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22: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跳水课堂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优势 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1翻转课堂的由来
由于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是一个山区镇学校,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了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直到2007年春天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学校的化学教师的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通过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并结合实时讲解,并把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然后他们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开辟出课堂时间来为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了。
所谓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 room”,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传统课堂课上讲授的部分学生在课后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上网查阅资料、在网络上交流等形式自主学习完成,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可以用来与教师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与交流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学习心得。
2翻转课堂的优势
2.1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
传统课堂学生需要边听课边记笔记,课上没有时间消化思考老师讲授的内容,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后复习的方式理解课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并完成作业,学习效率低的学生在课下自己看笔记理解知识内容就比较困难甚至无法完成作业,翻转课堂的视频能够方便地暂停、倒退、重播、快进,为学生提供一个人性化的学习方式。需要停顿下来思考或做学习笔记可以暂停播放;碰到观看了一遍还没有理解的内容可以倒回去重新播放,一遍又一遍,直到理解为止。
2.2提高学习效率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试验已经在美国进行过,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简单枯燥的任务,字母打地鼠,只能维持20分钟不出错,然后就会出现错误。翻转课堂借助的授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每个长度都在十分钟以内,符合人眼视觉驻留规律,不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而降低学习效率。
2.3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相对于大班教学的传统课堂,小班教学的翻转课堂把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更亲密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室中走动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听取学生们的讨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笔者在翻转课堂中实践过程中的案例
由于笔者所教授的是工科学生的大学物理,更注重学生的物理思维的锻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刚体的角动量守恒一课为例,采取的形式是理论部分学生自己看书或视频,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共提了四个问题:(1)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臂?顺拐走路为什么不舒服?(2)茹科夫转椅上人的转速为什么会随着姿势的不同而发生变化?(3)解释跳水、滑冰视频中人的速度和姿势之间的关系。(4)解释直升飞机为什么要有两个螺旋桨。显然以上几个问题都是关于角动量守恒的问题。课上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讨论之后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讲解,课堂氛围热烈,学生积极性高。作业的形式也不是传统的解题,而是让学生回去思考:陀螺为什么转起来之后就不容易倾倒?轮船的导航仪原理。通过这类问题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理论结合实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及展望
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贝克提出让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替代以前“讲台上的圣人”,成为大学课堂翻转运动的口号。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局限,把教师从主演转变为导演。翻转课堂真正的意义不是在于视频的这种形式而是在于突出了教师的引导地位,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会了思考提高了学生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交流互动的能力。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指出: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 。作为与时展同步的教育者 ,我们对它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阶段,而应将之更多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从而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一、利用新教材的特点
