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推广宣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特性、网络发展现状、竞争对手和我司的实际情况,结合2012年我司年度战略方向,制定此网络推广策划方案。
一、时间:
二、2012年年度目标:
1、完成品牌网站建设。
2、完成对网站诊断、优化,增强网站用户体验、方便运营推广。
3、整合各种网络推广方法。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炒作,利用差异化的传播途径,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冲突。持续加大网络宣传的覆盖面,增强品牌的正面形象,为企业战略方向提供支持。
4、控制网络推广费用,实现精准营销,增加网站非付费广告点击的比重。
5、完成品牌新闻报道超过25个行业网站以上的10篇,报道超过15个行业网站以上的8篇,社区论坛品牌贴子浏览量超过3万人的15篇,浏览量超过5千人的贴子35篇,流览量超过1千人的贴子100篇。
6、实现网站访问量达到40万人,行业论坛社区贴子浏览量120万人,品牌软文行业网站转载400余次。
7、安装网上监控代码,对网站流量等数据进行有效的监控、分析、优化。实现在行业谈季网站日均访问量大于800人,行业旺季网站日均访问量大于1200人,并对网络客户的转化率进行跟踪统计。
三、2012年度具体工作安排表:
我司网络推广将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月1日-3月30日
1、完成品牌网站制作,整合相关内容并添加完毕。
2、对网站全面优化,重点针对搜索引擎优化,实现企业主要“关键词”搜索自然排名居于前列。
3、分析网民搜索习惯,针对付费搜索筛选适合我司不同阶段推广的关键词,并整合相关宣传推广内容。
4、配合企业年度战略方向,选取有影响力的品牌新闻网络宣传平台,并制定品牌软文内容年度性方案。
5、筛选出较有影响力的20个论坛社区平台,并对论坛贴子炒作制定年度性方案。
6、每周跟进付费广告、品牌新闻、攒写贴子并论坛社区等方式进行推广宣传。
7、整理收集潜在客户、竞争对手等信息,并负责跟进清理网络侵权行为及品牌负面报道。
8、发展网络媒体免费合作平台,并充实完善相关专栏内容。
[关键词]网站网店 推广 优化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N94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62-01
根据宁夏教育厅宁教高[2012]296号文件和宁教高[2012]348号文件批准的科研资助项目,自治区级高等学校《网络营销与策划精品课程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百度推广营销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和实施需要,为了掌握和分析宁夏地区网站网店推广方式的选择及优化现状,取得可信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我们把科研项目与学生的实践课程相结合,利用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2012级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共465名学生的《统计模拟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对宁夏地区企业或个人的网站网店推广方式的选择及优化现状,进行了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
目前很多企业或个人都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站网店,但如何让顾客知道自己的网站网店,光顾自己的网站网店,增加网站网店的顾客访问量,扩大有效时段和有效顾客访问量,选择适当的网站网店推广优化方式,将自己的营销网站网店宣传推广出去,就显得非常重要。实践也证明,在网络技术如此发展的今天,在营销网站网店遍地开花的大海之中,网站网店推广优化已经成为网络营销与策划的首要任务。所以,这次问卷调查共发出并收回问卷6975份;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从性别看:男性3644名,占52.24%;女性3331名,占47.76%;从年龄看:在30岁及以下的4316名,占61.88%,在30~50岁之间的2299名,占32.96%,在50岁及以上的360名,占5.16%;从文化程度看:专科及以下的2695名,占38.64%,本科的3618名,占51.87%,硕士及以上的662名,占9.49%;从岗位或职务看:普通工作人员3444名,占49.38%,技术工作人员1778名,占25.49%,高层管理人员1753名,占25.13%,所以,这次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1、调查显示:当今企业或单位有营销网站的占58.70%,没有营销网站的占41.30%;单位或个人开有网店的占37.59%,没有网店的占62.41%。所以,网站建设和网店开发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2、有67.35%的人认为,广告宣传是推动网站网店推广的一种最有效地方式,因此,在新媒体不断涌现和发展的今天,利用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仍然是网站网店推广的重要方式之一。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网站网店的推广优化很重要,但对网站网店推广宣传的可信度的评价不高,只有11.74%的人认为很可信,有56.10%的人认为只有部分可信,有32.16%的人认为大部分不可信或者根本不可信。这可能与网站网店推广优化的商业化模式有关,因为目前的商业化推广宣传模式是,只要掏钱就能提高你的网站网店排名,同时你的网站网店就能出现在显要位置,就能以各种方式以及在各个地方频繁出现。
4、企业通过网站网店进行营销,有33.76%的人认为会增加企业的产品销量,有29.64%人认为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24.14%的人认为会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还有12.46%的人认为这种方式可减小企业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5、在网站网店的网络推广方式中,最受人们信任的程度依次为:百度推广35.83%,微信推广26.35%,微博广告24.62%,通过其它网站推广13.20%。大家不难看出,在网站网店的网络推广方式中,百度推广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微信推广和微博广告的兴起和发展也值得人们关注。
6、在通过传统媒体宣传推广网站网店的方式中,最受人们信任的程度依次为:电视38.73%,报纸26.72%,广播17.78%,杂志16.77%。由此看来,网站网店的视觉媒体宣传推广方式还是比较受人们欢迎的重要方式。
7、在网站网店的免费网络推广方式中,人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依次为:E-mail为26.77%,贴吧论坛为26.11%,QQ群为23.73%,免费空间为23.39%。
8、如果企业或个人要实施网络营销,有40.73%的人认为,比较能够接受的年费用为1000~3000元,认为年费用应该在5000元以下的人占到了88.67%。
9、在具体的网站网店宣传推广基本方式中,人们认为较常用的依次为:评价评论34.90%,信息23.31%,空间转发22.67%,顶贴加精19.12%。
10、在网站网店的推广优化方式中,人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依次为:搜索排名34.62%,友情链接28.39%,注册任务20.87%,关键词设置16.12%。
11、在常见的网站网店推广方式中,人们认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依次为:管理不规范和信息泛滥29.22%,制度不完善24.53%,虚假和售后问题23.70%,网络安全22.55%。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网络管理制度和信息规范的忧虑,而对网络的安全问题却不是人们所担忧的,所以,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监督和规范网络信息是各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结合我们的《网络营销与策划精品课程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百度推广营销实验计划项目》的有效实施和验证,目前我们的创新创业大学生团队已经能够为企业快速建设网络营销网站并进行网络推广业务,为客户开通国际顶级域名和空间,实现建站备案一条龙服务,网站建好后可将企业的产品和形象迅速推广宣传到百度搜索的第一页上,推广宣传到央视网的网页上。并且实现了在做好的网络营销网站进行网上下订单,在线交款结算,网上洽谈交流等事项,可以超链接企业自己的淘宝网店,结合淘宝网店进行经营,以迅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实现销售量倍增的愿望。创新创业大学生团队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为当地企业进行商业化的建站和百度推广服务,如:宁夏画家李海龙网站,甘肃仇池写生基地网站,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项目西北认证中心官网,银川锦达空调配件厂网站,宁夏佳鑫传媒有限公司网站,甘肃金徽酒业专营网站等等,创新创业大学生团队主要采取技术手段,收费极低,一般只是央视宣传和百度推广的约万分之一,不到大型广告和媒体广告的千分之一。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数据资料的计算分析和项目验证,有利于企业或个人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网站网店推广优化方式,为企业实施网络营销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和方法策略。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积累和优化选择,企业或个人的网站网店来访者客户将会越来越多,随着推广优化的不断深入,企业或个人的网站网店知名度也会越来越高,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一定会不断靠前。实际上的SEO效果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在企业或个人网站网店的推广与优化过程中,具体选择不同的推广方式,并且不断优化组合,采取相应的策划方案,网站网店一定会成为企业的重要销售方式之一。然而,在具体的网站网店推广优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具体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通常在很多种网站网店的推广优化方式中,人们往往能够选择的方式只有相应的几种,不可能将每种推广优化方式都用上,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优化组合,特别是应用关键词和关键因素,来确定自己网站网店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网站网店的推广方式并加以优化。
