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时间:2023-06-02 09:2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1篇

1.马克思临死时的情况:还在写作《资本论》,“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1〕。

2.恩格斯马克思的伟大友谊: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把《资本论》整理完工”〔2〕,是“《资本论》的完工者”〔3〕。

事实上,有关《资本论》的这两个话题也散见于世界历史、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的著述中。但是,质诸最原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材料,却能发现上述这两种说法都是难以站住脚的。

一、马克思临死时还在写《资本论》吗?

马克思临死时还在写《资本论》,这种说法究竟怎样开始流传,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但是,那两本最权威的分别由弗兰茨·梅林撰写和海因里希·格姆科夫主编的《马克思传》,都没有采用这种说法。并且,作为马克思的伟大朋友,恩格斯无疑是马克思晚年生活的最权威的见闻者和叙述人,然而在他自马克思逝世后所写的书信和著作中,却根本找不到能够证明上述说法成立的材料。

疾病可以说是马克思晚年最大的敌人。恩格斯在研究《资本论》手稿时就发现:“在许多地方,笔迹和叙述非常清楚地显露出,作者由于工作过度而得的病发作了,并且逐渐加重;这种情况起先使他独自进行工作越来越困难,最后竟时常使他的工作完全无法进行。”〔4〕1881年12月2日,马克思夫人病逝,这对马克思构成了怎样沉重的打击,没有人比恩格斯知道得更清楚了。“摩尔(马克思的外号)也死了。”他在灵床旁边对正在哭泣的爱琳娜·马克思说〔5〕。事实也真是如此。1881年12月29日,马克思开始辗转在英国的威特岛和法国、瑞士、阿尔及利亚等地疗养,直至1883年1月11日燕妮·龙格突然去世;他大女儿的猝死又给马克思以致命的打击,或用他小女儿的话说,这个噩耗“是把死刑判决书带给我父亲”〔6〕。不久,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在恩格斯看来,“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概念),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7〕。(对世界的认识如此,将认识进而转化为著作存在当然更是如此!)在上述那样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下,事实上马克思在1881年10月即已开始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的准备工作(校对清样)都已无法完成,又怎么能够继续《资本论》往下几卷的写作工作?

上述判断在恩格斯1883年3月15日晚11时45分致左尔格的信中可以获得印证。左尔格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这封信中叙述了马克思自他夫人逝世以来的详细病情及直至临死前的状况。其中不仅没有讲到坚持写作《资本论》,反而在其后有这样一段议论:“由于自然的必然性而发生的一切事件,不管怎么可怕,它们自身都包含着一种安慰。这一次情况也是一样。医术或许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而是慢慢地死去,以此来证明医术的胜利。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们而又不能做的唐达鲁士式的痛苦,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8〕活着痛苦,死包含着一种安慰,如此等等,都指谓着马克思临死前的状况:无力继续写作《资本论》。

上述判断也在恩格斯1883年3月25日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获得印证。“今天尼姆在摩尔的手稿里找到了一个大包,里面是《资本论》第二卷,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共有五百多页对开纸。”〔9〕很显然,如果马克思临死前还在写作《资本论》,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的手稿,那末他的手稿也就不会直到他逝世之后十一天才被尼姆(即他家的女佣和忠实的朋友)找到。

上述判断还在马克思“瞒着”恩格斯写作的习惯中获得印证。为什么要“瞒着”恩格斯写作呢?在1883年4月7日和8月30日分致拉甫罗夫和倍倍尔的信中,恩格斯有这样的解释:“很简单,要是我知道的话,就会使他日夜不得安生,直到此书写成并印出来为止(同他纠缠不休,直到同意发表为止〔10〕)。”〔11〕而马克思临死的时间即下午两点半时候,正是恩格斯去“探望他的最合适的时刻”(恩格斯自1871年移居伦敦后一般都在这时候去和马克思见面)〔12〕,“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已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因而也正是马克思不可能写作《资本论》的时候。(版权所有)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句话。下文即将说到,这“《资本论》第三卷”有这样两种指谓:或者指马克思计划中的“第三卷(第四册)”,即现在所见的《剩余价值理论》,正如恩格斯在第二卷序言中所说,它只有一个1861年8月至1863年6月写的手稿〔13〕;或者指恩格斯整理出版的第三卷,即马克思计划中的“第二卷(第三册)”,恩格斯在其序言中对此作的最后说明,是“可以利用的只有一个初稿,并且这个初稿也是极不完全的”〔14〕(原先在1884年1月28日致拉甫罗夫和12月31日致左尔格的信中说“有二稿,此外,还有一本带方程式的笔记”〔15〕),——无论如何,这两者均可证明一个事实:不可能有《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放在写字台上,因为原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手稿!

二、《资本论》第四卷为什么变成了《剩余价值理论》?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正式问世,马克思在其序言中说:“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16〕但是,马克思尚未完成这部著作就逝世了。1885年,恩格斯将马克思计划内中的“第二册”编辑成为《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又将“第三册”编辑成为《资本论》第三卷出版,——这样,马克思计划中的“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资本论》第四卷。然而,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却只有一部以《剩余价值理论》而不是“《资本论》第四卷”直接为题的著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第二国际时代即1889—1914年这二十五年间主要的理论家”〔17〕卡尔·考茨基说起。早在1889年年初,考茨基就在恩格斯的主动建议和具体指导下开始从事一部分《资本论》第四卷手稿的辨认、抄写和整理工作,领略马克思创作这部著作的思想过程;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又正式受托于马克思遗稿继承人爱琳娜·马克思,着手全面整理《资本论》第四卷手稿。1905—1910年,由考茨基编辑的《剩余价值理论》分三册陆续出版,——为什么《资本论》第四卷要以这样的书名发表呢?

