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

时间:2023-06-02 09:22: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

第1篇

我们学习了《地震中的与子》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是多么伟大啊!

在1994年的一天厄运正悄悄来临美国。只听一声巨响,洛杉矶已变成一片废墟。许多家长佼幸逃离后,来到孩子的校园寻找孩子但却一无所获。可阿曼达的父亲却不顾生死徒手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14孩子。我被他们那种伟大的爱为知感动。

地震让许多人失去生命,损失惨重。地震尽管夺去了我们的生命,但是它夺不去我们的伟大的爱。爱是什么?我认为那有可能有时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它在关键时刻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人在绝望中不低头折节,满怀信心地面对现实。这股决不放弃的力量源泉就是爱,它是多么伟大!这是我从"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中体会到的。爸爸在刻不容缓地徒手挖残垣,从来没有停下来在,爱的力量鼓舞下终于找到了14位同学。因为有了巨大的精神支柱阿曼达在废墟里显得十分勇敢,还临危不惧让同学先出去,是人百感交集。我深深地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多么坚不可催啊!

学完这篇文章后让我浮想联翩,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发生的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是全世界人民举世哀痛的一天。14时28分大地再也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发生了8.8级大地震,让汶川一带变成一片废墟。许多人在废墟里坚持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是什么创造了奇迹?那毫无疑问—就是爱!这不正像文中那对父与子吗?全世界人民为之感动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渡过难关。作为中华人民的一份子,我和爸爸义无返顾地将一百块钱投入募捐箱。这也算我们的一点爱心吧!

如今地震已去,人们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有爱,让我们坚信:奇迹的出现来自于伟大的爱!

爱是多么伟大啊!愿爱挥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500字(二)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自从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才真正了解到父爱的无私、伟大。

文章记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执著地从瓦砾堆中营救儿子的动人事迹。

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的挖掘,儿子也许便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

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也许,我们的爸爸平常对我们的关爱不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但我们仍然能时时感到父爱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闫老师对我们说,区里要进行古诗背诵比赛,让我们把背过的诗打印。其他人都不屑一顾,我却牢记在心,一回到家,就急忙告诉了爸爸,爸爸一听,立刻给我忙活起来。

晚上,我甜蜜的进入了梦乡,可谁知爸爸努力抵抗着"睡魔"的干扰,依然给我打印着,生怕我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第二天,我一起床,发现爸爸的眼睛变成了"熊猫眼",妈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我感动极了。

还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自己心爱的玩具、零食,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有时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第2篇

1.简――还“对话”之“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师:(出示地震相关图片)同学们,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学生七嘴八舌)

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播放《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

生:……

(学生兴致淡然,教师指多名学生汇报。)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堂已经进行七八分钟,文题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交流地震危害的资料”这一环节显然是为了对话而对话,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大。其实,课堂开始,只需教师配上音乐与图片进行饱含深情的一段独语(地震是多么残酷,它使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就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阅读期待。这样的对话指向明确,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交流。

2.静――听“独语”之美。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片段:

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美丽的风景?让我们跟随刘章爷爷,跟随家乡的人们一块儿去走走搭石吧。请大家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默读并圈划3分钟左右,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内心“独语”。)

阅读教学中主体体验往往采取自我言说的方式,通过独语对“内意识”进行自我组织。上述教学现场学生在教师的“独语”引领下,静心读书,静心思考,揣摩品评课文语言的精美独到之处,课堂因为有了学生内心“独语”的积淀而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3.融――“对话”“独语”融合之境。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同一文本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此时,应顺势启发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让思维的火花在“对话”和“独语”中碰撞。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教学片段:

师:母亲沉浸在月色里,陶醉了,而“我”也陶醉在母亲美丽的形象中,陶醉在母亲讲的故事里。母亲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学生读童谣)

师:“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什么?