目前网络推广营销的主流是网站推广的方式,网站推广的最终目的是指让更多的客户知道你的网站在什么位置。让尽可能多的潜在用户了解并访问网站,从而利用网站实现向用户传递营销信息的目的,用户通过网站获得有关产品和公司的信息,为最终形成购买决策支持。
二、企业在进行网络推广营销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一)没有建立营销型网站。营销型网站是指基于企业营销目标进行站点规划,具有良好搜索引擎表现和用户体验、完备的效果评估体系、能够有机利用多种手段将访客转化为顾客服务于企业营销目的网站。而现在部分企业进行的网站建设大多是静态宣传类型的企业网站,其中包含的动态信息少之又少,宣传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在目标受众人群中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单一的手段和简单的网站结构、网站规划思维,使大多数企业网站并没有起到网络营销的作用,而企业市场开拓和业务发展的前提就是市场方面的营销和推广,然而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广阔的互联网覆盖面和宣传力度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强大潜力和好处去营销自己的企业和品牌。所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虽然他们成功的建设了企业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在利于企业品牌营销和业务拓展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建设的网站是失败的。
(二)错误的推广方式。网站宣传推广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倘若对其缺乏深刻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又没有专业人士引导的话,恐怕取得的效果很难如人所愿。更不会达到企业和其领导者想达到的目标效果,对目标受众的宣传力度没有那么大,影响潜在客户的开发,更有甚者,其公司选择了错误的推广方式,导致网络上对其品牌效应造成不良的效果,使其品牌附加值大大折扣,制约了其产品和业务的推广和拓展。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广方式无非是SEO排名优化、博客营销、微博营销、论坛营销、知识营销、口碑营销、新闻软文营销、视频营销、事件营销、公关活动等病毒传播方式。大面积,撒网式的推广方式杂乱没有合理的规划和章程,很少能起到深入人心,范围广泛的作用。虽然这些推广方式有着覆盖面积广,传播迅速的特点,但是在这个互联网环境不断复杂化,多元化的时代,大面积的推广方式,可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大多消费人群已经习惯了这些推广方式,很难对消费者起到记忆深刻的效果,有时候宣传效果也是杯水车薪。
(三)没有应用好用户喜欢的沟通工具。不少企业在建立企业网站后只要在网站上留下联系地址或联系电话,就认为顾客能找上门来。这种单一的转化方式,显然是很难及时把访客转化顾客的。商机信息留言、免费电话回拨、即时聊天工具使用、企业地图导航、顾客对产品定购功能等等,这些极为重要的转化手段却未曾出现在企业网站内。营销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当企业的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将目标受众吸引的时候,营销推广方式就不在重要,重要的是企业在售前阶段,如何与客户进行畅通无阻的沟通,更加深入直接的介绍企业业务和产品,加深消费者兴趣和认知度。所以合理快捷的沟通工具是企业从消费者角度市场营销阶段向市场服务阶段转化的重要一环。
(四)缺乏商业效果评估。对于推广后效果的评估,向来是企业和营销部门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一个难以把控的难题。每日来了多少流量?起到了多大的宣传效果?带来的流量有多大的价值?网站值多少价值?如何制定下一步的推广宣传计划?很多企业的决策者并重视这个环节甚至直接忽略了这个环节,果断的认为其企业的网络推广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宣传是否有效果,而去决定其企业网络营销的力度和进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宣传和营销。
(五)多数原因是由于人才的问题。无论是营销型网站的建立,还是最为有效的宣传推广方式,到最终能否能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最终都得归结于人的因素。可以说,人,最终决定了网络营销的成效。合理的引进网络营销方面和电子商务平台方面的人才,并让其有效的发挥其作用,是一个企业进行合理的网络营销的前提和必要保证。
三、解决建议
(一)多元化营销途径选择
1、搜索引擎:(百度、Google、搜搜、搜狗、360)等...
2、B2B: (阿里巴巴、慧聪网)等...
3、优化广告:(通过技术手段关键字包年形式)
4、行业网站:(全国有上万的各行各业门户网站)
5、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包括移动等广告方式)
6、社会化与基础信息:(问答、文库、论坛、百科词条、知道)等...
销售人员可能每天都在考虑如何使容量有限的市场创造更多的销量,其实最有共性的增量方法就是不断推广新产品,但是新产品如何才可以推广成功呢?
新产品的类别:共有三类
1、针对区域市场的“新产品”。既老产品进入新市场。
2、对现有产品的包装、规格、价格、分销渠道上稍加调整,给消费者“新产品”的感觉。
3、真正意义上的全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
而这里谈的新产品上市推广主要针对“真正意义上的全新产品”。
二.市场分析
新品成功上市的第一步是发现市场机会,所以新产品上市推广前,我们应该要先去分析市场机会,了解市场整体趋势、了解目标市场上的竞品有那些弱点可以利用,消费者还有那些需求没有满足、有没有还处于空白阶段的细分市场区格,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通过理性的分析找到市场空档,把自己的产品根植于这块“肥沃的土地”上。
三、产品概念创意与规划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分析后,找准了市场空档机会,并且结合公司的人力物力,技术各方面实际情况是否可行?当我们按市场的需求生产出产品后,我们应该进入产品概念创意与规划阶段,
1.产品概念阶段
1) 产品创新的源泉分析
2) 创意的评估及筛选。
3) 产品品牌内涵分析
4) 产品技术分析
5) 产品定位分析
6) 产品名,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概念与产品实体命名要相联系而不致整个概念营销空白乏力,无所依托,这是一个成功的关键
2.产品定位阶段
1) 产品消费者定位
2) 产品群(系列)定位
3) 价格策略定位
4) 总体要求
容易让产品的特点直接让消费者所接受
容易在行业内取得某项成果的“霸位”优势
四、产品SWOT分析
主要内容:通过对企业新产品和竞品及整体市场对比的SWOT分析得出结论:
1、优势分析
2、劣势分析
3、机会分析
4、威胁分析
五.新品推广进程
六.产品推广策略
1.产品推广主题
2.产品推广宣传语
3.产品推广软文炒作
4.产品推广总体策略
a) 如何给产品一个好“身世”,令其在市场与消费者面前展现出最唯美的一面;(卖点展现)
b) 如何让市场与消费者迅速并持久地记住这一产品;
c) 如何将推广做得新颖、有别于其他同类型产品;(排它性)
d) 如何把产品的功能、技术、文化、概念营销进行有机的融合,运用到新产品推广中;
e) 选择新产品推广的上市时机(旺季到来之前上市),还有上市区域。
七.新产品推广宣传策略
推广宣传渠道策略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广告及产品软文、路牌广告、设计师渠道推广、店面推广和网络宣传推广。
先寻找确定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利益点(它是整个推广的核心,一切围绕它进行,所以定位要准确),然后将5个传播渠道集中到该点上,通过聚光效应、反复加深记忆等方式打造受众乐于接受的一个概念和产品,从而购买产品。
推广传播核心(即产品核心和消费者利益点)
辅助传播核心(此为传播核心的借力点,不仅不会抢夺传播核心的亮色,还能起到进一步维护亮化的作用)
具体推广手段
1.媒体宣传:
为新产品上市造势(具体情况可根据公司拥有的媒体资源适当调整),作为新产品上市,非企业形象宣传,考虑宣传投入与回报,前期不宜选择大众媒体、(广告费高)。
媒体宣传定位为"泛传播",它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媒体具有的公信力制造一种消费导向和产品形象,向业界、社会及潜在消费者宣传产品。
a) 在XXX投放1个月广告(1/3版),分别配发两篇宣传软文。
软文题目:
××(品牌)推出××新品(从产品特性和卖点落笔)。
软文只要把握到位,还将会被有关媒体当作新闻稿发,并能引起众多网络的转载。
b)在《××》设计师类杂志连续投放两期广告
2.路牌宣传(将目前公司和经销商共有的路牌及城市街道广告位资源盘点,新规划宣传内容,主推新上市的产品)。
路牌宣传定位为"泛传播",它发挥的作用是:利用其时间长期性和位置固定性,向特定的群体不断重复宣传,增加其记忆,提升产品传播强度。
3.重点城市设计师渠道推广
重点城市设计师渠道推广定位为"精确传播",它发挥的作用是:通过"品牌××城市设计师沙龙暨××新品上市新闻会"方式,提高品牌及产品在设计
师群体中的知名度,增进企业与设计师的感情交流,同时面对面向设计师推介新品。
方式:重点城市经销商向所在城市知名设计师发活动邀请函,公司邀请设计师协会领导或大牌设计师参与活动,提高设计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基本流程:公司高层向设计师简要介绍企业实力及品牌定位等 +公司产品研发工程师介绍产品特点及应用范围+互动交流。
4.店面推广:营造良好的卖场氛围。
店面推广定位为"精确传播",它发挥的作用是:通过店面产品展示、宣传品的悬挂摆放,营造良好的卖场氛围,并通过密集的视觉宣传向目标消费者推介
产品。
方式:新产品、宣传物料同时送达终端店面。每个店面摆放2~4幅新产品上市展架(展架店面都有,公司制作喷绘),根据店面大小,悬挂一定数量的POP,
摆放一定数量的新产品画册。
5.网络推广
