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主题班会课件

主题班会课件

时间:2023-06-02 09:2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主题班会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主题班会课件

第1篇

1.通过活动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及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参加体育活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从活动中感受亲身参与体验乐趣。

二、活动重点:

充分认识阳光体育的重要性,明确阳光体育实施的迫切性和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活动过程:

(一)唱队歌。

(二)活动流程:

1.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男:我们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

主持人女: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开放的民族。

男: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体育精神哺育中华儿女。

女:体育精神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照人间。

男:体育竞技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重要渠道。

女:体育竞技能展现我国强大的体育实力。

合:体育运动就在我们的身边,“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快乐的大课间活动:

女:是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男:只有上上下下树立体育运动的精神,才能赢来更多关爱与更多的信任。 女:我们应当从小做起,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

合:一个有自信的人,面容上有光彩,行动上有坚持,生命中才有拼搏。 男:体育运动可以给人带来健康的体魄。

女:体育运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吉祥。

男:下面进行大课间活动展示。

学生展示滚铁圈、转呼啦圈、袋鼠跳、夹球走等活动。

3.快乐的冬季三项运动:

女:我们的大课间活动是多么丰富多彩。

男:运动是幸福的,但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穷的。

女:最近,我们学校又开展了“冬季三项”体育运动比赛。

男:是的,跳绳、踢毽子、长跑,为我们赶走了冬季的寒冷,带来了强健的体魄。

女:同学,让我们比一比谁是咱们班的跳绳、踢毽子能手吧!

学生进行跳绳、踢毽子比赛。

4.宣布结束

女:同学们,未来属于我们的,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让我们一起行动,参与到阳光体育中去吧!

男:同学们,只有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才有拼搏、奋发上进的精神,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接班人。

合:我们坚信,运动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明天!我们的班会活动即将结束,请王老师为今天的班会活动作总结发言。

第2篇

通过第二次班主任集中培训,我体会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班会课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阵地,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交心的好机会,是实施教育的良机。让学生在开完班会后能够明理,思想认识加强,进而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才算取得初步成功。下面谈谈我的体会和认识。

一、 主题的确立。班会课主题的确立必须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教育的目的一定要明确。针对学生中近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应及时作出分析,并能够正确归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班会课主题的确立必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制作成课件,结果班会课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

二、 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对主题班会的准备要像准备一堂教学课一样,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思想状况,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予以考虑。学生方面,需要学生发言的时候要作好布置,防止念稿子等流于形式的发言。一般在周末上完课后就告诉学生,下周班会的主题是什么,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准备。如需要主持人的,就做好主持人的选拔、培训等准备工作。主题班会对场地场景等有要求的,同样提前作好安排。

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什么内容,哪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都要发动全体班集体成员共同参与,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在主题班会课中可以是一个幕后工作者,一个编剧,一个导演。

四、 主题班会要入理入情。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晓之以理”,而不是“施之以威”。把道理跟学生讲清楚讲透彻,要让他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要让他不仅知其然,还要让他知其所以然。先让他明理,这样他才能会做到知行统一。班会课应该注重情感教育,以情感人。把班会课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五、 要有创新。班会课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教师讲,可以学生讲,以歌、唱、演、游戏等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的容量,使课堂变得直观可感,内容丰富、生动具体。

主题班会的的内容有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利用好主题班会这一载体,充分发挥班会课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第3篇

一、班会课的教学内容应突出主题性

主题是班会课的生命力所在。主题班会可以以当前时政为题,以中学生热点问题为题,以周围人与事为题,以本班焦点为题,展开讨论与活动,寓教于乐。调动每个人的参与热情,在无形中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不过主题应突出生活化和人文化。

1.主题应生活化

班会课要与学生的生活链接,把教育过程还原为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把遥远的、空洞的说教变为现实的行动纲领,使班会课贴近学生生活。如:针对有些学生在桌子上、铅笔盒里、书包上、裤子上到处贴满或挂着影视明星或歌星,我们举办了“偶像与理想”的主题班会;针对课堂上手机铃声响起的现象,我们举办了“手机与学习”的主题班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现象,我们举办了“青春期异性好感问题”的主题班会;针对有些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我们举办了 “中学生上网利弊谈”的主题班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迟到、抄袭作业、吃零食等现象,我们举办了“习惯决定命运”的主题班会……这样的主题是鲜活的,其实际教育效果是深远的。

2.主题应人文化

新课程要求“解放”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制约”天性,因此班主任应积极改进班会课,让班会课成为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课,使他们在班会课上相互交流、相互对话,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具有人文关怀的班会课能够内化群体的精神、行为、作风等,这就要求班会课的主题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潜移默化。如:为了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我们举办了“我爱读书”的主题班会;为了让学生更加珍惜时间,理解人生是没有返程票的旅途,我们举办了“悄悄溜走的童年”的主题班会;每当中央电视台结束了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和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后,我都利用班会课组织收看此类节目让学生了解、学习先进人物;为了帮助学生懂得、理解、感激自己身边无数的爱,我们举办了“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这样的主题班会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有利于建立和谐、人性化的班级体。

二、班会课的教学主体应凸显自主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应该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班会课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思想,畅谈个人见解、相互沟通、相互教育的时间与场所,因此班主任不能搞说教,永远当主讲,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既是主持人,也是“演员”,达到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之目的。如:在“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的活动准备中,学生设计问卷调查,向老师、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选取有效信息;布置感恩实践的作业:利用寒假,写一封信给你的家长、老师或同学,写出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同时为你的父母做一件事,并记录过程及你的感想;进行活动的构思并制作课件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积极参与并实施的。这样做锻炼了学生组织工作能力,同时这种自我教育,消除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距离,多一份亲近感,少一份压迫感,教育实效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班会课的教学效果应力求优化性

在教育现代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使教育内容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如:在“学会感恩” 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用多媒体展示了为本次活动专门设计的心型图案;展示了对老师、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展示了部分同学的全家照、师生照以及同学们之间的生活照;链接到网络上打开CCTV《感动中国》的节目;为小品剧、诗朗诵配乐等等。通过多媒体创设出传统班会活动中不能解决的某些重要场景,从时间、空间上大大提高了一节班会课的容量和质量,使主题班会真正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最佳地实现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

四、班会课的教学模式应追求创新性

要使班会课真正体现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我们需掌握合理的班会课教学模式,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任何事物,学生必须有切身的体验,才能有深刻的感受,进而才能幡然领悟,从而达到“身体”之后的“力行”。基于上述的认识,我提炼出“活动——体验——感悟——力行”的班会课教学模式。活动、体验——师生运用各种活动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进入问题情境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从而对问题获得真实感受的体验。感悟——对问题充分认同之后,学生被问题的各种信息深深打动,并产生自己的理解的一种状态。力行——学生在对问题有自己深切的感受和理解之后,产生的一切自觉而为的境界。如:“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学生在同学之间的感恩互动、师生之间的感恩实践和亲子之间的感恩实践等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自己身边无数的爱,在感悟中学会感恩,健康成长。这种班会课模式形式新、方法活且生活化、人本化,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了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4篇

关键词:设计;实效;班会课

班会课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但是近年来,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班会课难上,学生不感兴趣,实效性不高。如有些教师觉得没话说,干脆把班会课改成自习课或用来上课;有些教师在班会课上仅仅是通知这一个星期的重要事宜或是简单地批评或表扬某些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会觉得乏味,没有意义,也达不到教育沟通的目的。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班会课呢?这就需要班主任多花时间和精力对班会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在体会新意中对班会课有所期待,使学生不断成长,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主题的设计

班会课的主题是这节课的灵魂。一节班会课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否明确清晰。主题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必须是班级学生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同时又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体现班会课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班主任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如高一下学期,我们学校照例安排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在三天的旅行中,我发现了男女生交往的一些小秘密。这些小秘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有所察觉,特别是高一下学期刚开学没多久,我去女生宿舍查寝,看到我们班几个女生出的板报的主题叫“如果再不相爱,我们就老了!”。那段时间我也发现班级有好几位女生在偷偷地看爱情小说。针对这一表现突出的情况,在研学旅行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好了要召开一次“高中男女生正常交往”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学生一开始觉得话题敏感,有点害羞,但后来在一位同学的带领下,大家整体参与度很高,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基本达到共识: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需要正常的交往,这对身心发展、性格形成都是有好处的;青春期的男女生互生好感也很正常,但这并不代表恋爱;男女生交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在这节班会课后,心中藏着小秘密的几位同学坦然了很多,在学习上也更用心了,后来的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点。

二、内容的设计

班会课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总体说来不外乎是德育型、美育型、智育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班会课,它的内容素材要生活化,情感要生活化,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班会课承担着很重要的德育功能,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回归生活。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住校生的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一天下午上物理课,班级的一位同学突犯癫痫病。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班上的学生没有慌张,一位同学立刻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情况,我也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时班级另外四五位同学迅速去请校医,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等校医的那几分钟内,班上有几位男同学面对突发癫痫病的同学采取了非常正确的急救措施。当天晚上的自习课,我发现在讲台中间放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面对突发癫痫病的病人我们该如何做”,注意事项标注的非常清楚。这篇文章不知是哪位细心的同学打印的,我看了真的很感动。这件事后,我也召开了一次班会课,在班会课上我高度表扬了班级绝大部分同学遇事不慌张,紧密团结协作,帮助同学一起渡过难关。这节班会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团结合作、关爱同伴,同时我又加了一个住校生安全教育的话题。课后想想,虽然住校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但两个内容加在一起有互相冲淡主题之嫌,既然班会课的主题已经确定,内容设计就应该围绕主题展开,期待一次的班会课能解决诸多问题是不现实的,集中一点使全班同学有更深刻的触动更好,贪多反而不利于效果的提高。