初学英语者对英语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且所学的教材趣味性较强。到了高中之后,教材难度增大了,课文的篇幅增长了,每单元的生词量也增多了。但尽管如此,要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是有可能的,因为高中新教材的课文内容贴近现代的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感,好多话题如名人、音乐、体育、友谊、幽默等都是同学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其趣味性,精心组织安排教学,碰到难题时及时加予引导,给他们以信心,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讲授有关各个民族都具有不同风俗习惯的语篇Book IA Unit 6 Good manners时,可以提出问题以导出整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如:Do you know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manners? 学生会立即给予积极的响应:of course.然后,大家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师这时适时提出另一个问题:Is there anyone who know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stom in china and some western countries and gives us some examples?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常识。但并非每位学生都能简明扼要地用英语进行表达,教师可以选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鼓励他们用英语给出一些众所周知的风俗差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元的,他们可能会提供各种答案,除了用英语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适当的形体语言。教师可以用各种方法,使英语学习尽量有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利用各种直观的教具及多媒体
到了高一,我们英语教师仍然需要利用各种直观的教具及电教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积极地将语言材料与生动的交际环境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实践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如学习Book IA Unit 8 Sports 这一单元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体育名星及他们参加2004年奥运会的情况,当看到他们的偶像110米跨栏冠军刘翔,跳水冠军郭晶晶、胡佳等出现在屏幕上时,自然能激起他们想说的欲望和兴趣。在教以音乐为主题的语篇时,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及图片供学生欣赏,并让他们用英语说出不同类的音乐如classic music, pop music, Folk music, Rock and Roll, country music等。使英语文字所描写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达到了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利用第二课堂活动
经常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也是保持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每学期要定期举行演讲、讲故事、英文诗歌朗诵和英语歌曲比赛等。也可以举行英语晚会,有英语小品、相声、笑话、短剧表演等节目,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有个趣味英语:一个略懂英语的女孩去英国朋友家做客,女孩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使她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临别时她对朋友说:Thank you. You made me in the family way. 听了此话,英国朋友不知所云,通过解释,学生们在笑声中领会并牢记了in the family way (怀孕)与in a family way(宾至如归)之间的差异。
我校有的学生来自农村,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而这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所以进入高中阶段要让学生养成下列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学生课前预习正如教师备课一样,是上课的准备,所以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在预习课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找出问题,查资料,自主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难题再留待其它同学或老师解答。这充分体现了新《英语课程标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当然,为了降低难度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提示,如学习Book IA Unit 8 Sports的阅读The Olympic Games 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去查阅有关奥运会的信息,可用when /where/what sports/who/modern Olympics/the ancient Olympics加以提示,让同学预习课文,让同学自己提问题、找答案,或互问互答。他们还可以找出阅读课文时碰到的难题以待集体解决。事实证明课前做好预习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要比那些没有预习的好。
课堂上学生要当主人。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真正站到导学位置上,让学生养成并保持动脑、动目、动耳、动口和动手的习惯,切实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授Book IB Unit 18 New Zealand时可以先播放一些新西兰的自然风光及世界地图,并附有课文内容的关键词,如location, formation, size,capital, major cities, climate, natural beauty, national birds, the earliest people, other settlers等。学生们可以边看图边听录音讨论,可以叫比较好的同学起来问其他同学问题或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最后可以让学生起来用自己的话描述各幅图,然后,再让他们阅读课练习。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讲解课文内容,指出重难点,并要求他们举出适当的例句,最后再由教师加于总结,强调某些重点和纠正不当之处。当然,还要学生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而我,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深切体会到了有的孩子对学业缺乏兴趣、厌恶,甚至是痛恨。到底是什么让教育变得如此沉重不堪?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应试教育过早、过度地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等需要孩子自觉学习的时候,那份对知识最初的兴奋、激动感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了;比如有的教师或者学校不依据教育规律办事,也是对孩子们敏感的心的打击;比如乏味的课程设计,有时候甚至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无趣,怎么能指望孩子们保持旺盛的求知和上进欲望呢?很多孩子自然呈现出可怕的精神贫瘠的“症状”。
