示。

1.4 确定权重

(1)方面权重。由于专家督导组成员、同行教员、学员这三方面评估者的测评结果对某教员教学质量最终评估结果的影响不同,可以给予不同权重进行加权平均,采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形式确定这三方面评估结果的权重分配为:

= (0.4,.35,0.25)

(2)评价因素权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特尔斐法(Delphi Technique)、层次分析法(AHP法)和专家会议法三种。①根据特尔斐法,以问卷形式向专家征求意见,然后汇总、整理,将结果让专家再发表意见,多次重复这一过程,直至专家意见一致,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1所示。

2 综合评判

2.1 原始数据处理

将表2中三方面评价数据加权平均得到三方面对某教员的综合评价,如对单个因素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同理,计算所有单位的综合评价结果,见表1所示。

2.2 三级综合评判

= = (,,…)

符号“ ”表示模糊合成运算。目前,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践中较为适用的是“取小取大”合成模型。②

(,) = () = 1,2,…

2.2.1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评判对象为二级指标,评价要素为对应的三级指标,单因素判断矩阵与其权重向量进行“取小取大”合成运算,其结果为的评判结果,以为例:

= (0.5,0.5)

= = (0.36 0.5 0.215 0)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

= [ ] = (0.335 0.465 0.2 0)

同理,可分别计算出其余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为

= (0.52 0.455 0.025 0)

= (0.22 0.367 0.275 0.138)

= (0.176 0.383 0.316 0.125)

= (0.313 0.310 0.349 0.028)

= (0.231 0.410 0.308 0.051)

= (0.256 0.352 0.313 0.079)

= (0.176 0.454 0.310 0.060)

= (0.035 0.415 0.45 0.1)

= (0.369 0.516 0.115 0)

= (0.529 0.434 0.037 0)

= (0.386 0.541 0.072 0)

= (0.270 0.365 0.274 0.091)

2.2.2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根据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构造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单因素矩阵,以为例:

= (0.5 0.5)

= = (0.5 0.465 0.2 0)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

= [ ] = (0.429 0.399 0.172 0)

同理,可计算出其余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为

= (0.272 0.332 0.271 0.125)

= (0.243 0.389 0.293 0.075)

= (0.287 0.402 0.233 0.078)

= (0.511 0.419 0.070 0)

= (0.270 0365 0.274 0.091)

2.2.3 三级模糊综合评判

即在一级指标中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所得结果为最终评判值。

= (0.05 0.3 0.3 0.2 0.075 0.075)

= = (0.272 0.3 0.293 0.125)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

= (0.275 0.303 0.296 0.126)

2.2.4 评判结果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认为该教员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率27.5%,良好率30.3%,合格率29.3%,不合格率12.6%。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该教员的课堂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估结果为“良好”。

3 结束语

模糊综合评判法能较为合理、科学地评估教员课堂教学质量。但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体系。二是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三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监控教学全过程。四是加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建设,建立纠偏机制。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