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2: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体育课堂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纪律与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目的在于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1.体育课中学生违纪的表现形式
在体育课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或称越轨行为,这些行为从现象上分有两种的形式:(1)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我行我愫等。(2)是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进行投掷教学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推铅球练习时将铅球放在锁骨窝处,学生未执行;在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50米,学生仅跑3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执行等等。
以上的两种违纪现象从性质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中与消极行为。中即既不进行也不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消极行为即直接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如故意干扰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学生的练习。
2.学生中出现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2.1 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进度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
2.2 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不清晰,学生听不懂;教师的示范不规范,不成功;教师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不公正。
2.3 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学生练习互相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2.4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对学校或教师有成见,偏见;好表现与炫耀自己;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
3.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
3.1 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3.2 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3.3 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3.4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体育教学中,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
Smart交互电子白板(以下简称白板)是近几年陆陆续续在各个地方投入使用,辅助教学的一种新鲜、新型的媒体。其实说穿了就是将智能板、投影机、计算机整合在一起的,以教鞭或手指代替鼠标控制智能板上的windows或Macintosh软件,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与之前使用PPT一类演示性多媒体来讲,先进了许多。据笔者在培训过程中的感受,白板技术是一种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于一体,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标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成为现实。凭心而论,以教室为主要学习场所的传统课堂教学由于白板的介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模式,撬动起学生的学习情感,课堂勃勃生机涌现,疑难问题得到轻松解决,这些都是以前没有想到的,也是教者所希望见到的。那么对于以室外操场为主要学习场所的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是否也因为白板的出现而使课堂丰富多彩,能否成为主体模式,本文则尝试着作简单探析。
一、农村初中学生特征
从党的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30多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社会高度发达,城乡差别缩小了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城乡在观念、理念、见识等方面依然差距不小。为数不少的农村初中学生长时间的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见识有限。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知晓外面的新鲜事物,期盼着与城市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期望无果的背景下,体育课成为学生们唯一可以尽情放飞激情,大胆追求梦想的场所。体育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放纵自己,挥洒青春。然而苦于缺乏见识,迫切需要一种媒体或手段介入,成为支撑其理想的支柱,满足一下自身的平衡。无论是农村初中学生也好,还是城镇初中学生也罢,到了初中这个年龄段,其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辨识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较复杂的知识技能可以接受并学会。
二、初中体育课堂特点
初中体育课堂是小学体育课堂和高中体育课堂中间的一个连接点,起着承接的作用。众所周知的是,初中体育课堂不仅承载着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体质的目标,还担负着中考体育的任务。目标与任务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不矛盾,而是高度统一。作为体育教师要做的是,如何把一些较为复杂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形成技能。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体育课堂就是靠体育教师的口传心授和身体力行实施课堂教学。无论是以前的大纲传授还是现在的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运动技能的学习都是体育课区别其他课程最显著的特征。尽管初中学生较之小学阶段,在心智、体能、意志、思维诸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但在复杂的项目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并不小。虽然,教者使出了浑身解数,倾入了全部的精力,收到的效果不一定理想。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基于此,学生迫切希望快速掌握运动技能,课堂上能够好好秀秀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能在同学面前显摆显摆,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肩负双重压力,也盼望着能顺利解决课堂难题,圆满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如此,初中体育课堂中,学生是活力四射的,课堂气氛应该是令人轻松愉悦的,师生有互动,生生有交流。
三、白板的解惑作用
多年来,作为体育教师的笔者一直在寻找,在思索,是否有一种现代媒体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实际课堂中的难点。面对体育学习中的难题,学生也渴求先进媒体介入,帮助其共度难关。同时,学生更盼望着能在其中看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看到自己的偶像在运动中精彩表现。白板的引入,确实对教师解惑、学生消除困惑起到积极作用。亮丽的画面,清晰的声音,优美的文字,令人赏心悦目。当笔者第一次身临其境,不由感叹时代变化之快,科技之高,世界之近。学生第一次白板学习,带着好奇,带着忐忑,目不转睛看着智能板上画面变换,言语解说和文字解释,期待中收获满满。其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些动作示范是无法用慢动作完成,即使能够,也会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动作表象,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技能,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如果借助白板技术,就很容易解决上述难题,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视觉表象。这是教师希望的,也是学生期望的。
诚然,白板技术引进课堂对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技能是大有裨益的,对今后学生喜欢体育课,爱好运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体育课堂的主要学习地点并不是教室,“走向操场,走在阳光下,走进大自然”这句话已经明确了体育课堂的学习场所。体育课堂就是以身体实践为主,身体练习是主要学习手段,室内课在整个体育课学习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注定着白板在体育课堂并不能被广泛使用。不过,白板对体育课堂中难点的突破,理论知识变活度还是起着强大支撑作用的。因而要做到精选与精用相结合,实现初中体育课堂新突破。
(江苏省如东县苴镇新光初中 226409)
关键词:新形势下初中体育的思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认为,在新时期,体育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思考并实践。
一、初中体育教育现状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初中教学以学生的文化课程为主,健身、娱乐等课程为辅。辅助课程的设置,往往都是徒有虚名,当它们一旦与文化课产生冲突,体育这种课程只能让道而行。此外,体育教育观念不正确,通常都是将体育课单纯地看作体能课,忽视了体育课的健康教育理念。在体育设施和活动资源方面,初中体育活动场所比较窄,体育设施不够全面。学校体育教育的实际实施情况不到位,有些学校喜欢用文化课来挤占学生的体育课堂,天气状况也会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思考
(一)加强体育课的安全管理及教育
