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2: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最喜欢的书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开架借阅 情报资料 专题索引 教育职能 情报职能
图书馆工作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就要努力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笔者就图书馆工作如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有效使用图书馆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为师生服务
1.培养新生的兴趣
每年新生入学,学校要开展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学校采用以系为单位,集中时间,专人讲解的方法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阅览室,介绍本室的功能及服务内容、开馆时间、规章制度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要让全校师生了解图书馆,提高师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籍成为同学们的伙伴。新生刚入学,面对众多图书,一方面渴望读书,一方面又感到茫然,不知该读什么书,学校进行利用图书馆的读书教育,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有目的地查找自己想要的书刊,从而养成独立寻找知识的能力。
2.采用引导式教育方式
通过宣传图书,推荐好书,辅导阅读等活动,诱导学生阅读。广泛搜集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资料,科学加以整序,把适合学生的各学科、各类型的书刊以及适合教师教学参考的文献进行系统收集,将馆藏文献有针对性地传递给读者,这种工作需要馆员必须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熟悉馆藏书刊内容,向读者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灌输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举办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技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轻松时间富裕,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但分析能力较差,有些学生选择低层次出版物,受到其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对其生理、心理、道德品质等方面都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图书馆要指导学生选择优秀图书,进行各种文艺性读书活动。可以寓教于乐,融思想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使学生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比如根据每学期教学内容,选择好图书,开展相应主题的读书活动,如读(“同读一本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学历史知国情”)、讲(讲书中的故事)、写(写读书笔记或心得)、演(演书中的故事)等多种方式寓教育于读书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为成为“四有”新人而勤奋读书。
4.方便读者,实现开架借阅
开架能使书刊与读者直接面对,发挥藏书作用,增加图书流通率,开架前,读者通过查阅目录,填写索书单,手续繁琐,几经排队才能借到一本书,有时还借不到满意的书,使师生颇有怨言。开架后,读者自由入库,直接从书架上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书,同时在选书中发现其他需要的书,而这些书,仅凭目录很难判断是否需要,开架借阅比闭架借阅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师生真正进入了知识的宝库。但同时也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保证教学科研用书,避免影响教师备课科研所用;二是对特藏珍贵书籍不宜开架,注意保存;三是组织相应的目录来反映开架书书目类别,有利师生查找;四是制定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开架借阅难免出现排架搞乱、图书丢失破损等现象,这就要求从严格制度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做好对读者的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为开架借阅创造有利条件。
二、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尽可能满足师生阅览需要
简化手续,降低门槛,延长开馆时间,尽可能满足师生阅览需要。
2.建立现代化信息服务设施
技校图书馆不能只满足于书刊的借阅,而应为读者提供现代化的视听设备,本着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态度,在经费紧张情况下开设新的信息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配合教师搞好教学科研,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在电子阅览室的硬件和软件的管理方面更是需要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进一步探索、改进、总结和提高。
3.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针对读者在教学、科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整理搜集情报资料,编制专题研究书目、索引或专题研究资料等,为师生的科研工作创造优良条件,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4.加强调查研究
每学期初,图书馆都要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科研计划,准备开设课程所需的教学参考书,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向读者提供主动服务,用陈列、展览等直观形式直接推荐藏书,以加快资料的有效传递,节约读者的宝贵时间。
一、提高图书管理员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小学图书馆目前现状不容乐观,图书馆管理员多为兼职,教学任务重,没有经过专业教育,义务素质较低。另外,领导对图书工作重视不够。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建设,使图书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针对以上情况应采取的对策:
1.领导要重视,抓好硬件建设,主要加大馆舍面积,馆舍内部设施及藏书建设的投入。
2.抓好图书馆管理员的队伍建设,要根据现状与发展趋势引进人才进行业务培训,合理配备图书管理员。
3.图书管理员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乐于奉献,服务他人,给老师、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充实图书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听故事、看连环画,有时也很想阅读课外书籍,但受到识字量的限制,有时爱看一些喜欢或希望读到的书,但一时不能满足,这时作为教师和家长就要千方百计,顺势利导、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充实图书室,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一般来说,小学生最喜欢读内容紧张离奇、曲折有趣,体裁是童话、寓言、故事(民间故事、战斗故事、历史故事)、小说(如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等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篇幅短小的作品。从年龄上说,低年级学生喜欢读以图为主的动物童话故事、民间传说,中年级学生较喜欢配有插图的童话、故事,高年级学生则喜欢读历史题材的传记、小说等。从性别上说,女生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男生喜欢读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说。根据这些,学校在添购图书时,就要考虑学生的各科课外阅读需要,尽量照顾各层次学生的特点,购买学生喜欢读的图书。
三、结合读书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1.在中高年级开设读书班(读书小组),有目的地推荐一些经典著作,名人传记等优秀书刊,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带动全校的读书积极性。
2.重大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3.鼓励学生开展班级之间的读书成果交流。读书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也可以是文摘,还可以是佳段锦句汇编等。其目的在于推动读书活动,浓郁读书风气。
4.中低年级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开展讲故事活动,讲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欢乐,影响和感召更多的儿童参与读书活动,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使知识成为开启他们心灵的窗口
怎样提高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效果,注意读书方法十分重要。一要科学地寻找时间。利用时间是培养正确读书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求科学地选定学生读书时间,一是在校课余时间,二是回家空余时间,三是周末休息时间。但关键还在一个“勤”字上,宝贵的读书时间选定了就不能随意放弃。二要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在浩如烟海的书山刊海,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选择尤其显得重要。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患者服务;设想
[中图分类号] R193.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1(b)-141-01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需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不仅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需要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综合性的服务,即心理方面的、社会方面的服务。作为医院科室之一的图书馆有义务也有责任为改变医院传统的服务模式、为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助一臂之力。
