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题实践研究

课题实践研究

时间:2023-06-02 09:22: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题实践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题实践研究

第1篇

Abstract: On the base of summarizing class and source of projects by Department of T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auses of project structure are studied,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sider their own practical experience, explore the open source strategy for horizontal subject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for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横向课题;高职院校;实践

Key words: horizontal subje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220-03

0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组织,必须面对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其办学理念也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核心。在对象上,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行业、企业和基层;在性质上,应结合人才培养,根植专业建设,以专业促进产业,以专业链服务产业链;在内容上,应是实用技术推广、生产工艺改进、参与项目研发、管理咨询论证等[1]。

横向课题指除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科学基金会批准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和学校基金项目以外的,所有由学校各部门及科研人员承接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四技(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及其他合作研究项目[2]。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其专业就必须联系产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成为其人才培养基本模式,而校企横向课题合作是展示校方实力的媒介,更是连接校企的纽带,有利于双方建立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本文在分析厦门华厦学院检验科学与技术系承担的课题结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原因,探索拓展横向课题的策略和实施保障。

1 科研课题构成分析

厦门华厦学院检验科学与技术系自2009年建成以来,共承担主要科研项目41项(不含主动上门的零散的分析测试任务),对项目来源、项目类别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如图1-图4。

从课题来源看,纵向课题约占三分之一(16项),其中4项来自于与其他高校单位联合申请或二次委托的子项目,7项来源于省市级科技部门,1项来源于其他政府招标,其余均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纵向课题来源极少,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省市级科技部门对高职院校的配额极少,且级别越高的纵向课题越倾向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科研队伍实力不足以承担有较大创新的科研项目;基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纵向课题不应成为高职院校科研的主攻方向。

三分之二的课题(25项)属于横向课题,来源于行业、企业,总经费超过纵向科研课题。其中,15项来自行业,10项来自企业。来自企业的合作项目较少,主要是因为检验专业群所承担的企业课题主要为技术委托检测,项目小、经费少,故不计算在横向课题范畴;这也凸显了针对企业的技术合作,尤其是较大的技术开发合作项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现状。

在现有的横向课题中,从服务内容看,8项为技术开发,15项为技术服务,2项为技术咨询;课题多为在“四技”(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项目中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开发与服务类别的项目契合专业的社会服务定位与技术水平,且这些横向课题可通过专业努力寻求社会资源,在校企双赢协议中获得,项目只要与专业技术水平相符,有能力完成即可合作,因此这类横向课题来源较为广泛。技术转让空缺主要是因为具备技术创新的技术储备少;技术咨询较少,主要是因为开展技术咨询需要较丰富的专家资源,检验科学与技术系目前开展技术咨询方面的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检验科学与技术系所承担的项目构成分析,结合自身软硬件资源,检验系提升横向课题研究能力的实践策略归结为: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为主,技术咨询为辅,积极储备技术,争取突破技术转让;服务对象上,稳定行业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开拓面向中型企业的“四技”项目合作。

2 横向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策略

高职院校科研应重点发展横向课题研究,开展横向课题能够极大地促进专业服务能力。一方面,横向课题必须满足行业、企业要求,其报价也是经我方严格论证,因此经费必定是满足项目开发需求;二是横向课题皆为行业、企业急需攻克的技术与测试,因此必定满足生产需求,紧扣行业发展需要;三是横向课题一般不需要论文、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只需切实帮助企业、行业解决技术难点,有利于开发者全心全意地专注于技术难题的攻克上;四是横向课题的开展有利于教师研发队伍汲取行业、产业知识与技术,促进其知识更新;五是横向课题的开展进一步密切校企和合作,校企双方可通过横向课题的合作加深彼此的了解与信任,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

2.1 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拓宽课题来源渠道

根据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明确社会服务的范围和方向,研究社会服务的方法路径让教师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把目光与精力汇聚在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项目上,不断探索社会服务的新领域,努力摸索新经验。同时,配备对外联络人员,采取主动,利用各种关系和力量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研究人员,当好校内研究人员和校外企事业单位之间联系的桥梁。具体举措包括①与当地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特别是有关部门的科研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加强联系和交往,建立友谊,互通信息;②组织学院研究人员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去了解情况,主动上门解决问题,特别是要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开展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研究探索;③多参加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学术交流会和科研活动,适当参加行业协会组建的理事会单位交流会,积极宣传专业实力与成果,寻求合作机会;④利用校董会、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科协、校友会等多渠道争取横向课题和经费[3]。

2.2 筑巢引凤,搭建开放平台

根据专业优势,建立各类研究中心,以平台建设为支点,带动“四技”项目的发展,开放平台也是顺利实施横向课题的重要保障。可在建设校内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申请政府支持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技术水准,扩大行业影响力。

检验系于2008年底成立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心,建成之时为减低建设成本,想方设法寻求仪器公司合作,与日本岛津公司、瑞士万通公司通过共建实验室的形式深入合作,如此不仅可以获得极优惠的设备购置价格,亦可获其更长的设备免费维修期,我方实验室更是作为岛津与万通公司的客户培训中心,大大提升实验室与学校的知名度。

检测中心建成之后引进德国N&B检测有限公司驻厦门办事处,以场地租赁、仪器共享的形式合作,开展出口食品检测,创收的同时提高实验室与设备资源的利用率。2009年,以检测中心为依托,着力申请厦门市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并于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为了进一步拓展检测技术服务业务,检验系以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心为基础,以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分析测试实验室名义向福建省质量监督局申请中国计量认证,并于2010年5月获得CMA资质认定,出具的报告具备法律效率,为实验室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向社会提供检测技术服务创造准入条件。检验系以重点实验室和计量认证资质为后盾,开展了以“厦门银祥瘦肉精检测”为代表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为企业检测样品1千多个,为实践教学改革创造了一系列支撑项目。

2010年12月,检验系成立环境科学技术中心,成功申请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依托校内环境科学技术中心开展环境领域的技术服务工作,并开始以此为依托申请建设厦门市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5月,厦门市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为进一步对接产业,检验系整合多方资源,与与厦门市环境中心站、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事业单位在校内共建实验室,为监测技能人才培养创造条件。依托该平台,陆续完成厦门市六个建成区的网格实测项目,共获技术服务经费100多万元,与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和重金属快速检测仪成功产业化。2013年,成立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部,参与厦门市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以第一成交供应商资格获得厦门市环保局委托的厦门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机构项目,对厦门市的65家生产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评估;2014年9月,第二次参加投标竞争,再次获得第一成交供应商资格,大大提升行业影响力。

随着厦门市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2013年,厦门华厦学院瞄准生化制药领域,开始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平台,与厦门海乐景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共建生化制药技术研发实验室,与苏州纳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有了进一步的技术交流。如今,我们正努力寻求加入厦门市生物医药创新联盟,希冀通过加盟,获取更多的专业地方优势资源。

开放平台是检验系促进科研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既是开发项目的推动力,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更是职业院校在对外合作中能挺直腰杆子的名片。

2.3 引进与专业契合度高、社会资源丰富的技术专家

以兼容并蓄的人才观出发,增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包容性,把社会上的各类与学校专业建设有内在关联的工程技术人员,以适当的方式凝聚到科研队伍中,尤其应当有意识地聘用一些已退休的行业、企业专家,这些人才往往具有很多优势社会资源,要充分发挥其公关作用,充分利用其社会关系,帮助学校引进与专业相关的研究课题,拓宽社会服务渠道。检验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以来,引进退休高级技术专家3名,为检验系拓宽项目来源做了巨大贡献。

3 横向课题的实施保障

为保障横向课题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应从人力、硬件、机制等方面着力,使“四技”项目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必须以人为本。当前,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还没有形成强烈的意识与成熟的套路,其根本的制约因素是缺乏开展社会服务的人才和经验。因此,高职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应当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点。

