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师范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教师培养机构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师范教育培养机构是现代国民教育制度的产物,它的整个发展轨迹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师范学校时期,师范了教育)学院时期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最初的师范教育机构发端于教师短训班,只是一种有目的的短期培养,即培养小学教师,它是为了满足早期的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也提出了普及的需求,于是建立师范(教育)学院就成为中等教育师资机构的需要。师范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4年,担负培养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双重任务。教师培养机构发展到第三阶段是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本世纪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出现,使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各国对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师资条件、经费设备等都不能与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相比.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于是作为教师培养机构的师范学院自身也就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的生存需要的问题,即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教师培养机构的升级运动,即高等师范学院升格为或归并于综合大学,成为综合大学或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接受4年的文化基础教育或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的师范学院已经演变为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又相继建立了教育研究生院,培养高级教育专门人才,教育管理人才和教育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并承担在职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任务。
(二)教师养成方式的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模仿前辈(师傅)而习得的阶段。这时还没有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第二个阶段是教师职业专门培训阶段,即教师干部训练—师范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主要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通过师范教育的专门职业训练培养出来的。现代学校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下的普及教育对大量合乎教师职业规范人才的社会需求的产物。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国家的形成是普及教育的社会动力,而普及教育则是师范教育发展的直接社会动力:普及初等教育推动了中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普及中等教育推动了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三个阶段是教师职业证书阶段,这个阶段培养的教师大多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大学本科阶段,大多是在大学文理学院学习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后再修习相应的教育课程,习得相应理论的和实践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通过教师职业证书考试,而后成为教师。当达国家的教师培训工作已进入或正在进入这个阶段。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这个阶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提高和加深未来教师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水平;二是加强和加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并把这些培训提高到大学后的水平。其基本培养模式是,文理学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改为主要由大学负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仍主要由师范学院或大学教育系负责。看来,高师教育机构让出了文理学科的培养职能,退守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养职能以及其他各级教育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职能。学习者在完成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之后,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职业证书。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是师范性和学术性从分离走向整合的发展轨迹②师范教育和学术教育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起点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这种整合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形式上的,主要体现在师范教育由中等教育升格为高等教育,其原因首先是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及其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及教育延长到高中:其次是实行的双轨制教育制度由于民主思潮和社会发展以及劳动人民的斗争开始由单轨制所取代,并轨的趋势使教师的培养有了统一的和更高的要求;再次是由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学的学术地位得到了提高,要求教育必须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科学进入了学术殿堂,学术性大学纷纷建立教育专业机构,培养合格的教师。实质上的整合始于本世纪中期,原因在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迅速,对人及其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各国不但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扩充中学后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学改变了过去狭隘的专业训练,要求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了解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对文科学生则要求他们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即对文理科学生实行综合性的教学,授以广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于是各国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学识与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从上面的发展阶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国际师范教育改革趋势①
目前认识这种趋势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学术性和师范性认识:二是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的认识;三是封闭型和开放型的认识。它们是认识师范教育的基本的两维认识模式。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它有两种整合培养模式,一是像美国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进行四年的文化基础教育和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联邦德国要求未来教师首先要在大学接受三到四年甚至四年以上的学科教育,第二阶段再到见习院进行一年半到二年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这种模式的师资培训主要依托综合院校和文理学院来实施。二是采用大学和高师使用的培养方式,大学主要是进行学术科目的培训,高师主要进行教育专业的培训,像法国,未来教育培养的第一阶段是在大学接受两年的基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的训练,第二阶段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共同对他们进行为期两年的科学和教育的加深培训,未来的高级教师则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对他们实施更深入的科学和教育训练,最终达到博士水平。
(二)师范教育制度的多层次化趋势
俄罗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僵化的高师教育体制,建立灵活、多层的教育结构,建立多层次高师教育制度:第一层次是招收中学毕业生,修业3年,培养九年制普通学校教师,授予基础教育教师证书;第二层次是在完成第一层次学业基础上继续修业2年,培养高中教师,授予学士学位;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继续学习,修业年限为1一2年,培养高中、中专、古典中学、专业学校教师和大学助教,授予教师一一研究者专门技能证书,第三层次的学生还可确定职业及研究方向,进行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这几个层次有机连续又相对独立,这种多层次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旨在构建合理的学术培养过程,依据各类型教师的具体培养任务,使基础的和专业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奥地利目前各种学校的教师在不同机构接受不同的培训,学习年限各不相同,也表现出多层次性趋势,它存在八种类型的职前师范教育;培养机构彼此分离(师范学院、职业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培养层次不同(高中层次、中学后层次、高等教育层次);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定向培养、非定向培养)。奥地利的职前师范教育主要在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进行。师范学院主要培养义务教育师资。在综合大学进行文法学校师资和商业技术学校普通学科师资培养采取两阶段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学位教育,它有两个部分,前四学期学习两门学术课程,结束时可参加初级学位考试,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必须参加专门举办的职业定向研讨班;后五个学期的学术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师资培训和学科教学的需要,另外还学习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和进行教学实习。在综合性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奥地利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把师范学院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并保存其独立地位:增强各培养计划之间及与综合性大学的互通性;课程设置上注重核心素质内容:承担一定的研究和发展项目,承办一定的在职师资培训和教师进修。
(三)师资培养制度的多元化趋势一一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国际趋势
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是指打破原有的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培养模式,使非师范类院校也能培养师资。即是说,师资培养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而且综合性大学可以设立教育学院、系等师资培养机构,同时还可开设教育讲习班、学位课程等特殊形式的师资培养方式。实际上,师范教育机构和形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师资培养的非师范化倾向。①例如,中佃的台湾地区师资培养走向多元化,1994年颁行新的“师范教育法”,即“师资培育法”规定,除原有的师范院校外,其他一般大学均可申请设立教育院、系、所或开设教育学课程,共同参与师资培养工作,从而打破了师资培养由师范院校垄断的情形。目前,台湾共有师资培养机构47所,其中师范院校12所,设有教育院、系、所的大学5所,设有教育学程的大学30所。
(四)师范教育课程的通识化国际趋势
由于受到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制约,师范教育课程呈现出通识化趋势。俄罗斯多层次的师范教育体制中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均包括三个环节,即一般文化的课程、心理学、教育学课程和专业课的课程。第一环节是要加深学生对人、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发展学生一般文化的世界观,其中重要的是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学说的历史,这是未来教师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不可缺少的知识结构;第二环节中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强化课程,加强培养学生研究教育的历史和社会教育学的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还有各专业的普通教学法;第三环节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方向,进一步掌握专门学科的科学体系及教学与研究的工艺特点。台湾的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通识课程、专门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指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共同的基本素养:专门课程是指师范生未来任教科目的相关课程:专业课程是指担任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
(五)教师资格认可机制的三级制国际趋势
教师资格认可机制涉及到教育聘任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认可;二是对志愿当教师的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的认可。日本教师的聘任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必须参加国家考试并合格者。师范生首先参加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教师聘任选拔考试”,然后接受能力、学业、身体等各方面的审查,才能走上讲台,经过一年的实习试用期被有关行政部门认可之后才能被聘为正式教师。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必须四年毕业并修习规定的课程,经教师资格初检合格后先担任实习教师。实习一年期满,经复检合格者,才能取得合格教师证书。对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认可,日本实行教师检定制度,每年经文部省委托几所大学进行考试,报考小学教师的必须具备短期大学程度或同等学历,报考中学教师则要求具有大学程度,经考试合格,发给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日本提高了教师聘任的学历水平,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资格证,这样把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到硕士程度。
(六)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世界师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观念上应把教师从一种职业转变为一种专业。19%年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它界定为是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美国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等报告中主张尽快形成“教学专业”(teachingpmfession),要求高等教育像培养医生、律师、经济学家那样为未来教师提供同样优秀的专业教育。奥地利的师范教育以“求同”战略为指导,以“专业化”思想为主导,以提高质量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综合性大学进行的中学师资培训发展中注入了专业化成分。教师专业化具有以下特点:系统知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技能、价值观以及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条件,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度学校管理体系,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职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治权,以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能力。为此要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建立教师集体责任制、提供以教师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基础的专业晋升机制,为教师创造能够进行知识结构更新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建立能与教育专家及同行经常沟通的联系网,为教师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源等。师范院校面对这种教师专业化的趋势显然要进行改革。
(七)大学参与实习试用期培训趋势一一实施研究生教育证书和教育硕士证书制度
教育实习是综合大学教育系或师范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是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习试用期指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及教育证书之后,在普通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再培训,学生完成培训之后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或教育硕士证书。这是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重视实习试用期符合终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1)美国的芝加哥教师计划和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芝加哥教师计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学校挑选、培训、挽留具有一定才能和奉献精神的教师,保证未来的教师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经验及证书。它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水平的教师预备计划,提出申请者至少必须持有学士文凭,并通过严格的面试。其具体过程是:由调查委员会所选择的这些申请者必须在几所相关的合作性的学院或大学中的一所登记注册,在施行教育计划的第一个夏季,选修部分时间制的课程,在完成该课程的论文之后,在公立学校开始为期两年的实习期,他们在有经验的辅导教师指导下工作。在最初两年的实习期及三个连续的暑假里,实习教师要完成教育证书所要求的论文,同时获得教育硕士文凭。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是由马里兰学院公园大学和蒙哥马利郡公立学校携手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教师缺乏,吸引某些特殊学生和培养教师文化意识,保证教学效果的问题。参加者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通过该计划的两年师范教育学习,就可获得硕士学位和教学证书。
世界各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与趋势:
①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资格方面的要求。为了保证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很多国家都规定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程度,经过师范训练取得教员许可证,方得充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在职教师或志愿当教师而不具备规定资格者,如果学校需要,也必须经过一定的检定制度,经过考试合格取得教员许可证,才可正式充当教师。这些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师范教育的重视,提高了师范教育的地位。
②逐步减少中等师范学校,发展、提高高等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初兴办时,主要是设立中等师范以培养小学及幼儿园师资。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许多国家都要求必须具有高等教育程度,如在大学读完一定课程、学分后,受一年教育专业训练,取得教员许可证,或得到学士学位乃至硕士学位者才可分别充任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
③重视在职教师进修。由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愈来愈快,在职教师虽已取得法定的资格,仍须在知识能力上不断更新。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在职教师的进修提高,并采取了种种措施。如给在职教师办短期、中期的进修班,或办函授及开放大学,或者送教师到一般大学里进修。有的国家规定,教师工作若干年后,带薪离职进修一年。有的国家还制定计划,要求在几年以内使全体教师都有一次为期一年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
师范教育更重要强调入职前的教师培养过程。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
更多内容请进入:
求学网论文频道
摘要:高等专科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高专教育 小学教师素质
高等专科教育(以下简称“高专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作为培养社会有用型人才的行业教育,高专教育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下面就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基础以及个人素质等一系列问题作一简单的阐述。
1.师范教育产生的原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注重培养传导、授业者,是师范教育的先驱。现代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这种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专门训练教育教学人才的机构。也就是说师范教育最初是源于培养普及初等教育师资的需要。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教师的“如何教”的问题,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专业性,也就是说,师范生必须有专业的教育水平。高专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行业教育。上师范学校的人大部分是下决心准备干教师这一行的人。因此说,师范学校,是培养那种甘心奉献自己的未来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育人是基础。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需要高专师范教育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良好个人素质的小学教师。
2.高专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及素质教育
高专师范生,作为未来站在小学讲台前的人,为人师表最重要,品格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可以说,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最集中体现。高专师范个人素质包括很多,不仅指一个人的能力,更看重人文性,具体来说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等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可以说代表了一个人处世立足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的成功与否。师范生的个人素质,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为人处世和工作能力,而且因其将来所要从事的是教育人的职业,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来培养祖国的花朵,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其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寻常的高度。因此,师范学生必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素质。现在,师范生的个人素质现状还是很不错的,大多数师范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行业而自愿报考师范学校的,他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好地完成学业和自觉地进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部分师范生,他们的个人素质现状较差。就专业而言,学业不精,点到为止,没有扩展知识面的渴求,没有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就品德而言,自我道德教育松懈,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就身心健康而言,不注重心理教育,不能自觉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完善的自我。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要成才,先做人”,加强做人、为师的基本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历来都是师范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对将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的师范生而言,其品德发展、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其次,技能的培养是资本。师范生学习与一般学生不同,各门功课要全能。在所学的科目中,尤其要注重基础课。另外,师范生还要学习怎样备课,怎样教学,怎样批改学生作业,怎样管好学生,怎样指导学生生活等等。师范生应该是一个全才,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才能符合一个合格教师的称号,才能有资格培养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作为新世纪的师范生,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教育科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任务。要重视调动学生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无论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普通话训练、口语表达、书写、课堂设计、课堂组织能力、组建班集体技能、培养优良班风、组织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对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心理指导、学生家访、班主任技能训练等,都要重视起来。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将担负着二十一世纪的小学基础教育的重任,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还是个人素质修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不辱使命,培育好新时代的小学生。
3.高专师范生的小学教育
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对小学教育有重大影响。一些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已在小学教育领域,为小学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像蜡烛一样奉献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成为小学教育的主力军,为基础教育创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而混在师范学生群体里的部分学生,目标模糊,糊里糊涂混日子,他们素质不高乃至素质低下。这些学生连基础知识都学不好,更别谈个人修养的锤炼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了。试想,这样的师范生毕业后,怎么从事“为人师表”的职业呢?又怎能言传身教去带好小学生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和技能?