1 建立疗区医学网络服务中心的意义和作用
疗区医学网络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医院图书馆传统服务观念的更新,阅读治疗是一种被认可的辅医疗。是医院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的需要,是当前图书馆业务活动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1]。
1.1 宣传和普及医学知识,营造一种温馨气氛,享受阅读乐趣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院借助自身的优势主动为患者提供图书服务,使患者更多地了解、熟悉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和防病治病的意识,增加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提高保护自己健康及防病治病的能力,积极配合治疗,最大限度地康复,从而有利于全民族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全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1.2 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患者往往对自身的疾病和医院紧张的气氛感到恐惧和忧虑。医院通过图书为患者服务,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温馨的外部环境,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不安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主动与医务人员配合,起到某些单纯的医疗手段所无法起到的作用[2]。
1.3 改善医患关系,增强医院竞争力
疗区医学网络服务中心扩大了医院服务的范围,增强了患者对医院的认同感、信任感和亲切感。有利于医院形象的改善和声誉的提高,扩大知名度,给医院增添现代化色彩、文明气息,对提高医院声誉,吸引广大患者,增强医院自身的竞争活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而增强医院的效益。
1.4 有利于医院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在疗区增设医学网络服务中心,可充分利于图书馆资源,特别是那些医护人员觉得太浅而患者又最喜欢阅读的科普类书刊,同时能给图书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用于进一步扩大馆藏,有偿服务,以书养书,使图书馆工作更完善更全面;使图书馆走向社会,显示其社会价值,进一步完善健全的工作体制。
2 建立疗区医学网络服务中心的形式和内容
患者图书馆可分为书刊阅览和网上医学信息导航部分。书刊以一般患者易于接受的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医学科普读物,如《医学小百科》、《大众医学》、《抗癌药膳》等以及那些反映时事政治、地域风情的期刊、报纸为主,当然还应该选择一些与手术、治疗、药品知识介绍等有关的书籍、手册、辞典,如《糖尿病诊断治疗与护理》、《中毒、识毒与急救与护理》、《医学常用数据手册》等,以便读者查阅。
网上医学信息导航通过Internet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概况、专家的情况、特色科室的情况以及一些疾病的病因、治疗注意事项等。另外,随着服务的不断开展本院将逐渐摸索定期开展面向患者和家属的各种医学讲座,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以延伸。
3 疗区医学网络服务中心的管理
3.1 配备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阅览室管理员
在管理方式上,既要认真负责又要灵活机动,既要按照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对他们进行管理,又要适当考虑读者身体和心理的特殊情况,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一切从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为他们服务。另外,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图书馆学和医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并能解答他们提出的一些与其病情相关的医学方面的问题。
3.2 加强交叉感染管理,预防隐形感染的发生
对阅览借阅的图书进行1个月1次紫外线消毒。地面应常用“来苏”稀释液清洁。书架、桌椅用“84”液定期消毒。室内保持通风。
关心患者、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是医院图书馆应尽的义务之一。通过疗区医学网络服务中心的设立,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恐惧感、孤独感。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分散注意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勇于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同时开展阅读治疗,直接为患者服务,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已得到广泛认同[3]。多一份服务,多一份关怀,多一份温馨,多一个患者。医院图书馆在完成为医院医疗临床、科研、教学服务的前提下,在疗区增设医学网络服务中心,将为医院在竞争大潮中尽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陈琦.以人为本设立患者图书馆[J].医学信息学,2006,16(5):812-813.
[2]苑红.医学信息服务的新形势[J].河南大学学报:医药科学版,2001,20(2):76.
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引领,缺乏适当的经验参照,缺乏科学的管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效果不够明显。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当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呢?
一、营造阅读氛围,提高阅读兴趣
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积极的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热情,是学生能够全员、全程、全心参与课外阅读的基础,也是课外阅读有序、有效、正常开展的前提。因此,我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三个活动(搜集、辩论、演讲),两个会议(课外阅读班级动员会、学生家长会)。首先,安排学生课外搜集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由于采取竞赛的形式,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我还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写下来贴在自己的桌面上,让它时刻警醒自己。通过班级交流学习,同学们初步感知了阅读的意义。接着,以“课外阅读好不好”为主题的辩论活动和以“我爱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让全班同学进一步感知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让每一个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是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关键。这一环节把握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如何掌握读书方法上,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到“读思结合”。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光阅读而不去思考,不去理解,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书虫。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我要求学生看过书刊后,要有自己的见解、思想,并把它记在《课外阅读反馈卡》上。哪怕只有一句话,这也是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东西。只要坚持,学生就不再是“书虫”“书橱”或“书呆子”了。第二,做到“读记结合”。即把读过的书籍或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动人的故事、闪光的思想都记录到自己的收藏夹中,记忆在自己的脑海里,用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第三,做到“读写结合”。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要求学生以读促写,把阅读中学到的优美的语言、精彩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只要运用恰当,我都做出中肯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进一步提高阅读的兴趣。第四,做到“循序渐进”。在课外阅读中,还应注意要求学生不要贪多求全、贪大求洋、囫囵吞枣而流于形式,让他们懂得“把一页书好好消化,胜过匆匆忙忙的阅读一本书”的道理。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学生,也提出不同梯度的要求,让他们适得其所,学有所获,不断提高。第五,做到“注重取舍”。有人说,书籍是一把“双刃剑”,优美、健康的书籍是净化心灵、指导光明的向导,而低级庸俗的书刊则是践踏灵魂、引入歧途的魔鬼。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大多是书籍数量不多,种类较少,破损严重,加之部分书籍年代久远,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因此,应该为学生准备一份“备读书单”,供学生选读、搜集和购买。
课外阅读多是自主活动,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而它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会经常反复。老师和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在“共读”发挥树立榜样的同时,要不断指导,认真督促,及时纠正,可通过“强制”“暗示”“引导”“肯定”等多种途径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三、开放阅读方式,延伸阅读时空