三、形式的设计

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有效的班会课往往会比较突出活动性。因为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受教育者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社会情感,领会社会要求,当然在活动中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有关团结协作为主题的班会中,我组织学生玩“站报纸”的游戏。在同样面积大小的报纸上站的人数最多为优胜组,游戏结束后报纸也不能有破损。在行动前,需要组员认真思考,选择最佳方案和最佳人选。在实施中,所有参与人员要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个小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也非常符合团结协作的主题。像类似这样的小活动,实施起来限制的条件少,比走出校门参加活动要容易得多,效果也不错。

除了开展丰富的活动,班主任也可以借助影像和音效媒体使班会课充满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从而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提高班会课的效果。如在学生期盼已久的研学旅行之前(我们班的旅行线路是皖南),我利用班会课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寻梦徽州》的纪录片,旨在提醒学生此次旅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了解徽文化,不是单纯的娱乐放松。以团结协作为主题的班会课,我们是在《众人划桨开大船》那铿锵有力的歌曲声中结束的。当然,多媒体只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手段,我们不能让班会课变成纯粹的视频课、音频课,合理利用多媒体才能为班会课增光添彩。

四、过程与评价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无论是什么内容、哪种形式的班会课,只有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也可发动全体家长参与),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去做事,只有全班同学参与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才能保证实现班会课的教育目标。如5月份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我提前一周就提出要开一次主题为“感恩·母亲”的班会课。我向学生大致描述了我的构思,学生对我设计的几个环节给予充分完善,如亲子照片的选用、母亲对孩子说段话、周末两天照顾一枚生鸡蛋的感受,包括最后课件的制作和班会的主持全部由学生完成。当然我也特别要求亲子关系较为紧张的同学周末两天要认真照顾生鸡蛋(鸡蛋要随时随地带在身边,尽量保证不破损),让他们体会父母照顾子女的辛苦,知道感恩。事先我邀请了住在学校附近的几位家长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课。整节班会课充满着孩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坐在教室后面的几位家长也感动不已。通常我们评价一节班会课的主体是班主任和学生,评价一节班会课的效果是看当时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其实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班会课如果有家长的参与,让家长也明确班主任的教育目标,那么教育会从课堂上延续到家庭生活中,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教育的效果自然提高。

总之,班会课的设计,需要班主任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准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帮助他们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能使他们不断成长,同时也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何月英.班主任工作艺术与主题班会设计[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

第5篇

一、加强组织,广泛宣传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教导处、班主任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把“开学第一课”当作开学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召开行政会议、班主任会议和教职工大会,传达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和日程安排表,压实工作责任,抓细抓实,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记录。充分利用板报、微信QQ群及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广泛宣传主题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让全校师生都自觉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主题内容及组织形式 

学校深入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加强了学生思政教育、疫情防控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宣传,引导师生做好科学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疫情,加强心理疏导,消除忧虑和恐惧心理。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和安全防患意识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针对还未复学的年级,创新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多种载体作用,对全校师生教育全覆盖,确保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活动开展情况 

8月30日,召开了“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动员会,安排部署,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强化领导联系班级制度,要求联系领导进入班级群、班级讲纪律要求,督查班级“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2.开展好第一次升旗仪式。利用旗下讲话时间,引导学生重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校长以《文明城市你我共创》为主题的旗下讲话。

3.引导学生爱护环境,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班主任认真准备,制定了班会课方案,制作了班会课课件,班会活动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

4.各班利用班会课(下午第三节)组织收看“2020开学第一班会课”,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本班的第一次班会。深化环境意识、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5.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的活动。学生从自身角度,向父母谈自己对文明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家长很容易接受,形成共同提高认识,共同参与创建。

此次主题教育的开展,主要从学生的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融入了爱国爱党教育,加强了心理疏导,注重了责任与担当、文明素质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引导学生们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6篇

一、共同生活:主题班会的主旨特征

2009年我教初一时曾经组织过一次主题为“克服个人性格弱点,让自己愉快融入班集体”的班会,围绕关于建设幸福班集体开展了一次心理对话体验活动。活动分为五个板块。第一板块:你理想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第二板块:我的性格中,离理想班集体还有哪些做得不够?第三板块:给你的同学指出一些值得你学习的亮点;也提出一些他(她)的不足。第四板块:怎样让自己更好更愉快地融入班集体呢?第五板块:小结——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幸福、愉快的班级集体之中;班集体“幸福”的来源是什么?这次班会活动后学生对建设幸福班集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共同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各尽其能奉献集体;团结协作互助前行。从那次班会的经历中让我想到两个问题:一是主题班会的特征;二是主题班会的价值。

1.主题的灵活性

因生因事因趣——让主题由学生的内心需求而生发,班主任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去提炼归纳。

初一学生在新的集体里,如何更好地让自己愉悦地融入班集体中,体验在集体中的幸福,这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课题,所以班主任适时地选择这一主题,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感悟班集体“幸福”的来源,让学生对新的集体有归属感,从而有效地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从初一到初三会有不同的关注重点,如,在初一班会课更多传递给学生的是规范的行为、良好的习惯以及良好的班级氛围是集体成长的必要条件。初二班会课更多的会以安全法纪教育、感恩教育、人际交往指导为主;而到了学习紧张的初三,班会课带给集体的意义是一种快乐,一种休闲,一种心理的解压与疏导,一种浓浓的生生情及师生情,当然也有中考的指导。

2.形式的多样性

求新求变求创造——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新颖与变化,班主任的责任在于激励学生去自我创新、自主设计。

还是以那次班会为例:在班主任确立了活动主题后,PPT的制作以及主持人的确立等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四个大组分别以“谦虚、宽容、团结、合作”为关键词的节目表演也都是学生自导自演的,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唱歌、游戏、小品表演、竞赛、案例分析、留言、画画等多样性的主题班会形式切合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是学生在集体中学又在集体中展示并体验创作的快乐。

3.内容的针对性

务实务真务效——让学生在有血有肉的生动情节中获得成长启示,班主任的责任要善于从本班级的班情中寻找到有用的素材和故事。

我班的班会课学生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就是各组的小品表演,有的会以历史故事为原型,有的就是班级里周围发生的故事,也有的会是语文课本剧的续演。

4.情景的互动性

真实真诚真情——让学生在自然状态和合理情境下获得快乐体验,班主任的责任是把握现场的控制与引导,善于制造合宜的情境。

教师节的那周班会学生会以“Happy Teachers’Day”为主题,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学生到最后在漂流瓶里装满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他们用“祝你生日快乐”的音调给老师唱着“教师节快乐”的歌。那时的我是满满的幸福和感谢。

二、能量彰显:主题班会的价值旨归

1.师生平等:让学生充分享受在集体生活中的尊重感

主题班会是让学生尽情展示才华的地方,它既不是单方面的以班主任为中心也不是单纯地以学生为中心,而是班主任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他们在班会中通过这种平等互动而不断推进彼此的发展,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班队的主持也不是文艺委员的事情,在这三年也是分梯度地进行。大致分四个步骤:班主任指导文艺委员;两个文艺委员合作开展活动;各组代表和文艺委员合作;各组派代表完成准备,PPT制作,主持等所有活动。

我班一个平时不太爱说话,成绩一般的女生就在10月的班会课前,利用周末辛辛苦苦做了课件,但在我的电脑上放不出来,这就意味着不能按照PPT来进行班队活动,当时我也非常抱歉地跟她说只能看着主持稿主持了。但是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她在整个班会课上组织做游戏,竞赛抢答、答不出的唱歌表演,活动丰富,和同学的互动非常好,而且主持串联得也很自然到位。她主持的是有关消防知识的班会,在她的鼓动下有一个学生还现场把《北京欢迎你》的歌词改成了消防知识的公益歌曲。整个活动中班级每位同学都开心着,快乐着。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在集体中展示的机会。

2.合作交往,让学生随时感受到集体生活中的愉悦感

主题班会是班级全体成员集体讨论、发表和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最佳时机,如何让学生充分发言,关系到班会的成败。这就需要有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找到自信。我班的一匹“黑马”,记得初一第一次听她发言的时候我就觉得那丫头口齿伶俐,声音甜美,自那次班会课上表扬了她以后,她变成了班会课的活跃分子,演小品有她,朗诵诗歌有她,甚至主持也有她。自然地这种自信也延伸到了她的学习生活中,她也从班级的中等水平慢慢地提升到了领先的水平。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进一步提升了吸引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切实将其建设成了内容丰富、构思精巧的集体成长的精神家园。

3.主题引领:让学生不断体会到在集体生活中的归属感

三年来,班级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班会:“读书会——成长的足迹”、“读书活动——生命因你而精彩”等,这些主题活动都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4.合理延伸:让学生积极理解到在集体生活中的成就感