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小学教育极为重要,高专师范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文化知识素质是职业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师范生的学习和知识功底直接影响着小学的教学质量,师范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本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才可能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教学,并言传身教地影响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师范生的道德水准、做人标准的高低当然也关系到将来他所要塑造的小学生的为人。作为小学教师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个人,而且对小学生心理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高专师范教育是一最基础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高专师范生必须具备全面的、优良的素质,才能在明天的小学教育中大展鸿图,为祖国的未来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何谓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其实并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各类不同的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承担的任务是不尽相同的,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科学家人才、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工科大学,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师范大学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师人才。因此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大学。一所师范大学办得好不好,主要应体现在能否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它的科研成果主要应体现在对基础教育规律、对中小学教师培养规律的研究上,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服务上。然而,目前从政府主管部门到社会有关方面,对师范院校的评价标准并非如此,而是用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来衡量师范大学。比如在下达科研经费时,以为高科技、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标准;在评优秀教材时,以为高科技、为经济发展贡献大小为标准;在评211重点大学时,是以博士点、重点学科、科研经费为标准。这种导向,把重点师范院校引至综合性大学办学方向。导致不少师范大学为了增加几个博士点,竭尽全力、不惜代价,有的学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博士点攻下来了,学校声望也提高了,但是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有多大作用呢?可以说,正效应并不大,相反,还会带来负效应,即削弱了师范性的功能。我这里决不是说重点师范大学不要发展博士点、硕士点,不要发展非师范专业。相反,重点师范大学应从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必须适当建立一些非师范专业,建立一些博士点和硕士点,一方面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多方面人才,一方面有助于改变单一的师范专业性质,可为全校开设各类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但从我国现状出发,重点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应定位在为培养和培训师资服务。师范院校的主要精力、主要资源应用于培养、培训大、中、小学教师上。目前,综合性大学不可能承担起师资培养、培训的主体工作,而师范院校的资源又没有充分利用,这势必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
1.建立正确、公平的评价大学的标准,把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评价标准区分开来。师范大学质量的高低应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服务上,体现在培养、培训教师的质量上,引导和激励他们努力办好师范教育专业,为中小学培养优秀教师。
3.师范院校应担负起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任务,而不能仅成为职前教师培养的学校。承担职后教师培训任务,一方面是在职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必须依靠实力雄厚的师范院校,一方面可以从职后培训中了解中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现状,有助于改进师范教育工作。
4.重点师范大学在培养模式上,可实行4+2学制,即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优秀学生,到大学读4年本科、再读2年研究生,合格者获硕士学位,并到中学任教。近年来,报考师范教育专业的考生明显增加,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名者不多,举办本、硕连读制,有助于吸引一批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有助于为中学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
5.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发展师范教育专业,可建立下属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培养本科或研究生,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
6.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愿意当教师者,可以到师范院校进修一定学分的教育、心理类课程,并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经考试合格,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这样有利于吸引优秀的、有志于从教的非师范学生加入教师队伍。
更多内容请进入:
求学网论文频道
[关键词]实习支教反思性教学师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185-01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中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师资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然而,从师范生实习支教的实际状况来看,师范生往往暴露出知识面较窄、艺术人文素养不高、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较欠缺等问题,与农村中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的素质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它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到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因而,如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合格的教育人才,就成为我们师范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由实习支教所引发的对师范教育现状的思考
通过实习支教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来审视师范教育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师范教育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方法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观念层面,师范教育观念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原有的“重学科、轻实践”的学术型教学,已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目标,而目前从事师范教育的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缺乏足够的了解。此外,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观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存在一定的差距,未能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近几年城市中小学的师资已近饱和,师范生就业呈现出逐渐向农村中小学转移的趋向,然而,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未能适应这种变化。
体系层面,师范教育体系与基础教育体系缺乏必要的衔接,渗透融合不够,师范教育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在承担基础教育引领和服务的功能方面难以尽如人意。因而,建立一个良好的衔接平台和互动机制极为重要。这种缺憾,也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构建上,当前各高校的师范教育仍存在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特色不够明显。
行为层面,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修订、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方式的设计等方面与新课程改革的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缺乏足够的调查与研究,缺乏前瞻性。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的矛盾,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学科教学法与一般教育类课程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实践环节中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学生基本教学技能训练的缺失等,仍是师范教育行为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也正是当前师范教育所面临的并应解决的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制约培养合格师资目标的实现。因而,重新反思先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师范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从实习支教工作中所暴露的问题切入,依托反思性教学理论,分析评价教育过程和教学经验,不断探究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不失为实现师范教育模式改革的一个途径。所以,对师范生实习支教实践的分析与思考,不仅可以及时反思当下师范教育的得失,而且还可以寻找出一种能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师范教育模式。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反思意识。科学的教育理论、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反思性教学的逻辑前提。师范教育各专业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造成了教师观念上的相对自足,而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观念的根深蒂固,又影响着教师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热情,真正关心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并不多,深入研究中小学新课程的就更少。因而,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合格师资,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就必须立足基础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并对教育教学各要素进行积极的反思,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构建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体系。从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情况看,师范教育存在较显著的照本宣科现象,所传授理论知识与农村小学实际教育教学需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有的用不上,有的不够用。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就要从各方面入手,加强与各地教育局、各中小学校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借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契机,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在两者的互动中增强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师范教育教学的质量。
3.改革培养方案。反思性教学强调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实现途径的有效性,合理性是反思性教学的理想目标。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师范本科生进小学、师范专科毕业生大多在农村小学任教的严峻现实,需要师范教育尤其是师范专科教育改变沿袭多年的专业教学培养模式,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入手,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师资需求、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调研,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与规格,制订出适合学生素质养成和专业成长、适应新农村教育的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
4.调整与改革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目前“重理论、轻实践,重分化、轻综合”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拓宽口径、强化基础、突出实践、注重综合”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体系,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课程设置的目标,把专业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功能的协调融合。要将师范各专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研究教育共性,兼顾个性,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调整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三者的比例,增设艺术人文素质课程,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见习、实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实践教学的比重,提炼专业核心知识与普通话、书写、教学设计等教育教学核心能力。
5.优化教育内容,提高教学效益。要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等角度出发,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如大学英语、体育课程的大纲修订,必须考虑师范教育的特殊性。要根据师范教育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注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特色,整合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课程,加强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与教材教法、教育教学技能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训练。要打破课程内容的封闭性,使专业基础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在内容上建立广泛的联系,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执教能力。
6.改进教育方法,反对机械灌输和简单重复。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方式,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采取自学、辅导、讨论、课题研究、论文及设计、社会实践等多种教育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总而言之,对实习支教这一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审视与再认识,就是要追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行为等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实践,审视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和专业技能的长足发展,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境界的自我提升,这也正是反思性教学的现实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辛涛.教师反思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
[关键词] 台湾;师范教育机构;转型
【中图分类号】 G6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090-1
从世界范围的师范教育改革历程来看,师范教育大致经历了“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历程,台湾19世纪末建立师范学校,20世纪60年代起将其升格为师范学院,到新世纪又将其发展为综合性大学,使师范教育机构由封闭走向开放,顺应了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师范学校的建立及发展
台湾的师范教育开始于日本占领时期,其光复后,为了扫除日本皇民教育及“奴化”的影响,对师范教育机构进行了相应改革。
(一)日据时期台湾师范学校的建立。1899年台湾先后在台北、台中、台南开设师范学校, 这被认为是台湾民众接受师范教育的开始,主要培养国语传习所、公立学校和书房、义塾教师,招收17―20岁的学生,学制3年,由于某些原因1902年停办。1920年“国语学校”改为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1927年又分为北一师和北二师;1922年“国语学校”台南分校改为台南师范学校,1923年又设立台中师范学校;1940年设立屏东、新竹师范学校;1944年设立彰化青年师范学校。
(二)光复后台湾师范学校的发展。1946年原台中、台南师范学校分校新竹、屏东升格为师范学校;用台北师范学校预科的旧址创办省立台北女子师范学校。1947年设台东、花莲师范学校,原台北、台南、台中师范学校升格为省立师范学校;在省立台东、台东女子中学和花莲、花莲女子中学各设简易师范班一班;停办彰化师范学校。1954年、1957年分别增设省立高雄女子、嘉义师范学校。日据时期台湾一直没有高等师范机构, 这也是长期制约其师范教育发展的瓶颈,1946年6月,台湾行政公署教育处利用日据时期在台北设立的高等学校旧址,创办台湾省立师范学院。
二、师范学校向师范学院的转型
60年代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79年颁布《师范教育法》,改革师范教育机构以培育优质师资。
(一)师范学校改制为师范专科学校。台湾于1960年、1961年、1962年分别将台中、台北、台南师范学校改为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使小学教师的学历由高中水平提高到专科水平,实现了台湾师范教育发展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制后招收高中和高职毕业生及在学校已服务期满的师范毕业生,在校学习2年,在外实习1年;师范生也可以依照规定报考师范专科学校,享受公费待遇,毕业后应在“国民”学校服务3年。为了再次提高小学教师的素质,1963年起省立台北、台中、台南师专,1964年省立花莲、台北女子师范学校,1965年省立新竹、屏东师范学校相继改制为五年制师专;1966年和1967年,省立嘉义、台东师范学校相继改制为五年制师专。改制后招收初中和初职毕业生,前3年学习文理通识课程,后2年学习专业知识,并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享受公费待遇,毕业后应在 “国民”学校服务5年,服务期间不得升学或从事教育以外的工作,服务期满考试合格者,发放毕业证书。
(二)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1987年“国立”台北、台中、台南、新竹、屏东、台东、花莲、嘉义8所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使小学教师的学历由专科水平提高到本科水平,实现了台湾师范教育发展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改制后招收高中和高职毕业生及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服务期满者,修业年限4年,加1年实习,毕业后授予教育学士学位。为了配合60年代初中等师范教育的改制,1955年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改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1968年改为“国立” 台湾师范大学;1980年省立高雄师范学院和省立教育学院改为“国立”,1989年又改为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和“国立”彰化师范大学;1991年八所省立师范学院改为“国立”师范学院。
三、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
1994年《师资培育法》规定“师资及其他教育专业人员之培养,由师范校院,设有教育院、系、所或教育学程之大学校院实施之”,由此台湾师范教育机构包括:师范校院;设有教育院、系、所的大学;设有教育学程的大学校院。据台湾媒体报道,1996年已有台大、政大、中山和中正大学等28所大学设立了32个教育学程。2000年嘉义师院与嘉义技术学院合并为嘉义大学,2003年台东师院升格为台东大学,2004年台南师院改制为台南大学,2005年“国立”台北、台中、屏东、新竹、花莲及台北市立师院改为教育大学,2008年花莲教育大学与东华大学合并为东华大学。
四、结语
进入到新的世纪,大陆也开始开放师资培养渠道、鼓励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培养师资,台湾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顺应了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由于海峡两岸有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台湾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可以从中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郑旦华,于超美.今日台湾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7).