有人说,课外阅读是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依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独立的读书活动。如果学生废寝忘食,说明他对读物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心浮气躁,不能进入,说明读物对学生没有吸引力。鉴于此,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要宽容一些,可采用教师“备读书单”与学生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择性心理,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阅读量的要求也需要宽容,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允许数量有所增减,内容适当调整。
阅读活动不论是时间、空间,还是内容,都应开放,可以把它作为课堂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我要求学生除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家庭图书架”外,还要充分利用其他图书资料,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更多的时间,拥有更多的机会,能欢快地遨游在图书的海洋里,尽情地吮吸图书的文化精髓。
四、拓展阅读活动,讲求阅读实效
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是很不理想的。许多同学阅读的热点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警匪小说,少数同学甚至迷恋到不能自拔的地步,而对中外名著,却表示没时间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而不是任由学生简单地自我选择和随意地自由阅读。
一、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
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份课外阅读档案。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特长、已读书目、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书名言等。由学生自己逐渐地补充和完善档案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在档案上一下子就看到自己的成果,得到成功的享受。
二、取得校内外的支持
开展课外阅读必然要有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经济的投入。可能会有其他学科的教师及家长有意见。因此,教师应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首先,争取学校领导加大对图书的投入,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创办班级图书角,不断丰富书籍刊物,使学生做“有米之炊”。其次,与校团组织联系、挂钩,经常性地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促进课外阅读顺利、健康地发展。第三、和家长取得联系,说明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影响,希望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同意学生多看课外书,并能够支持学生订阅有益的书刊、报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
三、开展相关类活动
有了良好的开端,如果不能很好地用活动来进行强化,学生的兴趣是很容易消退的。所以,经常开展和课外阅读相关的活动,是使课外阅读如火如荼地进行的保证。
1.建立课外阅读小组。
首先,成立一个个课外阅读小组,以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自由组合。以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学生能够在一个小团体里得到信任,感受到交流的乐趣。并且,有积极表现的热情,阅读的数量会有很大的增加,质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2.背诵优秀诗文。
我国五千年的古老文化遗产中有太多的好作品。古代诗词的经典名句,古今优美的抒情散文,气势强盛、说理严密的议论文,这些都可以是举行阅读、朗读比赛的内容。在活动中给学生指定同一课外篇目,让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阅读,比谁读得多、快、准,最后以答题的方式考查。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更有效地训练了阅读能力,同时促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可谓“一石三鸟”。既可以用击鼓传花的形式,也可以用分组选拔的方式,还可以用答卷的形式,总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课外阅读的队伍中来。
3.推荐好书。
可以在班级或是学校的橱窗里,每月或是每周由学生推荐所读过的好书,并写上简单的情节介绍性的语言或是自己的读后感。或者,也可以是老师在橱窗里面写下自己所读过并且喜爱的书籍,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或者,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还要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一般五六周召开一次,每次发言人数不少于五人。
4.读书演讲。
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可以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就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表达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做好读书笔记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可以让学生就书籍中令自己难忘的某个片段、某个情节的设计进行阐述,可以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下来,可以把自己在阅读中得到的乐趣写下来,也可以把自己对课外阅读的意见和建议大胆地提出来。然后,进行一次读书演讲比赛。由老师和同学一起做评委,从内容、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评定演讲的优劣。优胜者可以得到班级集体所奖励的一本书籍或其它。
5.读书笔记展评。
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就应该要求他们坚持写读书笔记。然后,每隔两三周就举行一次全年级读书笔记展览,请同学们认真观摩,以投票的形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3-5篇,并且让获得荣誉者介绍经验,与后进生结对子,共同提高读书水平。给善于书面表达的学生以自信和鼓励,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展示的舞台。而且,学生在进行笔记的时候,一定会对所读的内容进行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那样,他们就真正能够深入到书本的内在思想和精神实质中了。而参观展出的同学,也等于在极短的时间内读了很多的书。
四、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读,是为了说和写。如果说,读书演讲是说的一种体现,那么,写的要求就更加高了,是对学生的全面考察。
1.作文比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各种书刊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词汇、材料和技巧。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性情,积累精华,博采众长,而且有助于观察世界、体味人生,从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写作的过程,是对学生的语言积累的极大的考验。课外阅读多的学生,必然也有很多的词汇,很新的思路,很鲜明的主题。作文比赛应该侧重在语言的表达、思路的设计、主题的把握等方面多做要求,以尽量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觉得:“读有所用!”
2.积极投稿。
为了更好地发动学生,我们还可以采用鼓励投稿的方式,让学生自愿动笔,自由写作。然后,在老师的指点下积极投稿,享受文字变成铅字后的愉悦。
这三类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实际上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即:心理问题——材料问题——技法问题。
关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条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此可见,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让学生敢于进行写作表达是关键;学生心中有“自己的意思”是写作的前提;而运用技法——表达方式等则是次要的问题。
那么,如何让学生走出“恐写症”,如何让学生“有话想说”呢?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心得。
一、 溯本求源,调动学生是关键
写作文,绝对不是“按着母鸡生蛋”的事。“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福楼拜)。写作动机是写作的前提,而消除畏惧心理则是产生写作动机的前提。
为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创新作文形式。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患有“恐写症”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在草稿纸(或小纸片)上随意写的语句比老师要求写的作文要好很多,生动得多;他们在日记本上流露的感情比在正式的作文本上要好得多,感人得多。
其实,对几乎所有的学生——包括优秀学生而言,这种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心灵的自由,首先是形式的自由。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自由的方式进行写作,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灵丹妙药。
在初中的不同年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不同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日记。日记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愿意表达自己情感的空间。保护学生的隐私,是学生敢于表达、流露真情的前提。
(2)随笔。随笔的关键是一个“随”字,老师不必对写作内容作任何要求,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从实质上看,随笔就是写作的“材料库”。