以内培为主,外引为辅,专兼结合,建设科研队伍。① “内培”:对科研工作有浓厚兴趣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减少他们的教学任务,将科研工作量折算成教学工作量。重点扶持,鼓励他们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通过做项目,形成科研团队,以点带面,带动更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升整体科研水平。②“外引”:引进认可职业教育及横向课题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有意识地聘用一些已退休但有丰富科研经验的高校教师或专家,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实现重点培养对象层次和素质的提高。③ “专兼结合”:设立一定的专职科研流动岗,让有重大项目的教师不承担教学任务,专职从事科研工作,提供条件让他们出成果,为学院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要求大部分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量,以不断促进学院科研队伍的成长和发展[4]。

3.2 开放硬件设施

可通过软硬件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为区域社会提供服务,包括图书信息资源、实训基地、实验室等硬件资源的共享与共建,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与利用,提高学校设施的利用率,同时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为硬件设置对外开放创造政策条件,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对外开放,通过加入地方实验室与设备共享平台;另一方面,强化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确保对外开放时的技术支持。

3.3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科研工作体系,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激励与分配等机制。建立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等,把每项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一个子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运用项目管理方式进行全过程的指导与规范管理。

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建设。对教师的科研活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对从事科研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偿以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精神支持,使其获得成就感,制定社会服务项目认定与奖励办法,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纳入晋升、职称评审和评优的考量因素,用制度约束与政策导向促使他们社会服务理念的形成和精力的投放[5]。

建立科学合理的效益分配机制。社会服务创造的经济效益,由服务对象和服务主体共享。要明确权责,体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要合理分配利润,在学校、院系、项目团队中找到平衡,社会服务参加者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其实际贡献大小按一定比例提成。

4 小结

横向课题是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契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沟通校企双方,展示职业院校实力的媒介,高职院校应当转变观念,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法不断拓宽课题渠道,不断完善硬件条件和管理体制,为横向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雪武,方从严.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2):124-126.

[2]潘丽.加强校企合作注重高职院校横向课题研究[J].职大学报,2007(2):117-118.

[3]付昌辉.加强横向课题研究促进高职科研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6:36-37.

第2篇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单位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不可或缺。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中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一个人的成长行为习惯不少就是那时养成的,然而这影响着青少年的一生。当前在我们的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知感恩的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前年,区教育局对全区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35%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几乎是崇拜父母的两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让我们意识到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塑造学生的感恩意识意义重大,加强农村中学生的感恩教育更是当务之急。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人之常情。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基于以上思考,我校课题组提出了《农村中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有利于中学生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积极做好课题准备工作。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有的放矢,开学初,我们组织了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精神,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在认真学习并领会课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确定了各自的研究重点。

2.1组织分工:

顾问:朱春雷(连云区教育局副局长)、指导开展工作。

组长:李立飞(中学高级教师)全面负责学校的的课题组织、指导工作。

副组长:祝运平(师德先进个人,党支部副书记)资料搜集汇总并执笔。

成员:崔建华(市优秀教师)、张叶川、董志园(连云区模范班主任)具体课题实施与探索。

2.2认真做好课题开展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活动,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并着手进行课题准备。事先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主要成员会议,对各自的分工作了具体的布置,研讨了课题计划方案。

2.3感恩教育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懂得了常感父母养育之恩;感师长教导之恩,感同学帮助之恩;感党和国家关怀之恩;常怀报效党和国家之心、报效父母之心、报效师长和同学之心。学生的思想转化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我想:一个怀着感恩理念的学生,感受到父母节衣缩食,含辛茹苦供养自己读书学习,为的是让他成为有用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时,他能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父母吗?一个怀有感恩理念的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呕心沥血教育他成长时,能不刻苦钻研,力求以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

3.研究内容与策略。我们认为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知恩、报恩、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正确认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我们这个课题研究解决的重点在于对中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教育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进而推恩及恩,发展成爱自然、爱祖国等,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

3.1教育活动感恩先行。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人际和谐应从学会感恩开始”,将感恩理念大胆引入学校德育,开展感恩教育和活动,有利于健康心理、人格的形成。为此我校“十一五”德育课题《农村中学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共建和谐校园,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德育。

3.2动手实践,亲身体会。组织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体验中成长。让学生感受亲情,感恩父母。校团支部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从调查、走访、实地调查发现:初一年级学生在行动中、生活中,认识了妈妈、老师的辛苦,有的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例如,他们为妈妈洗脚、为老师唱歌、帮奶奶梳头等体验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初二年级学生精心设计、自己动手制作有意义的贺卡送到妈妈、老师、爸爸手里,在贺卡的传递中,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初三年级学生用书信的方式,在字里行间中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体验到:感谢有你、伴我一生、给我勇气等,本次活动不论是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还是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都给学生以启迪教育,使之学会感恩,懂得关爱。

3.3让学生感恩集体,关爱校园,珍惜友谊。学校课题组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寻找身边需要感恩的对象,并且把最感人的事例在学生中广为宣传;要求学生起身离座后,把椅子放回桌子下面;看到地面上的垃圾、纸屑拣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按时关好门、窗;开展活动后,把活动现场收拾干净再走。同时各班寻找家庭困难的学生,在经济上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体验活动,养成学生文明、卫生、守纪、助困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同学之间友情,创造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

4.研究对象:连云区板桥中学全体学生。

5.感恩教育课题研究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中学感恩教育要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5.1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感恩教育不能少,整体的德育教育更应该改革。学者刘金铎在他的《道德体验论》中写道:如今的学校德育未能达到引导者预期的效果,理论界称之为“德育失效”。目前约束性道德教育无法使道德教育本身与体验者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也不能使体验者个体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因而无法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所以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学校德育还可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全体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课题目标。

5.2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校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回应。许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广播电视学校、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课题实施的意义,以共同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5.3教育学生知恩,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帮助。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乃至发展到爱自然、爱祖国等。

5.3.1对父母的感恩。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才会爱他人、爱祖国,所以对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础的。

①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一日护蛋行动”、“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

②观看亲情影片,联系自身,激感。

5.3.2对老师的感恩。

①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

②进行征文或演讲比赛,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

③教师节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表达感恩之心。

5.3.3对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①“我的同伴”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课会、交流等方式进行。

②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医生、邮递员、清洁工等。

③结合“学雷锋、学赖宁”开展回报活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

5.3.4延伸至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

①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②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更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事迹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6.研究方法:根据课题性质、类型,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

7.研究过程:

7.1研究时间:2008年4月~2008年8月

7.2研究步骤:

7.2.1准备阶段:做好前期工作,制定课题实施放方案,并组织组员学习。

7.2.2实施阶段: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研究实践工作,并注重材料的积累、存档。

7.2.3阶段性小结:小结前一段课题的实施情况,反思存在的问题,修正实施方案。

7.2.4针对性实施阶段:根据修正后的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研究。

第3篇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进行的“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非常好的整合载体,这种“整合”是基于“意义”的建构,以主题统领的方式实现数学学科内外相关知识、能力的有机融合,实现更高层次的意义创生的过程。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的“小”,语意双关,一方面指的是适合小学生做的课题,故要小;另一方面,“小”是指“仿”课题研究,是小学生力所能及可以解决的课题。

“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自行或在教师引导下,在自己“最近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解决方案,在一定时限内开展的分析、解决问题的仿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小课题”研究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高级”表现形式,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一种超越,一种整合。“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主动质疑,经历简单的数学化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自主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实施并有效地呈现实践成果,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小课题”研究通过问题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在生活背景下整合起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不仅仅是自成逻辑体系的学科,更是应用广泛,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的学科。

二、学生怎么做“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包括三个基本的步骤:

1.确定主题―问题筛选。本环节学生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一个能做且“值得”做的研究问题;制订活动计划―流程提示,说说做什么,大概如何做,时间节点是什么。