体育课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一些特点,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关心的就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安全问题,因为户外的一些课程可能会有意外,所以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体育教育安全都是关注的话题。为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发生安全事故,做到万无一失,教师要把安全意识常态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需要靠体育教师不断的宣传,要潜移默化的渗透,教师在告知时要结合项目、设施、器材采取口头与书面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的在体育场地、器材旁边做出详细、专业的告知,同时要注意涵盖体育健康知识。如:运动后不能马上洗澡。防止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不宜贪吃冷饮,防止胃肠痉挛、腹痛、腹泻等。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场地的设施检查下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如检查场地表面是否有石子、树枝之类的杂物,沙坑的沙量与平整度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单杠篮球架是否有裂缝等。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对每一个学生有所了解,特别是了解学生的体质,在上课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对身体异常的学生提出做适当任务的标准,并且要有纵观全局的能力,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捕捉一些细节,让学生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下愉快地进行体育课的训练。
(二)加强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中学生的发展教育需要健康的人格,体育课堂教育除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之外,还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之间需要相互信任,团结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的人际交流。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融入更多的其他文化知识和自身各种素质,如学习健美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这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
(三)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重视初中体育课程,更应该在课堂中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训练的态度。教师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活动技能时,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的观念,促使学生在课外能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
(四)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课堂具有一定自由空间的合作小团体,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发掘自己潜力的天地,在团体中,学生要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等,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体育精神。
(五)重视体育课堂问题,建立有效的课堂考评机制
很多学生不够重视体育课程,经常迟到、早退,认为体育成绩在中考中不占什么比重,对于考试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体育课没有什么意义。这也是应试教育戕害的结果。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应该采取有效的课堂考评机制,对课堂上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与学生的期末成绩建立联系,促使学生认真对待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六)优化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项目
体育包括很多的项目,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方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对于体育课而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健身的快乐。
结语
以上我们只是就体育课程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了肤浅的思考和实践,随着我们不断学习扣总结,借鉴别人成功经验,会总结出更加完善的经验来,努力将健康第一的新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 刘荣德.如何提高初中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参与度[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6):94-94,95.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育
实践证明,体育不仅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正是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任务,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育是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初级中学阶段教育的基本任务。“健康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初中是人的一生身体健康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教育改革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自然对初中体育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生在活动时间、活动面积、活动目标、组织管理、参加人数等多方面有明显差距,其中组
织管理是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根本因素。
一、初中体育教学大纲的目的和任务
初中体育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基础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和锻炼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培养其锻炼身体的习惯,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任务是:
(1)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目的意义,提高锻炼的自觉性,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传授体育基础理论,卫生保健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锻炼的科学方法,具有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体适能,使学生具备将来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和身心素质。
二、初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情况
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专业教师人才稀缺,供不应求,无法达到正常的教学要求。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司长王登峰透露,目前我国初中阶段师资队伍编制总体超编100 多万,体育教师却缺编 30 多万!不少学校 1 个语文老师的编制配 3 个人,1 个数学老师的编制配两个半人,仅有几个体育老师的编制却配不了 1 个。在体育教师质量方面,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培训经费奇缺,教师个人又无力承受,导致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没办法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也不能够提高。
第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家庭对体育教学普遍不重视
应试教育这一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恶痛绝却又无能为力的一个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一味的最求合格率、升学率,重视智力教学轻视体育教育的倾向严重。家庭(父母)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选名校,上大量的辅导班,无形中就挤占了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也不愿意安排体育教学活动;从古至今中国社会的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也在无形中推动着每一个人重视智育(文状元)轻视体育(武状元)。另外父母和教育管理者一味的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抹去了体育课堂本该有的精彩,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畏手畏脚,不得不放弃某些有难度而精彩的项目,致使学生对许多体育项目不了解,不能够欣赏,进而不能够正确的全面的进行身体锻炼,导致对体育失去兴趣。
第三:初中体育场地不足、体育设施差,器材少而旧
教学的硬件设施是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器材是体育教学质量,学生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物质保证。体育新课改内容规范强调了在完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有针对性扩建初中体育基础设备和教材等内容。只有这样体育教学工作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就初中体育设施而言,场地少,且往往是一块空地,几乎上没有见过有那个学校有天然草皮的足球场,器材也是少而旧。