(3)周记。要求学生以“周”为单位进行写作,反映一周内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事情。
(4)留言(本)。生日聚会、送别朋友、毕业纪念等活动,都可以灵活组织学生进行即时留言。
(5)投稿。鼓励学生向学校广播站、网站、文学社投稿,在体育节等活动中向主席台广播即时投稿,向有关报刊投稿。
(6)散页(纸)作文。实际上,这是一种规范的作文训练方式,为了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彻底解放学生灵魂,我将作文本“化整为零”变成“散页”作文纸。目前,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7)网络。网络表达成为时代的必然,学生手机短信、QQ群、班级同学录、博客等都成为了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表达的平台。
2. 缩短“痛苦”时间。作文必须进行规范训练,定期的作文指导课必须进行。但调动学生写作热情依然是关键。怕写作文的孩子,他们总是磨磨蹭蹭,很长时间都不能完成。对这些学生而言,时间越长,他们所受的“折磨”就越多,而这长时间“折磨”的感受就进一步强化了其恐惧心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缩短”写作时间,就是减少孩子的痛苦。
当堂作文是缩短学生写作痛苦时间的主要方式。当堂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现场作文。
当堂作文,要注意三点:一是作文前真情煽动,营造其写日记、写随笔的氛围,激发起表达的欲望和自信心;二是作文题目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三是必须处理好“技法指导”的地位和时机。
当堂作文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写作要求(第10条)为“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进行当堂作文的强化训练。
3. 不怕学生“抄袭”。很多老师在作文训练中,反复强调不准学生抄袭。我在作文写作训练中,不反对甚至赞同学生“抄袭”。当然,这里要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抄袭”,绝对不是在当堂作文中让学生直接拿着有关书籍去克隆、去抄写。
我认为,学生“抄袭”作文,是一种主动学习写作的表现。他们在“抄袭”中,会找寻心目中优秀的同题材的作文,既扩大了课外阅读面,又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他们会主动学习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仿写某个片段,甚至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
如果作文能力极差的学生整篇抄袭,特别是在当堂作文中整篇“抄袭”,我也不认为是坏事,因为他毕竟阅读了、理解了、积累了。
写作犹如习武,都得从一招一式开始,模仿(抄袭)其形式,才能悟出其内涵,等到招式多了,自然就会变化了,甚至能自创“迷踪拳”了。
“抄袭”作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为给学生“抄袭”提供足够的“可能”,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让其有可“抄袭”之物。每学年,我都会给学生推荐“优秀作文选”以及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刊。
(2)让其有可“抄袭”之时。“作文早知道”、“作文预报”是我常用来“泄题”的方式。每次作文,特别是规范写作训练,我都会提前一周或在单元导读时提前告知学生,并且还会指导学生如何“抄袭”,让其早做准备。很多学生为了在当堂作文中表现自己,都提前进行了练笔并不断进行作文修改。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在“抄袭”中消除了恐惧,提高了水平,收获了信心。
我个人赞成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懂得合作的父母可以影响孩子具有比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时间上的分工
工薪一族劳累了一天,选择合理的时间安排宝宝的亲子游戏非常重要。
丽丽今年1岁半,爸爸是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工作时间长、任务重、责任大;妈妈是街道办事处的公务员,爸爸妈妈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既不影响工作,又可以兼顾到孩子的成长需要,他们这样安排自己的时间:
妈妈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爸爸只是负责每天早上给孩子洗脸以及全天无论多忙,都至少要抱孩子10分钟。晚饭后,只要丽丽还没有睡觉,爸爸晚上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时候,他们就特意把丽丽放在一个特制的、可以跟大人一样高的椅子上,面前放上宝宝最喜欢玩的拼图玩具,并告诉她如果她保持30分钟安静地自己玩,那么,就可以有一个小小的奖励。而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安安静静地有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在爸爸跟丽丽一起“工作”的时候,就是妈妈自由地在网上冲冲浪,或者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刊的时间了。
这样安排时间,既达到了父亲参与孩子家庭教育的目的,同时,也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了从小独立的习惯。
在内容上的分工
分工的原则是,每个人做相对熟悉与喜欢的那部分内容。
父母因为个性、工作时间,以及各个方面的局限,商量好谁来管理孩子,非常重要。
3岁的磊磊是个活泼的胖小子。年轻的妈妈,是一家外企接待人员,个性活泼,善于交际。爸爸虽然比妈妈年长几岁,但是,由于工作太忙,而且经常出差,参与教育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夫妻二人商量,日常孩子的陪伴由妈妈完成。妈妈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于是,她就充分利用动画片来教授孩子一些知识和技能,而爸爸有生意人的缜密,通过陪儿子玩赛车、拆装玩具飞机,以及理财游戏,来影响孩子一些观念。并且,通过让3岁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把自己屋子里的玩具收好)让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终。
周末的时间,由爸爸选择一天时间单独全程陪伴孩子。这天完全是两个“男人”的时间,爸爸可以一边听着新闻广播,一边看着儿子拆装玩具。同时这一天,妈妈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逛街、喝咖啡、上网聊天或看电影。
这样的好处是:带了一周孩子的妈妈可以有休息调整的时间,打理情绪……对于爸爸来讲,既可以体验到妈妈带孩子一天的不容易,还可以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又加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及时沟通
露丝是个3岁的女孩,妈妈是个自由职业者,性格内向,爸爸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工程师,性格外向。
两个不算年轻的父母,根据个人的性格决定这样分工:妈妈的时间比较充裕,负责孩子的吃、穿、玩,周一到周五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爸爸负责六、日两天孩子的户外活动,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周末跟孩子一起玩,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病了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带孩子看病。一旦孩子犯了错,只要不涉及到个人安全的问题,妈妈要么记录下来,等爸爸一起商量如何通过错事教育孩子;要么就马上通电话商量如何处理。
有一次,妈妈接露丝回家后,照例脱下穿了一天的脏衣服准备泡在盆里洗,忽然有个玩具从口袋里掉了出来, 于是妈妈问露丝。
“宝贝,这个玩具是你带回来的吗?”
露丝说:“是我从学校拿的,我喜欢玩这个。”
听到这些话的妈妈当时的脑海里的反应是,这孩子怎么偷学校的东西呢!又怕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就没有马上痛斥孩子,安排好孩子吃水果以后,就背着孩子给爸爸打了个电话,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并商量好办法。
吃完晚饭,妈妈把露丝揽在怀里说:“宝贝,今天妈妈有点不开心了!”
“为什么呢?”
“我觉得宝贝做了一件不对的事情!”
“什么事?”
“你看,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咱拿到家里来了,那么,她们想玩的时候怎么办呢?”
“我今天玩,明天给她们送回去好吗?”
“好啊!不过呢,明天送回去的时候,一定说一句话好吗?”
“什么话?”
“对不起呀!”
“为什么说对不起呢?”
“因为,你没有经过小朋友的同意就把它带回家了,她们一定很着急的!”
“不过,那老师要是说我怎么办呢?”
“如果你承认错误,老师会觉得你是负责任的孩子,你放心吧!”
第二天一早,妈妈送孩子的时候,把情况跟老师沟通了,并说明希望通过这件事情教育孩子凡事替别人考虑。
果然,下午接露丝的时候,她跑过来高兴地对妈妈说:
关键词:课外阅读;数量;质量;兴趣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这一理念已被许多学校领导、老师接受并付诸实践,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却很大,普遍存在“三实三虚”的现象,即“重数量轻质量、重兴趣轻引导、重内化轻外化”,课外阅读没能真正落到实处,效果不尽如人意。
根据我校的成功做法以及本人的一些探索,笔者认为,需要用“书香”浸润孩子的童年,让阅读成为学生自主的、和谐的行为。
策略一:保量提质,夯实基础
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一定的质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明确地界定了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
1.营造“读书”环境
可以利用人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是很重要的,为此,我校大力实施了书香校园工程,其中,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在不断加强图书馆、阅览室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如开设了读书廊、读报栏、新书介绍栏、红领巾广播站,延长了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并因地制宜地张挂了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2.保证“读书”时间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低,加上贪玩好动,除少数的读书迷外,大部分学生对读书的“需要”还须老师的循循善诱,适时地“加温”。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自由地畅游,时间如何保证?