网络推广宣传定位为"泛传播",它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网络传播具有广泛性,大众性,快速性的特征把新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到潜在消费者浏览的网站上,制造一种消费导向。
方式:把新产品相关信息(如照片,软文介绍,推广口号等)在一些家装,设计师等论坛上。
八.销售人员推广培训
销售人员推广培训是整个新产品上市推广的重点工作。因为真正的销售是靠销售人员来落实的,所以新产品上市促销之前必须要先对内部区域经理、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
1.新产品介绍:内容包括新产品的诞生思路、品牌内涵,产品的优势和卖点点以及产品知识相关信息培训。2.新品销售激励,新品上市的目的是什么?产品策略是什么?如何推广新产品?市场定位,价格定位等。目的是使区域经理、业务人员对此新品的上市做到心中有数,增强信心;排除心理障碍。
九.注意推广辅助事项
新产品的推广,仅靠两三个业务员是不够的,如何调动各级经销商极其终端铺货人员的积极性,对于新产品的推广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1.千方百计调动经销商的推广积极性
加大利润空间,提高经销商经营积极性。
设立新品专卖,确保经销商经营新产品的利润收入。在有多个经销商的地区,选择一家终端网络较好,比较配合公司工作的经销商作为新产品专卖,鼓励其推广新产品,并确保新产品后期市场的独家经营权,增强经销商经营新产品的积极性。
良好的售后服务保证,确保经销商推广新产品无后顾之忧。凡是经销商推广到终端市场的新产品,由于产品自身问题造成的退货一律给予退货保证,确保经销商推广新产品无后顾之忧。
(2)调动铺货人员的积极性。新产品的推广,关键在于铺货人员的积极性和推销程度,为了增强铺货人员的推广积极性,应提高提成。
2、制订推广计划
(1)产品方面
前期推广,允许经销商适当的利润加价;
突出产品卖点,提出能够鲜明反映产品特性的宣传口号;
(2)经销商方面
调动所有员工和车辆关注新产品,扩大铺货面积,加强终端铺货。
时刻关注新产品终端铺货,并有义务把市场情况及时反馈公司
在推广过程中,对终端商店保证退货承诺,增加终端零售商的信心。
(3)、公司方面
各片区主管业务员,对辖区分销商给予实际指导,跟随分销商市场铺货,及时发现市场问题,指导铺货人员铺货技巧。
由区域经理、等组成监督团,随时抽查各地新产品进展情况,并对各区域业务员进行奖惩。
十、促销评估及跟进
主要内容有:
1. 销售人员反馈新产品的销售情况,包括市场销售量,产品的市场前景,价格定位是否合理和新品上市动态。
2.收集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看法,反馈到市场部。
3.企业要注意对新品销售相关业绩数字的分析和关注了解新产品在各区域/各渠道的每月销量表现。
最近,一场爆发在“周红衣”周鸿祎和“雷布斯”雷军之间的网络口水大战吸引了众人注意,这两个湖北老乡抛去多年前傅盛带来的恩恩怨怨不提,因为两款智能手机而“打”得不亦乐乎。
据媒体统计,在这次“小(小米)三(奇虎360)大战”中,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连原创加转载发了近40条微博,其中出现“周总”或“周老板”(均指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字样的不下30条。同时间段内,周鸿祎发的几十条微博几乎所有内容都与雷军或小米手机有关。
“好战”的周鸿祎再次火力十足。与之前对战金山、对战百度和对战腾讯不同,“周红衣”这次开火,是因为奇虎360要进军智能机市场了,而一年来,雷军和他的小米手机始终声势浩大,已经占尽了先入为主的便宜。
20多天前,周鸿祎在微博上爆料看到了小米的融资文件,并称发现小米每台手机利润高达800元。这条充满指向性和火药味的微博稳、准,且狠,使小米手机此前一直营造的“低价低利润高配置”的品牌形象被这条微博打了个措手不及,也让雷军遭受到公众舆论信用危机。
不同于强硬好斗,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被媒体评价为隐忍谨慎的雷军这次决定不忍了,他和小米众人开始纷纷并且发动反击,但是周鸿祎始终在这场一对多的网络混战中游刃有余,两方将这场口水战推向高峰。
在这场混战中,看起来雷军尽力保住了小米手机的口碑和阵地;但是最大赢家还是周鸿祎,让本来名不见经传的360特供手机在面世之前就人尽皆知。
一场口水战带来的效应,可能会优于投入百万的广告。
网络营销:弥漫在互联网时代的硝烟
其实,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正在使这个以网络信息传播为主的时代中的品牌推广悄然变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网民数量已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互联网正向生活的各层面纵向渗透,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据近日一项对“网民的品牌认知及消费习惯”的调查表明,95.8%的人表示网络品牌信息是他们树立品牌认知的重要途径,并决定了他们的消费选择。消费者对网络的高度依赖,加速驱动了现代企业进行网络推广宣传的运作。
网络营销已然变成了企业进行品牌宣传、消费者互动的重要手段,病毒营销、微博营销、论坛推广、SNS互动等各种手段竞相上演。网络营销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革命,还包含了更深层的观念革命。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很多企业的发展速度平均是在20%---30%,而如果通过网络营销继续推动,发展速度还可以提升至少10个百分点。
奥美世纪执行副总裁王宏鹏表示:在2012年,网络营销开始在企业的营销战略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网络营销的预算在企业整个营销预算中的占比已经相当可观,在快消、IT等尖端行业上,互联网的营销费用超过了50%以上。
由此可见,凭借着较传统营销更具个性、交互、经济、高效等明显的优势,网络营销已经越来越被商家倚重,甚至已经成为很多商家做营销所遵循的市场圣经。互联网时代的市场营销之争,已经演变成了网络营销之战。(据比特网)
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小企业的新出路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市场,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市场容量大。大火之下无湿柴,市场形势好的时候,企业只要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就能获得不错的业绩增长。笔者接触的福建一家年销售规模在2亿元左右的制造企业,所属行业在2011年的增速高达30%,企业当年也取得了15%的增长。以这种企业为代表的国内众多中小型企业,整体营销水平还停留在单纯的售卖产品阶段,营销体系残缺不全,在经济繁荣时期尚能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一旦遭遇经济不景气,所受的冲击也最大,因此很难逃出“红红火火三五年”的宿命。
不仅在传统行业,目前发展势头很好的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尤其是电商企业,也面临着高大的竞争和更短的淘汰周期的压力,若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到一条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渠道。
从全球来看,由传统营销向数字营销转移的速度加快,网络营销、移动营销等越来越受青睐。消费者从线下向线上迅速迁移,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数字营销本身在不断优化,向精准化、技术驱动、数据分析等方向偏重。越来越多的快消、金融、汽车等客户转移到网络上。
岁末将至,新年伊始,收视率之争又一次成为各家卫视竞争的焦点。往年的亲情牌、明星牌、选秀牌在2011年省级卫视春晚上仍屡试不爽。而深谙差异化竞争之道的四川卫视今年大出奇招,在大年初一到初五推出2011年重点打造的综艺节目《天籁之音――中国藏族歌会》第一季。节目从策划、制作到播出,贯以弘扬精品藏歌为宗旨,不仅收视长红,更在观众、网友中引发广泛好评。
四川,不但拥有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聚居区,并与青海、、甘肃、云南接壤,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以及作为西部经济、文化中心的传统优势,使得四川成为藏族音乐的生产基地和创作摇篮。随着蒲巴甲,谭维维、央金兰泽等新一代藏族歌手近年相继爆红,藏歌已不再是民族音乐爱好者的特权,在全国范围内也拥有了广泛的听众。
值此契机,四川卫视抢占先机,推出了“中国藏歌会”大型活动,其浓郁的民族风格更在国内电视综艺节目中独树一帜。特点鲜明的藏歌藏舞,原生态的民风民俗,新奇特的表演手段,都是四川卫视最好的收视竞争亮点。
四川卫视“中国藏歌会”以“好声音”为唯一标准,不分民族、地域、肤色、男女老幼,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征集一切喜爱藏歌的选手,通过层层筛选,共有60位特色鲜明的选手脱颖而出参加“中国藏歌会”第一季选拔,他们来自北京、、青海、四川、广东、浙江等不同地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83岁的翻身农奴马大爷,年龄最小的是年仅6岁的双胞胎小姐妹。有的是手机推销员,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坐20多个小时火车从甘肃赶来的建筑工人,也有被称为“首席歌手”的农民。
此次《天籁之音――中国藏族歌会》第一季,除了节目精彩、丰富,选手们感人至深的故事同样直击心灵,让人动容!护林工文西昌,赶了三天三夜从木里藏区的森林中走来,孤独守望的歌者用另外一种天籁之声坚守着他的信念。中国第一袖珍女歌手吴小莉,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超人的能量,通过音乐找回了自信,让她感受到了音乐的生命力,也让她觉得不再孤单……这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如果天上真的有音乐,那一定是藏歌,如果声音可以有颜色,那一定是绿色的。
《天籁之音一一中国藏族歌会》第一季在大年初一到初五晚20点黄金时间播出,在春节期间晚间黄金档时段的收视表现为逐日递增态势,不仅在目前8.4亿的覆盖基础上取得颇为亮眼的收视成绩,还占据城市春节期间晚间黄金档收视榜首,绝对优势明显。在电视上取得高收视的同时,《天籁之音一一中国藏族歌会》还联合中新网、搜狐网、凤凰网、酷6网、PPTV、PPS、迅雷网以及四川广电官网神韵在线一同进行网络推广宣传。据统计,活动百度网页关键词搜索结果超万条,视频在酷6网上点播数过百万,而通过神韵在线、PPS、PPTV、迅雷等网站及其客户端收看四川卫视藏歌会的用户更是远超3亿人群,可谓是另类精品展天音、电视网络齐开花。
骄人的收视与超高的点击,使得四川卫视有信心在2011年8月推出的《天籁之音――中国藏族歌会》第二季中再续辉煌,精彩值得期待!
