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02 09:2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血压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危害较大[1]。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取2008年3月~2010年5月连续参加健康检查查体中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12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9岁,最大81岁,平均为53.7岁。血压升高或下降5mmHg为变化,5mmHg以内为稳定。

2方法

2.1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对两组高血压患者,了解年龄、体重、生命体征、文化程度、职业、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状况、性格等项目。

2.2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是让患者了解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2.3收集资料、病情估计:对确立高血压病诊断者发放问卷,包括生活、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当场收回问卷。

2.4建立综合病案:归纳影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2.5制定计划:根据高血压病人分类制定教育计划。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劳累;心理调护,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适度饮酒;按时按量服药及注意事项,定时测量血压;早发现并发症的相关征兆。

2.6教育内容

2.6.1休息和运动: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三个半分种”:夜里醒过来,先躺半分钟,不要马上起来;坐起来半分钟;两腿下垂半分钟。还要做到“三个半小时”:早晨活动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用脑过度,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及体育锻炼,做渐进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避免举重物和做等长运动。

2.6.2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

2.6.2.1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为3~5g,应避免食用罐头、盒装和一些冷冻食品以及腌制、熏烤的鱼、肉产品。因长期进食过咸、含钠量高的食品易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动脉壁水钠增多,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含钠量多的食物有味精、饮料、调料、腌菜、酱油。

2.6.2.2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动物油、蛋黄、猪肉、牛肉,以免造成血脂、血胆固醇增高而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同时注意忌烟、酒、浓茶、咖啡,多食水果、蔬菜、杂粮等粗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2.6.2.3减肥和低热量饮食:肥胖者应节制食量,逐渐减轻体重,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为减少进食量,宜在用餐时坐下来慢慢咀嚼;在看电视或阅读等空闲时不吃零食;每顿饭吃六、七分饱为宜,进餐时先吃蔬菜或喝汤;少喝或不喝含糖的饮料及其它热量较高的食物[2]。

2.7保持乐观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愤怒使舒张压升高,恐惧、焦虑使收缩压升高,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环境吵闹、长期过度紧张、脑力劳动、不良精神刺激等都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性,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因此,患者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良事件,要心胸开阔,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每天坚持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身心轻松,愉悦[3]。

3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后,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推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在病区形成了自我保健保持,促进健康的良好氛围。开展健康教育效率为76%,未开展健康教育为46%。

4体会

加强高血压基础病因、临床症状知识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能纠正高血压病人不良生活行为,消除高血危害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既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和高血压病是终身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医患沟通渠道,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化与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是控制病情恶化、预防高血压病发生,保证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玮.国内外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护理管理杂志》,2008年3月第8卷第3期30

第2篇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治疗意识

在社会上应加强卫生防治宣传教育,使人们了解有关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更应详细地讲解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高血压是终身疾病,正确合理用药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极为重要,帮助患者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认真与医护人员配合,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根据病情坚持合理用药

2.1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利尿剂应用不当可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血脂代谢紊乱;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延长房室传导时间,老年人β-受体功能降低,可引起低血糖、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末梢循环障碍,因此不宜单独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糖等变化,是否有心动过缓;Ca2+通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反射性增强,导致头痛,面部潮红,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下肢浮肿,心动过速,使用过程中还可引起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转换酶抑制剂对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血钾升高、粒细胞降低、膜性肾病、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可引起刺激性干咳及血管性水肿[1,2]。患者应用此药时应随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如有异常,告知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α-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2用药注意事项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对于服用维持量的患者,根据老年高血压值的昼夜波动的规律性,尽量避免10pm~6am服药,以防使血压更低,甚至引起脑血栓形成。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3调整心理、饮食,加强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精神紧张、情绪压抑、饮食结构不合理、体重超重、大量吸烟等,其中紧张、刺激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心理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多数有焦虑、易怒和抑郁的心理情绪,容易激动,因此心理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关心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使病人对我们有亲切感、信任感、安全感,然后进行高血压病的病因、发生、发展、预后及保健的解释,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使身心得到全面的照顾和医治。建立和养成有利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适当控制体重,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超过10克,最好是5克以下。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主要食用植物油。摄入适量蛋白质,除谷物提供的蛋白质外,还应给予牛奶、瘦肉、鱼类等食品。同时,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保证大便通畅。一定量的钾、钙摄入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对钠盐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压。戒除不良嗜好,禁烟。避免不良刺激,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适当锻炼身体。

4定时监测血压,定期检查身体

教会老年患者或家属及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切实掌握血压的变化情况,掌握引起变化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定期检查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及眼底,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建立病历档案及随访制度,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患者用药中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做好自我保健,有效地控制血压。

参考文献

第3篇

1高血压病知识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讲述有关高血压病的医学知识,让其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血压、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经常给病人测血压;给他们讲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坚持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教会病人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让其每次就诊时携带测量血压的记录本,作为医生选择用药或调整药量的依据;指导病人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血压增高;教育家属应对病人关怀、安慰、宽容和谅解。

2严密观察病情

重点观察血压、心率,定时测体质量,注意并发心、脑、肾病的护理,观察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气促、面色潮红、视物模糊等。

3降压药物的护理

1)强调长期用药的重要性,用药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不坚持吃药,而是随意吃或等血压高了再吃,很容易造成血压的反弹,从而使脑、眼、心、肾等受到严重损害。对无症状者及对高血压不重视及不愿长期服药的病人,更要强调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使他们主动配合服药。

2)让病人及家属了解降血压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并指导出现毒副反应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使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药时,应向病人说明改变时动作宜缓慢,尤其夜间起床时更要小心,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3)根据药物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血压的昼夜规律或病人的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指导病人用药时间。

4)嘱病人必须按时按量服药,不能根据自觉症状来增减药物,不能擅自突然停药,也不能血压高了就自行加大服药剂量,忘记服药或下次吃药时补服上次忘记的药量,均可导致血压忽高忽低。

5)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一定要请医生调整用药,切记不要自行改变用药类型及剂量。

