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明威的名言

海明威的名言

时间:2023-06-02 09:22:44

海明威的名言

第1篇

摘 要:海明威不仅是文学大师,而且是语言大师。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原则”则更能体现出作家创作的航标。但由于中英语言上的差异,我们在研究海明威的艺术上的这些特点时多数是借助译成中文的作品来分析研究的。本文主要从英文的角度来重新市视海明威的语言特色,来体现一种更为纯正的海明威语言。

关键词:海明威;语言;特色

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由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这一崇高的荣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海明威不仅是文学大师,而且是语言大师。一方面,他塑造的许多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脍炙人口的典型;另一方面,他在英语文体上的革新给英语乃至许多其它语种的现代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朴实的语言

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懂得“如何以最简单的词句来表达最复杂的意思,如向使语言朴实无华。”细读海明威的作品,我们会明显地体会到其风味与能量不是靠形容词堆砌,不是靠“修辞术”,而是出于其简短的句式和准确的措词。他偏爱英语里的基本词汇——即含义具体,音节不多的常用词,他侧重名词而少用形容词,侧重动词而少用副词。语言的朴实无华直接来自于准确的名词和生动的动词。用名词和动词直接触及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事物的基本色彩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他用词简单到了连小孩都能看懂的地步。所采用的句式,以简短的陈述句为主,常常一连用几个简短的陈述句,中间用连接词and连接起来,偶尔也用then和so,但是却很少用主从复合句。我们来看《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中一段写大鱼终于给钓绳勾着跳出海面,老汉抓住机会用鱼叉制伏它的情景:

“The old man dropped the line and put his foot on it and lifted the harpoon as high as he could and drove it down with all his strength,and more strength he had just summoned,into the fish"s side just behind the great chest fin that rose high in the air to the attitude of the man"s chest.He felt the iron go in and leaned on it and drove it further and then pushed all his weight after it.”

这段描述,作者选用诸如drop,put,lift,go,lean,drive,push这样十分常用的动词以及1ine,harpoon,chest fin,strength,weight这样浅显的名词,用了七处and来连接几个简短的简单句,中间没有任何的修饰,仅凭这样简单的动词和名词的组合便把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感觉整个过程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二、直观的语言

我们在这里分析海明威语言的直观性,主要是从他运用文字本身的角度去研究。当我们阅读一部作品时,最先接触到的不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而是表现作品内容的“符号”一文字。海明威通过运用文字本身给人从视觉上形成的第一感觉来达到表现情节的目的。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在描述一个悲伤的场合时,还要用到happy(高兴)这个词,我们就可考虑使用not unhappy,虽然两者表现的意思都是相同的,但not unhappy给人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却会比happy更贴切,更符合悲伤场合的使用。因此文字的直观性要比它的内涵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海明威很是谙熟此法,在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C The Old Manand the Sea)中有一段描写老人桑提亚哥回忆当年和一位年轻黑人册腕子的文字:

“...They had gone one day and one night with their elbows on a chalk line on the table and their forearms straight up and their hands gripped tight...Blood came out from under the fingernails of both his and the Negro"s hands and they looked each other in the eye and at their hands and forearms and the bettors went in and out of the room and sat on high chairs against the wall and watched.”

第一句话作者用了28个词而后一句则达48词之多,一句话中间没有任何标点能达48词实属不多,然而作者正是想借助这种长句本身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来体现这次掰腕子时间的持久性,因为我们知道,整个较量持续了一天一夜。

三、口语化的语言

海明威的口语自有其特征,他写出了绝对“风格化的口语。”海明威把美国口语经过提炼,应用到书面文章中,给文学作品带来了生气。他不喜欢广征博引,摆出一幅学问家的模样。海明威采用净化了的口语,一是更容易体现人物的个性,因为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平民百姓,咬文嚼字不符合人物的身份;二是能够清楚地揭示人物心理,由于口语朴实贴切,避免了文字的晦涩带来的人为的模糊。

海明威的语言中单音节的词多,连接词and多,因为他符合口语习惯,他在作品中常常使用goddamn, bitch, baster, hell等类的“粗话”,这更表明了其不忌但语,俗语,语言贴近实际生活的口语化的特征。例如我们前文所提到的《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中白人猎手罗伯特·威尔逊的那段内心独白,文字的运用极其符合人物的特点,如果我们细细研读那段文字,就会发现里面的语法错误非常多,短句重复之处特别多,其口语化的特征非常明显,生动传神的再现了威尔逊这一“粗人”形象。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对话是最能体现其口语化的特征的。有的研究者指出,海明威最得心应手的是写对话,他不但追求对话的语调,语气,用词等方面的真实,而且追求对话者的感情,态度,性格等内在的真实。他可以用对话来暗示背景,说话人的思路,说话时的神情,直接用对话来代替别人要用叙述来交代的许多东西。口语化的这种特点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俯首皆是,我们仅举一例:同样是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中,麦康勃的妻子玛格丽特晚上出去与白人猎手威尔逊偷情回来后与麦康伯有一段对话:

“Where have you been?”Macomber asked in the darkness.

“Hello, ”she said,“Are you awake?”

“Where have you been?”

“I just went out to get a breath of air.”

“You did, like hell.”

“What do you want me to say, darling?”

“Where have you been?”

“Out to get a breath of air.”

“That"s a new name for it. You are a bitch.”

“Well, you are coward.”

“All right,”he said,“What of it?”

“Nothing as far as I"m concerned, But please let"s not talk, darling, because I"m very sleepy.”

稍微有点英文知识的人都能读懂这段文字,因为用词很简单,很口语化,然而海明威就是运用这么简单、口语的对白来表现了人物真实的心理,甚至都表现出了说话人的语调。妻子与别人偷情,麦康勃的愤怒可想而知,然而整个部分作者根本没有用表现气愤、恼怒之类的词来进行说明,中的所有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对话表现出来的。”You aye a bitch.”中的”are”斜体则清晰地反映出麦康勃恼怒之极的心情,而他妻子,反唇相讥的神态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总之,任何作品的语言特色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本文把海明威的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成几个部分来分析主要是为行文之便。其实这些特点都是融为一体的,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说海明威的语言朴素,其实里面未免就没有简约,含蓄的一面,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来看其语言特点,才能品出其中真正的味道。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海明威研究》,董衡粪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海明威谈创作》,董衡粪编选,三联书店,1985年.

[3]《小说文体分析》,杰弗里·利茨,英国朗曼公司,1981年.

第2篇

作为众人仰慕的美国大文豪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曾外孙女,22岁的德莉拥有一个在年轻时就是好莱坞知名女星的母亲玛丽尔・海明威和身为知名演员兼模特的姨妈玛尔戈海明成。出生在这样明星云集的家庭里,德莉似乎想平凡地过活也很难,更何况她还选择这样一种特殊方式来挑战世人的传统目光。在这一组黑白影像中,德莉身穿华裔设计师亚历山大・王(Alexander Wang)设计的2010年春夏新装,将运动风与魅惑性感尽情展现给世人。照片中的她自然而又狂野,性感却不做作,夹带露点的拍摄中丝毫看不出这位海明威后人的犹豫。她用自信的笑容向大家证明:我的特立独行绝不会被前人的光环或家族的悲剧掩盖!而正如德莉所愿,这组照片一经刊登,立即让出身名门的她名声大噪,成为美国时尚界的新宠!只是这一次海明威家族的旧伤疤必定又会再次被揭起,那么德莉-海明威到底是要终结这些伤痛,还是另给家族的历史增添别样的色彩?

时尚型女,另类的“迷惘一代”

傲慢、冷漠、不近人情,沉溺于酗酒与打猎,不断地追求女性和与斗牛士厮混……如果你熟悉这些对“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海明威的描述,那么对德莉这次的狂野出位、高调露点和无所畏惧就大可不必惶恐了。我们只是会问,是不是一个轮回过去,新的“迷惘一代”又再现了呢?