经历了年青时期的无知轻狂,我重拾先前的读书爱好。一本本的经典书籍(文学、哲学、诗歌、教育等等),尤其是教育类的专著,走进了我的视野。而这些书籍似清泉缕缕,不断地滋润着我近乎干涸的内心,使我在感动和反思中逐步加大、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了个人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几乎都可以在书籍中找到踪影,书籍也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朱永新教授语)在我的生命中,阅读开启了一扇通向美好的大门。为什么不能让阅读也为孩子们的生活注入靓丽的色彩呢?我在不断地寻找,寻找那些可以丰富孩子们精神生活、充实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的书籍,在自己的一方小小教室中,开始了探究。
当然这个过程对于我这个中学教师而言,充满了困难曲折。比如说,在如何引导学生处理好高中学业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上,我与一些同事和领导之间有过辩论。在苦苦思索如何置办齐全不同种类的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上,我同孩子们也有过一些分歧。而且,怎么能让班级图书馆继续下去、保持其旺盛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也是我不断琢磨的问题。
在这样的探索下,2012年年底,偶遇新教育、成为新教育种子教师、加入“新教育实验项目培训群”以及2013年8月加入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这些注定成为我人生中一次隆重的“盛典”,开启了令我耳目一新、如痴如醉的学习成长之旅。
从走进新教育种子计划开始,到网络培训群里的一次次研讨,在和全国各地优秀的毛虫和种子教师的交流中,聆听、碰撞、感悟、学习,几乎每一天都处在进取的兴奋中。再加上对《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我的阅读观》《新教育》等新教育系列丛书以及其他教育专著,诸如《教育的目的》《什么是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的研读,打开了我视野,更新我的许多观念,犹如跳出了井底的青蛙。
所以,新学期一开始给孩子们做动员的时候,我阐明了我所确定的“浪漫+精确”的课程思想。我宣布,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戴着镣铐跳舞”,在新课标要求下,开发实施走进的课程,把诸多的教育理念融入进去。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整合添加,让过时的、僵化的,甚至是死的知识焕发生机,与孩子们的生命产生共鸣,产生喜悦和悸动(痛惜或者哀伤也好),借以摆脱目前应试教育下单调乏味、窒息生命的禁锢。
于是,我们走进了英语学科所带给我们的诗歌王国、小说王国和影视王国等,在这些美丽的“国度”遨游,吸收丰富营养,茁壮成长……
到目前为止,小说方面,我们共读了英国小说家C S・路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快乐王子》等;诗歌方面,我们共读了朗斯顿・休斯的《生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叶芝的《当你老了》、顾城的《梦想》、艾米丽・狄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郎费罗的《高度》、谢尔・希尔福
斯坦的《跳水板》、Oriah・Dreamer
《你为生存做了什么,我不关心》和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在一次次的吟诵中领略诗歌之美,感悟生命;电影方面,共同欣赏了美国电影《十月的天空》《梵高传》《纳尼亚传奇》《老人与海》和TED讲座等。借助这些丰沛的源头活水,我们去了解他人的生活,思考自己的人生。
一步步操作实施中的细节落实,更让我受益匪浅。
例如,共读小说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给孩子们发三两页阅读材料,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有效性,随后,加以改进。每次下发10张左右的阅读材料,并且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刚开始的时候,我习惯于孩子们读完之后,就立刻进行交流,但是通过阅读赞可夫的《和教师的谈话》,认识到这种简单的、硬性的对待艺术作品对孩子道德发展作用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翻来覆去的道德说教,会把孩子内心里刚形成的一点新鲜感受抹煞殆尽。于是我采取了其他课节前“自由讨论”的方式来实现孩子们对经典小说的“反刍”,效果良好。
继而,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探究活动,写感想,写读后感,材料自选,形式自定。我把班里的学生分为11个小组,每组6-7个学生,挑选出组长,作为负责人。每组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放在孩子那里,让他们自主找时间进行读写绘的任务。对于诗歌,由于当时“新教育实验项目培训群”中,高中英语教师还未形成合力,我只好单打独斗,挤出时间来研读、选取外国经典的诗歌、制作课件,以便把这些美好的内容带到课堂,带到孩子们的内心
深处。
一本好书就是一座巨大的矿产宝藏,读的人可能会因为其中某一句话就能给人生带来极大的转机。基于这样的初衷,我积极筹划并开展“班级图书”工作。尽管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先生说孩子们的阅读关键期是在14岁之前,但我坚信十四岁之后的孩子,只要能养成读书这种终身学习的习惯也必将受益终身。
高中阶段,发动家长们支持读课外书的工作比较难做,但是每次家长会上我都在做宣传工作,获得一部分家长的支持。同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商讨班级图书馆的筹划工作,和他们一起积攒每一分、每一毛、每一块钱,并用这些可贵的资源购买我们最最需要的书籍。我们班级图书馆的很多书都是孩子们和我通过在校园中拣饮料瓶子、再拿到废品收购站卖掉换来的,一分一分都凝结着我们辛勤的汗水。通过班级每一个人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图书已经有150本之多。这些书在孩子们的手中不断被传递,被翻阅,看着他们能够静静地坐在那里读、写,我像是老农看着茁壮成长的庄稼一样,满心都是喜悦。孩子们在周记中写自己读过的书,在语文课堂上举行“读书沙龙”,在课下交流读书感受。我最喜欢看到的场景,是孩子们凑在班级图书馆小小的书架上找寻自己想看的书,看见孩子们看到我带着书走进教室欢喜雀跃的样子,因为我觉得这些反映出了孩子们精神的丰满充盈。
高一到现在,坚持给孩子们写“每月书信”,放假、开学时候也有,到目前为止,已写有九封共计一万五千多字。在这些书信里,我们交流班级发展的愿景目标,如何更好地面对人生,阅读的作用,班级中可喜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问题,还和孩子们一道分享有积极意义的诗歌等。这种交流方式的效果,是单纯说教所不能达到的。
……
专业的成长又进一步促进了我生命的蜕变:读书、写作,喜好独处,在岁月中润泽心灵。正像荷尔德林所言,“人类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闲暇是诗意生活的前提。天气适宜季节,能偷得余闲到大自然中走走或是钓鱼,感受自然气息,身心得以轻松;或是和亲人挚友在一起分享美好,闲谈南北;抑或是工作繁忙之余,赚得半小时或二十分钟,一个人幽静地走在路上,感恩春之温馨、聆听夏之浓郁、收获秋之丰硕、领略冬之苍然,多么美好!