电商元素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形式
目前,电商元素往往以下列几种方式运用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
1.真人秀节目选择电商网站作为销售平台
不少当红真人秀节目选择某个电商网站作为合作平台,售卖与节目相关的商品,这是电商元素运用在真人秀节目中的常见方式。真人秀节目在电商网站上售卖节日中人物的衣物、装备甚至节日的创意产品比如旅游路线,实现“内容即产品”的商业变现。《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在天猫上推出了五组星爸萌娃的同款服装专栏,《鲁豫的礼物》在淘宝上推出了该节目涉及的旅游线路和婚礼蜜月线路的相关专题,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可查看购买。
2.真人秀节目在电商网站上做公益
有的真人秀节目在电商网站上做公益活动,将节目要表达的公益理念通过节目和电商网站两个渠道传达给观众(用户)。作为《奔跑吧,兄弟》的唯一合作电商品牌,苏宁易购不但上线了明星在节目中的同款鞋服等运动装备,还为节目量身打造官方义卖平台。义卖平台对明星在节目中获得的奖品和明星捐赠的物品进行拍卖,所得善款用于贫困山区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节目通过义卖活动将奔跑、运动和公益的理念传达给观众(用户)。
3.电商网站为真人秀节目中的项目提供众筹平台
京东众筹联手北京电视台打造了国内首档众筹真人秀节目《众筹梦想》。节目为创业者提供了展示项目、得到资源的平台,而京东为创业者提供了筹资平台、项目孵化平台。用户在京东众筹上不仅是消费者、投资者,还是参与者。该档真人秀节目与京东的合作,将创业者与用户、投资方三方紧密联系起来,为项目提供各种资源,扶持项目快速成长。这些为创业型真人秀节目与电商的合作提供了范本。
4.电商网站是真人秀节目中的参与者和网络推广平台
在有的真人秀节目中,电商既是节目的参与者,又是节目的网络推广平台。《非你莫属》与58同城就是这样的合作关系,每期节目均有58同城的老总来招聘,节目播出过程中出现58同城的广告;而58同城上有专门的《非你莫属》的专题网页。双方在对方的平台上推广宣传,台网互动,共同提升知名度、人气。
当前电视节目电商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电视真人秀节目携手电商探索电视媒体电商化的过程中,无论电商元素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都是电视媒体借助互联网电商升级转型、挖掘新的赢利点的有力尝试。
拥有电商元素的真人秀节目的特点
哪些真人秀节目可以和电商网站合作,这是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方、电商网站的运营者需要考虑的问题。综观电商元素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现状,可以发现这些真人秀节目有以下特点:
1.拥有超高人气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首播当期夺得全国网收视率同时段第一。在网络上表现更是惊人,节目首播后两天爱奇艺点播量达6000万次,在新浪微博上《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热度远超2013年同期《快乐男声》PK《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时两个节目的热度总和。天猫顺势推出了该节目中五组星爸萌娃的同款服装专栏,淘宝也推出了《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录制地点的旅行预订。真人秀节目只有获得较高人气或者在节目策划之初能用大数据预判出该节目会有大量粉丝,电商网站才会与之合作。
2.能提供可卖的商品
要和电商合作,真人秀节目除了人气高还要提供能在电商网站上上架的商品,比如节目中的衣物、装备、创意产品、众筹项目等等。户外真人秀《极速前进》首播收视率达0.914,笫5期和第6期播出后搜狐视频上点播量达1.3亿次,位列百度“搜索风云榜”真人秀节目第二名,新浪微博“影视热搜榜”第一名。但人气如此高的真人秀节目没有选择跟任何一个电商网站合作,原因是该节目没有提供能唤起粉丝购买欲望的商品。
3.核心内容契合电商网站的某个模块的功能
综观电商元素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现状,不难发现这些真人秀节目的核心内容往往契合与之合作的电商网站的某个模块的功能。比如明星夫妻旅行真人秀《鲁豫的礼物》与淘宝旅行,亲子类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与天猫母婴,职场类真人秀《非你莫属》与58同城的求职招聘,众筹真人秀《众筹梦想》与京东众筹等。
真人秀节目运用好电商元素的策略
1.挑选最佳时机与电商合作
今天,电视台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观众的喜好,进而预判出某档真人秀节目未来的收视情况,并挖出节目的目标受众,进行精准营销。这样,真人秀节目的电商元素规划完全可以在节目策划阶段进行。也有一些真人秀节目开始并未与电商合作,可以在节目开播后收集数据,分析观众对于节目的关注点,再来判定要不要运用电商元素。真人秀节目与电商合作,一定要挑选好最佳时机,占尽“天时”之利。
2.挑选合适的电商
明星旅游真人秀《花儿与少年》收视一路飘红,选择快乐购作为官方电商平台,售卖片中明星同款衣物和同款欧洲游,但快乐购的销售业绩不尽如人意,而推出同样产品的淘宝赚得盆满钵满。显而易见,选择合适的电商网站至关重要。一个真人秀节目具体和哪一家电商合作,要看该真人秀节目的定位和目标受众群是否与该电商网站的相似,以及该电商在受众群中是否颇具影响力。真人秀节目除了可以和综合类的电商合作外,还可以尝试与垂直类电商合作。
属性划分 互动受众
任何网络推广无论目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最终要面对的都是“人”。广阔互联网,以亿为单位的用户,哪些才是有价值的受众,哪个“他”才是你想要的那个人呢?无论目标是谁、是什么类型的,如何精准地找到准确的目标受众,才是推广宣传的根本,也只有这些精准目标受众,才会通过广告与广告主进行有效沟通,或者关注品牌关注产品,或者直接引导购买行为。
要选中正确的“人”,就要将“人”的属性进行精细划分。同在互联网,人人属性各不同,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学生是白领?是喜欢汽车还是喜欢香水?是喜欢佳能还是喜欢尼康?我们需要通过智能比较分析,将用户的兴趣点、媒体关注点、品牌关注点、产品关注点、价位关注点分类汇总,确定每一位独立广告观众的兴趣标签,这样才能最有效地为广告提供精准目标样本。
网络相对于传统的平面、电视、广播等渠道来说,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互动性,不是单方面的印象“强加”、产品“通告”,同时可以从受众方获得反馈。收集从用上网时间、城市地点、电脑环境,到浏览的媒体、浏览的内容、兴趣的关注点、当前的需求等等的一切用户信息,通过智能的分析比较筛选,从而判断出性别、年龄、收入、行业、关注哪些品牌、关注什么产品、消费水平如何等等一切用户属性。按不同的属性对人群进行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广告投放,就能最大化的让广告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体现广告的核心价值。
既要数量 又要质量
要进行以人为本的定向,需要多方面的前提保障。首先,要有足够的人群覆盖量。除了对媒体进行覆盖外,更重要的是进行流量的覆盖。其次,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果只是收集到足够多的用户信息,而无法有效合理的让信息化为有效,则是资源的浪费。要实施定向,需要进行用户数据监测、属性分析、分类挖掘、数据追踪等等动作,这些所需要的都是技术的支持。
当用户覆盖量足够大,同时有技术手段对用户进行动作后,就可以判断每个用户的长期需求和兴趣,在针对他投放最适合的广告。比如一个长期对相机感兴趣的用户,无论他浏览哪个网站的哪个页面,都可以向他投放相机的广告,甚至是他最喜欢的佳能牌相机的广告。同时,还有可能针对用户当前的行为动作将其锁定,投放针对其行为的广告,比如在用户关闭了当前的笔记本电脑内容网页,转向其他网页时,仍会看到之前所浏览的笔记本电脑的广告。
整合定向 内外兼得
定向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也不能忽略了包围在“人”以外的各种因素,如时间、地域、环境等等,它们对广告的“精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定向”不应该是某一种具体的定向,而应是针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定向的整合方案,这样才能“从外到内”全方位的寻找到目标用户。
神曲的基调,抢占二三线市场
有媒体做过详实的调查,称中国每一个家庭都有至少一位凤凰传奇的歌迷。可在2005年凤凰传奇的第一部专辑《月亮之上》席卷农村市场时,杨魏玲花和曾毅在深圳l路边边吃烤串边担心,“我们下一张专辑会不会火呢?”2007年,他们的第二张专辑《吉祥如意》在百日内就创造了20万的销量,这让凤凰传奇又开始担心“第三张要是不火岂不很没面子”?