1987年,德莉-海明威出生于加州上流社会的聚集地――Westlake Village最负盛名的NorthRanch。她从小就开始学习芭蕾舞,十几岁时还入选过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芭蕾舞团,师从纽约著名的芭蕾舞者苏姗妮・法瑞尔。后来德莉又进入著名的私立学校“橡树基督中学”(Oaks ChristianHigh School)念了两年半书,但这些高级的淑女教育并不能让她按照家庭希望的那样去发展。小小年纪的她早早便继承母业进入了演艺圈,并先后在3部电影里扮演过一些小角色。直到去年秋天,德莉签约了一家法国精英模特公司,成功转行当起了模特,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国际超模TOP 50排行榜上排名第27位的红人2009年的纪梵希秋冬秀是德莉首登T台的处女秀,这让她很快就登上了各大一线时尚杂志的版面。随后她又相继出任Abercrombie&Fitch和DKNY等品牌的代言人,继而在今年的秋冬时节被Gucci选中登台。

德莉的迅速上位,不仅得益于她兼得的美貌与身世,更重要的还是她不寻常的穿衣品位。年纪轻轻的她能把“Grunge”风和“Vintage”风极好地融合,穿出不经意的独特感觉。令她与众多时尚创意超强的超级明星们并驾齐驱。这一切都帮助这位刚刚出道半年的T台新人迅速成为美国上流社交圈里的It Girl,并且还俘获了王薇薇(VERA WANG)的爱子埃里克斯的心。因此,美国媒体形象地称她为真正的“Gossip Girl”。

而当你近距离接触这位时尚型女时,你会发现她身上总有一种旁人不具备的气场,在她的许多街拍作品中,无论用什么样的背景,她始终能时刻跳脱出自己的风格来。属于80后的德莉从不喜欢把自己弄得像棵五颜六色的圣诞树,她曾对媒体说,她喜欢低调的黑白灰,而穿衣服的灵感更是来自上世纪60年代的偶像伊迪・塞奇威克。

奇情家族的魔咒

1961年7月,海明威把猎枪伸进自己的嘴里,然后扣动了扳机,成为自己手下最后一个猪物。他曾经写道:自杀,就像运动一样,是对紧张而艰苦的写作生活的一种逃避。然而海明威大概也没有想到,从他的死亡开始,这个家族将像被诅咒了一般经受无数苦难和波折,以致美国民众都用“海明威魔咒”来形容它。

在爱达荷州基特初姆市的那座海明威公墓里,除了海明成本人,还相继埋进了多名海明威家族的成员。酗酒、怪病、精神抑郁,他们几乎无一善终。海明威死后5年,妹妹厄休拉就因身患癌症和抑郁症服药自杀,而在16年之后,海明成唯一的兄弟莱斯特在得知自己身患糖尿病需要截肢后,又举起枪把自己结果在了自己的手中。然而这一切还远没有结束,德莉的外公,也就是海明威的长子杰克,虽然与妻子育有3个女儿,却是长期感情不和。夫妻二人双双酗酒解愁,直到最后德莉的外婆死于癌症。在杰克家这样环境中长大的3个女儿都备受伤害,长女穆费特离家出走后因过度服用,而常与父母激烈争吵,甚至还在爱达荷州的街头裸奔,最终被送往了精神病院;二女儿玛尔戈从14岁时便开始酣酒,虽然后来当了演员、成了模特,但还是在1996年自杀身亡;而杰克的小女儿玛丽尔,也就是德莉的母亲,在自己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家庭所有的变故,独自承受着亲人吸毒、精神失常甚至自杀所带来的痛楚。但同样身为好莱坞名演员的她凭借自己的顽强,终于成了这个家族的一位例外者,在同样经历了酗酒和的沉沦之后走到了清洁平静的新世界里。后来她在自传《Finding My Balance》中回忆,其实她一直对家族遭受的诅咒存在着强大的恐惧感,担忧哪怕是自己也终有一天会死于非命。但她很幸运地“活”了过来,而且还培养出一个比自己更勇敢的女儿德莉・海明威。

冲破魔咒,又如何?

海明威家族的血泪史几乎持续了4代人,这可怕的诅咒真是太过悲情和苦楚了。无论是谁,都希望有人能把这个家族可怕的诅咒冲破,而如今这个时尚圈的新宠或许就是那个将打破家族怪圈的天使吧!

德莉海明威的母亲玛丽尔曾经是好莱坞著名的女演员,大胆自我的她甚至还拍过一部片,并因此在1980年的奥斯卡上拿到过最佳女配角提名。2000年底,德莉的外公杰克去世,两天后她的父亲也被查出患上癌症,母亲玛丽尔勇敢地承担起了一切责任,照顾家庭、拯救自我并为丈夫四处求医。奇迹般地,德莉的父亲并没有像其他亲人那样离她而去,相反还痊愈了。“海明成魔咒”似乎首次有被破除的迹象,在2003年玛丽尔还因此登上了《People》的封面。

而经历了太多离奇曲折与生死无奈的玛丽尔,从德莉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努力给女儿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来阻断“海明威魔咒”的侵袭。也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也许是因为德莉那年轻气盛的叛逆,总之这个22岁的姑娘绝不相信任何关于诅咒的事情,她也绝不能容忍自己被牺牲在家族的悲剧命运中。“我要用自己的成功捍卫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活在家族的悲情中。”

第3篇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小说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有个奇特的写作习惯,就是站着写作,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用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1899年,海明威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橡树园。父母出生于上流社会,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父母都试图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灌输给儿子。海明威自幼接受父母双方的影响,但是他比较喜欢接近父亲。海明威3岁时,就同父亲一起完成了他生平中的第一次旅行。在10岁生日那天,父亲就送给他一把成人用的猎枪。在父亲的影响下。海明威成长为一个喜欢运动冒险、爱好垂钓、狩猎的行动派,爱“行动”成了他一生的特色。

14岁时,他已经长成一个魁梧的男子汉,跑去报名参加拳击训练。一年半后,身上伤痕累累,一只眼睛被打坏了。可是他仍然热衷拳击活动,不失时机地主动让自己接受这种残酷的考验。他说:“拳击运动教会我绝对不能躺下不动,要随时准备再次冲锋,要像公牛那样又快又狠地冲。”

海明威在17岁时,沉醉于读书和运动,并进行创作,写了24篇短篇作品。他的生活范围很广,经常和一些朋友到郊区聚会,很多生活中的真实故事都变成了他小说中的情节。

大自然给予了海明威许多生活上的启示。海明威悟出了强者生存的道理:人生乃是一场殊死战,必须全力以赴地去进行自己决定的事,一往无前,也许会因此而丧命,但人生的价值在于尽最大的努力,成为胜利者。

海明威的一生是强者通过不断奋斗取得成功的一生。他崇尚战斗,他在最有名的《老人与海》一书中,借老渔人的嘴说:“不经过奋斗而捕到大鱼,是软弱的人干的事。”

“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承受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他常说:“你可以被消灭,但你是不可战胜的。”于是“硬汉海明威”便名扬四海了。

海明威才华横溢,然而他的写作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无数次的退稿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但他绝不灰心。他立志要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他要用自己的方式闯出一条人生之路。经过7年的努力,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来了》一炮打响,成了畅销书,从此奠定了他的写作地位。

海明威对写作有很多独具一格的感受,他说:“写作就像猎狮子。打这一头时,就想打下一头。”这是典型的永远谋求突破的海明威的思维方式。《太阳也升起来了》成功后,他并不满足,他问自己:“我是否还能写出同样有力的书?我的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呢?”

他的作品以简洁著称,他以写“短句…‘生动的语言”的方法来训练自己,常常用一句话来叙述一件事情,因此,也就渐渐地形成了简洁叙述的习惯。他强调修改。把大量的功夫花在删节上。将“可有可无的章节、字句”删去。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改了39遍,《老人与海》竟然改了200多遍。这样虽然字数少了,但语言表达更具有感染力了。他常常站着写作和修改,把这种写作方式当作成功的秘诀,这样才能迫使自己把文章写得更简洁。他的《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他也成了开一代新风的语言大师。

第4篇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 冰山原理 反战主题

对美国文学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海明威的“冰山原理”,不过海明威并非文学理论家,“冰山原理”不是抽象系统的创作论,而是他创作经验的总结。海明威第一次谈及“冰山原理”是在1932年出版《午后之死》后。在谈到小说家哪些有必要写、哪些没必要写时,他说:

“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东西,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一个作家因为不了解而省略某些东西,他的作品只会出现漏洞。”[转引自董衡巽:122]”

1958年,他在回答《巴黎评论》记者的问题时,再次强调他的“冰山原理”:

“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描写。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其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这是并不显露出来的那部分。”[同上]

他紧接着以《老人与海》为例,说本来这篇小说可以长达一千多页,写上诸如每个人物如何谋生、受教育之类的内容,但他统统删去了,目的就是要加深“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