6)有70%的病人需要联合用药,给病人讲解这样比单一增加药量好,既能增加降压疗效,又可以减轻药物副作用。

7)对患高血压病多年者,告诉其应逐渐降压为宜,避免急剧或过度降压,使原有供血不足加重,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缺血加重从而诱发意外。

8)告知病人用降压药有很明显的个体差异,应重视个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仿照别人用药及执意选择贵重药品。

4饮食护理

给低盐、清淡、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丰富的蔬菜水果、充足的钾钙、适量的蛋白质食物为宜,肥胖者需适当控制进食量和总热量,并禁烟忌酒。

5生活护理

给病人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休养环境,可使病人心情愉悦,病情平稳。指导病人正确休息:轻度者可做一般日常工作,中度者应适当休息,严重高血压尤其舒张压在14.6 kPa(110 mmHg)以上者宜卧床休息。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监护,特别做好夜间巡视,夜间查房尽量不开灯,减少夜间护理操作,重视晨间护理查房,做好高危病人的生活护理,指导病人起床时应缓慢直立,便秘时给导泻药。向病人及家属讲明:血压过高、吸烟、肥胖、精神心理因素、暴饮暴食、用力过度等都是高血压病人发生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劝慰病人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及寒冷刺激,要起居规律。

6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加速血液循环,缓解心脑血管缺血状态。但高血压病人最好是在血压控制到较满意的水平后进行适当的运动。要根据病情轻重、年龄、体质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打太极拳、做体操、散步、气功等。锻炼的时间因人而异,病情轻、无自觉症状者早晚各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为宜,锻炼的强度要循序渐进,活动量由小到大,注意劳逸结合,运动的时间、强度、频率以运动后不感觉明显疲劳为宜,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

7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的致病及发展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病人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安慰、支持、疏导、劝解及环境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同情病人,做病人的知心朋友,使其减轻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第4篇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107-02

1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特点

1.1 长期性: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疾病、病人常因病情反复或加重而多次住院。他们渴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指导高血压病人合理用药与膳食,控制病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是一项长期而不可松懈的工作内容。

1.2 艰巨性 长期的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及逐步出现的并发症和日益加重的病情容易挫伤病人的治疗信心和勇气,他们需要在遭受疾病折磨与思想斗争反复交替的过程中,不断坚定战胜疾病的意志,这始终离不开护士的鼓励与帮助。

1.3 广泛性 高血压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他的发生与生活水平、饮食结构、遗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指导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人群的防病、治病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2 健康教育策略

2.1 根据病史的长短、病情的轻重教育内容侧重不同,对于初发者、病史短、病情轻且尚未出现并发症,教育的内容以普及高血压的知识,重点以正确认识高血压病和预防并发症为主。对于病史较长、病情较重、已出现不同并发症者,教育内容主要是发生这些并发症的原因、怎样配合治疗、控制其发展以及如何减轻痛苦和预防尚未出现的其他并发症。

2.2 针对高血压病人的文化层次和经济状况的差异,教育导向不一。尽管患的是同一种疾病,但由于受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影响,治疗方案和病人对治疗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文化层次较高,经济状况良好的病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会关注血压控制效果,常会主动提问治疗护理中应注意的事项及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文化水平低、经济又有困难者,常服用低效、低廉的药物,只注重症状的改善,故应向病人说明控制血压的目的,发送通俗移动的宣传资料,并诚恳地告诫病人,在高血压病一期尽量发挥非药物治疗的最大效果,从而减轻药物治疗的负担,降低经济费用。

2.3 依据患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注重沟通技巧

2.3.1 初期 病人对高血压病缺乏了解,当从医护人员和病友处得知高血压病的后果及并发症,不免产生恐惧心理。护士主要通过亲切交谈,了解病人的基本状况,如家庭、经济、工作、性格、发病经过以及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度,然后有针对性的向其实施健康教育。

2.3.2 中期 病人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易产生悲观心理。这一时期对病人表示同情外,可采取反复劝导的方法,告诉病人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并发症才是决定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鼓励其正视疾病的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3.3 后期病人往往认为患病多年,对高血压病的知识已经掌握,对宣教不感兴趣。采用提问纠正的方式,消除病人的自傲心理。在倾听的过程中,对正确内容给予肯定,错误的给予纠正,欠缺的给予补充,讲解新进展、新理论,以丰富的知识和临床经验赢得病人的信任。

2.3.4 宣传方式多样化,宣教的时间随机化。宣教方式一般分为语言、文字、形象电教四种方式,但宣教不能拘于形式,而重在实效。宣教应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实施。

3 影响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

3.1 思想性 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培养正确的医学伦理观与爱岗敬业的精神做到思想行为方式上的根本转变,真正做到对所有病人都一视同仁,提高宣教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3.2 科学性 认真学习多了解高血压病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提高医学护理水平,经常听随医生查房,了解医生对病人病情的分析,形成宣教思路,制订计划并逐步实施。

3.3 针对性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地实进行个体教育,在以患者感受为核心的健康信念模式基础上,认为患者主观感受患某病的危险越高时,其采取遵从医嘱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认为遵从医嘱行为将获得利益。健康教育时病人易于接受。.