2.活动实施―真实记录。本环节学生实施研究,做好要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与别人一起做,这是“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类似于完成研究的过程。

3.研究总结―收获、反思。要说说自己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这个环节中,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梳理自己的研究收获,甚至结合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或畅想。

学生开展的“小课题”研究的确是一种“仿”课题研究,其本质与做研究的过程是一样的。具体实践中,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分四步展开(见图1)。

此过程周期长,学习效果、能力提升不会立竿见影,这是一个慢的过程,但这又是一个值得慢的过程。

三、如何开发适合学生做的“小课题”

1.回归学生―将课堂质疑的问题作为素材

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一个小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方体,若我们将其切一刀,切面(所产生的截面)会是什么形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马上找到了三种情况(见图2)。

可以戛然而止了吗?不,不期而遇的教学资源出现了,但课上时间已经不允许做进一步深入了,怎么办?一个小课题生成了―正方体切一刀,截面是什么形状,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了为期两周的“小课题”研究。

2.回归教材―将教材内容适当延伸作为素材

有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延伸,也能生成一个很好的选题。比如,五年级下册教材中有“成长的脚印”一课,将估测脚印的大小改为估测一棵树树叶的面积,学生进行了“关于森林的调查报告”这一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的报告中要涵盖四方面内容:

(1)估测一棵树树叶的面积。

(2)解决“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有阳光时,大约每25平方米的树叶一天所释放的氧气可供一个人呼吸。如果这棵树有10000片树叶,那么在有阳光时,这棵树一天所释放的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这一问题。

(3)利用网络或其他资源查找有关森林的资料并整理。如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森林的现状……

(4)畅谈自己的感受。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估测不规则图形面积的理解,而且有的学生居然还知道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统计图表的知识来直观展现目前森林资源的现状。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了森林的价值与面临的窘境,从而提升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3.回归生活实际―随时随地发现可以研究的“小课题”

“小课题”研究重要的是让学生主釉谧约旱纳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调查类的、研究类的,当然也包括那些学生想研究的但又不是当下可以马上解决的

(见表1)。

“小课题”的主旨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鼓励学生自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针对不同年段特点,在梳理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各年级的“小课题”题目,并根据每年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逐年修订,努力使“小课题”研究逐步系列化、校本化、本校化,各年级“小课题”示例见表2。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学生的教科书。整合数学打造“有用的好玩的”数学,保证学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人人都能获得数学发展。当数学、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问题情境中,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统整起来,数学就显示出了活力和美感。

第4篇

1946年生,沈阳市人。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刑事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检察院咨询专家。

“如果说在做专业以后,写文章、出书,文字上还算过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十年的记者、编辑生涯。”

记者(以下简称“记”):吴教授您好,能先请您谈一下起初是什么促使您报考法律系的呢?

吴振兴(以下简称“吴”):我从小就对法律感兴趣,可能是受到小说和电影的影响,觉得法官、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上侃侃而谈让人非常羡慕,想得很单纯。我报考大学的时候要填五个志愿,我的前四个志愿都是政法院系,第一志愿就是吉林大学法律系。

记:当时的法律系开过哪些课呢?

吴: 入学以后到以前,大约九个月吧,我学过两门专业课,上学期的专业课叫“国家与法的理论”,当时国家与法是合在一起的,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学与法理学。“国家与法的理论”课程结束后,我就确定了毕业论文的题目,――“法律的工具性问题”,而且我还搜集了不少资料。当时,我对法律的工具性有些疑问,觉得法律的确有工具性,是政治统治的工具,但法律不完全是政治统治的工具,因此这个问题是可以探讨的。除了专业课以外,上学期还开设了外语和政治两门课。下学期的专业课叫“法律制度史”,同时继续学外语。在“法律制度史”和外语课还没结束的时候,开始了。开始后,我利用业余时间,看了一些哲学和经济学方面的书,积累了一些基础知识。1969年下半年,我开始实习。那个时候的公检法工作基本停滞,我就到市公安局的政法大队去实习。在政法大队,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联合办案。研究案件主要凭经验,不谈什么构成要件,当然法律根据之类更是无从谈起。后来我又到长春市汽车厂派出所和桂林路派出所实习过。前前后后实习了一年时间。

记:当时学习的外语是俄语吗?

吴:是日语,当时我们班学习日语的同学并不多,有二十人左右。

记:1980年,您回到吉林大学读研究生,当时您已经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待了十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回去读研究生的?

吴:就个人来讲,我还是有点名利思想的,认为在广播电台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在省电台的十年中,我不仅在政治理论上有提高,而且通过组织法律讲座、编辑法律讲座稿件,在法学基础理论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弥补。特别值得一提的事,这十年中我自采自编的稿件较多,凡有采访任务,我从来不用下面的通讯员,从调查、提纲到写作,均自力而为,从而使我的文字功夫受到很大的锻炼。如果说我搞专业以后,写文章、出书,文字上还算过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十年的记者、编辑生涯。

“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看到、写到半夜12点,无论冬夏,光读书笔记就做了几大本。这段硕士生期间的学习,对于我夯实自己的基础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记:您是吉林大学第一届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吗?

吴:是的,吉林大学从1980年开始招收刑法学的硕士研究生,我是何鹏老师的开门弟子。当时之所以选择刑法学专业,主要是出于几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是我的外语不太好,所以就没有考国际法专业。除了国际法以外,宪法学也开始招硕士研究生,但我对宪法学没兴趣,觉得宪法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但现在看来,这种看法还是很肤浅。但刑法作为实体法,与现实生活和法律事务联系比较紧密,这也是确实的。这也是我当时选择刑法学专业的粗浅想法。

记:当时您研究生毕业后就留校了吗?

吴:其实毕业的时候我很想到实务部门锻炼一下,但法学院坚决不同意,于是我只好留校任教。

研究生入学以后,我主要是跟何鹏老师学习外国刑法,吉林大学的刑法学是靠研究外国刑法起家的,准确地说,是靠研究大陆法系刑法起家的。何鹏老师外语好, 1981年(或1982年),吉林大学第一次组团去日本访问,随行的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还赶不上何老师,有时候还需要何老师充当翻译。由于何老师的日语好,看日本刑法方面的书就像看中文书一样,给我们讲起外国刑法来就非常方便。

那时候,我还帮助何老师整理过《外国刑法简论》,这是国内关于外国刑法的第一本书。上课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个老师叫赖宇,就我们两个人听课。听完课以后进一步加以整理,就形成了《外国刑法简论》。此外,我还帮助何老师整理过《外国刑事法选论》。再有,在何老师和甘雨沛老师合作撰写的《外国刑法学》中,我还协助何老师撰写了分则部分;还以副主编的身份参与编写了《现代日本刑法专题研究》。

记:能不能谈一谈你硕士生期间的学习情况?

吴:1980年入学后,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从客观上看,当时刑法方面的著述(包括译作)还不多。好在1979年刑法典颁布,我们有了高铭暄、马克昌等前辈一起编辑的刑法学教材,还有一些老一辈学者和少数年轻学者撰写的文章,他们为我国刑法学的繁荣拉开了序幕。虽然我是法律系毕业的本科生,但实际上在校期间并未系统地学过刑法理论。于是我开始不折不扣地勤奋刻苦学习,如饥似渴。我是住在校外――省电台分配的住宅,只一间房,不到20平方米。当时孩子小,我又抽烟,都是自己卷的烟,因为工资低,买不起烟卷。看书写作时烟抽得多,孩子挨呛,得了急性气管炎。为了孩子的健康,我只好弄了一张三条腿的桌子放在室外走廊上,然后再拉一条线,在室外支个灯(这种三条腿的桌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就是有一条腿是活动的,拉出来可以将桌面支起来,放回去桌面也收回那种)。几乎每天都看到、写到半夜12点,无论冬夏,光读书笔记就做了几大本。这段硕士生期间的学习,对于我夯实自己的基础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记:您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关于哪方面的?