原来,《资本论》第一至三卷都是由汉堡的迈斯纳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马克思逝世后,德国社会在斯图加特创立了狄茨出版社。为了党的利益,爱琳娜·马克思在恩格斯逝世后和考茨基、狄茨共同商定,《资本论》第四卷不能像前三卷那样交由迈斯纳出版社出版,而应交由狄茨出版社出版。但是,根据原先同马克思签订的出版《资本论》所有各卷的合同,加以在这部著作的出版、发行和宣传方面都已做了巨大的努力,迈斯纳当然不会同意放弃出版《资本论》的任何权益。于是,考茨基和狄茨就不得不寻找一个使迈斯纳不能诉诸法律的解决方法。所以,在1896年3月5日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爱琳娜·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问题”这样写道:“我还没有明确地给迈斯纳写信,一来是因为我还不知道当时与他达成协议的条件是什么,而且我又不想让他怀疑我不知道;二来是因为有人告诉我说狄茨打算见迈斯纳,想同他谈谈出版第四卷的事,而且,由于分开出版对我们都有害处,所以想把前三卷的版权全部买下来。”〔18〕1902年7月,狄茨在致考茨基的信中说:“不准确了解马克思签订的合同,也许不能在‘《资本论》第四卷’的标题下出版这本书。不过,要为这一卷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也许并不太难。”〔19〕1904年3月,狄茨再次致考茨基信说:“迈斯纳和马克思之间的合同内容如何?还看能否选择‘《资本论》第四卷’的标题……或者从一开始就放弃这种打算,把这一著作不作为《资本论》的续篇出版,而是单独出版。”〔20〕显然,考茨基最后和狄茨商定采取后一种做法;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的序言中,考茨基一开始就宣称:他编辑的《剩余价值理论》“不能算是《资本论》第四卷,不能算是前三卷的续篇”,而是“与前三卷并行的著作”〔21〕。遗憾的是,这在后来却成了一些人批判考茨基“篡改”马克思著作的重要“罪证”,而忘了它原本不过是争取由德国社会的出版社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一种策略。

由此可见:通常说《资本论》一共三卷,这既对又不对。对,因为它合乎马克思本人原定的写作计划;不对,因为它背离《资本论》后来被分成四卷编辑出版的事实。而我们在介绍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关系时,则必须破除这样两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一)、《资本论》共分三卷,第一卷由马克思本人最后定稿,第二卷和第三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编辑的;(二)、恩格斯是《资本论》的完工者(如海因里希·格姆科夫主编的《马克思传》和《恩格斯传》两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有的甚至还出现在章节的标题上),——因为这两种说法恰好背离了《资本论》在马克思逝世后被分成四卷出版的事实。至于考茨基将《资本论》第四卷更名为《剩余价值理论》出版,那当然更是“功”而不是“过”。

注释:

〔1〕旧版《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2册第95页。

〔2〕〔3〕海因里希·格姆科夫主编:《马克思传》中文版第260页;《恩格斯传》中文版第443页。

〔4〕〔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4页。

〔5〕〔6〕爱琳娜·马克思:《致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信》,《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中文版第76—7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40页。

〔8〕〔9〕〔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60、463、459页。

〔10〕〔1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3、57、9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

〔17〕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第809页。

〔18〕《马克思女儿家书》,马澜、越位译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4月出版。

〔19〕〔20〕桑德尔:《〈剩余价值理论〉第一版(考茨基编辑)出版史》,《经济科学》1975年第7期。

第2篇

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已的思想尚处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这一事物、概念的词事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彩。词的感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不同,如可用“牺牲”、“去死”、“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在这方面,毛译东同志堪称代表。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和八股》、《学习和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

二、筒洁性

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已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如果事前把这些搞清楚了,在演讲时至少不至于拖泥带水,紊乱芜杂。还要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三、通俗性

如果演讲的语言不通俗,听中听不懂,就要影响演讲的效果。为了使演讲的语言通俗平易,我们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要一动笔就往书面语言上靠。写完后自已照稿念一念,看看是否上口,然后把那些不适合演讲的书面语改为口语化的语言。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口语表达的词语和句式。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语比单音节的词语容易上口,而且也好听。如“我要写演讲稿时”就不如“当我要写演讲稿的时候”好听。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它告诉我们,不管“说”也好,“写”也好,都要用自已的语言,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

3、要说自已的话。有些演讲者,爱使用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生硬的拼在一起的话。这样的语言听起来挺“新鲜”,究其实却内容干瘪,缺乏生活的真实。用自已的话讲,可能看起来很朴素、很普通,但却更真实自如,更富有吸引力。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122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传道”于“授业”中,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下面,笔者就在新课标与《中学德育大纲》的指导下,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在朗读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辞优美、饱含情感的文章。且不说那些文从字顺、易读易懂的现代文,也不必说短而精、讲究平仄韵律、琅琅上口的诗词,即便是在学生看来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只要教师合理引导,再根据文章的感情配以相符的音乐,并运用范读、领读、分组读等方法,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朗读中反复感受,加深理解,从而渗透德育。

二、在推敲字词中渗透德育

优秀的文章用词是十分讲究的,哪怕看似平淡之词也会蕴藏深意。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它们,并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使其饱含的情感感染学生和引起他们的共鸣。如《背影》中众所周知的父亲翻月台为“我”买橘子的一段:“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里,“攀”是的动作;“缩”是写脚的动作;“倾”是写身子的动作。三个动词连用,将月台的高和陡、手脚的困难――要借助身体的倾斜才能吃力地完成翻越的动作细致地表现出来了,刻画出了父亲老态龙钟、步履艰难的情形。生活如此清苦,行动这样不便,但父亲还是不辞劳苦地爬上爬下去买橘子给儿子。可见,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到了何等程度。教学中,对这三个词的推敲,使那饱含父爱的背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

三、在分析句子含义中渗透德育

仔细琢磨、反复体味、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体会文中富含的思想高度、深度、广度,能将作品中的思想精华牢牢抓住,并启发学生深思。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开头一段:“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睡着了。”从表面看,这句话平平实实,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但是,只要透过字面深入挖掘,我们就可以领悟到其中寓含的对马克思的崇高评价和对马克思如海般的深情。

这里详细交待的时间,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永远难忘的时刻,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之情。突出强调“不到两分钟”,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不用“去世”“逝世”“与世长辞”,而说“停止思想”“永远睡着了”,是因为“停止思想”更能突出马克思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他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全部的精神财富。他的伟大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他“停止思想”就意味着一盏多么明亮的智慧之灯熄灭了,人们的悲痛难以用语言表达。“永远睡着了”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恩格斯失去亲密战友的无限悲痛。通过咀嚼这样的句子,感人肺腑的高尚情操、令人珍惜的纯真友谊和语言因素糅合在一起,渗透到学生心中。

四、在创设的情境中渗透德育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可以渲染气氛,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器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学中采用配乐朗诵录音、看图、观影视资料等方法,学生就会较容易地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受到感染。尤其教学那些已远离现代社会的作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五、在语文活动中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开展的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语文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此渗透德育。近来,学生受出国热的影响,普遍存在崇洋的思想。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苏州园林》时,在班级举办了一次小型展览会。笔者让学生收集全国各地名胜古迹的图片或照片,并在旁边批注,写下感受。学生观看了这些图片后,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然生出了岚之情。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渗透了爱国教育。