3.4 艺术性 教育方法和交流技巧是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注意语言通俗易懂、亲切和蔼外,还要通过一些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身体的姿态、眼部神情等,提高沟通效果。

4 小结

据文献报道,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仅为 25.6%~48.9%,而对非药物治疗的依从率为60%[2],对高血压病人采取健康宣教指导,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做好健康宣传,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按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解决问题,科学地运用健康宣教,才能得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护理;作用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患了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引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终生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1]。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82岁,平均48、73岁。

1.2 方法 住院后通过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评估高血压与以下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遗传因素、动脉硬化等以及各种社会因素。通过合理的临床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措施,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3 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 mm Hg,正常血压为130/85 mm Hg以下,130~139/85~89 mm 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 mm 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 mm 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 mm 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2 临床症状

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也可有头痛、头晕、眼花、乏力、耳鸣等症状。血压持续性升高,造成心、脑、肾、眼底等损伤,出现相应的表现。若血压在短时间内剧升,收缩压大260mmHg,舒张压120mmHg以上,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呕吐、视力模糊等高血压危象征象,也可同时伴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如严重头痛、神志改变,重者意识模糊、抽蓄、昏迷,出现高血压脑病。出现高血压急症要迅速治疗,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3 护理措施

3.1 规律用药 高血压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生治疗,药物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而逐渐增加,达到降压目的后改用维持量。也可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以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对一般高血压病人来说,不必急剧降压,以缓慢降压为宜。一般年轻人控制在120-130/80mmHg,老年人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患者自己不可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或停药,如有需要可及时和医师进行联系。

3.2 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每人每日摄入食盐量应在6 g之内【2】。

3.3 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 。

3.4 心里支持 正确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

3.5 生活方式干预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戒酒,据报道,饮酒量与血压水平呈正比,每日饮酒30 mL其收缩压升高4mmHg,舒张压升高2 mmHg,高血压病患病率50%;每日饮酒60 mL,收缩压升高6mmHg,舒张压升高2-4mmHg,高血压患病率达100%。高血压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保暖防寒,注意安全,保证充足的睡眠。

3.6 并发症的护理

3.6.1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处理 取半卧位,避免活动、安定情绪、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连好心电、血压、呼吸监护;开放静脉通路,血压高时首选硝普钠静点治疗。

3.6.2 定期监测血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4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只需要一般的生活护理,更需要的是健康知识、以及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疾病治疗和预后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高血压病对靶器官的损害。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护理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血压;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Abstract】The goal summary discusses 49 example patients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rtificial entire coax to replace encircles the surgery tim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The method review summary49examples have the patients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line of artificial overall width replacement to encircle surgery time nursing ,the enhancement encircle surgery time psychology nursing , after completes the technique the condition observation ,the prevention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And completes the out of hospital instruction .The result 49 example patien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s steady ,after technique non-nursing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cure out of hospital .Conclusion effective psychology , nursing and foresighted nursing to enhances the surgery success ratio and promotes the patient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has the vital role .

【Key words】High blood pressure ; hip replacement ; perioperation ; nursing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之一。高血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一旦确定手术,必须控制血压,若血压高行手术治疗,可导致出血量增多,脑血管破裂,死亡率高。因此做好高血压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9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58—88岁,平均年龄73岁,入院时收缩压160-80mmHg,舒张压在100mmHg。入院后术前按医嘱给降压药,血压控制正常范围内,病人手术效果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准备:术前请内科医生会诊,给予有效治疗以控制血压,术前常规进行各项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透、血常规、生化及凝血时间、大小便常规等),观察血压稳定后进行手术。

2.2术前心理健康教育:高血压病多为高龄病人,但受伤前生活大部分自理。高血压病人一旦发生骨折。毫无思想准备,且身体上承受较大的痛苦,觉得自己会成为废人,担心成为家人的包袱,有不少病人听到手术治疗立即精神紧张,怕疼痛,怕麻醉意外,更怕死去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病人的血压升高,所以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病人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予患者热情的关怀,安慰、鼓励病人,用适当的语言向病人交代手术前的准备,简单的手术过程及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影响;同时请接受治疗的同种病例病人现身说法,给病人增强安全感,精神上放松,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使患者身心愉快地接受治疗,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2.3术前宣教: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意义、手术经过、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如何配合等。术前教会病人床上大小便器的使用及床上锻炼股四头肌的方法。

2.4术中心理护理:巡回护士经常巡视、安抚病人,预防心理紧张造成血压升高,麻醉师密切观察术中病人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5术后心理健康教育:患者手术完毕回病房后,首先要安慰病人,告知手术成功,以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心理,同时向家属及患者讲明,由于麻醉术后可能会出现患肢活动不能自如,由于高血压因素,可能会出现引流出血较多,头晕、眼花等等,使病人心理上有准备,积极应对、配合,以鼓励病人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2.6术后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由于病人血压高容易导致大出血,因而术后3天内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2.7伤口及伤口引流液的观察: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发现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浸湿时,应及时更换。向病人解释停留伤口引流管的目的是使假体与皮下组织之间无淤血积存,一般停留2-3天可拔除,以免引起病人害怕、担心的心理。术后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进入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

2.8预防血管栓塞疾病发生: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伴高血压,血管常有硬化病变。由于病人手术的创伤及手术后卧床,活动明显减少,患肢的静脉回流减慢,容易瘀滞,特别是受压迫的小腿腓肠肌部的静脉,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栓塞远处的血管,引起栓塞性疾病,从而影响病人的生命。所以,在护理上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针对病人术后患肢不敢活动及对早期活动的思想顾虑。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意义,提高患者的认识,取得病人的配合,以确保功能锻炼的实施。病人回病房后注意患者精神、肢体活动及肌力变化;注意观察患者肿胀、疼痛和肢端血循环情况。予软枕垫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术后病人麻醉清醒后教会病人并督促病人作患肢足趾的主动伸屈运动,术后第2天教会病人做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每天50-100次,并可向心性按摩患肢肌肉,压力由轻到重,根据个人情况,以病人舒适为宜。术后4—5天,在床上适当活动患侧膝关节,但应注意防止髋关节内收、外旋、屈度应小于90度。通过早期功能锻炼防止下肢静脉栓塞,消除静脉血流的瘀滞。

2.9保持正确避免关节脱位:术后向病人的家属解释术后患肢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患肢穿防外旋鞋,保持外展中立位,卧床时在两腿之间放一软枕头,以防内收和外旋。更换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搬运病人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髋关节脱位。患肢感觉疲劳时可做下肢的肌肉按摩。

2.10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由于患肢年龄大,伴高血压致头晕眼花,感觉欠灵敏,术后又需较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压疮和肺部感染并发症,因此必须做好预防。每天协助病人做好皮肤清洁,保持床单干燥,平整,定时协助病人更换。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发生;嘱病人注意保暖,防受凉;鼓励病人在床上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排痰动作,防止肺部感染。