生:母亲唱的童谣很好听。

生:“我”想和母亲多待一会儿。

师: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生:花生。

师:可“我”那时硬是解不开,是母亲,再一次使“我”豁然开朗。

师:母亲的歌谣、故事、童谣、谜语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美妙,使“我”的心明朗起来。所以,“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母亲用……飞向诗歌的王国。”

师: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四十年后,孙友田回家看母亲的时候,却发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那洒满月色的篱笆小院,那芳香的音韵,那动人的歌谣成为了永恒,此时此刻,面对老去的母亲,我想说……

课已接近尾声,师生的对话营造了言语激发的场,写话自然水到渠成。对文本深度阅读后,情感体悟浓缩在写话中,阅读个性化的感受通过写话这种“独语”方式终于找到了合理的突破口。

第3篇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感

海再深,也没有父亲的爱深;山再高,也没有父亲的情高。当我读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心情无比激动,我想大声的哭,大声的喊,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来领悟这个深刻的道理。

这篇文章讲的是:1994年,美国烙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青年的父亲去救儿子时,发现美丽的学校以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一点点救儿子的机会,而整日整夜地挖废墟。当他挖到38小时,终于救出了孩子……这是个感人的故事,深深的体现出一种伟大的父爱。

课文并没有用许多华丽的词藻去重重修饰这位父亲,但是他朴实的行为里面却包含这深深的情、浓浓的爱。读完后,我泪流满面。那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儿子,连续不断的挖呀挖呀,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他满脸灰尘,累得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但他决不会放弃寻找困再废墟中的儿子的决心,而是继续挖,他终于听到了儿子的叫声,儿子终于找到了。他的儿子和一些同学都还活着。儿子是好样的。他让爸爸把其他的朋友先救出去,自己最后离开。啊!一位伟大的爸爸,一位了不起的儿子。我深深的被他们的伟大崇高的品质折服了。亲爱的朋友,难道会无动于衷吗?我相信你们此时的心情也一定会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息,终身难忘。

这是我也细细回想起生活的一些小小的事情,又一次,冬天的晚上,天冷得不得了,我的鼻尖红了,额头烫呼呼的,妈妈爸爸他们睡得挺香的,爸爸马上拿了一张小被子,把被子轻轻的放在我的身上,背着我去看医生、开了药,爸爸才放心下来。这就是我爸爸无私的父爱。

每一个家庭的父爱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父子、父女之情都是一样的。我告诉天下的父亲、儿女,你们一定要珍惜这种伟大的爱,不要轻易放弃、丢掉了。让我们在彼此的心里永远珍藏着这种爱吧!

第4篇

——读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一个个严格的要求,一张张慈祥的笑容,一句句亲切的话语,一声声热情的鼓励……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这爱比山高,比海深,从我们出生起,就沐浴在这种爱里,在爱里长高、长大。

这篇课文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课文歌颂了父亲,赞扬了父亲,但是父爱促使这位父亲不停地、不吃、不喝、不睡地挖了38小时,这是多么有惊人、多么超出常人的毅力!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下救出儿子和14名同学的故事。

那么,是什么让这位父亲挖了38小时,因为,父爱的力量洋溢着他的全身,还是因为他曾经对儿子阿曼达许过的诺言: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所以父亲才拼命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他不会死,他在等我!其实,在那种情况下,说他失常,但失常得很伟大!说他不失常,却不失常得很惊人!

我明白了,什么是爱,爱是不疲倦的,爱是坚持的,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这些让我想起2008年黑色的5·12,也是爱产生的力量,也是爱拯救了我们的兄弟姐妹,是爱成就了我们大家!爱的力量是无穷大!

第5篇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探究的第一步。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探究的氛围当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探究,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为例,老师:同学们,你能说出你自己现在是处于什么位置吗?由于是研究学生自己的事,所以学生的兴趣马上来了,都想知道自己是处于什么位置,都想知道自己每天坐在教室里的位置。这一问题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把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就引出来了,都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就把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此时提出来,学生就一定会热情来研究。

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规律

方式是探究的重点,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学会根据这样的规律去解决相关问题。

独立探究 独立探究主要用于在家预习阶段和学习简单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然后把自己找到的规律或得出的结论拿到小组里来,供同学们借鉴或提出宝贵的建议。如教学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的特征时,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这些图形,通过观察就可直接找出特征,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刻记忆,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就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员在一起进行探究。这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努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在课外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使学生能主动自觉地采用这一学习方式。如果把合作探究用在预习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巩固与熟练。这时就可以开展练习形式的小组合作活动。如教学生字“好”时,当我问同学们是怎样记住的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就说:“小女孩都长得好看,所以‘好’字就是由女子组成。老师,我就是这样记住了‘好’字。”多么滑稽精彩的讲解啊,我马上鼓起掌来,当时也激起了同学们学习生字的兴趣。