[2]吴仁华.初期教育转型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2).
[3]黄新宪.台湾教育:从日据到光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2).
[论文关键词]教育电影 师范教育 功能 效应
在师范教育中,除了利用电影的影像媒介优势以外,电影的题材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材料,尤其是优秀的教育电影。所谓教育电影,是指以教育故事为题材,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学校风貌、师生关系,以塑造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为主的艺术电影和纪录电影。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包括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始终是关涉家长、学校、社会、政府的主要问题,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总会与传统产生许多戏剧性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文学艺术非常关注教育问题,教育电影是思考教育问题、开展教育实践的合适媒介和文本。
西方自二战后开始关注教育电影。《音乐之声》大受好评,《死亡诗社》引起了关于“何为好的教育”的教育智慧的讨论,《心灵捕手》提供了优秀的心理教育范例,《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超越传统与追求真善美的凯瑟琳老师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而《春风化雨》(又译《放牛班的春天》)对教育智慧与爱心抚触作出了新的诠释。中国教育电影也比较繁荣,建国后有《武训传》、《祖国的花朵》、《朝霞》等;新时期以来也产生了多部影响较大的教育电影,如《苗苗》、《烛光里的微笑》、《红衣少女》、《孩子王》、《一个都不能少》等,以及纪录片《高三》、《请投我一票》等。这些电影对教育教学过程、教师形象以及教育的外围问题进行了冷峻的观察和思考,凸显了富有理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启发价值。
一、教育电影的特性及其在师范教育中的优势
电影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样式,构成复杂、内容丰富,是培养文化艺术素养的优质媒介。正如鲁迅所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教育电影因为关注教育问题,从而在教育媒介与教育内容两个方面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1.媒介的逼真性与教育的现实性
前苏联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认为:“电影是这样一门艺术,它为力求现实主义地再现现实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电影艺术能够十分准确、十分精细地纪录客观现实,具有视听的真实感,其塑造的人物、叙述的故事、表达的感受真实可信。电影的逼真性不仅是形式的逼真、表象的逼真,更表现为内在本质的真实性,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教育电影极为关注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关注教育现状和教育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教育现实。
2.媒介的丰富性与教育的多元性
教育电影的艺术构成元素丰富,其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都给受教育者展示了无限的观摩和交流体会的空间。教育电影虽然主要是关注和表现教育主题与题材,但同时也会涉及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山川风物等,人与自然、社会的内容无所不包,可以极大地拓宽师范生的视野。而教育就需要多元的内容和形式,于是,教育电影的媒介特性与教育的多元性相契合。例如《放牛班的春天》、《蒙娜丽莎的微笑》等影片,在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艺术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又反映了西方国家的社会、家庭问题,一些优美的音乐、出色的绘画作品贯穿影片始终,给人以艺术熏陶。这类影片可以带来教育结构的多元性和教育效果的丰富性。
3.媒介的生动性与教育的活泼性
电影可以生动真实地表现声画世界、时空世界和情感世界。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电影不仅是“视听盛宴”,也是能带来情感体验和心灵震撼的艺术和生活方式。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不是一言堂,不能满堂灌,而应是一种对话与交流、互动与启发,应该具有更多的活泼性。教育电影因其媒介的生动特性恰好能满足教育活泼性的要求。
4.媒介的梦幻性与教育的启发性
电影是一种时空幻觉,美国电影艺术家奥逊·威尔斯认为“一部影片就是一部梦的彩带”,所以好莱坞被誉为“梦工厂”。电影作为想象的艺术,可以开启观众的想象之门,培养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开启想象、启迪智慧的过程,需要想象力和充满想象力的思考和创造。想象力是一个民族,乃至人类进步所必须具备的生命素质,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教育电影中充满了无限想象的行为,它们像梦幻一般给受教育者以极大的吸引力,鼓励他们去竞相施展自己的梦幻能力,去丰富并发展人类的文明。像《死亡诗社》中对诗意的想象、对生命的憧憬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和生命热情;像《草房子》把异想天开、顽皮淘气的趣闻轶事穿插在主人公桑桑小学六年的成长故事中,留给观众的是诗性的感动,是契合儿童实际的想象与幻想的美妙课程。 转贴于
二、教育电影在师范教育中的功能与效应
1.树立教育理想——教育追求与职业信仰
在师范教育中,帮助师范生树立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使其坚定执着教育追求,是师范教育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师范生一旦树立了教育理想,选择将教育作为终身职业,那么执着的教育追求便与职业信仰合一,能够起到旗帜和航标的作用,引导师范生无怨无悔地执着于教育事业,把自己的青春、爱和生命奉献给学生。像《黑板》、《凤凰琴》、《美丽的大脚》和《我的教师生涯》等,集中反映了中外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形象,表现他们在国家和民族最为艰难时刻的教育追求、教育信念和教育修养。师范生观看这一类电影,能够对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崇高精神耳濡目染,激发起内心的情感,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
2.培养教育智慧——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优秀的教师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应该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心灵捕手》等几部教育电影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集中反映了教师超群的教育智慧。电影中的教师有学问、有思想,更有对教育的独到理解,他们能够按照科学的理念和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学生喜欢的课程,最终既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例如《死亡诗社》中的基廷老师就是一位诗性智慧型教师,他是威尔顿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后又毕业于剑桥大学。为了改变学校只强调升学教育、严格管制学生的现状,他从自己的文学课开始改革,让学生领悟“把握今天,让生命超凡脱俗”的要义。他自称“船长”,让学生们叫他船长,要求学生把课本中关于诗歌理论的章节撕掉,鼓励学生站到课桌上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激发胆小懦弱的托德的诗性智慧潜质,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自己选择生活。当学生们悄悄组织“死亡诗社”时,他默默地支持,让学生们在朗读拜伦、惠特曼的诗作中感受到生命的原初力量。学生的天性、梦想、勇气和爱情冉冉升起——生命的重要意 义、教育的根本价值由此凸显出来。尽管世俗的力量最终导致基廷老师被迫辞职,但是他激发了学生们的生命欲望,最终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育智慧与教育艺术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应有之义。
3.把握教育现状——时代需求与职业使命
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除了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外,还包括对教育发展现状的把握、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的了解等。了解和把握教育现状是当好一名教师的重要前提,其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如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关注教育新闻报道、到学校调研等,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观看有关教育问题的影视作品。因为教育电影,尤其是现实题材的教育电影,往往对教育现状和青少年问题进行了冷峻、深入甚至是尖锐的观照和反思,会呈现出与公众视野差异巨大的“教育影像”。例如《十三棵泡桐》就呈现出另类的“残酷青春”——对教育现状和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揭示令人触目惊心,纪录片《高三》记录教育竞争与应试教育的严酷,《走路上学》聚焦我国西部艰苦的教育条件与学生的求学毅力。师范生观看此类电影,从感性层面了解教育现实问题,从理性层面树立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职业使命感和教育责任感,对职业规划做出理性的判断。
4.引导身份转变——农村支教与职业选择
师范生的身份比较特别,“今天是学生,明天是老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除了树立教育理想、培养教育智慧以外,还要通过教育教学实习,实现身份转变——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在心理、志趣与个性上从一个受教育者转变成一个教育者。身份转变是职业选择的重要条件。我国自2003年起不断开展农村支教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系列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工作。近年来有多部表现支教题材的电影问世,值得师范生观看。例如《美丽的大脚》,反映了一位从北京来的志愿者教师夏雨,在被农村妇女兼教师张美丽的教育行动及理想所感动后,到西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又如《天那边》讲述了女大学生许晓萌和恋人江可可到西部农村小学支教的故事,在艰苦的教育条件下,许晓萌逐渐成熟起来,学会面对生活、选择职业,在经过曲折后二度归来,继续驻守在天那边的乡村小学中。这部影片堪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引导和身份转换的“支教宣传片”。师范生作为时代青年,他们愿意将满腔热血和满腹才学奉献给西部和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奉献给天那边的“花儿与少年”。
5.了解学生成长——因材施教与职业要求
【英文摘要】Onthebasisoftheteacher-trainingeducationhistoryintheworld,thispaperanalysestheteacher-trainingapproachesadoptedinAsian,EuropeanandAmericanCountriesfromthreefundamentalaspectsoncomparativeeducationperspective,andinthispapertherearediscussedindetailsomerepresentativeviewsinteacher-trainingpractice.Meanwhile,thepaperalsogivessomeadviceonthereformofourteacher-trainingapproaches.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资/途径
teacher-trainingeducation/teachingpersonnel/approaches
【正文】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46(2000)02-0001-09
一作为历史发展链条
一个环节的师资培养途径之争
在当今据称为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出于知识和人才对于生产增值、社会财富、国力竞争、人类向着理性、民主和科学的进步所起的重大作用而对教育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同样,人们由于教育对于知识的正向增加和人才对于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师资质量及师资培养与培训也投入了比往昔多得多的关注。
如果从观念层面分析,这些关注有的源于知识经济的突然来临与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变革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如对师资质量的关心或焦虑及对师资质量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探讨等;有的源于师资对于人类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的认识或源于对目前我国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本身的不够完善,如对我国当前高师课程体系中人文性、师范性和学术性薄弱的探讨分析等;[1]有的源于对教师专业化理论和实践的不足、师范生师范性不够强而不少非师范生在教学中也能够脱颖而出的现实的认识,觉得综合大学培养的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可能成为好教师,那师范学校还有什么用呢?从而出现了“师范院校无用论”;另一种关注与之相对,出于对100年来、尤其是建国50年来我国师范学校所起的作用的认识,认为我国的师范学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师范院校无用论”是否会否定近百年来师范教育的成果?从而出现“师范体制不可废”论;有的源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学历的规定,认为既然依法中专学历为不合格学历,那么中师是否可升格,或并或废?
