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尖子生高效学习技巧

尖子生高效学习技巧

时间:2023-06-02 09:2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尖子生高效学习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尖子生高效学习技巧

第1篇

关键词: 高考美术 常态教学 巡回指导

《美术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物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美术奠定基础。”美术教学要求老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紧扣教学目的,始终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手段等是否合理有效,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共性问题,注重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针对各类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重视作业评议,及时纠正错误,调控组织教学,保证辅导质量。这些都体现在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巡回指导。我认为巡回指导应关注以下三个层面。

一、巡回指导应重点关注尖子生

教师巡回指导的重点对象是绘画尖子生,如造型准、构图饱满、明暗关系对比强烈的学生,用意有三:

1.使尖子生尽快掌握绘画要领,成为老师讲解示范的帮手。

比如班上的学生人数较多,老师一人做示范,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看到,这时把学生分成多小组,让这些尖子生做示范,再配合老师的讲解,就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同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当然,老师仍需定期做示范。有了这样的助手,老师在纠正易犯错误,采取对比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提高等方面,就会显得游刃有余。

2.使尖子生尽快成为帮助后进生的主力军。

教师因多年的学习、实践,对绘画中的构图、透视、明暗关系的理解可谓轻车熟路,因此,往往很难体会初学者的“学、练”情绪及对绘画重难点的理解掌握,而尖子生通过学习后,有新鲜的学习体验,这时教师引导他们及时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化为自己的语言,与后进生交流,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从合作学习的角度而言,培养尖子生,亦能有效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效果,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尖子生在帮助后进生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即所谓的相辅相成。例如我班的缪仕超同学,平时学习比较用心,画得也较好,有一次我让他去辅导班上的一位同学,他很开心,在辅导同学时边示范边讲解自己学习的感受和认知,很是认真。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他在自己作画时显得更用心,更钻研。这样,一方面他自己的水平提高了,另一方面与后进生的交流也触动了后进生的进步。

3.帮助尖子生尽快掌握绘画技巧,可在课堂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树立榜样与目标。

所谓积极学习,就是学习者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稳定而持久的注意力,以及乐于与老师或同伴探讨,分享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心得等。绘画需要氛围,教师如果能抓住尖子生,多表扬,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他们就会很开心,也会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并自动找到学习目标和对象,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抓住尖子生,使他们成为课堂中的“明星”,并经常传达这样的观点:只要肯学肯练,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明星”。当然实践中要注意尖子生的面,不能只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其他学生只要发现绘画中的闪光点,就给予表扬,使之成为“明日之星”。例如我班的常欢同学,平时画画不太认真,也没被表扬过,有一次,他画的头像比较好,我就表扬了他,没想到我的表扬激发了他内心的学习兴趣,刺激了他的虚荣心,也增强了他的荣誉感,从此他越画越好,成为我课堂中的又一“明星”。

二、巡回指导要注意极少数纪律观念差的学生

教师要始终关注纪律观念差、上课不认真、练习不主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这些学生若不关注,就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严肃与规范性,还容易滋生跟班之风。对这类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一是对他们要晓之以礼、动之以情,以关心与耐心感染他们,多给他们以技术上的指导,多改他们的画,让他们觉得受到关注,从而产生一种感恩的心理。二是心理暗示,多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让他们感到每天都有进步,一定能画好,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自信,从而努力去学。三是要不断强调学习美术的目的,以及高考美术要达到的要求,让学生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从而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如我班有几位男同学,上课爱迟到,课上找理由跑厕所、讲话,我对他们就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常找他们谈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多改他们的画,并让尖子生与他们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对象,跟踪追击,解决绘画中遇到的难题,两个星期下来情况有了好转。

三、巡回指导不能忽视大多数

课堂教学始终不能忽视占大多数的中间生,因为中间生相对听话、自觉,能按老师的要求去练习,多指导帮助他们,是扩大尖子生群体的一大保证,能营造出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当然巡回指导这些中间生,最适宜的时机是在绘画的每个阶段都进行必要的语言提示、指导,让学生“悟”,这比老师的“讲”更重要,在此基础上如有问题改不过来的再适当地动手修改。另外,还要注重作业的评价,一幅画结束后,让中间生自己通过比较去评价,使学生更快地找出问题,并能在以后的绘画中改正,从而提高绘画水平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常态教学中的巡回指导其实就是点对点、面对面的辅导,是教学理念的渗透,是教学思想的传达,是基于问题揭示、解决方法的辅导,是要求教师始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关注、指导、激励,给予学生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使学生知道自己画得好与不好,知道以后该怎么去画,以及对给予自己评价的认可,是最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2]郭声健.艺术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第2篇

回顾和反思“前期”复习中各个环节的得失,认真分析和总结“二调”测试中学生存在的不足,科学规划和严密组织后阶段的各项备考工作,现将三调之前复习计划制定如下:

一、提质措施

1、备课组成员在备课时加强对讲评课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重难点落实,切实提高讲评课的水平和质量。

2、充分了解重视目标生,如重点目标生王旭鹏答题速度慢答不完卷,本科目标生丁伟昌轻视语文学习,谭雨轩语文基础差,刘坤阳,李津宇等书写差,针对性指导。

3、教师要俯下身子,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整和改进。

4.占领课堂,让语文学习高效。

5.盯住三种人,重点生,本科边缘生,学科尖子生。

6.加强备课,尤其是集体备课,加快复习滚动练习的节奏。

二、进度安排

散文阅读       2月11日--2月22日

语言文字运用   2月11日--3月20日

三、备考内容

(一)、散文阅读

时间

课  时

内    容

2.11-2.13

3

散文结构

2.14-2.18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2.19-2.20

2

散文形象与作用

2.21-2.22

2

散文语言与表达技巧

       

(二)语言文字运用

时 间

课 时

内   容

2.25-2.27

3

语言表达的连贯

2.28-3.1

2

连贯得体与推断

3.4-3.6

3

图文转换

3.7-3.12

3

扩展延伸

3.13-3.14

2

句式及修辞

3.15-3.20

4

语言基础知识

 

第3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传统教学;讲学稿

在新课标提出以前,我们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或者说成根深蒂固更为恰当。这就导致了现在的这种情况:虽然我们现在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依然能够看到传统教学的影子,或者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客观地说,这种思想依然没有被我们所摒弃,它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那么,这样的课堂算不算是高效呢?我想,答案已经很明了了。主宰课堂的是老师,布置作业的也是老师。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相悖逆的,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那么,对于高效课堂,我的理解是: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采取恰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以主体的地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也就是将新课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当然,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要求人人参与、平等对话,这里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他们的角色在特定的场合下是可以互换的。那么,以师生平等的对抗、质疑、交流为前提,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存在的问题为目的,这样的课堂,应该就是我们理想中的高效课堂了。

在这一方面,许多老师都有自己成熟的做法,而且是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的。比如:教师课前充分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参加集体备课等;课前充分做好学情调查工作;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创新并完善课堂评价机制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并不断提高的。下面我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谈谈我对“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些看法。

目前,我校在新课改下,实施的是从东庐中学借鉴过来的“讲学稿”教学模式,实现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地学习。而“学案”是不同于“教案”的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

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怎样把“讲学稿”和“打造高效课堂”结合起来呢?

其实,“讲学稿”就是课堂上的一种载体,“讲学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是否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点:

一、编好“学生版讲学稿”,为“打造高效课堂”夯实基础

在编写“讲学稿”之前,要充分做好学情调查。可以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初步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另外,还要和备课组的同志进行交流、讨论,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再结合教材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最终定稿,生成“学案”。

在编写“学生版讲学稿”的过程中,我们语文学科的方针是“强化基础知识,突出阅读理解,注重作文训练”。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比如,在“课前预习”板块,我们经常编辑一些和作者相关的小材料,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其作文提供了素材;在“当堂检测”板块,我们往往按照中考题型来设计问题;在“拓展阅读”板块,我们会给学生介绍一些优美的文章和解题技巧等。总之,我们的“学生版讲学稿”是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以学生自学为主而编写的。

二、用好“教师版讲学稿”,充分体现“高效课堂”

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版讲学稿”的“问题知识化,知识层次化”上。就我们语文学科来说,A级(识记层面)知识要求学生在早读或者课余时间自主完成并且记忆,一般上课的时候利用很少的时间来提问即可。课堂上主要处理的是B(理解层面)、C(应用层面)两级上的知识。这样,课堂也就会变得高效,因为A级知识一般不在课堂上处理,D级(拓展层面)知识主要是针对尖子生设计的,可以在课堂上略加处理,然后重点关注尖子生。总之一句话,用好“教师版讲学稿”其实就是对“高效课堂”最好的诠释。

三、存好“讲学稿”,完善和延续“高效课堂”

我这里说的“存”,不仅仅是简单的保存。我们大家都知道,就算是再完美的设计,也不能使我们的教学毫无瑕疵。“讲学稿”在第一次使用后,往往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所以,我除了对教学进行反思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讲学稿”进行反思、修改,从而使其第二次生成。到最后,我们把这些保存下来的“讲学稿”存储起来,就是我们的校本教材。而这些校本教材也会成为我“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和坚强后盾。

第4篇

一、“目标+兴趣”教学模式提出的原因

新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也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要位置。

许多教师也在努力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一些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操作复杂,操作起来有困难。

三维目标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这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

二、“目标+兴趣”教学模式的设想与目标

设想:以素质教育主体观为指导,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为核心,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结构、方法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构建“目标+兴趣”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目标:使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体育方面得到落实,体育课为学生成长提供积极学习环境,创造充分发展与展示才能的良好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体质天赋,主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不断提高自主意识和能力,增强体质。

三、研究内容

1.“目标+兴趣”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

课堂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总目标的出示、引领阶段;二是具体目标各个击破阶段;三是对所有目标的总结、回顾阶段。

“目标+兴趣”的课堂活动,始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围绕目标而进行,由目标开始,以完成目标结束。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目标、探究目标、解决目标、生成目标。

第一阶段: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提出总目标。

紧紧围绕重、难点把原来的针对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可操作的“学习目标”。

大道至简,在目标引领的高效课堂中,追求目标简单化,期待简约而不简单。简洁明了地呈现目标,为课堂勾勒一个简单明了的路线图,这种设计极大地顺应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便于教师简洁明快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导引,未成曲调先有情,还没授课,学生基本掌握了课堂的框架。

第二阶段:各个击破、学生主动探寻答案。

在“目标+兴趣”的第二阶段,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兴趣”,要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投入教学中,而不是一讲了之。

第三阶段:目标的总结、回顾,由“点”汇聚成“块”。

在通常的教学中,一节课教师大大小小的问题会提很多,学生难以把握教师的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次要的,也就难以把握不同问题之间的关联,缺乏整体感、节奏感。而“目标+兴趣”模式是教师把主要的目标连贯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习目标一目了然。第三阶段的目的是将“知识点”串并起来,汇成“知识块”,全局把握整节课的内容,做到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2.实施“目标+兴趣”的活动训练

(1)游戏化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

(2)特长化

根据课堂教学和活动课发现一批体育苗子,通过训练和比赛,培养一批体育尖子生,根据这些体育尖子的特点,分别开设篮球、田径、乒乓球特长班,由有专长的教师定时负责辅导,为体育工作再上一个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全面化

根据学生实际,课题组合理的安排活动内容,为学生的全员参与创造了条件。根据新课标和体育达标的有关规定,活动课中合理安排了一些项目:篮球(运球、传球、投篮)、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类(4×100米往返跑、50米、跳高、跳远)、达标类(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技巧类(联合器械、单双杠),并且活动内容轮流转,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在活动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总之,在“目标+兴趣”的体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内驱力,以目标引领课堂,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协调的发展。

第5篇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内动力

1.关注学生发展,赏识每一位学生。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克服传统的偏见,运用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树立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使之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

2.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摆脱课堂气氛,摆脱学生自卑心理,使其走出教室,打破教室学习的习惯和情绪定势,获得新鲜感,让他们在观察、思考、阅读、练习中接触社会、参与实践,增加其思考问题的能力,自然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中职生学习兴趣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过于降低学习要求。只要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不断激发引导,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境地,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巧妙新颖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文windows xp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和聊天,你们知道如何卸载一款游戏吗?你们知道一个新的打印机买来后,它的软件是怎样安装到电脑中去的吗?你们知道电脑是如何对它管理和运行的吗?……一连串的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对知识一探究竟的欲望,使目录结构、软件安装卸载等知识的教学顺理成章,学生也易于接受掌握。

三、以趣激学,巧教乐学,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内容有趣,学生就容易对所学科目产生直接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与所举事例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更符合他们的现实需求。如在教学电子表格Excel时,我不是强行要求学生录课本表格文字,而是鼓励他们将自己设计的表格文字录入和格式化。在学习利用internet浏览、查找资料时,我是以当时的热点话题作为查找范例。

四、启发讨论,活跃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学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容易疲劳厌倦。我上课时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力求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如在FLASH教学时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同学们各抒己见,明白它播放图片的方法,我就顺势引入了FLASH动画制作教学。

五、以学带学,共学共进,提高学习兴趣

在互助式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地位更加平等,他们可以更轻松地交流、互动,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也更多。和教师大班教学相比,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喜欢布置小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尖子生可以辅导学困生。这样,尖子生可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更大的兴趣;学困生也可以得到手把手式的辅导,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六、以用促学,活学活用,提高学习兴趣

只有学有所用,学生才会学得认真,才能对所学内容产生间接兴趣;也只有学以致用,知识才能学得深刻通透。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图文并茂、清晰易懂,因此,我一般在课堂上只讲一些较难的、易错的地方,给学生介绍一些更快更有效的方法,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上机实践,课后再给学生安排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在教学《网页制作》时,我要求每名学生制作自己的主页。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积极地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素材,所学知识也不再局限于课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价值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七、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注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计算机知识应用方面更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课堂45分钟。比如在教学用Word编写海报时,拿一些不同样式的海报,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不同的海报不同的格式是如何利用Word软件制作出来的,再让学生自己下载资料、搜索图片、发挥想象,制作出一个内容丰富的主题海报。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B-0067-02

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式和在教师指引下学生学的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与教学相关的其他活动方式。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从而形成技能,提高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所以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实现课堂高效,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衡量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关键是看在既定的教学条件下,能否用最短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达到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下面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每一节课都有其特定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直接目标(数学事实、概念、技巧与原理等)与间接目标(与人合作、发展智力、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态度等)两方面。显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与其相应的教学目标,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方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几何中的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动手画一画、量一量,或借助实物、模型、实验等开展教学。这样既降低学习的难度,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又如,数学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通常可分为三步:第一步,选择引入概念的方法。一般对于理论性、综合性强的概念,应选用讲解法;对于与已有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概念,通常采用讨论法、谈话法、探究法等。第二步,选择定义概念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可选择从用合适的语言定义到逐步严格规范的方法,从“直观描述”到“严格的定义”的方法;第三步,选择巩固概念的方法。巩固概念可选用指导定义法、独立作业法,出示一些判断题、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解答,然后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引导。

再如,像“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等性质定理的证明,一般可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引导探究法。通过分析、画图等步骤,让学生理解定理的意义、内容,然后再由教师重点分析证明思路、方法,使学生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和掌握证明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证明的途径,逐步认识证明的实质,提高证明能力。接着选择指导作业法、讨论法等,组织学生运用定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给学生一些新的与前面知识联系较少的技巧时可用讲解法;反之,对联系较多的技巧可用谈话法或探究法。在训练技巧时可采用数学游戏法,它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技巧。

二、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选择课堂教学方法时除要考虑教学目标、内容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以兼顾大多数学生的要求。若班级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高,可采用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独立作业法、探究法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若班级学生整体认知水平一般,可侧重使用讲授法、谈话法,但应注意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若班级学生整体水平较低,应选择以讲授法为主,适当组织活动的方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逐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注意,无论什么班级中都会有尖子生和后进生,在教学中要使他们都能得到发展,因此要选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探究学习、课外活动小组等方法。

三、结合教师的特长选择教学方法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以上课为例,有的人上课善导,巧于设疑;有的人上课善演,绘声绘色;有的人上课重情,以情动人;有的人上课重理,博中求约;有的人幽默风趣、诙谐机智等等。在数学教学中应选择有利于发挥教师特长的教学方法:“善导者”多用引导探究法、发现法;“善演者”多用情景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激起师生双方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四、根据方法本身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定的功能,又有其不足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必须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例如,讲授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传递的知识系统性强,是数学教师使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适用于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数学课;发现法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有其适用的范围和自身的局限性,所以一节课的目标往往不是只通过一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才能根据需要选出高效的教学方法。

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师的特征之一,就是他具有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或策略的能力。教学时,他或将班级带入热烈的学习讨论中,或在课堂上作条理清晰的讲授,或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获得经验……他所教的班级总是充满活力。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钱守旺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稳中求变、变中创新,有谆谆讲授,又有探究发现;有经典总结,又有直观演示;有巧妙启发,又有扎实训练……讲练交织,情知相融,教学相长。各种教学方法由于他的灵活运用,使课堂变得异彩纷呈。

第7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 师爱 学生 赏识

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班集体最需要什么呢?我认为是一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班级的面貌。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是源自于对学生的关爱、尊重、赏识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等行为。

一、师爱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奠基石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学生。”教育界普遍认为,热爱学生是老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情感,在班主任工作中,师爱更能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师德之魂在于“爱”。管理者管理的前提是爱生之心。教师的爱应该是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坎上。所以,班主任的焦点问题是处理好“两极生“-------”“尖子生”、“后进生”。不管对待哪一种学生,作为班主任都应做到一视同仁,站在较高层次上看问题,务必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作为班主任,如果对“尖子生”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荣誉就大加赞赏,宠爱有加,而对“后进生”的错误或过失就表现得冷若冰霜,严加批评,前者会助长学生的虚荣心和骄傲情绪而使学生沾沾自喜,甚至冲晕头脑,这种放纵行为对学生有百弊而无一利。而后者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创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面情绪,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因得不到关心和支持而变得孤独,因看不到自己的希望而变得悲观,不思进取。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能很好地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懂得其脆弱的心灵更盼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怀,并能适时开一些“治疗”心灵深处创伤的良方。同时,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更能激励他们重新站起来。

二、赏识学生是做好班级管理的法宝

教师学会欣赏学生确实是让学生树立自信、上进的一剂良药。刚上讲台时对学生恨铁不成钢,多是指出学生的不足。和学生的一次谈心中猛然醒悟:老师,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讨厌写作?因为你的批语很严厉。我喜欢朗读,是因为你夸我的声音有磁性。一个小小的评语在孩子的脑海里会被放大:我在这方面很糟糕,没法和同学比,进而可能推断出在其它方面也不如别人,渐渐就不愿努力。而欣赏更以让学生进步。从此,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常常敏锐地捕捉、挖掘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看到孩子按时了,我会说:你真是个守时的好孩子,这是做人的美德之一,加油!学生承认错误了:你真了不起!承认错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作为班主任,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赏。在班级中只要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会受到鼓励和大声夸奖。我还和学生家长签了君子协定:不允许家长随便数落孩子。每次家长会,把做出表率的家长请上讲台讲述家长的教育故事、心得体会。自然,班里的孩子渐渐的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变得有朝气了,学习、劳动各方面表现好了,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班风。

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管理班级的金钥匙

师爱兼有亲爱和友爱,人们称教师为“良师益友”,甚至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语亦云:“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当好学生的益友,他的工作才能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在管理班级中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提出管理班级的建议、措施,班主任则以朋友的身份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表述,热情地进行补充,鼓励他们去尝试着做,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情感。多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在实践过程中允许他们犯错。如果出了错误,则真诚地帮助他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引导,耐心地等待学生的觉悟。再有如今的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只会踢踢球,跳跳橡皮筋等等,他们大都是电脑高手,我们读十年的书,了解的内容可能还不如孩子一年接触的东西多。作为管理者用陈旧的经验去教育学生,会被学生耻笑的。管理者要多充电,跟上时展的步伐,使自己的思维走在学生的前列,才能与与学生更易沟通。还有,班主任要抓住各种教育的契机,比如,开学初、考试后、学生生病时等,通过写便条,写信,发电子邮件等传递益友的担忧、关怀、祝福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打开学生的心扉,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

四、严格要求是管理班级的基准线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构建 高效课堂 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默默无声、被动接受,完全缺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数学变得越来越抽象,逻辑性也越来越强,学生有点望而生畏。但我们知道,课堂是教学主阵地,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难点都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创设鲜活的数学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欢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的动力得以调动,严谨数学思维得以养成,最终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

一、全面了解学生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渴望得到老师表扬的天性。他们会因为老师的表扬鼓励而喜欢这个老师,关注这个学科,数学科也不例外。表扬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进步,这不仅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机,也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力量源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有一次成功或者胜利的体验, 他就会激发自己追求更多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成功的意念和力量正就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其次,数学老师还要准确了解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与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教师在教学时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减少课堂教学的盲目性与无效空间。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障碍降低,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课堂实效就大大提高。

二、师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我们看到学生很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讨论发言,师生互动热闹等情景,但不见得他们真的听得懂。要想改变这种流于表面、缺乏有互动没有生成的状态,我认为有两方面要加强:第一,课堂上学生必须认真听课。用心倾听教师的讲课,才能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明白要提问的问题,在发言回答时才会中肯正确,真正实现与课堂的共鸣;第二,教师也要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神态,可以读懂他们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这也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专业水平。所以,师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种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原动力。

三、坚持“三位一体”的备课宗旨

高效课堂教学的保障就是教师备好每一节课。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把“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位构成一个整体。具体为:备课内外知识,了解自己对本节课知识及其应用的了解,达到“知己”;备学生,特别了解学生的学情,达到“知彼”;而备方法,锤炼课堂教学环节与艺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好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补充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将各个独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做一个整体去研究。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才有一个整体性。如果教师只将课本的知识独个讲解,缺失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就会觉的课堂单调、知识的掌握没有完整性,高效课堂教学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难易适度。同时,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时,可以进行分层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在兼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同时,培养提升学科的尖子生。这样,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高效课堂才能顺利实施。

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数学课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1.创设教学情境,激趣导入。我在新课教学时,往往用3-4分钟介绍与本节课有关数学小故事等,应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导入新课,这样,把学生带到自己设定的情景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思维得到开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2.应用多媒体展示提纲,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每节课我都先将课前做好课件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大致明确本节课内容,学生课堂学习时就会更加专心。其实团队合作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比书本上的知识还重要的技能。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互动生成,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锻炼沟通能力,也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最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3.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大家知道,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量,或者是绚丽的色彩、各种动画、声音,冲击学生的视听感官,给学生另一种文化盛宴的享受。由于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为具体、通俗易懂,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翻转课堂”电子白板的应用,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信息技术除了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外,它还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学校、老师通过网上平台、校讯通取得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在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动态,而老师也可以从家长的反馈中发现学生知识的疏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数学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得以实现。

第9篇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从基础教育的特点出发,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生活、走向学习化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信息素养由三部分组成:信息知识的学习、信息能力的锻炼及信息情意的规范,这三方面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尽可能全面的体现。根据以上理念,我在以下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螺旋式上升的信息情意的培养

信息技术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For i=1 to N

“练习――交流――反思”

Next

信息技术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N。

教师有责任培养和提升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反思意识,努力创造一个师生和谐交流的环境。例如:word教学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了文字输入及简单排版的内容,所以在初中阶段,不适宜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操作,完全可以展示排版的精美效果,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评价、反思。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IT方面兴趣大的是游戏和聊天,但碰到需要记忆和计算的知识就头疼,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有限、易放难收。所以,信息技术课上能不用游戏尽量不要用;如果游戏的确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的话,则注意选择合适的软件和恰当的时机;也可以多运用新科技吸引学生的眼球,或者组织几场比赛来调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多教知识迁移方法,少教软件的特殊技巧

教学内容有不少是共性的知识点。多运用范例进行教育,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的目的。如Office等各种文件“打开”“保存”都是一致的,教的时候抛开程序的种类,帮学生总结一下过程,会让以后的学习效果更好。又如:学习文件或文字的复制、删除等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先选定、再命令”这个概念,今后学习怎样用手机、数码相机等数码产品时就有基础了。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要告诉学生:碰到困难时提问是个学习的好方法,但有时看“帮助”更能迅速、方便地解决问题,就如同新买的电器、药品、玩具等一样,先看“商品使用说明书”再使用,这就是一个好习惯,软件的使用同样如此,那就是“F1”。

在教学中,适时地提醒学生从“帮助”中找答案,不仅教师轻松,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其实“帮助”的使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是类似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形成“分类”的概念,并灵活准确地使用“关键词”,这个地方就需要学生多花时间、多练习。另外,利用“搜索引擎”找答案自学也是个好方法。

五、培养尖子生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计算机是为了使用。教师的任务是将学生领进门,初一新生差距很大,经过一年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他们的差距会明显缩小。但确实有一些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兴趣非常大,教的东西不够学的,教师可以视情况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如电脑制作活动、信息学编程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每节课都留有课堂任务并及时评价

第10篇

一、了解大纲要求,掌握命题原则

初中升学考试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有其自身的命题原则,它以教学大纲为纲。参加这种考试就必须掌握命题原则,熟悉英语科考试说明。因此,在考试之前,我就向学生讲明大纲中有关知识点的要求和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只人掌握这些原则才能进行复习、训练,从而取得好成绩。

二、整体把握教材,系统对比归类

我们除了要了解大纲,掌握命题原则外,还要清楚明了地整体把握新教材。从基础开始,从课文入手,全面地掌握词汇、句式、语法等基础知识。初中英语只涉及英语最基础的部分,在整个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掌握1000个左右的单词400条左右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上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和40多项常用的语言功能。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我对初中三册英语课本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点作了归纳对比。如:(1)在语法方面,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2)在功能方面,“借东西”这一主题。“打电话”这一项目。教材的重复率大,但它的重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把所学知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所以我们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较系统地复习课本中出现的知识点,教会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三、抓住重要考点,学会恰当取舍

我们花在英语复习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绝大部分的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掌握所有学过的内容,也不太可能在考试中得到满分。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适当取舍。对于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要重点对待,对于花大力气也不可能提高分数的题目,可以给予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完全不可能得分的题目,可以适度放弃。以单项选择题为例,很多学生认为这道题容易得分。其实不然,单项选择题是涉及语法内容最多,单一词汇理解最难的题目。若有20个单项选择题,就至少涉及20个语境(知识点),大部分题目只有一个句子,学生很难在上下文的帮助下理解语意,而且题目中可能涉及一些比较偏的词法现象和词汇短语。有时出现的某个语义可能在整个初中只出现过一次。对于这样一些过于偏僻的知识点,我们应该大胆放弃。当然单项选择题的基础题是容易得分的题,所以,对于单项选择题我们要有所区分,抓住基础题,适当放弃高难度题,完全放弃那些含有偏冷的知识点题。有所取舍本身就是一种方法,只有使学生学会取舍、抓住重点,从而提高英语中考成绩。

四、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大胆采用有效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中考试题情况和学习规律,我在中考总复习前就制定了具体的复习计划并在复习中采用“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法”,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多练,五会并举”的教学原则。

我把整个复习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一)阶段复习;(二)单项复习;(三)综合复习;(四)模拟练习。四个阶段都各有侧重,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在四个阶段复习的过程中,我以第一个阶段复习为主,这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我花了较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时间约占整个复习阶段的二分之一或更多一些。阶段练习约10套练习题。各套题又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课本和综合训练”四个部分,故称“四位一体”,每套阶段练习,重点复习一两个语音、词汇项目,一两个语法项目,一部分课本内容,采用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省时、高效。如:当我复习到名词这个内容时,我就把有关名词的单数和得复数(其中包括规则和不规则的,可数和不可数的名词,专有名词,名词所有格形式等内容)系统复习并设计出各种练习题。通过这样来帮助学生从零散知识的学习自然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使语言知识系统化,课本中的语言现象一体化,进而升华为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阶段既兼顾尖子生,又照顾了中下层学生,使为数较多的中下层学生得到了最后一次补习英语基础知识的机会,激发了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信心,为顺利进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学情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课堂模式

新课堂追求和谐、活跃、有序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不断地参与、交往、思考、释放个性与潜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构建知识,最终形成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以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因此追求有效教学,从生物课堂教学层面分析,有效的生物课堂模式尤为重要。但调查、反思发现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没有深入的研究分析,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低效。

一、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大致分成以下四种:

第一类:大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对生物学习兴趣浓,成绩相对比较稳定;

第二类:一部分同学,学习生物热情高,但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

第三类:一部分同学因各种原因成绩始终提不上来;

第四类:这一小部分同学,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但内心还是想尽量跟得上老师。

学生存在了差异,必须分层教学,才能提高成绩。怎么分层呢?在同一个班级里也不能分个快慢班,即使分个快慢班,学生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不少学生还是会掉队,教学质量不理想。

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这一认识规律,经过分析、考虑、实践,反思,我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二、课堂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所谓“先学”,就是指学生实践(看书、检测)形成初步的认识。

分层后怎么教学呢?

这就是“后教”,根据学生的认识情况,采取“生教生”、“师教生”。“生教生”可以采取我校一直提倡的“18420”模式,即合作学习。让做对的同学讲出“为什么”,最后老师点拨,共同教会不懂的学生。

(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唯物辩证法认为,课堂上,教师知识再渊博,讲得再精彩,只有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这才算一节成功的课。最近,“听讲座睡觉的孩子们,你们欠92岁院士一个道歉”不就是从侧面说明了这个情况吗?!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突出内因的重要性,也并不否认外因――“后教”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后教”一定要教好。

(二)体现了学生主体主体原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主次、关系;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符合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原则,并科学处理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它也同时科学处理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

所谓“先学”,就是指学生看书、检测,一部分做对了,一部分做错了,这就是符合实际、准确的分层。分层后怎么教学呢?“兵教兵”,即合作学习,采取我校一直提倡的“18420”课堂模式,让做对的同学给做错的同学更正,让懂了的同学讲出“为什么”,最后老师点拨,共同教会不懂的学生。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生物课例

(一)导入

教师由现实生活入手,采取一切可能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入课题。1分钟

(二)预习:学生以展示提纲为本,8分钟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目的性很强,基本能够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去探索、学习了解课堂即将感知的知识点。因此,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探知能力。这在施教育区效果较明显。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先学――读书、检测),暴露出疑难问题,个人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先,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这时,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合作的人(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更正,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这样的合作学习(后教)解决了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还是自主学习(当堂完成作业)。

(三)释疑

以提纲为轴,以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释疑。

简单的知识点一代而过,时间约为5分钟,

在重要的、难理解的知识点处,教师要进行适当地、精确、高效地分析,结合图表、动画、视频、表格、等多元化的感知途径促进学生的理解,最后以习题的形式辅助学生去巩固理解。时间约为15分钟。

(四)课堂总结

如果前面两个环节进展地很顺利、很高效的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回忆知识点,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5分钟

(五)课堂巩固

教师展示课堂知识点,有助于学生的巩固和记忆。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点的记忆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点的再次消化吸收过程,这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再理解过程变得更流畅、更迅速。(2分钟)

(六)课堂检查

课堂习题独立完成,这是检查课堂高效率的必备方式。(8分钟)

1.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强化课堂秩序。

2.为使学生提高自觉意识,避免过大的成绩分化,倡导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大幅度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3.在先学后教,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一部分尖子生学生的培养工作,使学习优秀者一直保持在领先行列,引领和鞭策其他学生,努力拼搏,迎头赶超。

4.对第2、第3层次的学生进行培优和补差相结合,课堂辅导,作业批改及已学知识过关上进行系统化跟踪管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每堂课都能让学生像上战场一样,努力拼搏!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张家军,张军.理解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第12篇

关键词:打破常规;因材施教;必修课;选修课;课堂效率;活动课;教育评价;考试考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20-01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的论述,对后代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总之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迈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学校体育教育也要打破常规,对旧的教学观念进行一次改革。如何使孩子在小学阶段既能健康的成长,又能发挥自己的潜质与特长呢?“因材施教”不失是一个好的办法。

一、必修课,按程度分层次教学

目前,在体育教师和学生比例不可能大幅度调整的情况下,我们保持班级上课制经济高效的优点,对必修课采取按程度分层次教学的形式,实行一种教材三种进度:A进度、B进度、C进度。A进度是尖子生,能学多少教多少,没有什么限制;B进度是中等水平的绝大多数学生;C进度实际上是身体素质差,学习有困难和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考试成绩,分别按自己的选择进入不同进度的学习,达到A成绩的到A班,成绩差的到C班,这种按进度分班,不同于按体强体弱分班。按程度分层是快中有慢,慢中有快,灵活有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努力决定自己的升降,这也是一种竞争,是一种较适应学生特长的调整。

二、选修课,给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

我们既要坚持全面发展,又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地完全地得到发展,为学生地终生体育观奠定基础。所以提高课堂效率,加强选修课的教学就成为进行因材施教的又一个重要措施。选修课不能搞成是必修课的延伸,而应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开设各种门类的选修课。选修课的内容应具有拓宽知识广度和加深知识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科能力的重要作用。如:、1必选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与体育有关的卫生保健知识、简单的外伤处理、运动性疾病的预防、自制体育器材介绍以及必要的体育常识等。2、任选内容。球类、田径、体操、游戏、艺术体操、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等。

三、活动课,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我们要把育人的活动课像必修课一样对待,做到有师资保证、条件保证、经费保证、政策保证。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硬件设施,让学生上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课,让他们的兴趣特长和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展。

四、教育评价的修正

以运动技能、技评考核体育成绩为中心的体制和做法,将被以增强体质实效为中心的成绩考核制度所代替。以学生只要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就能取得较好成绩为基点,以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提高学生体制健康水平和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为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切合实际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学习动机。

五、考试考查,给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

现行的体育考试和成绩评定不可能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考试考查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比如:技能技巧在学期成绩中占60分,其内容和分值包括如下:(1)100米(10分);(2)耐久跑(20分);(3)跳高(10分);(4)铅球(10分);(5)实心球(10分);(6)篮球(10分);(7)武术(10分);(8)双杠组合动作(20分);(9)技巧组合动作(20分);(10)排球(10分)。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取某项的某一分值的考试内容(但总分为60分)。如果两位同学同样考了50分,但考试内容却不见得一样,一个可能是耐力较好,而另一个可能是靠体操拿分的,但仍不具“可比性”。这样的考试制度就不需要学生每项都考出高分,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特长。

总之,在以后的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进行基本的体育锻炼,使其身心健康地成长,又要善于发现人材与苗子,使学生在自身的特长上能有所发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

(上接第9页)能定位在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红色旅游是对人们特别是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动的大课堂。产业化运作红色文化,需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充分整合红色资源,形成红色产业链条,具体应从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兴办红色文化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包装红色文化明星等各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 罗淑蓉.浅议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7):212-212.

[2] 杨亚君.依托红色文化,推进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学园,2014,(24):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