2.11预防便秘:鼓励病人多进食粗纤维丰富的食物,防止大便干结排便用力引起血压升高,排便困难时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或灌肠。

3做好出院指导

出院时指导患者术后6个月内避免患肢极度内收,双下肢不盘腿,不坐使髋关节超过90度的矮凳,坐位时不将身体前倾,以免引起髋关节脱位,不可快速行走,避免剧烈运动,适当控制体重,以免引起假体松动。保持心情愉快,做好饮食指导,进食以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热量、高钙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定期测量血压,使患者随时掌握自己的病情。如有不适及时回院诊查。

4结果

本组49例患者中,经过临床护理观察,37例患者术后由于精神、思想放松,血压能维持在140-150/80-90mmHg,12例患者术后血压在160-170/95-100mmHg,需口服降压药以降低血压。

讨论 高血压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是一种慢性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病人是一种心理刺激,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因此,做好高血压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帮助病人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高血压病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迎春,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8(9):38

[2]杨义,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4(9):35

[3]刘诘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16

第7篇

老年高血压目前越来越多,它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药物疗效,用科学的护理方法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习惯的修正,结果能普遍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及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通过对58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康复及预防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住老年高血压病人58例,其中:男51例、女7例,平均年龄79岁,大多是离休干部。病人资历深,生活阅历丰富,对待事物有自己的见解。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有语言的艺术性和沟通技巧。

1.2 方法

1.2.1 入院评估:护士在对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前,应认真评估病人和家属的认知与需求特点,根据不同文化层次、生活习惯及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此外,由于高血压病人的年龄偏大,存在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不强、听力差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对象不是仅限于病人本身,还应该包括家属,从而可以提高家属的认知及其对病人的指导能力。在教育形式上,可采用个体化教育、开展讲座、工休座谈会,并利用宣传栏、电教化、发放相关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进行。

1.2.2 心理平衡指导:因部分老人多易激动,对高血压病终身治疗不理解,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恐惧,爱发脾气。有的老人受疾病折磨,变得忧虑。针对这些情况对患者进行耐心沟通与疏导,告诉他们高血压是可防可治的,并不影响日常生活。恐惧和忧虑等消极情绪与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只要保持生活有规律、积极乐观心态、养成豁达的性格、参加轻松有趣的活动,陶冶情操,避免不良刺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完善心理调适能力,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1.2.3 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高血压病是一种现代文明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与长期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及缺乏锻炼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应该教育病人:(1)严格控制体重,因体重增加可使血压增高,应该适当运动,如快步走、慢步跑;(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纤维素,如芹菜、韭菜,并保持大便通畅;(3)补充钙、钾盐,多食奶、豆类及香蕉,因香蕉中含有一定量的钾盐,可降低血压;(4)减少钠盐的摄入,因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每人每天食盐量应控制在6 g以下;(5)劝病人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1.2.4 药物指导:指导病人严格按医嘱用药,定期测血压,以便观察药物疗效,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所服药物的名称、用量、注意事项及不良作用,并学会处理出现不良作用时的应急方法,因某些降压药可引起性低血压,应指导病人起床或改变姿势时动作不宜太快,洗澡水不宜太热,站立时间不宜过久,发生头晕、眼发黑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和脑部供血,外出时应有人陪伴,防止跌倒摔伤。

2 讨论

第8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647-03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52

高血压需要长期以至终身服药治疗,单靠医生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越来越强调非药物和自我管理措施,强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有效保护靶器官,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

自我管理应用于高血压的意义

自我管理是国外学者依据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方法。针对慢性疾病的领域,Barlow W等[1]将自我管理定义为:在应对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社会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自我管理应用于医疗及健康方面,是一套协助长期病患者及残疾人士,建立信心及行为去照顾自己的卫生保健理念。自我管理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健康状况,建立管理自己健康的信心及行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对专业照顾及护理成本。注重自我管理,可以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

1.自我管理可阻断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自然进程。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叠加、协同的结果。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和心理压力大是主要诱因;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是危险因素。这种多源头致因下推广自我管理,建立和保持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情绪,限制并调节饮食,控制烟酒,缓解思想压力,指导人们进行自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无论是对病人、家庭还是社会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公共卫生保健系统资源有限,并且受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医疗保健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利用,自我管理在高血压病人中推广,既有效地控制血压,又可起到预防心脑肾及血管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痛苦,减轻病人、家庭的负担,减少国家经济的浪费。王文良[2]报道当前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存在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依赖医生,希望通过吃药来控制血压,根本不关心自己的行为危险;另一种是漠视高血压的危害,对病情采取放任的态度,不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危险行为。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自我管理知识缺乏导致的,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加以改善,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2.加强自我管理可以有效监测血压值。2008年高血压领域最重要的概念是血压自我监测,自我监测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自测血压能更好地预测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并且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家庭监测血压,有助于提醒患者及时服药,提高降压质量和降压达标率及发现大量的隐蔽性高血压人群[3]。彭新民等[4]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中能自发、经常、有意识测量血压习惯者仅占1/3左右;于杰[5]调查显示,82%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仅限降低血压,至于血压需降至何种水平才理想却不清楚。此外,由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方才表现出症状,容易导致患者不能坚持进行自测血压。可见,高血压患者树立主动地自我管理意识和科学的态度与行为,势在必行。

3.加强自我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率。任丽芬等[6]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率仅为41.3%,其主要原因是因记忆力差忘记服药;黄映华等[7]报道,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48.24%,其影响因素是病情程度,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不了解控制无症状期高血压的意义,错误地认为单纯血压升高无需治疗。颜友平[8]报道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35.3%。于芳[9]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出院12周后未能按医嘱用药者占64.47%,其主要原因是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差。这些结果与我们的治疗目的相差甚远,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上升的原因之一。而这些导致服药依从性差的因素均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得到良好改善,通过加强自我管理,查找出相关原因,可达到提高服药依从性的目的。