不难看出,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作家在创作时应该非常了解自己要写的素材,力求做到厚积薄发,另一个是要文字精练,言有尽而意无穷,蔓枝杂叶务必删除干净。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才有余味。海明威的小说含有大量的潜台词,非常耐读,这正是他强调含蓄凝练的“冰山原理”的完美体现。

《永别了,武器》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整篇小说为五部,共四十一章,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为背景,通过美国中尉弗利德里克・亨利的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战争如何毁灭人的精神、扼杀青春和爱情、人与人之间无谓的相互残杀的情景,鲜明地揭示出作者本人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主题。我们不妨从小说中节选几个片段进行“细读”。

且看小说开篇:

“那年晚夏,我们住在乡村一幢房子里,望得见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那些高山。河床里有鹅卵石和大圆石头,在阳光下又干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深处一泓蔚蓝。部队从房子边走上大路,激起尘土,洒落在树叶上,连树干上也积满了尘埃。那年树叶早落,我们看着部队在路上开着走,尘土飞扬,树叶给微风吹得往下纷纷掉坠,士兵们开过之后,路上白晃晃,空空荡荡,只剩下一片落叶。……

冬季一开始,雨便下个不停,而霍乱也跟着来了。瘟疫得到了控制,结果部队里只死了七千人。”[海明威:5―6]

众所周知,《永别了,武器》的出版使海明威跻身大师行列,而小说的这个开头更是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称颂,是体现海明威文体风格的一个范本。有位著名评论家在读了连载的第一部分后即写信给海明威,说:“你这部书开头如同托尔斯泰那样的写法――写得舒缓、深沉。第一章是一首华丽庄严的诗。”[转引自董衡巽:104]这一评语委实中肯。初次阅读这段文字,感觉像是欣赏王维的诗,有远山,有平原,有近河,还有纷纷飘落的树叶,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海明威曾经说过,他想在散文中写出诗来,认为这是散文的最高境界。事实上,确实有批评家在感动之余把这段文字改写成诗歌。

但是在第一人称叙事者客观的叙述后面,海明威真正想传递给读者怎样的信息?画面是明丽清朗的,还是晦暗不明的?清澈湍急的流水,飘零的树叶和行进的军队之间有什么关系?“树叶”(leaves)这个单词重复了四次,这其中大有深意。本来花开花谢、草生叶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但在这个语境中,却是非同寻常:副词“早”(early)透露了个中信息。为什么树叶会“早”落?我们可以从“尘土”(dust)的三次重复使用得到答案,而尘土飞扬的原因就是“正在行进”(marching用的是现在进行时,重复两次)的部队。实际上海明威要告诉我们的是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毁灭性的消极影响:自然界的时令变化因战争而发生混乱。这一切都不是作者直接叙述出来的,而是借叙事者亨利的眼睛看出来并以冷静客观的语气叙述出来。作者并没有主动明示其中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而是用一个个and连接的并列句将所见原原本本地录写下来[海明威:7―8]。这正是海明威文体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接下来看第一章的结尾。时令从开头的“晚夏”转换到了“初冬”,冬雨绵绵,霍乱肆虐,虽然疫情得到了控制,军中仍死了七千人。凄风苦雨,尸横军营,惨淡的画面触目惊心。叙事者给出了军方的统计数字,却用了一个修饰副词“只”(only)[同上]。前面说过,海明威在创作中对形容词、副词的使用少之又少,那么这里的副词当如何理解呢?还是用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来解释吧:如果说“军中七千人”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么潜在水中的“八分之七”呢?至少有两点值得思索:第一点,这里叙事者给出的是军方/官方的统计数据,“只”所采用的是官方的口气,而官方为了息事宁人,肯定要尽量压低数字,而事实上因霍乱死去的士兵和军官肯定要远远高出公布的数字;第二点,“军中”的数字是这么多,那么不在军中的平民的死亡数又是多少?不妨更进一步,一场霍乱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如此之多,那么在前线战场上的实际战斗性减员的伤亡人数更是不计其数了。一个副词将战争的杀戮之残酷性质表现得如此充分,堪称神来之笔。这是一个巨大的反讽,而反讽也是海明威常用的手法之一。

由此分析不难看出,小说第一章为整部小说设定的主题――厌战、反战。不过,与其他反战小说不同的是,海明威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上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实战场面,而是把矛头直指向帝国主义的战争宣传。请看小说第三部第二十七章的节选:

“……我每逢听到‘神圣’、‘光荣’、‘牺牲’等字眼和‘徒劳’这一说法,总觉得局促不安。这些字眼我们早已听过,有时是站在雨中听,站在听觉达不到的地方听,只听到一些大声喊出来的字眼;况且,我们也读过这些字眼,从人们贴在层层公告上的新公告上读到过。但是到了现在,我观察了好久,可没有看到什么神圣的事,而那些所谓光荣的事,并没有什么光荣,而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掩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我现在再也听不进去,到末了,只有地名还保持着尊严。还有某些数字和某些日期也是如此,只有这一些和地名你讲起来才有意义。抽象的名词,像‘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倘若跟具体的名称――例如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等――放到一起,简直令人厌恶……”[海明威:203]

这段节录出现在第三部第二十七章。在这一章,亨利伤愈后离开了热恋中的凯瑟琳重返前线,在曾经激战正酣的战场培恩西柴高原上遇到了意大利小伙子吉诺(Gino),两人谈论战局、军事部署,以及意大利军队在夏季所遭受的损失。吉诺是个爱国青年,认为虽然节节败退,但意军“夏天的战斗可不能算是徒劳的”。亨利“一声不吭”,但“徒劳”一词却引发了他的思绪,于是便有了这段揭示小说反战主题的著名的内心独白。

《永别了,武器》发表于1929年,此时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有十一年,人们对于战争的本质的认识已经非常充分,而在美国厌战情绪达到了顶峰。美国人在一战开始时坐山观虎斗,同时供应交战国双方武器。当他们眼看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便撕下和平的假面具,声言要去“使这个世界的民主得到保障”,废除专制统治和军国主义,建立起一个国家间的联盟或协会去代替陈旧的外交上的角逐,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力图保持欧洲力量的均势[爱德华:27]。战争动员甚嚣尘上,“神圣”、“自由”、“光荣”等口号不绝于耳,广大优秀青年应该被送到欧洲战场去“磨练”,能上前线就要英勇作战,没到服役年龄的应该参加红十字会的工作。海明威正是在这样的动员下去意大利开救护车的,而小说中的亨利则担任了救护队军官的工作,虽然工作上尽职尽责,但目睹的却是毫无意义的杀戮。在其后著名的卡波雷多大撤退的章节中,意大利宪兵的滥杀无辜,甚至亨利本人因美国口音被当成德军奸细差点被处死,他当逃兵、与战争单独讲和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村庄的名称、路的号数、河名、部队的番号和重大日期”基本上全是具体的专有名词,正是冰山的那“八分之一”,而深深地潜在底下的“八分之七”需要读者的参与,给读者留出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与德国作家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之类的反战小说不同的是,海明威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战后的和平生活上。他认为战争不仅毁灭了人们的幸福,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在他看来,人好比“着了火的木头上的蚂蚁”,虽然“有几只逃了出来,身体烧得又焦又扁,不晓得该爬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大多数还是朝火里跑,接着又往尾端爬去,挤在那还没着火的尾端上,到末了还是全部跌在火中”[海明威:354]。在这幅“世界末日”的图景中,无人得以幸免:“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海明威:271]。因此,战争中的爱情也只是片刻欢娱。在小说的最后,亨利和凯瑟琳在瑞士享受过短暂的宁静之后,这个世界还是没有放过他们:婴儿胎死腹中,心爱的恋人死于产后大出血,只留下叙述者与“石像”般的遗体告别,然后孑然在雨中走回旅馆。海明威把主人公极度悲痛的心情外化为机械麻木的动作,留下充分的空间由读者去填补,可谓神来之笔,而将一战之后弥漫的对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悲观迷茫情绪于无声处深刻地表达出来,真可谓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二十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各种派别的文学理论风起云涌,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从精神分析到结构主义,从存在主义到现象学、阐释学,再到后结构主义,从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再到生态批评,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各领。在这种背景之下,对海明威作品的评论经历了相应的几个阶段,从早期的社会历史批评、传记评论,到中期的结构主义与叙事学的文体分析,再到后期的女性主义批评、文化研究,文学批评家几乎涉及了海明威为人为文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理论,典型的有“重压之下的优雅”、“准则英雄”、“负伤/创伤理论”、“雌雄同体说”等,不一而足。但是有一个例外,这就是解构批评,海明威的作品无法解构,解构论者对海明威也没有多大的兴趣。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文体上:他形成了适应新时代的“海明威风格”,对美国小说语言风格的变革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作用。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传统,将中西部语言引入小说,达到简洁、明快、含蓄的效果。他倡导的“冰山原理”则强调作家创作应该厚积薄发,精练文字。他的文风一反亨利・詹姆斯的晦涩冗长,独树一帜。他采用电文式的短句,删去可有可无的形容词,直截了当,平白易懂,对话简洁凝练,具有朴实无华的美感。他善于用声、光、色构造出纯真而深沉的意境。现任“海明威基金会与研究协会”主席艾伦・约瑟夫指出,海明威的文体是“独创性、省略与视觉化三者的结合”。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所说的:“海明威作为我们这一时代伟大文体的创造者之一,在近二十五年的美国和欧洲的叙事艺术中,具有明显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主要在于他那生动的对白、语言增减恰到好处,既使人易懂又达到令人难忘的境界。他又以精湛的技巧,再现了口语中的一切奥妙……”可以预料的是,作为二十世纪散文文体大师和虚构叙事作品形式的革新者,海明威仍将不断受到评论家的重视,《永别了,武器》也将与他的其他作品一样受到阅读大众的推崇和喜爱。