每次最后一个环节都是班主任点评时间。对于班主任来说也是教育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它也可以使集体主义教育功能得到延伸。每次点评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专注的眼神时,我心里在想这次班会课又使学生享受了一次集体主义教育的精神大餐。记得2009年那次心理对话体验活动最后,和着Elton John的那首经典歌曲我说道:“人人都要明白:为了班集体我要克服性格弱点,尽力多贡献一点;人人都要经常反思:我给班集体建设贡献了什么?还能再贡献一些什么?人人都要记住:只有我们的内心和谐了,班级才会和谐;只有人人爱班级,我们的班级才会是幸福、愉快的班集体……让人们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How wonderful life is while you are in the world.”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了学生的理解与感动。

然而主题班会的时间只有短短45分钟,如果想通过45分钟时间在某一问题上跟学生达成共识或者让学生有较深的认识,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把主题班会向课外延伸、向平时的学习生活延伸。为了使主题班会得到升华,我要求学生在主题班会后“找事做”:一是要求学生主题班会后写感受,并通过周记的方式交上来检查(这就是有新的思想生成)二是布置相关班干部抽查主题班会后同学们的落实情况。

第7篇

9月13号下午,我们实习队15个人搭着包车来到了顺德xx中学。第一天主要任务是熟悉学校的住宿情况和地理位置。第二天下午,学校领导和高一级的老师们在教师办公室和我们召开了见面会。会议上何校长简要地介绍了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情况、教学时间安排等,同时对我们以后实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说明。会议上我们每个实习生都认识了各自班级的班主任指导老师和科任指导老师。会议结束后,班主任郝阳老师和副班主任李月宁老师很热情地请我到学生饭堂吃饭,并跟我介绍了高一9班的基本情况。那天晚上,实习队召开了例会,队长斯华布置了我们各自的实习任务,很快地我们就进入了实习老师的角色之中。

教育实习的生活主要分为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学调研三大部分。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和我的队长工作来对实习进行总结。

一、课堂教学

1.听课

我的科任指导老师是陈庆乾老师。他负责高一四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5班、9班、10班和13班。除了5班是重点班之外,其他班级都是普通班。他是一个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化学老师,虽然今年已经五十岁,但看起来仍然像三十多岁的年轻人。陈老师的教学理念也是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也使用ppt课件。他告诉我,刚刚开始的两周主要是以听课为主,而且鼓励我多去听听别的老师的课。在这两个星期里,我坚持每天听两到三节课。实习第一周,我不但听了指导老师的化学课,而且还听了高一年级其他两位化学老师胡湘红老师和杨永梅老师的课。三位老师上的课各有特点。陈老师上课驾轻就熟,对课本了如指掌,对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十分透彻。胡湘红老师是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他上课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学生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我也很喜欢胡老师的教学风格,经常去听他的课。杨永梅老师是一位新老师,她上课的时候很注重教学设计,重难点分明,课件做得很清晰明了,很多学生都能积极地去听她的课。听三位老师讲课,我们看到了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更加感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就好像胡老师说的,均中学生的化学基础普遍比较差,我们上课就是要“不择手段”地让他们弄懂知识点。胡老师上课充满激情,并且经常运用比喻,把一个抽象的知识点用非常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接受。听他的课我知道了什么是深入浅出。这不就是教师的作用吗?

第二周以来,我开始去听高二级化学老师的课,有些队友提前讲课的,我也去听了,真正地做到了跨年级,跨学科听课。听高二化学备课组组长吴月琪老师的课,使我看到了高二化学教学和高一化学教学的不同:更加的注重练习,更加地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吴老师经常让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去做题,而不是自己讲。听不同学科的队友的课,让我看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之,听课这两周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不仅是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还有课堂管理手段,课堂时间的把握等,为以后的讲课做好了铺垫。而我除了写下听课记录和自己的感想心得,也开始准备新课的教案和ppt课件了。

2.上课

其实在国庆节之前,我已经陆续地站上讲台,开始讲实验课了。因为化学实验课课堂气氛比较难控制,所以我们三位化学实习老师都参与到实验的教学之中。每节实验课开始之前我们都会提前15分钟到实验室,确保每一位学生桌面的仪器和试剂是齐全的——如果有缺漏要补好,很多化学试剂都是自己配出来的。听陈老师讲了一节实验课之后,我便上台给他们讲。配合板书,我给他们讲解了实验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课气氛的确比较难以控制,两天三节课下来,我喊到喉咙都干了。这时我感受到了老师的辛苦之处。

实验课上台时间只是10分钟左右,不能算完整的一节课。国庆节回来以后我才真正站上了讲台,在9班讲了一节40分钟的习题课。原本以为习题课比较容易上,而且自我感觉讲的还好,但是晚自修辅导学生的时候发现一些学生对试卷上讲过的题还是不懂。陈老师给了我一些讲习题课的建议,并且告诉我要充分地备课。于是在接下来给9班学生讲的第一节新课《物质的分类》,我充分地备课,提前做好了课件和教案给陈老师修改,并且让老师提出建议。上课的时候我已经胸有成竹,把各个环节,具体到哪里要叫学生上台,哪里要全班一起回答都想好了。上课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陈老师也去听课了,评课的时候,他肯定了我的进步,同时指出我在教态、语言等方面的不足。我虚心地接受,并且及时地写下了教学反思。在接下来的每节新课,我通常会先去听老师讲课,学习老师教学中是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哪一些元素是我可以学习的,在我自己上课时可以现学现用。上完课之后,我会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他们布置作业,并且认真地批改,写上评语。晚自修的辅导也让我对自己的上课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并且在接下来的课前解决上节课大多同学不懂的问题。就这样我在9班上了一周的新课,教学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后来,陈老师把10班的化学课也放手让我教了。教两个班是一种挑战,我要保持9班和10班上课进度一致,备课需要更加充分,所以每天都很忙碌。上重复课使我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的改进,感觉第二节课上得会更好。上了两周的课后,我对教学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把握,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把课堂气氛搞活,如何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些抽象复杂的知识。第三周上课,我的课上得更加如鱼得水,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欢,在这里要十分感谢陈老师和胡老师的谆谆教导!

二、班主任工作:

我的班主任指导老师是郝阳老师,他虽是一位新老师,但是对班级的管理却做得很好。我刚来实习的时候,感觉高一9班是一个纪律散漫的班级,后排的男生很调皮,然而郝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有很高的形象。后排的男生也很怕他,只要他在场,班里纪律就会很好。我刚到班里的时候学生们都很好奇,特别是后排很多男同学总在试探性和我拉关系。这个时候郝老师告诉了我一个经验:对班里的学生要树立先严后爱的形象。先不要和他们关系拉太近,否则后来就很难管理,特别是对9班这样的普通班。因此实习的第一周我和学生不是很熟,但是我已经通过早读和晚自修监督纪律的时间记住了全班50位学生的名字。非常感谢郝老师给的建议,在我后来上课的时候班里课堂纪律都很好。我们实习队就有队友是反面的例子:刚开始和学生关系太好,导致后来上课纪律都难以控制,学生们经常和他称兄道弟。

我负责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是早上卫生的检查、课间操监督纪律和看班里的晚自修,还有就是上了两节主题班会课。

1.早读

作为实习班主任,每天早上7点钟都要到班里看早读。检查值日的同学是否做好了卫生工作,监督学生早读不要吵闹。这些很烦杂的工作,都是班主任的本职。一开始有小部分学生总是偷懒,针对这种情况,我和郝老师制定了一张奖励和处罚的量化分数表,并按照每位同学每天的表现把加分和减分的情况都写在教室后面的公布栏上,使班里的卫生和纪律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规矩不成方圆,班规、班集体氛围很重要。

2.晚自修

每天晚上7点钟是学生的晚自修时间,外宿的同学也要过来,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对我来说,晚自修除了要过去监督纪律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辅导学生。9班的学生都很好学,往往是我每天晚上过去的时候,学生不仅问化学的问题,而且还问数学和物理的问题。我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怎么跟学生讲解也是一门艺术。经过几次晚自修辅导,我总结了几条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控制讲题的速度。有时要把一道题讲透,必须把知识点分解来一个一个讲。另外,要让学生不仅明白这一道题,而且懂得这一个知识点,懂得解这一类的题,也就是会举一反三。后来我也经常走到10班和其他班级辅导。晚自修的辅导使我更加了解学生,给第二天的讲课提供了灵感和依据,备课要备好学生,这一点真的是很重要。要把自己表现得最好,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懂,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提高,学生晚自修的问题也会减少,就算是教学进度慢了一点也没有关系。

3.课外活动

xx中学的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实习的时候刚好赶上学校的体艺节,因此高一级举行了很多大型的活动和比赛。作为班主任老师,在每次活动举行的时候,我们都会和学生在一起。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高一级举行的两次大型班级比赛——红歌比赛和广播操比赛之中,9班都获得了一等奖。还记得和郝老师还有9班的孩子一起练习红歌直到晚上六点多,练习进场仪式和表演动作;还记得我们让做操不自觉的学生留下来继续做,一个一个过关;还记得体育课和孩子们一起练习三十人三十一足的快乐和温馨……9班的孩子都不负所望,在比赛的时候非常积极,表现出了班级的团结和风采。所以,我们载誉而归,我们相信,有付出总是有收获的!两次大型比赛的一等奖,大大提高了高一9班的班级凝聚力,使班风有了明显的改善,平时的纪律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4.主题班会