4.自我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蒋华等人[10]调查发现,132例高血压患者中焦虑、恐惧占19.7%;悲观、抑郁占14.39%;激动、易怒占32.58%;自大、麻痹(盲目乐观)占15.91%;积极、乐观(外界刺激发病)占17.42%;说明心理因素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了解掌握高血压患者的具体心理状况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自我管理可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澳门学者邝惠容等对11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显示,61.3%患者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男性或年龄较大的患者更明显。周英华等[11]认为,高血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是由遗传及环境的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正确认识和改善生活方式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加强自我管理,对防治高血压,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

1.自我效能低与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影响自我管理的因素很多,如患者接受的教育水平、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依从性、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等,其中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被认为是影响自我管理的最重要的因素[12]。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13]。自我效能(Self-efficaccy)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核心概念,是调节认识和行为间关系的关键因素,自提出以来在较多的领域中广泛应用。根据Bandura的理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越高,行为的采取、维持和个人努力程度越高。社会支持是个人从其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各种帮助,既包括客观的物质支持,也包括主观的情感支持。国外对于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的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呈现中度正相关,提示良好的社会支持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有积极作用。国内对于社会支持和某些慢性病的研究也表明,高血压患者常常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如高额医疗费用,生活方式、多年养成的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如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等已经根深蒂固,而疾病要他们改变这些行为,有些患者最终不能坚持;社会支持若不够,会让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之中,使得血压恶性循环。

2.依从性差。高血压依从性是指病人遵从有关改善生活方式与膳食的建议,保持随访及按处方用药进行治疗的程度;李秀兰[14]报道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身控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有效防治措施是长期用药和实施多种非药物治疗,而提高高血压病人的依从性是防治措施的前提,高血压防治的根本目的是减少病人心、脑、肾及血管病的发生及死亡,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因此,无论从改善病人预后考虑,还是为提高治疗的效价比,病人对医生建议的遵从是保证治疗效果与促进病人转归的关键因素。贺新艳等[15]调查显示,年轻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占77.27%,其中,高血压病患者危害认知缺乏占82.35%,主观感觉不明显占78.43%,工作忙占72.55%。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关系密切。自我管理是通过对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来降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需要药物和特殊诊疗设备,与临床治疗相比,自我管理投入很低而效益却很高,是防治高血压最廉价和有效的策略,要提高治疗依从性必须加强自我管理。

3.缺乏用药知识,尤其对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了解不足。任丽芬等[6]报道,只有30.4%的高血压患者了解用药知识;支秀平[16]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但服药率只有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仅为5.8%;这无疑严重影响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必须加强用药知识自我管理,尤其是对药物的副作用、注意事项要进行详细的解释。高血压病程长,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由于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与常人一样无明显不适,常常造成患者的麻痹而不能正规用药。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策略

虽然高血压的自我管理在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方法与模式,但众多卫生工作者已经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12]。

1.以加强自我管理教育为主导。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主动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自我感觉,合理安排运动项目、运动量及频率。高血压患者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后,掌握了降压药的特征、作用、副作用,认识到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学会妥善安排服药时间,还可以帮助患者调控情绪。定期系统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逐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可控制疾病进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实行分片包干制护理干预。杨桂琼等[17]通过实施分片包干制护理干预,自我能力效果显著,认为分片包干制护理干预,明确了护理责任对象,强化护士对高血压病人管理的使命感,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为病人提供连续,提高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干预后病人在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分片包干制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知识知晓率,有效增强病人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行为控制能力,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3.加强医患关系。陈爱萍等[18]研究显示,病人治疗的依从性高低取决于医务人员和病人两方面。医生护士的责任是教育病人处理相关健康问题的目的和意义,选择并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做出快速处理;病人的责任包括遵医嘱服药,坚持定期门诊,坚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并告诉医生与治疗有关的各种困难(包括费用、不良反应和依从性问题等)。

4.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参加自我管理培训课程,可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主动地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和科学的态度与行为,减少因管理不力、控制不良而导致的心、脑、肾并发症。牟建军等[19]研究认为,我国高血压防治策略和措施上应重视到盐和盐敏感的问题,长期甚至终生限盐是盐敏感者防治高血压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告知患者食品烹饪加工时将盐或含盐调料较限盐前减少一半,这样基本可以达到或接近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食盐标准为6g/d。转变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每个行为转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这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明确动机就会促使病人努力去实现。

慢性病自我管理是一种有效、节约卫生资源的措施。自我管理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有20多年的历史,效果显著。但在我国刚刚起步,慢性病群体普遍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结合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巨大,卫生人力资源有限,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有待对自我管理模式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下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Barlow W,Wringht S,SheasbyJ,et al.Self-management Approaches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conditions:A review[J].Patient Educ Couns,2002,48(2):177-187.

[2]王文良.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4):275-276.

[3]崔 炜,郭芝芳.2008年心血管病学重要临床进展[J].临床荟萃,2009,24(5):375-380.

[4]彭新民,谢多双,章 卫,等.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态度与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7):534-535,555.

[5]于 杰.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0):327-328.

[6]任丽芬,王德慧,陆 虹.社区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5):1420-1423.

[7]黄映华,郭粉莲,陈雪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5):3727-3729.

[8]颜友平.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药物的选择及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15):2232-2233.

[9]于 芳.老年高血压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0,23(2):426-427.

[10]蒋 华,陈敏芝.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的调查[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6):576-578.

[11]周英华,薛 惠.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2095-2097.

[12]王 丽,李继坪.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0):3205-3207.

[13]傅东波,傅 华.慢性病自我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93-95.

[14]李秀兰,杨 ,韩峥峥,等.北京市德胜社区高血压病人规范化管理依从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6B):1109-1111.

[15]贺新艳,赵 群.年轻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2):173-175.

[16]支秀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院外治疗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63-464.

[17]杨桂琼,麦明霞,叶 静,等.对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2):150-152.