学习《我的信念》时,笔者感到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能够懂得课文中赞扬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崇高信念、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人生信念这一主旨。于是,笔者设计了学生评价居里夫人、谈谈居里夫人对自己的启发的交流演讲活动。通过活动,居里夫人的精神在学生心中得到内化和升华,达到了思想教育作用。

六、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仅靠一本语文教材是不够的。运用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结合教材把课外文学作品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广泛地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算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好方法。阅读时,作品中表现出的善良心地、正义的锋芒、英雄主义、震撼人心的人道主义,无不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在分享人类共有的精神营养的同时,学生的精神境界也高尚起来了。笔者还常把一些含有德育因素的内容指定相关学生朗读,使其在朗读中感悟教育意义。笔者曾请一位爱撒谎的学生读《跟假话掰手腕》的片段。在谈感想时,笔者用书中的话说:“真话和假话掰手腕,假话永远也嬴不了。”

语文是中学课程中的基础课。教学方式与途径是多样的。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无论哪种途径,只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找到其与教材相联系的结合点,那些闪光的思想就会伴随语言文字渗透到学生心里。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7—0090—01

就文章全局来说,联想的目的是拓宽思路,弘扬题旨;就文章局部来说,联想的目的是丰富和加深文章的内容。许多作家在写作中经常运用联想的方法来拓展思路,推动构思。巴金的散文《灯》从眼前看到的灯光联想到许多年前一个雪夜中的灯火,想到孤寂的海上的灯塔,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明灯,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想到那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许多年的陌生人家桌上的一盏油灯,想到在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文章围绕“灯”展开丰富的联想 ,不断拓展文章内容,丰富灯的意义,表现了在那个黑暗窒息的年代中国人民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刘征的散文《过万重山漫想》写作者乘船穿行三峡时的感受和思考。面对三峡险峻奇丽的景象,作者神思飞越,浮想联翩,想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工具,他出发时面临的危险和所承受的精神负担。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又想到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以及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为了推动历史昂然前行而开拓进取的无数“第一个”,进而还联想到千百年后的人们对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的评价和态度。在作者旋风般的思绪活动中,文思有如一股汩汩流淌的泉水疾速地向前奔流,在反复的联想中,作者向我们昭示了一真理:只有继续发扬这种英勇无畏、开拓进取的首创精神,人类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作文与运思》中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写道:“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从朱先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拓展写作思路,首先要抱定题目四面八方去想,把想到的都写下来,其次是决定取舍,考虑剪裁,最后是安排次第,列出纲要。在这里关键是围绕题目展开四面八方的联想。学生的写作积累本身就不够丰富,如果在写作中不善于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不将有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形,思路因而无法展开。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各种联想方式在相关的事物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为思想的表现感情的抒写寻找一条合适的路径。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基本的有:

相关联想,将有某种关联(例如空间或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事物连接在一起。如鲁迅的《风筝》由北京的风筝想到江南的风筝,想到儿时有关风筝的往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由眼前的荷花荷叶想到江南采莲的事。

相似联想,将有相似点的事物连接起来。如茅盾《白杨礼赞》从白杨树想到抗敌军民——二者都具有反抗压迫、坚强不屈的精神;《包身工》由包身工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二者都具有饲养谋利的同质。

相反联想,就是将有对立关系的事物连接起来或由事物的某一特性想到与之相反的特性。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从“送去”想到“拿来”,《记念刘和珍君》从刘和珍杨德群等的牺牲联想到政府的污蔑、 走狗文人的流言、中外杀人者昂起头来的神态。

因果联想,即从原因推想结果,或由结果推想原因。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马克思的贡献联想到千百万革命战友对他的尊敬、爱戴和悼念,联想到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第5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如何能把思想品德教育艺术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德智相长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文体,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受到情感、情操、意志、志向等各方面的熏陶,从而接受教育。新语文教材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几百篇,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二、善于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在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教育往往是枯燥的、机械的,教育也会蜕化为空泛的说教或空洞的口号,教育的效果也就几乎近于零。所以,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达到忘我的境界。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镜头是文章的重头戏,在学生品读这一情境时,可以播放阎维文的歌曲《父亲》:“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优美的文字与动听的歌声交融,令人动情。学生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体味父爱,理解父爱,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重新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父亲的关系,重新审视所谓的“代沟”,从而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揣摩韩麦尔先生的心理,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切地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从人情的冷暖中让学生产生对社会的热爱,让学生产生爱心,关爱身边的人。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教师如能在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中,适当地点拨、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引导,鼓励学生“事事留心,处处在意,做生活的有心人”。 郁达夫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半瓣花”确实小得不能再小了,但这“小”中却能“见世界”“说人情”;朱自清的《背影》取材并非“高大”却令人潸然;鲁迅通过《一件小事》进行自我剖析与反省??这些足以提示我们的学生:面对大千世界不能采取浮光掠影的态度,要学会“小题大做”,要从身边琐事中去体味市井百态,去关注社会,去感悟人生。

四、字词名篇的德育渗透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的有效武器,又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导善控,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

一、提问要能激发学生兴趣

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活力,有趣的问题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要力求新颖、讲究新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所提问题的趣味性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要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透过文字去触摸一个时代,感悟一个心灵。比如,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设计问题说: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经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达成一致: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振作精神,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才能去探究文字后面更多的东西。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老师往往希望借助于问题把学生步步引向深入。然而过多的问题使思维的空间变得窄小,思维的长度变得短促,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步步紧逼中,认同似地回答问题。这样会使学生形成畏惧问答的消极心理,长此以往,课堂便会“鸦雀无声”,成为一潭死水。另外,单一的用“是或不是”设问,难以达到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目的。知识之间要有一定的跨度,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才能“解渴”,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和激情。给学生思考创设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读与思的过程成为富有火花的自我探索过程。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因此,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同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的问题要少而精,要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篮子。”教师可以围绕“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这个中心问题,设置以下问题为思考的阶梯,让学生进行探讨:这段文字是对夏四奶奶的什么进行描写的?(神情描写)这是什么样的神情?她的儿子夏瑜是为革命而死的,应该感到骄傲,她为什么羞愧?(不理解儿子的革命行动)连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行动,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脱离群众)。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考能力加强、思考步步深入,积极性得到发挥,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同时轻松地完成对该文段的赏析,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因人施问