(1)对课内的文章,主张长文短讲,短文精讲,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
(2)将读书课列入课表。
(3)要求各班每周开设一到两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由阅读。
(4)提倡加强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特别是利用节假日等大块时间博览群书、增长知识等。
3.教给“读书”方法
数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为了让学生在保证课外阅读数量的基础上,也保证阅读的“质量”,笔者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绝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他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
(2)读思相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知识。”因此,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3)读记结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摘录优美的词句、新问题、新知识,以便以后查阅,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
策略二:以趣导行,落实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叶圣陶语)。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课外阅读应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进一步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朝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才能落实我们的课外阅读目标。
1.先“放”再“收”
课外阅读是自由阅读,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使学生心之所至,自我娱乐。因此,在学生刚开始课外阅读时,“放任自由”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卡通笑话,全凭学生喜欢,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再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并提出读书要求,先“放”后“收”,给学生一个过渡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开展读书活动
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读”的意识,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书目,引领学生跨进浩瀚的书海,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如:
(1)阅读欣赏课,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某一片段自悟、欣赏,与同学交流。
(2)阅读表演课,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寓言、童话,结合学生的阅读理解,把故事用表演形式表达出来。
(3)阅读活动课,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寻找相关资料阅读,而后交流展现。当然,我们还可以开展与读书相关的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主题辩论会等等,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读书所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策略三:从内到外,充实心灵
阅读,是一种与书中人物心灵对话的过程,多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课外阅读产生误解:认为课外阅读是教材的补充,只要让学生大量读书,记诵优美文段,摘抄佳句妙语,学生思想水平、写作能力自然水到渠成。其实,阅读学习也有一个过程:切入(理解)――内化――外化(运用),要真正提高阅读的“质量”,使学生读有所悟,悟有所积,积而能用,不可忽视内化、外化这两个关键环节。
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关于阅读有一条经典的定律,定律简单而实在:你读得越多,你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你越聪明,你的成就也就越大!衷心祝愿我们的学生都能拥有一个浸润“书香”的童年,自觉地将课外阅读变成为一个自由的梦、一个“绿色”的梦,让阅读承载起孩子们更多的梦想,让生命之花在书香中绽放。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兴趣引导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也积极地提倡进行课外阅读,各校都对课外阅读格外重视,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但笔者也发现了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 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学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我认为,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情感方面的学习主要靠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语文教师不但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阅读。教师只有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树立起经典意识,同时提升整体认识文学作品的理论素养和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能力,才能站到相当高度去统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
二、以课堂为渠道,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从当前来讲,还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讲练结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教师的讲应是精讲,是为教给学生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而讲;学生的练产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而练,是用以培养阅读能力的。因此,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注意给学生的自读(或课外阅读)做示范,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一般情况下,朗读课文、识别字词 、句子分析、结构特点等,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做,由于自学能力主要是从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综合表现出来。因此,在讲练内容上,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着力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而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实现的,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出色的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和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三、授之以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目前,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的效率呢?我认为教会学生阅读,主要可从精读和泛读入手。精读就是仔仔细细的研读,反反复复的揣摩、品味。它是学生学习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规则和方法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精读可从几方面着手:1、咬文嚼字,对文中碰到的一些字词 仔细研究、推敲、辨析,通过教师的训练,让学生“习惯成自然”。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语意,从而培养敏锐语感。3、研究体裁、结构。4、讨论文法、作法。5、做读书笔记。6、熟读成诵。而泛读的特点是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泛读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语言,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启发智慧,发展思维,获取知识信息。泛读的方法主要可采用:1、扫视法,对文字用眼睛和思想一下子把握住,然后离开文字,记住文字并进行思考体会。2、跳读法,即不按文字顺序阅读,主要捕捉自己需要的和有关兴趣的内容,重点把握住目录、标题、语句的骨干;4、信息要点的标志处;5、文章大意等。综上所述,精读与泛读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实际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两翼。
四、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理解文章、陶冶情操、形成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课堂教学,用好课本。课堂是获取阅读知识、方法的主阵地。学生要从教师的上课中学习分析文章的方法,并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
2、明确阅读目标,学会选择。虽说是“开卷有益”,但并非所有书籍都适合学生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适当指导,选择有益的书籍供学生阅读,从而逐步形成学生有目的、有选择阅读的习惯。