郝老师告诉我,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能很好地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使班主任快速地融入班集体。因此郝老师对我的主题班会课很是支持。在实习期间我一共进行了两次主题班会教学,实习第二周周二,我在班会课上跟他们讲了关于化学的学习方法。班会课前半部分郝老师讲了一些班级的任务和思想教育,只剩下十多分钟的时间给我讲。我也是根据自己做的课件和我高中的学习经验,一条一条地讲给大家听。自我感觉讲得有点快了,后来听一些同学说觉得有点像是泛泛而谈,所以第一次主题班会课收到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第二次班会课是在实习第七周的时候,我跟他们讲《我的大学梦》的主题班会。那时随着班主任工作的深入和化学教学的进行,我跟大家都已经很熟悉,能够叫出每一位同学的名字,并且了解他们的大致情况。我以我的大学为例子,从建筑、大师、图书馆、实验室、社团、文体活动、比赛评优、社会实践之大跟他们介绍了什么是大学,引导他们树立理想,要努力考上大学。由于这一次班会课准备很充分,大家也都很配合地认真在听,可以说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跟他们讲关于大学和未来,很多同学都备受鼓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教学调研:

我们实习队教学调研的题目是《“初高中”转折期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副队长颖欣的组织下,我们在例会上确定了各自的任务,然后分工合作,在国庆期间就开始了教学调研的前期准备——文献查找。在接下来的四周时间里,我们分工设计出了调查问卷和教师、学生的访谈提纲,并分配到各个班级。队友们和老师、学生协调好时间,按时做好问卷发放回收以及采访工作并做好记录,最后由两位队友做好了汇总和共享,由大家自己做好调研报告的撰写。整个调研大概持续了1个月,获得了完整的数据,调研结果基本符合预测目标,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我们教育调研任务。

四、队长工作:

第8篇

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我校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秉承和坚持“好学上进,自强不息”的校训,倡导和培育“尊重、文明、守纪、进取”的优良校风,以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观和“实施四项(尊重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开放教育)教育”、“坚持八个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规范管理,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熔铸“理解、尊重,宽容、谦让,正气、好学,文明、善良”的四中精神,不断探索教育及管理经验,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把我校建设成为有特色区域名校。

二、工作要点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学习新学期学校工作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抓好两支队伍建设,自强不息,创建区域特色名校),使之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进一步落实工作方法和奖惩办法,用好《班级、班主任量化细则》,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班主任培养体制。组织班主任听取优秀班主任的报告,到教育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学习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领会与应用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和方法。各年级通过“班主任工作交流、班主任论坛、班主任集体备课”等形式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并且着力培养优秀班主任、学者型班主任、名班主任,抓好班主任“三个一工程”即一个班会设计、一个班会课件、一堂好的班会课。进一步落实《学生量化管理实施细则及基础素养评定方案》,使其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操作方法和有效地绩效手段。

2、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德育与管理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抓常规管理,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抓卫生、着装、礼仪、两操、升旗、主题班会、课堂秩序、各种活动等外部形象,形成学生优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加强学生对“校训”、“校风”、“学生誓词”和我们推崇的“四中精神”的理解和深化,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做到“人人、时时、处处、事事”有德育,使丰厚的精神文化成为支持学生做好一切工作的原动力。编制班级任务安排表,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校报、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人员编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的学期中以更加有声有色的工作,做好面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4、抓好对学生和班级的常规检查工作,协助教导处做好对教师、班级、班主任的考核工作,准确、及时的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汇报和公示,在抓好过程管理的同时为学校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5、协调团委、班主任,搞好学生自我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善于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班主任,工作起来总是会得心应手,工作效能总是出类拔萃,所以,在我们强调抓好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同时,班主任们要重视班级管理队伍的建设。

7、通过班会、活动、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加强对学生的主题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中华传统教育、励志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成长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三、常规工作及要求

1、编制好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

2、主题班会,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主要的德育阵地,有计划、有设计、有课件、有记录的开好主题班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标志。事务性工作随时解决。

3、每天班主任到校后,检查班内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发型、着装情况、公物完好情况、卫生、内务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找责任人解决。课间操班主任跟操。

4、值班班主任在带班领导的带领下从早上8点开始值班,检查午餐、午休、晚餐、晚自修、晚休、第二天早操、早自修、早餐情况,并检查课余时间学生的一切情况。值班班主任要到岗到位,规范工作,能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不管不问、装聋作哑,不能蜻蜓点水、随意离岗。值班主任和带班领导要确实起到监督作用。

5、年级、团委、学生会每天抽查班级的课堂秩序、卫生、学生发型、着装、公物完好情况。

第9篇

一、班级管理中面临沟通和交流所引起的问题

笔者担任一个中职3+2班班主任,这个班在高一时,曾经碰到几件疏于交流和沟通上的事,让我觉得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重视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问题。

事例1:小h是我们班的学生。进校加入班级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小h在学习、体育等方面都很出色,老师和同学们也都对她很好。尽管她学习十分努力,也很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她就是没有什么好朋友,常常觉得孤单。在与人相处方面,也没有和人结怨等,但就是没有交到能推心置腹的说心里话的知心朋友。在一次班委竞选中,她虽报名但不出意外的落选了。可是她不甘心,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优秀,凭什么当不上班委。她心里十分不平衡,觉得是同学故意为难她,老师看不起她。在期末,她就找家长诉苦,让家长出面到学校来和班主任说话,要求让她担任班委工作。

事例2:学校开设了两门需通过市级会考的技能课,点钞和小键盘输入,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和手法,授课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并时时在课堂上测试训练效果,还要求每位学生回家多花时间练习。授课老师通过班主任给家长发了一封信,信上希望家长在家协助设定训练时间,并督促自己孩子每天花一定时间进行技能的练习。S同学每次在学校的测试成绩均不理想,班主任和家长联系,询问孩子在家练习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当着家长的面练,是否由家长掐着时间练。通过了解,孩子回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有没有练、练多少时间家长均不能知道,家长同时抱怨说孩子已经不将学校的事、同学的事、孩子自己的事和家长说,也不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有时在自己房间发呆。这是和家长交流后得到的信息,回过头来问这S同学,说是在家练习技能的,成绩也不算差,就是不想听家长??嗦,也不想和家长多说话,所以喜欢自己待在房间。从任课老师那了解到,S同学在测试时很慌张,手脚不知怎么放。种种迹象表明,S同学没有按照任课老师的要求在家当着家里所有人的面进行练习,在一个不是很安静的环境里训练是为了训练一种心态,不至于到时在人多时的测试会紧张。孩子和父母双方在这种情况下一直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学期结束时我班除了S同学,其他学生均通过了市级的测试,而S同学两门均没有通过,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

为此,我在高一第二学期曾开过一次以《如何沟通》为主题的班会课,希望通过这堂班会课能让学生重视与同学的交往、与父母的沟通,但在家访中了解到,孩子和家长或多或少存在着沟通障碍。

二、班主任需要关注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问题

家长和孩子如何进行沟通和交流,美国《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作者罗恩?塔菲尔说得很好,他提出:父母与子女在一起可以做一些普通活动,边交谈边活动,但重点要放在活动上,而不在谈话的内容,不必互相看着对方。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父母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是谈一些如何学知识,学做事,学共处,学做人等,从而使孩子与父母之间能像朋友一样相处。

我在和家长面谈或者去家访的过程中,经常也会碰到家长问,现在如何和孩子沟通交流?如何更好地有效交流?因为随着孩子长大,家长越来越难和孩子好好地说话。我将罗恩?塔菲尔的说法和各位家长说了,请他们注意谈话的方式,让他们要将注意力放在活动上,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因为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一种行为的镜子,它可以用来了解和帮助孩子判断他自己行为的对与错。父母与孩子可以通过双方交流和沟通的这种镜子,给孩子提供一种自发修整和改变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一个好的发展都因为有一个好的开端,良好的沟通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也是所希望的目标。孩子可以在沟通中找到自己的缺点,父母也可以在沟通中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都希望能找到自己与孩子最合适的沟通方式。有这么一个故事:中国一个乡村医生蔡笑晚,他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他对教育六个孩子有他独到的见解,每个孩子都考上了较好的高校。蔡医生说:“我的事业就是作为父亲,我们家的成功绝非偶然。”美国一位教授亲自找蔡医生取经。这是一个教育的奇迹。

其实一切的奇迹并非空穴来风,乡村医生蔡笑晚教育孩子的成功何尝不是他无怨无悔的付出。不管他的教育方式如何,这些成功不都源于良好的沟通吗?

