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

时间:2023-06-02 09:22: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语文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语文教学

第1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对策

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进行彻底的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依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叫徐思路没有得到创新。根据一些教育调查研究显示,在一些地区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依然沿用传统,是沿着教材从头到尾一丝不差的讲解,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新的思维。其次,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改革的要求相背离。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与教师总是用成绩衡量一个学校与学生的好坏,学校用学习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学的重点依然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仅仅讲解的是考点,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多是知识与技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再次,语文教学内容比较贫乏,渠道比较狭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但是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最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并没有有效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正在深入的实施到教学领域,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并不乐观,现代教学设备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有的教师在应用中,或者过多,或者过少,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

(二)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程度不足。

一些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将语文学科的实质给忽视了。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时期,是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被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的两道的道德品质与崇高的道德思想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语文素养不过关,不利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教材设置不合理。

在信息化逐渐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不快变快,但是教材的的设置却没有被更新,甚至有的教材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地争抢,教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心灵上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限制学生的发展,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产生学习语文的厌学情绪,认为语文学习枯燥而无聊。

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教学的模式。首先,创新的教学思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局限于有效的教材,不要照搬传统的教学思路,不要圈圈的依赖《教师教学参考书》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设计全新的教学思路。教师在转变教学思路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改变课堂沉闷的状况,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从感性更快过度到理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有效的转变教学模式,还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切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水平,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要学会将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走入图书馆、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受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与发散思维,语文学科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课外知识的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十分的重要。

(二)有效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要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使得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的具体生动,将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动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教材的设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接受程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材的设置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感受力,教材的设置要由低入高,从深到浅。教材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济宁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清风。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的变革,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雁飞,尹珊娜.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的探究[J].考试( 中考教师版),2009.

第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授课方式;学习兴趣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逐渐深化的考试制度,不论是焕然一新的阅读理论、写作理念还是全新的教学理念,这些方面的变化都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根本,教书育人的重任要靠教师去实现和完成。如果缺乏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那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受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的限制,还有众多语文教师依旧沿用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机械灌输式地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加强中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教师要有中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才能轻松驾驭语文的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引作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做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

其次,语文教师的思想素质也需要提高。创新而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度的责任心以及高尚的思想品质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任职条件。“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现代教学模式下,加强教师思想素质教育迫在眉睫。教师要用发展和科学的眼光将时代所赋予教师的要求融入到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真正促使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最后,教师也要具备创新理念,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用先进的思想和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块黑板还有课本,教师总是一味滔滔不绝的口授,学生也只是一味地被动记忆,教学模式单一、生硬、机械。这些都与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相悖。所以,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授课方式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所在。所以,教师要变传统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多设置一些学生参与的环节,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学习课文《赵州桥》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说出一些自己见过的桥,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师生共同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形象生动。

此外,应适时增加一些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最典型的就是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无论是声情并茂的场景,色彩斑斓的画面,还是对视觉具有极大冲击力的视频资料,形式多样的文件处理模式,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这样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能体现语文教学回归原生态课堂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

二、避免课堂教学形式化,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局面

要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我们应该避免教学形式化的发生。而且,素质教育强调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构建。一般来说,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沿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理念是非常切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现代教育规律的。我们必须明白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后的选择。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多追求教学的形式化,不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转变教学模式,这样做只会使语文教学改革游离在新课改的要求之外。

合作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当所学习的内容适合分组合作教学时,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储备等因素之后,可以采用这种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分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自己的主导地位,在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的同时也要做好语文教学的主导者,促进师生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实施。除此之外,师生互换角色等教学形式也是值得尝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理念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着荆棘和挑战,我们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走上随波逐流的改革之路。中学语文教学在改革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大胆进行新课改的改革与创新。我们不能走因循守旧的老路,而是要在巩固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勇于开拓语文学习的新路,要在改革过程中继承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摒除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教学才会呈现不呆板却严格、充满活力却不混乱、生动活泼却不乏味的新局面,才能真正意义上开拓出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语文教学的改革任重道远,这个过程需要所有教师和学生行动起来,从而迎接语文教学改革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孙军会.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探究性学习[J].科技资讯,2011(5).

第3篇

1.1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落后

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重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相对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应当随之发生改变,教学模式关乎语文教学改革的成败。但是目前部分教师还保留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够彻底。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思路比较落后,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仍然把学生的成绩放在首位,一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同时教师主要是整合教材上的内容,然后灌输给学生。

1.2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高中语文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中接受教师灌输的这些知识即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学生的参与及思考。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2.1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正确面对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对素质教育有正确认识,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正确定位教学目标,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教师在课堂中把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讲,这种新颖的教学思路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2.1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加入符合教学需要的画面或视频等,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各方面专家研究:视觉上的接收效果和画面的接受效果比单纯的声音效果要好许多,即学生在看画面或视频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有效节省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纯黑板、粉笔、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遵循适度原则,不能太依赖于多媒体和计算机等新型手段,否则可能导致学生懒得思考,忽略了自主思考能力,从而违背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2.2.2充分利用各种阅读材料

语文教师的讲课范围不能只单纯停留在教材知识上,而是要进行适当扩展,充分利用一切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字材料,有选择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从而丰富课堂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引用的阅读材料可以是报纸杂志上的内容,也可以是相关影视作品,只要与语文教学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或者培养学生能力即可。

2.2.3开展课外活动

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是要适当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生活及大自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感悟能力,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广泛性,语文知识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教材上,而是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课外知识积累,除了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语文知识活动。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时组织学生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及知识竞赛等。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能力及思辨能力等。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兴趣培育,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给予中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的机会,并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可见学习兴趣的培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关键要素。俗语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感的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兴趣能够引领学生更深入、更广泛的去学习知识,夸美纽斯也曾说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之前,必须先使他的学生渴求知识。”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渴望,才会有期盼和源源不断学习的动力。但是,到底如何培育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和建构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培育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等沟通:打造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