吴: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叫《教唆犯的概念与特征研究》,这篇论文是从我的关于教唆犯的书稿中抽出来的,这本书稿在我提交毕业论文时就已经完成了,有十四五万字之多,并且在1986年正式出版。现在看,这本书在有些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但当时确属为数不多的刑法专著。

记:您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哪方面的?

吴: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叫《罪数形态论》,现在看来,书中的一些内容还需要补充,我也想在武汉大学期间进一步完善这本书。但当时对这本书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我的博士论文答辩时的评委是高铭喧、王作富、曹子丹、何鹏、高格五位老师。在这次答辩会上,评委们的提问让我汗流浃背,而我在重要场合下一般不会流汗。这些评委都非常认真,问了我33个问题,使得答辩足足花了半天时间。同时,这次答辩对我博士论文的修改帮助很大。评委们对我这篇论文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至少有这么一句话:“为建立我国的罪数理论体系做出了贡献。”我这篇论文也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

“法律实践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多课题。要研究这样的课题,不仅要有法律功底,没有法律功底就无法进行研究,而且还要有研究能力。”

记:能不能请您谈一下法学重建过程中您的主要贡献呢?

吴:我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1997年《刑法》修订过程中,我曾参与过发表修改意见,另一个是《论教唆犯》中的一些观点直到现在也能够站得住脚。比如在教唆犯的种类中,我提出了盖然性教唆和半盖然性教唆,国内学界基本上认同这种观点。在最近由我组织的“四方谈”(全称为“刑事疑案四方谈”,包括法院、检察院、律师、学界)中,我又将半盖然性教唆划分为单向半盖然性教唆和双向半盖然性教唆,将单向半盖然性教唆分为性质单向半盖然性教唆和对象半盖然性教唆,将半盖然性教唆予以细分。我觉得,将半盖然性教唆予以细分就便于把有些问题厘清。此外,我还提出了重合性过限和非重合性过限,这也得到了国内学界的认可。李光灿老师在《论共犯》一书中提到共犯过限问题,前苏联的刑法理论中也提到共犯过限问题,但都只是简单地提到而已。在这一基础上,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共犯过限存在重合性过限和非重合性过限的问题。关于重合性过限,我还提出所谓的正重合性过限和逆重合性过限,国内学界对此并无反对意见,但也没有更多的赞同意见。

再一个就是关于罪数形态的理论。国内的一些教材对罪数类型的观点并不一致,当时大体上维持了高铭喧老师和罗平老师提出的“一行为在法律上为一罪,数行为在法律上为一罪,数行为在处理上为一罪”的分类方法。但是我提出了“三三分类法”,根据“三三分类法”,一罪的类型应该分为本来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和处断的一罪。我的“三三分类法”是第一步为基础步骤,即把典型的一罪、纯粹的一罪与典型的数罪、纯粹的数罪分开,将纯粹的数罪放在一边,并不去研究它。第二步叫中间步骤,即把一罪类型中属于一行为的类型和数行为的类型分开,将一行为的类型统称为本来的一罪。第三步叫完成步骤,即把本来的数罪划分为法定的一罪与处断的一罪。这样一来,根据“三三分类法”,我就把罪数形态的类型分为了本来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和处断的一罪三类。在很多的罪数个体形态上,我也提出一些自己的主张。比如说牵连犯和吸收犯的界定问题,这是很多年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我提出了同质吸收,我认为在牵连犯和吸收犯之间有很多地方都是重合的。比如说入室盗窃,我们可以说它是吸收犯,我们也可以说它是牵连犯。因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是一种手段行为,盗窃是一种目的行为,发生了目的行为和手段行为,二者互相牵连的手段牵连类型的牵连犯。在这种情况下,既符合吸收犯的特点,也符合牵连犯的特点。我认为,如果数行为属于异质性罪名,一律按照牵连犯处理。比方说非法侵入他人住宅,1810年《法国刑法典》在入室盗窃上就规定了单独的罪名,我国刑法将入室抢劫作为抢劫罪的加重犯处理。换句话说,入室与非入室相比要重一些,因此按照我的观点,异质性犯罪应该作为牵连犯处理。

在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处理上,我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从一重重处断,就是按照一个重罪然后再从重处罚。为什么要按照一个重罪来从重处罚呢?因为按照我的想法,想象竞合犯至少是一个半罪,如果从一重处断,就等于按照一个重罪处罚,还有半个罪没有考虑,这是没有道理的,至少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所以我认为应按照一个重罪然后再从重处罚。

此外,我的一个贡献是在国内引发了关于犯罪形态研究的热风,我正在组织编写“犯罪形态研究丛书”,该丛书由检察出版社出版。现在已经出版了八本书,但要实现出版五十本书的目标,恐怕很难。为组织编写该丛书,我们还专门在北京开了一个会,张明楷和陈兴良也都参加了,他们也是这个系列的副主编。

记:您到武汉大学后,在学术发展上有什么打算?

吴:我到武汉大学后,首先是协助马克昌老师组织撰写与其主编的《犯罪通论》、《刑罚通论》配套的《罪刑各论――百罪通论》。之所以叫做“百罪通论”,是考虑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400多个,而且已有多部系列性的分则著述。这部“百罪通论”只限于常见罪、多发罪和个别的新罪,共计108个,计划搞150万字。这样可以将这本书写得深入一点。

另外,就是参与了马克昌老师主编的《大陆法系刑法总论》的编撰,承担了违法性论一章的写作任务。自以为写得还不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克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与莫洪宪老师正在组织撰写《共同犯罪研究系列丛书》,计划搞24本,每本20万字左右。因为“共同犯罪”曾被有的刑法学者称为 “绝望的一章”,理论和实务中的疑难问题都很多。如果目标能够实现,共同犯罪的研究近500万字,应当会对刑法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第5篇

校本培训中的校本,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包含三个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校本培训是指在学校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利于学校发展、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

校本培训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不同层次专业发展水平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利于教师走向动态的“实践十反思=教师成长”的成长范式,利于教师既在教学实践中,又跳出教学实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也利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形成合作与发展的关系。校本培训具有以下特点:(1)与生活贴近。 (2)灵活性与经济性。 (3)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新课改需要我们加强校本培训,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组织机制. 成立以省、市学科骨干、市、区学科带头人、实验教师为主体的课改领导小组。并及时学习了《新课标》、《新课标的解读》等等,最终形成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校本研培新模式。

二、培训内容系列化。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对教师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和提高。如对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培训和提高,对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培训、课堂教学设计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2)《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培训。(3)课堂教学的设计与优化。(4)现代教学技术培养。3、培训模式多样化。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培训活动和实效性,也能进行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我们坚持做到三个结合。(1)个体学习与集体培训相结合。(2)综合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3)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本学期课题研究进入最后总结阶段,学校要求各实验教师认真整理课题实践中的收获,积极完成参与课题过程所得所想,总结反思自己、完成研究报告,是本项课题研究的目的落到实处。

首先对课题研究中的研究培训的形式的成功之处进行梳理,认为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验证,教师对于培训已经有更加深层次需求,除了常规的培训、研讨、反思之外,更注重实效性的研究,将培训注入新鲜的生命元素,使研究工作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生命力。

研究模式的变化充分体现在一个转变、三个结合、四个形成之中。一个转变:转变培训活动是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的过程。三个结合:(1)个体学习与集体培训相结合。(2)综合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3)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四个形成:促进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效绩(效果和成绩)的形成。

本学期的研究紧紧围绕区进修学校的工作重点,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符合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采取问题式的培训模式,首先是发现问题(困惑、疑惑、迷茫),这些问题的出现为我们的培训提供很好的素材,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理论研究更加具有实效性,其次解决问题(课堂中体验),带着事先预设的问题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等,这样利于深层思考,第三是反思问题(是否解决问题、还有哪些问题等)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的最佳思路,通过阶段的反思生成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案例(一):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我们研究的内容,学生主动我们提出带着问题进入,