教师的提问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应面向全体学生。应当做到所有的学生都有被问、回答的机会,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情况,使每位同学都参与,亲自经历思考过程,受到语言文字和思维发展的训练。综合理解、分析应用类的问题应该让优等生回答;低层次的、机械记忆的问题,应让中下等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

四、适时发问

在提问时,教师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顺序逐级深入,层层递进,不可忽难忽易,忽深忽浅,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在教学中,那些通过想才能求得答案的地方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就不该提问。

第7篇

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充盈着想象,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文学作品,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其优美的意境,典型的形象,深邃的思想意蕴,足以引发种种联想和想象。但想象力并非全然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训练。长期以来,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为升学而教,为应试而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味地讲,讲,讲,从标题到背景,从体裁到写作特点、主题思想的归纳,惟恐讲得不透,析得不深,把可能留下的空间全给占满了。而求知的主体——学生呢?索然寡味,昏昏欲睡,他们的主动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渐渐消磨殆尽,最后只剩下一个知识的“容器”而已。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呢?

一、充实表象内容,丰富想象基础。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 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1.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观察东升的红日、秋日的田野,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2.重视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营造氛围,着力渲染。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应,进入或悲或喜,或叹或愕的动情状态,产生情感共鸣。情景的模拟、创设,音乐感染,深情朗读,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等均可运用。

一位教师在讲授《登高》时,首先是一段深情的导语引入,显得肃穆凝重,接着放音乐《二泉映月》,忧伤凄婉的气氛中,教师开始深情朗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凄恻动人,“情动于中”,令人美不胜收,一个老病孤独,衣衫褴褛,登高望远,漂泊天涯,心系天下的“忧”者形象已跃然纸上。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运用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写得有声有色有味,动静相生,浓淡相宜。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潜心体验作者创设的一种朦胧、素雅的意境美,并进一步感悟作者因不满现实而寄寓其中的一种复杂心境。

三、充分利用教材,培养想象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这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语文艺术的天空中翱翔,从中得到美的体验。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很多,教这类作品,必须启发学生凭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知识,运用联想、想象、类比等方法去感知和欣赏作品的境界和情调,即进入意境。

具体来说,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1.品味细节刻画

好的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打动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细节刻画,通过细节展示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加以想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人、物、情、景。

如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中,用极简练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人留下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感受,细细品味望父买橘的细节,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想象父亲为儿子买橘时努力挣扎,攀登月台的吃力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学生在想象中品味,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2.蜻蜓点水,留有空白。

我国古代的诗文写作,主张“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已《史通·叙事》更是为人推崇。由此可见,文字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空白”的艺术,如何让学生发现它,填补它,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一开头就以沉痛的笔调写了马克思逝世的情况:“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最末句用了破折号,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从语法意义而言,它表示话的暂时中断,后面的话对前面的作补充说明。但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情感,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它在这里反映了恩格斯内心情感上的矛盾和巨大悲痛,他希望马克思是真正的暂时的,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睡着”,而不希望不愿意想到并说出“永远地睡着了”的话,但却不能不说出这样的话。显然,这个破折号起到了“潜台词”的作用。

有了空白,便会有感悟,便会产生“余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学生学习的动因会大大增强。

四、指导写作实践,拓展想象空间。

知识的积累和观察感知活动,只是为想象提供了大量素材,打好了想象基础,课堂教学中借助课文进行“悟境”式的想象,也只是再造知觉想象,以便深入情感深刻理解课文。虽然这些都具有某种创造成分,但仍以再造想象为主,要真正巩固和发展想象力,尤其是创造想象,还必须依靠在上述基础上的写作实践。

1.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是发展创造想象力的一朵奇葩。《2050年的班会》、《当我三十岁的时候》、《二十年后回母校》等这样的文题一布置,学生就兴趣盎然。写作之前,我先给学生介绍想象如何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人们如何凭借想象实现了龙宫探宝、嫦娥奔月、沧海变桑田的愿望,又找来资料,告诉学生多少预言家在作品中的大胆想象几十年后变成了现实。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创作的欲望被激发。这时我又对学生说:“看谁的想象最新颖、独特、大胆,老师会把所有同学的作品珍藏起来,几十年后我们再来看有多少同学的想象变成了现实。”这样精心设计的想象作文训练收效是明显的:“光脑”、“小飞行器”、“智能汽车”、“人造太阳”、“超强理解仪”等等令人耳目一新,星际间的旅行,人的寿命的不断延长等等,在作者笔下变成了生动的现实画面,学生想象之大胆、丰富令人佩服。

2.续写、扩写课文

第8篇

让自己口才好点的方法:要提高心理状态做到敢说话

口才好的人一般在众人面前都会侃侃而谈,但是怯场的人,台下说得龙辉凤舞,台上却口齿不清,也算是口才弱者。

1.求真的心理素质

追求真理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演讲者演讲中所追求的目的,而也只有追求真理、弘扬真理的演讲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演讲,才会是名垂青史的演讲。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如此,林肯的《葛提斯堡演讲》如此,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也是如此。这一切都是演讲者追求真理的结果,如果没有他们对真理追求的内在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要想产生这些名垂青史的演讲传世之作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演讲前必须要做好为追求真理而演讲的心理准备。不要去面对听众无病,也不要为了某种目的去哗众取宠,否则你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家。

2.创作上的心理素质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可以为我们的思想插上一双展翅高飞的翅膀,没有了想象,我们的思想就飞不高、飞不远,我们的心灵就不会丰富,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多彩;而联想又帮我们在错综复杂的事件之间找到联系,让我们在千头万绪中找出头绪,在千变万化中找到根本。另外,想象和联想也让我们的演讲创作得到升华,让我们的演讲主题更深刻,让我们的思维材料更丰富,让我的演讲构思更灵活。

3.表达的心理素质

有了演讲的动机,进行了良好的演讲创作,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演讲的表达,也就是把演讲推入到最后的实施阶段。这一时期对演讲者心理素质的考验更为严峻。演讲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到了演讲的表达阶段显现得更为突出。

让自己口才好点的方法:平时要多看、多听、多问

面对听众演讲,能达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话,平时肯定得多看、多听、多问,只有经常的练习,才能找到说话的逻辑。

心中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不知道该说什么,你肯定怯场。演讲肯定得胸有成竹,而要有成竹你就得细细透析那个题目,不管命题的还是即兴的,你自己要搞懂,要娴熟,要以一种研究的精神去理解选题,要以一种创作的心境去酝酿思考,要以一种实战的方式去现场演练,把胸外之竹变成胸中之竹。只有充分准备才能找到感觉,而找到感觉比什么都重要。