凤凰传奇的第三张专辑依然由孔雀唱片负责选歌和唱片录制。歌曲供应来自两方面,一是孔雀唱片签约词曲作者的制作,二是其他音乐人递给孔雀唱片的小样。
凤凰传奇的成名歌《月亮之上》是由音乐人何沐阳制作的。他给这个歌手组合的定位是:现代民歌,根源是民族的,表现手法是国际化的,歌词还很人文。这样的定位让凤凰传奇在出第二张专辑之前都没有雷同对象,即使之后出现《爱情买卖》等模仿者,但凤凰传奇已经领先了。这首歌后来被孔雀唱片的董事长陈仁泰相中,并很快签下凤凰传奇。
对凤凰传奇来说,孔雀唱片的老板陈仁泰不仅仅是一个老板或投资人。坊间对他的评价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农民企业家。身家几个亿的他,天天做的是工资不超过2000元的试听员做的事情——听小样。他经常拿出整整一个上午听歌,对当红歌曲做分析,得到时值、旋律线条上的规律。出新歌时就会依照总结的规律来参考、修改。陈仁泰的耳朵和市场高度一致:以前一首歌是从一线城市开始听,然后贯穿下去,但现在一线城市的人只听英文歌和港台歌,真正埋单的是二三线城市。
张超是一个很合陈仁泰胃口的词曲作者。1981年出生的张超,并不是音乐专业出身,中文系毕业后,做了半年的白领后为了一个音乐梦想辞职了。但是之后的一年,张超的生活很艰难,基本没有收入,除了在家埋头写歌,就是像無头苍蝇一样四处投稿。直到他遇上了孔雀唱片,一首后来由郑源演唱的《不要在寂寞的时候说爱我》的小样,被陈仁泰一眼相中。
也许是从小在山区长大的缘故,张超对于民族风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用了3天时间就创作出了《最炫民族风》。张超与陈仁泰有着相同的研究喜好,他发现神曲是有规律的,把近20年当红歌曲的谱录入软件,经过比较发现,这些歌曲最抓人耳朵的也就一两句,曲调一般是一句往上,两句往下。音乐创作也讲究速度,时值为68就让人感觉平和轻松,90~128则容易让人兴奋。歌词上也要下工夫,考虑到大部分人的阅读力,词语要是大家经常用的,不能复杂。当初,张超把作品小样寄给陈仁泰,结果得到了跟其他唱片公司截然不同的反馈——只有陈仁泰会说张超的歌词太文艺了,需要更直白,而其他唱片公司则往往要求他写得再深刻点儿。
陈仁泰对歌曲制作极为认真。在制作专辑《最炫民族风》时,他专门从内蒙古请来了马头琴演奏,从东北请来了唢呐演奏。凤凰传奇每一张专辑在制作之前,都会至少挑选100首小样,一首小样肯定也不会只听一遍,这巨大的工作量都是由陈仁泰来完成。《最炫民族风》这张专辑,甚至是从一千余首新歌中筛选出的11首,从准备到发片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从歌曲选择上,孔雀唱片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但其短板也非常明显:缺乏宣传与演出经验。作为玲花彼时的男友,徐明朝义不容辞地顶了上去。2006年,他从TOM(無线互联网公司)辞职,创立百人文化公司,正式负责凤凰传奇的推广宣传。以其上市音乐公司的管理以及组织100多场高校巡演的经验,将凤凰传奇一步步推近“神坛”。
2009年,《最炫民族风》刚被推向市场时,国内还没出现真正的神曲。能够稍微与之媲美的,仅有几首网络口水歌,诸如慕容晓晓的《爱情买卖》、陈旭的《哥只是个传说》等。从2002年雪村那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开始网络歌曲诞生,到这一年已是网络歌曲与传统歌曲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一年。因为即便是传统歌曲也开始逐渐以网络为传播平台了。
当时,手机(彩铃)是许多流行网络歌曲的重要市场。但由于彩铃的最终收益被移动、SP、唱片公司分摊,歌手获得的分成并不高。
2010年,凤凰传奇推出了相对“文艺”的《荷塘月色》,这首歌因与金立手机合作而很快被大众接受。在音乐手机投入市场的阶段金立做了近两亿的广告,并与歌曲做了一定程度的捆绑宣传,荷塘系列手机还内置了《荷塘月色》的音乐片段作为手机的铃声。现在,该系列手机销量已经超过千万。
尽管有乐观的数据证明,凤凰传奇在手机用户里大有市场,徐明朝还是没有将目光停留于此。除了继续把握住手机用户和传统的商演与代言,徐明朝开始将目光锁定在5亿多互联网用户上。
2010年的另一件大事是,神曲界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忐忑》出现了。这首歌在2006年就被创作,但直到2010年才有机会红火起来。它的红火,不在于有多大的下载量,而在于它是因极具表演力的视频被网友大肆转发而出名。紧接着杜汶泽、王菲等明星借助网络的放大作用“推波助澜”,让这首歌被不断翻唱和模仿。它的出现,似乎意味着被网络赋予娱乐色彩的民歌将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一年,《最炫民族风》也得到了新生命。在美国群体拉丁舞组织Zumba大会上,健身教练带着1000多人用《最炫民族风》做伴奏跳健身操,同时也被拍成视频放在网上。这成为徐明朝等人等候已久的机会。
北航硕士毕业的郭新波是徐明朝的得力大将。他深知社交网络对于神曲的作用,并将网络推广分为1.0、2.0和3.0三个阶段。其中,1.0阶段就是尽可能地占领推广渠道,“就像超市里卖康师傅、今麦郎这些方便面一样,谁摆进货架最多、位置最好,谁就卖得好”。进入2.0阶段,音乐推广强调通过微博、人人网等SNS平台进行口碑、互动传播,在营销上更加注重社群关系。而3.0阶段则侧重于平台、应用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营销。基于这样的营销策略,郭新波等宣传人员开始制作植入歌曲的推广视频,将音乐同一些国内外的视频画面剪辑到一起,之后,通过一些微博大号转发,成为网络话题。按照郭新波的预测,接下来,传统媒体跟进带动新一轮网络传播;然后网友会继续创作类似的视频,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但最终的火爆效果是否一定来临,何时出现,恐怕是谁都难回答的问题。
2011年我国数字音乐的相关数据是,总体市场规模已达27.8亿元,同比增长20.8%,音乐销售由有形的CD载体大肆转变成無形的数字载体。这似乎验证了徐明朝侧重互联网用户的决策是正确的。徐明朝心里其实还有别的小算盘。他发现,凤凰传奇特别火的歌基本上都是两三年前的歌,所以他选择耐心地通过新闻、社交网络、音乐和视频网站逐渐让更多的人听到,慢慢等待歌曲发酵,以及合适的时机和事件去引爆。
在后期的宣传上,凤凰传奇放弃了一些可以让自己更“红”的玩法。比如唱片业非常普遍的“打榜”等。在传统演唱会方面,凤凰传奇开办的次数也不算多。《最炫民族风》发行后,凤凰传奇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各办了两场演唱会,2012年和接下来的2013年按照徐的计划应该是各有五、六场演唱会。徐明朝希望通过不多但是精品的演唱会,来培养真正会掏钱听现场的受众。
2011年,在神曲市场上并没有出现特别出彩的作品。网友票选的十大神曲作品里,有刘咚咚的《甩饼歌》、王麟的《伤不起》、筷子兄弟的《老男孩》等。这些歌尽管在当时被满大街地播放,但也仅限于此,离神曲的级别似乎尚有差距。
徐明朝接下来还有怎样的举动?凤凰传奇还有机会吗?