学生在进行独立探究后,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来,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用集体的智慧进行探究,互相激活思维,最后得出规律和方法,从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语文课文理解教学时,笔者常常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完成,在相互合作中,你启发我,我启发你,小组中如果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也可请求其它小组帮助,最终达成共识。这样,通过讨论,既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

如《地震中父与子》一课的阅读教学,在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和为什么说“父与子”是了不起的这个问题时,笔者就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无所顾忌地把自己的能量激发出来,真正理解“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所在及原因,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合作的默契、参与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以表扬鼓励为主,适当提出修改意见,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作品,逐步增加学生自信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经验

学生光有探究的激情,没有探究材料,也是不行的。在学生探究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如,学具、图画、视频等一些资料。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技术,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学前,为学生准备了“5.12”汶川大地震的各种画面,让一幕幕悲惨的情景在学生面前再现,让地震的情景再一次映入学生的脑海,这对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教学“确定位置”时,用视频介绍“神舟九号”发射引出“位置”,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体会到科学的重要性,也就产生了要把“确定位置”这个知识学好的积极愿望。

第6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渗透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02

阅读教学时要把学生带到教材所指的情境中,达到作者、文本、读者的情感水融,就要牢牢抓住“情感”这一主线,精心设计,把握契机,扣动学生心弦,渗透到学生心田,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1 创设情境 ,诱感

教师想让学生的思维、情感与文本撞击出灿烂的火花,教师动情的引导,情境创设尤为重要。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诱发学生的情感。《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文章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在没人理睬和帮助的情况下,历尽艰辛,用了38小时,徒手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与儿子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文章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学生对于这种情感的认识是肤浅的,激感就成为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与手段。上课伊始,播放美国大地震的录像,再加上教师富有情感地解说,把学生置身于大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油井爆炸、公路断裂塌陷、人群混乱的情境中,从视觉上拉近学生与大地震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

问题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的整体感知带来感染与启迪。如讲“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时,创设问题情境:“美国大地震,使房屋倒塌,家破人亡。同学们,像这样的大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里达30多个小时的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然而,这篇课文讲十四个小孩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后却得救了。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得救了?”创设问题引导语,激感。

2 通过品读,体味情感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堂上,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细细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让学生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魅力是难点。教学时让学生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诱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教学时,抓住关键词“了不起”,紧扣中心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通过深入研读,感受父亲的伟大,父子情深。

2.1 引读

在教学父亲的三句话“谁愿意帮助我?”时,父亲的三句话意思一样,但心情却不一样。别人的父母哭喊后绝望地离开了。旁人、消防队长、警察劝他离开,这位父亲不听劝阻积极地寻找,逢人便问:“谁愿意帮助我?”教师从不同情况、不同人的劝说进行引读,让学生在有滋有味地朗读中去感受别的学生家长同样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位父亲却特别执着,表现出对儿子不同寻常的爱。

2.2 作比较

学习“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时,把句子改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要求学生进行对比读,从不同语速、语调地朗读中悟出父亲的执着,和对儿子深深的爱。

2.3 抓重点词

学习“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时,抓住“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血迹。”体会到这位父亲在一片废墟中挖了3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使他双眼布满血丝;在瓦砾中徒手挖掘,使他的衣服被刮破了,手被尖利的东西割破流血了。从中领悟到父亲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一定要找到儿子的坚定信念。

2.4 角色朗读

父亲找到儿子后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再现场景,从有感情地朗读中感受到父亲深深的爱,儿子深深的情,体现父子情深。

2.5 转换角色

学习“出来吧!阿曼达。”这句话时,问:假如你是阿曼达,当父亲用颤抖的双手接你出来时,会说些什么?通过换位思考,把学生置身于阿曼达这个角色中,感受阿曼达先人后已的高尚品质,体会到阿曼达的了不起。

教学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读、作比较、抓重点词句、换位思考等深入研读,使学生感悟到父亲深深地爱着儿子,儿子也深深爱着父亲、相信父亲。同样,教材中感人的人格力量也熏陶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人格得到升华。