拿到一个题目后,你可以像写作文那样先列一个提纲,把演讲的框架明确下来,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写成稿,然后理解记忆;要像真正演讲那样虚拟现场,实打实地操练几次,总结得失。上台时根据你的讲稿,和已有的虚拟演讲经验进行就可以了,如果临场你能够灵活发挥那就再好不过了。切记:千万不能死记硬背演讲稿,否则你绝对会出问题。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功夫在诗外,平时你得多积累知识、素材;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得多操练,才能提高。

让自己口才好点的方法:口才演讲还要掌握说话的技巧

说到口才,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滔滔不绝的语流,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会说话的人才能说是口才好,因此,说话也要讲技巧。

技巧一:三思而后言

在我们和人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句话而引起他人的不悦,所以要避免说错话才行。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本不去说那句话。为了避免说出不当的批评,在你说任何话之前,都该先想想自己想说什么、该说什么。很多人往往心直口快,根本没想到自己犀利的言词可能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因此说话不能不经过大脑,在要说出口之前,先想想看「如果别人对我这样说,我会作何感想?、「我的批评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在很多的情况下,如果能多花一些时间,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你就不会说错话,而引起他人的不悦了。

技巧二:失言时立刻道歉

勇于认错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但当你发现自己的言语伤害到他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厚着脸皮不肯道歉。每个人偶尔都会说错话。可是自己一定要察觉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然后马上设法更正。留意他人的言语或其它方面的反应,藉以判断是否需要道歉。如果你确实说错话了,就必须立刻道歉,勇于承认错误,不要编一大堆借口,以免越描越黑。

技巧三:和别人沟通,不要和别人比赛

有的人和人交谈时,时常把它看成是一种竞赛。一定要分出个高下。如果你常在他人的话里寻找漏洞,常为某些细节争论不休,或常纠正他人的错误,藉以想人炫耀自己的知识渊博、伶牙俐齿。这样的你一定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那是不好的印象。这些人往往忽略了沟通的技巧,因为他们把交谈当成了辩论,而不是信息、想法与感觉彼此交换的过程。

所以为了与他人有更好的沟通,这种竞赛式的谈话方式必须被舍弃,而采用一种随性、不具侵略性的谈话方式。这样当你在表达意见时,别人就比较容易听进去,而不会产生排斥感。

技巧四:挑对说话的时机

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当你要表达意见之前,都必须先确定,对方已经准备好,愿意听你说话了。否则你只会浪费力气,对牛弹琴,白白错过了让别人接受你意见的大好机会。既然我们得选择良好的时机,那什么时候开口才是最好的呢?其实要遇到最好的时机很困难,但是要遇到适于交谈的时机却不是难事。比如说:在公共场所,或有其它朋友、同事在场时,应避免谈论涉及隐私或一些敏感的话题。还有当对方感到烦躁时,也尽量避免继续谈论下去。

技巧五:对事不对人

举例来说,你是否有朋友很难缠,老是让你气的半死?有些人就是爱抱怨、生性悲观、拖拖拉拉、又老爱编一大堆借口。如果你朋友这些行为已经威胁到你们之间的友谊,你就有权开口提醒他。此时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指明自己讨厌他哪些行为,而不是一味的想改变他的个性。一个人要改变某些特定、确切的行为,要比改变个性容易多了。

技巧六:了解别人的感觉

如果能先试着了解对方的感觉,我们也就能比较巧妙的说出一些难以启齿的话。比方说,如果你的父母亲很担心你的投资计划不够周全,你就不要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能只管自己的事情,老是把我当成三岁小孩-那是我的钱,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这种充满稚气的典型防卫性反应无法增加父母亲对你的信心。你应该想想父母说这话时心中的感觉。也许他们只是想阻止你冒失的投资,以免你重蹈他们的覆辙。而也有可能是你父亲对自己往后的财务状况感到忧虑,却又不知道如何告诉你。所以当面对别人的批评或某些让你不悦的行为,你只要能找出背后真正的原因或需求,就能够用另外一种说词去化解一场冲突。

技巧七:聆听他人的回馈

一个人要和别人交谈,不仅自己要懂得如何去说,也要懂得如何去聆听。缺乏聆听的技巧,往往会导致轻率的批评。一个人会任意的批评或发出不智的言论往往是因为他不管别人要说什么,只想主控整个对谈的场面。如果你仔细聆听别人对你意见的回馈或反应,就能确定对方有没有在听你说话,得知对方是否以了解你的观点或感觉。而你也可以看出对方所关心、愿意讨论的重点在哪里。

让自己口才好点的方法:口才演讲还要有章法

第9篇

[关 键 词] 学科德育;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简介]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三年级某老师在一节口语课上,先指导学生做插花,然后让他们介绍自己的插花。每当一组同学介绍完,她总要问:“你们的插花象征着什么?”一个学生说:“我们的插花中,这朵大的牡丹花是祖国大陆,这朵小的是宝岛台湾,我们祝愿祖国早日统一。”另一个学生说:“我们选的满天星象征着祖国经济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这是笔者在小学听课时观察到的一个片断。下课后,我们和执教的老师进行讨论,她的引导是否走向了牵强附会的方向。这位老师一脸疑惑:“我这是在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啊!”联想到许多次在中小学听课,总看到有些老师一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来一点政治说教,刷一点德育的色彩,他们的理由也是“新课程要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啊”。应该说,有了学科德育的意识,认识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有具体体现,这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还应明白,学科德育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我们应认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究竟在哪里。

一、教师应当成为学生获得教养的途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曾经提出,通过阅读,走进“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这是人们获得教养的途径。我想,教师为人师表,其理想、情感、意志及其世界观、人生观完全内化在人格结构中,应该成为学生获得教养的又一条途径。教育本质上就具有这样的要求。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卢梭也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南通启秀中学的李庚南老师年近七旬,还在做班主任,还在给学生上课,家长们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她的门下,就是因为她已经成为“值得推崇的模范”。