2012年4月,“意外”发生了。《最炫民族风》出现在美国NBA赛场:休斯顿火箭队比赛进入休息间隙,篮球场内走进一队社区大妈组成的啦啦队,然后伴奏音乐响起居然是凤凰传奇的歌曲《最炫民族风》,此举立即引发场上华裔球迷一片欢腾,球迷自拍的视频随后在网上被疯狂转播20万余次。事实上,2011年底,徐明朝曾找来国际健身舞培训师王广成,花了50万元制作了《最炫民族风》广场舞DVD,并在《快乐大本营》等电视媒介上推广。2012年4月,这首歌的宣传大概花了150多万元,其中包括一套宣传照20万、一支MV超过10万、一对麦克风30多万。徐明朝一直有在为这首歌的“神曲”地位做铺垫。在201 2湖南卫视小年夜晚会上,甚至出现了5个城市同时连线,万人齐跳《最炫民族风》广场舞的盛况。
节奏感十足、鼓点平稳的舞曲旋律,配上众多精彩搞笑的视频,成就了民族风的“全球化”演出。从迈克尔·杰克逊、碧昂斯、王菲、五月天、Super Junior等明星们的抢先出镜,到“烤羊肉串版”、“电信员工版”、“家庭主妇版”、“刑警版”、“老大爷版”等路人版的火爆出现,甚至连猩猩、鸡、牛等动物都疯狂加入,每天都会有几个到十几个的视频版本递增,这样的改编视频追捧风潮在微博上还真是头一次。
在凤凰传奇的宣传阿苦看来,“这事公司肯定做不起来,因为需要的素材太多,一个版本中,至少出现了20-30个明星MV的画面片段,又要能勾起网友共鸣,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然而网友们总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奇创意产生,再经过病毒式的传播,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
火了之后,《最炫民族风》似乎也成为了凤凰传奇的必唱曲目。阿苦透露:“考虑到很多广场舞都喜欢用凤凰传奇的歌曲,公司现在正在制作教学DVD,将凤凰传奇五张专辑中的热门歌曲挑出来,邀请40位健身教练编排成健美操MV,教大家跳正宗的凤凰传奇广场舞。”
2012年10月14日,凤凰传奇第一次在美国纽约演出,火爆的现场让玲花激动不已,“我们的歌连美国人都会唱。”当然,这样的自我优越感,在第二天立马被鸟叔打败。第二天,玲花和徐明朝出门逛街,無论是餐馆还是街头几乎都在放《江南Style》。一开始,两人闷声不语,后来玲花实在憋不住了说:“要不我们也弄首鸟叔类型的歌?”但立马被徐明朝否决,“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准备接下来的演唱会。”
网吧修炼成才, 初当CEO
却成“光杆司令”
1987年,黄承松出生在贵州省黔南自治州一个布依族家庭。早年他对电脑一窍不通,直到上高中后才学会使用QQ。但到了高三毕业前,这个农家子弟已经靠做网站成功掘得人生第一桶金,并以贵州省计算机“奥赛”第四名的成绩,被保送到华中科技大学。而他的“修炼”之所,竟然是网吧。
每逢周末,黄承松就和高中同学一起去网吧包夜,六七元钱一个晚上。别人玩游戏,他则揣着《建站三剑客》《网页制作》之类的书,在电脑前自学网络知识。凭着对网络知识的热爱,短期之内,他的技术突飞猛进。
高三下学期,黄承松以技术专长获得了保送资格之后,有了长达半年的空闲时间。他当起了时髦的“威客”——一种专门通过在网上承包任务而获得酬劳的人。他的第一笔生意,是应一位家长的要求,把一对孪生小兄妹5岁以内的影像资料,制作成一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宝贝成长flash》,赚了800元钱。第二个任务,是为台湾一家私立医院做挂号系统。他边学边做,花了24天才做完,得到的报酬是4000元。这两单网络生意,不仅让黄承松赚到了一台他梦寐以求的电脑,也让他看到了互联网的广阔“钱”景!
到武汉上大学后,黄承松继续在课余时间做“威客”,主要帮别人建网站,每月可以赚到三四千元钱,足够负担他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身处贵州山村的父母,正愁下一年该如何给儿子筹集上万元的求学费用,没想到儿子刚进入大学就能自力更生了,这令父母十分欣喜和骄傲。
渐渐地,黄承松不再满足于每天在网上替别人打工。2010年8月,还是大三学生的他,注册了自己的“武汉奇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出任CEO。接下来,他在学校附近租下房子,招聘了几名大学生,专业做起了“购物返利”网站。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通过他们的平台渠道,购买其他大型电子商户的产品,累计积分。然后他们根据买家所积累的积分,得到相应的返利。
然而,这个项目黄承松并没有做成功。网站运营了一年,他不仅没赚到钱,反而亏进去两万元积蓄,公司发展前景十分黯淡。痛定思痛,他开始总结自己创业失败的原因:“同行竞争激烈,当时全国已经有近百家这样的电商导购网站,我们没有资金优势和相应资源的支持,很难做大做强。”
为了拯救濒临倒闭的公司,黄承松开始寻求转变,但苦于想不出独辟蹊径的好点子。
分淘宝一杯羹,网上“10元店”
月营2000万
2011年7月大学毕业后,黄承松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奔波于求职道路上,而是决定继续创业,让自己的公司起死回生。
这天在武汉逛街时,他看到一家“10元店”门可罗雀,生意惨淡,门上已经贴出了店铺转让的广告。走进小店,只见货架上摆放的商品样式陈旧,质量也很一般,一看就是工厂的尾单货和积压品。在花10元钱买了一套修电脑专用的小螺丝刀之后,黄承松主动和店主聊了起来,得知对方每天的营业额少得可怜,而房租又在不断提高,这才不得不转让此店。
回公司的路上,爱琢磨的黄承松禁不住想:曾经火爆街头,让无数小老板掘得一桶桶金的10元店,如今为何会逐渐消失呢?他觉得一是因为店家的货品更新太慢,不懂得及时给店里注入新鲜元素;二是受网购风潮的冲击。相比实体店而言,许多人更愿意足不出户在网上淘小商品,因为款式新颖,物美价廉。那么,我能不能把“濒临灭绝”的10元店,搬到网上经营呢?
“经常网购的人都知道,虽然淘宝网上也有‘9.9元包邮’这个诱人的噱头,但这种活动大多是限时抢购,货品数量少,抢购机会更少。而且淘宝太大了,有几十万卖家,标价10元以下的打折品,淹没在海量的商品信息中,很难找到。”基于此,黄承松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我何不瞄准淘宝用户的这个“痛点”,搭建一个平台,把所有10元以下的商品都聚集起来推广?赢利模式也很简单,根据成交量,从商家手中拿提成。
找准创业方向后,黄承松立即着手让公司转型。经过几个月的筹备,2012年2月黄承松创建了“九块邮”网站。接下来,他和新招来的几名员工每天只干一件事,就是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罗10元以下的商品,甚至请职业砍价师把原价二三十元的宝贝“杀”到10元以下,然后再把这些物品的链接地址放到自己的网络导购平台上。服饰、时尚、鞋包、美食、居家和其他共六类商品特卖信息,每日上新200款左右,售价均在9.9元以内,并且包邮!
你可能会问,这样做商家还有利润吗?当然有,他们是在追求薄利多销。而且由于发货量大,这些商家走物流的价格也低很多。
创业之初,网站的知名度和人气都还在积累过程中,因此,黄承松并没有对这些10元商品的商家收取任何费用。“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的网络平台只是提供信息,并不负责销售、物流、售后等其他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网站。”
为了提高网站的知名度,他和员工们不但通过微博、论坛等,大力推广宣传“九块邮”,网站小编每天还为粉丝们精选商品折扣、返利信息和网购省钱方案等,在交流区供大家参考。后来根据用户的提议,黄承松还在网站上开辟了一个“分享”版块,供网购者线上交流淘宝经验和省钱秘笈。经过不断地完善,“九块邮”这个堪称国内第一家集返利、分享、导购为一体的纯买家购物社区,渐渐在网上声名鹊起。
每天早上一上班,合肥的王小姐就习惯性地打开“九块邮”。“现在物价上涨得厉害,9.9元包邮的价格能买到市场上价值几十元钱的商品,非常划算。即使是淘到质量不是特别满意的商品,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王小姐在“九块邮”网站分享版块的留言,说出了众多“九粉”的心声。
黄承松“放水养鱼”这一招,果然收到了不俗的效果,每逢有新品上架,买家们就如同当年在10元店里捡便宜一样,通过“九块邮”提供的店铺地址疯狂扫货。没多久,网站人气直线上升,日均UV(独立访客)量从几千、几万一路攀升到了20万人次!