第四:初中体育课堂安全教育差
体育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安全教学原则。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安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重要,很多体育教学都带有危险性,因此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动作的时候,还需要传授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协助同伴完成技术动作,以减少学生受伤,增添乐趣。要提高体育课堂的安全教育,首先要求体育教师组织好课堂秩序,规范教学;其次检查体育器材,减少意外受伤;最后灌输自我保护意识。
三、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
1、 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无论学生的多少与否,教师都是体育课堂的主体,教师说学什么就学什么,教师要求学生怎么做学生就要怎么做。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和
学生都围绕体育教材转,单纯地围绕着考试大纲转,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习得也辛苦,课堂效率极其低下。而新课程标准则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教学标准,倡导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状况,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那么,教师该如何关注每一位学生呢?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来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和目标,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都能轻松达标。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地以自己为中心,而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中考的影响,初中体育课堂一般较为枯燥,教师只是单纯地针对中考项目进行训练,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而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初中生往往都会有好奇心和好动心,所以一套行之有效的体育游戏教学法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例如,在教学排球移动时,教师不应该在课堂初就开始进行枯燥地说讲,可以先设置如下小游戏:将学生分组,两个人为一组,教师将排球用绳子绑住,然后要求学生一个投一个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本课的教学重点进行了练习,然后教师再结合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脚步移动的讲解。此外,还有针对跑步训练而设计的接力跑、抓小偷等游戏,它们都应该被适时地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这种游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探讨思考
初中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为其终身受益奠定体育基础,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自觉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进行教学。根据这个理念,初中体育教师要把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用能力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健康知识及健康技能作为教学的目标来展开有效的教学,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初中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就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应如何去按照新课程理念去实现三维目标?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其良性发展?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和分析之后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破解之法。
就目前广大农村中学,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的问题:
一、受社会现实的影响,人们的体育观念的滞后
在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人们的观念里,只有让自己的孩子把文化知识掌握并取得好成绩考取高一级学校,最终考取大学就是在学校学习的最终目标。他们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与否根本就不重视!如此滞后的思想观念与新课标要求的体育教学格格不入,它对学校体育工作新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背道而驰。
二、对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认识不清
在人们的思想里,似乎个人在体育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分不清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的区别。殊不知,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堂掌握强健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为自己终身受益打好基础。竞技体育是体现个体在某一项目的超常人发挥,虽然它也同样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才能真正重视体育教学,才能有利于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体育教学的管理方式和目标的不能与时俱进
在广大农村初中学校,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在管理方式上没有形成体系,体育课堂教学基本没有目标、过程、评价等体系的构建,仍旧沿用的是“放牧式”的教学模式,认为体育不过就是让学生跳跳玩玩追追打打的游戏,尽管在课表上有安排,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名存实亡。由于缺乏统一的总体目标,教师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进行。教学形式单一,对学生未能进行全面系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仅仅是打打篮球、练练短跑或是做一些简单的游戏。这种体育教学的管理方式不能与时展的需求相一致,严重影响新课标的实施。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
一、澄清体育价值本质,明确体育的真实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大舆论宣传,要让学生及其学生家长真正了解体育工作及其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学校是通过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来促进学生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帮助其智力的开发,为学生的体能锻炼奠定基础,养成良好习惯,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学校、家长、体育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要互相联系,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渠道宣传体育的各项功能及其社会价值,使人们真正认识体育的意义,从而为体育教学带来帮助,加速体育社会化进程。
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体育技能训练
初中学生正处青春发育期。此时学生身体成长迅速,肌体发育快,心血管、神经等系统都有很大发展,神经系统兴奋细胞占优势,其反应迅速可是容易情绪激动,而其心脏发育却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因此学生的运动持续能力差,而且容易疲劳。特别是性特征的发展,学生体态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就男生而言,体型纵向发展,第二性征突出,如声音变粗、喉结突出、并开始出现胡须;而女生呢,其身体开始横向发展,月经渐现,声音变得尖高,乳腺发育明显。学生的生理变化,必将引起他们的心理、行为的变化:首先,学生的精力旺盛,充满活力,喜爱运动并喜欢自我表现;其二,因为身体发育不均衡,因此在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时就会出现动作不协调、不灵活,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做事不能善始善终。其三,学生性特征的日渐明显,其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有了明显的意识;其四,逐渐有了成人意识,而且能评价别人和进行自我评价。心理上出现既独立又依赖、自尊与自卑并存、反抗与屈从同在,理想与挫折同现的矛盾,因此他们的心理表现为偏激或逆反,体育教师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体能技巧的训练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在语言用语上要温和悦人,不可粗语辱骂,而要以鼓励为主。
三、体育教学要注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锻炼
体育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体育的技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自我锻炼的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适用社会和受益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把学习的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善于鼓励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堂中掌握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转化成自我需求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练习时相互帮忙、相互交流、相互纠正,在体验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表现和展示自己,从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总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唯如此,体育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威. 适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的几种教学方法[J]. 考试周刊,2011,(18)