第6篇

在思考中明确研究重点

调查分析,明确研究内容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笔者陆续设计教师、幼儿、家长等调查问卷。针对教师对交往的认识、了解,对教研的看法及在工作中的困惑进行了调查。对幼儿在交往中的表现、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对家长对交往的认识、理解与关注也进行了相关测查等等。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下一步研究的开展储备了条件。

研讨交流,把握研究方向 在活动中,充分利用交流研讨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同伴的资源,才能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开展课题。例如:幼儿园结合课题计划,开展了个案研究,每班选出了2-3名幼儿作为观察的对象,建立个人档案。但随着活动的开展,感觉研究面越来越窄,最后研究活动干脆停滞不前了。在笔者的引领下,大家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共同调整了研究的方向。将每班的孩子分为:交往比较好的、一般的、弱的孩子三部分。并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幼儿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孩子的发展。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研究的方法调整了,研究的兴趣提高了,研究的内容明确了,研究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困境,步入了正轨。

理清思路,解决存在问题 开展课题活动中,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出现时,笔者总是反复进行思考、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并积极进行解决,从而促进教育研究的开展。

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工作中

课题研究是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内容,笔者在引领课题研究工作中本着教研日常化、研究渗透化的理念,将全面工作与交往内容有机进行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设多种环境,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一,主题环境融入交往。环境是幼儿生活、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注重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陆续带领教师分析本班开展交往活动的优势与问题,并结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布置创设了相应的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参与环境游戏的场所。

第二,共享角色游戏注重交流。共享角色游戏是幼儿参与交往、交流的重要途径,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孩子们通过模仿语言、行为进行游戏,从而达到自主性、创造性等多方面社会性发展。教研活动中笔者引领教师充分利用楼道的有利空间,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共享游戏区域,使游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共享区域材料强调合作。共享区域材料是幼儿参与游戏的要素,在投放材料中,笔者引导教师发挥想象注重交往材料的投放,制作了促进小、中、大班合作的多种玩具材料。幼儿在相互合作、商量、共同游戏中促进了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全体精神氛围体现亲情。要营造一个整体、良好的交往氛围与环境,就要从幼儿园精神环境做起,教研活动中,幼儿园提出营造亲情环境,让幼儿在整体的大环境中感受亲情、体验温暖与尊重。

多项活动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搭建平台 在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兴趣,提高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频率,幼儿园开展了多项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一是利用德育儿歌丰富幼儿语言。幼儿园结合东城德育儿歌的发行,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将德育儿歌进行了划分,并在日常工作中带领幼儿进行学习。朗朗上口的词语,优美的诗篇,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又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幼儿的行为,为幼儿交流、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利用晨间接待促进幼儿交往。幼儿园充分利用班上教师早晨接待孩子、家长的时间,培养班上的幼儿做接待员,尝试接待小朋友和家长,从而增加了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接触频率,在接待过程中教师们根据班上幼儿的需求分别开设了中、英文接待员,从而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当班上教师发现有的家长出现不配合时(当孩子与其打招呼时,家长置之不理),教师分析其原因,鼓励全班幼儿轮流参与,打破以往早来早接待的现象,受到了家长与幼儿的欢迎。接待的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三是利用大型活动渗透幼儿交流。园里开展“六一”艺术周活动,笔者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班创设的区域游戏、角色游戏的作用,进行了班班串与大带小的活动,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促进了语言、社会、合作、友好相处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幼儿交往的兴趣,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爱说的小朋友多了,主动交流的小朋友也多了,交往真正走进了幼儿,成为孩子沟通、表达的重要途径。

第7篇

一、具体的做法

1.加强相关理论及技术的学习,使课题组成员更加理解学校办学模式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查找资料、交流、调查了解等形式加强理论修养。

2. 进行了课题研究的设计工作

(1)完成课题研究的假设设计

 (2)选择课题的研究方法

 (3)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及样本和容量

 (4)确定合适的数据测量和评价方法

3.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通过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常规管理等活动,提高了学校管理质量,并且邀请专家或领导及时对课题进行指导。

4.加强资料积累,及时总结。

二、取得的成绩

在多次的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韦戴聪校长的论文«新时期学校管理创新的认识与思考»、黎雄才«浅谈小学数学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育»、陈永毅«小学阅读教学重视实践浅谈»、黄贤杰«浅谈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等论文均荣获了国家、省、市、区级奖。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的,也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成效。但由于影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众多,我们较难在因与果之间作详尽的归因分析。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本课题对研究的反馈及检测力度不够,这是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如何通过学习网站进行交流研讨还需进一步探索。

    在总结前阶段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对课题作进一步深化研究。该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是: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深化评价体系,从而全方位、深层次地构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研究的经验成果。

 

钦北区大直镇小学«钦州市农村小学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课题;过程控制;实践性

课题研究水平和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教师队伍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准,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表现,也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也不断增多,但随之带来的科研课题管理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具体表现为:课题立项后不按计划开展研究;高职称、科研能力强的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只作摆设,不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者参与课题研究的精力与时间不够,对课题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初始阶段等等。这些都将严重地影响到课题研究的按期按质完成,致使科研成果质量下降,课题研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水平已成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育科研课题全过程控制的对象

ISO9000/2000认为过程控制就是对过程进行策划,并对整个过程实施控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其指导思想是: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通过过程控制来确保过程的结果符合规定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过程一般都包括:课题立项前的管理、课题实施阶段的管理和课题结题后的管理[1]等环节,因此,对科研课题实施的全过程控制主要就是对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实施阶段、科研课题成果鉴定、课题文件资料归档等全过程要素进行必要的控制,确保科研课题质量符合预期效果。

二、教育科研课题全过程控制的内容及措施

1.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立项控制

课题申报立项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开始步骤。控制内容主要有:课题选题立项控制、课题设计论证控制两个方面。

(1)课题选题立项控制。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是课题申报的第一步,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性一步,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题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对科研课题研究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控制重点为:课题选题的针对性、创新性、独特性、前瞻性。对此,学院科研处每年都会根据各项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时间提前着手组织申报准备工作,确保课题申报质量,增加课题的立项率。具体措施有:积极主动与上级立项单位加强联系,及时了解课题申报信息、课题选题信息、近期的热点题目信息等信息;通过校园网、宣传栏、公示、电话通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聘请国家、省部级著名职教专家来院进行科研课题申报知识和填报技巧讲座;用科研经费购买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专业书籍,配发给每个系部组织学习,使申报者对科研课题申报所需要求、内容、审批程序有所较详细的了解,确保课题选题的针对性、创新性、独特性、前瞻性。

(2)课题设计论证控制。课题设计论证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专家评审课题时最为关注的重点。控制重点是:课题论证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特色性和创新性;立项依据的客观充分;目标表述的准确、具体、简明;研究内容的切题、具体、完整,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方法是否科学、路线是否合理、先进可行,措施是否具体明确,组成人员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完成条件是否实事求是;预期结果是否明确等。学院制定了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评审审查机制,确保申报课题的高起点。所有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必须先通过本系部专业教师的初审,再由科研处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会议评审论证,用投票表决的方式评出主题鲜明、优势突出、逻辑严紧、思路清晰、论述流畅的高质量优秀课题推荐申报。

2.教育科研课题实施阶段控制

课题实施阶段是指课题立项后到课题完成鉴定的全过程,是整个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控制内容主要有:开题论证控制、中期实施阶段检查控制、课题结题鉴定控制、课题经费控制四个方面。