互联网圈子里有一句行话:“网站访问量有多大,就能赚多少钱。”这时,黄承松开始向商家收取导购费用——每一单经“九块邮”的推广而成交的业务,会根据业内标准,向电子商户收取1%~3%的佣金。
以专注取胜,“超级推销员”
速成千万富翁
2012年上半年网站创建之初,每月通过“九块邮”产生的交易额就高达八九百万元。而到了年底,运营走上正轨后,月交易额达到了2000万元以上。而黄承松的公司,每月仅导购费就能提40万元左右。
历经半年多的艰辛打拼,终于把自己头脑中的创业点子变成了不菲的财富,并让原本亏损运营的公司起死回生,黄承松既兴奋又自豪。所谓有福同享,公司能取得如此成就,员工们功不可没,他当即给大家加薪,并制定出一套员工激励方案: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每年可享受1个月的带薪休假待遇,年终奖金是新员工的两倍。在“九块邮”工作两年以上的员工,工资待遇更为丰厚,以此类推。这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无疑是公司留住员工的法宝,所以在这个流行跳槽的年代,“九块邮”的员工极少有人辞职。
随着网站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商户开始主动找上门来,有的想在“九块邮”上卖自家的10元商品,有的想打广告。因为对于淘宝小卖家来说,要增加销量就要做淘宝网的推广活动,不菲的费用他们承担不起,而在黄承松的网站做宣传,相对要便宜得多。这样一来,黄承松的盈利渠道也变得多元化了。
出乎黄承松意料的是,连一些品牌商家也联系到他,将“九块邮”纳入他们的营销渠道,经常在该网站上做促销活动。比如某著名家居品牌的沙发靠垫、门垫、抱枕等,竟然也只卖9.9元,还包邮费。对此,黄承松认为,商家们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低的价格把商品摆进他们这个“网上10元店”卖,主要还是看中了网站的客流量,以期达到宣传产品的作用。
考虑到智能手机已经很普及,年轻人对它的依赖甚至超过电脑,2013年2月,黄承松的公司又研发出了“九块邮”iphone和Android手机客户端。只要将它下载到手机上,用户就能徜徉在便宜宝贝的海洋中。这正如它喊出的口号:“掌上九块九,包邮随时有”。
截止2013年8月接受记者采访时,“九块邮”每天的点击量高达40多万人次,月成交额已突破3000万元。对此,黄承松却并不兴奋,“电商是大趋势,这个数字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要知道,去年‘双11光棍节’天猫商城一天就卖了132亿元。”
如今,这个26岁男孩的公司旗下,拥有“九块邮”、卷皮网两家知名导购网站,前者主要做超低价商品,后者针对正品行货。此外,他手下还有100多名员工,其中大部分是从北京、上海、广州回流的行业精英。“九块邮”之所以能在上线短短16个月后,以3.5亿元的销售总额和近千万元的年盈利,稳坐全国电商导购界的第一把交椅,与黄承松麾下这些强将精兵不无关系。
“创业要趁早,不要等到没有激情和想法的时候空悲切!遇到挫折不要怕,挫折就是挑战和新的机遇。”当记者请黄承松总结成功经验时,这位身家千万的85后老总脱口而出。
责编/毕春晖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首部国产大片《英雄》的出现,意味着国产电影迈出了营销的第一步。该片全面学习了好莱坞的营销模式,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此后,“电影需要营销,营销大于电影”的观念逐渐深入电影界,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①。可以说,营销观念的改变是中国电影新世纪以来产业化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尤其是国产大片,在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带动了国产电影营销的整体积极性。近几年,有关电影观众的调查发现:当代电影院的观众正向年轻化发展,其中又以“80后”和“90后”(统称“新生代”)为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80后”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中国第一代,如今已迈入或即将迈入而立之年,逐渐进入人生消费的高峰期;“90后”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网络虚拟生活方式盛行的年代,并于2008年开始陆续进入大学校园,他们的消费潜能不可小觑。可以说,“80后”与“90后”的电影消费观念正改变着中国电影的市场规则。事实上,一些国产大片的制作和发行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趋势,并在电影营销的各个环节加入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以《建国大业》为例,基于对新生代观众群体的考虑,导演班子有意识地在影片创作的重要环节引入两位80前后出生的青年参与。首先,特设前所未有的文学副导演的职位,引进79年生人董哲挂职,因为“年轻人路子野,可能很多想法会和传统不同”(导演韩三平语),正因为此,影片中许多情节才能与处于相同年龄段的新生代产生心理共鸣;其次,起用从未独立剪辑过一部电影的27岁年轻人许宏宇担纲《建国大业》的剪辑,此举收效颇大,影片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刻板范式,增强了娱乐性,满足了新生代的观影需求②。“80后”与“90后”的电影消费偏好特点使得我们不能不仔细考虑他们“想看什么”“想通过看电影获得什么”“口味发生了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③。但遗憾的是,学界关于“80后”与“90后”电影消费行为的研究还很鲜见,将两群消费者的观影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更是无人涉足。本文将在这方面做出尝试,比较“80后”和“90后”在电影大片消费偏好上的差异,以期把握中国新生代电影大片消费的变化趋势,从而有利于电影从业人员开展更富针对性的电影营销。
二、文献回顾
(一)电影消费研究回顾
通过文献搜索不难发现,已有的关于电影消费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定性(思辨)的方法研究电影消费现象。例如,姜申(2008)探讨了电影怀旧与消费文化的关联④;何水静、但璇璇(2009)分析了动画电影对于成人的消费价值⑤;蓝爱国、马薇薇(2009)则指出,消费者对某种电影产品的消费归根到底是受电影产品自身及与其有关的营销行为中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的影响⑥。另一类是对电影消费的某几个方面问题进行简单的频数分析。例如,方亚琴(2004)对观众“在哪里看电影”、“为什么看电影”、“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看电影”等做了调查⑦;戴新民、李顺来和李安惟(2005)初步考察了电影观众的消费频率、电影产地偏好、类型偏好和观看同伴等问题⑧;朱丹华、朱静雅、朱墨等(2005)对大学生看电影的方式、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频率以及与此相关的制约因素等进行了调查与讨论⑨。朱墨、朱静雅、史姝琳等(2006)指出,电视和音像制品以及BT下载是大学生最常用的观影方式,说明当代大学生是最重要的电影关注群体,但仍不是重要的影院消费群体⑩。曹春明(2009)则对农村电影观众“一年愿意花多少钱看电影”“喜欢看哪国的电影”“电影好看的标准”等问题做了分析?;可见,至今尚未有专门以“80后”或“90后”为研究对象的电影消费行为研究。
(二)世代消费差异研究回顾
消费世代(Generation)实际上是以年龄为变量的市场细分,属于人口统计细分法的一种。消费世论的基本假设是:出生于同一时代的人经历过共同的社会、政治、历史和经济环境,因此会产生相似的观念和行为?。卢泰宏、张红明、阳翼(2004)提出中国消费者世代五分法,即1945年以前出生的社会主义信仰者一代(TheSocialistGeneration);1945—1960年出生的失落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1960—1970年出生的幸运的一代(TheLuckyGeneration);1970—1980年出生的转型的一代(TheTransformGeneration);198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代(TheOnly-ChildGeneration)?。其后,阳翼从价值观的视角,用实证的方法对城镇独生代和传统世代做了纵向比较,发现独生代在三个方面有着与传统世代显著差异的消费行为特征,即“有钱就花、行乐及时”,“崇尚品牌、追求时尚”,以及“个性自我、享受人生”?。阳翼、关昱则认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已跨越30年,若仅用“独生代”概之已略显粗糙,因此进一步把“独生代”细分为“80后”与“90后”,并纵向比较了两代人的消费者行为异同,发现他们在电子产品和旅游消费,网络购物、媒介接触以及消费观念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对“80后”与“90后”的电影消费行为做过比较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共设16个问题,内容涉及电影大片的类型偏好、产地偏好、档期偏好和消费动机等方面。采用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途径进行问卷发放,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预调查阶段.在设计好问卷初稿后,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发放纸质版和电子版问卷共40份,根据填答情况及受访者的建议,修改了部分问题和选项;第二阶段为正式调查阶段,2010年12月下旬,笔者以广州为主,兼顾北京、上海、深圳和少数几个省会城市,利用圣诞节和元旦档期大片放映的集中时段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纸质版问卷的发放以在广州的几家电影院拦问为主,每位受访者都会收到我们的一份答谢礼物(魔方、手机挂饰等),共发放纸质版问卷700份,回收688份,回收率为98.3%;通过网络滚雪球的方式发放电子版问卷380份,回收309份,回收率为81.3%。通过两种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080份,回收问卷997份,总回收率为92.3%,剔除无效问卷127份,得到有效问卷为870份,有效回收率为80.6%,其中“80后”579份“,90后”291份。由于“80后”与“90后”的比例大致为2:1,样本量差异较大,不利于进行比较分析,故进行第二次抽样,随机从579份“80后”样本中抽取364份,最终得到本文的分析样本,总计655份(样本分布见表1)。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频数统计、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等。
四、发现与讨论
(一)电影大片喜好度比较由表2可知,“80后”和“90后”均有接近八成的受访者喜欢看电影大片,两者无显著差异(χ2=1.437,df=4,p=0.838)。事实上,“80后”与“90后”均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中,经济条件相对富足,生活方式也更为丰富多彩,看电影大片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活动。