关键词:初中体育;以生为本;兴趣;全面发展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当中进行引导,让学生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当中,而非强迫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改传统放养式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从体育课堂中有所收获,让学生在“快乐教育”模式下学会团队合作、交流学习,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并树立良好的体育素质。课堂当中渗透情感教育,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一、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意识
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
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情境设计、教师自身的素质与学生的素质等,尽管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教学,但首要的因素应归因于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师的教学意识在教学当中是主要因素。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意识,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责任感与各项素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刻板教学模式,更应注重学生兴趣、爱好,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来让学生自我探究。
首先,改变“放羊式”教学模式。以往体育课程当中,学生只是把体育课当做娱乐休闲课,上课后集合,老师讲,学生学,学完规定的内容就解散自己活动。其实这样的体育课通常无法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随后中考体育纳入中考成绩,学生在课堂当中只是机械地重复同一个动作,并没有从心理上对此项目产生兴趣,更没有全面发展可言。
再次,改变单纯地掌握一项体育技能的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作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自愿地融入课堂当中。体育教师应借助体育课来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抗压素质、耐力、适应能力,从而真正发挥体育课的价值。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当的体育运动可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同时通过学生自己改善饮食和体育的锻炼,学生会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体育课程,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本”。
二、培养学生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迫学习只能让学生越来越反感,尤其是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不合理的教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一味地命令、规定学生参与某项体育活动,而应了解学生兴趣,不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自主锻炼的意识。教学可从示范模式开始,让学生产生兴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体育课堂当中,示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此项活动。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动作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展示一种体育精神,让学生了解体育,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有一堂高效的体育课。例如,在800米或1000米的训练中,老师仅仅简单地告诉学生应如何跑、如何摆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会应付差事。在该体育项目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融入学生,与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在该项目进行当中,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并给予正确的示范,这样会激发学生强烈的课堂兴趣,师生才能共同高效完成此项目。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的教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教师更应该充分采用体育教学模式,在娱乐中培养学生素质。尤其是初中生,对很多事情充满了好奇心与新鲜感,他们的好胜心较强,喜欢一较高下,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娱乐趣味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例如,可采用分组比赛模式,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掌握所学内容,或是让学生当“老师”,自主纠错,自主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热爱体育课程。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课程要求老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切实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课堂当中,选用恰当的合适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并对体育精神有一个更高的认识,为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需要一个过程,并且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打造一节更高效、更有意义的课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探讨思考
中学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为其终身受益奠定体育基础,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自觉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进行教学。根据这个理念,初中体育教师要把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用能力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健康知识及健康技能作为教学的目标来展开有效的教学,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初中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就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应如何去按照新课程理念去实现三维目标?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其良性发展?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和分析之后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破解之法。
就目前广大农村中学,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的问题:
一、受社会现实的影响,人们的体育观念的滞后
在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人们的观念里,只有让自己的孩子把文化知识掌握并取得好成绩考取高一级学校,最终考取大学就是在学校学习的最终目标。他们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与否根本就不重视!如此滞后的思想观念与新课标要求的体育教学格格不入,它对学校体育工作新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背道而驰。
二、对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认识不清
在人们的思想里,似乎个人在体育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分不清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的区别。殊不知,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堂掌握强健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为自己终身受益打好基础。竞技体育是体现个体在某一项目的超常人发挥,虽然它也同样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只有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才能真正重视体育教学,才能有利于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体育教学的管理方式和目标的不能与时俱进
在广大农村初中学校,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在管理方式上没有形成体系,体育课堂教学基本没有目标、过程、评价等体系的构建,仍旧沿用的是“放牧式”的教学模式,认为体育不过就是让学生跳跳玩玩追追打打的游戏,尽管在课表上有安排,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名存实亡。由于缺乏统一的总体目标,教师完全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进行。教学形式单一,对学生未能进行全面系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仅仅是打打篮球、练练短跑或是做一些简单的游戏。这种体育教学的管理方式不能与时展的需求相一致,严重影响新课标的实施。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