三、主题班会课是解决班级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媒介

最近,我们班举办了一系列有关沟通的班会课,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目的地召开主题班会课,关注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关注孩子对父母的爱,关注家庭在孩子成才路上的重要性。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的精神。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有目的的创建,使得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以以下班会课为例:

课例:《让父母了解孩子,让孩子走近父母》

教学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每位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父母的含义,其中包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知识面和素质,以及对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一次的主题班会课是侧重于让孩子做好如何理解和走近父母。

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问卷法。

课前准备:选择两位主持人,我选择了一位在家和家长沟通得不是很好的同学,另一位是家长事事以孩子为先的同学。

在课前,两位主持人事先准备并打印两份问卷,请全班同学带回家认真填写,一份是孩子填的,一份是父母填的。其意义就在于让孩子和父母都能互相了解双方相处的现状,能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改正。

教学过程:在这堂班会课上,两位主持人将收回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并由此得到一个调查结论。在这个结论中,指出了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仅仅体现在茶余饭后的闲谈,班上近一半的人更是很少与父母沟通。也许很多的家庭,仅仅只是寥寥几句的“起床了”“吃饭了”“该睡觉了”……也许真正的沟通,只存在于少数的几个家庭。

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

对家长的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

将调查结果展示给学生看,并提出要求:

1.请同学讲讲与父母关系是否紧张?如紧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请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

其次,小组活动:

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将同学们写的情况马上反馈给同学们。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议一议,对自己父母不满意的同学,说一说你认为谁的父母最理想?只有很少几个同学说。

说一说,请“最佳爸妈”的同学说说自己爸妈有什么缺点。

再次,让同学们说一说,可以调换家庭吗?

2.我们以后如何与父母交流?

既然家庭不能调换,我们就一定要积极走近自己的父母,并尽量在家里和家人多交流和沟通。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可以说父母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时刻关心和关注着我们,他们也在想各种办法走近我们,我们就应该主动走近父母。

3.走近父母的方法: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比如主动承担家务;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遇到特别情况时写一封信表达感激或写一小字条留言告诉他们我在想什么;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和父母有分歧时想想为什么,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多想一想;让父母感觉你是相信他们的;多向父母说说自己学校的情况、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想法;多倾听父母的话;遇上烦恼,要学会告诉父母,这样也可以寻求父母的帮助;回到家和要外出时主动向父母打招呼。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课后反馈:我要求每位同学将班会课后自己的感想用电子稿的方式发到我邮箱,让学生不用担心因怕被别人看到而不敢写。

其中有一份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我对自己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做事马马虎虎,没有恒心,没有毅力,老爱做不现实的梦,自卑……这些缺点让我的人生路上可能充满了阻碍。星期五,我主持了这一次的班会课,我感触很多。其实在制作班会课课件的时候,我只是把它当成是一个任务在完成,并没有投入自己很多的情感,可是在主持时,当我读着自己写的东西时,才发现我被深深地感染着。

我现在高三了,说实话平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父母交流和沟通,每天放学回到家已经天黑了,爸爸还在工作,妈妈吃完饭就出去散步了,而我则是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写作业,每天如此重复着,我们和父母也就没有了交流的时间。记得上个星期,我只看到我爸两次,而且还是匆匆一瞥,因为最近他太忙了,早出晚归已成了规律。

上了这次的班会课之后,我发现原来和父母交流是那么的重要,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瞒着我爸妈,不愿意和他们交流,因为我怕,我觉得我和他们有代沟,而且我怕他们不理解我的想法,也就是这样,我更加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我愿意和他们交流,因为他们是我第一任老师,他们经历的比我多,懂得的比我多,所以我有问题,他们就会帮助我,父母永远不会害孩子,父母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

第10篇

通过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感恩意识,激发感恩之情,同时付诸行动。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感恩主题班会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1班会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班会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班会主题。(出示幻灯片1.2)

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面对现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二、讨论:自己怎样认识感恩的?(出示幻灯片3)

学生1:所谓“感恩”,就是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学会报答那些给自己帮助的人。

学生2: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帮助父母,多体谅老师,那就是感恩。

学生3: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只有学会了感恩,生活才会快乐,生活中才会有真挚的情感。

学生4:生活中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帮助过我的人。

教师总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老师想,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甚至我们还要感恩自然,因为自然给了我们阳光雨露,蓝天碧树,四季变换。可以这样说,面对生活,我们就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三、讨论:

1.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为什么要感恩老师?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边的人?

学生先自己考虑,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

四、继续讨论:

1.怎样感恩父母?

2.怎样感恩老师?

3.怎样感恩自然和身边其他的人?

学生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后教师总结。

1.分组讨论发言

2.教师总结

3.教师出示三篇文章:

(1)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们感谢天神,感谢主。当然,我们感谢的,远比他们要多很多。

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不是乐观么?感谢对手,感谢敌人,不是乐观么?对于我们不甚喜欢的一些人和事物,尽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对我们的利处,从而去感谢它,不是乐观么?所以,感恩,是一种乐观的心态。

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

感恩是画笔。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将生活中细致的工笔,描绘得细腻精美。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2)常说:“三有三为。”

心中有祖国,为祖国做件事。不是为了回报、感谢伟大的祖国么?

心中有集体,为集体做件事,不是为了回报、感谢温暖的集体么?

心中有他人,为他人做件事。不是为了回报、感谢生活中的每个人么?

有人说,忘记感恩是人的天性。当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这就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学会珍惜你的幸福,学会感谢你身边的一切,因为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感恩,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我们将会感受到更多快乐。

(3)学会感恩,应该是对待他人的一种积极态度;学会感恩,本质上就是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好处,做出回应,做出回报,而不是漠视,而不是淡然处之;学会感恩,是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优点;学会感恩,是温暖的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学会感恩,是感情的黏合剂。只有学会感恩,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只有学会感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五、感恩小故事

1.六旬老父捐肾救子:___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2.年轻母亲舍身救儿:___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

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__的全部。”

3.《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

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

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4.孝顺儿捐肾救母:___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世国得知母亲刘玉环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

配型成功后,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

六、结束语:

做老师的有两个希望,一是希望你们做好人,二是希望你们学习好。有人把人才分为四类: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我相信我们的同学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们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为有才无德的人。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学生。父母养育你们,老师栽培你们,虽然这些是父母与老师应该做的,但大家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父母、老师对你的好和爱。学会感恩,你才会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总之,希望同学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感恩。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2一、课程名称

感恩主题班会课

二、授课题目

珍爱生活,感恩父母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激之心,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爱的存在和感恩的必要性。

3、行为目标: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社会。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怎样对待我们的生活,珍爱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并感激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无条件付出。

五、教学思路

1、教师主导教学,整体引导、把握教学过程,学生为主体,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讨论、分享;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

3、注重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

4、运用动感、美感兼具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教学准备

1、收集和熟悉有关感恩的资料

2、搜寻相关的实例和视频短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八、课时

一节课(40分钟)

九、教学准备

1、收集相关的照片与文章

2、下载视频《说不出的爱—泰国感人广告》、歌曲《真的爱你》、《天亮了》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十、教学过程

1.感念亲恩(用时6分钟)

教师:播放泰国感人广告《说不出的爱》,故事讲述一位女儿对聋哑人父亲的不满与厌倦,却在最后懂得父亲说不出的深深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感人的广告渲染气氛,让学生对父母逐步有了感恩的意识。

教师总结:父母对我们的爱很多时候是说不出的,为什么说不出呢?因为处于叛逆期的我们,很多时候将这种深沉的爱理解为啰嗦、唠叨,感受不到啰嗦、唠叨背后所隐含的深深的爱。尝试用心体会父母“说不出的爱”,心存感恩,让一句简单的话语充满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碎的小得无比亲切起来。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2.体验感恩(用时10分钟)

【游戏环节】《舍弃》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上“事业、父母、儿女、朋友、妻子/丈夫、自己”,现在你们思考,将这6个选项在心里排序,依次划去你认为可以先舍弃的,直到最后只留下其中的一项。

教师(适时引导):请同学们注意,在划的时候,虽然你的右手只是轻轻一划,很简单,但是你一定要想到,一旦你划去了,这样的东西就真的在你生活中消失了。如果你划去的是事业,那么你这一生就会失去生活来源,一生穷困;如果你划去的是朋友,那么你一生剩下的日子里,你的身边就再也没有朋友的呵护和关心,再也听不到他们的笑声……

教师:在课堂上做简单的统计,最后将父母保留下来的有几位同学,根据结果,可以说父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但是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我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很多同学没能完成,都在苦苦思索,进行着心理斗争:“到底先舍弃谁?”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换成父母的话,在选择时,他们思索的时间又会有多少呢?

3.如何感恩(15分钟)

【体验感恩】下面请看这样一个故事,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母亲。

(请两名同学为全班讲故事,配乐歌曲《天亮了》)

故事1: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在被子里面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故事2:5月12日下午2点,苏文图把打好包的五金配件放上摩托车。“我去送货了!”与妻子、女儿打了招呼后,他骑上摩托车离开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竟然是他和妻子、大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地震后当他赶回店铺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隔壁一堵厚厚的大墙倒在自己店铺前,躺在路边上的是刚刚被邻居救出的奄奄一息的妻女。

地震发生时,妈妈在最后一刻用手拼死向远处推出孩子……妈妈和姐姐都“去”了……家住绵竹年仅1岁零7个月的福建小女孩苏菲菲,躺在成都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了整整18天,左脚被截肢的孩子从小听惯了爸爸妈妈说的闽南语,听不懂医院里叔叔阿姨说的成都话。为了唤醒孩子,爸爸忽然想起了一个特别的声音——3月27日妈妈录在手机里的一段8分钟视频:“乖乖,妈妈拿纸纸给你擦鼻子。一、二、三、四……”听着妈妈的话,小菲菲终于有了意识!

教师总结:大家都被故事里的母亲感动了,这种场面,这种永远失去的痛楚的的确确最能打动我们,也最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脆弱。但是,这种生死离别的场面,失去双亲的情境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可是,难道我们就不能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中看出父母对我们的爱吗?