回望上班这些年来,经历了职业的新鲜期、倦怠期,幸运的是,也迎来了成长期。真的教育不是口号,而是踏踏实实践行与反思。在阅读中润泽师生的生命,在践行中实现共同的幸福,让我们的教育超越“应试”,真正地做到“生命在场”,让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美丽的、有意义的事业――最
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教师成长的重
关键词 双语字幕 大学英语 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Bilingual Subtitles Video Resources to Improve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ZHANG 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anzhou City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s a very important training sess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bandwidth Internet and mobile devices, including technical barriers to access to multi-lingual subtitles video resources no longer exist, and listening training may not have to rely on expensive equipmen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is paper will briefly analyz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bilingual subtitles in the video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ilingual subtitle4s;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0 引言
在母语习得中,儿童总是先通过听觉接触到大量的自然语言,在经过为期至少6个月的“静默期”后,逐渐开始产生口头语言输出。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认知能力的发展,阅读与写作能力也逐渐随之发展。在将英语作为非母语语言教学(TESOL)时,人们一般依然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来描述语言能力。在《朗文当代英语字典》中,对于“文盲”一词的定义就是“someone who is illiterate has not learned to read or write.”②换言之,即使拥有正常的听说能力,如果不能“识文断字”,依然代表没有受过教育,属于“文盲”之列。在中国,由于真实英语语言环境的缺失,加之“接受教育就是脱盲”的普遍认知,使得在英语教学中对于“读写”的重视远超“听说”。英语成为一种用于各类竞争性选拔的区别工具,而其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属性则变得面目全非。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意识到应该让英语的教与学进行本位回归。
1 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万人。③“大学英语”课程面向全国高校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这是一个达到千万量级的教学活动,如果不能通过教学有效地完成课程目标,将会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在硬件指标上,很多高校都配备了若干语言实验室,甚至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但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并没有与这种大规模的投入相应,得到成比例的提高。究其原因,不论是早期的语言实验室还是基于多媒体的语言实验室,其造价都相当高昂,没有一个高校可以将所有普通教室完全升级改造成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多媒体教室。扩招政策出台之后,很多高校就连普通教室都资源紧张,更遑论这种每间仅初始硬件投资下来就要数十万元的特殊教室了。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很多学校让这些教室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直接导致设备频频报损。而对于后期维护资金不足的学校,这些教室又沦为宣传评比时才能一窥究竟的高档摆设。
从授课方式的角度来看,目前主流的听说课程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授课方式,但主要还是以纯语音训练为主,课后辅以校园调频台等手段保证课堂与课后训练的贯通。在进行听说训练的时候,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完全听懂所听的内容。这样就会使听者产生相当程度的焦虑感,影响到其对后续内容的接收与理解。
从授课内容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听力书籍就是一本听力练习册,听力训练的模式就是以做题为主。每一单元所选取的材料要么是支离破碎,缺乏主题;要么是结构复杂,作为书面语体的语音版本而呈现。而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开口讲话,进行交际的材料少之又少。