[18]陈爱萍,张维娜,蔡 虻.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2,16(3):145-146.

第9篇

【关键词】:高血压病人;家庭自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R54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49-01

高血压作为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病症,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康复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要让我国己逾亿的高血压患者懂得自我防护,是非常重要的[1]。笔者自2005年起,对20例脱离医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自我护理引导,使他们能够完全做到自我观察、自我预防、自我用药、自我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们从2005年2月~2007年11月间在我院出院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20例做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9~72岁、平均51.3岁;其中I级高血压6例,Ⅱ级高血压11例,Ⅲ级高血压3例;文化程度小学6例,高中8例,大学6例。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有关高血压病诊断与分级标准[2]。获得家庭自我护理引导最长时间为3.5年,最短6个月。

2 家庭自我护理引导内容[3]

2.1 稳定患者情绪 嘱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建立乐观的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加强自我克制能力。学会自我解脱、自我放松、遇事冷静、善于交朋友,烦躁时可以听音乐、练书法、练气功等。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2.2 血压监测 教会患者自己观察病情、测量血压,并掌握注意事项及记录方法。每天在同一时间、姿势、手臂、血压计及温度适宜的室内安静30~60min测血压1~2次,准确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3 注意饮食 教育患者充分认识合理的饮食调节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对于肥胖超重的高血压患者,首先要控制体重,少食甜食及动物脂肪等。高血压患者饮食以清淡低盐为宜,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正常摄入,适当摄入一些粗纤维食物,以防止便秘。戒烟、限酒、多饮茶,但不饮浓茶及咖啡,使患者逐步形成习惯,达到稳定降压目的。

2.4 合理安排生活起居 生活要有规律,居住环境要清净、舒适、避免噪音。保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调整过度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及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但要注意劳逸结合。

2.5 持续用药 通过自我调节自然疗法而未能得到缓解成治愈的不稳定型患者,要经医生检查诊断,予以处方给药,切勿随服随断。教会患者正确合理用药,严格掌握剂量、了解各类降压药的副作用,学会自我观察,一旦情况有变,随时与医院联系。

2.6 随访 定期随访,指导患者定时复查。

3 结果

对20例家庭自我护理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3年,12例血液保持正常,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00mmHg,占60%;8例因遵从家庭自我护理引导欠佳返回医院住院治疗、占40%,住院次数2±1,其中6例住院1次康复,1例住院2次康复,1例住院第3次时死于急性脑出血。

4 效果评价[4]

人的自我护理行为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患者是通过护士的传授获得所缺乏的知识和技术的。因此,护士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以阐述、示范的形式为自护有缺陷的患者做好补偿服务。对每个患者的自我护理工作并不是护士一个人所能单独完成的,还需要患者、家属及各方面的配合,由于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心理、社会背景不同,所以对自护要求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护士要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原则、家庭情况以及心理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内容和计划,以取得自我护理的满意效果。

为了实现WHO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护士的工作范围不仅限于医院,还要走向社会,面向整个人群,只有不断提高自我护理质量与水平,才能适应医学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修霞,阮伟.Orem理论在出院指导中的运用[J].护士进修杂志,1992,7(5):9.

[2]刘国仗,陈盂勤,周北凡,等.我国高血压病研究的主要成就[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4):255-258.

[3]刘德禹.浅谈高血压病人的自我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12(22):3161-3162.

第10篇

关键词 眩晕症 辨证施护

眩晕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个症状。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统称为眩晕。西医中的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贫血、内耳迷路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均可参照进行辨证施护。

1 临床资料

104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32例,女性71例,年龄30~40岁15例,41~55岁52例,55~65岁28例,65岁以上8例。分型为肝阳上亢型48例,气血亏虚型36例,痰浊中阻型7例,肾精亏损虚13例。

2 分型护理

2.1 肝阳上亢型:表现为眩晕耳鸣、头胀痛、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烦劳或恼怒时症状加重、舌质红、苔黄、脉弦。

2.1.1 治疗原则: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2.1.2 施护特点:此型病人多为阴虚阳亢,上扰清空而起,症状较重,情绪易激动,烦躁易怒。

2.1.3 施护注意事项

(1)做好心理护理,采用安慰、诱导等方法转移病人注意力,尽量使患者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2)避免七情所伤或过劳。亲切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中忧郁,进行开导,使其心情舒畅。

(3)可按压百会、风池、三阴交等穴,以清热定痛、舒肝理气。

(4)饮食宜清淡,可给水果、蔬菜、瘦肉,忌烟、酒、辛辣之品。

2.2 肾精亏损型: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沉细数。

2.2.1 治疗原则:温肾壮阳利水。

2.2.2 施护特点:此型为肾精亏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发眩晕。

2.2.3 施护注意事项

(1)情志护理:此型病人情绪低落,多思善虑,常背有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要充分重视患者的情感活动,解除精神负担,正确对待和战胜疾病。

(2)病室宜向阳,避免对流风。

(3)可适当参加锻炼,如打太极拳、气功,以减少思虑,节制,起居有常,有利于病体恢复。

(4)可针灸肾俞、肝俞、脾俞、气海,以对机体进行调整和平衡。

(5)饮食宜补养,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3 气血亏虚型:表现为头晕眼花、动则加剧、砸色苍白、心悸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3.1 治疗原则:补养气血、宁心益智。

2.3.2 施护特点:此型病人因思虑伤脾,以致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而发生。

2.3.3 施护注意事项

(1)病室整洁、向阳、光线适宜,避免噪声及不必要的翻动。

(2)减少探视,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静养,以利康复。

(3)注意观察病情,轻者闭目养神,重者应卧床休息。改变宜缓慢,护理人员操作宜轻柔,并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及血压变化。

(4)可针灸头维、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

(5)饮食应以营养丰富的高蛋白为主,忌饮浓茶、咖啡。

2.4 痰浊中阻型: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裹、胸闷、倦怠无力,甚则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2.4.1 治疗原则:健脾利水,化湿祛痰。