现在就让我们每人拥有三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在《天亮了》这首歌中讲思想作一个沉淀。抛去任何杂念,用心去体会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想一想他们日夜操劳的身影,想一想他们带病为我们做饭的情景,或者就想一想爸爸妈妈的音容笑貌……

【说出你的感恩】学生谈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师总结

学生发自内心地将如何感恩父母

教师表扬学生并进行总结

4.感恩他人、社会(用时6分钟)

教师启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感恩的又何止自己的父母呢?

学生讨论:我们还想感恩谁?还应感恩谁?

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社会等等

教师总结: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所处的环境,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这里有你父母、亲人、朋友、同学、老师、学校、社会等共同努力为你创造的,也许你会说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但我要告诉你的事,很多人想要都要不到,就是等一辈子也比不上你现在的万分之一。所以,我们要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你所拥有的一切!

5.结束班会(用时3分钟)

教师:让我们一起大声唱出我们的爱,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同学、老师的爱,对学校、社会的爱。让我们大声唱出《真的爱你》!用这首歌感恩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用这首跟感恩一切令我们感动的一切……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3一、课程名称感恩主题班会课

二、授课题目珍爱生活,感恩父母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激之心,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爱的存在和感恩的必要性。

3、行为目标: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社会。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怎样对待我们的生活,珍爱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并感激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无条件付出。

五、教学思路

1、教师主导教学,整体引导、把握教学过程,学生为主体,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讨论、分享;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

3、注重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

4、运用动感、美感兼具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教学准备

1、收集和熟悉有关感恩的资料

2、搜寻相关的实例和视频短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八、课时一节课(40分钟)

九、教学准备

1、收集相关的照片与文章

2、下载视频《说不出的爱—泰国感人广告》、歌曲《真的爱你》、《天亮了》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十、教学过程

1.感念亲恩(用时6分钟)

教师:播放泰国感人广告《说不出的爱》,故事讲述一位女儿对聋哑人父亲的不满与厌倦,却在最后懂得父亲说不出的深深的爱。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4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掌握有关教师节的知识,了解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民族。

2、在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尊敬老师的思想,以实际行动庆祝第__届教师节。

活动过程:

一、谜语

老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是班会课,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秋高气爽节日到,落叶翩翩来祝贺。

校园处处喜洋洋,辛勤园丁好快乐。

谜底:教师节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猜得很正确。那么今天我们这节班会课的内容就是“庆祝教师节”。

板书:庆祝教师节

二、知识抢答

老师: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教师节的知识竞猜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每题时分,积分胜出。

1、教师节是哪一年成立的?今年是第几届?

2、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教师节?

3、你们知道哪些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老师是谁?

4、人们常把教师比作什么?(春蚕、蜡烛、园丁、工程师)评比

三、故事

进行完激烈、紧张的比赛后,相信大家对教师皆有了新的认识。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民族。下面就请两位同学讲述个感人的小故事。

故事:《程门立雪》

四、学习儿歌。

如果我们是星星,您就是蓝天。

如果我是小草,您就是大地。

如果我们是小鸟,那您是鸟妈妈教会了我们飞行。

如果我们是小树,那您是阳光雨露,滋润了我们。

如果我们是小鱼,那您是大海培育育了我们……

啊!我爱您!

五、总结:今天我们这节庆祝教师节班会课进行了知识竞猜题抢答、听了故事、还学习了一首儿歌,更重要的是大家懂得了尊师从教的道理,希望大家今后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辛勤的劳动。

感恩主题班会活动5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名言,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邀请父母参加班会活动。

3、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教学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甲乙: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甲:每个人一生中都承蒙过他人的恩泽,是恩泽一点点编织起我们的生活。

乙:西方有个感恩节,那一天,人们要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里的恩惠。

甲:人们按传统要用时令的果实招待亲朋好友。

乙:人们还要送食物给那些饥饿的人。

甲:那一天,人们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

乙: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甲:在这里,我要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

合:感恩伴我们进步,感恩让我们成熟。让我们的心灵因感受恩泽而再次震撼吧!

801班“呼吸亲情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回顾篇——走近亲情

(1)甲:我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

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亲爱的爸爸妈妈付出的血汗。

(2)学生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为之作出的牺牲和为之付出的血汗,或保括父母为我取名的含义。

(3)甲: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地演绎。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关注过父母的变化吗?

(4)讲讲自己眼中的父母。

三、拥抱篇——体验亲情

1、亲情赞颂知多少

(1)甲: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乙:因此,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甲: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词;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2)乙:让我们尽情地用歌唱,用朗诵,用故事来呼吸亲情吧!

(3)诗朗诵《童年时看父亲》

(4)歌曲

2、母子了解知多少

(1)甲: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那我们又对这些关爱自己的长辈了

解多少呢?

(2)游戏:怀抱篮球弯腰捡书。头顶鸡蛋走障碍。

(3)谈游戏的感想。

四、行动篇——回报亲情

1.(1)甲: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

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乙:感恩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心态,健康的心理才会拥有,拥有感恩的心才会感到幸福(2)小品《种瓜得豆》

(3)这个小品能让大家思考,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女儿,你会怎么做呢?再深入的想想长这么大是否为父母倒过50杯水?联系自己谈观后感。

乙:故事让我们感动,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伴我们同行。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呢?也许我们时常感叹于自己的似水流年,却不曾发现当我们长大的同时,我们的家人却在一点点老去。而我们那繁重的学业在父母的付出面前却显得微不足道,他们也正是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我们的未来。

(4)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1)给父母一封信。

(2)感恩倡议(以班会的名义,集体在音乐声中签名。)

3、倾听父母的感受

(1)甲:听了大家的回报方案,我们的家长十分的感动。下面请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爸爸、妈妈谈感受。

主持人合:同学们,朋友们!感恩伴我们进步,感恩让我们成熟。让我们的心灵因感受恩泽而震撼吧!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心存感激,知足惜福!

第11篇

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绝不是简单的放手。放手学生,并不等于班主任能撂下挑子,实际上,越是放手学生,越考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对班主任的引导能力要求越高。对此在让学生自主组织班会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

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如果仅仅传达一下学校的通知,或者简单地进行制度规范上的要求,那么班会课的教育功能完全体现不出来,也不能够让这些优秀的学生服气。

如何发挥班会的最大功能,让班会课真正为老师的德育工作服务?

初出茅庐的我,在每一个班会课的前一个周末,都会花很长的时间来准备。每周我都精心挑选一个主题,上网查找相关的课件和资料,然后围绕主题把几个课件的精华内容整合在一起。每次准备完,我都会在心里小小地得意一下。可一到班会课却发现学生好像兴致并不高,有的人在课室,心早就飞走,有的索性偷偷做起了作业,对此我一直十分苦恼。

一年的努力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我很沮丧。我与学生谈到了自己在班会上的困惑、沮丧。在我的鼓励与诚意下,学生们直言不讳地指出:

“感觉每次班会,只是老师变着花样在教育我们,有点压抑。”

“有的主题说真的,离大家太远了,不太感兴趣。”

“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大家只是为了迎合老师表个态,没意思。”

学生们的话点醒了我。包办的东西太多了,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的一厢情愿当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可是把班会放手学生,是否会占用学生时间,学生又会弄出什么样的主题来呢?

我把既想让学生准备主题班会,又担心占用他们学习时间的忧虑说了出来。张智裕说:“老师,不用担心,我们周末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也不少,如果需要我们准备,正好可以发挥网络的最大用途。”何俊杰对我说:“老师,初中时我就曾经试过帮班主任收集班会的资料,不会耽误时间的。”张瑜说:“我可以唱歌帮着调节班会的气氛,也正好表现一下自己嘛。”聊到班会的主题,魏乾说:“老师,我们会把握好分寸的。同龄人在一起都想表现自己,在公开场合很少搞怪的。”汪静说:“老师可以给一个选题的范围我们。”……学生对拿到班会的主动权要求迫切,且满怀期待。学生们自信又诚恳的发言鼓励了我。至少,班会孩子们是愿意开了。好吧,那就把舞台交给他们吧。

怎么样才能从牵着学生到看着学生自己向前走?我应该怎样放下担心,真正地给予学生信任、尊重、认同?我应该怎样调动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意识?我应该怎样引导与调控,防止自主变成自流,放手变成放任?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做班会的主人,班主任还得花心思做好、做细相应的引导。我深知,学生自主管理的路上,我不能抽身而去。

一、导航—一筹备前,协商定调,做足准备

好的开端决定着成败,而事前的准备决定着开场的质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开班会前,一定要有方向性的指导,让大家的意见达成一致,才能有利于活动目的的达成。

事前,我找部分学生搜集了一下关于自己开班会的一些想法,分组组织,呼声很高。

高一新班有14位同学来自于我校初中部,其他的则来自于市内其他的初中。“我是由7中初中直升上来的,我想跟其他学校考来7中的学生一组。”有吴镐彤这样想法的同学并不多。如果开学就自由分组,很容易形成小团体,或者是有些学生形单影只,找不到归属,影响新的班集体的建设。

此外,分组自定主题,也容易造成主题的重复,或是太过分散;而且,学生自主与学校工作安排也应该有所协调。

看样子,首先摆在眼前的是分组与主题的确定,我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导权。

我决定在讲明道理、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明确要求。我对学生说:“我们12班的42位同学能够聚在一起是缘分,大家一起努力把我们班建成一个家。老师充分相信同学们的能力,所以把这个学期主题班会交给大家来准备。但是老师也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希望与你们形成对话,共同协商。”学生们对我真诚的尊重表示赞同。