3 回顾总结,情感升华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诱感,品味语言,反复诵读,点燃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此时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或拓展延伸,使学生不仅能在读中表达文本与作者的情感,更能在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让文本、作者与读者(学生)的情感水融,达到真正的阅读境界。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播放我国5.12汶川大地震中爱处处存在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加上教师用丰富的情感,深情地解说,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达到大爱无边的境界。此时让学生动笔写作,情感流露就水到渠成

爱,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 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

爱,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 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7篇

如果你的儿子已被昔日充满孩子欢声笑语的学校的废墟所埋,你会不断挖掘,救出自己的孩子吗?如果你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会让别人先脱险吗?就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我找到了答案。

这篇课文我一口气读了三遍。文章写了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失去了孩子极度悲痛的情况下去儿子昔日的学校不停的挖掘。在他挖掘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来到这里,痛苦的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喊完后便绝望的离开。也有许多好心人来劝他,但都被他拒绝。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在他不停的挖掘了38个小时后,听见了孩子的声音,并最终开辟了一个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表达了这位父亲对儿子多有责任心啊!而他的儿子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让同学们先脱险,这个儿子又又是多么无私啊!

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这位这个儿子畏惧死神而先上去了的话,那他的14个同学就有可能升入天堂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玩具,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如果大家能把文章中那对父子的精神用在学习和生活上,我们一定会天天向上,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彻底的破坏与混乱之中,有位父亲将他的妻子在家里安顿好之后,跑到他儿子就读的学校,而触目所见,却是被夷为平地的校园。看到这令人伤心的一幕,他想起了曾经对儿子所作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在你身边。”至此,父亲热泪满眶。目睹曾经的学校成为了一堆瓦砾,真叫人绝望。但父亲的脑中仍然牢记着他对儿子说的诺言。

他开始努力回忆每天早上送儿子上学的必经之路,终于记起儿子的教室应该就在那幢建筑物后面,位于右边的角落里,他跑到那儿,开始在碎石砾中挖掘,搜寻儿子的下落。当这位父亲正在挖掘时,其他束手无策的学生家长赶到现场,揪心地叫着:“我的儿子呀!”“我的女儿呀!”一些好意的家长试图把这位父亲劝离现场,告诉他“一切都太迟了!”他们全死了!“这样做没用的”,“回去吧,这样做只会使事情更糟”。面对种种劝告,这位父亲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你们愿意帮我吗?”然后继续进行挖掘工作,在废墟中寻找他的儿子。消防队长出现了,他也试图把这位父亲劝走,对他说:“火灾频频出现,四处都在发生爆炸,你在这里太危险了,这边的事我们会处理,你回家吧!”对此,这位慈爱、关切儿子的父亲仍然回答:“你们要帮我吗?”警察赶到现场,对他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但是你这样未必能找到你的孩子。回家吧!我们会处理一切的。”这位父亲依旧回答:“你们愿意帮我吗?”然而,人们无动于衷。为了弄清楚儿子是死是活,这位父亲独自一人鼓起勇气,继续进行他的工作。他挖掘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后,父亲推开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听到了儿子的声音。父亲尖叫着:“阿曼达!”儿子的回音听到了:“爸爸吗?是我,爸,我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不要着急。我告诉他们如果你活着,你会来救我的。如果我获救了,他们也就获救了。你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我永远都会在你的身边,你做到了,爸!”“你那里的情况怎样?有几个人活着?”父亲问。“我们有14个活着。爸,我们好害怕,又渴又饿,谢天谢地,你在这儿。教室倒塌时,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洞,救了我们。”“快出来吧!儿子!”“不,爸,让我的同学先出来吧!因为我知道你会在和我在一起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永远都会来到我的身边!”

中心小学五年级:张欣昕

第8篇

关键词:透析课题;追根溯源;顺藤摸瓜;关联;类推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9-0023-04

课文标题是课文的眼睛,是作者言语智慧的浓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透析课题能比较便捷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内容,体验作者情感,领悟文本意蕴,学习文本表达,达到钻研文本的目的。

一、点明中心为题――追根溯源

所谓追根溯源,意指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如果中心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根源,那么,以点明中心为题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点明的中心,追究文本的内容是如何表达中心的,让追究的过程,成为学生钻研文本的过程。