一、澄清体育价值本质,明确体育的真实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大舆论宣传,要让学生及其学生家长真正了解体育工作及其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学校是通过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来促进学生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帮助其智力的开发,为学生的体能锻炼奠定基础,养成良好习惯,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学校、家长、体育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要互相联系,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渠道宣传体育的各项功能及其社会价值,使人们真正认识体育的意义,从而为体育教学带来帮助,加速体育社会化进程。
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体育技能训练
初中学生正处青春发育期。此时学生身体成长迅速,肌体发育快,心血管、神经等系统都有很大发展,神经系统兴奋细胞占优势,其反应迅速可是容易情绪激动,而其心脏发育却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因此学生的运动持续能力差,而且容易疲劳。特别是性特征的发展,学生体态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就男生而言,体型纵向发展,第二性征突出,如声音变粗、喉结突出、并开始出现胡须;而女生呢,其身体开始横向发展,月经渐现,声音变得尖高,乳腺发育明显。学生的生理变化,必将引起他们的心理、行为的变化:首先,学生的精力旺盛,充满活力,喜爱运动并喜欢自我表现;其二,因为身体发育不均衡,因此在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时就会出现动作不协调、不灵活,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做事不能善始善终。其三,学生性特征的日渐明显,其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有了明显的意识;其四,逐渐有了成人意识,而且能评价别人和进行自我评价。心理上出现既独立又依赖、自尊与自卑并存、反抗与屈从同在,理想与挫折同现的矛盾,因此他们的心理表现为偏激或逆反,体育教师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体能技巧的训练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在语言用语上要温和悦人,不可粗语辱骂,而要以鼓励为主。
三、体育教学要注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锻炼
体育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体育的技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自我锻炼的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适用社会和受益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把学习的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善于鼓励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堂中掌握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转化成自我需求的东西。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练习时相互帮忙、相互交流、相互纠正,在体验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表现和展示自己,从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总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唯如此,体育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李威. 适合农村初中体育课堂的几种教学方法[J]. 考试周刊,2011,(18)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52-01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育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对未来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1、观念陈旧,重视不够
在以中考为“指挥棒”的背景下,初中教育的动机逐渐变质。尽管我们提出了“阳光体育”、“体育大课间”等活动,但是以机械的进行基本知识传授的初中体育教学依然向追求升学率靠拢,单一的训练考试科目,其他的科目及智育、德育均已被忽视。当然升入重点高中是每个初中生的梦想,也是每个家长的期盼,更是每个老师担负的主要任务。于是在一些城镇和农村,老师家长一心盼着子女考取重点高中,跳出农门,轻视体育教学,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文化科目课后的作业一大堆,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由于这些陈旧观念的影响,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同时也给学校的决策、改革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一些城市的初中也是这样,为了追求升学率,初中毕业班一般都把体育课改为其它文化课。
2、条件有限,力不从心
初中体育课很难落到实处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条件设施的限制。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学校的场地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此外,由于资金缺乏,体育器材的更新与换代比较缓慢,往往是几年前遗留下来的旧器材,缺乏安全性,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尤其是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就几个,根本无法兼顾几个班一块上课。
师资力量缺乏也是当年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城市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高,但农村以及一些比较小的城镇,师资水平相当低下。教师的教研性不高,专业不对口,业务素质低,直接造成了农村体育教育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3、形式单一,热情不高
教学内容是任何学科的精髓,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它是体育效果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学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有待于更新换代。教学模式的刻板化也影响了体育课程的进行。一直以来我国沿用的是苏联式的教学方式,由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组成。这种模式几十年来没有多大变化,它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整个初中教育的整体质量。
1、分层教学,尊重差异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共同的体育项目。有的人喜欢足球,而有的人则喜欢乒乓球。传统的教学没有注意到学生个体方面的差异性,因此,造成了许多学生得了“体育课恐惧症”,特别厌烦上体育课。初中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为了使得课堂效果更佳,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也自然而然的高涨起来。
2、基础设施,强化建设
城市初中学校的基础设施可能比农村学校的要完备的多,个别城市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还是不足,农村更甚。足够的场地和完善的设施是体育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要加大体育器材的购买,场地的修建方面的投入,为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拓宽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购买的融资渠道,创新体育场地和器材的运营模式。另外,还要加强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对于体育器材的外借实行登记制度,损坏要进行赔偿。最后要加大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维修力度,尽量延长使用寿命,节省资金。
3、创新教学,提升质量
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的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环境,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创新,以此来获取最佳的教育效果。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思维定势的弊端,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他们进行创新意识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初中阶段是各个方面极容易被塑造的一个时期,因此,体育课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初中体育除了在课堂外进行上课外,还有一部分理论是在课堂内部进行的。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技能型非常强的课程,课堂内的授课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积极性也不会很高。为此,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内部体育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兴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针对农村地区资金的缺乏以及师资素质的低下,上级部门应该进行必要的帮扶。
初中体育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不足之处仍然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兆青.初中体育教学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4).