3、学会思考,勤于积累。“学贵质疑”,读书的目的在于增长见识、发展思维,阅读中必须学会思考,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提出个人见解,从而使自己的理解、分析能力大大提高。阅读中还要勤于积累,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摘抄优美的词句、语然,做知识卡片等。将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信息积累,使运用时能信手拈来。
五、建立课外阅读基地
书,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眼啊!但是,它却在我心目中占着特高的地位。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书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涟漪着,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捧起一本本包着书皮的书时,心里又不禁想起了往事……
书,对于我又是多么重要的啊!如果我认定生命排第一,那么,书肯定是仅次于生命一—排名老二了。我曾经为书哭过,为书伤心过,那也许就是我对书的依恋。每当看着一本本书“退休”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悲痛,那好比是把我的肉挖去了一半。我把书小心翼翼地藏进书柜里,我不忍心挖出自己的肉呢?
不仅如此,我还为书“卖过命”呢?说起来倒也难以相信,不过,那绝对不是谎言,而是出自肺腑的真心话。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哥哥为我习了一本书,我非常喜欢它。但是由于我的知识还不够渊博,看起来非常费劲——总得查字典。一天,我坐在一个很浅的小池的岸边,夕阳无限美好,但我无心欣赏,双手还是捧着那本书看着,可当我留心注意查字典时,那本珍爱的书就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偷偷溜走了”,“啪”的一声掉在那池里。一刹那间,我就像一只失了魂的动物,一下子把头扎进池里,想去抢救那本落了水的课本,书是摸到了,可是那令人遗憾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不公游泳啊!我身体又不高,难以踏着地。我搂住书在池里挣扎着。也许就是天意,大兄就在这时出现了,我得救了。但是,回家后又是挨打又是挨骂的。我哭了,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痛苦与忧愁,但是,那并不是因为那一顿打,而是对那本书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忧愁。书都浸烂了,翻开书面,眼见的是那浑浊的一片……我又哭了。也许你会取笑我的行为,但是,如果你我有了同感,那恐怕你也会情不自禁。
书,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拥有全世界的书。我是连做梦都想,但也许这是难以实现的愿望。不过,我不感到绝望,因为,在度过每个春夏秋冬中,是书,它培养了我的情操,陪伴着我成长、生活,因此,我无比欣慰。但是提醒一点:那全都是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我和书的故事
从我看她的第一眼起,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她与我有缘。”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千方百计地接近她,试图了解她,时间不长,渐渐发觉,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她。 也许是厌倦了苦燥无味的ABC,也许是为了逃避令人窒息的x+y,我一次又一次地约她出来,从她那泛着清香的扉页中,走向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 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为功利,不为分数,不为文凭,不为学历,只为心中那份渴望,只为心中那片怡人的“绿地”。 她的知识是那样的广阔无垠,她的话语是那样的富有哲理;她的目光是那样地温暖,好像能融化世界上所有冰冻的心田,她的双手是那样的温柔,好像能抚平人世间所有的伤口…… 当我因失败而痛苦迷惘时,她总这样对我说:“真正的光明并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远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为卑下的情操所左右罢了;当你要战胜外来敌人时,首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要你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当我因小小的成功而手舞足蹈时,她总这样对我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真正的强者,不但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还要经得起成功后糖衣炮弹的洗礼,当你沉浸在幸福的甜蜜里赏花赏月时,只怕别人已到了峰巅了。” 当我因“微微的困惑”而不能自拔时,她总这样对我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流星,有的是恒星。流星是美的,可它终究是一颗流星,流星的意义在于瞬间即逝,流星的美也只源于刹那间。流星毕竟是流星,若追寻长久,只能等待属于自己的那颗恒星,死死地抓住这瞬间的美,痛苦只能是自己。” 当我畏首畏尾踌躇不前时,她会送来这样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啊!这就是她,不管是树荫之外喧嚣着浮躁的热浪,还是窗外肆虐着凛冽的寒风,只要和她在一起,她就会在热浪之中营造一片清凉,在严寒之中托出一份温暖。 她就是书,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
我与书的故事
现在回起来,第一本与我有缘相见的书已经开始模糊、淡化了。虽然这几年,经我手的书数也数不清,但始终没有少时《三百六十夜》那种的韵味。
与“书”之前篇
一年级--只有两本破烂的不成样的,不知名的书陪伴;
二年级--各式各样的小画书和《当代小学生》之类;
三年级--第一次读完了自认为是长篇的《复仇女神》,对女主人公白马翁姆崇拜得五体投地;
四年级--读了多期《故事会》、一套《唐诗900首》,及其《西游记》、《东游记》和《北游记》。
五年级--16卷《机器猫》、3篇《七龙珠》及《凡尔赛玫瑰》还有《简·爱》和《穆斯林的葬礼》。
五年级暑假--把以往读的书又重新读了一遍。爸爸的书架中我读了多期的《谈古论今》、《十大将军传》、《刘公案》及《白玉堂》。这个暑假,我读的书很多,因为我读书的速度很快。还有的,就是我对读书有着浓厚的举,手只一要有一本书,我就非在一天内看完。
我与“书”之中篇
上初中了,以前听过姐姐说的诸多恐怖事件。(注:是关于上初中的)我和做好了与书永别的念头。但是上了初中以后,感觉很一般,除了上晚自习以外,与小学没什么区别,并且晚自习也是自习,有很多时间从老师那儿借的,从校图书馆借的,大大的丰富了我的大脑的空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泊桑的《一日》、左拉的《小酒店》,以及一整套“自画青春”,每读一本便感到自己的无知,就百这和“无知”,使我深深深溺在书海中,并且永不想出来。
我与“书”之下篇
上初三了,虽然功课很紧,但我也抓紧时间读书,与同学换阅,自己购买,姐姐书屋(注:因me之老姐特喜书,所以把她的“书藏”称为“姐姐书屋”里借。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准备一个好心情,去图书馆挑几本喜爱的书,看来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我和书的故事
从小我就爱读书,而且书,每天对我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还没上幼儿园前,书籍已占了我的生活一部分。妈妈在报社给我订了许多儿童书刊,每天,只要一见着书,就吵着让妈妈读。在幼儿阶段,应该保持充足睡眠才好,可我却每天晚上让妈妈读故事,有时一读就读到11点多。
后来,我认识了一些字,就开始自己读了。正在这时,我也不再爱看那些启蒙书,开始读一些童话或连环画之类的书。记得我第一次看童话书,是一套的书,里面还有带字的拼图,让我理解的更加完整。那部书里我读的第一个故事是《美人鱼》,读完后,我还大声地背诵给家人听呢!有时,晚上睡不着觉,我就听一种叫“故事盒”的小磁带,里面播的全是童话。这些故事让我丰富了阅读的理解力,并且,我也从故事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这些,是我一,二年级前对阅读书籍的初步认识。
到三年级是,作文走向了我。每次写作,我都会想想那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并巧妙的把它们用到作文中。有几次考试后,老师还把我的作文当成范文朗读。至今我还记得,那次作文的题目是《我喜欢吃的水果》。 三年级的暑假,我又读了有名的一些小说和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精典名著等书。那期间,我象着了磨似的读着,每天心里想的都是书中的人物,我每天也在享受着阅读带给我的快乐,这一假期下来,我读了有20来本书。我们家旁图书借阅的书店我如果借书,连老板都记住我了。
随着年级的增高,我又开始读一些散文等。
12年,书籍成了我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帮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也陪我走过了求知的慢慢长道,让我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它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书籍,在我和它之间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它会陪着我走过每一天。
我和书的故事
每个人对任何人、物、事都会有一个故事,也会在其中吸取更多的教训和经验,甚至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而我却让一本普普通通的书,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
曾经的我是个小电视迷,也是一个调皮蛋,而书则是我的“敌人”。因为我认为书是淡而无味的,只有电视剧是五彩缤纷的,无拘无束才是人生的目标。可爸爸妈妈却硬逼着我一天到晚的看那种无聊透的课外书。所以我每次看书都是心不在焉。
在一个忙碌的周末,爸爸妈妈不在家,这正如我所愿。
我找来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一个茅草房底下,那是一个幽静的地方。当然,选择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无拘无束了。我们先是捉迷藏,可都怪我太贪吃了,居然想到了我最喜欢的烤地瓜。于是,我和小伙伴商量在这里烤地瓜。也许是因为我们玩得太起劲了,肚子都有点饿了,没有一个人反对,而且都拍手叫好。
一切材料都准备好了,只差“主人公”——地瓜。我们在田里偷了几个地瓜,然后这场祸事就开幕了。
起初,倒还顺利。可是,忽然刮来一阵风,火苗子一下子飞到了茅草上,茅草一下子着了起来。
我们吓得措手不及,有好几个小伙伴吓得都哭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火苗子也渐渐长大了。我们想到了用水灭火,可我们身边没有河,怎么办呢?这时,我才想起我曾看过的一本书,书上说,如果失火,需及时用水或沙子扑灭。