比如人教版(下同)四年级下册P59《小英雄雨来》就是以点明中心为题的课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探寻小雨来为何能从一个普通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小英雄。课文写了六个小故事:“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掩护李大叔”“与敌人斗争”“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引导学生读第一个故事,概括这个故事讲述的两点内容:一是雨来游泳本领高;二是介绍雨来的家乡。从第一点学生不难看出,雨来是一个活泼可爱顽皮的孩子,与他们很相似。对于第二点学生很容易忽视,认为这只不过是讲雨来的家乡美而已。其实不然,我们要从“晋察冀边区”这几个字入手,让学生联系第二个小故事中“区上的工作同志”,第三个小故事和第四个故事中的日本鬼子等描写,体会到雨来出生的时代背景――。这为雨来成为英雄作了伏笔。第二个故事,课文着重写了雨来上夜校认真读书写字及读写的内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作为特写就是要强调雨来在学校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他成为英雄的思想基础。第三个故事,从爸爸的打扮和让妈妈通知区上以及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常到雨来家落脚这些细节描写中,让学生感受到雨来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感染。也就是说,前三个故事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为雨来成为英雄作足了铺垫。因此,学生阅读第四个小故事,就能感悟到雨来为什么能坚强不屈与敌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成为英雄的。按理说,前四个故事已经回答了雨来为什么能成为英雄的问题,可为什么还要写后两个故事呢?这就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匠心了。一是每个读者都很关心雨来的命运,因此作者要作交代。二是作者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第五个小故事的结局是“悲”,而第六个小故事是“喜”,这就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增强了艺术表现的魅力,戏剧性的结局让读者会心微笑。三是这两个故事都从侧面丰富了雨来英雄的形象,同时照应了第一部分,使六个故事围绕“英雄”融为一体。

这样从“小英雄”这一中心入手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懂得了雨来怎样从一个调皮、可爱、淘气的孩子,成长为一位小英雄的历程,学生在追根溯源的研读过程中,也伴随着成长。

二、提示线索为题――顺藤摸瓜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中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课文标题提示了文本的线索,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于线索理清文章思路,顺藤摸瓜,理解文本内容,体验情感,学习表达,达到“识斯真”的境界。

比如,四年级下册P22《万年牢》,文章以万年牢为线索,写了父亲真诚地待人做事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文中三处提到“万年牢”的句子,即找出文章的线索;接着,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每一次提到“万年牢”相应的课文内容,理出行文思路:糖葫芦质量好是万年牢――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待人诚实、认真是万年牢。最后,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懂得作者写糖葫芦的故事,其实质是写为人要真诚实在的道理。这样研读,不仅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而且学习到作者怎样层层剥笋式地呈现万年牢含义的写作技巧。

三、修辞手法为题――“义”“意”关联

语用学中的语义指的是语言在词典中的意思;语意指的是语言在语境中的意思。借用语用学中的语义与语意,我把修辞中表层的意思,称为“义”,而把修辞在文本语境中的意思称为“意”。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就是要引导学生探寻课题修辞中“义”与“意”的关联,探寻的过程,就是钻研文本的过程。

(一)双关为题

比如五年级下册P157《与象共舞》一文,就要引导学生探寻“与象共舞”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蕴的关联,也就是领会“与象共舞”的双关作用,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与象共舞》一文写了大象的五个方面。第一自然段描写公路边与树林里大象悠闲沉着的样子;第二自然段介绍大象是泰国的国宝;第三自然段写了在泰国人和大象之间没有距离;第四自然段写了大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第五自然段写了看(和)大象跳舞。前四个自然段,似乎与课题无关,是不是离题了?这是很多学生阅读时产生的疑问,我们就要以此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第五自然段,即人和大象跳舞的场景,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拥、混杂、陶醉”等所表现出的人与大象融为一体、和谐亲密的关系,学生就能明白,“与象共舞”不仅仅写人和大象跳舞,还蕴含着“人象和谐”的意味,从而体会到“与象共舞”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蕴之间的关联。再引导学生阅读前四个自然段的内容,学生就能豁然开朗:从开始人与象相遇,到人与象近距离接触,再到大象给人按摩、和人开玩笑,最后人象融为一体,作者就是这样以人和象和谐共处为意脉,层层深入地展现出要表达的意图。研磨作者的巧妙构思,对学生今后的阅读与习作将大有裨益。