关键词:中考体育;课堂训练;训练方式
厦门市政府、厦门市教育局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将初中体育测试也纳入到中考之中。这就要求初三学生在学习好文化课时,对体育课程也要给予重视。但目前,初中体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不具备使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又不影响体育训练的作用。据此,本文对中考体育训练中的课堂管理与训练方法展开了如下分析:
1.提高课堂管理的措施
(1)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因为体育教学注重身体技能的培训,而技能培训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极点反应,如果这时候坚持下来,便能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训练。但大部分学生在这时候由于没有顽强的意志而选择了放弃。另外,在体育训练中,难免会遇到刮风下雨的环境,这时候更是考验一个学生意志力的时候。所以在体育课开设之前,体育老师应当给学生们灌输“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要敢于面对挑战。
(2)制订教学计划。科学的教学计划可以使课程有秩序地进行下去。所以初中体育老师在开课之前,应该制订较为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有利于高效教学,也能够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3)注重语言的作用。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老师还要注意语言的作用。初中生年龄小、文化底子薄,无法充分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要点。因此,老师在讲到某一个具体的运动项目时,应当采用生动、简明、易懂的话语将每一个动作要点讲述给学生听。此外,除了用好文字语言外,老师还应当注意肢体语言的应用。因为体育是运动性极强的课程,老师如果将肢体语言应用得好,学生将会学习得更快。
(4)制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老师在注重中考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运动特长、兴趣爱好,将课堂气氛带动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其学习积极性。具体方法如下:①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并让学生将自己的特长在课堂上表现出来。这样可以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展示,从而增加他们的运动积极性。②根据初中生具有崇拜运动明星的特点,让他们充当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学生讲述有关明星的资料信息。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带动他们的积极性。
2.合理的训练方法
(1)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训练效果的好坏。所以,在训练之前,老师应让学生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通常分为心理准备工作和训练准备工作。前者要求在训练前,老师将相关的训练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讲述给学生,使他们有一个心理准备。后者则要求老师将高效率生理状态及机体惰性等训练中会出现的情况讲述给学生。
(2)将游戏融入到训练之中。在体育训练中,适当应用游戏训练,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体育训练时,可以采用分组赛跑、数字跑等有趣的游戏,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疲劳程度,还可以激起他们的表现欲望,更能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需要指出的是,团队的成员必须是固定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更加注意自己的表现,看会不会直接影响到团队的荣誉,从而使他们在体育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3)合理安排好时间。初中的体育训练主要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所以,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使学生在这有限的45分钟内得到更多的训练。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当根据课堂学生的多少,运动器材的多少,对学生的训练给予恰当的安排。这样不仅可以让有限的运动器材得到充分的运用,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欲望。
(4)老师要起到示范作用,并对学生的错误给予纠正。示范就是老师在讲解之前,将训练项目的动作要领及步骤当面展示给学生,再根据动作要点一点一点地讲解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对动作要点的理解力。
3.结语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78-01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的特点,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能够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不断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针对这一目标,探讨出以下有效教学法。
一、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需求也在不断发展,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对学生的进步产生了直接影响,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指标。新学期开始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有自己的爱好,学生才会有参与学习的欲望,这样就能够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中学生还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根据这点,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学生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非常多,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进一步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体育课讲求身体运动,也讲求言语沟通,但是,并不是说体育课越嘈杂越好,相反,应该提倡学生能在相当长得一段时间内保持安静,以便集中注意力,倾听教师对体育教学知识的讲解,观察教师的展示,冷静进行思考,这对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但是,让初中学生在宽阔的场地和人员嘈杂的环境中安静下来并做到集中注意力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为此,应该加强对这一环节的强化。可以通过新学期开始第一个月的时间,利用队列队形的学习和复习,强化学生保持安静的能力,并通过口令变缓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应该加强体委和体育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在教师照顾不到的地方和环节起到带头和提示的作用,确保课堂的安静。体育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加强对主动保持安静学生的表彰,以模范的榜样激励全体学生,使其更加专注于安静的保持和注意力的集中。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融入学生中去,去了解他们,去关爱他们,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运动。