2.4.2 施护特点:此型多为恣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则清阳不长,浊阴不降而发。

2.4.3 施护注意事项

(1)应多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心情开朗,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

(2)房间宜敞亮、通风,温度适宜、干燥。

(3)可针灸内关、神门、丰隆、脾俞,以安神宁心,降火化痰。

(4)饮食宜清淡开胃,消食顺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并少量多餐;产气、油炸、干燥食物少用。

3 结果

从表中看出,眩晕患者以肝阳上亢及气血两虚多见,分别为46.6%及35%;各型眩晕患者通过治疗及精心护理,都可获得满意疗效,即治愈数大于好转数。

4 讨论

第11篇

【关键词】原发性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护理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目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 140mmHg(18.6kPa) ,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 。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 160mmHg(21 .3kPa) ,舒张压大于或等于 95mmHg(12.6kPa) 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 141-159mmHg(18 .9-21.2kPa) 之间,舒张压在 91-94mmHg(12 .1-12 .5kPa) 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对73例住院高血压病人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3例研究对象均是于2009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74岁;男49例,女24例;一期高血压19例,二期高血压31例,三期高血压23例。所有对象均符合WHO确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2诊断标准

Ⅰ期高血压:临床上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头重、失眠、记忆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Ⅱ期高血压:血管持久痉挛而致硬化、血压持续升高,舒张压大于97.5mmHg。实验室检查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Ⅲ期高血压:由于长期舒张压升高,动脉硬化,心、脑、肾供血不足而致纤维化,在此基础上出现功能障碍。

1.3方法

对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护理以及宣教,使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3.1保持情绪稳定。血压的升降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大喜、大悲、大怒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波动,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主动安抚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需要,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治疗情况及预期结果,注重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精神鼓励,可适当让患者听一些适合老年人听的消除精神紧张的音乐,参加有趣的活动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恐惧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1.3.2饮食需三低二高。指导患者食用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多食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食油选用豆油、菜油、麻油或椰子油,避免进食花生油和椰子油。体重超重者则需饮食清淡,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不抽烟,不酗酒。

1.3.3控制体重,根据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体重增加会使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导致高血压病情恶化【1】。避免长期静坐或修养,鼓励病人除保证足够睡眠外要多加运动,比如说饭后步行15~30分钟,练气功打太极,调节气血有助于控制血压。

1.3.4定时排便。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影响血压。病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1.3.5发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如出现血压急剧升高,病人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症状,应考虑发生高血压脑病或高血压危象的可能,在通知医生的同时,准备快速降压药物、脱水剂和止惊剂备用。

1.3.6按时、按量、按规定服用降血压药物。端正病人用药意识,遵守服药原则。有些老年病人按自己的意识擅自停药、减药,认为血压正常了后就不用吃药,还有的病人记忆不好,忘记吃药或者晚吃药,护理人员应统一按点发药,督促病人准时吃药。除患者坚持规范用药,还要求家属做患者药物服用的监护工作,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医从性【2】,达到治疗的目的。

1.3.7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不用过热的水洗澡,禁止长时间站立。

1.3.8定时监测血压。老年人血压波动比较大,如洗澡、活动后应静坐30分钟再测量血压,老年人应多次测量血压,并注意观察有无靶器官损伤的征象。

1.3.9避免突然改变,起、坐、站、卧要平稳。老年病人行动比较缓慢,要协助帮助病人活动,睡觉的时候打起床旁围栏,注意安全,防止跌倒、摔倒。

2 临床特点

2.1自觉症状不明显:有的患者高血压病后可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感觉,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发现高血压,因此对老年人定期测量血压是必要的。

2.2精神心理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为精神紧张、易怒、情绪不稳定等,这都是使血压升高的因素。

2.3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认识:本组76%的患者对何谓高血压,影响血压的因素及高血压的危害了解甚少,认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对长期治疗缺乏心理准备。这些因素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同时由于家属和患者道听途说,使其产生恐惧感。

2.4治疗顺从性差:不能按医嘱长期服药,是高血压患者最危险的因素。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但是在长期服药中,往往以自我判断而中断用药或减少剂量【3】。不少患者不能认真遵守医嘱,按时吃药,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

2.5不注意合理膳食:缺乏饮食对高血压病影响的认识,重视不够。高血压病患者宜低盐饮食,而部分患者因长期饮食习惯,认为食盐的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甚远,对医务人员的讲解不理,未能限制钠盐的摄入量。

2.6不注意戒烟限酒:本组73例病例中,49例有吸烟嗜好多年,24例有饮酒的嗜好。其中92%患者认为吸烟仅仅引起肝损害、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而缺乏烟酒对血压的影响、认识、理解。

3 药物治疗及疗效观察

3.1药物治疗: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选择6大类药物控制血压,即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由于降压治疗常需终生用药,因此还应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4】。联合用药原则:第一线降压药利尿剂,应根据病情联合CCB或ACEI;有缺血性脑血管病且心率慢的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用β受体阻滞剂而首选CCB或ACEI;心肌肥厚、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首选ACEI,但血肌酐高者慎用。需要ACEI而不能耐受ACEI副作用者,选用ARB。

3.2药物选择:

3.2.1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使用小剂量。如氢氯噻嗪每天剂量≤25mg,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高峰。

3.2.2CCB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服用还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如硝苯地平5~10mg每日2~3次,尼群地平10mg每日2~3次,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每日1次。

3.2.3ACEI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用卡托普利12.5~50.0mg,每日2~3次,依那普利10~20mg,每日2次。

3.2.4ARB适用于需要ACEI治疗,而不能耐受ACEI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副作用者。常用氯沙坦50~100mg,每日1次。

3.3疗效观察:①治愈: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即降到140/90mmHg以下,无明显靶器官损害和影响预后的并存的临床情况可视为痊愈。但应注意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确定,通常需要终身治疗,经过降压药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剂量;但一般仍需长期服药,中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②好转:血压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标准,靶器官损害和/或影响预后的并存的临床情况有改善但仍然存在。③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

4 健康教育

4.1一般知识宣教 例如什么是高血压及其临床表现;高血压的诱因和危害性;血压的正常和异常范围;血压控制的目标;高血压各类并发症的预防;饮食要求;适量运动、坚持用药及注意事项;烟酒与高血压的关系等。

4.2减轻体重 尽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

4.3减少脂肪摄入,给予低盐饮食 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忌食肥甘厚味、油腻煎炸之品,如动物内脏、动物脂肪、蛋黄等,高血压患者烹调宜选用植物油,如豆油、麻油、菜油等,以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利于血压的控制。在改变食物钠盐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食物色、香、味,以及增进食欲,这样才能使患者自觉接受低盐饮食,减少酱油的用量,使用代用盐。

4.4戒烟和控制饮酒 每日不超过相当于50 g乙醇的量(男性20~30,女性15~20g)。因为饮酒不仅可导致血压升高,并且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饮酒可兴奋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类固醇激素水平升高,从而使血压升高,同时吸烟的消耗量与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系,吸烟者,高密度脂蛋白醇低,所以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量。

4.5适量运动 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或太极剑等有氧运动。

4.6生活起居指导 慎起居,避风寒,防外感。高血压患者起床时应避免因改变,血压突然降低而引起昏厥,发生意外,故改变时应尽量缓慢,尤其是夜间起床更要注意。防风寒,冬季外出注意保暖,避免人体受到冷刺激,身体局部毛细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洗脸、刷牙时应用温水。

4.7饮食结构合理 尽量软质饮食,多样化,清淡营养,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定时定量,不宜过饱,忌暴饮暴食。因为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所以高血压患者宜多食维生素丰富之食物,如菠菜、萝卜、青椒、橘子、葡萄等。

4.8定期检测血压、家属的配合是关键:教会患者或家属测定血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子血压计,是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血患者可以自己测知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

4.9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心率增快,使血压增高,故而高血压患者应心胸开朗、避免紧张、急躁和焦虑状态,同时还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

4.10强化遵医行为:向患者及家属仔细讲解用药原则对治疗的重要性,讲明坚持用药与疾病控制的利害关系。使他们认识到正确合理用药不但取决于医生,更重要的是患者配合。除患者坚持规范用药,还要求家属做患者药物服用的监护工作,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医从性,达到治疗的目的。让他们认识到服药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这是使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延缓靶器官损坏的一个重要环节。

5 结果

73例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患者由最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异常到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小结

肥胖症患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体重增加与否是监测高血压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标尺。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食盐的摄入与血压呈正比。血压对盐的敏感性通常涉及种族、精神状况、社会因素、肾脏功能和饮食等方面。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建议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3~5g/d。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武阳丰,吴锡桂,李莹.减重对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5,23:207.

[2] 陈爱萍,张维娜,蔡虻,等. 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 .护理研究, 2002,(03).

第12篇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43-01

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而且对临床各种诊疗有增效作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变他们的不健康行为,预防或减少高血压的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院外的康复教育起到重要作用[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10月我院收治高血压患者共200 例,男128 例,女72 例,年龄42岁至73 岁,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观察对象需具备以下条件:(1)能用语言表达感受的;(2)住院>10天的;(3)未得到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评估 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1.5h内以打勾的形式填写入院评估表,了解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一般生理、心理、社会情况、对高血压病的了解程度等,综合判断患者的健康观、学习能力,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和诊治要求。

1.2.2 实施教育计划[3] 患者入院后5~7天或病情稳定后,由责任护士采取一对一的讲解方式,分多次进行。内容包括:(1)疾病知识:高血压的正常范围,高血压的分级、临床表现、常见诱因;(2)药物知识:常用降压药物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3)心理康复:鼓励患者培养一种爱好,调节精神,遇事冷静,避免情绪激动;(4)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多纤维素食物为主;(5)休息及活动要求动静结合;(6)生活起居指导:早睡早起,坚持午睡,室内通风,温度适宜,避免噪音;(7)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按时排便,便秘时予以通便药,切忌久蹲;(8)行为教育:劝告患者戒烟、戒酒,不吃高脂、高盐食物;(9)监测血压,定期复诊,警惕危险信号,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血压并记录。对于共性问题,利用专题讲座、宣传栏、黑板报的形式进行教育。在计划实施1周内,责任护士利用巡视、治疗护理的时间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如饮食、行为、起居、活动、排便等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反馈意见,改进计划和方法。患者出院时以书面形式交给患者及家属,并要求家属配合、支持、督促执行,按时反馈信息。

1.2.3 出院后信息反馈 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9个月、1年、1年半、2年内以电话、随访、回院复查等形式反馈给责任护士。责任护士进行观察、随访,及时记录反馈信息,并根据患者在家中的康复情况评价效果。

2 结果

由表2可见,30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反馈比较,完全执行、基本执行者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偶尔执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与偶尔执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3 讨论

3.1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可提高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疾病的能力。(1)由表2可见,2年来,在200例高血压患者中,完全执行或基本执行家庭康复要求的152例病情稳定,未复发或复发次数明显减少,再次住院次数减少,仅2例出现并发症;48例患者不执行家庭康复要求,2年来多次复发住院,35例伴心肌梗死、中风等并发症。表明完全执行、基本执行的效果优于偶尔执行者;(2)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病床周转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3)在教育过程中,密切了护患关系;(4)重视家属的作用,家属对患者的理解、支持、关怀、疏导和鼓励,使患者享受到了温暖的亲情和安慰,家属找出适当的预防复发的措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3.2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健康教育对增进人群健康、预防疾病,尤其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广大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卫生知识进千家,入万户,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率。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高血压患者建立与血压形成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5]。通过确定患者健康需求,指定健康目标,完善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进行效果评价,是治疗高血压病十分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7-260.

[2] 肖惠敏,姜小鹰.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9-970.

[3] 贾兰萍,肖顺贞,史淑萍.97例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护理,2003,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