这些关注,或反映在教育系统之外,或体现在教育系统之内;或出现于教育理论界,或出现于教育实践界;或表现为会议上的激烈争辩,或表现为条分缕析和善意的批评。尽管形式和场合不一,反映的却是对当前我国师资质量或师资培养途径或体制的普遍关注。这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压力”,构成了我国师资培养途径或体制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站在历史的维度上,如今的师范教育体制和师资培养途径之争并非新现象,而是历史发展链条的一个环节。在中国100多年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中,类似的争辩至少发生过两次。[2]而这一次争辩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现状及21世纪发展前景所作的思考,它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对我国师资培养途径的新要求,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是社会发展对师资培养途径变革的必然压力。
压力的积累可能会导致变革,时展要求中国师资培养体制进行变革,社会系统哪怕是一个子系统的变革都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当我们从理论上分析这些关于师资培养的观点或争论时,尽管我们发现这些观点或争论具有经验主义的部分合理性,但是其观点或争论本身所存在的悖论或非理性部分却也使这些观点或争论丧失了部分合理性,从而不能成为指导我国师资培养和培训改革和发展的“理论”。
“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可以为良师”,从教育实践看,这是一个不错的命题,然而,这个命题一旦与“师范院校无用论”联系在一起,成为“师范院校无用论”的立论基础,就有“不理解”之嫌了。因为这个命题体现了“以实是代应是”的方法论的谬误,它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缺乏统计的意义。事实上,正如没进过大学校门的人可以为科学家、艺术家但不能以此作为论证高等教育无用的证据一样,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为良师也不能成为师范院校无用论的立论根据。就是师范院校体系确实可废,这个命题也应在立论根据之外。
与“师范院校无用论”一样,“师范院校无用论会否定我国师范教育成果”的担心也是缺乏理性的表现。事异时迁,沧海桑田,废退兴替,史海茫茫,多少辉煌不见!如果一种体制走到尽头,狂澜不可挽,担心是无济于事的,师范教育体制也不例外。然而,1996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基本稳定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基本稳定中师、师专、本科三个层次的师范教育结构。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认识我国师范教育与师资培养途径,理性地分析人们对师资培养途径的关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观点,释惑而流清,对我国师资培养体制的发展是及时而有益的。本文的下面两节将用比较教育的方法,结合在我国师范教育与师资培养和培训中产生的问题,借鉴国外师资培养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师资培养途径进行比较分析。
二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师资培养途径的比较研究
人们对于师资培养途径的关注大致可以概括为学术性和师范性、定向性和非定向性、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各国师资培养和培训实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是师资培养体制研究的三个根本方面。下面对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
1学术性和师范性
目前,国内学者对学术性和师范性这对矛盾尚有不同的意见,如史秋衡同志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协调共存是高师教育的首要问题”[3],而杨汉清同志则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是师范教育发展中一个独特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4](P605)诸如这些并非对立的不同意见表达了这样一个学术观念:学术性和师范性在师范教育和师资培养中是不可回避的,对于师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师范教育300多年的发展史、中国师范教育100年的发展史已经充分表明,学术性和师范性是师资培养的两个基本范畴、一对基本矛盾,这两个范畴构成的这对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直接体现了师资的质量以及师范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学术性和师范性既是在师范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师范教育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对这两个范畴及其矛盾运动的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策区别、体制差异等直接构成了师范教育的现存状态和发展链条。
体制和政策的差异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术性和师范性之间的矛盾运动,然而教育观点和理论研究的层次也会对这对矛盾构成重要影响,从而有可能会导致决策的不够科学。我国的教育理论界较多地重视了学术性和师范性相对立的方面,而对这两个范畴相统一的方面则关注不足。许多学者是从教师的“素质”角度来研究学术性和师范性这两大范畴的,然而无论是半综合性质的对教师素质的概括还是简单枚举式的素质列举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都有把学术性和师范性相割裂、相对立的危险或倾向,退一步讲,就是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理想状态的素质,这些相互对立、应该互不相容的理想状态下的素质如何体现为教师的学术性和师范性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又有许多学者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体现在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比例上。从师范教育的一般发展来看,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比例的确反映了人们对学术性和师范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师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程度。从师范教育特定的发展阶段来看,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比例体现社会需求的程度总是相对的。在某些教育理论影响下,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的比例可能会发生“钟摆”式运动,也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在一个既定的师范教育体制下,由于各种不同社会力量的结构性制约,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的结构变化的允许空间往往并不大,从而适应社会需求的变革缓慢,社会要求的师范性或学术性都不易在课程或专业科目设置的比例变化中得到迅速的、实质性的体现,因而“学术性和师范性体现在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的比例上”这一观念暴露出了其理论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师资培养体制改革的观念误区和钟摆状态。
1986年,美国的霍姆斯协会(theHolmesGroup)发表的《明天的教师》的调查报告在公众和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份报告也被誉为“美国80年代关于师范教育改革的最有影响的报告之一”[5]。曼宁(D.ThompsonManning)对几百年师范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以历史的教训来确定霍姆斯协会报告的历史地位,明确指出:如果美国拒绝霍姆斯协会的建议,那么美国教育改革的推动力还会依然如故[6]。从曼宁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世纪初美国就存在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许多业界人士认为“学术”(人文艺术)比“技术”更重要,杜威(JohnDewey)极力协调二者的关系,也重视实践的教学;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琼为什么不会阅读》使美国人认识到基础教育的落后,故而在70年起了“回到基础”运动,然而美国的师范教育在此期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7]重术轻学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80年代,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往日不受挑战的领先地位正在被全世界的竞争者赶上这一事实使美国深感危机,向平庸的教育开战、重建师资队伍成为美国80年代教育改革的强音,霍姆斯报告顺时应势,重视学术性、注意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平衡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过也有人认为霍姆斯协会的建议“可能会促进教师人文艺术即学术水平的提高,不过这种提高可能会是以牺牲专业的教育学院为代价的”。[6](P23)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和专业课程设置体制下,中国近期内很难指望专业科目和课程体系有较大比例的变化,学校既不能削弱师范教育科目来加强学术性科目,也不能削弱学术性科目来加强师范性,这既是体制的悖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认识产生的误区。如何在既定的当前体制下解开这个悖论、消除这个误区,对于我国师资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具有现实意义。
流行的理论观点认为师范教育是一个集学科专业(学术性)和教育专业(师范性)于一体的双专业师资培养体系,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高师课程体系中明显存在普通文化素质教育不足,其中人文素质教育尤其缺乏”、“我国高师教育对课程体系的师范性重视程度每况愈下”、“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师范性则严重不足”、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显得较空洞,不切实际”、学科专业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面不够宽,学科专业设置仅与中小学课程相对应,毕业生只能教授一门课,而不了解相关的科目,不利于学生所学的知识间的整合与发展;二是专业课程不能充分反映最新科学成果”。[1](P53—55)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师范生在学科专业方面不如综合大学毕业生,在教育专业方面又构不成优势的状况。
这种现实状况促使我们思考:学术性和师范性是否就是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的划分?如果从哲学层面分析,“双专业师资培养系统”的观点其实和“通过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比例来体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观点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它们实质上体现的都是学术性和师范性相对立的哲学思想及其相应的实践成果。
看来,学术性和师范性这两个范畴本身也需要重新进行检讨了。学术性和师范性在师资培养系统中具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特性,实质上应是师资质量整合的统一体,我国过去的实践恰在统一性这方面注意不够。
教师具有相当的学科专业知识是其教学生涯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需要具备的学科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怎样好也不过分”的领域。过去我们存在着把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理想化的倾向,其实,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学科专业与教师在教育内容上自觉不自觉地精益求精、学术造诣不断提高的要求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不能拿科学家或这一领域专家的学术标准来要求教师的学术水平,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是衡量中小学教师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一标准只有与师范性相联系才具有了师资质量的意义。由此分析,教师的学术性不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学术性,而是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学术性;教师的师范性也不是教育专业知识的师范性,而是在一定学科知识基础上的师范性。教师的学术性和师范性应是指教师具备能胜任某一阶段教学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相关学科基础,能够根据教学的真实环境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技术,在科学、准确的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引导学生亲向科学、民主、文明的人类社会并为之而不断奋斗。
在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统一的哲学原理的指导下,我们就不会再抱怨非师范毕业生也可为良师了,因为他们具有学科知识上的优势,师范性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弥补;我们也不必为课程比例难以在近期改变而束手无策了,在既定的课程体制下,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改变我们相对“空洞、不切实际”的师范性教育内容,在学科专业科目的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在学术性和师范性相联系的教学法中体现师范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在有限的教育专业教学中体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有机联系,体现真实教学情境下对师范性的要求,体现师范生为社会正义进步而努力的人文思想。
2定向型和非定向型
自从詹姆士·波特(JamesPorter)把通过师范学院培养师资称为“定向型师范教育”、把通过普通大学培养师资称为“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以来,定向型师范教育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就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界界定师范教育体制的描述性的学术语言。
如果按照“定向”和“非定向”的理论分析,亚太地区的师资培养体制可分为四类:一是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系,如朝鲜、新加坡、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新西兰等国;二是以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国家,如中国、韩国、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三是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有分不清楚是以定向型为主还是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国家或地区,有研究把它们归于混合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参见曾红:《对亚太地区师范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硕士论文,1996年,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藏。)欧美各国基本是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师范教育体制,[8]其中美国的师范教育在其1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着一个从中等师范学校提高为独立的高等师范学院(约80年),又从独立的师范学院发展成为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生院(约40年或60年)的演变过程”,[9]如今美国已发展成为一个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国家。前苏联也在不断变革师范教育体制,80年代中期,前苏联的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长还要求综合大学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力量,在发展高等师范教育中起关键作用”,[4]实质上是要加强非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系在前苏联师资培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在用“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分析各国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养体制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理论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来自于世界各国先后出现的师资培养体制多样化的现实,这种现实已使我们很难判断许多国家是定向型还是非定向型的师范教育体制,我们只能说某某国家是以定向型为主的师范教育体制还是以非定向型为主的师范教育体制,有时以哪个为主也难以分辨,这样,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在这个国家就再难以成为主流的学术理念了。其次,这种挑战来自于由于对师资培养体制多样化的绝对理解而产生的对师范教育体制的认识,比如有些学者提出“师范学校退出历史舞台是无法阻挡的潮流,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既然如此,科学地理解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及其现实处境,正确认识作为这个理论的支柱之一的师范院校的发展问题,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波特的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不是规范意义的学术研究,而是经验主义的带有描述性质的“二分法”。它的贡献在于有利于对所界定的师资培养体制的优劣进行比较,从而为师范教育体制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框架,这种分析方式在它所处的时代具有实证的性质,是比较恰当的分析方式,但是随着师资培养体制的发展,情形发生了变化。一是由于各国师资培养体制的多样化,如原来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制的国家出现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原来较定向型的师资培养体制的国家发展了非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或在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制内部出现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非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与中小学整合形成新的师资培训途径等等,原来较单纯的师资培养体制已发生了变化,混合型师资培养途径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削弱了以定向型或以非定向型界定某国师资培养体制的社会基础。二是由于招生体制的变化和终身学习(life—longlearning)思想的影响,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们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如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在定向型的师范院校学习教育专业课程,从而获得教育学硕士或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弥补自己师范性的不足;同样地,定向型师资培养系统的毕业生也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到综合大学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或教育水平,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它们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在削弱。
但这是否意味着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而成为一种过时的理论分析模式呢?似乎不能这样认为。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理论所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削弱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当今社会的现实,但“削弱”并不是消失。在如马尔代夫、老挝、缅甸和柬埔寨这些较为贫困落后的国家里,结构合理、层次完善的定向型的师资培养体制尚未形成,有些国家还长期接受国外的教育援助,国内师资培养不够规范,有些只是应急手段而不能称为“体制”,在这些国家里,师资培养现代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在中国这个以定向型为主的国家里,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争论,但这些争论反映了在改革时期人们对师范院校的不同认识,有些认识难以形成决策的根据。就政策来讲,政府目前还是要坚持保持三级师范的独立设置地位。就是在被某些学者奉为师范教育圭臬的美国,定向型师资培养途径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一些私家协会、州、地方学区和联邦机构引导和支持了许许多多的非大学师资培养计划(non—universityprograms)如选择性证书计划、师范公司等,就是一些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的变式。
正因为如此,波特的理论仍然是师资培养体制分析的一种理论,在许多国家的师范教育实践中,它所界定的比较优势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因此它并未过时。但我们如果从师资培养质量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突然发现,定向型和非定向型作为师资培养体制分析的模式,它并不能涵盖如今多样化的师资培养途径,它只是师资培养体制分析的一种理论,不能无限扩大;同时,波特的理论也不是什么“言必称希腊,盛必比汉唐”的理论,师资培训的现展已经表明,它并不必然地与师资培养的质量相联系,它所反映的只是两种师资培养途径的差异,并不必然地标志师资的质量,良好的体制只是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而不能必然造成质量的提高,这方面同样不能扩大,不能把体制扩大到等同质量。
在科学地定位波特理论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忽略一个与这个理论有关系的另一个问题,即上文提到的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发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一、“师范学校退出历史的舞台是无法阻挡的潮流,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说主要是以美国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而做出的趋势判断,其实,美国目前也只是以非定向型师范教育为主的多样化的师资培养途径,因此,此说似乎作为一种理论假设更恰当些;二、美国的师资培养体制是美国社会文化作用于师范教育的结果,其师资培养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但其师资培养体制则无法成为其他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样板,其师资培养体制也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三、各国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不同,师范教育发展也不可能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就是假如美国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不存在了,也难以就此推断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师范学校一定会消亡,例如,韩国中等学校的师资,已经由综合大学培养,但是其小学教师的培养却是由专门的教育大学承担的,全国11所教育大学(每个道1所)构成了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并显示出专门师范教育体系的勃勃活力;四、定向型的师资培养体制与非定向型师资培养体制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不具备完全的劣势,而且其体制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定定向型的师资培养途径,在理论上欠充分、在实践上也还存在不现实的因素;五、中国的师范学校是在救变图存、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借鉴外国的师范教育而产生的,在其百年的发展史上,师范学校的存废问题也争论过多次,主张废师范学校的人甚至用了无理性的刻薄诟詈之语来攻击新生的师范学校,什么“师范学校成绩不甚佳妙,大可废止”、“高等师范学校实是大学及专门学校的赘疣,大可割去”、“师范教育不应另设专校,以免畸型发展之流弊”等等,[2](P7)如今师范院校无用论和消亡说一起,构成了对当今师范教育系统独立存在的合理性的极大冲击,也有可能会形成当今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六、在1996年的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国政府作出的基本稳定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决议是对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师范院校无用论的驳斥,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目前尚适合我国的国情,近期内不会消亡,师范学校消亡论似乎过于超前。
3职前师范教育与在职师范教育
职前师范教育作为为想从事教师工作的社会公民而提供的职业准备教育并非是古已有之的师资培训途径。在17世纪以前欧洲漫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从事世俗教育的学者还是从事宗教教育的圣职人员都是在知识或技能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学高为师,他们没什么任职资格规定,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过是自己在知识接受和积累过程中耳濡目染的经验。中国古代闻道在先,学成则为师,在师法、家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古代知识分子,为师并不是他们最高的理想,为官从政才是他们最高的理想。然而,入仕不易,宦海不虞,于是他们进则入仕弃教,退则从教待仕,他们虽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却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其教学法也大多建立在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这点与欧洲类似。
建立在受教育特权基础上的古代师资状况到了近代由于教育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得到了改变。近代社会的变革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教育的平民化对师资的要求、国家对教育方向的控制、教育理论的不断科学化等促成了近代师范学校的建立。后,中国在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学东渐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救亡图存对新式人才的需要、国人对师资的需求及近邻日本的近代化示范等因素影响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新式师范学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的出现开辟了职前师资培养的途径,体现了教育平民化的现实,在师范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职前师范教育因此而生,受过规范的师范训练的师范生在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教师的任职资格也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因此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产生而起的重大历史作用就在于:它使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改变了,学高只是为师的必要条件之一,教学的技术及为师的伦理道德也逐渐成为教师任职资格中不可缺少的,教师职业本身因而包涵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
在我们讨论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产生了重大历史作用的同时,我们也难以忘记师范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真实历史,忽略以下历史事实是不恰当的:一是由于教育学和心理学长期以来自身的局限性,教师的师范性具有而且只具有相对的作用,它的作用在于相对缩短了学生对于教育规律认识的时间,毕业之前就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这种师范性的相对作用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不断成为人们论证师范教育无用论的口实;二是长期以来,师范教育系统以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为目的,所授学科专业知识虽不高深,但能胜任教学工作,且终身有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无在职培训的动机,师范学校也无提供师资在职培训的体制;三是在师范学校产生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广大师范生担负的是扫盲和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由于师资严重缺乏,他们因受过相对良好的师范教育,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方面均占优势,从而成为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四是由于传统社会的相对闭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缓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技术变化不大,教师本身的流动性也不大,社会缺乏在职进修的土壤。
这些真实的历史状况表明:在职前师范教育产生和存在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社会需要的不是师范毕业生的再教育,也不是师范学校提供继续教育,而是大量的师资准备教育即职前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存在的矛盾不是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之间的矛盾。而是社会所需要的师资不断增长与职前师范教育师资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至今仍然存在,如在亚太地区许多发展中国家,教师一方面十分紧缺,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只限于职前师范教育,这就造成了师资缺乏和师资质量低下两方面的社会问题。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虽然也提到教师缺乏问题,但那是与发展中国家涵义不同的问题,发达国家的教师缺乏不是师资培养能力不足造成的,而是职业的流动性和对教师在学术性上和师范性上较高任职资格造成的,即发达国家的教师缺乏不是由于职前师范教育不足而是由于在职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看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会极大地制约一国师范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我们不能忽略表面相同的概念所含的不同的社会含义,字面上的比较不利于相互借鉴和问题的解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对教育质量不断增长的强烈要求、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造成中小学教育内容的变革速度加快,一些新的教育理论的出现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等等已使一次性的职前师范教育不能满足教育革命性发展的需求,在职师范教育成为新时代对师范教育的要求。在这种时代的要求下,各国开始逐渐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英国70年代出现了概念化的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即INSET(In-ServiceEducationandTrainingofTeachers)一词,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还设有INSET系,在地方教育当局(LEA)的主持下,组成了以大学、教育学院、教师中心为主的全国性培训网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把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与其薪水相联系,日本、美国等国也有类似的政策。法国将中学教师的在职学习写进了《继续教育法》,以法的形式予以确定。中国的《教师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接受培训的权利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因此而负有的法律责任。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职师范教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在职师范教育形式。从提高教师的任职水平和任职资格的维度,有学者把世界范围内的在职师范教育分为四大类:补缺型、资格培训型(包括补偿学历型与学位进修型)、适应型(新任教师的入门教育和补充更新的适应性培训)和研究提高型。易长发同志认为中学新任教师入门教育大致有“新教师带引式”、“集中培训式”和“新教师研修式”三种形式,并把“以课程为基础的在职培训模式”分为“学位课程培训式”、“单科课程培训式”,把短期进修在职培训模式分为“老教师培训”、“备课培训”、“一般性培训”、“专题研究式”培训和“广播电视讲座式培训”,对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方式和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职员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注:参见易长发:《外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例析》,《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米切尔(YoungMichael)则在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中分析了英国80年代以来的师资教育改革,认为师范教育系统发生的对英国有作用也许具有世界意义的转变是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心,从以大学培训师资为中心转到以中小学为中心。[10]
在对国外这些多层次多类型的在职师范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时,我们发现形成以下认识是必要的:
一是在职师范教育的出现及其在各国教育系统中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与师资水平的不平衡,以及师资水平与社会相适应的矛盾运动。
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制约在职师范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如在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教师严重缺乏,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如提拔初中教师去教高中,招收中学毕业的学生为民办教师,这样补缺型和学历补偿型就成了这些国家在职师范教育的主体。在这些国家,在职师范教育计划有时无法落实,不少教师(包括“民办”、“代课”或正式教师)走上教学岗位后就无暇再受到培训,在职师范教育虽要求强烈,无奈供量不足,从而影响了这些国家高水平的发展。而美国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较高,适应型在职培训和研究提高型的在职培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新任教师(beginningteacher)以资格培训型为主,补缺型的在职培训在美国不占重要地位。80年代以来,美国还进行了一项长达十几年师范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用以吸引并指导非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或有相关经验但没有正规教师资格的人成为教师,被称为“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11]由于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的实施,许多州逐步取消了过去长年实施的“紧急教师证书”。
三是在职师范教育应以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为最终目的。在近半个世纪的在职师范教育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在职师范教育具有多重目标,但这多重目标必须与教师的学术性或师范性相应提高契合,才具有实实在在的社会意义,否则就有悖于在职师范教育的本质。在这里最需要避免的一种倾向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机构或培训对象的急功近利的态度和不切实际的决策及行为。在职师范教育必须符合自己的国情国力,必须以切实促进师资质量的适当提高为目的。
四是不同程度地促进在职师范教育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受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英国学者詹姆·波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三阶段师范教育的构想:第一阶段是个人教育阶段,即高中生毕业后;在相应的大学或师范学院里学习的阶段;第二阶段称准备教育阶段,这是指任教后的试用阶段;第三阶段是在职教育阶段,也就是被录用为正式教师后的继续教育阶段。波特理论的一个重大理论价值就是他把师范教育看为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它启示我们促进在职师范教育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就是要促进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一体化;另外,建立在职进修的激励机制、严格教师的任职资格、规范教师的聘用、规范教师的实习试用期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物质条件,建立在职师范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在职培训的科学研究等等是必不可少的。
五是借鉴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成果,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加强教育专业的科学研究是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支柱,既要加强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新的社会条件下教育理论的研究,又要加强在新时期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改变教育专业空洞不切实际的状况,使教学真正成为一门职业(teachingprofession)。
三作为21世纪我国师资培养途径改革建议的结论
1教师的职业化研究务求精进
从中外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欧洲无不学高为师,教师非职业化是一个事实,就是在今天,教师的非职业化仍有较大的市场,他们不承认教师的职业性质,不承认教学是一门专业,他们顽固地坚持“只要掌握了任教学科知识,人人都能做教师”[11](P62)(美国的一些人的观点)、“非师范学校毕业的人照样可为良师,师范无用”,对定向型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予以否定。
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这种观点予以驳斥,但我们也如坐针毡地面对着教师职业化不足(注:赵微同志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师范生的职业训练极为欠缺。”见《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第4期,第36页。)的现实,忧虑不安地关注着我国师范性严重缺失的状况。责人无过,闻过则喜,师范无用论的论调、教师非职业化的现实状况给了我们师范教育工作者重于九山的巨大压力,使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实事求是地审视我国师范教育的不足,理智地为改变这种不足作出建议。
我们当然可以把师范教育的不足归于历史、归于历史上教师非职业化的传统、归于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归于相关领域的不够成熟,但这种归因无益解决当今我国师范教育不足的现实。长期以来,教师肩负众多的社会使命,有着众多的神圣光环,他们应有哲学家的睿智、雄辩家的口才、书法家的功力……然而教师的神圣并没有提高他们的职业地位,人们好像只把他们看成是教书匠,他们似乎不具备医生、律师那样的专业知识,他们似乎不能融学术性和师范性于一门专业。
如此看来,如何促使教师的学术性和师范性有机地融合起来,使教学在人们眼里能成为一门专业,便成为摆在师范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教师职业化的研究既是一个跨世纪的课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不断具有新的内涵的课题,其中似应包括加强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生命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以发展心理学为核心的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社会职业的比较研究等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将为教师的职业化做出理论贡献,为教师正名,为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柱。
目前,教师职业化研究已引起国内外有些学者的重视,在建构性学习、教师的专业地位、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素质研究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还很不充分,因此为了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职业化研究务求精进。
2定向型师范体制内部需改革
从对定向型师范教育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与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相比,并没有比较的劣势,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在一国的存在也有其理论的根据,随着社会的发展,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也需要不断变革。
从体制设计角度分析,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体制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综合大学或师范院校教育系本科生的出路问题。按照传统的体制设计,综合大学或师范院校教育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管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专业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体制设计出现了弱点,教育系本科毕业生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缺乏学科专业的知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业出现了很大困难。
二是师范生层次提高问题。我国的学历教育层次单一,以学术标准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生的学历提高,或者以牺牲师范性为代价,去报考综合大学的非师范专业,或者去报考教育专业,而又面临着知识结构不适应问题。美国的做法可作为借鉴。美国在长期的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学衔,如今在教育方面大约有120个学衔,如B.A/B.S,M.S./M.A,M.Ed./M.S.Ed./M.A.Ed.,M.A.T./M.T./M.S.T.等。
三是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问题。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目前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业已暴露出多方面的不足,[1]亟需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也是一个重大课题,例如:如何改革高师院校学科专业科目的教学内容以使其既能体现该学科的基础体系又能反映该学科的现展成果?如何改革高师院校的教育专业课程以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发展教师的“临床能力”和“扩展能力”以及提高教师的学术素质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如何改革“两课”教学以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人文素质?等等。
鉴于以上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建议:切实改革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的高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教育专业硕士点的建立为契机,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学衔制度;慎重对待、积极促进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教育系改革,使教育系成为引领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化机构;改革师范院校科研体制和教学体制,促进科研体制和教学体制在提高院校办学质量基础上的整合统一;加强相关的教育研究,为改革准备理论基础和实践论证。
3建立终身教育性的师范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是20世纪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虽然世界各国教育实践与终身教育的要求还相差较远,然而许多国家把终身教育作为指导本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为了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性的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所谓终身教育性的师范教育体系就是指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师范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把教师的培养、任用和在职培训结合成一个相互衔接的体系,这个体系使得教师能在职前师范教育结束后的教学生涯中的任何阶段,只要他需要,就可以接受在职的培训和提高。终身性的师范教育体系把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联接成一个连续的整体,重视教师的实习和试用期的培养和培训,把在职师范教育制度化,并把教师接受在职学习的主动动机与培训的物质条件结合起来,把在职师范教育看作是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的义务和为之所采取的行动。可以预见,终身教育性师范教育体系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体系,是当今师范教育革命性发展的方向。
发达国家为建立终身性师范教育体系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理念、物质条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基础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体制、师资水平等一系列方面距离终身性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还有相当大的差别。然而我们可以在终身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建立终身性师范教育体系为改革目标,根据我国的现实条件,促进包括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内部改革以及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一体化、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一体化在内的一系列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为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化的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的师资。
【参考文献】
[1]李盛兵.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缺失——人文性和师范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8,(5).
[2]王炳照.中国师资培养与师范教育——纪念中国师范教育100周年[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6).
[3]史秋衡.内地、香港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比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3).55.
[4]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02.
[5]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116—117.
[6]D·ThompsonManning.HistoricallessonsforTeacherEducation[J].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Nov-Dec,1987.
[7]JulieD.RainerandEdithGuyton.DevelopingaConstructivistTeacherEducationProgram:ThePolicy-makingStage.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Vol.45,No.2.
[8]陈永明.师资培养教育的国际比较[J].外国教育资料.1998,(2).
[9]崔允huǒ@①.美国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经验与思想[J].外国教育资料.1998,(2).7.
[10]Y.Michael.Rethinkingteachereducationforaglobalfuture:LessonsfromtheEnglish.JournalofEducationforTeaching.Vol.24.Apr98.
[11]袁锐锷,王晓青.试评美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项实验[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3).
一
中国近代教育的勃兴直接推动了师范教育的萌发。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首设师范院,是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端,至1902年的“壬寅学制”师范附设在高等学堂及中学堂内,均为附属性质。1904年起施行“癸卯学制”,师范教育乃与普通学堂剥离,得以独立建置,它相异于其他各类教育的特殊规定――师范性凸显。
师范性是师范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其根本特点,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为强调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换言之,师范学校的学生既要学会教什么,又要学会“怎么教”,专业训练就是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训练,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习。考察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专业训练,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教育类课程与课时所占比重较大
例如,清末初级师范学堂完全科,第一学年开设教育史,每周4课时,占周课时的1/9;第二学年开设教育原理,每周6课时,占周课时的1/6;第三学年开设教授法,每周8课时,占周课时1/5强;第四至五学年开设教育法令、学校管理法、实事授业,每周14―15课时,占周课时的1/3―1/2。以上共47课时,约占整个课程的33%。1911年4月,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通过《改良初级师范教育方案》,强调教育科授课时间不能减少,“师范生不谙教育,即使通晓各科学,将来决不能用。”可见对教育学科的重视程度。
1913年3月,民国教育部颁行《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对教育课程作了具体安排。以师范学校本科第一部教育课程为例:第二学年开设普通心理学、伦理学大要,每周4课时;第三学年开设教育理论、哲学发凡、教授法、保育法,每周4课时;第四学年开设教育史、教育制度、学校管理、学校卫生、教育实习,每周11课时,教育课程所占比重约为14%。
随着人们对师范教育特质认识的不断提高,师范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渐趋完备。1934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师范学校课程标准》,教育课程科目及课时安排如下:第一学年开设教育概论,第一学期每周4课时,第二学期每周3课时;第二学年开设教育心理、小学教材教法,每周各为3课时;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小学行政,每周4课时,实习每周9课时,第二学期开设教育测验及统计,每周4课时,实习每周12课时。教育课程课时总计达56课时,约占整个课程教学总课时(205课时)的27%,可见分量之重。
(二)重视教学方法研究
清末《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强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一切教育事宜,必应适合小学堂教员之教法实际”,“教授学科,当体认各学科教育之用意所在,且着眼今日国势民风,讲求实益”,另外,教师的教学应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给学生以启迪,“尤贵使学生于受业之际,领会教授之有法”。从而达到使学生不仅仅以教员所授为足,而能“自行深造学识,研精技艺”的教学最高境界。
民国初年,《师范学校规程》对学生教育教学方法训练也沿袭了清末的规定,强调“教授时常宜注意于教授法,务使学生于受业之际,悟施教之方”,“教授上一切资料,务切于学生将来之实用,以克副小学校令其施行规则之旨趣”,“为学之道,不宜专恃教授,务使学生锐意研究,养成自动之能力”等等。
(三)强调教材教法的教学
1916年3月,民国教育部采录了全国师范学校校长会议议案,不仅要求教授者于本科第二学年每学科均应授教授法,其目的“意在使教员担任某科,即兼授某科之教授法,以杜各科教员专重教材不顾教法之弊”,而且对各科教员分任教授法者也提出了“担任教育科教员讲普通教授外,再由各科教员讲各科教授法精意以补充之;各科教员当调查各科中之小学教材,特别注意教授方法;讲教授法时,当为模范教授,使学生参观”等八项要求。
(四)加强教育实习
盛宣怀于1897年创办南洋公学师范院,仿日本特设外院学堂,供师范院学生教育实习之用,其性质和现在附属小学相同。1903年,“癸卯学制”按当时初级师范课程表,将教育实习列在第四、五学年,名为“实事授业”,这可以说是师范学校的课程中,正式有教育实习的开始。当时“实事授业”占全课程总时数的10%。1911年4月,《改良初级师范教育方案》中要点之一就是加强师范生教育实习,如规定:“师范学堂必设附属小学,以资各教员之实地研究、师范生之实地练习,师范生以毕业前之一、二学期,应至附属小学内实习教授管理训练等法。”1913年3月公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规定,教授实习占教育学科时数的47%,占全部课程总时数的5.3%。同年6月,教育部颁布《注重师范教育实习》训令,要求:“自今以后,各师范学校校长教员,对于最后学年之学生,务须依照部定时间,督率指导,切实练习。使学生于教授理法,得以逐渐体会,运用自如,其关于小学校管理训练诸端,亦应随时注意。庶几经验饶多,良师备出,尽师范教育之职,奠普通教育之基。”为增进师范生实习效能并加强师范生的专业训练,教育部又于1941年12月特颁《师范学校(科)学生实习方法》,规定:“各师范学校(科)对于师范生之实习,应组织实习指导委员会专负计划及指导学生实习之责。”使师范生的整个实习都在一种有严密组织周密计划的有序状态下进行。
二
通过以上考察可以发现,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师范性比较突出,究其目的,就是为使师范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力度很大,中师在向综合化发展中从升格为高师后,继续发挥“群学之基”的重要作用,在提高学术性同时还应加强师范性,努力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才能为社会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更高要求的、适应性更强的合格师资。
首先,必须抓好教育理论课程(课时)的设置和教学。
教育学科是教师创造教育世界的重要资源和工具。毋庸讳言,目前师范学校教育类课程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门类不全,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仅局限于语文、数学两科;二是课时偏少,教学内容不得不压缩;三是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效性、针对性,没有生命力;四是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普遍比较薄弱,缺乏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致使培养出来的教师在教育岗位上难以及时充分体现师范专业的特色。为此,师范院校要充分重视教育理论课程的学科地位,开齐开足应有的课程课时,努力拓宽增加选修课程和课时,还要加强该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他们科研兴教,提高教学水平,以此来保证师范生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毕业后成为内行的教育工作者。
其次,文化基础课在教法上要体现“示范性”,避免普通中学化。
师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师资,因而在教学上更须富有艺术示范色彩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讲究启发诱导和方法多样化,使师范生在强烈、清新的教学情感交流中,充分感受到教学艺术的熏陶,从而使他们在师范学校的学习成为引导他们走进教学艺术宫殿的开端。现在,许多五年制师范学校在预科阶段各科使用高中教材,虽内容相同,但要求教师讲授教材、引喻举例要密切联系学生将来担任教师的工作实际,教法及手段的选用也要给予学生示范和启发,避免普通中学化。
再次,现代师范教育必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抓好师范生的实践环节训练。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培养师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实现师范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师范学校在教育实践训练环节的安排(如见习、实习等)及如何把附属学校真正办成师范学校的实验基地,开展教育科研等方面尚存在若干问题。现在五年制师范学校课程方案安排的教育实习时间较短,只有一学期,与近代相比,显然为少,与当今国外比较更是不多,再加上诸多因素制约,不少学校安排师范生回原籍分散实习,这给实习指导、检查等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也降低了实习效能。因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适量增加师范生的实习时间,并在实习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附属学校是师范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场所,也是师范学校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实验的基地。但据了解,不少师范附小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建议从领导体制上加以改革,附属学校在行政上应直接隶属师范本部,而师范本部也应为附校创造各种条件,切实办好附校,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实验基地。
最后,必须抓好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过去,师范教育特别是中等师范教育往往把师范性与学术性孤立起来,扬此抑彼,抹杀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忽视了师范性与学术性应该统一和体现在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基点之一――教育科学研究上,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不具备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而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将直面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必须具有科研的意识和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探讨和解决现实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才能遵循教育规律取得预期效果,适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要。为此,师范学校除了抓好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外,还应在学校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法课程或系列讲座,使每个师范生都能在求学期间就初步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96,508.
[2]宋恩荣.近代中国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一个环节的师资培养途径之争
在当今据称为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出于知识和人才对于生产增值、社会财富、国力竞争、人类向着理性、民主和科学的进步所起的重大作用而对教育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同样,人们由于教育对于知识的正向增加和人才对于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师资质量及师资培养与培训也投入了比往昔多得多的关注。
如果从观念层面分析,这些关注有的源于知识经济的突然来临与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变革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如对师资质量的关心或焦虑及对师资质量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探讨等;有的源于师资对于人类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的认识或源于对目前我国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本身的不够完善,如对我国当前高师课程体系中人文性、师范性和学术性薄弱的探讨分析等;[1] 有的源于对教师专业化理论和实践的不足、师范生师范性不够强而不少非师范生在教学中也能够脱颖而出的现实的认识,觉得综合大学培养的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可能成为好教师,那师范学校还有什么用呢?从而出现了“师范院校无用论”;另一种关注与之相对,出于对100年来、尤其是建国50 年来我国师范学校所起的作用的认识,认为我国的师范学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师范院校无用论”是否会否定近百年来师范教育的成果?从而出现“师范体制不可废”论;有的源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学历的规定,认为既然依法中专学历为不合格学历,那么中师是否可升格,或并或废?
这些关注,或反映在教育系统之外,或体现在教育系统之内;或出现于教育理论界,或出现于教育实践界;或表现为会议上的激烈争辩,或表现为条分缕析和善意的批评。尽管形式和场合不一,反映的却是对当前我国师资质量或师资培养途径或体制的普遍关注。这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压力”,构成了我国师资培养途径或体制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压力的积累可能会导致变革,时展要求中国师资培养体制进行变革,社会系统哪怕是一个子系统的变革都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当我们从理论上分析这些关于师资培养的观点或争论时,尽管我们发现这些观点或争论具有经验主义的部分合理性,但是其观点或争论本身所存在的悖论或非理性部分却也使这些观点或争论丧失了部分合理性,从而不能成为指导我国师资培养和培训改革和发展的“理论”。
“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可以为良师”,从教育实践看,这是一个不错的命题,然而,这个命题一旦与“师范院校无用论”联系在一起,成为“师范院校无用论”的立论基础,就有“不理解”之嫌了。因为这个命题体现了“以实是代应是”的方法论的谬误,它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缺乏统计的意义。事实上,正如没进过大学校门的人可以为科学家、艺术家但不能以此作为论证高等教育无用的证据一样,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为良师也不能成为师范院校无用论的立论根据。就是师范院校体系确实可废,这个命题也应在立论根据之外。
与“师范院校无用论”一样,“师范院校无用论会否定我国师范教育成果”的担心也是缺乏理性的表现。事异时迁,沧海桑田,废退兴替,史海茫茫,多少辉煌不见!如果一种体制走到尽头,狂澜不可挽,担心是无济于事的,师范教育体制也不例外。然而,1996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基本稳定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基本稳定中师、师专、本科三个层次的师范教育结构。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认识我国师范教育与师资培养途径,理性地分析人们对师资培养途径的关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观点,释惑而流清,对我国师资培养体制的发展是及时而有益的。本文的下面两节将用比较教育的方法,结合在我国师范教育与师资培养和培训中产生的问题,借鉴国外师资培养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师资培养途径进行比较分析。
二 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师资培养途径的比较研究
人们对于师资培养途径的关注大致可以概括为学术性和师范性、定向性和非定向性、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各国师资培养和培训实践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是师资培养体制研究的三个根本方面。下面对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
1 学术性和师范性
目前,国内学者对学术性和师范性这对矛盾尚有不同的意见,如史秋衡同志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协调共存是高师教育的首要问题”[3],而杨汉清同志则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是师范教育发展中一个独特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4](P605 )诸如这些并非对立的不同意见表达了这样一个学术观念:学术性和师范性在师范教育和师资培养中是不可回避的,对于师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师范教育300 多年的发展史、中国师范教育100年的发展史已经充分表明, 学术性和师范性是师资培养的两个基本范畴、一对基本矛盾,这两个范畴构成的这对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直接体现了师资的质量以及师范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学术性和师范性既是在师范教育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师范教育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对这两个范畴及其矛盾运动的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策区别、体制差异等直接构成了师范教育的现存状态和发展链条。
体制和政策的差异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术性和师范性之间的矛盾运动,然而教育观点和理论研究的层次也会对这对矛盾构成重要影响,从而有可能会导致决策的不够科学。我国的教育理论界较多地重视了学术性和师范性相对立的方面,而对这两个范畴相统一的方面则关注不足。许多学者是从教师的“素质”角度来研究学术性和师范性这两大范畴的,然而无论是半综合性质的对教师素质的概括还是简单枚举式的素质列举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经验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都有把学术性和师范性相割裂、相对立的危险或倾向,退一步讲,就是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理想状态的素质,这些相互对立、应该互不相容的理想状态下的素质如何体现为教师的学术性和师范性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又有许多学者认为:学术性和师范性体现在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比例上。从师范教育的一般发展来看,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比例的确反映了人们对学术性和师范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师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程度。从师范教育特定的发展阶段来看,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比例体现社会需求的程度总是相对的。在某些教育理论影响下,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的比例可能会发生“钟摆”式运动,也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在一个既定的师范教育体制下,由于各种不同社会力量的结构性制约,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的结构变化的允许空间往往并不大,从而适应社会需求的变革缓慢,社会要求的师范性或学术性都不易在课程或专业科目设置的比例变化中得到迅速的、实质性的体现,因而“学术性和师范性体现在专业科目或课程设置的比例上”这一观念暴露出了其理论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师资培养体制改革的观念误区和钟摆状态。
1986年,美国的霍姆斯协会(the Holmes Group)发表的《明天的教师》的调查报告在公众和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份报告也被誉为“美国80年代关于师范教育改革的最有影响的报告之一”[ 5]。曼宁(D.Thompson Manning)对几百年师范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回顾, 以历史的教训来确定霍姆斯协会报告的历史地位,明确指出:如果美国拒绝霍姆斯协会的建议,那么美国教育改革的推动力还会依然如故[6]。 从曼宁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世纪初美国就存在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许多业界人士认为“学术”(人文艺术)比“技术”更重要, 杜威(John Dewey)极力协调二者的关系,也重视实践的教学.