协调——分组不分心

自由组合小组,我提出了五个要求并讲明理由:

1.全班42个同学分成10个小组,有一个小组6个同学。4~6人以内分工相对容易,大家承担的工作量比较适中,每人都能得到锻炼。

2.男女生搭配,每个小组至少2个女同学。男女生思维互补,设计一定更有创意,组织一定更顺利。

3.七中初中部14名同学要分散在各个小组。可以向新同学介绍新学校,帮新同学迅速适应,大家也能结识更多的朋友。(为避免小团体的形成,尽快融成一个新集体的意图当然不好明说。)

4.人人参与,分工明确,组内组间都要注重合作。策划、文本、ppt的制作、资料的查找、主持人,每个角色各有相应人选,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但,一个人,一个组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我们共同的班会,互相帮助,才能共赢。

5.后期允许老师及同学适当调整。各组把初步的分组在周五上交,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协商调整。

五条要求,学生都能理解,分组还算比较顺利,当然,也有两段小插曲,也正是我之前的两个担忧。

一是,如何打破小团体。

四朵“小花”自初中以来就在一个班,关系很好,不想加男生进来,就想四个女生组成一组。这样的四个人在一组,组织班会一定会很团结,这点我充分相信,但如果不加任何人进来,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组,时间久了会滋生很多问题。

于是我找她们协商。我首先表扬她们: “祝贺你们,你们四个经过努力,最后考上了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班,这份友谊很难得。”她们开心极了,七嘴八舌表达了不想加人的意愿。

我顺着她们的话说: “是啊,中学生的友谊是最纯真美好的,所以老师想同学之间多建立一份友情。其实,不忘老朋友与结识新朋友并不矛盾,你看,陈宇、魏乾等同学不用老师安排就主动为班级做事情,这样的男生很不错的。你们可尝试扩大交友的圈子,另一方面,有什么出力气的活,男生还可以帮帮忙呢。让陈宇、魏乾加入你们小组,怎样?”经过开学这几天的观察,这两个男生性格比较外向,很愿意帮助别人,我想,如果把这样两个男生加进来,可以打破四朵小花的小团体封闭状况,对促进学生融合应该是有好处的。想必对两个男孩子的表现有些印象,四个女生听我说完后,点点头同意在她们组加上陈宇、魏乾两位同学。

二是,落单的学生怎么办?

在小组名单还没有最后确定上交时,我一直在暗中了解各组的成员组成。问题最好解决在定案之前,不易造成伤害。

小张还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小组的名单里。我翻查了他初中升高中的成绩,数学、物理、化学这三科比较好,语文和英语成绩比班平均分低一些。老师的评语,透出了小张的不善表达、比较内向,也许是这个原因让他落单了吧。

把他放在哪个组呢?我肯定不能直接分派,得有小组主动接纳。

我想到了两个人,班长江倩茗和化学科代表张智裕。倩茗的工作能力在这几天已经充分展示出来,她一到课间就到办公室问我有什么任务分给她。班里有什么事情都能快速得到处理,而且她的沟通能力特别强。张智裕同学担任化学课代表,开学几天,就已经准备好错题本,科任老师反映他能够边听课边整理笔记,很少男生能做得那么细。他跟内向的小张思维上应该有比较多的共同点,他的组目前还只有3个人,也正需要加强力量。

我找来他俩,说:“我想让小张到你们两组的其中一组,但又不能让他觉得他被塞进来,你们先后分开去跟他聊聊,说你们想邀请他加入你们组,多一个男生,多碰撞出一些火花。”两位组长听了我的想法,先后表态。班长江倩茗说:“没问题,4个人更轻松。”张智裕说:“我最会和内向的同学交朋友,交给我没问题。我先去跟他说,不行就班长出动。”小张加入了张智裕组,紧张的脸庞顿时轻松了。

分组的任务总算圆满完成。

分组涉及学生间的关系,个人的归属感,老师的工作,一定要做在线下。

导航—一主题有商量

考虑到上一次带班时有些学生很久才融入新班级,有困难也不肯说出来;有些学生不适应9科的学习,特别是觉得理科难度过大等一些新学期适应的问题,我这样提出了关于班会主题的建议:“老师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工作安排,给大家一些建议,大家可围绕这些建议确定主题:1.新班级的组建,需要同学之间互相熟悉。2.高中的学习要求更高了,需要有新的学习方法。3.同学还想得到哪些帮助。想好主题后,如果有重复,小组之间互相协调,下周一交给我。”

第二周的周一早上,10个小组把班会主题交给我,有两个小组的主题都是关于“我”。这也是自定主题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怎么办呢?当然,是我做协调员,让“主人家”在讨论协商中自己解决吧。

“大家都同时想到‘我’,我猜应该是大家想表达的意思是体现‘我’是集体的一分子,做好‘我’可以更好为集体服务,说明大家的集体意识很强。现在重复了,哪个小组稍微调整一下,这也是体现我们的团结精神。”我先赞后引。

两个组的成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可以改为“我们”,直接突出一个集体;有的提出改为“奋斗”,体现学生的拼搏……最后刘洋提出两个“我”也不重复,在不同阶段对“我”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要求。看样子,学生的思维的确活跃,说得真好!

我说:“你们真有才,刘洋的想法可以试行,把两个‘我’的主题分开。先对我有初步的认识,那就先‘认识自我’。当对‘我’有更高要求时,就‘超越自我’。”

问题不仅迎刃而解,班会的系列性问题也有了突破口。就这样,经过多次商定,确定了10个主题,分别是幸福、爱国教育、校运会总结、中段考动员、中段考总结与学习方法介绍、认识自我、童心、传统与创新、超越自我、青春与责任。

在第二周周二下午,我召集了10个小组长到办公室,我说:“这学期的主题班会已经定下来了,每隔两周开一次,第一次从第四周周一开始,第一个主题是幸福。主题班会的题目你们自己定的,有难有易,你们想题目的时候估计也已经初步讨论了一些操作方案,老师想让你们挑战一下,请你们从这十个题目里面随机抽一个,抽到哪个就准备哪个主题,大家觉得怎样?敢接受这个挑战吗?”

这个出其不意的提议也是经过了一些考虑的。我想,学生自己提出的主题,应该已经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想法,相互的交换,可以打破一些思维定式,班会的设计、主题的诠释应该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同时我们班是红星班,学习能力本身要强一些,我还想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让他们尝试挑战陌生的话题,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小组长们都有点惊讶,可能之前没想到我会提出这个想法。我坦诚地讲了我的考虑,表示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创意出现。沉静一会儿后,有四位组长自信地说没问题,其他组长也跟着说没问题。很快就抽签确定了各组的题目。

主题涉及班会课将把大家带向哪里,班主任的协调,一定要让学生接纳,充分地讨论协商,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明确方向。

二、助飞——组织中,穿针引线,激活思维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另一半靠的是执行。在活动的组织中,班主任不能袖手旁观,

学生都明白自己定的主题意义吗?活动形式、具体的操作是否与主题相匹配?分工是否合理,人人都有参与吗?……这些组织中的问题,班主任都要及时发现,提供帮助。虽然成长中的跌跌撞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了老师的引导,他们可以少走些弯路;有了老师的引导,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待问题;有了老师的引导,可以使得班会的主题升华,教育目的更明确。

一周后,“幸福”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准备的ppt给我看,他们找了很多边远山区的小孩艰苦求学的照片,通过对比展示我们的幸福。这其实是我以前做失败过的套路。我想了一下,问了学生几个问题:

1.同学看了能有很大的感触吗?

2.你设想同学们都能参与到这次班会了吗?

我决定在周二下午的自习课跟“幸福”主题小组的学生一起讨论。

组长提出,对比是为了增强说服力。有组员反驳:“跟山区小孩对比,就觉得幸福?我们天天还要去上兴趣班呢。”一下子引发了各种不幸福的情绪。

契机来了,我说:“那就从我们身边的问题出发吧,例如,我们有什么烦恼,我们这节班会想方设法解决同学的烦恼,让大家从烦恼中跳出来,自然就会感到幸福。在班会最后应该留一些时间解决同学的烦恼,呼应之前同学的疑惑。”小组成员为这个思路备感兴奋。

我就势提出,活动的形式,一定要与内容与主题匹配;谈自己的幸福,解决自己的烦恼,参与性的活动是不是要多一些。组员们便纷纷提出了自己创意:“那就做一个幸福游戏,让同学演绎自己觉得幸福的场景,让台下同学们做裁判,评定为幸福则奖励;评定为不幸福则要受惩罚。”“可以找一些跟这个主题有关的短片。”“也可以试试找一些动漫,我们都比较喜欢。”

经过讨论,大家不仅确定了必选形式,还细化了演绎幸福的小游戏细节:击鼓传花,传到谁谁表演自己觉得幸福的场景,同学评定为幸福则通过;评定为不幸福则要受到惩罚。抽取惩罚卡,内容有:唱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学青蛙边叫边跳、大叫三声“我很幸福”。

最后,四个组员的任务也分配到位。

组长:负责全面的统筹;