教学是一种互动,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递,更是师生之间人生经验、情感情绪、心灵及精神全方位的互动与交流。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性互动氛围,促进师生的平等互动,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遭到压抑,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单向的知识灌输,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接受知识,自主的判断和理解被禁锢了。这种师生关系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工具,无法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长久下去更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和抗拒,更加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了。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具,走近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用心去关注学生,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非权威身份与学生沟通,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意见和行为,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孔子云:“有教无类”,教师不应带有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做到公正、公平、中立。惟其如此,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欢,建立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给思想插上翅膀,才能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生动有趣:用语文之美打动中学生

中学语文教材是通过千挑万选编撰而成,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基本都具备一个特征:文质兼美,这就使得语文课具备了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美,是一种能够打动人的因素,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美,以语文美的形象吸引学生,以语文美的意境感染学生,以语文美的情感打动学生,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充分利用每一堂语文课,把美根植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断拓展课外的广阔审美空间,将美渗透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享受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还能不断激发起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学者吕叔湘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思考如何让语文课闪烁思想美的光芒,对真、善、美要弘扬和礼赞,对假、丑、恶要批判和鞭挞,发掘课文中的趣味,提升学生的生活情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象。审美是一种贯穿身、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从生理到心灵、情感、思维、意志等方面的和谐运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有利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象。比如,可以让学生写故事续集的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延续课文展现的审美情趣或者发展自主的审美情趣,学生不仅能获得艺术美的享受,更加深对语文美的印象,从而提升审美的能力。

2、刺激中学生的审美感官。美是感性的,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语文素材中各种美的事物、人物和意境,都会对读者产生感官刺激,中学生正处在对外界刺激积极回应的时期,如果以美的感受刺激他们的感官,则会产生美的回应。多媒体的出现,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变,教师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结合多媒体技术,融合图像、声音等多种元素,对中学生进行美的刺激,从而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操。

3、发展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中学生不仅能感受美,欣赏美,也能创造美,其中的途径就在于动笔。勤于动笔,对认识生活、锻炼思维、 掌握技巧、积累材料有极大的好处。当中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开始用文字营造情景和表达情感的时候,就是在创造美。教师要鼓励学生每有所得,就动笔写下来,让学生把心中的所感所思彻底地宣泄出来,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升华感悟,提升审美能力的目的。

三、学以致用:激发中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兴趣

语文丰富的题材和内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体验语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语文和理解语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对中学语文教育而言,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有利资源,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增加中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帮助中学生更好的融合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启迪他们的生活智慧。比如,一位初一的学生问笔者什么是“讨价还价”,笔者给出了几种建议,首先是去市场上观察人们讨价还价,其次是邀请家长给这位学生提供一次购物机会,但一定要经历“讨价还价”之后才能购买,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实践知识的机会,据家长说,该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跳起来大喊:“我终于学会讨价还价了!”可见学以致用是增进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此外,有条件的教师可定期举行征文比赛、读书会、诗歌朗诵、故事会、观影等活动,给中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

四、自主创新:培育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此,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是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的需要。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有两点需要引起重视。

1、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主动权。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大讲特讲,搞“满堂灌”,而是以导为主,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自己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概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将课堂变成学生为主的课堂。

2、搭建学生主动学习平台。教师首先要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学前,通过好的问题和导入,创设平等、宽松、自觉的学习情境,通过课文与生活的联系,找到学生自身经验与语文知识的链接点;同时,主动学习更应放在新知识的接受过程中,教师要改传统的“被动接受-记忆”式教学为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式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索空间,提供更多的操作、整理、发现的机会,教师不包办,更注重过程而非最终的结论;最后,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学习合作和交流,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再通过肯定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主动学习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重建平等的关系,建立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用语文之美打动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训练学生,以及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兴趣培育为抓手,激发学生的语文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11-0022-02

中学语文课程,精选大量古今中外的文章作为中学生学习的范本,其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典范性都堪称上乘,可以说精彩纷呈,美轮美灸,是中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专业知识结构上不存在明显的劣势,教学准备工作认真充分,知识讲授准确清楚,那么课堂教学的语言能力就是影响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课堂上,教师善于驾驭教学语言,能清晰准确、生动有趣、自然流畅地传授教学内容,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自然会喜欢上他们的课,听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能力事关知识传授的效果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中学语文课程尤其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过硬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力,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自己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调控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语言能力,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呢?

一、丰富专业知识储备,提升课堂教学语言的内涵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教师提高语言艺术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锻造语言魅力,不能仅仅靠练嘴皮子,形式固然重要,内涵更为重要,丰富的知识与良好的表达才能相得益彰,知识浅薄而又伶牙俐齿只能哗众取宠,花拳绣腿于实战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况且没有渊博的知识,根本无法讲透精神内涵,讲出真知灼见,讲得情趣盎然。

追求教学语言的完善,提升教学语言水平,知识积累是基础。中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教学中可能涉及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或作一些研究,并关注社会最新资讯,了解学生兴趣。只有知识深厚而广博的教师,才能使课堂教学语言充满永久魅力。

二、锤炼教学语言技能,增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丰厚的知识底蕴固然是教学语言艺术的源泉,但知识丰富,未必就能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未必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滔滔不绝,J限不能倾其所有灌输给学生,学生却兴味索然,漫不经心,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只有清新自然、流畅生动、新颖独特、风趣幽默、声情并茂的课堂教学语言,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使学生沉浸其中而欲罢不能。当然,出色的教学语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教师真正重视教学语言的技能技巧,反复练习,长期锤炼,“语不惊人死不休”。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

(一)教学语言要严谨科学。

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知识的任务,语文知识的教学要科学正确,教学涉及的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讲授也都必须正确,这一切都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严谨科学,符合学科规律和规范。传授正确的知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信口开河、随意搞笑,以牺牲科学知识正确性为代价的幽默风趣是廉价的、低俗的。事实上,严谨的表达本身也是充满魅力的,它填密周延而无懈可击,它恰如其分而无可替代,这正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充满理性的光辉,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教学语言要自然流畅。