2 上述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对于硬件上的问题,要求教育部门加大投资是不现实的,只能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硬件资源。④首先,建成的传统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但要注意合理安排使用时间,防止长时间连续运转对机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其次,可以细水长流,不断利用小额资金对传统教室进行合理的改造。利用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投影仪打造机动多媒体演示平台,并为每个普通教室配备遮光材料的窗帘、1~2只多媒体音箱和一幅前置固定式投影幕布。这样,授课教师只要申领并携带机动演示平台,就可以在改装后的普通教室进行听说实训,其前期硬件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与专门的语言实验室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对于授课方式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国外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传统的听说教学模式对于语言学习收效甚微,同时开展“听”与“说”的训练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应该将“听”视为一种“输入”,不用也不能刻意强调“即时输出”,要允许“输入”、“输出”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⑤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这样,原本的“听”、“说”、“读”、“写”的顺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变成了以“输入端”(“听”、“读”)来带动“输出端”(“说”、“写”)。⑥
对于授课内容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相关领域的迅速发展使得语言教学也伴随着技术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语言技术”。在录像带和VCD流行的年代,利用视频进行听说教学往往吃力而不讨好。随着DVD的出现,在一张光盘上同时载有高清晰度的视频和多语种字幕成为了现实,而硬件播放器(DVD碟机、计算机上的DVD光驱)价格的跳水和丰富的片源使得研究者开始关注“配有字幕的视频”在语言教学中的非凡作用。
视频资料往往有一定的叙事主题,呈现的往往是生活中、完整的、自然的场景,围绕着这个主题,学习者可以得到完整的上下文知识。这与以应试为目的、支离破碎的、人为编撰的听说训练教程在教学目标上是大相径庭的,而这种“有趣的”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人们在交际状态下,头脑当中同时有两个通道在工作:语言通道(verbal channel)和非语言通道(non-verbal channel)。⑦这两个通道不仅不会相互干扰反而会密切配合,共同作用以获得更加完整的信息。带有双语字幕的视频,除了视频本身可以明显使得学习者的焦虑感下降到合理水平,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来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外,双语字幕作为非言语通道上的另一种资源,在语言学习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单语种电视台,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多套面向国内的纯汉语节目,都配有相应的中文字幕。语言通道与非语言通道的配合,就能对所输入的材料理解得更加透彻。很多学生在实际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听不懂外国人讲英语的情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交谈的话语中有生词或不熟悉的文化背景;其二,在正常语流中,很多单词与相邻单词结合,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音变,与习惯上将句子中单词逐个读出的中国学生的头脑当中的预设读音不同,进而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当学生初次听到 “teller I misser” 时,很难将它与 “Tell her I miss her.”这个看到马上就明白的句子联系在一起。这时如果有英文字幕进行提示,看得懂听不懂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对于前一种问题,就必须要依靠中英双语字幕来解决了。通过双语字幕,可以对生词或者相关的文化背景在保证输入连续无停顿的理想状态下进行上下文相关的即时理解(instant understanding)。
此外,在使用相同材料进行训练时,每个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可能并非一律。在一个同步进行的课堂模式中,教师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每个学习者的问题都予以关注并进行解答。而利用双语字幕,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异步教学模式(asynchronous teaching):每个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都基本上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3 结论
随着高带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版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DVD、甚至基于蓝光技术的介质都将成为明日黄花,包含多语种字幕的视频资源的获取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而听说训练也未必要依赖昂贵的设备才能开展。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困扰诸多高校的英语听说课程其实可以以一个相对较为简便易行的方式得到有效的解决。
项目支持:“甘肃省高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效果调查研究”(项目编号:GS[2013]GHB0909)
注释
① Krashen,Stephen D.1985.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 Longman.
② LDOCE online.http:///dictionary/illiterate_2
③ 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④ Feyten,C.M.1991.The Power of Listening Ability: An Overlooked Dimension in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⑤ 王灏.英语听力教学中软硬件开销的控制策略[J].甘肃高师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