参考文献:

[1]董衡巽.海明威画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2]海明威.著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著.罗经国等译.世界文明史(卷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第5篇

海明威以文笔简洁、明快著称,他大刀阔斧地削去一些花花绿绿的比喻,爱用日常语言,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海明威风格”,《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后期作品。

我们不会写小说的人也可以想象,一部小说只有一个人物是很难写的。有两个以上的人物可写他们的不同性格,写由于性格不同构成的情节,至少可以写对话,但只有一个任务怎么写呢?海明威动用景色描绘、人物回忆和内心独白、精确的细节描写、紧张的气氛等艺术手段精心地虚构成一部艺术作品。

《老人与海》在淡化背景、去掉一切时空限制下突出“硬汉子”精神,是海明威式的英雄主义的赞歌。这个预言式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在同外界强大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外界势力可能是战争,可能是黑社会,也可能是自然界不可异己的力量,例如鲨鱼,但我们必须勇敢得面对这些势力,不能认输,即使失败了,也要保持优胜者的风度。老渔夫在跟鲨鱼拼杀时,有这么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现在成了名言,经常被人引用,成了发扬英勇奋精神的座右铭。

《老人与海》篇幅不长,只能说是短篇小说,但是艺术含量很高,可以说是海明威的 压轴之作!

第6篇

美国文学界曾经流传一则笑话,主角多变,但情节如一:某作家巧遇玛格丽特・米切尔,自吹自擂如何著作等身,如何挥才如水。米阿姨到最后才磕磕巴巴地说:“啊,我,我也写过点东西的……”“啊,是吗?你写过什么呢?”“《飘》……”然后,某作家的眼镜就碎了。

姑不论故事真伪,《飘》的破坏力之大就那么吓人。1926年米切尔阿姨开始写此书,只为打发时光;到1935年此书出版时,广告语不过是“买本假期读读,5美元不亏”;发售一个月后,已经有人为了抢此书,去砸书店的橱窗了……电影播映时,开头用了开篇的那段句子来解释此书的命名,黯然销魂,但又严丝合缝。然而随你信不信:这书本来可能叫其他名字。

米切尔阿姨当年交书稿时,没想好书名,编辑催她,她就想以本书的经典台词来做书名:《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被编辑否了:“现在带‘明天’俩字的书名太多了!”米切尔一寻思,就换成《军号歌唱真实的故事》《不在我们的星球上》,又被编辑们一一否掉。最后,定下来了《飘》。很多年后,亚特兰大有媒体曾笑言:“如果真叫做《不在我们的星球上》,乖乖,我去买这本书时一定会以为,这是本科幻书呢!”

如此这般,挑书名实在是个大工程。比如,2013年恰好是《傲慢与偏见》出版200周年,当初简・奥斯丁写完这书送交时,定的书名是《第一印象》。这个书名如今看来,活像个新闻透视节目。但奥斯丁起这书名自有其用意:书里的几对欢喜冤家,尤其是男女主角达西和伊丽莎白,都是因为“第一印象”,互相别扭开了。无非是你嫌我陈腐,我恨你傲慢,把一个可以三五页结束的故事,拖成了一本书。但此书名一如奥斯丁的风格:又尖锐,又嘲讽,还带点不易理解的幽默感,所以改成《傲慢与偏见》。

海明威也经历过改书名的事儿。他在巴黎写作第一部长篇小说时,曾想起名为《嘉年华》――很多年后,他将自己巴黎时期的生活记为随笔出版时,就叫做《流动的圣节》,其意思有相似处。但后来,因为受了作家兼评论家斯泰因阿姨的言语刺激,给小说改名叫《迷惘的一代》。到真出版时,又改了一遭,叫《太阳照常升起》。

好笑的是,多年后海明威解释过这段话。“迷惘的一代”是斯泰因评价海明威这一代人的话,而海明威并不认同。实际上,因为斯泰因还冒失地小看了海明威推崇的作家舍伍德・安德森,海明威曾这么反讽斯泰因:“我想到斯泰因小姐和舍伍德・安德森,一想到与严格律己相对的自私态度和精神上的懒惰,究竟谁在说谁是迷惘的一代?”――当然,这种反讽没被文学评论家注意。

(生如夏花摘自《乐读网》)

第7篇

关键词:女性海明威英雄,女主人公,《白象似的群山》

引言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以下简称《白》)1927年8月发表于杂志Transition上,并于短短数月被再次收入小说集Men Without Women 中,随即成为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

国外对于该小说的评论主要侧重于其结构问题与写作技巧,如对话性语言的使用;象征隐喻的使用,冰山似的结构,传记材料的使用等等;或讨论小说中海明威对语言与性别的建构。国内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冰山理论在故事中应用、男性和女性角色之间的话语权、小说标题和主题之间的关系、小说的文体特征等。然而,对于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分析却鲜有论文涉及,本文则将重点放在了《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女主人公上,试图通过分析海明威英雄特征在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一、海明威英雄及其特征

众所周知,海明威的小说以其硬汉男性形象而著称。评论家们也为此创造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海明威英雄。海明威英雄勇敢、坚强、无畏。他们在压力下保持优雅;他们脱离传统,遵从神圣而抽象的道德束缚,却没有任何;他们总是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他们酗酒,放荡,热爱运动,喜欢刺激。他们身上所有的特征都从各个方面诠释着他们的硬汉形象。首先,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有惊人的体能和勇气。不管他们是战士,斗牛士,猎人,还是渔夫,他们总是能在险象环生的境地仍然保持着充沛的体力,也正是这种爆发于危急关头的惊人体能给人一种阳刚之美。其次,海明威英雄有坚强的意志力。超越他们体力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决心。这种意志力使得他们能够保持其独有的硬汉的优雅,甚至在被摧毁后,仍能表现出他们作为人的尊严。第四,海明威英雄在失去一切的危难中总能保持一种"压力下的风度"。老圣地亚哥失去了一切,但却保持了一种毫不屈服的精神和荣誉,这是一种"压力下的风度"。

然而,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总是被理解成红颜祸水,削弱男性意志,腐化英雄心灵的一种负面角色。而本文则认为《白相似的群山》中的吉格不是这样的女性,她身上具有海明威英雄的特征。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一个偏远的火车站,围绕着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名叫吉格的女人为是否做掉女人肚里的孩子的谈论而展开。在面对着未出世的孩子的去与留,世俗,自私的美国男人冷血,没有同情心,相比孩子和吉格,他更关注的是自己的自由之身。而女主人翁吉格的举止则处处透露着"海明威英雄"的光辉。