组员1:负责游戏的设计,准备好奖励的小礼品和惩罚卡;

组员2:负责选择合适的视频和动漫;

组员3:负责ppt的制作。

面对学生的设计,无论老师有怎样的想法,都不要做好坏的评判和随意的否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对问题的探讨中,自己去完善,要相信学生,只要点拨到位,一定能创造惊喜。

三、护航—一班会时,把握动向,引导提升

越是贴近学生,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班会,越具有生成性。生成出精彩,同样也可能生成出问题。会有怎样的碰撞,不可能完全预料。在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及时关注班会的动向,必要时进行宏观调控,这个过程中,还能获取一些“特殊素材”,用好了,能够促使班会发挥更大的效能。

参与——即时点睛

“幸福”小组的班会课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着。

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学生也最兴奋。鼓声停时,学生突然把花传给了我。几个闪念迅速从脑中滑过,我还是脱口而出: “老师最幸福的是每天晚上在家切水果给孩子吃。”同学们齐声说:“好幸福啊。”是的,幸福不一定要高大上,教育不一定非要用语言告诉学生我有多爱他们,我的率直,让孩子们对幸福与烦恼的表达更坦率更自由了。

说烦恼环节,最触动学生。大家争先恐后,倾诉令自己最烦恼的事:睡觉的时间都不够、我作业没做完、和家长有代沟产生不良情绪、成绩不理想……

“如何解决烦恼,如何才能幸福?”主持人见我示意,及时把控住了节奏。

面对学生实际遇到的烦恼,我即兴决定,率先表示:“作为班主任,我一定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如减少作业,争取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消化作业的内容;我也会马上召开科班会,和科任老师们一起聊聊作业时间,研究如何平衡各学科的作业配比。我会和家长们沟通,让他们看到孩子的付出……”我还分享了当年自己与他们相似的烦恼,今天说来,竟然有一丝甜味。

有了我的抛砖引玉,学生们也试着用转换视角的方式分享经验,重新看待烦恼。

有学生诚恳而乐观地面对尚不理想的成绩:“成绩总有先后,我们红星班,在全省是中上的水平,能咬紧对手,就不错。”

有学生自省并建议:“我们有时候也贪玩了一些,少点游戏,中午抓紧一点,其实还是可以早点上床幸福的。”

有学生从另外的角度重新解读烦恼:“其实,每做完一道难题都有一点小幸福。”“有时候和父母争吵,其实是因为爱。”

我顺势总结提升:“是啊,幸福没绝对答案,关键是你我怎么看待生活。有志、有识、有恒,每一天都会收获幸福!”

班会课快结束时,我灵机一动:“今天的分享太精彩了,如果能保存该多好!”

“写下来,办一期墙报吧!”这个提议正中我下怀。我又提议:“本周的化学作业少做一些,大家把幸福也带给家长吧。形式不限。”新一期的墙报出刊了。“幸福原来就在我手上,珍惜现在的幸福”“换个角度看到幸福”“我在这儿真幸福”,一批精彩的作品又为大家带来了幸福!我收到了家长的幸福反馈,也收到了整齐的化学作业。

第一次班会课,活动多样,参与度高,引发了同学们对幸福的思考, “幸福”指南取得了成功。

导向——化偏为正

在班会过程中,同样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与老师内心的期许相悖、阻碍个人成长和班级发展的言论,思想。这同样也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

在“青春与责任”小组的主题班会上,有学生提出“从网上的新闻、身边的师兄师姐了解到的信息,很多早恋的学生最后双双考入好的大学,拍拖其实对学习有正面促进作用”,学生说完这番话,全班学生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我。

我知道,“早恋”是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们也非常想知道我的态度。在内心里,我非常反对学生过早地介入他们并不能处理好的感情,但理智也告诉我,中学生青春期的懵懂情感最正常不过。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把问题又抛给学生:“这种事还的确有。大家怎么看?”

学生见我开明,大胆举手发言。赞成者不少,“两个人可以互相帮助,解答疑难。”“两个人一起去学习,没有那么寂寞。”“大家互相监督,目标会更明确。”“精神上的支持很重要。”也有反对者,“经常一起逛街,浪费时间。”“有时意见不合,吵架影响心情。”“要花时间想对方的想法,比较累。”笑声鹊起。

我也笑着说:“大家有体验啊,看样子,想拍拖之前要先问自己能不能处理拍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利多还是弊大,想不清的我帮你理理。”

允许异议,不完全否定学生,留出空间与信任,或许是处理一些问题的最佳方式。

四、放飞——班会后,共同总结,促进成长

每一次班会,绝不是结束,班主任需要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经验,发掘班会后续的活动。在总结中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反思能力,在后续活动中,让班会持续发挥效能。让精彩带出精彩,优秀推动优秀。

交流——学习创造特色

“幸福”班会成功后,我把10个小组的组长召集起来开短会。幸福小组组长首先介绍经验体会,然后10个小组组长各自谈参与体会,并提出问题。在如何围绕主题确定内容与形式上,做了很多探讨。

第一次的成功,给了后续小组信心和斗志,也给了大家一个参考的范本和超越的对象。

虽然每个小组流程有相同之处,形式还显得稚嫩,但每次都有特点与惊喜,例如:

“认识自我”小组准备时特意跟语文老师商量,把了解自我报告作为周末作业,并邀请语文老师做嘉宾来班会课点评报告。报告填写让大家更加客观认识自我,在班会交流时增加相互了解,讨论也更有深度。

“超越自我”主题在十二周召开,但小组很早就开始准备素材:用DV记录下本班在校运会和年级篮球比赛经典场面,制作超越自我短片。班会时,“不要管他人怎么看,只要做好自己就好,享受比赛。我们不是为了输赢去打篮球的——而是为了整个班的荣誉,也是为了每个队员自己。”篮球比赛2:8落后六分时,队长魏乾的话在视频中响起,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初激动人心的宣言,今天依然鼓舞了士气,全班齐呼“发挥潜能,超越自我”。

“青春与责任”小组请来家长介绍自己如何度过青春的敏感期,如何走到现在工作的岗位。

“爱国教育”小组并没有空洞说教,用知识抢答的方式加深了同学对祖国的理解。

“校运会总结”小组不仅呈现同学们的努力,也呈现了教师的风采。

“中段考动员”回顾开学以来的班级大事提振士气,现场的古筝弹奏安抚了躁动的心。

“中段考总结与学习方法介绍”用一张曲线图,让同学明白每次考试只是求学过程的一小段,走好每一步就可以,不用过于追求结果。

“童心”小组,演绎了时光倒流,让大家回到以前,找回好习惯。

“传统与创新”不用声光电,用中国传统的礼仪演绎,激发大家如何在传统中创新。

一场场班会下来,经验也越积越多,班会不再成为过场,反而成为大家的快乐之源。

活动——让影响更持久

一次班会仅仅是一个开始,还需要有相关的活动强化学生的认识。如果没有后续的活动,学生可能只是兴奋一节课,除了收获放松后,什么都没得到。一定要有后续活动让激动变为行动,让思想见到成效。

写一份小结,办一张小报,做一个调查问卷,是形式不同的总结活动。小结参与度,学会组织,小结收获,提升认识。学生的小结总是创意无限,有的图文并茂,有的录制视频剪辑后播放,欢笑中有感悟。

除了不同形式的总结,班会课后,还开展了各类延伸性集体活动,如“爱国教育”小组在课后,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学校附近的革命建筑,让大家再次认识革命先烈的付出。“传统与创新”小组在课后布置大家一起看王阳明的书,大家就王阳明书中的观点之一“诚”展开讨论。

十次班会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在班长的倡议下出版了一本班刊,把下学期的主题都交了上来。

尾声——这不是结束

一学期的班会课,收获超出了预期。学生的精神面貌、班级的凝聚力受到广泛好评。

竞争有合作。不单是小组内部的组员经常一起讨沦问题,小组与小组之间也互相帮助,例如“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两个小组主题比较接近,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如何让两个主题衔接好。拍视频记录篮球场的精彩瞬间的主意就是“认识自我”小组的组员首先想到的。

讨论促思考。组织班会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童心”小组从纯粹为了娱乐,到后来对“童心”与“成熟”的辨析,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都习惯先思而后行。

第12篇

1.教育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通过知识学习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环境,并鼓励学生以自身实际行动去履行我们的职责。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3.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主持人:沈佳璐 金海峰

活动过程:

1. 准备阶段

(1) 由杨忞在网上收集资料,班委运用集体智慧做课件,收集题目。

(2) 选定主持人:根据学生表现,选定班级中比较活跃的学生代表作为此次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先拟定班会的整个工作安排,并在班主任意见基础上进行改进,最后提出方案。

(3) 布置会场(班会课标题|、次序安排等等)

2、开展过程

1、 主持人上讲台讲述班会的主题及内容,并宣布竞赛的规则和要求

A、全班小组为单位分四组

B、每组先派代表,在主持人说“开始”后进行必答题的回答,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分。

C、出十个抢答题,答对加20分,答错减10分

D、每组抽签选一个教难的选答题,答对加30分,答错不加分

2、 主持人宣布开始,由第一小组先回答,其他依次进行。

3.根据比赛结果选出最佳优胜队

4.主持人小结,宣布比赛结果,并给优胜者以一定奖励。

5.班主任总结,对本次班团活动课给予一定评价

班会小结: