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

时间:2023-06-02 09:22: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验式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验式培训

第1篇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情景模拟

公务员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公务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行政水平,公务员队伍建设在人才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行政学院主要职能之一是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来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适应国家行政机关高效管理的需要。在《行政学院条例》里的第十九条中提出行政学院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调动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笔者主要借鉴一些在行政学院的培训经验,探索体验式学习这种培训模式,是否能弥补传统培训方式的不足,使其特有的培训理念将行政学院培训变得更加具有有效性与实效性。

一、体验式学习的概述及架构

1.体验式学习的概述。体验式学习的思想最初来自于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约翰·杜威认为,体验是为了求得某种结果而进行尝试,承受是接受感觉或承受体验的结果。只有当主动的尝试喝被动的承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构成经验。要获得真知,必须通过运用、尝试、改造等实践活动来获取,这就是著名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理论。20世纪30年代,德国教育家科翰(Kurt Hahn)开始将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付诸实践——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先是为英军培养了大量海员,在二战海中发挥了极大地作用。后来战争结束培训的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技能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大卫·库伯(David A

kolb)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体验式学习圈”,并正式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在“做中学”,以及资源的共享与应用的意识。同时,体验式学习强调培训活动是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

2.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架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就是讲授者以演讲或授课的形式将知识传达给学习者,学习者就像一个空杯子,而讲授者将知识注入杯子里,对学习者而言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这就造成学习者习惯于接受别人给予的,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开发自己实际上已经具备的。体验式学习圈是体验式培训的主要基础理论架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在活动中的参与,来获得体验;第二,学习者都是带着一定的经验进入学习情境的,学习产生于一定的情境之中;第三,学习强调体验后的反思,学习者在体验的过程中和体验过后都要求有积极的反思,这些反思把当下的学习同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第四,体验式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者不断的学习和适应一个持续不断的整体过程,这与传统的教育注重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有着明显的不同。有曾说过:“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心理学研究也证实:“阅读的资讯,我们能学习到10%;听到资讯,我们能学习到

15%;但所体验过的事,我们却能学到80%。”

二、公务员培训方式现状

我国历来就是偏重理性思维,习惯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式等同于培训方式,课堂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法成为我国公务员培训的基本方法,在培训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培训模式追求理论知识,较轻视实践,流于形式,枯燥乏味,甚至有人将此视之为紧张工作之余的度假疗养和交际活动。公务员群体素质普遍较高,大多受过高等教育,落后的教学方法对他们显然缺乏吸引力,而当前,公务员队伍中又不同程度地存在协作意识不强、执行能力不足、责任心差、全局意识淡薄、面临危机临场应变能力差等问题,使得一些公务员很难适应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工作。

三、体验式学习在公务员培训中的应用实践

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拓展训练、情景模拟、沙盘模拟、案例式教学等。

1.体验式学习在情景模拟的应用。目前,体验式学习应用在干部培训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拓展训练。20世纪90年代拓展训练被引入中国,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使得培训机构林立,在企业培训、学校培训、等各种领域广泛开展。很多行政学院也将拓展训练纳入到公务员培训课程体系中,而行政学院的干部培训具有特殊性,课程设置不能等同于其他行业的培训,所以要紧密围绕培训班的教学目的和培训主题来设计方案,旨在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达到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目的。2010年河北行政学院才将拓展训练引用到培训中,经过2年多的摸索创新,以“量体裁衣”的课程设计为其主要特征,找出一些适合公务员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培训班次,不同培训需求,受训学员的年龄以及职位的级别,而选择不同的项目课程,设置不同的场景内容,使拓展训练起到服务教学目的、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例如:在对处级、厅局级干部的培训班次中,针对强化管理能力、领导力、提高应急能力的课程内容如《七巧板》、《管理金字塔》、《疯狂市场》等,而在科级干部的培训中会设置关于加强执行力、沟通协作、提高学习能力的课程内容,如《极速60秒》、《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等。

2.体验式学习在情景模拟的应用。情景模拟,是指根据对象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测试者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例如,依据公务员培训班次的教学目的模拟一次“突发事件”,组织学员分别扮演各个相关部门角色,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及经验应对此次“突发事件”,同时还组织学员模拟媒体及群众角色。在这个模拟过程中,要让学员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整个情景模拟结束后,让所有学员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谈及自己在不同角色上的感受及经验,最后由培训师进行引导总结。这种模式锻炼了学员的团队凝聚力,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应对外部质疑的公关能力等,进一步提升公职人员各项基本能力,即应急状态下的程序化处置能力、不确定风险下的决策能力、压力情境下的应急与沟通能力。

3.体验式学习在沙盘模拟的应用。沙盘模式是模拟设置一定的场景,通过学员亲身参与实战演练来提高其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的一种培训课程。在模拟设置上根据不同的培训班次,不同培训目的设置不同的场景。例如:《沙漠掘金》课程是运用团体游戏的方式,针对团队实现目标时可能出现的计划、组织、沟通、控制等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并找到解决方法的全新体验式培训课程。提升学员变化管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计划能力、团队协作、群体决策能力等。据反馈统计,90%的参训者承认为自己在《沙漠掘金》的行为处事与自己平时的行为处事吻合度极高。

四、体验式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体验式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干部的自身素质,如: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进一步挖掘自身潜能,启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增强集体意识与责任心等。将体验式学习培训方式引入到公务员培训当中来,势必将对公务员培训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在继续应用体验式学习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培训课程设计要与培训需求相结合。当今世界发展不断进步,知识更新加快,信息覆盖面广,要提高公务员培训工作质量,就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变化,针对公务员现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状况等综合素质与政府组织的工作性质和未来发展要求来进行培训。

2.行政学院教师应当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的精神,不断更新理念,注重将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理论与实际培训需求相结合。此外还应当具有案例编写能力、沟通能力、自我感知能力、控制能力、激励他人的能力、诊断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能力。

3.要注意体验式学习的培训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对于教师来讲,如何来激发学员参与项目的兴趣,主动学习的兴趣,要让学员在“做”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深刻反思,积极分享。同时在“做”的过程中还要避免学员太专注于活动本身,而忽视其中的思考与学习价值。

4.如何把握教师的角色转换。学员在“做”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要做到“教具”的角色,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当旁观者,什么时候出现在合适的节点上提供关键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这对控制项目的教学效果十分重要,此外学员总结发言后的点评也十分重要。

5.如何加强对培训效果。每次培训结束后都要注重反馈与交流,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学员能力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为完善以后的培训效果奠定基础。此外,在体验式学习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员在“做”的过程中热情高涨,并且反思后的成果应用性很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又恢复了原状,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刘小毛.体验式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5)

[2]吴卫东.体验式培训: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16

[3]田燕.体验式教学在党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3)

[4]钱永健.拓展训练[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第2篇

4月3日,营口万都粤海国际会议中心餐饮部周总监组织全店领班级以上人员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拓展式体验培训,通过这次拓展培训完全颠覆了以往我脑中酒店传统的培训模式。以往传统的培训方式偏重于“你讲我听”,或是“你教我做”的模式,容易忽略作为接待服务过程中主体部分客人与员工的亲身感受,枯燥知识点的堆砌,使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缺乏互动,往往是培训结束后员工只知如何做,但不知为什么这样做,或者面对客人时,满口书面用语,说的人别扭,听的人也不舒服;或者是只能应对学习过的案例,不能举一反三。这样根本就无法达到最初培训方所要达到的目的。但今天这种全新式的拓展体验式培训完全改变了这种现象,员工通过个人亲自参加的一个个互动游戏充分的调动起了活跃的思维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在活动中充分的参与,获得个人的体验,并在培训者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交流分享个人体验,从而提高了培训的效果。使所参训的学员完成了一次终身难忘的体验。完成了一次对自我心灵的深刻剖析,一次对粤海团队文化的全面审视,是观念与观念的对视,文化与文化的交流。

这次新颖独特的培训方式让我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也感悟良多,受益匪浅。通过拓展训练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得到的感受与心得体会也非常丰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分层管理、明确领导极其重要。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思考怎样做好。

2、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做跳绳游戏前,如果大家先做好沟通与计划,而不是急于完成各自任务,就能更快取得整体团队的胜利。

3、应学会遇到问题换位思考。在工作中,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所困扰,有些印象其实是主观的臆想,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通过分析、判断,充分了解它的本质,通过组织、协调达到目标,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建立多赢的局面。

4、从失败中我们也得到教训和启示:在工作中,各部门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

5、知识和技能还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的力量。拓展训练就是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身上,而自己却从未真正运用的力量。

在拓展培训中,员工的潜能被完全激发出来:那同事之间无私帮助的感动、那对团队巨大力量的感悟、游戏中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样的体验也许生命中只有一次,不过一次也就足够,会让人记得一辈子。

营口万都粤海国际会议中心 王德才

第3篇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企业文化;传播;应用;影响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发生了显著增长。在这种背景中,企业数量发生了显著增加,通过对员工的良好培养实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是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文化具有培养员工凝聚力等多种作用。将体验式培训应用在企业文化传播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体验式培训

(一)体验式培训的概念

体验式培训是指,被培训者从参与相关培训项目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体验,并实现所获体验向现实生活的迁移。体验式培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培训效果较为显著。

(二)体验式培训的特点

体验式培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方向性、多样化等。通过不同项目的应用以及交流、分享等环节的提供,为被培训人员带来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传播的概念

企业文化传播是指,对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各项组成要素以及内涵进行全面有效的扩散和推广。

(二)企业文化传播的种类

企业文化传播主要包含以下两种:

1.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

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主要是指对于企业的合作方、客户等对象进行的企业文化传播。

2.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

这里主要对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进行研究。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组织传播。这种传播形式是指,企业通过宣传栏等途径开展先进评比、征文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进行实现企业文化的有效推广和传播;第二,个体传播。这种企业文化的传播形式是指,对企业文化具有较高认同度的员工,通过自身在日常工作中所做的各项行为向其他员工传播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传播的意义

企业文化传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客户方面

从客户方面来讲,企业在传播自身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客户会对企业产品产生一定的依赖感,这种现象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在传播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员工各项行为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培养。员工的这种变化会对企业的良性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因此,企业文化的传播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3.企业文化品牌创建方面

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意义是促进企业文化品牌的创建,当品牌创建完成后,企业所生产产品的价值会发生相应的提升。

三、体验式培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体验式培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将体验式培训应用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必要性

应用体验式培训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其应用满足企业文化传播在情境性方面的要求

就企业文化传播而言,其在情境性方面的要求是指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解决相应的问题。应用体验式培训之后,具有较强针对性特点的活动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

2.其应用符合企业文化传播的个体性需求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员工而言,企业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变为每个员工的个体知识,因此企业文化传播具有强烈的个体性需求。员工在体验式培训的过程中,自身的需求得到了良好的满足,使得企业文化传播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3.其应用符合企业文化传播的默会性需求

默会性是针对企业精神文化而言的,这种特点是由企业精神文化的隐性化引发的。在将体验式培训应用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过程中,员工通过亲身参与更好地理解企业精神文化的内容,进而提升了企业文化的传播质量。

4.其应用满足企业文化传播在多样化方面的要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经营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此企业文化需要通过多样化实现其对员工的良好传播。在应用体验式培训的过程中,员工从各式各样的活动中获得一定的体验,这种学习方式更好地激发了员工的兴趣,使得体验式培训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与传统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相比,体验式培训的应用实现了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法的多样性,因此这种应用会提升企业文化的传播质量。

(二)体验式培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体验式培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根据企业文化特点安排体验式培训的内容

在应用体验式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体验式培训内容的选择。为了保证其应用产生良好的传播企业文化的效果,应该将企业文化特点和内容作为主要的参考因素。例如,某企业的企业文化更加注重员工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设计体验式培训的内容时,可以选择纸风车等类似项目活动。员工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利用报纸等纸质材料完成纸风车的制作,之后的纸风车比赛可以充分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他们需要通过默契的合作才能获得较好的名词。在员工的参与过程中,企业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播。从本质上讲,可以将体验式培训看作是传播企业文化的一座桥梁,员工通过相关活动的参与将企业文化有效转化为个体知识,进而达到良好的传播目的。

2.合理安排体验式培训的频率和时间

员工对企业文化内容的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合理安排体验式培训的频率和时间能够促进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例如,某企业将体验式培训的实践设定为半个月一次,通过与企业文化有关活动的参与,不同员工获得的体验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分享和交流的环节中,员工充分了解了其他员工的体验,因此这两个环节具有提升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作用。当本次体验式培训结束之后,预留的半个月时间可以使得员工将从活动中获得的体验充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从这个角度来讲,体验式培训频率的合理安排具有巩固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作用。由于员工对获得体验的记忆维持是有效的,且部分活动会快速消耗员工的体力,因此在应用体验式培训的过程中,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注重培训时间的安排。

3.检验应用体验式培训后的企业文化传播效果

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关键内容之一。相对于企业文化中的其他内容而言,这些内容对传播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传播方式很难保证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的良好认同,在应用体验式培训的过程中,员工的亲身实践降低了认同企业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的实现难度。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应用体验式培训之后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检验为之后的应用过程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注重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通过应对对策的提出使得后续体验式培训活动能够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应用体验式培训对企业文化传播的影响

体验式培训的应用对企业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企业文化传播情境方面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传播过程涉及相关知识的传播。对于员工而言,这些知识的传播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由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很难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因此企业文化的知识传播质量较差。体验式培训本身具有良好的情境性特征,员工在参与体验式培训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因此,体验式培训的应用会对构建企业文化知识的传播情境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有利于传播速度和传播质量的提升。

(二)对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文化的传播需求。为了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合理培养和规范,企业可以将体验式培训作为一种新的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员工通过不同的体验式活动,获得了一定的体验,后续的分享和交流环节能够促进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完整性的提升,进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与以往的传播方式相比,这种传播方式的应用对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更加显著。

五、体验式培训在企业文化传播中应用的实例分析

这里以某企业为例,对体验式培训在该企业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该企业的体验式培训设计

1.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自由是该企业文化的主要理念之一。与同类型企业相比,该企业的企业文化较为独特,其核心为追求个性、永不停歇。每隔一个季度,该企业都会开展一场大型联欢会,其中主要包含企业运营意见讨论以及各类娱乐性活动,这种特点也是该企业企业文化的组成成分之一。

2.设计体验式培训的原则

在结合企业的实际培训需求设计体验式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条原则的遵守:第一,营造的环境应该具有新奇性。在对员工进行体验式培训的过程中,具有这种特点的环境能够充分摆脱员工对企业环境的依赖感,促进员工对体验式培训项目的融入。除此之外,这种设计原则更容易使得员工发生改变,并促进员工从项目中获得体验对实际工作的融入和应用。第二,具有挑战性意义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与其他类型的项目相比,员工在参与挑战类项目的过程中,兴奋情绪和压力的产生可以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在这种项目中,员工的团体合作能力会得到有效的培养。第三,获得成功体验原则。这种原则是设计体验式培训的基本原则之一。员工需要通过相关体验式活动项目的参与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实现这种成功体验向实际工作中的迁移,实现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员工各项能力的目的。

3.该企业的体验式培训设计内容

就该企业的企业文化传播而言,所设计的体验式培训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培训目标:体现该企业自由、追求个性、永不停歇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和创新精神;第二,破冰活动。由于被培训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接触和交流较少,因此可以通过分别报一遍名字,然后按照竖排的形式将所有人的名字罗列起来的报名方式实现破冰目的。例如,第一排第一名员工的名字是李强,第二名员工名字为霍启山,当第一名员工说完自己的名字之后,第二名员工需要说“我是李强后面的霍启山”,按照这种方式依次顺延;第三,组建团队。在该环节中,培训师需要随机将被培训员工分成8人一组的不同团队。每个团队需要通过讨论得出自己的队名、队呼以及队歌等;第四,信任背摔。这个项目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员工对其他员工的信任,以及所有员工之间的默契。除了站在高处完成背摔的员工之外,下面负责接住该员工的其他员工可以从一轮被摔活动中产生良好的信任。在该项目中,不同团队的员工可以自愿安排被摔的顺序。每一位员工都拥有进行背摔与辅助背摔两种不同的角色,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员工从该项目中获得的体验得到了良好的巩固。除此之外,该项目的交流和分享环节会对员工凝聚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五,穿越火线。在该项目中,每个团队的员工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帮助自己队伍中的员工依次穿过宽度较窄的“火线”。单独的员工无法完成该项目,因此在该项目中,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二)体验式培训在该企业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在实施体验式培训的过程中,员工从穿越火线等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以穿越火线为例,当员工顺利完成火线的穿越,意味着该员工获得了自由,该过程与该企业文化中的自由理念相符。除此之外,员工对穿越目标的追求符合企业文化中的永不停歇内容。因此,在员工参与相关体验式培训活动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其他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的传播实现速度相对较慢,而就体验式培训而言,由于员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较为深刻,因此他们更容易将从活动中习得的企业文化应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三)应用体验式培训对该企业企业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

当对该企业员工应用上述体验式培训设计内容之后,在企业文化传播方面产生的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员工对体验式培训的评价

在对该企业员工进行三次体验式培训之后,92%的员工表示体验式培训对他们的工作习惯等多个方面产生了良性影响。该数据表明,体验式培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保证后续活动的企业文化传播质量,培训师应该注重所选培训项目的多样化以及有效性。

2.员工对从体验式培训中获得体验的迁移

员工对从体验式培训活动中所获得体验的迁移是衡量企业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就上述体验式培训的应用而言,由于穿越火线等项目为员工带来的体验较为震撼,因此所产生自由理念等与企业文化有关的体验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当员工从培训场地回到工作环境之后,这些体验得到了良好的迁移。

六、结论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较差是多数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可以通过体验式培训的应用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培训师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与企业文化内容对相关活动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员工可以从体验式培训的各项活动获得与企业文化有关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即完成了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教师;体验式培训;培训游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61―04

一 引言

体验式培训虽是近年来培训市场上崛起的新面孔,却因能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而成为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之一。目前,国内外的很多大学,都将体验式培训列为MBA教学的必修课程,更多的院校,则将体验式培训作为整合校园文化、激发教师潜能的必要培训。通常一个教师体验式培训项目会包含多个培训游戏项目。因此,对体验式培训中的游戏项目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对实现培训目标以及提高培训绩效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 体验式培训概述

1 体验式培训的含义

所谓体验式培训,就是通过个人在培训游戏(又称体验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1]。

2 体验式培训的特点

(1) 强调培训的主体性。培训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出发,以提升学习者能力为目标,关注学习者的感受、学习者的领悟和体验。

(2) 在培训内容上,体验式培训主要内容有:自我挑战、团队合作训练、和谐沟通等。

(3) 体验式培训项目通常会包括多个培训游戏项目,培训游戏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的投入、回味体验、经验共享。

3 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培训作为一种深受关注和欢迎的培训方式,有着极其坚实和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主要理论基础包括:

(1) 体验式学习理论

体验式培训主要的理论来源的是Kolb(1984)提出的体验式学习模型(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该模型非常重视亲身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2]。Kolb认为,学习、转变及成长可以用一个整合过程来表示,在这过程中每个人置身于活动之中,每个人得以亲身体验、探索内心世界、了解自我并且通过思考得出具有突破性的因应之道。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学习需要从学习者的兴趣出发,从解决实际的问题出发,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引导学习者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还鼓励教学信息的多方向流动,而不只是从老师到学习者的单向流动。可见,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3]。反观体验式培训,无论是学习情境的设置、学习者以主体身份通过活动获得体验,还是培训的指导、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最终成果的形成,都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学习主体观、教师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3) 杜威的课程哲学理论。

杜威认为经验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循环过程。由体验反思得到观念,是由行到知;依据观念进行实验,验证还处于假设阶段的观念,是由知到行;通过观察并体验自身和外界的变化进一步反思并修正原有观点,是对前一循环的总结和提升[4]。目前大多数培训师采用的体验式培训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知行一致”的思想而形成的。

三 教师体验式培训中游戏的教学设计

一个体验式培训项目通常是由多个根据需求分析而设置的培训游戏子项目构成。因此,为了保证每个培训游戏子目标的达成进而实现体验式培训的总目标,对所选择的培训游戏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结合迪克(Dick)与凯里(Carey)[5]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模型和教师培训,认为体验式培训中对游戏的教学设计可以按照图1所示的过程进行。

1 需求分析确定项目总目标

在培训之前,培训机构必须从学校、任务、老师三个维度,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绩效分析等方法了解老师参加培训的需求和目的是什么?他们目前在培训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目的在于确立培训目标,同时也为最后评估阶段制定标准铺路。

2 目标分解确定每个游戏的目标

游戏的选择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如果选择没有明确目的性,游戏往往不能够在老师的控制下进行,从而导致活动的体验结果与培训的目标之间形成巨大的偏差[6]。在培训项目总目标确定后,我们通过询问如果要实现总目标,必须通过哪些步骤来实现?如果要实现每步目标,需要选择哪些培训游戏?选择的游戏是否有助于达到培训的目标?通过这样的层层询问来确定将要选择的游戏。

3 受训老师分析

受训老师分析主要是对受训教师的社会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期望和学习风格以及身心发展特点的分析。此外,游戏中还应注重分析受训老师的心理空间,掌握其心理状态的变化。

4 游戏的环境设计

合理的设计、控制游戏环境,才能使游戏环境为培训工作服务,培训才能最终取得理想效果。培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外显的,较容易设计;软环境是内隐的,较难以把握,良好的游戏环境除了取决于物质条件外,还取决于合理的组织形式、科学的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调控等。

5 媒体设计

媒体设计旨在提供足够的与活动任务相关的道具、器械、角色和任务说明书、人员等,供受训老师解决问题。

6 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的目的是本质上消除任何不安全隐患,做到培训过程中受训老师的绝对安全。

7 游戏的过程设计

培训老师把所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游戏中,使受训老师参与游戏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培训游戏可按图2进行组织。

8 游戏的评估

游戏的评估主要是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过程评估可以分成游戏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两个阶段,培训实施前主要针对培训实施前的游戏选择和计划过程,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培训无效的问题。过程评估以确定的方案为基础,结合实施的跟踪记录和受训老师的反馈,将和实际实施情况计划相比较,找出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效果评估我们可以应用唐•柯克帕屈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从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次上来判断培训的有效性[7]。评估结果将反馈到分析过程之中,从而形成新的循环过程。

四 教师体验式培训的案例:

这里以我院辅导员心理健康与素质体验式培训为例说明体验式培训中的游戏的具体设计方法。

1 需求分析确定项目总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绩效分析等方法确定本次培训的目标为:以团队活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为重点,借助参与性、互及挑战性强的项目为载体,培养受训教师个人作战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力,突破心理障碍;并通过团队的生成、整合、提升和实战模拟,培养受训教师创新意识,加强学员间的理解和沟通,创建卓越团队。

2 目标分解确定每个游戏的目标

在确定了培训项目总目标之后,还需要根据培训主题选择具体的游戏项目。目前培训市场上培训游戏众多,为我们进行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但是要将这些活动运用到本次培训中.仍然需要从游戏的关联性、适用性、趣味性等方面来仔细地筛选,即首先判断该游戏的内容是否符合本次训练主题的需要;再次,该游戏是否适合本次培训的对象,完成该游戏的时间、地点、游戏工具的选择是否适当。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被选择的游戏趣味性,即培训的趣味性和学习性能否取得平衡?通过以上的选择,再结合培训对象的特点对游戏加以改进、设计,以使其更好地适合培训对象,同时尽可能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的可操作性。最终本次培训选择了如下游戏项目(部分):(1)破冰游戏―“解人链”,由于参训的学员有很多新聘的老师,以这个游戏做开场来消除学员陌生感,为同小组的学员提供交流的机会。同时,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教练技术”,游戏目的:用于说明班主任在指导班干部或交代任务时所需掌握的技巧。(3)“瞎子摸号”,活动目的:让受训教师体会到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当环境及条件受到限制时,你是怎样去改变自己,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4)“迷失从林”,该游戏通过具体活动来向学员说明,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平均组合,只要学会运用团队工作方法,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 受训老师分析

参加本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素质体验式培训的老师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既有刚刚毕业年轻老师,也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在感知事物方面, 综合性、 目的性、 选择性、 理解性都较强,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情绪较稳定。

4 游戏的环境设计

要事先明确教学的地点和场所,同时要按照培训教学的要求对教学的地点和场所进行整理和布置,以保证游戏能顺利进行。如“迷失丛林”游戏的场地环境要求既能便于受训者从任何角度进行观看,又能便于受训者从倾听讲座转向分组实践;还需便于教室里受训者相互交流,因此座位安排上我们采用了扇形座位。同时准备了与游戏的气氛相协调的音乐、灯光和视频。

对于涉及的游戏项目,我们根据每个游戏的特点,结合学员分析和场地实际,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例如前面提到的“高空飞弹”游戏先以个人形式,之后再以5人的小组形式完成。游戏的过程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调控也都做了详尽的设计。 例如“经纪人”游戏一开始就竞争激烈,这时培训师不必插手,游戏一直按计划进行下去;但有时效果不很理想,各公司进入状况较慢,培训师就得及时介入,通过把利润翻倍,加大刺激力度,给了许多原来亏损的公司翻身的机会,往往使现场气氛陡然升温,效果非常好。

5 媒体设计

游戏中的媒体选择要适合培训任务的要求、能够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在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的同时还应兼顾一定的艺术性和实时性;比如“高空飞弹”游戏中,我们采用的气球、鸡蛋、竹签等等多为成本较低、但又能充分调动学员创造力的道具,在“飞弹”设计环节,由于运用摄像机将制作过程和实物通过大屏幕进行实时展示,学员的参与意识得到充分激发,竞争气氛更为浓厚,也更容易达成预设的游戏目标。

由于培训游戏中涉及的器具、道具众多,为了保证游戏有序进行,培训游戏中所用到道具、器械及辅助人员等都需充分准备和预案。如“高空飞弹”游戏中比较容易损坏的气球、鸡蛋等就需备足,避免小组设计中出现气球和鸡蛋破裂而造成游戏无法正常进行。

6 安全设计

除了需要在游戏中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外,游戏前和游戏中必须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并控制环境因素。如“高空飞蛋”对安全要求较高,因此安全锁、保护绳就需高度重视。在趣味跳绳游戏中,场地宜选择户外草地进行,以免受伤,合组运动时应注意其他老师的位置及距离,以免踏伤伙伴或互相碰撞,同时应提醒膝盖或脚部有伤者,视情况决定是否参与。

7 游戏的过程设计

(1) 创设情景:这一步培训师设计出层层切合实际和真实生动的游戏情境并说明游戏规则、奖惩措施,积极调动学员的兴趣和热情。以游戏“迷失丛林”为例,培训师把“迷失丛林”工作表发给每一位学员,然后讲下面一段故事:你是一名飞行员,但你驾驶的飞机在飞越非洲丛林上空时飞机突然失事,这时你必须跳伞。与你们一起落在非洲丛林中有14样物品,这时你们必须为生存做出一些决定。

(2) 游戏体验:这是整个游戏的关键,这一步直接决定了以后的工作。亲历或行动就是说受训教师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单独或团队合作去经历一些模拟的场景,去完成一项任务,这些都必须是受训教师亲自完成。在丛林脱险游戏中,要求受训教师先以个人形式把14样物品以重要顺序排列出来(如图3所示),把答案写在第一栏,当大家都完成之后,培训师把全班学员分为5人一组,让他们开始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把14样物品重新按重要顺序再排列把答案写在工作表的第二栏,讨论时间为20分钟。当小组完成之后,培训师把专家意见表发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将把专家意见转入第三栏;用第三栏的数据减第一栏,取绝对值得出第四栏,用第三栏的数据减第二栏得出第五栏,把第四栏累加起来得出一个个人得分,第五栏累计起来得出小组得分。培训师把每个小组的分数情况记录在白板上,用于分析。

(3) 回味体验:受训老师通过置身其中,得到最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将是全方位的,活动性很强的,印象深刻的。通过回想和对这段经历进行分析,他们开始产生一些观点。找出团队得分低于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分析,说明团队工作的效果(1+1大于2);找出个人得分最接近团队得分的小组及个人,说明该个人的意见对小组的影响力。

(4) 反思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引导、鼓励受训老师发言,避免局限于游戏本身,不能够与受训老师现实生活相联系,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如通过讨论:你对团队工作方法是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你的小组是否有出现意见垄断的现象,为什么?你所在的小组是以什么方法达成共识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受训教师建构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5) 归纳总结:当大家都把观点分享了之后,得到的肯定是一些超过自己想象的,凌乱的信息,这时培训师将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把受训老师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自己思维和价值观,改变原有的认识。游戏“迷失丛林”告诉我们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平均组合,在辅导员工作中只要学会运用团队工作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6) 游戏的评估:培训评估表明,培训形式得到受训教师的欢迎和肯定。教师普遍反映训练形式生动新颖, 互动性强, 既能在思维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启发, 同时又能从作风、意志等方面得到训练, 体验式培训在教师培训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但是,培训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所选游戏项目一般比较适用于企业员工的需要, 很少有针对教师教育的特定培训项目、个别培训师在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方面经验不够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绩效。

五 结论

教师体验式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培训方式,为传统的师资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要发挥体验式培训在培训中的优势和作用,使受训老师既感受到有趣的体验,又能联系现实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受训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培训实施前必须从游戏选择、受训老师、实施环境、媒体、安全、游戏过程、评估等方面对训练中的培训游戏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

参考文献

[1] Beard, C., Wilson, J.P., The Power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A Handbook for Trainers and Educators[M]. London: Kogan 2002:11-12.

[2] Kelly,C.,David Kolb,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and ESL[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1997,3(9):21.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7,(8):22-27.

[4] 于翠玲.游戏教学法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5,(10):23.

[5] David Kitchen,Dougtas Mcdougali,University of Toronto,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n The Internet[J].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1998,27(3):245-248.

[6] 郭京生,潘立 著.人员培训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6-19.

[7] 雷蒙德•A•诺伊 著,徐芳 译.雇员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9-81.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Game in the Experiential Training for Teachers

CAI Li-lu1 DIAO Yong-feng2

(1.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Anhui Finance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601,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 ,Xi Hua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637002,China)

第5篇

[关键词] 新职工;岗前培训;体验式培训;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4(c)-0181-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odes and problems of pre-employment training of hospital new employee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experimental training in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reprocess the new pre-employment training system of hospital new employe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gree of training satisfaction by questionnaire method, finds that the satisfaction of experiential training has a high level of satisfaction and general consent.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proposals as follow: multiplied the training method and shorten the training period;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module design; perfect experiential training details; complete follow-up after training, consolidate the training results.

[Key words] New employees; Orientation training; Experiential training; Satisfaction

新职工的入职培训是通过一系列培训方案,使新职工了解工作单位的目标,并帮助这些刚刚毕业的医学生们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医院的环境、医疗岗位工作和医院生活节奏[1]。对新职工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入职培训学习医院历史、文化、发展目标及规章制度,获得在医院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必备信息[2]。随着时展,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一个成功的岗前培训不仅是提高职工素质、培养多功能人才的基础,更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防范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活力[3]。

1 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研究现状及问题

周超等[4]回顾7年的岗前培训评价,提出了岗前培训要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手段等方式的集团化岗前培训模式。韩莉[5]对岗前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和建议。陈玮等[6]探索出了一套以医院文化及人文医学培训为核心的培训模式。鲍玮等[7]通过总结医院岗前培训的问题,提出了培训改革方案。

从内容来看,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大多以理论授课为主,团队建设、封闭军训、文艺演出等为辅,贯穿以医院文化主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也不例外,在2012年我院形成了一套基于医院文化建设和团队精神培养的新职工岗前培训模式,但通过3年的培训实践和反馈,我院对岗前培训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8]。

2 体验式培训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5年恰逢我院提出“医疗服务年”主题工作,在此背景之上,将岗前培训与医疗服务年的主题相结合,提出引用“体验式培训”的培训模式,即在岗前培训中增加新职工亲身体验、观摩临床一线工作状态的环节,通过亲身走访,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内容、流程、文化,并通过交流,让新职工们思考在工作岗位上,如何围绕“医疗服务”的核心理念,做好本职工作,为医院发展和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3 体验式培训研究现状及问题

体验式培训是个人通过在培训中的充分参与获得个人经验,然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经验,实现提升的培训方式[9]。体验式培训起源于二次大战期间的户外训练方式,二战结束后,户外训练的理念被发扬光大,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体验式培训。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企业管理领域,体验式培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途径[10]。

从目前国内的体验式培训应用来看,韩燕[11]、陈雪[12]在企业员工培训中应用了体验式培训,张爽[13]、张贺[14]在教师岗前培训中应用了体验式培训,贾学蕾[15]在知识型员工培训中应用了体验式培训。值得一提的是,唐佳玉等[16]和周连三等[17]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对新护士进行了体验式培训,说明体验式培训已逐步应用于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并从传统的户外生存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为导向的培训。但这种以工作为导向的体验式培训还局限在特定岗位的特定人员上,并且缺乏基于满意度和效果方面的实证研究。

4 培训课程设计

人事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到临床科室走访、汇总科室工作情况并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了重点学科门诊、医院急诊、暑期工作、门诊客服工作、检验采血工作、护理工作、窗口服务工作、安全保卫工作八个医院服务的特色工作为体验式培训的内容,然后通过汇总文献资料、整合医院培训体系、与科室及带教老师沟通、情景推演,确定了的岗前培训体系,见图1。

5 培训过程实施

5.1 活动分组

根据体验式培训的8个具体内容对参加培训的142名成员参考岗位、学历、专业、本院研究生比例等进行了分组,确保各个团队中成员的学历背景、专业背景相差不大。

5.2 团队融合

在培训活动的第1天,通过分组展示队名、队训、队歌的形式,帮助各个小组完成团队融合的过程,保证后续体验式培训的顺利进行。

5.3 过程监督

在体验式培训过程中,人事部门工作人员通过不定期走访,对体验活动的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在体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给予及时解决或回复,并及时督促各小组进行组内的思考交流和讨论汇总,确定小组汇报主题。

5.4 总结汇报

在培训的最后一天,各个小组以专题汇报的形式,把他们体验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汇报,评委由医院院领导、职能科室的主任、授课讲师及带教老师组成,对体验式培训的成果进行展示、检验和交流。

6 培训满意度评估

在新职工岗前培训工作完成后,编制新职工岗前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两个方面:理论课程满意度(8个方面)和体验式培训满意度(6个方面),共计14个题目。满意度打分形式采用5分的Likert量表。向参加岗前培训的142名新职工发放调查问卷,回收后剔除不合格的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23份。

6.1 问卷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123名新职工中男11人(8.94%),女112人(91.06%);21~

6.2 培训理论课程评价分析

从培训理论课程满意度打分情况来看,新职工对理论授课满意度较高,但从排序来看:课程连贯性、课程难易度、培训互动、课程数量4个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见表1。

6.3 体验式培训评价分析

为比较体验内容和课程设计方面的满意度,针对8个培训体验小组,运用TOPSIS法对各组的满意度进行分析[18-19],

6.4 个案访谈分析

基于满意度结果排序,选择满意度得分前两名(门诊客服、安全保卫)和最后两名(暑期工作、护理工作)的四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个案访谈。将访谈材料进行汇总,并结合在体验式培训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体验式培训方案进行修正。

7 讨论

7.1 理论课程设计方面

本次体验式培训从时间上来说,仅有3个工作日合计8~10 h的体验观摩时间,还要进行组内学习交流和准备培训汇报,体验过程的压力很大,一些新职工对于学习内容、学习目的的了解还不是很充分。从理论课程满意度得分来看:课程数量、课程互动、课程难易程度和课程连贯程度4项打分相对靠后。通过个案访谈也证实了上述结论,学员们普遍反映课程数量大、安排紧凑。此外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讲师在单向地讲授,少有和新职工之间的互动,并且讲授内容多为医院及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理论性过强,不易于接受。

7.2 体验式培训课程设计方面

从满意度排序来看,护理工作组满意度最低,经过访谈反馈:由于护理岗位占到了绝大比例,她们在参加工作前在都有过医院实习经历,护理工作体验对于他们而言没有新意,导致满意度下降。暑期工作组表示,暑期工作是我院的亮点工作,但由于需要奔走于医院暑期服务的方方面面,培训压力较大,各方面都是亮点导致难以突出最亮点的内容。此外受访人员普遍认为培训体验的角色设置单一,建议如果脱下白衣从患者的角度进行体验,可获得不一样的视角和心得。大家还表示,本次岗前培训在团队融合方面的时间较短,希望医院能够提供更多的平台给大家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的机会。

8 建议

8.1 丰富理论课程授课形式,缩短授课时间

本次理论授课的满意度很高,根据访谈反馈,大家对理论课程的满意集中在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完整性方面,但认为授课形式显得枯燥和单一,建议创新授课形式并缩短授课学时。可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对学习内容进行预告,让新职工提前进入培训角色,通过主动查阅文献资料预先了解,在理论学习中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学习。也可以通过案例、情景等教学方式,通过学习、讨论等形式授课。不仅可以丰富理论授课形式,还能缩短理论授课学时,提高培训成效。

8.2 加强团队建设内容设计

从访谈反馈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团队建设内容给大家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但也表示应增加团队融合的比重,促进大家交流、学习和团队建设。体验式培训在新职工刚入职时,通过特定的体验培训内容,培养新职工之间的默契程度,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将医院的组织文化灌输给新职工,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医院之中,培养新职工团队精神,加强新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避免因彼此沟通不畅而导致的矛盾冲突。因而,在未来的体验式培训中,应该对团队建设内容加以指导,让培训效果事半功倍。

8.3 完善体验式培训细节设计

从满意度得分和访谈反馈来看,新职工对体验式培训的设计和安排总体上非常满意,但从同时认为在整个培训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关键细节,如体验岗位、体验内容、体验的着眼点、分组设计、汇报展示等方面进行反复地思考、推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家体验的岗位、体验的内容等方面进行预先安排,综合考虑新入职职工的特点和需求,做好体验式培训的细节设计,避免因岗位或体验内容等不一致导致的体验效果和满意度的下降。

8.4 做好培训后期随访,巩固培训成果

从体验式培训的理论模型来看,体验式培训过程主要分为5个阶段,即:体验阶段-分享阶段-交流阶段-整合阶段-应用阶段,在新职工岗前培训的5 d时间里,可以完成前面4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应用阶段”是体验式培训的目的,但该阶段因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整体工作结束而无法得到监督与反馈。因此,可以考虑建立新职工的随访机制,将培训的成果进行巩固,切实做到将培训中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9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我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改革和探索,将体验式培训在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中的应用做了系统说明,并通过TOPSIS法对体验式培训的满意度进行了讨论,结合新职工访谈的内容对培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后期实施体验式培训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评价角度相对单一,仅从新职工单方面角度来进行培训反馈,没有考虑培训讲师、带教老师的反馈;另一方面,在体验式培训评价维度方面,没有考虑到各指标的权重因素。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反馈意见和影响因素,继续完善新职工岗前培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史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17-318.

[2] 李丽娟,唐蔚蔚,叶玉琴,等.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0,14(8):32-34.

[3] 鲍玮,张帆.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11(32):39.

[4] 周超,孙忠河,张玉洁.集团化医院中新员工岗前培训模式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12):125-129.

[5] 韩莉.某三级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效果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9):259-261.

[6] 陈玮,费健,姜昌斌,等.上海地区某三级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1(32):72-74.

[7] 鲍玮,张帆.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11(32): 39.

[8] 王文京,王霞,张瑶.基于医院文化建设和团队精神培养的医院入职培训模式设计[J].中国医院,2012,4(16):66-67.

[9] 颜世富.培训与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10] 郑茂雄.体验式培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5,2(9):163-166.

[11] 韩燕.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2014,6(13):73-74.

[12] 陈雪.企业员工体验式培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3] 张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体验式培训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4,11(31):31-33.

[14] 张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体验式培训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5] 贾学蕾.知识型员工体验式培训初探[J].科技与创新,2015,10(18):18-19.

[16] 唐佳玉,唐婕,向虹静.体验式培训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实践[J].全科护理,2014,10(12):925-927.

[17] 周连三,吴海燕,王美华.个性化体验式培训对提高新护士胜任力的效果分析[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5, 12(1):67-68.

[18] 纪江明,胡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熵权TOPSIS指数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3(21):41-50.

[19] 邬钧云.基于熵权法和Topsis评价的用户满意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3(18):32-33.

第6篇

【关键词】户外体验式培训;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几大高校都相继发生大学生投毒、杀害室友同窗、自杀的悲剧。全国上下一片哗然,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们为何会走向犯罪?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高度关注。尽管我国高校在知识教育上很杰出,但由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师资较为薄弱,所以尚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国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完善。户外体验式培训强调实践,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其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信心,完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应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并推广。

一、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核心

户外体验式培训核心为“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在培训过程中收获个人体验,促进团队合作体会活动乐趣,是一种新颖、独特的培训模式,它注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在活动中相互协作、交流、分享,共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去实现目标。在相互鼓励、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面对挫折时的应对和承受能力。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困境,适应社会融入群体。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和传统教学的差别

传统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其注重强调的是“教”,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教师作为主导,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标准化知识、结论都来自于课本,忽略实践。对于长期接受标准化教育的学生来说,缺乏新鲜感过于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共鸣。而户外体验式培训则强调的是“学”,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完成自我挑战,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一般会为学生设定一些困难的场景、任务,让学生在经历中去收获体验,开发自我潜能,挑战自己,增强自信。从中培养学生永不轻易言弃,勇敢尝试的精神,磨炼出克服困境的毅力和勇气。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是户外体验式培训最注重的培训课程,有许多需要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项目。能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大学生都是面临进入社会的群体,工作中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达到成功必须融入团队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引导了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社会、融入群体。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近几年,有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受到社会高度的关注与讨论。学习、情感、就业等方面都给大部分大学生带来很多压力,许多大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的精神状态,很有可能导致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在户外体验式培训中,参加活动的学生需要不断克服恐惧、焦虑,挑战自我,从中体会到想要战胜困境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大学生还会在相关培训课程中认识自己的心理、性格方面的不足,在大家相互分享、鼓励中,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自身缺陷完善自己,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大学时期正是一段学生们积极求学、即将面临社会的过渡时期。许多大学生背负着多方面的压力是心理问题的重灾人群。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的同时,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户外体验式培训让大学人从实践中去体验,许多人一开始会怀疑自身的能力,但亲身经历后就会发现自己拥有的潜在能力。当代大学生知识层面较广,对于新鲜的事物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但许多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就会出现一些负面的精神状态。面对社会强大的竞争环境,心理素质较弱者往往不能积极面对。一般传统的心理教育课程主要注重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并没有后续跟踪测试,很难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一般学校里的心理辅导室也主要是为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引导治疗,无法掌握其他学生存在的潜在倾向,不能做到教育预防。户外体验式培训对大学生心理影响效果显著,可以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不足,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应用对于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让大学生在积极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拥有身心的健康。户外体验式培训不仅能提高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还能增强其勇气和信心,让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中敢于奋斗、追求理想。

【参考文献】

[1]房施龙.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课外体育教学中的妙用探讨[J].商情,2013(22)

[2]陈勇军.户外体验式培训课课程体系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15(3)

第7篇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体验式培训模式概述

体验式培训,是指参与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并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过程。

二、应用体验式培训模式的意义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和文献查阅,体验式培训自引入我国后,多用于企事业单位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应用于高校的大多是体育类课程,形式也多为户外拓展训练。具体来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足

心理健康知识理论性较强,而高校心理健康公共课基本上都是针对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课堂讲授会比较枯燥,且容易学过即忘,达不到教育目的。体验式培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利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有效培养学生积极的团队精神

体验式培训模式的学习项目一般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达到“触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所以,体验式培训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改善人际关系等都大有裨益。

3.锻炼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在心理学领域,承受挫折的能力――“挫商”已经变成一个热门词汇。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家人呵护备至的关怀,或许拥有高智商、高情商,但常常会缺乏较高的“挫商”。体验式培训可以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模拟挫折情景,锻炼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验式培训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体验式培训中的活动和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尽可能发挥潜力,与伙伴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习和分享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以全面提高。

三、体验式培训模式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为探讨体验式培训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笔者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

1.方法

笔者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教学1班为实验班,教学2班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体验式培训模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在学期末对两个班进行常规的期末考试,并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关于心理学课程认识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对比两种教学效果的差异。

2.教学实施阶段

根据学期教学内容确定主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人格特征”“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心理及性心理”“心理危机应对”五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

在实验班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按照拓展培训中的分组方法,将80名学生随机分为8组,各组成员座位安排在一起。由组员自行选出组长,作为之后各项课堂小组活动的组织者。

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常用的体验式培训模式:

(1)头脑风暴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讲解“人格”概念时,先请各组同学组内讨论一分钟,讨论内容为“形容一个人格的词语”。每组学生贡献三个以上形容人格的词语,教师按照学生描述将其写到黑板上,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同学们描述的词语归类,并引入“人格”中“气质”和“性格”概念。这样就由老师的枯燥讲解变成了学生的发现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将真实带进课堂。在讲授“心理危机应对”课程时,教师从日常心理咨询记录中整理出8个典型案例,隐去基本人口学资料,分派给8组同学。各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个案,找出问题症结,并寻找出最理想、最恰当的解决策略。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发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个案和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组成员做出评判,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真实案例分析法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正向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3)角色扮演――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开展“情绪管理”课堂教学时,教师采用了角色扮演法。首先提出一个情绪失控的咨询和治疗案例,案例中涉及的教师和学生角色都由各组学生扮演,教师视时间安排挑选3~4组学生为全班同学表演。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做出点评。最后教师及时总结,并引入“情绪管理”方法和原理。通过对角色的切身体验,学生对情绪管理概念和理论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

(4)课堂游戏――小游戏大道理。每次课堂活动中,教师会视时机穿插体验式培训中常用的小游戏,如训练发散思维的“填充圆”游戏,训练反应能力的“握手游戏”,认识潜力的“鼓掌30秒”游戏等。通过游戏后的体验分享和教师点评,每个简单的游戏都可以引申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道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掌握课堂节奏,随时掌控学生的注意力。

3.成绩评定

每次课程结束前,教师会根据各组活动成果质量、参与积极性等给予小组平时成绩。在对照班上,教师也会按照学生课堂发言情况、课堂参与度等给予平时成绩。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期末常规考试中,实验班成绩90分以上的人数是对照班的两倍以上;实验班成绩80~90分的人数是对照班的两倍;实验班没有不及格学生。可见,体验式培训模式的引入可以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价值认识差异也很大。实验班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心理学课程是有价值的,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还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对照班的学生认同心理学课程的作用和价值的却不多。

第8篇

关键词:精品酒店;体验式营销;营销方式

在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营销手段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其中,一种从国外引进的体验式营销被逐渐的应用到了多个行业,进而在国内掀起了一场“全民体验”热潮。在旅游经济逐渐占据主流市场后,国内的酒店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随即衍生出来的则是愈发激烈的竞争。为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出更加优质的服务,国内的精品酒店在原有的服务内容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些多元的文化元素,一方面要准确的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充分的展示出自身在行业中的特色与优势。然而,尽管精品酒店在我国的酒店行业中具有着绝对的优势,但对于体验式营销模式的应用仍然表现的比较落后。为此,针对此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对于我国酒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精品酒店体验营销理论概述

1.体验营销概述

(1)体验营销的定义

体验式营销是体验式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营销策略。简单一些解释,体验式营销所指的即为,在完成产品销售活动的过程当中,商家会邀请消费者亲身参与其中,充分体验产品本身所具备的功能性,在满足消费者购物心理的同时,达到刺激消费的营销目的。在《体验式营销》这本书中,作者对其作出了如下的解释:“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应用后,体验式营销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优势。

(2)体验营销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营销模式来看,体验式营销表现出了诸多的特色与优势。首先,体验式营销同时兼顾到了消费者的理性消费需求与感性消费需求,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其不仅会向消费者去充分的展示出产品的特性与功能,同时还会利用一些营销式服务来为消费者营造出熟悉的情境氛围,让他们在充分了解产品的基础之上获得心理与情感上的双重满足;其次,体验式营销所重视的是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它所讲究的是双向沟通。在向消费者传递价值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在获取消费者的真实反馈,这也就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拉近了产品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提升亲切感;最后,体验式营销可以进一步丰富产品内涵。事实上,体验本身就是在展示产品的全部价值,因此当消费者在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会自然的流露出对产品的喜爱或无感,产品提供者通过将这些信息搜集到一起,不仅可以在日后的生产过程中更加准确的把握市场的需求导向,同时还能够不断的丰富产品的价值内涵与文化观念,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在行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2.精品酒店的定义

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很多新兴行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出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积极的追求着精神层面的丰富。尤其是在旅游成为了一种时尚与潮流以后,人们对于旅途中的食宿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继而开始追求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享受。为此,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发出了更加高端的精品酒店。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尚未对精品酒店界定出统一的概念定义,认可度较高的主流观念包括如下几点:

首先,世界精品酒店组织认为,精品酒店需要达到为消费者提供奢华、精致以及特色化的服务,让消费者在私密的环境中来更好的享受旅途中的住宿时光。相较于高星级酒店或经济型酒店来看,精品酒店的服务与设施更加的细致、个性。

其次,精品酒店的最初创始人Ian Schrager对精品酒店做出了如下的比喻:“若将各种集团酒店同百货商场比较来看,那么精品酒店则是小而精致专门出售另类精品的专业商店。”

最后,国内的研究学者唐飞、王燕认为,精品酒店应当是“标准高、价格高、服务高”的“三高”式酒店,酒店本身的规模要相对较小,但是却具有着精致化与个性化的特点。

二、精品酒店应用体验式营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体验式营销的操作大于实践

如今,绝大多数的酒店管理者只是对营销的形式进行了重视,并没有去积极的改变自身的营销观念。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当中,只是去为了赶潮流而做出开展体验式营销的样子,弄出一些噱头来让顾客看到自己其实是在他们着想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却显得差强人意,无论是店面的装修,还是对顾客所提供的服务,均没有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改变。

2.体验式营销的体验主题模糊

在最近几年来,体验式营销在我国的酒店行业中逐渐的显露头角,得到了很多精品酒店的青睐。然而,很多酒店经营者却片面的认为,体验式营销只是针对服务内容与服务项目而言的,因此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只是去一味的模仿他人的做法,并没有形成自有的特色文化,极度缺少营销主题。然而,人的体验却是通过一些感觉碎片来融合而成的,在缺乏主题重心的情况下,消费者将感受不到体验活动的主轴,从而无法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酒店员工的服务情感不强

一些精品酒店内部的服务人员,在向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过程当中,表现的非常敷衍且没有耐心,并没有在其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当酒店管理者下达了服务指令以后,绝大多数的服务人员都是被动的按照指令内容来进行操作,在言谈举止与面部表情上并没有让顾客感受到温暖与关心,严重影响到了体验式营销的整体效果。

4.忽略了品牌体验的重要性

一些精品酒店肤浅的将品牌理解成为展示所有权的外在标识,从而并不会在品牌体验上注入过多的心血。然而,这种片面的理解观点却忽略掉了品牌是培养顾客消费感情、体现情感认知的最重要所在。在此种情况下,精品酒店在开展体验式营销的过程当中,无法确保服务内容、服务产品同自有品牌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很难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标签式的深刻印象。

三、精品酒店体验式营销的应用建议

1.构思出良好的体验式营销主题,突出酒店的个性特色

对于精品酒店来说,体验式营销主题就如同是一首歌曲的主旋律一般的重要,缺少主题的体验式营销活动只会在消费者的心中留下混乱的印象,甚至还会让他们产生不好的负面感受。为此,精品酒店的管理者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特色,构思出一个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体验主题,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后续的体验式活动,尽可能的满足于所有消费者的体验需求。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优秀的体验主题需要具备长远性特点,由于体验式主题是提高酒店品牌辨识度的重要筹码,主题一旦确定,就意味着酒店的整体风格、经营模式以及文化内涵都要朝向这一主体所靠拢,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一切营销活动的展开都应对此主题进行延伸,不应频繁的做出大规模的改变。精品酒店要根据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来设计主题,例如异域风情、宾至如归、邻家小院、轻奢主义等等,借用与主题的力量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2.进一步增强精品酒店体验文化的软实力

打造精品酒店的体验文化是开展体验式营销活动的核心之处,通过丰富酒店的文化内涵可以大幅提高酒店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消费者之间产生精神与情感上的共鸣。当精品酒店在制定出体验式营销主题后,不仅要确保后续的营销活动围绕主题来进行开展,同时也要根据体验式活动的开展情况来不断的调整营销方案,积极的创新营销内容,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推出一些多元的体验元素。与此同时,精品酒店还要在开展体验式营销活动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创造出新的酒店文化,让每一位消费者都可以切实感受到浓郁且充满特色的文化氛围。

精品酒店的产品主要包括如下的三个方面:基础硬件设置、软件服务以及核心文化。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来进行分析,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产品,都有着其独有的发展规律,如果想要让产品在行业中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要做到将传承与创新紧密的关联到一起。对于精品酒店来说,产品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酒店文化上,具备较强渗透力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出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提高消费者对酒店的消费依赖性。在塑造产品文化的过程中,酒店管理者可以从当地的了旅游特色、人文背景作为切入点,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酒店独有的特色文化产品,例如带领顾客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体验、提高顾客生活幸福指数的绿色生态文化体验等等。

3.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体验服务团队

(1)对基层员工的选拔与聘用

精品酒店中的基层服务人员同消费者的接触最为密切,他们的服务态度与服务内容是顾客在酒店中所感受的第一次体验,同时也是决定消费者继续后续体验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在制定对基层员工的选拔与聘用制度时,管理者要优先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与服务意识,在试用期间密切观察员工在接待顾客时是否能做到平易近人与彬彬有礼,是否能够耐心的处理由顾客所提出的各项服务要求。唯有达到此标准以后才能够正式准入酒店的体验式团队。

(2)设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体验式营销活动的服务质量,精品酒店的管理者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针对酒店员工的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服务方式展开一系列的培训,并且要在培训内容中渗透酒店的体验式营销文化。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员工培训活动的过程当中,管理者要尽可能的丰富培训活动的表现形式,通过此种方式来培养酒店员工的创造力,让他们在积累一手经验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4.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积极传播体验感受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中,互联网成为了促进体验式营销活动顺利开展的技术支持。为此,酒店管理者在设计体验式营销方案时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首先,当消费者在参与酒店体验式营销活动的过程当中产生了良好的感受,那么就会自发的形成口碑效应,如果通过传统的传播方式,那么所能够收到的宣传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为此,精品酒店应当将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同一些预定网站或评论网站建立起合作关系,让消费者将自己的真实体验放到网络当中。由于网络言论的开放性,此种方式对于精品酒店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

其次,由于城市中的生活节奏较快,很多消费者没有多余的时间亲自来到酒店来预定房间。为此,精品酒店也可以开通网络订房服务,并将自身的体验服务内容在网络中进行全面的展示,让消费者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来预定自己所喜爱的酒店。

参考文献:

[1]沈鸿.体验营销在酒店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社会科学,2016(100):73-75.

[2]郭伟,李云鹏,张薇.试论饭店体验营销[J].商业研究,2014(385):156-158.

[3]刘红春.体验经济下现代酒店个性化服务实施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4(05):136-138.

第9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6年7月新入职的急诊科护士40人。纳入标准:(1)年龄21-27岁;(2)新入职,工作年限≤5年;(3)同意接受培训者。排除标准:(1)近期有轮转计划的护士;(2)不能全程参加培训者(如怀孕生育者)。其中女性:31人,男性:9人。年龄21-27岁,平均年龄(24.73±2.12)岁。文化程度:本科21人,大专19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20人,观察组即体验式教学组20人,比较两组护士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龄等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培训内容。急诊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急诊常见仪器使用、急诊常用护理技术以及急诊常见疾病护理。1.2.2培训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培训4个月。传统教学组按常规教学法由四名培训老师拟定学习计划,分发每周学习计划表,每周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演示各项操作然后低年资护士自行练习老师指导,每周对当周的学习计划中的内容进行考核。体验式教学组理论培训后将20名护士随机分为4组,每组从1-5编号,每组有一名老师指导。培训前两个月以学习专科理论为主,急诊常见仪器使用。第二个培训内容涉及团队合作的心肺复苏,中毒的救治,多发伤的处置,心肌梗死的急救,呼吸衰竭的救治,急性脑卒中的急救流程,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处置,急危重患者的转运交接。为期两月,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由每组自行设计病例,通过设置场景各组员进行患者、护士、医生及家属等角色的体验,体验结束,指导老师就沟通技巧、护理技术、护理理论等层面分别进行点评和提出改进意见。月末由四名老师提供场地,布置场景组织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品。赛后各组成员间分享各自角色体验的感受完成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1.3评价指标。4个月的培训完成之后,由考核小组统一出题组织理论和操作考核,分别计算出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培训结束4个月、6个月后进行满意度测评追踪。测评采用本科自行没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医生满意度调查表、护士满意度调查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各调查表均包含10个项目,采用1“很不满意”到5“非常满意”点计分,总分20-100分,计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评分,共发放90份调查表,当场全部收回,回收率为100%。收集资料后进行统计,计算出综合测评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培训后考核成绩及综合满意度追踪考评的比较,见表1。

3讨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强调“授之以鱼”[2],带教老师只是在传授知识,并没有教会低年资护士如何去成为一名合格的急诊护士。导致低年资护士在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的环节上出现断裂,特别是在面对急诊的重症患者,焦躁不安的家属甚至是和自己的最密切的合作伙伴医生,常常表现出惊慌失措、观察处理不到位,甚至引发各种矛盾和不良事件。而体验式教学法是“授之以渔”,带教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将低年资护士引导进入教学体系中,组织他们亲自体验各种角色,通过指导设计案例、布置场景、组织进行友谊赛等教学活动,使他们能够从真实案例以及模拟场景中获得临床综合能力,使其快速成长为合格的急诊护士。3.1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护士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当患者进入急诊,其身体和心理往往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而患者家属目睹亲人病情恶化,家属往往不能接受现实,猜疑抢救工作,迁怒于医护人员[3],这都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及时有效的沟通。而低年资护士往往缺乏这方面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体验式的角色扮演,使护士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认识到患者及家属不仅仅是希望得到护士熟练的技能服务,更需要得到的是护士的理解、关爱和尊重[4]。3.2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护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素养体验式教学引导护士由被动学习上升至主动学习的转变,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护士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模拟案例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自主评判性的分析、判断,改进护理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将这种学习模式内化为心理素质,外化为行为习惯,提升专业素养[5]。3.3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护士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急救护理质量低年资护士在急诊抢救中往往因为胆怯心理,惊慌失措或在抢救过程中手忙脚乱,使得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医护间、护护间的配合不到位,甚至延误抢救时机。通过体验医生、护士的角色,帮助低年资护士克服胆怯心理,在模拟演练中体验如何加强医护、护护之间交流沟通,有助于医护间,护护间更好的定位配合,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因此,体验式教学在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能够激发护士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接受培训,而是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反思,升华护理行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急诊人。

作者:施 银 焦维娟 王 芝 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参考文献

[1]陈向明.体验式课程的教学知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1.

[2]梁园园,江智霞.《急危重症护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2,11(14):32.

[3]曾慧,江智霞.应用体验式教学进行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培训的角色功能体会[J].重庆医学,2012,3(41):9.

第10篇

无独有偶的是,9月28日也是广东海事培训正式运行的日子。

“十五”初期,在国家创建浦东等3家干部培训学院之际,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于2003年也在广东、武汉、上海、大连设立共4家培训中心。广东这一家在9月28日正式运行。

回忆十周年的发展,广东培训,一路呵护关爱着海事人的成长和发展。

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从事培训11年,曾一次到香港海事处、两度到欧洲培训。我的体验是,培训,好似一只扶持“主人”前行的看不见的“手”。不仅海事,涵盖所有领域和多个国家,先进的培训理念与实践无不体现着这只“手”的功能。

先看国外。法国公务员培训体系,适应公务员职业生涯而设计培训方案。香港公务员培训体系“分级分类”和“以客为本”。美国海岸警卫队,9家专业化的培训机构,模块化、层次化、菜单式的课程和教材体系,评估结果的历史可追溯性,等等。

再看国内。且看中国海事,海事培训的一个侧面——4个培训中心。以广东为例,10年来形成了特色的闭环管理模式。大闭环是:制订规划——协同机制——实施培训——评估反馈。小闭环,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出台——培训具体实施——培训评估反馈。业已形成由局人教处制订培训计划、培训中心具体实施、各归口职能部门协同联动的培训工作格局。2002-2012年,10年里完成了699期次、28253人次的培训任务。相当于每个广东海事人被海事培训这只看不见的“手”搀扶前行了7次。

“接地气”是培训工作的归宿

针对性是培训工作永恒的主题,换句话说就是“接地气”。“没有针对性”曾一度让广东海事培训人迷茫过。从培训的流程到方法,从培训需求分析到过程落实,从培训评估到实际效果,逐个地分析,发现“接地气”、“实用”这些最朴素的真理,是海事培训工作的归宿。

如何“接地气”?体验式培训应运而生,这种始于二战时期设计具有心理挑战的野外生存课程,1995年进入中国,2003年在中国发展成为体系。

2005年,广东海事首次引入体验式培训。把课堂搬到革命圣地井冈山进行体验式授课,给学员带来触及灵魂的“红色”体验。2006年,广东海事局中层干部首期随“海巡31”船培训班开班。此后,一期又一期学员上船,接受这个流动培训课堂给予的深度体验。

随着体验式方法的深入探索,培训呈现出“广、高、新、特”等特点。2007年首次与大连海事大学合作举办MPA研修班;2008年举办首期直属海事系统救助技能培训班;2009年首次举办“军事小教员”培训班。

体验式培训最终成为广东海事培训的立身之本。其精髓贯彻到新人培训中,形成由“五拳组合”、“六个维度”,以及“五个层级”构成的新人培训系统理论和海事人职业成长理论。2010年新人培训首次依此编制《新人入职手册》。

10年间的培训班中,50%以上引入了体验式培训。以颠覆传统的固守课本、固守课堂和“填鸭式”培训方式,代之以课本和课堂外实操相结合的培训理念,这个创新求变带来了广东海事培训从内里到外在的观念裂变,真正使学员变“学习知识”为“提高能力”。

展望

在海洋强国战略的大前提下,海事面临转型转制的新形势,中国海上“军队、海警、海事”铁三角维权格局正逐步形成,海事履行“船旗国”、“港口国”管理职责和义务,以及服务航运经济和水上秩序与安全,急需加强“三化”海事队伍建设。这是海事培训发展的良机,新的教育培训任务更加重大和不可或缺。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育;体验式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中认为,知识的价值和人类的经验生活紧密相联,其中的知识主要是以人类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的结果。学习知识需要以学生的个人体验和自我体验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实际价值。

一、在体验式教学的理念上创设情境并培养学生体验意识

观念不单单是对一种态度的传递,更主要的是一种理想的寄托,是为其实践做好思想引导。如果体育老师的思想观念比较滞后,没有掌握体验式教学的实际价值和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不认同体验式教学关奶奶的体育老师,更不会把该观念和实际教学融合起来,也不会加强学生的体验观念和合作意识。老师要认识到体验教学和理论知识的先进性,在教学中适当的融入体验式教学,首先要构建体验式的学习观念。高职体育教育的过程是对情境的创设体验,让学生观察生活,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利用自己的实际体验来加强体育素养,运动能力构建的过程是个体连锁条件反射的过程。

二、在体验式教学内容上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结合

我国高职教育任务主要是对社会职业岗位进行重点培养,在职业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定向性。所以,需要在培养综合性、创新性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体育的实际价值。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体验式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任务和高职体育课程的实际特征,适当的改进课程原来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组合,设计相关的模块,从而使其符合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需求,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从而体现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职业特征和强身健体的效用,使得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未来要从事的岗位工作距离更进一步,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比如,我所在的学院,比较注重第一第二产业,以现代服务业的文科为附属内容,属于理工学院。我们对汽车、机械、数控、环保等生产技术服务类的专业学生,构建了跳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验项目,主要是锻炼上肢、腰腹和腿部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能,还有有效的加强了上肢动作的准确程度和注意力的关注力度。

三、在体验式教学组织上细化教学的基木流程并明确目标

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国外体验式培训的教育观念和培训方式,融合我国高职教育和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发展形式,构建和使用一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和乐趣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生存技巧,从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于体育素质的实际需求。因为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数目和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构建不同模式的教学方案。体验式教学效果主要以教学方案设计的水平为基础,并且和体验式教学的实行力度密切相关,尤其是体验之后的分享更是关注的主要内容,而且这也和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程度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时候能够积极、认真,以便更好的实现其体验效果。

四、结语

体验式教学可以和现在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内容相融合,把课外和课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便更好的完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健康任务。

作者:金东烈 单位: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应用型 本科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全国有600多所,在校生占全国高校本科生的一半以上。但是,在应用型本科学生教育培养上却延续着传统的培养模式,以被动性学习为主,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导致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

1 我国应用型本科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不科学

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教学计划制定死板,过于强调学分和理论课教学,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设置不当,公共基础课占据了较大的学分份额和教学时间,专业课特别是专业实践课学时占比过少,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无法达到所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2 应用型本科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低下,就业困难

长期以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方法落后,培养模式单一,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在教育中,基础知识传授多,学生思考过程少;知识背诵多,实践技能培养少;填鸭式教学多,参与式互动少,使得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低下,眼高手低,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进而导致了 “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状。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教学观念和手段没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培养。

1.3 缺乏有效的教师评估机制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职称评定基本上都停留在课堂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评估上。这就促使教师只把目光集中在课堂知识的传授和科研论文的完成,而忽视或放弃自身实践技能的提升。教师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只会纸上谈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怎么谈得上是“应用型人才”呢?因此说,高校教师评估体系的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培养效果欠缺的现状。

2 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科体验式培养的价值

面对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中理论化、前沿化带来的上述问题,亟需要以一种新的理念和教学手段予以改变。那么,体验式培养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方式。所谓的体验式培养指的是一种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方式,以教师的体验式教学与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为主,强调学生和教师的交互体验,注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式互动关系,以培养知、情、行合一的复合型、开放性和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2.1 体验式培养符合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基本诉求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在未来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这无疑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纲要》包括一系列重大理念创新,其中包括“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化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等。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体验式”教学的宗旨。这也成为指导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高等教育的今后发展的基本方向。

2.2 体验式培养能够解决传统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中,为了让学生具备实践能力,通常会设置实验中心,进行“电脑+软件+社会调查”形式的培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但是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并不能解决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体验式教学手段强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掌握知识。为了提升实践技能,就需要提供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融入其中,获得技能。这样的培养方式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培养出懂理论、有技能、会管理的高端人才。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和用人单位直接无缝对接,解决供需错位,提高就业率。

3 应用型本科体验式培养路径

3.1 转变教学理念,建立“体验式”教学团队

教育理念决定着学生的培养模式。经济学家汪丁丁说过“如果说知识正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那么体验正是基于知识的人的创新及超越精神,是满载着知识、信息和智慧的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解放运动。” “体验化”教学理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思维的引导者,知识点通过教师预先设计的模拟场景在体验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认知、总结、提炼。在教学方法上多样化,教师尝试采用模拟场景法、主题教学法、课程测评法、角色参与法、影视体验法等新的教学方法。

为了实施体验式教学手段,就需要有一支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还懂体验教学场景设计的跨学科教师合作团队。团队成员最好具有多专业学科背景、多专业教学经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技能。团队成员的构成应以学科专职教师为主,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为辅,包括在编专职教师、政府官员、公司管理者等人员。其中专职教师应该有授课经验,具备所需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学科前沿动态,并在企业从事过相关的工作,能够根据课程内容来设置 “体验式”教学场景,适时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团队中的兼职教师,要求具有10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是学者型管理者。他们有时间深入课堂,可以根据学生及教学要求进行体验式场景教学,并能适时给学生提供专业社会实践机会。作为“体验式”教学团队,还应该不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课程场景设计,交流学生培养心得,传递社会实践革新。通过小型专题研讨会,统一双方教育理念,做到团队成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真正在学生培养上做到“体验式”。

3.2 调整培养方案,创设场景教学课堂

体验式培养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还原并突出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为此,就需要一定程度上调整原有的学生培养方案。在课程的设置上,一方面应加大实践技能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另一方面,应强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环节中,体验性教学内容的分量。可以在学生入学后,进行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对专业有明确的了解,建立正确的职业预期。也可以改变原有的“2+2”模式,把以往2年公共基础课程和2年专业课程的培养,调整为“1.5+1.5+0.5+0.5”的培养计划 ,即一年半公共基础课学习,1年半校内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半年企业社会实践,半年校内毕业论文设计。体验性教学环节和实践培训环节加大学分比例,在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了体验化培养方案的目的。

在课程教学中,鼓励任课教师主动进行场景创设,积极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场景设置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式课堂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走上主动学习之路,逐步改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低下的现状。另外,可以鼓励“体验式”教学团队编写课程体验场景设计方面的教材,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场景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获取学生的认可,加深课程体验。

3.3 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提升体验式培养的宽度

体验式的场景创设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这会弱化体验式培养的成效。校园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把体验化培养延伸到课堂之外。作为校内实践基地来说,并非指的是大多数高校为课程教学而建设的所谓的“电脑+模拟软件”的实验室。而应该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负责运作的面向校园市场的小型“企业”。在实践基地的管理上,学生充当的是主要角色,有绝对的发言权、管理权和控制权。学校根据校内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让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迈出专业体验的第一步。另外,在实践领域,为了提升学生体验式培养的宽度,应积极尝试“以赛带践”的体验形式。提倡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比赛,在参赛过程中体验专业知识,学会主动创新,提升综合素养,延伸情景式课堂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体验式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4 创设校企合作新模式,进行深度体验式培养

深化应用型本科体验式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培养可以把学生真正打造为应用型高级人才。学校提供的情景式课堂、校内实践基地毕竟是模拟的体验场所,它们给学生带来的只能是表层体验。要真正做到实景深度体验,只能借助企业这个平台,校企合作把课堂教学与真实工作情境体验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体验过程中再现课堂教学内容,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在自主参与式深度体验中达到自我完善,从而实现教育培养过程的体验化。

在校企合作上,不单单只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或者是直接派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在岗实习,而是企业不定期为学生提供体验场景,提供岗位轮换机会,并派专人指导和管理学生体验,以学分量化考核评价学生体验效果。这种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和认识社会的窗口,又可以检验理论学习效果和体验式课堂教学效果,在校外实践体验中深化校内课程体验化教学的培养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