二、海明威英雄特征在女主角"吉格"身上的体现

1、吉格身上海明威英雄的勇气

在《白》中,美国男子似乎漠不关心他和女孩吉格之间存在的问题。面对女孩怀孕的问题,在开始的时候,他甚至处心积虑地避免提到这个话题。相比之下,女孩吉格比他更勇敢。面对男人的一再回避,她提出了问题,"这难道就是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断体验新的事物,品尝各地新的佳肴?"她似乎厌倦了无意义的漂泊生活,想要安定下来,与这个男人和他们的孩子组合成一个正常的、像普通人家一样安定下来的家庭。当男人叫她打掉孩子,她不愿意不是因为她害怕,而是因为她不想杀死自己的孩子;而男人却没有勇气去接受生活带给他的变化与挑战。 当提及孩子的事时,他甚至用"它"来指称孩子,说"它是唯一让我们烦恼的事情;唯一让我们不高兴的事情。"显然,这个孩子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还会给他带来很多麻烦。所以,他不断地借着爱的名义说服女人将孩子打掉,丝毫没有考虑女人的感受,他的表现缺乏男人的担当。他的懦弱在某种程度上反衬了女孩"绝望中的勇气"和将为人母的大无畏,为她的形象增添一缕光环。

2、吉格身上海明威英雄应对痛苦的意志

在《白》中,男人和女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吉格腹中胎儿的去留问题。男主人公试图让吉格堕胎,但他没有直接表明这一目的,而是诱导吉格自己说出他期望的决定。而当吉格说她会把孩子打掉,因为是他希望她这样做。而这个男人却急于撇清自己的关系,他说,"如果你不想打掉它,我也不想。"很显然,他不想承担责任,想把所有的责任和后果都留给这个女孩。他明知道堕胎手术没那么简单,也并不安全,而且在当时的西班牙属于非法行为,他却一再的跟吉格说"很简单,非常简单。"当女孩意识到,和这个男人,她不能拥有她所想要的关系和梦想时,她选择安静的解决问题,选择承担一切责任,而这正是海明威英雄的一贯作风:果敢,决绝,在应对痛苦和困难时,表现出超人的意志。一个女孩,一个男人,本不对位的关系和女孩勇敢,可敬形成了巧妙的反讽。

3、吉格身上海明威英雄的"压力下的风度"

在《白》中,美国男子从头到尾费尽心思的诱导女孩做出堕胎的决定只是因为他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为了达到目的,他一方面对女孩说,"那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手术,非常简单。那其实根本就不算一个手术"而另一方面,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女孩,"如果你不想做,你就不必做了。"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没有逼迫女孩,但实际上他用自己伪装的语言陷阱,和女孩对他的爱,无情地迫使女孩朝他期望的答案靠近。他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却又不愿放弃这一意图,处心积虑的诱使女孩跌入他的陷阱,达到打的目的,这不是一个正直的硬汉所为。与此相反,女孩吉格似乎视乎比他更光明磊落,更忠实于自己的言行。作为一个女人,吉格当然知道堕胎的疼痛和危险,可她必须做出选择。打掉孩子,她将亲手断送孩子的性命,失去做每亲的权利;不打掉孩子,他将失去眼前的这个男人。对她来说,这个决定是非常艰难和痛苦的。无论如何,她的生活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可最终,她还是做了决定:"我会去做的,因为我已不再在乎自己了。"相比男人的懦弱和自私,吉格的言行更加的让人敬佩,更加有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风度。

通过以上的分析,传统观念中的海明威英雄在《白》中完全被刷新了。勇敢、坚韧、光明磊落的英雄特质在柔弱的女主人公几个身上得到了一一体现。与精明、懦弱的美国男人相比,女主人公吉格在《白》中似乎更加高大,更符合一个英雄的形象,她的言行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海明威英雄形象,是一个具有海明威英雄气质的女性英雄。

参考文献:

[1]段江艳.《白象似的群山》蕴涵的文体特征.《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期,第63-65页。

[2]付美艳, 孙敏. 《白象似的群山》标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解读.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01期 第127-129页。

第8篇

世界文学研究出现两种重要趋势:一是语言学分析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文学分析中;另一个就是现代语料库技术在文学文本中的应用。文学与语言学的融合形成了独立的语体学学科,应用于诗歌、小说和戏剧研究。语料库的应用从最初的版本学研究,发展到为各种文学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及参照。英美文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关系引起了语言学、文学界研究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和实验证明:文学批评是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而语料库方法则是量化的、描述性的,以概率为基础的语料统计分析。二者的结合能够使文本的分析描述更系统,也更为可靠。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工具,使人们对文学作品可以进行更详实、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研究不仅可以从理念、假设到事例分析,还可以从文本实证入手,通过特征分析建构假设和理论。由于文学语料库可以包括单个作家所有作品,构成某个作家的语料库,也可以包括多个作家的作品语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也可以建成英汉两种平行文本的语料库。从作品语料中人们可以得到充分的例证,以验证或说明某一文学批评理论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是利用文学作品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工具,以文学语言和文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用词分布分析、文体特征分析、情节分析等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拓展传统的文学研究,提炼文学修辞、文学叙事的规则,考察作者的写作风格,甚至鉴别作品的真实作者。主要分析手段包括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文学作品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作品要表达哪些主题,反映何种思想内涵。

二、语料库技术运用于海明威作品研究的意义

笔者多年来对海明威的作品及其笔下硬汉形象颇感兴趣,一直想探索出一种先进的方法来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研究。我们可以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海明威的主要文学作品,包括《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等。

以往,我们通过定性的、阐释性的、以阅读体验为基础的研究--文学批评,从海明威的作品的人物中的“硬汉式”人物身上总结出他们共同的群体特征。我们发现,首先,“硬汉式”英雄在肉体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勇气。第二,“硬汉式”英雄具有极强的意志力。与其体能相比,其意志力显得更为重要。正是这种意志力使人物在被打碎被重创后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显示出人的尊严。第三,海明威的“硬汉”另一重要特质是忠诚。“硬汉式”英雄内心充满激情和忠诚精神,这一特质使得人物显得可信可靠,让人感到温暖可亲。第四,“硬汉式”英雄始终保持着作为一个人的崇高荣誉感,总能在失败面前表现出人的尊严。第五,“硬汉式”主角总是精通某种专门的技艺,如钓鱼、斗牛、打猎等。这种技艺上的精通使得“硬汉”能直面生活中各种环境而不会束手无策,同时也是构成他内在的勇气和约束力必不可少的原素之一。最后,海明威的人物的考验都发生在怯懦和勇敢的瞬间,他们任何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而正是由于死亡,人的态度才开始变为一种纯粹的东西,而正因为其纯粹,方显得意味深长。所以,死亡这一主题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死亡本身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是必然的,活着相爱是暂时的。这些观点使他的作品很少有良好的结局。但是可贵的一点是,他的人物并不轻易放弃生的欲望,他们敢于与死作斗争,力图争取自己的命运,因此他的悲剧仍焕发着生的光彩,预示着明亮的前景。海明威笔下“硬汉式”主角的力量来自其体质、精神、心理和社会能力诸种因素的合力,这些特质构成了海明威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一旦这些素质被放在与其难以抗衡的力量的冲突中,它们就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显示出“硬汉子”的英雄本色。综上所述,海明威作品的思想内容,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以及海明威的创作艺术是一个永远不尽的研究主题,是永不过时的研究内容。

随着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在我国的兴起,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老人与海》等名著进行文本解读和对文本中词语、句法、节奏及篇章结构的检索和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进而对作品及人物进行评论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我们对20世纪美国重要作家海明威作品研究的一种新的突破,将会对海明威作品文本分析,文学理论的验证、构建,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海明威重要作品的方法和手段

运用先进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对海明威重要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海明威的重要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进行文本解读和语料检索与分析,挖掘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构建海明威“硬汉式”英雄人物的识别特征体系,并试图把文学作品分析与文学教学结合起来,探讨其在文学教育中应用价值。我们可以将整个研究工作方案可分为三步:(1)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的搜集、整理,形成规范的电子文本格式;对作品的创作时期和体裁进行标注,建立起一定规模的海明威作品及传记作品语料库;选择适当的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2)通过文本解读和语料库参照分析检查和验证相关的结论,并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3)探讨和研究这种分析和研究之于文学教学的意义及应用途径。

海明威一生都在创造CodeHero,该文学形象贯穿海明威各个重要时期的多部作品,其基本特征在文本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而该形象的变化与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是研究中要突破的重点。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和索引软件,通过词频分析、词汇分布分析、句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以关键词分析为基础的情节分析等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挖掘海明威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我们还可以用语料库语言学量化的、统计的、描述的方法,从文本着手,发掘‘硬汉’形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探讨这一主体形象的产生和塑造,论述海明威的“硬汉式”主角在桑提亚哥身上的基本归宿。

【参考文献】

[1]WangShouyi;“Hemingway’sLinguisticsStyleandArt”,ForeignLanguages2,no48(April):41-45,1987.