要鼓励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坚信“金石可镂,朽木可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拼搏,敢于挑战自己,使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只要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采取灵活趣味而又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期盼着你的课,期盼着参与到运动中来,让学生喜欢你,更喜欢你的课,那么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四、重视学生个性及特点,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学生在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因人而异地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要求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适当设置教学强度及训练密度。如进行跨栏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先对学生的跨栏技术、身体素质等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生具体的技术把握情况及身体素质情况等进行教学及训练安排。掌握较好跨栏技术的学生应适当将栏架高度提高,同时对学生的跨栏动作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让学生接受更大挑战,激发学生的征服欲,让他们越跨越有劲。而对于技术掌握较差、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则应该适当降低栏架高度,同时多让此类学生进行一些诱导性和辅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帮助和鼓励,耐心地辅导他们完成相关动作训练。无论对怎样的学生进行学习及训练指导,教师均应积极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并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增强教学效果。
五、在教学中巧妙的运用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又叫肢体语言简称体语,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这些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也可以传递许多信息,也给快乐体育课堂教学顺利的进行带来一定的效果;例如:体育教师强健的体魄会给快乐的体育课堂带来阳光;严厉的目光和严肃的面部表情正视学生,暗示着学生没有遵守课堂纪律或者没有认真进行训练,远比体育教师大声的训斥来管理纪律的效果好得多;用赞赏的目光和微笑的面容也更能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六、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生 体育课堂 安全管理
一、初中体育课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一)运动伤害发生
在本人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回答“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你是否经历过或者见过其他人出现安全事故(如:挫伤、扭伤、拉伤等)”时,有92.9%学生回答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体育教师回答中,100%体育教师全部亲身经历过或者看到过这些运动伤害的发生。可见体育课运动伤害事故在基层学校的发生是常态的。
(二)体育课质量下降
由于安全问题的困扰,在基层学校中形成了当学教材不学,当有的难度没有,当使的器材不使,当用的场地不用,当搞的活动不搞,当上的强度不上等局面,目的就是回避体育课的安全风险。这使得常规体育教学不能到达应有的锻炼效果,体育课的质量下降明显。在访谈中一位老教师谈到:M 中学锯掉足球门,起因就是一个学生在体育课踢足球,眼睛被足球打伤成为弱视。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这样因噎废食就太可惜了。还有一位老教师谈到:我有一个同事,外号叫“走跑交替”,是学生给取的,因为这位同事上体育课总是“走跑交替”,每次至少 15 分钟(走跑交替是体育课准备部分中一个基本的,强度为中等的准备活动)。
(三)体育课的作用弱化
体育课的作用弱化首先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弱化,在访谈中一位教师说:家长关心的是学生的文化课,领导关心的是成绩,体育本来就不受重视,要是今天摔个骨折明天出个外伤,他们早就跟你急了,所以上课的时候先不要出事,每节课时间上满,其他的问题都好说。初中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期,能力、智力和情感的发展正处于敏感期(学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某一身体素质通过科学训练可取得更好训练效果的时期)他们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能力发展的平台、智力提高的课程以及情感体验的情景。可以说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体育课中可以给他们提供丰富多样活动提高他们的能力,在体育的各种博弈中增长的智力,在复杂情景里体验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丰富他们的情感。而体育课安全问题的出现则对体育课形成了掣肘,使得体育课的作用边缘化化,由于体育课的作用是在其他课程不可能被替代的,这样体育课对学生发展就表现为弱化倾向。
二、强化初中体育课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增加体育教学投入
1.建立筹资渠道
实际中即便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但是过程必定历时很长。应适时建立各种筹资渠道。应发动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利用建立基金、专项奖金等方式扩大对体育投入的力度和范围。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各学校有各学校的特点和长处,应充分发挥各校的特长建立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的机制,现可借鉴外国比较成熟的经验。
2.学校开展有偿服务
在确定投入主体和创建多种筹资渠道的同时也应发挥学校本身的“造血”机能,在基层中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通过面向社会,面向社区进行有偿服务来弥补资金短缺的问题,缓解对体育投入资金的不足。例如:在课余时间出租部分场地、开展有偿的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解决本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缺乏的问题。
(二)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1.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
对教师采取强化的办法促进安全法规与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岗前教育、定期培训和多级考核等。对学生采取以宣传、教育的办法形成安全的认知,例如: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安全知识与法规的宣传活动;以班级为主体开展安全常识的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专题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普及安全法规、知识促进师生的行为符合安全的要求。
2.培养师生安全情感
对教师开展职业道德和人生价值的相关教育,引导教师正确面对压力和安全管理,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和责任心,树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安全保证的思想,培养教师积极面对安全管理和安全问题的态度,例如: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等。对学生开展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活动,促使其正确认识体育安全管理对自身发展重要性,例如:主题班会、小组讨论、我为安全献一策等活动。通过上述做法增进师生对体育课安全的正向情感,将体育课安全转化为师生的意愿从而实现有效的体育课安全管理。
(三)提高教师安全管理能力
