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最感人的家长会

最感人的家长会

时间:2023-06-02 09:22: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最感人的家长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我,作为初一(2)班的数学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学习更有积极性,便充分利用空间,把班中的一面空墙变成了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全班同学的名字都写在上面,谁表现好谁就能得星。这些星都是我亲手做的,颜色各异。刚开始时,学生们都不愿意接受,可后来想想谁愿落后呢?因此都尽量表现得好些,还是想尽量争取在自己的名字下面多有几颗星。可现在怎么有些星无故消失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当回“福尔摩斯”。一到下课或放学时间,我就赶忙去教室外偷偷转一圈,可两天下来都没有收获。这时,班长李晓燕为我想了招“欲擒故纵”。于是,我便依计行事。

第二天,我在课上来了个小测验,并给分数在九十分以上的同学帖了三颗星。然后,不断观察着,可不幸的是那些星仍一批批地失去了踪影。“案子”始终没有结果,星星还是不断消失,这可让我如何是好?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一年一度的家长会在下星期就要召开了,这意味着老师要和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了,这也意味着有人欢喜有人愁。

班长李晓燕是不愁的,她希望天天开家长会,让家长们都伫立在那面墙前,啧啧称赞说:“看,谁家丫头,多了不起!”班上的中优生基本不愁,愁的只有象邓凯那样的后进生了。但这次不同,轮到李晓燕他们发愁了。

“老师,我有个提议!”班会课上,李晓燕把手高举着,态度非常诚恳地说:“因为某个不知名学生的恶意破坏,导致大批同学的星星都不见了,为了向家长反映真实情况,该把星星补上去!”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大部分同学都同意这么做。

我前思后忖一番,郑重地说:“不,在这件事情上,老师可能做的不对。一个人有没有进步,应该让他自己比较,只要他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是成功的。有谁不想成为一名让父母骄傲的学生呢?大家说,对吗?”顿时,教室里很静,可后来却传来了排山倒海的鼓掌声,但中间还夹杂了一阵阵轻微的哭泣声。大家循着声音,不约而同地朝班长李晓燕看去,是李晓燕的同桌邓凯。他正伏在课桌上,哭得双肩一耸一耸的。我轻轻地走过去和颜悦色问到:“怎么了,邓凯?”邓凯愈发伤心起来,他抬起头,泪水仿佛决堤而出的洪水,滔滔不绝。

邓凯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是一边哭一边把瘦长的胳膊伸进破旧的书包内,掏出一个小小的手工袋子,他捧着袋子似乎在犹豫着什么,他看了看李晓燕,看了看同学们,又看了看我。最终,他慢慢地拉开袋子,一颗,两颗,三颗,好多颗五颜六色的星星从袋子里飘落下来大家惊讶极了,特别是李晓燕,她懊恼地直跺脚。

“老师,对不起,墙上的星星是我偷偷摘下来的,求你原谅。 下星期开家长会时,妈妈看见人家的孩子那么多星星,而自己的儿子才三颗星,会伤心的。”说到这儿,泪水已挂满了邓凯的脸庞。“我妈妈病了,很严重,医生说如果没有奇迹发生,最多活半年,我来不及给她争光,她就,她就……”。“这可能是我妈妈的最后一次家长会了,我不想让她带着遗憾离开。”

我用双手捂住了脸,可泪水仍从指缝里向外流淌。我被深深感动了,而此时同学们的双眼也都湿润了。我走到邓凯面前,哽咽着说:“对不起,老师有错。”

第2篇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单位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不可或缺。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中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一个人的成长行为习惯不少就是那时养成的,然而这影响着青少年的一生。当前在我们的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知感恩的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前年,区教育局对全区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35%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几乎是崇拜父母的两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让我们意识到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意义重大,加强农村中学生的感恩教育更是当务之急。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人之常情。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课题组提出了《农村中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有利于中学生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积极做好课题准备工作。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有的放矢,开学初,我们组织了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精神,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在认真学习并领会课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确定了各自的研究重点。

2.1组织分工:

顾问:朱春雷(连云区教育局副局长)、指导开展工作。

组长:李立飞(中学高级教师)全面负责学校的的课题组织、指导工作。

副组长:祝运平(师德先进个人,党支部副书记)资料搜集汇总并执笔。

成员:崔建华(市优秀教师)、张叶川、董志园(连云区模范班主任)具体课题实施与探索。

2.2认真做好课题开展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活动,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并着手进行课题准备。事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对各自的分工作了具体的布置,研讨了课题计划方案。

2.3感恩教育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懂得了常感父母养育之恩;感师长教导之恩,感同学帮助之恩;感党和国家关怀之恩;常怀报效党和国家之心、报效父母之心、报效师长和同学之心。学生的思想转化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我想:一个怀着感恩理念的学生,感受到父母节衣缩食,含辛茹苦供养自己读书学习,为的是让他成为有用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时,他能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父母吗?一个怀有感恩理念的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教育他成长时,能不刻苦钻研,力求以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

3.研究内容与策略。我们认为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报恩、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正确认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我们这个课题研究解决的重点在于对中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教育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进而推恩及恩,发展成爱自然、爱祖国等,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

3.1教育活动感恩先行。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人际和谐应从学会感恩开始”,将感恩理念大胆引入学校德育,开展感恩教育和活动,有利于健康心理、人格的形成。为此我校“十一五”德育课题《农村中学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共建和谐校园,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德育。

3.2动手实践,亲身体会。组织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体验中成长。让学生感受亲情,感恩父母。校团支部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从调查、走访、实地调查发现:初一年级学生在行动中、生活中,认识了妈妈、老师的辛苦,有的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例如,他们为妈妈洗脚、为老师唱歌、帮奶奶梳头等体验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初二年级学生精心设计、自己动手制作有意义的贺卡送到妈妈、老师、爸爸手里,在贺卡的传递中,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初三年级学生用书信的方式,在字里行间中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体验到:感谢有你、伴我一生、给我勇气等,本次活动不论是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还是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都给学生以启迪教育,使之学会感恩,懂得关爱。

3.3让学生感恩集体,关爱校园,珍惜友谊。学校课题组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寻找身边需要感恩的对象,并且把最感人的事例在学生中广为宣传;要求学生起身离座后,把椅子放回桌子下面;看到地面上的垃圾、纸屑拣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按时关好门、窗;开展活动后,把活动现场收拾干净再走。同时各班寻找家庭困难的学生,在经济上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体验活动,养成学生文明、卫生、守纪、助困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同学之间友情,创造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

4.研究对象:连云区板桥中学全体学生。

5.感恩教育课题研究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中学感恩教育要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5.1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感恩教育不能少,整体的德育教育更应该改革。学者刘金铎在他的《道德体验论》中写道:如今的学校德育未能达到引导者预期的效果,理论界称之为“德育失效”。目前约束性道德教育无法使道德教育本身与体验者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也不能使体验者个体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因而无法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所以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学校德育还可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全体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课题目标。

5.2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校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回应。许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广播电视学校、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课题实施的意义,以共同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5.3教育学生知恩,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帮助。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乃至发展到爱自然、爱祖国等。

5.3.1对父母的感恩。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才会爱他人、爱祖国,所以对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础的。

①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一日护蛋行动”、“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

②观看亲情影片,联系自身,激感。

5.3.2对老师的感恩。

①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

②进行征文或演讲比赛,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

③教师节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表达感恩之心。

5.3.3对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①“我的同伴”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课会、交流等方式进行。

②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医生、邮递员、清洁工等。

③结合“学雷锋、学赖宁”开展回报活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

5.3.4延伸至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

①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②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更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事迹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6.研究方法:根据课题性质、类型,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

7.研究过程:

7.1研究时间:2008年4月~2008年8月

7.2研究步骤:

7.2.1准备阶段:做好前期工作,制定课题实施放方案,并组织组员学习。

7.2.2实施阶段: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研究实践工作,并注重材料的积累、存档。

7.2.3阶段性小结:小结前一段课题的实施情况,反思存在的问题,修正实施方案。

7.2.4针对性实施阶段:根据修正后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