沙子!刚好旁边有一堆沙子,我建议大家用沙子试试。我们动用了自己的外套,用沙子去灭火。幸好,火势不大,几桶水就搞定了。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248-01
在英语学习中,通过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和语文学习一样,能让学生扩大视野,获取知识,不断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同时,旧知识在新的语境中不断复现,新语言现象的频频出现,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合理的引导与帮助,能让学生起到触类旁通,拓展视野,深化知识的作用。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产生阅读的欲望。特别是对于初始阅读的学生来说,更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联系在一起。
1.选择恰当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选择一些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和学生感兴趣的有趣的阅读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快乐,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阅读并非枯燥无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以增长见识,又令人愉悦的活动。
2.创设多样的展示舞台,升华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一,开展手抄报比赛
在教学过程的合理时机,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办一份手抄报,即可以独立完成,又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来评判。如在教学5A Halloween 时让学生作了一期关于万圣节的小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设计,忙得不亦乐乎,很多封存起来的书刊杂志都被找了出来,有的还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阅读的积极性被极大的激发出来了。结果,学生所选的内容相当精当,有些甚至是教师都不熟悉的,版面设计得也很精彩,不免让人惊叹于学生的能力。
第二,开展讲故事、作讲演、演短剧等活动
阅读的直接作用就是学生词汇量的扩大和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学生继续保持并深外英语阅读的兴趣,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应该为他们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提供一个平台。所以在每节课的开始,除了everyday English之外,还可以抽出几分钟,轮流让一到两名学生用英语来讲一个故事,笑话,或作一段演讲,甚至是唱一首英文歌曲。学生为了展现自我,同时为了避免丢脸,必会在家仔细钻研手头的阅读材料,观看久已成了摆设的英语碟片。久之对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第三,让学生自画英语漫画作品
集知识味性于一体的漫画书小学生最喜欢看,因为漫画滑稽、夸张、幽默,对话简明、扼要,学生能通过图理解其大意。英语漫画也是一些学生英语杂志的重要内容。教师若引导学生自己创作漫画作品,即是对那些阅读材料的再利用,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四,背诵以及唱一些英语歌曲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所教的内容另外提供一些给学生背诵和演唱,并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好恶来改编这些小诗和歌谣,这既是对阅读材料的巩固,也是英语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
第五,鼓励学生互相交换英语课外书和视听材料
由于每个家庭情况的不同,学生拥有的课外书和音像制品的数量、质量也不尽相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他们所拥有的材料带到学校,大家通过课外活动一起观看或传阅,或者进行同学之间的调剂和交换。这样,一方面节约了阅读的成本,另一方面又极大的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接触的面和量。
二、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氛围
1.在校园的显眼处树立英语标志牌或张贴英语标语,为班级标志牌配上中英文标识;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儿童英文歌曲让学生们欣赏,从而让他们置身于英语的浓厚氛围之中。
2.办好英语黑板报和英语宣传栏等,开辟英语学习园地,有计划地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名人逸事、幽默故事等。在教室后面设立一个小书橱,里面放一些英语报刊、英语辅导书、英语故事书等材料,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3.举办校园英语角、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能力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文化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确保足够的英语课外阅读时间
虽然是课外阅读,但也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那该如何做到呢?一是对课内要求的文章短篇精讲,长篇短讲,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二是增加课时,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开设“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由阅读。三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到操场的树阴下或草坪上,在“英语的海洋里遨游”。
四、传授正确的英语课外阅读方法
应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1.专心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不要停顿。
2.读不出声,不用笔或手指跟随着词句读,而是直接理解阅读内容的大意。
3.遇到生词尽量不去查词典,学会根据上下文判断该词的意思。
4.把句子作为意义单位来理解,尽量抓住文章的正确意思。
这个被称为“民营书商海外第一人”的浙江商人,是位中国文化忠实的拥护者,他疯狂地迷恋功夫巨星李小龙、迷恋革命圣地延安、迷恋伟人,他甚至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黄润之……怀揣着“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图书梦想,他开始只身闯荡被他称为“世界出版中心”的地方――英国。
来自中国的出版人
身边的朋友们都觉得黄永军是个爱折腾的人。凭着一腔创业热血,他从一家出版社的普通员工,“折腾”成了北京求是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随着一系列图书的热卖,求是园实现了从每年出版80个图书品种到200个图书品种的飞速发展,在业内小有名气。
就在事业刚刚有所起色之时,黄永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折腾”。“为什么国内引进的国外版权图书那么多,而中国图书向海外输出版权的却少得可怜?”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他脑海中,“何不在海外开一家出版社,直接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图书拿到海外出版,发行到全世界?”
2008年3月,黄永军开始对英国图书市场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从爱丁堡到伦敦,从剑桥到约克郡,哪里有看书的人,哪里就是他停留的地方。一次坐火车途中,黄永军见到一个英国妇女在看《末代皇后》,便不停地追问她,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你在哪里买到的这本书?你对中国的印象如何?甚至,黄永军还要了对方的手机号码,与她探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黄永军了解到,中国版外文图书,虽然可以进入海外大众市场,但由于翻译成本高、资金回收周期长,实际出口量每年不过100万美元左右,而且没有利润可言。中国的出版市场太大了,每年1000多亿元的发行规模,使大多数大型出版商很少考虑开拓海外市场的问题。而实力更加弱小的民营书商,更是乐得固守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在英国主流书店很难看到中国出版的英文图书,只是在一些华人社区、中国城的街边小店里,能看到一些中文版的中国书刊,只有寥寥一些中国顾客,大部分老外都是“望书兴叹”。在走访多个城市之后,黄永军还发现,那些摆在主流书店里的中国图书,多是国外作者写作的,充满了想象和个人体验,根本不是真正的中国。有些外籍作者,还主观臆断地把中国写成了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这让他很气愤。
黄永军做过一个统计,在伦敦、爱丁堡的35家书店中,只有3家有中国出版的英文版图书,但因装帧、内容比较陈旧,翻译又错漏百出,根本无人问津。就在那一刻,黄永军隐约地触摸到了自己今生的使命。
“中国梦”的新商机
过去,人们把去美国淘金称为“美国梦”,在黄永军的心中,也有一个“中国梦”――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来中国工作、投资创业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外国读者对中国图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但是,面对众多“中国梦”的海外粉丝,中国为什么就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呢?
他猛然意识到,在海外,一定会有中国图书的市场空间。而在海外直接成立一家出版社,无疑是向“中国梦”迈出的第一步。回国以后,黄永军开始撰写商业计划书。2008年11月,“新经典出版社”在伦敦注册成功。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新经典出版社注册成功后,黄永军满腔热情地去拜访英国著名出版家Nicken,想听听国外同行的意见。岂料,Nicken言间流露出的一股强烈的鄙夷:“你们中国人在欧洲卖鞋子、卖打火机,做这些小买卖还凑合,但是你们懂什么叫做出版吗?中国出版人我见过很多,但没有一个中国人在国外开出版社成功的!”