优美的课堂语言应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教师必须深人钻研和细致分析教材,.彻底理清讲授知识的来龙去脉,精心设计开头、过渡,怎么结尾,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旧课的回顾,新课的导入,正文的讲解,课堂的结语,整个教学过程要思路清晰,一气呵成,不枝不蔓。无论是内容过渡,还是课堂互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没有意外突兀之感。 流畅自然的教学语言让人听起来舒服亲切,不矫情,不做作,易于接受,便于沟通。即便是强烈的抒情,只要是真情流露,自然抒发,就不会使人觉得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反到使人觉得情之所至,不得不然,如果隐忍不发,平平淡淡,反而使人觉得不顺畅,不自然。

(三)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

生动活泼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所在,不仅富于感染力,吸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深人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具有审美价值,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感受到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

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与表达方式的交相辉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表达必须和谐统一。汉语是世界上最为优美的语言之一,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汉语表达的最佳语感,语文教师必须考究汉语语言的韵律美,娴熟灵活地调动语音、语气、语速等各种语言特质为教学服务,让学生真正体悟到汉语的美感。语速要快慢结合,张弛有度,节奏和谐;语音要高低错落,抑扬顿挫;语句要长短相间,富于变化,明白晓畅。

中学语文课程的有些内容,比如语言结构分析等,本质上不具备欣赏性和趣味性,这就更需要教师重视教学语言艺术的养成与运用,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化枯燥为兴味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互动语言技巧,营造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

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需要掌握高超的互动教学的语言技巧,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勤学善思。提问题的时候要层层铺垫,水到渠成,不宜过多使用突然袭击式的提问方法,使学生陷人紧张情绪而茫然失措;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要平等讨论,诚恳交流,不要师道尊严,唯我独尊,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思路,要善于倾听,认真辨析,多一些激赏鼓励,不可居高临下,俯视群伦,对学生的观点虚与委蛇或不屑一顾,使学生失去讨论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切忌讽刺挖苦,冷言冷语,使学生尴尬难堪而导致情绪低落或心理逆反;评价学生要恰当中肯,不偏不倚,多用欣赏性语言,少用刺激性话语,对学生错误的观点,要善于分析原因,挖掘其合理成分,予以充分肯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保持自信,表扬学生也应注意指出不足,让学生增长见识,而不至于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

第6篇

孙光萱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何时了?

怎样看待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提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性、紧迫性何在?如果不是简单地就教 学论教学,而是站在“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观察这些问题,相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语文教师定会 得出明确的答案,进而极大地增强自己工作的责任感。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而“文化”不是别的,正是一个 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主要的标志,是民族内部各类人群不可缺的粘结剂。著名作家余光中说得好:“中 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 1)著名教育家于漪则说得更加直白和干脆 :“梁衡同志说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我认为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之根,也就是‘根之根’。”(2 )明乎此 ,我们就不难理解:提高中小学生(特别是九年义务制学生)的语文水平,确实是关系到一代又一代国民能 否具有高素质——牢牢把握民族‘根之根’的重大问题!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很不理想,可以用四个字加以概括:“高耗低效”。早在1978年 ,吕叔湘先生就大声疾呼改变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他严肃指出:中小学生学了十年语文,花了2700课 时,几乎占了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结果语文仍不过关。从那时以后,又过去了许多年,可是语文教学的情 况仍未基本改观,1987年5月,国家教委曾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语文水平的调查,结果 表明经过10年教改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没有取得明显进步(3)。最近又在报上见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 在某所高校,一屋子大学生居然不会写“钥匙”二字。对此,连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也不由得痛切陈词:“钥 匙之为物,体不甚巨,量不太重,而丢了它就麻烦大了。”“我愧非教育专家,自己拿不出办法。但还想请 专家们多动动脑筋,把语文教学如何在重视上再重视,提高上再提高,改革上再改革(改进、改善、改正错 误认识和错误教法)。”(4)

有人也许会问:这些年来语文教学不是进行了许多改革吗?不是总结了很多教学经验吗?对此得作具体 分析。一方面,语文教育界固然出现了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优秀教师,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但另方 面改革中也不乏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的东西,诚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再有,就是这个‘论’那个‘论’, 这个‘性’那个‘性’,不可胜数。”“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论’,那种‘性’患多不患少,教师们应接 不暇。”(5)张志公先生的本意自然不是反对进行理论研究, 而是感到语文教改中不着边际、经不起实践检 验的高谈空论太多了,为此,他又恳切地要求大家好好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往前走?我们喊了多年‘ 教改’‘教改’,改了些什么?改向何处?”(6)

如今尊敬的张志公先生已驾鹤西归,怎样不辜负这位教育前辈的嘱托和期待?看来,只有遵循实事求是 的原则,认真下一番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的功夫,才能走出误区——切实改变语文教改中的种种形式主义倾 向,进而踏上教学改革的康庄大道。

误区之一:片面理解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误区是:没有辩证地如实地理解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一个现成的习惯的答案是:把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

乍听这番回答似乎无可非议,学习其他学科不正是遵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普遍规律吗?学习语文又 怎能例外?但若深入思考,此种回答就大可商榷了,须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要远比其他学 科来得复杂,我们平常爱说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表现在这里。

究竟应该怎样把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共识:

一、学习本民族语言并非从零开始,很多情况下常常表现为“能力在先,知识在后”

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迥然不同,不是一无所有,不是从零开始。每个人从牙牙学语起,就一直在母语的 环境中模仿着,学习着,这就决定了母语的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有其独特的表现。按照语言学理论,人们学习 母语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儿童时期在不知不觉中自发地学得的过程,语言学家把“这种无明确目标的、自 发的掌握语言的过程称为‘语言习得’。”(7)需要补充的是,这种过程可以伴随一个人的终身, 不少成年 人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你若是问他们究竟学习了哪些语文知识?他们很可能答不上来,这就是 一个有力的证明。另一种过程是有目标有步骤地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学家称之为“语言学得”。凡是一个 人从上学读书,开始接触语文课本,接受老师的讲授和指点起,就开始了“语言学得”的过程。当然,有目 标有步骤地学习语言文字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并不限于上语文课一种。另外,即使开始了“语言学得”的过 程,也并不排斥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习得”,对此不能截然分割,作简单机械的理解。

明确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的区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了。不妨说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能力在先,知识在后”是普遍规律。就拿幼儿园儿童来说,别看他们年龄小, 他们已经会说不少互相连贯的话,具有相当可观的口头表达能力了。这种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不断模 仿和实践的结果,而不是先学习知识再转化为能力的结果。他们拿着苹果,会说它像自己的脸庞,吃着月饼 ,会说它像天上的月亮,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学习打比方了,此时有无必要告诉他们有关比喻的定义?我看 是大可不必的。

有人也许会问:你举出的是儿童的例子,如果是中学生,情况就会不一样吧?我们说,中学生、成年人 当然不同于儿童,但正像我们上面说过的,不能把“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截然分开,前者可以伴随一 个人的终身,就此而言,“能力在先,知识在后”可说是人们学习语言的普遍规律。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只 有在日常的不间断的“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积累、熟悉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到一定的时候传授给他们语文知 识,后者才会发生良好的作用,也就是说这样的“语言学得”过程才会是切实有效的。就象儿童们先学会了 打比方,等到年龄稍长,有实际必要的时候再告诉他们有关比喻的知识,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一切知识的传 授都会变成水中之月,镜中之形,一旦转过身去,就会白费精力,一无所有!

二、学习语文知识只是手段,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目的

章熊在《语文教学沉思录》(8) 中发表过一番精辟的见解:“准确地说,语文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 ’,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分,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着重号是原文就有的 )这番话值得广大语文教师三思。想想吧,我们如果把学习母语所遇到的问题和语言学所研究的问题简单地 等同起来,如果要学生像研究语言学一样来学习语文,那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弊病:(一)就教学内容而言, 势必把语文知识不断地深化、细化、系统化,结果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负担过重。(二)从教学方法来说, 因为不少语文知识如专门的术语、概念、规则等都是学生未曾听说过的,势必导致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 听课。(三)从教学目的来说,很容易产生本末颠倒、主次易位的结果。教师在课堂上传播必要的知识和概 念,本应该紧紧依附于课文的语言材料,始终着眼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由于教师的认识发生 了偏差,结果让学生围着这些知识、概念打转,把好端端的课文丢在一旁,而把语文知识上升成为学习的目 的和中心,这就难免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了。常见的语文教学的通病正是如此,有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作了如 此深刻而形象的概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教‘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其实即使不教,孩子们也 会说这句话。到了三年级四年级,就教他们:‘春天’是‘主语’,‘燕子’也是‘主语’;‘来了’和‘ 飞回来了’是‘谓语’。到了初中,要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复句。到了高中,他们知道了,尽管是个复句, 但它是‘并列关系’、‘承接关系’还是‘因果关系’,还可以商榷……”(9)请看, 这种教法不正是主次 颠倒、把手段当成目的的典型表现吗?笔者当然不是笼统地反对讲授有关主语、谓语、简单句、复句等语文 知识,问题是在此时此地(而不是彼时彼地——非讲这些语文知识不可的时候),如此纠缠于复句的性质有 无必要?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又有什么作用?把这些要商榷的内容留给语言学家去研究不是更好吗?

三、知识要求分门别类,能力重在综合运用

语文知识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要认真研究,必然要求分门别类,条分缕析,不能亦此亦彼,忽此忽彼, 混沌一片,不明所以,不管是研究语音学、文字学、语法学,还是研究修辞学、文章学、逻辑学,尽皆如此 ,概莫能外。但一旦谈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成为精通各类语文知识的专家 ,只是希望他们切实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运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就在于综合性,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 ,写下的几行文字,都会包含各种不同的语文知识在内。这就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学生既 然不可能先分门别类地学完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等系统知识,然后才开始执笔作文,开口讲话 ,那又该怎样将这些自成系统的语文知识有效地渗透在语言的综合运用中去呢?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是一个 庞大的学术研究课题,本文只想简单地谈两点看法:(一)必须坚持语言运用的综合性特点(幼儿识字情况 有些特殊,此处不赘),引导学生好好熟读课文,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学习时重在整体感悟,力求融会贯通 。任何语文知识的讲授都不应该和上述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规律相悖离。(二)要把语文知识从各自的 系统中分解出来,根据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要求,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交织和渗透,同时教师在 讲授知识时要贯彻精要、易懂、有用的原则,注意和学生的语言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忌分门别类,求多求 全。遗憾的是有些语文教师不懂得或不愿理会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的综合性这二者之间的现实矛盾,常常对 前者情有独钟,误把知识的系统性当成了教学的科学性,以致在课堂上不讲比喻则罢,一讲就是明喻、暗喻 、借喻、博喻、互喻等一大套,不讲论证则罢,一讲就是归纳论证、排比论证、递进论证、正反论证、因果 论证……据说这还不算多,有一本“教学指导书”竟然列出了十一种论证方法要学生掌握,照我们看,即使 是精于议论文写作的名家大师也未必会把这些条条框框藏于胸中,又怎能如此要求莘莘学子!这显然是看错 了对象,把学生当成了研究修辞学、文章学的特殊群体,把有关修辞学、文章学等专门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 中学课堂上去了,如此这般,学生怎能不畏而却步?日积月累,语文教学又怎么会不“高耗低效”?

还应该谈谈当前语文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语感教学”。不少语文教育前辈对“语感”作过扼要的叙述 ,如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 ”(1 0)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11)有些教师大概鉴于语文教 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把目光转移到“语感”问题,进而提出“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12)”等口号。 这些教师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要正确把握“语感”的精神实质。照笔者看来,所谓“语感”,乃是 指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受能力,它是一种悟性——一种渗透了理性的感性,一种经过长期的渐进的训练以后 迅速作出的直接反应。究其实,“语感”的核心仍然离不开语言运用的“综合性”。不能设想,一个只掌握 了若干语文知识而缺少语言综合训练的人会具有较强的“语感”。要把叶圣陶等前辈有关“语感”的教导付 诸实施,就得做到:(一)紧扣语文的“综合性”特点,使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二)语文知识 的讲解要精到,易学,紧密结合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三)在培养学生“语感”的时候,要善于从感性上 升到理性,譬如学生听到别人所说的话,凭自己的“语感”觉得不怎么通顺(这种直觉是很可贵的,也不是 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这时就得引导学生好好想一想:为什么不通?是语法上不通,还是逻辑混乱? 或是语法、逻辑都对却不那么符合情理?(这种理性的点拨虽然不必长篇大论,却是极其必要的,也是衡量 教师本身语言功底的一个标志。)

由此可见,只有联系语言综合性的特点,才能领会“语感”的精髓,舍此而另搞一套,另砌炉灶,去搞 谁也说不清的“语感实践”、“语感机制”等,恐怕难免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四、对各类知识应区别对待,不宜一概而论

第7篇

[关键词]言意共生生态语文教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04

语文教学说到底有两个重要的使命,即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言说。倾听也就是领受别人的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言说就是自我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即写作)。无论是倾听还是表达,学生需要从两个向度展开,即形式和内容。形式是倾听和表达的载体,内容是倾听和表达的内涵、思想和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提倡“言意共生”,其根本宗旨是让内容和形式互相融合、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生成发展,由此实现语文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同构共生。

一、言意共生的发展溯源

“言”和“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言意之争”。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可以说是“言能尽意”的经典表述。道家学派人物庄子说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可以说是“言不尽意”的经典表述。到了近代,画家郑板桥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观点。在西方,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形成了“不可言说”的哲学概论。中西几千年的“言意之辨”让哲学和文学等学科的“言”“意”认识走向深入。

二、言意共生:中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当前语言文字教学中的“言”,指语文教材文本的言语特点、作用与效果;所谓“意”,是指语文教材文本的思想、情感、内涵与精神,它是语文的灵魂。言意共生的语文教学不仅关注文本中语言的音形义、用词造句、语言风格、体裁样式、谋篇布局,更关注文本的“文质”“情采”。时至今日,在教学中仍有教师“轻言重意”,具体表现就是语文教学总是为了探寻“文章写了什么”“先写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而对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用了怎样的言语形式”“这样的言语表达形式形成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这样的言语形式为什么形成了这样丰富的表达效果”等关注不够。当然也不能走另一极端,即“言不达意”,过分注重言语分析而忽视作品的主旨。言意共生立足“文化学”“生态学”“共生学”的视角,追寻文本解读的“语言与含义”“内容与形式”的共生共长。

三、基于言意共生理念的语文教学建构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言”与“意”是语文的基本范畴,是语文的根本。言意共生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遵循言语发生的规律以及学生言语理解和运用的规律来展开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言”,求索于“意”,形成言语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同构共生。

1.从学生的“言意经验”出发,让教学“知意和谐”

学生的“言意经验”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只有从学生的“言意经验”视角出发来考量教学,我们才能做出理性判断,也才能找到本真的语文教学契合点。教学中,必须将文本语言放置于言意共生的框架内来理解。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咏物抒怀”,五篇文章具有含蓄之美和变化之美。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品悟中发现作家们“借题发挥”和“顺水推舟”隐晦抒情达意的手法,从海燕的形象象征革命者的“借于”无形的隐喻象征,到白杨形神兼备的借物喻人,到借石榴言蓬勃向上之志、托马以明理,顺紫藤萝瀑布而抒生命之树长青之怀,随着作者情感脉搏的跳跃感受曲径通幽的行文意趣。

2.从文本的“言意品格”出发,让教学“情理圆融”

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言意”是有品格、有韵味的。在接受理论看来,文本自诞生起既是作者的“代言人”,又有着自身独立的生命,文本中的言语充盈着生命的呼吸。通过文本,我们会感受到其中生命脉搏的跳动,感叹、忧虑、欣喜、悲伤、激愤……文本中蕴含着浓烈的情感,情感融通于文本的字里行间。从文本的“言意品格”出发,能够让教学“情理圆融”。如教学《纪念白求恩》,笔者从“白求恩的感人之处表现”入手,让学生明白现在纪念他的意义是什么,从而正确揣摩的写作意图,欣赏内化他的说理方式,感受他的论证气势和凝练语言,并适当联系“”祭的发言,让“言意品格”得到“完形”。

3.从阅读的“言意互摄”出发,让教学“言意共生”

第8篇

【关键词】:审美情感 语文教学 相辅相成

一、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意义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它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它是令人愉快的,是让人心甘情愿,乐而忘返的;它是动人内心的,是从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的。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和情感培养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首先,从语文教材方面来认识。语文教材中表现的情感美,在审美的教育中,起着触动感情、感染学生、美化心灵的作用。这其中既有人类的本能情感也叫原始情感:喜、怒、哀、乐、爱、惧、恶、欲;又有感性情感:朋友情、战友情、师生情、骨肉情、爱美情等;还有处于情感范畴中高级阶段的理性情感:爱国情、阶级情、事业情、民族情等。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写的是母子情,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将母子间的真挚情感表现的真切细腻、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因此,我认为,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多彩、至深至真的情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除了完成认知目标的教学任务外,还应深入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审美因素,以最大限度培养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其次,从教材形式方面来认识。在语文教材的形式中我们发现,审美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美、意境美、构思美等。我们知道,语言是交际的工具,那么美的语言就是语文审美情感的立足点。语言的应用、理解和分析,不仅要从认知学习的角度去体会,还要从审美的角度、从情感的角度去感知。例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名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语言洗练清丽,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美,把作者对康桥的惜爱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我们知道,美育是以特殊的方式完成对人的塑造,它需要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情感和提高审美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的把美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浓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不断地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不俗的审美能力。

二、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传达、表现和培养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又一来源。与我们广大教师一样,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丰富感情的人,他们同样也有一定的审美需求和情感倾向的。那么,如何做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传达、表现和培养呢?首先,在阅读教材中培养学生发现审美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在教学中巧妙的传达、表现审美情感。学生对作品所揭示的生活本质的认识,或是对作家所作的说明、判断、评价的理解和接受,始终是和他们对作品内容的感受和情感反应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情感教育,老师要充当美的使者和情感的传达者。例如:对景物之美、风土人情之美、高尚的情感之美等等,老师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审美情感,借助教学的氛围,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或者有效的学生能够轻易接受的方法原汁原味的将作者的审美情感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引发感情上的共同共鸣,促使学生学习的趣味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上的最佳效果。其次,要在作文训练和说话训练中传达、表现和培养审美情感。作文训练一旦纳入审美和创美的轨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与情感相依相伴。教师要学会教授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事,在观察中,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引起学生情绪上的感动,感动人的事物才能吸引学生去深入地观察。其实整个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审美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说话训练与作文训练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它们都有共同之处,都要经过观察、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最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真实细腻的表达出来。

关于审美情感的培养,大多数老师驻足观望,无成功经验可循,探索会耗费体力,甚至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其实这种看法和理解是错误的,我们要尽早走出这样的误区,找到正确有效的途径,充实学生的审美知识,注重感情的培养,通过解读意象,进入意境,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感能力。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

我们知道,文学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人们总是凭借作者所描述的艺术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获得直觉的形象感知。帕克曾经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美丽心灵去体验课文中的美,去真切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和体味作者的真情实意。

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和强烈的情感主管审美色彩,容易陶醉于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审美对象之中,而较难自觉地对审美对象深沉内敛的美产生审美情感。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努力发掘那些诚挚深厚的美、真切优雅的美。无论是忧国忧民,还是寄情山水,都是作者发自肺腑,诉诸真情的,都是情感的真实发挥。我们还要注意从文学作品中所提供的意境、情景来感知情感,感知审美,还要注意从教学训练的方式中培养情感情趣和情感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审美乐趣和情感创造。例如,老师写出一组句子--"种子如果害怕被埋没,就永远不能发芽。"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随即根据意境和审美表现创作了许多精妙的句子。如"蜡烛如果害怕焚烧,就永远不能发光。""学生如果害怕吃苦,就永远不能成长"等等。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创造美,让学生懂得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力求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美留在孩子们的心中,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主编,倪文锦副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5月第1版

第9篇

关键词:语言 语感 训练

语感是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加强语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所必须认真履行的教学重点之一。那么,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语感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朗读,培养语感

语感首先是读出来的。根据学习语文的经验和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其实,在语言学习中,前人早已总结出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朗读是学生接受和领悟语言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也是理解词语、掌握语言最好途径,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课文中词语丰富,语句优美,用词用句精妙独到,尤其是古诗文,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还用精练的语言形式和声韵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都是非常好的语言材料。在教学实践中,我十分重视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经常鼓励学生多读、多品,积极创设读的情境,根据文体内容灵活选用多种形式深入地读,并注意朗读的层次性,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教学《沁园春・雪》,我设计用反复的朗读代替枯燥无味的讲解,整节课分成初读、研读、赏读、背诵四个阶段。初读阶段,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国雪景图的录像和声情并茂的范读录音,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接着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而在研读阶段,则侧重要求读懂诗中内容,品味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划出朗读的节奏、重音等,为后面的赏读、背诵做好铺垫;赏读、背诵阶段则重视主旨的把握、情感的表达、意境的领悟和情操的陶冶,此时要注意读出文章内在的美。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间还综合安排了听读、个别读、齐读、同桌间互读、比赛朗读、 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训练。朗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多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功能,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情味和旨趣,同时品悟到不同语境不同的语言表达。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积累了词汇,领悟到了不同的语境色彩,对于优秀的文章或片段,则要求学生做到熟读成诵,听听,读读,背背,符合语言的规律。多读多悟,受益无穷,学生在听、读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语言文字的组织规律,培养了语感。当文中的语汇、语言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储备和积累时,自然可以达到文思如泉、妙笔生花的境地。

二、揣摩造词炼句,增强语感

仅仅利用朗读背诵来培养语感还不够,教师还应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品味文中用词的艺术。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的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知其义”又力求“究其义蕴”,可用增、删、调换、前后改动的方法与原句比较,让学生体味,逐步培养学生对词语、句子的敏感性。如《春》中描写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教学时可启迪学生琢磨:小草为什么是“钻”出地面?用“长、冒、冲”行不行?为什么又是“偷偷地”?换上“悄悄地、慢慢地”好不好?“嫩嫩、绿绿”改成“嫩、绿”不是更简练吗?学生讨论交流,用心读读前后的几句话,分别用“长、冒、冲”换下“钻”,用“悄悄地、慢慢地”换下“偷偷地”,再读读悟悟,体会怎样“出来”才能说成“偷偷地”、“钻出来”,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再作点拨。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这样的句子语感内涵丰富,又不易为学生所觉察,我在教学时紧扣这个语感点,集中精力,重锤敲打,通过抓住这些重点词的品味训练,从词句的内涵、词义的引申、语音的意蕴等方面,多角度地让学生比较、体会,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既明白了语意,也悟到了语言的情味。不同语境、不同的语言表达可以产生语象情境和语象联想,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联系生活经验,借助想象和联想,发展语感

敏锐的语感是和生活的敏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他还说:“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切己体察,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借助联想和想象,点爆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或者补充文章的实际内容,或者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或者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等等,直到自己的语感与作者的不相上下,也就深得文章的旨趣了。如教学《孙权劝学》,在把握课文内容后,我引导学生往深处拓展:“吕蒙是怎样读书的,文章没有叙述。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感受,以‘阿蒙读书’为题,口头创作,补充出阿蒙学习的小故事,填补文章的空白,看哪个小组补充得精彩。”学生在我的点拨下,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出一个个精彩的画面:找借口推脱、不愿读书的吕蒙;对着书本抓耳挠腮的吕蒙;头悬梁锥刺股的吕蒙……一介武夫读书的情景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填补了课文留下的空白,再现了“刮目相看”的情境。又如,在《孤独之旅》的教学中,我这样启迪学生:“读书贵在感悟,也贵在联想,而作品贵在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讲述的是杜小康战胜自然与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文中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说出来听听。”学生畅所欲言,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孤独的体验,再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引起我们“心弦共振”的语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里正是利用作品诱发读者进行联想和参与创造,点燃了读者追忆过去的情感之火,使作者与读者的感情熔为一炉,迸射出耀眼的火花。如能做到与作者共鸣,发展语感便水到渠成了。

四、说、写结合,提升语感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获得的语感不断强化,最后成为整体语感中的因素。尤其是要多让学生运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首先,要培养他们爱说、爱表达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与生活相吻合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说,让学生想说、爱说,经常通过设计一些情境交谈、围绕一个主题演讲辩论、讲故事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说的情绪时,紧抓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用词用句的推敲比较。譬如提出:怎样说最好?怎样用词最贴切?这时,学生在脑海中反馈出学过的词汇、语句,逐一琢磨,也就是说把平时的语感积累学以致用,把积累下来的语言技巧运用到语言实践中,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操练自己的语感。

其次,会说,还要会写。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写作时创造一定的语言情境,在多写多练中操练语言、加强语感。例如写日记和仿写就是很好的训练方法。日记可以从小处入手,侧重细节描写,提高记叙和描写能力,以利于材料的积累。至于仿写,看到好文章,或是仿其立意、仿其结构、仿其语言表达的方式,甚至可以仿写内容,通过仿写把好文章内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完新课后的“小练笔”,并且从提出写作要求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指导过程,都应从始到终引导学生把在不同的语境中学到的语言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字斟句酌,可以通过换词比较、品读比较等反复推敲,领悟语感,表达语感。最后,让学生凭借语感自行反复修改,坚持不懈地寻找、发现、运用“最佳”的表达,以达到在写作中体现自己风格的语言感悟力。

总之,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有赖于教师在实践中的摸索探讨,只有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8。

第10篇

一、 我们要明确自己在“教什么”和“怎样教”

首先教的要是语文的内容,要从语文的角度实施教学。前面提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乱耕人家的天,荒了自家的园”的现象,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或思品课,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新课程给了我们语文老师较大的发挥空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运用多种资源,组织学生多种活动,师生之间对话频繁,教师似乎也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有时还能说出一些道道来。但稍一考察,就可断定其所教的内容与语文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不发生直接的影响。一堂课充斥了大量与语文关联不大甚至是毫无关联的东西,其语文教学的效果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其次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教学设计要突出学习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大大丰富。但这样一来也容易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陷入失控状态。

再次教学内容要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语文课程之所以是语文课程,是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受目标的规限和指引。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自己对语文教学的风格、个性理解不能片面化。

第四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或研制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心中有学生”首先就体现在这一点上,这是真正的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使用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自己的学生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一堂语文好课的最高境界。

二、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其一,要帮助学生激发起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帮助的一个基本着力点,而这一点又常常为我们所忽视。课堂上要“激发”而不是指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精神要来自学生自身。

其二,要帮助引导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转变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彻底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方式。

三、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客观地说,历次语文课程改革,都没有像这一次这样对老师的要求这么高。特别是对于苏北地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这种不断学习、研究的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

一是研究文本。我们听一些名教师上语文阅读课,给人印象最深的一般都是他们的那一份从容和自信。他们的从容和自信从哪里来?就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高屋建瓴和深入透彻地把握和驾驭。

第11篇

一、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对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理解不透彻,教学改革只停留在操作层面的变革。一部分教师热衷改革,但偏重于盲目模仿,缺乏深入领悟理念及新理念下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强烈意识;还有一部分教师专业功底扎实,奉献精神好,但在教学上偏重于自我封闭,固守或变向固守传统模式不变,这两部分教师加起来可以说已占去了全体语文教师的一大半,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能正确把握新理念下教学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发展水平偏低。

对语文素养的内涵把握不够全面,不能正确处理语文素养各层面的关系,不能引导学生在“自我建构”过程中将精力有效分配到各个层面,往往顾此失彼。课堂阅读教学中重复地甚至无效地将过多的精力花在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上,对学习的策略、程序和自我评价及自我调控层面很少问津。

还没有牢固地建立起处理“资源”和“建构”关系的有效机制,不要说开发教学资源,就是现有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也往往利用得不够充分。

深入认识教学环境的意识不强,选择教学路径的视野狭窄,或盲目追风,或不思变革。但也不乏一些亮点,有的学校、有的班级课前5分钟训练,或演讲或诵读,有自评、有他评、有教师的点评,程序好、效率高,体现了教师引导下的高效的“自我建构”。

二、改革阅读教学

1.使用新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名篇不名”,占有语文课本很大比例的文质优美的文学作品,由于片面的、急功近利的语言技能训练的影响,被“手术刀”无情地剔除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几大块,语文教师成了“文章粉碎机”,扼杀了语言的气韵和灵感,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就丧失殆尽。因此,为了让自己从繁琐讲解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体会、质疑、感悟、创造,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我使用了“欣赏式阅读教学法”。“欣赏式阅读教学法”是以学生轮流当“主讲教授”为核心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依次包括:承包主讲课文(课前)——写鉴赏文章(课前)——五分钟讲授——七嘴八舌评议——质疑——一句话赏析这六个环节。即使是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在轮到他当“教授”时也不得不认真钻研教材,写好文章赏析,走上讲台也得像模像样地讲授。而那些暂不当“教授”的学生在这样的六个环节中也必须眼耳手脑并用去捕捉重要信息,评价同学的文章及见解,依理质疑,精彩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在这样“逼上梁山”的氛围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便积极运作起来,并因此而得到很好的锻炼。此教学法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则在于课前对“主讲教授”的指导,上课时将教学环节连贯井然,并查漏补缺,最后点拨升华,而学生也能在唱尽主角的兴味中,充当起知识的“加工厂”,而非知识的容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这一教学法确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2.扩大阅读量。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阅读是积累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量是有限,要扩大阅读量,就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文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巩固。语文课标要求中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师要指导学生立足课内,开放课外。课文阅读的途径很多,如订阅报纸杂志、进行网络阅读、去学校图书室等。课文阅读的范围要广泛,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宗教、建筑等都可以涉及。学生阅读量越广,视野会开阔,思维就拓宽,对学习的一系列学习都有帮助。

三、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深刻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认识是先导,观念转变是行为转变的前提,认识不到位,观念和行为转变不到位,效率的提高只能是空谈。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热忱而扎实的学习、调查和分析总结等途径不断提升对本学科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水平,透彻地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理念;透彻地分析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不失时机地调整自已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真正把提高教学效率放到第一位,把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建构”的成效放在第一位。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老生常谈的教学组成部分了,但是,仍然没有引起一些教师的注意,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成了一句空话,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师生关系搞不好,学生自然会排斥教师,对其教学自然也不会感兴趣,不会积极投入。教师教得再辛苦,也不会被学生学进去,产生不了教学效果,教学能力再优秀的教师也无能为力。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展开教学的基础。师生之间需要互相尊重,而不是去强迫、指责和嘲讽学生,教师应给予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感。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学习上的失误或行为上错误,喜欢放大,进行严厉的说教,恨铁不成钢。或者告诉班主任、家长。学生在教师眼里成了一个“犯人”,更加没有学习的兴趣。看似教师对学生负责,其实是对学生不负责。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缺乏人性的教育是没有说服力的,只能让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教师要耐心地开导学生,亲和力的形象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多听听学生的心声,不能一家之言,在包容中和学生积极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12篇

摘要:当前的课程改革使课堂的外延比较以前有了极大的延伸,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挑战,并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觉来探索语文课的教法,以合理的资源配置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改 外延 资源配置 中学语文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传统的语文教育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这种改革不仅仅是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更新,人才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理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至关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新观念,实现知行统一。

一、中学课堂外延的新特点

中学的课堂教学,具有教育的外延扩大化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不仅得以不断在质上强化,而且得以不断在量上扩充。

(一)才智的添加

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把教学的本质定义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我们应该超越历史上“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有突破,而且在实践中要不断的进行实际操作和运用。同时,在教学中,要运用好教学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一项任务,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知识与才能起飞的场地。

(二)情理的结合

作为内化的教育,无疑是在“人”的教导基础上的“人才”教育;作为外化的教育,必然是人才拓展性的教育。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变得顺理成章,人才才能从中凸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才会健康有序地呈现出来。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信息量大、优劣混杂、真与伪并存,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的心灵会逼近真理,远离浮躁而成才。课堂教育应该找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最佳结合点,从长远、全局与系统的角度,有效地利用与优化各种教育资源,构建出一个经济、科学、高效的开发体系,包括课堂文化、课堂管理、课程体系等,最大限度地来实现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三)知行的统一

“知”包括了对规律的认识、认识什么、如何认识等层面的问题。人既要能改造主观世界,又要能改造客观世界。知行并举,才是一种完整的生命行为。社会需要德能兼备的人,如果一个人有德无能,与道德规范、法律相抵触,将比无德无能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如有的犯罪分子利用自己丰富的化学知识制造,运用高超的电脑知识窃取国家机关的机密。而德与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教育大环境与课堂小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是集合作用,是潜在作用,最终使人成长,外化为显性作用体现在人的言行上。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从工业经济社会逐步过度到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需要更多更大的具有“知”、“行”结合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二、中学课堂资源配置的新要求

资源配置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经济学,目的在于以较为合理的资源整合来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学的课堂教学也必须讲求资源配置,并努力探求其合理化的程度,最终尽可能地使教学过程的完成接近教学的预期目的。

(一)观念的高标准要求

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意识。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认为:学生的生活范围有多宽,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课程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的课程意识使课程资源拓展到学生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空间。新的语文课标以生为本,以学为主,通过学生的一切生活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书本,通过课堂,生活即教育。现在的课程改革,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观念方面进行改变,以适应当前课改对我们提出的挑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或教师教学的教材,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和。课程的这四个因素,决定了它是独特的而且是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种课程。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整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堂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教科书中学到的多。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堂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语文老师不仅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当前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改变其原有的、不合时宜的关于教学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教书匠转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为综合型教师;由传统教学方式转为现代教学方式。

(二)素质的高标准要求

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融会贯通到教材的讲授过程之中。从大纲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独来独往”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手段,强调整体、忽视个性的教学观,是无法实施教学的,仅有教师单方面的新思维,没有学生的新思想,完成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主动、创造性的发挥教材的空白优势,语文课教材厚了几倍,自读量很大,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教,而且要考虑学生如何学,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去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是作家直接“对话”。新教材空间的自由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另外,教材无论如何更新,都已是旧的知识,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新教材的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才能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

(三)方式的高标准要求

课改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尽可能的保证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学方法多样而灵活,并具有个性化和整体性的特征。比如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就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前,教师认为做练习就是解决问题,而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通过真实的体验,设计复杂、开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探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课堂上鼓励学生“开口”说问题,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问题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会提问,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总之,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挑战。走进新课程,体验新课程与新课程一同成长,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觉来重新审视课堂教育,组织优化教学结构、教学管理、教导方式和教学过程,进一步钻研新教材,把握新教材的理念特点,使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里栽种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宁鸿斌.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 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吴效峰.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