(二)象征手法为题

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如,引导学生钻研五年级下册P72《金色的鱼钩》,就要引导学生找到“金色的鱼钩”与“老班长精神”之间的关联。阅读文本,引导学生首先懂得鱼钩产生的背景即艰苦的时代背景和老班长接受了指导员教给的任务背景。接着,引导学生理解老班长怎样用鱼钩来挽救三个小的生命,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而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从中体会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精神。最后结合把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意义的理解,发掘到金色的鱼钩与老班长精神的关联,从而领悟到作者的写作匠心。

(三)拟人手法为题

比如,四年级下册P53《夜莺的歌声》,课文标题中把夜莺的叫声比拟为人的歌声。引导学生钻研时,就要探明叫声和歌声之间的关联,从而还原作者的表达历程。学生阅读第一部分(诱敌),懂得了夜莺指的是小男孩,这位小男孩很乖巧,会学夜莺、杜鹃等鸟叫声。阅读第二部分(带路),通过游击队员间的对话,学生明白了小男孩原来是一个小游击队员,他用夜莺的叫声诱敌上当,把敌人引进游击队的埋伏圈,并巧妙地用夜莺的叫声来传递情报。阅读第三部分(歼敌),“突然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像回声一样回答了孩子。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学生懂得了小男孩与游击队之间的默契配合,也说明小男孩采用这种办法消灭敌人已经很多次了,从游击队员的话中也感受到他们对小夜莺的爱护。这种夜莺的歌声比自然的夜莺叫声优美(价值)何止百倍,因为这是消灭侵略者,保卫家园的声音!这声音里饱含着小男孩的爱国情感!阅读第四部分(再诱),“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有什么两样。”这两句,就能很明显地看出这是作者在点明课题,饱含着对小男孩的赞美,当然,不仅仅赞美他的口技,更是赞美他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精神,因此,课题“夜莺的歌声”,就是“英雄的赞歌”。理解了叫声与歌声(赞歌)之间的关联,对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作者的写作构思,学生也就了然于心了。

其他还有用比喻手法为题的,比如六年级下册P152《林海》,还有用反复手法为题的,比如四年级下册P89《生命 生命》等,都可以采用寻找“义”“意”关联的方式去研读文本,从而透析文本的内在世界。

四、概括文本内容为题――“体”“目”类推

小学教材中以概括文本内容为题的占多数,文本的内容是文本中较浅显的层次,要引导学生向文本深处进发,我们可以采用“体裁类推法”和“课题类推法”,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前见”即体裁(课题)本身稳定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读。

(一)体裁类推法

比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等属于游记体。四年级上册学了《颐和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简要概括这类体裁的艺术特点:(1)游览的顺序;(2)观察点;(3)景物(点)特点;(4)抒情方式。引导学生钻研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时,可以用表格填写来进行。

采用同体裁类推法,要注意:一是看了课文标题判断体裁。调动“前见”或查寻相关体裁知识。二是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后,在阅读对话中要不断与自己的“前见”进行比较,体会异同。比如将 《桂林山水》这篇游记与上述游记比较阅读,就会发现游记体裁中另一面的风景。这样研读,学生收获必丰。三是这里所讲的体裁,并不要求非常严密、规范,只要大体同类即可。比如,可以把写动物的文章,也概括出稳定的形式,而后引导学生钻研后续同类课文等。

(二)题目类推法

在小学教材中以“XX和XX”为题的不少。比如五年级上册P93《地震中的父与子》、五年级上册P10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六年级上册P114《老人和海鸥》等,这类文本的钻研,就要让学生抓住三点共同之处:一是课题中的两种事物,文本是怎样写出它们各自的内容的?二是这两种事物是怎样统一在一起的?三是这两种事物作者写作时,详略是怎样处理的?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地震中,文本是怎样写父亲的?又是怎样写儿子的?他们是因为共同的约定,共同的信念,互相的信任(“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在深层次中统一起来了。在详略的安排上,父亲详写,儿子略写,虚实相生,增强艺术感染力。

这类课文,编者安排小练笔通常放在略写的事物上。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后小练笔: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指导学生小练笔时,要把从作者学习到的详写事物的写作方法,迁移到练写略写事物上来,虚实相生变实实相应。当然,也可以把文本中详写部分虚写,与小练笔继续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第9篇