会不欢而散。想起那个英国同行说起“你们中国人”时那种轻蔑的神情,一种不平和不甘混合的复杂心情,在黄永军的胸膛里弥散开来。但另一方面,这也让他深刻地体会到,在文化出版业上,中国与世界隔绝得实在太久了。
黄永军的一腔热情遭遇了一盆冷水,但他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他在英国书店里随机询问了300多位来自不同阶层的读者,80%的人都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中,有45%的人想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情况,还有32%的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23%的人需要有关中国的专业书籍。人们的一致感觉是,关于中国的图书,特别是中国人写的英文版图书太缺乏了。
正因为是空白,才潜伏着更大的商机。黄永军是个不信邪的人,英国出版商的傲慢与偏见,更坚定了他拓展海外市场的信念: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现在还没有一个中国出版人在国外成功的,那就从我这里开始改写历史吧!
进军西方主流
在对欧美市场进行精心调研的基础上,黄永军了解到了海外中国图书的主要目标读者有以下三类人:一是想在中国寻求商机的商界人士;二是想学汉语的青少年;三是喜欢和专门研究中国的人。他确定了自己的内容定位:其一是针对商务以及投资创业人士的商业类图书;其二是经典汉语教材;其三是适合外国人口味和阅读习惯的中国传统文化图书。
然而,中国图书要进入西方主流阶层,摆在眼前的挑战显而易见,首当其冲就是语言关。“首先是翻译的问题,如果找中国人翻译,西方人读起来总觉得‘隔了一层’;而找著名的外国专家翻译,每1000字需要120英镑左右,费用太高。”黄永军决定,先找英国国内的“中国通”来翻译,每1000字300元,再请剑桥大学的著名专家学者对译稿加以润色、审核,一本书付1000英镑左右的审校费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以确保翻译质量,又可以节约成本。
一般来说,一本定价20英镑的书,稿费、翻译费和印刷成本在25%左右,营销成本在8%左右,首印根据订数印500到2000册左右,有些书暂时不盈利,随订数增加及时加印。给经销商的发行折扣是52%。另外,国家有些翻译补贴可以弥补一些损失。
有了英文稿以后,销售渠道又成了关键问题。中国和英国不一样,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和人脉来销售图书。但在英国,正规书店不会直接从出版公司进书,都是通过发行商,先小批量地进货试销,卖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书能被市场接受,才开始大批量的进货上架。
如何进入主流发行渠道呢?“西方人比我们想象的要热情,只要你大胆说出自己需要的,总有人会帮助你。”在一位英国朋友的帮助和引荐下,黄永军联系上了被称为“英国最好的发行商”的兰登公司。
一个黄皮肤的中国民营书商,居然把出版社开到了英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兰登的老板也投了不信任票。显然,这家刚刚露头的小出版社,并不入对方法眼。
但黄永军以调查得来的详实数据,说明中国题材的英文版图书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并了他的设想。老板听了黄永军的宏大计划,觉得他是个很有远见,而且精通出版业务,双方一拍即合。
这无疑是黄永军图书梦想的最大转折点。兰登公司的发行力量强大,渠道广阔,以它为,可以一举突破包括美、英等欧美国家以及新加坡、印度、印尼等亚洲国家在内的图书市场。“新经典”正式进入英国主流的发行渠道,旗下的图书终于出现在英国各大正规书店里。
“火山灰不能阻止中国民营出版商的脚步”
黄永军和他的新经典出版社首次进入世界的视野是在2009年伦敦书展上。“新经典”赶制出来的“中国系列”样书,首批推出《思考中国》、《投资中国》、《赢在中国》三大图书品牌,每本定价近20英镑。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三天展览过后,订出去一万多册,来自欧美、中东等国家的发行商对“中国”的兴趣之浓厚,大大超出了黄永军最乐观的估计。
然而,让黄永军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参加的第二次英国伦敦书展。“本来,那次书展应该有40多家中国出版社过来参展,但是2010年4月,由于冰岛火山喷发,大部分没能前来。”
“火山爆发导致的机场瘫痪,并没能阻止我迈向伦敦书展的步伐。”伦敦书展是影响力仅次于法兰克福书展的国际书展,黄永军非常清楚,新经典作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社,他绝不能缺席!
虽然来自冰岛的火山灰事件显然给黄永军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比如八十几本样书由机禁飞而滞留在北京,许多重要客户也未能如期到展。不过,黄永军还是在这样一次非常态的书展中斩获颇多,不但接到了雪片一般的国际订单,甚至有英国专家希望能把新经典在英国发展的过程当作案例引入到商学院课堂。
不过,黄永军并未就此满足。2010年10月,代表世界图书最高水平,被称为“出版人的奥运会”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即将举行,黄永军的“野心”是不仅要参展,还要进入代表世界主流文化的8号英美馆。然而,能进8号馆的,都是名声响当当的世界老牌出版社,新经典这个“新兵”,凭什么能进入强手如林的8号馆呢?
黄永军开始不断给主办方发邮件:主动提供新经典的书目,在英国的经营状况、市场反应,并且不厌其烦地向书展主办方说明,“新经典”是在英国注册的第一家中国民营出版社,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标,而中国又是这次书展的主宾国……
在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黄永军坚持天天发邮件,他的执着终于打动了主办方。那一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这位在8号馆出现的中国人,掀起了一场“中国风暴”。他这次带去的56种图书,是清一色的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版图书――老子、孔子、太极、中医、财富、投资……如此集中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以外文版图书的形式呈现在世界面前,在过去历届国际书展上,都是罕见的。
当时,他向周围的人发去这样一条短信形容他的心情:“对我来说,这里就是舞台,这里就是战场!”
出版帝国的光荣与梦想
在英国,黄永军每年的投入差不多是20万英镑,加上新开的公司,计划每年共需投入500万元人民币。“其实国外的准入门槛不高,在英国,花上800多元人民币就可以拥有一家自己的出版社,但要做好,那就很难了。”
总结几年来海外拓展的经验,黄永军认为无非两点:一是品牌,二是渠道。“我听到的最令我感到自豪评价,就是我的外国朋友对我说,在你身上,我们第一次看到,中国人送来的不只是服装鞋帽、中餐,而是我们渴望已久的,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读懂的中国文化!”他一边马不停蹄地洽版权业务,一边构思着他“出版帝国”的光荣与梦想。
从第一次参加伦敦书展,仅仅只有3本书的投石问路,到2010年法兰克福书展,以56本书刮起“中国风”,短短两三年时间,黄永军在海外高歌猛进。
“一定要走出去,海外的市场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只要你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就一定能赚到钱!”对于很多民营企业家在国内“小富即安”的心态,黄永军并不认可。他始终坚持认为,中国图书要走出去,民营出版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得把自己的视野放开,让自己站在世界图书市场的大舞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