关键词:师范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
高等师范教育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特别是培养实践能力强,过渡适应期短,毕业后能较快地与一线教育教学接轨的教师,已成为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不仅要有很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很好的能力结构;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较高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育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通过考察我国现行的高等师范教育,可以发现高师院校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组织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培养高师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一个紧要和迫切的问题。
一、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一) 师范教育意识淡化,实践能力培养欠缺
随着近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很多原来专门的师范类院校已经升级为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师范教育特色不再突出,一味模仿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范式而淡化了师范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中心地位而忽视了实践性。学校偏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或者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知识教学的附庸。把教育实践仅仅作为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过程,教育实践的目的是消化理论知识,除此以外别无其他;而学生为了考试成绩而学习,忽视了对实践技能的训练。因为理论知识是一种客观的、普适的和确证的东西,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明确、有章可循而又容易操作的,所以无论教与学两方面都愿意把专业知识放到优先的位置,使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压制和排挤。这样,高师生只是满足了教师岗位中的学历角色要求,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学术性和师范性之间的平衡度没有掌握好。而且,师范院校忽视了对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大部分高师毕业生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角色,还需要在工作后磨炼很长时间。
(二) 课程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延续传统的架构,整个教学计划的安排主要围绕专业来进行,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学科为主,强调学科之间纵向的系统性、关联性和整体性,并逐步衔接深入。课程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这种以专业为中心,以学科课程为主要特色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导致课程结构失衡。其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学科课程轻综合课程。总之,现有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忽视了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教育理论课程是培养高师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核心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看,理应有完整、特殊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但如今,除了几所重点高师院校的教育类课程正在进行探索性实验外,许多师范院校仍沿袭以前的教育体系,除多设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课程以外,其他专业课程几乎与综合性大学没有什么区别。缺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评价、现代课程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实验等现代教师迫切需要学习的课程。并且,开设的课程内容陈旧。重理论而轻应用,缺乏开放性与弹性,课程内容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敏感性不高,新的信息相对缺乏。
(三) 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教育实践时间过短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虽然各级师范院校都加大了教育实践的经费投入,并积极建立、建设教育实践基地(主要为中小学),但是,相比于大量需求而言,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高师生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首先,教育实践基地的数量不足。长期、稳定、系统的接待高师生参加教育实践的单位相对较少,零散的接受单位居多。这其中存在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自身对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发展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可利用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第二,社会支持的力度不够,一些学校想要与之建立实习合作关系的单位不予支持,导致一些实习基地难以建立;其次,教育实践基地的支持度不高,效果不佳。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形式松散,缺少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从而使实践过程得不到有效实施。有些学校基于保持课程连贯性和教学计划的考虑,接待教育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地压缩了实习学生参与一线工作的时间。因此,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落实相关配套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过短,通常为6周左右,时间过短就无法使教育实习的内容充分展开,只能限于课堂教学工作,窄化为教学实习。而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调查等许多活动基本上都被忽视或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产生实效。
(四) 教育实习组织形式存在缺陷,指导不充分
教育实践形式包括见习、研习、实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实习,它是最主要的实践环节和训练方式。目前,教育实习的组织形式大体有三种,一是“分散实习”,让学生自行联系学校实习,大部分回母校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全部由实习学校负责。二是“委托实习”,由高校出面联系相关县市教育局。与教育局签订“委托实习”协议书,把学生交给教育局统一安排到当地各学校实习。学生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和生活管理委托教育局和学校共同负责。高校派教师定期到各学校巡视。三是教师带队实习,学生按专业组织实习队,每支实习队安排一位教师带队,下学校实习。实习期间,带队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工作。配合并协调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教学、班主任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管理。在以上三种实习模式中,第一、二种形式的实习组织管理松散,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在实习期间得不到规范的训练和具体的指导,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处在一种自由、松散、随意状态中,因此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更严重的是由于不能经常督促检查,学生不参加实习活动的现象较为突出,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种形式由教师带队实习,有组织、有计划、严格管理、规范训练,基本可以避免前二种实习形式普遍存在的缺陷。目前,很多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采用的是第一、二种形式,实习效果明显受到影响。至于实习前的见习,多采用集体到中学听一两节观摩课作罢,接触中学教育教学活动十分有限,收效甚微。
二、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应采取的措施
(一) 突出师范教育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我们首先应该在观念层面上有所转变和调整。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明确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使学生掌握教育学科和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要明确专业知识教育与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二元论”的误区,促进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在培养目标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校和教师从观念层面重新认识培养师范生的基本取向和理念。同时要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充分利用第一课堂的同时,利用好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从师技能,如组织演讲比赛、三笔字(钢笔、粉笔和毛笔)比赛、说课比赛、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以及利用假期开展教育调查研究、走访校友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二) 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比重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就有必要对现行的课程和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方面,要注重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适应性。其次,学校的课程结构上,要突出实践课程的内容,可以遵循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理论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设计课程结构,注重相关学科及专业之间的交叉和渗透,适量减少基础理论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时,增加实践课程学分及学时比例,增加实践类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重,增加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班级管理、心理辅导、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再次,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实践能力,以实现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 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硬件资源和物质保障,缺乏相应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将难以制度化和体系化。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要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学校要有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可作为模拟课堂的教学场所,并且其中的设施、设备要与中小学的水平接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直接进行实战演练,通过讲课、说课、评课等方式的训练,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其次,要积极推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要重视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协调师范院校和中小学之间的关系,建立能够稳定长久合作的教育实践基地,并从制度上保障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使用;第二,争取社会支持,要让社会形成共识,师范教育这个大工程只由高师院校一方是无法完成的,要尽量争取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充分开发社会资源;第三,要重视毕业生的情感纽带作用,高师院校毕业生多是走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岗位,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情感纽带作用,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建立实践基地;第四,要探索能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这样才能保持与实践基地的紧密联系和得到实习基地的大力支持。
(四) 积极运用教育实践多种方式,加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
在教育见习方面,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措施,要打破过去那种只在教育实习前走进中小学听一次课的局限,或从根本上忽略教育见习的做法。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增加走进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机会和时间,获得第一手经验;另一方面,在“走出去”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年从中小学请来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向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当前中学教改现状,介绍个人教育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使学生保持对中学教育现状的认识,对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了解。增强他们的师范教育意识,开阔知识视野,为他们步人教师岗位提供经验和启示。
在教育实习方面,除了对分散实习和委托实习等形式加强巡视、监督,确保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完成整个实习过程,还要对各种形式实习进行有效指导。一方面,高师院校要选派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了解基础教育情况的教师担任带队教师和巡视教师,及时指导实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由接待实习的学校指定一线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业务指导。针对一所学校同时接待、指导同一专业多名实习生较困难的情况。高师院校可以采用“混合编队”的形式,即由不同专业的实习生组成一个实习
队下到实习学校,这样既减轻了实习学校课程安排上的压力,又避免了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一对多”进行指导,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抓住“国培计划”机遇,积极推行顶岗实习。2010年启动的“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小学教师和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高师院校要抓住这次机遇,积极推行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高师院校派出实习生顶替中小学教师的岗位,并且完全履行其岗位的所有职责,直接接触教育一线工作,使实习生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那些中小学教师则去接受继续教育,这样就实现了师范院校和中小学的双赢。
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大胆地进行探索,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兼顾师范性和学术性,在综合分析各种条件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邓辉,李炳煌.大学生实践能力结构分析与提升[j].求索,2008,(3).
[3]高月春.国外教师教育实习的趋同性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4]洪松舟,卢正芝.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失效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5]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
关键词:翻转课堂师范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C4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a)-0233-02
1师范生课堂教学现状
1.1师范生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职业的后备力量,拥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素养是其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而课堂教学正好为师范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师范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系统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职业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师范生课堂教学现状
相对于国内的大多数师范类院校,目前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依旧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依旧是传统的老师在前面负责教授,学生在下面负责学习的方式;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则是以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为主。
2传统师范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
2.1传统师范教育教学形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师范生教学现状中,我们曾提到“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很多师范类院校中,往往学生人数较多,这样则会导致班级人数较多,导致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其次,就传统的教学形式而言,这样不仅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2.2传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所致,高校缺乏自主办学权,教育部的统一指挥和政策约束,定期对高校进行定性的量化考核和标准化评估。过度的行政化使得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缺乏自主权,在考评专家的严厉眼神中,高校不敢有半点松懈和臆想。尤其是教学设备难以跟上时代的需要,师范生的师范技能课程和课时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有些课程因种种原因,因人设置,被强制性开设,学生不满意,教师也不满意。有些应该开设的师范专业类课程却开不出来或者课时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导致矛盾重重又难以破解,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热情和师范生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1]。
3翻转课堂具有的优势及其在师范教育中的应用
3.1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是“FlippedClassroom”的意译,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是将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颠倒”。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翻转课堂的概念不仅蕴含了教学主体调整的意思,也有将课程知识的学习进行延展的寓意,强度课外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是由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指导形成的教学实践方法,在其产生之初就与教学辅助材料息息相关[2]。通过PPT、音频、视频等形式不断更新,与现今的微课形式结合之后建立起了完整的课程教学空间。应用过程中不仅能辅助教学,使得材料呈现出清晰、精炼等基本特征,还使得课程之外的学习项目能够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效衔接起来,使高校教学中课程与项目推进更有效,使学生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自主地完成知识探究,保证知识学习的质量[3]。
3.2翻转课堂具有的优势
(1)对于学生来说,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加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与合作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占据主导作用的是任课教师,学生并没有机会占据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并不会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则会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教师只是起到帮助与指导作用[4]。
(2)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减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压力,同时也转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走下讲台,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帮助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
(3)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翻转课堂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更有利于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其次,翻转课堂是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3.3如何应用翻转课堂于师范教育
(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
实施翻转课堂前的准备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做好分组工作,明确课堂规则,即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教师要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自学材料;教师应为学生制定检测试题,这是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结果的有效反馈[5]。
(2)翻转课堂在师范生课堂中的实施。
首先,对于师范生来说,不仅要有学习的能力,更要有讲课的能力,就师范生的翻转课堂而言,进行“翻转”的方式可能更加多样化,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学习,在课堂上,由学生负责讲授知识,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我们也可以在课上进行分组学习,当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先由学生负责解答,当学生无法解决时,再由教师进行解答。
其次,基于师范生的教育性质来讲,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练习的作业与习题可以尽量突出师范特色,比如在进行心理学与教育学类的翻转课堂时,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寻找生活中的相关案例,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也解决了自身的疑惑;在进行教法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时,可以布置類似于录制教学视频的作业。
(3)翻转课堂在课外与课后的实施。
在每一次翻转课堂实施以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和教学评价,对于师范生来讲,也可以在课后自己尝试录制教学视频,并与教师所给的教学资源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4翻转课堂在师范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注意事项
(1)翻转课堂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应适当。
对于师范生来说,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对每一节课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资源的内容要适当。
对于师范生来说,不仅要做到自己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学生知识,在教学资源的内容选择上,首先要做到的是难易程度要适中,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看懂,读懂,学会。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可以设置一些除了专业内容以外的知识,比如解题研究,教学方法等方面,这些对于师范生的成长都是极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