教师成为学生获得教养的途径,是超越学科、超越课堂的,但又是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一节节的课以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体现出来的。在我看来,在具体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获得教养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爱。范梅南说:“教育的智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这是人的崇高使命……爱和关心是教育科学的条件。”[1]爱是教育的灵魂,真正的爱应如泰戈尔诗句所描绘的:“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别林斯基说过,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充满诗意的全部奥秘,在于他的诗篇里洋溢着一种对生活的微笑,他又找到了一种最好的表现形式。于是,俄罗斯的青年从他的政治抒情诗里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我以为,理想的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洋溢出自己对“生活的微笑”,这种乐观向上、豁达明朗的性格元素,对引导孩子的精神发育、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三是教师的专业伦理。专业伦理是一个专业的行为准则,它规定着我们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长期遵守,规定成为习惯,习惯成为自然,就成为一种内在的品质。在教师专业伦理中,我想应该包括: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在各种情境中的学生,这是最为重要的;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杜绝任何歧视的行为;自律,在道德素养上没有“硬伤”,经得起“推敲”。这样的老师会使学生产生信赖感,教师的形象会对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把握课程的价值取向

相对于直接的德育课程来说,学科德育主要是隐性的,这是由课程的价值观决定的,是由课程结构和内容所包蕴的。从这个方面理解,我们应当强调:

把握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关于人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应是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尽管现实还没有为这种发展的充分性创造足够的条件,但其历史必然性应当激励、鼓舞我们为之奋斗。从教育视角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具有的品质和才能的充分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在道德、知识、审美、体质、能力等方面都是健全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则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个体的人所具有的特质、特长、兴趣、爱好等的自由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应当基于这样的认识去思考、去把握,这是教育的根基,自然也是德育的根基。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课程方案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是在课程角度体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果课程方案不能完整地执行,就意味着培养目标不能全面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去讨论德育问题,显然是丢了西瓜去捡芝麻。

通过新旧课程的比较,把握具体学科课程的价值。以语文课程为例,旧课程科学主义泛滥,独尊工具性,造成严重的人文缺失,新课程则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旧课程从知识体系出发,围绕知识点组织教学,新课程则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旧课程是接受性学习的一统天下,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主张学习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旧课程是封闭的教材体系,强调教师的忠实执行,新课程倡导综合、走向生活,主张结合语言实践自主开发学习资源,鼓励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三、理解知识与道德的关系

具体学科的德育并不仅仅指向那些政治的、说教的内容,更重要的在于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最高价值是真、善、美的统一。“知识的目的在于求真,求客观事物所投射的真实,求人生切合真实世界,求知识切合价值,从而获得对客观真实事物的正确认识。而真恰恰是道德判断的前提。知识的效用在于扬善,即利用知识改造社会,改造人生,实现自然宇宙、生命个体、人伦社会、天地精神之和谐。知识的这一效用使知识具备了人性、人道性质。知识的理想在于追求‘开物成务’的美学境界,即把握客观,化解矛盾,实现人类理想。”[2]无论是教科书呈现的知识形态,还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意义和建构知识的活动,我们都是有必要、也有可能体现这些思想的。

个体的、缄默的知识是与价值观相联系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建构的,也是个体化的,只要承认知识的建构性也就承认了知识具有个体性,建构的知识都是存在的。”[3]人们在形成缄默知识、个体知识的过程中,是有更多的过滤性、选择性的。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为学生自己知识的建构和个体化知识的发展创造条件。

学科知识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培根曾对此作过精辟阐述:“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4]只要按照学科课程的特点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科特有的人文价值,自然就会包容在其中了。

学科知识为学生道德成长提供了理性基础。“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建立在对人、物、事及其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正是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才形成相应的态度和情感。”正是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大千世界,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才可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也才能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和态度。[5]

四、吃透教科书的人文内容

对德育内容,我们强调隐性的,并不是排斥显性的。教科书中存在的显性德育内容,应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这关键在于是否“吃透”。一位老师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课要结束时,老师“礼节性”地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一位学生怯生生地站起来,说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在阐说马克思的贡献时,为什么要先说革命理论,后说革命实践呢?”老师还真被问住了。其实,教学时,我们不仅在理解内容、梳理结构、推敲词句时体现德育,还应看到,在这篇论说文中,恩格斯在阐说马克思的杰出贡献的同时,还饱含深情地描摹、塑造了马克思的光辉形象。正是从这个角度入手,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本文的总纲讲:“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在阐说过程中却先说他理论上的贡献,再说其实践上的贡献。

笔者在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时,曾引用杜甫的《春夜喜雨》,提出学科德育的三重境界,现在概述一下。[6]

第一重境界:春风化雨。如果说教科书的德育材料是一片片积雨云,教师刻苦钻研,融会贯通地理解就是阵阵春风,那么吃透教材、设计教学的过程就是春风化雨的过程。这种“化”首先要体现准确性,比如本文开头所举的案例,如果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插的花漂亮不漂亮?为什么?在插花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可以和大家交流。那就是比较准确地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这种“化”还要体现深刻性,这往往需要我们在通透的意义上去理解教材。这种“化”也要体现情感性,情化自己,情入课堂,激发共鸣。

第二重境界:润物无声。霍松林先生在评析《春夜喜雨》时指出,春天的雨未必都能叫人“喜”,它也可能由雨而雪,雨中夹雪,也可能伴随狂风,下成暴雨,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也只能损物而不是“润物”。杜诗赞美的是春雨,是伴随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学科德育亦然,我们需要的是:第一,形式的自然,没有画蛇添足的笨拙,也无油水分离的隔膜,而是水融,如同白糖水,看不见糖,但喝起来是甜的;外在颜色变化不明显,但内在浓度增加了。第二,分寸的适度。俄国画家勃留洛夫一次给学生修改习作,只是点了几笔,那幅画就生动起来。站在旁边的一位学生赞叹道:“看,只不过稍微点几笔,一切都改变了。”勃留洛夫便说:“艺术就是从这‘稍微’两个字开始的。”列夫•托尔斯泰把这句话称作 “关于艺术的一句意味深长的箴言” 。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学科德育也是如此。第三,氛围的和谐。师生间构成融洽的情感关系,课堂里弥漫着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催发霏霏春雨的最佳气候。否则,风也不和,雨也难下,自然也就不会有无声的滋润。

第三重境界:花团锦簇。杜甫《春夜喜雨》的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绘的是合理想象的情景:如此“喜雨”下了一夜,万物都得到润泽,发芽滋长起来,那些花儿也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第二天的清晨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其他的一切呢?就都可想而知了。在进行学科德育时,也应有这种情不自禁的想象。

五、关注“过程与方法”