[2]RobertP.Weeks;“Hemingway:ACollectionofCriticalEssays”,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62.

[3]PhilipYoung;“ErnestHemingway:AReconsideration”,UniversityPark,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Press,1966.

[4]Robert.O.Stephens;“ErnestHemingway:TheCritical”,NewYork,BurtFranklin,1977].

[5]JamesNagel;“ErnestHemingway:TheWriterinContext”,Madison: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1952.

[6]Carol.S.Baker;“ErnestHemingway:TheWriterasArtist”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52.

[7]JeffreyMeyers;“Hemingway:TheCriticalHeritage”,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82.

[8]MilesDonald“TheAmericanNovelintheTwentieth-Century”,NewtonAbbot,England:LevidandCharles,1978.

[9]CharlesMolesworth;“Hemingway''''sCode:TheSpanishCivilWarandWorldPower”,Salamagundi,no.76-77(Fall--Winter):84-100.1987.

[1]海明威:老人与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2]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3.9。

[3]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1。

[4]李宜,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下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8。

[5]龙毛忠,颜静兰:《.英美文学精华导读》(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6]吴然.:“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演绎(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1。

[7]李文中:语料库索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洛阳: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第9篇

海明威《老人与海》象征意义《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最重要作品之一。这部中篇小说于1952年9月登上《生活》周刊后,便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并帮助海明威一举斩获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讲述了古巴老渔夫桑迪亚哥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3天,大马林鱼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却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海明威说:“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但他也曾经说过:“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他们将意味着很多东西。”笔者以为,海明威此处提到的“意味”实际上就是指“象征”。

一、桑迪亚哥——人类精神的象征

小说中的主人公桑迪亚哥是一位“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过去了84天还没捉到一条鱼”,他的船帆“用面粉袋补了又补”“正好似一面象征永远失败的旗子”,他的神态“消瘦而憔悴”。他的双手布满了很深的伤疤,这些伤疤“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样古老”,这些描写都使作者看到了一个失败者的形象。然而,海明威却紧接着刻画了主人公的眼睛:“他身上的每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那双眼睛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正是由于海明威对于这双眼睛的描写,使读者看到了桑迪亚哥这位老渔夫的坚毅乐观的精神世界。当桑迪亚哥面临84天都没有捕获一条鱼的残酷现实时,他仍然没有放弃,想要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实力,想要捕获一条大鱼。当这条大鱼真正来到时,桑迪亚哥不惜耗尽全身力气,与大鱼奋战两昼夜,最终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将大鱼征服。虽然在返程中大鱼的尸体遭到鲨鱼一波又一波地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骨。桑迪亚哥也用他的行动告诉了世人: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桑迪亚哥的顽强、坚毅、不屈、乐观都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二、大马林鱼——宏伟目标和光荣的象征

小说中,海明威对于大马林鱼的着墨是非常多的。因为,主人公桑迪亚哥是位渔夫,对于渔夫而言,他的一生都在与鱼打交道,捕获大量的鱼和捕获别人都捕不到的大鱼是一个渔夫毕生追求的目标,而这项目标的最终完成又会带给渔夫无上的光荣。桑迪亚哥曾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渔夫,但是随着他年纪的增大,又长长不交好运,他的名誉遭到了众人的质疑,他却仍然不气馁的不惜耗费全部精力,奋战两昼夜,最终依靠自己的顽强的毅力捕获了这条大马林鱼。

首先,大马林鱼象征了一个人的宏伟目标。没有目标,人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就没有继续的希望。而宏伟目标,是需要人们艰苦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才能最终实现的。在小说中,如果不是由于桑迪亚哥固执的坚持要捕获一条大鱼,他就不会在整整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情况下,仍然在第85天扬帆起航。而且对于捕到大鱼“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象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桑迪亚哥对于自己的目标是很清晰的,而且,他也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

其次,大马林鱼也象征着光荣。从现实讲,一名年老的渔夫能捕获一条仅鱼骨就长18英尺的大马林鱼,是非常值得骄傲和光荣的事情。而从桑迪亚哥对待鱼的态度上来讲,他对鱼的感叹是:“从来没见过一件东西比你更大、更好看、更沉着、更祟高了。”从词面上就可以看出,桑迪亚哥对于这名强劲的对手并没有怀有敌意,反而亲切地称它为“我的兄弟”“我的朋友”。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在与大马林鱼搏斗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对它怀着敬佩和喜爱的心情。当大马林鱼最终败在桑迪亚哥手下时,桑迪亚哥也为之悲叹。所以,大马林鱼象征着一种无上的光荣。

三、大海——人生的角斗场

小说故事发生在海上,海明威在小说中对于海洋的描述多由海洋动物渲染出来:水母有毒,却被海龟吃掉,而海龟又变成了残暴鲨鱼的美餐;金枪鱼捕食小鸟,小鸟又被老鹰追捕而发出凄惨的叫声……所有的这些,都描绘出海洋这个广袤无垠的地方,充满了弱肉强食,充满了杀机。因此说,大海,就是人类社会的象征。

四、鲨鱼——磨难和摧毁

小说中,桑迪亚哥奋战两昼夜,耗尽全身气力才捕获的大马林鱼最终被一群鲨鱼蚕食的只剩下一具骨架。对于桑迪亚哥来说,将这条巨大的马林鱼带回去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和光荣的事情,他的人生也将因此而再度明亮起来。然而,鲨鱼的到来却摧毁了老人美好的愿望,鲨鱼蚕食了马林鱼,并因此而使老人再度陷入了斗争当中。鲨鱼的存在象征着人生的磨难,更象征着摧毁和破坏的力量。

五、结束语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运用深刻的象征涵盖了整部作品丰富的思想主题,赋予桑迪亚哥、大马林鱼、鲨鱼、大海等以丰富的象征和寓意。上述是笔者对于几个主要象征物的浅要分析。但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言:“我总是按照冰山的原则来写作。那就是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你知道的东西可以略去不写,这样反而加固你的冰山。略去不写就是含而不露。”他的小说是一座冰山,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八分之七藏在水底下;露在水面上的是我们读到的故事,藏在水底下的则是要我们去发掘的无比深厚的象征意味。

参考文献:

[1]厄尼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倪方.《老人与海》的象征手法及作者的人生哲学[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4,(12).

[3]蔡凤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J].贵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2).

[4]朱继忠.多层次的含义——浅探《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2).

[5]侯晓艳.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形象的象征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7).

第10篇

一、从冰山原则看《老人与海》的主题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受到10年的冷遇与攻击后,为了力挽声誉而推出的一部中篇杰作,作品问世后好评如潮,在世界文坛引起了空前的反响。“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就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选题坚持了其一贯性和独特性,全文以战斗、搏击、捕鱼为题材,重复着孤独、死亡、抗争等几大主题。它看似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它简单的情节却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圣地亚哥这个“独自在湾流里的一只小船上打鱼的老头儿”是海明威笔下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他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位“硬汉”,是“生命英雄”的象征,是个“打不败的失败者”。整整84天的“背运”并没有磨灭他的斗志,无论是时时伴他左右的小男孩的离去,还是周围渔夫的嘲笑与同情,都不能使老人失去信心,他的眼睛“跟海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圣地亚哥的自信是绝对的自信,是不跟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自信,是不用与他人比较的自信。在桑提亚哥的生存哲学中,即使遭遇到了极点的背运,人也只能自信。面对被鲨鱼撕咬的大马林鱼残骸,老人却说:“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宁折不弯,这不正是海明威那水下“八分之七”的真意所在吗?