一、整本阅读,量力而行

一代教育名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所以欲求成功的教师,当从为儿童特设的境遇里,发展儿童的心灵,务使他们情绪丰富,思想绵密。”所以,基本的语文教学,应该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到量力而为。有些教师要求孩子放假读《史记》《红楼》,初衷是好的,结果却让学生厌恶了中国古典文学。这是小学教师的失误,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剧。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心智,已经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在引导他们阅读童话故事的同时,也应该适当推荐一些名著导读。同时,需要学生整本读。教师在推荐阅读之前,应该本着东西合璧、古今结合的原则,自己先读一读,然后推荐给学生。教师要根据书评人的推荐,但是最主要的标准还是看孩子是否喜欢。不同的出版社和书评人推荐的书目会有不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重复推荐的书目。教师在推荐书目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作品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能做到把所有的功利性目的,都隐藏在丰富的阅读活动背后。

二、多种练习,全面督进

新编小学语文教材改变了原有的联系方式,将原来的“基础训练”改为了“积累运用”,体现了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注重。这种诸如诗词、对联、谚语等练习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光靠课内学习根本不能完成这些任务。而“口语交际”就更加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了。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怎样保护环境》时,需要学生掌握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使之了解人类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灾难。这样有目的地阅读,既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掌握阅读技巧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阅读技巧会在阅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有效地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能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拓展课内空间。

1.情感阅读

小学教材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题材上尤以情感深切浓厚的记叙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和极富诗意的散文为主。那么,这些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使之引起心灵上的共鸣,还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以想象、思考的空间。如通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既要让孩子了解文中父子之间的心心相印,又能让孩子从戏里转入戏外,珍视父母的关爱。同时进行朗诵比赛、表演比赛,让学生在阅读中亲身领悟作者情感。

2.比较性阅读

比较性阅读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比如相同题材而主题不同,或主题相同而体裁相同的作品,都可以拿来比较。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与《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中父亲的对比,这样就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深刻理解。

3.质疑性阅读

第10篇

父亲,最神奇的魔术师

——《小抄写员》读后感

世界上最神奇的魔术师是谁?每当我看《小抄写员》的时候,总会想起父亲这个词。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五年级学生叙利奥,长达四个月来偷偷帮父亲抄写签条,并多次承受父亲责骂的事。

文中有一句话使我不能忘怀:“但是父亲无论如何不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夫可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不能用你的时间。’”这句话是在叙利奥想帮父亲抄写,父亲断然拒绝了。父亲态度坚决,但是我知道,里面其实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因为父亲不想让儿子因为家庭而耽误了学习。这也看出了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深的爱。这也让我想起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稳重的父亲在废墟里不分昼夜的找儿子,不找到儿子誓不罢休。这难道不是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沉的爱吗?父爱的力量难道不伟大吗?叙利奥的父亲虽然辛苦,但是他却没有动不动就向家里人发脾气,对自己的儿女发脾气。由此可见,父亲是世界上最慈祥的魔术师。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他是一个不溺爱孩子,却总是锻炼孩子的人。小时候摔倒来的,要扶起的是妈妈,要站起来的是爸爸。记得上一次菊展的时候,我本来想让爸爸带我去,可是他认为这是锻炼我,没有答应。当时我以为父亲不担心我,可是我不知道,里面包含着的是浓浓的父爱啊!父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魔术!

父爱,就像一座大山,或一条大河,时刻陪伴着我成长。“爱之深,恨之切”更能体现出来:父亲不仅是世界最慈祥的魔术师,还是最美妙的魔术师,更是最原始的魔术师。所以说,父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魔术!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训练;学困生;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性、基础性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学困生只有通过多读,才能增强记忆,发展思维,思维活跃了,思考得越多,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才会越敏锐,学到的知识就会有所增多,自然就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抓实朗读训练,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呢?