(1)课题开题论证控制。课题开题论证是课题申报立项后对课题研究的再认识,再深化过程,它是课题研究的前提,是顺利完成研究任务的基本保障,是保证课题研究质量的需要。控制重点:课题名称主题确切、特色鲜明;研究综述全面客观;课题研究界定准确;课题研究预期目标定位具体;课题研究内容突出主题和紧扣研究目标;课题研究方法有针对性;课题研究实施步骤、措施可操作。学院科研处对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即科研课题开题论证首先应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让课题组全体成员全面了解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具体做法;然后再聘请有关专家、权威开题论证,对课题研究方案提出进一步全面的系统的研讨与审议,就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修改意见和建设,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然后要求课题组根据专家组的修改建设,认真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按修改后的论证方案组织实施,以此提高课题整体研究层次。

(2)课题中期实施阶段检查控制。课题中期检查是课题研究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检查方法原则上是按《课题开题论证书》所设计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等逐条进行检查考核。控制重点是:课题研究是否偏离研究方案目标;课题研究是否按计划的内容与进度进行;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是否完整齐全等。对此,学院制定有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对课题中期实施阶段各因素加以控制,确保课题有计划、有步骤、按质按量地进行。如学院科研处从课题立项开始,就安排有专人联系对接课题,进行经常性的沟通、跟踪、督促,并于每年9月份定期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对立项科研课题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对提前或按进度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未按进度完成的课题则进行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及时调整实际操作与计划的偏差,对于无故不能按期完成或进度缓慢者给予警告批评,直至终止课题研究,撤消课题经费,且课题主持人两年内不得再申报教育科研课题,以此来保持课题成果的高质量。

(3)课题结题鉴定控制。课题结题验收是课题研究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的总结和评价。控制的重点:课题研究内容、最终成果是否按原计划完成;课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课题研究的依据、思路、操作、方法是否科学。学院出台了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对成果质量进行控制,如科研课题完成后,课题主持人要及时向科研处提出结题申请,并提供结题鉴定所需的有关材料及社会影响和效果的证明材料,在完成系部初审的基础上,科研处会同有关专家对照其开题论证书的要求进行课题完成情况评审,给出书面结论。对评审合格的课题,学院根据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给予结题奖,同时作为课题资料公开发表的论文、获奖的课题成果等,还根据不同级别另行给予奖励,确保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率和优秀率。

3.课题文件资料归档控制

科研课题文件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学院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鉴定验收的重要依据,课题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是科研课题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学院科研课题档案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控制重点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学院制定有科研档案管理办法,确保课题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如把科研课题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纳入科研管理工作的程序中,列入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并针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不同阶段的工作特性,明确归档范围、工作目标及具体要求,把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资料完整地收集、积累、整理、预立卷。管理办法中规定:教育科研课题归档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负责日常科研文件的收集,科研处负责督促、指导科技人员作好文件材料的积累工作;科研档案归档的重点是我院承担的教育科研课题各个阶段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特别是教育科学研究阶段形成的作为研究结果依据的原始材料。如:课题申请报告(书)及批件,任务书、合同书及开题论证书,课题研究工作进展和总结,科研成果申请材料及证书,专利申请材料及证书,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教育科研论文,编写出版的专著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科研材料等;科研档案实行教育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四同步”管理。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教研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成果与验收、鉴定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评审科研成果与学院档案管理部门出具教育科研课题归档情况的证明材料同步等。

三、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全过程控制的成效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起对所有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全过程控制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率、结题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学院科研工作显现出勃勃生机。至2011年8月,学院共获省部级以上教育科研类立项课题29项,省市级以上论文奖44项,省市级以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2项;在核心期刊或国家级期刊上公开349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19篇);公开出版专著5部,课题研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包括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实施阶段、科研课题成果鉴定、课题文件资料归档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课题完成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全过程控制,有利于对课题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有利于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协调,为确保科研课题按预定的目标保质保量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课题的背景和依据

1.l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各国将探究性学习作为变革学习方式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将变革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放在了突出地位,强调在学科领域,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空间.

1.2  我国新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新教材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了突出地位.要实现新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变革学习方式,探索新的学习方式.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研究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

1.3  随着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了研究性学习内容(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如何变革学习方式,组织好这些内容的教学,同时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的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引起了我们对本课题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决定对本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界定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猜想、证明,或通过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本课题研究内容是以国家课程规定的高中数学学科内容为主,其中包括新授课内容、研究性课题、实习作业等.

三、支撑性理论

    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其含意有两个方面:其一,认为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巳有的知识和经验;其二,认为学习者存在个体差异,这不仅是指主体已具有的知识,而且也包含了认知风格、学习态度、信心、观念和学习动机等。主动建构不只是动手实践,实物操作,向他人主动学习,特别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主动学习是主动建构的主要形式。关于建构主义及其教学涵义,在我国的主要研究者是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形成数学教育建构观。数学教育建构观认为:

   (1)学习数学是主体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等被动的吸收过程,而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

   (2)这个建构过程依赖于认识主体巳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必须具有个体的特殊性,同时,数学知识的建构主要是一个“顺应”的过程。

   (3)主体的建构活动必然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它是一个社会建构。这里的外部环境是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的,包括学习的内容和条件,认识的手段和方法等,更包括教师的活动.它们是与主体共存的一个动态的系统。

    关于数学教育建构观,在我国的主要研究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涂荣豹教授。

3.2  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兴起的教育学理论,它的主要研究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裴娣娜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等。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实践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论:

   (1)人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

   (2)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主体性教育的近期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从而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即类主体),造就具有类主体性的社会成员。

    主体教育理论,不仅强调了人的主体发展性,而且具体指出了人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科学地说明了影响和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因素与条件。为研究解决本课题的主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4.2  问卷调查法

    了解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态度及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使课题研究更适合学生。

4.3  教育实验法

    对在新授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将通过比较实验法,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4.4  经验总结法

    对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将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客观规律。

4.5  案例研究法

    对新授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要采取案例研究法,通过公开课、研究课,进行研讨、相互交流,探求在新授课、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过程、步骤、评价方法等,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5.1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

    为了给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我们到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我们还派专人到上海、南京购买相关书籍,供课题组成员自学,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5.2  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认识、态度,使我们的研究更加适合于学生,我们以新授课、单元复习课、研究性课题、实习作业等不同课型设计了6个问题,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对不同课型开展探究性学习中对老师教学方法的意向。又从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态度、认识出发设计了4个问题,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和认识。由这10个问题设计了“探究性学习调查问卷”。对2004届高一5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对265份问卷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分析所得结论请参看文「2

5.3  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课题组成员之间坚持互相听课,听课后进行认真研讨交流.除了平时的相互听课交流外,课题组成员每学年在校内上公开课一次,课题组内上有关课题的研究课两次,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研讨.三年来课题组成员在组内上研究课26节,无锡市公开课6节,外省、市公开课4节.

5.4  案例分析.总结提高

    对在新授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我们还采取了案例分析法,从教学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专家会诊,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总结提高。通过听课交流、案例分析等实践研究,得到了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5.5  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对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我们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探求在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客观规律。对于研究性课题我们采取了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方式,对实习作业我们坚持了走出课堂,深入生活,接触社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得到了在研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基本模式.

六、主要研究结论

6.1  关于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一般过程步骤(请参看文[1]一[4])

6.2  关于新授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可总结为如下五个操作程序:(1)创设问题情境;(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出问题一假设、猜测结论一检验、推证结论);(3)小结探究成果(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及解题的思想方法);(4)总结评价;(5)成果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具体操作过程见文[3]、文[6.

6.3  关于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模式

    可总结为如下五个操作程序:(1)教师向学生介绍课题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3)分小组实施方案;(4)小组讨论,探究结论,形成成果;(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具体操作过程见文[6.

6.4  实习作业的教学模式

    可总结为如下五个操作程序:(1)确定作业内容;(2)成立学习小组;(3)制定实习方案;(4)实施方案(调查、实验、测量、数据处理等);(5)小组交流;(6)形成成果(实习报告、小论文等).具体操作过程见文[4].

6.5  关于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中师生地位、关系的研究结论(请参看文[2])

6.6  关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的研究结论(请参看文[2]).

6.7  探究牲学习的课寞教学特征的研究结论(请参看文「3]、文[6).

七、研究成果

7.1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课题研究促进了课题组成员教师专业的发展,课题组成员中三名被评为惠山区教学能手;三名被评为无锡市教学能手;三名被评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一名被评为江苏省待级教师.

7.2  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题组成员用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题组成员所任班级的数学课深受

学生的欢迎,满意率都在95%以上,平均成绩名列年级前茅。特别是在2002年高考复习教学中,在课题组成员的带动下,积极实践“探索性学习,三步曲,复习法”教学模式(参看文[5),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在高考中我校的数学平均成绩名列无锡市第二,名列原锡山市第一.

7.3  课题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随着课题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变。在课题组成员的带动下,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改善.

第10篇

一、调查时间、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

1.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9日至2012年11月30日。

2.调查对象:高一年级12个班,共651人。

3.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各个班级开展“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学习小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调整与推动课堂模式的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方法

利用信息课时间,采用网上问卷形式调查。网上答卷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没有了平时课堂上的种种顾虑,也不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能更坦诚、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三、调查内容与结果统计

调查内容与结果统计请参阅附件《小组教学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或网上查询,地址:http:///shuxue/Survey/ListReport.asp? SurveyID=3。

四、调查结果分析

1.从对待这种授课方式的态度上看大多数学生是喜欢的

调查显示:70.41%的学生认为座位分小组摆放好,42.45%的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只有13.0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持中性态度的占44.46%,这样的比例在我们意料之中,和入学成绩相比,我们已经很满足了。89.13%的学生认为在这种课堂模式下,班里的学习风气有好转,对学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从学习习惯上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具备“独学”能力

调查显示:44.46%的学生能完成预习,36.82%的能简单预习,很少预习的占18.71%。有82.69的学生有做笔记的习惯,对于导学案中的探究题,有46.68%的同学会先独立思考,36.61%的同学会粗略思考,很少思考的占16.70%。这样的结果还是令我们欣喜的。

3.从小组合作情况看,多数同学有表现的欲望,但竞争意识不强

调查显示:36.82%的学生非常愿意参与交流,想成为一个表现优秀的学生,33.80%的学生愿意,但反应慢,总是被别人抢先一步,一般及不愿意的占到29.3%。在交流展示时有43.05%的学生会抢着回答,28.57%的学生害怕出错,总是很谨慎,不想展示的占8.45%。另外,对于现在的课堂,最需要提高的能力中,28.88%的选“自信,敢于表达的能力”,25.79%的选“积极探究与创新能力”,18.06%的选“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学生是有强烈的参与愿望的,这是最为宝贵的资源。

4.从教学效果上看,虽然还不够高效,但在改革的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调查显示:50.10%的同学认为现在的课堂更规范更活跃,认为跟以前差不多的占36.01%,认为不好的占13.88%。对于每堂课的检测,25.15%的学生能顺利完成,63.98%的学生能完成大部分,仍有10.85%的学生很少能或不能完成。和以往相比,前半部分数据明显提高。要想使课堂高效,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后面这10%左右的学生。

5.从教师角度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调查显示:43.25%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课堂老师讲的少了,自主探究展示的机会多了;58.55%的学生认为小组评价使小组的凝聚力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比较在乎老师的态度;28.57%的学生在交流展示时,害怕出错,总是很谨慎,他们需要老师的鼓励;24.08%的学生急需老师教给他们预习、学习的方法;24.8%的学生急需交流展示,归纳总结的方法等等,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味”,需要教师用智慧去调和,用专业的知识去调控。

五、教学建议

1.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学校和教师都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作为学校要加强督促、评价、考核,打破“旧”的教学习惯,使课改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作为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探索,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2.积极培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从调查来看,多数学生都有积极参与的愿望,但只有愿望是不够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竞争意识需要积极地引导培植,需要精心地呵护,只有学生全方位的积极参与才能保证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3.做好科研学习小组的后期培育工作。通过组长培训,组内合理分工,小组评价与奖励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习小组健康正常运行,成为课堂走向高效的真正推动力。

4.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组内分工与合作、组间合作与竞争的指导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纠正学习行为。

第11篇

关键词:微型课题;特征;质量;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5-0030-03

作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微型课题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认可和欢迎。微型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向校本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加强对微型课题研究的认识与分析,是促进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微型课题研究的特性

微型课题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运用确当的思维和方法对教育教学中的具体、细小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实践性教育研究活动。微型课题研究所指向的问题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教育教学中的细节表现出来,具有“真”、“实”、“小”的特点,因而它是一种典型的小问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简便易行,可以吸引众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因而微型课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从研究的实施与达成的结果来看,微型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实践为主线

微型课题的实质是研究者在“以校为本”理念指导下确定的教育教学问题。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都是从教师实际、学校实际出发来进行的。实践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归宿点,实践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一般说来,微型课题选择的切入点非常小,常常产生于教师所遭遇的教育教学事件、面临的教育教学困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与教师的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存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境中,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操作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是研究的重点,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的,并具体表现为研究者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对教育事件的反思、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整与改造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场境中进行,既追求解决现实问题,又力图探寻、揭示其中蕴含的教育规律。

(二)教师为主体

“教师是研究者”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在微型课题研究中。微型课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它是与教师的本职工作、个人兴趣与特长相结合的,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真正发现者,是课题的提出者,是研究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整个研究过程教师自始至终都是深度地介入其中的,并通过自己对研究活动的判断与反思来对研究进程加以调节。从具体的研究活动来看说,确定研究题目、设计研究方案、反思研究进程、调控研究进程、收集研究成果、物化研究成效等工作均依靠教师自己完成。同时,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立足于研究的现实需要,主动地通过同事、同行之间的互助、互动来获取对课题研究有益的信息,对同事、同行提出的参考意见作出取舍;研究成果则由研究者与同事、同行共享。因此,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群众性科研活动。

(三)成效高关联

“对策即成果,收获即效果”是对微型课题研究成效的朴实写照。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追求问题的高效解决,这两个目标在微型课题研究中是高度整合在一起的。微型课题的研究是一个“边研究、边实践、边调整、边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使得承载问题的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和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因此,研究成果的形成是在研究效果的达成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可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验证。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掌握相应的技能。离开了具体的效果,成果就失去了基本的事实证明,就不存在任何实在价值。

(四)多维灵活性

在遵循中小学教育科研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微型课题研究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具有突出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表现在研究的选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物化与表现等多个环节和方面。从选题来看,研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或研究能力的强弱,确定课题的大小,设定研究的周期,选择研究所作用的对象,预设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单独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统计法、个案法等,也可以综合地、灵活地采用其中的两种或多种方法。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单独一人承担研究任务,也可以是志同道合的几人或按年级组、教研组等不同的形式组成课题组来承担研究任务。在研究的调控上,可以根据预设的目标的达成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研究周期。在立项与管理上,可以是教师的自主研究,也可以是各级立项研究。在发展方向上,可以始终定位于小课题研究,也可以随着课题的价值的发掘与研究领域的拓展,使课题研究从小课题向大课题方向发展。在成果表现方式上,可以表现为调查报告、教学方案、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研究论文或报告等文字形式,也可以借助于直接的、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再现或叙述来表现,还可以通过学具、教具等作品来表现。

二、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判断

微型课题研究的质量是由其选题与设计、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共同构成的。选题的契合度、设计的准确性、实施的实践性、结果的实效性是判断微型课题研究的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选题的契合性

选题的契合度是指课题的基本定位、课题的大小与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相关支持条件的吻合程度。一般来说,微型课题是与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相联系的真问题、小问题,它应当是研究者凭借自身力量能够完成的,其解决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教育教学场境中借助具体的操作实践进行的,而且解决问题的周期短、见效快。选题的契合度是判断课题是否是微型课题的首要标准。通过选题的契合度的判断,可以预测课题的未来走向,可以判断课题在通常情况下能否顺利地完成及其达到的结果。一旦选题脱离了研究者的能力与相关条件的支持,那么,它实质上就变成了其他性质的研究,就不宜用微型课题的标准对其进行判断了。

(二)设计的准确性

设计的准确性是指研究者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程序的明晰程度。研究设计反映了研究的基本蓝图。对于微型课题来说,判断研究设计的准确性就是要了解研究者对于解决问题的设想是否符合课题的基本定位,能否围绕和突出课题的核心问题,有明确、详细、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对达到的结果是否有明确的规定。问题明、周期短、操作灵是微型课题研究设计准确性的重要体现。设计的准确程度是制约研究的结果实现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以为微型课题研究可以很快完成、不需要事先设计,那么,极可能使研究变得无序、随意,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三)实施的实践性

实施的实践性就是完成研究任务的过程是否是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的实施过程就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实践性的判断关键是看“教师是研究者”这一理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现程度。具体地说,就是要看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是不是教师,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教师采取的研究行动是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研究工作是否依靠教师的力量来完成。如果不能够以教师为主体来实施研究,那么,这样的研究是难以完成对教育实践的改造和优化的。

(四)结果的实效性

结果的实效性包括效果和成果的达成度两个方面。从效果来看,主要是表现为参与研究的实践主体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积极变化。这包括研究实践的实施者和作用对象两个主体的变化。研究实践的实施者的变化主要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作用对象的变化主要是指学生的发展变化。从成果来看,主要表现为引发参研主体发生变化的认识与技术。效果和成果都是研究产生的结果。从效果来看,它应当是积极的、可测的。从成果来看,它应当是可以提炼、概括出来的,是可以应用于解决同类问题或对于解决同类问题具有参考价值的。如果研究的结果缺乏实效性,那么,这样的研究没有任何实在的价值。

三、微型课题研究策略

(一)树立求精求深的目标追求

微型课题是研究者对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梳理、筛选和提炼。虽然这些问题是小问题,但其中也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因此,求精求深是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追求。求精求深的关键是要做到以小见大。实践中,可以根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对课题进行深刻地挖掘,并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尽可能地把每一步骤涉及的相关因素考虑得周详一些,把自己的新认识、新策略融入其中,增强研究的预设性、创新性,以求及时有效地处置研究中的意外情况,揭示小问题中蕴含的大道理。如果缺少求精求深的目标追求,就常常会不自觉地降低研究的质量。

(二)明确研究的特殊定位

微型课题始于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每一个课题都有其特殊的定位,研究者要善于从自己选题的原始冲动中梳理出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最后要取得什么结果,分析课题在其所涉及的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多角度的论证,从而确定恰当的研究题目,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使之引领研究实践。微型课题研究要抓住一点,深挖细研,而忌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因此,研究者要结合个人所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研究取向,从特定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改造,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课题确定的逻辑框架内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研究者对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要坚持“唯我所用”的原则进行取舍,切忌与别的研究进行盲目的攀比或对理论的无限引入。否则,研究过程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扩大或缩小课题的内涵,导致偏离研究的初衷,不仅难以形成特色,而且可能会因为失去基本的线索而变得杂乱无章。

(三)全程扎根于实践

微型课题研究必须树立全程的“实践意识”。以实践引领研究,以实践展示研究,是对微型课题研究的一个客观要求。在确定课题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课题紧密结合起来,使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在研究进展到一定程度后,要从实践中物化出相应的成果。如果脱离了实践,微型课题研究就失去了其作为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坚持包容与开放的心态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灵活性、自主性,是教师研究“自己的问题”,但是这种自主性并不是封闭性,也不是排它性。相反,微型课题研究更强调研究的开放性,强调研究者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他们的身上吸取经验和智慧。可以说,研究者的心态越开放,越能包容不同的见解,那么,研究的思路就会越开阔,研究就会越高效。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切忌固步自封,排斥外来的指导,而是要充分利用外来的指导,不断开拓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与实践,提升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五)力求成果表现多样化

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表现为文字,也可以表现为学具或教具,还可以借助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表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只要抓住成果的核心,就可以把对问题的基本认识、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与策略、达到的实际效果等囊括其中,从而整体地、全面地反映成果的面目。研究者要善于从课题本身的特点和自身的特长出发来选择适合的成果表现方式,展现研究的特色与个性。

第12篇

一、发现“真问题”――确定好微型课题研究方向

“真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必须研究具有研究价值的客观存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三级子课题研究内容、班级特色、幼儿个案调查、抽样测试情况等对自己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细化,选择切入点更小的微型课题主题。如:小四班谢X对幼儿进行了抽样测试,发现大部分幼儿不能很好地掌握涂色技巧,这将影响到幼儿以后的作画水平。这一“真”问题的提出很符合年龄特点,研究很有价值。于是她就结合总课题《艺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二级子课题《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三级子课题《借助图案进行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对班级微型课题主题进行了进一步确定,于是《借助图案进行小班创意涂色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就此产生,它的研究方向性更明确、层次性更深入。

二、实践“真研究”――把关好微型课题研究方法

“真研究”――研究即行动。在 “真”研究中,我们提倡行动研究法。做实做细每一项研究,落实好以下三项行动,真正把关好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法。

1 有调查才有研究权

针对班级里的微型课题,教师在学期初都对本班幼儿进行了抽样调查以及个案观察,如:小一班对幼儿的节奏感进行了前测;中二班对幼儿的歌唱音调的把握度进行了前测,大三班对幼儿的写生技能进行了前测,发现了幼儿在艺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主题,进行下一步工作计划。

2 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每个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都严格按照具体研究方法的要求,如艺术总课题中主要运用到了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针对行动研究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照这个标准,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基本模式,使研究进入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真正体现行动研究的动态性、参与性、反思性。依据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步骤,重点研究幼儿学习策略的观察、教师导学策略的观察、课堂文化特质的观察。如:中三班研究的是《奥尔夫音乐声势律动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在特色活动中,我们就组织课题组成员就幼儿的合作学习进行了观察记录。从观察者和幼儿的座位关系记录――关键学习点不同幼儿的不同反应进行“白描”记录,从中发现幼儿在合作表演中的学习性互动、社会性互动、教师的设计和实施是否符合孩子的发展,再进行有目的修改与调整,从而让幼儿能更好地学,教师更好地教,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

3 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

我们为每个月建立了课题研究资料包,内容分为基础资料(立项证书、过程性管理手册、开题论证、研究进度表、双月汇报表、结题鉴定)、过程资料(课题研究活动、特色活动资料)、成果资料(成果汇总表、课题论文、课题心得、评优课、课题资源库)三大块,每个月,我们要求教师及时把内容放到资料包里,特别是注重资源库的建立。美术组要求收集幼儿的美术作品,并拍成照片统一打包归类,音乐组要求随时注意抓拍幼儿表演的照片,编辑幼儿自创的节奏、念谣等录像。采集记录相关数据资料,为后期的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收获“真成果”――积累好微型课题研究成果

“真成果”――成果即成长。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很关注课题研究实践性成果的生成。

1 正确定位研究的预期成果

例如:艺术总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将会出版专著《艺术与和谐》,那么这项工作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的微型课题入手,去梳理目录内容。本学期,通过课题核心组成员的多次研讨,初步确定了著书的目录,这样就可以引领教师在研究的路程中有针对性地积累成果,撰写论文。

2 发现成果应用中的新问题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遇到的问题以及反思的策略都会在每月的“教科心得”中得以呈现,我们教科室不断鼓励教师在实践―反思―实践的循环上升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确立新的课题,开展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