二、从冰山原则看《老人与海》的语言特点

海明威一生爱好拳击、狩猎,他亲历几次大战及数次意外事故,身上留下的无数伤口以及237处弹片就是他本人“硬汉”风格的体现,正是这种独特的性格和早期的记者生涯以及传奇的人生经历,使得海明威练就了其简单、凝练的写作风格,行文间不带任何冗言赘词,没有多余的铺陈、叙述、探讨,甚至议论,只有血肉筋骨般的语言。正是这种几经锤炼、直陈式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得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得以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这也展示着海明威作品的独特艺术性和审美启迪性,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这部《老人与海》中,他依旧惜墨如金,极力使用简洁、凝练的文字进行叙述,再次体现出其“冰山原则”的写作特点。文中大量使用卓绝的语句,简单的句子结构、常用词或日常用语,这种电报式的对话删除了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把海面下深藏的八分之七冰山留给了读者,达到了简约与含蓄的完美结合,以含而不露的写法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海明威的作品虽然用词简练,却意味深长。在浩瀚的大海上老人抱着必胜的信念与大马林鱼周旋:“Fish,”he said softly, aloud,“I’ll stay with you until I am dead.”“I told the boy I was a strange old man,” “Now is when I must prove it.”短短几句内心独白,没有一丝华丽词语的修饰,温柔而又坚定,却似一位人生斗士的战斗宣言,一个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鲜活地跃然纸上。他要证明给孩子看,他是一个多么不寻常的渔夫,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动摇他捕获这条大鱼的坚定决心。在老人心中,小男孩是自己人生的希望,有了孩子,在与命运的搏斗中老人就有了勇气。在艰险的海上搏斗中,他反复多次提及小男孩:“我想念这男孩”“要是这孩子在该多好”……惜墨如金的海明威,对老人思念男孩的描写是有其象征意蕴的,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孩子是人类生命延续的维系物,也是硬汉不向命运低头的力量源泉。在孩子的鼓励下,圣地亚哥才得以坚强不屈地拼搏下去,他意识到:“要不是孩子,我早完了,这一点不承认可不行。”在文章的结尾处,精疲力竭的老人在梦中见到了狮子――“The old man was dreaming about the lions”,作者仅用了一个如此简单而平淡的陈述句,不加任何修饰,不见一个形容词,便结束了这部文坛巨著,而留下了海面下八分之七的冰山等待读者自己去品味。

三、从冰山原则看《老人与海》的写作手法

作为那个时代最富有才华和艺术感染力的散文体作家,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往往体现出自然流畅、朴实无华的特色。细读《老人与海》,我们不难发现:“冰山原则”不仅表现在海明威作品中简洁、凝练的语言上,还表现在其白描式的写作手法上。在描写文章的主要人物时,海明威仅寥寥几笔就使一个“硬汉”形象轻轻松松地跃然纸上:“Everything about him was old except his eyes and they were the same color as the sea and were cheerful and undefeated. ”就是这个仅有一屋、一床、一桌、一椅的孤独的老鳏夫在一连84天捕鱼失败之后,仍然可以充满自信地准备第85次的扬帆出海。在小说中,海明威没有用到华丽词藻去渲染人物的性格,没有用到看似必不可少的说明和议论,更没有用到蹩脚的形容和华而不实的比喻。海明威省略的其实就是读者自己可以去想象、填充的水下八分之七的冰山。在对老人捕鱼全过程的描写中,海明威客观、细致地描绘了圣地亚哥行动的每个环节:从细致准备出海前的事宜,到海上下饵,与上钩后的大马林鱼周旋,直至战胜大马林鱼并将其绑在船的一边,接下来又力战群鲨鱼,奋勇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纵观整个过程,作者生动真实地还原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仅用十分俭省的语言便刻画出了一个宁折不弯的“硬汉”形象。正如海明威本人所说:“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而又没有把灵魂二字用大写字母标出来。”他笔下的这个人物绝不乏生动丰富的内心世界,但读者却又无法直接在文中找到具体而精细的描述,冰山海面下的八分之七藏于读者心中。细读文章结尾处的一段对话,仅仅几个简单的句子却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一句“They truly beat me”揭示了老人在经历身心磨难后无限痛苦与失落的内心情感,他就此向命运低头了吗?不,这位海明威笔下的“硬汉”转念想到:“No. Truly. It was afterwards”,是“后来的事情”,是“鲨鱼打败了我”,老人旋即又抖擞精神、重拾自信。在整整三天三夜惊心动魄的海上生死较量之中,老人曾反复提及一个唯一可以与他相依的男孩,“ I wish I had the boy”,但当躺在床上的老人见到孩子时,作者却仅仅用了一句“I missed you”便完成了对老人内心世界的刻画,简洁、明了却又蕴涵了他对男孩无限的依恋与思念,为“硬汉”添上了柔情的一面,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这正是其“冰山原则”在文中的具体体现:老人的情感,从失望、悲伤到振奋、期望,尽管海明威用词精炼到了最高的程度。但这些精练、寓意深刻的对话仍能把一个打不败的“硬汉”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完善更加直接地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说:“海明威的小说所追求的是眼睛与作品之间、作品与读者之间直接沟通的双重关系,从小说创作意图来说,就是从小说的开始就打定主意让读者去如实地感知作品。”这样看来,无论从主题、语言特色还是写作手法上,《老人与海》中都处处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而这也正是他的作品长盛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注 释:

① Bake,Green: Hemingway’s Biography,American Disc Punishing Corp,1980年版。

② 海明威:《老人与海》,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 Encyclopedia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M].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 Inc.1969:97-100.

[2]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3]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445-447.

[4] [英]赫・欧・贝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5] 金元浦,孟昭毅,张良村.外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11篇

在灿若繁星的文学家、艺术家当中,海明威无愧为首屈一指的硬汉。他14岁走进拳击场,被人打得满脸鲜血,可他没有倒下;19岁走上战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身中237块弹片,也没有使他退缩;34岁他又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负伤时头部缝了57针,使他成为惟一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作家。直到晚年,他又连续两次遭遇飞机失事,目击者都以为他在劫难逃了,而他却从大火中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在写作上,他经历过无数次退稿,遭受过无数次嘲讽,可他仍然不放弃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写出《老人与海》等大量的传世之作,引起世界文坛的震撼。直到最后,当他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他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捉弄而成为无能的弱者,终于在一个夏日的早晨,他将双筒猎枪伸进自己的嘴里,悲壮地结束了自己曲折坎坷的一生。

一般来说,自杀的选择绝对不是一种合乎伦理的明智的选择,不值得宣扬,海明威的死也不值得人们效仿,但海明威有一句名言让我们印象深刻:人是不可以被打败的。人只能被毁灭,而不能被打败。他认为人活着就要像斗士一样勇敢和顽强,即使像在拳击场上一次次被人击倒,也要一次次地站起来,不服输、不言败。从海明威的作品中也让人感受到人类与命运搏斗、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海明威倡导的硬汉精神在职场中同样应该提倡。我们应当学习海明威这种同命运抗争、勇于向挫折挑战的硬汉品格。人从自然中来,自然创造了人。正因如此,人是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发展、完善和塑造自己的。对于自然界中给人们带来的一切,我们必须坦然面对,从容应对,这是命运的较量,更是意志的较量!

命运对每个人来讲,既是未知的,又是可以改变的。不过要奋争,要拼搏,即使有些努力最后无济于事,也不应放弃和妥协,因为有时成功和失败只差那么一点点――像那个八十四天捕不到鱼的老人(《老人与海》),像那个宁愿割断自己喉管也不在痛苦的妻子面前哼一声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营地》),像那个不惜牺牲爱情和生命去投身反法西斯战斗的美国志愿者(《丧钟为谁敲响》),也像那个甘心忍受耻辱而维护自己心中纯洁爱情的女仆(《在密执安北部》),等等。他们都是海明威笔下的不屈者,而且在海明威眼里,他们更是不言败者,是命运的胜利者。

海明威的人生信念以及他的不凡经历和他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对于我们今天职场中的年轻人,应该是一种激励,一种催动,他告诫我们要用你的坚韧和毅力,用你的勤奋和不屈,与你的命运去较量――成功者已不胜枚举,还有那许许多多在各自平凡岗位上与命运抗争不息、苦苦拼搏的人。由此悟出,其实人生的道理也很简单:只要你不甘心被打败,你就要成为一名硬汉,你就会有充实的人生,也就会有赢得成功的机会。

“命运如同一根绳子,你越充实,它勒得越紧,也足可以使你兴奋起来;而你一旦放松,它会勒断你的骨架!”