(二)电影大片类型偏好比较表3显示,喜剧片是“80后”与“90后”最喜欢的电影大片类型,78.4%的“90后”喜欢喜剧片,高于“80后”的65.9%(χ2=12.222,df=1,p=0.000<0.01);59.8%的“90后”喜欢爱情片,也高于“80后”的49.5%(χ2=6.966,df=1,p=0.008<0.01);而对于和名人传记片,“80后”的兴趣要大于“90后”:10.4%的“80后”喜欢,“90后”仅有4.8%(χ2=7.010,df=1,p=0.008<0.01);“80后”中有11.5%的人喜欢名人传记片,也高于“90后”的6.9%(χ2=4.053,df=1,p=0.044<0.05)。可见,年龄更大、阅历更丰富的“80后”表现出对思想性更强的和名人传记片有更大的兴趣,“90后”则对较为轻松的喜剧片和爱情片更为喜爱。
(三)电影大片产地偏好比较从表4可知,美国大片最受新生代欢迎,有高达83%的“80后”喜欢美国大片,高于“90后”的73.5%(χ2=8.597,df=1,p=0.003<0.01);“80后”中有47%的人喜欢港台片,低于“90后”的56%(χ2=5.283,df=1,p=0.022<0.05);16.8%的“80后”喜欢日韩片,低于“90后”的26.8%(χ2=13.049,df=1,p=0.000<0.01)。
(四)电影大片观看频率比较从表5可以看出,“80后”与“90后”每月平均观看电影大片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超过9成的受访者表示每月至少看一部电影大片。
(五)获取电影大片资讯渠道比较表6显示,有40.9%的“90后”通过电视了解电影大片的相关信息,远高于“80后”的29.1%(χ2=9.939,df=1,p=0.002<0.01);9.3%的“90后”通过广播了解影片信息,也高于“80后”的5.2%(χ2=4.079,df=1,p=0.043<0.05);通过网络了解影片信息的“80后”高达92.6%,高于“90后”的84.2%(χ2=11.495,df=1,p=0.001<0.01);通过户外广告了解影片信息的“80后”有29.7%,高于“90后”的22.0%(χ2=4.922,df=1,p=0.027<0.05);通过地铁、公交等移动电视了解影片信息的“80后”占29.1%“,90后”占21.3%(χ2=5.179,df=1,p=0.023<0.05)。可见,相比之下,“80后”比“90后”更多地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了解电影信息,而“90后”则比“80后”更多地通过传统媒体了解影片信息。
(六)电影大片观看渠道比较表7显示,网络是“80后”和“90后”最主要的观看电影大片的渠道,其次才是电影院,74.2%的“80后”会去电影院观看电影大片,高于“90后”的63.2%(χ2=9.109,df=1,p=0.003<0.01);而通过碟片观看电影大片的“90后”(20.3%)要高于“80后”(14.3%)(χ2=4.121,df=1,p=0.042<0.05);通过电视看电影大片的“90后”有23.4%,也高于“80后”的14.8%(χ2=7.768,df=1,p=0.005<0.01)。可见,已工作并有稳定收入的“80后”比“90后”更倾向于去电影院看电影,而“90后”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读学生,经济能力有限,相比之下更倾向于通过碟片和电视观看影片。
(七)是否去过电影院看电影由表8可知,有89.0%的“80后”去过电影院,高于“90后”的80.4%(χ2=9.477,df=1,p=0.002<0.01)。这与“80后”都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收入,而“90后”多为在校学生,尚未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有关。表9显示,在不去电影院的原因方面,“80后”与“90后”在“电影票价太贵”这一点上有显著差异(χ2=4.422,df=1,p=0.035<0.05):有高达61.8%的“90后”不去电影院的原因之一是电影票价太贵,而选择这个原因的“80后”仅有40.0%。
(八)电影大片档期偏好比较由表10可知,有72.2%的“80后”认为“有好电影就看,档期无所谓”,高于“90后”的62.7%(χ2=5.696,df=1,p=0.017<0.05)。在元旦、春节、情人节、七夕节、国庆节等电影档期,“90后”去电影院的比率均显著高于“80后”。可见,总体而言“90后”比“80后”更重视电影档期。
(九)观影时间段选择偏好比较从表11可以看出,“80后”与“90后”在工作日的晚上和通宵这两个时间段的选择上有显著差异:有44.1%的“80后”会选择在晚上(18点以后)去电影院看电影,“90后”却只有33.1%(χ2=7.023,df=1,p=0.008<0.01);而选择通宵时段的“90后”有7.6%,远高于“80后”的0.6%(χ2=19.482,df=1,p=0.000<0.01)。在周末,“80后”与“90后”时段的选择也不尽一致(如表12所示):选择上午去电影院的“90后”有6.8%,高于“80后”的3.1%(χ2=4.172,df=1,p=0.041<0.05);选择通宵时段的“90后”有3.0%,也高于“80后”的0.3%(χ2=6.822,df=1,p=0.009<0.01)。综合工作日和周末的情况来看“,90后”比“80后”更倾向于选择早上和通宵时段看电影,这些时段都是优惠较多的时段,由此可见,“90后”比“80后”对电影票的价格更为敏感。
(十)能接受的最高票价比较表13显示,“80后”与“90后”能接受的最高票价有显著差异(χ2=12.873,df=5,p=0.025<0.05):仅有27.1%的“90后”能接受60元以上的电影票,而“80后”则有38.3%。
(十一)电影票购买渠道比较从表1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80后”与“90后”都会选择在电影院售票处购票,其中“80后”有90.7%,低于“90后”的95.3%(χ2=4.255,df=1,p=0.039<0.05);而通过网络订购的“80后”有24.7%,高于“90后”的11.9%(χ2=14.432,df=1,p=0.000<0.01)。
(十二)电影院选择的影响因素比较由表15可知,在所有电影院选择影响因素中,“80后”与“90后”仅在“就近,交通便捷”这一因素上有显著差异:57.1%的“80后”会考虑此因素,高于“90后”的46.6%(χ2=6.026,df=1,p=0.014<0.05)。这说明已经工作的“80后”比“90后”更有时间观念,不愿在去电影院的路上花费太多时间。
(十三)观影同伴的选择比较表16显示,有五成左右的“80后”与“90后”会跟男(女)朋友一同看电影;有67.9%的“80后”会跟普通朋友、同事或同学一起去看电影,显著低于“90后”的78.8%(χ2=8.155,df=1,p=0.004<0.01);而“80后”选择一个人去看电影的比例要显著高于“90后”,“80后”有12.0%,而“90后”仅有5.9%(χ2=5.939,df=1,p=0.015<0.05)。
(十四)去电影院看电影大片的动机比较由表17可知,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观影体验是“80后”与“90后”去电影院看电影大片最主要的目的,选择此因素的“80后”有64.8%,高于“90后”的55.1%(χ2=5.420,df=1,p=0.020<0.05),说明“80后”比“90后”对观影体验有更高的要求。
五、结论与营销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国新生代消费者,“80后”和“90后”对电影大片的消费偏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呈现出许多差异。根据这些相似点和差异点,电影厂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两者一致的方面,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营销;而在两者有显著差异的方面,则应适当对其进行市场细分,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差异化营销。
(一)产品策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国产大片影响力
调查显示,国产大片在“80后”与“90后”消费者中的喜好度排名相对靠后。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来到电影院观看国产大片,电影工作者应在电影创意、电影语言、电影科技和电影营销等方面更多地借鉴欧美、日韩和港台等电影业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甚至可以采取国际联合制片的方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作出中国年轻一代爱看的好电影。此外,中国电影业还应改变电影类型稀少的现状,不但要继续创作新生代(尤其是“90后”)特别喜爱的喜剧片、动作片和爱情片,还要根据他们的观影需求,更多地涉足科幻片和动画片等类型的电影;再者,“80后”与“90后”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观影体验”和“放松心情”,因此电影剧情应少一些说教,多一些轻松和娱乐。只有电影类型更为丰富,题材更为多样,表现手法更为新颖,剧情更为轻松娱乐,国产大片在中国新生代消费者中才能更有竞争力。
(二)定价策略:灵活定价机制,适当降低票价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90后”不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原因是“票价太贵”;仅有两成多的“90后”能接受60元以上的票价。可见,当前电影票的定价是更多年轻人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大片的一大障碍。此外,调查还显示,“90后”比“80后”更倾向于在早上和午夜看电影,更倾向于跟普通朋友、同事或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因此,电影院可以适当提高早上和午夜这两个时段学生票的折扣比例,也可以适当延长优惠时段,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优惠套票;对提前预定票也可以较低的价格出票……这些优惠举措无疑都将对价格敏感的“90后”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通过灵活的定价机制,把他们从电视机前,DVD旁和电脑网络上拉回到银幕前。
(三)渠道策略:完善网络售票机制,增加网络销售份额
调查显示,“80后”与“90后”通过网络购票的分别占24.7%和11.9%,这一方面说明新生代消费者热衷于网络消费,另一方面也说明网络购票在票房总销售的份额仍可提高。电影院线应根据新生代的消费偏好特点,完善网络售票机制,方便消费者购买;针对他们喜欢网络团购的特点,还可以用优惠的价格将多部电影捆绑进行网络销售,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他们排队等候的时间,另一方面又可以较为优惠的团购价格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电影院看电影,增加观众人次,提升票房收入。
(四)传播策略:重视网络推广,巧借口碑营销
数据显示,“80后”与“90后”获取电影资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80后”尤其如此。因此,在电影营销传播策划中,要特别注重网络的推广,在各类站点如官方网站、门户网站的电影频道、在线视频网站、电影点评网站及各大社区、论坛中进行影片推广宣传,引起“80后”与“90后”的兴趣,进而激发口碑传播效应,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消费。事实上,好莱坞在网络推广上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他们的电影网络营销通常从影片策划阶段开始,就通过官网的形式跟网友、影迷互动,完成影片创意征集、内容宣传覆盖、电影品牌建设、衍生品销售以及电影观众调查等一系列工作。相比之下,国内的官网通常在影片上映前一个月作为影片整体营销活动的一个环节推出,且一片一网、只具备简单的资讯功能,无法形成跟目标观众深入、持久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