从“过程与方法”的意义上看待情感、态度、价值观,我想至少有三个方面应予以重视。

教学方式、内容的选择应当考虑“人在哪里”。有的老师备课只考虑教材和老师自己,很少考虑学生;有的老师备课也备到学生,但只是模糊的概念。我们经常说“面向全体学生”,这不应该成为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实到每个鲜活的、具体的学生身上。备课的“学生观”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全体学生应当达到的要求,二是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要求,三是特殊学生的特殊要求。老师还应考虑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从学科课程特有的学习规律出发,从知识板块与学习方式最佳匹配的关系出发,从教学条件、环境提供的可能性出发,系统考虑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怎样引导学生选择较为合理的学习方式。这样,我们才具有建构道德课堂的可能性。

我们要提倡教学过程的审美性。第一,教师要注重“美学形象”的塑造。如果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次审美活动,那么教师就应具有多重身份。比如,老师是审美主体,他要发现教学内容的美、教学对象的美;教师又是审美客体,应当呈现教学劳动的形态美;教师还应是审美中介,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美的化身、美的使者。第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熏陶。在审美过程中,学生会有多重收获,其中最主要的是情感的熏陶,恰如先生所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7]这种情感熏陶不仅有助于育德,对于育智也具有积极作用。布鲁姆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认知水平与情感水平方面,彼此的关联性是非常明显的。在通常情况下,认知连续体低层次目标的对应面,在情感统一体的较低层次;情感连续体较高层次上的目标,其对应面在认知连续体的较高层次。情与理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因此必须在整体意义上加以关照。第三,让教学更具创造性。审美性的教学是达到艺术境界的教学。“创造是艺术的生命”,教学艺术的创造,在本质上是规律性与教学个性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创造性教法与创造性学法的统一,在形态上是新颖性与美感性的统一。师风可学,创造地教,不仅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意义也是极其深远的。

加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打通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的联系,打通书本与生活的联系,打通课堂与社会的联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然就包蕴其中。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来自生活的直接体验的获得,并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新课程实施以后,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努力让学生借助“经验”建构知识。笔者在近年来力主“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自然也包含教学向生活世界打开,实现新知与已知、间接与直接、课内与课外的融通。这些都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元素。当然,在这个方面,画蛇添足、穿靴戴帽,则是需要切忌的、杜绝的。

参考文献:

[1] 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2] 陈微.“知识道德”新论[J].社会科学,2000(5):34-38.

[3] 李定仁,段兆兵.校本课程开发:重建知识伦理[J].教育研究,2004(8):41-46.

[4] 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80.

[5] 周晓静,朱小蔓.知识与道德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6(6):23-27.

第10篇

我们先看看在语文学习中常常遇到的一些有关概括的提问。

(1)阅读下面两首诗,请概括出它们在写景手法上的共同点。

(2)阅读下面语段,请简要概括形成结论的原因。

(3)《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阅读于谦的《石灰吟》,请概括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怀。

(5)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6)请概括下面一首诗“虚实结合”手法的作用。

(7)阅读全文,概括马裤先生的形象。

(8)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概括。

(9)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恩格斯眼中,马克思最突出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0)阅读《祝福》,请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概括其社会意义。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析安利公司的营销网络结构,概括其功能意义。

上面11个问题中,均用到“概括”一词,但其具体含义却各不相同。

第(1)题中,“概括”指的是从不同元素中提取共同点,表达式为:个性共性。

第(2)题中,“概括”指的是追问形成结论的原因,表达式为:结论原因。

第(3)题中,“概括”指的是“信可乐也”的各种情景分属于哪些范围,表达式为:种概念属概念。

第(4)题中,“概括”指的是寻找石灰的象征意义,表达式为:物性人性。

第(5)题中,“概括”指的是提取文段的主要观点,表达式为:材料观点。

第(6)题中,“概括”指的是揭示手法特点的作用效果,表达式为:手法作用。

第(7)题中,“概括”指的是总结人物形象特点,表达式为:言行性格。

第(8)题中,“概括”指的是总结景物形象的特点,表达式为:景物氛围。

第(9)题中,“概括”指的是从众多贡献中筛选出突出贡献,表达式为:众多个体中心个体。

第(10)}中,“概括”指的是揭示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表达式为:典型一般。

第(11)题中,“概括”指的是从结构中揭示其功能意义,表达式为:结构功能。

看来,“概括”一词用在不同的场合,其具体含义是不同的。那么在“概括”一词的众多理解中,有没有其共同点呢?在具体“概括”时,有没有其共同的思维规律呢?我们不妨看看,词典、心理学、逻辑学是怎样说的。

二、词典、心理学、逻辑学对概括的解释

《思维辞典》对“概括”的定义:

“在思维中把关于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上去的逻辑方法。”

《辞海》对“概括”的解释:

“概括是在思想中把从某些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朱智贤、林崇德二人在《思维发展心理学》中对“概括”的界定:

“概括是在思想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概括的过程,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

形式逻辑中在概念的概括时提出: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即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概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一是指“简明扼要”。

从以上对“概括”的描述中,我们发现,“概括”包含了如下几点:

①概括是一种思维过程;②概括与事物的本质、规律联系在一起;③概括是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④概括是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过程;⑤概括是提取一类事物的共同点;⑥概括是简明扼要的表达。

显然上述所明确的“概括”的含义与我们语文学习中所理解的“概括”的含义并不是一致的,应该说语文学习生活中的“概括”的范围要远远大于上述所理解的“概括”。从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更认同语文学习生活中的“概括”,更需要总结语文学习中的“概括”思维特点和规律。

三、我们对概括的含义理解

下面,我们根据语文学习中所需要的“概括”,借鉴词典、心理学、逻辑学对概括的理解,重新归纳语文教学实践中需要的“概括”的含义。

第一,概括是一个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如由个性到共性、由物性到人性、由种概念到属概念等。其中的“此”是概括思维的起点,“彼”是概括思维的终点。

第二,概括是由具体走向抽象的思维过程。因为概括的起点“此”相对于概括的终点“彼”来说,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而“彼”却要抽象得多。比如“材料观点”的表达式中,材料比观点具体,观点比材料抽象;“个性共性”的表达式中,个性比共性具体,共性比个性抽象。

第三,概括是由次要走向主要、由边缘走向中心的思维过程。例如,从众多人物中筛选出主要人物,从众多事件中筛选出核心事件,从众多观点中筛选出关键观点等。

第四,概括是由复杂走向简明、由丰富走向简练的思维过程。因为概括的起点“此”相对于终点“彼”来说表述要复杂、丰满得多,常常显得周到而全面,但其终点“彼”常常是寥寥数语,甚至是几个词语而已。