在满脸鲜血的拳击场上站起来,在身中237块弹片中站起来,在头缝57针中站起来,在两次飞机失事中站起来,永远做人生的强者,做职场中的硬汉,这应当成为我们励志前行的座右铭。

第12篇

她遭遇了一连串的家庭不幸之后,

人们说她的家族有着一种家族魔咒

她以自己的努力,破解了困扰自己终生的家族魔咒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美国电影公司以强大的班底制作了电影《南京》。电影在中国首映后,上座率颇高,放映中影院一片静悄悄,放映结束,很多观众久久不原离开。

《南京》通过讲述1937年末日军占领南京后,滞留当地的十几位西方人士保护近20万名市民免遭日军杀害的故事。这些西方人士有著名的德国西门子商人John Rabe(《拉贝日记》的作者)、金陵女子大学的校长Minnie Vautrin等。

金陵女子大学校长Minnie Vautrin的扮演者,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孙女玛利尔・海明威(Mariel Hemingway),她不仅是一位获得过多次获得美国金球电影电视大奖提名的好莱坞演员,同时也是一位制片人和导演,她出版过关于瑜(王旁)加方面的书,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她的女儿Dree Hemingway继承了她的身材,成为一名时装模特。

■海明威家族的魔咒

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用双筒镶银猎枪自杀。欧内斯特・海明威名字又写入“海明威”家族的亡灵薄,30多年前,海明威的父亲就因自杀而进入家族名册,海明威自杀后第五年,他的妹妹也服药自杀,1982年,海明威的弟弟自杀。1996年,玛利尔・海明威的姐姐服药自杀。2007年6月,美国一家网站评选出“全球十大遭诅咒家族”,海明威排名第三。

似乎像一种病毒,或者像迷信说法中的“诅咒”,让海明威家族变得阴云密布。本月21日,是玛利尔・海明威的46岁生日,她出生的时候,海明威已经自杀,所以她并没有见过这位作家爷爷,不过爷爷的名声,让人们对这个家族格外关注,这些关注,无疑成为她生活的负担,这些关注,包括他们的能力、病症,乃至婚姻,人们把所有的不幸,都迷信化,与“家族魔咒”连续起来。

她的祖父欧内斯特・海明威有四次婚姻,一场婚姻还没有结束,另一场婚姻已经开始,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生似乎都在婚姻里纠缠,也许正式基于这样的原因,作为长子的杰克・海明威,婚后虽然妻子两地分居,感情不顺,但始终没有撕裂那张婚纸。

玛利尔・海明威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从她出生开始,家庭的气氛就弥漫着昏暗和暴烈,父母各住各的房间,气氛古怪而尴尬,酒精成为父母调节情绪的药物,不过三杯酒下肚,他们面前的酒杯和酒杯已经变成了恐吓对方的武器,房间里玻璃四溅,玛利尔・海明威和姐姐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内心的苦楚咽进自己肚里。

玛利尔・海明威的姐姐玛葛・海明威长大也嗜酒,不过她戒掉了。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她需要温暖,20岁时,就与Erroll Wetson结婚,这场婚姻只持续了三年,离婚后,她迅速与Bernard Foucher结婚,这段婚姻只持续了八年。玛利尔・海明威与姐姐感情很好,她们都继承了海明威高大的身材,玛葛・海明威身高一米八一,1976年进入电影圈,在处女作《朱唇劫》中出演主角,她建议制片方让妹妹出演一个角色,没想到,一心像成为模特的玛利尔・海明威却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世界,获得美国金球奖最佳新人奖提名。1979年,著名导演伍迪・艾伦邀请她参加《曼哈顿》的演出,这次演出让她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

姐姐被婚姻的失败击垮了,尽管玛葛声称自己并不是一个狂热的海明威,玛葛依然身陷于海明威家族的“魔咒”中,虽然她挣脱了酒精、暴食和癫痫对自己的困扰,甚至把自己的暴食拍成录像,在电视上放映。不过,家族的“魔咒”并没有放过她,在辗转了数家医院之后,1996年7月1日,她的祖父忌日的前一天,她在公寓里自杀,她也躺进了家族公墓。

玛葛的死让玛利尔・海明威不能接受,多年来,她一直在努力摆脱“魔咒”对自己的束缚。

■与家族的魔咒的斗争

她与姐姐一样,很早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1984年,23岁时的玛利尔与电影导演、编剧Stephen Crisman结婚,并与1987年和1989年生下女儿蒂瑞和Langley。就在她生下Langley的这一年,她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第二年,父亲又因心脏病躺进了家族公墓,死神带走了父亲,但它似乎并没有离开,父亲去世的第二天,丈夫Stephen Crisman就被诊断出脑癌,医生说,“他已经没几天好活了。”

家族魔咒的传闻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条,玛利尔并不相信家族魔咒的传说――世界上也没有什么魔咒。她为丈夫请来最好的医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奇迹般地痊愈了。他一直活到现在,近两年还不断有电视作品问世。

与丈夫结婚23年来,她不仅以这个数字来摆脱了家族婚姻不幸的家族魔咒,她与丈夫的恩爱反而成为众多人羡慕的对象,他们都投身娱乐圈,彼此鲜有绯闻。他们不仅破除了魔咒谣言,而且把镜头对准了家族魔咒――以前,玛利尔害怕别人提到家族魔咒这个词,她甚至很少去家族墓地,现在,她和丈夫一起把镜头对准了这个家族,他们先后拍摄了《 海明威的古巴》、《和命运抗争》等多部关于祖父的电影作品,而丈夫制作的电影,她几乎每部都有参与,这些印着玛利尔夫妻名字的影片,成为他们夫妻恩爱的佐证。

家族魔咒的另外一项内容就是两代人的隔阂,从祖父与自己的众多子女的冷淡,到父母与自己感情的淡薄,她的女儿蒂瑞今年只有20岁,但已经参与了父母制作的多部作品的拍摄,2006年,热爱慈善事业的玛利尔担任了一家医院的慈善晚会主持人,她的女儿作为模特也出席了这场晚会,晚会上玛利尔隆重地把自己的女儿引向媒体镜头,努力推动女儿的演艺事业。

“她是一个冷静的妈妈,我可以告诉她我所有的感受。我们的母女关系更像是朋友。”玛丽的小女儿对母亲的评价非常高。

■用美辐射生命

玛利尔・海明威不仅继承了祖父的高大身材,也继承了祖父的强壮,1980年代初期,她先后主演了几部运动题材和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她与Stephen Crisman丈夫结婚,戳破了她是同性恋的传言,她为了增强自己的女性形象,还去做了丰胸手术,“我希望人们把我看成一个女人,我不想被认为是那种男性化的女孩。” 2001年,她又做了胸部填充物拆除手术。“这不是真实的我,我现在希望自己是一个自然的个体。”

她吃有机食物,戒酒,她想自己的姐姐一样与家族魔咒的音符――暴食、酗酒等恶心做斗争,她也向自己的祖先们一样热爱运动,她不喜欢冒险性的运动(她的祖父喜欢打猎,她的姐姐喜欢滑雪),她喜欢安静的瑜伽,并在凯特基姆开了一家瑜伽馆。

瑜伽让她克服了自己最严重的个人问题:喝咖啡上瘾。

2005年,她与著名的瑜伽教练罗德尼・仪(Rodney Yee)共同录制了《现在瑜伽》系列DVD影碟,同时出版记载着自己经历的自传类作品《寻找我的平衡――回忆与瑜伽》,本书讲述了她所遭遇的家庭不幸,以及如何通过自己努力去寻找自我,与不幸做斗争。2006年,她又出版了《玛利尔・海明威的健康生活之道:每个女人的美丽指南,让生活熠熠发光!》,她在书中通过对自己生活的详细讲述,告诉女人,如何去寻找美和自我,如何如做一个健康的自己,如何协调饮食、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等等。她提倡运动和内心的平静。

■热情和宽容让她战胜抑郁

1996年,姐姐玛葛自杀后,她一直确信姐姐并非自杀,因为对姐姐深沉的爱,她无法面对这个现实。直到2005年,她在接受采访时,终于接受这个事实。以前,她不能接受,是因为她的内心不够强大,此时,已经44岁的玛利尔・海明威在经历了诸多不幸,并以自己的顽强意志战胜不幸的玛利尔・海明威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和柔韧,足以承担任何风雨。

她经历过生活的风雨,也懂得风雨的凄凉和痛楚,早在1980年代,她先后出演了多部电影中的同性恋角色,虽然遭遇非议和批评,但她自此以一颗宽容之心去看待同性恋,包容让她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20世纪90年代,她向法院提出诉讼――指控她的教父在她幼年时曾猥亵她,她的父亲和继母对她的指控极为不满,并断绝了与她的联系(不再与她说话)。不管家人和社会怎么对她施加压力,她从来都没有丧失的责任心。

她还是一位慈善活动爱好者,接听心理热线,不断地主持和参加慈善活动,从儿童医院到动物保护,她关注着更多人,作为电影、电视制作人,她还拍摄了多部关于关注社会和中东生活题材的电影。热心让她获得了战胜了困扰家庭上百年的精神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