在阅读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展开训练指导,尤其对于学困生朗读的训练要有层次性、指向性,要针对学困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安排一些他们易于把握,易于抒感的段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困生入情入境从文中深受感染,以此调动朗读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这对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①、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学困生朗读兴趣。

在文本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仅是激发学困生朗读兴趣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学困生感受到阅读乐趣的有效途径。如:《童年的水墨画》一课,我这样启发学生:课文是由三首小诗组成,并不是图画,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精读、细读课文以后,一定能把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脑海,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状态极佳,马上投入到阅读中去,用心地去思考,尽情地去想象。在相互交流时,有个同学动情地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读书的小孩,坐在喧闹的街头,全神贯注地读着名著《水浒传》,汽车鸣笛,喇叭声响,一点儿没有影响到他。”学生通过想象,在回课文中体会动静皆有的画面,有感情朗读就很容易把握了。有“前人”的引导,我点了2个学困生来分享他们从字里行间中想象到的画面,一生兴致勃勃地回答:“我看到溪水清澈,垂柳倒映在溪水里。溪边一个钓鱼的小孩钓上来一条大鱼,高兴得笑了起来。”一生微笑着告诉大家:“我好像看到了一群小孩在河里嬉戏,全身都湿透了,凉爽又快活。”两人的朗读中都充满了快乐,尤其袁小平把嬉戏孩子们的顽皮展现得活灵活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描述着自己想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把课文读活了!

这样的朗读教学,我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前人”的示范让学困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放飞创造的思维。他们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在想象的过程中,他们感受了朗读的趣味,有了收获,有了成功。

②、感情强烈的句子可以运用回声式和层叠式两种朗读方法,激发学困生的朗读兴趣。

回声式朗读相当与合唱时的二声或三声部唱法,可把课文读出余音袅袅的效果。就一段课文而言,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第一组开始后第二组紧接着读,第三组紧接着第二组读…都是从起句读起,但组与组之间相隔两个字,造成后一组的朗读是前一组的回音,一层一层传播开去。

层叠式朗读是把学生分组,把课文按分句一句一句地读出来,前面的句子读的人少,越到后面参与朗读的学生越多,造成一种气氛磅礴的氛围。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戏院散场,人们乘着小艇散开,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段文字我请了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和三个学困生配合读,指导学困生读后三句,越读声音越轻,越读速度越慢,轻柔的语调把学困生带入威尼斯的夜晚,当小艇一停,整个城市就沉寂,安静入睡了的情境之中。在朗读中真切感悟到艇动城闹,艇停城静的意境。

③运用引导式的朗读,激发学困生的朗读兴趣

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④巧抓文中的数字,也能激发学困生朗读的兴趣。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文中有这么几个数字7、8、12、24、36、38、14、50,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情节,把一串数字连起来,看看你了解到了什么?这样巧妙的设置学困生很感兴趣,立马进入课文的朗读中。开始学困生只能说到数字在文中所代表的含义,渐渐地,在我的引导下,他们的思路拓宽了,由数字既想到了文中的人物,又联想到数字背后的故事情节,有的思维较活跃的学生还展开想象,看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学生的想象力也得以培养。

以上是个人对阅读教学中,激发学困生朗读兴趣的几种方法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在课题的研究中,我感受到学困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使朗读训练扎实有效,教师要用心创设情境,激发学困生朗读兴趣,使学生想读。因文而异,精心设计指导方法,使学困生会读。制定长期可行的计划进行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困生朗读能力一定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熊梅,王显才.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

第12篇

职责。

关键词:培养;有感情;朗读

一、教师范读

范读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的一种情感诠释,对于阅读能力不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是学生确定文章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不能泛泛而用,要有针对性,并且不要过多,过多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个性理解。

二、比较、揣摩,感情朗读的基调

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领悟其中所传递的情意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体会语言如何来表情达意的。如,谢杨华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詹姆斯“放鱼”的心情时,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睁开了眼睛,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鱼钩从大鱼的嘴上摘下来,双手捧起这条沉甸甸的、还在不停扭动着的大鱼,吃力地把他放入水中。”与“他弯下腰将大鱼放入水中。”进行对比,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讨论之后学生马上入情入味地朗读,有的学生还边做动作边读,以此表达小詹姆斯的不舍与无奈的感情。

三、联系生活,设身处地地体会感情朗读的实感

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

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引导。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采用了表演读的方式,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父亲的爱,入情入境地读,让学生体会深刻。

四、播放音乐,发挥想象,创新感情朗读的表象

音乐对于人们心灵的陶冶、灵魂的净化起着不可代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如行云流水,像阳光般的温暖,空气般的清澈。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播放相关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领悟其中的感情。这样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感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