根据上面的理解,我们对概括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AB

其中的“A”相对于“B”来说,可以称之为“现象”,“B”相对于“A”来说,可称之为“本质”,即现象和本质是相对而言的。这样一来,由偶然到必然、由形式到内容、由个性到共性、由物性到人性、由结构到功能、由典型到一般等,都是由现象走向本质的思维过程。所以概括可以用一句简练的话来总结:

概括是由现象走向本质的思维过程。

四、概括思维的方法路径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在概括过程中,“现象”是如何走向“本质”的,即概括的思维路径是怎样的,或者说概括思维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哪些。其实词典、心理学、逻辑学在对“概括”的描述中已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梳理如下。

方法一,在对概念的概括过程中,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概括。如由“中国青年”过渡到“青年”,就是通过减少了内涵“中国”而获得的。

方法二,通过提取一类事物的共同点来进行概括。这种方法是把这类事物中的各个个体的特点一一分析出来,然后加以比较,最后舍弃其不同点,提取其共同点,把这些共同点当作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方法三,把一类事物中个别事物的某些本质属性推及到这类事物中所有个体,从而认识这类事物的所有个体的共同属性。这是因为有些种类的事物,包含了很多个体,根本无法对每一个个体进行一一考察,这时就常常只考察其中的部分个体或典型个体,然后把这部分个体或典型个体的属性推及所有个体。一般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概括出来的本质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验证的。

不过梳理出来的上述概括思维方法并不全面,我们从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还归纳了如下的一些概括思维途径。

方法四,保主舍次法。针对文段所提供的材料,依据一定的标准或意图,对材料提供的各类事件、各个人物、各种特点等进行分析、比较,然后筛选出符合标准或意图的事件、人物、特点等,并把这些内容作为中心事件、核心人物、主要特点等。最后概括的结果就是舍弃边缘事件、衬托人物、次要特点等,保留中心事件、核心人物、主要特点等。

方法五,相似转化法。这种方法常常用在揭示物象的象征意义方面,即根据物性与人性的相似点,从物性上揭示人性意义。例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石灰在锻炼过程中经历的“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的过程,与人们为了理想目标所经历的各种坎坷、磨难、波折、痛苦等极其相似,石灰的“清白”与人的正直、坚贞等特点相似,由此可揭示出《石灰吟》的象征意义为:揭示了作者为了理想而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崇高精神。

方法六,本质揭示法。这种方法是直接揭示现象所蕴藏的本质,在揭示过程中,先对现象进行分析,对现象的各个部分分别找出其背后的本质,然后加以综合表达。例如,揭示“小女孩的幸福是舔着两毛钱的白糖棒冰”这句话的本质,先把这句话分解成“小女孩”“舔着”“两毛钱”“白糖棒冰”四个部分,然后根据相似性、相关性、因果性、种属概念过渡的方法分别找出各个部分的本质,“小女孩”的本质是“女人”或“小孩”(运用的是种属概念过渡法),“舔着”的本质是“慢慢品尝”(运用相关性法),“两毛钱”的本质是“简单的、易得的”(运用因果性法),“白糖棒冰”的本|是“甜蜜”(运用因果性法),最后综合表达揭示出这句话的本质是:女人或小孩的幸福是简单的、甜蜜的,需要慢慢品尝。

以上就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概括的各种思维路径。但是对概括的理解并不是到此为止,我们还必须弄清楚概括思维与各种具体的思维加工方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五、概括思维与思维加工方法

有的人简单地把概括理解为归纳推理、综合思维,这是不准确的。在前面对概括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概括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多种思维加工方法。

比如,提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首先就得把这类事物的各个个体的属性一一清理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分析的思维加工方法;接着筛选出共同的属性,这实际上就是比较的思维加工方法;最后还要把筛选出来的共同属性归结在一起考虑,实际上就是综合的思维加工方法。运用到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维加工方法的还有保主舍次的概括思维法、种属概念过渡的概括思维法等。

又比如,在一些诗歌鉴赏中,有时为了揭示诗歌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意义(这是由物性走向人性的概括思维),首先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意象还原为一定的场景,然后才能根据场景与人性的相似性、相关性来揭示其情感意义。所以想象和联想也是概括思维所要用到的加工方法。

也就是说,概括思维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思维加工方法,而是多种思维加工方法的综合运用,概括思维常常离不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演绎、类比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概括思维理解成是归纳或者综合。同时也提示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加工方法的训练,然后才能在概括思维过程中灵活选择各种思维加工方法为概括思维服务。

六、概括思维的操作步骤

我们以下面这段文字为例,介绍概括的步骤。

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一)确定角度

对语段进行概括,因需要的不同,概括的角度也不同,概括出来的结果当然也就不同。所以第一步是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概括的角度。概括的角度通常有内容角度(从语段“写了什么”的角度)、主题角度(从语段“为了什么”的角度)、手法角度(从语段“怎么写”的角度)、作用角度(从语段“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陈述角度(从语段“写了哪些方面”的角度)等。只有概括的角度确定准了,才不至于答非所问。上例中“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可得出概括角度是陈述角度,即从“写了哪些方面”的角度进行概括。

(二)筛选信息

在给出的语段信息中,有些信息与题干要求无关,有的信息有关,这就有必要剔掉无关信息,保留有关信息,这是一个信息筛选过程。如上例中,语段材料共4句话,前面三句是原因,最后一句是结论,以题干要求中的“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作为筛选标准,就应该保留前面三句话,舍弃最后一句话。

(三)划分层次

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信息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层次,将内容截然不同的信息单独作为一个层次。上例中,保留下来的前三个句子的内容各不相同,每句都只能单独作为一个层次,共三个层次,概括出来的结果将是三点内容。

(四)寻找上位概念

为每一个层次寻找一个上位概念,所谓上位概念,就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能够包含这个层次内容的概念。如,“45岁”,从内容的角度看,其上位概念是“年龄”,从生命活力的角度看,其上位概念是“壮年”。概括的角度不同,每个层次的上位概念就不同。所寻找的上位概念通常寻找与该层次内容最近的上位概念,如“青年学生”的上位概念是“学生”,“学生”的上位概念是“人”,最好不要把“人”当作“青年学生”的上位概念来进行概括。当然根据需要也有可能需要寻找上位概念的上位概念。在上例中,从陈述角度来寻找每个层次的上位概念,三个层次的上位概念分别为“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寻找上位概念,其实质是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

(五)综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