安全管理能力是教师多项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实现体育课安全的重要保证,而安全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却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提高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合体育教师特点、取得社会认可、从身边小事做起作为三个要点,将体育教师的安全管理需要更好地转化为安全管理的动力,促使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达到圆满、安全地完成体育课任务的目的。例如:在不伤害当事人的基础上,对已出现的体育课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和讨论,发挥其警示、引导和教育作用,在探讨中加深教师对体育课安全的认知、在交流中增长体育课安全的认知、在思辨中提高体育课安全管理的能力。
三、结论
体育课安全管理貌似微小,但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安全科学等众多相关学科,跟学生、教师、学校、主管部门、家长和社会有着紧密的切身关系,研究体育课安全管理、保障体育课的安全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是学校、教师的职责,也是社会强烈的需要。因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及分析,为优化初中体育课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参考文献:
《新体育课程标准》给我们初中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但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而且“健康第一”才是我们体育课追求的目的,具体地对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几个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针对新课标对我们体育课的要求,那我们初中体育课应该怎样适应课改呢?
一、传统体育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原因
1、体育观念相对滞后,竞技体育观、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还比较盛行,已不适应时代与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
2、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脱节。
3、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
4、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对于其他方面比较忽视,而且评价标准“一刀切”采用绝对性评价,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甚至厌恶情绪,并使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培养不了自信。
5、体肓课程管理过分集中。不能适应我国各地、各校、经济、教育、体育发展的实际与需要。
由于以上的学校体育现状,造成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年级的增高,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人越来越多;学生的体质水平明显下降。所以,我们的学校体育应在现阶段条件下进行改革。
二、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内容的选择
1、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为目的,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增强初中学生的体育健康。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强调打好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基础,了解一些常规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原理,以及一些科学的锻炼方法。
2、对传统教材进行现代化和改造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选择还要以传统教材为框架,对内容进行优化和改革,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运动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观念。如:铅球、跳高、蹲踞式起跑、前滚翻等趣味性较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又无益于终身体育的项目可只作介绍或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领,提出一些动作要求,让学生更好地“玩”让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动作方法,又“玩”得开心。降低难度,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是新课改对传统体育教材的需要,这样做学生既掌握了动作,又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兴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3、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奠定终身体育观。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十分重要。要精选既受学生喜受,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另外还应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等条件,确定一些课程内容范围,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了就会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发展个性,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有了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后,就更加有利于培养终身的体育观。
4、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
新课标要求学校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受益”,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采用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并可分组、分级、分解让学生选择学习。
5、发展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根据地区、民族的特点开发和利用如:武术、歌舞、射箭、飞标等项目,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内容还要注意时代性,贴近学生的
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例如,简化的橄榄球、棒球、门球、高跷、现代舞等,通过新兴运动项目的学习,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运动兴趣。
三、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的组织形式
根据前面5个方面对初中体育课内容选择的认识,以便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我认为在教学的组织中,应每个学期安排相应的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具体怎样实施由教师根据学校的情况自行处理。在教学中我提倡男、女分组练习和区别教学(即:分技术动作难、易组成学生身体素质强、弱组),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运动的时间和运动的空间,尽量地将学生“放开”。其实“放开”不是“放羊”,更不是放任放纵。相反“放开”式教学是在教师的监督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放”,顺应学生心理需要和教学阶段的需要,放心放胆,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